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诗词

2024-08-28

国庆节的诗词(共11篇)

1.国庆节的诗词 篇一

一、解诗题,知诗人

诗歌语言凝练,它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丰富的内容渗透到最典型最精约的形象中。诗歌的标题也不例外,它往往可以给我们不少提示。如《山居秋暝》诗题中“暝”的意思是“落日黄昏”,从标题便可知,诗歌写的是深山秋日黄昏之景。《望岳》标题中的“岳”指的是东岳泰山。诗歌扣住“望”字,主要写诗人远望泰山的所见所思。

孟轲在《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说,要正确理解一个人的作品,就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思想等都会在诗歌中有所体现,并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

二、以读激趣,重视积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古诗词的学习同样至关重要。由于教师的教法不到位, 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味同嚼蜡, 索然无味。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应先从培养兴趣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读诗,感受古诗词中的和谐美、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和艺术美,从中体验到读诗的乐趣,自然就激发了学习古诗词的欲望。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自身要有信心和耐心, 且要借助多种诵读方式。学生一旦有了兴趣,教师就要抓住这一契机,趁热打铁,帮助学生扩大诵读面,加大诵读量。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表明积累对学习古诗词非常重要。学生不仅要积累初中义务教科书本上的古诗词,更要漫步古诗文化艺苑,尽情饱览奇珍异品。积累的途径很多,但声情并茂的诵读是基本环节。在积累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强调诵读的节奏、韵律, 尤其是学生要用心灵去体验,用情感去碰撞。这样积累的东西,才会活起来。才能真正融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做好了这一步,后面的“知”诗、“悟”诗就有了稳固的基石。

三、探究意境,领悟感情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和诗中描绘的形象画面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歌的主旨通常是借助意境表达的。因此,抓住诗歌所描绘的形象画面理解感受诗歌的意境,有助于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由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一系列单个意象组合,形成一幅藏情于景的通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

四、品味意象,培养记忆能力

1.通过词语的对比 , 加深学生记忆 , 了解诗、词中的用词准确性。如在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这是一首描写西湖春景的诗。为了让学生迅速理解诗人选择的意象,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将“浅草”与“长苇”、“乱花”与“落花”对比,连中下层的学生都知道这几组对比中,是写出了早春特有的景物,并准确地把握了作者对西湖赞美之情。接着把握诗的重、难点。这比单纯的讲解效果好得多。

2.穿插背诵 ,训练学生记忆能力。让学生不仅从美文中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还训练记忆能力。可以采取穿插记忆背诵的方式,如课上教李白的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就穿插背诵与之内容相关的诗,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渡荆门送别》等,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开掘。

五、赏析改写,抒发个性感受

1.自由赏析式:这种形式没有任何限制 ,可应文而生 ,如换字式、画面描写式、人物评价式、看法辩论式、名句赏析式,等等。学生全凭感觉说话,可直接叙说对诗词的零碎理解,也可描写画面,甚至是由一字一句一景一物联想开去,形式不拘。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可进行关于“绿”和“到”“吹”等的换字比较,可想象描写江南风景;杜牧《赤壁》可针对杜牧关于赤壁之战的看法谈谈自己的历史观;文天祥《过零丁洋》则针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联系文天祥的经历及其他历史人物,谈谈关于保持自身节操志向的问题。通过一个个细小的点的突破,慢慢达到走进诗词空间的目的。

2.改写式:改写不失为初中学生理解诗词最好的形式。改写“即进行再造想象,使无声的文字成为激情的语言,使无形的画面变为栩栩如生的形象”。改写基本目的是让学生在诗词句子的理解基础上训练对词句的联想和想象, 然后扩充成完整的篇章。改写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达到“沟通诗人和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被美的境界所激发的感情与诗人所寄予的情感产生共鸣和交流的目标”。

六、扣住诗眼,把握全篇意旨

所谓“诗眼”,“词眼”,即全篇的点睛之笔。其往往是一首诗或词中最精炼传神的一字,也是诗人千锤百炼的硕果。它体现一首诗或词的灵气,道出了作品的深刻意蕴。鉴赏一首诗或词,如不能发现并把握其诗(词)眼,就很难读懂其作品。古诗词中,动词充当诗(词)眼,占了相当篇目。苦吟诗人贾岛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关于“推~敲”的故事传说,足见古人在动词上苦下工夫。“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一“闹”字,将春意盎然、生机蓬勃的美景渲染得淋漓尽致。当然,还有“犹”“更”等虚词 ,点睛传神 ,必须重视。因此 ,用“一字千金”评价诗(词 )眼 ,一点也不为过。此外 ,也可通过一首诗中的关键句、中心句、重点句进行赏析,透视全篇,把握诗词的意旨,揣摩诗中传达的情感。

古诗词教学只有调动了学生欣赏诗词的情感, 把握住了诗词中的意象,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收获,才能做到读写结合、知能结合,加强思维训练。

总之,古典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中的宝贵遗产。古诗词教学应引导学生在诵读与品味中,主动融入诗词意境,体验生命的快乐;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进而实现创造美的更高目标。

摘要:古典诗歌是中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然而中学生对诗词鉴赏大多停留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无法拓展到课外优秀诗词,很多学生在面对古诗词阅读题时难以下手,往往出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形。针对这一问题,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古诗词的赏读整理出一些方法和技巧,希望为中学生真正读懂诗词、品读诗词提供方法借鉴。

2.诗词故事给古诗词教学的启示 篇二

启示一:走进故事,事中识诗人

诗词故事是编者根据古诗词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生动地介绍诗词作者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学生读了故事,了解了创作背景,再来学习古诗词,就很容易亲近作者,理解诗词,进入诗词的意境。

[案例1]《清平乐 村居》一课教学的开场片段

师:想听故事吗?

生:想!

师:(满怀激情地)话说宋朝时,金兵大举入侵,国家山河破碎,人民纷纷起义。济南的起义军里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年轻人,才二十多岁就承担了拟定全军文书、保管军中大印的重任。一天,有人报告由他举荐的义端和尚偷走军中大印逃跑了。首领大怒,要杀他问罪!这位年轻人冷静地分析了义端和尚必定是投降金人了。于是他立下军令状,跨上骏马向金兵的营地飞奔而去,一路上翻山越岭,终于追上了逃窜的义端。义端跪地求饶:“我知道您力大无比,求您不要杀我。”这位年轻人不为所动,手起剑落,砍了义端,夺回军印,回营复命。这位年轻人就是辛弃疾。后来,他不断地向朝廷建议抗金,但都没被采纳。

师:(出示辛弃疾画像)看看这张画像,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可以用骁勇善战来形容他。

师:只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意见不被采纳! 42岁时受投降派排挤,被罢免了所有官职。辛弃疾就来到了江西上饶县一个宁静的小乡村里隐居。一天归家途中,他看到一户农家平静的生活,心中很是感动,就写下了一首词,词题是“村居”。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讲这个关于词人的生动的故事,不露痕迹地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对于他们来说,辛弃疾,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历史人物,他智勇双全、对国家赤胆忠心,怀才不遇的鲜明形象可触可感。带着对词人的亲近感、认同感再读这些诗词,学生自然更容易走近诗词情境。

启示二:还原画面,画中会诗义

一首好诗犹如一幅形神兼备的艺术画面,每一篇诗词故事都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在读者眼前还原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小学生凭借故事中对物象的具体描述,理解艰深难懂的诗句就容易多了。可见,采用画面还原法,把凝练含蓄的句子还原成形象的画面不失为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的好方法。

