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四步小学古诗教学一法

2024-08-09

古诗四步小学古诗教学一法(精选8篇)

1.古诗四步小学古诗教学一法 篇一

古诗词教学创新四步曲(网友来稿)

周立雄

古诗词教学需要创新,古诗词教学中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和能力。两个“创新”如何实现?笔者曾作过深入的实践和探究,总结出“古诗词教学创新四步曲”。现以杜牧的《夜雨寄北》为例加以介绍。

一步曲:景象再现

在初步朗读诗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假如你生活在晚唐,你看到了怎样一幅晚唐人生活画卷?学生们立刻兴奋起来,调动大脑里的所有储存--历史知识、电影电视、小说戏剧、图画传说等,生动描述了唐晚的交通、信息传递、服饰、浓郁的人情等画面。不言而喻,这比老师去介绍写作背景效果要好得多。接着继续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诗人杜牧,离别故乡多年,在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绵绵秋雨之夜,泪对孤灯,抖索着展开远方亲友的来信,你的心情会如何呢?学生们泪流双颊,如一个个多愁善感的诗人,吟哦出一曲曲感人的心曲。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思维,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他们的想象和情感体验范围远远超过了原作者,从而达到了再创造的目的,创新思维自然得到了锻炼。

二步曲:古诗新译

所谓古诗新译,即把古诗用生动的文字译成新诗(含散文诗)。这是老调新弹,学生要把透过原诗想象出来的意象、心中的体验变成文字,就需要进一步想象、思考,创新思维也就得到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译出来的新诗超过了我的设想,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真情。如,一个学生这样译诗:您声声呼唤我归去/夜色如铅我望不见归期/秋雨连绵如我的.乡愁/注满池塘更注满我的心湖/唉,什么时候才能与你一起剪烛西窗/到那时/我俩一定细细品味这巴山夜雨。

三步曲:佳句赏析

要提高学生的古代诗词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还必须引导、指导学生学会赏析,从意境、语言、音韵、艺术手法等等方面去赏析,但一处一次切忌面面俱到,应择其突出的特色来赏析。这既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要慧眼识珠,识得佳句,同样也是一个再思索再创造的过程。学习《夜雨寄北》时,我让学生谈谈哪几句诗最好,你最欣赏?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可见,学生是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不然,意见不会高度一致。接着让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赏析诗句。提示是为了给学生引路,不由教师直接赏析,是为了把思维的时空留给学生。如,教师以问题的方式提示,你们为什么最欣赏这两句?诗人想象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学生写出来的赏析文字很有见地。如,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短短的两句十四个字,却贮满了诗人对远方亲友深深的思念。诗人的目光和思绪穿过沉沉黑夜,透过绵绵冷雨,飞越时空隧道,想象了与亲友相见分外喜悦的情景。诗人对亲友的想念,对与亲友相见的盼望,以及企盼无期的感伤,百千情愫系于一心,系于这十四字上,可谓字字柔情字字泪矣。学生能写出如此精美的赏析文字,为师我自愧弗如。

四步曲:衔接探究

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皆选自名家,且常常是一人多首,要对诗人及其诗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还必须搜集诗人代表作,加以赏析,且分析探究诗人风格及其反映的那段历史,并写出研究性小论文。这种探究要求不能过高,目的是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的意识、整合知识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探究精神。这个过程宜于课外完成,且时间不宜过短,让学生有充裕的查找资料和思考的时间。我给学生出的探究题目是《解读杜牧》,给了一周的时间,结果学生半周后就都纷纷交来了他们的研究论文,都写得有板有眼,很有一点研究论文的味儿。

学无定法,教无定规,传统教学中的朗读、背诵、默写在诗歌教学中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理所当然要渗透于四步曲中。

作者邮箱:zhoulixiong@mail.china.com

2.古诗四步小学古诗教学一法 篇二

然而, 由于古诗文自身特殊的文体特点, 加上小学生年龄小, 生活阅历浅, 知识积累少, 思想认识水平有限等因素, 使得他们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常常面临着一些障碍, 需要加以解决, 本文拟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背景渗透, 未成曲调先有情

诗词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也表现了某一特定时代的内容, 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时候, 就有必要适当地介绍它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人文背景, 让学生联系背景理解它们。曾经听过一位老师执教柳宗元的《江雪》, 教师问:“在这样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冷冬日, 渔翁仍孤独的在江面上垂钓, 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呢?”有学生答:“我今天非钓着鱼不可。”有学生答:“钓不钓着鱼没关系, 这美丽的雪景已经足够渔翁陶醉了。”还有学生答:“也许渔翁家里穷, 他的家人正等着他的鱼吃呢!”如此这般的回答都是小学生的自然想法, 但与诗人所要向世人传达的“固守清高, 绝不向黑暗势力屈服, 绝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顽强意志和高贵品质相去甚远。究其原因, 是因为学生对这首诗的背景还一无所知所致。

