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教育安全管理制度(精选6篇)
1.聋校教育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
特殊教育论文
试谈聋生青春期问题的表现及其解决途径
[摘要]聋生的青春期期教育是聋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聋校教育中,聋生的青春期问题已经成了聋校德育的一个突出问题。聋生青春期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法有哪些,是本文主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聋生 青春期问题
青春期教育是指对11—18岁的青少年进行的健康教育,是整个德育教育的关键阶段。青春期教育主要向青少年传授科学性健康知识,纠正学生相关的认识和行为偏差,树立健康的思想、行为和意识。在普通中小学,青春期教育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普遍关注,很多老师和家长已经自觉与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进行沟通,试图解决其在青春期成长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在聋校,包括学校和家长在内的教育主题体对这个问题大多还是采用“水来土掩”的办法,只有当问题出现之后,才努力想办法去补救,教育的结果可想而知,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甚至由于聋生的逆反心理可能导致问题更加严重
聋童由于其听力缺陷,家长因与之无法交流,很少有家长与他们讨论与青春期有关的问题,他们从家长方面了解到的青春期知识几乎为零。当聋童进入学校教育层面,他们的年龄往往超过了正常儿童的入学儿童年龄1-2岁,有些甚至超过5岁以上。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聋童的青春期发育时间也基本上也呈提前趋势,以此推算,许多聋童实际上在小学三四年级就已经进入青春期。“不良行为”指的是经常违反道德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甚至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青春期聋生基于生理缺陷、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认知能力偏低,对来自社会及影视中的各种消极错误行为缺乏辨别能力和抵抗能力,常常无理由地进行模仿并自以为很不错,他们的不良行为表现非常突出,对社会上流行的暴力行为和黄、赌、毒等不良行为的抵抗力远远低于正常儿童。
聋生青春期主要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青春期性好奇和性冲动行为
处于青春期的聋生,由于其性器官的发育与成熟,他们对于异性和同性的好奇程度慢慢开始加强。虽然有些家长也比较关心自己孩子的青春期成长问题,但是基于和孩子无法交流,又觉得这些青春期知识羞于启齿,因而大部分家长还是采取回避和省略的态度,很少有家长主动向孩子解释有关青春期的问题。
1.青春期性好奇行为。进入青春期的聋童,对于自己以及同伴之间生理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非常向往去了解异性,逐渐产生了比较清晰的性心理和性情绪。通过对青春期聋生的调查表明,处于青春期的聋生日常生活中主要玩伴还是同性为主,个别聋生对性别意识比较模糊,在选择玩伴的问题上不分性别。对于青春期的性好奇方面,男生的表现要甚于女生。他们从电视、书刊等途径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以后,往往会产生体验的冲动,有的因此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而青春期女生则普遍会对男生产生一些抵触心理,她们自觉得想拉开与异性聋生之间的距离,对于男生的接近常常表现为厌恶、抵触和消极的情绪特征。
2.青春期性冲动行为。青春期阶段的性冲动往往伴随着某种性心理而产生,而且这个时期性格的形成也是心理范畴内的变化和成熟。许多聋生面对自己性器官的成熟往往表现得无所适从,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常常表现出过度兴奋、抑郁或者紧张。青春期男生表现出对
特殊教育论文
女生强烈的性渴望,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他们常常表现得非常特立独行,他们费尽心思,只为能吸引女生的注意。反之,如果他们的行为没有吸引女生的注意,则会表现出自虐、脾气暴躁、对他人进行人身伤害、离家和离校出走等各种偏激行为。
二、青春期盲目模仿行为
青春期的聋生在接触了电视、电脑和书本等媒介之后,往往会产生许多盲目模仿的行为,他们对这些行为通常不做删选而一并接受。他们美丑不分,追求一种特立独行的风格,比如男生喜欢留长发,打耳洞、佩戴戒指、耳环、手链等首饰,自以为这样就是所谓的美。他们随波逐流,喜欢跟风,极易受同伴以及朋友的影响。青春期的聋生对电脑、手机等现代科技产品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也会对父母以及周围的同学老师的行为进行盲目效仿。比如,一位十五岁的聋童男生无意中在家里看到自己的父母在房间接吻,结果回学校之后他便强迫同班一名女生与其接吻。当老师对他批评教育时,他却疑惑为什么爸爸妈妈可以,而自己的行为时错误的。
三、青春期的生命漠视行为
聋童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常常急于想摆脱父母对自己的管理和约束,证明自己的能力。为此,他们常表现出好胜心强、情绪容易激动、爱好冒险等一些极端行为。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们时常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我校曾出现过好几例聋生生命安全方面的问题:聋生男和别人打赌,说自己可以从二楼跳下去而不受伤,赌注是一串香蕉,结果他真的从二楼跳了下去,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还有一件实例中,那位男生常常把学校的窗户当做秋千来荡,并自以为非常勇敢。结果一次不小心手没有抓牢,他直接从窗口掉了下去,幸亏窗户下面是花坛,他幸运地掉在花坛上才只受了轻伤。除此之外,爬楼、跳窗等等行为也屡见不鲜,他们从没想过这些行为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当老师教育他们这样做很危险时,他们却说这种结果还没发生,不会有的,老师在骗他们。此外,他们对于小动物以及弱势群体也极少具备同情心,有些聋生抓住一些小鸟小虫等把他们弄死并以此为乐,丝毫不具备怜悯之心。
四、青春期逆反心理
进入青春期的聋童,常常无故对家长以及老师的教育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老师家长让他们往东,他们偏偏往西。他们把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教育当做耳边风,或者干脆无视他们的教育。他们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天和父母说不上一句话。因为老师的一句批评而大发雷霆,甚至和老师吵架、打架。当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时,他们就摔东西或者绝食,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家长为了息事宁人,只要孩子的要求不离谱,一般都设法去满足,久而久之,他们的逆反心里愈发严重,甚至导致一不高兴就在家里摔东西。
总而说来,聋童青春期问题的表现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如果学校以及家庭采取消极被动的解决方式,结果只能导致事态越来越严重。那么,学校和家庭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解决聋生的青春期问题呢?
