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4-09-17

《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3篇)

1.《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一

《组合图形面积》教学反思

《组合图形面积》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第一课时的内容。该部分是学生学习了基本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学生刚对这些基本图形面积求法有了综合性的学习,对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都能正确计算,所以我选择了这内容作为这次上课的内容。

在课前导入环节中我首先是用几个可爱的几何拼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七巧板拼出的小鱼等,让学生体会这些图形都有一个特点是由基本平面图形组合而成,此时我让学生自己来为这样的图形取名字,让大家参与其中,有时有趣点的也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有趣。然后我设计了一个小练习是针对图形分割,把组合图形分成基本平面图形,这对新课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新课学习中先提出一个生活化的问题:客厅的地板面积多大?(客厅地板是组合图形)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怎么去求,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体会数学“转化”的思想,充分体现方法多样化。

本课时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的链接,让学生轻松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设计思路较为清晰,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1、在导入练习中没有很好利用练习题,没有为“添补性”这方法做好铺垫,在讲解时应提醒学生注意辅助线尽量要少,方法要简练。备课的准备工作不够周全,应该利用每一个可以利用的点进行教学。

2、重理论,轻实践。这是这堂课最大的问题所在,整堂课基本都是在方法探索跟方法运用上,而忽视了学生的计算能力的锻炼。每一种方法都有一种计算,而我基本都是让学生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完成,没有板演,导致差生对新知识的巩固没有得到落实。这样就不能把学生容易错的地方发掘出来,其实学生的错误练习也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通过这次活动自己学到了很多,当然作为一名新教师,这些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现在的我要继续努力,继续加油!

2.《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二

一、在图形分解中积累经验, 感悟方法多样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提倡算法多样化。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 不同的方法可能适合不同的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个性, 提倡方法的多样化。

在《组合图形面积》一课中, 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必定是多样的, 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让学生感悟方法多样性。首先教师出示校园里的草坪 (如下图) 接着设疑:请你来算算它的面积。能不能用以前学的公式直接来求?不能, 那怎么办呢?学生通过大胆尝试, 但不要求量数据计算。最后交流反馈学生的方法, 通过交流获得了以下6种方法:

最后教师补充方法, 并让学生辨析如下图这样分行不行。

通过自主尝试、交流辨析活动, 学生深刻体会到组合图形转化为基本图形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但转化后的每个基本图形必须是我们学过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图形, 而且分解成的基本图形越少, 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越方便。

二、在计算面积中积累经验, 感悟割补的合理性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它离不开数学活动, 只有亲身经历、体验数学活动, 学习者才能形成数学活动经验。

为了让学生感悟求组合图形面积需要合理地进行分解, 在交流6种方法的基础上, 我提出“现在能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了吗?”学生一致认为缺少数据, 我相机出示数据, 并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形数据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又抛出问题:“有了数据后, 这6种方法是不是都能计算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让学生6人小组分工计算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在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的基础上, 学生发现第1、2、3、4、5种方法都可以计算该组合图形的面积, 但第6种方法则不能。于是我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交流中, 学生说道:“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虽然方法很多, 但并不是每种方法都可以计算面积, 还要结合数据选择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尝试解决到交流碰撞充分领悟到求组合图形面积不是简单割补将组合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即可, 必须要根椐已知的信息进行整体思考, 既要考虑图形特征, 又要考虑所给数据的位置, 在两者基础上进行合理地分解。从而使图形割补的活动经验从单一转向综合、从随意转向有意、从感性转向理性。

三、在专项练习中积累经验, 感悟寻找条件的方法

要计算正确一个组合图形面积, 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是会找求面积所必需的条件, 因此在学生初步感知求组合图形面积方法后, 让学生回顾求校园草坪面积的过程, 体会到求组合图形面积有三个步骤: (1) 割或补成基本图形; (2) 找求基本图形的条件; (3) 求和或求差。其中第 (1) (2) 个步骤是较为重要的。所以特意安排了专项练习 (如图)

通过让学生自己先割或补成基本图形, 再同桌互相说说求基本图形面积的条件, 再通过反馈交流共获得了以下四种方法:横割法、竖割法、补充法、斜割法。

在交流中主要引导学会寻找一些未知的条件, 让学生学会找条件有时图中会直接已知, 有的可以根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对边长度相等的特征来找, 还有的可以通过计算获得条件, 突破了学生生找不准条件的难点。

在这个专项练习中, 学生体会到虽然求同一个图形的面积, 但不同的分解方法, 所需要的条件也是不相同的, 进一步体会到前两个步骤的重要性。

四、在比较中积累经验, 感悟方法要择优

学习的更高境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对学习任务有良好的认识, 能对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选择, 并能较好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因此在教求组合图形面积过程中, 我不仅关注学生对于基本学习方法的掌握, 更关注从深层次引领学生进行方法的优化。在专项练习后我让学生比较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的四种方法, 并提出问题:“如果要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计算, 你最不愿用哪种方法?为什么?”在交流中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第四种方法分割成两个梯形最不愿用, 因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比较复杂。在比较中学生初步体会到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是多样的, 但各种方法中有的简单, 有的复杂, 一般选择分解后图形简单, 已知条件多的计算比较方便。通过比较活动,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优化意识。