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背景资料的介入需要掌握一定的火候, 把握一定的时机, 可以在学生接触古诗文之前先入为主, 让学生在了解一定的背景之下走进古诗文, 可以在学生初读诗句、初步理解古诗文字面意思后穿插介绍, 以便学生更深层次地去领悟诗的意蕴, 也可以在学生困惑不解的时候加以呈现, 正所谓“不愤不启”, 让学生在饱经困惑缠绕之后豁然开朗。

二、“调补想连”, 熟读深思子自知

针对古诗文语言表达的特点, 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 对于诗句的理解, 要指导学生用好“调补连想”四字诀。

调——调整古诗文词句的顺序, 使之符合现代语法规范和语言表达习惯。如杜牧《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一句, 可以调整为“寒山斜石径远上” (意为:深秋的山上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伸向远方。) , 这样的表达更符合现代语言表达规范。再如张继《枫桥夜泊》, 全诗采用倒叙的写法, 先写拂晓时景物, 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 按照时间和事件发展的顺序, 可调整为“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先有停船靠岸、夜半钟声, 后有月亮渐隐, 乌鸦啼叫, 天色微明, 最后才是诗人因旅途孤寂、思绪万千的彻夜未眠。通过这样的调整, 可以还事情发展的本来面貌。

补——补充诗句中省略的成分, 使语句更加完整。古诗文因为受格律的限制, 有时句中的成分甚至是关键成分被省略掉了, 给正确理解带来一定的麻烦。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有必要指导学生把诗句中省略的成分补充起来, 使句子更加完整, 语意更加完备。如王冕《墨梅》中“吾家洗砚池头树”一句, 省略了谓语“生长着”, 通过补充成分可以成为“吾家洗砚池头 (生长着) (一株) (梅花) 树”, 这样句子就显得完整多了, 意思也更加明确;再如叶绍翁《游园不值》中“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句, 省略了两个主语, 通过补充应为“ (我) 小扣柴扉 (主人) 久不开”, 意为“我轻轻地敲打柴门, 主人却久久不开”。像这样的例子, 在古诗文中是十分常见的。

连———连词成句, 联句成段。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认知过程总是由感性认识开始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人的思维过程总是从形象思维到分析思维。阅读理解的起点首先是对文字字面的理解, 然后才是字里行间、文字背后隐含内容的感悟, 学习古诗文也应该是这样。通过调整词序、补充成分之后, 就具备了整体感知诗意的基础, 这时候把每个词语、每句话连贯起来, 以达到对古诗文整体上的感知, 初步直观的理解诗意。

想———通过适当的想象, 使古诗文的内容更加丰满生动。基于以上同样的原因, 古诗文不仅语意浓缩, 成分省略, 有时还具有意象跳跃的特点。因此, 在理解古诗文的时候, 需要借助合理的想象, 丰富原诗的内容, 使之更加生动丰满。

三、引发共鸣,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古诗文大多意境高远, 情感隽永绵长, 学习古诗文如果只是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引导学生跨越时空的障碍, 让心灵穿越时空, 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 感受诗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这样以达到与诗人情感上的共鸣。首先, 可以通过对背景材料的了解, 去探求诗人思想轨迹, 更深层次去把握诗人的情感脉搏;其次, 可以通过想象古诗文的意境, 享受古诗文的美, 感受古诗文的情;第三, 可以抓住“诗眼”反复品味,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中的“移舟”, “移”说明是再一次的选择, 为什么诗人要作再一次的选择, 这次选择的结果怎样, 联系下面的“日暮客愁新”, 我们可以知道诗人的第二次选择无疑是失败的,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 诗人内心的挣扎只是又一次的徒劳。

四、再现意境, 涵泳工夫兴味长

读诗讲究“美读”, 讲究“批文入境”, 特别是求得个体独特的阅读感受。因此, 一首诗学完了, 领悟完了, 感受完了, 甚至熟读成诵了, 但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对古诗文意境创造性的再现, 既是对古诗文解读的一种回归, 更是个体阅读的一种升华。再现古诗文意境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因诗而异:通过画图直观再现是一种选择, 通过语言描述是一种选择, 通过改写、写读后感更是一种好的选择。

总之, 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小学生学习古诗文面临的种种障碍也是一种客观存在, 我们要正视这种客观存在, 采取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扫除这些障碍, 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逐步掌握阅读古诗文的方法, 树立学好古诗文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摘要: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小学生学习古诗文时面临着语言、时空、情感等方面的障碍, 可以通过背景渗透、“调补连想”、再现意境、引发共鸣“四部曲”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 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学好古诗文的自信心。

3.古诗教学四步曲 篇三

一激趣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可见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对知识渴望的源泉与动力。