一、青春期知识的教育和补充
聋童之所以会产生这么多的青春期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他们对自己青春期变化认识的不足造成的。聋生对于青春期知识的了解往往局限于有限的书本和网络范围内。而这些途径传授给他们的还大多是一些负面的非法渠道产生的知识。包括学校和家长在内的教育者常常不能及时对聋童的青春期问题做出正确的疏导。久而久之,聋童的青春期问题愈发严重。因
特殊教育论文
此,当务之急还是应该给他们补充一些有关青春期方面的知识,让他们对自己的生理变化有心理变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聋生能够正视自己在青春期出现的性冲动、月经、手淫、遗精、性幻想等问题,努力改变自己在青春期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
二、构建和谐平等的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
处于青春期的聋生,他们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一方面渴望摆脱父母和师长的束缚,扮演起大人的角色。一方面又对自己的行为缺少相应的承担能力。因此,学校和家庭必须做好聋生引路人的角色,一方面,要肯定他们行为的变化,另一方面,还要适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约束,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明白做事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聋生的性格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方针,对于平时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采取重视、鼓励、奖励等方法为主,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逐渐取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使他们愿意和老师交流和和谐相处。
三、注重青春期的心理疏导
聋生进入青春期之后,伴随着生理方面的变化,他们的情绪也往往出现激动、焦虑、害怕等等多种不同的状态。此时,家长和学校应该及时关注聋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疏导。例如:刚刚来初潮的聋童女生,他们常常表现出过分焦虑的心态,有些女生在例假来时连上课也没法专心听讲,一方面担心同学笑话,一方面又担心老师批评,教师这时候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又例如:五年级时,我班一位男生喜欢上了班里一位女同学,常常借故找她聊天,还偷偷摸那位女生的胸部,使那个女生不甚其烦。于是,我找那位男生聊天,问他什么会这样做,他说自己很喜欢那个女生,希望她可以做他女朋友。针对这位男生的表现,我常常找他聊天,从青春期角度和道德等角度告诉他哪些行为不应该做,那位男生才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行为非常后悔,并保证自己以后不会那样做了。
四、进行积极健康的审美引导
青春期聋童之所以会盲目模仿和进入审美误区,主要还是由于他们对于美的体验和经验不够。他们不知道什么事真正的美和丑,因此,当他们面对审美选择时,往往容易误入歧途。因此,教师应该借助于课堂等教育手段引导学生舍弃错误的审美思想,回归正确的审美方向。比如:对于书籍和网络知识,教师不能采取传统的一刀切方式,禁止聋生去接触。要知道,越禁止,他们的逆反心理越强。我们应该告诉他们,哪些能看,哪些不能看,看了有哪些危害,让他们自己去评判和选择。青春期聋生已经产生了初步的是非观念,只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他们应该能够听从并接受教师的建议。
五、加强青春期道德法制教育
道德教育主要包括共产主义伦理知识、法制观念、防止犯罪错等,使青少年懂得并能自觉地遵守社会关于性的道德规范和法制规范。青春期聋童之所以会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原因还是因为法制知识的缺乏。有些青春期男生在不能自制的情况下做出了违反伦理和法律的事情,而自己却浑然不知。因此,教师应该及时对他们进行一些法律常识的补充,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违法犯罪的,不道德的。只有在知法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去守法。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转移聋生的旺盛的精力,让他们的精力得到有效的释放。教师还可以教育聋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对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目标,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道德修养。
特殊教育论文
聋生的青春期教育以性生理知识为起点,性心理引导为特点,性道德教育为重点,结合其他一些青春期教育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和教育,使聋生掌握自己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过程,注意保护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他们高尚的道德修养,树立他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引导聋生度过一个健康、完美的青春期。参考文献:
[1]蒋苏建 张小燕《关注聋生的青春期教育》 [2[刘盈江《聋生青春期主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3]候艳春《对聋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的方法》 [4]王飞《聋生的青春期教育探讨》
单位:临海市特殊教育中心 姓名: 刘 芳
2.聋校教育安全管理制度 篇二
关键词:特殊教育;流失;法制教育;班级管理
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残疾青年以种种美妙的谎言到校园周围将高年级聋哑学生骗走,造成高年级学生大量流失。而他们因生理的残疾而导致他们认识事物的片面和心理上的偏执,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法制观念不可避免地要弱于普通青少年,所以被骗走的部分学生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一现象令每一位特教工作者忧心如焚。如何遏制这一现象,成为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工作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融法制教育于班级管理工作之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援引相关法制知识,充实德育教材
目前,我国法制建设日益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学生关系较为密切的法律已先后出台,我们可以从中选取相关法律知识以图片、漫画、表演等形式引入课堂,利用周会、品德课、课外活动等时间有条理、系列化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其明了自己享有哪些权利,应尽何种义务,什么是违法,怎样算犯罪。在他们的心中牢牢扎下“违法犯罪的事,我不做”的正义之根,使他们懂得可以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利益的道理,帮他们筑起预防犯罪洪水泛滥的牢固堤坝。
二、制订班规,以法制班,形成法制氛围
制订班规时,应遵循“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可以先充分发挥民主,让每位学生,特别是平时纪律较为松散的学生畅所欲言,把他们所想到的、所顾虑的毫不保留地提出来。而后集中讨论修订,拿出草稿,再次征求全体学生的意见,直至拿出一份绝大多数同学都认可的班规条文。班规条文要健全、详细。这样,有利于有章可循,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违犯了什么条文会有什么样的处罚。
执行时,要绝对维护这一条文的权威性。即遵循“班规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论教师学生,不论干部同学,踏入本班,均应遵守本班的班规。当然,针对聋哑学生实际,在制订及执行班规时,应当注意,多正面引导,多鼓励表扬,慎用、少用惩罚,即便是必不可少的惩罚,也应当是采用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益的活动来执行。
三、创建模拟法庭,体验法律尊严
我们学校十分重视法制教育,曾多次组织高年级学生到法院观看审判程序,感受法庭威严,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了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师可以设定故事情节,定期举行小法庭的开庭仪式,放手让学生充当执法者,体味法庭的庄严气氛及执法者的公正与尊严,这对于他们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守法,将来做一名合格公民是极好的法制教育与熏陶。
多年来的班级管理工作,我认为:创建模拟法庭,要让每位学生均有机会在每学期充当一次执法者。对于模范遵守班规的学生和开庭审判表现极好的庭长,给予他们讲解法律知识的奖励和知法、用法或守法标兵的荣誉称号。以此来激励后进者,强化教育功能、巩固教育效果。
四、坚持正面引导,让“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之旗飘扬在每位聋生心中
在班级管理中进行法制教育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运用这种手段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聋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因而,首先,我们还应该树起张海迪、高尔基、海伦等身残志坚、奋发有为人士的大旗,使学生真正领会“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自强的内涵,为他们面对现实,融入主流社会工作、生活奠定信念基础。其次,用我们身边的事例感化学生。比如,我校的聋人老师孙伟、刘文娟、张静,他们都是从我校毕业考入大学后又回到了我校工作。还有很多的职高班的学生从我校毕业后走向了新的工作岗位,能够自食其力。这些学生都与他们在学校的刻苦学习,自强不息,遵守规章,追求进步有关。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一技之长,不要因为自己是聋人、是盲人而放弃追求。
