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价值

2024-11-15

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价值(共8篇)

1.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价值 篇一

谈德育模式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功能

模式,易言之,即指某种事物的标准样式或者使人可以照着操作的范式。学校德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德育理论指导下,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德育范型,或者说,即在一定的德育原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固的德育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来分析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德育理论研究者习惯于用所谓的辩证思维而实质上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研究德育过程,将整个德育过程肢解为各个部分进行孤立的静止的研究,忽视对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探讨,没有对德育过程作系统的有机的辩证的研究,综观一下已出版的.各种教育学和德育原理著作,通常都是分别对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原则、内容、方法、途径进行研究,割裂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原则、内容、方法、途径之间的有机联系。①这样做的后果,导致有关概念范畴定性不明,如知行统一、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在有的论著中是作为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来探讨,居于原理层次;而在有的论著中,则作为德育过程中的原则或要求来研究,降到规范层次,造成把原理阐述成规范,或者把规范论证成原理的混乱,使得广大德育实际工作者在德育理论面前分不出“必然”和“应然”,无所适从,给理论联系实际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由于概念范畴定性不明,导之逻辑推理上的矛盾混乱,难以自圆其说,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混乱情况,许多德育理论研究者便用“什么与什么相结合”或“什么与什么相统一”之类的命题来回避矛盾,如“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多种途径和方法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际锻炼相统一”等等诸如此类的命题在有关论著中比比皆是。这种形式上貌似“辩证”而实质上“形而上学”的刻板机械的生硬捏合,既不利于德育研究中理论思维的发展,又不能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提供具体操作的范式。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正是对这种研究倾向的一种冲击和反正。因为德育模式既是某种德育理论的简约化的表现形式,它要求通过简明扼要的解释或象征性符号来反映它所依据的德育理论的基本特征,又是对某些具体德育经验的优癣加工和概括,它要求起着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所以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帮助德育理论研究者从整体上去系统地综合全面地去认识和分析德育过程中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有利于德育理论研究者从动态上去把握德育过程中特点和规律,并使之具体化与操作化,有助于德育理论研究者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那刻板单一的甚至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有益于德育理论研究的思维空间的拓展。故研究和探讨德育模式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有着深远的理论价值。

从广大德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来考察尽管经过广大德育工作者和教师共同努力,我国中小学在德育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和进展,但是,德育理论与中小学德育实际之间仍存在着许多相互脱节的地方。尤其是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转型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全,人们的道德观念正在发生日益深刻的变化,中小学德育正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德育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使广大德育工作者和教师深深地感受到德育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德育理论联系德育实际的难度,感到有关德育理论缺乏可操作性,可望而不可及,理论和实践之间缺乏某种联系的桥梁或纽带。虽然不少德育论著面面俱到地提出什么与什么相结合,什么与什么相统一之类命题,但对如何结合怎样统一却语焉不详,给广大德育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带来了许多困惑,“生活之树常青,理论总是灰色的”。

相对稳定的德育理论与时时刻刻都在发展变化的中小学德育实际总是难以贴近,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德育模式恰好能解决这个矛盾,能起到德育理论联系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为德育模式是有关德育理论体系的具体化,是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和易于操作的程序来反映有关德育理论的基本特征,使德育实际工作者能对抽象的德育理论有一个易于理解的具体框架,有利于德育实际工作者在德育实践中把握和运用有关德育原理。故德育模式能使抽象的德育理论得以发挥其中介作用;同时,德育模式是直接来源于德育实践,是经过长期的德育实践而逐步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形式及配套的实施策略,是德育实践经验的系统概括和总结,比德育经验层次高,应用范围广,给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 套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有益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德育模式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来说,确实有着重要的实践功能。

2.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价值 篇二

一、高校体育社团在体育中的价值功能

1. 满足校园人的体育需求

高校体育社团随着外部环境的发展而迅速壮大起来, 如今已经成为高校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社团在高校中以单项协会的形成存在, 数量大, 覆盖体育的各个项目和领域。高校体育社团门类齐全、层次分明, 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为校园人搭建了一个参与体育运动的平台, 满足了校园人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体育社团为校园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校园人结合自己的兴趣加入不同的体育社团, 广泛地参与体育运动, 因此体育社团得到了广大校园人的拥护和支持。在体育社团中校园人可以充分发挥主体选择性, 同时, 多元化需求也得到满足。

2. 促进学生体育消费

当前, 学校体育观念的转变加快, 体育消费和体育需求增强, 追求体育健身与娱乐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时尚, 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等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因而, 大学校园体育社团应运而生。它一般是由学校团委、学生处、学生会牵头, 学生自愿参加、自由活动、自己管理的一种群众性团体。能够满足学生体育需求, 充分地利用闲暇时间参加体育活动, 使得身心全面发展。“花钱买健康”“玩体育”“追求健身健美”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所追求的时尚。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体育协会会员在经济许可条件下都拥有自己的锻炼器械并乐于自费参加体育活动。当前学生主要体育消费形式:一是运动服装类、体育社团会费;二是运动场地费 (如篮球馆、网球场、健身房门票) 、器械租用费;三是小型体育器材器械 (如球、球拍、哑铃、拉力器等) 。四是参加社团内外的各种体育竞赛活动所交报名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育观念的更新学生的体育意识不断加强, 体育课以及课、早操, 小组、班级、年级等课外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主体需要, 校园体育社团---一种更加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重要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