接着出示下图两个组合图形, 让学生自己先独立分解基本图形, 交流中发现第一个图形大部分分割成一个梯形和一个长方形。第二个图形大部分添补成一个长方形减去一个梯形。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对于一些特殊形状的图形, 有的是割简单, 有的是补简单, 所以我们在选择方法时一定要根椐图形的特点和所给的条年来灵活选用方法。

在两次比较中, 学生的思维不断得以提升, 也逐步积累了学习方法的经验、思考的经验, 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

3.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三

教学目标:认识组合图形,理解组合图形的意义。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带给大家的生活美。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组合及分解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由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组合图形的分解:

师: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图形是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

(1)電脑出示书第92页的四幅主题图。

师:它们分别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

(2)指生回答。

(3)揭示组合图形的意义: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板书:组合图形。

⑷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组合图形。

2自主解决例题。

揭示课题: 。

(1)出示例题4。

(2)读题分析(两学生板演)。

(3)生汇报。

师:你是怎样想的?这两种解法你喜欢用哪一种解法?说说你的理由。

师生小结:同一个组合图形,由于分解的方法不同,解法也就不同。求组合图形面积时关键是做什么?(板书:分解)

3出示做一做。问:这块地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

(1)生独立计算。(2)订正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下面是一块正方形空心地砖,它实际占地面积是?(书后练习题3)。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该怎样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可见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用相加的方法,也可以用相减的方法。

(板书:相加或相减)

2求中队旗的面积。(书后练习题2)。

(1)出示讨论提纲:你们组能想出几种算法?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2)小组交流合作。

(3)展示学生的各种算法。

师生小结:从练习中我们知道在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要根据已知条件对图形进行分解,不是任意分解都能计算的。分解图形时要考虑尽量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板书: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分解)。

3、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六、总结:

教学反思:

对课堂生成问题处理的还不够好。

教学例题时学生汇报出基本的两种解题思路:

1)三角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2)两个梯形面积和。

有一名女生汇报时提出了将原图补成长方形的解题思路,学生虽然没能说清楚,而教师也未能及时点明(即求长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差),丧失了最佳的教学引导时机。

问题设计不讲求策略,无谓浪费时间。

如在复习时,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怎样计算他们的面积?这两个问题完全可以合并成一个问题:你会计算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这样一来问题简练反而更加清晰,既省时又省力。

教具、学具准备不足。

开放题(练习题3)学生汇报时教师在原图上划线,第一显乱,不利于学生观察,第二,教学速度过快,学生没有思考时间。如果用硬纸做好学具、教具演示分解思路,则教学过程清晰、直观而更有实效。

忽略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数学活动。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数学中的作用。

4.《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四

设计理念

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具体操作开始的,再逐步形成抽象的思维。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儿童的原有认知水平及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比较等数学活动中,找出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并进行优化选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数学学习方法。在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反思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与学情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但只局限于对单一图形进行简单分析。本节课可以巩固已有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及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方面有所发展。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组合图形,能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通过比较、归纳,选择求组合图形的最优方法。2.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中感受解题策略、方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并选择优化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认识组合图形

1.用已经剪好的图形,拼成自己喜欢的作品。

说一说,你拼成的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已学过的基本图形组成[y1] 的? 2.它们的面积怎么求[y2] ?

小结:像这样由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是组合图形。3.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组合图形。

4.关于组合图形,你还想研究些什么[y3] ? 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用已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拼成自己喜欢的图形,让学生体会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是组合图形。再观察生活中的组合图形,使学生逐步熟悉组合图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交流,掌握方法

1.(课件出示)我们同安进修学校附小有一块草坪(如下图)。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y4] 有多大吗? 2.自主探索,交流方法。

⑴认真观察这个图形,谁来说一说你准备怎样计算它的面积?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图上画出辅助线,师:为什么要画上这条虚线呢?(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已经会计算的基本图形)

说一说:组合图形和这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y5] ? ⑵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

画一画,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你已经会计算的基本图形。⑶小组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⑷把大家展示的几种方法进行分类。

小结:刚才大家在汇报时出现三种方法[y6],一种是分割法,一种是添补法,一种是割补法。但无论是那种方法,他们的目的都是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转化是我们学习数学经常要用到的一个方法。3.选择方法,计算面积。汇报交流,优化方法。

小结: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很多,但我们要选择简单的方法。分割的图形越少、越简单,计算就越容易。

【设计意图:在学生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时,重视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出来,让学生认真观察、独立尝试、合作交流。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开拓思维,并引导学生寻找最简方法,实现方法的最优化。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联系生活,巩固应用[y7] 1.计算下图的面积,选择正确的方法。

2.下面是我们学校的一块“绿色”实践基地,请你计算它的面积。3.学校要把这块“绿色”实践基地分配给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请你帮忙设计方案,并计算出每个年级的实践基地面积。

4.下面是一副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面积是64平方厘米,你知道其中每一块板的面积各是多少吗?

