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方针目标

2024-07-20

能源方针目标(共9篇)

1.能源方针目标 篇一

xx工程

安全方针、目标和计划

xx有限公司

2014年7月

安全方针、目标和计划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方针,巩固项目部安全生产秩序,加强项目安全标准化的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制定xx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方针、目标和计划。

一、安全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

二、安全生产控制目标

1、六杜绝: 杜绝因公受伤、死亡事故;杜绝坍塌伤害事故;杜绝物体打击事故;杜绝高出坠落事故;杜绝机械伤害事故;杜绝触电事故。

2、三消灭: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

3、二控制:控制年负伤率;控制年安全事故率。

4、一创建:创建安全文明示范工地。

三、伤亡控制目标

1、死亡率:零死亡。

2、重伤率:杜绝重伤事故。

3、工伤事故月度频率控制在1‰以内,频率控制在12‰以内。

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达标目标

合格率100%,优良率60%以上。

安全为了效益时刻要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了达到增值增效益的目的,珠江新城D区中学(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改扩建工程项目部喊出了“安全无事故,现场达标准,争当排头兵”的口号,并制定了杜绝伤亡事故,尽可能减少轻伤的安全生产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特定下如下达标目标。

1、层层分解,生产必须安全

安全直接影响生产,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首先确立安好全生产目标,明确责任,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责任制,让责任到位,并将安全生产目标与经济相结合,由上到下层层分解,最终落实到位每一个人,其次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原则,并且须知到事事讲安全,人人注意安全,让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为生产经营保驾护航的作用。

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项目安全员是安全工作的主要责任组织和监督者。

2、在工作中要做到“实、早、细、严”

“实”是在关系到安全方面的一切工作都应落实到实处,并且要做到无懈可击;“早”是在每一项工作开始之前的安全技术交底,以及保证安全的各项工作的布置都要提前安排,以便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细”在检查中一定要细心、全面,不能出现安全工作死角; “严”是在隐患面前一定要坚持原则及时处理,决不能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状态下进行施工。

3、要齐抓共管,确保安全

针对安全工作要采取齐抓共管理的方式,争取做到从安全领导小组到现场工人,都参加到安能全工作中来,让大家意识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互相督促,时刻把安全放在心上,齐抓共管,确保安全。

五、文明施工目标

1、执行政府有关文明施工规定,进行经常性文明施工教育,完善“五牌二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和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的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建筑物效果图,标明工程要点和主要施工人员。

2、必须在施工红线内,作围墙与周边隔离。外墙抹灰刷白写大幅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等警示标语和标志,邻街工程必须搭设封闭通道或封闭棚才能施工。

3、按“门前三包”要求,责成值班人员天天打扫环境,看护好绿化,市政等公用设备,不因施工受到损坏。

4、施工场地需硬化处理,保证道路排水畅通,防止泥浆、污水、废水乱流和堵塞下水道,工地无积水现象,雨天车辆进出由专人冲洗车辆,不让泥浆带入公路。

5、挖排水沟有组织排放施工用水,设沉沙井沉淀,不让污染道路、环境,临近坡、岩、低洼地,有防洪防跨塌措施。

6、各种材料必须按施工平面图位置堆放,保证施工道路平整、畅通。散堆材料随用随收堆,钢材成捆堆放在棚中,用后的器材扩时清场,将剩余材料回收到批定地点堆放好。

7、超过噪声限度的施工作业,必须控制,如圆盘锯、自动压刨机等,尽量安排白天工作,不在夜间使用。

8、施工现场经常开展灭鼠蚊蝇工作。严禁赌博,打架斗殴,违者罚款。

9、工人进场,按身份证进行登记造册,并向当地派出所办理暂住手续,防止作

案人员编入民工队伍中间。

10、家属来访,不准在作业现场交谈,特别是老人小孩,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11、材料堆放:建筑材料、构件、具、模板、脚手架等按总平面图布置,堆放整齐并进行标识,做到工完场地清,建筑垃圾按时清运。

12、施工作业区与办公、生活区明显划分并派专人进行清扫,宿舍周围环境卫生、安全。

13、加强现场防火教育,落实消防措施,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14、施工现场经常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设置厕所并派专人打扫。食堂符合卫生要求,建立食堂卫生责任制,保证供应卫生饮水,生活垃圾的存放设有专用容器并设专人管理,及时清理。

15、建立治安保卫制度,负责施工现场及住地的安全,做到责任分解到人,无失盗事件发生。

六、安全管理目标

持证上岗率100%、设备完好率90%以上、检查合格率80%以上。

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实行岗前培训,针对木工制作、钢筋制作、焊接、高空作业、安全用电分别组织培训,确保工人掌握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并获得相应的岗位证书方可上岗,持证上岗率100%。在工作期间,经常召开以安全生产为主题的会议,并且运用板报、简报、标语进行宣传,争取通过宣传来加深人们的安全意识,随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提高警惕。

2、完善所有安全装置,确保安全使用

各种机械设备传动、制动系统及离合器灵敏可靠,钢丝绳、防护装置以及塔吊的各种限位器齐全有效,发现不合格一律更换,并且对机械进行清洁,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达到100%。在安全用电上,制定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采用“三相五线制”。总之,在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现场用电上消除不安全因素,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条件。

