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融入生活

2024-11-05

让写作融入生活(通用8篇)

1.让写作融入生活 篇一

让理论融入军校生活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摘要:本文结合胡主席“七一”讲话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述,针对军校学员,特别是学员党员,在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让理论学习融入军校生活的观点,在理论学习活动中摆正学风,提高工作能力,切实发挥活动的载体作用,提高学员理论运用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能力。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摆正学风、增强学习力

胡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把“坚持理论学习和指导实践相结合”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第一条要求,指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只有同指导实践相结合,才能把理论学深学透”。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军校学员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的衔接融合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我们院校确实存在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有的“说功”比“做功”好,讲道理头头是道,谈思路一条一条,说经验一套一套,一接触实际就束手无策;有的不顾实际照本宣科,把理论与实践简单对号,照抄照搬,看似践行“三个代表”不走样,实际却是走了“神”;有的遇到问题也知道找“政策依据”、“理论支持”,但往往是断章取义,各取所需,表面上似乎也在联系实际,实际上是一种庸俗的实用主义;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下功夫学习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也没有

下功夫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还有的重干轻学,以干代学,工作就事论事,一直在低层次徘徊。诸如此类的现象,虽然只是表现在少数人身上,但影响和危害不容忽视。

一、进一步摆正学风,切实把理论学深学透

学风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学习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学风不端正,就难以提高学习质量,也谈不上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学深悟透,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好、落实好。理论联系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对理论的学习、研究,二是注重贯彻应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而且要有一股挤劲、钻劲和韧劲。挤劲,就是科学安排和正确处理各项事务,减少应酬,多挤时间学习;钻劲,就是既要“俯而读”,又要“仰而思”,多思考和钻研问题,下功夫掌握精神实质,掌握立场、观点和方法;韧劲,就是要持之以恒,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通过反复学、深入学,系统而不是零碎地、深刻而不是肤浅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而不是为了出名挂号,装点门面,更不是为了台上能讲,报上能发。要牢固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纠正错误的学习倾向,善于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锐利武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二、进一步增强学习力,切实提高完成重点工作的能力

胡主席提出:“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合训类学员作为将来一线基层的带兵人,如果不加强学习、没有学习能力、不增强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那么不仅会完不成手头繁重的工作任务,更会跟不上军队环境发展的步伐。我们要多一点书卷气,少一些世俗气,更要把“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急用先学,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把工作时的那种韧劲和进取用在学习上,同时将工作当做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少一些工作时常有的抱怨,多一些学习的激情,把学习成果转化在提高完成工作能力上,在工作中检验学习成果。将来我们到基层工作,面临各种复杂情况,如解决战士思想上的困惑、训练中的难题,提高部队听党指挥、英勇善战的打赢本领,这就需要我们善于学习,以用立学,学用结合,学用相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任职部队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进一步深入联系群众,发挥活动的载体作用

笔者认为,深入联系群众,必须发挥活动的载体作用,必须开展切实可行、有执行力和有影响力的活动,才能真正取得锻炼队伍、提升理论水平的实际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方向:

(一)开展活动,应以学员为中心,以锻炼和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素质为目的,而不是以提高单位的影响力、完成任务、作宣传鼓动的表面文章为目的。脱离了学员实际的理论学习就是空中楼阁,任何时候主动学习的效果会比被动强迫的学习效果好,以学员实际为着

眼点开展理论学习才能更好地解决学员思想上的困惑,使学员更能够明白为什么跟党走、怎样跟党走。

(二)开展活动,应有创新点和可操作性,而不是照本宣科、囫囵吞枣,花费无谓的时间和人力作无用功,军校学员大都是年轻人,思想比较活跃,传统的理论学习往往显得死板,与学习对象实际情况脱钩,造成学习的效果比较差,因此在开展活动时我们可以借鉴现代多媒体手段,从照本宣科的怪圈中跳出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寓教于学,从而提高活动的效果。

(三)开展活动,应注意收集成果,可通过开展调查、访谈、总结等,切实掌握和了解活动效果,应避免走过场、做表面文章,关注活动的实际效果,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为此,我们结合实践经验,为怎样搞活搞好理论实践活动提供如下范本。

以深入贯彻学习“三个代表”或“创先争优”为例:

开展“理论学习月”活动,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深入贯彻胡主席讲话精神、增强同学们理论学习的能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带动促进形成良好的理论学习风气;宗旨是使活动更加丰富化、体系化、生动化,作用和影响更加明显化、广泛化、深远化;口号是“把理论融入生活,让思想绽放光芒!”

