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教育与德育(精选7篇)
1.浅析心理教育与德育 篇一
浅析德育教育应怎样运行
今天的国旗下讲话,还有点感动,他说到了他身边的同学平时做好事帮助残疾同学的故事,道德是在实践中养成的。但实际上道德水平却不断下降,学生从小到大不去实践道德看到的却是大人的不道德行为也没真正接受到德育呀! 现在很多孩子从小就被放养之中,父母由于种种原因根本不尽自己的教育责任,把孩子的教育全交给了教师。这样的孩子一般会有很多习惯和品德上的问题,教师根本无法扭转一些孩子的.生活习惯。这样的孩子越大,问题越多,尤其是心理上的问题,更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德育教育因素
现代教育的基本观念之一是教育要培养全面、完整的人。德、智、体、美都要得到发展,这正是德育目标的应有之义。现在我们知道,人的情感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从生理――心理层面看,有情感分化好坏问题,情感表达的准确性问题,情绪的差异性反应、迟发反应的问题。德育在确定自己的目标时,不能不把触角伸向非理性领域,必须探索出一套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如何培养这一相对独立的系列的办法。
二、德育过程中的理性引导
作为德育方法的理性引导主要是逻辑思维的方法,如:教师的正面灌输讲授,编写教材和文字读物等等。受教育者适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用言语和文字形式表达德育成果。作为德育方法的理性引导主要是指逻辑的方法,指按一定的教育目的,创设具有可感受型的对象,创设有移情效应的气氛,创设有冲突的情境,通过情感的中介作用,使受教育者在意识和无意识层面尽可能地活跃起来,使用想象、幻想、无意记忆、直觉、灵感、猜测等方法来把握价值体系。
三、德育的效果
当前,人们对德育效果谈论的很多。首先,德育主要是对人生过程的指导。其次,德育的对象是人,人是自由能动的主体。最后,非理性引导旨在利用、调度、提升非理性的精神现象,而它们一般都具有无序、弥散、隐蔽的特点。再进一步说,我们是否一定要追求连续性、一致性的效果呢?在社会急速变化的今天,个人并非简单地适应环境和吸收教育者提出社会角色和社会准则,而是还要创造新价值,改变它们自身和周围的世界。突破这一模式的不一致性、非连续性不仅不是坏事,而且是新人涌现、历史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和先决条件。
总之,当今的德育,可控制的成份少了。教育措施与教育效果的非逻辑关系增大了。德育工作者固然可以从理性的角度、期待的角度把握德育的总体功能, 在现实德育中,理性与非理性始终以教育者或受教育者主体为中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今,让我们更好地托起的德育风帆,让德育教育永远远航!
相关专题:尚无数据2.浅析心理教育与德育 篇二
一、讲清情景,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小学音乐课本中有许多渗透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歌 (乐) 曲, 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一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新学期一开始就把爱国主义的思想传递给学生, 笔者把介绍作者 (聂耳) 的生平, 所处的时代背景作为一个教学的引子, 讲述聂耳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什么原因促使他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并激励自己勇敢战斗的, 或者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观看电影视频《风云儿女》,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歌曲中的音乐形象, 这时候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把握、领悟歌曲的内涵就会有一种“情绪”在心头, 而这种“情绪”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所产生的情感效果;再如, 在教唱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第五课的歌曲《京调》时, 笔者先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听演唱, 看表演, 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接着简单介绍京剧在我国的影响以及产生的文化背景, 在此基础上教唱这首歌曲, 同时将学生引入老北京, 让学生体会到歌曲表现的民族自豪感, 让他们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从而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加深他们的中国文化底蕴, 鼓励他们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不止。
二、渗透情感,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提出, 倡导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 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地渗透学生的思想中。
在五年级下册第五课的欣赏京剧唱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向学生们介绍这是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的一个唱段, 首先介绍现代京剧《沙家浜》的创作背景, 通过播放京剧图片和视频音乐, 让他们体会其中的情感, 增强其爱国主义感情, 再向学生介绍我国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生平经历, 特别着重要讲述梅兰芳大师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宁死都不肯为日本鬼子表演京剧, 只为中国人表演的情节, 一生为了京剧事业而献身的敬业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增强学生们爱国、敬业的精神;
从三年级开始, 音乐教材中便出现了很多合唱的曲目, 在进行二声部合唱的时候, 告诉学生二个声部之间声音要和谐, 包括音量、音色、力度、速度等方面, 这样声音才会动听, 在学习二声部合唱的过程中, 使同学们认识到合唱艺术的显著特点是它的“群体性”, 要明白合唱是一项集体艺术, 是由集体共同创造的音响来进行歌曲的内容表述和艺术形象塑造的, 个人的声音再美也必须要服从集体, 通过课堂上合唱的训练让他们体会集体主义精神。
三、创设情境, 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
