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点亮小灯泡》听课心得

2024-11-07

科学《点亮小灯泡》听课心得(共8篇)

1.科学《点亮小灯泡》听课心得 篇一

《点亮我的小灯泡》是四年级教科版下册“电”这个单元的第二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观察小灯泡、干电池的构造,最后正确连接电路点亮小灯泡,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的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本堂课要让学生用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这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一些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可以很快让小灯泡亮起来,但我们的教学目标还必须达到在他们动手的过程中,探究电路中电流动的线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对组成电路的三种材料进行仔细而认真的观察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在选材上,我让学校给我买一些电池和灯泡,电池不出什么问题,灯泡的玻璃泡是尖的,它有一个自动聚焦的功能,但在试教过程中发现里面的灯丝不能仔细看清楚,而且和我课前准备圆形玻璃泡不同。为了让学生能深刻认识灯泡,我跑遍了整个镇,终于在一个学生超市的.角落找到了这样的小灯泡。那种灯泡被我全部买来了。

在选择导线上,我先做好的导线只有一根铜芯的那种。在试教的时候发现导线有点硬,学生不好控制导线的弯曲程度,于是我回家又选择了多芯的铜线,相对比较软,容易控制弯曲程度。

我在上课的过程中,插入了一个猜想和实验验证的过程。出示两个连接点和正负极,以为学生就能想象把正极连一个连接点,负极连另一个连接点。虽然是五年级的学生,但是学生的科学素质不够,对学生的猜想的预判出现偏差,是我没有想到的。于是在整理实验结果的时候,学生就无法正确得到结论。缺少了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从这些共同点中发现点亮小灯泡的电路连接方式,并且进一步强调说明小灯泡是怎样被点亮的。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学生对实验兴趣很大,学生情趣很难被压制下来,上课注意力有点分散。如何进行课堂小组合作,如何提高小组合作意识,如何提高小组合作效率,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素质,是以后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点亮我的小灯泡》这节课上完之后,教学流程比较顺畅,但是某些环节没有达到预设的要求,总而言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组织还不够(分析:实验课组织教学难度大,鼓励不到位,缺乏纪律约束,学生没有把注意力集中过来)。

今后我还需多想办法加强课堂常规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魅力,同时加强专业知识的培养,加强教态教法的学习,多掌握一些教学技巧,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总结的一句话:科学是严谨的,学生需要这种严谨。

2.科学《点亮小灯泡》听课心得 篇二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即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3.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4.认识短路对电路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1.会连接简单电路。

2.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悦。2.意识到科学观察与实验需要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3.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观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能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正确连接小灯泡。【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合格小电工奖牌、优秀电工小组奖牌若干;

学生实验准备:1只小灯泡、1节1.5伏干电池、1根导线、实验记录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静电,今天我们继续认识电。请同学们看这样几张照片(课件出示温州夜景),多么美丽温州夜景,因为有了电点亮了彩灯才使我们的温州变得更加美丽、漂亮。面对这么美丽的夜景、这么色彩斑斓的夜景灯光同学们能不能提出一些与灯有关的问题?(学生提问题,教师进行梳理。)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夜景灯光引入来探究有关点亮灯泡的问题,既创设了探究情境,又对学生渗透了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思想教育。

预设1:学生能提出怎样才能让灯变亮或灯为什么会亮等问题时,教师顺势引导:你的问题很有科学价值,今天我们就利用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材料来当一回小电工,亲自解答你们提出的问题,来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板书:点亮小灯泡)。

预设2:如果学生不能提出与灯为什么会亮或怎样才能把灯点亮等问题时教师可这样引导:正是有了这么美丽的彩灯,使我们的温州才会变得这么美丽,那么同学们知道怎样才能点亮那些漂亮的彩灯灯泡吗?这节课我们就亲自探究一下灯点亮的原因,亲自点亮们的小灯泡。(板书:点亮小灯泡)。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二、观察材料,认识构造

(一)观察小灯泡 1.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

师引入:要想点亮小灯泡,我们先认识一下小灯泡。你们知道灯泡是谁发明的吗?(课件介绍爱迪生)