在四周的时间里,拟计划相继开展以下活动:

(一)、两场讲座

第一场的题目是“走近党组织”,主讲人为军队基层工作系教员。

讲座中主要回顾党建和建党历程,强调对军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及党建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又围绕“党员八项义务”就如何“走近党组织”做悉心点拨与指导并提出中肯、殷切的希望。

第二场的题目是“谈党员行为规范、准则”,主讲人是大队领导。讲座应结合围绕合格党员的行为准则规范要求是什么、怎样才能努力达到进行阐述,并谈及了这些规范与军校生活、工作的内在关系。

(二)、交流会

交流会以“沟通 * 感悟 * 升华”为题目,由党支部书记、新一批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正式党员、各班思想骨干参加。举办这样一个交流会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相互了解、交流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有的放矢地搞好各班的理论学习工作。

(三)、演讲比赛

以“核心价值观热点谈”为题,结合军校生活特点,开展演讲比赛,初赛每班2人,决赛6人,每排2人。

(四)、党的理论知识竞赛

三个排分别出三支队伍参赛,每队三人。题目范围涵盖:党章、十七大报告、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和胡锦涛建党 90 周年讲话、中共重要党史。题目类型包括: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快速判断题和观众题。同时,现场观众也应积极踊跃地参与答题,从而使整个比赛气氛十分热烈,真正达到融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可看性为一体,切实提升同学们理论水平的效果。

(五)、集中性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月”期间,每班发放《胡主席七一讲话热点谈》白皮小册子(包含胡主席七一讲话全文)一本,由各班思想骨干带领开展学习活动(不局限于此材料)。“理论学习月”结束后,中队党支部牵头收集 50 份质量较高的学习心得及论文,对表现突出的作者予以通报表扬,其文章予以存档,供交流研讨、交予军队基层工作系教员评改、后将优秀者向上级推荐参赛或发表。

参考文献:

1、《认真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建党90周年学习问答》

2、《胡锦涛“七一”讲话》

2.让写作融入生活 篇二

一、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品德课程资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资源,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 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多方面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关键是切合实际, 提高实效。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 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程成为学生“生活的课程”, 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

例如, 在教学《学会安全自护》一课时, 当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每年的伤亡和死亡人数时, 学生随着数位后面的零不断增加时, 不时地发出一声声惊呼:六十、六百、六千、六万、六十万。这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据展示后, 学生对学会安全自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师趁热打铁, 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学生从交通安全到防电防雷再到校园安全, 如数家珍, 细微而全面。可见, 已经引起了学生的共鸣。然后再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自编自演在放学路上遇到陌生人要带你离去时应怎样做呢, 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安全自护的意识, 学会如何安全自护的方法。

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以培养品德良好, 乐于探究, 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中, 而非在生活之外。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 并力求让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道德实践和生活实践, 内化道德认识。如《话说社区》一课, 教科书上讲的都是城市社区的一些情况, 而我们大部分的学校都是在农村, 我们没有社区而是村民委员会, 我们农村的活动也有别于城市, 为此教师就应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进行自主探究, 在自由发言的基础上, 得出在乡下如何开展活动, 活动内容可以有捉泥鳅、赶集、舞龙灯、逛庙会、种植花草等。

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一课时:课前, 我让学生搜集自己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并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 我请学生讲讲自己不同时期的成长故事, 并说说自己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 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 从而在他们心中油然升起对父母的爱。这样的教学设计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 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因此, 能在回归生活的课堂上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 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三、引导生活中的实践和感悟

品德教育主要不是知识的教育, 而是价值观的教育, 情感的教育。正是这种基于儿童真实生活经验与事实之上的道德事件才能唤起儿童的道德情感, 诱发其道德冲突, 激发其道德思考。真实的道德生活构成德育课程真确的道德事件, 真确的道德事件诱发学生真正的道德冲突, 真正的道德冲突激发学生真切的道德体验。如此循环往复, 学生的道德成长与进步得以实现。是啊, 讲了又讲, 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 不如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 最大限度地、立体地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 体验社会生活, 并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在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的实验教学中, 我引导了学生这样的生活体验:在《我和规则交朋友》的第一课《规则在哪里》中, 我设计的活动就是带领学生玩女生、男生之间的“脑筋急转弯”。当他们玩得特别尽兴的时候, 我故意偏袒女生, 引起男生由微词到强烈的不满, 甚至情绪激动地大叫“偏心, 偏心……”直至最后罢赛。随后, 我又如法炮制偏袒男生, 女生又是一片抗议声。此时, 我请教同学们, 怎么做受欢迎的裁判?学生纷纷献计:按规则来嘛!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活动中体验、了解到了规则。之后, 我顺势引导:游戏有规则, 规则还会在哪里呢?学生很自然地知道第二课《规则有什么用》并在第三课《我们给自己定规则》中畅所欲言。正是在这富含生活化的情境引导下, 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 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 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 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 实现道德品质的提升。

3.让语文走进生活 让生活融入语文 篇三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崔峦老师说:“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应该打破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说明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尽力将语文学习与生活沟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并在生活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一、让语文走进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教学中,教师要引渡学生向生活空间拓展,把从生活中“提纯”“浓缩”了的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融汇,将使学生的视野开阔起来,真正体会到语文的其乐无穷。因此,我们应立足于生活高度,来审视自己的语文教学,让语文回归生活。

1、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孩子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使学习是的内容让孩子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孩子就会认真把它学好。”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学习新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十分重要。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文本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事例,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的联系,瞄准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连接点,化“冰冷”为“火热”,使学生体验到身边“熟悉的风景”中竟然就是语文的学习内容,感受到学习语文是那么有趣和实用。