在音乐教学中, 根据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 抓住“情”这个关键点, 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列宁在强调情感的意义中曾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未来的向往、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爱憎、 喜恶的态度, 它对道德行为起到了巨大的调节作用。因此, 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 要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 在共鸣中陶冶情操, 从而形成自身的良好品格乃至意志力。在音乐欣赏中, 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境, 形成情感氛围, 让学生“触景生情”。 比如, 在教唱五年级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我们多么幸福》 时, 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 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新社会给大家带来的幸福的生活, 我们在党的温暖的怀抱里生活、成长是多么的甜蜜!让学生们带着强烈的自豪感, 用甜美的歌声来歌唱今天幸福的生活。又比如在笔者教唱六年级教材中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时, 先向学生们阐述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词曲作者叫美丽其格, 是一个蒙古农奴的女儿, 是新社会才使她改变当牛做马的命运, 并能够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深造学习。可以提问学生, 她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写这首歌曲的?在蒙古辽阔的草原上, 获得了自由的翻身农奴一边挥者马鞭儿, 一边用草原牧民特有的长调唱起这首歌曲……此时此刻, 再让学生唱一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此时, 歌声显得高亢悠远, 情意绵绵。这样, 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缕缕丝情与动听的歌声才会一起流进学生的心田。 所以说, 只有当学生进入音乐预设的情境中后, 歌声才能真挚感人, 才会有生命力。最后, 要让他们懂得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中国共产党带给我们的美好的幸福生活, 告诫学生要努力读书, 将来报效祖国。
四、结语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一把是教学, 一把是文学, 一把是音乐。”音乐不但能益智, 而且能以美辅德, 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明确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中”。 在音乐教学中要渗透德育, 要依靠音乐本身的优势去感染学生, 打动学生、震撼学生, 使他们的心灵萌发出美的种子, 这是赋予每个音乐教育者神圣的使命。因此, 在音乐教学中, 我们要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 充分发挥它的情感作用, 陶冶学生们的情操, 提高审美情趣, 使学生们在音乐的熏陶下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出版社, 2003.
[2]邹爱民, 马东等编译.《音乐教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
3.浅析心理教育与德育 篇三
【关键词】中职德育; 职业道德教育;学生;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道德是人精神世界中“最壮丽的日出”,人因道德而高尚。正如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况在《荀子》中所喻:“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德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德育是指所有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学生的道德培养,使学生逐步掌握社会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中职学校的德育现状
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中考失利的人群,在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自卑心理比较凸显,缺乏自信心。再由于社会用工机制尚未完善,市场不能充分有效地消化人才,所学专业就业难以对口;社会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职校学生存在偏见等,致使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心理出现负面影响。
目前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大部分没有认清中职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不同,没有认识到中职教育的特殊性。借鉴普通高中的德育经验,认为他们同属一个年龄阶段,是同一个人群,德育工作也同样进行。因此,在德育教育方面大多照搬或过多借鉴普通高中的经验,这样就会走入教育的误区,没有注意到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不同,学习方式和内容的差异,心理状态的异处。偏离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育原则。德育课程缺乏特殊性,不能因材施教的进行教育。中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德育课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道德知识的教学和灌输为主体,道德知识与道德能力不匹配,学生虽然知道理论上的道德教条,但却在复杂的现实中不知所措。导致中职学生对德育课程不感兴趣,认为学校德育与现实脱节、不切实际。
学校方面对于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认识不够透彻。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技术专业人才,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这种教育模式必然会疏忽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把这部分教育的大部分“课程”都推向社会,这样会导致学生毕业以找工作时学校与社会的脱节,学习所学知识不能顺利的与社会需求相衔接。在实际的社会当中,市场经济对中职德育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前,市场原则向各个领域的渗透,虽然现在就业与为人方面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但在社会中能够得到成功的还是道德品质高尚、不计个人得失的人群。同时道德品质变化也会影响各行各业的职业原则。所以教师要在极大程度上阻止消极情绪传入校园,以免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身心健康。
因此,教育的职能,第一是培养人格,第二是提高智力,第三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道德的完善比技术和职业训练更为重要。所以中职学校道德教育进一步创新和夯实,增强道德教育的生命力迫在眉睫。
二、中职德育的有效对策