【设计意图:不同形式的练习,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 设计思路

《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展开教学的,本课教学从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出发,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实践、思考问题的探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用已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拼成自己喜欢的图形,让学生体会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是组合图形。再观察生活中的组合图形,使学生逐步熟悉组合图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感受解题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充分考虑儿童的原有认知水平及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亲身经历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过程,重视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出来。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中感受解题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三、在探索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5.《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篇五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二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人人都能得到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学生在自身的自主探索中或者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放飞着思维,张扬着个性,在互补反思中得到共同的提高,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在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中,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推理等手段,分析探索组合图形,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突出的.特点是: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学生的能力,热情鼓励学生的探索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思维空间。由学生合作探索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肯定学生积极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学生探究出了比教材还多的方法,有的方法让老师都没有想到,这正是学生发散思维的具体体现。也为知识的精彩生成奠定了基础。

2、注重方法的指导与总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分析、解题方法的指导,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学生在知识内在魅力的吸引和恰当指导下,主动投入到知识的发展过程中,自己悟出学习方法,学的主动积极、生动灵活。在探究学习中,学生懂得了把复杂的只是转化为学过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受益终生,也实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6.《组合图形的面积》课堂教学反思 篇六

本节课教学结合教材内容编写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及年龄的特点精心组织教学。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贯穿于课的全过程”的原则,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研究、讨论、操作,从而得出结论、方法。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操作的过程中来理解组合图形如何转化成学过的基本图形,理解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意义,总结出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运用其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讲解法、观察法、合作探究法等有效运用。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习惯的培养。高段数学的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的,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比结果更加重要,真是“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同时,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于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筛选上还不够灵活、优化;个别学生不能熟练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也思考,能否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更多的观察如何分割、添补来转化,能否把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的实例带入课堂中充分的交流讨论,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方法并灵活运用方法解决问题,获取更有用的知识,让课堂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7.《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七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1.计算下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1)揭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2)出示上图:谁来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你会算这三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吗?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指名说一说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各怎样计算?

2.

(1)刚才复习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谁来说一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容器的容积?体积和容积有区别吗?

(2)出示上图:你还记得这四种图形的体积怎样求吗?字母公式是什么?

(3)指名汇报。

(4)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些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你还记得吗?

(5)小组交流。结合学生汇报,课件出示过程。

3.求下面立体图形的体积。(课件出示)

(1)一个正方体,底面周长是8dm。

(2) 一个长方体,底面是边长12cm的正方形,高是50cm。

(3)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cm,高是5cm。

(4)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3cm,高是4.5cm。

(1)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下面我们就来运用这些公式。

(2)学生逐题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1)一间卧室地面的面积是15( )

(2)一瓶牛奶大约有250( )

(3)一间教室的空间大约是144( )

(4)一台微波炉的体积是92( ),容积是25( )

(1)师: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从小到大分别有哪些?我们学过的体积单位从小到大分别有哪些?如果物体是液体时,它的体积我们一般用什么来表示?

(2)学生完成填空,指名回答。

5、0.5m3=( )dm3   4050dm3=(  )m3

0.09dm3=( )cm3   60cm3=(  )dm3

1.04L=( )mL 75mL=(  )cm3

(1)提问:相邻体积间的进率是多少?

(2)学生完成填空,指名回答。

6.过渡:刚才我们复习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拓展训练(课件逐题出现问题,逐一进行解答)

1.一个长方体鱼缸,长40厘米,宽40厘米,高35厘米。

(1)它的左侧面的玻璃打碎了,要重新配一块。重新配上的玻璃是多少平方厘米?是多少平方分米?

(2)如果把金鱼缸放在柜子上,柜子上至少留出多大的面积?

(3)做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4)李叔叔在购买这个鱼缸时为了方便携带,用一个外包装是长42厘米,宽42厘米,高38厘米的长方体纸箱来装。做这样一个纸箱至少需要硬纸板多少平方厘米?(接头处忽略不计)

(5)鱼缸所占的空间有多大?

(6)在鱼缸里注入32000毫升水,水深多少厘米?(玻璃的厚度忽略不计)

(7)再往水里放入一些鹅卵石,水面上升了5厘米。鹅卵石的体积一共是多少立方厘米?

(8)如果鱼缸玻璃的厚度是2厘米,那么鱼缸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2.制作下面圆柱形物体,至少各需要多少铁皮?

油桶:底面半径4dm 高12dm;水桶L底面直径40cm  高50cm;通风管:管口周长0.628m长1.2m。

(1)提问:这三个物体的形状各有什么特点?

