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护理常规(6篇)
1.深静脉置管护理常规 篇一
导管一般护理常规
1、妥善固定:
(1)按照管道安全标识规范做好标记,以利辨认。
(2)引流管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避免引流管移位、脱出,防止逆行感染。
(3)注意管道的密封情况,仔细检查引流管及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
2、保持引流通畅:
(1)检查导管有无打折、扭曲、受压。
(2)定时挤捏引流管,避免堵塞。每30-60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如有阻力感,应考虑堵塞。
(3)酌情给予半卧位,以维持良好的引流功能。(4)保持负压装置的有效性。
3、预防引流管脱出:
(1)标记引流管外露长度,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脱出。(2)引流管长度适宜,防止病人活动、翻身时牵拉脱出。(3)及时倾倒引流液,对意识障碍患者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防止意外拔管。
4、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定期更换引流袋,进行治疗操作时遵守无菌原则,伤口渗液时及时更换敷料,病人移动时,应先安放好引流管或先夹闭引流管,预防感染。
5、测量、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水柱波动的范围,并准确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6、保持适宜压力与体位,根据引流管类型观察并调整压力,保证引流、治疗效果,有利于呼吸与引流液排除。
7、加强基础护理,指导病人翻身活动,指导深呼吸与有效咳嗽运动。
8、进行相关健康指导,告知引流目的,注意事项。
9、带管出院病人进行相关指导。
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1、患者术毕回病房后,护士应第一时间了解有无导管(何种导管,有几根)及导管的位置。
2、负压引流管保持负压状态,引流通畅,维持有效引流。
3、负压器位置要低于创面,以利于引流。
4、引流管需每隔30分钟-1小时定时挤压(沿伤口近端向远端挤压),防止血液形成凝块堵塞管道,阻碍引流。
5、标识导管(导管种类及置管日期),妥善固定,预防搬运或翻身时脱落。
6、及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及时倾倒引流液(瓶体一半即应倾倒),做好床头交接班。7、24小时引流液一般在50 ml以下,引流物为稀薄的淡红色液体。若引流量过多,颜色鲜红,可能有出血征象。脊柱手术引流液若呈淡黄色清亮,且病人出现头痛、恶心时提示有脑脊液漏,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8、经常检查引流管各连接处,确定其连接紧密,要防止漏气或脱落造成逆行感染。
9、拔管时间一般视引流量而定,一般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50 ml即可拔管,拔管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拔出后适当按压引流管周围的皮肤,以排除皮下积血。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有标识。
2、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ml,水封瓶长管没入无菌生理盐水中3~4cm,并保持直立。
3、定时挤压引流管,引流液多或有血块则按需正确挤压,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再缓慢松开捏紧的引流管,防止引流瓶中液体倒吸:如接有负压装置,吸引压力适宜,过大的负压引起胸腔内出血及患者疼痛。
4.尽可能采取半卧位,教导病人吹气球练习肺功能。
5、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要立即夹闭或返折近端胸引管。
6、引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不要用手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导尿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有标识,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一般悬挂床沿即可,尿袋不可拖地。
2、病人无饮食禁忌症,告知病人大量饮水,达到自然清洁尿道的目的。
3、定时夹管,防止膀胱功能废用,一般3-4小时放尿一次,使用脱水药者2-3小时放尿一次,夜间约6小时放尿一次,(最好以病人有尿意感为主)
4、留置尿管的病人,尿管应从病人的大腿下穿过,注意管道开关易造成病人压迹性溃疡,病人每天行会阴清洗2次。
5、一次性尿袋每3-5天换一次,(防逆流尿袋7-10天换一次)集尿袋达2/3满时及时倾倒,尿管每10-15天换一次,无感染可1个月换一次。
6、病人离床活动,尿袋不能高于耻骨联合,防止逆行感染的发生。
7、拔管:(原则上尽量减少留管时间)
留置尿管的病人尽量减少留管时间,一般以连续夹管3-4次(以病人有尿意感为主),试着拔管。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有标识,注意胃管的外露长度,防止胃管脱出,标识并记录胃管插入深度。
2、保持引流通畅:保证持续负压吸引(负压维持在-6.6kPa(-50mmHg)),定期冲洗胃管(生理盐水),防止堵塞,保证胃管在胃内。
