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基地教育工作总结

2024-10-19

实践基地教育工作总结(精选11篇)

1.实践基地教育工作总结 篇一

建立国防教育基地、素质拓展基地、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

总结

2014年4月20至6月10日,学生工作处项目组前往山东省潍坊市国防综合基地、潍坊市荣复军人医院、潍坊市救助站、潍坊市奇正商务职业培训学校等单位建立了2个国防教育基地、2个素质拓展基地、8个德育基地、8个社会实践基地,并签订相关协议。

德育基地的建立能够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防教育基地的建立能够强化学生国防意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组织纪律性,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为当地的建设和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服务与指导,建立了进行技术创新、创业教育、毕业实习、就业指导、体育锻炼,志愿服务,技术合作等项目对接;素质拓展基地的建立能够进一步提高师生职业综合素质,增强团队合作及创新意识,提升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学习交往与合作技巧,锤炼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勇于战胜困难的勇气。

今后,学生工作处项目组将组各级各类学生组织、青年学生代表前往协议基地进行义务支教、一对一帮扶等活动。

2.实践基地教育工作总结 篇二

综合实践教育作为国家课程, 城区中小学校均难以开设此类课程。现有芦淞、天元等区级基地, 规模太小, 远不能满足城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的需要。因此急需建设市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1 总体规划设计

1.1 基地概况

基地拟用株洲市实验学校场址和胜利村农村集体土地。规划总用地面积162116.84m2 (约243.18亩) 。用地现状主要为农田、菜地、林地、坑塘水面、荒草地及农村居民点。场内环境优美, 有林木山体、池塘水库, 适宜本项目的建设。

1.2 建设内容

根据教育部明确要求, 作为综合实践基地, 项目设施应包括:室内综合实践区、室外劳动实践区、综合训练区、生活区等基本功能区, 有可容纳学生集中食宿, 开展学工、学农、学军、生命安全教育等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场所。

1.3 设计构思

本项目构思的重点为“记忆与重构”、“利用与传承”。通过对原有建设及场地的利用与改造, 环境要素的延生与重塑, 使该综合实践基地成为户外教学的典范。

它不仅是满足青少年开展社会生活、农林劳动、工艺技术、素质拓展等实践活动;同时是开展生命安全、国防安全、防震减灾等主题教育;承担中小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考查、学分认定及教师培训等工作的场所。

1.4 规划结构

株洲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将按照“一场”、“一厅”、“两园”、“五馆”的构架和思路, 构建8大课程体系, 实现“快乐德育、人文智育、阳光体育”三大主题, 遵循“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实践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 体现“‘两型’理念、‘三育’理念、认同理念、集群理念”四大办学理念 (见图1) 。

1.5 平面布局

采用“重构”与“传承”的设计手法, 对该项目的环境、空间、文化进行整合, 尽可能的保护场地原生环境与机理, 做到人、景、建筑、文化和谐 (见图2~3) 。

(1) 主入口区域是整个项目重点建设区域。总体布局重构校园轴线, 入口为求索广场。沿轴线往北延伸为改造的台阶, 台阶两侧布置阶梯式树阵, 不仅丰富了轴线两侧的景观, 还能在视线上遮挡周边用地不良的视觉效果。拾阶而上, 布置创新广场, 广场两侧对称布置综合楼和科技体验馆, 并通过连廊将两主体建筑相连, 增强办公区与教学区的联系。沿轴线再往上为改造的风雨操场和视觉焦点多功能馆。在科技馆的南侧, 结合场地布置特色馆, 打破传统的教学课程, 增加手工课程的趣味性。

(2) 风雨操场南侧片区为生活后勤区。该片区尊重原有地形机理, 由上往下依次布置学生食堂、学生公寓等建筑, 形成特色的台地建筑群。

(3) 风雨操场以北的冲沟, 场地平缓, 结合现有的小水塘, 布置交通安全等专题教育区。

2 建筑单体及空间设计

2.1 合理的建筑设计

2.1.1 生存与科技馆

生存与科技馆是整个项目中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 考虑到与室外部分的体验与实践区配合, 生存与科技馆分为两部分: (1) 布置在学校的主入口, 对学校的轴线关系起到了很好的强调作用, 主要布置的是科技体验馆的功能。 (2) 紧邻国防教育与军事体验区, 在室外体验教学的同时可以就近进行室内分析和总结, 便于室内室外课程的有机结合, 主要布置的是生存体验馆的功能。

科技体验馆共有4层, 首层局部架空, 在阴雨天气为学生能够提供一个小型的活动场所。同时架空层的设置, 将该局部地区场地南北的空间联系起来, 形成丰富的室内室外空间。建筑内部采用内走廊形式, 走廊宽度为2.7m, 专用教室与办公用房分居走廊两边, 既相对独立又方便教师的就近休息与授课。在建筑中间部位, 局部敞开形成开敞的活动空间, 为学生提供一个课间休息活动的地方, 有利于身心发展。