[案例2]《江雪》一诗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人们常说“诗中有画”,意思就是说我们读了一首诗,眼前就仿佛出现了一幅画。如果今天我们要把《江雪》这首诗变成一幅画,你觉得画面上该画些什么?请你读读诗,画一画。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画?请说说这样画的理由。

生:(展示画)我画了很多座山,很多条小路。因为诗中写到“千山”“万径”。

生(反驳):小路都被大雪覆盖了,应该画不出来了;

生:从“鸟飞绝”的“绝”可以看出鸟儿都飞走了,所以我就把天空画得十分的干净,白茫茫的。

以上教学片段中,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把凝固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这个还原的过程,即为“举像”的过程。在还原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千山”“万径”“绝”等字词的意思,更难得的是凭借原有的图式经验和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沉潜到诗句之中。其次,诗句表达的意境是由一个艺术画面构成的,阅读古诗,不能孤立地理解一个个物象的意思。而这种画面式的还原就是一种整体的建构,它有利于沟通物象间的联系,让学生整体感受画面的内涵,进而体会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思想感情。当然,这里的画面不仅仅指静态的,也可以是一个动态的场景;也不局限于以画还原,还可以采取演一演、写一写,甚至唱一唱等方式。

启示三:意与境会,境中悟诗情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可见,“造境”对于学生悟情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再看诗词故事用以包“诗”的“文”,绝对不是对古诗诗句的简单直译,那些描述性的語言起到了很好的“造境”效果。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句的意思是:在这遥远的地方我也可以想象到,弟兄们在家登高、人人佩戴茱萸时发现少我一人,正思念我呢。而在课文中是这样描述的: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学生读着这情真意切的语句,很自然的就置身于“思念”的情境中,感悟到诗人深深的思乡情,这就启示我们感悟诗情必须伴随着对诗境的体验,“造境”和“悟情”是水乳交融的。

[案例3]《清平乐 村居》的教学片段

师:除了喜欢这几个儿子,还有没有令词人心生喜欢的?

生(捂着嘴笑):我从这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感受到,那对老夫妻恩爱的样子是作者所喜欢的。他们甜甜蜜蜜的,说着亲热的话,还喝点小酒,多让人羡慕呀!

师(笑着说):是呀,这老两口,有房,有田,还有着两个勤劳孝顺的大儿子和一个顽皮的小儿子,他们在亲热地聊些什么呢?走入词中,你就是老婆婆(指着全班女生),你就是老公公(指着全班男生)。把你和老伴的对话写下来。

师:谁先写好就站起来读。(生写)

生:老伴呀,你看咱们的生活多好呀!有了这三个儿子,咱们以后的生活就有了保障。

师:是呀,还是你这个当爹的教育得好呀!

生:老伴,你看咱们的小儿子多可爱呀,一点烦恼也没有,真让人羡慕!还有那两个大儿子,多勤劳呀!

师:那还不是你给我生的好儿子,还要感谢你喽!

生:老婆子,你看咱家的豆田长得多好,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生:老头子,咱家的鸡长得也很肥,今晚我杀一只鸡给你补补身子。

师:那谢谢你了,老伴。来,让咱们再喝一杯吧!这里的“醉”仅仅是酒醉吗?

生:还有陶醉。

师:这就是“酒不醉人——”

生:(齐)人自醉。

很多老师教学这一句词的时候仅止于让学生理解“吴音”“相媚好”的意思,对“醉”的理解停留在喝了点酒,有点微醉的层面。而这位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抓住“相媚好”,让学生想象老翁媪会说些什么,而且是以第一人称对话交际,营造了农家朴素恬静的生活情境。由境入情,情景交融,学生自然就走进了老夫妻俩的内心世界,深得这“醉”的内涵。

诗词故事中的“文”,为学生搭建了自主走进“诗词”的桥梁,与“诗词”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也应该借鉴诗词故事的匠心所在,追求诗词与人、诗词与画、诗词与境的妙合自然、和谐统一。

3.庆祝国庆节诗词 篇三

杨学军(宿迁)

战火连绵动上苍,血书青史说存亡。

忠魂不朽江山固,天宇光明日月长。

增国运,铸诗章,中华本色是辉煌。

硝烟尽处丰碑在,敢问当年热与凉。

欢度十一

曹建(宿迁)

鞭炮声声响,灯笼挂起来。

中华逢盛世,百姓乐开怀!

一剪梅。 贺国庆

文/左太才(云南)

举国上下喜若狂。民族富强,国运久长。

神州特色岂寻常。旗帜飘扬,业绩辉煌。

快马加鞭向小康。昂首东方,奋进兴邦。

社会和谐百花香。国也风光,民也风光。

七律 . 祖国颂

文/左太才(云南)

金风送爽桂花香,华夏处处旗帜扬。

反腐倡廉人意顺,扶贫济困众家康。

中央立策指航向,举国遵循社稷昌。

改革创新增福祉,和谐社会乐无疆。

中国梦

文/左太才(云南)

喜颂中枢气势雄,凌云壮志震寰中。

4.国庆节的诗词 篇四

一、古诗词阅读的趣味性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一诗的前几句会让你感到似曾相识, 但接下去几乎每首都会出现的生字和大部分没有韵脚的句子, 以及《颂》一味的歌功颂德, 应该会使你感到沉闷。注释和赏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意。名家的解读延伸出社会发展对人性影响的观点, 可能会让你耳目一新。于是, 男女之间的爱恨纠葛, 征夫思妇的怨和愁, 小公务员等下层人士的牢骚满腹, 相见欢, 离别苦, 母子亲情, 纷至沓来。字里行间, 相似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生产方式, 是不是也让我们体验到了不同的生活呢?

读《离骚》, 忆屈原。在一次诗歌朗诵会上, 县诗社老先生两句一“兮”的抑扬顿挫, 曾一度成为我们这帮年轻人的笑柄。读完《离骚》你会发现, 那些“兮”字可不简单!它们倾注了屈原太多的忧愤之情, 非如此不能抒发内心的感受。每一个怀才不遇的人, 每一个正直不阿的人, 相信都能从诗句中寻觅到自身的情感脉络。屈原的死是一种选择, 任何人都有选择生死的权利。我们需要做的, 是在创痛中坚持自我, 完善自我。

《古诗十九首》注解:“组诗名, 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 追求的幻灭与沉沦, 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这十九首读起来, 生僻字较少, 五言句式颇为工整, 偶句压韵一韵到底, 感觉比《诗经》容易理解, 也通顺得多。可是, 不看赏析, 还真不知道诗里的那些道道儿:有通篇看似劝导实则反讽的《今日良宴会》, 有正笔反用的《客从远方来》, 有多重主人翁相互悬想的《涉江采芙蓉》等, 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构思。以前学过的语文课本好象没有《古诗十九首》的内容, 大概因其基调偏于消极, 不利于引导积极、健康的心理成长。其实在我看来, 人总会遇到一些挫折, 小的挫折可能会让你灰心丧气几天, 大的挫折甚至会让你颓废好一阵子。人在纠结的时候会思考, 思考是痛苦的, 但却是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所必须经历的。

《唐诗三百首》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五、七言的律诗绝句自不必说, 李白的乐府《蜀道难》、七言古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白居易的七言古诗《琵琶行》, 哪个不让人感到酣畅淋漓、大快朵颐呢?读唐诗不能不关注李白和杜甫。我曾拿律诗的要求对照李白, 生性浪漫的人应该不太愿意受形式的束缚吧, 他写律诗相对较少, 且在平仄上有不少出入。杜甫就严谨多了。李白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 虽仕途不甚得意, 但毕竟生逢盛世。杜甫小李白11岁, 正赶上国事衰落、安史之乱, 忧国忧民的他无法洒脱, 字里行间多是民生疾苦。这大概就是诗仙和诗圣的区别吧!仙人乐, 圣人苦。他们的目光一个在天, 一个在地。有谁不向往神仙般的生活呢?人生际遇各不同, 但不影响我们用手中的笔, 记录自己的内心世界。