总之,融法制教育于班级管理之中,正面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适度强化,是特殊教育学校高年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以此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贯彻“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真正体现,是促使学生昂首走向社会,做社会有用之才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朴永馨.聋童教育概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
[2]续梅.21世纪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3.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篇三
第一部分 前 言
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人不仅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决策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时代发展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的作用。
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以及聋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未来,从培养聋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促进聋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依据语文教育和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构建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在内的与素质教育要求相吻合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聋生发展需要的语文课程。
一、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
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聋生融入和适应社会必备的基本条件。聋校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全体聋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聋生适应未来社会、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
二、基本理念
㈠关注聋生发展,提高语文素养
聋校的语文课程要面向全体聋生,针对不同学段聋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实事求是地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要求,使每一个聋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获得全面、生动、主动的发展。语文课程要关注聋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培育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要激发和培育聋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沟通交流的能力,为他们融入和适应主流社会以及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语文教育要跳出“聋”的限制和束缚,从多方面、多视角,以多种方式发掘每一个聋生的学习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让每个聋生在成长中得到充分的发展。㈡正确把握聋生语文学习的特点
聋校语文教育应注重认真观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过程,让聋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
观察、体验、操作是聋生获得外部信息,提升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十分注重直观性原则,关注聋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充分利用聋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多种形式的实际观察与动手操作,丰富学生的直接感受和体验。起始年段,应特别注意借助具体事物或图像来认识与把握文字,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中高年级,要特别关注借助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㈢强调聋生参与,大力倡导实践性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语文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语文课程在目标确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人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根据聋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调动聋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爱护聋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聋生积极参与,有效参与。课程实施的过程,应当成为聋生在教师指导下发展语言、提高能力、活跃思维、拓展视野和形成健全人格的过程,成为聋生全面、自由、积极地发展的过程。
聋生的语文学习应大力提倡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学习,大力提倡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㈣尊重个体差异,积极推进个别化教学
关注聋生的真实世界,尊重聋生的个体差异,并从其现状与需要出发设计课程,以促进聋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由于聋生个体差异的存在,语文课程的实施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选择适合聋生的沟通方式,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组织适合不同聋生特点的课程,大力推进个别化教学的实施,从而实现面向聋生的语文课程从追求达成目标的划一性向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多样性转变。㈤构建促进聋生发展的课程评价
构建能够激励聋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要体现目标全面,主体多元,形式多样。过程性评价应注重培养和激发聋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结果性评价应着重检测聋生的综合语文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聋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聋校语文课程的不断完善。㈥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聋校的语文课程要高度重视多种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聋生提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内容健康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不断优化、利用、开发语文学习与实践的环境,努力拓宽学用结合的渠道。要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引导聋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使聋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必需的语文能力。
三、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依据聋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总目标”之下,按1~3年级、4~6年级、7~9年级三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和聋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各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3年级为“写话”,4~6年级为“习作”)、“言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聋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
4、“实施建议”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并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 目 标
1、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聋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形成聋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弘扬民族精神,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具备运用语言文字与人沟通交流的基本能力。大力开发聋生的潜能,培养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基本掌握汉语拼音的口形和拼读方法。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借助辅助工具独立识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5、初步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基本能力。注重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具有初步的欣赏和评价能力,有较为丰富的积累。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200——250万字,能背诵优秀诗文150篇(段)。
6、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做到明确具体、语句通顺。
