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关于提高Java语言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2024-09-07

浅析关于提高Java语言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精选4篇)

1.浅析关于提高Java语言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篇一

项目教学法在Java语言教学中的初步实践

Java程序设计作为Java项目开发的基础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掌握Java语言的基础语法、理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理念,能够用Java语言编写出较为复杂的程序,与后续的课程,如数据库技术、JSP技术等共同开发符合实际需求的应用系统。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反映,对于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程序的编写感到茫然。因为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这与系统开发中强调实用技能,强调知识创新的素质教育不能同步。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结合实际,利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协作精神。

第 1 页

2.浅析关于提高Java语言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篇二

1 独立学院Java语言教学现状

1.1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管理滞后

国内大多数高校的信息工程相关专业都开设了《Java程序设计》课程,学习周期为一个学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Java课程设计的学习周期仅为2~3周。而部分独立院校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实习机会,将校内学习压缩成3年完成,更是将Java课程设计的课时缩减为1周。有限的学时导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章节内容不能完全细化,很多知识在课堂讲授并演示后部分学生仍然一知半解。有限的实训导致学生无法用现有的知识完成复杂的课程设计解题,只能“以教师为主体,以书本为参考”设计较为简单的程序。而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学生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不惜花大量的金钱去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当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训矛盾冲突时,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也没能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教学管理方法的滞后导致学生到课率低,学习效果差。如何让我们的教学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1.2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差

独立学院的学生相对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而言基础稍差,两级分化更为严重。部分学生程序设计语言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欠缺,缺乏学习的毅力,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较差。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高校的培养模式及Java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没有充分发挥独立学院学生敢于创新的特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独立学院Java语言教学改革探讨

2.1 改革教学方法

综合采用启发式讲授、研讨法、项目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能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理论课堂教学时,利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提出问题,让学生能直观地理解所学知识能解决的相关问题。同时采用“启发式讲授法”指导学生从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发现问题解决的办法。例如,在讲授Java的多线程时,笔者首先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多线程火车售票程序,以此程序为基础,给学生讲解了多线程的创建及控制线程的相关函数。实例的启发使学生非常直观地学习到Java多线程的作用,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学生具备了多线程的基础之后,笔者再通过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对原有的多线程火车售票程序进行完善。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及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较为复杂的Java程序设计命题,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开设研讨课。在师生之间的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找到最佳的解题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研讨的方式不仅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依据学生的信息反馈来改进课堂教学。

2.2 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国外的Java课程教学周期一般为一年,课程设置也分为Java程序设计基础知识与Java程序设计高级部分[1]。而国内大多数高校的Java课程教学周期仅为一个学期,课时相当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圆满的完成Java课程教学,教学内容的选取尤为重要。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充分考虑知识的难易度与实用性、所选项目的规模及趣味性。

考虑到授课课时的局限性以及独立学院学生专业基础相对薄弱,《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除了采用教材与教学参考用书同时使用的形式。笔者根据本院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特点编写了《Java程序设计教学辅导(内部使用)》及相关实验讲义《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内部使用)》。以上资料与课堂教学知识点紧密结合,并总结和分析了课堂知识的重难点。而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经典内容与前沿技术结合、课程内容精简与知识背景广博相结合的原则。

2.3 分组教学,因材施教

由于理论教学环境的局限性,无法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在实践教学环境中应对此做有效的弥补。在实践教学时,应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背景,因材施教,分组教学。项目创新实践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学生研究能力、研究兴趣,支持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加入对旧知识的新理解;此外,教师给予方向性指导,给出阶段性的提问,并引导学生关注Java程序设计领域前沿的、富有争议性的问题。在小组成员互相协作的学习环境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加培养了学生的项目分工和合作能力,为将来的项目研发打下扎实的基础。

1)校企结合,改革课程教学模式:由于大多数独立学院Java语言教学的专业教师缺乏大型项目的研发经验,通过带学生到企业见习及邀请企业研发人员讲座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项目开发流程及企业对程序设计人员的需求方向。笔者针对本院信息工程专业的《Java程序设计》实践课程,采用了邀请企业研发人员协助培训的方式,教学效果提高明显。

2)加强课后教辅,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课时的局限性导致学生无法仅靠课堂教学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疑问。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教学效果,课后教辅工作至关重要。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教辅平台。一方面为学生建立了《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及时更新教学课件、实验例程、实验指导书等各种教辅资料。另一方面,为学生建立《Java程序设计》网络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相互讨论并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和教学建议反馈给老师。各种教辅平台的搭建促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学习与思考问题,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

为适应独立学院从“研究型人才”培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变,在教学实践中应适当改革Java课程的考核方式。改变传统的纯理论考试的考核方式,根据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阶段评分。课程考核按照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Java认识水平和研发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解决问题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考试成绩包括卷面考试成绩和课程设计的答辩成绩。

