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吐温艺术特点(8篇)
1.浅析马克吐温艺术特点 篇一
浅析歌曲《鸿雁》的艺术特点 【摘 要】:《鸿雁》一首非常经典的蒙古族民歌,经过改变、时代的变迁,把蒙古族的民族歌曲风格与现代气息相结合,形成了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曲,很多歌者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唱法来将其演唱来感受不同风格的鸿雁,本文通过对歌曲的调式分析,来感受蒙古族的民族文化,加上当时歌曲创作的背景及它的演变过程,了解蒙古人民的地域特征及当地人民的性格,再去通过对歌词大意的分析,让广大歌者能够一句一句来体会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在演唱时更能去感同身受,能更好的去表达这首歌曲。
【关键词】:鸿雁;
创作背景;
歌词分析;
调式分析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ng “The Wild Goose“ Student name:Jiaziyu Guidance teacher:Zhengjianhua [Abstract]: Hongyan is a very classical Mongolian folk song.After changing and changing the times, it combines the Mongolian national song style with modern flavor, forming a song that people are familiar with now.Many singers sing it through different ways of expression and singing to feel different styles of Hongyan.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une of the song, this paper tries to feel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National culture, together with the background of song creation at that time and its evolution process, to understan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ngolian people and the local people's character, and th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yrics, so that the majority of singers can experience the strong feeling of homesickness sentence by sentence, in singing can feel the same experience, can better express the song.[Keyword]: Hongyan;Creative Background;Lyrics Analysis;Modality Analysis 目 录 一、引言 1 二、蒙古族文化 1 三、创作背景 1 四、曲式分析 3 五、歌词分析及情感处理 3(一)第一部分 3(二)第二部分 4 六、演唱对比 5 结语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一、引言 一封家书,一个寄托,远在海外的游子,只能通过鸿雁来寄托对家乡、对亲人的那份思念,蒙古族的民族文化,现代的艺术气息,相互融合,一代代的流传,形成了现代产物,歌曲中的起承转合,一幅幅的画面更能勾起在外漂泊的人的思乡之情,对歌曲《鸿雁》的深度了解,仔细去体会它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份流传。
二、蒙古族文化 在隋唐时期,蒙古族人生活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的一个原始森林中,当时主要以狩猎与采集为主要的生活方式,在当时的狩猎民族中,民族歌曲大多数都已“古短调”为主。之后大约在公元840年,发生了战争,在蒙古高原的国家被击溃,进行了南迁活动,蒙古族人在这时抓住这个契机,走出了原始森林,走进了蒙古高原中心。在此之后,转变成了游牧民族,民族音乐随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短调”的风格转变成了“长调”,歌曲的表达都像草原般广阔、旋律优美,有了一股浓浓的草原气息,他们之后生活在广阔草原上,居无定所,都是以水草的地方去居住生活,以畜牧为生。
在蒙古族歌曲文化的风俗中,礼俗歌中有一个叫宴歌,是“乃日”活动中的特定歌曲,歌曲《鸿雁》就是宴歌中的一首,“乃日”是蒙古族的一个传统的音乐活动,“乃日”在蒙语的意思就是代表一些聚会、盛会的意思,蒙古族善歌善舞很多就是在“乃日”中不断的去练习、演唱、聆听中而学习出来的,可以说这个它是蒙古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一个圣地,歌曲《鸿雁》原意是白天鹅的意思,在宴会中招待客人,蒙古族人热情好客,他们非常希望可以挽留客人,所以用歌声来表达他们的情绪,把客人比喻成“美丽高贵的白天鹅”。
蒙古乌拉特族民歌绝大多数出自梅力更庙的一、二、三世**,其中的第三世**罗布生丹毕加拉森尤为著名,他创作的大量歌曲多以长调民歌为主,特点鲜明,它们的节奏都比较缓慢,抒情的表达的比较多,那种感觉让人们尤意未尽,也有一部分的民歌高亢嘹亮,歌曲内容热情洋溢,充分体现了蒙古族的文化传承。
三、创作背景 《鸿雁》(原名鸿嘎鲁)最早是一首乌拉特族的宴会歌曲,它是由乌拉特西公旗末日更庙**罗布生丹毕加拉森(1717-1766)作词作曲,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左右,由于在传承的过程中,翻译的意思也一点一点发生演变,从一首宴会上的敬酒歌曲变为思念家乡的歌曲,这里的鸿雁并不是指我们所熟知的鸿雁,“鸿”在蒙古语中是指白色的意思,“鸿嘎鲁”翻译过来就是指“白天鹅”,歌曲后由作曲家祁达楞太进行改编歌词,后由吕燕卫先生完歌词创作,额尔古纳乐队演唱,形完成了我们现在所耳熟能详的歌曲《鸿雁》。
罗布生丹毕加拉森 原名(莫日根巴特尔)莫日根巴特尔出生于1717年,在乌拉特族中旗的一个普通牧民家庭,1722年(5岁)被民间选为了第三代的梅力更召**,被封为梅力更召三世主持,法名罗布生丹毕加拉森,他天生聪慧,学习能力强,先后去学习了蒙古文、藏文、梵文、朝鲜文等多国的语言及各个国家的佛文,并熟练地掌控,同时还精通“五大学术”与“十小学术”。逐渐的成为乌拉特族的重要人物,在不断的学习、深造、锻炼中,能够坚持下来给他最大动力的就是自己与亲人的相互思念。罗布生丹毕加拉森的妹妹远嫁到鄂尔多斯地区,在我们现在的交通看来非常的近,但在当时的交通环境下缺是相隔甚远,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书信来相互传递信息,表达兄妹之间的思念之情,而妹妹却不认识字,每次的传信都要找人去读去念去写,过程非常麻烦,在古时,“鸿雁”也往往成为了书信的称呼。妹妹思乡心切,中途带的孩子北归回家探亲,途中去寺庙看望许久未见的哥哥。西旗王爷听说之后盛情邀请,并邀请**前来聚会,罗布生丹比加拉森心情非常复杂,一遍是许久未见的妹妹想多去叙旧,一边想着时时刻刻在家等待儿女回家看望的父母,即希望妹妹多待一会儿,又希望她早些回去陪伴父母,带着复杂的心情,在宴会上,王爷盛情邀请**唱歌,带着复杂的心情即兴创作歌曲名为——《鸿嘎鲁》这就是歌曲的由来。后由祁达楞太进行第一次改编,曲调不变,歌曲改为 洁白的天鹅在芦苇湖的绿波中漫游,远方的客人来到我家,摆酒设宴将你挽留;
洁白的天鹅在芦苇湖的清波中漫游,四方的亲朋来到我家,设宴摆酒将你挽留 他的改编让歌曲《鸿雁》在蒙古族地区广为传唱,最后经过吕燕卫先生的第二次填词作曲,与现代音乐的相结合而又不失蒙古族风格,成为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鸿雁》。
四、曲式分析 歌曲《鸿雁》采用同一曲调,多次重复段落的结构来进行。
前奏部分采用C大调进行,旋律中多以二度的下行关系重复为主,伴奏中采用丰富的和旋来表达忧伤的色彩,之后转调转E羽五声调式,两个小结的间奏来进行一个转调的铺垫,这段转调多以4、5度的音程为主,把歌曲从忧伤、低沉的情绪中拉动起来。
整首曲子分为四个乐句,所有乐句第一小节开始,一个三度、二度关系的下行,来表达一个诉说的语气,之后紧接着一个上行的反向八度进行,给人一种鸿雁起飞飞向蓝天的一种既视感,所有的乐句最后都以长音结束,利用长音表达了草原上的辽阔,歌曲前半部分多以八分音符居多,节奏型简单、线条清晰、叙事性强,前面做铺垫。长调民歌的经典模板就是每段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来描写景物之类的,曲调中多以叙述的情绪来表达,后半部分则是抒发情感,最后一个乐句的重复来进行一个着重的表达。
之后一个间奏部分同宫音系统的转调进行,转到A商五声调式,后半部分情绪的推动,升高一个小二度来继续推动情绪,伴奏中利用一个半音阶的推动转到F羽五声调式,从A音利用半音阶、节奏型利用三连音来加强音乐的节奏感、紧凑感推到C音。后半部分的歌曲旋律音没有发生变化,节奏上从多平八节奏变成后十六、小切分等节奏型,让音乐听起来更紧凑,更有节奏感、律动性更强一点,来借一步深化那种思乡之情,最后一个乐句减慢的处理,以及结束音前一个音的自由延长,能更好的表现先把那种思乡的情绪带回家乡的那种情感,歌曲旋律整个以小调结束,但最后的结束句伴奏突然转到三级以大三和旋结束,给人以无限幻想。
五、歌词分析及情感处理 歌曲《鸿雁》整个大框架由四部分组成,歌曲分别重复四段,中间出现一个小二度的转调,把歌曲两两分割开,很好的把歌曲的情感分成了两个部分,每部分的最后一个乐句都重复一遍来着重表示情感。
(一)第一部分 1、“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大雁们都在天空中成群结队,在一个准备迁徙的季节,准备出发,远离自己的故乡去南下,“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江水”、“秋草”、“草原”、“琴声”都是来描写家乡的景物,后面用“长、黄、忧伤”来表达准备离乡的这种悲伤的情感,路途的遥远、凄凉的风景、忧伤的琴声,非常立体的画面,就像一个准备去外出奋斗的人,这里的情绪要低沉、失落 2、“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一直风向南方,“芦苇”表示我们在路上的时候所看到的风景,这时已经出发在路途之中,背井离乡的路上,“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我们的目标在哪里?在南方。这句重复两次来种种表达了离乡之后的心情,我们要出发去哪里,大雁要出发去何方,大雁飞向了南方,可心里一直挂念的是北方的家乡,无论我们去哪为了生活奋斗,可心里还是观念这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这里要比第一段的情绪稍有高涨,心中要带着丝丝的挂念之情。
第一部分表达了我们外出奋斗正在路上、正准备出发的情形,不得已要飞向南下,可心中却依然想念着北方的家乡,心中对家乡环境、亲人、朋友的一种不舍之情要去着重表现,第一部分不可太强,用阐述、慢慢到不舍再慢慢到一丝丝观念,一点一点的来进行情感的走向。
(二)第二部分 3、在经过了转调之后,把歌曲的情绪基点又推高了一个层面。“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情绪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到了春天,大地春暖花开,大雁都成群结队开始北归,而“我”却只能随着大雁,让大雁寄托上我的思绪去带回家乡,这里又是一幅非常能感同深受的一副画面,这画面更能勾起出门在外游子们的怀念亲人、思乡的情感,“歌声远、琴声颤、草原上春意暖。”歌声离我们很远,大雁北归,家乡的草原上又是一片春意盎然,看到了家乡的情景,再来进一步推动我们身在异乡,不能大雁一样回到家乡的伤感,加深那种游子在外的思乡心切的情感,第一句要去着重表达想念家乡的情感,第二句则是仿佛看到了家乡的景色却回不去的那种伤感与急切。
4“鸿雁,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我离我的家乡还有多远,歌曲最后一段,整个去把情绪带动起来,一个问句,心中的小小不满,为什么不能像大雁一般回到自己的家乡。“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思念却回不去的一种无奈,再把酒倒满,重复最后一个乐句,“不醉不换”展现出来蒙古汉子的那种豪爽,思乡之情通过就来抒发出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渴望。
第二部分整体的思乡之情都表达了出来,一点一点从大雁开始北反来想到自己的家乡,一点一点的来吧这种情感全部带出来,最后两句要唱出那种“不醉不归”的无奈与豪迈。
整首曲子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比较多,层次的划分比较明显,可以让人能更容易去感同身受,更好的去把握它。每个段落都是一幅不一样的画面、场景,每一次的感情变化都会有所不同,通过对歌词大意的分析去对歌曲的感情做更好的把控。
六、演唱对比 我国著名女中音歌唱家降央卓玛,在2015年春晚深情献唱歌曲《鸿雁》,曾多次在各种音乐节目中演唱《鸿雁》,用中音的感觉去唱《鸿雁》,她的声音扎实浑厚,宛如低音炮一样,虽然音不高,但是却像一个锤子一般一下锥到心中,低音却有青藏高原那种天高云淡的意境,还有草原上的那种广阔。
蒙古族著名青年歌手呼斯楞,蒙古族小伙,原调歌唱《鸿雁》,原调高音演唱,分别用蒙语与汉语演唱,前奏部分的一个呼麦直接将带入大草原的意境,声线高,仿佛就像是在空中的鸿雁在飞往家乡,加上蒙古族独特的马头琴,意境很深刻,蒙古语演唱,更好去体会那种意境,声音悠扬,又带有蒙古汉子的一丝粗狂,又是别有一番风味。
云飞,男高音歌手,曾在电视节目《星光大道》演唱《鸿雁》,高音悠扬,把流行歌曲与民族特色融合的非常好,歌声委婉动人,来自内蒙古,少了一分粗狂,多了一份细腻,高音更加有穿透力。
