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文学常识

2024-07-27

小学语文教师文学常识(精选8篇)

1.小学语文教师文学常识 篇一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劝学类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 劝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字聿》

惜时类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

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送别类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别董大》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4.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 赋得故草原送别》

四季类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咏柳》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 甫 《绝句》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 甫 《春雨》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山行》

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 《江雪》

10.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柳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爱国类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文天祥 《过零丁洋》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岳阳楼记》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绝句》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示儿》

友情类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赠汪伦》

思乡类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静夜思》

节日类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 《元日》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清明》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水调歌头》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心情类

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 游 《示儿》

高兴

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 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 白 《早发白帝城》

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 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中国历代诗文名句

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3.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5.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8.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9.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古诗名句中点字成金的事例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

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谦受益,满招损。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8.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9.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10.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1.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12.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13.言必行,行必果。 吃一堑,长一智。

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5.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1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19.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20.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21.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

22.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23.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24.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2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26.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27.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28.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9.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30.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31.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32.竹篮打水-一场空

33.兔子尾巴-长不了

34.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35.门缝里看人-看扁了

36.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7.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38.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9.明珠弹雀-其得不复

小升初语文考点大全

01

生字类考题

1.读准字音:主要是对同音字、多音字和音近字的读音要能够辨别清楚,防止混淆。特别是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确定读音。我们课文中有不少多音字,要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读什么音。有些汉字读音完全相同,我们称它们为同音字。同音字虽然音同,但字形和字义基本上都不同,要注意区分。

【常见题型】

(1)多音字组词。

(2)选择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3)给一个音节写出3个(或若干个)以上的汉字。

2.认清字形:汉字的笔画比较复杂,要认清字的形体,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要注意区别形近字,做到书写正确。形近字是指形体相似、差别不大的字。有的是偏旁部首易混淆,如“日”和“目”;有的是个别部件易混淆,如“辩”和“辨”;有的是结构单位相同,位置不同,如“陪”和“部”;有的是笔形易混,如“见”和“贝”;有的是笔画多少、长短易混,如“末”和“未”。区别形近字,我们要养成一丝不苟的好习惯,从字音、字形、字义上仔细区别。

【常见题型】

(1)写出汉字的笔画(或笔顺)。

(2)按汉字的结构要求写字。

(3)加(或换)偏旁组字再组词

(4)选字填空。

(5)区别形近字组词。

(6)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7)把下面繁体字的简化字写出来。

3.理解字义,会查字典:不同的汉字表达的意思不同,不少字是一字多义,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我们要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义。我们还要能运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来熟练地查字典,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字义,正确用词,提高我们的识字能力。

【常见题型】

(1)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2)读一读,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3)根据一个字的不同意思组词。

02

词语类考题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是我们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一)我们要正确地认读和书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尤其要在理解词语的意思上多下功夫,要能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及同一词语的不同含义,才能准确地使用词语,也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理解词语不能靠死记硬背,要弄懂它的意思,除了查字典、词典得到确切的解释外,还可以采用下面的一些方法:

1.把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先弄清楚,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如“一丝不苟”。“苟”就是“马虎”,“一丝不苟”就是“一点也不马虎”。

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如“富裕”就是“富足”。还有的词可以用简洁的语言作解释。如“慷慨”就是“情绪激昂的样子”。

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义。

4.注意词的褒贬义。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判断词的感情色彩。如,“果断”和“武断”的感情色彩截然不同;“骄傲”则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常见题型】

(1)给带点字写出(或选择)正确的解释。

(2)一词多义。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或是同一个词语的不同意思)

(4)判断词语的感情色彩。(或按词语的感情色彩分类。)

(二)我们要能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

汉语词汇丰富多彩,它的特点之一就是近、反义词很多。近义词中,意义完全相同的叫等义词。

辨析近义词,要注意:

1.分辨意义上的细微差别。有的是词义范围大小不同,如“战斗”和“战争”;有的是词义轻重不同,如“优秀”和“卓越”。

2.分辨色彩上的细微差别。有褒贬之分;书面语和口语之分。

3.分辨用法上的细微差别。有些通常固定地和某些词语搭配,如“简单”和“简朴”,“简朴”可以和“作风”搭配成“作风简朴”,而不大和“简单”搭配成“作风简单”;有些在适用的对象上有上、下之分,如“爱护”则多是上对下,“关爱”则都可以用。

辨析反义词时要注意:

1.词义是同一范围。

2.词性要相同。

3.有的反义词有一个,有的反义词不只一个。

【常见题型】

(1)写出近义词(或反义词)。

(2)找出句子中的近反义词。

(3)选词填空。

(三)要会正确地搭配词语,给词语归类。

词语搭配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在搭配时,除了要注意词语的搭配是否符合习惯,还要注意近义词意思上的细微差别。做词语归类时关键要读读这些词语,想想这些词所表示的事物可以分为哪几类,再按照一定的类别一个个地写。

【常见题型】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将前后搭配得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3)选择正确的词语。

(4)将下列词语分类。

(5)按要求写词语。

(6)画出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7)按顺序排列词语。

(四)要能正确使用成语。

成语是我们五年级同学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要认真掌握课文中的一些成语,还要注意课后的积累,做到不仅会写成语,不写错别字;知道成语的来源(古代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古代诗文、人民群众的口语)、意思,尤其是其中一些关键字的意思;还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常见题型】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2)根据意思写成语。

(3)解释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判断成语是否正确,并改正。

(5)区分成语的感情色彩。

(6)写近义、反义成语。

(7)将成语按要求归类。

(8)按要求写成语(如按来源写,按季节写,按数字写等)

(9)写出成语中的故事、主人翁等。

03

句子类考题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学习句子是进行阅读、写作的基础。我们要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对于含义深刻的句子,要体会所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我们要能正确地用词造句。

按照句子的作用,一般把句子分为四种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按照句子的结构,又可分为单句和复句等。在单句中,我们要知道区别什么是完整的句子;在复句中,我们要知道前后两个句子是什么关系,该用什么合适的关联词。

句子常见的练习有以下几种:

1.按要求造句。可以是给定的词语或关联词,也可以是一定的句式。

2.变换句式。通常要求变换的句式有:“把”字句和“被”字句;肯定句和否定句;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陈述句和反问句。做这样的练习,一要看清要求(或例句),明确是要变换什么;二要注意变换后的句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三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如改反问句时,可以用一些常用的词加强语气,“难道不”、“怎么会”等;四要改后认真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是否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有没有漏写某些内容,写错别字等。

3.扩句和缩句。扩句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其次,在主干词语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修饰词语可以添加一处或多处,只要合适就行;再者,把扩好的句子读一读,看是否通顺,是否比原句的意思更具体、充实。缩句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两部分;其次,找出每一部分的主干词;再次,去掉修饰的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成完整的句子。扩句和缩句都一定要注意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4.修改病句。首先要弄清句子的病因,再对症下药。常见的句子毛病主要有:

(1)句子不完整,缺少成分(如,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添加缺少的成分

(2)用词不当(如,近义词或关联词用错)→换合适的词语

(3)搭配不当(如,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彼此不能搭配,或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或是不符合语言习惯)→改成合适的搭配

(4)语序混乱→调整语序

(5)前后矛盾→改或删

(6)重复罗嗦→删

(7)不合逻辑,不合事理(如,有些句子概念使用错误,或是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改

在修改病句中,仍然要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对句子的改动一定要小,有时句子的毛病不只一处,要仔细分辨,还要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改完后认真读一读,检查检查。

5.句子的修辞。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每一种修辞手法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要注意的是:

(1)区分比喻和拟人。比喻是打比方,要有两类事物,通常有比喻词(当然,有些句子中有“像”“好像”之类的词,但不是比喻句,我们要仔细辨别);拟人是把事物当人来写,要有人的动作、表情、语言。

如,“小鸟在歌唱。”是拟人句,而“小鸟像个歌唱家。”则是比喻。

(2)夸张既有夸大也有缩小,但要注意必须以生活真实为基础,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才会使人觉得自然合理。

(3)排比注意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且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当。

(4)设问和反问要注意区别。设问和反问都有明知故问的特点,但设问是自问自答,答案在问题外;反问是问而不答,答案就在问句中。

我们应该多读读课文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的句子,体会它们的用法,并背诵积累下来。

6.理解句子。理解句子是读懂文章的基础。句子有难易之分,难懂的句子大致有这样几类:内容距离生活实际远的;结构较为复杂的;含义比较深刻的;对表达文章情感、思想有较大作用的。理解这些句子,一要主动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二要抓住句子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三要注意把句子的理解和对整个课文的内容、情感的理解联系起来。

7.整理句序。这要求将一些顺序混乱的句子,按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以准确表达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做这类练习,可以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1)仔细阅读每句话或每组句子,理解它们的主要内容。

(2)综合各句的意思,想想这句话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

(3)想想全段的内容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即找出排列顺序的依据。如:按事情发展顺序,还是时间顺序;是方位,还是总分等。

(4)按确定的顺序排列。

(5)按排好的顺序仔细读几遍,看排得对不对,如果发现问题就进行调整,直到排得通顺连贯为止。

2.小学语文教师文学常识 篇二

一、现状:语文教育文学荒漠化

著名作家赵丽宏在《永远不要做野蛮人》中有这样一段话:“大概十年前, 我接待过英国作家莱辛, 她的一句话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也使我产生共鸣。她说, 在英国, 有高学历的‘野蛮人’越来越多。这些‘野蛮人’懂得最先进的科技知识, 能操纵最复杂的机器, 却缺乏情感, 缺乏情趣, 缺乏宽容博爱的精神。造成他们‘野蛮’的原因, 是因为他们不读文学作品。这样的话出自一位文学家之口, 也许有人认为失之偏颇, 但她确实是指出了一个在现代社会具有的普遍性的现象。”是的, 文学作品之于人的精神世界, 犹如雨露之于原野。假如原野没有雨露的滋养, 假如精神世界缺乏文学的滋润, 结果就只能是文化荒漠的出现, 人格品德的弱化, 人文素质的退化, 进而就是精神家园的荒芜。

随着现代社会的都市化、商业化, 现代人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 生存竞争、出人头地的欲望所造成的沉重身心压力, 出现了喜欢娱乐刺激、诙谐轻松的文化选择的倾向, 影响到青少年的阅读取向, 产生热衷感性娱乐文化而冷漠、疏远文学作品的现象。同时中小学生能用于阅读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这是一个令人担忧, 也多少使人感到悲哀的中小学生文学荒漠化的现象。如果年轻一代这样成长起来, 那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老民族很可能走向浮躁和浅薄。

在文学荒漠化的大背景下, 小学语文教育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是教材的选文上, 名家名篇的数量太少。一个学期, 学习的课文大约是二、三十篇, 而极富有文学性的课文少之又少。林语堂先生认为学生在校“所读非书”, 他说教科书“算不得真正的书”。二是教师缺少引导孩子阅读文学作品的意识。教师的兴趣点在课文的讲解上。笔者认为仅以此作为语文营养, 孩子们将会营养不良。三是家长没有为孩子创造阅读文学作品的氛围。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曾指出, 许多家长只允许孩子读那些如何写作文的书, 却不允许他们读文学作品, 认为这些东西对提高孩子的作文成绩并无直接的帮助。如今孩子们即使有随心所欲阅读的条件, 家长能否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阅读文学作品的氛围?

二、呼吁:小学语文教育不能缺失文学熏陶

什么是文学?文学是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人类文化之一。熏陶是指由于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 (多指好的) 。为什么小学语文教育要注重文学熏陶?让我们先来看看大师名家是怎样学习语文的。

比如鲁迅先生, 是小说家, 又是散文家、文艺批评家、思想家;郭沫若先生, 戏剧、诗歌、史学、书法无不精通……从教育的角度看, 这些大师在成长的历程中, 其中最重要一点是他们从一起步就在人类文化精品的滋养下成长, 在学生时代对名著的熟读成诵, 既是语言文字的积淀, 更是与先哲前贤对话, 此营养是极为丰富而全面的:既有语言运用的艺术, 又有思想的启蒙、人格的熏陶。

当代著名表演艺术家、剧作家、散文家黄宗江曾说:我十多岁时, 当时的课文, 周树人、周作人、朱自清、冰心……诸大作家的名文都有, 法国都德的《最后一课》也在课本中, 古典的唐诗宋词, 古文观止的选篇也有不少, 初识了《陈情表》、《出师表》……从我自己的经验感到, 我们少年时的课业比较多彩多元, 而又重视经典、古典。

原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舒芜也说:我在十二岁之前读了“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说岳全传》、《说唐》、《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影响更长远的, 还是那些新文学书。我在进初中之前就能时时亲近这些, 熟悉这些, 受到新的文艺空气的熏陶, 是一大幸事。

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讲师曾昭奋曾说:小学五年级时, 老师把《与吴质书》、《陈情表》、《兵车行》、《岳阳楼记》……抄在黑板上, 我们一个字一个字抄下来, 跟着老师朗诵, 课余背诵。几十年了, 不时记诵它们, 由不懂到懂, 由浅入深, 反复体味它们的文化、道德的内涵和作者们的爱心, 它们已经成为自己文化、道德修养和感情的组成部分。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则说:小时侯接受的教育犹如建房的打桩工程, 做人的基础夯得扎实, 面临任何风雨不飘摇;文化基础打得扎实, 如手脚在自己身体上一般, 运用自如, 终身受益。

