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对比中英(精选8篇)
1.中美教育对比中英 篇一
中美教育的对比
学生无论品德优劣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法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眼里,让地球掉个个儿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重音体美,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结论: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里也有一段文字: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举起右手,否则轻易不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胳臂放在身后,室外活动除外。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教师的解释,它是学校作业在家庭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国小学生体现出了“天无我大”的自信和对创造的强烈渴望。而具有强烈的自信和创造欲望,正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这,却是我们眼中近于失控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却是那如火如荼的“音体美”培养出来的。他们的教育重视音体美,也许就是因为认识到了音体美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更利于引导学生勇于创造、乐于创造、善于创造。
美国对中国教育的考察报告体现的却是中国教育观念的陈旧,对学生个性的扼杀,对学生动手能力、发问精神和自由支配时间权利的剥夺。中国小学生坐姿统一,这只是我们看到的表面,要求学生整齐划一,最终导致学生个性的泯灭。
遗憾的是,中国教育改革孜孜以求了数十年,却仍然没有摆脱“唯考试分数论”的束缚。素质教育的东风吹进新鲜空气之时,又有一些“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教育质量,而是要更高的教育质量。
古丽阿然木
20120012
行政一班
2.中美教育对比中英 篇二
一、学校教育的目的:
目前我国教育的整体状况仍是以考试、升学为导向的应试教育。成绩好、能升学似乎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而绝大多数教师或家长认为“读书”是孩子唯一的出路, 而“分数”就是用来衡量孩子成功与失败的标志。在这样的观点的支配下, 老师所教内容, 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考试, 为了让学生尽可能的拿到所谓的“高分”, 从而提高学校的升学率, 同时也给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复。而作为学生成长所需摄取的营养, 这还远远不够。因此, 导致了中国学生从小就觉得读书就是为了成绩, 跟自己学到了多少东西, 或者更确切的说是跟自己想学什么几乎没有多大关系。只要不考试的知识, 学不学都无所谓。这也就使得中国的学生在知识面的广度上远远落后于许多国家。也使得中国发展所需的可用之才欠缺。所谓学海无涯, 目的性太强, 功利性太强, 这些都是学习的禁忌。
但是, 几乎美国所有州都以立法的形式认定:公立教育真正的目的或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高素质的公民。美国各学区、各学校都有自己的“使命宣言”, 宣告自己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这些宣言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是:有责任感的公民;发挥潜能;终身学习者;个性;独特;积极安全的学习环境;自律;自尊及尊重他人, 等等。因此可以知道, 美国教育更注意对学生个体的培养, 他们更关心学生的个性、兴趣、潜能、实践和创造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精神以及社交能力。美国教育在知识的范围上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广度, 他们希望学生学到的知识不仅仅是只用来应付考试, 而是应该灵活的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教学模式与方法:
美国的教育法规定: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但是, 美国的平等教育并不意味着让所有的孩子接受一样的教育。美国的教育在强调均等教育机会的同时, 非常注重个性化教育, 让每个学生的天赋极其潜能都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而对于部分相对比较平凡的孩子, 他们也会因“才”施教, 尽力使其学有所得, 学有所用。当美国孩子步入学校后, 学校, 老师极其家长都会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 制定一套属于每个孩子的不一样的教材, 教学方法手段, 使每一个拥有不同能力、潜力的孩子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正如肯尼迪总体所说:“我们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 但是我们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机会去发张我们的天赋”。
而中国现在的教育正处于一个“不平等”的阶段。在中国, 当孩子们一步入学校, 差不多都会以固定的模式把孩子们一个个机械的培育成一张张相似的“面孔”。记得小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一位资深的老教授在一个大教室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上课, 他走上讲台, 写了一个阿拉伯数字0, 然后面带微笑的问孩子们:“孩子们, 你们看到了什么?”前几排的孩子 (低年级的学生) 似乎炸开了锅似的挣着说道:“是月亮, 月亮!”“不对, 是饼干, 妈妈给的饼干!”“不对, 不对, 是糖果, 老师奖励的水果糖!”前几排的孩子们无所顾忌的表达着自己的观点。而后几排的学生们一个个沉默着。突然, 一个高年级的女孩举手, 弱弱的回答道:“老师, 是零。”然后羞红着脸坐下了。而她是他们班的班长。老教授上完课, 用担忧的眼神看着台下的所有的孩子。其实这个故事想对我们说明的意义很简单:中国的教育模式, 教育方法正在扼杀着每个孩子的差异、潜能, 而把孩子们培育成一批批拥有固定思维模式的机械的人。
亚里士多德说过这样一句话:“最不堪忍受的不平等就是硬把不同的学生同等对待”。让能力各异的学生做着同样的学问, 那是不平等的。就像硬逼着鸭子学飞, 硬强迫着鸟儿学游泳一样, 那是绝对的不公平, 更是不合理的。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人的先天遗传因素不同, 而且表现在人的后天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也有区别, 因而决定每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能达到的发展水平都是不相同的。按照中国传统的班级授课制, 天赋能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 相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又“吃不了”或是“没法消化”, 这种模式、方法严重阻碍了每一个孩子在求学道路上的进程, 抑制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潜能与特长的发展。早在千年前, 孔圣人就将因材施教的原则贯彻于教育活动中。他说:“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性, 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 认真分析学生个性、特长, 充分了解学生之“材”, 最后因其“材”而施教。他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典范。所以,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因材施教, 人性化教学是当前我国教育需要注意的重要原则。
三、结语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无论哪个国家, 哪个名族, 教育的进步与发展都是其走向繁荣的基石之一。万丈高楼从地起, 每个国家都该办好自己民族特色的教育, 在此基础上, 同时注意借鉴和吸纳其他国家、民族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并在借鉴中创新, 从而更好的促进本民族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摘要:教育是亘古的事业, 人类之初便有了教育。教育又是未来的事业, 他影响着每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 特别是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 教育决定人民素养的高低, 也更决定着一个国家竞争力、综合国力的强弱。同样,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也不开教育。本文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在教育上的差异, 学习美国先进教育制度, 取长补短, 以达到促进和完善我国教育事业的目的。