2.1.2 多功能馆

多功能馆位于场地制高点位置, 与科技馆和生存体验馆共同形成一条主轴线, 正好成为建筑序高潮。建筑整合报告厅、风雨操场、室内音乐厅等多种功能, 综合性较强, 是学生主要的室内集会活动场地。由于功能的需要, 建筑较高, 设计师巧妙的利用地形的高差, 将建筑设计成半地下式, 有效的使得建筑视觉效果大气恢弘, 又与整体建筑组团协调统一。

建筑主入口位于东南侧, 设计一个大台阶进入一层风雨操场, 正中位置布置一个室内篮球场, 同时作为学生集会活动场地, 两侧设置器械室, 更衣室等辅助功能用房, 正对大门设计观众看台, 功能流线清晰。主入口两侧设计台阶下负一层进入游泳馆, 游泳馆左侧为专业教室, 右侧为辅助用房, 左右各设计一个楼梯与一层风雨操场联系。

2.2 明快现代的建筑形体

实践教育建筑的性质决定了其建筑形象应该是亲切、明快、具有时代特征的, 建筑方案在形体上富有变化, 通过虚与实、开敞与封闭的变化, 给人活泼、和谐之感。建筑立面以黑白灰为主, 屋顶点缀玻璃和构架, 营造出建筑的现代感。

3 环境设计

本项目景观设计形成“一廊、三区, 多节点”的结构。

一廊:结合园区的空间发展轴和道路, 布置株洲文化长廊、农耕文化与瓜果长廊, 形成园区的景观生态长廊。

三区:桃李满园、曲水映华、花木怡情。

桃李满园: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 通过求索广场、创新广场、风雨广场、畔学林、丹桂园等景点的塑造, 寓意园区学生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心态, 也是校园的文化亮点。

曲水映华:以山为景、以水为镜, 并通过水石清华、宿水餐风、山水涧等景点的塑造, 打造充满趣味, 山、水、建筑、人融为一体的场所。

4 人性化的安全设计

建筑设计充分考虑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的特征, 满足学生使用建筑物的安全、卫生、适用等基本要求。

学生宿舍的走道、上下楼梯平台与踏步联结部位, 在其临墙离地高0.40m处宜设灯光照明。电源开关应选用宽板防漏电式按键开关, 建筑的临空栏杆保证横推力满足要求, 同时注重可踏面的高度, 保证防止学生攀爬发生坠落事件。

5 结语

3.实践基地教育工作总结 篇三

【摘要】本文主要对体育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问题,进行了实践性的研究,在拓展训练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中,认为校企双方资源互惠互利、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学生、校企双方完善管理措施是在操作中应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得出了共同协商、资源互惠、学生受益是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体育专业 ; 实践教育基地 ; 拓展训练

【基金项目】2013年鞍山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体育专业学生拓展训练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164-02

体育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是在国家教育部《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7号)颁布之后深入开展研究的。根据文件的精神,要推动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1]。我校在拓展训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鞍山市同心人拓展训练基地)的建设中积累了一些粗浅的经验,以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一、体育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学校需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企业需要找到所需的有用之才,表面上双方没有矛盾。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双方的沟通脱节造成了企业找不到所需之才,学校也没有培养出社会有用之才。所以校企双方必须实现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一)校企双方资源互惠互利

搭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平台,构建“校企双赢”的长效机制,是解决校企合作中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实现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2]。我们在与同心人拓展训练基地的建设中充分地运用了双方的有利资源。同心人除了为我们提供了实践教学的场地、器材外,我们聘请同心人的专业师资为我们学生上实践课;我们学校为同心人拓展训练中心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包括学生、教师在同心人工作与学习,提供同心人拓展训练在学校内各种活动的宣传与开展,扩大企业的知名度等;共同进行基地的建设。

(二)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学生

学校与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共同协商,共同探讨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增补、授课的学期等方面都达成一致的共识,培养学生通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实际运用的能力。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宣讲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精神、以及培训专业的实际工作技能与技巧。我们专业拓展训练的部分课程都是同心人拓展训练中心为我们讲授,实现了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的目的,这是为企业所认可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了“校企双赢”的目标。

(三)校企双方完善管理措施

学生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进行教育的见习、实习、实践等,都是学校实践教学课程的组成部分,是要评定学习成绩的,这是大学学习的内容;但是同时这也学生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进行工作的内容,是企业评定员工工作表现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在与同心人拓展训练中心的协议中,明确地规定了在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中,他们具有绝对的评定权力(校企双方协商,但是以企业为主)。因为能够成为合格的员工,那一定是合格的学生,企业只会为能够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员工提供机会的。