大师和名家都以自己的切身经验在告诉我们, 少年时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就会形成扎实的文化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首先指出的便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 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 小学语文教育不能缺失文学熏陶。

三、实践:进行文学熏陶的策略

有人担心, 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接触文学作品是否太早。非也!前文中提到的大师名家, 哪一位不是从懵懂时就接触了并不太解其意的文学作品。中国的文化讲究的就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老舍先生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曾给青少年们提出忠告:读古典文学名著、外国文学名著、中国现代文学名著, 是长远受益的, 它会影响你的情趣, 扩大你的心胸, 使你用多元的角度去独立思考问题、观察事物, 具有欣赏人世间丰厚的文化遗产的能力。

1. 丰富教学的文学意味。

由于在教材的选文上, 富有文学味道的名家名篇很少, 在教学中就应当通过各种渠道来丰富课堂教学中的文学意味。

(1) 介绍背景激发兴趣。学习一篇课文时, 课文下方的“本文作者是……, 选入课文有改动”往往会引发孩子的好奇和兴趣。作者是怎样的人?还写过什么作品?原文是怎样的?各种期待在孩子脑中盘旋。此时, 介绍作者及背景能激发孩子了解作家、学习课文、阅读作品的兴趣和欲望。

如教学老舍先生的《猫》, 从“老舍”这个名字开始介绍, 还有老舍先生的爱好、生活经历、作品、文风等, 孩子一下子被深深地吸引住, 他们不一定能全部理解, 但至少一位大师开始在孩子心里扎根了。学习了《猫》, 老师所介绍的《养花》、《骆驼祥子》已经激发了孩子的阅读期待。

又如教学古诗, 很多古诗孩子在学习前已经朗朗上口, 老师就可以在理解诗意、感受诗境的基础上, 讲解诗人的有关背景。像《长相思》的作者纳兰性德, 为什么会将这首词写得如此凄清深沉?随着老师对纳兰性德生平的介绍, 孩子被深深感动, 对诗有了更深的体会。

(2) 扩充内容, 突出文学感觉。教学一篇课文, 还应补充一些内容, 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有更多的文学感觉。如学习《少年闰土》, 可以补充《故乡》的内容进行阅读;学习《最后一头战象》时就可以把沈石溪的其他动物小说读给学生听。每一次“回顾拓展”的“日积月累”里, 出现了很多选自经典文著的语句, 像《老子》、《庄子》、《论语》等, 老师就可以再找一些里面的传世佳句或篇章呈现给孩子, 带着孩子走进经典。

(3) 诵读积淀文学语言。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十分重视诵读, 对于诵读的意义、作用有精辟的见解:“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等等。而且对诵读的要求、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如朱熹的“凡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这种传统的诵读方法既符合语言文字的特点, 又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规律。可以说, 古人语文教育的成就不得不归功于诵读的运用。青少年时期记忆力最好, 先抓住时间把文学经典的篇章或片段输入学生大脑, 逐步理解它们的思想情感内涵, 从而积淀下文学语言, 形成文学语言习惯, 这对塑造学生的文化灵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除了课本中的必背篇目外, 教师应补充一些适宜的名篇供学生选读背诵。

2. 创设阅读文学作品的氛围。

(1) 发挥教师的自身魅力。俗话说“言传身教”, 一个经常阅读文学作品名家经典的老师, 其文学底蕴和文学修养在言行、教学、品格中处处呈现, 时时对学生起示范熏陶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 培养起对书的酷爱, 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其次, 师生共读经典, 能够消除师生之间审美的距离, 最大程度地避免教师按个人主观意愿为孩子选择书目, 使孩子阅读处于“非自由”的状态。共读就是共同生活;共读, 就是创造共同的语言与密码, 拥有共同的语言。只有拥有共同的语言才能保证交流的通畅。只有共同的密码, 孩子们与老师的交流才会充满了欣喜, 老师和孩子的交流才会充满魅力, 只有有共同的语言才能使阅读文学经典的热情持续下去。

(2) 营造浓郁的文学气息。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最主要的生活空间, 对孩子进行文学熏陶, 还要营造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浓郁的文学气息。

学校里浓郁的文学气息的形成, 可以借助班级的“读书角”。在“读书角”放置文学经典, 在在墙壁上张贴经典名句, 在图书室进行阅读, 都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进行熏陶默化。家庭环境是否有文学气息也是很关键的。购置文学作品, 家长和孩子进行共同阅读, 才能形成浓郁的富有文学气息的家庭环境, 为孩子文化素养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如英国文学史上的勃朗特三姐妹, 她们之所以能写出蜚声世界的经典文学巨著, 与她们小时候的阅读习惯密不可分。她们的父母经常陪她们共同阅读优美抒情的文字, 消遣漫长的冬夜。春暖花开的时候, 她们常常聚集在野外, 朗诵自己或别人的诗作。文学的种子自此就深埋在她们的心底, 这正是她们能写出《简·爱》和《呼啸山庄》的源泉。

3. 拓展阅读文学作品的空间。

(1) 结合教材, 推荐课外阅读的文学作品。课外读物丰富多彩, 其中也不乏一些无聊乏味的东西, 如果不加选择, 那读的效果也是一般的。因此, 要根据课内阅读适时地向学生推荐合适的文学作品。比如上完《猫》, 就可以推荐老舍的散文和小说;学习《祖父的园子》, 可以把萧红的《呼兰河传》介绍给学生;至于学习《草船借箭》、《“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等选自古典名著的课文, 更是引导学生阅读的好时机。

(2) 充分发挥阅读指导课的作用。如果说结合所学课文给学生推荐文学作品属于零散推荐的话, 那么阅读指导课则可以“批发”推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多数学生原有的阅读基础以及现实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 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学作品, 还可以利用导读课就文学作品阅读要求和方法作适当的指导。

(3) 有效开展多种阅读竞赛活动。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文学作品活动是很有实效的,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开展“走进文学长廊”写读后感活动、“古诗文诵读”活动、美文诵读活动等。通过一个阶段的文学作品的阅读, 学生有了自己的“所得”以后, 就应该及时创设条件, 搭建平台, 让学生的成功体验飞扬起来。当学生感到阅读有意义时, 就会越读越起劲, 越读越愿意读。

总之,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注重用人类文化的精品来充实孩子纯朴的心灵, 为他们打下一生发展的基础。孩子在阅读了一定量的文学作品后, 语文教材上那些简短的课文对他们来说就非常容易理解了。语文教育将成为与人类文化长河连接着的溪流, 顺着这条小溪, 孩子们可以溯流而上, 寻找语文的源头, 寻找知识的源头, 寻找生命的源头。

参考文献

[1]赵丽宏.永远不要做野蛮人[J].少年文艺, 2002, (11) .