在这里我要和大家共同探讨的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课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诵读

多读是学习古诗文的传统经验。一要遍数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宋代理学家也说“只要多诵读,遍数多,自然会朗朗上口,久久不忘。读的熟则不必解说,自晓其义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全班齐读、分男女生读、分组读、同桌互读等。通过多读学生才能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独立阅读的能力。二要读出韵味。古诗文的语言一般高度凝炼概括,讲究声韵和谐,讲究朗朗上口。只要多读就能读出韵味来。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

三知意

知意,就是知大意,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进入诗的意境,提高学古诗的兴趣。对于一首古诗,只有领会了大意,才能谈得上欣赏。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积累较少,阅历层次较低,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意,课前我布置学生了解诗人写诗的时代背景、写作意图,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大意,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交给了学生一把进入诗的艺术境界的钥匙。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我让学生先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之后教师可以讲解:这首诗的开头“朝辞白帝”四字,既有叙事,又有抒情。诗人用“朝辞”标志厄运已经过去,新的一天刚刚来到。“辞”的不仅是白帝城,也透露着与昨日告别的欣喜。清晨的一抹霞光,将山上的晨雾染得五彩缤纷,从江面上仰望,白帝城掩藏在云蒸霞蔚的彩云之间,正如诗人此时沐浴着灿烂霞光的心情。“千里江陵一日还”句,“千里”与“一日”,以时间的短促和空间距离的遥远作对比,从感官上表现了舟行之快,同时也极其真切地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愉快。早上还在白帝城,旦暮间就回到江陵。这样,学生就能更好更快地理解诗意了。

四悟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是古诗词的灵魂。学生要从古诗词中吸取营养,必须领会其中蕴涵的情感;发挥古诗词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必须涵咏诗词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和热爱古诗词的兴趣,必须理解古诗词的情感。要使学生“领情”,教师应该掌握引导的方法和技巧。现在的学生大多衣食无忧,大部分没有农田耕作和家务劳动的生活体验,有的学生甚至连吃的米饭从何而来都不知道,平时吃饭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因此,让学生体验农民的辛劳,从而教育他们珍惜劳动果实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在教学《锄禾》时,我借助了网络媒体,先出现这样一段录像:农民伯伯顶烈日冒酷暑,戴斗笠披蓑衣,播种、插秧,除草、施肥……最后把画面定格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上。如此生动形象地再现古诗的画面,无须教师过多的解释,学生便会深深地体会到米饭来之不易,无形中产生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总之,要让古诗这一文学中的瑰宝永远亮丽,我们小学老师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此看来,只要我们教给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方法,指导学生走好这四步,那么学生就不会再为古诗词阅读而头痛,而能够通过反复朗诵,深入体会,来理解出古诗的主要内容,感受出古诗词的艺术形象,领悟出古詩词的思想感情。

(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董家中心小学)

4.小学古诗教学 篇四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警策着我们。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如创设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进行美的古诗教学研究,利用网络进行古诗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且只留于形式,这样的模式教学,也只能是强硬地灌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更何况中国的古诗诗情画意充满了美感,这种模式教学却又让学生失去了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反思过去,我们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学生终生受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三、课题操作策略

1.自主感悟,读准诗句。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首先要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让学生大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

2.自主理解,画诗意图。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画诗意图。古诗把诗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熔铸在短短的几十字中,以少胜多,以大见小,给古诗教学鉴赏者留下充分的再创造的余地。

3.画演古诗,探究诗意。古诗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诗意图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新课程标准为古诗教学打开一个新的天地,使古诗的学习回归了本真。它注重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感受优美语言”,提倡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而对诗句的本身意思只需要“大体把握”即可。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这个高度出发,笔者认为古诗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探究古代贾岛和尚“推敲”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推”和“敲”一字之差,贾先生为何茶饭不思,值得后人深思,更值得我们在学习古诗时进行“推敲”了。贾岛和尚反复琢磨“推”和“敲”哪个更好,他也是在进行探究。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积极倡导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而字词凝练、讲究意境的古诗又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有的一首诗之精、神、韵就体现在一两个字词中,如学习《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两句,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诗句时,设下一疑:对诗句.文言文教学

很多学生认为当今社会是科技发达的社会,文化领域、科技领域大多使用的是白话文,对文言文学习无须努力去死记硬背。他们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

得失。”其实古代文化中有许多作品是值得我们去深刻研究、领会的。有的文言文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之道,有的文章告诉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或见解,有的文章可以让我们认识政治上的利与弊等等。所以,学习文言文既可以了解中国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也可以把历史当成今天或者是明天我们的人生道路的照明灯。