3. 体育社团是系际、校际交流的纽带

体育社团已经成为加强各个学校学生之间交流的重要手段。一个学校的体育社团会员本身来自于不同的系, 体育社团给本来联系机会不多的不同专业的同学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交流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体育领域, 这有助于同学们开拓自己的视野。过去学校参加的各类运动项目、不同规模的校内外体育竞赛都是由专门体育职能机构来组织的, 能够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不外乎是校代表队队员, 学校的一般学生很难有机会参加比赛并获得其中的一切体验。而校园体育社团却能为一般学生创造机会, 通过不同学校社团之间交往, 促进相互了解与认识, 增进不同学校社团会员之间的友谊, 同时在交流中互递信息, 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不同高校体育协会工作经验的交流, 通过协会组织校际之间的友谊比赛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随着社团组织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将加快并扩大各高校单项体育协会之间的相互交流, 发挥社团的中介和桥梁作用。

4. 体育社团是体育文化传播的媒介

大多数体育社团把开展体育竞赛工作只是当作年度工作计划的一部分, 在他们的工作计划中还包括了以下工作:开展体育知识竞赛以及各种形式的辩论赛, 请体育名人来校园进行讲座或座谈, 组织社团成员观摩高水平的体育竞赛等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同学们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加深对社会的了解, 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开拓了一个接触社会和社会进行交流的窗口, 这无疑对在校园读书的年轻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对人的基本素质的要求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有很多同学通过协会的工作使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以前的怕接触人到喜欢和人打交道, 很多的协会会员都提到了在协会里自己的心理压力得到了有效的释放, 人变得开朗起来了, 有了归属感, 这都有利于更加完满地实现学校教育所要达到的育人目标。与之并存的问题是大学生在体育这个大平台上的互动本身是否能够为体育文化留下一些高质量的东西, 使体育文化的内涵不断深厚起来。高校体育社团也是校园人增进身心健康、陶冶情操的文化阵地, 是运用体育知识去创造文化、传播文化的实践平台, 对校园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高校文化活动节等文化活动中, 体育社团紧扣主题并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宣传和弘扬体育文化, 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社团的文化载体作用。

5. 发展学生运动才能, 为高校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

体育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因此学生自发建立体育社团来弥补高校体育的空白, 并已逐渐发展为施展学生运动才能的重要组织。学校运动代表队有一部分队员就是在体育社团中发现并挑选出来的, 而且这部分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都能够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为高校开展的各项竞赛中立下汗马功劳。可见, 体育社团能激发学生体育运动才能, 为学校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6. 形成终身的健身意识

在大学期间, 一个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是形成终身健身意识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社团成员大多是基于对某一项体育运动的兴趣而加入该社团的, 它所覆盖的学生数量远大于其他社团。通过体育社团的日常体育活动, 逐渐提高运动能力, 认识体育运动的价值, 使参与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进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只开展两个学年, 本科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是没有体育课的, 这就导致了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差。体育社团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它能够把体育渗透到每个校园人, 促进他们形成终身的健身意识。

二、建议

虽然体育社团已经成为了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较高的教育意义与作用。但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待于改进并完善。

1. 加强、完善学校对大学校园体育社团管理、组织制度建设。

2. 加强专业对口管理, 高学生体协专业水平 (使体育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到体育社团) 。

3. 加大社团体育经费投入力度, 改善大学校园体育社团活动环境。

4. 注重加强体育职能部门的指导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校园社团吸引力。

5. 加强开发多元化的经费来源渠道, 增进社团学生体育骨干力量培养。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等方法对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体育社团进行综合研究, 进一步认识与明确了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体育社团是高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 满足了校园人的多元化体育需求。体育社团是体育文化传播的媒介, 促进系与系之间的交流, 推进学生素质教育, 加快学校体育的发展。加强开展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建设, 不但可以营造校园良好的体育氛围, 为学院选拔出体育人才, 更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为终身健身打下基础。

关键词:体育社团,高校体育,作用

参考文献

[1]梁俊雄.《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新探》.体育与科学.2007, (1) .

[2]王超英, 沈建华.《对我国课外体育活动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

[3]赵越华.《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现状分析与探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 (6) .

3.大学院校体育课程价值功能的探讨 篇三

关键字:大学体育教育 价值 功能

没有好的体魄,就没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去学习新的知识。大学体育教育作为一个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联络学生之间感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课程,他的存在的价值和功能越来越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本文就针对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以及功能,做如下探讨。

一、强健体魄

经过高中阶段的日夜苦读,由于很少的锻炼,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精神,体力上基本上都已经呈现出一种疲惫的状态。往往很多学生围着操场跑两圈,已经坐在地上直不起腰来了。这个问题相当的严重,值得我们好好的去关注。

大学生应该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一个群体,是社会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的同时,强健的身体体质也是必不可少的。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从而利用所学来建设我们的家园。

同时强身健体也是体育的本质精神,在大学校园里,安排适量的体育课程,不仅对那种不爱运动的同学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还能对一些热爱运动,但是运动不得法的同学,起到一个纠正指导的作用。调查研究表明,适量的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健康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有时候会听到某某大学的博士猝死等新闻,在我们无限惋惜国家失去了一个人才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深刻反省一下,我们有没有把我们体育教育的宗旨以及价值发挥出来,如果学校重视体育教育,多多监督引导学生进行锻炼,那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了。

二、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现在的大学校园,基本上都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居多,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所以,在开展大学体育教育的过程当中,老师会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比如打篮球,打排球这些团体性的活动,都需要极高的团队协作精神。在相互传球,投球,以至于最后得分的过程当中,学生们都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团队之间互相帮助,相互协作的精神。这些东西,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于这种无形的知识财产,我们更应当引起重视。

俗话说,一根筷子掰得断,一双筷子掰不断。不管是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还是在以后的学习科研过程中,团结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大学不仅是一个教会人专业知识的地方,还是一个教会怎样做人的地方。只有两者同时发展,才能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更大的帮助。

