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2024-10-21

高中历史的知识点总结(精选7篇)

1.高中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篇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1)北魏崛起后统一黄河流域,民族融合加强

(2)各种制度弊端暴露,社会矛盾激化(北魏初期,在地方上的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宗主控制人口.逃避赋役。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冯太后和孝文帝对汉文化的推崇

措施及作用

前期(冯太后改制)

(1)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史治吏治有所好转

(2)推行均田制农民获得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推动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3)设立三长制健全基层政权,完善行政体制,有利中央集权的巩固

(4)推行租调制改变了赋税征收混乱的现象,增加财政收入

后期孝文帝汉化

(1)迁都洛阳。保证了改革的深入

(2)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

(3)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性质

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影响

(1)经济: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政治: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

(3)民族: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改革不加选择,全盘汉化,没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2.高中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篇二

一、历史知识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1.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新的语文教材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的地位, 有许多古代文化经典名著都被选入了高中语文教材, 这部分内容都蕴含了比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奥的语文知识, 既是文化精粹, 同时也难以理解。如果理解这些文章,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关键, 恰恰就是写作的时代背景与我们现代相差甚远, 成为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障碍之一。所以如果我们有扎实的历史功底, 对课文的理解将会变得容易些。特别像是古文中提到的著名的战役、地名以及历史典故, 例如李煜的《虞美人》说的就是北宋灭南唐。所以在学生品读《虞美人》这篇诗词时, 如果了解这段史实, 就会对课文体现出高效率的理解能力, 同时对于知识点的了解, 也会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语文这门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教师百事通的特性, 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杂家”, 当然这个杂家并不是“三教九流”中的“杂家”, 意思是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需要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新课标》也要求我们高中语文老师要“努力适应课改的需要, 更新教学观念, 丰富综合性知识, 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品读教材, 钻研教材;教学中要做到师生平等,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等, 所以我们语文教学要不断丰富自己, 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二、历史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 成语教学中的应用。

成语是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 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 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在中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成语, 有些同学就是因为某些成语意思不理解, 从而影响了对于整篇课文的认识。如果我们知道成语中的某些历史事件, 能够理解其隐身的含义, 相信会对课文有很好的解读。《语文 (必修4) 》中有《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篇课文。了解历史的人就会知道, 廉颇有一个“负荆请罪”, 蔺相如他做了“完璧归赵”, 形容廉颇和蔺相如之间关系的成语是“将相和”, 文中前面十七个自然段描写的事件就是“完璧归赵”, 十七个自然段确实有些长, 看起来也比较麻烦, 如果对于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件历史事件有了解, 又知道和氏璧相关的历史信息, 那么对于这篇课文的解读就相对比较简单了。

2. 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孟子·万章下》有这样一段话:“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在孟子看来, 品读作者的诗词书画, 不能不了解作者本人, 若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 就需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这样才能准确的把握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和内涵。所以孟子的“知人论世”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主要观点, 一直流传至今。所以在我们今天的阅读教学中, 依然要重视孟子的“知人论世”, 把理解作者当时写作的时代背景作为理解全文的前提。《语文 (必修1-5册) 》中, 很多课文都需要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解读, 不了解历史背景, 就不能理解课文主旨。想李商隐的《马嵬》, 就需要了解唐玄宗后期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状况, 以及杨玉环在马嵬之地被绞的事件我们在学习阅读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做的文章时, 一定得去了解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氛围, 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理解文章, 这样不仅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也能够对当今社会有着现实的启发意义, 也有助于学生的思想启发。

总而言之,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被重视。我们现今的语文教材中, 历史知识的渗透非常普遍, 作为语文教师, 必须要不断积累, 丰富自己, 避免出现由于历史知识的缺乏而导致对课文一知半解的悲剧。

参考文献

[1]李杏保, 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高中历史教学中政治知识的应用 篇三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政治 运用

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相对来说较为枯燥,通过政治知识的充分运用其中,有利于历史教学过程变得更为简单和明了,并帮助学生站在政治的角度分析问题,从而由主观思想引导转变为客观因素引导。在高中课程教学中,与其他课程充分结合,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结合当下政治实际进行学习,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政治观念和道德意识。

一、高中教学中政治知识的应用

(一)历史概念与历史教学

历史概念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即是指通过对历史事物的发生来探讨其规律并进行概括而成,以抽象的概念来反应事物的客观属性。历史概念主要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所谓内涵是指历史的相关背景和结果,背景要素又包含两个内容,第一是指大环境的政治经济因素,第二部分是指从不同条件和原因来探讨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历史的外延是指事物发生的客观因素。例如把时间、地点、过程等。相对于初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学更为复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的过程,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当前社会,学生了解一定的史實基础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政治概念与政治教学

