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范文

2024-06-25

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范文(精选8篇)

1.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范文 篇一

艾滋病防治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宣传教育是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首要任务。我局从思想行动上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组织集中学习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对禁毒防艾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增强防范意识,洁身自爱,做好宣传教育,为禁毒防艾作贡献。今天小编的整理艾滋病防治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艾滋病工作总结(一)

艾滋病已成为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我国已步入艾滋病的快速增长期,据专家估计,我国有HIV感染者达84万人。目前仍无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也无有效的疫苗,对艾滋病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预防,因此宣传教育至关重要。为此,在院团委的领导下,我们以世界艾滋病日为契机,以今年艾滋病日主题为口号在校园进行一次艾滋病宣传活动。为了搞好艾滋病防治宣传周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健康教育工作

对于我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制定了防治艾滋病工作方案和计划,成立了遏制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小组,校领导亲自挂帅,明确职责,协调各方面力量,狠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扎扎实实地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活动真正做到了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

二、内容及方法

1、开展全校师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2、举办预防艾滋病板报展览活动。

三、主要工作

1、为了有目的、有教育意义、科学地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按照上级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全校19个教学班,由政教处配合教务处统一安排课程,先由健康教育教师对班主任进行培训,然后讲明班主任本学年需要完成健康教育的部分。每周安排0.5课时为健康教育课。

2、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共进行2次有关知识讲座,内容包括:

(1)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对人类危害的普遍性、长期性及毁灭性。

(2)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了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与HIV感染者区别;艾滋病临床表现;艾滋病毒的体外消毒方法。

(3)艾滋病预防原则:洁身自爱、拒绝,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4)同情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告知同学们目前全人类的敌人是艾滋病,而不是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我们要关心他们,如果歧视,只会加速艾滋病的传播。

3、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利用广播、板报、展览、讲座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为学生们提供青春期性教育,预防吸毒和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一些学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如何倾听,促进同学们交流过程,尊重别人,学会如何与人亲密相处,学会如何拒绝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良诱惑,提高自尊,将其学到知识融入预防艾滋病中去。为了使学生有深刻的认识,学校组织放映有关录像、片子有《艾滋病基本知识》、《逼近中国人的艾滋病》、《拒绝、珍爱生命》等。

艾滋病工作总结(二)

20XX年,在港口区区委、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防艾办的支持指导下,我局按照年初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持续抓好宣传培训工作,加强重点位置、重点人群的监测和行为干预措施,确保全区游客防治艾滋病工作正常开展。现将我真开展的防治艾滋病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基层干部的防治意识

今年,我局按照“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和辖区旅游企业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及时成立了我局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一把手担任,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在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防治艾滋病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切实抓好落实,加强与宣传、卫生等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共同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认真贯彻学习《广西壮族自治区艾滋病防治条例》等工作制度,单位都安排了专兼职人员落实具体工作。宣传员兼职防艾宣传员,开展防艾宣传教育。同时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和培训加强对党员、干部进行防艾知识和防艾政策宣传,力求把每名干部都培养成为艾滋病防治义务宣传员,并通过党员、干部进一步辐射带动广大游客开展健康知识教育,促进群策群力共防艾滋病氛围的形成。

二、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

宣传教育是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首要任务。我局从思想行动上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组织集中学习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对禁毒防艾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增强防范意识,洁身自爱,做好宣传教育,为禁毒防艾作贡献。通过学习宣传,形成了从个人、家庭、单位全方位的防治,防范于未然。

三、存在的问题、困难

1、对艾滋病防治的整体认识还有待提高,部分游客仍缺乏危机感和防范意识。

2、兼职防艾宣传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还应该继续加强,防艾工作记录台帐应规范统一。

3、防艾工作经费没有着落,难以保证正常的工作经费支出。

4、部分宾馆安全套使用率低。安全套在男性人群中的使用意识不强,安全套使用率亟待提高。

四、下步工作计划

1、继续加强对我区辖区旅游企业单位防艾工作的组织领导,抓好宣传教育工作、努力完善艾滋病预防与卫生工作、计划生育日常工作结合的长效机制、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完善和加强多部门协调机制。努力探索和实践游客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有效途径,加强协调、培训工作,汲取经验,不断总结完善。

2、整合游客健康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资源,加强多部门合作与联合行动,开展好集中宣传教育活动。

3、深入落实业主负责制,督促业主认真执行从业人员挂健康证并持有艾滋病病毒检测卡上岗。加大在用人旅游企业内宣传防艾政策、法规的工作力度,切实帮助用人旅游企业单位抓好防艾宣传培训工作。

艾滋病工作总结(三)