结语 《鸿雁》通过带带的演变流传,形成了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音乐,让民族音乐走出来,蒙古族音乐与现代的相结合,歌曲更具有艺术性,更为爱好唱歌的人们喜爱,通过对歌曲的各种了解,通过全面的来理解这首歌曲,能更好的去深入体会,抓住歌曲的表达,高音中音都能去表现出不同的歌曲韵律,名族、通俗等不同唱法、不同音色都是不一样的音乐感受,让更多的歌者去演唱 参考文献 [1].李欣冉 吕春梅 析蒙古族民歌《鸿雁》的修辞意味和民族情怀 [J].语文学刊,2015年第6期 [2].赵建华 《鸿雁》歌曲歌词的乡愁倾诉 [J].职大学报,2017.12.28 [3].褚紫荻 浅谈蒙古族民歌《鸿雁》 [J].艺术科技,2017.02.15 [4].童欣雨 歌曲《鸿雁》折射出的蒙古族文化 [J].戏剧之家,2016.09.23 [5].王赛 少数民族声乐作品艺术特色分析——以《鸿雁》为例 [J].黄河之声 2014.05.23 [6].丁利冬 呼斯楞:眷恋草原的鸿雁 [J].工会信息 2014.06.10 [7].韦利军 歌曲《鸿雁》演唱艺术研究 [D].南京艺术学院 2014 [8].赵万梅 试论蒙古族民歌《鸿雁》的人文内涵[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09.25 [9].王秀梅 浅谈蒙古族民歌的特点与演唱风格[J].大众文艺 2015.10.30 致 谢 在毕业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谨向给予我帮助的指导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感谢老师在教学任务繁忙的情况下,抽出时间帮助纠正我在设计当中出现的问题,并耐心地为我的论文作校正。感谢导师对我的支持,不仅是技术上的,还有心理上的鼓励和督促,老师的指导和建议使我受益非浅,没有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果。
感谢我的父母在我毕业之际这段期间给予我很大的精神支持。最后向关心和支持我学习的所有领导、同学和朋友们表示真挚的谢意!感谢他们对我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2.浅析马克吐温艺术特点 篇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实践性,开放性,科学性,服务性
历经几代中国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全面系统的体系, 对我国新闻工作起了极大的作用。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的形成过程以及其主要特点作详细的分析。
一、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
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开始于1950年代, 主要是由大学的新闻专业人士进行简单研究, 并不深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研究也在变化。但是大体来讲, 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新闻思想的研究, 二是对我国领导人的新闻思想的研究, 三是对新闻学科的深度研究。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奠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有自己的报刊, 这点他们作出了很好的表率, 并且通过这些活动, 他们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理论, 奠定了很多的基础。他们认为, 党的报刊是党宣传自己思想的武器, 也是进行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 其性质必须坚持捍卫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并要勇于进行党内批评。这些思想都是之后指导广大无产阶级发展自己的新闻事业的一个指南。列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者, 他主要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党的报刊的作用。他认为党的报刊应该受党的直接领导, 并且注意阶级层面的宣传工作。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味道, 是经过中国革命的层层考验得出的理论成果, 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毛泽东认为, 中国党报应该坚持党性原则, 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走群众路线, 并且要活泼有趣。这些原则深深影响了几代新闻工作者。随着中国政治环境的变化, 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的来临, 成为中国新闻界发展的一大转折点, 这时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起点。这个时期的领导人邓小平认为, 党报应该全力宣传党的思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加大宣传力度, 鼓励发展经济等思想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到了江泽民时期, 更加确定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 为人民服务原则和方向, 并坚持毛泽东、邓小平的思想。正是一代代领导人新闻思想的丰富发展, 才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现阶段,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走向了国际化, 研究吸收了更多西方传播学的理论成果, 并用新的角度来研究中国领导人的新闻思想, 解读地更加深刻。至此, 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为一个系统的体系, 不仅有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新闻思想, 也有我国自己的实践成果。
二、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点
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自己的特点, 根据对这些特点的了解, 才能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一个更宏观的理解。
1、实践性
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时代的产物, 是实践的结果。我国党报开始于中国革命, 发展于中国革命。因此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本质的特点。把握实践性, 要求我们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作为指导, 充分发挥实践的优势, 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新闻思想。这就直接导致新闻工作中要注意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应该是生活的反映, 必须根据真实事例反映现实生活。马克思说:“人民知道, 报刊尽管受到敌意和轻率的毒素的毒害, 但报刊的本质总是真实和纯洁的, 这种毒素会在报刊的永不停息的滚滚激流中变成真理和强身健体的料。”如果新闻没有真实性, 那么就无法体现出它的实践性, 两者相互作用。新闻的指导性就是来源于它的真实性, 在记者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 基于新闻的真实本性, 陈述真实的事实是前提。如果是虚假的新闻, 谎言总会被击破, 被推翻就不再只是新闻本身, 而是新闻行业。马克思说:“少发些不着边际的空论, 少唱些高调, 少来些自我欣赏, 多说些明确的意见, 多注意一些具体的现实, 多提供一些具体的知识。”正是说明形式主义要不得,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是实践观, 这肯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牢牢把握实践的观点。
2、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是吸收了百家精华, 以及现实实践一步步集成的理论发展。无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还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等理论家都是在实践中对资本主义的新闻思想的借鉴和进步。更重要的是, 对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列宁是第一个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发展的理论者, 他是一个好的表率。在中国, 毛泽东等领导人在革命时期创立党报, 继而发展党报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进一步创造发展。
开放性的另一个表现是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无论是在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都是新闻必须保持的品质。而在社会主义国家, 新闻自由更多的表现为人民群众有自己的发言权, 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 这是为人民服务的最佳体现之一。在阶级社会, 新闻自由属于拥有政权的阶级的一方, 广大人民群众是被迫接受。而在社会主义社会, 人民拥有广泛的新闻自由, 这是一种普遍权利, 而非以往的阶级性的特权。马克思认为, “在纲领和既定策略的范围内可以自由地反对党所采取的某些步骤, 并在不违反党的道德范围内可以自由批评纲领和策略”。可以看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更广泛的新闻自由。
3、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门人文科学, 是具有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学科, 因此, 它具有科学性, 不应该胡编乱造或恣意修改, 特别要防止教条主义或形式主义来看待, 更不能断章取义。在使用该理论的时候, 应该联系实际, 用科学的态度, 正确理解采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
在坚持科学性的同时, 一定要坚持党的原则。列宁说过:“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 要求在对事变作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这是在唯物主义和党的立场上, 要求科学的报道新闻事件。党性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实事求是, 如果不能坚持科学性, 那么新闻的价值就无法体现, 党报也就失去了它该有的作用, 危害将十分大, 影响党与人民之间的良好联系, 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
4、服务性
在社会主义国家, 党是为人民服务的, 那么党报也是为人民发言, 新闻报刊就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刘少奇在1948年《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说过:“你们的笔, 是人民的笔, 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句话直接点明了社会主义国家里新闻报刊的作用。他还说过:“如果能够真实、全面、深刻地把群众的情绪反映出来, 作用就很大。人民的呼声, 人民不敢说的, 不能说的, 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 你们说出来了。如果能够经常做这样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记者就真正上路了。”因此, 党报是帮助人们发声, 既将党的方针政策传达给人民, 也要将人民的声音传达到党里, 这种相互的关系才是一个党报的最好状态。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整体, 不能够只讲党的原则而忽视人民的要求, 也不能表达了事实真相, 却忘记了党的喉舌的作用, 这就说明只有把握了科学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将党与人民紧密联系起来, 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 做到积极宣传党的政策, 才能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 1956:18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 1956:35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 1956:63.