3、强化安全检查,超前预防,消除隐患

安全检查是发现隐患、识别隐患阻止事故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强化安全检查,在开工前制定班组自检、各班组互检、安全员抽检、以及现场安全小组定期检查制定,在检查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四勤”,即:脚勤走、眼勤看、嘴勤说、手勤写,为此来保证检查合格率达到100%,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另一方面要采取“严、细、实、重”。所谓的“严”就是要严格班组的管理,严格各项检查中从严要求,把违章当作事故,把轻伤当作重伤,从严查处;“细”就是做细致的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祸根,检查从一个螺钉、一个开关查起;“实”就是讲究实际,在日常工作中深入现场,发现违章和隐患,按着原则及时处理、整改;“重”就是对安全工作成绩突出实行重奖,对违章、违纪的采取重罚。

七、安全工作计划:

1、把责任落实到位,项目部从项目经理到专职生产管理人员自上而下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格局。

2、坚持以制度管理,以制度保安全的原则,建立起约束和激励机制,极大的提升项目部的安全管理水平。对项目部原制定的各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进行系统完善、汇总,进行重新补充,并积极组织员工学习、贯彻、落实。

3、为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项目部特编制了“临时用电专项方案”、“临时用水专项方案”、“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外脚手架专施工项方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文明施工专项方案”、“模板专项施工方案”、“消防防火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环境管理专项方案”等专项安全生产施工方案及应急救援预案下发到各有关管理人员及班组手中。项目部要进一步充实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要定期组织演练活动,使广大员工熟练掌握启动预案程序,提高应急准备、应急反应及应急处置能力。

4、安全培训是提高工人安全素质的一项基本工作,做好安全教育培训才能真正提高工人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理论水平。

5、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及整改工作,落实安全检查及考核制度,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人和主管负责人的安全职责,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方针,有计划、有组织对照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的有关安全规程及安全检查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专项检查及综合性联查,发动各生产岗位工人,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方面进行排查,对危险源点实行挂牌管理,发现安全隐患以“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进行整改,不留尾巴,不存欠帐,不讲客观,努力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6、保证安全资金的及时投入,设立安全资金专款专用。制定项目部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使用计划,并为全体工人交纳工伤保险。

7、认真落实项目部每周例会制度和班组班前安全活动记录,重点检查班组是否每天班前进行安全活动,内容是否充实,记录是否齐全,分管领导是否定期检查班组记录,项目部每月是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评分,是否及时汇报及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记录是否齐全等。

8、加大工人“三违”行为查处,控制违规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保证施工作业顺利进行。

2.能源方针目标 篇二

关键词:能源经济,本科,培养目标

能源经济学是整合经济学、管理学、资源环境等优势学科推出的前沿性、交叉性的新学科, 也是现阶段顺应中国能源形势而急待发展的一个新兴学科, 湖北工业大学结合本校特色, 突出“能管理与服务”特色。

一、能源经济发展历程

能源经济研究生的培养早于本科生。在本科生教育方面, 中国人民大学开设能源经济本科专业, 2011年开始招收理科生, 江苏大学也开展了能源经济本科生招生工作。2012年中国石油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晋中学院获批开办能源经济专业。2013年湖北工业大学、银川能源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重庆大学获批开办能源经济本科专业。

二、能源经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现状

从各高校能源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网络专业介绍材料来看,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能源经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如下。

1. 中国人民大学

该专业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21世纪的能源经济战略性人才。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能源经济的理论和方法, 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 较宽的知识面, 较新的知识结构, 较强的业务操作技能和写作能力;能够使用电子计算机和能源经济管理方面的应用软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 江苏大学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素养, 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能源经济学、能源经营与管理、能源技术与环保等方面的知识, 能够从事国家能源政策研究、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企业节能减排管理、能源市场开发、能源技术经济分析、能源金融实务、能源国际合作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3. 中国石油大学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能源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了解能源技术与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具备从事国家能源政策研究、能源产业及企业的发展规划、能源开发、能源技术经济分析、能源金融及国际能源合作等方面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4. 山西财经大学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熟练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把握中外经济学发展前沿动态, 了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 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和在更高层次学习的能力, 独立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处理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能够从事政府综合经济管理、政策研究、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5. 重庆大学

以能源-环境-经济 (3E) 系统分析、能源技术经济分析、能源环境规划与管理、能源产业和能源企业管理、企业节能减排及环境管理、能源咨询与决策评估为方向, 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 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 掌握能源及能源产业相关知识, 毕业后能够胜任政府能源与环境管理部门、能源企业、大中型企业能源管理部门、各类金融机构投资管理与决策咨询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6. 湖北工业大学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能源领域发展趋势, 具备能源经济专业理论知识, 具有较强的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能力, 能够适应各类能源生产企业、能源经营与管理部门以及社会节能管理与服务机构, 从事能源生产经营管理、政策分析、市场策划以及节能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能源经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分析

从目前开设能源经济专业的高校来看, 依据生源结构及高校资源, 能源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中国人民大学以经济特色为主, 培养能源经济战略性人才, 从事能源管理、能源经济教学科研等工作。二是中国石油大学依据学校行业特色, 培养能源行业专门人才。三是培养能源政策研究、产业发展、技术经济分析、金融市场管理、能源国际合作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以经济管理复合为主。四是在政府能源与环境管理部门、能源企业及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培养以及从事高校及科研机构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偏管理特色。

湖北工业大学能源经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以“能源服务业”为主, 突出“节能管理与服务”的人才培养特色, 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与分析能力, 了解能源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掌握能源产业和能源企业管理知识与技术, 熟悉国内外能源市场状况和能源政策, 具备从事能源经济分析、预测和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能源经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总结