旧的教学方法,阻碍和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阻碍和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扬弃旧的教学方法,要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科学有效,学生就可以更多、更快、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就可以较快地提高阅读文章、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文言文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都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九年来初中文言文教学工作一些经验,浅谈自己对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个人体会:

一、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很多,涉及的文学体裁也非常多,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的教师老担心学生不懂,讲课时采用传统的“灌鸭式”教学方法,其效果非常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实,在上新课前的一个星期,教师可以编写每篇文言文“导学案”,指明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特殊句式、重点文言词语、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的时候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及主要学习内容,提高自习能力。

在《桃花源记》(初中人教版第三册)中,好多古今异义词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导学案”中就把这个难题当作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学生先去寻找答案。叫学生首先简单翻译文章,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勾画好,在老师上课时再逐个提问、解决。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所以在“导学案”中提示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字的读音,能流利朗读文章。“世外桃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故事,“导学案”中让学生利用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去分析文章的主要线索,初步掌握文章的结构。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历史课本或陶渊明的诗歌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目的等等。这样,学生的预习有了目标,预习就有了针对性,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也避免教师在上课时的沉闷现象发生。习惯成自然,引导学生自读多了,学生就容易接受“导学案”,教师上课就容易驾驭课堂,学生为主体就会显示出来。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传统的录音机、小黑板、投影仪辅助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学新课改也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声音和图象辅助。所以,在教案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如在《大道之行也》(人教版初中第三册)的教案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彩色图片、录音、影像等结合到教案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件。孔子的图象、和谐社会的一些图片或影像、朗读录音播放等,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中让学生的眼、耳、脑、手、口都能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就不再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就得到提高了。

三、善于引导,以教学提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提纲只是主线,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归纳以后才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文言文词语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也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所以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教学提纲去归纳是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一大课题。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对字词读音、字形以及作者的感情的掌握。

教师范读、听录音机,让学生在“三读”(早读、午读、晚读)的时候能多次、反复朗读文言文,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和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让学生能在准确朗读是基础上感受作者的感情。

2、让学生查阅文具书,翻译课文。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简单翻译,训练学生边朗读边理解意思,这样学生对文言文的字形、字音、字义,甚至一些重点的文言词语都能掌握。

3、引导学生在掌握本篇课文知识的同时,联系学过的文言文的一些词语进行知识点的归纳、积累。

文言文的实词、虚词非常繁杂,想要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文言文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归纳,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在讲解练习的时候可以表扬学生,纠正学生归纳知识点时出现的错误或不足。

4、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去分析文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导学案”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文章的主要提纲,让学生据此去分析文章,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多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纠正后再让学生自行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外作业,把归纳的内容系统化,形成课堂内、外一条龙。

5、加强当堂训练和课外训练。

文言文的训练主要有理解内容、翻译字词句、掌握重点的词类活用、背诵默写、读后感等。学生在归纳的基础上去训练,内容容易理解,翻译也比较简单,词类活用也能互相结合运用,背诵默写也能迎刃而解。读后感可以利用作文训练来完成,通过教师点拨、学生写作、教师讲评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读后感的训练效果。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该多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通过作业训练、作文训练、单元测试或月考等形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争取能“日日清”(当天问题当天解决)、“月月清”(当月的单元测试或月考发现问题当月解决)。

文言文是历史的瑰宝,也是当今社会的宝贵财富。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可能永远停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的浅见只代表我个人观点,相信会有更多的语文教师能加入到文言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大潮中,让文言文的芳香能飘散得更远。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文言文的创作时间离我们遥远,而本身语言优美,谋篇布局精巧,内涵深刻独到,学生学起来就倍感吃力。而我们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字字落实,将文中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全部搞定,然后句句疏通,将字词连起来,翻译成准确通顺的现代文句,最后按“信、达、雅”的标准,连成一篇准确通畅的现代文。这之后带领学生分析理解课文。我认为此时在学生头脑中映现的,已不再是文言文,而是完完全全的一篇现代文了,也许这就是学生之所以觉得文言文难学的原因吧。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呢,我作了一些尝试,觉得效果不错。

一、读。读,读到六分懂。我认为文言文语感是勤奋刻苦地读出来的。我在教学中并不急着翻译,急着品析,而是让学生在晨读课、课前及课内反复读课文,直读到口齿伶俐、抑扬顿挫,甚至熟读成诵了不可。当然出于效率的考虑,诵读课文也要讲究方法,一般我先范读,较难的文章有时领着学生一句一句来读,有时还给课文配上图画或音乐来读,以减弱学生反复诵读古文的枯燥感,从而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不断体会古代语言的美感。比如教《三峡》,我给课文配了许多三峡的精美图片,教《口技》,我为学生播放了现代人表演的各类口技的录像,教《小石潭记》,我则以图文和背景音乐相结合的方法,美景、美文、美图、美乐,使学生诵读时不禁沉醉其中。通过读,学生能达到六七分懂,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我再引领学生进入文言文学习的第二步。