3.浅析马克吐温艺术特点 篇三
关键词:学生特点;融进;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类院校大学生作为将来从事文艺工作的艺术创造者,无论从自身事业发展还是今后实际工作的需要来看,都应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单靠理论的说教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在教学中把艺术院校学生特点融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
一、艺术类大学生个性强、思想活跃,在教学中要坚持学生主体地位
由于艺术作品需要创新,艺术类学生的个性一般都比较鲜明,很有特色,甚至是锋芒毕露,同时也由于艺术人才必须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才华,因而艺术类学生的表现欲望都比较强烈;他们思想活跃,主体意识强,对问题的看法见解独立;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由于其自身性格特质,思维敏锐活跃,对生活充满激情,富有创新精神,但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现实基础,是大学生中最为敏感和具有活力的群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教师一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状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教学工作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讲授这门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把这门课讲好就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和适应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要求。
(二)采用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动式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用以辅助讲授的一种好方法。在案例教学中,可以请学生走上讲台,采用讨论与辩论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选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使教学内容的可变性与相对稳定性有机地结合,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说服力,使教学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如让学生举例并说明音乐、美术中的辩证法,音乐、美术中的作品与商品等。
(三)结合艺术作品拓展学生思路
艺术作品是对现实的形象反映。由于艺术生对艺术作品了解得比较多,因此可以結合艺术作品,加深学生理解哲学原理和某些经济现象。比如运用一幅国画,分析其黑白、冷暖、阴阳、疏密对比、软硬、藏露、湿笔干笔、浓淡墨色等等,说明国画中包含许多像联系、矛盾等哲学原理。艺术生是习惯于形象思维的,在讲解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想象现实,以调动他们的兴趣。
二、艺术类大学生情感丰富,在教学中要做到以情动人
艺术类学生的情感世界比非艺术类学生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在他们看来,科学是以理服人,艺术是以情动人,“艺术就是激情”,艺术是充满情感色彩的活动,不能打动人的心灵、不能激发人的情感的艺术作品不是一流的艺术作品。由于艺术本身特点的影响,艺术专业的学生情感生活相当丰富,他们比其他学科的青年学生更加好恶分明,对外界刺激敏感,情绪易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一)正确引导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厌烦心态
在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第一堂课时,首先向学生提出“作为艺术院校学生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问题,为回答这一问题,教师讲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时,将其处理成为具体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艺术的密切联系。通过讲音乐、美术中的辩证法的事实,既让学生掌握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这一知识点,又让学生明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艺术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让学生了解学习哲学原理势必能派上用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提高。
(二)运用多媒体,吸引学生注意力
运用多媒体创设文字案例、图片、音频、视频教学情境这种方法可以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学习动机、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声像结合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点之一,可利用艺术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音乐、图片与影像,力求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阐释。
(三)教师讲课富有激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性质要求教师必须重视理论的讲解,而不能把注意力只集中在操作电脑上,忽视学生的反应,否则只能使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闷。为此,教师必须富有激情和责任感,讲求教学的艺术,特别是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交流与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如适当的走动,或必要时适当板书,或在播放视频资料时,作出简单、扼要的点评,还可以根据视频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讨论,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以活跃课堂气氛。
三、艺术类大学生专业情结浓厚,在教学中要渗透专业知识
艺术类专业学生一般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专业学习,大都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甚至认为“没有艺术就没有生命”。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专业学习上。进入大学学习后,在对待专业(技能)课程和其他文化课程的态度上,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技能)课程而相对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包括专业理论学科)。相应地,绝大部分课余时间也就被专业技能的训练所占用,这就势必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精神。艺术类学生普遍比较崇拜专业较好的老师或者懂专业的老师,所以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时候,要经常学习艺术方面的知识,尽量保持“内行”的角色,让学生愿意接近。通过这样的载体,把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的专业学习中,使其达到专业素养与人格修养的同步发展。
(一)用艺术名人的感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
金铁霖先生在《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中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机统一,强调中国的民族声乐要想走向世界,立足于世界优秀民族声乐之林,必须始终坚持、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同时也认为声乐艺术、教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理论来源于实践,对实践有指导功能,同时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声乐理论更是如此。任何一门学科在强调它的实践性的同时,一定要强调它的理论性,声乐教学也是如此,也需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中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和科学性这两大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
(二)用专业实例分析说明抽象理论
如在唯物论中讲解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时,结合艺术产生的客观性、艺术创作手段的物质性、时空对艺术尤其是绘画的意义来讲解;在辩证法中讲解联系、整体、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现象与本质时,配合具体的音乐、美术案例来阐述;在认识论中把非理性因素列为专题,论述非理性因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在历史观一章,强调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运用好科技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这种结合艺术的专业来传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让学生摆脱了“哲学无用论”的错误认识。
(三)创设专业情境教学模式
良好的情境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爱憎、好恶,点燃起学生思想的火花,唤起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反之,学生缺乏必要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情绪低沉。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把抽象的概念、原理等教学内容通过情境以具体化,让学生感受到这些概念、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表现。如让学生模拟美术作品拍卖,从中引申出政治经济学(艺术经济学)的原理。
四、艺术类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在教学中应突出实践教学
由于专业特点,许多艺术类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开始独立生活,在外寄宿写生、练画,到全国各地参加各高校单独命题的专业考试,接触社会较早。进入大学以后,艺术教学较强的实践性也要求学生参加较多的社会实践,这也是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这样使他们一进入高校后,就表现出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有更强的独立意识、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
(一)安排学生研读经典名著名篇,写读书报告
通过精读某几本著作,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史学著作、研究历史规律的能力。
(二)要求学生参加实践,考察社会,撰写参访报告和社会调查报告
这是学生走向社会,有针对性地联系实际加深理论问题思考的好方法,立足于学生周围丰富的社会资源,师生可利用“五一”“十一”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自愿者、“三下乡”和寒暑假等自行组织。在参访完之后,要求学生结合相关章节的知识写出较有深度的参访心得,作为平时实践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
(三)专题小论文写作评比
小论文的写作是一种能全面考察锻炼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列几个重要的论题,让学生围绕选定的论题,进行小论文写作训练,包括论题的分析,资料的收集,结构的安排,文字的组织,参考文献信息的规范等。在学生提交小论文后,教师要进行认真的批阅比较,评出优秀小论文,以宣读或传阅的形式在学生中进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练习写作专业小论文的机会,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关注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增加课堂吸引力与实效性
