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名片设计说课

2024-10-03

个人名片设计说课(精选8篇)

1.个人名片设计说课 篇一

干方来

一、教材分析:

《个人与集体》处于浙江省编写的义务教材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议论的方式和方法”中第二课《小驳论两则》的第二则。

第四册是整套教材“总-分-总”的最后一册“分”,侧重于议论文的教学。第四册相对集中地编排了两个议论文单元,即第一、三单元。第三单元从议论文的方式方法入手,让学生懂得议论的主要方式和议论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听说读写中初步学会运用。该单元的第一篇《反对自由主义》是立论,了解立论的特点、立论文的结构及论证方法。本文是驳论,要求在学习立论的基础上了解驳论的特点、驳论文的结构及批驳方法。因本课处于小驳论的第二则,要求巩固驳论的特点,进一步理解驳论文的结构及批驳方法,并区别立论和驳论的差异。教学目标:

一、认识“人人为自己,也就是人人为大家”的错误,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

二、回顾驳论的特点,理清本文的层次,进一步理解驳论文的结构及批驳方法。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驳论文的结构及批驳方法。教学难点:

二、学情学法:

初二学生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接触过不少议论文,但大多学的是立论文,即用论据来论证论点的正确性。对驳论文还是初次接触,虽在前一则已学过驳论的概念,初步了解了驳论文的结构及简单的批驳方法,对驳论方法之一--驳论点有所了解。但因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强,所以学习本课可教给学生比较分析的方法,即通过与第一则比较的方法学习本篇课文。这样既可降低教学难度,也巩固了前一则学过的方法,又学会了本篇课文的批驳方法。最后通过与立论文的比较,全面掌握议论的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本人的特长,教学本课宜采用讨论法。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在讨论中,教师及时给予启发、引导。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符合当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程序设计:

本文的教学时数为一课时。教学要点:

1、新课导入。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复习驳论文“树靶--批驳--结论”的基本结构,复习驳论文驳论方法之一--驳论点,补充介绍驳论的另外两种方法--驳论据、驳论证。复习的目的是与遗忘作斗争。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要巩固第一天所学的知识,第二天就应及时复习,使记忆内容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不致遗忘。另外,复习上篇的内容使学习本篇有了自然的引导,为本课的比较分析作了铺垫。

2、分析讨论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层次。教师可设计下列问题供学生讨论:

⑴文章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持这一论点的人有什么理由?这个观点的实质是什么? ⑵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注意与上文比较异同。

通过讨论、分析,学习驳论据这个驳论方法,进一步掌握驳论文的结构,落实教学目标。

2.个人名片设计说课 篇二

关键词:滚法,说课

现在, “说课”越来越受到关注, 已逐渐成为各学科衡量一节课好坏的重要标尺, 通过说课, 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 提高教学质量。笔者从事《推拿学》教学多年, 下面就《推拿学》中的“滚法”谈谈其说课设计。

1、说教材

1.1课程性质

《推拿学》是中医专业的临床课, 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是一门研究应用推拿方法与技能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及保健养生的学科。通过对推拿学的学习, 使学生具备从事推拿职业的专门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提高全面素质, 并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1.2教学内容

第五章是推拿手法篇, 推拿手法的学习是推拿学基础的基础, 每个学习者都必须重视, 推拿手法技能水平的高低及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滚法本章中的第一节基本手法中的第二个手法, 操作难度难度较大, 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根据推拿学教学大纲要求, 共安排6个学时。教学内容包括:滚法的定义, 动作要领, 临床应用以及滚法的分类。

1.3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 期望学生在“理论知识、动手能力”等方面有所收获。知识方面:掌握什么是滚法, 滚法的操作要领有哪些?临床应用怎样?根据着力面分类, 可分为哪几类?动手能力方面:能够正确在人体身上操作掌背滚、掌指关节滚、指间关节滚、小鱼际滚以及前臂滚, 并能运用滚法预防和治疗疾病。

1.4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是掌背滚的概念及动作要领, 掌握了掌背滚的操作, 其他几种演化手法小鱼际滚、掌指关节滚、指间关节滚以及前臂滚都相对容易掌握。