关键词:中美教育,差异,目的,模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文, 2010, 《零距离美国课堂》[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王晓燕, 谢云挺, 2009, 《中国教育问道》[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石欧, 许云昭, 2000, 《差距与超越》[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美家庭幼儿教育对比 篇三
关键词:家庭;幼儿教育;观念;对比
当今时代,社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坦白地说,这种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特别重视人才的培养,而很多学者认为人才的培养应从小抓起。所以,家庭幼儿教育在每个家庭中都获得了很大的重视。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也是幼儿教育中的第一课。然而不同的幼儿教育观念决定了其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对比研究,我们能够认识到中美家庭幼儿教育的不同,进而将美国较为优秀的教育方法应用到中国的家庭幼儿教育中。
1.教育观念的对比
在美国,父母的教育观念是强调引导,鼓励,尊重孩子,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和空间。美国的父母一般会认为孩子的成长是建立在孩子自身的经历中的,所以他们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丰富孩子业余生活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自立的意识和能力。所以美国的父母认为这样的锻炼在孩子幼儿时期是必不可少的。相比较而言,中国家庭的幼儿教育强调教,溺爱,处罚和过分地保护。中国的父母很渴望孩子能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再这样的目标之下,很多中国父母认为他们有这样的责任为他们的孩子解决所有困难,为他们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他们不希望孩子参与存在任何困难和麻烦的活动之中。
2.教育目的的对比
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和效果,所以教育目的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在美国,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长大成为一个能够适应各种环境,能够独立生存的人。所以,很多美国父母用一颗很平常的心态,试着将孩子的性格挖掘出来。他们不会刻意追求一些功利性的教育目的,比如“高的学历、好的地位”等。相比较而言,我国家庭的教育目的更倾向于让孩子在现在或将来都能取得成功,父母希望孩子长大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而获得这些的一个敲门砖就是拥有一个高的分数,基于这个原因,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很关注孩子学习方面的事情,这样的期望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会忽视孩子的天分,从而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
3.教育方式的对比
教育方式是实现对孩子教育任务和内容的主要方法,不同的家庭教育观念决定了教育方式的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父母已经意识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教育方法被应用到家庭中。在我国,多数家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育方法:(1)控制式教育。很多中国父母认为在孩子幼年时期应对他们进行管制式教育,他们习惯去管理孩子的行为,其实在一些方面对孩子进行管理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认知。(2)树立好的榜样。在孩子幼儿时期,为他们树立好的榜样是被需要的,这会对孩子的教育起到很大的影响。经过调查,在幼儿时期,父母为孩子树立的好的榜样一般都是孩子的玩伴,他们抓住了孩子的好强的内心,总是在孩子不听话时,总是会和孩子提到经常在一起玩的小朋友来激励他们,有时这种教育很起作用,但有时就会让孩子起逆反心理。(3)保护和溺爱。当今社会,很多家庭就只有一个孩子,所以他们对于父母来说是掌上明珠。家庭中所有的成员将自己的爱都给了这一个孩子,父母会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这种爱的方式易使孩子认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很容易的一件事。(4)批评和惩罚。批评和惩罚的方法在我国幼儿教育中是很重要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你通过批评和惩罚的方式来让明白他们所犯的错误,并让孩子以后记住这些问题。而在美国,很多家长会采用以下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1)实践活动。在美国,父母总是鼓励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接触不同的实践体,验。他们认为这样的经历能够帮助孩子学习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并形成一种好的习惯和性格。(2)赞赏和鼓励。在美国父母会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孩子一定的赞赏和鼓励,比如“肯定的眼神,点头或微笑,或通过口头的赞赏等”来给孩子一定的肯定和表扬。(3)自由教育。受幼儿教育学家蒙特利梭教育思想的影响,自由教育的方式在美国家庭得以体现。蒙特利梭认为“应该让孩子的性格自由发展,让孩子的天性自然地表现出来”。很多美国家庭受此影响,强调自由教育。所谓自由教育主要体现在父母为孩子营造一个自然的教育环境,没有过多的束缚,但这不意味着过分地去放纵,只是在一些原则的基础上,给予孩子更多的权利和自由让他们去选择和决定自己想要的东西。(4)平等和尊重。在美国,父母在孩子一出生时就将其看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家庭这个大环境中,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父母会在很多方面展现出对孩子的很大的尊重,这与自由教育的方式是分不开的。
4.教育环境的对比
意大利早期幼儿教育学家蒙特利梭说过“孩子的成长有他内在的要求,也有外在的一些要求,而这个外在要求就是教育环境”。这个外在环境不是让孩子去克服或是去享受,而是提供一种媒介或方式来帮助他们完善自身。对于孩子来说,接触的第一个教育环境就是家庭,所以为孩子提供一种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在我国,由于受历史文化和孔子思想的影响,家庭中的排位是父母在上,孩子应该听从父母的话和要求。父母有权利对孩子的选择和行为给出意见,让孩子作出他们认为好的选择和行为。在教育过程中,很多父母习惯充当一个命令者来对孩子发出指令,这使得整个家庭环境处于一种不平等的状态,而相对来说,在美国,父母对孩子的管理不是很严格,只要不违反一定的原则,孩子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哪怕这些东西对孩子的发展可能不是一种好的选择,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教育环境相对平等放松。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发现中美两国在幼儿教育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教育观念又影响了其目的和方法。
4.希拉里中美战略讲话(中英双语) 篇四
It is a privilege to open this inaugural meeting of the 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I am especially pleased to join my co-chair, Secretary Geithner, and to welcome State Councilor Dai and Vice Premier Wang.I look forward to resuming the productive discussions I had with Councilor Dai, President Hu, and Premier Wen on my trip to China in February, and to build on President Obama and President Hu’s meeting in London.十分荣幸能在美中两国之间的战略与经济对话首次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我特别高兴能与盖特纳(Geithner)部长共同主持会议,并欢迎王岐山副总理和戴秉国国务委员。我期待着继续我2月访华期间与戴秉国国务委员、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进行的富有成果的讨论,并在奥巴马总统和胡锦涛主席伦敦会晤的基础上取得更多成果。
This is both a culmination, and a beginning.A culmination of actions taken by our predecessors 30 years ago, wh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established formal diplomatic relations, and Deng Xiaoping launched China’s economic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world.What followed was a blossoming of Chinese economic growth and diplomatic engagement that has allowed our nations to reach this place of opportunity today.这一对话既是一个结果又是一个开端。作为结果,它源于我们的前任们30年前所采取的行动。那时,美中两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邓小平发起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并实行对外开放。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使我们两国到达今天机遇之地的外交接触。