4.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篇四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摘 要:情景交融,这是朱自清散文意境美的又一艺术表现。他善于把写景抒情融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把读者引入一种艺术境界。汪洋奔放、直抒胸臆的诗是美的;余味曲色,含蓄蕴籍的诗更不失为美。诗为什么要含蓄?这是由生活决定的。生活本身就存在着含与露、隐与现、曲与直的现象。同时,进行艺术欣赏的人们,是主观能动的,不希望作家、艺术家把话说尽,一览无余,而是要他们创造出“含而不露”的妙境,以便为人们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天地。含蓄非诗独有,散文亦然。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有余味,有余情,具有咀而“味之不尽”的含蓄美。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 抒情艺术 语言艺术 结构艺术
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一个成熟的作家,其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都烙上鲜明的艺术特色。那就是构思的漂亮精美,结构的严整缜密,情感真挚委婉,语言的朴素清新。
一、抒情的艺术
朱自清的抒情散文,就题材而言,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一)写景抒情的。其中又有以写景物为主的游记和写景文,如《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松堂游记》等;有兼记社会风俗或文物的旅行记,如《旅行杂记》、《欧游杂记》等;有以写地方史迹为主的地方志,如《南京》、《说扬州》等。
二、写人抒情的。涉及父亲、妻子、儿女、友人、佣人,如《背影》、《给亡妇》、《一封信》、《阿河》、《哀韦杰三君》等,多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三、描述生活情趣或抒写生活哲理的文章。李广田在((哀念朱佩玄》一文中说:“他很有风趣的,他的风趣之可爱可贵之不同在于一般的滑稽幽默。”[9]如散文集《你我》中的《看花》、《谈抽烟》、《择偶记》等,都是抒写生活哲理的最好的代表。
四、社会性,政治性较强的题材,抒情意味浓郁。如《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论不满现状》、《论吃饭》等。这些作品的文章之美,是与抒情的艺术分不开的。朱自清散文的抒情,是有其鲜明特色,那就是真挚隐秀。
朱自清的优秀散文,往往兼有叙事、抒情、写景描写、议论等诸因素。根据侧重面的不同,我们从叙事与抒情,写景与抒情,说理与抒情三个角度来探讨朱自清散文的抒情艺术。
(一)叙事抒情,真挚的美
有两种散文,一种是虽然也以现实生活为根据,但在写作过程中,作家对事实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有一些必要的想象和虚构;另一种则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完全不容虚构。朱自清的散文属于后一种。我们读朱自清的散文,的的确确相信他笔下写出来的都是真人真事,都是实录。例如,买桔子的“父亲”,“换了金镯子帮助我的学费”的亡妇,房东太太,和易宽容的叶圣陶,都是真人;象《执政府大屠杀记》中记述的“三一八”惨案,《生命的价格一一七毛钱》中记述作者亲眼所见的,用七毛钱买来的一个小女孩的命运,都是真事。问题的关键是,朱自清善于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娓娓叙来,并抒写自己的真切感受,以达到质朴和真挚的情感美。
朱自清是用散文描写旧时代的小人物能手。由于长期过着学者的书斋生活,不能较多的接触劳动人民,所以,朱自清写得最多最好的是他的家人、学生、朋友、以及旧时代的小资产阶级的小人物。朱自清善于从真实人物身上,选择那些看似平淡,实则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加以描写,从而创造出具有某种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正象鲁迅所说:“……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只要见过被画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谁。”朱自清在对现实生活真人熟悉的前提下,用白描与“画眼睛”手法,能做到以“形”传“神”、以“神”表“情”,让笔下的人物“形神”兼备,而又表露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如《哀韦杰三君》是一篇悼念在“三·一八”惨案中死难学生韦杰三的文章。文章通过回忆韦杰三初入学时经其他老师介绍来访的第一次见面;入学后不久要求转到自己这个班来听课的第二次见面;三月十八日在天安门参加示威游行的最后一次见面几个片断,一再突出韦杰三“静默”,“温雅”的性格,强调他“是一个可爱的人”。朱自清先生以白描的手法勾勒韦杰三的“静默”、“温雅”、“可爱”,然而这样的人竟被反动派虐杀了。这种悲愤的感情隐秀、真挚地从作者的“痛苦”的脸相上表露出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朱自清写人抒情的另一方面,是通过一系列人物生活中典型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自然而然地变人物的“生活细节”为感人的“抒情细节”。“父亲”买桔子的细节,“妻子”照看“儿女”和“我”的细节、“儿女”吃饭的细节等等,这些细节寥寥数笔,不事渲染,而却又真挚吐露质朴的父子之情、夫妻之情、天伦之乐,具有真实之美。
2.事件真实,叙述细腻,抒情真切而委婉。“佩弦先生对人处事,无时无地不见出他那坦白而诚挚的天性,”“凡是和朱先生相识,发生过较深关系的,没有不为他的至情所感的。”朱自清在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的八问时,曾经谈到有关《背影》的写作,“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以上可以看到,朱自清叙事抒情是很注重“至诚”和“写实”的。感情是丰富的,又是较为抽象的,要用文字把感情抒写得具体可感是不容易的。朱自清善于在叙述事实之中,让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能得到情感上的熏陶。
(二)说理抒情,理趣的美
“理趣”,就是诗文与政论的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抒情美感。朱自清赞扬鲁迅的杂感时说过:“这里吸引我的,一方面固然也是幽默,一方面却还有别的,就是那传统的称为„理趣‟,现在我们可以说是„理智的结晶‟的,而这就是诗”。朱自清在偏重于“融情入理”的杂感里,继承了韩愈柳宗之杂说的“理趣”美,又颇受鲁迅杂文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叙事中有“论理”的美,在“论理”中有抒情的美。他早期的杂感,如《航船的文明》、《生命的价格—七毛钱》、《旅行杂记》、《执政府大屠杀记》等,缘事而议,叙议结合,矛头指向旧的社会制度,社会风习和反动的军阀执政府,幽默灰谐中藏有批判的锋芒。到40年代后期,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他自觉地运用杂文这一武器进行战斗。如《论吃饭》、《文艺节纪念》、《论不满现状》、《新中国在望中》等杂感,满腔的诗情常常是通过热情的呼唤,痛快的议论表现出来的。朱自清对当时的杂文进行了这样的评论:“时代的路向渐渐分明,集体的要求渐渐强大,现实的力量渐渐逼紧,于是杂文便成了春天的第一只燕子。从尖锐的讽刺个别事件起手,逐渐放开尺度,严肃的讨论到人生的种种相,笔锋所及越见深广,影响也越见久远了”。这些话,恰好也佐证了他自己杂文的特色。
二、语言的艺术
情景交融,这是朱自清散文意境美的又一艺术表现。他善于把写景抒情融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把读者引入一种艺术境界。汪洋奔放、直抒胸臆的诗是美的;余味曲色,含蓄蕴籍的诗更不失为美。诗为什么要含蓄?这是由生活决定的。生活本身就存在着含与露、隐与现、曲与直的现象。同时,进行艺术欣赏的人们,是主观能动的,不希望作家、艺术家把话说尽,一览无余,而是要他们创造出“含而不露”的妙境,以便为人们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天地。含蓄非诗独有,散文亦然。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有余味,有余情,具有咀而“味之不尽”的含蓄美。《温州的踪迹》中有一篇题为《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就是一例。这题目原是旧词中的一句,而他借画题作为文题,写了这篇读画的散文。然而作者并没有真正着笔评价画的布局安排、色彩调配等笔墨成就,而是巧妙地通过对画面形象的位置、色彩以及神态的细腻描写,生动地传达出了画面同时也是文章本身的优美意境,然后大作一番悟彻人生的联想和发问,使得一篇写画的短文恰如图画一样意韵十足,兴味可人。作者先把画面作了形象的介绍:绿色的帘子斜卷着,一轮圆月,“青光遍满纸上”;嫩绿色的海棠花的叶子“仿佛掐得出水似的”,“花叶拂疏,玲珑有致”;两只墨八哥,“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另一只“别过脸来对着这一只,已缩着颈儿睡了”;“帘下是空空的,不着一些痕迹”。这样的介绍已使人看文如见画了。但作者的艺术才能不只表现在形象地复述画面,也不只在于下些赞语,而更在于通过画面,发掘诗一般的意境,说出自己独特的读画感受,做到文情并茂,意趣盎然,这真是高超之笔,不妨摘录一段:
“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海棠是这样的妩媚和嫣润;枝头好鸟为什么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那高踞着的一支八哥儿,又为何尽撑着眼皮儿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吗?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吗?不,不,不,您得到帘下去找,您得向帘做去找──您该找那卷帘人了?他的情韵风怀,原是这样这样的哟!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着千呼万唤,你能够出来吗?”
这段文字写得如痴如醉,虚实相兼,用一连串疑问和惊叹的语气,把喜爱此画的“留恋之怀”表露得那么动人。景中有情、物中有人,那朦胧的境界,柔和的气氛,有所期待有所依恋的情思,那画意与作者的感受简直是水乳交融了。卷帘人在何处?读者去找吧。朱自清在描述评点中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天地和富有情韵、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三.结构的艺术
散文,朱自清先生把它称之为“随笔”,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感情和表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散文在形式上要散些,在内容上表现更自由,但是,散文所表现的主题不应该是散的,而应该是首尾一致。散文的结构也应该是“散”与“不散”辩证统一,即“形散神聚”。朱自清在《背影》这个集子的自序中,说他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自由”与“随便”。的确,朱自清的散文,表面看来东一语,西一笔,时而叙事写景,时而议论抒情,随笔点染,信笔勾勒,“自由”与“随便”得很。他的散文作品能放能收,放收有序,使作品紧凑集中,切合主题。即便是作品的部分与整体之间,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安排得十分自然,衔接得十分巧妙。亚里斯多德说过,“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分别在于,在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一体”朱自清散文的结构可谓天衣无缝,严谨缜密到了极点。
(一)漂亮的构思
优美的散文,必须讲究艺术构思。
1、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所谓“文眼”,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与集中,把作品的思想与形象辩证地统一起来的“凝光点”。围绕这个“焦点”,或者说是“文眼”,把零散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或者把纷繁的内容集中到某一点上,使作品所表达的思想高度凝聚。清人刘熙载云:“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 [1]惟有“文眼”,主旨才会鲜明突出,意境才会有虚实;惟有“文眼”,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一会有疏密严整。