7、能熟练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基本达到无障碍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8、初步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级)㈠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2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熟记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和《汉语拼音字母表》,基本掌握汉语拼音的口形和拼读方法。认识大写字母。熟练地使用汉语拼音手指字母。正确书写声母、韵母、音节。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运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㈡阅 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和主动阅读的习惯。
2、练习正确、有表情地朗读句子和课文。开始学习默读。
3、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的不同用法。
4、学习借助图画阅读浅近的儿歌、童谣、故事,乐于与人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5、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㈢写 话
1、对写话有兴趣,能写清楚自己想说的话。
2、能依据图片、简单事物或生活中的场景,说、写意思连贯、语句通顺的几句话。
3、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㈣言语交际
1、能用合适的表达方式与他人交流,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2、能认真听(看)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㈤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2、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语文学习,能用口语(手语)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第二学段(4-6年级)㈠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0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学会用部首检字法查工具书。
4、能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开始学习使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㈡阅 读
1、主动阅读,学习使用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
2、正确、有表情地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读懂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书名号的一般用法。
4、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句段,收集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7、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课外阅读总量在45—75万字以上。㈢习作
1、培养书面表达的兴趣,逐步增强习作自信心。
2、养成正确、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习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3、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需要,会使用冒号、引号。
4、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㈣言语交际
1、能熟练地用口语或手语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看),能把握主要内容。
2、能清晰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㈤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查找资料的基本方法,有目的地搜集资料。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语文。
3、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第三学段(7-9年级)㈠识字与写字
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2200个左右会写。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2、主动运用自己喜欢的检字方法,使用工具书识字学词,扫除阅读中的障碍。
3、学会用硬笔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4、能用毛笔书写楷书,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㈡阅 读
1、具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2、能够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略读和浏览,能把握文章的大概意思。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和句的意思。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和感情色彩。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常用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
4、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阅读诗歌,大体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初步了解议论文、说明性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5、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收集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拓宽视野,帮助阅读。
6、能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170万字。每学年阅读一两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㈢写 作
1、能用书面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主动与人交流。对写作有自信心。
2、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3、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
4、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说明文。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能写常用的应用文。
5、能修改自己的习作。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㈣言语交际
1、能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言语交际。
2、能根据对方的表达方式(口语、手语、书面语),理解对方的意图和观点。能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的进行交流。
3、在交际时,能较为准确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㈤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学习和生活相关问题,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资料信息。
2、能策划简单的校园和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家的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成果。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1、教科书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教科书编写应体现时代要求、现代意识和人文精神,关注人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性文化,帮助聋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3、教科书编写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聋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养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4、教科书编写应遵循聋生特点和规律,适应聋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聋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贴近聋生生活实际,做到图文并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5、教科书选文要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选材要符合聋生参与主流社会的要求,教科书的呈现方式要丰富多样,难易程度适应聋生学习的要求。
6、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应注重情感态度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聋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有利于聋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7、教科书应突出引导聋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关注聋生原有的语言经验,加强对聋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要多提供给聋生语言实践的环境,注重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培养语感和语文能力。