3.能源方针目标 篇三

一、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的确定

加快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信息化带动,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力争在2020年使我国纺织工业的纤维材料技术、装备技术、工艺与环保技术、信息化水平、骨干企业产品开发研究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品牌实力达到同期世界较先进水平,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从而初步实现纺织强国的目标。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针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等部门有关产业发展政策,本着突出重点、有限目标、经过努力近期可以实施产业化的原则,引导纺织行业开展高新技术的研究,有重点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鉴于中国纺织工业已经是拥有2万多亿元资产的大行业,又面对国际、国内城市和乡村不同市场层次,对它的科技进步不可能齐头并进,达到同样的目标,即使规模以上的企业也有3万来户,资产总额达1.2万多亿元,对这些企业也不可能齐头并进。大规模技术改造和加大研发能力涉及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和风险投资,不可能一蹴而就,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我们研究提出了到2010年纺织工业亟待攻关和推广的28项关键技术和10项重点新型成套关键装备,在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的同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调动社会资源投入,这些有限目标的实现必将大大提高全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

预计到2010年全行业产业中在产品质量、创新水平、快速反应能力及劳动生产率方面达到世界同期较先进水平的比重达1/4,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比2004年提高1倍;到201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1/3,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比2010年提高64%;到2020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5,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劳动生产率比2015年提高55%,比2004年扩大5倍以上。全行业的科技含量、资源消耗水平、环境质量、劳动生产率都实现较大提高。

二、到2010年重点突破的28项关键技术及10项新型成套关键装备的主要特点

(一)28项关键技术,突出五个重点

首先是发展纺织新材料和新材料加工技术。发展多元纤维资源,加强对化学纤维、天然纤维、新型生物化学纤维的高性能、高功能开发以及开发纤维的再生循环利用技术,是我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11个子项中包含了10种新材料和13种涉及用于技术纺织品的高功能、高性能纤维的加工技术,其中用于智能纺织品纤维的技术是属于前沿性开发。

二是对纺纱、织造、染整等传统纺织工艺技术的高科技改造,虽然只有5个子项,但涉及对棉、毛、麻、丝、化纤纤维的纺、织、染、针织等各种新型加工手段的攻关。这些内容量大面广,产业链长,研究领域宽,对现实的影响最直接,体现了对行业主体生产的改造。

三是生态纺织品和环保、节能加工技术,包括7类子项。这里列出的内容都是在新时期无论从国际贸易角度,还是科学发展观角度,必须尽快突破的新技术。按生态标准既要解决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又要解决清洁生产防止污染的问题,节水、节能、节约资源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

四是纺织信息化技术,包括4个子项。建设以先进、高效、稳定的行业信息网络,构建结构合理、内容完善、查询便捷的行业信息数据库和注重实效的信息服务体系以及人才的培训制度,开发纺织ERP软件、CIMS软件和专业化电子商务平台及交易规则,推动“e百工程”和“e千工程”。

五是基础科学研究,这是在以往的行业科技规划中很少见的内容。应用基础研究是用新兴科技改造传统纺织产业不可逾越的过程。不仅要在纺织专业性较强的基础性研究中有新的突破,而且还要致力于相关学科的交叉,比如:采用现代数学、现代物理学、现代化学、现代生物工程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以解决行业重大课题。还要应用环境科学、生态学、文化人类学、工程人类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开拓纺织工业领域的应用研究。

(二)关于10项新型成套关键装备技术攻关和产业化

纺织机械技术装备的进步是我国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的基础,纺织机械从来都是纺织科技的重要载体,它的先进性关系到我国纺织工业的总体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对行业经济来说,它是资本有机构成的主要物质表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无论改革开放发展到怎么的阶段,都必须把立足点放在发展自己装备制造业的基点上。当前进口先进装备的价值已占全行业装备投资的50%,但在主要加工设备总量中只占15%左右,可见提高自己装备能力的重要性有多大。到2010年要完成对10项新型成套关键装备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攻关,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任务,而在2010年之后大量投入行业使用,仍有大量新的科技课题等待我们突破。

三、10项政策措施

(一)在全行业大力倡导发展科技生产力、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管理,落实信息化带动作用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5项要求,实现28项技术攻关和10项成套设备攻关,把中国纺织工业的增长方式切实转向依靠新型科学技术上来。引导企业投资、社会投资、海外投资和争取各级行政资源向纺织科技进步倾斜,使企事业单位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按不同单位达到2—10%,提高科技对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

(二)引导纺织工业各行业、各地区和企业,根据行业科技进步总体纲要要求,都应有自身的战略措施,克服短期行为,注重实效,克服形式主义。

(三)求真务实,分类示范引导。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对全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重点落实在产业质量、创新和快速反应这三个关键结合点上。对大企业大集团重点发挥企业国家级开发研究中心对行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对中小企业集中的地区重点建立产业集群产业创新平台的示范作用。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包含五大服务体系即产品开发研究、质量标准检测、全方位培训教育、集群区域与企业信息化、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把表彰先进典型引导的工作引向深入。

(四)探索市场经济规律,以投身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时代精神和经济办法推动产学研相结合,专家与群众结合,上下游企业整合,相关产业联合,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融汇,国内国外广泛合作,发挥行业内外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和专家学者在纺织产业升级中的领军作用。