《春》这篇短小的精美的散文,从各个方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无限的生机和创造力。作品先写对春天的盼望,其次勾画出春天的轮廓,然后具体地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春光图,最后,从春天的自然景物的描绘转到春天中人们的活动的描写: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是的希望。《春》好一幅迎春图,作者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春天的赞颂。一句朴实而似寻常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作品的“文眼”,也是作品诗意的核心。这一“画龙点睛”之句,没有雕琢、也没有粉饰却又有最神奇的功力,有一种不露痕迹的自然美感。说杨塑的名篇《雪浪花》“是叫浪花咬的”一句中的“咬”字,是作品的“文眼。”[2]确实这个“咬”字用得好,内涵丰富,安设得巧妙,但总是有点雕琢的痕迹,不如“一年之计在于春”显得平易,自然,朴实。这一特点,可以从《冬天》一文中得到印证。《冬天》打破时空的限制,记叙了不同时间、地点的三个冬夜的三件事。第一件事,写自己少年时候哥儿三个和父亲一起冬夜煮豆腐吃,父亲当时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第二个事,写十多年前自己在一个冬夜与朋友S君和P君去西湖泛舟,在美丽的湖光月色中,兴意酣浓,但此后彼此就分离了。第三件事,写自己的爱妻还在的时候,一家四口在台州过冬,这个山城的冬天虽然十分冷寂,但“家里却老是春天”。写了这三件事后,作者最后总结说:“无论怎样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3]这是点明主题思想的一笔,很明显,作者把“温暖”当作整篇文章的“文眼”。三幅画面,三种情味,亲切地表现了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夫妇之情;在严寒冷寂的自然气氛中透出一股感情上的“温暖”[4]。这样,三件本来互不相关联的生活小事就由“温暖”连成一个整体,构成这篇艺术的散文。三件小事件“顾注”后篇的文眼“温暖”,而无斧凿之痕。
2.散文的艺术构思,还表现在线索的贯穿上。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都有一条将许多生活片断串通起来并为主题服务的线索,从而使结构谨严整一,完美和谐。没有这样一条线索的贯穿,“生活的珍珠就会散弃一地”,这些材料只能成为互不相关而堆砌起来的片断,不会有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一般说来,线索有“纵贯式”和“横贯式”两种形式[6]。
《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散文的杰作。《背影》能很好地体现“纵贯式”的线索结构,研究朱自清的散文“不可不谈《背影”》。闭“背影”是全文的题目,是全文的“文眼”,更是全文的线索。《背影》前后的叙述,都是必须交代的:“这个背影,是在冬日,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奔丧回家时”的“背影”,开头的“背影”伏笔,到结尾是“近年来,父亲和我东奔西走,出外谋生,读到父亲的来信,想到父亲的背影”,首尾照应。看似刻意雕琢,实则必要。如果没有这种不可少的交代,写这个特殊情况、特殊场合的背影就不清楚了。行文中间,两次写父亲的“背影”,用笔却一详一略,买桔子时的“背影”,作者以白描的手法细细描绘,“跪姗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买桔子回来;“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这段描写,清淡质朴,情真味浓,表现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也反映了朱自清对慈父的怀念之情。父子情真,通过“背影”这一纵贯式的线索,把父子之情表现得含蓄而淡沉,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8]。
另一种是所谓“横贯式”的线索结构。是以内在的思想感情的红线连缀各种不相关的生活片断或画面,并列地组织材料。如《给亡妇》、《冬天》、《春》、《南京》、《蒙自杂记》等等。《给亡妇》一文,是作者为怀念他死去的夫人而写的。文中所用的材料,都是亡妇生前家庭生活的琐事,而且并不相互关联。于是作者写亡妇“为了孩子”,“为了我”,“孩子和我平分你的世界”这两层意思[9],用“横贯式”的线索来结构全文。一件件、一桩桩生活琐事,不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出来,而是把两层意思并列地归类地写出来。使那些并不连贯的材料凝成感人肺腑的艺术整体[10]。较之“纵贯式”的线索结构,“横贯式”结构文章较为困难。刘熙载说:“章法不难于续而难于断……明断,正取暗续也。”[11]因为散文把一件事情按其发展过程,有始有终地写出来比较容易,把许多各不相干的材料连缀起来,既要明断,又要暗续,这就不容易了。
(二)缜密的结构
郁达夫说朱自清的散文充满了“诗意”,其实是和他精研构思分不开的。结构艺术,是构成散文美感的因素之一。所以,“结构永远是测度一个艺术家构思才能的重要标志。”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家均十分重视结构艺术,象左思的《三都赋》就是精心构思,十年而成的。朱自清散文结构严谨,不仅仅体现在漂亮的艺术构思、同时还体现着服务性,整体性,多元性的结构特点。
1.服务性。结构作为形式美的因素,是为表现作品内容服务的,是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可以这样说,结构总是与内容连在一起的,没有脱离内容的单纯结构,一定的思想内容总是呈现着一定的结构形式。正如黑格尔所说:“内容非它,即形式之回到内容,形式非它,即内容之回到形式”。[5]前文所述的“背影”是“文眼”,是作品抒情的主题,也是构成严谨缜密的结构线索。散文《背影》正是以“背影”为核心,对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剪裁和布局,对各种材料进行繁简有致、浓淡相宜的组织安排,来表现真挚的父子之情这一思想主题的。“背影”是父子之爱的缩影,也是编织全文结构的经纬,因而作品的顺序自然,结构严谨而又主题突出。《背影》一文的结构表现着、服务于主题。《春》的结构主要由盼春、描春、颂春三个结构层次组成。其中以“描春”为重点。朱自清巧妙地把主观感受与客观景象结合起来,把时空交汇互织在一起,细致入微而又繁简得当地描绘了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依次而写,层层展开,展现了色彩缤纷、春满人间的巨幅图景,表现了作者因春之来临的无限兴奋情怀。可以看出,“春”是全文的主旨,是全文的线索,也是全文的结构。开篇以“盼春”开启全文,中间的“描春”再现春的生机蓬勃图景,结尾的“颂春”回应开头,同时盛赞了春意盎然的青春活力。《春》一文的情感表达层层递进,结构谨严有致,很好地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2.整体性。朱自清的散文结构,既表现了主题,又服务于主题思想的表达。细读朱自清的散文,深感剪裁的详与略,安排的先与后,缝合的疏与密,有一定的内在秩序。即把七零八碎的互不关联的材料,按一定的逻辑联系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显示了作品结构的整体性。《南京》一文,介绍南京古城风光,顺着游踪,叙写了鸡鸣寺、玄武湖、莫愁湖、明故宫、中山陵、雨花台等大小景点,时而观赏、时而遐想,时而凭吊,表过了古城的“时代侵蚀的遗痕”的时代苍桑感。《罗马》一文,则用了由点到面的布局,以罗马市场为中心,先写罗马“城市上面”的巴拉丁山,继而写“市场东边”的斗狮场,再写“斗狮场”南面的卡拉浴场,把罗马星罗棋布的古迹按顺序连缀在一起来叙写。象这类记游的文章还有《松堂游记》、《莱茵河》、《威尼斯》等等[10]。此外,注重开头和结尾,也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结构的整体性特征。
3.多元性。朱自清散文的结构,不仅具有整体的美,而且变幻多姿,色彩纷呈,富有变化的美。他从主题的需要出发,善于运用对立统一的艺术法则来营构他的作品。作品的结构,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因不同的题材、不同的主题也会因文而异,而呈现出结构的多元性。同是写“哀”,怀念妻子,《冬天》与《给亡妇》的结构不同。前者,作者在怀念亡妇中怀有温馨的甜蜜,以此掩饰内心的楚痛,故采用了“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横断面结构。在对比衬托中隐含着对亡妇的怀念之情,回忆亡妇,顿觉“温暖”。后者,怀念的是一腔悲痛,想到亡妻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内在的怀想和哀痛为线索,一气贯通地抒发感情。《荷塘月色》由“忧”到“喜”再到“忧”的感情跌宕,以写景到抒情来结构全篇。《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则由“喜”到“怒”的感情,以叙到议的表达来结构全篇的。因此特定的情绪,特定的题材,创造了特定的结构。
总而言之,朱自清散文严谨缜密的结构,不仅体现在漂亮的构思上,也体现在多元的结构技巧上;不仅表现着,服务于思想内容,也表现了内容的客观形式—即结构的特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漂亮缜密的写法,尽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蒋荫楠、严迪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国现代文学比较研究》冯锡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3.《朱自清人生风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年版。
4.《现代文学纵横谈》蔡清富,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5.《散文艺术论》付德岷,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6.《现代中国文学专题史》李复兴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朱自清散文艺术论》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生命如背影——读朱自清散文〈背影〉》欧秀蓉,《名作欣赏》,2005年版。
9.《近百年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黄曼君,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浅析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艺术特点 篇五
——就《荷塘月色》《绿》《春》《白水漈》等文 谈朱自清写景散文的结构、抒情手法、语言艺术风格
一、总论
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东海(今连云港市海州区),1948年因贫病死于北平。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腹有诗书气自华,”他的一生,给人们树立了“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榜样,更给人们留下了一道道精美的诗歌、散文、文艺理论等文学艺术的大餐。朱自清于1923年发表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纪实性散文《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如《背影》《你我》《荷塘月色》《匆匆》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二是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的散文;三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借景抒情的小品,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乐。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散文也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一个成熟的作家,其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等基本手法,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那就是构思、结构漂亮精美、严整缜密,情感真挚委婉,语言优美清新而又风格多样。
本文拟从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角度,谈一谈朱自清散文结构、抒情、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下面,请随我走进朱自清下景抒情类散文的精美画廊,去领略其精美的结构、赤子的情感、朴素清新而不失典雅的语言艺术。
二、朱自清写景散文的结构艺术
散文,朱自清先生把它称之为“随笔”,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感情和表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散文的特点,历来被概括为“形散神聚”,即在主旨集中明确的基础上,形式上可以散些,在内容上表现可以更自由。散文的结构也应该是“散”与“不散”辩证统一,即“形散神聚”。朱自清在《背影》这个集子的自序中,说他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自由”与“随便”。的确,朱自清的散文,表面看来东一语,西一笔,时而叙事写景,时而议论抒情,随笔点染,信笔勾勒,“自由”与“随便”得很。但实质上,他的散文能放能收,放收有序,作品紧凑集中,主题明确。即便是作品的部分与整体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安排得十分自然,衔接得十分巧妙。亚里斯多德说过,“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分别在于,在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一体。”朱自清写景散文的结构可谓天衣无缝,严谨缜密到了极点。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结构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构思的缜密完整而又灵活多变,思路纵横开阖如天马行空,而又构思缜密收放自如、法度严谨上,而这一点,又与其文章“文眼”的设置、线索的安排等方面的手法密不可分。