简单来说,政治概念就是一种政治术语,是指通过对政治相关事物发生的表象来进行深度剖析而概括得出的专业性表达语言,政治概念是政治知识的基础内容。广义范围的政治概念,不仅仅是指政治概念,其中还包含相关的政治理论。例如高中政治教学的部分内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等内容。整个中学的政治教学目的可大致概括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并帮助学生能够将这些优秀理论运用于生活实际,进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因此,政治学科的教学更注重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学习,通过榜样力量促进学生正确的三观确立。

(三)渗透政治学的历史教学案例

历史知识的学习涉及到较多的政治知识主要有哲学知识和相关经济理论等。本文以历史中涉及到的政治哲学知识为例:

在学习中国历史中,中国历代文化的发展一课时,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现象、宋明时代的道学的发展,以及封建统治末期反封建思想的产生,历史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对相关朝代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形态等因素来解释和理解。其中涉及到的政治哲学知识有:客观存在决定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的经济的反应两个哲学知识点。在政治学中,经济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对应到历史学,宋明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稳定,人民生活富足,因此使得这一时期的宋明理论等学说得到充分发展。

二、历史教学中运用政治知识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到政治相关理论,有利于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史实发生的背景和过程,从而对其产生的结果和带来的影响更加记忆深刻。同时,高中历史课程中,大多历史现象的讲解都较为抽象,运用政治知识对其进行解释和教学就具体得多。例如用政治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一理论来解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的实施阶段的确立。从哲学的发展观来解释,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的经济建设决定了同时期的意识发展形态,再利用大众意识形态的变化来促进下一阶段的改革建设。

(二)提升历史教师专业技能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技能的要求都有提高,在课程教学实际中,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掌握好教与学的节奏。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当前的社会形态,帮助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历史涉及到的知识和领域较多,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政治知识,有助于教师扩展知识面,更加充分的了解相关知识点,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以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和经验积累。

三、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处理历史与政治的关系

历史课程的学习方式一般是通过对历史相关事件的学习和理解,过渡到该时期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用客观的观点和从科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学习。而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先进知识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记忆,帮助学生将这些前人的优秀经验能够化为己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树立科学的政治观念。因此,两个学科教学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分寸,合理处理历史与政治学科的关系。

(二)教师自身知识储备的提升

将政治知识运用到历史教学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方面,在当今社会,高中学生的知识需求已不再是单一的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将政治知识与历史课程有效合理的进行结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能动性要求更高,即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要求更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已不再适合新课标的要求,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此,教师需及时提升自身知识的储备量,以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束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结合政治知识,有利于学生提升综合学习能力,从政治的角度去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以及对时政的分析和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增加知识储备量,革新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避免将两个学科的重点知识混合,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也更高。在课程中运用全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提出的能力要求。

【参考文献】

[1]肖和平.高中思想政治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3,15:41-42.

4.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2 篇四

(明清(鸦战前))

一、阶段特征:

本阶段讲述从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此阶段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但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

(一)、政治-国家统一空前巩固和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1、统一空前巩固:清朝前期,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国家统一空前强化。

2、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明朝废宰相归六部,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牵制,设特务机关,地方设三司,完善大明律;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二)、经济-赋税定型和资本主义萌芽

1、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完成了封建社会的赋税定型,有利于人身松弛,刺激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刺激了人口增长。

2、农工商业超过前代,农业高产作物和商品化提高,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业远超前代。

3、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受到腐朽封建制度的阻碍,始终难以壮大。

(三)、民族-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

1、明朝管辖东北,西藏,台湾,对瓦剌和鞑靼战争,防御和册封相结合。

2、清朝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对边疆管辖空前加强,平乱,设机构,册封,改土归流等加强对了西北,西藏,西南,台湾,东北的管辖。

3、清朝疆域辽阔,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到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钓鱼岛,赤尾屿,南包南海诸岛。

(四)、外交-开放到锁国和捍卫国家主权

1、由开放到闭关: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外交和航海史上空前壮举,但并未促进中国文明的继续壮大,反而日益衰落;清朝实行闭关政策,错过了历史发展的机遇。

(五)、文化-承古萌新

1、总结性应用性的科技著作,和庞大的古典类书丛书是对古典科技文化的总结。

2、早期启蒙色彩的思想家,反封建的市民文学,西学东渐体现这一时代新的曙光。

二、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注重分权牵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并指出这种分权和西方三权分立的区别。

中央:秦中央分三公九卿,汉分内外朝,隋唐将宰相分为三省,下设六部,宋分割禁军,和枢密院牵制,分割宰相三方面;明废除宰相权归六部,兵部和都督府分割兵权.地方:宋朝对地方设通判,转运使,司法牵制分割;明朝对地方设三司分管牵制,清朝设督抚互相牵制.区别: 中国分权都在皇权独裁下是加强专制的工具;西方分权则真正独立,制约平衡,是削弱专制,实现资产阶级民主的保障.一个中心,两对矛盾(皇相,央地),六方面趋势(分割中央加强皇权,分割地方加强中央,完善强化选官,完善加强监察,完善严密法律.加强对人民思想控制.),六个发展阶段(秦建,汉巩,隋唐完善,宋元强化,明清顶峰,近代终结.),两方面评价(积极消极-统一,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领先持续;消极阻碍资芽,暴政,摧残进步思想,不利科技发展.)