二、品。品,品到八分透。对文言文的品析我一般放在授课的第一课时,因为我觉得学生对新授课的兴趣和热情最为高涨。如教学《陋室铭》,我以一个“陋”字贯穿全课的线索,设计了三大版块,陋室之陋—陋室之乐—陋室不陋,偶尔穿插一些知识点(如比兴的手法,对偶的修辞,典故的运用等)和训练点(想象陋室之陋,描述陋室之乐,评价陋室之主等),点线面结合,学生兴趣很大。教学《口技》围绕一个“善”字体会口技人的表演技巧之高超,教学《送东阳马生序》则由文末最后一名切入贯穿。总的来说,在这个环节中,尽量让学生体会原汁原味的古代语言,当然要做到十分透彻是不可能的,品到八分就足够了。而且尽量将古文教学与现今我们所处的时代结合起来,赋予其时代新义。如《陋室铭》中所表达的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思想,在当时特定的专制黑暗的封建社会里,这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出世态度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在如今这个相对自由平等同时又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里,这样的思想是不可取的。

三、译。译,译到十分熟。在读与品后再进行译,集中进行字词、句、篇的翻译,这样难度也就不大了。教学中我尽量联系学过的文言文及词句所出现的具体语境,使学生举一反

三。翻译时在原则上要做到字字落实,句句通畅,按“信、达、雅”的标准将原文改成一篇准确通畅又不失优美的现代文。课后必做的一份作业是整理笔记,将文言文与现代文翻译一一对应起来,使其清晰无误,一目了然。当然,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运用适当的组织策略、精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等,可促进知识的巩固和保持。将所学的每一篇文言文译到十分熟十分必要,这样,在进入下一篇文言文的学习时,就会产生令人惊喜的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5.小学古诗教学谈 篇五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因此,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新大纲在“附录”中推荐了80首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篇目,由此数量上的增加,可以明显看出,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古诗教学,扩大小学生对诗词的阅读。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对于古诗的课堂教学,老师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我认为,从阅读心理的一般规律和读懂古诗的基本要求出发,应该抓住下面几方面。

一、粗讲

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正如19世纪英国著名文艺批评拉斯金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因此教学时,其丰富的意蕴,“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况且小学生刚刚接触古诗,由于阅历和生活积累的局限,不可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如果“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必然贪多嚼不烂,如果不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去精讲细究,咬文嚼字,必如宋代的教育家张载所说:“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道教之,是诬也。”必然使学生食而不化,泯灭了学习的兴趣,倒了学习的胃口。

那么怎么粗讲呢?我觉得应该从下面三点考虑:

一是比较生疏的字词。如“歌声震林樾”的“樾”,“煮豆燃豆萁”的“萁”,“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浥”,“千里黄云白日曛”的“曛”,“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绦”等,这些字词,学生一般没有接触到,是学生阅读诗句、理解诗意的拦路虎,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认其形,晓其音,知其义。再就是古今音变意变的字词。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死去元知万事空”的“元”,“儿童急走追黄蝶”的 “走”,“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直”,“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乡音未改鬓毛衰”的“衰”等,这些古今意思有别或读音不同的字词,学生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误解,因此少不了教师的讲解。还有,就是那些富于传神的关键性词语。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的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就很显作者炼字的功夫。一堵高墙的“关”和一枝红杏的“出”,形成了一对矛盾:一个要把满园春色关住,一个却要枝露墙头,春光外泄,一“关”一“出”,整个画面活了,有了动感,显出了春花盛开时的盎然春意。再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前两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写送客的时间、地点和送客时的环境与心情,其中第二句,作者着意用“楚山孤”表达送别的心情:芙蓉楼上,俯瞰长江,寒雨凄凄,远眺楚山,望客帆远去,心情惆怅,仿佛觉得楚山是孤寂地峙立在那儿一样。一个“孤”字,看似写山,实是写人,写出了作者送别友人时惆怅孤独之感。又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前两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是一联对偶句,“日暮”对“天寒”,写投宿的时间,是在寒冬的日暮时分。“苍山远”对“白屋贫”,写主人家的居住环境和家庭状况,一个“远”字,写出了天气昏暗中周围青山的朦胧;一个“贫”字,点出了投宿的这户山里人家的贫寒。以上所举诗句中“关”、“出”、“孤”、“远”、“贫”这些字词,都是理解诗句意思的关键词语,把它们的意思讲清楚了,学生在弄懂诗句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比较顺畅地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二、熟读