2、说学情

2.1学生状况

授课对象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医疗专业二年级学生, 已经经过一年的基础医学的学习。学习态度上: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 基本能够坚持按时到课, 按照教师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 做好练习题。学习兴趣上:《推拿学》为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之一, 而推拿是中医体系中最传统的疗法, 实践性较强, 操作实训课较多, 绝大部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很感兴趣。学习习惯上:大部分学生主动性不强, 很大程度上依赖老师课堂讲授, 课后钻研及学习时间不够。

2.2采取的对策

推拿手法的学习特别要求学生平常的实践练习, 上课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投入到推拿学的学习当中, 自觉的做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练习的工作。

3、说教法

3.1对比法

开篇提出滚法属于摆动类手法, 和前面所学一指禅推法属于同一类手法, 且滚法是由一指禅推法演化而来, 然后对一指禅推法通过问答式进行简单回顾, 再在讲授滚法过程当中对比一指禅推法进行讲授, 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两者的异同点, 从而使学生理解的更为透彻, 便于记忆和掌握。

3.2问题法

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创造问题情景, 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寻找答案, 把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结合起来, 从而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联系, 增加教师准备问题与管理的力量, 增加学生的独立活动, 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解掌背滚准备姿势时, 可适时提问“一指禅推法的准备姿势是什么?两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达到既强化了一指禅推法的学习, 又有助于滚法的理解和学习。在讲解滚法的分类时, 可提问“掌背滚、掌指关节滚、指间关节滚、小鱼际滚、前臂滚哪者刺激量最大?分别适应于什么部位?为什么?”以便于以后在人体身上练习时不容易出错。

3.3演示法

滚法的学习实践性非常强, 讲授完相关理论后需通过老师演示才能更形象和直观, 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在讲解滚法的准备姿势和动作要领时, 在沙袋上演示滚法操作;学生沙袋练习相对较熟练后, 再找一学生做模特演示人体身上的滚法操作 (坐位颈肩上肢的滚法操作, 俯卧位腰背部及下肢后侧的滚法操作) 。

3.4实训法

滚法理论讲授完及老师演示后, 学生首先在沙袋上练习滚法操作, 练习过程中老师逐个进行手法指导;待手法相对熟练后, 学生再分组 (两人一组) 进行人体身上相互练习。

3.5多媒体教学演示法

多媒体教学是当前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有些内容 (如滚法的操作过程) 单纯通过板书不够形象和直观, 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通过多媒体教学能把相关内容具体生动的呈现在学生头脑中, 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更加形象和直观, 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教学法既提高了教学效率, 也减轻了学生负担。

4、说学法

4.1观察法

通过观察老师的手法以及同学的手法, 再比较自己的手法, 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 纠正不良姿势, 为日后的学习、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2练习法

滚法是一种技巧性非常强的手法, 滚法的操作练习要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循序渐进、有规律地进行练习。通过课堂及课后 (沙袋及人体) 反复多次的练习, 使际的模拟相机与数码相机对某对象 (如:课堂教学场景等) 进行拍照, 学生可直接感受到模拟相机拍照的快速特性, 及数码相机的成像可视化、可复制等优点和成像滞后等缺点。这种教学效果比单纯的理论说明更能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五、说教学程序

滚法的教学采用四步教学法, 即:

5.1讲授与理解

对照前面所学一指禅推法进行讲解, 在讲解定义、操作要领以及临床应用时都可以和一指禅推法进行对比讲解, 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 从而使学生理解的更为透彻, 便于领悟和掌握。

5.2演示与观摩

在学生领悟手法的基础上, 通过老师规范地演示手法, 对施术部位准确性的把握, 操作时着力部位及用力角度等的讲解, 要求学生耐心细致的观摩, 此环节重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5.3模拟与点评

老师选一名学生模拟手法操作, 要求其他学生细致观察, 对该生模拟效果给予评判, 此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学生评判的基础上, 对模拟效果给予客观公正的点评, 使学生深刻地领会手法。

5.4指导与练习

在学生深刻领会手法的基础上, 安排学生在沙袋上进行练习, 手法相对熟练后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 互相充当“施术者”与“受术者”, 进行手法训练, 同时, 教师逐个进行手法指导。