3、防止感染:每日进行两次口腔护理,鼻贴每日更换,每日更换负压器。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正常胃液为墨绿色,若颜色为鲜红,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
5、胃肠减压期间禁食禁饮。
6、拔管: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无腹胀,引流液减少,肠鸣音正常,即可考虑拔管。
7、拔管后注意做好口鼻腔的清洁,观察有无腹胀、腹痛、误吸等症状。
气管切开导管的护理
1、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2、保持呼吸道湿润、通畅。按医嘱气道给药、雾化吸入。套管口处覆盖双层湿纱布。痰液粘稠者,滴入α-糜蛋白酶液或遵医嘱。
3、吸痰时,一根导管只用一次,吸痰时坚持由内向外的原则,先吸气管内分泌物,然后再吸鼻、口腔内分泌物。插入深度适宜,旋转提升,将痰液吸净。
4、使用一次性气管导管者,每4h放气囊1次,每次20分钟,或遵医嘱。每8h取出内套管清洗煮沸消毒1次。取出内套管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5、气管套管固定牢固,松紧以固定带与皮肤间能伸进一指为宜。
6、每8小时更换气管切开护理盘一次,每日行切口皮肤换药。切口敷料如有污染,应随时更换。
患者床边备有气管切开包、氧气及急救物品。
7、根据病情,鼓励患者进食,并做好口腔护理。
8、套管口防止异物落入,注入药液时,务必取下针头,再沿管壁缓慢注入。
9、防止外套管脱落,一旦发生,迅速报告医师,重新插管。
氧气管的护理
1、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节吸氧方法、吸氧流量、选择合适体位,必要时取半卧位。
2、保证吸氧流量正确,检查鼻氧管是否在位,有无漏气、扭曲、堵塞等。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或协助排痰。
4、每日用棉签清洁鼻塞,保持清洁。
5、每日更换湿化液,湿化液少于1/3时及时添加。
6、每周消毒湿化瓶一次,更换时注明更换日期。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1、妥善固定外周静脉留置针,避免移位、滑脱。2、每日检查留置针留置的日期、时间,一般为72—96小时(3—4天),对使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应根据情况缩短留置时间。
3、更换留置针贴膜时间:2—3次/周,卷曲、不粘或穿刺部位有渗血、渗液时随时更换。
4、穿刺部位有外渗、红肿、疼痛、有静脉炎、皮下血肿时及时拔除留置针,酌情给予处理。
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
1、对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进行各种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经常检查穿刺点的皮肤有无红肿、脓性分泌物。肝素帽是否拧紧,发现松动或外渗应立即严格消毒导管后更换新肝素帽。
3、输完血液制品或营养液后须立即使用生理盐水冲管或更换输液器。
4、用生理盐水冲管时注意压力及速度,不可暴力冲管,以免损坏导管,造成患者疼痛、静脉炎或液体外渗等。冲管最好用5-10ml一次性注射器。
5、合理安排输入液体的顺序:用生理盐水间隔高渗性、高PH值及刺激性强的药物。6、经常更换穿刺点敷料,减少并发症,延长留置管使用时间。临床一般用安尔碘消毒皮肤导管处,然后用敷料覆盖,每周1-2次。
7、封管后,应避免置管的肢体受压,预防静脉压力增高导致血液返流,导管堵塞。
8、若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或冲管后出现烦燥、寒战等症状,可能为导管内感染所致,须立即抽血培养,并报告医师。确诊为导管内感染者,应立即拔管。
9、输液完毕,生理盐水冲管,再用肝素液封管。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保持腹腔引流管的有效引流。
2、观察腹腔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的变化。若腹腔引流液呈鲜红或暗红色,量>500ml/d,或2h内引流量达100ml以上,且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提示有内出血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紧急手术的准备。
3、如引流液量突然减少,应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
4、注意恶心、呕吐,排血便等消化道症状,以判断有无消化道出血、胆道出血、吻合口漏等发生。
5、对同时作胆管-空肠Roux-Y吻合的病人,必须保证胆肠吻合口支架管引流通畅,注意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变化。若引流量少,而检查引流通畅,腹部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状,无发热、畏寒等不适,说明胆汁自行进入正常的胆管系统。
6、术后24-48h可拔除,但为了及时发现胆瘘,术后此管需留臵5-7天。
气管插管的护理
1、病人的头部稍后仰,协助其每1~2小时转动变换头部位置,避免导管压迫咽喉部及头皮压伤。
2、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而损伤气管粘膜;标明导管插入深度,随时检查导管位置,以及时发现导管有无滑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出。
3、选择合适的牙垫,应比导管略粗,避免病人咬扁导管,影响气道通畅。
4、保持导管通畅,及时吸出导管、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定时雾化吸入,防止痰液粘稠不易吸出。