三、东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结果和成因。

结果不同: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难以突破自然经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壮大,蓬勃发展,最终瓦解了封建制度,推动欧洲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差异原因:

(1)从经济上东方重农抑商,关卡林立,缺乏市场资金,西方重商主义,推动原始积累。(2)从政治上西方城市独立,资产阶级壮大起来;东方政治专制空前强化,达到顶峰,摧残进步因素。

(3)思想上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推,自然科学发展起来;东方八股文文字狱思想专制,也未能吸收西方科技。

(4)从外部说西方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推动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原始积累,东方闭关锁国错失去机遇。

总结: 东方腐朽顽固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西方封建制度则比较松动,资本主义萌芽蓬勃发展起来.四、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巩固多民族国家的?

西北地区:平定漠西蒙古噶尔丹的叛乱,后在天山北路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科布多大臣,管辖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在天山南路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伊犁将军,管辖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西藏地区:顺治帝接见和册封五世**,康熙帝册封五世**喇嘛,历代**都须经过中央册封;雍正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加强管辖;乾隆帝确立**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加强监督.西南云贵等地: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雍正帝大规模在云贵两广地区改土归流台湾:清朝康熙平定郑氏政权,设台湾府加强管辖.东北:康熙帝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捍卫国家领土.中央:中央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形式:平乱,设机构,册封,改土归流,反击侵略.五、明清科技和同时期西方科技的差异和成因。

差异:领域不同-东方集中于应用性的农学药学地理等,西方则体现在天文物理等基础理论科学方面;性质相反-前者属于传统旧科技总结守旧,后者则是新自然科学的创新。成因:

政治-中国君主专制强化,压制进步思想;西方封统治削弱,资产阶级壮大,推动科技进步。

经济-中国自然经济稳固,资本主义萌芽受阻,缺乏经济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工场手工业刺激科技发展。此为根本原因。

思想-中国思想专制,文字狱八股文,保守自满,影响科技创新;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思想大解放推动科学发展。这一条是直接原因。(另,两种文化性质不同。)对外-中国闭关锁国,禁止西学,错失机遇;西方新航路开辟,对外开放,促进科技应用发展。

单元七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60)

一、阶段特征

19世纪40~60年代,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阶段。这一“开始”反映在中国

社会的各个方面。

经济上: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攫取的经济特权加紧侵略,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政治外交上:国家主权开始丧失,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迫开放,中央政府半殖民地化特征体现出来;

阶级关系上:由于长期阶级矛盾的积累和鸦片战争的影响而出现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

在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的共同利益下,中外反动势力由对抗、妥协开始走向联合;意识形态上:虚骄自大的观念受到剧烈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之路由此开始。

二、19世纪中叶的开放和20世纪晚期的开放在开放的背景,开放的方式内容,开放的影响上有什么不同?

开放背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要打开中国市场,中国腐朽落后,闭关锁国;社会主义建设遭遇挫折,世界趋于全球化。

开放方式:战争条约,主权沦丧,被动开放;主动开放,独立自主,引进西方技术经验。

开放影响:沉沦灾难,但也提供机遇;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瞩目成就。根本不同:是否坚持独立自主。

三、概括归纳鸦片战争后,面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思想特点,并分析造成其特点的原因。

【参考答案】 地主阶级:

①清政府:面对外国侵略一方面由抵抗到妥协求和,一方面坚持旧的传统,拒绝任何改革。这是由满清贵族顽固的阶级立场决定的,其当时的腐朽性也决定了他们的这一态度。②地主阶级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其思想的转变是由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造成的,也是由其爱国的立场决定的。

农民阶级:

①洪秀全引进基督教思想创立拜上帝教,力主以绝对平均主义改造中国社会,推翻清朝统治。其思想的转变与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影响有关,也受到其小农地位的影响。②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全面学习西方并发展资本主义。其思想的转变是鸦片战争后西学传入影响的结果,也受到其个人经历的影响。

单元八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1901)

一、阶段特征

(1)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对中国侵略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军事上造成中国边疆地区的普遍危机,如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基本完成,经济上大规模向中国输出资本,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中国各阶层为“救亡”进行了抗争和探索发展到新的高度: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机器大工业,一定程度抵制了外资侵略,但终究破产;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由于自身软弱和顽固派反扑失败,但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农民阶级发动了义和团运动分裂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但这些抗争探索都没有能够挽救灾难深重的中国,(3)中国社会向近代化方向迈进:在此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为中国社会变革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发起了戊戌变法推动了政治近代化和思想解放。

二、洋务运动的重大历史作用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性质: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客观上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作用:(1)引进了近代大工业和近代生产方式,这是洋务运动最大的贡献;(2)举办的民工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资,刺激了本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3)军工和海防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实力;(4)培育了一批近代的科技人才和知识分子影响深远;(5)大规模引进西学,促进先进思想传播;(6)孕育了维新派和维新思想。(引,抵,刺,防,人,学,孕。)