[2]李振村.给孩子的心灵以滋养[J].小学语文教师, 2003, (3) .

[3]王丽.我们怎样学语文[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2.

3.小学语文教师文学常识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学生;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的培养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占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仅仅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广大教师必须要给予积极的重视。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的内涵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确保学生掌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之下教师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有基础的赏析能力。在表达与交流方面,教师要训练学生的思维独立性,让学生坚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科学的方式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循序渐进的进行相关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工作有待提高的地方

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在成绩的背后,小学语文教小学之中关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工作却仍存在有需要提高的地方。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当前的教学活动之中重点被放在了语言分析之上,虽然这一大方向并不存在有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之下,教师会忽视对学生进行具体内容的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就很难有机会就某一作品有自己的看法和简洁,所以学生看到的文学就不免显得呆板和僵硬。因此文学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机会大幅度的减弱。长此以往这会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产生恶劣的影响。

1.传统教学思想禁锢太深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受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太深,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之下,小学语文教学不可避免的走上了功利化的道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之下,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更加偏向于教导学生理性分析文章的方法,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思想情感的表达更适合用近似于数学的方式进行解读。殊不知这样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在这一过程之中学生并没有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因此其文学素养也很难有比较大的提升。过分重视语文教学的功利性让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变成了代办繁琐的“数据”分析。学生在繁重的学习负担之下渐渐丧失了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各种各样的练习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冲动,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看上去过得去的成绩。这种方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约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2.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订

实事求是的讲,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使用的教科书的质量是有待提高的。笔者认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所使用的教材跟学生实际情况的匹配度还有待提高。虽然当前教材之中有一部分文学作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实际生活经历等,但是还有一部分作品需要进行撤换和修改。小学语文教学使用的教材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应该将儿童文学的比重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在教材的选择之中重视文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以此来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此外教材也应该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材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影响也需要教材编订者在编写教材的时候给予积极的重视。

三、促进学生文学素养提升的建议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学素养的提升可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比较高的文学素养作为基础,学生在人际交往、接人待物和琐事处理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去的更好的成绩。因此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意义非凡。

1.重视字词和语法方面的教学

要想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首先教师就需要在字词和语法教学方面下功夫。汉字的字形结构意义丰富,简单的构造里面就大有文章可以做。教师可以从汉字的构造、字形、字义还有偏旁部首等各个方面加以扩展和延伸。而通过字词和语法的教学可以为以后的文章教学和段落分析等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有了扎实的字词方面的底子就有了深入探寻文学实际的工具,在这一工具的帮助之下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文学世界的奇妙之处。比如修辞的运用、作者文章架构的设计、思想情感的表达等各方面。所以在进行字词和语法方面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细心和耐心。比如说在进行句子赏析和段落欣赏的教学的时候,笔者首先就让学生就段落或者文章之中的重点字词进行记识,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内容的语言美和节奏美。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文章内容的朗读和理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在字词和语法教学之后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作者的情感。这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说笔者在教学《送别冰心先生》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让学生熟悉了字词和段落,接下来笔者就着重给学生介绍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在理解重点和难点的地方着重进行讲解。比如那不一样的告别仪式、葬礼上一反常态的颜色使用还有音乐的使用,同时在讲解这些内容的时候笔者将自己的感情带入其中,学生的情绪都受到了比较大的感染,因此文章所要表达的人们对冰心去世的伤心难过以及缅怀热爱之情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容易。

广大语文教师要对文学素养的重要意义给予积极的重视并且在实际教学活动之中体现出来。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解决好当前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秀丽.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小学生的能力培养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3).

4.小学语文文学常识必背 篇四

1.毛主席喜欢唐代诗人‚三李‛指李白(浪漫飘逸),李贺(奇艳瑰丽),李商隐(沉思缜密)。毛泽东代表作《沁园春雪》《长征》。

2.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赞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一斗诗百篇‛.3.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诗史‛),又称‚杜工部‛(‚杜拾遗‛)。

杜甫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及‚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高度赞美李白的诗歌艺术。杜甫《梦李白》‚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4.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凡一代有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 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补充:明清小说。)

其中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于世。

汉赋代表作:班固《两都赋》、曹植《洛神赋》。

5.清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中有两个典故:项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

6.蒲松龄代表作《聊斋志异》。

7.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

8.唐诗中风格迥异。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王昌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即追求语言通俗易懂)诗人代表。

9.至圣孔子(圣人)

亚圣孟子

书圣王羲之晋

画圣吴道子唐

诗圣杜甫

词圣苏轼

文圣欧阳修

茶圣陆羽唐

药圣李时珍

医圣张仲景东汉

草圣张旭唐

药王孙思邈唐

田园诗人陶渊明晋

诗歌之父屈原战国 历史之父司马迁西汉 10.《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汉书》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论语》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编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史界誉为‚实录、信史‛巨著。

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概括史学、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孙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

藏族叙事诗《格萨尔王传》我国最长的史诗.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代表作有《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郭沫若《女神》中国第一部新诗集。. 11.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12.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13..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法家的韩非子。

14.我国国歌歌名《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15.‚知音‛一词来源于战国时期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

16.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而立(三十)不惑(四十)知天命(五十)花甲(六十)古稀(七十)耄耋(八九十)期颐(一百)

17.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18.苏轼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之,而古今之能事毕矣。‛(‚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

19. 苏轼对杜甫的诗、韩愈的文、颜真卿的书法、吴道子的画,评价极高。

20.苏轼,字瞻,号东坡居士。是稀有的全才,诗、词、文、书、画无不精妙。开创豪放词派。1.奥运口号‚更快、更高、更强‛。在2008年举办第29届奥运,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吉祥物‚福娃‛(5个).22.三国时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

23.北宋时期‚三苏‛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24.三班:汉朝史学家、政治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其中班

昭是我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26.书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27.鲁迅:‚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流传于世仅八十回,后四十回由高鄂补写。

《红楼梦》,堪称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时称‚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现在已成了一门‚红学‛。

28.苏联作家高耳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29.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水浒传》元施耐庵,作品人物有‚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

《三国演义》元罗贯中

《西游记》明吴承恩

《红楼梦》清曹雪芹

30.名著心血知多少?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是锲而不舍、呕心沥血,才写出了千古传诵的名著。事业的成功在于恒心和毅力,让我们学习他们‚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吧!