三、娱乐身心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当今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的学生,在刚进校门的时候,就开始打算着要考研,出国,考各种职业技能证书。这些无形的压力,给学生造成了心理上的严重损伤。长期处于一种高负荷的状态下,而得不到放松,让学生的心理变得不健康,容易产生抑郁,嫉妒,不良竞争的心理。曾经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案件,以及前段时间的药家鑫案件,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和关注。从这写案件的表面上来看,他只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但是归根究底,还是大学生心理得不到正确引导而造成的。

我们学校认识到这些问题之后,积极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错,但是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去娱乐同学们的身心呢,个人认为,大学体育课程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它在同学们学习,生活之余累了的时候,可以让大家放松身体,消除疲劳,在运动过程中,还能够娱乐大家的身心,从而忘记烦恼和不愉快,很好的改善人的心态。

运动过后,出了一身汗的人,往往会感到前所未有的畅快,之前不开心的事情,都会很大程度上得到排解。个人有个习惯,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约几个朋友去爬山,当气喘吁吁的到达顶峰的时候,虽然很累,但是从山上往下俯瞰,觉得自己的那些烦恼和不开心,都是庸人自扰之。

不得不承认,体育运动是最好的娱乐身心的方法。

结语: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和功能不是三两句话能够探讨清楚的,他具有多种功能,在促进学生学业提高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汇报社会。这不仅能够影响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够在走上社会之后,对以后的学习生活进行深远的影响。大学体育教育,应当引起我们所有人的重视,把体育教育的价值发挥出来,让体育精神永存在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心理。

参考文献:

[1]谭小勇,胡容娇.高师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06).

4.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价值 篇四

摘要: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一方面,社会根据其自身需要对教育的功能作出选择,从而确定教育目的,实现教育价值。另一方面,教育通过对人的培养,间接服务于社会,进而满足社会需要。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终点在于对人的培养。

关键词:教育;社会需要;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价值

教育的起点在哪里?为什么要有教育活动?教育的终点又在哪里?教育到底要干什么?教育起点和终点的问题是教育理论界永恒的话题,也是整个教育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关于教育起点和终点的探讨,涉及到教育功能、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三者的关系问题,对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的展开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也是社会的产物。教育活动的产生、发展和进步都是在社会这个平台上完成的。教育依赖于社会而存在,社会则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是教育的基础。

教育有必要存在,在于它对人类社会的积极意义。孟德斯鸠指出:“人类无限多的法律和风俗不是出自偶然的念头,我于是确定了一些原则,我看到,个别的情况是服从这些原则的,仿佛是由原则引申而来的,所有民族的历史不过是由这些原则而来的结果。”孟德斯鸠所谓的原则,即人们对诸多社会公德、规范、关系等客观知识的普遍认同和依赖。只有当人们都自觉遵守这些公德、规范和关系的约束时,社会才会处在一个稳定而有序的状态当中。而人们对这些公德、规范和关系的认同和依赖的传递,则需要依靠教育去完成。社会秩序的稳定,如果一味依靠法律手段强制执行,难免会招致反抗;而单一通过文化习俗的自然传递,又可能导致文化变异甚至冲突。只有通过教育的潜移默化,才能使人清楚地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并主动接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因此,杜威指出:“教育是社会的职能。”教育之所以存在,源于社会对教育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不能逆社会的需要行事,应当为社会服务。

然而,如果就此断定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难免会招来反对的声音。自然主义者以及人本主义者都主张教育的意义在于满足个人需要,而不是社会需要。他们认为:“如果学习内容对学生没有什么个人意义的话,学习就不大可能发生。”要弄清这种分歧,就必须对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一番探讨。首先。人生活在社会当中,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社会现有的规则。一旦这种规则被打破,社会将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当中,个人利益也得不到满足。其次,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衡量标准,教育必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完全按照个人意愿发展的人,如果不符合社会的需要,甚至逆社会发展趋势行事,必然会导致失败。再次,完全以“人的需要”作为教育起点的教育主张包含着以下一些错误的认识:一是把人等同于“完人”,潜在地认为人生来就向往完满;人的自然发展不需要社会干预就能良性展开;当所有人都朝向完满发展的时候,就不会产生社会差异和冲突,也不会导致社会动荡。但实践已经证明,这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而已。二是抹煞了社会的善恶之分。当教育只着眼于个人的发展,而不考虑社会或他人的时候,就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没有了比较,自然也就无所谓善恶。在一个善恶不分的混沌般的社会中,如何使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和谐共处、各司其职,并促进社会健康、协调、有序地发展,就成了一个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三是混淆了“儿童”与“学生”两个概念,淡化了个人的责任意识。有的学者过于强调学生作为一个未成年人的需要,只考虑儿童个人的偏好,而唯独不提学生作为社会未来主人的需要,忽视了学生应该学习知识和承担社会责任的需要,这实际上是对教育的一种误导。

因此,教育的起点不是个人的需要,而是社会的需要。以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起点,并不是要限制个人天赋能力的发展,而是要通过积极地利用个人的天赋能力去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二、教育功能及其二重性

功能是指某种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力量以及对客体产生的影响或作用。教育具有培养、选拔、促进、继承、发扬等多重功能。如果将这些功能的共性加以归纳,可以发现,教育功能实际上是通过对受教育者施以直接影响,从而间接作用于社会,并改造社会。

在对教育功能进行讨论时,有必要将“教育功能”与“教育职能”这两个概念进行一下区分。笔者认为,教育功能指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和可以产生的影响。而教育职能则是社会系统需要教育产生的影响或作用。对比二者,我们可以说,教育功能是教育自身所有的属性,由教育本身的结构决定,具有本体性;教育职能则是由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具有外赋性。教育功能无论是否得到发挥都不妨碍其存在,具有客观性;而教育职能则可能随时因为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而被调整,具有明显的主观性。