总之:洋务运动作为地主阶级的探索,在近代化历程中有里程碑意义,它开启了军事,经济,科技,教育等多方面的近代化,当然,由于其阶级局限,未能将近代化推进到改变封建制度层面,这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三、19世纪中叶到六七十年代在中国出现的三种近代企业和作用:

外国在华企业:掠夺中国原料,占领中国市场,阻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但也传入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式,瓦解了然经济,刺激民资产生,促进无产阶级产生。

洋务派企业: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引进了西方大生产,培养了科技人才,稍许抵制外资侵略,诱导了民族资本产生,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但具有买办性封建性,为封建统治服务,有压制民资发展的方面。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最进步经济形态。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队伍,诞生民族资产阶级;为新的政治变革提供经济阶级基础。

四、戊戌变法在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承上启下。是继洋务运动后对近代化的继续深入发展阶段。

(1)启动政治近代化:提出了学习西方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试图对旧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

(2)推动经济近代化:变法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3)深入推动思想近代化:介绍和宣传近代思想,批判封建思想,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4)大大推动教育近代化:戊戌变法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近代高等教育开始形成。

五、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的历史,具有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近代化两个方面的内容,而19世纪60-90年代,我国迈出了国家近代化的第一步。”

(1)请简要说明当时我国“近代化”在经济、军事、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表现,(2)这一轮“近代化”的结局如何?造成这一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上述近代化及其结局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表现:(1)经济--洋务派开办了一批军事和一批民用工业引进了西方机器大生产,随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在沿海出现,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了初步发展。(2)军事-洋务派兴办了三之近代海军,新式军事技术应用。(3)文化-洋务派派遣留学,开设新式学堂,并引进西方大量科技著作;维新派则介绍西方政治学说,第一次批判封建正统思想,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维新派开设学堂,办报;京师大学堂。(4)总理衙门是政治近代的开端,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把政治近代化推向深入。

破产。前者是因为不敢触动封建制度,后者则是资产阶级软弱性,两者共同原因是顽固派阻挠。

结论:在近代中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难以完成近代化任务;要实现近代化首先要取得民族独立。

单元九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

(1901-1918)

一、阶段特征:

本单元讲述1901-1918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辛亥革命、袁世凯的反动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三部分内容。辛亥革命是旧民主革命的最高潮--反对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独裁的斗争是辛亥革命的延续,同时也说明旧民主革命山穷水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则为旧民主革命向新民主革命转变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1列强侵华继续深化:(1)列强在此段侵华的总特点是以华治华,扶植其侵略工具来继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扶植的对象经历清政府-袁世凯――各派军阀,频繁更换侵略工具人也说明其统治不再稳定。(2)列强之间在中国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日美在中国的侵华势力迅速膨胀,逐渐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尤其是日本在一战期间通过21条暂时取得了在华优势。(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帝国主义在客观上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2、反动统治不断更替:(1)清政府玩弄新政和预备立宪,激化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但客观也有积极意义。(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对内独裁复辟帝制,对外卖国,被历史进步潮流冲垮。(3)北洋军阀各派互相混战争夺,中国进入事实上的半分裂状态。

3、抗战探索大发展:(1)辛亥革命是旧民主革命的高潮,这场革命有完备的纲领,正规的政党,经过了长期准备,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普及了民主共和的观念,也沉重打击了列强在华统治秩序。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2)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维护民主共和的果实,和袁世凯,北洋军阀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这些斗争基本上归于失败,说明旧民主革命逐渐走到山穷水尽地步。

4、近代化里程碑:(1)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在政治近代化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2)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为中国历史的进步提供了基础;(3)思想: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实业救国的思潮蔚然成风。西方先进思想进一步传播,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思想解放。

二、辛亥革命是近代化的历程碑

理论: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向。在近代历史上近代化在经济上主要是工业化,在政治上是民主化,在思想是思想解放。其实质是模仿西方的资本主义化。1949后多用现代化一词,其特点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里程碑: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里程碑:(1)政治近代化历程碑:结束了2000

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在国家政治形态,政权形式上实现了近代化的突破—由封建专制政体转化为形式上的民主共和政体。(2)经济近代化里程碑: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多种条件,实业救国蔚然成风,民族资本主义在此后获得一次显著发展。(3)思想文化上:普及了民主共和观念,思想解放继续深入,追求民主共和成为思想主流。