(2)学生独立解答。

【教学反思】

如果说新课教学是“画龙”,那么复习则是“点睛”。但很多老师感到“复习课难上、复习课难教”,怎样才能让复习课上的更有效呢?下面谈谈结合这节课的设计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梳理

本节课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课的一开始,我让学生回忆了什么叫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各应该怎样算,接着让学生回忆了什么叫体积?什么叫容积?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计算公式是什么?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整理、合作讨论参与,最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梳理成出知识网络。   二、建立知识系统注重拓展延伸

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对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使学生所学的分散知识系统化。另外在复习课中要精心设计开放性、综合性的习题,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和帮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

总之,上好复习课,需要老师敢于放手,敢于创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参与全过程,学生将带给你一个个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样的教学一定会更加的扎实有效。

8.《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八

五年级上册数学组合图形面积教学反思

组合图形面积是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这些知识的发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认识组合图形的形成及其特点,让学生自主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

在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如何使组合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基本图形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把这个图形分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通过画辅助线表示出来,如果认为有几种分法,就分别在图形上表示出来。接着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的做法,通过投影展示学生的分法(以分割成两个长方形为例),第一,你是怎样分的.?(分割成两个长方形);第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长乘宽);第三,要计算第一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是多少,宽是多少?要计算第二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基本上都能够运用分割或添补法把组合图形转化为所学过的基本图形,但在展示学生分法时,忘记了将在巡堂时发现的个别学生的分法是由于找不到相关条件无法计算图形面积也进行展示和集体讨论为什么,这是不足的地方(如果当时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展示汇报不同的分法后,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总结优化出哪种分法更利于我们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或者哪种分法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更简单,然后就让学生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图形的面积,可能后面的环节就不会不够时间)。学生汇报了不同的分法后,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进行图形的面积计算,然后让学生汇报展示,从中小结优化出那种分割法或添补法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更简单。这个环节花的时间比较多,跟前面的环节有类似,结果后面的时间很紧。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应要多注意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容设计,尽量紧凑,及时发现问题和作出反馈。

9.《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九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只有经常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析其成因,才能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效果。现在结合学生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节课中的学习情况,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一)多机械记忆,缺灵动思考

课堂上每一个组合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是比较清晰的。无论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还是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从操作、比较,到发现转化前后图形之间的联系,最后得出计算公式,整个过程环节分明,条理清楚,学生都能很快掌握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但是,课后发现,有的学生对计算公式记得很牢,对组合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却表达不清。

(二)面积单位进率严重遗忘

有关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在学生三年级时教学的,现在五年级再用到,学生基本都忘了。另外,诸如千克和克,小时与分等单位之间的进率,遗忘也很多,有待于在复习梳理中加强记忆。学生为什么遗忘得那么严重呢?有人说,我们的教材知识点分得太散,不利于学生的记忆,这也许是原因之一。但是我想,学生在当初学习的时候,也许体验也不够深刻,所以导致容易遗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平时的练习中,引导学生复习容易遗忘的知识点,达到常温常新的目的,以减少遗忘。

(三)审题不清,甚至不会审题

批改学生作业时,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很多学生都没有仔细审题的习惯。就拿这次单元测验来说吧,“压路机的作业宽度是6米,每小时前进6千米”,“一块长方形布长4米,宽16分米”等,单位名称不统一,应转化后再计算,结果,很多学生拿起来就做,根本没注意到这个问题。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不好;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成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纠正不良习惯。

总之,从这个单元的教学中,发现了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有待于今后改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准备把做好预习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策略,并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每日一题”的练习,拓展书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确保学生扎实、有效地学好知识。

(四)、教学后反思

1、引入复习。在一开始课的引入,老师创设了一个抽奖的情境,让学生猜一猜,礼盒里有什么。从而引出、复习五种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再出示一组组合图形,提问:这种图形叫什么图形,从而引出今节课的内容:组合图形的面积。接着让学生说出这些组合图形是有哪些基本图形构成的。这部分内容只是复习引入新课,所以时间控制在5分钟。

2、创设一个买新房的大情境,通过学生帮小华铺地板,粉刷墙,让学生在已有的基本图形面积的知识基础上,自主探索,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一情境中,使学生明白,组合图形分割的意义,以及分割的必要性。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分割的方法不同,但思路都是把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学生的能力,热情鼓励学生的探索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思维空间。由学生合作探索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肯定学生积极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我认为本课时的重点是使学生发现理解掌握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和策略。所以在教学中,重点放在学生思考理解把简单组合图形分割或添补成已经学过图形的方法,明确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思路。本节课教学过程也说明,学生在理解发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时,实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0.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篇十

《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说课稿 2010.12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室是学生在学习了多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复习课。本节课 通过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所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巩固学生对 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并通过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图,是学生 明白这些图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联系的,在网络图的构建过程中,从单 个图形,连成串,再连成片,从而使知识系统化,留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而 不是分散的记忆。最后通过由浅入深的练习题,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 升华。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