下面首先让我们共同认识一下小灯泡的结构。教师课件出示小灯泡的结构图。2.学生观察。(学生也可以结合本组已有的小灯泡,进行亲身实际观察)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4.教师结合小灯泡的结构图帮助学生认识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课件出示名称,强调有连个连接点。)

师问:小灯泡上发光的部位是哪里?(灯丝)

那么你能不能推测一下小灯泡为什么要有两个连接点?这与灯丝的点亮有没有关系? 本文预设:小灯泡有两个连接点的原因只要学生能说出要点亮灯丝必须有电流过或通过灯丝,灯才会亮,即从灯丝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也就是从一个连接点流向另一个连接点即可。如果学生不能说出原因,教师可结合灯泡结构图带领学生来分析灯丝点亮的原因。

【设计意图】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此部分教学的重点,小灯泡灯丝点亮与连接点关系的问题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明白要点亮小灯泡必须电流从一个连接点流向另一个连接点。

(二)观察电池 1.引导学生观察电池。

师:小灯泡要有什么才能点亮?(板书:电池)

师:老师也为大家带来电池,电池里的电是安全的,大家可以放心使用。电池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电池有哪些部分组成呢?

2.师生共同了解电池的结构(课件演示电池结构)。

3.师:电池上有正负两极,小灯泡上有两个连接点,你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

预设:此问题学生在没有实际操作前仅能通过猜测来对电池的正负极和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之间关系做出判断,只要学生能猜测出点亮小灯泡的过程中电池的一极连接到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上,另一极连接到另一个连接点上即可。如学生不能说出教师可暗示电池有“两”极,小灯泡有“两”个连接点,两两相连小灯泡就有可能点亮。

【设计意图】进一步通过了解电池的结构来为点亮小灯泡做准备。用电池的两极与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的关系引导学生大胆猜测,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引出导线 1.引导

师:有了电池和小灯泡,就能把小灯泡点亮了吗?

师:还需要什么材料?(学生有可能说是电线,教师要告诉学生我们点亮小灯泡所用的电线叫导线。)2.出示导线。并对导线作简要介绍。

三、合作尝试,点亮灯泡 1.小组合作点亮小灯泡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实验材料点亮小灯泡,不过在操作以前老师有个要求,同学们能做到吗?

每四人为一个小组,两人操作,一人观察并把他连接的电路图画在纸上,另一个人作为小组代表来汇报发言,现在请同学们分工。

2.师:分好了吗?操作完后把器材放在桌子上,认真倾听同学和老师的发言,对于表现出色的同学老师奖励“合格小电工”奖牌,表现好的组,老师就奖励“优秀电工小组”奖牌。【设计意图】使学生养成小组合作分工好习惯,便于学生观察实验与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同组合作探究,比一比哪个小组接亮的方法最多;

(2)仔细观察连接的电路,试着用简单的图画出连接装置。每接亮一种,就用示意图画下来;不亮的也用示意图画下来。

(3)思考亮与不亮的原因,试着用红笔画出电在电路里流动的路线!3.学生实践。教师统计成功的小组并表扬他们的合作。

四、研究电路:

1.真利索,来个挑战,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的连接装置。

引导学生要尊重他人,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每组派一名代表,利用实物投影(或实物演示)展示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并说说小组讨论后认为电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学生连接的方法只要正确即可,错误的教师引导学生指出错误连接的原因。

预设:学生能够说出电在小灯泡中的流动情况,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明确这样的流动使电流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这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如果学生回答情况不理想,教师可用课件演示使学生明“回路”的意思,再让学生边说变演示电流流动的情况,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一个完整电路的理解。2.小结: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导线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再经过灯丝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顺着导线又流回到电池的负极,这样就形成一条回路。这条路通了,灯泡就亮了。(课件出示:模拟电流)

【设计意图】通过对回路的理解从而对完整电路产生初步的认识,通过对一些学生的错误连接要让学生自己找原因,这样更能锻炼学生的“行”与“思”的协调联动,从而加深学生对一个完整电路的理解。

3.那么,除了这些接法,还有其它不同的接法点亮小灯泡吗?老师这里有几种连接方法,猜一猜哪些会亮?哪些不亮?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接法灯泡不会亮?(课件出示)4.学生做出判断,教师予以简评。