三、北洋军阀统治期间政治斗争焦点,表现,结局,认识.(1)焦点: 民主共和和专制独裁的较量,实质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辛亥革命果实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daili人北洋军阀的斗争,是辛亥革命的延续.(2)表现: 袁世凯独裁和复辟帝制,北洋军阀破坏约法;革命派的议会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3)结局: 一方面民主共和制度难以真正实现;一方面反动统治秩序也难以稳定.(4)认识: 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革命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地步,历史呼唤新的革命曙光.四、民资工业的产生,两次发展及影响.(1)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外来资本主义侵略瓦解自然经济的刺激,洋务运动开办企业的诱导下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两次发展和影响:一.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输出的刺激和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这次发展促进了资产阶级壮大,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兴起准备了经济和阶级基础.二.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群众爱国运动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加之帝国主义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次显著发展,这次发展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旧民主革命向新主义革命转变,中共的成立体供了经济阶级基础.五、一战期间历史发展新的曙光:

分析:新的曙光是指中国革命由旧民主革命向新民主革命转变.要从经济,阶级,政治,思想,外部多方面分析这种转变是否具备相应的条件和史实.参考:(1)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显著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革命转变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2)政治上:

5.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 篇五

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运动的性质、主要思潮及其含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运动的主要意义。

(1)原因

①经济: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②阶级:新生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

③文化:借助古希腊、古罗马丰富的文化遗产。

④诱因:14世纪,黑死病在意大利的蔓延,促使人们反省。

(2)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3)主要思潮及其含义

①主要思潮:人文主义。

②含义:其核心内容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4)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薄伽丘与《十日谈》;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和《摩西》;拉斐尔:《西斯廷圣母》;莎士比亚的戏剧。

(5)意义: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推动了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活动、主张,运动的影响。

(1)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人文主义思想活跃;罗马教会宣扬因行称义严格控制人们的生活;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点燃导火线。

(2)马丁·路德

①15,为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路德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②强调因信称义,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4)影响

①性质: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②意义:欧洲宗教改革家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促进了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和人类不断认识自己。

启蒙运动的背景、含义、主要代表人物、影响。

(1)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的发展。

(2)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提倡用理性来判断一切事物,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把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3)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著作、影响

(4)启蒙运动的意义

①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②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新高度。

③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时间、内容,地位、意义。

(1)背景

①经济: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本身固有矛盾逐渐暴露。

②政治:工人运动失败表明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对科学理论的迫切要求。

③理论: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三大优秀理论提供了理论前提。

④实践: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参加革命实践。

(2)发表:1848年初发表,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

(3)内容: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的原则。

(4)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兴起。

巴黎公社建立的背景、时间、性质、意义。

(1)背景

①民族矛盾: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②阶级矛盾:新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实行反动政策。

(2)建立:1871年。

(3)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

(4)性质:新型的工人政权。

6.高中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篇六

一、以历史地图为切入点, 善用地图教学

地图是学习地理学科的重要工具, 历史地图也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 反映了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特定地理环境中的具体活动, 人类历史的大部分内容也可以通过历史地图的形式来反映。这样, 历史地图就成为历史教学中融入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 也是地理知识渗透到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切入点。梁启超先生说:“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 譬诸筑屋而拔基础也。”任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地点、一定的地理环境这个空间。历史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地图。政治上有疆域图、布局图, 经济上有农作物分布图、工业分布图、运河图, 军事上有战争形势图。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左图右史, 索象于图, 索理于书”的良好习惯至关重要。

1. 掌握历史地图中的图例, 熟悉河流和山脉

一般历史地图与常规地图的图例基本相同, 只是被赋予了一些历史地图特有的概念, 熟悉图例是阅读历史地图的首要条件。

历史地图中标明江河、山脉的名称与现在的名称有差别, 但地理中的河流、山脉的走向、位置变化一般不大, 所以熟悉江河、山脉的位置, 就是确定地理位置的极好参照物。

在高中历史教材和配套的历史地图册中的地图没有经纬线, 只能借助熟悉的海陆位置、江河、山脉、岛屿等来进一步确认地理位置。如学习秦朝的疆域时, 可以对秦朝疆域四至 (东到东海, 南到南海, 西到陇西, 北到长城) 用“+”字形进行形象记忆。

2. 注意古今地名对照

一般在历史地图下面提供重要历史地名的古今对照表, 让学生以此了解古地名相对应的现今方位, 就能对历史地图中表示的古地名的确切位置有个明确的概念, 为他们阅读历史地图提供了明确的参照, 帮助他们理解历史地图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比如,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节中, 日本策划的华北五省自治, 其中包括察哈尔、绥远两省, 而现今的政区图上却找不到这两省, 学生掌握困难,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地理知识作以下简单介绍:察哈尔省, 辖今河北省西北部及山西省北部, 省会张家口, 简称察, 1952年撤销, 分别并入河北、山西。绥远省, 省会归绥, 简称绥, 辖黄河河套内外之地, 1954年撤销, 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在学生看来, 这两个抽象的概念, 经教师如此讲解就具体清晰多了, 学生也因此由单纯的机械记忆变成理解记忆。

学生熟悉了古今地名的变化, 就能以此判断历史时期及历史背景。如台湾从古至今的名称不同, 三国时称夷洲, 隋朝时称流求, 元朝时称琉球, 明朝时称台湾, 根据不同的名称判断其历史时期, 进而明确其历史背景。