如:朱自清的《春》,以学生畅谈“春”导入,谈及春天,同学们总是兴奋不已,浮想连翩,诸如喜悦、热爱、期盼、赞美之情也油然而生,由此走进文章,学生更能感受到文章的美,真的看到了“春醒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适当适时地插入图片、视频,更能让学生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为那文章中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春,会在学生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当学生生发出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他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他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

2、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

“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教学时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生活的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随机采用“模仿——创造——迁移”模式,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能使知识“活”起来,使能力的提升水到渠成。

如:利用現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再现生活情景,比较持久地吸引学生,只要教师认真指导,注意积累有吸引力的素材,学生的思维状态就大不相同。如上《寻觅春天的踪迹》作文指导课,先引导学生看录像,采用“定格”或“不定格”形式,配上朱自清的《春》的朗诵,再听董文华演唱的《春天的故事》,最后看自制的春景图(幻灯片)。这样学生对春天的景色一目了然,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仔细观察春天的景色,学生定睛细看,有的充满绿意,有的娇艳欲滴,有的雍容华贵……学生在老师具体引导下,一边观察,一边描述,一边想象,思维十分活跃。在作文中学生描写春言之有序,并且将春景定格。

或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再者,可以以各种生活化的训练让学生加强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维。

3、教学活动还原为生命活动

语文来自于生命的自觉,需要用生命去融汇,用生命去追寻。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阅读与写作是人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是人生的必需,而不应该仅仅从应试的层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并关照自身;让阅读和写作注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此外,语文教学注重生命底色,不仅让语文植根于学生的生命中,还应植根于教师的生命中。教学要体现教师的人生目标、教学理想和治学态度,而不是简单地完成一堂课的教学。教师只有把语文教学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的生命体验。实践告诉我们,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生命体验的语文教学,是枯瘦的、苍白无力的教学,这种教学由于与学生的生命无关而形存韵失。

二、让生活融入语文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可见,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要注意从丰富学生生活,拓宽学习渠道入手,善于发掘和利用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实践中学习语文。

1、 家庭生活富有“语文味”

家庭是孩子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应与家长积极沟通、配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

如:整理家庭照片,进行设计,编辑成配有文字的相册,这既重温了家庭中的温馨时刻,增进情感,又进行了语言文字的锻炼。

又如:鼓励学生做家长的小助手,有的家里是做生意的,就为自家店铺设计广告语,或让学生亲自当一回“小老板”,增加生活积累和感受;有的学生家长是公务员、教师、科技工作者,则可以让他帮爸爸妈妈查找资料,甚至是尝试写公文、报告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2、校园生活充满“语文味”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我们注意营造浓厚的语文环境。校园内张贴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宣传栏、黑板报精心编写。校园广播精选优秀作品播报。文学社聚集文学爱好者,形成辐射。班级里张贴优秀习作,每日读报、好词好句推荐、课前三分钟演讲。定期在学校或年级中,开展讲故事、朗诵、演讲、课本剧表演、书法、作文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让他们耳濡目染,慢慢熏陶,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发展能力,提高素养。

3、社会实践更有“语文味”

学生由家庭、学校走向社会,这是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语文学习的机会也更多。只要有心,语文学习资源触手可得。

如:在“漫游语文世界”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孩子们走上街头,走近荧屏,走到图书馆,走进网络,搜集公益广告、新词汇、错别字、精彩店名,从中感受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乐趣,学生积极性极高。

又如:手机、电脑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已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必需

品,与其让其成为聊天、游戏的工具,不如让其成为学习及相互交流的工具。在过节时,引导学生自编短信发给父母师长、亲朋好友。鼓励学生建博客,发博文,抒发感受,发表见解。

这样的学习、这样的写作能激活思维,放飞心灵,使学习的创造性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这既注重了情感的抒发、宣泄和交流,也注重了思想的交流和传递,因而更具社会价值,这让语文魅力无穷!

4.让生活融入思想品德教学中 篇四

思想品德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以往空洞的说教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难以形成情感的共鸣。笔者认为应将生活融进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到现实生活,实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提高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充分挖掘生活中构教学素材

一直以来,思想品德教材成了教师教学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资源。其实,生活中处处是思想品德教学的素材,我们应该结合身边生活和学生自身实际,挖掘学校的、家庭的生活素材,选择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有探讨价值的生活素材和课本教材的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热情。在讲解“孝敬父母长辈”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让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变成了思想品德教学的课堂。首先邀请家长代表谈谈他们养育孩子的艰难故事,接着让学生当着父母的面,陈述自己做了哪些孝敬父母的事例,最后请家长和学生一起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日常生活中如何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等。很多学生和家长说到动情时都留下了感动和幸福的泪水,当然,也有悔恨的泪水。这样的课堂效果比单纯地列举书中的事例要好得多,因为书中的事例是遥远的故事,学生没有切身感受,难以引起情感共鸣,第 1 页 身边的事例虽然平凡,但却真实,容易使人动容、动情。