我院自被确定为xx市防艾示范镇以来,贯彻落实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和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提高基层防艾工作能力,深入开展农村宣传干预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将第一季度我院艾滋病防治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防治艾滋病重要性的认识,我院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一是依托镇政府和镇计生办开展“防艾”宣传教育:印发各种生殖健康、艾滋病预防宣传材料2500余份,使群众方便、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生殖健康和艾滋病预防知识。二是深入各村开展宣传教育:多次组织各村村民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同时邀请市cdc健教科赖清波科长到场就艾滋病的预防、传播途径及中央的“四免一关怀”政策等做了相关培训,同时给培训人员做了《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增强了人们的防艾知识知晓率、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共有600余人参加宣传活动,发放艾滋病宣传材料850余份,奖品500份,发出调查问卷450份,收回415份;三是利用镇政府开展的无偿献血活动,积极开展防艾知识宣传;四是开展旅游景点专项宣传活动,在紫帽山脚和山顶设置了防艾宣传广告牌、刷写防艾宣传标语,让广大登山群众健身的同时也知晓防艾知识。五是邀请市cdc建教科对镇村两级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宣传干预工作技巧培训。

二、重点关注特殊人群艾滋病预防,实行分类管理

为进一步控制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我们大力创新工作机制,对人群进行分类管理,重点针对老人、妇女、学生、工人等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特殊人群防艾知识知晓率。

总之,通过我们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我镇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村居防艾知识宣传活动覆盖率达100%,村居张贴宣传海报、刷写标语覆盖率达100%,为孕产妇提供咨询检测率达100%,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覆盖率达100%,进企业宣传覆盖率达90%,如今人们对艾滋病的看法变了,改变了以往谈hiv色变的心态,人们了解了国家的‘四免一关怀’政策,但今后的任务还是艰巨的,我们要继续抓好这项工作,并要扩大宣传对象,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营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艾滋病工作总结(四)

今年12月1日是第x个“世界艾滋病日”,我校为了提高在校学生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加强自身健康卫生的知识和能力,在校领导带领下以高度的责任感在本校学生中开展“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和宣传”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1、组织教职工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形势的严峻:

在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组织学习了有关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充分认识到防治艾滋病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未来,尤其在学校这个青少年学习生活活动的场所里尤其重要。大多青少年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对防艾认识不足。在此向广大青少年传播防艾知识,宣传防艾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是他们的关心和爱护,集体校领导对学生的关爱。

2、组织全体学生学习防艾知识、防艾措施:

根据上级部门的精神,在试点学校要对学生全面开展防艾知识,我校通过广播、情景剧演绎、发放宣传资料等对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流行趋势、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等作了具体教育,学生的知晓率也达到了100%。

二、精心组织,认真贯彻

学校集中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相关知识,营造一定氛围。

1、采用宣传栏,黑板报,搜集有关资料进行宣传。

2、利用防艾宣传小册子,相互传阅。

3、利用升旗仪式、校园广播和多媒体教室进行防艾知识讲解。

4、班级黑板报办一期防艾宣传知识。

三、宣传到位,成效显著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我校广大师生对艾滋病有了新认识,了解了一些防治知识和措施,认识到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但并不可怕,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懂得艾滋病的三种(性接触,血液,包括共同注射器吸毒,母婴)传播途径和日常生活接触不能传染上艾滋病内容,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关爱全家。

同时也了解到在预防艾滋病控制艾滋病国家制定新政策,患上艾滋病可得到免费咨询、筛检和治疗。对艾滋病患儿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等优惠政策。不歧视艾滋病人,并关爱艾滋病人,同时向周围人群进行有关预防艾滋病的义务宣传等。

2.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范文 篇二

(1) 人口结构转化与期望寿命的降低。

艾滋病的流行趋势直接关系到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 关系到健康、福利和安全等众多的人口问题, 也将直接关系到人口发展战略的政策取向。

(2) 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支出不断上升。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驻乌干达的代表托马斯·巴巴塔德说, 乌干达已经由于艾滋病的流行而丧失了5年的经济发展, 其他艾滋病流行严重的国家则平均丧失了1.3年。有关南非的一个最新估计认为, 由于约1/4的劳动力将被艾滋病感染, 南非的经济增长将由此放慢1%。其主要破坏性影响作用主要有:

(3) 自杀比率的不断升高。

自杀是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 导致自杀的原因相当复杂, 其中因疾病而绝望是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据对美国纽约地区所作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人口中, 年自杀率是18.75/10万人, 而20——59岁的男性艾滋病患者的年自杀率是680.56/10万人, 相当同年龄组自杀率的36.3倍;10岁以上被诊断患有艾滋病的人口中的年自杀率是614.5/10万人, 是同年龄组自杀率的66.15倍。