通过分析得出:像这样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两端连起来的现象叫短路;电路中电流不通,电没有形成回路,断开了就叫做断路。最后归纳在连接电路经常出现的错误接法:短路和断路。

【设计意图】短路和断路是学生在点亮小灯泡的过程中极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正确理解短路和断路,有助于学生正确连接点亮小灯泡,也能增强安全用电常识。

五、总结延伸:

1.短路时,电线和电池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如果是交流电短路那更危险,甚至会引发火灾,所以要防止发生短路现象。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用电!2.通过本节课的亲身探究,你知道生活中的灯是怎样亮起来的了吗? 3.对家中使用的电器做个调查。

家庭用电调查表 姓名:

家中有哪些常用电器?

有哪些电器是用电池作电源的? 家中每月的最高用电量是多少? 最低用电量是多少? 家庭节约用电的建议: 【设计意图】此环节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安全用电常识;再次提出生活中的灯点点亮的原因首尾呼应,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再现;通过小调查增强学生环保、节能意识,体现“科学与人文”教育有机揉合的现代教育理念。附:板书设计

点亮小灯泡

小灯泡——导线——电池 回路

3.点亮小灯泡作文 篇三

教室里很安静,只有通过同学们在连接进行电池和小灯泡的声音。我也拿起电池试了使用起来,但我认为不论我们怎么放电线都不可以成功。我又努力地试了一遍,还是一个不成功。

再试……

但是那个小灯泡就是不能用。其他同学的小灯泡已经一个接一个地点亮了,但我的还是不。我就像热水里的猫一样焦虑。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老师说的如何连接电路,还画了小灯泡的内部结构图,我试着把小灯泡连接成一个完整平滑的电路,小心地按下电池的正极和连接口,就在那一刻,小灯泡亮了,就像一个明亮的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也像夜空中的星星,发出耀眼的光芒;更像一个黑暗的夜空带来一轮明亮的月亮,照亮了行人。

4.《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 篇四

2、还学生主体地位,但知识落实上有欠缺。课堂上让孩子们小组合作,想办法利用电池,导线,小灯泡,这三种材料点亮小灯泡。孩子们兴致很高,很快就操作成功,而且能够画出实物图。然后又检验了四种连接方式小灯泡能否被点亮。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强,但我忽视了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如果每一个小实验后,及时引导学生总结,相信孩子们对本节知识掌握的更扎实。而本节课后,如果调查孩子们学习效果,会有很多孩子能点亮小灯泡,却说不出所以然来。

3、没有充分利用好生成的资源。课堂上学生在小组观察电池时,我再行间巡视,一男孩问我:“老师,电池里面的黑色的小棒是什么呀?”“那是碳棒”。看来孩子的研究兴趣很浓。如果我及时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见识一下电池的内部结构,会对学生理解电流的形成有很大帮助,而我却忽视了这一资源。

4、多余的实验材料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前我告诉孩子们去实验室上课时带好学具袋。其实本节课用到的学具只有导线和小灯泡。很多孩子们出于好奇,课堂上不按照老师的实验步骤完成,却悄悄地弄起了别的实验材料。

针对以上课堂出现的问题,我把课件进行了修改与补充,还好《点亮小灯泡》这节课才上完一节,还有六个班级可以磨合。希望今天的课能避免这些问题。

5.《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篇五

信海凤 吉林省小学科学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新课程提倡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探究式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以问题为核心展开活动,了解儿童对概念的初始认识,提供充足的时间及材料,尊重儿童的差异,力求在课堂上然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即观察——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从结论中提出新的问题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点亮小灯泡》一课来自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承接《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中提出的电荷持续流动形成电流的观点,引导学生连接最简单的电路,为后面的《简单电路》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为凸显其作用,本课主要采用独立学习与课堂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独立学习: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后,对如何点亮小灯泡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独立完成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正确与否。“独立学习”将使学生经历一个有思维过程的探究活动,是一种自主学习的体现。

2.课堂分析: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全班同学共同分析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有哪些共同点,找到回路、断路、短路的特点,了解电流流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有独立学习做基础,课堂分析将进行的高效、有序。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非常丰富,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动手能力稍弱,思维快于语言,因此会常常出现表达不清楚、跳跃性强的现象。

教学目标

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时,小灯泡才会发光;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2.能对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进行假设,并用实验进行验证。

3.对电路初步认识,并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当电形成回路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手电筒,提出问题

1.学生观察手电筒的构造,尝试解释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

2.提出问题:你能用这些材料点亮小灯泡吗?