司马迁《史记》15年

班固《汉书》25年

王充《论衡》31年

许慎《说文解字》22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19年

沈括《梦溪笔谈》9年

李时珍《本草纲目》27年

蒲松龄《聊斋志异》20年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34年

宋应星《开工天物》20年

曹雪芹《红楼梦》10年

孔尚任《桃花扇》15年

30.《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修编。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

31.《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32.《汉书》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33.《论语》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编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34.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史界誉为‚实录、信史‛巨著。

35.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概括史学、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36.孙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37.《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

38.藏族叙事诗《格萨尔王传》我国最长的史诗.39.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代表作有《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40.郭沫若《女神》中国第一部新诗集。

41.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42.南宋著 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43.苏轼,字瞻,号东坡居士。是稀有的全才,诗、词、文、书、画无不精妙。开创豪放词派。

44.奥运口号‚更快、更高、更强‛。在2008年举办第29届奥运,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吉祥物‚福娃‛(5个)。24.三国时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

45.北宋时期‚三苏‛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

46.三班:汉朝史学家、政治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其中班

昭是我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书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47.三国时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

48.北宋时期‚三苏‛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

49.达尔文《物种起源》20年

歌德《浮士德》60年

50..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名人传》写了三位名人: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代表作《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和《月光曲》等。双耳失聪对于一个作曲家是多么残酷的打击, 但他不向厄运低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5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泰斗。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作品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法国伟大作家,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52.世界著名童话作家

丹麦作家安徒生,作品《海的女儿》《丑小鸭》.53.德国作家格林兄弟,作品《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

54..律诗分为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尾联(七、八句)。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55.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6.古代四大美人:西施(沉鱼)西施浣沙、王昭君(落雁)昭君出塞、杨玉环(闭月)贵妃醉酒、貂蝉(羞花)貂蝉拜月。36.古称‚三教九流‛三教指儒、道、佛三教。

九流指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十家指在上述九流的基础上再加上小说家。

57.爱国诗人陆游是我国历史上留下诗篇最多的诗人,流传诗有九千多首篇。

58.句子从语气和用途上分,陈述句、感叹句、祁使句、疑问句。

59.中国历史朝代:三黄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东本晋,南北隋唐和五代,南宋之后元明清。

60.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是: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61.航天英雄:杨利伟(神五)。聂海胜、费俊龙(神六)。

62.城市别称:

福州(榕城)

泉城(济南)

春城(昆明)

成都(蓉城、锦城)

广州(羊城、花城)日光城(拉萨)水城(苏州)冰城(哈尔滨)

63.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64.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65.岁寒三友:松、竹、梅

66.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67.长城著名三关: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

68.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与山西鹳雀楼并称中国四大名楼。

69.文学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70.五行:金木水土火。

71.古代四艺:琴、棋、书、画。

72.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印刷术、火药。

73.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印度。

74.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75.母亲节:每年的五月第二个星期日。

76.父亲节:每年的六月第三个星期日。

77.世界环境日:6月5日

78、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文学常识总复习

1. 中国历史朝代:三黄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东西晋,南北隋唐和五代,南宋之后元明清。

2.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3.《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修编。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楚辞》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第二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收集而成。主要有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端午节吃粽子,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唐代诗人的雅称: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唐诗中风格迥异。

6.唐代诗派代表: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王昌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即追求语言通俗易懂)诗人代表。7.唐代诗人“三李”指李白(浪漫飘逸),李贺(奇艳瑰丽),李商隐(沉思缜密)。

8.中国古代名人“至圣”:至圣孔子(圣人)、亚圣孟子、书圣王羲之·(晋)、画圣吴道子(唐)、诗圣杜甫(唐)、词圣苏轼(宋)、文圣欧阳修(宋)、茶圣陆羽(唐)、药圣李时珍、医圣张仲景·(东汉)

草圣张旭(·唐)、药王孙思邈(·唐)、田园诗人陶渊明(·晋)、诗歌之父屈原(·战国)、历史之父司马迁·(西汉)。8.《西厢记》是元代最著名杂剧家王实甫的代表作,也是元代的压卷之作。主要人物有崔莺莺、张生、红娘等。《窦娥冤》“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代表作,是元代悲剧中不朽之作。

5.《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名著,讲述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是一部浪漫主义杰作。

6.《桃花扇》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的所作,讲述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是明清传奇戏剧的压卷之作。7.《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作品。

8.三国时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

9.北宋时期“三苏”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

10.三班:汉朝史学家、政治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其中班昭是我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11.书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12.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元·施耐庵,《三国演义》元·罗贯中,《西游记》明·吴承恩,《红楼梦》清·曹雪芹。13.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王充《论衡》、许慎《说文解字》、司马光《资治通鉴》、沈括《梦溪笔谈》、蒲松龄《聊斋志异》、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曹雪芹《红楼梦、孔尚任《桃花扇》。

14.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丹麦作家安徒生,作品《海的女儿》《丑小鸭》.德国作家格林兄弟,作品《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

15.中国文学史的多个“第一”: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第一部词典是《尔雅》,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汉书》,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论语》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编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史界誉为“实录、信史”巨著,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概括史学、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孙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藏族叙事诗《格萨尔王传》我国最长的史诗;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代表作有《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郭沫若《女神》中国第一部新诗集。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16.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17.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18.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19.岁寒三友:松、竹、梅

20.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21.长城著名三关: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

22.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与山西鹳雀楼并称中国四大名楼。

23.文学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24.五行:金、木、水、土、火。25.古代四艺:琴、棋、书、画。

26.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印刷术、火药。27.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印度。

28.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29.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赞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斗酒诗百篇”。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诗史”),又称“杜工部”(“杜拾遗”)。韩愈的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指李白、杜甫的诗作。李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杜甫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及“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高度赞美李白的诗歌艺术。杜甫《梦李白》“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的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及“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写的是蜀相诸葛亮。30.清·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中有两个典故:项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蒲松龄代表作《聊斋志异》。31.《唐诗三百首》编著蘅塘退士,清代人,原名孙洙,与夫人徐兰英一起编选,共选入310首诗。民谚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32.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法家的韩非子。

33.我国国歌歌名《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34.“知音”一词来源于战国时期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

35.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立(三十), 不惑(四十), 知天命(五十), 花甲(六十), 古稀(七十), 耄耋(八九十), 期颐(一百)。

36.“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唐宋八大家”的说法缘自明代茅坤编定的一本书《唐宋八大家文钞》。

37.苏轼,字瞻,号东坡居士。是稀有的全才,诗、词、文、书、画无不精妙。开创豪放词派。苏轼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之,而古今之能事毕矣。”(“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苏轼对杜甫的诗、韩愈的文、颜真卿的书法、吴道子的画,评价极高。38.古诗名句中点字成金的事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即推敲典故的来历。

39.中国文学史上的“二”: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隐 杜牧。

40.“三山五岳”是指: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41.“三皇五帝”是指:三皇:伏羲、燧人、神农 ;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