提起《宋词》, 最先想到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一首俏皮一首愁。这一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就从唐五代流到了北宋。是不是皇帝的词里做得好个愁情, 后世的文人就争相效仿呢?也罢, 谁没有个愁的时候, 那就把愁情发掘它个淋漓尽致。要学学人家柳永、晏几道, 虽说是和下层的歌妓打交道, 但毕竟是真实的内心感受, 愁得贴人心, 愁得接地气。若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还不如那几首佚名词, 管你王侯将相、才子佳人, 我只关注我的生活, 反而来得清新、自然。《蝶恋花》《鹊踏枝》, 《雨霖铃》《长相思》;《忆秦娥》《浣溪沙》, 《相见欢》《女冠子》。单看看这些词牌, 怎不叫人“花间”, 怎不令人“婉约”?苏轼不简单, 他硬是用儿女情长的《念奴娇》, 做出了豪情壮志的《赤壁怀古》。中秋诗文到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可以观止。能得苏轼这样的朋友把酒当歌, 不枉此生。南宋偏安的小朝廷, 最终也没能摆脱亡国的命运, 这是爱国志士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这段时期, 词人们的儿女情长、春愁春恨只能暂放到一边, 内容也以慷慨激昂, 呼吁朝廷重用主战派收复失地的豪放派词作为多。当然, 在大势所趋下, 也有无奈消极引退, 回归田园生活的词作。文学作品可以承载人各种各样的思想感情, 不管它们能否影响到他人, 但至少可以释放一下自己的心情。

二、关于创作的一点心得

诗词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四言, 到五言, 到七言, 到长短句;从格式严格的律诗、绝句, 到灵活的词牌、曲牌。在一种艺术形式发展到颠峰后, 又走向另一种形式。前人的成就无法望其项背, “带着镣铐的舞蹈”也没那么容易跳得好。因为我是由一名理工科毕业生转到从事艺术创作, 一开始不懂从哪里着手, 被领导逼得急了, 再加上当时正在学习《唐诗》和格律要求, 就做了《催文有感》这首诗:“额旁筋一根, 动笔费千神。应笑无知我, 空空岂作文!”平仄是符合要求的, 韵脚也压上了, 但对仗就兼顾不上了。又因为半夜起床听到隔壁的母亲骂夜哭的婴儿, 想到为自己女儿两年间的夜夜充奶粉经历, 做了《夜思》这首诗:“深更白炽光, 闻斥夜哭郎。起夜思难睡, 养儿几度忙。”好象在哪首歌里听过“炽”这个字可读第四声, 结果一查字典发现不对, 又想不到合适的字来替代, 首句的平仄肯定是不符合规则了, 对仗同样也没有兼顾。依我看来, 诗词创作首先得有强烈的情感诉求, 但又不能仅凭一时冲动, 要把冲动沉淀下来, 积累到不得不说的时候, 文字自然而然地就从脑子里蹦出来了。这个时候, 有已成的合适的形式可供表达当然最好, 如果找不到, 让它自由地从心中流出, 也未尝不可。

三、结语

5.国庆节的诗词 篇五

古典诗词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高中阶段,诗词更是作为一门独立的选修课程进入高中语文课程体系。“高中语文设置选修课是为了进一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不同的学生有所侧重地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以适应及满足其兴趣和潜能、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需要。”[1]高中选修课程设置了五个系列,其中诗歌与散文是作为一个板块提出的,而在具体的编排上两者又是分开的。相对来说,诗歌这个板块的重要性比其他几个板块更为明显,因此,大多数学校都会选择开设诗词这门选修课。而在具体的教法上,很多教师会沿袭他们在必修课教学中的那些手段,如诵读法、鉴赏法、知人论世法等,这些精细化的教法在选修专题上使用时费时费力,效果却不是很理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惧怕抵触的情绪和敷衍了事的心理。其实,选修课教学大可不必墨守成规,应该适当创新。“选修语文课的教学必须避免采用必修语文课的教学方式,过分精细面面俱到地去分析讲解和练习”[2],但是创新并不是可以无所顾忌地玩花样,而是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个章法就是课程标准中制定的教学目标。在诗歌与散文板块,课程标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增加传统文化积累,学习鉴赏方法,领悟艺术魅力,提高文学修养,尝试创作这几个方面”。[3]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笔者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设置了一个课外活动,即开展了一项古典诗歌创作大赛的活动。在诗歌体裁上只要求学生写近体诗,评选办法是:在收集所有同学作品后,由老师打成电子稿出示在PPT上,隐去姓名等个人信息,由全班同学评阅选投,按得票高低排列名次,并对获奖同学颁发奖状和奖品。在比赛开始之前,笔者又专门在两个班级各花了一节课时间温习和讲解了近体诗的相关知识。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对于这个比赛充满了热情,到截止日期,笔者统计了一下,两个班级一共收到103份作品,而这两个班级的人数只有81人,这里面还包含了一些外班同学的作品。笔者将这些作品录入电脑制作成PPT,然后利用课堂时间和学生们一起评选。通过激烈地讨论,最终产生了一、二、三等奖。活动结束后,笔者将获奖作品贴在教室后面加以展示并给获奖同学颁发了奖状和奖品,所有参赛的外班同学笔者也给他们准备了相应的纪念品,以肯定和表扬他们对于古典诗歌的热爱和参赛的热情。这次活动可以说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的诗词学习也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诗词创作对于高中诗词选修课的辅助作用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一直以来,学生学习诗歌都是在课堂中进行的,教师教授特定的篇目,学生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跟着教师设定好的思维轨迹来参与学习,不论是诵读还是鉴赏,学生都是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的,即使学生有自主思考,那也是围绕着特定的主题来展开,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是被动的,思维的空间相对来狭小。而参与比赛则不同,学生一下子就由学习的被动者变成了学习的主动者,从后方被推到了前台,他们需要思考近体诗到底是什么?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才能写好诗歌?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如何才能写一篇令人满意的诗歌?而这些问题是以前学习过程中从来不需要思考的,这样一来,自身的角色就转变了,由学习上被动的接收者转变成主动的寻求者。传统的刺激——反应模式就变成了需求——反应模式。在内需的推动下学习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伴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对于诗歌的了解程度也在逐渐地加深,对于诗歌的兴趣也在逐步提升。在这种方式下获得的知识是有目的性的,另一方面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技能也会使他记忆深刻。这样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在诗词学习上的效率,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于诗词的理解,提高了鉴赏能力

程千帆先生说:“研究诗最好能够写点诗。”他还说过:“如果的那些诗论还有一二可取之处,是和我会做几句诗分不开的。”可见写诗对于了解诗、理解诗的作用。平时在教授诗歌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涉及到诗歌的相关知识,例如诗体、格律等,但学生未必真正了解,只有到了自己需要运用的时候才会真正地去走近它,研究它。会使用才是真正地掌握。另外,诗词的创作过程还有助于学生提升鉴赏水平,自己的诗怎么样?别人的诗为什么比自己的好,好在哪里?为什么有些诗句可以流传千古?这些都是艺术鉴赏方面的,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必然需要关注与思考,在这样不断地思考研究中,他们对于诗歌的鉴赏兴趣和鉴赏水平自然都会逐渐提升,对诗歌的感觉也会越来越敏锐。正如程千帆先生在《闲堂自述》中所说:“从研究角度来说,创作经验愈丰富,愈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理解他人的作品也就愈加深刻。”[4]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写作能力