二、拓展训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合作成功的经验

(一)共同协商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立必须是在高校和行业、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政法机关等之间,本着互惠互利、校企双赢的原则下进行的。所以双方的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是最根本的前提。我们与同心人拓展训基地的建设中,双方进行多次的协商,对于甲乙双方的责任与义务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与规定。学校方我们达到了为学生提供确实可行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完成了实践教学的任务,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就业机会的目的;企业方达到了可以找到大量的能够为自己所用的企业人力资源,为企业的成功运营提供了保障的目的。我们的合同是两年进行一次修订和签订,形成了良性的、可操作的合作模式。

(二)资源互惠

校企雙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尽量挖掘各自的优势资源为对方提供可实施的条件。学校拥有大量的、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我们尽量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为其所用,我们按照订单式培养模式进行专业培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大二、大三到企业兼职工作,大四可以到企业顶岗实习或签订就业协议;还有我们的体育专业师资队伍可以为企业所用,为企业提供人才保证。企业为我们提供专业的实训场所,我们学校没有拓展训练实训基地,同心人拓展训练中心为我们提供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场所,让我们学生体验到了真正的拓展训练实训内容。同时宣传与教育的工作是校企双方的共同工作,由校企双方共同进行。

(三)学生受益

校外教育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知识拓展的平台,为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养成合作与团队精神提供场所,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校企双方建立实践基地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培养人才,让学生从中得到益处是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最根本的任务。同心人拓展训练中心在每年的新生入学后都会对新生进行一次大型的拓展训练,让学生体验到拓展训练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让他们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都会在全院中进行一次拓展训练的培训,让有兴趣的学生加入到拓展训练的行列,可以到同心人拓展训练中心进行兼职的工作与学习,可以获得一分部的资金的奖励,毕业季可以签订就业协议,获得企业的保障,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得到锻炼与成长;就是毕业后不在同心人拓展训练中心工作,那也从中得到了专业的训练和培训,为他们未来的各方面工作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让学生受益是同心人拓展训练实践教育基地成功的最重要所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2012-03-16)[2014-01-10].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3/16/c_122844249.htm

4.实践基地教育工作总结 篇四

建设和利用工作计划

2013年我校劳动基地利用工作总体要求是:以热爱劳动、激发潜能、观察实践、体验成功为指导思想,挖掘学生自身潜能,让学生实践、观察、发掘、创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创造精神,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技术及社会实践教育,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及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等教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均衡发展、内涵建设为主题,以加强劳动基地管理,为教育教学服务,促进学校增收为重点,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功能,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依据市教育局2009年工作重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今年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教育实践基地建于2005年。根据国家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学校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发展要求,积极开发建设这一课程资源重要载体,整合实施三级课程,开设种植、栽培、养殖等多门校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向实践基地的延伸,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践,认真观察记录,掌握劳动技能,获得积级、切身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学校所承载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功能,利用农民网络、农业技术网络等课程资源传播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致富信息。真正起到了科学实验、生产示范、科技推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作用。

一、基地布置

(一)蔬菜基地

品种:豆角、白菜、青瓜等时令蔬菜。

(二)果树基地

栽培品种:龙眼树、芒果树、杨桃树等。

二、基地教育

(一)教育目标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终身发展能力。

(二)课程功能

1、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2、为“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生活等课程实施提供有效的实践场所。

3、为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搭建平台。

(三)育人功率

1、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生活、爱劳动的道德情感。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懈追求、深入探索的意志品质。

3、磨砺学生坚强意志,锻炼学生健康体魄。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不断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为实施新课程服务

结合学科教学和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

施需要,确定基地的种植计划,一改以往实践基地单纯的以培养劳动技能为主的功能,变实践基地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

课程实施的载体。我校教育实践基地位于校园内,基础设施齐全,由学校自主支配,结构,师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践,非常有利于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

为了较好地解决为实施新课程服务同经济效益之间盾,对基

地进行了重新规划,确定出经济田和教育实践基地。当二者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让步于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教育实践基地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实施新课程提供所需的课程资源。

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习作水平,我们要让学生

记观察日记,把自己在劳动观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记录下来。开展这项活动,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植物种类,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所以,我们就把当地适种的许多农作物分类种植,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2、以实践基地为载体,全面实施国家课程

教育实践基地做为一种课程资源,在我们实施国家课程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如:科学学科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题,让学生到基地中去

寻找答案。如让学生制作植物标本,认识基地中每种蔬菜的雄花和雌花,了解它们可能通过什么途径授粉。学生带着问题到基地中去观察、采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许多新发现,产生许多疑问,教师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解决,总结出人工授粉怎么做,还有通过昆虫进行授粉,是怎样完成的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对自然领域的研究兴趣十分浓厚,他们掌握会很多的观察方法,探究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让师生在基地这个大课堂中流连忘返。