(二)提出假设,实验验证

1.PPT出示学习任务一:

(1)在学习卡片上画出你认为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2)实验验证你画出的连接方式能否点亮小灯泡。

(3)时间:12分钟。

2.分发材料,学生进行学习任务一。

3.PPT出示学习任务二:统计小组内有几种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和几种不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注意:重复的算一种)

4.汇报展示:选择一个小组,将组内统计出来的连接方式分别用放大的小灯泡和电池图片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三)分析现象,了解电路

1.分析能够点亮小灯泡的各种连接方式,找到相同点,了解“回路”的特点。

2.PPT出示电流动的路线及小灯泡的剖面图,解析回路及小灯泡内部构造。

3.教师演示去掉金属外壳的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的方法。

4.分析不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认识短路及断路现象(PPT出示)。

(四)课堂小结,安全教育

6.《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六

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认识小灯泡”,“怎样使小灯泡发光”两个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小灯泡、电路,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怎样使用电线、电池和小灯泡形成通路,使小灯泡发光。

1、认识电路。以身边用电池、小灯泡的物体为例,介绍一些电池的种类和用电池的物品。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电池的两端,发现电池两端的不同:正极和负极。再让学生进一步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要用到电池的物品。

2、探究活动:怎样使电线、电池和小灯泡连接起来使小灯泡发光。先认识小灯泡的结构,观察电线,了解小灯泡和电池的连接点。然后试着用所给材料进行连接。试着用简单图形画出连接方式。再此基础上减少导线再连接,并画出连接方式。

本课的重点是探究如何使小灯泡发光,为学生创造动手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为进一步研究串、并联电路打好基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常见电池,了解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了解一些电器需要电池才能工作。

2、知道用导线正确连接电池、小灯泡能使小灯泡发光。

3、正确连接简单电路。

4、培养动手进行简单实验的能力。

5、激发学生初步探究电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材料准备:

1、学生分组材料:两根导线(两端金属丝裸露),一节电池,一只小灯泡,一些胶带纸。

2、教师准备:常见1、5、7号电池,电动玩具,遥控器等使用电池的物品。教学过程

一、研究对象直接引入,开门见山

1、小朋友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你在哪些物品中见过?

2、老师出示一些用电池的物品:如遥控器、电动玩具等。看一看,它们用的都是同一种电池吗?

二、了解实验器材

1、观察不同的电池和同一电池的两端

(1)出示不同型号的电池,观察外表有没有共同之处。(2)发现电池有正负极(即两个接点),分别用不同符号来表示。

(3)说一说:还有哪些物品需要用到电池?这些物品和用插头的物品用电量相比如何?

2、观察小灯泡的构造

(1)出示小灯泡发光的连接电路。想一想:小灯泡怎么会发光呢?

(2)观察小灯泡的构造,想一想:小灯泡会不会和电池一样也有两个连接点?分别在哪里?

3、观察电线,注意两端和中间有什么不同?

三、探究活动:连接简单电路

1、分小组将小灯泡和电池用电线连接起来。

2、请最先使小灯泡发光的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连法。请没有使小灯泡发光的小组说一说可能失败的原因。

3、已经连好的小组再尝试别的方法,并把电路图简单地画下来。没有成功的小组针对原因再尝试。

4、减少一根电线,你也能使小灯泡发光吗?请先设计方案,再进行连接。

5、小组间相互交流:有没有更多的方法?也把方案记录下来。

四、总结延伸,激励创新

1、今天我们自己连接了简单的电路,回忆一下电路里包括了哪些部分?