5、保持口腔清洁,定时做好口腔护理,用3%双氧水和清水冲洗口腔,防止口腔溃疡。
6、气管套囊每隔3~4小时放气3~5分钟,防止套囊对气管粘膜的长时间压迫。放气前,吸净口腔和咽部的分泌物。放气后,套囊以上的分泌物可流入气管,应经导管吸出。重新充气时应避免压力过高。
7、若气道阻力大或导管过细、无效腔气量大,可将留在口腔外的过长导管剪掉。
8、拔除气管插管后,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注意有无会厌炎、喉水肿、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并经鼻导管或开放式面罩给予吸氧,以防低氧血症。
2.深静脉置管护理常规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2013年8月在我院感染科、内四肿瘤科等科室首次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病人160例, 男99例, 女61例;年龄45岁~92岁, 平均67岁;非癌症29例, 癌症131例, 其中肺癌23例, 食管癌20例, 肠癌20例, 胃癌18例, 膀胱癌10例;进行静脉穿刺前均无菌血症和全身感染性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 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观察组病人选择非透明贴膜, 对照组病人选择透明贴膜。非透明贴膜采用一次性使用透气胶贴, 规格7cm×6cm, 该产品由水刺无纺布、压敏胶以及吸水垫组成, 采用透析纸包装, 环氧乙烷灭菌, 一片一包装。透明贴膜采用透明无菌敷贴, 规格6cm×7cm, 由聚氨酯薄膜、丙烯树酯黏胶和离型纸复合而成, 经环氧乙烷消毒。所使用透明贴膜和不透明贴膜价格均等。
1.3 更换贴膜的方法
操作前护士先做好个人消毒及防护, 备齐所需用物到病房并与病人做好说明;自下而上沿导管方向顺势轻轻揭下旧贴膜, 注意防止导管脱出;按正确方法用碘伏及乙醇对穿刺点周围皮肤及导管进行消毒处理, 以便于贴膜粘贴;揭掉贴膜纸将贴膜平整地贴于穿刺部位, 注意贴膜中心与穿刺点应基本重合;最后对贴膜及导管做好固定, 减轻病人的不适。换药次数两种贴膜均为每周两次, 如遇局部渗液、松脱或感染则随时更换。
1.4 评价标准及方法
比较两组病人深静脉置管期间的局部感染、局部皮肤过敏以及主观舒适度。穿刺点周围出现持续红肿或异常分泌物则评价为局部感染。贴膜固定部位出现发红、瘙痒、红疹、水疱则评价为局部过敏。主观舒适度评价标准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0分~4分为舒适, 5分~7分为中度不适, 8分~10分为极不舒适[4,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例 (%)
例
3 讨论
目前, 临床上应用的透明贴膜使用效果不是很理想, 其透气性差、吸水差, 易让汗液、血液等体液积聚于贴膜下, 可使贴膜粘不牢和对局部皮肤产生刺激, 从而引发皮肤过敏、穿刺点周围感染等不良反应[6,7,8]。而且, 在凝血功能障碍病人中, 透明贴膜可能加重局部感染, 再加上透明贴膜的不透气, 使穿刺点局部皮肤渗血不能及时吸收, 以至出现脓液溢出, 更增加了更换贴膜的频率及护士的工作量。非透明贴膜透气性好、持粘性强, 同时由于具有很好的吸湿性, 可减少汗液、血液对局部皮肤的刺激, 也使贴膜不易松脱[9]。非透明贴膜的良好透气性和吸湿性能有效地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 降低了局部感染的发生。减少了反复更换贴膜造成的局部刺激, 从而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贴膜穿刺处局部感染和局部过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非透明贴膜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能使穿刺周围皮肤保持充分干燥, 因此也能有效减轻病人的不适应及疼痛感。同时由于感染率及过敏发生率的降低, 也能给病人带来更加舒适的感觉。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病人的主观舒适度好于对照组 (P<0.05) 。
由此可见, 深静脉置管病人的临床护理工作中, 使用非透明贴膜, 可以增加病人的主观舒适度, 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了使用透明贴膜常出现的皮肤过敏, 凝血差的病人易发生渗血、渗液, 导致穿刺点处感染的发生。同时透明贴膜的经常更换也容易增加感染率, 加大护士工作量, 也增加了病人的费用。
摘要:[目的]观察非透明贴膜在深静脉置管护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160例深静脉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 观察组病人使用非透明贴膜, 对照组病人使用透明贴膜。比较两组病人深静脉置管期间的局部感染、局部皮肤过敏以及主观舒适度。[结果]观察组贴膜穿刺处局部感染和局部过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病人的主观舒适度好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采用非透明贴膜可降低皮肤过敏及局部感染的发生, 同时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舒适度。
关键词:非透明贴膜,深静脉置管,局部感染,皮肤过敏
参考文献
[1]陈少茹.自粘敷贴用于深静脉置管固定方法的介绍[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7) :39-40.