3.《功率》说课设计 篇三

一、有关教材和教学对象

《高中课程标准》中对《功率》的教学要求为二类,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学好本节课的内容是对理解功的概念的进一步,对后面学习电功率也有铺垫的益处。《功率》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是从新的角度对功进行深入探讨和衡量,深化对功的概念的理解。由于功率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所以这节课是架起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桥梁,使抽象知识具体化,我想这也是教材的编写意图。高中的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本节课我将立足引导学生学习为主,这不仅体现了我的教学理念,而且能让学生更多地体会自主学习并获得知识的乐趣,激发学习热情。因此本节课我制订了如下的三维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率概念及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2.会利用P=W/t,P=Fv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体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意识。

2.通过瓦特的介绍,体会物理为社会发展带来的推动。

二、有关教学方法

个人认为一节好课一定是能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引领学生进行自主、研究与合作的学习,并且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习方法的传授。因此本节课我将采用情境激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目标导学法(利用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及过程,使学生学有方向,有的放矢,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发现);讨论法;归纳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体”的教学思想。

三、有关教学程序预设

本节课我将使用物理教材中标志性的人物“闪电一毛”的动画视频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以一毛的所见、所想为主线,通过学生们帮助一毛解决问题来达成本节课的三维学习目标。

首先,通过一毛对牛犁地和机械化耕种来引入比较做功的快慢,并结合导学案上的问题一探究表格,引导学生通过有方向的思考和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且给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定义式、单位,并通过投影仪来展示学生的学案,体现主体学习成果。而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加入有效的竞争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通过一毛乘坐的三轮机动车和汽车的比较,解决一毛有关力与速度关系的困惑。并通过该部分探究问题的讨论,认识一些用电器的铭牌,进而突破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这两个教学难点。

再次,学生将进入我为本节课精心设计的练习环节,我们知道目的明确,坡度适宜,内容适中的练习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并有利于物理概念的理解和物理规律的应用。我会让学生把过程和结果写在预设在学案上的问题下面,借助投影仪把成果进行展示,充分检验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当然练习也与一毛离不开,因为练习题目的情景就出现在一毛回家的路上。

好的板书设计,会对教学起到很大的帮助,因此本节课的板书我有两大坚持:坚持布局清晰化,坚持简约明了化,这样不仅能给学生带来美的视觉享受,更能使需重点掌握的知识一目了然,尽收眼底。

最后的作业布置为:查阅资料,体会生活中功率的应用的开放性作业。它所起的作用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体会物理学习为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带来的便利。

四、有关教学效果预测

一是目标达成度预测。本节课是概念课,学生在初中就接触过相关的学习内容,为知识与技能目标做了很好的铺垫,通过特色情景预设,使重难点的突破顺理成章,相互的讨论与协作促进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瓦特的介绍及生活实际的引入更突出了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体现生活处处有物理的精彩。

二是教学效果预测。在本节课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寓教于乐,相信一定是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特色教学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成果的成功心理体验,也将有助于日后物理及其他科目的学习。

以上便是我对《功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4.制作个人简历说课稿 篇四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作个人简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敬请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我选用的教材是江苏教育出版社马成荣老师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本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在教学体系中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本课程分为6大领域,37个项目,实现了对《大纲》内容的全面覆盖和对学生学习、生活、职业生涯的多维关照。

2.教学内容

6大领域按照信息的获取、加工、交流架构体系,学习领域三笔随人意的好秘书是“信息加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作个人简历》是学习领域三的第4个学习项目。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和活动,学生能使用Word表格的强大功能,制作、编辑和使用各种表格,灵活应用于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项目活动计划使用4个课时完成。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将基本任务与拓展任务有机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制作个人简历,还增加了与所学专业和工作相关的拓展任务,使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

3.教学目标

针对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这三个维度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会做)了解简历的元素,掌握制作个人简历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会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创作,通过分组协作、多元评价等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会评)逐步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增进沟通,提升人文素养。

4.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教材特点看:学生只有掌握表格的创建、编辑和美化的方法,才能按照步骤,制作完成个人简历。因此设为教学重点。

从教学实践看:表格结构调整和边框底纹设置有点复杂,容易出错,直接影响着作品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因此设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设计 1.学情分析

我授课的对象是财经类专业12级学生,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人际关系和谐,且已掌握了word基本操作和文档排版,这为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学生普遍重实践轻理论,学习主动性不强,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控制力弱,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引导,控制课堂秩序。

2.教学理念

依据学情,坚持“以学生为发展中心”,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主动解决问题中建构知识、提升能力。同时凸显“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理念。