在对二者的关系有了一个明确的区分之后,我们发现,教育职能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而发挥影响的,教育功能的存在或作用的发挥则包含着二重性。教育自身并不具备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它所能做的就是对人施以影响。因而,教育可以教人爱美,也可以教人爱丑;可以使人向善,也可以使人向恶;既可以对人与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就是说,教育同时具有正、负两种功能,即教育功能的二重性。两者的自然存在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就必须对教育的功能进行选择,充分发挥其有益于社会的正功能,限制其不利于社会的负功能。

三、教育目的――社会对教育功能的价值选择

社会作为教育的上位系统,必须对教育功能进行选择、发挥和限制。社会对教育功能的选择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的选择上,教育目的实际上是社会的目的。既然教育系统隶属于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依赖于社会对教育目的的建构,那么,一个良好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就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首先,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必须是现有的或可预见的社会情况的产物。教育要为社会服务,其目的的制定就必须依赖于对社会状况的全面考察和深入分析。不是源于社会需要的教育目的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个人智力的发挥,会与社会需要不相符合,甚至相互冲突。因而,社会必然将对这类个体的活动加以限制。其次,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必须在教育功能的覆盖范围之内,才具有现实性。有的教育目的虽然也符合社会需求,但已经大大超出了教育功能的范围,因而,也不能算是良好的教育目的。最后,教育目的的实现,必须有助于社会的自我完善。经过理性思维设计出的教育目的,不过是一张试验性的草图。只有将其放在社会实践当中,才能检验出其真实价值。而检 验的标准,就在于它是否有助于社会的自我完善。良好的教育目的,必须有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才能使教育目的和社会需要达成统一。

根据上述标准,一个良好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包含以下三个层次:首先,制定者对社会的现实状况进行充分考察,并根据考察结果预测出社会的发展趋势,总结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即选择教育功能。其次,制定者根据得出的结果对教育功能进行选择,挑选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那部分功能作为教育需要完成的任务,即确定教育目的。最后,教育目的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对教育目的予以随时修正,即实现教育价值。

在这里,必须对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分,即“教育目的”和“受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成长,而不是社会的发展。这一观点产生的根源在于个人本位论者将“受教育目的”等同于“教育目的”,从而引起了逻辑上的混乱。“受教育目的”是儿童自己或成人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制定的个人发展规划。如英国经验论教育家洛克主张“照料儿童的人应该仔细研究儿童的天性和才能,并且经常试试,看他们最容易走哪一条路子,哪一条路子最与他们相适合”,它实际上是对“受教育目的”进行的选择。“受教育目的”回答的是“需要教育为我(或我的子女)的意愿达成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性。而“教育目的”则是根据社会需要对教育功能作出的价值选择,回答的是“需要教育为社会的发展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是教育起点的表述,具有社会客观性。在我国,教育目的始终坚持社会取向,如“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劳动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等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似乎都是指向个体的,但都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而,从根本上说,这些教育目的都是指向社会的,是社会对教育功能作出的价值选择。

既然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教育目的实际上也是社会的目的.,那是不是意味着教育的终点也应该回到社会当中去呢?我们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社会,这就决定了教育无法直接作用于社会,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必须通过人这个中介才能实现。所以,教育目的的实现是间接的。社会根据自身的需要教育人与接受过教育的人回报社会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教育活动虽然只存在于第一个系统当中,但可以通过第二个系统作用于社会。因此,教育的终点不可能在社会当中,而在于教育的对象――人。这就引出了关于教育价值的相关问题。

四、人的培养――教育价值的立足点

所谓教育价值,指教育系统对社会或个人的存在与发展所呈现的意义,是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价值不仅体现在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中,而且体现在教育对社会系统的发展和完善的促进中。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对教育的需求成为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使教育具有了价值。

人先天具有的理智、技艺、沉思等品质,正好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可以通过教育对不同的观念进行辨析,记忆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思考困扰自身的问题。因此,人自身的可教性成为教育必然的立足点,也使教育通过人而回报社会的目的有了实现的基础。“人出生时柔弱无力的,却带有无限潜能来到世上,教育开发人的潜能,完成了人的另一半”形象地说明了教育价值的立足点在于对人的培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教育通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间接作用于社会,实现教育目的,体现教育价值。培养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应该培养一种什么样的人,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为社会条件所允许、又符合个人发展的要求和规律的问题”。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个人与社会互相和谐的前提是个人需要的确立要充分考虑社会需要,个人要积极地为社会服务,而不是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对立起来。

人之所以为人,并能够以人的方式生存下去,是因为教育使人获得了知识和技能;人之能够得到发展,是因为教育让人具备了发展的基础、欲望和动力。可以肯定地说,人生是由教育建构的,社会系统的完善和发展则依赖于教育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出来的人所提供的服务。因而,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终点在于对人的培养。

5.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价值 篇五

艺术是在人类诞生之初便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产生、发展并逐渐形成的,是人类在感知外界事物、表达内心情感、创造表达情感之形式并以此来获得愉悦的过程中,最终呈现出来的人类活动的精神成果。

将艺术作为一门课程进人教育领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早在周代,统治者就将包括“艺”(即“艺术”)在内的“六艺”作为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必要内容。而到近现代,作为现代教育奠基人之一的蔡元培先生仍将“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历史的车轮将我们载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党中央更是将“美育”放在了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之上。

作为一名从事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工作者来说,笔者深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与博大精深,更深知它对于整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大意义。那么,笔者就从传统戏曲这一点切人,来侄释它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开展高校艺术教育不可取代的价值。

一、保存传统音乐

作为一种集“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戏曲的真正形成较中国其它民间音乐形式要晚。但正由于此,才使它能够广泛吸收各种音乐艺术成果,并且将民间音乐的艺术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由于时代的更迭与人们审美趣味的变更,我们今人已经很难再听到早期戏曲形式—元杂剧和南戏的音乐了。但是,作为南戏在发展、衍变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支脉—昆曲与弋阳腔,却依然能让我们聆听到600多年前先人们所欣赏的音乐。那一首首细腻、婉转的(醉扶归)、〔步步娇〕,不正在向我们展示着传统文人的艺术追求与情感表达吗?还有那一阵阵燎亮的锣声,那一段段豪迈的唱腔,不也是在向我们诉说当时平民百姓的娱乐形式与情感宣泄方式吗?

