《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读书心得(共10篇)
1.《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读书心得 篇一
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读后感
放假前的一次会议领导讲话,让我们都去图书室借一本书《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要求我们在假期读完这本书,并且做好读书笔记。
《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一书给我印象较深刻的是:任
何人和团队要想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
事实上有些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不是我们抱怨的对象。我们总喜欢躲在后面无休止的抱怨,从中获得一种自我膨胀的优越感。我想,很多时候,并非意识不到这一点,但就是不愿意直面现实,并且积极做出改变,有时候,随着心理的惯性,也不知道如何改变。看书时,头脑中总是浮现某些人某些事,想着自己其实就是在抱怨,不知不觉地在抱怨。很多不好的事都是因为说出了抱怨,很多时间也都浪费在无谓的抱怨中。抱怨只会让自己更烦躁,更没安全感,没自信,而这些我们却一直都没发觉。当你呆在其他抱怨者身边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抱怨也更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我们想要的东西上,而不是不要的东西上。抱怨就是把焦点放在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上头,所谈论的是负面的,出错的事情。
我想不抱怨对于目前的我们而言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现代人所需要的,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对于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在生活上,工作中遇到不顺心,不随意的事,所以我们习惯了发发小牢骚,吐吐苦水,总觉得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事实上,我们在说负面和不快乐的事的时候,就会接收到很多负面和不快乐的事,有时甚至影响到身边的人。现实生活中,值得我们抱怨的事情确实是太多了,遭逢天灾,逆境,贫富差距,不公平的待遇等等。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做我们不敢做的事,我们总是把它当作借口,以逃避自己向往的却没有完成的目标,我们会抱怨,其实是自觉不配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往往是我们自已让自己变成受害者,受害者永远不会成为胜利者。我们总是用抱怨来为自己的缺点、害怕成长和改进找借口。抱怨从表面上看,是会带来暂时性的“好处”,但它最终将我们的人生拖入绝望和混乱,抱怨困难并不能让它得以解决,也不会减轻我们内心的痛苦。我们要习惯的去接受它,且永远都不去抱怨,我们有必要相信世界上唯一能做到的建设性永久改变,是自我的改变,我们有权利得到我们想要得到的,但不是靠抱怨。放下抱怨,却并不等于在困境面前不作为,或者放弃对社会不公正的言说权。带有负面情绪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设性的消极。而源于生命的热爱,并由此生发的感恩、宽容和同理心,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东西。
抱怨是容易的,正如心理专家所言,“抱怨带来轻松和快感,犹如乘舟顺流而下,那是因为我们是在顺应自己负面思考的天性,而停止抱怨,改而用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事物美好光明的一面,却需要意志力。”
人生不可能总走上坡路,情绪也会有高峰和低谷,那么当身边的人都在抱怨时,我们该怎么办?其实,觉得别人经常在抱怨,是因为我们自己也一样。我们注意到另一个人有这样缺点,是因为我们自己也有。如果想指出别人的负面特质,就先挖掘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倾向,然后要心怀感恩,庆幸自己有机会,能觉察这个缺点,并进行疗愈。