二、运用生活中现象理解课本中的问题

思想品德课本中很多知识比较抽象,教师空洞的说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会引起学生对学科的反感。尽管课本中也列举了一些事例,但那些事例离学生自身生活较远,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所以笔者认为,利用学生身边生活现象来理解课本中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同身受,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解“众人划桨开大船”时,学校正好举行拔河比赛,我执教的班级学生虽然个子较小,但却战胜了个子、力量占优势的另一个班级。我在祝贺、表扬我班学生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我班为何能取得胜利,分析对手失利的原因。学生很快联系书本知识,利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我又顺势利导,引导学生探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生反响强烈、讨论积极。

三、联系时事政治消化理解理论知识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参与、形成互动,引导学生每天关注时事政治,将书本理论知识与鲜活而真实的时事结合起来,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形成正确的思想取向和价值观念。事实胜于雄辩,时事政治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论

第 2 页 据,而且学生对时事也较有兴趣,时事的鲜活性、指导性、综合性等特征是学生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同时,一件热点时事可以折射课本中的诸多知识点,能够将众多的课本知识综合成一体。像小悦悦事件,除了对小悦悦给予同情和对冷漠路人进行谴责外,教师引导学生对“亲社会行为”进行讨论,然后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与之相联系,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又提出了“未成年人的保护”、“交通肇事逃逸”等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因此,笔者认为应该让生活融进思想品德教学中,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热点时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5.让生活融入课堂体验数学价值论文 篇五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我们要用开放的、主体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体现应用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会学、会用数学的能力。

一、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内容,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在学生的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教学小数的认识时,让学生把教材拿出来看看上面的价格,问:谁会读这些价钱?学生都踊跃发言,说明生活中的事例能够调动学生的激积性,学生也了解钱的一些知识。接着我拓展性地提问:从这些小数中你还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说出谁贵谁便宜。又让他们排列这些数的位置,运用两数相比,找出多个数在一起的比较方法,最后学生归纳总结做题方法,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都有收获,也愿意表现自己,愿意与同学分享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我就进行再挖掘,启发学生的思维:“谁能根据这些数据,提出更多的问题?”有学生很快站起来:“语文书和数学一共多少钱?还可以问谁多、多多少。”我提醒道:“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现在小组进行合作,看哪组发现的最多,并且能够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学习,并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体会到自己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知识中充满着生活气息。

二、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数感

数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如何做到让学生爱数学?首先教师要善于从现实中挖掘素材,让学生从生动的感性材料中体会到数学的存在、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数学的趣味性,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唤起孩子们强烈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形成独特的个性,灵活地处理问题。如:在教学往返、来回这类问题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从操场走到教室,又从教室走向操场。学生认识了来回、往返的意思后,我又告诉学生:从教室到操场的长度是120米,一个来回多少米?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结果。然后自由组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汇报交流结果,发现学生在这种开放性的活动中,能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对加减法的理解、乘除法的应用、自编应用题、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不断完成了新知识的学习,还超越了教材,实现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这种有意义的情境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学会了在情境中发现数学的存在,真正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

实践证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兴趣在熟悉的事物中去发现问题、探究结果,学习身边的数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联系生活实际,重体验求发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怎么才能学好?教师是关键。教师必须有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学活动设计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例如:在认识四边形时,让学生在教室中找图形,并让他们自己归纳、发现、总结。学生观察思考中,发现桌面、门窗、黑板、开关盒、瓷砖、名人名言都是四边形的,并创新式地说出太阳光照射防护网的报影和其他的四边形不同,进而引出了平行四边形。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强了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思维及探索的能力。生活中许多物体都用长度表示,到底该用什么名称去确定物体的长度?教师可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让学生量出自己的数学课本约长20厘米,引出20厘米是2分米:然后让学生估计:音乐书长多少分米、宽多少分米?作业本长约多少分米、宽约多少分米?在这种直观性、操作性比较强的数学活动中,应用找一找、量一量、估一估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建立了长度的表象,丰富了对分米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真正体现了让学生亲自经历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

四、联系生活实际,增强数感

6.让写作融入生活 篇六

(1)请在题目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词语,如“读书”“宽容”“环保”“友情”、、、、、、(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要求700字左右;

(4)中心明确,行文通畅,正确使用标点,力求把句子写生动。

【思路点拨】

我们要写好半命题作文,可着重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是选材要以自己熟悉的为主。半命题作文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度,便于学生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中选择,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充分展示出自己的综合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在构思时一定要把自己最擅长的方面表现出来。一般来讲,我们可以按照“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自身”这个思维体系去拓展思维,从而选择自己熟悉的素材。比如“_____,让生活更美好”,这个题目,从家庭考虑,可选择亲情、母爱、温馨等;从学校考虑,可选择朋友、师爱等;从社会考虑,可选择爱心、宽容等;从自身考虑,可选择思考、信心、忍耐等。如“爱”、“阅读”、“拥有快乐”„„(同时可选自己材料积累丰富的写,比如你占有丰富的有关珍惜时间方面的材料,就可以写“珍惜拥有的,让生活更美好”;可选自己感悟最深的写,比如你平时对亲情就有一定的感受和思考,就可以写“亲情,让生活更美好”,就更能让人耳目一新了。