This dialogue also marks a beginning – the beginning of an unprecedented effort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a positive, cooperative, and comprehensive U.S.-Chinese relation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这一对话也标志着一个开端——一个为建立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美中关系奠定基础而作出前所未有努力的开端。
That so many members of President Obama’s cabinet are here reflects our belief that a stronger relationship will yield rewards, not only for our two nations, but for the world beyond.奥巴马总统内阁的众多阁员今天与会反映了我们的一个信念,即更牢固的美中关系不仅会使我们两国受益,而且会使整个世界受益。
For in the decades ahead, great countries will be defined less by their power to dominate or divide than by their capacity to solve problems.It is this reality – and the fact that no country can solve today’s challenges alone – that demands 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 for progress.因为在未来数十年内,伟大国家的特征将不是其控制和分割他国的力量,而是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这一现实——以及没有任何国家能单独应对今天面临的挑战这一事实——要求建立一个新的争取进步的全球架构。
Although past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the idea of a balance of power among great nations, the fresh thinking of the 21st century can move us from a multi-polar world to a multi-partner world.And it is our hope that the dialogue we initiate today will enable us to shape that common agenda.尽管美国和中国以往的关系受到大国间权力平衡的观点的影响,但21世纪全新的思维能使我们从一个多极世界走向一个多伙伴世界。我们希望今天启动的对话将使我们能够确立这个共同议程。
Our nations face common global threats, from the economic crisis, to non-proliferation, climate change and clean energy, pandemic disease and global poverty, North Korea, Iran, and extremism in Afghanistan and Pakistan.我们两国面临着同样的全球性威胁,从经济危机到防扩散,从气候变化到清洁能源,从大规模流行性疾病到全球贫困,从北韩到伊朗,还有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极端主义势力。
To meet these threats, we must find common ground and work together in common purpose, even as we may disagree on certain issues.为了应对这些威胁,我们必须找到共同之处并向着共同目标一起努力,即使我们可能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分歧。
As we’ll hear from the President later this morning,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is committed to broader engagement – to using robust diplomacy and development and working with and beyond government to solve regional and global problems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they present.今天上午我们将会听到总统阐明,奥巴马政府致力于更广泛的接触——利用有力的外交和发展手段,同政府及非政府人士合作解决区域性和全球性问题,并把握它们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会。
When I was in China in February, it was my first time back in almost a decade.And I was struck, as many visitors are, by the transformation that had taken place.Driving on the third ring road in Beijing, I felt like was watching a movie in fast-forward.From a few high rise buildings on my last trip, to a gleaming Olympic complex and corporate skyscrapers today.From millions of Flying Pigeon bicycles navigating the streets, to cars of every model traversing modern thoroughfares.And for those traveling to Shanghai, an already cosmopolitan city soon to add the Shanghai Expo.我今年二月访问中国时,距我前一次访问已有将近十年之久。我像很多来访者一样,被今昔的变化所震撼。驱车行驶在三环路上,我感到仿佛是在观看一部快进的电影。我上次来时高楼大厦屈指可数,如今奥林匹克场馆和摩天商务大厦令人眼花缭乱。过去有千百万辆飞鸽牌自行车在大街小巷穿行,如今有各种型号的汽车在现代化公路上行驶。那些去上海的人还会看到上海世博会将为这个已经发展成型的大都市增添光彩。
All are testaments to China’s dynamism and growth.And we welcome these signs of progress.这些都是中国蓬勃发展的见证。这些进步的气象令我们感到高兴。
We also welcome China’s role in promoting peace and stability in the Asia Pacific.Over the past 30 years, the United States has helped foster security in the region – a critical factor in China’s growth, and an important strategic interest of our own.In the future, we will remain actively engaged in promoting the security of Asia.When misunderstandings or disagreements arise, we will work through them peacefully and through intensive dialogue.我们还欢迎中国为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所发挥的作用。过去30年来,美国帮助建立该地区的安全,这对中国的增长至关重要,对我们自身的战略利益也意义重大。未来,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促进亚洲的安全。出现误解或分歧时,我们将以和平方式并通过积极对话来予以解决。
This 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 differs from past dialogues in scope, substance, and approach.It is comprehensive by design, meant to enlist the full range of talent within our governments and to include cross-cutting challenges that are neither bureaucratically neat, nor easily compartmentalized.本届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广度、实质乃至方法上均不同于过去的对话。其形式结构力求全面,以便充分利用两国政府内部的聪明才智,解决那些在行政体制上无法按部门截然划分的问题。