(4) 影响社会的稳定。

艾滋病患者受歧视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一方面是社会成员对艾滋病的认知度不高, 认为“艾滋病人不是人, 是鬼”, 另一方面是社会和某些社会机构拒绝为艾滋病人提供治疗、读书、就业。据报道, 越南劳动部规定艾滋病感染者不能从事7种职业, 如理发、儿童保育员等。因此, 艾滋病人群中酝酿着不安定的最大原因. 既被社会抛弃的感觉, 从而萌生仇视、报复社会的念头, 尤其是面对社会和家人把自己抛弃时, 他们能够做的往往是对社会深入骨髓的仇恨, 或者万般无奈的自杀, 或者设法爆发压抑于内心的仇恨去报复社会, 这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影响社会的稳定。

(5) 对法律提出了新的挑战。

艾滋病引起的法律问题在许多国家已受到公众高度重视。很多人认为, 有必要建立给予医学诉讼案豁免权及保护个人隐私权的卫生法。

2 促进艾滋病流行的原因分析

(1)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表一年一度的《艾滋病调查报告》中指出, 到2004年底全世界约有3940万艾滋病感染者, 其中有64.5%即2540万感染者是住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和地区, 亚太地区 (不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接近640万人;工业发达国家的爱滋病感染率最近几年相对稳定。

而亚洲尤其是我国和印度可能成为艾滋病蔓延严重的国家。在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排前几位的省、市、自治区分别是河南、云南、广西、新疆、广东和四川。除了广东和河南省外, 其余的四个省和自治区都是在我国西南或西部地区。在这些西南或西部省和自治区里, 受侵害最严重的往往又是它们的偏远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 (包括城市里的农村流动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 。如云南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思茅、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四川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广西的百色地区;新疆的伊宁市等。虽然我国近2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 为消除贫困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是, 我们仍然看到, 在一个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中, 贫困人口依然占有相当的比例, 消除贫困的任务依然艰巨。另外, 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内地和广大农村的人口大量流入到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 每年的流动人口达1.2亿。这些流动人口大部分处于性活跃年龄阶段, 离开原生活居住地, 由于生理需求的压力、谋求生存的压力, 加之受教育程度低, 对HIV/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低, 陌生环境下缺少道德约束, 众多因素促使他们更容易从事地下性服务、卖血 (浆) 和吸毒贩毒等违法行为和不安全性行为。而贫困的经济状况、疾病预防知识的缺乏, 使他们很容易感染性病、艾滋病。

(2) 社会政治文化的变迁。

传染病流行的消长起伏与文化变迁有着密切关系, 真正的文化变革往往伴随传染病的流行, 艾滋病也不例外。

与地跨泰、缅、老金三角毗邻的我国云南省, 艾滋病的传播与泰国和缅甸山区艾滋病传播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 其中也与我国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相关联。 边贸的开放, 经济的迅速发展, 使毒贩们一方面将我国当成了他们的市场, 另一方面又作为他们转运毒品到其他各国或地区的又一通道。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艾滋病在毒品的传播过程中逐渐蔓延, 而沿线处于社会边缘或弱势地位的群体往往就成为了主要的受害者。

在我国一些地方, 性服务行业的兴起也成为了艾滋病传播的一个重要背景。据调查, 云南一些边境村落均有跨境婚姻和性交往 (包括异性和男男同性) 的经历。而其来自境外的配偶或性伴侣, 有的曾有到过泰国从事性服务的经历。

艾滋病是在当今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及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不平等社会关系背景下, 伴随人、物、资本和信息在时空上高速且不平衡流动中蔓延的。在某种意义上, 艾滋病在中国的传播也和在世界其他地方的传播一样, 是与某种社会政治经济不平等和文化制度密切相关的。

(3) 男女比例不平衡和文化程度差距的因素。

在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中显示, 在一些国家中, 20至39岁的男性比女性多得多的城市中, 艾滋病流行率相当高, 因为在一个男人占多数的城市中, 男女性关系的商业化行为将会更为普遍。

成人男性和女性识字人数所占比例之间的差异对艾滋病流行率也有影响。如果女性的识字人数大大少于男性, 她们就不太可能有效的同男性讨价还价, 因此在两性交往中经常处于比较易于受损害的境地。况且, 文盲妇女找工作很难, 为了生存往往更多的依赖于两性关系, 因而更削弱了讨价还价的力量。对于一般发展中国家而言, 为年轻妇女增加就业机会以使城市地区的男女不平衡比例降下来, 比如从1.3降到0.9, 将能使艾滋病流行率下降约4个百分点。在一些国家, 如果把男女识字率之间的差距减少20个百分点, 或者说把女童的识字率提高20个百分点, 就有希望使城市的艾滋病流行率下降大约4个百分点。