1、回忆所学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 过程,弄清图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学生对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2、通过整理知识网络图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概括 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不同层次学生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良 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结合教学目标的设计,我把本节课重点是:通过整理知识网络图进一步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概括的能力。难点是:通过灵活运用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不同层次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本课采用先整理后练习的复习模式

五、指导思想 本课的指导思想是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不同学生 在数学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课在回忆—整理—应用的教学环节中,通过教师引导和点 拨,提高学生的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 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分为五个教学环节:

(一)整理和复习

1、回忆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想到哪个说哪个,给了 学生选择的余地,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回忆推动过程时,采 取了先让同桌交流的方法,这是因为我分析学生可能会想到不同图形的面积推 导公式,为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能人人动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

2、整理 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边说,我一边用课件演示,空间想象能力强的学生 可以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演示这个过程,空间想象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借助多媒 体来回忆,以便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记忆面积公式。

(二)构建知识网络图 构建知识网络图是课前我比较担心的,我不知道学生会把知识网络图构建 成什么样子。虽然课上在我的引领下这样比较好控制,但是为了照顾不同层次 的学生,我把这项工作放在了课前,先让学生在家里整理好,这要就避免了学 生之间相互模仿,无法体现个性;再通过课上的回忆让学生自己修改,使学生 逐步学会整理归纳的方法;最后同学之间交流,完善知识网络图。在这个环节,面对学生构建的知识网络图,只要有道理我就会给予肯定,这样才能使学生敢 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个体差异,增强自信心。

(三)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用了羊村村长领着大家去羊村参观这一情境,充 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去羊村参观就得闯关成功,这三关分别针对不同方面:第一关针对的 是我们班的学困生,这些题让他们回答,可以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帮助他 们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二关考验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面积公 式,针对的是中等学生;第三关是对学生在面积计算中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进 行针对性练习,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做题正确率。闯关成功后,计算玻璃的面积,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块玻璃是一个组合图形,既可以用分割法计算,又可以 用添补法计算,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画一画,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充分体现 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制作了课件进行演示,直观形象,针对学困生降低了难度。

(四)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的设计也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第 1 题和第题较为简单,学优生做完后,给出了一道思考题,这道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

(五)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多边形的面积,并利用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制作了知识网 络图,还运用所学帮助羊村解决了实际问题,在这里懒羊羊代表羊村谢谢大家,带给大家一首好听的歌,请大家伴随着歌声下课。总之,我认为要想上好复习课,提高课堂有效性,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以及练习题的准备等方面都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体现新《课标》所说的人人学有价 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以上是我个人对数学复习课教学的一点感触,不妥之处,请老师们多批评 指正。

教学目标:

1、巩固已学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学会用割(加)、补(减)等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通过动手、动脑、剪剪、拼拼和想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发展观察能力、空间观念和思维的灵活性。

3、利用七巧板组合图形,并求出面积。教学重、难点: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小剪刀一把

长方形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剪纸中得出组合图形的概念

师:大家跟我一起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你能用一刀剪出两

个其他图形吗?动手试试。(生剪师巡视,主要分清把长方形剪成两个基本图形或一个基本图形和一个不规则图形的同学。)

生汇报:我把长方形分成了一个三角形和梯形„„(说面积公式)

我把长方形分成了一个三角形和„„(说不清楚是什么图形)师展示这个图形:

(一个长方形的角落剪去一个三角形)师:这个图形叫什么图形呢?

方案1:生自己回答:这是一个长方形和梯形组成的。

师:哦!你是怎么分的?还可以怎么分?(让学生动手折一

折)

方案2:生不能回答,师提示:我们刚才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了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还把它分成了两个长方形,还有„„那这个图形,我们可以把它分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吗?(生回答,并折给大家看)

最后把图形粘贴在黑板上得出:像这样由几个基本图形组成的,我们把它叫作组合图形,这节课我们重点就来研究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1、重点突破

师:如果老师临时给这个组合图形的边标上数据,(边说边根据图形的长短标上数据)你能求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吗?自己动手算一算,有困难的可以请教同桌和老师。

展示学生的做法,并请他说说思考过程。

师:如果要你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你可以怎样求?

生汇报:先把它分割成长方形和梯形,然后把它们的面积加 起来„„ 师:用剪刀剪的方法有的时候不太方便操作,我们可以用加辅助线的方法来把组合图形进行分割。(辅助线用虚线来画)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如果没有得出用补的方法)师拿出剪下的三角形问:这个组合图形,刚才是怎么得到的?能给你是吗启发吗?(得出用长方形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贴+写

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有的把组合图形分割成我们学过的几

个基本图形,再把它们的面积加起来,有的补上一个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然后面积相减,用了很多种方法,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你能看出来是什么吗?(求出来的面积是一样的。)

2、基本练习

老师遇到了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想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帮忙解答,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汇报)

在以后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你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来求。

3、实践活动

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的面都是组合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出示队旗:其实,我们的中队旗就是一个组合图形。

(1)估一估:请你估一估,我们中队旗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想一想,找同学来回答(2)议一议:如果要你求它的面积,你会用什么办法计算?用你的方法计算需要测量哪些边的长度呢?