With this dialogue we are laying, brick by brick, the foundation of a stronger relationship – improving lines of communication;increasing understanding;setting priorities;and creating a work plan.通过这一对话,我们正脚踏实地为加强关系而奠定基础,改善交流途径,增强理解,制定重点目标和工作计划。
Our agenda will focus on several areas:
我们的议程将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First, the economic recovery.Repairing the global economy is a priority for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We have taken aggressive action at home to stimulate our economy and stabilize our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ina has taken similarly bold steps and we both agree that further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ooperation is necessary for global recovery.第一,经济复苏。修复全球经济是美中两国的首要目标。我们已在国内采取果断行动,以刺激经济和稳定金融机构。中国已采取类似的大胆措施,而且我们双方均认为,进一步的经济和金融合作对全球复苏是必要的。
Second, climate change and clean energy.As the world’s two biggest emitters, we must demonstrate to th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world that clean energy and economic growth can go hand-in-hand.We are already involved in promising partnerships.In Beijing, I toured a geo-thermal plant that is a true U.S.-Chinese collaboration.General Electric has provided high-tech equipment to produce heat and power with half the emissions, and far less water usage than the coal plants that are typically relied on.And Chinese businesses build the steam turbines that help to power the plant.This plant saves costs and provides clean energy – including heat for the U.S.Embassy.第二,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排放国,我们必须向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表明,清洁能源和经济增长能够同步进行。我们已在进行充满希望的合作。在北京期间,我参观了一家地热工厂,这是名副其实的美中合作。通用电气公司提供的高科技设备被用于产热发电,与通常燃煤的火力发电相比,排放减少了一半,用水量也大大下降。中国公司则制造了工厂发电用的燃气轮机。该厂在节省成本的基础上提供了清洁能源,包括为美国大使馆提供热能。
Third, security challenges.I just attended the ASEAN conference in Thailand, where the North Korean regime’s recent provocations were a subject of great concern.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both appreciate the dangers of escalating tensions and a prospective arms race in East Asia;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第三,安全挑战。我刚刚出席了在泰国举行的东盟会议,北韩政权最近的挑衅行动成了大会十分关注的议题。中国和美国均认识到紧张局势升级以及东亚可能发生的军备竞赛所导致的危险以及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的危险。
Already,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worked together to contain dangerous actions on the part of North Korea.We are grateful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leadership in establishing the Six Party Talks and for its close co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North Korean missile launches.In this dialogue, we will discuss ways to work jointly to persuade the regime to agree to denuclearization and end its international isolation.中美两国已经在进行合作,以遏制北韩方面的危险行动。我们感谢中国政府为设立六方会谈所发挥的主导作用以及在应对北韩导弹发射问题上所进行的密切合作。本届对话期间,我们将探讨如何共同努力以说服该政权同意实现无核化并结束其国际孤立状态。
We will also discuss our common concerns about the nuclear weapons capability of Iran, and explore ways to address violent extremism and promote stability in Afghanistan and Pakistan.我们还将讨论我们对伊朗核武器能力的共同关注,并探讨清除暴力极端主义、促进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稳定的方法。
Fourth, development.Under President Obama, development, like diplomacy, is an equally important pillar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Many of the world’s threats stem from lack of opportunity which, in turn, leads to poverty, social erosion, and political instability.By addressing global scourges such as hunger, illiteracy, disease, and economic marginalization from the bottom up, and by insisting on accountability and adherence to the rule of law, we can widen opportunity and prosperity for more people in more places.第四,发展。在奥巴马总统领导下,发展同外交一样,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支柱。世界上许多威胁的根源来自机会的缺乏,而机会缺乏进而导致贫困、社会解体及政治动荡。通过自下而上地消除饥饿、文盲、疾病以及经济边缘化等全球性灾难,坚持问责制和法治,我们能够为更多地区的更多人带来机会和繁荣。
None of these problems will be easy to solve, and results won’t happen overnight.We will not always see eye-to-eye, as is the case with human rights, where the United States will continue to be guided by the ideal that the rights of all people must be respected.Still, solutions to many of today’s global challenges are within reach if we work cooperatively where our interests intersect, and are honest with each other when they don’t.这些问题无一能轻易解决,也不会一夜之间就产生结果。我们的观点并非全部一致,人权便是一例。美国将继续恪守这样的理念:所有人的权利都必须得到尊重。尽管如此,如果我们在利益一致的领域进行合作,并且在利益不一致时能做到开诚布公,那么我们就能够成功应对当今的许多全球性挑战。
A well-known Chinese saying speaks of a sacred mountain in northern China near Confucius’ home.It says: “When people are of one mind and heart, they can move Mt.Tai."
中国有一句著名的俗语,讲的是孔子家乡附近的一座圣山。这句话是这样说的:“人心齐,泰山移”。