3、以教育实践基地为依托,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

利用教育实践基地这一课程资源,开发实施了系列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供学生选择和学习。有《劳动观察》、《蔬菜的药用价值》、《家常菜的制作》、《农作物栽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市场调查及预测》、《实用菌栽培》、《南菜北种》、《制作植物标本》等。

5.教育实践基地 篇五

为了引导社区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东关街道院校街社区组织辖区党员于6月26日参观了基层干部警示教育基地。

在基层干部警示教育基地,讲解员详细地为党员们介绍了基层干部警示教育基地的概况,又详细地介绍了基层干部警示教育基地的目的和总用。广大党员干部深深地感受到了基层干部警示教育基地起的作用,深受感染与鼓舞,纷纷表示以后要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一名党员应有的职责。

6.实践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六

一走进科普基地,就看见了西北面的一块大石头。我仔细打量着这块石头,它上面比下面宽,看上去真像一个头重脚轻的大头娃娃。石头上刻着两竖行鲜红的字:“共建创新路,科普育后人,”每一个字都有我一个巴掌那么大。据说这可是前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题的词,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讲解员带着我们来到了主题石后面的几块化石和主题墙。竹叶矿表面有着许多竹叶状;闪锡矿的一面是不规则的凹凸型,表面上似布满了许多碎珍珠。讲解员走向主题墙,简介了主题标志、基地简介和基岩标分布图。然后,我们便看见了一块叠层石,它产自徐州,来自远古时代,距今有七亿年,真让我们叹为观止。

在北边的是一座六角亭。青灰色的瓦,棕红色的柱子。亭子上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亭子下面的是用几块玻璃罩着的是我校远近闻名的马杭基岩标,一根不锈钢标杆渗入地下183.54米,直接打在岩层上,他可以监测地面沉降,因为人类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地很厉害,我强烈的向大家呼吁,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目前只能依赖它生存,我们一定要节约水资源。这个价呢系统,和江苏地质调查研究院联网,与北斗一号卫星相对连接,可以实时采集数据。

走过六角亭,我们走向东边的科普馆,看到了原始地球是由宇宙大爆炸形成的。地球的层圈结构是:地壳、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内核,看到了灰色的砂岩;晶莹剔透的金刚石;闪耀着紫色光泽的孔雀石;青绿色的石英石等等。不经让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还了解了寒武纪、奥陶纪、泥盆纪、其中侏罗纪和白垩纪是恐龙称霸地球的时代。起初人是由普罗猿一直进化到了现代人。

7.实践基地教育工作总结 篇七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构建, 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迈入了系统化的轨道的标志。[1]作为举办高等教育时间较短、层次低的高职院校, 如何通过科学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培养创新型人才, 形成广大毕业生“想创业、敢创业、创成业”的良好局面, 有效实现毕业生创业就业, 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我院大力开展创业教育, 取得了显著成效, 先后被教育部、科技部认定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被江苏省教育厅认定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和“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本文结合我院的建设经验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构建, 为其它院校提供借鉴。

1 高职院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意义

1.1 落实国家大学生创业政策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2008年, 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出台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并要求各地制定具体办法,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明确了“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 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 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这些政策的出台, 充分说明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愈加重视。

1.2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

高校肩负着国家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重大责任, 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的发展和创业能力强弱是关系国家科技进步的关键所在。[2]而高校传统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存在着很多问题, 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如灌输式教学、奖励机制不完善、硬件跟不上等。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可以有效打破传统的被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观摩与体验相结合、模拟与实战相结合, 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成为国家亟需的创新创业人才。

1.3 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需要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 也是广大高校毕业生的追求。通过一系列大学生创业帮扶政策的实施和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构建, 一方面可以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大学生择业竞争力, 另一方面可以帮助部分大学生顺利实现成功创业, 使其实现自身高质量就业的同时, 为社会提供优质就业岗位, 进而促进大学生就业。

2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2.1 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功能, 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首要功能应该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所以其建设要符合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 不仅成为传统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延伸, 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的平台。要通过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 建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打造全程化的实践平台,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树立典型, 完善管理体系等, 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功能, 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2 注重政校企行合作, 强化基地与社会有机融合

国家提出建立“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 高校作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建设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过程中, 需要有效地融入其中, 主动加强政校企行合作。通过与政府合作, 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 既能够保证学生及时享受到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 也能够保障国家的创业扶持政策及时贯彻执行。通过与企业行业合作, 建立校外创业实践基地, 可以为学生创造接触社会的机会, 提供更真实的创业实践环境, 帮助其更顺利成功创业。