2、假如你要使两个小灯泡都发光,你还需要什么?你打算如何连接?画下你的方案。

要点板书

点亮小灯泡

小灯泡

学生实例(图略)

电池

电路

并联:

串联:

其它:

教学反思:

1、激发兴趣,创设探究的条件

学生看到小灯泡发光的那一刻都很兴奋,没想到用一节电池和两根电线就能使小灯泡发光了。所以当老师任务一布置,都有强烈的尝试的欲望。老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创设氛围,让学生自己去研究使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方法。而并不需要把如何连接先告知学生。要鼓励不同的连接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2、允许差异的存在,失败也是一种体验 不同的小组能力是有差异的。能力强的小组可以大胆地拓展他们的思路,让他们去尝试更多的连接方式。能力差一点的小组需要更多的鼓励和锻炼的机会。一次不成功可以再试。在多次的尝试中找到失败的原因并去解决。结果不是最重要,体验才最重要。这也许是最能体现“探究”精神的地方。

3、探究实验也有规范

这节课前半部分老师是收紧的,为后半部分的放开打了基础。如果实验前学生没有对实验器材有一定的观察和认识,那实验探究一定会茫目进行,失败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如有些小组没有使小灯泡发光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注意到小灯泡在电路中也有两个连接点。

7.科学《点亮小灯泡》听课心得 篇七

【活动目标】

1.懂得用电线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2.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究。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外形特征及金属的种类。

2.材料准备:电池、电线(连着小灯泡),布条、毛线、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铁丝、记录纸、笔、断电线一截以上材料每两名幼儿一份;小熊布偶、电池演示梳理图、大张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师:(出示小熊布偶)小熊家今天停电了,房间里黑乎乎的,真难受,小熊找蜡烛没找到,却找到了一个电池和一根绑着小灯泡的电线,它想用这些东西自己安装一盏灯,你们说小熊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呢?

(二)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1.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小熊家安装电灯。老师准备了电池、小灯泡和电线,电线的一头露出里面的电线丝,另一头的电线丝已经缠在小灯泡上了,电线的两头要连接在电池的什么地方,小灯泡才能亮起来?

2.交代操作步骤和活动规则。

师:两个小朋友合作进行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试一试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

3.幼儿两人合作开展实验探索,师重点引导幼儿尝试用电线连接在电池的不同位置。

4.以实物演示和图示演示的方式引导幼儿集体分享探索中收获的经验。

(三)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1.设置问题情境。

师:不好了,小熊刚安装好的灯泡电线被老鼠啃断了,电线断了灯泡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能帮助通电让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呢?

2.介绍操作材料,引发幼儿猜想。

3.幼儿实验,师指导。

4.集中交流。

(四)活动结束,提醒幼儿注意用电的安全。

【教学反思】

今天县里领导来校检查期初工作。教研员和包学科领导深入课堂,听了我们学科的三节课。说实话,心里真有点发毛,毕竟科学这一学科涉猎面广,而且我又是现学现卖。今天我和四年三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的是《电》这一单元的第二节《点亮小灯泡》,课前虽然有点紧张,可自认为准备还是挺充分的。(刚刚接触这一学科,每节课都得细心准备,否则真不知道课该怎么上)但一节课下来,才知道毛病还真是不少。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有意识围绕课题,但操作有问题。本学期我的教研主题是《探知前科学概念的方法的策略的研究》,本节课上想运用一下画图法,通过画图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堂伊始,我先让学生画出印象中的小灯泡。孩子们画的还真是五花八门,一个个灯泡残缺不全,但从外形上看还是很像的。只有两个孩子把灯泡的结构画完整了。这一环节占用了一定的时间,如果这一环节在课前完成,更便于老师调整教学策略。

2、还学生主体地位,但知识落实上有欠缺。课堂上让孩子们小组合作,想办法利用电池,导线,小灯泡,这三种材料点亮小灯泡。孩子们兴致很高,很快就操作成功,而且能够画出实物图。然后又检验了四种连接方式小灯泡能否被点亮。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强,但我忽视了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如果每一个小实验后,及时引导学生总结,相信孩子们对本节知识掌握的更扎实。而本节课后,如果调查孩子们学习效果,会有很多孩子能点亮小灯泡,却说不出所以然来。

3、没有充分利用好生成的资源。课堂上学生在小组观察电池时,我再行间巡视,一男孩问我:“老师,电池里面的黑色的小棒是什么呀?”“那是碳棒”。看来孩子的研究兴趣很浓。如果我及时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见识一下电池的内部结构,会对学生理解电流的形成有很大帮助,而我却忽视了这一资源。