42.经典四书:《大学》《 中庸》《 孟子》《论语》

43.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44.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45.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46.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47.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睢 48.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

49.战国七雄:赵、魏、韩、齐、秦、楚、燕。50.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51.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

52.神话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53.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54.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 《赵氏孤儿》《精忠旗》 《清忠谱》 《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55.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56.中国十部著名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5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58.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士-进士。59.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

60.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长沙岳麓、衡阳石鼓、商丘应天府。61.中医四诊: 望、闻、问、切。、62.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

63.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64.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65.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66.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反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67.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太白楼。

68.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老残游记》(刘鄂)《孽海花》(曾朴)

69.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70.四史:《史记》《 汉书》《 君汉书》《三国志》

71.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

72.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诗作、书法。

73.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与苏轼。74.南朝三谢: 谢灵运、谢惠连、谢眺。

75.三瘦词人指:李清照。三个名句是:“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76.宋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大成、尤袤。

77.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 《白兔记》《拜月亭》 《杀狗记》 78.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 79.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80.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 《在人间》《我的大学》 81.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指:老葛朗台、夏洛克、泼留希金。82.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 《饥荒》 83.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杨朔、秦牧。

84.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金陵,北京-顺天。

85.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86.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欧阳洵、褚遂良、张旭。87.五谷:稻、麦、黍、菽、麻。

88.死的五称:天子-崩,诸候-薨,大夫-卒,士-不禄,平民-死。89.五官:耳、目、口、鼻、身。90.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91.五味:甜、酸、苦、辣、咸。92.五脏:心、肝、脾、肺、肾。

93.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94.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赵树理。95.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96.六畜:马、牛、羊、狗、猪、鸡。

97.造字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5.小学语文必背文学常识 篇五

1.毛主席喜欢唐代诗人“三李”指李白(浪漫飘逸),李贺(奇艳瑰丽),李商隐(沉思缜密)。

2.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赞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一斗诗百篇”.

3. 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诗史”),又称“杜工部”(“杜拾遗”)。

杜甫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及“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高度赞美李白的诗歌艺术。杜甫《梦李白》“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4.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凡一代有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 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补充:明清小说。)

其中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于世。

汉赋代表作:班固《两都赋》、曹植《洛神赋》。

5.清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中有两个典故:项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

6. 蒲松龄代表作《聊斋志异》。

7. 诗仙李白, 诗圣(诗史)杜甫, 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 诗豪刘禹锡。

8. 唐诗中风格迥异。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王昌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即追求语言通俗易懂)诗人代表。

9.至圣孔子(圣人) 亚圣孟子 书圣王羲之晋

画圣吴道子唐 诗圣杜甫 词圣苏轼

文圣欧阳修 茶圣陆羽唐 药圣李时珍

医圣张仲景东汉 草圣张旭唐

药王孙思邈唐 田园诗人陶渊明晋

诗歌之父屈原战国 历史之父司马迁西汉

10.《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汉书》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论语》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编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史界誉为“实录、信史”巨著。

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概括史学、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孙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

藏族叙事诗《格萨尔王传》我国最长的史诗.

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代表作有《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郭沫若《女神》中国第一部新诗集。

.

11.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12.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13..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法家的韩非子。

14.我国国歌歌名《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

15.“知音”一词来源于战国时期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

16.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而立(三十) 不惑(四十) 知天命(五十) 花甲(六十) 古稀(七十) 耄耋(八九十) 期颐(一百)

17.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18.苏轼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之,而古今之能事毕矣。”(“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

19. 苏轼对杜甫的诗、韩愈的文、颜真卿的书法、吴道子的画,评价极高。

20. 苏轼,字瞻,号东坡居士。是稀有的全才,诗、词、文、书、画无不精妙。开创豪放词派。

2 1.奥运口号“更快、更高、更强”。在举办第29届奥运,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吉祥物“福娃”(5个).

22.三国时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

23.北宋时期“三苏”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

24.三班:汉朝史学家、政治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其中班 昭是我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26.书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27.鲁迅:“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流传于世仅八十回,后四十回由高鄂补写。

《红楼梦》,堪称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时称“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现在已成了一门“红学”。

28.苏联作家高耳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29.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水浒传》元施耐庵,作品人物有“花和尚”鲁智深, “豹子头”林冲。

《三国演义》元罗贯中

《西游记》明吴承恩

《红楼梦》清曹雪芹

30. 名著心血知多少?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是锲而不舍、呕心沥血,才写出了千古传诵的名著。事业的成功在于恒心和毅力,让我们学习他们“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吧!

司马迁《史记》 班固《汉书》25年

王充《论衡》31年 许慎《说文解字》22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

沈括《梦溪笔谈》9年

李时珍《本草纲目》27年

蒲松龄《聊斋志异》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34年

宋应星《开工天物》20年

曹雪芹《红楼梦》 孔尚任《桃花扇》15年

30.《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修编。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

31.《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32.《汉书》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33.《论语》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编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34.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史界誉为“实录、信史”巨著。

35.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概括史学、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36.孙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37.《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

6.小学语文知识汇总字词句文学常识 篇六

1、提供(gōng)口供(gîng)商贾(gǔ)桎梏(ɡù)

2、“荟萃”不要写作“荟翠”。“竟然”不要写作“竞然”。“竣工”不要写作“峻工”。“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要写作“一年之季在于春”。

3、根据后面的比喻义,在括号里填入由“风”字组成的词语。

例如:(风雨):比喻艰难困苦。

(风暴):比喻规模恢弘而气势猛烈的力量。

(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

(风浪):比喻艰险的遭遇。

(风声):比喻传播出来信息。

(**):比喻纠纷和乱子。

二、文学常识积累:

(一)、你知道吗?

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唐?白居易

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5、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娜尼娜》及《复活》。

(二)、古诗词鉴赏: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1、这是一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动的艰辛,表达了对渔民困苦生活的同情。

2、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第二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了第一句“往来”的原因。

3、第三句指出了风浪中若隐若现的捕鱼的小船。

4、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一、字词:

1、他受上级的差(chāi)遣来到这所城市工作。

2、由于他的过错,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财产,在法庭上,他留下了忏(chàn)悔的眼泪。

3、在这个场(chánɡ)院里,叔叔每天做的就是不停地翻晒粮食。

4、这个养鸡场(chǎnɡ)的规模很大,可以满足周边的居民一天的需求

5、昨夜的一场(chǎnɡ)雨,让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

二、文学常识积累:

(一)、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在诗中的第一句中,“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是所感。

2、诗中的词语所表示的意思分别是:“枫”是季节;“桥”是地点;“夜”是时间。

3、点出全诗主旨的一个字是:愁。

(二)、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般温暖的阳光。

2、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3、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4、你还知道哪些古诗是赞美母爱或是亲情的呢?