3. 利用历史地图,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地图中包含了众多的知识点, 许多地理特点、规律甚至历史现象等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历史教学中地图运用得好, 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记忆地理知识, 而且还能学会穿越时空隧道, 形成形象思维, 懂得从纵、横两方面去把握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甚至历史发展的趋向与规律, 强化教学效果;同时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 其综合能力也会得到培养与提高。

例如, 在必修2历史图册第17页《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经济建设成就 (1953—1957) 》分布示意图中, “一五”计划建设的一些大型重工业项目主要集中于东北三省, 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苏联的帮助, 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中苏关系非常好, 以及铁路建设主要集中在东部;在必修2历史图册第18页《1958—1965年主要经济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中, 铁路建设开始向西部推进;在必修2历史图册第19页《1966—1976年主要经济建设成就》示意图中, 建设成就明显比前两个示意图中减少了, 说明稳定的政治环境是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条件;在必修2历史图册第21页《1978—2000年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中, 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大型工程项目明显增多, 反映通过对外开放, 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通过对比这四幅地图, 学生就能掌握各个时期建设的主要特征, 把散乱的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如果在教学中随时提醒学生把类似地图进行对比, 养成一种习惯, 其比较能力就会有显著提高。

二、讲授新课时精选恰当的地理知识, 使史地结合水到渠成

高中历史教材中蕴涵的地理知识比较多, 讲授新课时, 以历史知识为主, 渗透相关的地理知识, 可以起到辅助教师教学和帮助学生分析具体历史事件的工具性作用, 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发展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

1. 洋流、季风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世界史《新航路的开辟》一课中, 意大利水手哥伦布曾先后两次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 发现并到达“新大陆”, 但两次横渡大西洋到达“新大陆”所用的时间相差很大, 第一次用了37天, 而第二次只用了22天的时间, 比第一次少用15天。试问:在当时航海技术和设备相似的情况下, 哥伦布第二次到达“新大陆”所用时间几乎是第一次的一半, 为什么?学生弄不明白, 但如果教师能结合地理知识, 说出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哥伦布第一次航行时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 而第二次航行则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 学生自然也就豁然开朗。

2. 地理分界线知识的巧妙运用

如中国古代史中, 1141年南宋与金议和, 规定:南宋向金称臣, 双方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以北为金统治区, 以南为宋统治区。为什么双方要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教师首先就得告诉学生大散关在现今秦岭一带, 从《秦岭—淮河南北地理要素比较表》来看, 秦岭—淮河是我国40—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是湿润带与半湿润带的分界线, 是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也是亚热带气候和暖温带气候的分界线, 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这样讲清缘由, 学生对南宋和金的对峙就更容易理解, 并能很快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

3.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现象在历史教学中也有用武之地

1941年6月22日 (星期日) 德军突袭苏联。希特勒以6月22日为进攻时间, 首先考虑这天是星期天, 偷袭容易得逞。同时也考虑了地理因素, 因为这一天是北半球夏至,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 苏联部分地区如摩尔曼斯克地处北极圈, 有极昼现象, 有利于德军展开军事进攻。

4. 时差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如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 率船队横渡大西洋, 沿巴西海岸南下, 绕过南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 后船队返航回到西班牙发现日期比当地少了一天,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地球上向西航行, 每隔经度15度, 区时就要少一小时, 环球一周少24小时, 因此向西航行一周, 回到出发地就要加上一天, 才能与当地时间吻合。

这样联系地理、反映现实的历史知识, 突出了历史教学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挖掘地理因素的作用, 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添学科的趣味性, 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课本知识, 同时对学生的时空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好处。

三、总复习时适时设计综合课题

总复习时, 历史教师首先要注重历史知识的巩固、系统化及学科内综合, 然后在复习范围内以某一知识点或有关的社会重大现象、问题为组织核心, 设计一个综合课题, 以历史、地理知识为主要背景材料, 让学生自主搜集材料, 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可放宽时间限制, 也允许学生自圆其说, 言之有据, 不以教师的观点为标准、唯一的答案。例如:

1. 自行设计“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侵略的全过程”历史地图

首先, 设计一张《抗日战争前夕的形势图》, 在挂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被日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侵占的我国东三省,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侵占的上海, 1932年在东北建立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1933年入侵的热河, 1935年策动的“华北五省自治”等等。然后, 设计一张《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形势图》, 在图上, 同样用不同颜色标出1937年日本由北京卢沟桥到南京、华北再到华东、华南直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侵略进程。

这样做, 一方面便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中国的抗战情况, 掌握一系列有关日本侵华的历史事件与史实, 加深学生对日本侵华本质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把学生平时所学的比较零散的、枯燥易忘的、死的知识点和烦琐的文字搬移到直观的、生动的地图上, 变成“线”, 再形成“面”。能做到这一点, 教学的思路与脉络清晰了, 学生的学习盲点也扫除了, 摆脱了对教材的束缚, 达到了“活学活用”的效果。