(五)在全行业实施名牌战略。以市场评价为尺度,鼓励企业培育拳头产品,创自己的名牌,以名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份额体现产品、企业、区域、行业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在2010、2015、2020年以质的提升为主,逐步从国内名牌提升到国际名牌。以名牌产品的集中度来检验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六)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改革企业制度、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倡导激励机制,提高队伍素质。发挥大专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社会办学、成人教育,专门培训的功能,发挥科学图书出版发行传播普及作用,提升企业技术人才、开发人才、管理人才、技工人才的创造力。发挥纺织行业和相关行业专家、学者、教授、重点实验室的作用。

(七)在全行业倡导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风尚,依法维护发明权、商标权、著作权,改变以往重硬件投入轻视软件开发,企业缺少知识性无形资产的落后局面。

(八)坚持扩大开放,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继续引进先进技术、专门人才。扩大与各国同业组织间的对话与合作,积极为中外企业技术合作、投资合作、技术交流、信息交流、商务和展会合作等提供高效咨询服务。

(九)加强标准化工作。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各标准化委员会的工作,在执行国家标准法的前提下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制定贴近企业、贴近市场与国际接轨的产品标准,规范竞争秩序。要特别重视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和ISO14000环保体系的推行和认证,积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化,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继续开展行业性与国际贸易接轨的质量检测服务工作。

4.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篇四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通过互相监督、共同负责、教育激励,克服安全生产管理上的形式主义,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方针是:科学管理、诚信守法、安全健康、持续改进。安全战略目标

本内达到黑龙江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标准,2015年底达到黑龙江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标准,创建安全文明先进加油站。

安全生产目标

一、安全生产目标

1道路交通责任事故为0;

2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为0;特种设备检定率100%;事故隐患排查率100%、一般事故隐患治理率100%、重大事故隐患监控率100%; 5确保安全投入不低于利润额5%(本条款根据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进行修改)。

二、安全教育目标

1第一责任人、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合格率100%; 2 “三级”安全教育率100%;

3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

三、职业健康目标

5.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 篇五

预防为主、控制保护;强化监督、有法可依;

以人为本、提高素质;科学管理、持续改进。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阐述:

预防为主、控制保护:施工监理现场所处的环境具有较高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以预防为主作为基本原则,常鸣警钟,以对风险进行分级控制,加强对员工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措施,使风险降到最低。

强化监督、有法可依:公司公开承诺接受员工和社会监督,遵守国家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强制性法律、法规。

以人为本、提高素质: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和财产,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社会发展的象征,因此要对员工提供各种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健康安全意识和能力。

科学管理、持续改进: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是第一,在利益权衡时,人的安全健康是第一,不断地改进职业健康安全业绩,进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是我公司永恒追求的目标。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6.1做好火灾预防,杜绝火灾发生。

1.6.2劳动保护用品及时发放,发放率为100%。

1.6.3预防职业病,病发率为零。

6.公司经营管理方针目标 篇六

公司经营管理方针目标 公司

经营管理方针目标 公司方针

以常规产品求生存,以高新产品求效益,以管理创新求发展。经营目标 

生产经营目标: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利税4800万元。其中:

机械制造分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润万元;

汽车部件制造分公司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利润1785万元。主要措施

一、营销工作

要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把营销工作作为带动各项工作开展的龙头,抓住汽车工业大发展的良好机遇,扩大产品销路和市场占有份额。具体工作思路是“抓好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有效运用行销情报,提高销售预测能力,进一步加强与老用户的合作,积极开发新的用户,确保全年经营目标的完成”。

1、抓好销售队伍的培养教育与建设,建立完善竞争机制、淘汰机制及激励机制,调动销售部门和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大胆参与到市场竞争行列。

2、抓好小型压力机的市场开拓和生产组织,扩大市场占有率。

3、机械制造分公司要积极开拓其它行业的市场,如锻造、轴承、五金制品等,汽车部件制造分公司要力争再开发2-3个新用户,确保销售目标的完成。

4、分析好建机市场,加大销售力度,提高其市场销售量。

5、积极做好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扩大宣传,增强产品的影响力。

二、产品开发与技术改造

针对目前公司生产的产品存在着技术含量低,种类不全等问题,积极引进技术,提高开发成效,淘汰部分机型、改造完善部分机型、开发部分机型,拓宽产品配套市场。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产品结构调整

①淘汰jg21-25、63、80开式气动摩擦压力机和1005、1305老车型的冲压件。

②做好建机产品的定位及设计开发,逐步做强做大,有一个新的突破。

2、产品改造

①完善jg21和jm21系列压力机。形成jg系列吨位从63t至250t,jm系列吨位从110t至250t的系列产品。

②完善jm25系列压力机。整改200t机型,开发250t机型。

③完善j31系列压力机。将试制的j31-800c压力机整改为标准型。

④对jh36-400c压力机的主机及闭

锁行程可调装置进行整改。

⑤加强同时风、五征等其他主机厂的合作,在已有的车身上进行改造,尽可能延长现有资源的寿命。

⑥1580车身换型改造。主要是加高顶盖,改进车门。

⑦100t-3k前围改造。主要更换前大灯及装饰。

⑧产品结构系列化、标准化。

3、产品开发

①j36系列压力机的品种规格涵盖了从250t至800t的吨位范围,但还不够完善,还有部分机型的资料不完整,所以在该系列压力机上重点开发以下几种机型。

开发新的jh36-250c压力机,要求采用单顶冠结构,带闭锁和行程可调装置,滑块与工作台板尺寸相同。同时淘汰原有的jh36-250c压力机。

开发630t移动工作台压力机,要求采用单顶冠结构、带闭锁和行程可调装置。

对j36-800e压力机进行整改输入。

开发jh36-800e压力机,要求滑块底面尺寸等同工作台板。

②根据订货情况择机设计开发j39-630e型闭式四点压力机。

③开发1~2种高速油压机产品,吨位从315t开始逐步向500t、630t、800t甚至1000t以上发展。

④加强同公司各事业部的合作,开发汽车、农用车的功能部件,力争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⑤加强市场调研工作,争取同国内1至2个汽车厂有实质性的合作。