简而言之,我的教学理念是:以生为本、学以致用、行动导向 3.教法指导

所以我们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 在师生认识活动中通过对比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师生交往活动中通过任务驱动法,学生围绕真实任务探究建构展开学习,获取新知;

师生实践活动时通过学生分层,任务分层,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分层中拓展,完成实训任务;

师生评鉴活动时采用多元评价法,主体多元、内容多维、方法多样,促进学生发展。

问题探究、对比贯穿任务始终,教师通过是何、由何、为何、如何、若何设置过程性问题以及对比比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学法指导

基于对学情和教法的分析,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问题,采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小组竞赛、展示汇报等学习方法解决问题。

探——自主探究:做学习的主人 帮——分组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赛——小组竞赛:增强竞争意识 评——展示汇报:体验学习快乐 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四.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前,师生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是相当必要的。如准备好多媒体机房,广播教学软件。整合教学课件,制作视频,技能加油积累卡等设备、环境、资料、媒体及其他资源。

根据学生层次合理分组,4人1组,每组设立一名组长,负责组内协调和任务指导等工作。

2.教学环节

本课教学设计我采用“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引入任务——探索任务——任务评估——任务拓展——作品展示——课堂总结——布置作业——6S整理”十个环节开展教学。十个环节层层相扣,循序渐进。

3.教学流程(1)组织教学

上课开始,用一分钟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候,师生齐念“勤学好思、知行合一、修德习技、职场精英”,振奋士气,调节上课气氛。

(2)创设情境

在创设情境这一环节中,广播教学展示文字版个人简历和表格版个人简历,看看两种简历呈现形式上的优缺点。

再通过生活中表格的应用实例,引出本课课题。(3)引入任务 根据项目总任务,我们分析简历信息和排版技术,将总任务细化为三个子任务:创建表格、编辑表格、美化表格。

(4)探索任务

①在创建表格子任务中,学生根据教师设问,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师生共同归纳创建表格的方法。

②再通过小组探究,看看遇到不同的情况采用哪种方法创建表格更加合适。

③在编辑表格子任务中,通过“找不同”游戏,寓教于乐。突破重点。④同时我采用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检验学生编辑表格这一任务完成的效果。

小组PK赛采用擂台赛的形式,攻擂小组抢答成功,可以向守擂小组挑战一题,守擂小组必须回答,回答正确,守擂成功,否则攻擂小组取代守擂小组的位置。整个过程,学生组内相互帮助,组间相互竞争,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⑤在美化表格子任务中学生通过扮演“小教师”角色,增强自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⑥通过对比展示化解表格边框与底纹设置这一难点,学生小组讨论,演示汇报解决问题。

(5)任务评估

学生制作完成个人简历后,要对作品进行评估,修正。比如这样一张“个人简历”,看看有没有完成教师设置的观察点,还存在哪些问题,该怎样进行修正完善。学生对作品再进行优化,并选择优秀作品打印。

(6)任务拓展

在教学中要增加一些源于生活,并具有实际应用的任务,将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应用。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任务。

制作课程表,同学们可以精心设计自己的课程表。制作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看看同学们以后是否能帮助班主任对整理班级学生档案。

制作员工通讯录,走上社会,为公司企业制作一张精美的通讯录也很必要。制作生产月报表,完成报表的同时也是对专业知识的渗透。(7)作品展示

同学把制作好的表格上传到主机上,进行展示。

学生通过“评一评”进行自评,再通过“说一说”进行互评,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根据多元评价表,给予奖励性、或赞赏性或鼓励性评价,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8)课堂总结 在课堂总结时,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并制作各式各样的技能加油积累卡,随机发放给学生填写。并在实践日志中总结、记录创作过程的体验。

(9)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与所学专业有一定联系,制作客户信息登记表,制作仓库出库单。这是学生的作业,我鼓励学生将作品发布在博客上,与他人交流学习。(10)6s整理

在本课结束时,我设计了6s整理这个环节,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力求学生养成遵守规定、自觉维护机房环境,以及文明礼貌的习惯。

4.教学板书:

为了突出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是我的板书,力求简洁,条理清晰。

五.教学反思

本课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技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成功之处:

1.本课以项目为载体,以问题为纽带,以小组探究的方法构建整体课堂。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重视学生参与过程的学习。不足:

1.交流和回答问题时不大胆,问题的归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加强。2.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合作过程中积极性、主动性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教师通过示范、引导补充,让学生想说、敢说、爱说,小组合作要有制度,建立合作规则,制定奖惩措施,成员之间有效沟通,找出原因,满足个体需求。让每位学生绽放光彩!六.结束语

5.个人名片设计说课 篇五

说教材:

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但很多孩子不愿意一个人睡,为了让幼儿克服心理障碍,勇敢的一个人睡,教师进行心理疏导,通过故事,讨论等方法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勇敢的一个人睡,并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说目标:

1、通过故事和各种体验,让幼儿了解其实黑夜并不可怕,并能用各种方法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

2、鼓励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一个人睡的勇敢经历或者坦然讲出不敢一个人睡的原因。

3、通过创设情景,帮助幼儿了解夜晚,进一步树立幼儿自己睡的信心。激励幼儿乐意尝试一个人自己睡。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说活动重难点:

说活动准备:PPT课件、调查表、彩笔、气球,面具,眼罩等。

说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进入场地,依次入座。

2、播放ppt,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小老鼠漫长的一夜》。

3、教师提问:小老鼠为什么一开始总是睡不着?最后为什么又睡着了呢?

4、教师小结:

原来那些可怕的声音是小老鼠的心理作怪,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并不可怕。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关紧门窗,拧紧水龙头,家里还是很安全的。

二、调查统计,心理疏导

1、教师出示调查表,请自己睡的小朋友将自己的笑脸卡贴在黄色的一边,请不是自己一个人睡得小朋友将笑脸卡贴在绿色的一边。请幼儿作比较。

2、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为什么不愿意在家一个人睡,请自己一个人睡的小朋友讲一讲一个人勇敢睡的经历。

3、教师鼓励不是一个人睡得小朋友说出自己不肯一个人睡的原因。

4、讨论: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自己感到不害怕?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是怎样解决的?

小结:每个人心里都会想象出一些奇奇怪怪可怕的东西,当我们处在黑暗中就会想起它,越想越害怕。

5、那么,你最害怕的是什么呢?老师每人发给一个气球,把自己最害怕的东西画在气球上。

画完后讲述,并讨论:怎样消除这些害怕的东西?(鼓励孩子想出合理的办法)

小结:小朋友们已经找到了好多自己睡觉时不再害怕的办法,心里最害怕的东西也已经消除掉了,下面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好好的享受美丽而宁静的夜晚吧。

三、创设情境,体验优美意境

1、教师请幼儿看课件,欣赏夜晚的美丽景色,共同体验夜晚的美好。

2、教师:现在你乐意一个人睡了吗?

那让我们从今天晚上开始就尝试着一个人睡好吗?

最后祝每个小朋友天天都拥有美好的夜晚,睡的香,睡得甜,身体棒!

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组织的这次教师公开课中,我开展的是大班社会活动《你愿意一个人睡吗》。现在很多大班的孩子一直不敢单独睡觉,为了帮助幼儿克服心理恐惧,勇敢地一个人睡,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我就开展了这次活动。害怕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尤其是孩子在睡觉时,往往伴随着黑暗、阴影和独处等因素,特别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比较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恐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利用了绘本《小老鼠的漫长一夜》,用故事中小老鼠独自睡觉的经历唤起幼儿的共鸣,让幼儿轻松的知道黑夜中听到的各种声音白天和晚上都有,是小老鼠在黑暗中想出来,并不可怕。然后我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单独睡以及不能单独睡的情况,并且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不愿一个人睡的原因。在这个环节中,原先我我设计的是有调查表的,但是在试教后,这个环节我取消了,但是活动结束后,我觉得这个环节还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调查,幼儿才会有话可讲。

大多孩子没有单独睡觉,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害怕。要想帮助孩子克服“害怕”的心理,就应先了解孩子所害怕的到底是什么,把睡觉时所害怕的问题一一陈列后,鼓励幼儿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本活动中我主要是让幼儿亲身体验他所害怕的东西,也就是直面刺激,例如体验黑暗,魔鬼等。然后进行心理发泄,将心中最害怕的东西画在纸上,想办法让它消失。孩子面对一个刺激所引起的害怕或恐惧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后,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了,疏导的目标也就达到了。当孩子们心中的害怕彻底消除后,我带孩子们体验夜晚的美好,并鼓励幼儿尝试一个人睡。