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保存下来的戏曲品种带进课堂,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得到传统戏曲音乐的熏陶,这也许是传播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较好的途径吧!

其实,上述做法在近现代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早在清朝光绪年间,曲学大师吴梅就应聘去东吴大学堂(今苏州大学)讲授词曲,首先把昆曲教育引进大学课堂,开了戏曲进大学的风气之先。”而在现在的江西师范大学,学生们可以选修赣剧以获得学分,其学习“课程内容包括弋阳腔和赣剧的历史、戏曲基础理论、戏曲表演等。”川而“对已经公演并延续演出的赣剧《牡丹亭》,则“按工种(唱腔、乐队、服装、道具、灯光、音响、化妆、表演等)招收学生,由专业老师传授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苏州大学周秦教授在学校“开设了‘诗词写作与吟唱’选修课,讲授诗词格律和昆腔字格,教学昆唱词曲和曲笛。还有“昆曲艺术”选修课,讲授昆腔发展史和曲律曲论,教唱昆腔南北曲名段,并传授曲笛技艺。”“同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都有自己的戏曲社团”。

上述不同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对于戏曲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高校艺术教育课堂上的学生能够身临传统音乐文化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桥梁与途径。

二、保存传统戏剧文学

任何事物都是由其形式与内容两方面来构成的。传统戏剧文学也不例外。说到它,就不能不谈到戏剧文学的体裁样式与题材内容这两个方面。

自古至今,我国都是一个文学艺术蓬勃发展的国度。不论是魏晋南北朝之前,以《诗经》、《楚辞》和乐府为代表的古体诗,还是唐代以来,唐诗、宋词和元曲的新体诗,它们所取得的成就都为中国传统文学的艺术高度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戏曲正是在这座文学艺术的百花园中开放出来的奇葩。从第一个成熟的戏曲样式—元杂剧,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学体裁对于戏曲艺术的滋养。那四句一段的定场诗,那长短参差、错落有致的曲牌形式,都成为戏曲艺术丰富表现力的一个因素。

那么,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赏析,就不仅仅是培养高校大学生聆听传统音乐的耳朵,而且还使他们进一步贴近了古人,贴近了古人的语言习惯和情感表达方式。

下面再来探讨一下传统戏曲所表现的内容。

传统戏曲是以我国的古典文学作为其创作的素材来源的。而“作为人文学科文学类的一个领域,中国古典文学从先秦到清代,名家辈出,佳作涌现,涉及历史、哲学、艺术、道德、思想、政治—几乎囊括了人文学科的所有内容。……而且蕴含着先进的文化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民族精神,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说,在汉魏六朝、唐代之时,出现的小戏样式还多是取材于神话传说或日常小事,情节还较为简单、冲突缺乏戏剧性的话,那么元代杂剧和南戏之所以成为成熟的戏曲样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剧本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古典文学,不仅是文学作品,它更多地是在向我们展示人、展示时代、展示社会,当然这里的人是剧作者借以呈现它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状况的一种途径与媒介,“人”是传达特定时代与社会所具有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形象。

高明《琵琶记》中蔡伯嘈的形象、《荆钗记》中不弃糟糠之妻的王十朋形象与《秦香莲》中不认前妻的陈世美,这都是中国传统戏曲塑造的典型形象的代表,以致于到现今还被人们所熟知。其中看似三种不同的人物性格,从而造成了三种不同的婚姻状况,但是其实它们都是中国官僚体制、婚姻模式和普遍信奉的封建道德标准等文化背景的具体产物。

这种类型的戏曲,在令观众欣赏戏曲音乐的同时,还呈现了一幅封建主义社会百姓的生活图。图中的景致不仅形式丰富,而且其中的韵味也耐人回味。我们的传统戏曲艺术表现的正是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的全景图,我们可以使高校大学生在其中一幕幕的悲欢离合中接近历史、感悟传统。

三、保存传统观念

传统观念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在此笔者主要从价值观与审美观两方面切入。

1.传统价值观

我国著名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将中国哲学的发展史分为两个阶段,即自孔子至淮南子的“子学时代”和自董仲舒至康有为的“经学时代”。其中,前者的“百家争鸣”时期历时四百余年,而后者的“独尊儒术”时期则历时二千余年,在时间上的绝对优势已经可以体会到其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形成与巩固的深远影响,而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宣传与利用,无数文人对它的进一步引申与深化,以及在其“忠、孝、节、义”的封建礼制观念影响下广大劳动人民对于封建礼制的顺从与效仿,都使得儒家所宣扬的“德”与封建统治者所渴求的普通民众的“德”在上至宫廷下至)’一大群众的社会各个阶层中得到空前的重视,使得中国历史上具有“德行”之人不仅被封建统治阶级、而且被宗教所大肆利用与宣扬,成为教育与同化民众的楷模。这一重要的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内容中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这种“高台教化”所要教授给广大人民观众的一个最为核心的观念。