一、字词:

1、海上的波(bō)涛很大,很容易着(zháo)凉的,还是披上一件外套吧。

2、菠(bō)菜是一种很有营养的蔬菜,你可以尝试一下,其实并不是像你想的那样难吃。

3、“你怎么对待什么事情都这么淡薄(bï)啊?一点都不热情,一点积极性都没有。”老师严肃地说。

4、周边的码头可以停泊(bï)100只货船左右。

5、现在都提倡用母乳哺(bǔ)育孩子。

二、文学尝试积累:

(一)、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用的是拟人化手法。

3、本诗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

补充:

(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

12、从诗中可以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三月),地点是(黄鹤楼),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扬州)。

13、诗中有关叙事的诗句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4、诗中借景抒情、抒发诗人与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诗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5、选出下列对诗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C)

A、“故人”即自己故乡的人

B、“烟花三月”是指在三月的某一天,诗人一边燃放烟花,一边为朋友送行。

C、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景中有情、情境交融。

D、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喻体分别有“碧空尽”“天际流”。

一、字词:

1、中学毕业以后,他来到北京,投奔(bân)叔叔,想学一技之长。

2、虽然他失去了物质上的享受,但是他没有麻痹(bì)自己,而是积极地寻找新的起点。

3、犯错误时,不能想着一味地包庇(bì)孩子,而是应该好好地教育他。

4、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他终于迸(bânɡ)发了,不仅在考试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变得谦虚、真诚了。

5、他不好好工作经常奴颜婢(bì)膝地巴结上司,真让人瞧不起。

二、文学常识积累:

(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送别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2、诗中点题的一句是:“故人西辞黄鹤楼”。文章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网 htt

3、“烟花三月下扬州”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4、李白还写过一首《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两首可以一起比较记忆)

(二)、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

一、字词:

1、“你相信吗?这张薄薄(báo)的纸能承受10斤的重量!”老师拿着纸对大家说。

2、小明不会剥(bāo)皮,所以很少吃带皮的水果。

3、艾青在他的诗《春》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bâi)蕾(lěi)。”

4、大学毕业以后,他到处奔波(bō),寻找工作,想过放弃,但最终,他坚持下来了,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5、我认为这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并行不悖(bâi)。

二、文学常识积累:

(一)、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本诗表现了诗人(喜悦畅快)的心情。

2、“还”字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而且隐隐地透露出遇赦的喜悦。

3、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

4、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

(二)、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一、字词:

1、在乒乓球比赛中,小明经过12分钟的苦战,终于以11:9扳(bān)回了一局,赢的很不容易啊。

2、稗(bài)官野史这个词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3、很多的海外同胞(bāo)都希望能够看到国庆时举国同庆的场面。

4、这位政客在政乱中纵横捭(bǎi)阖(hã),成立了自己的政党。

5、“快都把湿衣服放在热炕上炮(bāo)干了。”连长看着那个冻得发紫小兵,关切地说。

二、文学常识积累:

(一)、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2、“日照香炉生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3、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

(二)、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桃花潭水深千尺”夸张而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汪伦深情厚谊的赞美和感激。

2、你还知道哪些送别的诗句?

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

一、字词:易读错的字音

1、这块纸很粗糙(cāo),在上面写字感觉很不舒服。

2、课间休息的时候,教室里很嘈(cáo)杂,根本无法安心做题。

3、这里的树栽的参差(cī)不齐,反而有种特别的美感。

4、每个城市在发展上的差(chā)距,都可以演化成进步的方向和动力。

5、他每次出差(chāi)的时候,都会带点特色的东西给家人。

二、文学常识积累:

(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孤独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其中,比一般地叙说他乡做客要强烈得多。

2、诗中最能够表现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句子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3、杜甫《月夜》中有两句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与遥知兄弟等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异曲同工。

(二)、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高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以洗练的语言和苍劲的形象取胜,思想感情深沉雄厚,他的诗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岑”。

2、“天下谁人不识君”以反问句式亲切直率地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的热情赞美、深切的劝慰。

一、基础知识:

1、容易读错的字音:

开学在(jí)即一触(jí)即发信(jīān)笺(jǐ)脊梁

例句:

开学在即,你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了吗?

比赛进行到这个时候,双方的争斗一触即发。

这个信笺是去年我在日本买的。

努力进取的我们是祖国未来的脊梁。

2、疑问句:向他人提出一个问题或询问一件事情的句子,语调高升,句末用问号。如:

你怎么一点也不开心?

二、文学常识:

(一)你知道吗?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诸葛亮

(二)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2、这首诗采取了白描的手法。

3、这篇《所见》形象地刻画出了放牛娃天真活泼和率真的神态。

一、基础知识:

1、常读错音的字:

放荡不(jī)羁 通(jī)缉令(jí)即使(jì)觊(yú)觎

2、句型的知识要点:

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一个完整的句子,一般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面一部分说明“谁”或者“什么”(主语部分),后面一部分说明“做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谓语部分)。如:“神六”发射成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1、句子的类型:

根据句子的用途和语气,句子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设问句、反问句、把字句、被字句等。

(1)陈述句

陈述一件事情,语调平直,句末一般用句号表示。陈述句有肯定、否定以及双重否定三种形式。否定句有否定词,双重否定用两个否定词表示肯定。如:

肯定形式:大家都喜欢像他这样的孩子。

否定形式:大家都不喜欢像他这样的孩子。

双重否定形式:大家不会不喜欢像他这样的孩子。

二、文学常识:

(一)你知道吗?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蒲松龄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杜甫

(二)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暖风”运用了双关的手法,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

2、题:书写。

3、休:停止、罢休。

4、诗中“熏”“醉”两字将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一、基础知识:

容易读错的字音:

(jiān)缄默开花(jiē)结果事情(jiã)结果攻(jiã)讦

造句:

看着他缄默的样子,我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看!那棵桃树结果了。

“无论我们怎么努力,事情的结果也不会改变了。”姐姐垂头丧气地说。

当众攻讦他人的隐私是不道德的。(攻讦: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隐私而加以攻击(多指因个人或派系利害矛盾)。

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商量或者向别人提出要求的句子。一般是降调,语气坚决的句子句末标点用叹号;证据缓和的句子句末标点用句号。

如:

你不应该在教室里打闹。

打开门,帮帮我吧!

二、文学常识:

(一)你知道吗?