高中生在作文上往往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描写缺乏,抒情泛滥,以抒情代替描写,平铺直叙,缺乏典型而细腻的描写。这些是造成中学生记叙文能力平庸、水平低下的最主要的原因,而中国古典诗词贵在含蓄,言约而意丰,讲究选择意象与营造意境,讲究练字等。因此,创作诗词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他们需要思考如何去选取主题;如何言简意丰的地表现主题;如何更好地选择意象,营造意境;如何更好地去表现某种情感;如何让自己的诗歌有韵味。通过这一系列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学生会对于语言的把握有一定的感觉。他们会在以后遣词造句的时候更加慎重,会事先咀嚼品味,比较差异。在抒情的时候会思考如何做到含蓄隽永,不露声色。短时间内学生的作文水平可能不会得到迅速提高,然而通过这种活动的参与和训练,他们会获得一种意识,而这种意识会引领他们走上作文写作的正途。

创作一篇高品质的诗歌对于目前的高中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他们既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专项训练,也没有古典诗歌创作的外在大环境。但是我们的目的并不在此,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活动来辅助高中诗词选修课的教育教学,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走近中国古典诗歌,去学习和探索它的特质,去发现与感受它的魅力,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提高鉴赏能力,进而培养他们对于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参考文献:

[1]巢宗祺等主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唐建新主编.今天怎样教语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程千帆.闲堂自述[J].文献,1991,(2).

6.难忘的国庆节 篇六

“我想去旅游!”我兴奋地喊道。

“现在旅游人好多哦。”

“去购物吧!”妈妈说。

“天气这么热,人又多,逛街太辛苦。”

我们的建议都被爸爸一一否决了。

“那您说去哪?”我问爸爸。

“哈哈,去乡下看望你奶奶,奶奶上次生日我们不是没时间去嘛,这次我们回去好好补偿下。”

“好了,咱们走吧。您早就筹(chou)划好了,还假心假意装民主……”

在一阵愉快打闹声中,我们出发了。

乡下的空气真好,带着泥土的芳香,清新扑鼻;金灿灿的稻田,连接着望不到尽头的大山。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看中央电视台的庆国庆节目。见我们来了,甭(beng)提多高兴了,连忙给我们沏(qi)茶。

爸爸忙着和邻居们打招呼,我呢,像小时候一样,屁颠屁颠地跟在奶奶后面。

奶奶可忙了。这不,奶奶拿着鱼食盆子和桶子出了门,我好奇地跟着。奶奶家离水库很近,小渠道、小溪、池塘里面都有很多的鱼。原来,奶奶准备抓活鱼给我们吃呢。

我们来到离家不远的一个池塘,奶奶麻利地撑(cheng)起竹竿,把沉在池塘里的鱼网提上岸,只看见许多小鱼在里面活蹦乱跳着。瞧,还有几只小虾想当逃兵呢,呵呵,被我逮(dai)了个正着。我小心翼(yi)翼地把它们放进准备好的桶子里,奶奶再把鱼食放进去又撒(sa)下网,用来吸引鱼儿。

一会儿工夫,我们收了好几次网,很快就有了半小桶小鱼。

“乖孙,我们回家咯!”奶奶收拾起渔具,我提着我们的“战利品”往家走。

隔壁家叔叔看见奶奶,忙着打招呼:“还是您老人家勤快啊,儿孙回来,又有口福啦。”奶奶回应道:“这不日子好过了嘛,我也让儿孙享受我的战果。”

中午,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爸爸禁不住问:“怎么一下子就收获了这么多鱼?”奶奶解释起来:“你以为还是以前啊,现在村里搞旅游开发有钱了,挪(nuo)出一部分经费在春耕的时候下了鱼种,现在这时节自然多了。”爸爸听了,笑呵呵道:“现在的日子好过了啊,今天是国庆,来,我们干杯,祝愿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在一片片欢笑声中,我感受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也感受到了奶奶她们生活的变化。日子舒服了,人们和谐了,这个国庆真难忘!

(指导老师刘资颖)

编辑的话

7.国庆节的诗词 篇七

关键词:诗词教学,有效性策略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其意蕴深刻, 情感丰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然而, 由于古诗词距今年代久远, 写作背景复杂, 内容高度凝炼, 情感含蓄深邃, 不少教师缺乏对教学方法的探究, 使古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层面上, 以致原本完整和谐、充满活力的诗词艺术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解说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号, 其中所蕴含的意境美也消失殆尽。近来, 笔者一直致力于古诗词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 乐在其中, 受益匪浅。

一、在资源整合中把握教材。

1.齐现同一主题作品。

小学阶段不少古诗词虽然作者、背景不同, 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在教学时可改变传统“逐环教学”、“逐首教学”的模式, 整合资源, 凝聚主题, 采用“精读一首, 带读一组”的教学方式, 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融会贯通。如笔者在教学边塞诗《出塞》、《从军行》时, 就以“悲”和“壮”为主题, 采用“合—分—合”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先整体入手, 读《出塞》、《从军行》, 找能反映边塞特点的词, 奠定内容基础;继而分步教学:让学生从“人未还”中感受征人之“悲苦”, 从“终不还”中感受征人之“豪壮”;再整合质疑:沙场上, 征人们的“愁苦”、“悲凉”怎么不见了?通过整合朗读, 体会征人们把“悲”埋在心里, 把“壮”挥洒战场的豪迈气概, 从而感悟边塞诗“悲壮”的特点和情感基调。

2.整合同一题材作品。

以题材为桥梁, 可以带领学生对比体会, 加深理解。如在学习《望湖楼醉书》后, 出示另两首写西湖的古诗《饮湖上初晴雨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提出自学要求:这两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三首诗的地点、时节相同, 但描写的西湖景色不同, 描写手法多样。让学生比较阅读, 调动了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 并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 建构自己的理解, 更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

3.拓展同一诗人作品。

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 不仅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 还可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比如, 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 补充学习《送元二使安西》等。在此基础上, 开展古诗综合实践活动———“了解诗佛王维”等, 丰富学生的古诗词知识, 激发他们不断积累的兴趣。

二、在吟哦诵读中涵咏诗情。

让古诗词教学弥散醉人的芬芳, 教学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句, 细细品味文本的节奏和肌理, 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 感悟文本的空白意义, 直指作者的心灵, 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

重视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让学生渐入佳境, 读出层次。如执教《题临安邸》时, 笔者这样指导学生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随着课件所展示的“清明上河图”, 感慨发自肺腑:“曾经多么繁荣的景象, 但却被那些只会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们已经一一葬送。想到这一切, 你着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酒囊饭袋们!”于是, 学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质问:“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充满了心急如焚的焦虑。教师又提示:“你们忧虑吗?再问!”于是, 学生再读, 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担忧。紧接着, 教师再提示:“想到临死还牵挂国家统一的陆游, 想到‘南望王师又一年’的遗民们, 你们憎恨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 学生们瞪大眼睛, 紧握拳头, 声音里充满了愤慨、憎恨。在这扣人心弦的“三问”中, 学生每一次的激情朗读, 层层深入, 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感受着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三、在浮想联翩间入境悟情。

诗重想象。古诗词教学中要唤起学生情感体验, 产生共鸣和移情, 引导他们由此及彼, 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 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 才能入境悟情。情要靠“象”去显。贯通生活与诗句的问题, 激活了学生言语活动的创造性, 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有情有趣, 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始终在文本语言的内部快乐进行。