整个活动有疏导,有发泄,有体验,相信孩子们在活动后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但是整个活动下来,我还是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例如在讲绘本故事时,可能受到了外在因素的影响,故事讲得不够生动,这是作为一名老教师不应该发生的。所以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多学习,多开展类似的活动,让自己不断成长和提高。

大班社会说课教案《你愿意一个人睡吗》含反思这篇文章共5426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会说话的符号》含反思》:大班教案《会说话的符号》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懂得基本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幼儿理解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会说话的符号》含反思教案吧。

6.个人名片设计说课 篇六

新课程标准提出7——9年级的写作要求,其中有一点: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说学情

《思路要清晰》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里的写作学习内容,学生经过七年级上册前三单元的学习,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读懂文章内容,通过朗读能大致把握作者的情感,并且能够通过老师教授的方法简单的赏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在此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住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文章(作者)思路。

(设计意图:为了配合本单元,本书的编者在学生学完这一单元的文章后,安排了“思路要清晰”的写作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能更深入的把握作者们的行文思路,为后来的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的学习可以循序渐进,有所依傍。)

三: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让写作思路清晰的方法

2.要求学生学会列作文提纲,养成列提纲的好习惯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法,讲授法。

学法:实践法,自己动手动笔动脑。

(设计意图:作文教学肯定是老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老师必须先要把写作方法教给学生,然后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笔,亲自来写。鉴于此,我采用了讲授法与实践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授课。)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言有序,章有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指文章思路要清晰,要有条理,这是写好文章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们平时说话要有重点,才能条理清楚地正确传达自己的意思。写作文也是在和人交流,也需要我们确定重点,条理清楚地表达写作的目的。今天我们这堂课的重点就是学会条理清楚地写作。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让学生快速将本节课与之前的单元学习联系起来)

(二)让写作思路清晰的方法:

1:整体构思

(根据表达的中心,取舍材料,构思文章的整体结构。)

例子:表达中心“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

下面这些材料,你会用到那些?大致采取什么样的结构?

a. 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b. 他上课时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c. 他写完作业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d. 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e. 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f. 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g. 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明白要依据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来取舍材料,只要与中心表达无关,就要舍弃。)

2:确定写作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例子:《植树的牧羊人》,写牧羊人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采用的是时间顺序;

《纪念白求恩》,依次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以及其对技术的精益求精,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回顾本单元的这两篇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为了告诉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根据文体特点和题材需要来确定不同的写作顺序。)

3:列提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提纲要呈现文章的整体框架,同时也要列举出各部分的内容要点。方便写作。

(三)写作实践:

如果以《母亲的价格》为题,写一篇记人的文章,你会怎么写?请列出提纲。

(提示:首先,确定文章的中心,想想可以围绕这个中心写些什么事件,如何安排先后顺序?其次,文章有需要详略处理的地方,也要在提纲中标注出来,第三,提纲列好后,要检查。)

六:说板书设计

7.“糖代谢”说课设计 篇七

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一门学科, 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由于其理论知识枯燥、抽象的特点, 学生往往会产生畏学心理。所以, 生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联系, 以增加知识的趣味性,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 笔者就以“糖代谢”为例阐述说课设计的思路。

1 说教材

1.1 授课内容分析

“糖代谢”是科学出版社教材《生物化学》第六章的内容, 在此之前, 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氧化”, 这为其对本章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糖代谢”是人体三大类物质代谢之一, 并且其中的三羧酸循环部分还是学习另外两大类物质代谢的基础和前提。因此, 本章内容在物质代谢部分及整个生物化学课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1.2 教学目标

1.2.1 知识目标了解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

的合成与分解及糖异生的反应过程, 掌握其生理意义;掌握血糖的概念及其正常值;熟悉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以及调节机制。

1.2.2 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理病理现象, 如人为什么每天都要吃饭、人体在剧烈运动后身体为什么会产生酸痛感、什么是高血糖等。

1.2.3 情感目标

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同时培养起学生关爱生命、合理膳食、关注健康的生活态度,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3 教学重难点

1.3.1 教学重点血糖及各代谢途径的意义;三羧酸循环。

1.3.2 教学难点各代谢途径的反应过程;三羧酸循环。

2 说学情

生物化学在我校开设的时间为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由于我校学生为初中毕业生, 化学知识比较薄弱, 逻辑思维能力较欠缺, 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特点, 把教学中心放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上。