2.3 注重实践环境真实性, 强化创业项目孵化成功率

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模拟和孵化, 更重要的是转化, 所以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不能只提供“温室”, 还要提供“阳光和雨露”, 需要创造与市场相对真实的硬件环境和管理模式。在硬件环境建设上, 根据创业项目不同特点, 可以选择在商业区中划出特定区域, 也可以在科技园中留出部分空间。在管理模式上, 可以采取渐进式方式, 如房租可以采取“先免后减再全”的递进方式, 逐渐跟市场接轨。

3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鉴于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性人才, 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强, 科研能力弱的特点, 高职院校在构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时要有别于本科院校, 根据我院的实践经验, 可以依托创业网、校园集市、创业园、科技园、校外创业实践基地等, 构建“模拟-体验-苗圃-孵化-转化“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3.1 坚持课堂教育与网络模拟相结合, 打造创业模拟平台

要把课堂教育和网络模拟结合起来开展创业教育。通过老师面对面的授课, 让学生产生创业想法, 掌握创业知识;网络模拟则让学生通过虚拟平台初步把自己的创业理念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创业模式, 这样从认识到实践, 再由实践到认识, 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创造意识以及实践转换能力。一是依托创业必修课, 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坚持“全面指导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必修课, 作为创业通识教育, 对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 可以适当增加课程深度并开设相应大学生创业模拟综合实训课程。以此来激发了学生的创业意识, 提升学生的创业意愿。二是依托创业选修课, 增强学生创业知识。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 在必修课的基础上, 学校要开设系列创业选修课程, 如《KAB大学生创业基础》、《会计实务》、《市场营销》、《淘宝课》等, 供学生选学, 帮助学生贮备创业知识。三是通过创业网络模拟, 提高学生创业兴趣。学校要依托“创业网”, 构建创业模拟平台。学生通过平台模拟公司运营, 熟悉创业流程, 在仿真实战中学习经营。既可以检验创业能力, 又可以提高创业兴趣。

3.2 坚持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 打造创业体验平台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校园集市”、“跳蚤市场”、“校园易货”等形式的创业体验活动, 让有创业兴趣的学生检验学习成效, 体验商业活动, 锻炼创业能力, 增强创业信心。此外, 还可以建立校园电商体验平台或网上格仔铺等, 让有创业兴趣的同学, 低成本随时体验创业乐趣。为所有有创业梦想的同学, 提供学习创业、体验创业的平台, 可以让学生初步认知和体验从构思到执行的创业过程, 熟悉市场运行规律, 培养营销技能, 积累创业经验。

3.3 坚持创新竞赛与项目实践相结合, 打造创业苗圃平台

为了将学生的创业想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可以通过建立了创新创业社团, 开展了创新创业竞赛, 打造了创业苗圃平台, 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一是依托创新创业社团, 营造学生创业氛围。学校要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建立一批创新创业社团, 如:KAB创业俱乐部、科技协会、机械创新协会、电子协会等, 并通过开展“创业论坛”、“校友大讲堂”、“科技文化节”等社团活动, 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二是依托创新创业竞赛, 强化学生创业激情。学校要举办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 如创业计划大赛、技能大赛等, 来锻炼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在校级比赛的基础上,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 并组织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相关竞赛, 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全国性重要赛事。三是通过创业项目实践, 增强学生创业信心。为帮助学生积累创业经验, 增强创业信心, 要依托大学生创业园, 构建了创业苗圃平台, 供学生创业实践, 主要面向在校生, 一般在校园内, 园区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共建, 如我院的创业园被南京市认定为“南京市大学生创业园”, 并得到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入园项目要坚持“团队创业, 专业结合, 可孵化”的原则。“团队创业”可以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 增加参与实践人数;“专业结合”可以实现专业学习与创业实践互相促进, 提高项目层次;“可孵化”可以保障项目顺利移植, 提高孵化成功率。

3.4 坚持专项培训与项目孵化相结合, 打造创业孵化平台

学校要为创业学生提供各种专项培训和举办系列讲座, 提高其创业能力;并组建专业师资团队, 为其创业提供全程帮扶;同时, 构建创业孵化平台, 促进学生成功创业。一是依托创业专项培训, 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创业知识的系统培训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施, 分别是:举办系列讲座, 开阔学生视野, 拓宽学生创业知识面;举办专项培训班, 如SYB、IYB、创业示范班等培训班, 让学生直接接受来自企业的实践培训, 提高创业能力。相关培训可以与政府合作, 争取得到支持。二是依托专业师资团队, 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学校要高度重视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四队伍:专兼职结合的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创业项目评审专家、创业项目指导老师、创业指导顾问 (由成功校友、工商、税务、律师等组成) 。依托这支专业的队伍, 帮助学生排解创业难题, 促进其顺利创业。三是通过创业孵化帮扶, 促进学生创业成功。为了帮助创业园中优秀项目成功孵化, 学校可以依托大学科技园, 构建了创业孵化平台, 对学生进行创业帮扶。通过在科技园中设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基地,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条件, 帮助其完成工商注册, 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