2. 研究“为什么统一的力量主要来自北方”

统一和分裂是中国古代史特有的政治现象,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那么为什么统一的力量主要来自北方呢? (1) 历史因素:北方生产力的发展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在物质上、生产技术上和文化上影响着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 因而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凝聚力。 (2) 地理因素:北方地形开阔, 交通便利, 容易走向联合, 形成较大规模的军事力量。而南方地形复杂, 容易出现割据一方的小朝廷, 一旦北方统一, 南方不易抵抗。可见秦灭六国、西晋统一、隋灭陈、北宋结束分裂、元统一等历史现象的出现与地理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的答案才是比较科学的。

以问题为中心设计综合课题是在学生掌握了相对系统、完整的不同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便于将各科知识迁移、重组、整合, 易于学科间知识、认识和方法相互交融, 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 自觉地综合各科知识来分析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养成综合思维的习惯。

7.高中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篇七

关键词:隐性知识;挖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1-02

“历史教材隐性知识”是指历史教材中未直接叙述的知识内容与知识联系,它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发源于教材主干,又远远高于教材,包括历史事物新角度的诠释,历史概念内涵外延的探究,历史知识联系与比较的分析。

挖掘历史教材隐性知识是提升学业成绩的要求。高考命题遵循 “能力立意”原则,区分度决定高考不能考查浅显明了众所熟知的知识,高考命题着眼于隐性知识的认知,所考查知识点往往突破单线思维,贯穿中外。

挖掘教材隐性知识有利于帮助教师养成教研习惯。在挖掘隐性知识过程中,教师将形成新认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完善知识体系,补齐历史概念内涵外延,提高教学实效。挖掘教材隐性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挖掘历史隐性知识,常常试图拨开表层迷雾,分析历史发展规律,使历史智慧和科学思维渐渐内化,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提高综合素质。

根据近几年高考文综卷以及大量相关的教育研究,结合教学经验,笔者以《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人民版)为例,就如何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进行了总结:

一、求答项代入分析法

求答项指历史材料解析题中要求考生作答的内容,其实质是知识分析的多维角度。学生对各种求答项的认知是不平衡的,对一些冷僻的求答项存在理解的误区盲区。研究求答项即研究高考“考什么”,是提升高三复习实效的一项重要途径,也有助于学生全面透彻理解知识,养成严谨科学的思维习惯,训练深入探究的思维方法。

常见的求答项有:原因、条件、因素、背景、目的、着眼点、特点、内涵、含义、原则、方式、主张、标志趋势、变化、内容、宗旨、异同、关系、表现、表象、过程、结果、实质、结果、功能、作用、评价、历史地位、结果、贡献、说明、如何理解、启示、看法、态度、认识、如何应对、发展规律等。具体作法是将上述求答项代入待分析的知识中,以挖掘知识的内涵外延。

例:必修三《百家争鸣》(人民版)中孔子相关知识的挖掘

孔子的历史地位如何?孔子有哪些核心主张?孔子提出仁礼和学在民间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私人讲学之风兴起的背景条件是什么?私人讲学的作用?古代教育的变迁?德治内涵、特点、目的、影响、评价?仁礼提出的原因、背景、目的、影响?仁礼特点内涵变化评价?五经名词解释?五经的历史地位?

学生经过思考→尝试作答→讨论→解疑释疑四个环节,自主探究解决知识疑难,第一提升思维品质,第二熟悉不常见的求答项,第三对孔子相关隐性知识深化理解、填补盲区。

二、史实提炼史识法

史实、史识是构成史学的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 史识即见解、观点、科学结论。著名史学家格奥尔格认为:史识,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就是对历史的“灵心慧眼”,就是在一定的“史观”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和认识。 历史学科最重要的能力培养目标是思维能力 ,即引导学生提升史识能力,辨识历史现象,理解历史资料,见微知著,洞察底蕴,启示当今,预测未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由史及论即根据教材呈现的史实,从史实中提炼出课本未阐述的观点,或归纳出相应的历史结论,在教学中加以阐释,以提升学生对历史人物、现象、发展脉络、演进规律的认知。史实提炼史识法就是引导学生深化认识历史事物。常用提炼史识的方法是设问,通过思考、讨论,指导、释疑等程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第一类设问方式是引导学生从新角度理解知识,对相关历史事物提出新观点,重在创新。第二类设问重点是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整合知识,提升对历史现象的认识高度。

例: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的飞跃的启示。

①科学无止境,在任何科学领域,都需要在已有成果基础上继续探索。

②科学无权威。

③科学的发展是继承与发展创新的结果,既要继承,又注重创新。

三、对比类比分析法

比较异同有助于对事物特质的深入理解,通过比较,可以减少深涩知识的认知障碍,比较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比类比分析法要求先寻找对比项,然后围绕对比项进行比较。历史人物常用的对比项是国籍、时代背景、称谓、活动、业绩(劣绩)、评价……事件常用的对比项是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本质……现象常用的对比项是:时间、表现形式、原因、本质、影响……比较可分对比类比两种类型,比较方法都是围绕对比项分析异同。