3 说教法

针对本章内容结合我校一年级学生的具体特点, 笔者采用案例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法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通过导入案例, 提出问题, 请学生思考讨论, 使学生顺利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 增加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积极性。对于纯粹的“糖代谢途径”的理论知识, 笔者依然沿用传统的讲授法。

4 说学法

现代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以指导学生不要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更要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及探究能力。虽然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枯燥抽象, 但其也有着很强的系统性, 如果学生建立了很好的结构意识, 辅以良好的归纳总结能力, 那么学好生物化学就并非难事。

5 说教学设计

5.1 旧课复习

针对上次课程内容设计问题, 请学生回答, 以这种方式进行旧课复习。重点复习和本次课程内容联系密切的知识点, 比如“代谢物脱下的成对的氢通过NADH氧化呼吸链及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分别能生成多少ATP”等。

5.2 导入新课

上次课在介绍“生物氧化”时已经给学生展示过三大类营养物质代谢的总过程图, 在旧课复习完毕后将该图展示出, 指出今天所要介绍的内容就是其中一类营养物质的代谢———“糖代谢”。

5.3 新课教学

5.3.1 从宏观到微观, 层层推进

生物化学之所以难学, 是因为它的内容看不见、摸不着、缺乏直观性, 所以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一个能看得到的东西, 然后将学生的思维逐步推进到微观世界中来。

首先让学生思考每天接触到的糖类物质有哪些?有的学生可能会说米饭里的淀粉, 有的学生会说水果里的果糖等, 教师进行汇总, 最后说出明确定义:糖是一大类有机化合物, 是多羟醛、多羟酮及它们的衍生物。接着再问学生为什么要天天吃饭, 顿顿吃饭呢?有的学生会说食物可以给我们提供能量。教师可以继续提问糖是怎样供能的呢?糖代谢指的又是什么呢?然后以淀粉为例, 用一张简图向学生展示糖的消化吸收过程———淀粉经口腔摄入, 经食管、胃到小肠消化成其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然后葡萄糖吸收进入血液, 可随血液到达全身各个组织细胞, 葡萄糖进入细胞后进行的一系列代谢反应就称为糖代谢。最后向学生提问, 糖进入细胞后能进行哪些代谢反应?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宏观中带入到了微观中。

5.3.2 紧抓一个中心, 注意前后呼应

对于糖代谢途径的介绍, 要紧紧抓住血糖这个中心, 并且要注意前后呼应。通过一个案例引入代谢教学。例如, 重庆晨报报道过一个新闻:老太坠崖呼救无人应, 喝江水挺过4天终获救。针对该案例, 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该老太在3个时间点的能量供应: (1) 正常进食时; (2) 饥饿6到8小时时; (3) 饥饿24到72小时时。

(1) 讨论老太太在正常进食时糖的分解代谢途经。即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及磷酸戊糖途径。在介绍过程中注意“重结果、轻过程”, 因为对于学生而言, 理解动态的生物化学反应是有点难度的, 所以教师应将过程简单讲, 把知识点汇总出来让学生掌握, 而结果则需重点强调, 每条代谢途径能够起什么样的作用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由于代谢过程比较枯燥,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意穿插日常现象及具体病例, 并且要注意与前面课程的联系。

3条分解代谢途径讲解结束, 教师总结:正常情况下, 糖是我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而食物中的糖是补充血糖的主要途径。再让学生思考:老太坠崖, 饥饿6到8小时, 靠什么补充血糖?这就需要用到体内库存的糖, 由此引出“糖原”的内容。

(2) 简单介绍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注意让学生区分肝肌糖原的作用。继续让学生思考:我们体内的糖原储备也是有限的, 老太坠崖, 饥饿超过24小时时, 机体的库存糖将用尽, 此时靠什么补充血糖?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脂肪, 首先对其进行肯定, 接着继续提问, 饥饿时我们要用体内的储脂供能, 但我们的脑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要靠葡萄糖提供, 那这时的葡萄糖从哪里来呢?由此引出“糖异生”的内容。