(3)算一算:为了节省时间,有些数据我已经帮你们量过了(出示带有数据的 中队旗)

用你认为简单的方法进行计算。先做好的小组上来板书。

反馈:你们是怎么思考的?

师: 跟你们估计的结果比较一下,看谁估计的最正确,掌声送 给他!

三、四人小组

利用手中的七巧板来拼出各种图案来,并求出你拼出的图案的面积。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充分的利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教学后记:

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学生的能力,热情鼓励学生的探索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思维空间。由学生合作探索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肯定学生积极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推理等手段,分析探索组合图形,利用已有 的知识解决问题,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载文档收藏组合图形教学设计 分割添补,巧妙拼凑,轻松计算面积--《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分割添补,巧妙拼凑,轻松计算面积--《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隐藏

分割添补,巧妙拼凑,分割添补,巧妙拼凑,轻松计算面积--《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陕科大附中 董引娣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七巧板拼图游戏 初步感知组合图形。拼图游戏,一、七巧板拼图游戏,初步感知组合图形。师: 同学们玩过七巧板吗?老师这里有一些用七巧板拼出的图形,你们看它们分别像什么?(像人物,金鱼......)师:那你们再看它们有没有共同特点? 学生想法汇总:A:都是由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拼成的。B:这些图形都是由几个图形拼出来的。师:说的真好!虽然这些不规则图形形状不同,但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简单的图形组合而 成的图形,我们把它们称为组合图形。点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点题: 点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索活动,寻求新知 探索活动,1、复习回顾基本图形面积公式 师:(请大家看屏幕)这里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组合图形,请大家看它们分别有那些基本图 形组成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师:如果要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必须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面 积公式。那么你还记得怎样计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带领学生复习基本图形的面积)师:真不错!看来同学们对面积知识的掌握还比较扎实。那么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解决我们今 天的问题,就看大家的表现了!

2、情景导入,提出问题(出示课件:团旗的面积。)师:团旗使我们熟悉的旗帜,同学们知道它的面积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师:请同学们利用老师给你的图,想办法计算一下,把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小组内交流,说 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3、全班交流: 师:现在请各个小组都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学生汇报: 生 1:我是把它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相等的三角形。1 正方形面积:60×60=3600(cm)2 两个三角形面积:2×20×30÷2=600(cm)2 总面积:3600+600=4200(cm)生 2:我是把它分成两个相等的梯形,总面积等于二倍的梯形面积。2 单个梯形面积:(60+80)×60÷2=2100(cm)2 总面积:2100×2=4200(cm)生 3:我是把它补成一个矩形,总面积等于矩形面积减去三角形面积。2 矩形面积:80×60=4800(cm)2 三角形面积:20×60÷2=600(cm)2 总面积:4800-600=4200(cm)2 2 生 4:我是把它拼凑成一个矩形,团旗面积和这个矩形面积相等。第一步,构造辅助线,将团旗对中分成上下两部分,将下面部分移出。第二步,准备将两部分拼凑。第三步,拼凑好的矩形。团旗面积和矩形面积相等,为: 2 140×30=4200(cm)这样把一个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图形的方法叫做分割法,师:像 1、2 这样把一个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图形的方法叫做分割法,画的这条线叫做分 割线,分割线要用虚线表示,因为它是我们做的辅助线,它是不存在的。割线,分割线要用虚线表示,因为它是我们做的辅助线,它是不存在的。这样把缺少的部分补上,变成一个大的图形,这种方法叫做添补法,像 3 这样把缺少的部分补上,变成一个大的图形,这种方法叫做添补法,添补的部分 也要用虚线表示。也要用虚线表示。这样将图形经过巧妙地分解和拼合能够组成简单直观的图形叫做拼凑法 将图形经过巧妙地分解和拼合能够组成简单直观的图形叫做拼凑法。像 4 这样将图形经过巧妙地分解和拼合能够组成简单直观的图形叫做拼凑法。