通过粗讲,学生对诗句的雕有了大概理解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是熟读。而熟读对小学生来说,最具效果的莫过于诵读。说起诵读,其实古人写诗,往往都是在“诵”的过程中完成的。难怪有人说“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了。因此,读诗也不应该离开吟咏诵读,所以古人又说:“读诗之法,须扫荡胸坎净尽,然后吟哦上下,讽咏从容。”宋代的朱熹更是进一步提出读书成诵的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即晓其义也。”所以书声琅琅,“南窗读书吾伊声”,“夜半犹闻读书声”,才是读书富有诗意的境界。读书本是一种个性化的行动,动嘴“读”书,心、眼、口、耳并用,是各种感官的综合参与,其效果较之单纯用“眼”看,要好得多。读书时读出声来,便于大脑快速接受符号和信号,易于激活存储于大脑中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对文句的理解,也容易记住。

什么是熟读?用古人的话说,就是达到“使其言皆出之于吾之口”,换句话说,就是读得滚瓜烂熟,以至熟而成诵。这个过程更多地应该是学生个人诵读的过程,要给足时间,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练读,而不是课堂上那种整齐划一的齐读。这样才不致于混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

6.古诗四步小学古诗教学一法 篇六

小学语文课本节选的古诗词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所以更需要学生精读、悟读。而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又是最难把握的。精短的古诗词蕴含的内容、哲理和感情是丰富的,教师讲深了学生很难听懂,讲浅了又觉得意犹未尽。如何找到古诗词教学的“最佳路径”?下面对几条探索路径作简要描述。

一、开启“密码”

“符号代表一种智性的认知的意义。每一个语言符号,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诞生,形成了一定的效果。”古诗是中国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积淀,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带着我国民族文化传统浓厚色彩的“密码”,它也是解开中国传统文化的“键码”,只有开启它,才能进入古诗词的魔幻世界。

在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时,为帮助学生掌握开启古诗的密码,干国祥老师先自己作了一首“诗”――《寻隐者喜遇》:“柳下问童子,言师采茶去。只在此山中,坡南向阳处。归来天色晚,把酒庆欢聚。”然后再引导学生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了其中的“密码”,原来,诗中的“松、药、云”以及“不遇”都具有一种特定的象征意义:“松”代表“高洁之士”,“药”代表“隐者、长生、济世”,“云”则是指“隐逸安适”。即使“不遇”,也比“喜遇”好,因为它也是一个“语码”,代表着想见而未见的“神往与神会”。

古诗词中,柳、梅、竹、桃花、明月等物象都可能是“语码”,教师应带领学生寻找并开启古诗的“密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还原意象

钱钟书先生说:“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舍象忘言,是无诗矣。”所谓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情思的客观物象。“凸显意象、营造意境”是古诗的精髓。品味古诗的意象之美、意境之妙,可以用“还原法”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与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中,自主展开阅读,学会从文本中找到看似矛盾之处,提出问题,产生探究兴趣,积极解决疑惑,从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如,教学白居易《池上》时,对诗中“偷采白莲回”这一意象的“还原探究”:

师:小娃明明是“偷采白莲回”,怎么会是天真可爱呢?难道“偷东西”是好事?

生:我觉得这里的“偷”与我们平时说的“偷”意思不一样。

师:那这里的“偷”是什么意思?老师查出“偷”在字典里有四种意思:①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②瞒着人。③抽出(时间)。④苟且敷衍,只顾眼前。请选择一种恰当的意思。

生:这里的“偷”是指“瞒着人”的意思,指小娃瞒着大人去采白莲。

师:一个小娃瞒着大人撑船去采白莲是很危险的,怎么还天真可爱呢?

生:我从图上看出这个小娃很能干,撑船的动作很老练,所以不会有危险。

生:他用一张大大的荷叶戴在头上当帽子,(范文网 )看上去很调皮,很可爱。

生:贪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这个小娃瞒着大人去采白莲,说明他很顽皮,虽然有些冒险,但却反映他很能干,很可爱。

生:他采了白莲回来,也怕大人责怪,所以就想偷偷地藏起来,还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显得很得意。事实上大人只要看一下水面上那分开的浮萍就知道他藏在哪里了,小娃的“聪明之举”让大人觉得很可笑,又很可爱。

师:是的,诗人白居易就目睹了这一幕,他觉得这个小娃“人小鬼大”,天真淳朴。这个“偷”字太传神了。

此环节中,教师抓住了“偷采白莲回”这一意象中“偷”字的字典意义与语境意义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去想象、品味语言之妙,感悟经典文本精华之所在。

[NextPage]

三、挖掘诗眼

“诗歌语言中那种最富于生命表现力的词汇被称之为‘眼”’。“‘诗眼’能赋予诗句与意象以活泼的生命力,能使静态的事物活灵活现地运动起来。”因此,解读诗歌,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诗眼”。

如,对《游园不值》一诗“诗眼”的挖掘品味可谓淋漓尽致:

师:你们认为《游园不值》这首诗中最精练传神、最关键的一个字是哪个字?