二是写作视角要注意与众不同。当你拿笔构思时,不假思索马上就想到的内容,千万不能写!因为别人也可能一下子就想到了。稍加思索所能想到的内容,最好也不要写!正确的做法是:你花上3—5分钟,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估测一下,自己要写的题材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发明。比如“_____,让生活更美好”这个题目,显然它的落脚点在一个“更”字,这是与其他进行比较所得到的结果。对此,我们在写作之前,就要想想什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更大,什么样的生活最有前景,最能诱惑人。我们只有经过深入的思考,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作文来。

三是要注意切入点要小。作文时切入点越小越好,这样能小中见大,深处开掘。比如“_____,让生活更美好”这个题,如果我们选“名著,让生活更美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自然,让生活更美好”等,这样的题目很大,就很容易写得空泛、笼统,不能写出真情实感。如果我们注意从小处落笔,写“学习猪八戒,让生活更美好”,“亲情短信,让生活更美好”“青山绿水,让生活更美好”等,这样从自我生活实际来拟题,从自我兴趣爱好来拟题,这就具体得多,就能通过自我的生活细节来写活名著、科学、自然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而且可以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感悟。

【优秀例文】 诚信,让生活更美好

当岁月流转与时光轮回都无迹可寻时,你蓦然回首,会发现有一样东西藏在时光背后,那便是——诚信。

去年夏天,爷爷用毕生的血汗钱承包了一个梨园。“地方不大,可胜在那里的梨树长得好。”爷爷常说道。

“唉呀,怎么那一老头还这么固执啊,都上七十了,还这么辛苦劳作,为啥啊!”村里人常常这样说爷爷。我们家里人也常劝他老人家应把梨园转让给别人,免得太辛苦了。是啊,爷爷干了大半辈子了,应好好地享一下清福。可是,爷爷总不肯听,默默地又扛着锄头往梨园走去了„„

直到一天,大清早。爷爷一如既往地走到梨园施肥。奇怪的是,那里的梨树有很多的梨子被摘了下来。整个地面铺满了大大小小的烂梨子,引来了蚂蚁、苍蝇无数。所有的梨树好像都泄了气一样,呆呆地站着。

爷爷心急如焚,他知道,可能又是村里的那群不良社会青年来他的梨园搞破坏,更令他担心的还不只这些。昨晚,批发商的老板跟他通话,要求这个星期内要把几百箱新鲜的梨子运到批发商场,否则索要赔偿。这可把爷爷急坏了。

晌午,爷爷一个人孤独地坐在梨树下,看着这满目苍痍的景象,闷闷不乐啊!村里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便议论纷纷“唉,那老头别那么笨了,要是不能按时送到人家手中,可是要赔钱的呀。可以偷工减料啊,把烂梨子混进去不就行了吗!”

整个下午,我们家里人都为爷爷发愁,可谁也想不出好的办法。

夜幕降临,爷爷忙着。他先打电话向批发商的老板汇报了情况,同意赔偿,并把好的梨子尽量送过去。出乎意料,批发商的老板被爷爷的诚信感动了。他说,在他经商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个纯朴、诚信的老农民,赔偿不要了,以后还得多向他进货啊!爷爷激动得落泪了,满脸的皱纹舒展了,露出久违的笑容。我懂得了,是诚信让爷爷赢得了别人的信任。

以后,我更喜欢看爷爷工作的背影了。

梨花谢了,春红太匆匆,都说落花春又了。零落的梨花,飞珠玉碎,可它散发着这个老农民的诚信气息,即使零落成泥,哪怕碾作尘,它也香如故„„

念情悠悠啊,我的一地梨花„„ 【满分佳作】成全那道目光,让生活更美好

当我站在圆心,细数与你走过的日子,十六年的晨光与黑夜让我感到了我们之间真实存在的,而且非常厚重的那个字——爱。

——题记

六月的风撑开回忆的门帘,时间是流动的水,载着我轻叩心扉。

当五月骄傲地宣告它的到来的时候,书包的重量又增加了许多。每晚房间被灯光充斥成白昼,一沓厚厚的复习资料趾高气扬地望着我。当打着投降字号的小白旗快被举起时,母亲总会拿着一杯热水来到我身边,看我小抿一口后仍久久不肯离去。我抬起头,与母亲灼热的目光不期而遇,带着一脸嫌恶的我让她赶紧出去。掩门的那声清响毫不留情地隔绝了母亲那道依恋的目光。

在燥热的天气里,连午睡也与我作对。既然不能让我和周公去约会,就只得闭着眼养神了。忽然身旁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朦胧中隐约看到母亲摸索着走进来,驻足在床边,然后没了动静。觉得浑身不自在的我睁开眼,狠狠地瞪了一眼:“你这样看着我,让我怎么睡?”母亲像犯了错的小孩子一样轻轻掩上门,留下一声如树叶般的轻叹。