4、多余的实验材料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前我告诉孩子们去实验室上课时带好学具袋。其实本节课用到的学具只有导线和小灯泡。很多孩子们出于好奇,课堂上不按照老师的实验步骤完成,却悄悄地弄起了别的实验材料。

针对以上课堂出现的问题,我把课件进行了修改与补充,还好《点亮小灯泡》这节课才上完一节,还有六个班级可以磨合。希望今天的课能避免这些问题。

8.《点亮小灯泡》说课稿 篇八

(一)教材内容

《点亮小灯泡》是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后真正开始探究电现象的一课。《点亮小灯泡》注重让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探究的过程。本课教学内容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小灯泡的构造;第二部分:让小灯泡发光。从观察小灯泡构造入手,再尝试点亮小灯泡,在观察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的基础上再作尝试,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并思考猜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作出最简单的对电流的解释,再通过判断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区分短路和断路,寻求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

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

2、教学难点:

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区分短路和断路。

(四)教学准备

1、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只小灯泡、1节1、5伏的干电池、一根导线、实验记录单。

2、教师准备:小灯泡剖面图、大灯泡、电池、灯泡图片、双面胶、多媒体课件:

(1)电和我们的生活.

(2)点亮我的小灯泡。

二、说教法和学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所以,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从画小灯泡入手,激发他们观察小灯泡的兴趣,在了解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后,及时抛出问题:要使小灯泡发亮,至少还需要什么材料?然后提供给学生灯泡、电线和电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怎样接亮小灯泡,允许有成功有失败,通过让成功的小组演示后,讨论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猜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借助课件认识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只有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电池的正负极都接通了才能让小灯泡发亮,突破教学难点,再趁热打铁,迁移观察方法,让学生自己分析接不亮的原因,了解一旦电路不通,形成短路或断路都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而且短路会很不安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次合作,用多种连接方法使小灯泡发光,并学着画完整的连接装置图。最后进行综合运用,拓展探究内容,如何想办法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经过“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让这堂课的结束作为下堂课的开始。

三、说教学过程

(一)观察材料,认识构造

1、出示小灯泡,让学生作简单描述。

2、每人一个小灯泡,观察构造并画下来,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3、借助课件,认识小灯泡各部分构造及名称。

4、要让小灯泡亮起来,最少需要那些材料?

5、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一个很有趣的活动入手,引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了解学生对小灯泡结构的原有认知。)

(二)合作尝试,点亮一个小灯泡

1、小组合作,尝试点亮这个小灯泡。

2、请点亮的小组上来展示,用实物线路图表示。

3、观察点亮的小灯泡的电路连接图,让学生再次尝试点亮小灯泡。

4、观察连接装置,讨论电流路线,课件展示电流图。

5、小结:电池里的电从正极出来,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条回路。这条路通了,灯泡就亮了。

(设计意图:在探究活动中,我更关注学生提出研究问题,并尊重学生意见。给予鼓励和引导,尽量让研究过程符合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科学的现象。)

(三)探究实验,多种连接方法使小灯泡发亮

1、小组合作,把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画下来。

2、全班交流,展示连接装置图,了解电流在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课件(四种典型连接方式的图):判断图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小灯泡不会亮?为什么?

4、根据学生情况讲解断路和短路。

5、自己找材料,想办法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实验结果简单的整理和分析。重新对原有认知进行修正和丰富。知道“短路”是连接过程中的失误。)

(四)发布信息,提升思维

1、学生发布自己小组点亮小灯泡的几种不同的方案,发布新的问题。

2、交流电路的意义。

3、多媒体播放:

(1)电和我们的生活

(2)点亮我的小灯泡

4、填写实验记录单。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发布信息时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调查家里的用电器

家中有哪些家用电器?

有哪些电器是用电池作电源的?

家中每个月的最高用电量是多少?最低用电量是多少?

交流家庭节约用电的方法和建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调查和统计能力,丰富学生关于电的认识。如电不仅仅可以用来发光、发热,还能使电器播放音乐、产生图像等多种功能,这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电的兴趣。)

2、进行用电安全教育

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电池是1、5V的直流电,是安全的电源。在日常生活中,家用电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电。让学生知道220伏交流电的电源是很危险的,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不能直接用做实验!

上一篇:夜的迷茫初三作文下一篇:时光流逝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