四、在链接生活中仿创诗句。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诗歌的特点, 以景与情的触发点为语言转换枢纽, 充分利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作, 让学生通过转换语言完成对古诗词的体验、感悟、积累和运用, 激发情感, 提高活用语言的能力。笔者在教学《赠汪伦》时,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仿写送别诗。学生们兴趣盎然, 亲情、友情跃然纸上。一生写到:“妈妈帮我织衣服, 一针一线密密织。绵绵纱线细又长, 不及妈妈爱我情。”模仿诗歌的表达方式, 进行有创意地表达, 能促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信息加工、处理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引导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自主探究。

此外, “借助插图编故事”、“串连课文和古诗”等也不乏为有效的教学策略, 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8.国庆的组诗词 篇八

(一)大巴车上(新韵)

平畴百里近京畿,夹道青杨箭后移。

车水风驰轻掠过,大巴无语向东西

(二)列车上(新韵)

经由最大庄,满眼是秋黄。

午后辞京户,日薄来异乡。

孤乘别绪重,隧道入黑长。

吟赋词难断,草成犹感伤。

(三)到站

一夜到江南,扶摇万里船。

平畴着绿野,醒梦看庐山。

(四)南方

1、家中

飘香丹挂醉凝眸,板栗深红向晚秋。

表册三金接续对,礼花鞭炮间停休。

屏观箭羽繁星闪,心慕鲲鹏四海游。

倚剑长天云汉指,风携一叶大江流。

2、住所

铁树生南国,枝繁倚雨清。

道旁栽绿竹,小巷拥青坪。

如水人流涌,似星商户盈。

侬音难解意,窈窕楚腰轻。

3、观屏(新韵)

诚备一桌席,盛邀敬汝师。

香茗盈兰室,杯酒沁心脾。

墨染胸中意,手书桃李诗。

芬芳吟客远,遥寄此情依。

4、赣江

蜻蜓掠水飞,清澈见魚肥。

掷石探深浅,摇船吟翠微。

细沙堆岸卵,堤坝草葳蕤。

荇菜随风偃,江流暮霭垂。

5、寻踪

吾妻闪亮眸,故地又重游,

雨打残窗户,江依大铁牛。

顽丫泥土甩,凉粉腹中流。

忆昔多童趣,而今鬓已秋。

6、南松(新韵)

南方落叶松,与北似雷同。

立志冲云汉,凌寒树干空。

7、夜市(新韵)

灯光摇曳影扶疏,醉眼霓虹酒一壶。

此刻人流迎庆典,正值丹桂入新庐。

侬音小女身边落,商铺美眉十指涂。

胜景只能吴越有,朔方街冷夜空无。

8、小园

丹桂远飘香,晚蝉鸣树行。

华灯悬巷尾,粉黛涌街坊。

精选仪心货,重挑换季装。

纷纷挨踵至,迁客在南方。

9、闹市(新韵)

弦月似银镰,潇潇叶落前。

楚腰拎爱犬,音响动长天。

日暮方消暑,夜深微觉寒。

9.诗词叠字的艺术魅力 篇九

诗句中运用叠字手法, 不仅形式整齐, 语感和谐, 悦耳动听, 节律感强, 增强旋律美, 易诵易记。古诗中运用叠字, 《诗经》中已滥觞。《文心雕龙·物色》盛誉《诗经》中的叠字用法:“写气图貌, 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 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 依依尽杨柳之貌, 杲杲为日出之容, 漉漉拟雨雪之状, 喈喈逐黄鸟之声, 喓喓学草虫之韵, ……两字连形, 并以少总多, 情貌无遗矣。”如“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其雨其雨, 杲杲出日”等等, 不胜枚举。其中,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采薇》) 被称为《诗经》中最佳诗句之一。“依依”写出了柳树枝叶随风摇曳貌, “霏霏”写出了大雪纷飞貌。追昔抚今, 触景生悲, 久戍难归, 忧心如焚。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其六) 》: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此诗三、四句中运用了双声词和叠字。“流连”和“自在”为双声词, “时时”和“恰恰”为叠字, 这样处理, 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 使语意更强化, 更生动, 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叠字“恰恰”还是一个象声词, 可能正是流莺快意的鸣叫声, 激起了杜甫的诗兴, 所以才有这样一首美好的诗篇留给后人, 名不见经传的黄四娘, 也因此诗而名留千古。

再看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一首在当时就广泛传诵的名作。其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等句用了叠字, “历历”是形容汉阳树的, “萋萋”是形容芳草的, 说登上黄鹤楼一看, 汉阳的树木清晰在望, 鹦鹉洲上的芳草浓密茂盛。全诗情味深长, 意境高远, 形象鲜明, 格调优美。而这两个叠字是起了很好的作用的, 不仅增强了诗的抒情性、形象性, 也增强了诗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第二, 运用叠字能够渲染气

氛。

古诗中运用叠字, 能渲染气

氛, 创设一种意境, 或美好动人, 或凄凉悲哀, 或自然写意, 或豪迈壮观。如“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叠字“苍苍”、“茫茫”的成功运用, 从“天”与“野”的角度勾画了一幅迷人的辽阔草原的图画。而“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黄巢《题菊花》) 中“飒飒”两字又写出了秋风的肃杀, 秋景的悲凉。另外如“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 里, 用“溶溶”描绘月色, 烘托宁静美好的气氛, 用“淡淡”形容春风, 突显自然写意的春光。

第三, 运用叠词, 有助于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中, “青青河畔草, 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 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 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 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 空床难独守。”诗的语言用了民歌中常用的叠词, 而且一连用了六个, 但是贴切而又生动。“青青”与“郁郁”, 同是形容植物的生机畅茂, 但“青青”重在色调, “郁郁”兼重意态, 且二者互易不得。柳丝堆烟, 方有“郁郁”之感, 河边草色, 伸展而去, 是难成“郁郁”之态的, 而如仅以“青青”状柳, 亦不足尽其意态。“盈盈”、“皎皎”, 都是写美人的风姿, 而“盈盈”重在体态, “皎皎”重在风采, 由“盈盈”而“皎皎”, 才有如同明月从云层中步出那般由隐绰到不鲜的感觉。“娥娥”与“纤纤”同是写其容色, 而“娥娥”是大体的赞美, “纤纤”是细部的刻划, 互易不得。六个叠字无一不切, 由外围而中心, 由总体而局部, 由朦胧而清晰, 烘托刻画了楼上女尽善尽美的形象相当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容颜丰美、装饰艳丽的妇女形象。六个叠词声、形、两方面的结合, 在叠词的单调中赋予了一种丰富的错落变化。这单调中的变化, 正入神地传达出了女主人公孤独而耀目的形象, 寂寞而烦扰的心声。

最令人称道的是唐代诗僧寒山的《杳杳寒山道》:“杳杳寒山道, 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 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 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 岁岁不知春。”该诗通篇句首都用叠字, 这在古诗中是不多见的。“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 “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 “啾啾”言有声, “寂寂”言无声, “淅淅”写风的动态感, “纷纷”写雪的飞舞状, “朝朝”“岁岁”同指时间, 又有长短之分。八组叠字, 接连使用, 各具情状, 富于变化, 活现出高山深壑中一位僧人的孤寂而闲静的形象。

第四, 运用叠字能够绘景状物。叠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摹状。恰当地使用, 有助于生动形象地描景状物, 使语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 从而增强语言的艺术表现力, 达到情景交融、妙合无垠的境界。

首先, 叠字摹声, 使人如闻其声, 有余韵不绝之妙。《诗经》中的叠字多用来状物拟声, 如“关关”、“喈喈”、“嘤嘤”、“薨薨”, 写虫叫;“蓁蓁”、“菁菁”, 写树叶茂盛之貌;“浓浓”、“湛湛”, 写露水甚多之状。