We cannot expect to be united at every turn, but we can be of one mind and heart on the need to find common ground as we confront the shared challenges of the 21st century.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has embraced this dialogue with China early and energetically because we want to see it to fruition.This is an issu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me as Secretary of State, and I know the same is true for my colleagues and for our President.我们无法期待事事处处都保持一致,但就面临21世纪的共同挑战有必要找到共同立足点而言,我们能够齐心协力。奥巴马政府上任伊始就决定大力与中国展开对话,因为我们希望看到它结出硕果。作为国务卿,这对我本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并且我知道对我的同事们和奥巴马总统也是如此。
And now, it is my great honor to introduce Vice Premier Wang.现在,我非常荣幸地向大家介绍王副总理。
5.中英法官遴选制度对比 篇五
12级法硕(法学):许后生
摘要:司法公正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如果说法院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法官就是这道防线的守门人”,本文通过对中英法官遴选制度的介绍、比较总结出中国好法官的标准。
关键词:遴选制度 法官 标准 公正
一、法官遴选制度概况
何谓法官的遴选制度呢?简而言之,法官的遴选制度就是指规定法官的任职资格,以及通过一定的方式从符合资格的人中遴选法官的制度。由概念可知,法官遴选制度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确立法官的任职资格;二是如何通过一定方式从具备资格的人中遴选法官。为什么需确立法官的任职资格呢?这一方面当然是为了遴选合格的人做法官;另一方面乃是为了确保法官队伍的精英化。而遴选法官的方式则主要有这么三种:一是任命制;二是选举制;三是选举制与任命制相结合
二、中国法官遴选制度
中国法官遴选制度包括遴选资格和遴选程序两部分
首先,在我国,对法官遴选资格的法律依据是 《法官法》的第九条和第十一条,规定担任初任法官必须具有下列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年满23周岁;(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5)身体健康;(6)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专业满一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7)德才兼备,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我国自从2001年实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以来,从法官队伍“入口”处杜绝了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入司法领域,保证了司法队伍无论在法律专业素质上,还是在学历要求上大体有一个共同的基点。这对于提高法官的遴选资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关于法官遴选程序,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本院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决定任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由民族自治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本院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人民法院的助理审判员由本院院长任免。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的任免办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另行规定。由此看出,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有两种:一是选任制;二是任命制。就我国法官产生方式的实践来看,无论是经权力机关选举产生还是任命产生,法院在法官产生的过程中起不到主要作用,起实质性作用的是人事部门和党政部门。
三、英国法官遴选制度
1、英国法官的任职资格
英国的法官遴选制度确立了许多重要的法官任职资格条件,只有符合法官任职资格的人才有可能被选任为法官。在英国,法官必须具有“法律知识和经验,判断和分析能力,有良好的决定和交流技巧。富有权威、道德、公正、能够理解普通人和社会,性格温和,有礼貌和尊严,对社会服务具有责任”。由此可见,英国法官的任职资格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官的法律知识和经验;二是从事法律工作的技能;三是法官个人的人品。例如以英国巡回法官为例,从法官候选人中挑选法官的标准包括:
1、熟悉法律知识、具有丰富的司法经验和较到达的职业成就;
2、具备较强的思维分析能力;
3、具备良好的判决能力;
4、具备较强的决断能力;
5、具有与各种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6、具有保持法院权威、维持法院尊严的能力;
7、具有诚实正直、礼貌与仁慈的的品格;
8、具有正义感;
9、能理解民众和社会;
10、司法的适当、有效及公共服务职责。
在英国,法官候选人除了要具备上述任职资格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职条件,那就是除治安法官以外的所有法官都只能从参加全国4个法学会的成员(出庭律师)中任命。其中担任地方法院的法官(不包括治安法官),必须有不少于7年的出庭律师经历;担任高等法院法官,必须具有10年以上的出庭律师经历,或者2年以上地方法院法官的经历;最高上诉法院法官,必须具有15年以上出庭律师的经历或者担任高等法院法官职务2年以上的经历。
因此,从英国的法官遴选制度来看,英国除治安法官外的所有法官都必须从参加全国4个法学会的出庭律师中遴选。这种制度确保了法官队伍的精英化。在英国,律师被认为是社会的精英,而从律师中选任法官,可谓是从精英中挑选精英。因此,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一般都从业绩卓越的律师中选任(即所谓的法官资格取得一元制)。法律院校毕业生不可能走出校门即从事法官职业,只有在学识和阅历达到一定层次后,才有可能被遴选为法官,正如格伦顿等所指出的:“对于有朝一日成为法官有任何想法的普通法国家法学院学生而言,哪怕成为低级法院的法官也被当作是对其长期而出类拔萃的律师生涯的承认。”
2、英国法官的产生方式
前文已经谈论过,法官遴选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一是任命制;二是选举制;三是选举制与任命制相结合。英国则通过任命制来遴选法官。在英国,所有的法官都是行政机关的任命而产生的。英国法官的任命程序包括法官的提名程序和任命程序。
在英国,有权提名法官候选人的只有司法大臣和首相。具体来讲,在英国,上议院常任法官、上诉法官的法官、高等法院的法官,由司法大臣和首相共同提名,其他法官由司法大臣提名。可见,司法大臣在法官遴选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在提名法官的时候,主要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1、任命是基于业绩,而不考虑种族、婚姻状况、性别、性倾向、政治关系、宗教及是否残疾;
2、着重征求那些了解候选人的法官、司法人员及律师对该人的意见和看法;
3、申请法官资格的候选人至少要在兼职法官的职位上先干上几年,以对其能力和稳定性有进一步的了解。
候选人要最终成为法官,除了要获得提名外,还必须得到任命才能最终成为法官。在英国,首相只有提名法官候选人的权力而没有任命法官的权力,司法大臣则除了具有提名法官候选人的权力外,还具有任命治安法官的权力。具体来讲,在英国,上议院常任法官、上诉法官的法官、高等法院的法官,都是经过司法大臣和首相的提名后,由国王(女王)任命;其他法官经司法大臣提名后,由国王(女王)任命;治安法官则由司法大臣任命。
由此可见,英国的法官遴选制度并不具有司法独立性的特征。谁能当选法官的决定权把握在政府的手中,但这并没有妨碍英国的司法独立。法官的遴选制度不具有司法独立性,但其选出来的法官却具有独立的特性,这主要得益于英国的法官保障制度。当然,法官的保障制度已经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畴了。
总之,英国已经确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官遴选制度。通过这套法官遴选制度不仅确保英国法官队伍的精英化,而且也确保英国能尽可能地挑选出合格的候选人担任法官。
四、中英两国法官遴选制度比较
通过对上述中英法官遴选制度的遴选资格、遴选程序两方面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中英两国法官遴选制度存在较大差距,下面我们对中英两国的遴选制度做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一)关于遴选资格
中英两国都要求初任法官具有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但两国在初任法官的法律实践经验的要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英国法官在遴选资格上强调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担任法官职务,如担任地方法院的法官(不包括治安法官),必须有不少于7年的出庭律师经历;担任高等法院法官,必须具有10年以上的出庭律师经历,或者2年以上地方法院法官的经历;最高上诉法院法官,必须具有15年以上出庭律师的经历或者担任高等法院法官职务2年以上的经历。所以英国的法官都是从优秀的律师中选拔,在英国一个法学院的学生从律师到法官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而我国只要求通过司法考试有一到三年的法律实践经验即可,对法律知识的要求也很低,非法律专业具有法律知识的也行,还有学历越高对法律实践的要求就越低,如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学位取代不了实践,这样的规定缺乏合理性,通过以上比较不难看出,与英国的法官遴选制度相比我国对法官的实践要求不高,相应的初任法官的年龄普遍偏低。