3 对我国艾滋病防治的若干建议

艾滋病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病, 对它的预防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医学的问题, 它强调了通过解决社会病达到一个社会的预防。近几年随着全球艾滋病形势的严峻, 我国AIDS感染状况也不容乐观。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 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控制艾滋病的进一步流行。

(1) 加强对艾滋病的宣传, 加深人们对艾滋病的理解。

艾滋病至今不仅是一道无解的医学难题, 实际更是一个社会学问题.然而艾滋病虽然不能治愈, 但却可以预防。一个有效的武器就是宣传教育, 用社会学的方法解决社会的问题。开展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宣教, 对大众一般人群进行全社会范围的知识教育和态度行为的改善, 大力倡导安全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对高危行为的人群 (吸毒共用注射器人群、不安全性行为发生者及有偿献血人群) 加大宣传的力度和深度, 提倡宣传品制作的针对性和人文关怀性, 结束他们对艾滋病的无知状态;对已经感染者的宣教除了要提高感染者自身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和坚强其心理承受能力, 也要大力宣传安全套在预防艾滋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强化他们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意识, 避免不幸的继续扩大。

(2) 强化政府在艾滋病防治中的职能。

艾滋病不仅是医学问题, 同时也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 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要把对艾滋病防治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来抓。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 综合治理, 完善HIV/AIDS防治的立法工作, 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此外, 要加强对艾滋病的防控组织和监测系统的建立。还要合理增加对艾滋病的投入, 制定综合性筹资策略和政策,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加大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

(3) 提高妇女的地位和减少贫困。

在社会发展和公共事物中, 不能忽视妇女地位和教育、就业问题, 保证妇女的合法权益, 注重性别平衡问题, 注重消除贫困和减少地区发展差距, 以及贫富差距, 以逐渐从根本上消除促进艾滋病流行的根源。

(4) 在个人行为不违反公共法律的范围内, 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接受性和宽容性, 增加社会的包容性。

以使处于艾滋病感染危险的人群可以更容易的获得公共卫生的服务和社会的关怀帮助。

(5) 将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

结合目前我国对青少年性教育的情况, 对他们的性教育应把重点放在“生活技能教育” “同伴教育”和“守门员教育”。而且应以早期教育为主, 具体内容包括教育年轻人谨慎选择朋友、不要发生高危行为 (吸烟、吸毒、随意性行为等) 、如何采取安全措施、预防意外怀孕、艾滋病与性的关系等。应发动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少年本人共同开展此项活动, 还应尽可能寻求法律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维真.关于对艾滋病防治行为干预宏观政策制定的思考[J].中国健康教育, 2003, 19 (10) :768-770.

[2]杜新忠.我国HI V/AIDS流行现与防治对策[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04, 13 (2) :93-95.

[3]程玉萍, 华川.我国HI V/AIDS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4, 4 (5) :696-697.

[4]张敏, 张开宁.中国流动人口HI V/AIDS感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4, 18 (5) :24-25.

3.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范文 篇三

1.促进各地区按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落实各项措施的实施质量,促进预防能力建设。

2.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指导评估体系,提高各地区组织管理及监督指导能力,为预防工作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为适时修正、完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4.及时总结。推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经验、加强信息交流,促使各地区预防工作的均衡发展。

按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针对各有关部门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中的定位、职责以及开展相关工作地区的组织管理、能力建设、预防措施等环节确定督导评估内容。

(一)组织管理

1.设立管理机制

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需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应成为政府的责任。为扎实开展预防工作,应制定本地区的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要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共同做好预防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是预防工作的主要负责主体,应定期对预防工作进行总结和制定计划,定期对实施机构进行监督指导,以促进各项预防措施的全面落实。

2.建立良性预防模式

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合理的孕产妇管理模式;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与妇幼保健三级网络有机结合,实现对孕产妇,特别是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或要求,以达到为阳性孕产妇保密,免受歧视的目的。

3.资料的管理

有专人负责资料,对有关信息资料熟悉;各项原始登记完整,记录保存完好。对所有相关资料要严格保密,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定期收集数据,数据应可靠准确并及时上报。

(二)能力建设

1.人员培训

培训对象应包括医务人员(医生、护士、检验人员等)、管理人员等各类人群,培训分为国家级(国家对省)、省级(省对县)、县级(县对乡村)的各级培训。培训应尽可能覆盖全部相关人群。