四面胡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留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二)、悯农(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写出丰收的场景。

2、表示丰富场景的句子是:四海无闲田。

3、“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愤慨和对农民真挚的同情。

一、基础知识:

容易读错的字音:

(jiã)桔(ɡěnɡ)梗押(jiâ)解(jiã)拮(jū)据情不自(jīn)禁

造句:

古书上记载桔梗是一种中药。

他被押解回祖国。

日子是拮据了一点,但我们总能挺过去的。

看着这么漂亮的花,我情不自禁地照了一张相片。

感叹句:感叹句是表示某种强烈的感情(喜欢、愤怒、悲伤、恐惧、惊讶、厌恶等)的句子。语调一般是降调,句末常用感叹号。如:

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二、文学常识:

(一)你知道吗?

英国诗坛的三颗巨星:拜伦、雪莱、济慈。

(二)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2、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3、诗的第一句写的是时间:二月天;自然景物:拂堤杨柳。

4、诗的第二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放纸茑。

一、基础知识:

1、容易读错的字音:

(jí)疾恶如仇(jí)嫉妒(jí)棘手 人才济济(jǐ)

2、仿照例句:我们有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有博大精美的故宫,有举世闻句的秦始皇兵马俑。

分析:仿写句子,首先要看例句,分析例句。此题的例句是一个排比句,三个名胜古迹,而且做了简要的修饰。然后,想自己要写的这个句子,搜索自己脑海中可以利用的信息,并且想想应该怎么描述。

参考答案:我家有救死扶伤的大夫,有制造机器的工人,有保家卫国的士兵。

二、文学常识:

(一)、你知道吗?

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二)、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诗的前两句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

3、恃:依靠。

7.小学语文要注重儿童文学的教学 篇七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进入学习状态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塌糊涂的学习,学生只能是枯燥乏味地听讲着,没有动机的学习只能是徒劳的。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对儿童文学学习的兴趣感。因小学生们的心理不是太成熟,他们自然就会喜欢那些新奇幻想、离奇古怪、诙谐风趣的作品。由此,孩子们对那些儿歌、童话、寓言、故事等体裁的比较多一些。特别是那些童话非常适应孩子们的口味,因为这些童话的情节曲折、波澜起伏,不断地引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欲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首先选择童话这类的作品,给孩子们做导引阅读兴趣素材,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通过这样阅读引导,能够使孩子们积累更多而丰富的语汇,提高识字量,潜移默化地领略着写作技巧,增强他们的审美感,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走上了喜欢儿童文学作品的道路。

二、以审美促进儿童文学教学

审美是文学的重要特征,它也被称为儿童文学的第一个属性。所以,每个儿童文学作家都本着赋予孩子们以美感的任务来进行儿童问题的创造,审美的属性称为儿童文学创造的内在基本要求,无形地指挥着文学创作的方向和本质。只有符合这一要求才能得到孩子们的接受和认可,儿童文学的作家们也由此得到真正的创作启迪。作家曹文轩曾提到过“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儿童文学作家应当是民族性的塑造者,儿童文学作家应当有一种庄严的神圣的使命感。”这种认识,作为儿童文学家神圣的使命,这正是儿童文学美学追求的目标。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都能知道儿童文学的审美特征是最基本的审美特质以及艺术品行。它与成人文学比较,突出的美学特点就是儿童文学带有更多的情趣性。孩子们是一张白纸,没有那些复杂的思想意识,他们比较纯真自然,比较单纯和独到的思想品行有着洁白的思想情感,他们的情趣就是这些想象和思想的象征。鉴于这些原因,我们给孩子们选择儿童文学作品的时候,就要筛选那些能够激发孩子们感情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阅读中得到真正的精神食粮,使他们的成长得以受益,促进孩子们的身心成长。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挖掘儿童情趣,老师应该主动从课文中发掘学生情趣,从而将儿童情趣更好地渗透到教材内容中。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儿童心理、神态、语言、处事方式表现,也可以通过生活细节、故事情节表现,有的则通过纯真的情感表现。

三、发掘儿童文学的魅力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积极科学地引导儿童文学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从中得到最大的受益。我们本着通过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动机。我们可以先以孩子们喜欢的读唱形式来引领他们爱上儿童文学作品,如把那些儿歌、绕口令、比较好的歌曲以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对话等搬到课堂教学上来,通过这些做法极大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还要在阅读中让学生去思考,提出各种问题,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并加以解决,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自主的表达、真实表达、创意表达。调动他们的丰富的想象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儿童作品的阅读让他们学到写作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写作意识,达到“以读促写”“读写互动”,将学生的写作与阅读融为一体,同时,通过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儿童文学阅读的最佳教育环境。

8.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 篇八

一.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联系

1.儿童文学与小学生之间的联系

小学生正处在对新事物好奇、渴望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年龄阶段,强烈求知欲使得小学生急切地需要通过课外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来增长见识,扩大自身视野,进一步了解和探知社会的发展和世界的变迁。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加深少年儿童对社会和人生的认知,净化感染孩子的心灵,通过儿童文学作品中各种艺术内容形态的美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同时放松愉悦孩子的身心,促使小学生在良好的心态和环境下取得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平衡发展。

2.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联系

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两部分,下面将分别介绍儿童文学与这两部分之间的联系。儿童文学作品体裁形式丰富多样,儿歌、故事、诗歌、童话、科普读物均属于儿童文学作品的范围,而且这些优秀作品又作为编写小学教材的重要文学资源体现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里面,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小学语文教学教材内容形式,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把握儿童文学的特质和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来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水平。当代社会,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十分广泛,少年儿童在接受课堂教学知识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儿童文学读物来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读写和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少年儿童的成长。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儿童文学由于其丰富的体裁样式和大量经典作品的创作成功,极大地扩展了编写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资源渠道,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教科书中大部分选文均来自于儿童文学作品的相关内容。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要求下,无论是哪一套小学语文教科书,都因儿童文学作品特有的文学性、艺术性与趣味性等特征构建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参照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这一现象不仅仅在国内比较普遍,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因此,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资源,对小学语文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源泉

在儿童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儿童更好地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同时有利于与成人进行进一步的交流沟通,而依据儿童身心发展需求进行创作的异于成人文学的独立的文学门类,即为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内容开发的重要源泉,符合七岁至十二岁之间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理解审美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情感和观念的形成以及对文学作品阅读兴趣的培养都将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同时还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3.构建小学生和谐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儿童文学占据了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很大比例,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小学生通过学习儿童文学中的寓言故事能够深刻领悟到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帮助这些儿童形成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另外,儿童文学其实就是打开小学生心灵世界的“一扇窗”,他们能够借助儿童文学这一载体更好地去发现美、感受美,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享受着儿童文学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儿童文学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小学生在儿童文学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促使小学生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道德品质高尚、伦理观念健全的社会人。因此,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对于构建小学生和谐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与小学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日渐提高,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一定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的教学要求,才能切实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与小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水平。

上一篇:神经外科护士培训计划下一篇:司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