生:“春”、“值”、“关”、“满”……(意见主要集中在这四个字上)

师:到底是哪个字呢?老师先让你们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再集中交流。

(经过交流分析,发现其他的字都能被“关”表达出来,于是“关”的“诗眼”地位便被凸显出来。)

师:大家认为“关”是诗眼,但我发现这首诗是抄来的。(大屏幕上在叶诗《游园不值》的旁边出示陆游的《马上作》: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陆游是前辈大诗人,叶绍翁是后辈小诗人,叶绍翁诗的后两句显然是从陆游的诗里化过来的,你认为谁的句子应该是名句?

(学生两种意见争执不休,有同学认为真正好的应该是“春色满园关不住”。)

师:好,请大家辨析“杨柳不遮春色断”和“春色满园关不住”差别在哪里。

生:“杨柳不遮春色断”的意思是杨柳没把春色遮断,一枝红杏就出现在墙头;而“春色满园关不住”则是说“园子”、“柴扉”本来是要把满园春色“关”住的。

师:你们看,“遮住”和“关住”哪个力量更大?

生:“关住”力量更大。“春色满园关不住”让人感觉到一个“想关”,一个“关不住”,就好像有两个武功高手在打架。

师:是的,一个“想关”,一个“关不住”,之间有很大的张力。“春色满园关不住”使人们的视界得到解放,赢得了更广袤的想象空间。所以说,叶绍翁的这句诗才是名句。

四、互文拓展

古诗的教学要有一个既意韵未尽又深刻见底的拓展过程。互文,便是拓展古诗意境的常用方式。所谓互文,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入先时、同时或后来的文本,把课文置于众多的`相关性文本群中,在不同文本的相互映照下,引导学生挖掘文本隐秘的意义。同样,古诗教学有时也要采用互文的方式,来拓展古诗的意境。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古诗《枫桥夜泊》,其中“互文”的运用堪称典范,现采撷一个片段:

师:于是,从张继开始,从《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一代又一代诗人的笔下悠悠回荡。

师:听,四百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宋】陆游《宿枫桥》(大屏幕出示,生齐读,下同。)

师:听,六百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顾瑛的笔下悠悠回荡――西风只在寒山寺,长送钟声搅客眠。――【元】顾瑛《泊阊门》

师:听,七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明】高启《泊枫桥》

师:听,一千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王士祯的笔下悠悠回荡――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听,一千两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当代诗人陈小奇的笔下悠悠回荡――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陈小奇《涛声依旧》

当然,吟诵涵泳应是学习古诗的基本路径。古诗词教学首先应该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一些联系自我的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只有口诵心惟、咀嚼体悟、共鸣感奋,才能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精神的原动力。

(作者单位:江苏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

7.古诗四步小学古诗教学一法 篇七

关键词:古诗,教学,有效

古诗是我们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语句铿锵, 极富韵味;语言表达简洁含蓄, 极富美感。因此古诗文的积累, 会增强儿童对美的鉴赏力, 从优美的诗句中感悟人生, 体会诗人的情感。然而, 纵观古诗教学, 方法单调枯燥, 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兴趣淡薄。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有义务认真上好古诗课, 让祖国这一文化精髓得到最良好的传承。那么, 如何让古诗教学达到有效呢?本人认为,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故事激趣

日常教学中, 我们经常运用导语拉开新课题和教学内容的序幕, 而各种导语艺术不乏有故事,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对听故事很感兴趣。巧用讲故事的方法做导语, 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古诗文教学中也应该运用故事来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在学习《七步诗》, 只单纯地讲, 以豆子、豆萁比喻曹植自己和曹丕, “煮豆燃豆萁”象征手足相残, 学生会充满不解:兄弟间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这样一来, 难免会一头雾水, 影响整首诗的理解。而如果课前先讲一讲曹操父子三人的故事:曹操在时, 对曹植极为宠爱, 几欲立为太子。曹操死后, 曹丕却当了皇帝, 他就要对付兄弟曹植, 而对付他要事出有因, 因此逼曹植在七步之内作首诗, 不然就杀了他。于是曹植就作出了这首诗。由此, 学生就不难理解诗中的含义, 也不难体会到, 这首《七步诗》浸透着曹植满腔的悲愤与无奈, 是从内心喷涌而出的不可抑制的质问和呐喊, 这样不仅理解了诗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二、入意境悟情

鲁迅先生说:“意美以感心, 一也;音美以感耳, 二也;形美以感目, 三也。”诗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意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的美, 亦即“诗情画意”的美。所以诵读古诗词首先要“入境”。“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只有“入境”, 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 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