2.检测能力建设

加强实验室建设及管理,若是卫生行政部门认证的HIV检测实验室,要有资格认证。实验室基本设备齐全,对试剂及物品要有登记和试剂保存,标本转送制度。检验人员的操作和出具报告要规范。

3.预防医源性感染

有预防措施和制度,有齐全的防护设备,妇产科、检验科有关人员防护意识强。

4.良好的服务环境

为服务对象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提供保密、舒适的咨询环境,提供安全合格的住院及分娩环境。

(三)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材料的发放及应用合理。

2.VCT服务

为孕妇、产妇及婚前保健人群提供HIV检测前后服务,有对各类人群的服务流程。有专人负责,有HIV检测前及检测后咨询服务记录。为服务对象提供的检测流程快捷、方便、保密。

3.提供预防用药

为感染的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预防性抗病毒药物,用药方案合理,有用药记录。预防药物应妥善保管,有使用记录。

4.安全助产

阴道助产记录详细,分娩记录中应详细记载,是否进行了会阴侧切、胎头吸引、产钳、人工破膜等操作。若择期剖宫产,应有指征和记录。

5.对感染产妇及婴儿进行随访与关怀

感染的产妇应施行人工喂养;对满9个月和18个月的婴儿进行HIV检测,监测感染情况,有详细的记录。为感染产妇及婴儿提供产后访视及儿童保健,有详细的访视、查体、预防接种、喂养指导等记录。

一般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督导。运用定量方法,可对宣传材料发放数量、培训数量、VCT人次、抗病毒药物干预人次等具体参数进行核对,评估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运用定性方法(参与式监测评估),如实地考察、人群访谈、问卷调查等,深入了解预防工作的组织管理、能力建设、预防措施落实、目标人群受益情况。

督导组由各级卫生行政人员、地区专家技术指导组成员、妇幼保健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专家及管理人员组成,也可与相关部门或系统的行政管理人员和专家共同组成督导评估组。监督指导组一般为3~5人。

(一)逐级监督指导评估

1.国家级监督指导评估

卫生部基妇司组织专家技术指导组,每年定期到实施地区进行监督指导。在工作实施的中期和后期进行评估,及时总结工作实施的重要经验及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上报卫生部基妇司。

2.省级监督指导评估

省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组织专家每半年对省内所有开展工作的市县进行一次监督指导,结束后形成总结,并在工作实施的中期和后期对本省工作实施进行评估。撰写总结和评估报告,报卫生部基妇司及妇幼保健中心。

(二)各地区自查

根据工作的开展,各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应级别的妇幼保健机构和疾病控制机构,每3个月对本地区的工作进行一次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自查活动结束后形成总结,报告地区政府部门及省级卫生部门。

(三)监督指导评估程序

对开展工作地区的监督指导评估和各地区自查可以参考一下程序:

1.设计督导评估方案。

2.下发通知,说明督导评估目的、内容和方法。

3.组织监督指导评估组,成员为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及专家技术指导组成员。

4.督导评估小组召开会议,对督导或评估方案和各地区实施方案进行学习讨论,明确任务和分工。

5.赴督导评估地区,听取当地工作情况汇报和讨论实施中的问题。

6.按照督导评估标准,查看相关原始资料、照片、文件等事物。

7.以抽查、现场考察等方法进行技能考核(如咨询技巧、检验技术)。

8.对有关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测试。

9.检查、核对项目相关登记、表格和病历记录等。

10.根据需要召开小型座谈会议。

11.监督指导评估记录。

12.提出督导评估反馈意见,分析判断当地工作情况。

13.根据当地需求提供技术支持。

4.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着对党、对人民、对社 会及对每个师生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确保师生健康,以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维护社会的稳 定,为平凉市教育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建立领导机构 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特组建平凉铁路中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工作领导组。组 长:王林虎 副组长:薛波 李添丁 张学勤 组 员:李希云 易发宁 田文军 李晓妹 张平宋小兰

三、工作重点 青少年是人生中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一方面好奇心强,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他们萌生了更多的梦想和 实现梦想的愿望,正是青少年的特点他们尚不成熟,特别容易受到艾滋病

的侵袭,而他们现在又是学习和积累知识的最好阶段,在此期间重点要向 他们灌输一些防治艾滋病的有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坚定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方式,避免 可能导致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具体做法如下: 1.通过宣传教育,使校内青少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 100% 以上;力争在 2 年内对所有教职工艾滋病预防知识培训率达 100%;艾滋病 致孤学龄儿童全部接受义务教育,并有效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提 高师生的健康水平。2.让师生了解艾滋病及其表现的症状。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 疫缺陷综合症”。它的临床初始表现为无症状状病毒携带状态,继之发展为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和艾滋病相关综合症,出现发热、倦怠、盗 汗、消瘦、恶心、呕吐、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鹅口疮、口唇疹及带疱 疹等,最后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成为艾滋病,无特效治 疗,病死率极高,称为二十世纪瘟疫。3.让师生了解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危害。4.让师生了解掌握如何预防艾滋病。