首先,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特殊性,与专业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中学生有着很强的技术专业,从他们一进入职校的第一天起,就有针对性的去学习某一“专业”,而这一“专业”又和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有着很大的关联,因此,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要以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切入点,一方面在专业课堂知识及实际锻炼中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对该人才的道德需求;同时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也尤为重要,在具体职业环境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使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更具实效性。
其次,加强学校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优化德育教育课程,做到以人为本,人人学习德育知识,人人传授德育理念。争取做到在学校的德育全员化,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同时也能升华教师的德育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体,德育教育为重点,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二者做到相辅相成,德育教育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为学习提供动力。进而让学生也成为德育教育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到德育教育的行列中,亲身体验,经常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的个性化活动。也请同学们进行相互监督,形成激励性的测评体系,最大限度的为学生德育教育提供资源,使学生尽早的树立自己的德育价值观。
再次,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来更新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尤为重要,无论是课堂还是活动中,德育教育都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在学校的教育过程当中,德育教育有两种比较常见的途径,政治课和其他学科的课程教育和组织开展个性化教育活动。在政治课的教学当中,学校也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学,切实有效的发挥德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在学校有效的进行课堂德育教育之余。学校应开展各种针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各种活动,邀请一些知名的德育专家,或者是社会上的企业家,为学生们举办一些专题类讲座活动,给学生们带来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择业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开阔性的思维,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
最后,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诚信指数。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时间活动,结合多种教育模式。社会、家庭、学校三者相结合,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精神状态。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和家庭对学生诚信教育也尤为重要,都是学生身边经常接触的环境。学校方面,还应该举行一些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比如演讲、辩论、征文等活动。让学生把诚信理念深入骨髓,使学生们坚信只有诚信做人,诚信做事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中职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中职学校应与时俱进,随社会的发展而采取相适应的方式和措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使中职德育春风化雨,达到育人的成效。德育教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的工作。需要得到社会、家庭、学校三者共同的努力。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一员还需强化队伍,加强研究,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好学生德育工作,构建中职道德教育机制,使师生之间的道德交往和交流成为一种习惯,用教师自身的高尚德行和人格魅力感化学生。竭尽所能,坚持如一的做好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曦.对中职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卫生职业教育[J].2012.03.
[2] 黄友兰,罗星海.高职德育与当代中国精神的关系探析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2014.03.
[3] 郑永婷,江传月. 德育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M]. 2007.
[4] 范月娇. 职业院校学生工作概述[M]. 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
4.浅析心理教育与德育 篇四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规模持续扩大,进城、去他乡就业的农民工越来越多。这些外出务工人员极大的满足了开发区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但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如何让流动人口子女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思想道德的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及频繁流动等外部因素入手,分析了流动人口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教育策略。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 思想道德现状 教育策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口的流动势在必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农村多余的劳动力向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越来越多,有的甚至举家搬迁,相当数量的适龄儿童也加入到流动人口的 队伍中,由于流动人口数量大,流动性大,管理又比较难,这样就造就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特别是思想道德问题更加突出,如果不将这些问题解决好,今后有可能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故此,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迫在眉睫。