⑥发一个能够切换1005、1305车型的车身,保持我公司在四轮农用车车身市场占有率的领先地位。

⑦开发1700新车型。

4、技术引进

根据市场需求,引进结构新颖,技术先进,国外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开式压力机,通过消化吸收嫁接我公司的jg、jm系列压力机,使其全面提升技术档次,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5、技术改造

新产品开发和技改投入3000万元。其中技改投入主要用于改善目前的生产资源配置,扩大压力机、建机生产能力,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三、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代表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生命线,进入市场的许可证,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要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有效地开展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加强过程控制,产品实物质量稳定达到用户验收标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根据公司机构调整及今年发现不适宜的地方,3月份之前对文件进行修订。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在汽车部件分公司实施iso/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

2、c层检验规程。重点对检验规程进行实用性细化,重新编制整顿,5月份之前完成。

3、体系运行。年内组织两次内审,一次管理评审,一次外审,每两月进行一次全面质量监督抽查,每月不定期进行一次以上专项产品质量普查。

4、产品质量。每月坚持两次以上整机评审,进一步促进出厂整机质量的提高;积极参与到用户的终验收、重大问题处理;积极做好售后服务信息汇总、分析、处理及汇报。

5、质量沟通会。每月将上期的质量沟通会要求的改进内容计划进行落实、验证;收集需要再沟通的项目,制定下月改进计划;半年一次总结绩效。同时,要针对产品内在和外观质量,实施“定点超越”工程,力争使产品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6、“质量月”活动。至少在9月国家“质量月”活动期间,以推动职责明朗化,贯彻人人有产品与顾客的观念为主题,组织一次全公司的“质量月”活动。

7、供方的监督和评价。根据今年外购件质量问题编写的实情,对主要配套厂家制定考查计划进行考查,向公司提交

建议,与合格供方签定质量保证协议。

8、质量考核。质量部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质量改进计划、制度执行以及体系运行考核上,确保通过质量考核使的万元质量损失率比降低5%。

四、成本管理

抓好成本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之根本。的工作思路是“开源节流,加强成本控制,实现增收增效”。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根据财务工作统一管理、分级核算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完善、规范分公司的财务管理体系;完善落实各项监督制度、考核制度,做到真实地反映经营成果。

2、强化财务预算、收支计划管理等资金管理工作,在确保生产、技改投入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计划外支出及非生产性开支,根据上一的有关数据,核定各业务单位的锁款基数,继续实行基数以上付款制度。

3、加强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减少库存

积压和资金占用,完善采购比价管理、询价制度等,从源头上降低成本。

4、继续加大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进一步修订完善产品计划目标成本,落实考核措施。

5、从采购、工艺设计、下料等环节入手,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

6、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油抓起,最大限度挖掘潜力,降低成本。

7、抓好管理效益的立项、实施及考核,广泛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对那些费用高、浪费大的项目确立课题,组织攻关,大胆革新,力争实现管理效益200万元,分公司各100万元。

8、加大货款回收力度,确保货款回收率达到100%。

9、机械制造分公司确保可比产品成本降低2%,利润率25%;汽车部件制造分公司确保可比产品成本降低1%,利润率%。

五、生产管理

要本着敢于创新、敢于实践和不断完善的精神,抓好生产管理,稳步提高企业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益水平。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结合公司实际,推行准时化生产和计算机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增强应变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2、针对原材料市场的变化,有效调整采购机能,确实掌握有利料源,确保生产供应。

3、推行“5s”活动和“定置管理”等现代化管理模式,完善现场管理标准和考核措施,从严考核,使现场管理上一个新台阶。分公司要制订出生产现场治理方案,将现场管理的重点落实到车间班组及操作者,使生产现场和环境有较大的改观。

4、进一步完善设备管理体系,加强设备技术资料档案的管理,设备管理部门要对设备修理质量要进行验收,生产车间要对设备维护保养质量进行检查,保证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

5、以杜绝因公死亡,控制工伤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目标,始终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穿到生产全过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制定“零事故行动方案”,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和防范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各分公司要坚持天天督查安全,并及时排除隐患,彻底杜绝违章操作,坚决做到人人重视安全,人人监督安全,确保工伤死亡率为零,万元销售工伤医疗费用率同比明显下降。

六、人本管理

人才是企业的财富,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根本,只有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企业才有生命力、才能长盛不衰。的工作思路是通过人本管理,加快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步伐,为公司生产经营工作建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1、根据公司实际,制定人力资源配置的长远规划。

2、合理配备人力资源,使现有的资源

发挥最大的潜能。同时,要采取积极灵活的措施,抓好工程技术人员、熟练工人等各类急需人才的引进工作,改变目前的人才紧张状况。

3、制定完善各项培训制度,落实好全年的培训计划,利用多种形式重点抓好以青工培训、制度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工作。

4、根据目前企业发展的需要,把后备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一线技术工人的培养列为工作重点,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多层次、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培训、技术业务培训,扭转当前一线后备人才不足的局面。

5、继续实施人才工程,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注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使用人才,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

6、进一步规范管理,修改完善已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有关劳动人事制度,加大对劳动用工、工资分配、专业技术人员