1.对比

2.类比

例: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向西方学习”。①从背景看,具有被动性,随民族危机的加深而不断深化。②从过程看,具有渐进性和曲折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③从内容看,具有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教育④从影响看,具有进步性,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四、材料创设情境法

历史包罗万象,教材只是沧海一粟,以教学培养目标为基准,科学补充相关史料,成为历史教学的必需。历史学科特点与学生认知规律也决定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占据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历史学习重在培养思维能力,透过史料分析,方可提高历史认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用两类材料以弥补教材不足,创设历史思维情境,挖掘隐性知识。

一类为补充,在教材未叙述或叙述不详尽的地方,通过材料补缺补漏。例如:在分析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教师展示以下数据“1933年与战时困难的1916年相比,牲畜存栏数骤降1/2至2/3”就可以加深学生对农业集体化运动负面影响的理解。

第二类为新视角,材料展示的观点与教材所述有差异甚至相反,以此提高学生思辩能力,挖掘隐性的史识。例如,教材对太平天国运动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其虽然失败却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教师为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可以展示一些材料,告诉学生太平天国运动中死亡人数达五千多万,革命战场在经济最繁荣的长江流域,战争使经济凋零。这样多维的材料展示有助于学生学会客观全面分析历史事物。

五、理论统领史实法

教师列出相应理论,并举出尽量多的史实来例证这一观点,这一作法将共性的史实有机联系,隐性的知识体系在理论统领下得以彰显,有助于将史实序列化。在教学中笔者主要用到下列两种理论:

1.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必然性和偶然性;主要和次要的

关系;阶级的观点;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形式与内容;辩证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继承与发展的观点。

2.新史观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

例:从不同史观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①从文明史观: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②全球史观: 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③现代化史观:推动社会生产力飞跃。④革命史观: 加深阶级对立,工人运动兴起。⑤社会史观: 平民化、世俗化、城市化、两极分化、环境污染等。

六、历史规律探寻法

历史规律是指历史长河中相似的历史现象其共性的原因及联系。历史规律重要特性是重复性。重复性决定我们可以对相似的历史现象及联系进行主观抽象和归纳,从而得出历史规律。

例1: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共同措施

调整中央机构;加强对地方控制;注重对官吏的监察;注重官吏的选拨;加强思想控制

例2:政治革命探究共同要素。①革命背景:矛盾尖锐,原统治阻碍经济发展;思想解放、理论指导。②革命对象:反侵略,反对封建主义,反对资产阶级统治。③领导阶层: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④性质: 农民战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反帝斗争。⑤胜败因素:顺应潮流,理论指导,斗争策略,群众基础,斗争态度,力量对比。⑥意义:为经济发展扫清道路,改善人民境遇,为国家富强奠基,推动近代化

七、时代特征挖掘法

时代特征挖掘法是根据同一历史时期的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归纳时代特征。这一作法将必修一、二、三模块知识以通史的方式还原,避免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割裂,能够全面展示时代全貌。

例:西方文明的源头(公元前5世纪)

政治: 古希腊民主政治给后世以借鉴;

罗马法独树一帜。

文化: 西方人文精神起源。

八、纵向脉络揭示法

纵向脉络揭示法就是将散落在历史教材不同章节的同一类知识有机串联,绘制历史事物变迁的时间轴,揭示同一历史事物不同时期变迁发展的始终,放眼全貌,大处着眼,熟知来龙去脉。

第一类是模块内综合的专题热点,如下所示:

必修一:政治制度、政治战争、政治格局、政治关系

必修二: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世界经济格局

必修三: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中国古代科技文艺、中国近代社会思潮、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世界近现代科技、世界文艺

第二类是具体事物的发展脉络梳理。

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 。 ① 1978年战胜“两个凡是”,冲破个人崇拜。② 1992年,破除姓资姓社的框框,冲破计划经济崇拜。③1997年破除姓公姓私框框,冲破所有制崇拜。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挖掘教材,将外在的显性知识与内在的隐性知识相结合。期待以上方法在未来教学实践中能够不断得到修正完善,真正成为挖掘学科隐性知识科学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专业素养和培养策略.陈超.

[2] 隐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显现可能.张民选.

[3] 打破思维定式,提高史识水平——也谈新课标高考应试技能.

刘志平.

[4] 初中历史教科书隐性知识教学探究——以八年级为例.李瑞.

[5] “初中历史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毛红

诗.

[6] 发掘历史教学中的隐性知识.王瑞丽.

[7] 挖掘新版教科书隐性知识与历史教学.崔维有.

[8] 重视挖掘历史新版教科书中的隐性知识.康兰香.

[9] 高中历史教材隐性知识的教学实践.潘竹娴.

上一篇:2024申论我想和你好好的之批判的文章下一篇:预算审核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