一、流动人口子女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在众多流动人口子女中,我们不排除他们当中有为数不多的佼佼者,但总体而言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容乐观,比如,文明礼貌意识淡薄,环保意识不强,言谈举止较为粗俗;浪费水电、乱扔垃圾等现象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身上普遍存在;不尊敬家长和老师,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等现象屡见不鲜;分辨力较差,自控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诱惑的影响,导致诸如泡网吧、赌博、结交不良人员等许多不良行为习惯早已形成。
造成如此状况的原因是是多方面的,但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记得一位家庭教育专家说过:“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温床与摇篮,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窗口;家庭是孩子获取人生幸福的源头„„”未成年人的性格心理、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大多流动人口的本身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不高,甚至好多人一字不识,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
1、放纵型。大部分流动人口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偏低。流动人口在外打工,生活的艰辛、经济的拮据,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又限于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过于疏忽,更没有设置目标。比如说教育子女努力学习,树立远大崇高理想;要求他们对人有礼貌;为他人服务等,家长对这些问题从来没有灌输给孩子,他们认为自己只有养育孩子的责任,只要让他们吃好、穿好、住好就行了,而对子女的教育采取“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原则。对子女的学习、品德等方面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这样就助长了孩子的歪风邪气,使孩子常犯小错误,养成许多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家长很少有时间对孩子进行管理,孩子出现不良的习惯,没有及时的制止,就会导致孩子以后犯错误越来越严重。致使年纪小小就有一身的恶习。
2、压抑型。由于流动人口生活不稳定,收入低下导致家庭的变动要大于一般的家庭,家庭是一个学生温暖的港湾,如果家庭的不幸,就会极大的影响子女的精神状态、世界观、人生观,家庭的变故和破裂,造成孩子性格内向、早熟,思想负担重,对社会和人生观扭曲的理解。由于父母的原因,家庭对于孩子来说并不能感到温暖,反而出现由于家庭的原因,对于整个社会产生一种不信任感,思想极为压抑,这样的学生很难融于学校班集体之中。
3、粗暴型。由于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不高,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过于粗暴,而且有的缺乏人性化,不是用讲理来说服孩子,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情绪化严重,根本不尊重孩子的思想和人格,方法简单化,手段严厉过激,非打即骂。这种教育方法容易造成孩子反叛心里和欺骗习惯,甚至造成孩子出走、自杀等恶果。
4、超高型。流动人员深有体会由于自己少年时的不努力,导致现在的工作、生活那么艰难,同时又有被人歧视的感觉,因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他们的唯一心愿,希望他们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为父母争光,光宗耀祖。这样一来就给孩子定了一个高要求、高标准。比如:要在班级的前几名,每次考试不能低于多少分„„这就给子女压了一副重担。孩子过重的负担有几个背负得起呢?当他们觉得自己离父母的要求太远、同时又觉得父母那样辛苦地为生计而奔波时,就想不让父母太辛苦,就有了弃学的念头,久而久之,家长也没有办法了,真是希望越高,失望就大。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般流动人口都居住在条件较差,地处边缘人群,社会治安不好,孩子们耳濡目染的不良行为很多,要让孩子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很难。相反各种“污染”比比皆是:
不良风气的侵蚀。“美容院”、无证网吧、变相棋牌室、游戏厅等,随处可见,由于家长平时工作时间较长,没有顾及到子女的不上学那段时间,致使他们到处逛,学生看到的、听到的好多是低级、庸俗,使人颓唐的言行。这样他们进入网吧、游戏机室就成了家常便饭,继而就成了网虫,严重的还会走向深渊,无药可救。
(三)“频繁流动”的影响
由于多数家长的工作长期处于动态变化,不甚稳定,导致他们及其家庭的流动性较大,流动人口子女跟随家长不断变换学校,他们比同龄人要多一份坎坷经历,他们要不断地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学业的挫折,不公平的歧视,经常处于动荡、紧张、困惑与迷茫,自卑心理从此产生,隔膜油然而生,自我保护意识会越发强烈,自身固有的不良习惯就很难改变。
二、流动人口子女思想道德现状分析
流动人口子女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不容乐观,表现为:
1、流动人口子女生存环境及家庭教育相对较差,造成思想道德水平普遍偏低。
由于家庭月收入低;居住条件差;家长工作时间长,与孩子相处时间短,交流的时间几乎没有;有些家长对子女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有些孩子犯错误后,采用“一顿打骂”、“放任不管”的教育方式;有些家长本身素质较低,就算有时间也无法辅导子女。
2、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本地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一方面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性格,锻炼了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又使他们形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不讲卫生、不爱整洁、文明程度低;在与人交往处理问题的方法简单粗暴。
3、流动人口子女存在明显的心理不健康的问题。由于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相对于本地学生来说心理问题很明显、而且表现出不相信任何人的倾向,受到批评或受冒犯时,有些会立即采取报复行为。有些家长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男生就是小皇帝轻狂自大;女生则要干很多家务,由于受歧视而孤独自卑,严重的造成了心理不健康。
4、流动人口子女学生成绩、学习习惯明显差于本地学生。
因为流动性大、经常随父母搬迁,致使成绩普遍比本地学生差,导致学习上表现出信心不足,再加上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差,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应付式完成或干脆不做,学习上、生活上态度随便,想怎样就怎样,别人奈何不了我,在放学后超半数以上流动子女不按时回家,经常在外地玩耍,到晚上才匆忙地完成,这样做的作业质量可想而知。
三、教育的策略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公平的教育观。