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诗中逼真地写出老翁在孤舟江雪中垂钓的生动形象, 曲折地反映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表示不屈而又孤独的心态, 意境高远清丽。再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落城”、“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等, 诗的意境或空旷、凄凉, 或散逸潇洒, 或构思独特、空灵飞动, 或幽静清愁, 令读者如临其境, 美不可言。

三、多读品诗意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 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 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 以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诗的语言美, 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古诗的语言美, 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练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 因而诗人非常讲究用词的精确、凝练、含蓄, 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 不同的作品, 不同的诗人, 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的豪放, 杜甫诗的现实, 白居易诗的通俗等, 显示出古代诗人不同的语言风格。

古诗文具有完美的内涵, 只有通过吟诵, 学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精心设计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吟诵古诗文的热情, 因此在活动组织上,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个人赛, 小组赛, 表演赛, 使得竞争的气氛贯穿活动的始终;在活动形式上, 可以设计诵诗、对诗、唱诗、游戏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热情高涨。

四、创情境赏诗意

情境教学是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 使学生身处具体场境中, 可以眼看、耳听、鼻闻、手触, 通过各种感官吸收信息, 从而获得生动的形象, 丰富具体的知识, 激发真的情思, 学到活的语言, 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协同作用, 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在进行古诗中的情境教学中, 教师情真, 才能以情动情;教师心热, 才能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师意远, 才能在学生面前开拓其思路。儿童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阶段, 他们通过自己的视觉, 听觉这些感官接触客观事物, 通过感性认识而获得表象。

五、多媒体展画意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那么教学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人对六月西湖的景致作了极力渲染描写, 表达了内心抑制不住的赞叹之情。学生诵读有声有色, 但如何方能入境入情?教学中, 一位老师就在课堂上给学生用投影展示了一幅大写意的国画:十里荷香, 画面色彩淡雅渲染, 虚实相衬, 学生在诗画的对照中, 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可见, 在古诗教学中, 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传递、变动、再现作用, 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 很大程度地提高古诗的教学效果。

总之, 古诗教学要靠教师加强自身文学修养, 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兴趣, 带领学生迈入古诗的神圣殿堂, 使学生领悟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 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情。

参考文献

[1]《浅谈怎样上好小学古诗课》.黄纪刚, 《教苑荟萃》.2010年第14期

8.古诗文阅读鉴赏四步走 篇八

【关键词】 古诗文 阅读鉴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6-042-01

一、正确理解文句,做好鉴赏准备

这是最基础的一步,要让学生根据平时所积累的文言知识理清文意,回忆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及时代背景。特别是一些关键语句和容易出错的易混淆的地方。如《祭十二郎文》中作者的三次抒情,理解这三段是把握韩愈丧侄之痛的关键,但第二次抒情中有多达十几个“其”字,有作代词、有作副词、也有作连词的,如果这些“其”理解出错会直接影响到对作者情感的分析。

二、抓住关键词语,重点把握分析

古文中的表述对象较好把握,最主要的是对表述对象的言行进行琢磨。《赤壁赋》中“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一个“愀然”、一个“正襟危坐”不仅写出了苏轼听到萧声之后的惊异程度,更是为下文兴致被扫后展开讨论作好铺垫,从而使文章转入对人生哲理的畅谈,使文旨突显。而诗歌中的语言则是形象化的语言,有“诗家语”之说。要重点分析诗句中的几类词语:①动词,特别是一语双关或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个拟人手法的“怨”字,既体现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还是作者之意。②修饰意象的词语,特别是一些形容词和副词。“一片孤城万向山”,以“孤”写尽环境之孤苦;“润物细无声”同样以“细”写出自然万物之情趣,形象贴切。③一些与众不同的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典故及倒装使用的词语等。它们往往都是作者感情的直接或间接表达,起着强调和增强语气的作用。总之,这几类词语都是理解诗歌背景、创作意图及意境的关键,应予以高度重视。

三、找准表达技巧,恰当分析效果

表达技巧的恰当运用是古诗文能流传于今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其把握应主要从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三方面入手。①抒情方式通常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很多作品中二者兼有。直抒胸臆学生较好把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对间接抒情有两种方式应特别注意:一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二是托物言志,这些只要稍加注意也能把握。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诗文中很多描写对象都有自己独特的象征意义,如“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柳树、落日、古道、边关等本身就由传统积习而带有抒情色彩,有一定的内在含义,学生应加强积累。②修辞手法在诗文中常见的有比喻、拟人、通感、互文、对偶、夸张、对比等,特别是夸张与对比对于彰显文章主题,体现作者思想情感有很好的作用,在阅读时要用心体会。③在表现手法上诗文中特别是诗歌中常见的有借用绘画艺术的烘托的手法,援引史实经文的用典,巧妙融合的虚实相生等。《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

四、结合诗句内容,体味诗歌情理

上一篇:genbank数据库简介下一篇:如何教好三年级起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