3.5 坚持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 打造创业转化平台

孵化项目成功转化, 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一步, 也是创业教育成效重要体现。为此, 学校要坚持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的原则, 打造创业转化平台, 帮助学生成功创业。学校要在大学科技园的基础上, 加强与各级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合作关系, 并通过建立一批校外创业见习基地, 创建创业转化平台。为学生成功创业, 提供有效帮助。

4 结束语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是一个的系统工程, 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模式, 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高职院校由于其每个学校的行业背景、办学特色、办学实力、校园文化各异, 在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结合所在地区相关政策, 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 科学规划, 逐步推进,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摘要:如何科学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培养创新型人才, 有效实现毕业生创业就业, 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意义的基础上, 指出了创业基地建设指导思想, 并结合本校的建设经验, 提出了构建“模拟-体验-苗圃-孵化-转化”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罗雁龙.地方本科院校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科教纵横, 2013.

[2]杨艳.刍议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8.实践基地教育工作总结 篇八

2011年5月,教育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建设中小学生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开展质量教育的通知》,决定依托国内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质检系统检验检测机构等单位联合建立中小学生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开展质量教育活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探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机制建设。目前,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质量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要及时发现解决质量教育实践中的不足,使中小学质量教育得到有效实施,取得较好效果。

2 中小学质量教育发展的一些问题

2.1 投入与效率的平衡问题

2012年3月,教育部、国家质检总局在深圳市联合召开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现场会,对国内首批16家获得“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称号的单位授牌,分别是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轻工产品与儿童用品检测中心、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华生园食品有限公司、江苏五爱集团有限公司、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

教育主管部门、质检部门和相关企业都积极响应教育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号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据悉,教育部、国家质检总局将加大工作力度,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联合创建国家级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200个左右、省级500个左右、市级3000个左右。建设这些质量教育实践基地的目的是将质量教育从小抓起,让中小学生从小树立讲质量、讲安全、讲诚信、讲创新的观念。

质量教育基地已经开始建设,相关的指导教师是否开始进行培训?有条件的学校是否将质量教育课程纳入发展计划?已经开展质量教育课程的学校能否保证课程开足、开够?这3个现实问题考验相关主管部门能否有效利用基地对中小学生开展质量教育活动。

2.2 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

国内首批命名的16家单位,是经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质检部门推荐,教育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组织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验收后确定的。实践基地单位都是质量管理水平高、质量信誉好的企业和监督检验中心,这个命名本身也是对该单位社会信用和企业形象的认可。建设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对于拓展素质教育新领域、打造质量文化新阵地、搭建部门合作新平台,实现质量教育从娃娃抓起具有重要意义。

既然平台已经开始搭建,那么该如何利用优势资源进行质量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首批命名的16家单位,覆盖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化工、检验检测等领域,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质量教育知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示范作用。例如,比亚迪在开展质量教育活动中,开设了技术博物馆、汽车电子博物馆、总装与零部件工厂等参观或体验场所,设置了最多能容纳180人的教学会议中心。相应配套了质量教学设施与教育资源,开发了活泼生动、形式多样的精品课程,借助具体的产品生产、质量管理和检验检测等实践活动,向当地的中小学生传授质量知识和管理技能。

2.3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开展中小学质量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组织学生走出学校,理论结合实践,在实际动手操作中亲身体验和学习。理论能否较好的结合实践,主要是考验授牌的基地在质量教育中的责任感和爱心。因此,今年3月,在深圳召开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现场会上,教育部领导指出,这个实践基地的命名不是终身制,国家和地方会建立相应的基地退出机制,对于未履行质量教育责任的、实践活动效果不明显的、软硬件不符合要求的基地,将取消其教育实践基地的命名,从而保证实践基地在质量教育上的示范、带头作用。

教育实践基地仅仅富有责任感和爱心还是不够的,这只是质量教育活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如何让中小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质量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是在质量教育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3 质量教育中一些问题的应对

3.1 统筹规划,健全机制

硬件的建设应本着利用已有的资源为主,经济适用原则,进行基地的选择和管理。整体上,要遵循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来进行。如各省市质量教育实践基地应根据当地企业或机构的发展情况来筛选符合质量教育基地要求的单位,当然这个前提是需要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质检部门的密切合作。选择出来的机构应覆盖面广,利于中小学生学习各类质量教育知识,树立不同类型的品牌意识。其次,应该对从事质量教育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作为新课程,需要新的教学方式。要想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授课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再次,已经开展质量教育的学校,要确保开足质量教育活动的时间,任何文化课都不能取代或占用质量教育活动的时间。

质量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机制并不完善。教育部领导要求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建立质量教育的长效机制,要把质量教育的经费列入预算(义务教育阶段),建立基地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从而使基地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3.2 整合资源,持续发展