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把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子女思想道德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上级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进一步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在教师队伍中树立平等的教育观,让每位老师都明确“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发展。”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外地生,要一视同仁、不拒收、不歧视任何一个外地生,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关爱、教育的公平。
(二)提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学校要牢固树立“德育就是质量”的育人观,要将流动人口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切实提高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水平。
1.构建德育网络,营造教育空间。
(1)精心组织主题校会、班会。学校要根据德育工作所确定的主题教育,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充分发挥主题活动的育人功效。如开展爱国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节能环保教育,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准;开展以消防、交通、饮食、防火、防触电等为重点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2)关注流动学生的行为规范,强化养成教育。组织学生参与“文明行为”活动,“八不准”行为规范教育、“珍爱生命,遵守交通法规”等签名活动,通过评选和签名,对照自身的不足,革除不良陋习,养成文明卫生和遵守交规的好习惯,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内化在这些活动之中。这一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们明确了是与非,让他们不断实践,不断进步,经过一段实践的训练,终于达到了由 “他律”向“自律”的转变,这一来就达到了自律、自强、自信的目的。
(3)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寓教于乐。如红五月系列活动,迎国庆演讲赛,迎元旦文艺汇演、趣味体育比赛、绘画比赛、大合唱比赛、手抄报比赛等;结合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以及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通过队活动、征文、黑板报等比赛,让流动学生生活在幸福和谐愉悦的校园氛围中。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阳光青少年。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设立“心灵之约”信箱,开展心理疏导,以此帮助流动人口子女塑造健全人格、保持良好心态及增强心理承受力。对一些心理问题表现得较为突出的流动人口子女,主动而又耐心地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机和方法,并且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排解心理烦恼和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5)实施“激励——成功”的关爱教育。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生命的意义在于自我实现,没有人不得到尊重,得到爱,获得最大的成功,从而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对于流动学生来说更为迫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关注流动学生群体,捕捉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把闪光点记录在卡上,让他们带回家,从而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才有可能积极地学习,才有可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2.整合课程资源,扩大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
(1)上好思品、历史与社会课。思品、历史与社会课在上好教材中规定的内容同时,积极组织以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代代传的专题教育活动。
(2)学科渗透。在语文课中进行课文中先进人物的事迹介绍,通过富有哲理的情景、片断分析,口语交际活动的安排,日记、作文的练笔,课外阅读材料的欣赏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理想、信念教育。数学课通过生活常识的运用,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渗透科学的思想,加强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教育。艺术课通过学生审美、塑造美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力量。《若干意见》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具有特殊重要作用,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父母的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流动人口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在人员居住、工作较为密集的地方举办家庭教育咨询活动及系列讲座,帮助他们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一起来为学生的成长而努力。
(三)发挥社区的育人功效 结合工作实际,精心筹划、严密组织、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
(1)开展 “关爱行动”。关心流动人口中的弱势群体,主动为流动人口做好事、办实事。如努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 组织“星星点灯”志愿者小分队,对农民工子女实行爱心助教活动;近两年来,我们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骨干队员与流动学生结对子,进行“手拉手”活动。在生活上关心,行动上指导,学习上帮助,从各个方面帮助流动学生克服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他们的成绩有了提高,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别人的关爱。(2)丰富流动人口子女的假期生活。针对寒暑假期间流动人口子女空闲时间多、不会自主安排等特点,考虑开展相关活动来丰富流动人口子女的假期生活,如组织流动人口子女参加篮球赛、棋类比赛、跳绳比赛、手工比赛等活动,使他们能过个健康的、有意义的假期。