业绩考评等工作的监督、管理及考核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七、企业文化建设

把打造企业文化,培育高锻品牌,作为重塑企业形象,谋求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要把握好企业脉络,从打造强势企业文化入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用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集神聚气,大大地激活潜在的生产力,提高管理水平。

7.能源方针目标 篇七

1 交通运输节能降耗是完成国家节能目标的重要支撑

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2012年北京市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已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76.5%,万元GDP能耗为0.238tce/万元。图1反映了北京第三产业的14个主要行业当年的万元GDP能耗水平。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住宿和餐饮、教育等6个行业的万元GDP能耗高于第三产业总体水平,其中万元GDP能耗最低的是金融业,而交通运输行业则以1.513tce/万元的能耗高居榜首,成为第三产业里万元GDP能耗最高的行业,其万元GDP能耗是金融业的72倍。根据测算,在万元GDP增速不变的前提下,交通运输业每降低2.6%的能源消费,可拉动第三产业万元GDP能耗下降1%。

2 能源消费总量目标范围的确定

2012~2015年,北京市政府给本市交通运输业下达的能源消费总量目标任务分别为1300万吨、1393万吨、1500万吨和1600万吨tce,年均增长率为7.16%,远远高于全市平均能耗增长水平。“十三五”期间,本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基本趋于稳定,GDP增速将转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内涵促降的要求更加迫切,对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消费增长和排放指标等也将更加严格。基于“十二五”期间本市交通运输能耗需求增长预测和既有能源消费总量目标下达情况,结合北京“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等研究,按照6.0%~7.5%的增长率,设定能源消费总量目标控制范围,如表1所示。

研究表明,预计到2 0 2 0 年,北京市交通运输业的实际能源消费需求量在2220万~2270万tce。如果“十三五”时期按照6.0%~7.5%的增长率来考核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总量,相应的目标控制线都将低于交通运输行业预测能源消费需求量。

3 北京交通运输节能降耗路径思考

为保证“十三五”时期完成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任务,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并重,强化抓好源头控制;二是发展方式与技术进步并重,强化发展方式转变,并抓好重大低碳节能技术革命;三是措施与效果并重,强化抓好实际效果;四是激励与约束并重,强化资源环境和碳排放约束,改变对节能低碳的激励方式;五是行政手段与市场及法律手段并重,强化采用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破解资源环境约束。

结合新的历史阶段发展实际,对北京交通运输业提出如下节能降耗路径建议:

3.1 结合北京市人口规模控制目标,深化改革,持续严格控制私人小汽车增长量,合理引导私人车辆消费需求,采用多种政策措施减少私人车辆使用数量和强度

目前,北京市私人小汽车的增长趋势已基本主导了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总体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在现行摇号购车政策的约束条件下,私人小汽车购车比例平均占到各年新增车辆的72.4%左右。预计到2020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683.8万辆,其中527.9万辆为居民私人小汽车,居民私人小汽车出行汽油消耗将达到407.8万吨,占居民生活用能总量的1/3左右,相当于600万吨标准煤,接近北京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能源消费总量的2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私人小汽车的增长,合理引导私人小汽车的消费需求,可以采取征收中心区拥堵费、特定区域限时驶入(出)等措施,尝试将私人小汽车的使用与碳排放挂钩,根据排放量征收碳排放费,或允许私人小汽车将减少使用而节省的碳排放量进入碳交易市场变现获利等创新机制与手段,从经济管理的角度设计制度以提高私人小汽车的使用成本,同时使不用或少用私人汽车的车主得到绿色出行的激励或奖励,以激发大量私人车主对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主动性。

3.2 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契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提高交通运输业的节能环保水平

京津冀一体化提出了“交通先行”的发展战略,要抓住这个契机,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做好区域协调联动,建立和完善优势互补、结构合理、满足不同需求特征的综合交通体系,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可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围绕北京新机场建设、4层轨道交通网建设、公路“3小时交通圈”的规划建设,合理配置三地运输资源,优化运输结构,通过规划的逐步改进和协同引导实现交通运输结构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铁路运输行业要加快电气化线路建设和既有电气化改造步伐;公路运输行业在继续加快路网建设规模和提高干线等级的同时,不断改善运输车辆结构和运营管理,提高运输的集约化水平;航空运输行业要通过优化运输线路,形成干支结合的轮轴辐射式多极航线网路,提高航位利用率。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高综合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益。

3.3 深化交通运输系统结构调整,着力提高铁路运输和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分担率,以运输集约化建设高效率低排放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研究表明,北京市航空运输业的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是铁路的10.6倍。2015年航空运输能耗将占到交通运输全行业的53.2%,到2020年航空运输能耗占比虽然有所降低,但是仍将达到47.8%。2015~2020年,航空运输周转量每分流1%(约1.63亿~2.31亿吨千米)给铁路运输承担,则可节约能源消费量为9.0万~9.4万tce。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带来的节能潜力相当可观,应大力发展铁路客货运输。公务出行可出台相关制度,加大绿色差旅补贴,鼓励乘坐动车、高铁出行。鼓励航空运输行业优化调整营运线路,减少或取消一些可以经由铁路部门完成的短途、小客流航班,尽量分流相应的客流到铁路运输部门。

在市内交通运输结构中,要加大力度发展轨道交通和自行车、步行等低碳出行。进一步优化调整地面公交运营线路,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清洁能源地面公共电汽车为辅,自行车和步行为补充的低碳交通网络。