四、要求及措施 1.要充分认识艾滋病对广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危害,建立预防艾滋病健康 教育工作领导组,

5.预防艾滋病工作总结 篇五

为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预防艾滋病的意识,提高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减少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机率。6月2日,红光街道铁门社区组织巾帼志愿者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

活动中,巾帼志愿者们向辖区居民发放了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手册,热情耐心地为居民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相关知识,积极引导居民正视艾滋、关注艾滋、预防艾滋,吸引了不少居民参与。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居民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帮助居民克服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

6.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范文 篇六

2011年艾滋病宣传工作总结

一年来,磐石市委宣传部在市防艾办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领导,广泛深入开展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防治艾滋病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康,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磐石市委宣传部充分认识到了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工作中,磐石市委宣传部大力巩固学校教育阵地建设。把性传播疾病预防知识纳入学校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育、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板报、宣传图片、讲座等教学形式向学生传授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以国际禁毒日、国际献血日等活动为契机,组织相关部门上街宣传,通过悬挂布标、广播、发放宣传资料、提供咨询等方式,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艾滋病防治知识,广泛开展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7.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预防策略 篇七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是由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自1981年被发现至今已有20余年,对社会、家庭造成极大影响,其广泛流行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虽然艾滋病的流行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但迄今为止,仍无特效治疗药物及安全、有效的抗HIV疫苗。因此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等措施仍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最有效方法。

1 艾滋病概况

1.1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经历了3个阶段:1985~1988年为第1阶段即传入期或散发期,HIV感染者主要为外来人员,4年报告病例总数为22例;1989~1994年为第2阶段即扩散期或局部流行期,6年共报告病例1 221例;1995年至现在为第3阶段即增长期或广泛流行期。我国在2001年前HIV感染主要发生于高危行为人群和部分脆弱人群,一般人群感染率低[1]。2003年HIV感染从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HIV感染者约84万,艾滋病病人约8万,成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2005年HIV感染者约65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人,2005年当年新发生的HIV感染者约7万人[3]。2007年底,我国现存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70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5万人,2007年当年新发HIV感染者约5万人[4]。与2005年相比,2007年我国艾滋病流行呈现出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的特点。目前,云南、河南、广西、新疆、广东和四川6省累计报告的HIV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全国累计报告数的80.5%。HIV感染者以20~39岁年龄组为主,占报告总数的70.0%;艾滋病病人和患艾滋病死亡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表明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差异大[4]。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40.0%的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有60.0%的暗娼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有70.0%的男男性行为者有多个性伴侣,其中只有30.0%坚持使用安全套;约50万感染者还没有被发现,不了解自己是否被感染。由于社会对感染者的歧视,许多有高危行为的人不愿接受艾滋病检查,检出的感染者不愿暴露自己的感染状况。因此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仍广泛存在,扩大流行的潜在危险性很大[4]。

1.2 传播途径

1.2.1 血源性传播

HIV经血源性传播方式包括:(1)静脉注射吸毒。静脉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或注射器消毒不严是感染HIV的危险行为。截止2007年10月底,累计报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经吸毒传播的占38.5%,2007年新增病例中经吸毒传播的占42.0%[4]。(2)血液或血液制品。这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HIV传播的特点,有偿供血污染和临床用血污染导致艾滋病在局部地区的特殊人群中爆发流行,据统计输入一次HIV感染者血液受到感染的危险几乎是100.0%[5]。目前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医务人员和广大群众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不必要的临床用血也大幅度减少,经血液或血液制品感染HIV的现象已基本得到控制[6]。(3)医源性感染。主要指医疗器具不洁,造成接受医疗服务者感染HIV,或医务人员在为艾滋病病人抽血或输血时发生意外感染。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由于针刺或锐器损伤造成医护人员感染HIV的危险发生率约0.3%~0.4%[5]。

1.2.2 性接触传播

性接触传播发生在同性恋或异性恋之间,HIV经性接触传播的比例从1997年的5.5%上升至2002年底的10.9%,2007年5万新发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44.7%,男男性传播占12.2%。提示性传播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并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4],应引起社会关注。