当然,我们在教育这些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已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关注他们,就是关注我们的明天,关注我们的希望。总之,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它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付出,只要各级政府进一步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多管齐下,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一定会取得可喜的成效。[参考文献]:
[1] 《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研究》
5.浅析心理教育与德育 篇五
浅析学校德育工作的困境与超越路径
作者/ 邢风琴
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可见,道德作为永恒的话题经久不衰地得到人们的关注与思考。我国一直以“德育大国”而著称,随着“德育首位”思想的提出,全社会逐渐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品德教育,这更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是问题的主要方面。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不看到,由于中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剧烈的社会转型期,这一社会转变的剧烈程度绝不亚于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的剧变。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国际政治错综复杂,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完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正飞速发展……这一系列的变化对我国社会现有的思想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各种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都涌现出来,思想意识领域成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万花筒。这一系列的变化也使得当前的未成年人的思想意识呈现出新的特点:道德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性,例如在义与利面前,他们不再是单一地坚持传统的舍利取义,而更多的是希望义利双收,极少部分人甚至是见利忘义;思想观念具有兼容性,各种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高尚与庸俗的思想观念在未成年人中都有一席之地,甚至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对于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念如奉献、诚信、友情等的理解汇人了相当多的个人色彩和时代特色。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及新新人类“学生”,我们的德育工作时时陷入困境,举步维艰。以下是我在教学生涯中亲历的一个德育案例:
起因:5月15日,第四节课预备时,发现某班4名学生在教室里悄悄地打扑克。我推门进去,本想让她们交出扑克后,继续上课,课下再进行教育批评。然而,不仅扑克没收上来,四名学生还,异口同声地说“没玩!老师冤枉我们了”一口咬定就是“没玩”。真是岂有此理!!我都看见黑色草花牌了,她们却瞪眼说瞎话,死不认账。为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让她们离开课堂,交由班主任继续调查,没想到调查结果更令人震惊――没玩,而且这是她们周围的同学一致作证得出的结论。
发展:我被这个结论激怒了!当事人因害怕处罚不敢承认也就罢了,班级同学竟然集体作伪证,这使得这件事已经不仅仅是违反在校学生一日常规的事情了,这已然涉及学生的诚信度,这是品质问题,甚至是“做人”问题。(德育管理论文 )我感到问题的严重,不能等闲视之,决定一查到底。首先通知家长将孩子领回家,协助调查,结果是家长还是听信了孩子的说法――没玩。
矛盾激化:5月16日上午,四名学生的母亲一起闯入年级部主任办公室大闹,有的家长甚至破口大骂,我虽然没有被家长的强势吓倒,但却第一次深切感受到学生德育工作艰难的深层原因,也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身上担子的沉重……
学生仍然停课在家,学校工作似乎恢复了平静,然而我的家庭生活却被彻底打乱,有家长到教育局打听我的来路,扬言‘谁要是和我家孩子没完!就别想好过!黑道、白道的人我都认识……’,女儿也被一个停课学生跟踪。女儿安全问题的突现,让我陷入了痛苦而两难的选择中……,是放弃对学生的教育?还是保护女儿的安全?面对学校教育的势单力薄和家长的猖狂,我真的犹豫了。经过几天痛苦的挣扎,我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让爱人每天接送孩子,确保孩子安全,我则本着负责的态度全力处理此事。
沟通解决:对4名学生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调查此事,她们很快承认违纪事实;4名学生和她们的母亲先后来到学校承认错误;我先后找到两名学生和家长,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使其认识到自身错误所在。告诉她们如果能从此事中吸取经验,以后不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那这个错误是有价值的。
一场轩然大波就这样渐渐平息了,一年的时间过去了,4名学生没有再犯此类错误,而且我和4名学生保持正常的师生交往,每当看到她们快乐的身影,听到她们发自内心的问候,得知她们的点滴进步,心中总会油然而生无限的骄傲――为我当初的理智选择和艰难的坚守。作为教师,我坚信“没有不愿意接受教育的学生,只有不愿意实施教育的老师”。这件事是件“伤心事”,但同时又是一件“幸福事”。4名学生的心智更成熟,我的教育生活也过得更踏实。
思考一:家庭教育的起点是教育孩子还是拯救母亲?
事发后,为什么没有一位家长来校或哪怕打个电话向我(当事者)了解一下情况,他们居然全部轻易而绝对的相信了自己的孩子,进而“大闹学校”。得知事实真相后,不是主动承认错误而是‘找门子’、‘托关系’甚至‘威胁恐吓’。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更何况学校是育人机构。学生犯错误违反校规校纪,以批评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按惯例,这件事只要学生承认错误,教师进行批评教育改正,也就罢了。如此简单的事件,却被非理智的学生、反理智的家长演绎得如此复杂和荒唐,是出于母爱,还是她们不懂得“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或是她们地痞无赖的本性使然?我倾向于后者。我曾强烈的想知道学生的姥姥是什么样子,也曾无数次设想学生当了妈妈之后培养的孩子能怎样。教育的本质是做人的教育,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家长的做人准则是孩子行为的教科书,是孩子教育的课堂。现在,究竟有多少母亲能完成这项任务?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有多少能胜任这项工作?事件中的4位母亲,有2位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她们也一样参与其中,采用‘剜肉补疮’的方法处理问题吗?如此看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不成正比例关系,家庭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培养孩子,更重要的是拯救母亲。而这一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远非学校一个机构能完成。
思考二:家庭中父亲的角色是经济赞助商还是教育导师?