8、教科书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程中的应用,注意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各种渠道汲取信息,促进聋生的学习与发展。
9、教科书应引导聋生扩大阅读量,并结合聋生阅读特点和能力,适当增加和编写课外阅读读本和建议阅读的篇目。
10、教科书应具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为聋生选择和拓展提供方便。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聋校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内容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杂志以及影视网络、社会活动、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等,还包括反映聋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娱乐等方面的内容。
2、聋校应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积极挖掘社区资源和乡土资源,结合语文教科书给聋生创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要加强语文的本土化教学,因地制宜,使聋生能够有针对性、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3、聋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注意开发网络资源;还应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
4、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多方面提高聋生的综合能力,增强聋生在各种条件下学用语文的意识,如用手语讲课文故事、借助插图描述课文内容等,通过学习家乡的文化,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教学建议
㈠满足不同层次聋生的需求
语文教学应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满足不同层次聋生学习的需求,尊重聋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聋生质疑、探究,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钻研教科书,精心设计方案,对每一位聋生的已知和未知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因此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要善于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实施分类教学和个别化教学。㈡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教学,倡导讨论式、合作式学习。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宽聋生的学习和实践空间,逐步提高聋生对语言的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能力,使聋生能够适应社会生活。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语文教学应培养聋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将这些要求贯穿、渗透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
㈣加强潜能开发,注重语言发展
教师应发现、关注和开发聋生的潜能,重视语言的积累和发展,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要激发聋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生存的过程,促进聋生的可持续发展,为聋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㈤遵循聋生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聋生的生理、心理具有特殊性,其学习能力、水平具有差异性,语文能力的发展也具有不同的阶段特征,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关注聋生在原有起点上的提高,促进聋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关于识字写字、汉语拼音教学
识字教学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字与写字、识字与读书相结合。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倡在环境中学习。同时注意利用聋生的生活经验,将他们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识字教学的辅助材料。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聋生写字姿势的指导,使他们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汉语拼音教学要有趣味性,以活动游戏和观察演示为主要教学方式,与学说普通话、汉语手指字母和识字教学有机结合。
聋人手语可丰富聋生的语言,帮助识字学词,可根据实际情况与识字教学同步进行。
2、关于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和任务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较丰富的积累,注重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语感,各学段各有侧重,有机结合。要珍视聋生独特的理解、体验与感受,让聋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各个学段都要重视阅读能力的提高,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聋生逐步学会粗读、精读。要重视聋生背诵的训练,以利于体验、积累,培养语感。
为帮助聋生理解课文,可引导聋生随文学习相关的语法修辞知识。
鼓励聋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培养聋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重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注意聋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
3、关于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应引导聋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懂得写作是为交流需要而写,让聋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低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聋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中、高年级应注重培养聋生在写作中的观察、思考、评价的能力。要求聋生说真话、实话。激发聋生展开想象,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为聋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聋生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述。注意引导聋生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聋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聋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4、关于言语交际教学
语言交际能力是聋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能力,是与对方的互动过程。要培养聋生理解、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聋生具有自然、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语言交际情境中进行。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鼓励聋生在各种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锻炼语言的应用能力,提高交往与沟通的意识与能力。
5、关于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要鼓励聋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通过综合性学习,使聋生能在广阔的空间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锻炼能力。
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引导聋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形式和渠道,突出聋生的自主性,重视他们的参与精神,强调合作精神,在活动中发展和提高聋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四、评价建议
㈠评价目的着眼于发展性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聋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聋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进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使评价过程成为帮助聋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走向自强的过程。
㈡评价内容体现全面性
语文评价要从关注语文学习结果的评价转向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使聋生的成长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评价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入手,全面考察聋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技能,还要重视聋生潜能的发展,关注聋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形成。㈢评价标准强调差异性