三、讨论分割法和添补法: 师:那么,请同学们比较三种分割法中哪种计算方法更简便一些,为什么? 学生汇总,师明确,认为方法 2 和方法 4 比较简便,其中方法 4 最简便。1.师小结分割法 师小结分割法: 1.师小结分割法: 我相信你同学们,还有其他的分割法,但我们要明确分割的图形越简洁,我相信你同学们,还有其他的分割法,但我们要明确分割的图形越简洁,其解题方法 也越简单。将团旗分割成两个相等的梯形,也越简单。在方法 1 和 2 中,方法 2 将团旗分割成两个相等的梯形,团旗面积等于 2 倍的 3 梯形面积,要简单。分割图形时,梯形面积,计算起来比方法 1 要简单。在分割图形时,还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 关系。有些图形分割后找不到简单可计算的图形元素就是失败的 简单可计算的图形元素就是失败的。关系。有些图形分割后找不到简单可计算的图形元素就是失败的。2.师:同学们明确了分割法,接下来请大家思考:添补法。第一:为什么要补上一块? 第一:为什么要补上一块? 第二:补上一块后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第二:补上一块后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学生想法汇总: 师小结添补法: 利用添补法补上一个三角形,使它成为一个大的长方形。原来组合图形的面积是长方 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3.师:大家现在看最简单的方法:拼凑法。团旗对中分开后能够成为两个相同的直角梯形,我们可以按照方法 2 进行计算,但是将 两个相等的直角梯形能够拼凑成一个长方形。学生想法汇总: 师小结添补法: 两个相同的直角梯形能够拼凑成一个规整的矩形,拼凑法适合于具有互补特性的图形。两个相同的直角梯形能够拼凑成一个规整的矩形,拼凑法适合于具有互补特性的图形。师小结:

4、师小结: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我们学会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分割法 第二种是添补法 的面积,是分割法,种是添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我们学会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分割法,第二种是添补法,第 三种是拼凑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根据图形选择你认为最合适,三种是拼凑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根据图形选择你认为最合适,最简单并且还不容易 出错的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出错的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11.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十一

教学目标

1、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5 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根据图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达到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的面积。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大家搜集了许多有关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的图片,谁来给大家展示并汇报一下。

2.(指名回答)

这枝铅笔的面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这条小鱼的面是由两个三角形组成的。

„„

同桌的同学互相看一看,说一说,你们搜集的组合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二、探索活动,寻求新知

1.生活中有许多组合图形,老师准备了3幅,大家观察一下,这些组合组图形是由哪些简单图形成的?如果求它们的面积可以怎样求?

课件逐一出示图

一、图

二、图三,让学生发表意见。小房子的表面是由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的。风筝的面是由四个小三角形组成的。

队旗的面是由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

2.这几个都是组合图形,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成的是组合图形。有几个平面图形组成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

3.小结: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图一:是由三角形、长方形、加上长方形中间的正方形组成的,面积 = 三角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图二:是由两个三角形组成的。

面积 = 三角形面积+ 三角形面积 图三:作辅助线使它分成一个大梯形和一个三角形。方法一:是由两个梯形组成的。

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梯形?怎样分成两个梯形?

4.引导学生说出将它转化成以学过的简单图形以及在图中作辅助线。是的,可以用作辅助线的方法将它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简单图形来计算。(板书:转化)。大家想想,用辅助线的方法还有不同的作法吗?

方法二:作辅助线补成一个长方形,使它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减去一个三角形。方法三:作辅助线使它分成一个大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课件分别演示这三种方法)分割法

添补法

数学中我们习惯用分割法或添补法,用辅助线来把一个复杂的组合图形转变成比较简单的图形,为计算带来简便。画辅助线时要注意画虚线,以及用铅笔和直尺作图。

板书:分割法或添补法(转化):分解成简单图形。

5.请你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的表面有组合图形呢?(学生自由回答,对学生们正确的回答要给予好的评价,特别是要鼓励不爱举手的学生讲一讲。注意座在后排的学生表现)

同学们认识组合图形了,那么大家还想了解有关组合图形的哪些知识? 我想了解组合图形的周长。我想知道组合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

三、探讨例题,学习新知

1.同学们的表现真了不起。老师家这几天装修房子,要刷新墙体。刷新墙体的工人工资是平方米来计算的,请你们帮我算一算。(课件出示例4)

2.例4:右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

先让学生思考,再动手计算。交流汇报:

方法一:把这个组合图形一分为二,一个是正方形,另一个是三角再分别算出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最后算出它们的面积和,就可以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

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要算每个简单图形的面积分别需要哪些条件?请找一找,并标出来。

指名学生找相应的条件。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出示学生的答案:

①5×5=2

5(平方米)

②5×2÷2=5(平方米)③25+5=30(平方米)

答:房子侧面墙的面积是30平方米。(注意检查做错的同学,找出错的原因。)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同学用别的方法吗?

方法二:先把这个图形补上两个三角形,看作一个长方形,先算出长方的面积后,再减去两个小三角形的面积。

能找出每个简单图形的已知条件吗?