杜甫非常注意诗句的音韵和谐, 所以杜甫的诗歌中大量使用了叠字, 他的诗歌一千四百余首, 用叠字修辞的诗有三百多首。明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诗中叠字最难下, 唯少陵用之独工。”叠字炼字炼句的难度很大, 但是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能把叠字运用得天衣无缝, 使其诗歌意象情趣横生, 呈现出令人震撼的音意美。如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萧萧”摹落叶飘坠之声, “滚滚”拟江水奔腾之势。“滚滚”虽说是拟状, 但透过江水奔腾之状, 读者自然会联想到它那震天动地的声响, 因此, “滚滚”具有摹声的效果。落叶“萧萧”、江流“滚滚”的声响, 与“无边”、“不尽”的描写结合起来, 描绘出了一幅壮阔而悲凉的立体图景, 极易触发读者联想的神经而“联类不穷”, 使人感到诗韵不绝而玩味不已。

再如“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用“尖尖”角来描写荷叶, 把新荷刚出水面, 小小蜻蜓已立于其上, 蜻蜓荷叶相依相偎, 充满生机的和谐景象描绘得形象而传神。又如“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 诗人用“嘈嘈”、“切切”状声, 再加上“珠落玉盘”的形象比喻, 使得琵琶女的乐律弦声仿佛弹奏在读者的耳畔。

其次, 在诗歌中, 景与情密不可分, 而叠字的巧妙运用, 使诗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欧阳修的《蝶恋花》词, 写一位贵族少妇深闺独守的孤独苦闷之情。开头几句是这样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这几句词描写少妇幽居的生活环境, 用叠字“深深”形容闺阁深院, 又以“深几许”的疑问形式极力强调庭院之深。这样, 三个“深”字叠用, 渲染了庭院幽深、清冷的意境, 描写的虽然只是庭院, 而幽居其中的少妇孤寂、伤怀的形象十分鲜明, 可谓景深、情深, 情景交融, 意境悠远。

第五, 运用叠字能够表情达意。

运用叠字加强了语气, 既可抒发强烈感情, 也能寄托忧愁哀婉之情。在诗词中巧妙地运用叠字, 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李清照的《声声慢》, 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和欣赏, 词中连用七组叠字,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八个叠字, 抒写出作者如有所思, 若有所待, 而终又恍有所失的心情。“凄凄惨惨戚戚”, 是六个双声字, 写尽词不达意人在黄昏梧桐细雨中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的天涯沦落之悲, 也把词人那国破夫亡、愁苦忧伤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量。14字叠韵一出, 几乎关尽后代词人之口。难怪词人们和词评家们称它“创意出奇” (《鹤林玉露》) , “用字奇横” (《词律》) , “句法奇创” (《词微》) 。

清代方有女词人双卿写了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善可与之匹敌, 词曰:“寸寸微云, 丝丝残照, 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 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 人去隐隐迢迢, 从今后, 酸酸楚楚, 只似今宵。问天不应, 看小小双卿, 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 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 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 夜夜朝朝。”全词用双字24叠, 写尽自身凄凉, 情哀词苦, 怨而不怒, 幽深婉曲。清代词论家陈延焯赞其“运以变化, 不见痕迹”, 又称“可谓广大神通矣, 易安见之, 亦当避席。”意为该词不仅不在李词之下, 反倒略胜一筹。

综上所述, 我国古代诗词中许多成功运用叠字手法的佳句。叠字艺术在诗词中运用得当, 一定会为其添光增彩, 很值得今人在阅读中仔细鉴赏, 在写作中注意借鉴, 其营造的艺术氛围和艺术魅力绝不可小觑!

参考文献

[1]《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年9月版, 第133-135页。

[2]《文学教育 (下) 》2007年第04期, 编辑出版:文学教育 (下) 杂志编辑部, 主办: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10.世界各国的国庆节 篇十

从名称上说,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中,称“国庆节”或“国庆日”的有中国(China)、法国(France)等约40个国家;称“独立日”或“独立节”的有美国(America)、墨西哥(Mexico)、菲律宾(Philippines)、缅甸(Burma)等约60个国家;称“共和日”或“共和国日”的有南斯拉夫(Yugoslavia)、扎伊尔(Zaire)、冰岛(Iceland)等国家;称“革命节”的有原苏联、阿尔巴尼亚(Albania)、匈牙利(Hungary);称“联邦成立日”的有瑞士(Switzerland);称“联合日”的有坦桑尼亚(Tanzania);还有的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Australia)日”和“巴基斯坦(Pakistan)日” 。

从日期的含义上说,全世界包括我国在内,约有30个国家以建国日为国庆节;有的是以宪法颁布日为国庆节,如联邦德国(Germany);有的以革命起义日为国庆节,如法国;有的则以国家元首生日为国庆节,如日本(Japan)、泰国(Thailand)、荷兰(Holland)、丹麦(Denmark)、英国(England)等国。有趣的是,这些国家随着国王、天皇或女王的更换而改变国庆节的日期。

一般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国庆日,但是,尼泊尔(Nepal)、瑞典(Sweden)、乌干达(Uganda)、几内亚(Guinea)共和国和丹麦却有两个国庆节。在尼泊尔,一个是“国家民主日”(2月18日),一个是国王的生日;在瑞典,一个是“国旗日”(6月6日),一个是国王的生日;在古巴,一个是“解放日”(1月1日),一个是“全国起义日”(7月26日);在乌干达,一个是“独立日”(10月9日),一个是“第二共和日”(1月25日);在几内亚共和国,一个是“宣布共和日”(10月2日),一个是“人民战胜侵略纪念日”(11月22日);在丹麦,一个是“宪法日”(6月5日),一个是女王生日。

11.国庆节的诗词 篇十一

关键词:古诗词,地域文化,英译,重庆

许钧先生在《古诗词曲英译论稿》中说道:“古诗词曲翻译之难, 恐怕不亚于李白在古时所感叹的蜀道之难。”由此可见, 我国古代诗词在对外翻译上一直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虽然其核心原因可以概括为中西方在历史文化上的较大差异, 但是在翻译实践中却可以看出这种难度的具体表现是多层次的, 它几乎涵盖了词汇、句式、思想传达等所有方面。林语堂在《论翻译》中有言道:“翻译中的许多困难正是主要地源于思维方法上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 翻译学的实质, 即是对人类思维规律及差异的研究。”要想既可以传达出古诗词的原有风韵, 又要使得译文读者读懂其中的深层次含义, 这就需要认清古诗词英译过程中的主要难点, 以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与改进。

由于受到地理、历史、风俗等影响, 中国古典诗词派生出了多种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诗词, 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对于地域文学做出了如下阐释:“大抵北方之地, 土厚水深, 民生其间, 多尚实际;南方之地, 水势浩洋, 民生其际, 多尚虚无。民崇实际, 故所著之文, 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 故所作之文, 或为言志、抒情之体。”刘师培将这种地域上的差异理解为“文学的根源性”, 这种根源性建立在政治体制与社会道德之上, 并以地域的地理历史环境为差异表现。因而, 对于地域古典诗词文学的研究, 也要以这种差异性为基本点, 挖掘具有历史厚度的差异化学术精品。