一个星期后,当我偶然瞥见母亲的青丝巾竟生出一些白发,如远山上的一抹残雪。我忽然明白了一切。

像往常一样,母亲推门给我送水,生怕她的逗留会引起我的怨言,便急匆匆地想要离开。我却破天荒叫住了母亲,让她坐在床边陪陪我。我知道我需要那目光,那礁石对海浪的目光,那河床对小龟的目光,那慈母对孩子的目光,但我更应该成全她的目光,理解她,关爱她。

以后的日子里,母亲也不再吝啬那道目光,让它伴着身心疲惫的我,让它伴着活力充沛的我,让它伴着即将迈入考场的我。这才发现,成全那道目光,会给我带来双倍的幸福。会让我们的心真诚地融合在一起,会让生活更加美好。而我也坚信,当母亲温柔的目光再次将我包裹,一定会让我加倍幸福。

记住,当你站在圆心,画一道绝不是多余的弧线,你就包融在其中。于是执子之手,创造属于我们的更加美好的生活。

[得分亮点] 本文精妙在于文笔细腻,情感真挚。考生写作避开了写母亲写关爱的题材,巧妙地选取了母爱的“那道目光”,并且以“成全”切入而获得新的立意——成全那道目光的同时让“我”也获得了幸福。这样的双贏何乐而不为?可我们偏偏站在圆心细数自己的情感,忽视甚至因误解而拒绝那厚重的爱,这样的“成全”值得我们深思。当然最出色的还是该考生出众的文笔,有丰实的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尤其是一些情态性的词语的运用,如“骄傲地宣告”“灼热的目光”等词组,都形象地传递出其中的情味。

【优秀例文】

1、科学,让生活更美好 从古到今,有许多绝世名人,都是向着科学出发:哥白尼冒死提出日心说、爱迪生通过千万次实验找到了钨丝,发明了电灯;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到“科学发展靠大家。”这些都围绕着科学。

古代,人们始终受神主义的熏陶,不相信科学,每天烧香拜佛,到头来还是一无所事。很多人都崇拜佛,相信佛,最终自食其果。但是有很多人,相信科学,虽然有很多人送进断头架,但临死不屈服,这种精神,就是科学的结晶。现在,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各种各样的电器,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运用了各种知识,这也是科学的结晶。

曾经,听到这样一个问题:“古代的人生活美好还是现在的人生活美好?”我不知道被提问者是怎样回答的,而每个人看问题时的角度也是各异的,但我认为是有科学要快乐。

一千年前人们的生活因为简单而苦命,他们相互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过飞鸽传书,从上海到北京也是跋山涉水,一路艰辛。若是患上了肺炎,便是无药可医只能全家祈福,多年来战火不断,就是为了争土地,可怜、可泣。

现在的人们充实而快乐。发展至今的医疗技术,几乎可以将生活中所有常见的疾病通通治愈,被延长了寿命的人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拓展生命、享受生命。生物、化学等自然学科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给原本好奇心强烈的人们带去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人类在探索与发明的同时给自我价值以肯定,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福祉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

人类拥有如此伟大的智慧,发现、创造了那么多的“奇迹”。DNA分子的双螺旋解密,因特网施益于千家万户,第一宇宙速度送航天飞机进入宇宙,克隆技术发展助疾病患者重获新生,这些技术,是古代从未有过的,而这,就是人类科学的象征。

科学,之所以能使生活更美好,是因为有一批又一批合理使用科学技术的善良人们不屑的努力。他们将美丽的科技运用于对社会和谐的建设、对人类物质及精神的丰富与塑造、对真理永不停息地正确的追求和道德品质无高的崇尚。

当有人提问你,是觉得生活在什么时期的人更快乐的时候,请不要犹豫地告诉他,现在。因为,我们正生活在科学的摇篮里,享受着科技带来的幸福享受。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百分百用于造福人类、造福自然、造福世界,让科学绽放最美丽、最纯粹的光彩!

2、友谊,让生活更美好

淡淡的梨涡旋出,嘴角弯起的弧度犹如女孩转身时的衣摆的舞蹈,白色的大衣将女孩包裹在其中,阳光似乎从女孩小鹿般闪烁的瞳仁里迸发出来。世界,因她的光彩,黯然了……

认识我和她的人,将我们戏称为“连体婴儿”,我们真的很要好。

摩擦得太久,像是曝晒在太阳光下生锈的锁链一样,友谊——那么脆弱的断裂开来……

我们吵架了,争执不下中,我们都愤怒了,赌气似的背离了原定轨迹。我们…已经不再是好朋友了。

像是待在悬崖上的荆棘里,疼的想哭。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不约而同的沉默着,冷战着。她不爱笑了,就算笑,也异常的怪。我,也是。没有了彼此的陪伴,我们都不习惯极了,仿佛如小孩子一般,努力的适应着,适应着这少了一个人的熟悉的陌生世界。