郁达夫说朱自清的散文充满了“诗意”,其实是和他精研构思分不开的。结构艺术,是构成散文美感的因素之一。所以,“结构永远是测度一个艺术家构思才能的重要标志。”一篇好的散文,可以做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让读者思接千古、神飞九天。也正因此,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家均十分重视结构艺术,左思的《三都赋》就是精心构思,十年而成;《红楼梦》批阅五载、增删十次;《浮士德》穷诗人六十年光阴才大功告成。文学史上无数的实例说明了艺术家对构思的重视。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虽不是“长篇之极轨”,但仍然是思路纵横开阖,如天马行空,而又严谨缜密,收放自如,充分体现了多元性的结构特点,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这是朱自清先生写景散文的根本特点。
以《荷塘月色》为例。本文是朱自清先生笔下脍炙人口的名篇,全篇不足一千五百字,但作者的思绪,由眼前的月下荷塘,飞到遥远的六朝,由身处的北平,翱翔到千里外的江南;由眼前的亭亭荷花想到婷婷的舞女,由闻到的缕缕清香,联想到飘渺的歌声,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从视觉到听觉到嗅觉,可谓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但读者却绝不觉得文章散乱,反而觉得优美至极。原因即在于作者收得好——其一,是作者安排了一个圆和的结构,作者从家里出来去寻找宁静,围着清华池转了一圈,读者自然而然随着作者的踪迹饱尝了荷塘的美景;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作者是围绕中心展开的充分的想象和联想,这使得文章的开合做到了与中心的完美一致。作者出门是为了寻找宁静,所以,为找到心灵的宁静当然可以思接千古了。《荷塘月色》之所以能够为大家所喜爱,与其构思的开合不无关系。
《绿》可称为《荷塘月色》的姊妹篇。文章要写的是梅雨潭的绿,但在文章的开篇,作者却巧妙地宕开一笔,用极其美妙的文笔去写梅雨瀑的美景,简直描绘到了美的极致,作者这样安排,不仅交代了潭水的来历,还自然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但作者仍未收手,又去写杭州的绿壁、什刹海的绿杨、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水,用这些名闻天下的名胜来旁衬梅雨潭的绿,这样,简直给读者打开了无数美妙绝伦的美好画卷。但这样写不仅不让人觉得繁琐,反而显得美不胜收。原因即在于,作者开合有度,结构很好地为中心服务。
朱自清的散文很注意开头结尾的严谨照应。《荷塘月色》由出家门到回家门,《绿》开篇是“惊诧于梅雨潭的绿”,结尾是“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春》以盼春开篇,以颂春结尾——这些文章的首尾或直接反复,或变换加强,但都能从结构上给读者以完美的感受。这是朱自清先生写景散文结构上的另一特点,读者只要细心品味,就不难领会,笔者不再赘述。
朱自清的散文结构构思之所以给人以完美的欣赏效果,除以上所讲的善于想象和联想、善于讲究首尾照应外,与下面两点也是密不可分的。
其一、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都有一条将许多生活片断串通起来并为主题服务的线索,从而使结构谨严整一,完美和谐。没有这样一条线索的贯穿,“生活的珍珠就会散弃一地”,这些材料只能成为互不相关而堆砌起来的片断,不会有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春》一文中,“春”是全文的主旨,是全文的线索,也是全文的结构。开篇以“盼春”开启全文,中间的“绘春”再现春的生机蓬勃图景,结尾的“颂春”回应开头,同时盛赞了春意盎然的青春活力。《春》一文的情感表达层层递进,结构谨严有致,很好地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荷塘月色》以寻找宁静为线索,把读者带入清华池畔优美的月下荷塘。正是这一条条明晰的线索把来自生活中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的鲜活的材料,穿成了璀璨夺目的项链。朱自清先生用他精彩的妙笔,展示给了读者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其
二、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清人刘熙载云:“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惟有有了“文眼”,主旨才会鲜明突出,意境才会虚实相生;惟有有了“文眼”,剪裁才会详略得当,结构才会疏密有致。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论篇幅长短,都极擅长文眼的设置,因而作品凝练集中而又收放自如。而文眼的设置,又机动灵活,不拘一格。
有的文眼在开头,如《荷塘月色》,文章一开篇就“揭全文之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全文围绕着这一句话谋篇布局,显得凝练集中。因内心“不宁静”,而去寻找宁静,接着,作品写小路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最后回到家中,从梦幻般的优美回归现实的不静——全文似乎天马行空,塞北江南、古往今来无拘无束,但全围绕一“静”字展开,可谓老练至极。
有的文眼在文中,有的则卒章显志,安排在文尾。如《春》这篇短小的精美的散文,从各个方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无限的生机和创造力。作品先写对春天的盼望,其次勾画出春天的轮廓,然后具体地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春光图,最后,从春天的自然景物的描绘转到春天中人们的活动的描写:“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是的希望。”《春》,好一幅迎春图,作者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春天的赞颂。一句朴实而似寻常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作品的“文眼”,也是作品诗意的核心。这一“画龙点睛”之句,没有雕琢、也没有粉饰却又有最神奇的功力,有一种不露痕迹的自然美感,自然、朴实而不带雕琢。
眼是心灵之窗,“文眼”如人之双眸,是一篇文章之精神所在,朱自清文章在这一点上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一个“宁静”可带你去清华池畔(《荷塘月色》),同样,一个“绿”、一个“惊诧”可带你到梅雨潭边(《绿》),一个“诱惑”又可引你来白水漈旁(《白水漈》)。细心品读,自会发现其散文文眼之妙。
三、朱自清写景散文的抒情艺术
散文本身是长于抒情的文体,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尤其应当抒写“作者心灵的歌声”。朱自清的散文,从纵的时期和横的题材来看,都是以抒情见长。朱自清散文的抒情,具有其鲜明特色。无论是抒写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如《绿》《威尼斯》),抑或皆自然景物排遣抑郁孤愤(如《荷塘月色》);还是叙写父子之情、夫妇之爱;甚至对黑暗社会的揭露讽刺批判,无不充满了作者特有的细腻、真诚,流露着一个拳拳赤子的真挚,表达着作者对生活的浓浓的热爱,把一颗赤诚的心灵捧现在世人的面前。本文拟就作者写景抒情类文章的抒情技巧做一简单赏析。
朱自清写景抒情的文章,无论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无论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还是寓情于事,抑或寓情于理,都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其情感或深沉顿挫,或委婉细腻,或热情奔放,均能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不错的,向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哪里是一个成熟作家的抒情,简直是一个纯情少年的欢呼!面对新生活展现在面前的大好前景,作者描绘了春天的风、春天的雨、春天的花草树木,满怀热情的讴歌春如新生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春》),景物鲜活生动,情感热烈奔放,面对这样的大好春天,谁又能不随着作者欢欣鼓舞呢?在第一次大革命高潮到来的时候,作者游览梅雨潭,在他的笔下,又为我们描绘出了怎样一幅生机盎然的动人画面,抒发了怎样浓郁的无法化解的美好情怀啊!作者描写了水潭的绿,如荷叶,如美玉,如美酒,作者完全陶醉在这一片美好中,他欢呼雀跃,他忘怀所以,(《绿》)我们又怎能不随着作者的畅快心情而律动呢?以上是朱自清散文里直接抒情的两个普普通通的例子,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为了祖国的命运而欢欣鼓舞,而明快的画面,鲜明的情感,又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腔赤子情怀。再举一个情景交融的例子。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典范,《荷塘月色》当之无愧。该文作于大革命低潮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面对反动势力对国家前途的破坏,作者一片忧伤。因此,在一段时间里,作者心潮起伏,难以入眠,一个人在静静的夜里到阒无人迹的荷塘边散步,以排遣内心的寂寞惆怅。在作者的笔下,亭亭玉立的荷叶,袅娜开放的荷花,平日明朗的月亮,漫天璀璨的星斗,全笼罩在一片淡淡的哀怨中,一片朦胧,一片惆怅。作者本想“偷得浮生半日闲”,但最终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文中,作者无一字说道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热闹”只属于“树上的蝉”和“水里的蛙”,但这种笼罩在“淡淡的哀愁之中”的“淡淡的喜悦”,又有谁分不出个中滋味呢?《荷塘月色》一文,达到了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极致。
说到景与情与理的完美结合,还要说一下作者的另一篇文章,那就是《匆匆》。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把一个十分重大的哲理,化作了一个常见的形象,用孩童般童稚纯真的语言,为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哲理——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作者以一天里太阳光线的移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把人生一去不复返的残酷事实与可以周而复始的桃花燕子做形象的对比,把对时光的流逝的感慨、对人生苦短的叹惋、对他人的真诚忠告,与一天中日光流转的形象完美的交融在一起,达到情景交融、情理不分的地步,因此,文章虽然短小,却同样是家喻户晓、人人熟知的名篇。在写景的文章里,朱自清先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精美的自然景物画卷,为我们剖析了一个个深刻的哲理,也为我们敞开了一颗赤子之心。朱自清的抒情艺术是与叙事、写景、议论完美融合起来的。侧重于叙事的“抒情小品”,真挚委婉,偏重于写景的篇章奇丽隐秀,偏重于议论的杂文、杂感机智深沉。总之,朱自清散文的抒情艺术是真挚的,是赤子的欢呼雀跃;朱自清散文的抒情艺术是含蓄的,是歌者的脉脉深情;朱自清散文的抒情艺术是深沉的,是长者的睿智沉思。
四、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
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蕴美向来是文学创作的最高追求,这种内在美是通过怎样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的呢?语言的运用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苏轼在《答谢民师》一文中说:“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说的就是语言运用之难。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把祖国语言运用的极为纯净,极为凝练,具有了非常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研究朱先生的散文创作,我们不难发现,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其散文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他的散文之所以有着超乎寻常的艺术感染力,同他善于熔化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吸取西方语言及句式,提炼群众口头语言的精华,创造出新鲜活泼、自然朴实的散文语言是分不开的。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具体而言,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锤炼句式,自然而凝练,清新且厚重。能熟练运用口语语汇,又能引用或锤炼精彩的文言句式,因而显得朴素自然,清新流畅,而又凝练含蓄,典雅庄重,既具有生活的新鲜,又具有文化的厚重。有的文章一朴素为主,平淡之中见真纯。如《背影》,作者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表现浓浓的父子之情;有的以炼句取胜,如《匆匆》,作者采精警之语,展人生真谛;有的兼而有之,如《欧游杂记》中的《威尼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这样介绍圣马克堂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建筑在十一世纪,原是卑赞廷式,以直线为主。十四世纪加上戈昔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十七世纪又参入文艺复兴期的装饰,如栏干等。所以庄严华妙,兼而有之;这正是威尼斯人的漂亮劲儿。“庄严华妙,兼而有”之;这正是威尼斯人的漂亮劲儿”,前面一句,简洁明快,后边一句,纯用儿化,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将古典诗词信手拈来为我所用也是朱自清散文的一大特点。看下面一段:“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州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荷塘月色》)