(二)关于遴选程序
英国无论采用选举制还是任命制都要经过一套较为复杂、严格有时近于苛刻的程序,并且对于候选人的司法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颇为重视。如在英国,上议院常任法官、上诉法院的法官、高等法院的法官,由司法大臣和首相共同提名,其他法官由司法大臣提名,其在提名法官的时候,主要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1、任命是基于业绩,而不考虑种族、婚姻状况、性别、性倾向、政治关系、宗教及是否残疾;
2、着重征求那些了解候选人的法官、司法人员及律师对该人的意见和看法;
3、申请法官资格的候选人至少要在兼职法官的职位上先干上几年,以对其能力和稳定性有进一步的了解。提名完了以后,必须通过任命才能成为法官,具体如,上议院常任法官、上诉法官的法官、高等法院的法官,都是经过司法大臣和首相的提名后,由国王(女王)任命;其他法官经司法大臣提名后,由国王(女王)任命;治安法官则由司法大臣任命。相比之下我国则对法官的遴选程序重视不够。在实际运作中,法官的选任遴选程序大致是:由党组织的组织部门或法院党组织提出法官候选人名单,经同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由拥有法定提名权的机构或人员,正式提交给同级权力机关再由它按照法定程序选举和任命,权力机关在选举和任命法官时,往往仅凭候选法官的个人简历来投票表决,而对法官候选人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等方面根本没有或基本没有详细了解的渠道和途径,起不到真正的审查作用。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得知,英国的法官遴选程序比较科学和理性,可以真正检测出一个法律人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从而选出合格的法官,而我国的法官遴选程序基本上是公权力说了算,仅看个人简历不能直观的反映一个人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因此,在现实中会出现一些法盲、文盲、流氓在担任法官,如原山西省绛县法院副院长姚晓红。
五、从合格的法官到好法官
我们知道法官遴选制度的目的是选择出合格的法官,通过对中英两国法官遴选制度的比较、升华,我们可以大概地总结出中国好法官的标准:(1)较高的道德修养,甚至可以说道德的完人。
这一点中英是一致的,衡量一个法官是否是一个好法官首先应该从对待当事人的态度做起,不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都应一视同仁出以公心保立。要做到这一点他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品格,他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要远远高于常人,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心术不正、缺乏良心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法官的。(2)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这是一个法官业务能力的本保证,法学理论功底的提升不仅需要法学院的系统学习,还需要刻苦钻研、求索创新。在现实处理案件的中,不仅要严格依据法律,还要提出合理的解释,这就需要扎实的功底了。(3)真正以法律为办案准绳。社会大众对法官的要求是非常低的,认识和评价一个法官的好坏,就看你办案公不公正,在人们眼中法官就是法律的化身,你办案不公正,业务水平再高有什么用?你践踏了法律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4)及时的正义。正义一定要及时,迟到的正义非正义,司法行为直接关乎人的财产或人身安全,司法过程中的当事人无时不在受着司法判决或结果的心理煎熬。优秀的法官,应该够运用娴熟的法律知识和裁判技能,从容地作出正确的裁判,及时地确定公民之间正确的社会关系,让当事人尽可能早地、尽可能心服地了断纷争,开始自己新的生活。(5)重视人文关怀。法官必须对他人和群体的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抱以最大的关注,正确把握法理与情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裁判手段维护社会公理。在法律运作中体现人文关怀,充分调动内在力量,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将法制、民主与人权有机地统一起来。(6)是要勇于挑战。法官在断案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力,要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有的是来自上级的,有的是来自亲朋好友的……。作为一名好法官要有勇气去面对,并勇于冲破阻力和挑战,维护法律的公正。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2、英国《法官法》
3、《职业化视野下的法官特质研究》吕忠梅
6.自我介绍 中英文对比 篇六
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开朗的女生。生活态度乐观向上,喜欢爬山、打羽毛球、听歌与朋友交流,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在校学习期间学习认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活动,在学生会期间,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有责任心,与伙伴相处融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学习之余,我还有过多次社会实践,适应环境能力较强,有多次做销售的经历,让我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给学生补习期间,也证明了我是一个有耐心,坚持不懈的人,得到了老师学生的喜爱。
经过多年的学习锻炼,我相信我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考验,胜任所承担的工作。我一直坚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我衷心期望成为你们的一员,给我万分之一的机会,您将得到百分百的满意!Hi everyone,my name is Lily.I am from Jining City,Shandong Province.I graduate from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y major is 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 am a quite outgoing girl holding an 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s life.I like climbing mountains, playing badminton, listening to the music and communicating with my friends.As an energetic girl, I also show my utmost enthusiasm and sincerity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I held a very earnest attitude at school and had strong hands-on skills.I took an active part in various activities organized by the school.During my tenure at the Students’ Union, I was very meticulous, responsible and proactive.With a strong ability in organization and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 got on well with my partners and became accepted by everyone in the class.Other than learning, I took social practice several times, in which I became strongly adaptive to the new environment.Through several experiences working as a salesperson, my ability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was substantially improved.The experience of working as a tutor for other students also presented me as a patient and persistent person, having the love from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After years of learning and practice, I think I have enough courage to face up to the challenge, and I believe I’m fully qualified for the job.I’m always convinced that where there is pay, there is gain.I sincerely hope to be one of you.Give me this rare chance, and you will get full satisfaction!