3.4 强化道路运输业的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加强车辆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科研攻关,提高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大老旧车辆的淘汰更新力度

对待私人小汽车,要出台鼓励更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措施,加大社会充电桩规划建设力度和管理办法,确保私人电动车无障碍使用。对达到报废年限的私人小汽车,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以鼓励其更新车辆时首选电动车及其他新能源车辆。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在继续提高道路网质量和优化公路网等级结构的同时,从机动车研制、开发,替代燃料与新型动力研发与技术推广,既有车辆监测、维护与淘汰,交通需求管理等诸多方面着手,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提高机动车节能与减排的整体水平。严格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在提高油品质量的基础上,分步实施机动车燃油消耗标识、认证制度和提高排放标准,完善车辆能耗标识体系和检测制度。借鉴发达国家“领跑者”制度,在各交通行业内制定领跑者标杆和认证制度,大力推进机动交通工具的燃料多样化和清洁化,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鼓励相关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开发应用先进的节油和代油技术,从设计和生产的源头来提高节能技术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在继续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同时,开发、推广、应用以现代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智能交通系统,如城市交通机动性管理系统、车载导航系统、车辆跟踪系统、货运配载信息系统、车辆排放监测系统等技术,提高运输系统效率。

3.5 加强以统计调查、计量监测、监测评估、标准规范为核心的交通节能减排基础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法律标准手段的规制作用,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理

推进《节能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工作,加快制定与交通运输各行业管理特点与管理范围向适应的配套法规、标准与政策体系。制定和完善节能标准及机动车排放标准。重视交通执法监察,加大违法交通行为查处力度。城市交通是一个系统工程,常常因为某一个环节的监管不到位而引发一系列的顽症。例如在针对推广自行车出行时遇到的最大障碍是自行车道的设计无标准规范、建设和施划不连续,被路边停车随意占用等问题。这就不仅要协同城市规划部门尽快修订规范和标准,还要协同交通管理部门,在有条件的区县尝试建设安全、连贯的自行车专用道系统,这些自行车专用道与机动车道完全分离,并且以严格的监控和交通执法保障不会被路侧停车占用,并且同步改造信号灯控制系统,使得路口左转自行车能够有专有的绿灯相位,确保骑行活动的安全性与连贯性。

3.6 加大节能环保教育和培训,传播低碳、清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交通运行理念,深入持久地倡导绿色出行,实现自行车和步行出行比例稳步提升

8.项目部目标控制方针 篇八

一、工期目标:

确保2015年10月30日竣工。

二、质量目标: 达到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合格标准,争创自治区“草原杯”优质工程目标。

三、安全目标: 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确保安全事故‘零’目标的实现。

四、环境保护目标: 施工环境做到无污染,无扬尘,低噪音,不扰民。

9.人力资源部2012方针目标 篇九

为配合公司全面推行目标管理,加强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计划性,人力资源部依照公司2012的整体发展规划,以本部门2011年工作情况为基础,特制订出本部门2012工作目标。

一、完善公司组织架构

(一)目标概述

基于稳定、合理、健全的原则,通过对公司未来发展态势的预测和分析,制定出一个科学的公司组织架构,确定和区分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使每个部门、每个职位的职责清晰明朗,做到既无空白、也无重叠,争取做到组织架构的科学适用,保证公司的运营在既有的组织架构中运行良好、管理规范、不断发展。

(二)具体实施方案:

1、2012年2月底前完成公司现有组织架构和职位编制的合理性调查。

2、2012年2月底前完成公司组织架构图及各部门组织架构图、编制方案。

3、2012年3月底前完成公司人员编制方案。

4、2012年3月底前公司各部门配合公司组织架构对本部门职位说明书、工作流程在去年基础上进行改造。人力资源部负责整理成册归档。

二、人力资源招聘与配臵

(一)目标概述:

2012年人力资源部要按照既定组织架构和各部门各职位工作分析来招聘人才满足公司运营需求。尽可能地使人尽其才,并保证组织高效运转是人力资源的配臵原则。

(二)、具体实施方案:

1、计划采取的招聘方式:以现场招聘会为主,兼顾网络、报刊、推荐等。其中现场招聘主要考虑:市(区)招聘会。必要时可以考虑各院校举办的应届生双选会等;网络招聘主要以武威信息网、武威百姓网、武威赶集网等;报刊招聘主要以针对性媒体如武威日报、红柳广告等;

2、具体招聘时间安排:

人力资源部将长期保持武威信息网、武威百姓网、武威赶集网等网上招聘,以储备可能需要的人才。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临时决定发布招聘信息。报刊招聘暂不做具体时间安排。

三、薪酬管理

(一)目标概述:

根据公司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目前的薪酬管理制度将有可能制约公司的人才队伍建设,从而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通过人力资源部对公司各阶层人员现有薪资状况的了解,人力资源部将尽快建立公司更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部把公司薪酬管理作为本部乃至公司2012的重要目标之一。本着“对内体现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原则,人力资源部将在2012年3月份前完成公司薪酬设计报请公司审核,以规范薪酬管理工作。

四、员工福利与激励

(一)、目标概述:

员工福利政策是与薪酬管理相配套,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工作之一。而与薪酬政策不同的是,薪酬仅是短期内因应人力资源市场竞争形势和人才供求关系的体现,所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薪酬是动态中不断变化的。而员工的福利则是企业对雇员的长期承

诺,也是企业更具吸引力的必备条件。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目前状况,在2012年,计划对公司福利政策进行大幅度的变革,使公司“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得到充分体现,使公司在人才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具体实施方案:

1、制订及完善激励政策:月(季度)优秀员工评选与表彰、优秀员工评选表彰、内部升迁和调薪调级制度建立、员工合理化建议(提案)奖、对部门设立团队精神奖、建立内部竞争机制(如末位淘汰机制)等。

2、自4月份起,人力资源部将严格按照既定的政策、制度进行落实。此项工作为持续性工作。并在运行后一个季度内(6月30日前)进行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通过调查信息向公司反馈,根据调查结果和公司领导的答复对公司福利政策、激励制度再行调整和完善。

五、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与运行

(一)目标概述:

2011年公司试行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以来,截止目前,取得一定成效,也从中得到一定的经验积累。但在具体操作中,还有许多地方急需完善。2012年,人力资源部将此目标列为本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其目的就是通过完善绩效管理体系,达到绩效管理应有效果,实现公司绩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

绩效考核工作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处罚未完成工作指标和不尽职尽责的员工,而是有效激励员工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持续不断地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培养员工工作的计划性和责任心,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改善,从而推进企业的发展。

2012年,人力资源部在2011年绩效考核工作的基础上,着手进行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并持之以恒地贯彻和运行。

(二)具体实施方案:

1、不断修订和完善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全面实施绩效考核;

2、主要工作内容:结合2011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现行《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和相关使用表单进行修订完善,建议将考核形式、考核项目、考核办法、考核结果反馈与改进情况跟踪、考核结果与薪酬体系的链接等多方面进行修订完善,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良性运行; 2012年人力资源部在对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后,将对全体职员进行绩效考核。

3、推行过程是一个贯穿全年的持续工作。人力资源部完成此项工作目标的标准就是保证建立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六、员工培训与开发

(一)目标概述:

员工培训与开发是公司着眼于长期发展战略必须进行的工作之一,也是培养员工忠诚度、凝聚力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员工的工作技能、知识层次和工作效率、工作品质都将进一步加强,从而全面提高公司的整体人才结构构成,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人力资源部2012年计划对员工培训与开发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使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领先一步。

(二)、具体实施方案:

1、根据公司整体需要和各部门2012年培训需求编制2012公司员工培训计划。

2、采用培训的形式:外聘讲师到企业授课;派出需要培训人员到外部学习;选拔一批内部讲师进行内部管理和工作技能培训;购买先进书籍、资料等组织内部培训;争取对有培养前途的职员进行轮岗培训;以老带新培训;员工自我培训(读书、工作总结等方式)等。

3、计划培训内容:根据各部门需求和公司发展需要而定。主要应重点培训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采购与谈判、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计算机知识、新进员工公司企业文化和制度培训等。

4、培训时间安排:外聘讲师到公司授课和内部讲师授课根据公司生产营销的进度适时安排培训。外派人员走出去参加学习根据业务需要和本部门工作计划安排;

5、针对培训工作的细节,人力资源部在2012年2月28日前完成《2012公司培训计划》的拟定。并报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各部门。2012年的员工培训工作将严格按制度执行。

七、人员流动与劳资关系

(一)目标概述:

协调处理好劳资双方关系,合理控制企业人员流动比率,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本人力资源部将把此工作作为考核本部门工作是否达到工作质量标准的项目之一。

人员流动控制目标:正式员工(不含试用期内因试用不合格或不适应工作而离职人员)年流动争取控制在10%以内,保证不超过15%;

劳资关系的协调处理目标:完善公司合同体系,除《劳动合同》外,与相关部门一些职位职员签定配套的《保密协议》等,熟悉劳动法规,尽可能避免劳资关系纠纷。争取做每一个离职员

工没有较大怨言和遗憾。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

(二)具体实施方案:

1、2012年全保证与涉及相关工作的每一位员工签定《劳动合同》、《保密协议》。并严格按合同执行。

2、为有效控制人员流动,只有首先严格用人关。人力资源部在2012年将对人员招聘工作进行进一步规范管理。一是严格审查预聘人员的资历,不仅对个人工作能力进行测评,还要对忠诚度、诚信资质、品行进行综合考查。二是任何部门需要人员都必须经人力资源部面试和审查,任何人任何部门不得擅自招聘人员或仅和人力资源部打个招呼、办个手续就自行安排工作。人力资源部将及时地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做好员工思想工作,有效预防员工的不正常流动。

八、本部门自身建设

(一)目标概述:

人力资源工作作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动力源,自身的正规化建设十分重要。人力资源部在2012年将大力加强本部门的内部管理和规范,严格按照现代化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要求,不断加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层次,使人力资源工作结果成为公司高层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

人力资源部2012自身建设目标为:完善部门组织职能;完成部门人员配备;提升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提高部门工作质量要求;圆满完成本部门目标和公司交给的各项任务。

二、具体实施方案:

1、提升本部门作业人员专业水平。人力资源部在安排各部门培训的同时,应着力对部门人员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源部经理

肩负对下属的培训、管理和工作指导职责。所以,人力资源部计划2012年对全部门人员进行工作培训,从而使部门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2、实施部门目标责任制。人力资源部2012年将部门目标分解到部门每个职员。做到每项工作均有责任人、完成期限、完成质量要求、考核标准。做好每项工作的跟踪落实和结果反馈,及时调整工作目标,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确保目标的完成。

九、其他工作目标

(一)、目标概述:

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涉及到各个部门和公司工作的各个层面,日常工作中人力资源部还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因此其他工作目标是部门工作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上一篇:关于调整县治超工作领导小组通知下一篇:共青团五四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