秋天,如约而至。没有了夏季的燥热,更多了属于秋的气息——沉着而冷静。

我们将近一个多月没有交谈了,如受伤的小兽,舔着伤口,小心翼翼的隐匿在自己的世界里,终不愿别人去触碰“友谊”这块疤。

花园中飘了许多落叶,金黄火红的,煞是美丽。这是我们必看的风景,只是可惜,今年只我一人了…

从花园两端走入的两人,在最后一片落叶落定的时候,明了的看清了彼此,一同向花园的出口走去,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默契。

无意当中再次注视对方的眼睛,没有了倔强和执拗,是真真切切的笑意外露,牵着的手宣誓着,友谊地久天长。

秋千上,两个爽朗的笑声愈传愈远,久久飘荡在上空。

风舞乱了发丝,微笑在脸上逐渐放大,明眸皓齿的她,笑颊粲然;大声的笑已使她两颊彤红,银铃般的清脆嬉笑声,真实的从女孩嘴里流泄出来,眼睛大大的,梨涡有偷偷跑出来了。

微笑是友情的润滑剂。微笑?友谊,让生活更美好。

3、读书,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书是我们的知识钥匙,当你用这把钥匙打开智慧之门的时候,生活就会变得更美好;书是生活中变换心情的药水,当你喝下药水的时候,你便可以变换心情;书是一种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当你如饥似渴在书海中遨游的时候,你就会变得博学多才,生活也会更加充满阳光。

读书学到了知识,知识可以改变世界,当今世界先进的火箭,飞机,原子弹,都需要非常尖端的科学技术知识,有了这些保家卫国的先进武器,我们的国家才不会被外国欺负,由此可见知识是多么地重要,而读书就是知识的源泉。“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书不仅增加知识,还可以让国家更发达,穷人也会变富人,弱国也会变强国。如果你读过书,就会在看完最后一页的时候感受到一股力量在给你引路。

无聊的时候,书是很好的伴侣。有一次我没人陪,感到很无聊时,打开了《哈佛家训》等书,慢慢地把自己融入书的世界,体会书中的乐趣。这时不仅不无聊还懂得了知识,对生活的不如意,也有不一样的想法了。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看过的书可以塞满整个书柜呢。

博学多才来源于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可以让你知识更加丰富,你虽不能出人头地,但一定比其他人过得更加充实,内心世界更加精彩。读书也伴着你一生,时时给你机会,甚至在人生旅途中带来意外收获。

7.让英语教学融入生活 篇七

一、将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的根本就是教学内容,而重视英语教学的生活化应该从小抓起,也就是说,孩子的年龄越小,我们应该越重视,而不是等孩子年龄大了才去补抓,就小学教材PEP版本来说,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就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内容生活化一点。比如:从书本刚开始接触的文具、身体部位、动物、食物、数字、家庭成员等等,这方面的内容,都是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生活,选择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把它和生活联系在一起。

家,是每个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家庭成员、职业、居住环境、家具摆设都是学生想知道的内容,所以我们在学习家庭成员的时候,就让学生带上自己家庭成员的照片进行介绍。比如说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teacher, he is 38years old. I love my father and my mother. They love me.等等。因为他们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并互相进行交流。又比如在学了有关房间的一些单词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并用英语介绍,Look! There are four rooms.This is my beautiful bedroom. This is my bathroom ,I can takea shower here .This is my living room ,I can watch TV here.This is my dining room ,I can have meals here. 让枯燥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生活化的练习巩固,效果更加的明显.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在学校里,他们可以相互学习、生活、运动、认识新的朋友等等,校园中的设施都是学生想学到的语言,如: building , playground ,library , computer room等等。当然还有些根据学校生活而使用的语言,如:Miss Yang is our English teacher. I love myChinese teacher ,Miss Zhang.

二、将英语教学方法生活化

1.在生活中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将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只有把英语当作是一种交际工具来教来学,在教学中将语言内容和生活中的情景紧密结合,努力让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学习水果一课中的“Can I help you?”句型时,事先摆好一张桌子,在上面放些水果,让学生扮演销售员和顾客,进行对话和示范。学生通过真实的情景自然习得语言的表达意图;在练习时,让学生两两结伴购物。

2.通过生活化的活动表演,巩固知识。小学英语教材都有适合学生活动表演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亲自进行各种生活化的活动表演,掌握的效果也比较的好。如我在巩固“Animal”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课前让学生各组准备一小动物的头饰:elephant,panda,tiger,rabbit, fox,wolf,dog, cat,教完生词后,让学生戴上头饰,进行活动表演,各个“小动物”穿行在森林商店,水果店,文具店中购物,学生对动物的模仿表演,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对句型“I’m a/an….”“Can I help you?”“Thank you verymuch.”的运用也恰到好处,乍一看,还真有点舞台剧的感觉呢。