在中国的历史人物中,关羽可谓是忠和义的统一。他追随刘备兴复汉室,表示与刘备“誓以共死”,始终不渝,既表现出他对蜀先主刘备的忠,又表现出他对“恩若兄弟”的刘备的义。现存最早的关公戏剧本当是关汉卿的《单刀会》和《双赴梦》(此剧同时写张飞)。此后,关公形象则被人们不厌其烦地称颂,相继出现了《关羽显圣》、《千里独行》、《单刀赴会》等等多出表现其英武与忠义的戏曲剧目。

此外,《精忠记》中岳飞对大宋国君的“忠”,《琵琶记》中赵五娘对于公婆的“孝”,《杀狗记》中手足之间的“义”,还有《白兔记》中李三娘的“节”,都可以说是进行“道德教化”的典范之作。它们在中国戏曲舞台上的久演不衰,不仅仅反映了戏剧文学本身的魅力,更加体现了上至统治者、下至普通百姓对于“德”的推崇。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所宣扬的“封建礼教”等观念有其严重的历史局限性,但是传统价值观念中也不乏爱国、忠义、节操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在我们当代商品经济时代恐怕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通过在高校中开设传统戏曲的赏析课,选择宣扬高尚品格的精品剧目来陶冶学生们的情操、感染他们的心灵,也是一种非常必要且有效的手段与途径。

2传统审美观

人类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在初始阶段,就具有两种相反相成的冲动,一种是感性冲动,即不可扼制的生命冲动;一种是理性冲动,即把握生命活动的形式冲动。人的任何行为究其根源,都是出自于这两种冲动。中国写性的艺术向来被认为偏向感性的艺术形式。即通过基于现实的客观存在,对其进行适当的想象与抽象,从而以虚拟的手法,再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存在。这一手法被广泛地运用于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例如画家常通过写意手法来借物抒情,戏曲通过写意来纵横时空、塑造典型,而诗歌则通过写意来寄情山水、“造景”喻情。

这里笔者将从戏曲的人物塑造、时空转换、舞台装置三方面来略论传统戏曲艺术对于“写意”手法的具体运用。

首先是人物塑造,其中还包括人物造型与人物性格这两个方面。

戏曲的造型是“写意”的。如关公的红脸,曹操的白脸,青面虎的绿脸,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却能显现性格特征,因为这种“写意”性的脸谱是“实象”的高度提炼与夸张,是现实情况的艺术升华,为戏剧人物的塑造起到了典型化的作用。

其次是时空转换。戏曲是一种典型的舞台艺术,它主要是借助于方丈之间的舞台空间来表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世事变迁。因此,舞台一方面为作家与观众感受世间万象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为展示情境的无限性造成了局限。而传统戏曲却通过写意手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可以使观众“一日三秋”、“一日千里”,在时空转换上达到自由与无限。如演员在台上通过打吨、抬头、揉眼、伸腰等动作表示日夜的更替。这些做法都明白无误地向观众展示了剧情的延展,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无限想像的空间,使“情”与“景”的交融在“形”“神”的互补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发挥。

最后来谈谈舞台装置。舞台装置主要包括表演道具、舞台美术与装饰等。

就道具来说,戏曲的最突出特点莫过于“无马而日行千里,无舟而舟行水上”。这种特殊效果的形成仰仗于舞台道具的巧妙运用。例如川剧《秋江》中硝公仅凭一桨舞蹈便舟行碧波荡漾之中,而京剧《悦来店》十三妹凭马鞭挥动即呈现了她骑马疾行的形象。此外,刀枪剑戟的形象化运用、舞台上幕布的多样性设计等等都为剧情的展开、情节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感与历史感。

“写意”的手法来源于中国历史上较早形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与审美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为其特点的深层根源,也是我们能够承中国艺术的关键。中国传统戏曲通过几千年的凝铸与锤炼,已经将这种观念深深地融入到自身的肌体之中。如果我们能通过它来使高校学生感受传统、接近传统、认识传统,那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历史像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很可能还有余温,我们的任务不是翻扒已经冷静的灰烬,而是把我们的手伸进灰烬,去触摸那个余温。”世界上有很多古老的民族,都会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这一民族的气质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士比亚的戏剧,这些都是该民族骄傲与自信的源泉。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印度之梵剧被世界公认为三大古老戏剧形态文化之一。它虽然较其二者出现较晚,但是却以其高超的成就与独特的魅力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如何能够使当代大学生走进这一家园,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我们高校每一位艺术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6.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价值 篇六

研究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可以促进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促进家长的成长,帮助家庭教育走出盲点和误区,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2、家校互动,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大面积转化差生,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一些家庭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并形成理论利于家庭教育大发展。

(4)让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为建立和谐校园服务。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通过课题研究,探究总结出新形势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的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把家庭,社会,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科学的先进的家庭教育理论传递给家长,从主观上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促进家庭教育向前发展。从行动上有章可循,利于操作。

三、研究课题的目标和基本理论

1、研究目标:

(1)转变家长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教做法上的偏差,探索学校与家庭协调一致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模式并进行推广。

(2)切实转变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培养一批转化后进生的优秀教师,将其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4)探究出新形势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的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利于以后教育。

2、理论基础:

(1)现代教育理论。

(2)家庭教育理论。

(3)心理教育理论。

7.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价值 篇七

一、功能的实用价值

商品的包装强调对客户需要的满足, 而产品正是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组合体, 而不单单是实体的组件。还包括消费者对虚荣心的满足、对名誉、威望的获取以效用的增进等等。良好的包装能增加产品的功能、扩大产品的效用, 成为产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装设计, 涉及到功能、材料和形式三个方面的因素。设计师的创造能力, 都体现于对这三个要素的良好的处理之中。三个要素中, 功能决定形式, 功能是主导因素。商品包装举具有以下三个功能:

1. 保护功能

保护功能是包装最基本的功能, 即使商品不受各种外力的损坏。一件商品, 要经多次流通, 才能走进商场或其他场所, 最终到消费者手中, 这期间, 需要经过装卸、运输、库存、陈列、销售等环节。在储运过程中, 很多外因如撞击、潮湿、光线、气体、细菌等因素, 都会威胁到商品的安全。因此, 作为一个包装设计师, 在开始设计之前, 首先要想到包装的结构与材料, 保证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安全。

2. 便利功能

所谓便利功能, 也就是商品的包装是否便于使用、携带、存放等。一个好的包装作品, 应该以“人”为本,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 这样会拉近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 对商品的信任度, 也促进消费者与企业之间沟通。很多人购买易拉罐装的饮料时, 都喜欢开盖时的那一声“啪”带来的快感。

3. 销售功能

人们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 只要产品质量好, 就不愁卖不出去。在市场竞争日益强烈的今天, 营销推广的作用与重要性也为厂商深谙。人们已感觉到“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得以畅销, 如何让自己的产品从琳琅满目的货架中跳出, 只靠产品自身的质量与媒体的轰炸, 是远远不够的。

在各种超市与自选卖场如雨生春笋般而起的今天, 最直接面向消费者是产品自身的包装。好的包装, 能直接吸引消费者的视线, 让消费者产生强烈的购买欲, 从而达到促销的目的。

正如人们常说的“包装是沉默的商品推销员”。如今, 很多聪明的厂商与广告策划公司, 都把包装列为企业的4P策略之一 (Position市场、Product产品、Package包装、Prices价格) 。把包装融入CI之中, 在推销产品的同时, 也提升了自身的企业形象。

总之, 功能的实用价值是包装设计的最根本属性, 一旦失去了其实用价值, 任何设计都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

1. 包装设计的综合性

包装涉及知识范围很广泛, 对设计师而言现代社会的消费是—个极富挑战的境地, 不能用旧的观念来做现代的设计。因此, 设计师除了天赋资质之外, 创造的关键是敏感, 要对商品、商店、市场和其他流通环节的亲身体验和科学的考察, 并不断接触变化中的商业态势, 深入理解对产品的设计要求、设计定位, 然后再依靠高度的创作冲动, 获取设计灵感。全面的包装设计, 需对包装装饰与包装结构有所侧重, 跨出传统的专业设计的范畴, 同时兼备的社会和科学职能所具有的较高的科技知识和文学修养所支配着, 这样才能运筹帷幄、自如地解决好商品包装的综合表达能力。

在现代包装设计上, 我们提倡大胆创新, 要适合现代人的不同层面的精神和情感等因素的需要, 敢于冒险而寻求新突破, 注重个性体现不同类别的商品设计, 从多角度、多方面地创造出与内容相适应的现代包装艺术形式, 在技法上允许不同手法交互使用, 在印刷上尽取不同工艺之所长。因此, 对于工艺制作的选择是保证包装艺术质量的关键。包装设计师不仅要意识到而且要准确地、综合和灵活地运用现代技术, 以使现代包装设计艺术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感, 并且能具备可欣赏的、具有高品味、时代感和吸引力的整体形象的独立性, 从而让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得到审美快感的美学价值。

2. 包装设计的独特性

商品包装要突出艺术个性。个性即矛盾的特殊性, 人们对现实的审美意识具有无限丰富的多样的个性差异, 艺术的发展需要创造, 而艺术创造的价值则寓于个性之中, 每个艺术种类的个性是它区别于其他艺术种类的独特本质特点。包装设计也是同样, 商品在流通时必须通过包装来进行区别。同类的或不同类的商品依靠其独特的包装设计来被消费者识别认定最终认可而购买。

包装设计也要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中, 唯有亮丽的色彩, 与众不同的图案造型, 生动地展现产品个性形象, 才能使消费者一见钟情。

现代设计讲求破除规矩、平板的格式, 讲究富于创造性的、生气勃勃的审美感已成为一种潮流, 以往烦琐绮丽的风格已被现代设计中简洁、大方、明快的格调所取代, 给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得以放松, 从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给消费者以审美愉悦, 激发购买欲, 所有这些正是包装设计的独特性所带来的效应。

利用包装设计的独特性开拓市场之路、引领市场消费作用不可低估, 大有文章可做。

3. 包装设计的欣赏性

任何成功的艺术都富有美的价值, 而美的艺术必须服务于现实生活, 因为每一个艺术作品的产生都包括艺术取材、美的想象和表达, 这是客观表现与艺术内容构成的需要。包装设计的艺术特点就是要表现内在的本质, 而美必须符合实用、经济和准确, 迅速传递商品信息的原则。现代包装在设计上更关注情感, 关注家庭, 营造生产氛围, 这已成为现代包装设计审美特性的一项重要内容。总体来看, 这一系列包装, 注重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设计上更多关注是美学价值的含量, 即在统一中求变化, 在变化中又有一种完善的整体感, 呈现出雅致而高贵的宣染力和优美而深沉的历史文化感。这种变化不仅是人类的富足表现, 也是提高人类精神需要的表现, 包装所体现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气魄的美, 具有了一定的珍藏价值和欣赏意义。

4. 包装设计的传播性

包装设计还具有其审美的传播性。在现代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 好的包装设计不仅能让厂商获得丰厚的利润和效益, 而且还能使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使用价值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应该说, 商品的外表包装是商品走向市场的必要组成部分。它是直接与顾客相识的首当其冲的因素, 消费者正是通过它传达的相关文字、图形、色彩信息, 直观有效地认识和把握商品品质的优劣, 本身与商品性质的适合度, 做出是否喜爱和购买的决策。