20世纪末, 以北京大学严家炎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开始了大规模的地域文化研究, 严家炎先生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中提出了新的观点, 即“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 并与本区域的人文因素紧密联结, 透过区域文化的中间环节影响和制约着文学。”在随后的21世纪, 中国地域文学研究进入了活跃时期, 中国的大多数省市都有了反映本地域文学成就的文学史稿, 提出了地域文学研究的新问题与新想法。在地域文学研究大繁荣的态势下, 多元化中国文化也一步步地走向世界, 不仅在世界文学理论研究领域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更进一步推动了地域文学著作在世界范围的传播。重庆作为西南地区最具区域性文化特色的城市, 拥有厚重的巴地文化群, 其中的山城文化、码头文化、三峡文化等, 在中国古代地域诗词艺术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是历代诗人所创作吟咏的文化圣地。所以, 本文以重庆为例研究地域古诗词的海外文化传播, 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以探讨中国区域文化在海外传播的对外宣传中的策略与意义。

但是, 地域古诗词在海外传播过程中, 数量虽然众多, 其质量却参差不齐。究其原因, 其最突出的问题即在英译表达上存在着诸多的不规范现象, 这种不规范大致可以从“名词使用”、“意蕴组织”、“典故表达”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即中国古诗词英译的“三难”现象分析。

一、名词使用难规范

汉字是以表形的客观实体为基础, 兼容具有经验性的音义而形成的意音文字, 但总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 中国人在文学思维上始终与自然界的具体形象密不可分,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物表物”的文学表现方式, 并形成了单一形式的专有名词和复杂形式的专有名词。而从属于印欧语系的英文, 则是以拉丁字母的不同组合来进行词义的传达, 在一定程度上与汉字存在着较大的语言文化差异。

关于古诗词英译中的词义传达, 这就牵扯到一个“文化意象”的概念。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范畴, 其中文化意象从属于意象, 且凝聚了中国各民族的智慧与历史, 并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符号, 具有相对固定、独特的文化含义。古代诗词在文化意象的英译上最大难点在于“字形”和“字义”的统一, 这就决定了在翻译过程中直译和意译是相辅相成的。其中直译主要解决名词英译的“字形”问题, 其方式大致可以概括为“拼音式”和“单词式”, 对于翻译者的能力要求较为基础。意译则是解决名词英译的“字义”问题, 但是如何在英文语境下准确地表达出诗词作者的本来意义, 则是需要翻译者本人拥有强大的文学素养与思维能力, 这种个人化的翻译方式正是导致古代诗词在英译过程中名词使用不规范的主要原因。甚者, 由于中国地域的复杂性, 对于各种地域名词的英译更是难以兼顾“直译”与“意译”来进行“定性”, 这就导致古诗词英译难以在英文语境下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的表达。例如, 重庆的“巴山”一词, 在中国古代曾被多位诗人借以表达内心的愁绪。其中李商隐《夜雨寄北》最为著名: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本诗借由重庆巴山的夜雨引发了浓烈的愁绪, 这种愁绪在学界有人认为是指李商隐北方的友人, 也有人认为诗句中的“君”是一个泛指的人称代词, 指的是李商隐的妻子。但是, 无论在英译过程中是以哪一种观点为主, 都要将诗人的浓烈思念之情表达出来。这种表达具有传统的“中国式含蓄”, 借由“巴山夜雨”、“西窗烛”等, 委婉地以情景来使得读者融入其中, 仿佛此情此景历历在目。本诗四句中, 两次出现了“巴山”一词, 指的是现在重庆地区的缙云山, 但是在翻译过程中, 却存在着不同的翻译形式, 所带来的译文阅读体验也不尽相同。例如, 英国汉学家Herbert A.Giles的英译为:

You ask when I’m coming:alas not just yet,

How the rain filed the pools on that night when we met!

Ah, when shall we ever snuff candles again,

And recal the glad hours of that evening of rain?

参照译文可以看出, Giles对原文中的意象表达并不是十分准确。在第二句中, Giles并没有直译“巴山”, 而是以“when we met”这一时间概念来代替, 用译者的主观臆断让译文在原意表达上显得云里雾里。同样, 在译文的第三句中, “西窗烛”一词被简单地翻译成了“candles (蜡烛) ”, “西窗”二字不见踪影, 在直译方面翻译得不够准确, 与原文的感情基调相去甚远。并且在原文中, “秋”和“雨”这两种意象名词本身就是渗透着一种悲凉意味的。但是, 在译文中Giles却仅仅是将“秋池”一词翻译成了“pool”, 这就使得译文只保留了“雨”的意象, 却舍弃的“秋”的意象, 极大地削弱了李商隐在文中所要表达的孤寂之情。这些意象并非是诗人的即兴而为, 而是缘于重庆巴山是这样一个霪雨霏霏极具感伤色彩之地, 让诗人触景生情难以自已。而在Giles的译文中, 这种诗人与重庆巴山之间相互感染的忧郁情感变得荡然无存, 重庆特殊地域环境下所酝酿出的特殊文化气息也变得单薄无力。对此, 我国学者许渊冲做出了如下的翻译:

You ask me when I can return, but I don't know;

It rains in western hills and autumn pool overflow.

When can we trim by windowside the candlelight,

And talk about the western hills in rainy night?

通过对比许渊冲的译本, 我们可以发现文中的“巴山”为翻译成了“western hills (西山) ”, 异化的处理手法既表达了诗文的原意又易于读者理解。同样, “western hills”一词也被用在最后一句中, 虽然保持了诗文原有的含蓄风格, 但是却损失了几分诗人对于重庆巴山的拟人格化的巧妙用心。同样, 在“西窗烛”一词的翻译上, 许渊冲也仅仅是翻译成了“by windowside the candlelight (靠近床边的烛光) ”, 只比Giles略胜微毫。

另外, 学者林语堂对于本诗的第二、四句翻译为“The night rains on Mount Pa swell the autumn pool”、“And talk to the time of the night rains on Mount Pa?”文中的“巴山”一词被音译成了“Mount Pa”, 如此翻译虽然更加贴合原文的发音, 但是地理历史上的差异却容易使得英译读者在理解上多了几分困难。

通过对比以上三位翻译者的译文, 我们可以知道虽然三种翻译方式在词汇表达上都与原文的意思相近, 但是所传达出来的意蕴却各有不同, 这就导致李商隐的诗文在不同翻译者的手中出现了不同的情感传达, 使得英译版本的读者无法准确地明白原诗人通过“炼词”的方式在词语上所创造的“点睛”效果。

二、意蕴组织难传神

许渊冲在《翻译的艺术》中提到了诗词英译的“三美”标准, 并指出:三美之中, 最重意美, 音美次之, 最后是形美。也就是说翻译是美的创造, 神似胜于形似, 古诗词所传达出的意蕴之美是其精髓所在。美国Laurence Perrine教授曾说过:“诗与音乐不同, 特殊作用不是传递声音, 而是通过声音传达意义或经验”, 认为诗歌文字间流露出的内在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声音, 是一种对于事物的潜在诉求。

古诗词的意蕴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是情与景的相互交融, 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对于现实事物进行艺术上的升华, 是凝练的语言与虚实变换的创作手法的美学产物。古诗词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外在层面与内在层面, 其中内在层面就是诗人借由诗句所传达出的弦外之音, 即可以比附兴喻, 又可以曲径通幽。这就导致了英译过程中, 非常容易“只观其表, 忘乎其里”, 使得诗人的内在情感无法准确地传达出来。因此, 在古诗词英译的过程中, 如何传达出这种带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抽象意蕴, 是翻译者最重要也是最难以把握的。例如, 曾被历代诗人所吟咏的重庆三峡, 俨然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 代表着艰难险阻与磅礴的气势。这种文化意象产生的缘由, 乃是重庆独特的地理因素对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文化映刻, 是一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地域文化。这一点可以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可以看到: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早发白帝城》一诗的上半部分, “一日还”三个字的运用在空间和时间上夸张而大胆, 极具李白的浪漫主义色彩。其中的“白帝城”与“江陵”分别在重庆的奉节地区与湖北的荆州区, 两者之间的三峡路途万分复杂, 在李白的《蜀道难》中就可以知晓。所以, 李白在这两个耳熟能详的地点之间用“一日还”的夸张手法, 借以表达出诗人李白的磅礴豪气, 是中国古代诗文中独具特色的意蕴营造方式。但是在英译过程中, 翻译者不可能在译文中去说明其带有浓厚重庆地域色彩的历史渊源, 来让读者体会到其中的内在情感联系, 这就为古诗词英译的意蕴传达带了难度。

让我们来看关于本诗前两句的三个翻译版本:

Leaving at dawn the White Emperor crowned with cloud,

I’ve sailed a thousand miles through Three Gorges in a day.