四位学生家长中,我只见过一位学生父亲,是因为事实水落石出后,学生母亲不肯来学校给老师赔礼道歉和在处理决定上签字,而把父亲推到了前台。那位父亲傲视一切的眼神、漠不关心的态度、履行公事似的签字……无不印证着“养不教,父之过”这一古训。据了解四位学生的父亲都是商海里的成功者,他们均有能力庇护着妻子和孩子,让她们过着殷实富裕的生活。然而这就是父亲的全部职责吗?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职责是什么?父亲只扮演经济赞助商的角色?父亲自身的素质以及对孩子的关注程度,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有一位名人说过: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教师。父亲在家庭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父亲是楷模,父亲是航标,父亲是巍峨的山峰,更是润物无声的清泉。只有父母通力合作,取长补短,才能培养孩子成“人”。孩子的成长是从母亲、父亲身上获得两级动力后,才最终腾空飞翔的。父亲理应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导师之一。
思考三:德育工作关注的重点是学生外显行为还是内心世界?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德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以“心”育“心”,以“德”育“德”的过程,在行动中体验、在感动中升华的过程。?长期以来德育工作通常是以纪律来规范行为的,在教师心目中,对违纪者进行严厉批评或按校规校纪进行处罚是天经地义的,但这种办法只关注学生的外显行为,却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就无法实现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以本案为例,纪律处分是必要的,但它只针对说谎行为本身。如果对行为背后的复杂动机和瞬间特殊的心理状态缺少技术干预和情感关注的话,学生就很难真正从中吸取教训,甚至适得其反,以为教师是有意跟自己过不去,从而加深师生间的隔阂。而这都有悖于教育的初衷。我利用一上午的时间,分别和两位家长、学生进行沟通交谈,摸清学生说谎的动机,讲清说谎的危害,帮助她们挖掘此次事件的真正价值――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后避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最后,她们在真诚的感谢和无限的感动中离开了学校。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搞好德育工作。
思考四:德育是单独的教育还是合力量教育?
学校德育要发挥管理的效能,需要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动用各种德育资源,才能完成育人的目的。在德育工作领域,一直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德育是一种单独的教育,它脱离其他各育,脱离学生现实生活。在这种认识下,当前学校德育在管理环境上往往过多地囿于校内,造成了一种封闭的管理体系。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有效机制无法真正建立,学校既缺乏校外德育途径的参与,又不能与外界进行合理的信息交流,导致不能形成一个系统性、连贯性的德育教育大环境,因此,对学生德性培育的合力便难以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倒成了一种障碍、一种阻力,社会、家庭对学生的错误引导,阻碍了学校的正面教育,弱化了学校的教育功能。正如案例中的四位家长,由于本身缺少对教育的了解加之缺少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致使事情发生后没能和学校取得有效沟通,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反而站在学校对立面,和学校唱起了对台戏,使得原本简单的事件矛盾不断升级与激化,在一定意义削减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度与信度。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关注学生的心路成长历程,带着美好的情感和超卓的精神活在这个嘈杂的世界上,心怀“愚蒙者,我得而智慧之;幼小者,我得而长大之,目视后进日上,皆我所造就者。其乐为何如耶!”的教育使命,行走在漫漫征途中,把爱当成内心的宗教,携宽恕与反思同行,踏遍荆棘,方可见到人性的一树繁华。
6.浅析心理教育与德育 篇六
1.食品药品质量问题频发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近年来, 我国的食品药品质量问题一件接着一件, 人们不知道还有好多没有曝光的问题食品药品, 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安全可靠的食品药品。越来越多的质量问题的出现, 原因很多。有法制不全的原因, 有监管不力的原因, 也有权责不清的原因, 但那些都是从监管层面来看的。而我今天要讨论的是为何这么多人宁愿冒着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也要去生产或经营问题食品药品。
每一个食品药品的从业人员违纪的理由可能都不一样, 但都有一个核心的问题, 那就是经济利益。这就是问题的核心, 为什么为了达到盈利最大化, 很多人不惜铤而走险做出些违法犯罪的行径, 昧着自己的良心侵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这就是学校道德教育缺失的结果。现在的小学、中学教育都是以考试为中心, 一味的追求升学率, 而中职和大学又以职业教育为中心, 一味的追求就业率。这也导致了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就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 虽然明知道这些问题食品药品会危害他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所以德育教育是学校各项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 并应该渗透到其他教育中。
2.食品药品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所有职业院校都应该重视德育教育, 尤其以食品药品院校的德育教育更为迫切。原因如下:
(1) 改变食品药品的质量已迫在眉睫
从儿童奶粉到食用油, 整个社会无法保证任何一种食品药品是安全的;从小作坊到国有大企业, 整个社会也不能保证任何一个企业不去制造有问题的食品药品。而对消费者来说, 从最初看到这些新闻的“触目惊心”到今天变成了“基本麻木”, 中国人似乎不得不习惯于这种“相互投毒”的生活。明知道“有毒”, 每天却不得不“吸毒”。人们强烈呼吁能吃到放心食品药品。
(2) 食品药品的质量问题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
食品药品是特殊的商品, 比其他任何商品都更密切的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一日三餐人们都离不开食品, 生病了更离不开药品。如果人们一日三餐都吃着问题食品, 生病了又服用着问题药品, 长此以往, 人们没有了健康, 还怎么生存?国家还怎么发展?同时人们的身心健康了, 幸福感也会大大提高, 这不也正是众望所归吗?