[2]李艳.深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 2012, 4, 33 (12) :2640.
[3]殷媛.一次性输液贴在静脉输液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 2009, 11 (4) :83-85.
[4]Watanabe S, Koyama K.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 with the convenient digitizer[J].Anesthesiology, 1989, 71 (3) :481.
[5]严蓉蓉等.透明敷料维护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 (11A) :52-53.
[6]龚晓丽等.自粘性无菌敷料在深静脉置管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 (14) :1680.
[7]潘星南.深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分析与预防[J].全科护理, 2009, 7 (9A) :2283.
[8]帅兰香.260例胃肠病人术后颈内静脉留置针预防感染的护理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20) :4509-4510.
3.深静脉置管护理体会 篇三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162-01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建立一条高质量的可重复使用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更可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也避免血管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刺激,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护理体会;
1 留置导管是一种又创的侵入性操作,因此在置管、输液、配液、更换敷料等操作时,都要严格无菌操作,以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
2 穿刺部位护理 穿刺部位应每2天消毒处理更换贴膜1次,置管口先用1.5cm×2cm无菌纱布覆盖,再将7cm×11cm穿刺粘贴膜对折在中心处用剪刀开口0.5cm×0.5cm置于纱布上方。同时观察穿刺点皮肤情况,如有红肿、分泌物,则有局部感染的可能,应加强护理。护理穿刺部位时,要注意消毒双手,严格按常规操作,局部以0.05%碘伏棉球消毒,消毒面积超过敷料覆盖面积,注意待皮肤上的消毒液自然风干后再加盖敷料,换药时敷料向心方向撕开。
3 导管固定 导管一定要妥善固定,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外露长度,严防折断、脱落,当患者睡眠、翻身、更衣、活动时严加注意。
4 导管冲洗 每次输液结束后用肝素盐水稀释液【1;100】5ml作正压封管,配置好的肝素盐水稀释液置冰箱冷藏可以保存24h,封管时严格一针一管。在输注血制品、高浓度药物如脂肪乳、完全胃肠外营养后,应及时用生理盐水冲管,避免单独使用推注泵,应同时配有维持液。一旦发生堵塞可抽取少量肝素盐水冲管,同时尽可能往外吸,以免将血凝块冲入血管内形成血管内血栓。
5 管末端接肝素帽,输液前用碘伏消毒后接头皮针或連接输液接头,输液装置每24h更换1次。
6 拔管 协助患者平卧然后轻轻、缓慢地拔管,切忌过快过猛,拔管时用棉球按压穿刺点3--5分钟后再覆盖无菌敷料。
7 心理护理 神志清楚的病人在置管、留置期间及拔管时均要告知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配合。
小结
深静脉置管应用非常广泛,但成功的穿刺置管后也离不开细致前面的护理,因此,做好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是保证病人治疗抢救、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4.深静脉置管护理常规 篇四
PICC置管在临床上主要是指对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的穿刺插管,其操作比较复杂,置管过程中的穿刺次数和出血量等众多因素都会对置管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1],因此,在置管前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置管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回顾性总结40例相关资料,旨在探讨病区质量控制小组对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质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1年9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肿瘤化疗置管患者共计40例,其中包括男性24例和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为42岁-75岁,平均年龄为(57.3±14.8)岁,在病区质量控制小组成立前进行护理的20例设为对照组,在病区质量控制小组成立后进行护理的20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平均年龄、化疗方案和生活质量评分等)经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肿瘤患者在病区质量控制小组成立前后的插管护理质量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首先成立病区质量控制小组:通过考核方法选拔出三名具有较强责任心、护理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护士组成质控组,主要工作内容是日常护理和病区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维护、宣教和质量控制。具体方法:一是规范制度,尤其是对导管的维护制度要严格加以规范,制定维护检测列表,内容包括患者信息、导管的型号和品牌等、维护记录以及拔管的时间和原因等。