——许渊冲

Good bye to the city high in the rosy clouds of dawn.

Homeward, out the gorges, out today!

——翁显良

In the morning I leave Po Ti perched in the clouds,

The thousand Li to Chiang—ling are compressed to a day.

——刘师舜

对比以上三个翻译版本, 我们可以很直观地发现不同译者呈现出了不同的侧重偏向。其中, 许渊冲与刘师舜的翻译形式大体一致, 但是两人对于“白帝城”与“江陵”的翻译却有不同。刘师舜重发音, 音译为“Po Ti”与“Chiang–ling”, 而许渊冲则翻译为“White Emperor crowned”与“Three Gorges”。其中, “Chiang–ling”与“Three Gorges”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翻译方式, 虽然“Chiang–ling”的音译在中国人看来再熟悉不过, 但是对于译文读者却不尽然。许渊冲则将其翻译为“Three Gorges”, 却是全世界人都知道的地点名词, 并与原文别无二致, 且从侧面表现出了白帝城与江陵之间的遥远, 传达出一种浩大的气势。

翁显良的翻译方式最为特殊, 将古代唐诗原本的格律全部弃用, 并改为散文体, 侧重于表达李白的豪放气韵。翁显良认识到若是直译这两个专有名词,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读者对于诗人切身体验的理解, 所以将两者用“the city”与“the gorges”两个泛指的名词代替。如此一来, 减少了阅读阻碍, 却增加了与诗人相似的心理感受。但是, 这种翻译方式虽然解决了译文在意蕴传达上的部分问题, 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脱离了诗文原有的格律韵味, 并且除去了重庆三峡这一具有历史符号化的文化意象后, 诗人借由重庆三峡的自然气势来表达自己磅礴胸怀的意蕴, 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诗人在选材上的独到用意。如此一来, 这样的英译方式俨然成了翁显良在李白诗句基础上的再创作。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古诗词在不同的英译版本中渗透着翻译者对原文内在意蕴的不同理解, 通过译文给读者传达的感情色彩也是因人而异的。在古诗词原文和译文之间, 存在“正推”与“反推”的关系, 前者是这两种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根基。一方面, 多方面检验英译成果与原文的契合度是处于“反推”关系中, 检验基准为古诗词原文;另一方面, 由于中文与英文在语言构造与文化观念上的不同, 英译读者对于古诗词原文的理解也是处于“反推”过程中, 是一个被动的接受位置。这两方面因素中, 处理好反推关系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以汉语为基准去进行英译, 要求翻译者最大程度上去贴近诗人的真实意蕴表达。从某种层面上来说, 古诗词的英译是一个“二次创作 (rewriting) ”的过程, 这就导致翻译者的个人认知理解与情感分析会影响到诗人对原作中所要表达的内在意蕴的准确性, 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曲解, 导致诗人原本想表达的内在情感无法抒发, 甚至与之背离。

三、典故表达难准确

古人作诗有“四忌”, 即直、浅、露、短, 所以诗人创作往往喜欢用典故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迹, 并成为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方式。典故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典型事件的高度浓缩, 是具有符号化的概念形式, 并大致可将其分为事典和语典两种形式。事典是指借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等来代言自己所想表达的现实处境;语典则是指引用有出处的诗文、诗词、歌谣等来“借他人之言表自己心事”。诗人用典大多是为了表露自己在诗歌所咏之外的“弦外之音”, 以此来为自己整首诗作的思想目的“点睛”。

目前, 即使是在国内学界往往也无法准确地对某一首诗中的用典之处得出一个完全准确的解释, 常人读诗更是需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或者借助参考典籍才能对其做出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古诗词中典故的英译, 更是跨越了多重文化与历史的鸿沟, 而不仅仅是在字面上进行名词的翻译。

翻译家吴景荣曾以李商隐的《锦瑟》为例道:“一个典故接着一个典故, 很难说得清楚。把《锦瑟》译成英语也有人尝试, 正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也有人试过。其实这些诗的可译性已微乎其微了。”说明古诗词中大量的用典在实际英译过程中, 要想做到准确地表达出诗人的用意, 是十分困难的。由此而言, 在语言与形式美学的双重限制下, 对于古诗词中的典故进行准确的表达, 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例如, 位于重庆奉节县的八阵图, 作为一个在《三国演义》中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因其凝聚了中国传统《周易》的法家与黄老思想, 而被人当作高度智慧谋略的代名词。这一典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群众认识基础, 但是在海外英译过程中, 却有着较高的翻译难度。例如, 杜甫的《八阵图》一诗中有“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一句, 国外学者Stephen Owen将其翻译为“His deeds overshadowed a land split in three.Hisfame was achieved in these Eight Formations.”在这句诗中, “八阵图”三个字只需摆在纸上, 无须多言, 中国读者即能明白诗人杜甫在此处想要表达的是对于诸葛亮功绩的赞颂。但是, 经过对多种翻译方式的比较后可以发现, 本句的翻译扩展性较小, 大多都逃离不开直译的范围。Stephen Owen将“八阵图”一词在英文语境下翻译为“Eight Formations”, 虽是最为合理的翻译方式, 但是译文读者终究还是很难在空白的历史积累上明白诗人的深刻用意。

同时, 在古诗词典故的英译问题上, 有些诗句本身就是典故的浓缩, 而不仅仅体现在某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上。例如, 在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中有: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其中, “曾经沧海难为水”取自《孟子·尽心上》一文中的“观于沧海者难为水,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意思是沧海无比深广, 很难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同样, 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 也很难再被其他人的言论所吸引。“除却巫山不是云”则取自宋玉的《高唐赋序》一文中的“姜在巫山之阳, 高丘之阻, 旦为朝云, 暮为行雨。”, 比喻男女互相爱慕的亲昵行为。后人多用这两句指代男女之间对于爱情的忠贞不贰, 情笃义挚。我国学者林语堂对此做出的翻译为:

It is difficult to be water for one who has seen the great seas, And difficult to be clouds for one who has seen the Yangtze Gorges.

林语堂先生对于本诗采用的是直译法, 将“海”、“巫山”直接翻译成“sea”和“Yangtze Gorges”, 其中“Yangtze Gorge (长江三峡) ”相比“巫山”一词更加为海外读者所熟知。如此英译, 是因为这两个名词本身没有特殊的典故含义, 诗人将自己借由典故所表达的内在情感融入整句当中。这就导致在保持原句基本形式的前提下, 只能对本诗进行直译。虽然译文读者可以从中大致领略到一丝在文化上基本的共同情感, 但是诗人在诗文中以《孟子》和《高唐赋序》为蓝本的复杂情感, 是无法感受到的。解决这一问题最为直接的办法, 即在译文下方添加关于相关历史典故的注释, 但是这也极大地降低了诗句本身的文化美感。

上一篇:人们互相关爱的作文800字下一篇:新课改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