(3) 食品药品院校德育教育的作用“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有了道德的束缚, 在经济利益面前, 从事食品药品行业的人们就会慎重考虑, 从大家的身心健康出发, 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从而杜绝问题食品药品的生产与流通。至少不会为了一己私利, 而肆无忌惮的故意生产问题食品药品, 从而危害人们的健康。
总结
而德与才的孰重孰轻, 坊间一度流传着这样几句话:有德有才是正品, 有德无才是次品, 无德无才是废品, 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如果追溯, 早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就曾给出了最为精辟的论断:才者, 德之资也;德者, 才之帅也。成才首先要有德。希望所有的学校特别是食品药品院校不要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而忽略了德育思想的培养。应该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以更好的为大家的身心健康服好务。食品药品的质量问题需要大力整顿, 但只有加强德育教育才能让人们从心底深处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最大范围的杜绝食品药品的质量问题。
试想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到步入社会都是在一个道德素质整体水平都很高的环境下成长, 那么他可能从来都不会有违背自己良心的念头, 到时候整个社会定会难以出现现今严重的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所以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蔡笃瑜.关于高校德育教育环境优化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1 (27) :60-61.
7.浅析中职学校德育教育 篇七
【关键词】德育教学 教学模式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1
一、建立和完善德育教学工作体系
1、作为中职学校,应形成以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为主,任课教师为辅的德育教育工作体系
建立以德育教学为主,其他活动为辅的德育工作制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各项教育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管理、全程参与互动的德育教育局面。同时,还要注重在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对学生渗透学会“做人、做事、学习、思维、尝试、体验、创新、生存”的思维意识,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信息运用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以及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紧密联系。作为学校,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发展学生个性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和相应企业文化教育,为学生将来顺利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做好铺垫。更重要的是,學校要充分调动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担负起德育工作的职责与任务,树立每个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心理观念,促进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德育教学工作,尤其是教师,一定要起到自身应有的榜样作用,在学生面前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渗透。此外。班主任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具体要求,给学生讲解国家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以及职业规划等理论知识,向学生灌输社会公德意识,并积极开拓德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渠道,切实落实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作为德育任课教师,更应积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充分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对学生实施切实有效的德育渗透。
二、不断创新德育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中职德育教育也应该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德育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德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改进。从德育课程的建设方面来说,要坚持爱国主义的主线,立足于公民的基本道德、法律意识、文明规范、职业道德,在所有学科中全面开展德育教学渗透,并综合利用研究、探究、讨论、课件等各种手段,结合时事政治与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素养。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实训,实现中职学生与具体职业道德行为的零距离。
三、通过校园文化渗透德育教育
1、校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来渗透德育教育,无疑能起到高效的推动作用
中职学校应将校园文化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与洗礼。例如,通过创建校园德育报刊、德育宣传橱窗、广播宣传等方式来宣传德育知识,还可以成立自我管理的学生团队、协会、组织等,定期开设德育选修课程、设置文化走廊、展示学生的好人好事、开展文体方面的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旅游、参与社会调查等,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同时,学校还应努力创设有利条件,促使学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相互衔接,建立“以市场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教育体制,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行为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2、用言传身教影响学生自律意识,促其良性发展
要育人须先自律,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是任何教科书、任何说教、甚至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都不可取代的。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自身形象每每时每刻都教育着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品格、仪表、情感都给学生以表率作用。通过学生耳濡目染,形成一种无声的教育。孔子说:“其身正,不令也行”,由于教师的特殊身份,大多数学生总把教师看做接近者中最正确、最博学、最道德、最崇拜的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往往是父母深感不及的。如果教师知识渊博、品格高尚、勇于奉献、宽厚待人、关爱并尊重学生,自觉自律,言行高尚,那么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由于对教师的认可心理而促进自己的道德同化,自律意识增强,逐渐形成良好的言行习惯。教师的身教、自律的意义还在于教师往往是社会的公众形象,教师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与社会的理想形象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影响到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律意识的形成。“自成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讲“自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具体化,体现师生的共同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自信、自强、自律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信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较高理想追求,刻苦顽强的学习精神,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爱护集体团结同学,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同时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意识
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的心理素质发育尚不成熟,心理的承受能力也较差,因此,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此外,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的情绪及心理变化,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充分感受温暖的人文气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主编. 德育新论(新世纪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
【浅析心理教育与德育】推荐阅读:
浅析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11-09
分组实验中学生不良心理特征浅析11-17
浅析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06-16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10-24
浅析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困惑与对策07-09
论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关系11-08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1-14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研究汇报08-23
浅析听课与评课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