(3) “糖异生”重点强调它的生理意义。通过对“糖异生”的讲解, 让学生知道老太太坠崖后没有外来的食物摄取, 体内库存糖即糖原也用完时, 主要靠“糖异生”来补充血糖。此时再给学生留一个问题:饥饿超过72小时时, 机体主要靠什么来提供能量呢?请学生结合下一章“脂类代谢”的知识分析讨论。

这样我们通过1个案例, 设计3个问题, 就完成了整个“糖代谢途径”的教学。当然, 要让学生明白这些代谢反应的发生并不是像我们案例中指出的有严格的时间划分, 也不是孤立进行的。对于代谢途径的介绍, “血糖”是一条主线,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地强调维持正常血糖浓度的重要性。然后再回到“血糖”上来, 采用层层设问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简单介绍完“血糖”的概念和正常值后, 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的血糖浓度总是在一个范围内?因为血糖的“三来三去”保持着动态的平衡。接着介绍“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为什么这“三来三去”会保持动态的平衡呢?因为我们的体内有着非常严格的调控机制。接着介绍“血糖的调节”, 假如我们调节血糖的某一个环节出问题了, 导致进入血液的葡萄糖和移出血液的葡萄糖这个动态的平衡被破坏了, 那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呢?引出“糖代谢障碍”。最后简单介绍“高血糖和低血糖”。

5.4 总结归纳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和学生一起梳理重要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回忆并回答, 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

5.5 布置作业

(1) 在百米短跑时, 肌肉收缩产生大量的乳酸, 试述该乳酸的主要代谢去向。 (2) 肝脏被称为物质代谢的“中枢”器官,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 讨论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通过对这两个题目的作答, 使学生对课上所讲的理论知识加深印象, 巩固记忆, 同时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总结能力。

6 说教学反思

在“糖代谢”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 由于糖代谢途径多、反应过程长、参与反应的酶多, 学生普遍有畏难心理, 并且有消极学习的情绪, 通过将一些生活现象及具体病例穿插进理论教学中, 可以明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蒉

摘要:针对生物化学中“糖代谢”的内容, 结合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实际情况, 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设计、说教学反思六大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8.《功》的说课设计 篇八

“功”在力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它是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以初中知识为起点,以教材内容为线索,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其二,它是能量和力的结合点。体现了能量和力的关系,是进一步学习有能的知识以及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结合本课特点,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的概念,功的要素,功的计算公式,并能理解正负功的意义,会求多个力做的功。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并了解物理学常用的,通过特殊性得出普遍性的研究方法,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前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可采用讲授法、点拨法。通过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地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由于本节课是概念教学课,分析、推理成分居多,所以依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电脑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总结得出结论。这样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可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新课引入

由一段视频引出功的概念,然后结合教材中的三幅图片,请同学们思考图片中都有什么形式的能量发生变化,再通过对三幅图片的观察分析,让学生归纳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即力的作用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从教学心理角度来看,这种讲法有助于消除学生因学习新课带来的懈怠感。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谈到做功就要明确是什么力做功?对什么物体做功?在什么过程做功?

环节2.讲解功的计算公式

通过复习初中已学过的知识提出问题,力的方向跟运动方向成某一夹角α时,力做功应如何计算?这样设问可以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分析、推理,得出W=Flcosα.教材上的处理方法是分解力。在教学中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介绍另一种方法,即把位移l分解,同样可以得出W=Flcosα,不要小看这短短一笔,它能更好地开阔学生思路。在公式中,F—力的大小,l—位移的大小,α—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的夹角。由于公式中都是数值的乘积,所以可以直接得出功是标量。功的单位:焦耳。功的计算公式不是普遍适用的,它只适用于恒力做功,这一点教材上没有提及,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向学生简单介绍。在讨论公式时,可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cosα可能取的值,让学生自己总结力对物体做功的三种形式。教师应注意分析正负功的意义,并让学生理解透彻,这样做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环节3.多个力做功的求法

通过对教材例题的分析讲解,介绍功的求解方法,借机为学生复习一下合力的求法。

环节4.本章小结

最后让学生以抢答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记忆的深度。

环节5.习题设计和作业布置

物理学科讲究学以致用,所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一些有适当难度的习题,让学生分析解决。然后布置一些开放性的课后作业,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理清文章脉络,突出重点难点。所以教师的板书应力图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以收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本节课将以问题式教学为主,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法和学法和谐统一,使知识传授和智能开发和谐统一。

上一篇: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成语下一篇:高考优秀英语作文题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