7.中美教育对比中英 篇七
1 中美护理教育对比
1.1 中美护理教育理念的比较
理念是哲学中的一个名词, 指理性领域中的概念、观点、看法, 它是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1]。护理教育理念是护理理念、教育理念和学校理念的综合[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念的更新, 护理学已经成为“以人为中心”的专业, 护理教育已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护理观念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美国护理教育强调护理学科的独立性, 重视动手能力的实践哲学, 着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评判性思维, 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能力。同时, 美国各大护理院校都力求自己培养的学生与众不同, 将学校自身发展中秉承的理念融汇于教育理念中, 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如匹大护理学院在匹大校训“真理与美德”及匹兹堡医疗中心“生活改变医学”的大前提下, 强调终身学习理念, 用先进的护理科学和实践, 培养多样化同时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护理领导者, 从而提高健康水平。中国的护理教育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 对知识的积累和继承, 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处于较低水平。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秉承“敬人敬业, 至精至诚”的校训, 在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上有自己的特色并获得行业的认可, 但学生多项能力的培养仍处于摸索阶段。
1.2 中美护理教育层次和培养模式的比较
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开创较早,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形成了规模较强的高等护理教育资源, 灵活的教育体制及多样的不同培养模式。目前美国护理教育层次主要分为准学士教育 (AND即国内的大专教育) 、学士教育 (BSN) 、硕士教育 (MSN) 及博士教育 (PhD及DNP) , 不同教育层次上又分设不同的培养项目, 利于学生针对性地选择, 综合能力的提高[3]。同时, 入学机制灵活, 根据自身情况提出申请, 在规定时间内选修相应的学分即可获得相应学位。匹大护理学院主要提供学士及以上的高等护理教育, 学士教育包括三种类别:传统的学士教育 (类同于国内高中毕业后在护理院校学习4年获学士学位) ;低文凭注册护士的继续教育;已获其他专业学士学位的二学位加速教育。硕士教育分为三大方面, 专业护士角色 (如护理管理、临床护理主管、护理信息) 、新生儿护理师、麻醉护士。博士教育则分为护理实践博士 (DNP) 和学位博士 (PhD) ,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研究领域, 分设有各个不同的项目。中国的护理教育层次与美国类似, 但最底层的为中专护理教育, 尽管近30年来中国护理教育发展迅速, 但中专、大专教育的底数仍比较大, 硕士、博士的教育规模较小, 再加上入学机制的限制, 在职护士的继续教育仍受到较大限制。
1.3 中美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
美国各护理院校并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框架, 主要是依据学校资源、自身的教育理念及学生特色, 在美国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的指导下进行课程设置[4]。课程体系框架主要为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等。各护理院校的课程体系基本由两种以上的框架组成。匹大护理学院以护理程序及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框架, 采用生命周期模式, 形成自己独立的课程体系, 突出护理专业的特色, 打破学科的界限。学期早期即开展护理专业课程, 促进学生护理观的形成。同时课程体系侧重于社区护理和疾病预防, 重视人文学科的内容, 强调思辨能力的培养;临床实践比重较高, 注重Evidence-based Practice。我国护理院校的课程设置主要依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育目标及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大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设置模式, 包括公共基础课、护理专业基础课、护理专业课及医院实习, 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 未突出护理专业的特色。同时部分院校正进行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以能力为中心, 课程分为几大模块:人文基础课程、实用专业基础课程、护理专业课程、临床实践,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我院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依据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取向, 在对学生今后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详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现有的课程模式, 以护理程序为框架, 生命周期模式的课程体系, 并适当地添加了护理人文类课程。
1.4 中美护理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比较
中美护理教育都分为学校教育和临床教育, 但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却有所不同。美国护理专业的学校教育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形式多样, 注重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教学方法多样, 如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小组谈论、远程教学等。而临床教育是与学校教育同步进行, 每周实习2-3天, 每天照顾一个病人。主要分为实习前后讨论会, 临床查房, 病房报告及病房护理讨论会, 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并拓展所学。匹大护理学院的学生在课堂上课时可以随时举手提问, 而一些课程中如护理伦理、护理营养学等学生也要自己组织上课, 很多作业需要学生大量阅读文献自己独立思考才能完成, 同时一些课堂上的辩论和角色扮演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该院学生大学二年级开始便每周实习, 在教授临床专业理论课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临床实习, 通过实践巩固知识, 并发现相应的新问题。我国护理教育尽管对教学方法也进行了很多改进, 但目前还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 多注重知识的传授, 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比较少。而临床实践与课堂教学是两个不同的阶段, 相隔时间较长, 不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 且理论教学教师与临床教师间联系较少, 造成知识的脱节以及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我院大部分课程主要以教师为主传授知识, 但部分课程则采取了小组讨论, 情境演示等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但由于每届学生人数较多, 只能在小部分课程中实践。尽管学生也是在最后一年进行临床实践, 但通过实习前的技术、理论强化, 实习带教老师培训, 定期检查等尽量减少课堂教学及临床实践脱节所产生的弊端。
1.5 中美护理教育评价的比较
美国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课程要求的目标设置评价体系。评价形式多样, 包括书面考试、口试、病例分析、书写论文、操作考试、临床能力的综合模拟测试等。每门课程至少包括两次考试, 一般都需要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 同时学生平时的作业也是评价的依据。匹大护理学院的学生基本每门理论课程会有3-4次考试, 作业种类多样, 如:案例分析报告、书写综述、现象调查报告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我国目前对护生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在评价学生的临床及综合能力上不够全面, 还是以传统的集中性考核为主, 对分数过于重视。我院近几年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开展了多站点临床综合能力的测试[5]、运用Simman进行综合模拟等, 但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 学生规模大等因素, 仍需进一步完善。
2 美国护理教育模式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
2.1 更新护理教育理念, 完善教育层次
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确立护理教育面向人群、社会、健康促进,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完善学生的人格, 培养各项能力的理念。同时, 各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形成自身的鲜明特色。目前, 我国护士队伍教育水平总体偏低, 要使学科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应进一步扩大高层次的护理教育, 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护理人才, 促进护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2.2 改革课程设置, 完善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和教学内容对整个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护理课程应根据护理模式的转变, 围绕护理专业的实际内容来安排, 以人、健康、环境和护理为基本核心概念进行课程设置, 同时注重课程间的融合及整合, 实现课程的整体化。加强课程中人文社会课程的比例, 同时在课程安排上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 将学校教学、医院教学和社区教学有机地结合, 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 不断完善课程体系[6]。
2.3 优化教学方法,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在更多的课程中应用小组讨论、情境表演、启发式教学方法, 给予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机会, 促进他们主动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获取知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技术, 提高教学效率。
2.4 全面完善评价体系
护理教育应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方式, 注重评价体系的科学性、高效性及实用性。强化对学习过程的全面考核与监督, 注重过程评价。不同课程应按照课程的性质、内容、教学目标等设置评价内容及方法。如对临床能力的评估可以分三部分, 即在标准模拟病房考核单项或多项能力的评估及实习点的实地考核。
中美护理教育由于发展的起点不同存在很多的差异, 在认识我国护理教育与美国护理教育之间的差距后, 应该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 同时结合自身的特色和资源, 建立符合本土文化特点的护理教育体系, 促进护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剑云.整体护理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国护理改革现实[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22, 25.