读了这本书后,我认识到人生是不公平的,同时生命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选择过程,在每一个选择的关头都有前进与后退的冲突。在遇到挫折时我们要从容的面对,不抱怨,不放弃,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第一位的。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每个人都面临着挫折和失败的可能,这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经历的一部分。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我们必须活出想要其他人效仿的样子,让自己的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人生也会更加美好,圆满。如果我们对自己坦诚,就会发现生命中足以让我们正当抱怨的事情,其实寥寥可数。我们的抱怨多半都只是一堆“污听觉染”,有害于幸福与美满。
最后我想引用 甘地先生的一段话:“
我们必须活出想要让其他人效法的样子。如果你想要其他人改变,你自己就必须先改变。我相信你有着最崇高的理由,才希望他们改变,既然你也是这段关系里的参与者,就代表某种程度而言,你在这沸沸扬扬的抱怨中也参了一脚。你若想引导某人改变,就要记住:领袖应该站在最前线。迎向边界,开拓疆土,让其他人追随其后。”
2.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篇二
与其抱怨薪水太少,不如想方设法让你的工资信封变厚;与其抱怨老板太吝啬,不如努力成为公司里最会赚钱的人;与其抱怨公司没有提供发展的平台,不如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在每一种貌似合理的抱怨背后,都有一种更好的选择,那就是改变自己。
麦克是一家电视台的记者,颇有才华,白天采访财经路线,晚上播报7点半的黄金档,一切似乎都很圆满。偶然的一次,他不小心得罪了他的顶头上司——新闻部主管。之后,他就被以不适合播报黄金档为由,改播深夜11点的新闻。
麦克知道这是新闻部主管给自己小鞋穿,但他没有反驳,更没有抱怨,而是欣然接受,他说:“谢谢主管,因为我早盼望运用6点钟下班后的时间进修,却一直不敢提。”
从此麦克果然每天一下班就跑去进修,并在10点多赶回公司,预备夜间新闻的播报工作。他把每一篇新闻稿都先详细过目,充分消化,丝毫没有因为夜间的新闻不那么重要,而有任何的松懈。
由于麦克的认真和努力,他主持的夜间新闻受到了大家的好评,收视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后,就有观众不断写信问,为什么麦克只播深夜,不播晚间?消息终于传到了台长那里,台长找来了新闻部主管,责令他立刻将麦克调回7点半的黄金档。
麦克又回到了黄金档,但是很快新闻部主管让学财经出身的麦克改跑其他路线,这对跑财经已经颇有名气的麦克简直是一种侮辱。麦克不禁怒火中烧,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依然毫无怨言地接受了。
后来有一天,台长打电话给新闻主管说:“明天有财经首长来公司晚宴,请麦克作陪。”
新闻部主管说:“报告总经理,麦克已经不跑财经路线了。”
“他怎么能不跑财经路线呢?他不是学财经出身的吗?不跑也得参加,他是专家,饭后由他做个专访。”
从此,每有财经界的重要人物来电视台,都由麦克作陪,并顺便专访。渐渐地同事们都议论说:“看见没,麦克现在是大牌了,只有来了重要人物,才由他出面采访呢。”而接受麦克采访的人也都以此为荣,那些不是由麦克采访的人则有了怨言。“不能厚此薄彼,以后财经一律由麦克跑,别人不要碰。”台长又发话了。于是,新闻部主管不得不把麦克“请”回财经记者的位子。
整治麦克不成功让新闻主管很恼火。不久,他又拒绝了麦克提出的做益智节目的要求,让他去制作一个新闻评论性的节目。大家都知道,这类节目通常是吃力不讨好,收入又不多,再加上新闻性节目要赶时间,非常麻烦。
但麦克仍然没有抱怨地接受了下来,别人都说他傻,他也不辩解。慢慢的节目上了轨道,有了名声,参加者都是一时的要人。台长见参加的常常都是重要官员,于是就要求亲自审核麦克制作的脚本。之后,麦克与台长当面讨论节目的机会多了,他也渐渐地成了台里的热门人物。一年后,原来新闻部主管调走了,麦克理所应当的接任了这个职位。
3.教育随笔:抱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篇三
学生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思想、有情感、有自己的主观意愿。都说现在的学生难教、不好管理,也许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也许这是一个有些争议的事实。
作为一线教师有些时候我也略有同感。但有一点我敢肯定地说:“现实就是现实,距离理想很遥远,我们的抱怨、哀叹、自怜无法阻止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的是学生心里的巨大变化、物质生活的优越化带来的是他们的浮躁。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使他们在家成为了太上皇、在外成为了小霸王。所有这一切我们都无法改变。
既然抱怨环境属于无效劳动,不如利用这个时间来改变自己。因为抱怨一次烦一次、抱怨越多、烦恼越多,我想既然事实无法改变,何必要浪费我们珍贵的脑细胞做此无聊之事。所以抱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面对如此众多学生,我们应该思考他们心里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他们渴望什么样的老师?