语文评价既要体现对聋生的基本要求,又要关注聋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不能以划一的标准来评价聋生。要注意聋生的学习基础和各学段学习的特点,促使其在原有水平上的得到提高。教师在进行分类教学的同时,对聋生的学习个案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聋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聋生。对聋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㈣评价方式提倡多样化
语文评价要注意运用多种形式,采取考试、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操作、实践活动等方式,做到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特别是定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的同时,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收集反映聋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记录聋生的成长过程。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分数或等级外,还应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结果描述聋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㈤评价主体做到多元化
改变教师单一评价聋生的做法,逐步建立教师评价、聋生自评与互评、社区与家长参评的评价制度。结合聋生的平时学习成绩对聋生的语文学习个别化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聋生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
评价时,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聋生,要尊重聋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促进每个聋生的健康发展。㈥具体建议
评价应根据各学段达成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1、汉语拼音、识字写字
⑴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聋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做到发音口形正确,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口形的考察。
⑵评价识字要考察聋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能力,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工具书识字的能力。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⑶重视聋生写字姿势和习惯,做到书写的正确、规范、整洁。
2、阅读
⑴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聋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根据阅读内容适当考察语法、修辞知识。
⑵朗读的评价,可从语音(口形)、手语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特别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诵读的评价,考察聋生在诵读实践中的积累量。默读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目标,从聋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⑶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聋生的综合理解能力。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聋生在词句理解、内容把握、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和表现。
⑷略读的评价,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⑸文学作品的阅读评价,可着重考察聋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特别应对聋生独特的理解加以鼓励。
⑹对古诗文的评价,应重点考察聋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和是否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3、写作
⑴写作评价要根据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聋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是否掌握了语言表达的基本方法等。
⑵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应引导和促使聋生通过观察、交流、阅读、思考等多种手段,搜集生活中的材料。⑶作文修改要注意考察聋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引导聋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一是建立聋生写作档案,全面反映聋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内容包括聋生有代表性的作文、写作态度、典型案例分析记录等。二是聋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综合评价形式。
4、言语交际
评价聋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应重视他们参与的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利用语文教学的多种环节,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让聋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反映出真实的口语表达能力、手语表达能力、书面语表达能力。
5、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聋生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解决问题的合作探究精神以及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要让聋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评价要从正面出发,积极引导,使聋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科综合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上,考察聋生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资料、分析思考,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表现,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4.聋校教育安全管理制度 篇四
摘要: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融合众多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如何在聋校教育中有效利用,成为了聋校教师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重点阐述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聋校历史教育中的作用。其次阐述了电子白板在聋校历史教学中的使用误区。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
聋生
历史教育
当前,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教学当中。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清晰的可视界面、便捷的操控方法、灵活的交互功能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也恰恰符合听力障碍学生需求。本文从历史教育入手,探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聋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对聋校历史教育的作用
一 弥补手语的不足,促进师生的交流。
聋校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一个大问题。手语是聋校教学的一个主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老师把自己的教学内容转换成手语传递给学生,学生根据老师的手语进行学习,学生再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手语传递给老师。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手语来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在这种转换过程中,会有很大的损失。据研究,这种知识的双向传递交流的结果是:老师教授的知识只有30%左右的意思被学生完全掌握。再加之历史教学中有很多历史词语是无法用手语进行表达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继承了书面符号的持效性特征,并有所发展,实现了便捷的书写、变更、擦除、重现、时序控制的特点。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有效地准确地帮助师生进行历史知识的传递,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交互式电子白板还可以通过字体、大小、颜色、运动等多种形式来代替声音语言对重要内容的强调。这点通过手语是很难做到的。例如,笔者在讲授《秦朝的统一》一课时,在笔者所制成的历史课件中,图中用深色大号字体标明七国的位置,讲授时在屏幕上用不同颜色的箭头以及字幕出示的速度,动态地显示秦灭六国的过程。然后再请同学通过电子白板,用