作者不满于眼前的黑暗恐怖,希望得到自由与民主。在文中,作者将《采莲赋》《西州曲》信手拈来,把江南生活的自由美好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与现实的黑暗恐怖形成鲜明对比,典型,充分,又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充分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和雄厚的文化积累。这样的例子在他的文章中举不胜举。
二、巧用叠词、双声叠韵词语、儿化词、整散句,构成其散文语言独具的音韵美。
朱自清的文章,灵活自如的发挥了汉语语言的各种优势,将汉语特有的音韵美发挥到了极致。
(一)叠字叠词的巧妙运用,形成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叠字叠词,在我国古典诗词歌赋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它造成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或反复回环的抒情气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下面仅举一例作为说明。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荷塘月色?》
这短短几百字,连续使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袅娜”“粒粒”“缕缕”“仿佛”“渺茫”“密密”“脉脉”“静静”“薄薄”“淡淡”“参差”“斑驳”“峭楞楞”“弯弯”“隐隐约约”“重重”“阴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二十几个叠字或连绵词,读起来简直就是朗朗上口的诗篇。
细读朱先生的散文,你会发现,其散文如诗歌般,充满了音乐的美感。
三、运用缤纷修辞,铺展装饰美
朱自清的散文里,不论是朴素美的“淡妆”,还是装饰性的‘浓抹’,都使语言生动形象至极,尤其是缤纷的修辞,仿佛优美的旋律萦于耳际,久久绕梁。
朱自清先生不愧是语言艺术的大师。在他的散文里,比喻、拟人、反问、对比、夸张、排比、反复等常见修辞手段,琳琅满目,比比皆是,把语言装饰起来,如同语言艺术的长廊,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举几个例子: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把月光比作流水,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梅雨亭“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浮在天宇中一般”(《绿》),把亭子比作雄鹰,写出亭子凌空欲飞的气贯长虹之美感。这样的语言,状物写景,形象生动,又把静态的食物写的具有了动态的美感,一箭双雕。
《匆匆》里“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匆匆》),太阳有“脚”,能“挪移”。这是拟人;“于是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匆匆》),一组排比句,用具体的事件,细腻独到的笔触写出了时光匆匆流转的现实,提醒人们把握好时间,形象生动,细腻感人。
更需要指出的是,朱自清先生还善于运用通感、博喻等修辞手法,可谓把语言技艺运用的炉火纯青。
通感常出现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荷塘月色》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清香”飘渺,似有似无的荷之清香,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后一句则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充分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进入诗境一般。
博喻也是朱自清先生极擅长的艺术手段。
《绿》里,“这里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冷人想着所曾触到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这段话,作者综合运用博喻、通感、移用的修辞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从视觉、触觉等方面形象地表现出梅雨潭水绿的波状、情致、柔润、清亮,令人叹为观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一段话把花朵比作温润的明珠、闪烁的星星、出浴的美人,把月下荷花的温润、纯洁、柔美脱俗写的活灵活现。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牛毛般细密、花针般明亮、细丝般柔软——又有哪一个能不被作者神话般的春雨陶醉呢?
“移就”也是朱自清散文中极其常见的手段。在他的笔下,水上城市威尼斯的海水“那么浓,那么酽,会带你到梦里去”,看海水如品浓茶,色香俱佳;威尼斯的建筑“简洁不罗嗦,痛快之至”,看建筑如读妙文,酣畅淋漓;威尼斯的歌女“颤着酽酽的歌喉”,听歌声如饮美酒,醇厚天香。这些语言,充分调动了读者的各种感官,把语言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结束语
“读好文章,如因醇酒,久而弥笃.”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散文的艺术画廊,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学习朱先生的散文,在欣赏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散文意境、生动绝妙的语言艺术的同时,在取材方面、立意方面、结构方面等对于创新文章无疑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真正的好文章是不朽的,先生的著作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附记
毋庸置疑,作为特定时期的特定人物,其文章必定会打上特定时代的烙印,且一定会有作者的个性特征表现出来。就朱自清而言,新旧文化的冲突,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在他的文章里无疑会留下鲜明的印记;作者的多愁善感,也显得小资情调颇浓,而缺乏爽朗和大气;在今天看来,部分地方甚至存在媚俗的嫌疑,或者有拼凑文采之嫌。但这都不足以全盘否定朱自清散文的魅力——吃惯了大鱼大肉,看惯了刀光剑影,不妨品一品红酒清茶,听一听苏州小调。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审美。
余光中先生在一篇名为《朱自清是现代散文大师吗》的文章中,分析了朱自清散文的缺点,其中有很多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读后受益匪浅。于先生对其喜欢用女人来作比喻(文章列举了《荷塘月色》《绿》等文章中的比喻)颇有微词,指责其缺乏新意,虽不无道理,但未免偏颇。说《荷塘月色》中以“出浴美人”比喻荷花显得牵强,确有道理;但《绿》中几个比喻应该是很出色的。如果因用女人作比喻就全盘否定,那第一个该批倒批臭的就该是屈原了——他可敢把国君都比作美人的——屈原正是这种手法的“始作俑者”。不知于先生以为然否?至于说朱自清写《荷塘月色》的时候只是一个年轻人,写出来的文章却老气横秋,让人觉得像是一个中年人写的作品,也是该指责的,这种看人观事的标准就已经是有失厚道了。
6.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 篇六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党。然而,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于是,在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即就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了解并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于不同的实践需要,能动的选择马克思、恩格斯的不同思想,结合本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中国特有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再将其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最后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很好的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又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提炼和升华。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在遵义会议以后实现的。第二次飞跃是在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初步实现的,于是也就造就了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新时期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从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没有解决好的关于社会主义认识问题上开始的,因而如何实事求是地对待毛泽东的挫折和失误,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当时党中央的主要负责人却提出“两个凡是”,不承认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坚持这些错误。在这个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邓小平
尖锐的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他旗帜鲜明地支持关于实践是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大会,推动全民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此后,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反复论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他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他第一次明确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对此作了深刻的论述,指出:要求实现四个现代化,如同过去搞革命一样,必须实事求是,这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由此可以总结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承前启后的事业,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条件。作为普通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和继承。
邓小平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及总结历史又正视现实、放眼未来,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进行锲而不舍的理论探索,呈现出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邓小平一贯坚持从现代化的角度、世界的角度和未来来看待
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进入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及时领导党和国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为此,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及其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奋斗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了深刻的分析。同时,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所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都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卓越的预见性。