其实老师要想让学生信服,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这一点如果细想一下,其实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多读书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凯勃斯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因此书是顾问,它们可以做我们的参谋长、智囊团,逆境中给我们智慧、工作中给我们灵感。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因此书是船只,使我们的思想从狭隘
驶向广阔,让我们能望得远、看得开、不为小事生闷气、为了自己忍住气。心胸宽广以后自然就站得高、望得远。所以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忙,但他们有时间来闲聊、磨蹭、闲思、空想、发愣、抱怨、指责、诋毁,就是没有看书的时间,把看书看成一种负担,这是一种典型的心不静之表现,心不静易生是非,是非有则烦恼来,所以我们必须静心读书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书中有快乐、烦恼自然无。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多听听相声、看看笑话、哲理小故事。听的多了、看的多了,时间一长就会使自己开朗、乐观、活泼、幽默。据调查,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比较幽默的老师、往往这种老师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而且幽默还能弥补自己的不足,比如相貌、身高等等,当被人说你矮时,你告诉别人“浓缩的多是精华”;当别人问你头发上哪儿去了,为什么这么少,你告诉别人“头发都变成知识存进大脑了”。幽默不但让学生喜欢你、接受你、留恋你,还能使自己的心胸更加宽阔、当环境不如人意的时候,也能从失意中寻找快乐、从烦恼中解脱自己。所以幽默是一个人幸福的根本。
没有人拒绝微笑,只是有人不会微笑,当我们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时候,不但让自己陷入烦恼之中,而且具有连锁反应,周围的同事也会因你的不快而忧郁。其实,我们烦恼一小时,就失去了3600秒的幸福。当几十年以后再回首一望,不禁感慨地说何必呢!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微笑、善于微笑,看看身边的同事、包括自己的学
生,爱笑的人谁都喜欢、绷脸的人都会敬而远之。因此微笑会使人悦纳你、贴近你。
学生们一天下来本来很累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带给他们渊博的知识、上课引经据典、娓娓道来,讲课过程中微笑伴随着自己的幽默、风趣,学生们也会身在累中不觉累、身在累中也觉甜。
从大的方面来看、改变自己也会使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心胸开阔,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学生并不是很难教,周围的环境也越来越好。
4.改变你自己而不是抱怨这个世界 篇四
或许有很多的年轻人抱怨自己的环境,一位长者曾对这样的年轻人说过:“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事实上,环境的好坏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确有很大关系。但绝不是人们所设想的那样:环境越差,越难发展或是不可能发展。这是错误的,上世纪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前),我们国家的发展经历告诉我们,虽然环境很差,但我们依旧可以发展的很好。我们应该抵制这种思想。
有一句很古老的谚语: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也就是说,一个有潜能有志向人,他肯努力,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可以发展的很好。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发明大王”爱迪生是聋子,但他却发明出了1000多种产品;法国皇帝拿破仑是矮子,但他却创立了法兰西帝国;音乐家贝多芬是聋子,但他的作品流传至今„„他们为什么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只是他们没有抱怨自己的环境,而是从自身出发改变自己。
事实证明,改变自己比改变世界更重要。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他很小父亲就死了,由母亲一个人带大,生活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份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应该说他小时候的环境并不是很好,但他却没有抱怨环境,而是从自身出发,努力学习,发愤图强,考上了大学。慢慢的,慢慢的,他也就走到了今天,成为了“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曾经有一位英国主教,少年时曾梦想改变世界,但年事渐长,阅历增多,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他缩小了范围,先改变自己的国家,可是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步入中年,力不从心,就把改变的对象锁定到自己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愿,家人个个维持原状。最后顿悟:应该要改变的,从自己开始。可是这时,自己已垂暮老已。这位主教虽没有抱怨所在的环境,但他也没有认识到改变自己的重要性,等领悟到了,才发现自己早已白发苍苍。这样的人是可悲的!