1.2.3 母婴垂直传播

母婴垂直传播可以发生在孕期、分娩时和产后哺乳期(尤其是初乳产生的阶段)[7],母亲体内病毒载量越高,围产期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性就越大。邓莉平等[8]对我国中部某血源性艾滋病流行地区的母婴垂直传播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07例HIV阳性母亲及其136名子女中,有50例儿童HIV阳性,HIV母婴传播率为36.8%,与李关汉等报道的中国部分地区HIV-1的母婴传播率(35.0%)基本一致[9]。

1.2.4 其他传播途径

目前有经肾脏、肝脏、心脏、皮肤和骨髓移植以及人工受精而造成HIV感染的报道,也有实验室工作人员经皮肤感染的报道[10]。此外也存在通过纹身、共用刮脸刀、穿耳洞感染HIV的可能。

2 预防策略

目前艾滋病虽无特效治疗药物及安全、有效的抗HIV疫苗,但它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各地方应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艾滋病流行史表明,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上只要严格执行有效的预防措施,人类就一定能将艾滋病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这些措施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2.1 宣传教育

2.1.1 宣传教育形式

HIV感染与流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行为密切相关,加强全社会的宣传教育至关重要,包括发放宣传性材料、张贴宣传画、建立宣传栏等;鼓励受益人群,特别是HIV感染者参与艾滋病宣传工作;新闻媒体定期介绍有关艾滋病的防治常识;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培训;在医疗机构设立咨询站或咨询电话;专业人员每年根据不同主题进行有关防治艾滋病宣传活动等。

2.1.2 宣传教育内容

(1)预防性接触传播的教育。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积极鼓励人们使用安全套。(2)预防血源性传播的教育。禁毒、戒毒教育,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减少不必要的输血。(3)预防母婴传播的教育。女性艾滋病感染者应尽可能避免怀孕,若执意怀孕,要主动向专业医生咨询,及时采取母婴垂直传播阻断措施。(4)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关怀教育。通过强化关怀教育,让全社会充分认知艾滋病的性质,努力为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创造一个宽容、接纳的社会环境,使他们理性面对疾病,积极治疗,最大限度降低社会危害。

2.2 行为干预措施

目前我国艾滋病行为干预的重点是对可能造成艾滋病传播的危险行为进行干预,减少和改变高危行为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有效途径。

2.2.1 针对血液传播途径的行为干预措施

对吸毒人群的干预措施有以禁毒、戒毒为基础进行的教育及干预;加强血液、血液制品和其他生物制品的HIV检测,严禁血液及血制品的进口,献血和供血时,做到HIV的双检测,保证安全供血,加强对高危和重点人群的血液监测,鼓励和发展自体血液输注,从而杜绝HIV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坚决贯彻《献血法》,打击、取缔非法地下血站,坚持受血标准。据统计,到2007年上半年止,全国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由1998年的22.0%上升到98.0%,其中自愿无偿献血比例从1998年的5.5%上升到95.0%,全国已有100个城市率先实现临床用血10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4]。

2.2.2 针对性接触传播的干预措施

使用避孕套是控制HIV经性接触传播的有效手段。我国在加大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并从法律上禁止卖淫、嫖娼的同时,推出了以暗娼为目标的推广安全套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2007年暗娼行为干预工作扩大到全国所有的县(区),干预覆盖率比2005年上升了12.0%。男男性行为推广使用安全套人群干预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正逐步扩大和深入[4]。

2.2.3 针对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

HIV感染的高危人群是青年妇女,预防生育期妇女感染HIV,是预防母婴传播途径的主要策略。对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在高感染率地区应对所有妊娠妇女进行HIV检测,HIV阳性妇女怀孕前应进行医学咨询,指导其怀孕;对HIV阳性已孕妇女应实施特别护理,孕期适当服用预防性药物避免感染胎儿,分娩时行选择性剖宫产术,可使母婴传播的风险降低50.0%[11]。所有HIV阳性产妇分娩的婴儿均需进行常规临床、免疫学和病毒学监测,并免费为其提供药品进行治疗。对HIV感染的产妇提倡安全人工喂养,以降低母婴途径传播率。目前全国31个省、市、区已建立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4 293个,每年接受咨询检测的总人数在100万人以上。通过预防干预措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减少了近60.0%[4]。

2.3 加强对艾滋病病人的管理

加强对无症状HIV携带者和艾滋病病人的严格管理,对发现的艾滋病病人应集中进行治疗,并积极探索适合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综合管理的模式。

2.4 哨点监测

目前各国均开展了艾滋病、性病的哨点监测工作,以及时了解艾滋病流行动态。1995年我国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荐和帮助下,开始对部分高危人群进行哨点监测,截至2006年底,我国艾滋病监测哨点已达3 930个,省级哨点达500个,基本覆盖各地区[4]。监测内容包括病例报告、行为监测和专题调查等,哨点监测范围覆盖吸毒者、暗娼、男男性行为者、性病门诊就诊者、长途卡车司机等重点人群,哨点监测不仅对高危人群非常有效,对脆弱人群和一般人群更可以提前发现艾滋病流行的潜在威胁[12]。