抓质量教育要凝聚社会合力,才能实现持续发展。一要加强质量、教育等主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将质量教育列入质量发展规划中;二要加强推进,让更多的中小学生去基地参加质量教育实践活动;三要加强宣传,加大对质量教育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的深入宣传。

3.3 动手为主,取得实效

质量教育是一门实践课程,学生必须动手、动脑才能掌握相关知识。这就要求各基地要通过具体的产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检验检测等实践活动,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生动地向中小学生讲解产品质量的含义,普及质量法律知识,了解质量管理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崇尚自主品牌的观念,打造适宜学生动手操作简单的生产、加工、检验等过程,切实做到在动手操作中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鼓励各种创新。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学校应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确保学生的实践时间,提高学生对质量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让质量教育取得实效。

9.实践性活动-兰溪红色教育基地 篇九

兰溪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兰溪风景秀丽的兰荫山,兰荫山海拔140米,因古时盛产兰花而得名,其横截江流,形似苍龙,又名横山。景区风景秀美,满山苍松青翠欲滴,山风徐来,松涛滚滚。兰荫山的东北面筑有兰溪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纪念馆,是兰溪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也是全市唯一的革命烈士纪念地。现在每年来此瞻仰烈士纪念碑的人们络绎不绝。

纪念碑工程占地7600平方米,1990年8月始建,1995年8月,被中共兰溪市委宣传部公布为兰溪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建有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纪念广场、革命烈士名录壁、停车场和三百多台阶的上山甬道(下图将一一展示)。

(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碑朝北偏西,高21米,由三块风帆状板块组合而成,它象征兰溪的革命斗争,如三江风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三板块向上汇于一点,象征革命先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终生。纪念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碑体外饰房山汉白玉,碑座为济南青花岗石,碑座上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大将题写。

(烈士纪念馆)

烈士纪念馆位于纪念碑东南侧,为一层半建筑,面积550平方米,内设展厅,接待室,办公用房等,现纪念馆常年陈列展出的是“兰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地方史”。

(纪念广场)

(革命烈士名录壁)

(革命烈士名录壁--碑文)

(革命烈士名录壁--英名录)革命烈士名录壁宽30米,高2.4米,由花岗石砌成弧型的造型结构,上镌刻革命烈士纪念碑文和302名烈士的英名。

(上山甬道)

10.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合作协议 篇十

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合作协议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是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高校之一。学校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水利电力为特色,工科为主干,理、工、农、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

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资源,多次被交通部和省交通厅评为交通系统的先进单位,形成了以交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的完备业务体系和科研支撑体系。公司的经营业绩实现了长足发展,资产规模、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等指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

为探索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推动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并秉承产学研结合的精神,合理配置、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加强校企合作,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协商一致、共同发展”的原则,就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达成如下协议: 甲方: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乙方: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自签字之日起,在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立河南华水-交科院土木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暂定名),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一、乙方作为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为大学生实践教育提供便利条件,每年至少接收100名以上学生开展实践教育活动,负责接受和安排学生到基地进行参观、考察、实习、学习、调研、培训等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为顺利进行实践教育活动解决基本的食宿条件,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二、乙方应派人参加实践教育基地领导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基地的规划建设、日常管理、活动指导与信息联络工作。

三、甲方负责组织参与实践教育的学生,及时把情况反馈给乙方,包括人数、专业、实践时间、实践内容等。双方根据组织情况,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四、甲(乙)方对实践教育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和要求,加强对学生遵守规章制度、团队合作意识、文明礼仪素质的教育,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劳动纪律、职业道德、安全保密和文明生产等方面的教育,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成才教育,做好实践活动期间对学生的考核鉴定工作。

五、实践教育期间,甲乙方协商对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做好实践教育的组织工作、实践指导、安全管理和生活安排及其它相关事项工作,乙方在条件许可下,尽力为甲方实习、实践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提供大力协助。

六、甲乙方联合设立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专项活动经费,用于相关活动的费用支出。

七、在实践教育活动期间,甲乙双方要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把劳动安全和人身安全放在首位,甲方学生在乙方企业实习、实践期间,必须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乙方要派专人对甲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切实措施保障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劳动安全、人身安全与财物安全。因不可预见的原因造成甲方师生的人身伤亡或其他事故由甲方负责。

八、在基地开展实践活动的老师及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和专业技能,积极为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企事业单位的成长贡献力量,并保持与基地的长期联络,甲乙双方要本着互相支持、密切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不断拓宽基地建设的合作领域和内容。

九、甲方为满足乙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协助单位进行技术培训以及设计开发等任务,优先转让科技成果。甲方利用学校学科优势,优先优惠为企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攻关和塑造企业形象等方面提供服务。