包装设计的流行渗透着审美观念的流行。包装设计归根到底是人的设计;是以人的需要为主要功能的设计;是植根于自身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设计, 真正流行与审美的设计是真实、科学、合理的设计。包装设计的根本原则是艺术性与功能性的完美结合, 任何脱离或有悖于功能性的所谓艺术性, 都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任何只注重功能性而没有艺术性的设计, 也丧失了包装设计的艺术灵魂。我们要真正做到艺术性与功能性的完美结合, 充分发挥出包装设计的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 创造出更大的商业和文化价值。

摘要:商品的包装, 是沟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宣传媒介。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 包装作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战略手段, 它能有效地将产品打入市场, 是决定消费者购买的关键因素。优秀的包装设计不仅能够更好地传达信息内容, 激发人们对产品的购买行为, 而且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从包装设计的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出发, 探讨其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包装设计,实用功能,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黄俊彦, 邢浩.现代商品包装视觉传达设计[J].包装世界, 2005, (3) .

[2]郑秀敏.浅议现代包装设计[J].甘肃农业, 2005, (9) .

[3]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

8.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价值 篇八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功能;文化价值;文化建设

近些年来,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其他事业都进入到发展的新阶段,文化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文化建设核心内容的群众文化也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这里我们有必要对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及文化价值进行浅析,仅供参考。

一、群众文化概述

我国群众文化源远流长,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逐渐沉淀形成的一种社会公众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伴随信息开放程度的越来越深入,群众文化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更是更好实现我国民族融合的基础。我国本身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因此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势在必行,是发展城镇文化与农牧区文化的重要体现。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历程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也对文化内容的多样性提出了新要求。面对这种时代背景,我们更应该深刻认识到群众文化建设的不平衡现状,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山区的文化建设,这些地区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要,因此就需要我们在日后工作中更为关注。但受到实际条件的影响,这里我们所述的群众文化主要以城市群众文化为主。城市群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实现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因此,城市群众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体制、本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做贡献的目标开展,提高我国文化建设的软实力,进一步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大繁荣。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多元化,群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特色的永久性标志逐渐受到威胁,因此这里我们有必要对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进行研究。

二、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分析

1、群众文化的社会效能

群众文化本身便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它是人民群众为了满足自身文化需求、生活需求产生的一种非职业目的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我国,群众文化丰富多彩,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础工程。群众文化除了人们职业外,有着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发展的社会功能,是民间娱乐的一种,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但是面对国外文化的冲击,我国群众文化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相关工作者必须要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牢牢把握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工作目的,真正遵循群众文化建设规则,努力实现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

2、群众文化的娱乐休息效能

群众文化的娱乐休息效能就是让群众在休息的同时得到心灵的满足,为更好的生产做准备。对于群众的休息而言,往往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休息,也就是在外界语言、声音的刺激下,大脑感官产生了刺激性兴奋灶,使得人们在工作和劳动中出现了压抑和休息,并且分泌出一定有助于健康的激素,以此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进而消除群众因为工作、劳动而产生的疲劳,恢复人们体力。另外一种则指消极休息,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休息中精神、思想上得不到解放和恢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身体健康。而积极休息方面我们常见的包含了一些集体性群众活动,这些活动伴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断的推陈出新,并且逐渐形成了功能齐全、种类丰富的群众文化体系,且有着良好的稳定性。

3、群众文化具有审美的效能

群众文化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理上的愉快和满足,使人产生美感。这种美感是生理快感和理性快感的有机统一,是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统一的心理体验。群众文化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丰富人的审美经验,端正人的审美态度,从而大大地健全了人的审美心理,而这种审美心理的变化又必然地影响到人的整个精神状态的变化。群众文化的娱乐休息效能、宣泄情感效能和审美效能,能帮助群众文化的参与者使情绪、意识、心理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中,具有显著的精神调剂作用。群众文化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特色,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种知识包容其间;群众文化在参与对象上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层次多、数量多。因此,群众文化具有普及知识的作用。它为人类知识的积累提供了另类的载体,它为知识的传承提供了特殊的媒介和途径,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人的素质是关键,而要提高人的素质,文化、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

4、群众文化的其他社会功能

群众性、业余性、自娱自教性。群众性是相对政府性而言,它不是带强制政令性的义务,而是群众自主选择的权利。业余性是相对职业性而言,它不是为谋生赚钱而从事的职业,而是为培养兴趣发挥特长而选择的爱好。群众文化的宣泄效能能够使群众文化的参与者的情感情绪由消极变为积极,由躁动变为平稳,使生理心理保持健康的状态。

三、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

1、群众文化与主导文化

在当前我国,主导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亦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支撑社会生活大厦的精神支柱,也是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还是多元价值观念、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保障。运用文化手段使社会主義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巩固和维护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

2、群众文化与文化产业

我国的文化建设分为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建设两个方面。文化事业以公益为目的,基本是由国家提供。文化产业是文化体制改革的结果,它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以营利为目的。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文化市场,它最终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市场与其他市场的重要区别在于,最终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消费能力和鉴赏能力。文化艺术消费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必然会继续得到提高。

四、结束语

群众文化是群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结合体,体现在追求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来推动社会文化氛围的人,它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必然要求,积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让大众认识到群众文化的价值所在,从而重视群众文化,一起参与到群众文化的建设上来。

参考文献

[1]祁庆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魂在于“活态传承”——由“徽州祠祭”引发的一点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02)

[2]江林娜.浅议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创新[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04)

[3]刘晓霞.浅论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创新[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7)

上一篇:医院外科医护人员个人工作心得下一篇:初一3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