二是规范宣教制度,质控小组成员应该对每个进行置管的患者从入院开始就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置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应对措施,对患者的日常饮食和注意事项进行指导,与存在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的患者积极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1.3统计指标 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置管操作时间、置管成功所需的穿刺次数、拔管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等,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以此评价病区质量控制小组(质控组)对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质量的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独立样本间分类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方法选择卡方值检验,以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2结果
观察组肿瘤患者在病区质量控制小组的护理下,PICC置管护理质量获得明显提高(P<0.05),主要比较结果如下表1:
表1:两组患者PICC置管护理质量结果比较表
项目
观察组 16 4 12 8
对照组 12 8 7 10 3
8.65
<0.05
χ2值 9.22
P <0.05 置管操作时<20min 间 >20min 置管成功所1次成功 需的穿刺次2次成功 数 3次及以上0 成功
拔管情况 计划拔管 17 16 4
1.27 >0.05 非计划拔3 管
并发症 静脉炎 血栓 导管堵塞 炎性反应
3讨论 3 2 4 1 1 1
4.38 <0.05 本组研究对象均为肿瘤患者,经过反复的化疗治疗后,其机体的免疫力和外周血管情况均处于较差的状态,这大大增加了picc置管的困难,也提升了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我院自2012年成立病区质量控制小组以来,对肿瘤患者的picc置管护理质量获得较大的提升,与2012年以前未实行质量控制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操作时间、置管成功所需的穿刺次数和并发症情况等均获得比较明显的提升。
质控小组通过制定严格的导管维护制度,能够保证肿瘤患者有一份完整可查的置管监测I了,方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制定针对性处理方法,通过循环反复的评价达到逐步改进的目的。规范的制定完善的宣教制度的原因是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成功率不但与护士的维护有关,也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依从性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宣教,可以使患者在置管治疗过程中更密切的配合医护人员,提高治疗成功率[2-3]。参考文献
5.深静脉置管术的护理(本站推荐) 篇五
固定与消毒
用无菌透明贴膜或用BD无菌贴膜外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移位,扭曲、受压及脱出,使患者活动感到便利,同时要避免因患者翻身或不自主动作导致管道接头脱落。注意观察穿刺点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渗血及脓性分泌物等炎性反应,穿刺点定时消毒,无菌敷料隔日更换一次,夏季或高热多汗患者需每日更换,若被污染立即更换,同时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要注意局部保护。
预防气栓
空气栓塞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以立即引起死亡,常发生于静脉压较低、输液时液体输完或导管接头脱落时。因此,一定要及时更换液体,并仔细检查输液系统的各个连接点,进行必要的妥善固定,使其不漏气、不易脱落。在更换输液导管时应先关闭静脉留置管,确保导管各连接完善并无漏气现象后,再打开导管的阻断阀。
导管的护理
对静脉输液管道,24 h要更换,观察液体滴注是否通畅,导管有否扭曲、受压,连接有无漏液现象,进针部有无皮下水肿、疼痛。对接头处使用的三通阀或肝素帽,发现松动或脱落,立即去除,严格消毒后更换新的三通阀或肝素帽。对接头处的各项操作如进行输液、给药及输液泵衔接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对输注静脉高营养液患者,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注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或重新更换新的输液管后,再输入其他液体。
监测中心静脉压
利用深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时,特别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增强心理的安全感。较长时间监测CVP时,应每24 h用生理盐水配置的稀肝素液5 ml(30 u)冲洗导管,以保持测压系统通畅和减少感染发生率。
6.深静脉置管护理常规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绍兴第二医院2012 年7 月~2013 年6 月期间行PICC置管的晚期肝癌患者68 例, 作为实验组。实验组:男41 例, 女27 例, 年龄20~83 岁, 平均 (44.7±19.2) 岁;手术治疗37 例, 放疗12 例, 化疗3 例, 射频消融治疗16 例。 另外取2011 年7 月~2012 年6 月在绍兴第二医院行PICC置管的晚期肝癌患者68 例, 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男39 例, 女29 例, 年龄21~86 岁, 平均 (46.3±18.4) 岁。 手术治疗35 例, 放疗11 例, 化疗4 例, 射频消融治疗18 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方式等一般资料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穿刺前对患者进行PICC置管健康教育, 对PICC置管的优势和可能出现的不适、导管留置过程中的并发症进行详细介绍和解释, 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穿刺当日嘱患者减少穿刺选择肢体的活动。穿刺后定期进行换药处理, 次/3 d。