3 小结

近年来,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虽逐步加强,但人们对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防治方法及意义并没有全面的认识。早期进行目标性防治仍十分必要。实践证明,正确、及时治疗和管理性传播疾病,在重点人群推广使用安全套,坚持对HIV感染者的追踪、管理及终生治疗;提高妇女地位;打击非法采、供血行为,提倡无偿献血;在吸毒人群开展不共用注射器行为、禁毒教育;使用药物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等措施已被公认为全球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成功经验。许多国家的实践经验已经证实,艾滋病传播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参考文献

[1]曾毅.艾滋病的流行趋势、研究进展及遏制策略[J].中国公共卫生,2001,17(12):1061~106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R].2003.

[3]孙宝志.艾滋病流行形势与艾滋病健康教育[J].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299~1301.

[4]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R].2007.

[5]梁浩.艾滋病及其诊断治疗的进展[J].广西医学,2006,28(2):169~173.

[6]王陇德.中国艾滋病流行与控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7]Lallemant-le-coeur S,Nzingoula S,Lallemant M.Perinatal transmis-sion of HIV in Africa[J].Child Worldw,1993,20(2):23.

[8]邓莉平,桂希恩,庄柯,等.中国某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与阻断的调查研究[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3):183~186.

[9]李关汉,程雨荷,何云,等.中国部分地区艾滋病病毒1型母婴传播回顾性追踪调查[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4):204~207.

[10]庄坤玉.艾滋病预防控制培训教材[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

[11]Kind C,Rudin C,Siegrist CA,et al.Prevention of vertical HIV trans-mission:additive protective effect of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 and zi-dovudine prophylaxis[J].AIDS,1998,12(2):205~210.

8.预防艾滋病 篇八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是此病英文缩写(AIDDS0)的译音。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是使人患艾滋病的病原。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细胞,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在不同时期可有不同表现,初期可以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免疫功能缺陷的一些临床表现,如粘膜损害、皮肤病、发热、体重减轻、腹泻等。突出的表现是,对正常人致病力极低的一些病原,对于艾滋病病人却能引起致命的感染,造人病人肺、神经、胃、肠道、皮肤粘膜和全身播散性感染。艾滋病的另一个显著病变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瘤,一种网状内皮细胞恶性肿瘤,称为卡波济氏肉瘤。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种特效药可以治疗艾滋病,这也是人们对这一疾病忧虑不安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研究,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接触、输血和输入其它血制品以及胎儿期和围产期感染。据国外报道,大约73%以上的病人是同性恋者,17%的病人是静脉滥用毒品者,3%为接受输血或血友病患者。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一般接触不易造成传染。因此,预防艾滋病感染的主要原则是:防止与艾滋病病人发生性接触,防止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及血制品传播。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国际交往的增多,艾滋病传入我国并引起流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1985年6月在我国境内发现了第一例传入病例,至今共发现三例传入艾滋病病例和十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艾滋病的预防工作。赵紫阳总理曾对预防艾滋病工作作了明确指示,卫生部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成立预防艾滋病工作小组,指导全国预防艾滋病工作;停止进口血液和血制品,禁止一切旧服装进口;将艾滋病列入国境卫生检疫监测传染病的范围,开展大量的监测工作和广泛的卫生宣传工作。上述工作对预防艾滋病在我国传入、发生和蔓延起了很大作用。1987年卫生部制订的“全国预防艾滋病规划”确定了我国预防艾滋病的目标:防止艾滋病传入、发生和蔓延,减少艾滋病死亡。1988年元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家教委、国家旅游局、中国民航局、国家外专局联合发布了《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对艾滋病在预防、疫情报告和控制等措施上做了明确规定。使工作有法可依,从而保证各项防疫措施落实。《规定》将对控制艾滋病流行起重要作用。

今后我们预防艾滋病的工作重点是:

1、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工作,严格出入境检疫措施,防止艾滋病传入。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利用新闻、出版部门和卫生宣传机构,开展预防艾滋病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编写防治手册,举办艾滋病培训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3、扩大监测。对重点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查,加强监测点的设备和技术力量,提高监测诊断能力。

4、开展艾滋病科学研究工作。进行艾滋病血清学、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治疗方法以及诊断方法、诊断试剂的研究。积极探索用中医中药防治艾滋病的办法。

5、加强国际合作,进行学术交流。

上一篇:驾驶司机求职简历下一篇:雨来了_写景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