十、甲方优先满足乙方对人才的需要,优先向乙方及其协作单位推荐优秀大学毕业生。

十一、在基地实践教育活动中,科研合作、项目合作等产生的科研成果、项目成果等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由甲、乙双方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学校有关规定,按照共建协议或具体的合作协议协商解决。

十二、甲乙双方本着“发展、服务、共同受益”的原则执行本协议。双方加强沟通与协作,总结交流经验,确保实践教育基地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十三、甲方与乙方要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的沟通机制,及时掌握基地建设与工作动态,及时解决基地建设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实践基地运作过程中遇到其它本协议未提及的事宜或在实践过程中有争议的问题,将根据国家政策和上述原则由双方协商解决。

十四、基地协议从签字日期起开始生效,本协议一式三份,学校备案一份,双方各执一份。协议期为八年,协议期满后,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协商是否续签、延长或取消。

甲方(盖章):

负责人:

联系人:

电话:

年月日

11.实践基地教育工作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创业教育 实践基地 重要意义 基本类型和要求

课题: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针对高职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建立实践基地是其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从实践基地建立的宗旨来说,要紧紧围绕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以及开放性、仿真性、科研型,只有注意到这些方面的特质,才能充分发挥实践基地自身的重要作用。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应该通过学校等各方面的努力落实到实处,充当学生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一、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职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向社会提供复合型人才,使学生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有自己的一席立身之地,只是高职创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目的。

1.实践基地是连接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桥梁

创业教育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有效的结合起来,不仅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实践使学生更加熟练的把握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跳出书本机械知识的限制,主动从实践中获得专业认知,经过长期的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构成体系,是专业知识的积累上升到一定高度,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连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纽带。

2.实践基地向高职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讲,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要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创业等来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来拓展思维空间、激发想象力,逐渐在脑海中形成独特的创业意识形态。但是,只有死板的理论知识的不够的,他们更需要通过实践基地来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操作能力、团结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等。

3.实践基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学活动对于教师来讲,不仅仅是一种教授过程,更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充实的过程,单纯的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自身水平的发挥,阻碍了教师从教学活动中收获专业技能,因此,通过实践基地教学能够帮助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构成,了解先进的技术应用,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使教学质量提高一个档次。

4.实践基地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从学生与社会接触的角度来分析,创业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在社会中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因此必须以现实社会作为发展的大背景,实践基地可以能够组织一部分的创业大赛之类的活动,帮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了解相关需求,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调整自己的规划。因此建立实践基地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经济风险意识,在社会的考验下,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建设实践基地的基本类型和要求

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一方面我们可以按照地理位置分为校外实践基地以及校内实践基地;另一面我们可以按照实践内容分为技能实践基地以及精神教育实践基地;此外,我们还可以按照其性质划分为创业实习实践基地、创业见习实践基地、以及创业岗位实践基地等;按照其发挥的作用分为综合性的创业实践基地以及单一的创业实践基地。通常情况下,这些分类是可以相互融合,同一个实践基地可以是多种类型的混合体,这样更容易发挥实践基地的重要作用。我们从地理位置这个大范围角度出发,分析校外实践基地以及校内实践基地在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要求。

1.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相关要求

校外实践基地具有面积广、资源丰富的优势,它是高职大学生毕业实习或者生产实习、模拟训练的重要场所之一,它的稳定性、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学习、工作的效率,因此重点建设实践基地能够为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提供重要保障。

在选定校外实践基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确保实践基地领导层的整体素质,通过科学决策真正关心教育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其次是在实践基地建设中应该拥有高素质的教育人才,通过他们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教育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然后在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企业,只有在他们的物质基础上,才能促进实践基地的快速发展;再次是要具有一定的规模,以及设备保障,确保每一位有需要的学生么都能够在此收获他们梦寐以求的知识;最后就是尽可能的直接提供给学生实践项目,在保证其科学性以及利益性的基础上,发挥其实用价值。

2.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相关要求

校内的实践基地建设可以通过建立校内实验室的方式完成,但是在建立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点就是要提供必要的硬件设备,例如科技孵化器、模拟创业的机械设备、实验室相关仪器等等;第二点就是要拥有丰富的软件资源,例如重要的创业材料、网络体系或者案例教学资源库扥等;第三点必须要有充足的教学资金,为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第四点就是要有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管理制度和科学的实践活动流程;最后就是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人才。

结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建立实践基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创业教育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实践基地对于创于教育来说,就像是人们的四肢对于身体的重要性。因此,实践基地的建立应当受到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以此不断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玉芳. 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河南教育(高校版). 2008(06)

[2] 陈全成. 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7)

[3] 范爱民. 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 职业时空. 2009(07)

[作者简介]宋红霞(1974-),女,河北迁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创业管理

上一篇:我和妹妹争吵300字作文下一篇:《屋顶上的小孩》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