箭头和文字来说明秦灭六国的过程。通锅电子白板的应用,有效的弥补了单独应用手语教学的不足。促进师生的交流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 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在聋校历史教学中可以再现历史史实,能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形象的事物,帮助聋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交互电子白板与多媒体课件整合使用,更是锦上添花。电子白板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具有交互性。电子白板的使用,不仅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创设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聋生认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记忆具体事物,不善于记忆抽象内容。在教学中应遵循聋生的认知规律,组织课堂教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窗口播放器”“照相机”、“放大镜”、“幕布”“视频批注”“遮屏”等功能,加强教学的互动性。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帮助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笔者在讲述“禁烟运动”一课时,选用电影《林则徐》中的相关截图图片: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白银大量外流,银荒日重;人民吸食鸦片,导致家破人亡;林则徐上书道光帝、查禁鸦片和虎门销烟等,利用“探照灯”罩在一幅幅的图片上,然后运用白板的缩放功能,放大聋生自己所选择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后感想。这样,学生争先恐后地上台来拖动“探照灯”,选择自己的图片,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了教材,活跃了思维。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创新教育思想。
三 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教学不是演戏,可以完全按照剧本来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的情况有的放矢的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一般的的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预设了教学的流程,按照自己的预设,设计了课件。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没有按照自己的预设的情况。聋生的理解能力一般,可能课件中我们预设的多媒体资料不能帮
助他认识理解掌握知识,这时怎么办?利用交互电子白板,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电子白板都有学科资源库,而且这个资源库的内容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的。我们可以把自己上课需要用到的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文字、图片、动画或视频等)保存到交互电子白板的资源库。课堂上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调用资源库的资源。有针对性的调用形象的直观的多媒体资料,更好的帮助聋生认识理解掌握知识。摆脱了以往使用课件的结构化束缚。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课堂出现的新情况。增加课堂的灵活性。例如,笔者在讲授《中国历史》时,笔者课前做了大量关于中国历史的交互电子白板资源库,同时在数字课件中建立众多超链接。上课时笔者根据不同内容播放中国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和辽宁电子出版社共同发行的《爱我中华》系列片中的相关内容,根据不同的环节和学生理解掌握的情况调用不同的资源库。这样实现了教学从“预制”转向“弹性”的过程。同时,由于资源广泛,聋生亲自领略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达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四 帮助培养聋生的思维能力。
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和方便的交互功能键,可以很方便的让学生走到讲台上参与教学活动。这是以往的传统的多媒体投影幕无法实现的。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给予教学内容多方位的展示,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更好地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可以更好的培养聋生的思维能力,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笔者在讲授 “春秋战国的纷争桂陵之战”这个问题时,以往的教学方法是多媒体出示字幕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时间,地点、结果。这样的教学方法显得很苍白,机械。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也体会不了围魏救赵这一经典战术的智慧光芒。感受不到历史学科的趣味性。有了电子白板后,我就利用了电子白板的特点,进行设问,请学生参与讨论探究。赵国首都邯郸被魏国攻击,请求齐国支援,如果你是齐国大将,你会怎么做?请画出你的进军路线?并说出原因。再请同学画
出实际的齐军进军路线。比较这2条路线有什么不同?那一种更好?为什么?在地图上请同学圈出这次战争的决战地点桂陵,请同学思考为什么决战地点选桂陵,而不是大梁?如果你是将军,你会怎么选择哪里进行决战,为什么?通过进军路线的画出,以及对进军路线的思考对比,决战地点的选择?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体会了围魏救赵的智慧光芒,军事家孙膑的指挥艺术。进而培养了聋生的思维能力。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聋校历史教学中的使用误区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提高聋校历史教学效率的辅助工具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但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应用泛滥。在电子白板的实际应用中,有的教师几乎每节课都用电子白板上课,对其它教学手段置之不理。有些可以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讲得清清楚楚的知识点,教师就没有必要使用电子白板。过多使用电子板书,有时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二是重视“教”,忽视“学”。目前,聋校用于电子白板辅助历史教学的课件大多还只是在改变教师的如何“教”上下功夫,用电子白板帮助历史教师说清用其他教具所不能说清楚问题的教学模式占多数。很少用电子白板来帮助听障学生学习的,即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多,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少。例如,老师在讲授“西安事变” 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搞懂国内各派的态度,直接使用电子白板播放电影《西安事变》,而不加以剪辑,也不配以旁白或解说。电影就放完了,老师教学省事了,而学生搞没搞懂还不知道,老师根本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三是不能突出电子白板的即时交互性。电子白板具有即时的交互性,但有的历史老师在使用中不能突出这种交互性。所做的课件不必使用电子白板,使用传统的多媒体投影幕一样可以正常展示。失去了使用电子白板的意义。既然使用了电子白板,就一定要在使用中突出它的交互性。
总之,作为聋校的教师来讲,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并把电子白板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去;并根据聋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依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把传统的教学形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结合起来,充分突出电子白板的交互性的特点,让聋校的历史教学更加具有互动性,生动性,趣味性。为聋生的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5.聋校教育安全管理制度 篇五
关键词:聋校语文;课堂管理;教学案例;问题及对策
一、聋校语文课堂管理中的问题
案例一:走进聋生的内心世界
某节语文课上,教师采取了讨论教学法,在探究互动环节“我的一家”中,几个聋生忽然活跃起来,手语、口型忙个不停,互相介绍着自己的家人,唯独一个男生独自一人低着头坐那没有活动起来。讨论结束后,该学生一节课基本都是心事重重,没有完全进入角色。聋校一般都是小班化教学,该学生的表现使得本节课显得很苍白无力,让教师觉得自己的教学是失败的,没有完全让学生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课后了解才知道,他爸爸妈妈离异,有个姐姐和他一样是个聋哑人,他怕其他同学嘲笑他。
案例分析:通过本案例不难发现,该学生的异常行为和他的心理有很大关系,聋生的心理远比普通的学生要复杂得多,思维也不同于一般的学生。他们往往会把自己深深地锁在自己的空间里。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在平时教学设计过程中,不仅仅要设计教学流程,更需要考虑班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聋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所以,我们要及时了解聋生复杂多变的心理,采取及时的疏导交流,避免教学中的败笔。老师要及时了解好每节课前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一些反常的现象等。通过平和、民主的谈话、游戏、活动等拉近与聋生心理上的距离。只有聋生完全融入你的世界,你的课堂才会精彩纷呈。
案例二:细心观察,解聋生之困
一次语文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复习课文,为了检测学生背读情况,教师采取比赛的方式请三个学生背诵课文,轮到最后一名学生时,不知道是紧张还是什么原因,红着脸低着头,一小段都不会背。他可能觉得到所有同学都在嘲笑他„„这时,老师突然转变了方式问道,你可以背出一个句子出来吗?他点点头,然后顺利地背出了一个句子,但是他依然很不自在地站在那。“同学们,他会背,只是不想背给大家听罢了,课后他还要亲自背给老师听呢。”“其实他是很棒的。”通过这简单的言语,既缓和了课堂的尴尬,也解了学生的围,让他更加信任你,同时也树立了教师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