3.如何进行语言实践。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也为了增强英语在生活中更多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演一演”、“做一做”、这几种形式中模拟真实情景,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欲望。如在教学“Job”这一课时时“policeman ,worker ,teacher ,nurse ,doctor , driver”可以让学生扮演小记者,调查同学父母的职业,这样的活动,不仅巩固了这些生词,而且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小“记者”纷纷向我发问:What’s the English for“个体户”,What’s the English for“经理”,好像在开记者招待会了。

三、如何将英语教学环境生活化

1.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英语。学习一种语言是日积月累的。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不象我们的母语,随时随地可以听到、用到的时候就给他们创设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多使用英语。如在学校碰到同学、朋友、老师时,主动用英语和他们打招呼:“Good morning. How areyou? Goodbye!”;

2.如何让英语走进学生的世界。尽量让学生在英语的海洋里游泳。在班里开设一个英语角,挂上一些英语书籍、开设英语小报,利用节日、开展英语主题活动、举办一些小型的英语比赛、等等,利用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开设英语活动课,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做一些英语游戏,如找朋友、捉迷藏等。在英语实践活动中,来帮助学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 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用英语交流。

总之,只要教师随时注意身边的各种教育契机,并抓住它们为己所用,再通过创设各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 就能使孩子更加关注学习。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充分发挥教学技能,巧妙地将授课内容与实际性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应用语言,形成良好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刘晓辉.如何体现英语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J].祖国(建设版).2014.

8.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生活 篇八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 生活化;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60-001

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和语言知识的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生活知识,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以让学生在情景中学到英语,并深刻了解到学习英语的作用和意义,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因此,本文首先对英语生活化教学进行概述,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分析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途径,让学生通过走进生活来加强英语的学习。

一、英语教学生活化概述

我国不断摸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英语教学道路,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纵观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研究英语教学生活化,强调教师教授能应用到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因此,本文对英语教学生活化从三个方面进行概述,以更好找出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下面首先从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基本内涵进行简单阐述。

1.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基本内涵

很多教师对英语教学生活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但其本质和内涵基本一致,认为英语教学生活化以实际生活为教学背景和基础,将英语融入课堂、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四大领域之中,要求教師在课程设置中要以生活实例为重要教学内容,强调教学过程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力图通过生活情景加强学生的英语能力。总而言之,英语教学生活化就是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形象具体,最佳效果就是英语教学过程就像体验生活过程一样,即生活情境的英语再现。

2.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特点

一般而言,英语教学生活化具有三个主要特点:生活性、情境性和主体性。首先是教育内容的生活性。英语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教学主要内容的现状,必须在基于深厚的文化背景、文化现象和学生语言特点上,融入现实生活教材内容,把知识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各个相关领域,使学生在每个领域能够利用英语。第二,教学过程的情境性。英语教学生活化的一个重点是教学过程中的情境设置。情境必须以生活素材为背景,然后进行情境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吸收知识,并能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教学关系的主体性。英语教学生活化强调教师和学生都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而教学方式中需要学生的配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能够顺利展开。学生能够在情境式教学中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深入研究学习内容,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提出疑问,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二、如何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

依据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笔者结合小学生发展和心理特点,提出三种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

1.注重英语学习环境的创造

英语作为一门通用语言和交流工具,对环境要求比较高。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小学生的特点和英语基础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可以对校园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如可以在校园的显眼位置放英汉双语标牌和名人名言,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到英语;班级课表和班规可以用简单的英语和汉语进行打印,并张贴在教室的显眼位置。此外,可以定期举办英语角和英语诗歌比赛等活动,但必须符合小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发展特点,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优化英语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融入现实生活情境,设置贴近小学生特点的情境进行教学,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进行探究和合作学习,从而获得英语语言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教师设置的情境必须具备真实性,能让学生应用到课堂以外的领域,让学生领域到英语的实用性,并鼓励他们在其他生活领域积极应用英语,如在家里进行简单的问候,good morning,how are you等内容,教师在教学生认识家里摆设的相关东西时,可以考虑一般家庭会摆放的东西,如clock, table,chair,bed等,然后鼓励学生在家中用英文呈现所学过的单词。考虑到小学生英语属于初学水平,教师必须创造机会给学生模拟情境。只有不断的实践和反复操练,才能有所提高。因此,只有源于生活的情境和话题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

3.注重英语作业设计优化

一般而言,英语课后作业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强化,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检测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设置形式多样的作业来锻炼小学生的动手和探究能力。设计的作业必须能够激发小学生去研究,并且能够轻松和在愉快的环境下完成,而不再是传统的以完成作业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进行兴趣爱好调查,用英语词汇建立兴趣爱好表。如在教学生认识一些球类英语之后,如basketball, football, table tennis, badminton,让学生列出五到六个这样的词汇,然后调查班上三到五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再建立成表格形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进行示范,因为小学生只有在示范中才能更好的理解作业的形式,以更好的完成。通过英语作业设计生活化,小学生增强了英语实践能力,整体英语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生活化的特点,并结合小学生的个体发展特点,不断思考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只有不断反思和探索,才会使英语教学生活化取得更大的进步,使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融入生活。

参考文献:

[1]杨秀宁.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09)

上一篇:勤奋是成功的基础名言下一篇:槽车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