改变你自己,你才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别抱怨这个世界,那是徒劳的,地球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停止自转。
5.抱怨不如改变 篇五
文章与其抱怨,试想,假如我的那位亲戚终日正因“无爹可拼”而怨天尤人,正因“命运多舛”而郁郁寡欢,她和她的孩子会有这天的幸福生活吗?抱怨、抱怨,“抱”不来金砖。与其抱怨,不如改变。也许少了一些抱怨,就会多一些清醒,就会认清现实中的问题,就会看清自身的不足。也许少了一些抱怨,就会多一些务实,就会以更加豁达的风度直面人生,以更加谦虚的态度对待学习,以更加热情的双臂拥抱生活。社会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当总是抱怨社会时,我们是否就应问问自己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如果把社会比作疾驰的列车,这天,火车跑得快不快,不完全是靠车头带的。
6.抱怨不如改变读后感 篇六
说到抱怨,几乎没有什么不能是我们的抱怨对象。我们所厌恶的种种问题,譬如身边人无休止的抱怨,同样存在于自己身上。许多时候,我们并非意识不到这一点,但就是不愿意直面,并且积极做出改变,有时候,随着心理的惯性,也不知道如何改变。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并非是一部阐释观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而是一场“不抱怨运动”的发起、描述、记录与召唤。正是那些已经改变了全球数百万生命的事例,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以及相似的蜕变流程。
读过之后被书中的许多观点所吸引。任何人和团队要想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放下抱怨,并不等于在困境面前不作为,或者放弃对社会不公正的言语权。带有负面情绪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设性的消极。《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
读完这本书,细细琢磨自身的经历也证实了书中的理念:抱怨不如改变,“遇到挫折要从容面对,不抱怨、不放弃……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读过《不抱怨的世界》将提醒自己有意改变日常的说辞,将“不要说”改变为“试着说”,将“问题”改变为“机会”,将“必须”改变为“可以”,将“挫折”改变为“挑战”,将“我要求”改变为“我会感激”,将“抱怨”改为“请求”。
7.抱怨不如努力改变演讲稿 篇七
一味抱怨的人常常只能在原地徘徊,自以为是地咒骂眼前的“阴暗”,却不知道那“阴暗”正是自己的影子。而努力去改变的人,总能用智慧发现机会把握机会,使本将是无奈的人生过得精彩而美好。以下两则故事,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
故事一:有一个三口之家,家里穷得什么都没有,儿子瘦得皮包骨,爸爸妈妈只好带着孩子来到街口乞讨。可过去了一整天都毫无收获,小男孩饿得快晕倒了。爸爸妈妈非常着急,用比祈祷更虔诚的心央求上帝救救他们的儿子。于是,上帝派遣使者来到人间。使者对三个人说,我可以帮助你们每人实现一个愿望,这一家人听了将信将疑。先是孩子的妈妈迫不及待地对使者说:“我要你为我们变出一车的面包,我要让我的儿子吃得饱饱的。”刚说完,眼前就真的出现了一车子的面包。孩子的爸爸先是非常惊奇,转而又特别生气。不断抱怨妻子没头脑,浪费这么好的机会只换来一车廉价的面包。当使者问他有什么愿望时,他很愤怒地说:“我不要这些廉价的面包,请你将这个笨女人变成一头蠢猪。”刚说完,面包神奇地消失了,孩子的妈妈也真的变成了一头猪。这可把孩子吓坏了,他边看着眼前的“猪”伤心哭泣,边对使者说:“求求您,我不要猪,我要妈妈。”孩子的话音刚落,妈妈就真的变了回来。使者很无奈地说:“我已经给了你们希望,但就因为抱怨,你们把机会全都浪费了,”说完使者不见了。一家三口还是回到了使者出现前的状态,没有面包没有猪,孩子饿得直哭。
故事二:女孩小丹带着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到一家知名的广告公司面试。小丹抽的面试号是最后的一个,等待的过程漫长而紧张,为缓解疲劳,小丹向广告公司的接待人员要了一杯温水。而接待人员在给小丹送水时不小心将杯子打翻了,水全都洒到了那张作品上。作品变得皱皱巴巴,原本鲜明的线条也变得模糊了。小丹一下子愣住了。该怎么办,这可是面试时要用到的作品,没有作品她怎么向考官解释她的创意和构思呢?小丹知道现在抱怨接待人员没有用,埋怨自己的运气不好更没用。稍微冷静了一下,她赶紧向接待人员借来了纸和笔。在有限的时间里,她专心地用一张白纸将自己创作的作品简单地再描画了一遍,用另一张白纸将原作品被淋湿的事情大概地叙述了一下。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就是,小丹从众多的面试者中脱颖而出,被公司录用了。主考官后来跟她说:“广告注重创意和变通,你的作品虽然简单但却体现了这点。”
8.国旗下的讲话之抱怨不如改变 篇八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抱怨不如改变。在生活中,每当我们遇到不如意的状况,遭受挫折、批评时,首先跃入脑海的是由于别人的错误造成了今天的局面,而不是先从自身寻找原因,于是,抱怨便应运而生。我们抱怨社会的不公平,抱怨学习工作环境的不如意,甚至抱怨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更好的成长空间和更富有的生活。
怨天尤人是一种负面的思考方式,任何抱怨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可以说抱怨是最浪费时间和能量的无益举动。可人为什么会抱怨呢?美国的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的确,抱怨是在把人生的不如意、不完美,全怪罪到别人的头上,是在一厢情愿地认为并希望别人来为我的人生承担责任。