3 总结

“项目驱动”教学法及校企结合的理念引入Java语言教学中,有利于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的应用型教学模式的转变。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通过加入项目实训促使学生通过阶段目标的实现提高自身Java语言编写程序的熟练度和规范性;在行业通用能力方面,通过对项目的讲评和实际训练,使学生熟悉软件的开发过程,增加对各种软件开发模型的理解,掌握Java语言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及C/S、B/S程序结构的开发技术;在核心竞争能力方面,通过协作开发项目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软件职业素养。在Java语言教学的创新实践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为学生提供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缩短了学生未来适应实际工作的时间,并为学生未来的行业发展提供宝贵的可借鉴经验。

摘要:对独立学院“Java程序设计”的课程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独立学院Java语言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的探讨,设计了适用于独立学院的Java语言教学模式及相关教学内容。从课堂教学、课程考核和课后教辅等方面阐述了Java语言教学改革的实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教学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Java程序设计,独立学院,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席,王志强.国内外Java教学模式的比较与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7(1):45-47.

3.浅析关于提高Java语言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篇三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

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从教学模式设计、课堂教学采取的`具体措施、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3个方面,阐述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 者:王晓岩 Wang Xiaoyan 作者单位:四平职业大学,吉林四平,136002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年,卷(期):“”(12)分类号:G712关键词:Java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4.浅析关于提高Java语言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篇四

1. 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 课堂教学气氛是由教师创造的。老师要想吸引住学生, 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功底和较高的文化素质修养, 前者是进行教学所需的基本功, 后者是对个人魅力的提升。只有做到这样, 学生才会信任老师, 才会愿意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课堂活动。这是进行其他教学活动的保障。教师要以“让不懂数学的人听懂数学”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 以此表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充满信心, 同时鼓励学生能够对学习充满自信。

2. 精通教材, 知识面宽, 丰富教学手段

仔细研究教材, 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 深入浅出地讲解教材, 都基于对教材内容的透彻钻研。精通教材不仅要对概念定义的产生背景、发展变化了如指掌, 对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作用用途成竹在胸, 对例题习题的求解方法、引申拓展娴熟于心, 而且还应具备物理、化学、计算机、工程、机械、信息、海洋、水产、经济等学科的一定知识, 以保证教师在授课内容上能对学生的专业有所侧重。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 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案, 明确先讲什么, 后讲什么, 什么时候讲, 什么时候练;确定何时使用多媒体, 何时板书, 如何板书等等。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从教学的效果来看, 定理的证明、题目的分析推导, 使用板书效果会更好。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做到有备而来, 教师更容易应对课堂上的一些突发情况, 学生也容易把握主线, 跟着老师的节奏互动。另外, 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注入新的理念, 这样才不至于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因此,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 对教材巧安排, 对问题妙引导,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形成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掌握数学的基本思想, 从而提高数学能力。加强实际问题的教学, 让学生面对具体的实际问题, 去观察、分析和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 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 形成创新技能, 并为后继的学习和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和学生立起友好型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 用传统、古板、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很不适应了, 面对新时代的大学生, 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更重大的责任。要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 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有了师生间的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赏识, 才能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最终目的。这种关系的显著特点是学生愿意亲近教师, 愿意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在这种关系中, 学生能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接受教育。教师也能在工作中获得积极地体验和满足感。这就需要师生双方互相了解, 互相信任和尊重, 情感交融。首先, 在课堂上或同学面前不严厉批评、嘲笑某位同学, 而是课后找他单独谈话, 并且谈话时总是真诚地看着学生, 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不歧视他们, 很在意他们;课后辅导时, 先让学生坐下后才耐心地讲解;对于学生的一点小小的进步, 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 并表示教师对学生进步的满意, 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让他们明白努力终究会有回报。自然, 师生关系很融洽, 学生就会愿意接近老师, 学习也会变得主动, 教学效果也有明显提高。

4. 注重教学艺术的作用

高等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极强的逻辑性, 致使数学教学较其他学科更难理解, 较难引起学生兴趣, 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不仅善于运用严密的逻辑武器, 而且还善于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法宝, 通过直观性语言和感性化材料的辅助来展开数学问题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从具体可感的形象中, 把理论与形象融为一体, 完成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教学艺术能够体现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如课堂导入的艺术, 讲解的艺术, 问题情境创设的艺术, 教师的课堂用语的艺术等。教学总是处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决不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 通过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互动、创设情境、师生共同探求、学生之间交流等方法来调节课堂气氛, 最终达到师生情感交融, 课堂气氛和谐统一进而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

5. 采用探究式教学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打破“老师讲, 学生听”的常规教学模式, 变“传授”为“探究”, 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 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 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 总结规律。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 改变过去讲细、讲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 营造适用学生发展的环境,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提供发挥他们创造潜能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 克服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 经过自己本身积极地思考、探究, 发现了数学结论, 体验成功的喜悦, 逐步形成创新思维习惯。

6. 学会换位思考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 应该预先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如可能遗忘的知识点、上次教学没有听懂的地方、或是难度较大的课题等。

上一篇:我的春天初三范文500字下一篇:苏村镇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