案例分析:如果一味地指责与批评,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会让其他学生产生抗拒感。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善于转变学生的思维,创造民主、宽容、和谐的教学氛围,这远比严厉训斥和严格的纪律得到的效益要高。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二、聋校语文课堂管理策略探究
1.走进聋生的心理世界
聋生由于听力损失的影响,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有着明显的缺陷,尤其是对言语的理解有着正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语言障碍成为他们参与正常社会交往的桎梏,他们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也不能正常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聋生却善于模仿,观察细致,情感丰富,这些是我们教学中丰富的资源。要适度有效地运用聋生的行为特点。只有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聋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才能为高效的语文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充分认知班级的每个学生,我们才有条件很好地抓好语文课堂管理。
2.课堂管理与学生自律相结合
课堂管理千万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是教师个人的行为,它更多的是需要聋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下的良性互动。所以,要提升课堂管理的效率,我们必须坚持将教师课堂的管理和聋生自我约束相结合,充分发挥聋生自律的作用。师生可以共同制定课堂纪律规则以便于组织教学,营造一个纪律良好的课堂,教师可以组织制定师生共享的课堂管理纪律规则,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管理中来,建立起合作、平等、信任、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理解、宽容、公平地尊重每一个学生,才能建立起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加深相互了解,形成情感认同,达到情感共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经常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反思,使其主动克服困难,自觉强化课堂上的学习行为,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奠定了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能为有效的课堂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6.在聋校教育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篇六
关键词 教育教学 感恩教育
一、 让“心”演绎
教师的任务不但是教书而且更重要的是育人,要教学生有真情实感,懂得有感恩之心——知恩。我利用课余时间教学生手语歌曲《感恩的心》。首先,在教学这首歌之前,我先讲了这首歌的由来,利用雨中的背景,人物的演示,使学生和小姑娘之间产生了共鸣,学生也能体会到当时小姑娘的心情:“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定会珍惜……”学生很快融入到了这种氛围当中,产生了真情实感。其次,老师带领学生有表情的朗读歌词,同时老师讲解词意,学生互动理解词意,再一次体会小姑娘当时的那种心情,学习小姑娘那种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感恩之情,同时也学习小姑娘那种积极向上,自强自立的精神。最后教师用手语示范表演这首歌,学生用心去观察,每一个动作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分解辅导,学生用心去体会。通过本次手语课的教学,使我们班的学生都有了一颗感恩之心。我们师生用“心”演绎的这首手语歌曲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
二、 以“情”感恩
多年的教学使我明白了,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所以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都很不容易,都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想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所以我平时就收集了大量的感恩材料,望着材料中的一张张感恩的画面,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决定给学生上一节感恩课《学会感恩》。这节课主要是通过课件演示来完成的,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们产生了共鸣,真正受到教育——以情感恩。
(一)感恩父母
我所演示的内容是从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开始的,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然后是父母艰辛养育的历程,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却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父母们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长大。接着的画面是父母慢慢变老的过程。为了给我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最后的画面是我们扶着父母在夕阳中走去。学生随着画面一点一点地展开,慢慢的融入到了其中,使他们亲身体会到了父母养大我们真的很不容易。使学生一下子产生了共鸣——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感谢恩师
感谢老师的图片,我摄取的是教师平常工作时的镜头,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图片中我们的老师在认真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照顾着残疾孩子——哪个同学的纽扣掉了,老师
就一声不响的给缝上;哪个同学病了老师就急忙带到医院去给他看病;端午节、中秋节住宿的学生不能回家,我们的老师就给学生带来粽子、月饼。尤其是我们弱智班的老师,学生经常把大小便弄在裤子上,我们的老师不怕脏不怕累,给清洗干净。这些图片使学生一下子产生了共鸣。知道我们的老师工作很辛苦,感谢我们的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同时给我们成长的方向。同学们对我们的老师真诚地说出了:“老师,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三)感恩社会
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让学生懂得是友爱的社会向残疾孩子伸出了援助的手臂,使得他们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学习,接受教育。同时国家制定了残疾人保障法,说明我国越来越重视残疾人的发展事业。我们国家把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助残日,届时会有很多领导和社会上爱心人士来看望残疾孩子,给他们送来温暖。在我市举行的“爱心妈妈”送温暖活动中,我们班的同学亲身体会到了穿上“爱心妈妈”编织的毛衣那种暖融融的心情。同时我们班的几名同学一直受到社会上好心人的捐助。由于是他们亲身经历的,所以他们懂得了要感恩于社会。
三、用“行动”报恩
近几年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教语文学科,几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所以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我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报恩教育——用“行动”报恩 。
聋校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社会之恩等。那么作为一名学生怎样报答这么多的恩情呢?
(一)保护环境,感谢自然之恩
大自然不仅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如,教学《和大自然交朋友》时,让学生懂得与大自然交朋友的意义,从而受到环境保护的教育。教学《美丽的画》时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桂林山水》时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等。我国自然环境这么优美,我们就应该保护它。那么如何保护呢?让学生行动起来,争做环保小卫士,保护我们学校的环境。看见纸屑、果皮要主动捡起来;人人爱绿色,不践踏草坪;不折树枝,不攀爬树木等等。
(二)刻苦学习,以报老师辛勤培育之恩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如在教学《贴画》一课时让学生体会朱老师关心同学进步的心情。让学生谈一谈怎样报答老师的关爱之情。教学《师生情》一课时要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懂得要尊敬老师。让学生谈一谈怎样尊敬老师。
【聋校教育安全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制度09-16
安全宣传教育制度10-10
王集小学安全教育制度11-19
教育培训安全管理制度09-28
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0-17
校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0-26
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1-10
1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07-31
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08-07
学校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