[2]李小妹, 李津, 施齐芳.中外护理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9) :19-21.
[3]Ling-Ling Gao, Sally Wai-Chi Chan, Bing-Shu Cheng.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nursing educ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 discussion paper[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11, 8:1429-127.
[4]Bosek Ms.Critique of advance directives:curriculum content and preparation of nursing students[J].MEDSURG Nurisng, 2007, 16 (3) :191-196.
[5]蔡小红, 许俐颖, 闻彩芬, 等.简易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大专护生健康评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7:635-637.
8.中美研究生学位教育对比分析 篇八
关键词:中美研究生;学位教育;对比;分析
一、引言
我国研究生教育从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发展起来,近年来,研究生的扩招工作,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突出的进步。对于研究生的扩招工作,社会上有很多不同的反应和意见。从中、美两国研究生教育的对比分析,可以从中得到结论,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能够提供更好的总结借鉴与启发。
二、中、美研究生学位教育比较
中国与美国研究生学位教育进行对比分析,从研究生的招生制度、研究生的学制、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美国研究生学位教育的优势,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1、研究生的招生制度
美国:
美国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是由各学校自行安排,一般招生制度是按照四个步骤来完成的。第一步:报考学生提交大学的成绩证明材料。第二步:提交GRE成绩证明。第三步:要提供至少两名到三名教授的推荐信。第四步:添写个人报考申请书。美国学校的研究生招生部门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核,通过面试,决定录取名单。国外报考研究生学习是不限制年龄的,也不需要入学考试,美国研究生招生不把考分作为录取的标准,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国:
中国研究生入学是有年龄限制的,而且要通过研究生招生考试,各科考试总成绩达到最低分数线,才获得复试资格,而我国的复试并没有得到重视,还是以入学考试成绩作为招生的硬性指标。
2、研究生的学制
美国:
美国按照国际通行的学制进行研究生学位教育,美国研究生学制大多采取一年内的课程学习,全部研究生学制不会超过两年。而这一年的课程学习里,还有半年的时间是在预备学位英语的考试。
中国:
我国研究生学制大多三年,这三年的时间至少有两年是在学习课程,还有一年时间在准备学位论文。
我国研究生教育时间长与我国研究生发展历史有关,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晚,研究生的普及率不高,所以,高级人才教育的目标就只能放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研究生尚未普及,博士生更是稀少,与国外高等人才教育重点在博士生的教育上有明显差别。但是,随着我国研究生数量的进一步提高,学位教育工作重点必定要转移到博士教育中来。
而且我国已经开始了学制的改革工作,北京大学已开始施行两年研究生学制的培养工作。
3、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美国:
美国研究生学位教育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是学术性的教育,是为继续博士学位或者担任教师工作所做的理论教育培养。另一方面是专业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专业的研究生学位都以学科命名,例如:新闻硕士、工商硕士等,美国应用型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美国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的实用性更强。
中国:
我国研究生学位教育大多以高校教学或理论科研为主,近年来,我国也开始进行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培养,但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的单一性,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需要的实用性冲突越来越大,所以,我国的研究生学位教育培养工作需要在改革中重新定位。
4、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美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以专业式、课程学习和协作式的多种教学培养模式,专业式和协作式的培养模式为美国各大公司企业提供了大批量的科技人才,而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还停留在课程学习的培养模式上。
美国:
专业式是通过教学与科研在统一的原则下培养专业人才。美国这种培养模式对专业人才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对研究生要制订专门的培养计划,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实践研究和论文撰写都要进行科学的计划。这种培养模式表现出美国在研究生教育培养方面的专业化和标准化。
美国这种专业式的培养适应了经济发展对研究生专业人才的需要,既符合了教育多元化的要求,又为社会各大公司企业输送了高质量的人才。
協作式的培养也是美国学位教育的一大特点,多由大学和企业联合培养,以大学基础学科与企业先进设备结合,在明确研究课题的情况下,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级人才,促进大学与企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我国:
我国还停留在课程学习的培养方式上,这与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关。我国缺少高科技人才,研究生就业大多从事理论的研究与教育工作,所以学习了理论知识,却无法更好的联系实践工作,不能更好的结合知识为企业创造价值。
结束语:
我国的研究生学位教育发展起步较晚,随着我国研究生学位教育的发展壮大,通过对比美国研究生的培养机制,研究生学位制定也要进一步完善。培养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科学的培养各类专业型人才,使这些专业人才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专业技能知识,做好经济建设工作,这是我国学位教育工作的重点,所以一定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研究生学位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永盛.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3).
[2]李金威. 中美德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J].学园·教育科研,2012(11).
[3]秦春生,戴继天,孙平. 中、美教育硕士教育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1).
[4]马永红,赵婷婷,郑晓齐.中美材料领域工程硕士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
【中美教育对比中英】推荐阅读:
中美家庭教育对比08-05
中美大学教育对比优劣11-12
中美临床药学工作对比08-10
中美文化差异教育09-29
中美节日文化比较06-19
中美经济对话讲话09-28
中美师德规范差别10-03
中美小学教学比较10-13
中美商务礼仪分析10-21
中美谈判对美方的建议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