第二,把握时代特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历史主体意识。列宁说过,“首先估计到区别不同‘时代’的基本特征,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认清了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我们才能以此为依据估计这国或那国的更详细的特点。”邓小平对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进行了正确分析,“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并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世界的主题”的科学判断,以此作为观察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客观依据。他领导党和国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反复强调无论遇到什么干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都不能动摇。他看到当代经济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竞争,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的高科技革命正蓬勃兴起,新的产业革命和技术给人类带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冷战结束,国际政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也为我国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如果我们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迅速发展自己,就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充分体现了邓
小平把握时代特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历史主体意识。
7.浅析杜帕克艺术歌曲演唱特点 篇七
关键词:亨利·杜帕克,艺术歌曲,大线条乐句,弱起小节,表情术语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兴起,音乐的表现力更为丰富, 更多的反映作曲家内心情怀的作品大量问世,而声乐这门古老的艺术逐渐开始由篇幅庞大的,需要由专属剧院演出的歌剧逐渐的发展到另一个由钢琴伴奏歌唱表达情感为主要手段的小型化声乐体裁分支,这就是艺术歌曲。法国作曲家亨利·杜帕克创作的艺术歌曲中运用了在当时较为新颖的创新技法,并结合不同哲学观诗人所写的诗词,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在杜帕克所写作的艺术歌曲作品中,在法国音乐高雅浪漫的基础上有着令人心醉深邃的音调,在各个声种特有的音色中可以利用胸腔比不同这一特点诠释出有别于其他声种不一样的味道,合理的按照比例使用,能够对杜帕克的艺术歌曲的诠释有了更深一层的特色。
总之,在演唱杜帕克的艺术歌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杜帕克艺术歌曲中大线条乐句的演唱:在杜帕克所写作的艺术歌曲中较为常见的演唱段落就是大线条连贯的乐句演唱,一般这样的乐句用于表现抒情或者略微伤感的乐段, 如杜帕克的艺术歌曲作品《菲迪莱》、《叹息》等,演唱杜帕克艺术歌曲中这样的抒情长句应从容的吸气,使横膈膜得到支撑,同时使得共鸣腔体充分打开,且在演唱这些连贯的乐句时应选择好气息释放的配比,同时使声音演唱起来更加具有流动性,明亮又能够确保气息的行程,充分的表达出整个乐句所带来的情绪。
杜帕克艺术歌曲中的弱起小节演唱:在杜帕克所创作的艺术歌曲中,歌唱旋律中以弱起小节为起首的歌曲笔笔皆是。如《雷蒙德庄园》、《邀游》、《佛罗伦萨小夜曲》等, 以及《菲迪莱》、《叹息》等歌曲中也因为情绪的需要有着大量的弱拍小节,在演唱这些乐句时因为在弱拍上起首往往是为了后面的强拍来做准备,所以往往演唱这些乐句时应该更加丰富声音上带来的情绪,柔和的进入演唱旋律是较为正确的一种方式,即衬托了杜帕克在写作中有意铺垫的情绪, 又能够为后边的强拍所带来的语气进行对比,所以在演唱杜帕克艺术歌曲中的弱起句时应尽量使声音变得相对柔和的同时,在语气的使用上也应与后面即将出现强拍上的逻辑重音做出对比,从而充分的表达出作者在歌曲写作中所留下的歌曲内涵。
杜帕克艺术歌曲中表情术语的演唱理解:艺术歌曲的主题大多与爱情相关,同时延伸出更多的内涵,而杜帕克的艺术歌曲创作在这一方面有着更为独特的见解。在表现不同内容时就会使用不同的情绪,所以歌曲起首所选用的表情术语也不尽相同,当然歌曲中也有大量不同表情记号来表达乐曲中不同的情绪,在歌曲起首所使用的表情记号中如《叹息》 所表达渴望爱情的淡淡的忧伤的情感就使用了lento(慢、慢的)这一节奏,而像《雷蒙德庄园》中的从一个侧面描写被爱情所伤的人,无法找到其内心的雷蒙德庄园,所显得那样的哀伤与悲愤,所以杜帕克选用了assez vif et avec force( 适当的活跃与气魄) 这样的表情术语,这些起首的表情术语都能够提示出歌曲整个的演唱基调,所以在演唱杜帕克艺术歌曲时,所给出的速度提示和节奏严格演唱,但是在演唱时更应根据节奏的特性以及歌曲内所表达的内容演唱得“张弛有度”,使歌唱方法贴切情感语气与情感统一,更加贴近歌曲所带来的内容,从而得以诠释歌曲的本质。
杜帕克艺术歌曲演唱中的声音控制:杜帕克的艺术歌曲以、内涵深刻、表现力丰富、情感细腻著称,而男中低音一般给人的印象是高音可能会欠缺,尤其可能在演唱杜帕克艺术歌曲中的细腻的抒情唱段会给人失去灵活、自如的感觉,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演唱杜帕克的艺术歌曲,如《菲迪莱》 高潮部分连续的高音以及《雷蒙德庄园》中强烈的情绪,演唱这些连续激动的音区相对较高的音时切勿使用那些所谓的“英雄式”方式,那样只会显得笨重不够灵动,应在歌曲的情绪内按照歌词所表达的含义正确的使用声音的配比来完成各种所表达的内容,所以应该在贴切歌词内涵的同时保持打开的状态下做到自己放松,而像杜帕克所创作的《邀游》等速度较快的歌曲唱段中主要是表达歌曲中内心独白或者较为仓促而晃晃不安的心情,旋律起伏平稳,但是主要在体现人物的内心,所以在诠释上应该注意逻辑重音,在唱出这些字符时似说话、似吟唱,用最轻巧的方式唱出最为贴切的声音,恰当的表达出歌曲内在的意境使演唱的旋律更加富有表现力。
8.浅析龙城画派的艺术特点 篇八
摘 要:本文以皖北书画之乡萧县龙城画派为研究中心,从龙城画派的确立到传承发展入手,进一步分析兼具文人画素养和世俗情怀的龙城画派的艺术特点——以书法为根基,笔墨为利剑挥洒浓厚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龙城画派;写意精神;乡土情怀
1 龙城画派形成
龙城为萧县之古称,是萧县的“首府”城镇。萧县地处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古为萧国,春秋附庸于宋,秦置萧县,由此而得名。萧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素有“文献之邦”“文化大县”的美誉。这里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花甲寺古遗址,有因刘邦藏身避祸而得名的皇藏峪,山峦叠翠,霞蔚云蒸,千年古刹——瑞云寺掩映在群山林海之中,宛如镶嵌在千里平原上的一颗明珠。有“瀑布山腰老树前,僧寮一簇锁寒烟。不经陆羽煎茶过,谁定江南第几泉?”的圣泉,有苏东坡知徐州时写下《祈雪雾猪泉文》的雾猪泉,有记录宋太祖赵匡胤落难经历的拔枣泉……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萧县独特的书画艺术,从清代到当代,二百多年过去了,萧县画家为中国艺术史书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2 龙城画派的传承与发展
萧县艺术发展史可谓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的孕育发生到汉唐的发展,再到宋元明清成熟直至20世纪以后的全面昌盛,传承有序,脉络清晰。萧县华家寺出土的骨器、玉器和陶器上的纹饰可以看做是萧县地区最早的艺术萌芽,发展到汉代,数量丰富,雕刻精美形象生动的画像石的发现,标志着萧县艺术的一个高峰,为此后萧县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萧县人刘裕虽是武将出身,却不废诗词歌赋,书法造诣极高,其子侄及孙辈中艺术人才辈出。之后萧县地区的各种艺术创作一直延续传承,到明清时期,迎来其艺术的又一高峰。明代萧县人王国辅善画兔,纤毫毕现,栩栩如生,在其影响下,萧县地区画家辈出。清代乾嘉年间的吴作樟与郑板桥多有交集,书画艺术受到乾隆皇帝赏识。与吴作樟同时的张太平以及稍后的刘青笠、刘云巢,同治年间的侯子安、清末宝池和尚、路南荫等画家也都画名远播,声震徐淮,自此龙城画派得以确立。20世纪以后,龙城画派的画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其影响力也从徐淮扩展到全国乃至世界。王子云从萧县出发游学四海,最终成长为中国美术史论专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并提携后辈王青芳、刘开渠,使其走上艺术之路;王子云之后萧县走出了王启民、欧阳南荪、刘惠民、刘梦笔、朱德群、卓然、萧龙士、郑正、薛志耘、郭公达等一大批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们秉持“重传统、重笔墨、重师承”的艺术理念,不断开拓大胆创新,为中国美术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3 龙城画派艺术特点
3.1 兼容书画的写意精神
中国画的发展一直与书法紧密相关,自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作出“故工画者多善书”的陈述以后,不断得到继承响应,至元代赵孟頫更加坚定,主张绘画应该“以书入画”,并在一幅画中写下“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的题画诗,认为书画创作方法有相同之处。元以后,随着文人画的大发展,“书画同法”之说被越来越多的画家所认可,将书法用笔融入绘画的见地已是金科玉律,遂致写意画大发展。萧县地区自古便有深厚书画传统,相传南朝武帝刘裕、文帝刘义隆皆善书,上行下效,刘宋以来历代有书画才俊问世。龙城画派发端于明末,至清代中后期发展壮大,正是明清“以书入画”的水墨写意画大发展的黄金时期,“重传统、重笔墨、重师承”的龙城画派的画家自然不出其外。曾寓居萧县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工草书,法怀素,用狂草笔法作画。笔姿放纵,气象雄伟,对龙城画派创建起重要作用。在黄慎的引导下,萧县画家冲破画坛正统派画风的牢笼,以阔笔写意,泼辣豪放的画风声震徐淮,成为融合南北新画风的地方艺术流派。这种“以书入画”的传统自龙城画派创建,一直延续于此派画家们的艺术血脉之中。
3.2 泼辣爽利的笔墨挥写
如果说书法是中国画的基础,笔墨则是中国画的灵魂。在对笔墨的追求方面,龙城画派画家几乎达到了痴迷的境界,无论顺境逆境始终坚定不移笔耕不辍,倾心于笔墨,力图用最少的语言诉说最丰富内涵。明初,文化政策森严,崇尚写意、重主观表现的文人画遭统治者排斥,一时间画坛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半步,萧县画家依旧不改笔墨写意之风。如以花鸟、人物见长的王之麟和书画兼擅的许祖辉等人,非但没有就此改变一生风格,依旧强调以书入画,追求水墨干湿浓淡的强烈对比,向水墨大写意迈进。之后萧县画家在青藤、八大绘画实践和理论影响下,以“扬州八怪”为师,逐步形成水墨淋漓、泼辣爽利的写意画风,传承至今,萧县龙城画派画家依然坚持笔墨挥写。萧龙士遍习潘天寿、青藤、八大、石涛、吴昌硕等前辈艺术大师,善用泼墨、破墨、积墨技法,笔墨淋漓,受到齐白石称赞;享誉国际的欧洲先锋派艺术家朱德群,致力于抽象画探索,但始终抱有水墨情怀,把水墨技巧融入油画创作,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趣味;甚至在刘开渠的雕塑中,我们似乎也能感受到行云流水般的写意情怀。
3.3 雅俗共赏的乡土情怀
龙城画派发源地萧县地处皖北,至今仍为经济欠发达县份,民风淳朴,远离城市喧嚣,独得田园之趣。龙城画派艺术家们从平凡的乡野生活中获得美的灵感,将文人画精神和乡土情怀融为一体,倾诸笔端。绘画创作题材丰富,既有文人倾心的梅兰竹菊、墨笔荷花等,也不乏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蔬果禽鸟乡野百物,形成了独特的雅俗共赏的艺术趣味。龙城画派大多来自乡野田园,有的甚至出身农家,耳闻目染,遥观俯瞰皆为充满泥土芬芳的田园之景,以文人之笔墨挥写乡土之景物,艺术之浪漫与生活之平淡相遇相融,赋予作品深深的人文关怀。
4 结语
龙城画派是皖北地区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积淀而成的一个重要艺术流派,为皖北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独特艺术魅力,形成了以书法为根基,笔墨为利剑挥洒浓厚的人文情怀。未来龙城画派应该发挥其文人画与乡土文化融汇的独特韵致,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不断整合皖北历史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扩展和丰富龙城画派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周积寅.画派摭议[J].中国书画,2005(3).
[2]孙献华.近现代皖北美术人才兴盛现状及成因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2(7).
[3]孟梅林.安徽省“龙城美术现象”述评[J].宿州师专学报,1999(2).
[4]祖爱民.萧县书画源流浅说[N].美术报,2008-06-14(034).
【浅析马克吐温艺术特点】推荐阅读:
浅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论08-27
语文特点浅析07-17
浅析法律英语的特点08-30
浅析沟通的艺术07-17
书法艺术浅析08-28
玉米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浅析08-05
杜甫《登高》的艺术特色浅析09-19
浅析加强国有企业党员队伍建设的特点和对策07-22
播音与主持艺术浅析播音与主持中情感表达10-09
浅析艺术教育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作用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