护理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导管的通畅情况, 若有异常情况出现立即联系主治医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实验组:对68 例患者应用PDCA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首选选取PICC置管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质控小组, 针对晚期肝癌患者PICC置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管理。1P:通过对前期在绍兴第二医院进行PICC置管的晚期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进行分析, 统计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和发生根本原因, 并查询相关文献资料[3], 制定完善的护理计划。 包括, 护理过程注意事项、并发症处理措施、保证置管留置时间等[4]。 护理措施实施前, 保证小组成员熟悉并掌握上述计划, 能根据计划实施护理。 2D:计划制定后, 按计划对晚期肝癌患者PICC置管进行护理服务, 定期排查置管的通畅情况, 穿刺位点及静脉周围有无红肿现象, 如出现不明发热或者导管堵塞应该立即停用导管, 并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 3C:质控小组中的护理组长对护理过程进行定期检查, 评估护理质量, 并总结分析, 重点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对应策略, 如是否存在护理过程中未严格实施无菌操作, 患者身体状况和免疫力等。 4A:阶段性的对护理结果进行评估, 对执行较好的护理人员进行鼓励和奖赏, 而对于执行不好的护理人员继续加强培训。 总结护理过程中出现的PICC置管并发症, 分析原因, 并进一步完善护理计划, 进入下一PDCA护理循环。
1.3 评价方法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评价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项。 满意率=[ (非常满意+满意) /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 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 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发生导管堵塞4 例, 静脉炎3 例, 导管发热1 例, 并发症率为11.8%;对照组发生导管堵塞7 例, 静脉炎8 例, 导管发热2 例, 并发症率为25.0%。 两组并发症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提示, PDCA护理模式能显著降低晚期肝癌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的发生率。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结果, 实验组非常满意30 例, 满意35 例, 不满意3 例, 实验组满意率为92.6%;对照组非常满意27 例, 满意28 例, 不满意13 例, 对照组满意率为80.9%。 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提示, 对晚期肝癌患者实施PDCA护理模式, 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3 讨论
PICC自从20 世纪90 年代在治疗领域流行以来, 其受欢迎度一直稳定增长, 由于家庭护理的需要, PICC在全球各个地区都开始受欢迎[5,6]。 其使用广泛的原因包括较短期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少且价格便宜, 同时PICC的操作步骤可以由注册护士来完成, 因此在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广泛使用。 研究发现, 对于统计的导管置入每1000 天来算, PICC的感染天数为0.75 d, 而短程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天数为2.51 d[7]。 在患者入院时应该对其病情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 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静脉接入装置, 导管置入时间和位点的选择。 合适的静脉置入装置对于减少患者病痛、治疗花费和对静脉的损伤, 缩短治疗疗程都有非常大的意义[8,9]。
PDCA包括Plan (计划) 、Do (实施) 、Check (检查) 和Action (处理) , 是一种标准化和科学化的质量管理循环体系, 广泛应用于管理领域[10,11]。 近年来, 国内外不断有研究将PDCA应用于医疗机构的临床护理上, 且效果显著[12]。
导管堵塞、静脉炎、导管发热等是PICC置管的常见并发症,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该有其注意上述情况的出现。 本研究利用PDCA对晚期肝癌患者PICC置管进行护理, 结果, PDCA模式进行护理的患者, 出现的并发症为, 导管堵塞4 例, 静脉炎3 例, 导管发热1例, 并发症率为11.8%, 而常规护理出现导管堵塞7例, 静脉炎8 例, 导管发热2 例, 并发症率为25.0%, PDCA明显的降低了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 减少了患者痛苦, 也减轻了医疗负担。
同时, 本研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也发现, 患者对PDCA护理的满意率为92.65%, 而常规护理的满意率为80.9%, 显然本次的PDCA护理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深静脉置管护理常规】推荐阅读:
PICC与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临床对比研究08-17
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10-30
静脉化疗药物外渗临床护理新进展07-06
静脉采血技术试题09-25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07-01
静脉用药错误的应急预案07-20
静脉输液与输血法习题10-19
静脉输液目的和注意事项07-10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08-19
静脉输液与输血考试题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