让学生找相应的条件。展示学生答案:

长方形:长:5+2=7米、宽:5米; 三角形:底是2米,高是2.5米。5×(5+2)-2.5×2÷2×2

=35-5

=30(平方米)答:房子侧面墙的面积是30平方米。

方法三:把这个图形从顶点向下作一条垂线,就分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面积是相等的,所以只要求出一个梯形的面积再乘以2,就得到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同样让学生找出计算梯形面积的相应已知条件。展示学生的答案:

(5+7)×2.5÷2×2=30(平方米)答:房子侧面墙的面积是30平方米。

请同学们观察这几种解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让学生发表意见。

3.小结:使用了分割法或添补法,作辅助线把组合图形转化成简单图形来计算面积。(也就是先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经学过的图形,然后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再相加。)

非常感谢大家为我解决了难题,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组合图形,我们计算面积时,根据“图形位移,面积不变”的道理,用辅助线把它进行割、补、拼转化成简单的图形,再计算出该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方便多了,这些方法中有的简单,有的繁琐,如果没有要求多种方法的,我们尽量选择最简单的方法来计算。

四:利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做一做

刚才同学们帮老师算了刷新墙的面积,客厅大概是下图这种形状。准备铺上地板砖,大家能帮老师计算一下客厅的总面积吗?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教师参与小组活动。

方法一:把组合图形分割成两个

长方形。

4×3+3×7 =12+21 =33(cm2)

方法二: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4×6+3×3 =24+9 =33(cm2)

第三种方法:分割成两个梯形。(3+7)×3÷2+(3+6)×4÷2

第四种方法: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7×6-3×3 =42-9 =33(cm2)

让学生说一说试用了什么方法?前三种使用了分割法,最后一种使用了添补法。

练习过程如上,分解图形如下。同学们真了不起,老师很感谢大家。

2、孩子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做个助人为乐的学生,好吗?现在你能帮工人叔叔算算这

个指示路牌的面积吗?

五、课堂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2.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十二

内容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75—76页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研究平面组合图形的面积,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策略

以复习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以课件展示组合的图案引发学习问题,以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组合图形源于生活,以操作活动学习解决问题和探究知识的方法,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强化知识的应用,以从扶到放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在解决组合图形面积时,拓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有效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动性,渗透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问题策略。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分割法和添补法等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条件,割、补成学过的图形,选择最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前准备

一、回顾旧知

1、复习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口算出它们的面积。

2、通过拼一拼和看一看让学生发现,以前学过的基本图形可以组成一些组合图形,组合图形也可以分成几个以前学过的基本图形。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新课导学

1、在回顾旧知的基础上多媒体出示例题

2、独立尝试解题:先让学生观察图形,独立思考问题:对于这个组合图形,该怎样去计算它的面积?这个组合图形能看作由哪些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

3、再小组交流解决这个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实际应用,体会乐趣(巩固练习)在学生充分理解了“分割法”和“添补法”的解题方法之后,让他们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和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些数学问题,像队旗和校园的面积。,可以使他们经历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质疑问难,提升自我

在教学的最后,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乐趣,我会安排一个让学生“自问自答”的环节,即让一个学生提出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接着由其他学生来解决回答,这样的一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一个完善自我的学习过程的同时,也能与其他同学互助互学,感受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快乐与成就感。

四、课堂练习: 课本练习题

13.《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十三

6.练习新知,自主选择不同难度的进行练习。

7.交流练习、集体订正。

8.课堂小结,并向学生介绍自主学习的平台的使用,使学习的时间与空间都向课堂以外作出延伸。

优点:

1.以风筝这一生活中组合图形实例导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更能在展示的时候,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组合图形与基本图形之间的一点联系。

2.用自主复习(练习旧知)的方式,边操作边计算,使学生既完成了旧知的巩固练习,为接下来作好计算上的必要准备,更用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推理中的转换思想作引导与渗透,更为进行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作好思想与方法上的准备。

3.在自主旧知复习的终了,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将所有学生的答题情况汇总,并能根据总体情况及照顾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作出合理的教学调整,因材施教。

4.教师在学生自学新知时,能布置清楚学习的目标、步骤,更有清楚的方法指导、资源的提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撑,使学生有目标、有步骤、有方法、有内容、有素材。

5.通过学生自学,动手试做练习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体验。汇报自学成果,由学生总结出解决的方法,让学生在汇报中得到成功的感受,以刺激学生乐于学。

6.队旗的实践中,由学生提出分块解决问题,将数学的学习运用于生活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运用意识,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但从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这也是有限的。

7.练习新知时,自主进行,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内容、层次的学习。

8.在小结时,再次点明自主学习的平台的优势,鼓励学生在课后校外等再学习,拓展延伸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不足与改进设想:

1.在以风筝导入时,语言并不够生动,在情感方面未能真正起到鼓动,兴趣未必能得以很多程度的激发。建议:如果能在教师出示1、2个风筝图形后,再由学生来介绍个把自己见过或想到的由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风筝形状,那样会起到更好的效果,让材料更贴近学生,更能激发兴趣。

2.同样在导入时,出示风筝图,但只是简单地看,而未作合理地利用与分析。建议:如教师能在此作出适当地引导,问“你发现各风筝是由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让学生更鲜明地知道组合图形与基本图形的关系。

上一篇:中国石拱桥说课课件下一篇:市内生育保险待遇联网报销办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