许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意识不到这一点,但就是不愿意直面与正视,并且积极做出改变,或随着心理的惯性,也不知道如何改变。生活不如意、社会不公平,命运不由人,这些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改变的事实,如果你还一味地抱怨,那得到的只能是越来越多的痛苦。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关键是你如何对待。我们要是仔细去研究那些成功的人,就能发
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抱怨不如去改变。励志成功学大师韦恩·戴尔曾说:停止抱怨,你就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不要做一只鸭子,要做一只雄鹰,鸭子只会‘嘎嘎’抱怨,而雄鹰则在芸芸众生中奋起高飞。”
是的,与其整天把抱怨挂在嘴边,不如用行动努力改变自己。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某些观念、态度和做法。态度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当自己改变后,眼中的世界自然也就跟着改变了。
生活给予我们磨难的同时,也赐予我们坚强,我们也就有了另一种阅历。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它一定是生活的全部。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请做一只雄鹰,努力学习,奋起高飞吧!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将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到最好,用一种积极、感恩、知足的心态,向着自己的目标奋进。
9.不抱怨的世界读书心得总结 篇九
抱怨有什么用呢?抱怨什么用也没有,但我一直把抱怨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因为抱怨可以宣泄,可以麻醉心灵,甚至会把自己的某些挫折、失败归于外界因素。
不过,自从认真阅读了《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后,对我触动很大。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与其抱怨别人,不如调整自己的心态,只有学会了宽容,才能够乐观地生活。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很多人就像这首歌唱得那样,总觉得自己很“受伤”或很委屈。在工作上,总觉得自己付出的多而回报的少;在生活上,总觉得自己贡献大而被承认的少;在人际交往中,总觉得自己真心实意而人家却虚情假意……如果这些想法总是在心中涌动,不抱怨才怪呢!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和挑战,在困难面前,倘若就知道发出抱怨和不满的声音,能解决问题吗?非但不能,甚至会使问题越来越糟糕。因为互相抱怨,会对身边的人产生消极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试想,将抱怨的精力用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不是更好吗?不抱怨是做人的美德,是一种明智的处事原则,是一种超脱,是自我精神的释放,是以清风明月的态度从从容容地对待一切,待到廊清云雾,必定是柳暗花明。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人生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免不了磕磕绊绊,在危难和困难来临时,我们应该端正态度,不抱怨不放弃,勇于接受考验。诚如《不抱怨的世界》书中所言:“凡是你所渴望的东西,你都有资格得到……快朝梦想前进吧!”
10.抱怨不如改变阅读答案 篇十
有一则古老的寓言,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有一个年轻的农夫,划着小船,给另一个村子的居民运送自家的农产品。突然,面前有一只小船,沿河而下,迎面向自己快速驶来。
“让开,快点让开!你这个白痴!”农夫大声地向对面的船吼叫道,“再不让开,你就要撞上我了!”但农夫的吼叫完全没用,那只船还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农夫被激怒了,他厉声地斥责。可是当农夫怒目审视对方小船时,他吃惊地发现,小船上空无一人,那是一只空船。
在多数情况下,当你责难、怒吼的时候,你的听众或许只是一只空船。那个一再惹怒你的人,决不会因为你的斥责而改变他的航向。如果这位农夫在发现船只向自己驶来的时候,尽快改变航向,而不是一味无效地吼叫,或许能避开船只的碰撞。
对于给你制造麻烦的人,不要一味地抱怨,当然也不必转而去讨好他,也没必要和他达成一致意见。但你一定要清楚,不能让他制造的麻烦转变成烦恼。要知道,无论你为此多么愤怒,他也不会为你而失眠的。如果因为他的过错而使你陷入无尽的烦闷悲伤之中,你就成了唯一受到伤害的人,而且,是你自己在强化这种伤害的深度。
对于给你制造麻烦的事,你也不要一味地抱怨,积极的做法应该是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
【《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读书心得】推荐阅读:
抱怨不如改变议论文07-19
不抱怨的世界学生读书笔记10-19
柜员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08-28
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700字左右08-27
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作文10-23
不抱怨靠自己06-18
预测高考作文题目: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07-26
《做不抱怨的教师》教师读书笔记08-18
读《不抱怨不折腾不怠慢》心得体会08-13
精选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感想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