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研修之旅

2024-11-06

我的研修之旅(共12篇)

1.我的研修之旅 篇一

我的研修总结

自从教以来,参加了多次的远程网络培训。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就拿此次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第二阶段名师网络指导研修来说,虽然这次选研修室只能选本学科的,但是各研修室的研修专题之多,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认为有帮助的选研修室。研修之初,我认真观看了有关于小学数学的研修室,最后挑选了吉安市吉州区的百合园工作室,因为百合园工作室的研修专题导学、乐思、巧练,构建高效课堂比较适合现在我区的教学形势。去年三月份我区刚开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感觉到了一股莫大的压力,因为我当时正是我乡中心小学的教导主任,对于这个新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的疑问。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但是自己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这次参加百合园工作室,让我对这个教学模式的认识又推进了一步。我觉得这个导学、乐思、巧练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几个不同:

一、导学、乐思、巧练构建高效课堂以学定教,让教师走向学生,而传统教学以教定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谁更重要?学生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村用了多长时间?等等都是前都要考虑的问题,而传统教学认为,老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就能学得越快、越好,长此以往,实际上只会让我们的学生变得越来越懒惰。

二、导学、乐思、巧练构建高效课堂以差定导,以导促学,让每一位学生抬起头来走路;传统教学则是对尖子生关爱有加而对学习困难生则撒手不管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堂教学模式的重中之重,为了帮助那些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往往会建立一些学习小组,以便于课堂上兵教兵,以便课后一帮一,让我们的优等生和学困生同时得到提高。而在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大都比较关注优等生的发展,对他们关爱有加甚至会开小灶照顾,而对我们的差生往往会忽视甚至歧视。

导学、乐思、巧练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学习小组建设是至关的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到兵教兵的效果,再者就是我们的教学效果了。学习小组中的学生怎样安排就比较重要,我一开始做这个工作的时候就犯了一个错误,个别学习小组中的差生多,优等生偏少,造成在同学们自觉后的汇报环节有个冷门,久而久这,他们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分好了学习小组后,小组长的培养也非常的重要,因为老师很难时时刻刻呆在教室里,那就得靠我们的小组长去帮助那些差生学习。如果对他们的培养做得好,教师的教学任务就会适当的轻松起来。

2.我的研修之旅 篇二

2007年5月,我参加了NFTE(美国国家创业指导基金会)创业培训班———其实我是个插班生,平时我在学生会比较忙,当我知道学校开设创业班的时候,名额都已经报满了,一共只收40名学生,我就找到学工处万主任,最后求得了一个旁听的名额。一进班,在组建公司的活动中,我就当上了杰胜公司的总经理,带领我们的“员工”一起奋斗学习了10天,在这10天当中,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货、一起推销,这次培训班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东西,收获非常大。

2007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在我们村中心还有几间门面房,于是我萌生了这样的想法:现在农村里基本上家家都有手机了,农村人办手机卡、充话费很费事,要到离本村十几公里的城里才办得起来。在这儿开一家移动便民店,生意一定好。于是,我的中国移动通信凌窦村便民店就在那年暑假开张了,生意火暴。2007年8月7日,我又在新建小区附近开了第二家,生意也一直不错。

2007年12月,我参加了一个商业计划书比赛,本想参加这个活动锻炼一下,没想到我的《中国移动通信凌窦村便民店商业计划书》最终竟然获得了由NFTE举办的全球创业精神大奖,全球30位获奖者,中国就我一个。2008年4月,我受邀赴美国纽约参加全球创业精神大赛的颁奖盛典。在纽约,我接触到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创业者,学到了很多经验。

回国后,我于2008年5月策划创办了泰州市沃尼亚信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并担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公司主要是帮一些企业和个人做网站、宣传、招聘工作等等,生意还不错。

2009年2月,我承包了学校的食堂。我带领4个合伙人从卫生环境、口味、食品安全、宣传等方面一一把关,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放过。值得欣慰的是,我的创业行动帮助30多名贫困生解决了生活问题,他们到食堂来打工,不但管饭而且还可以拿到工资。

2009年6月,即将从母校毕业前夕,我开始创办中码港全国连锁数码中心,力争打造物美价廉的数码超市,目前业务已经在不断扩大。

3.我的研修之旅 篇三

本刊讯 2012年3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率领17家重量级的民营经销商参加世界著名的博洛尼亚少儿书展,来自世界1200家少儿出版社的精品图书尽收眼底。继2010年首创携手优秀经销商开展博洛尼亚书展研修之旅以后,本次已经是第三届。书展上,二十一世纪社和民营经销商们一起感受世界童书出版的脉动,共同切磋交流,挑选出72种、150余册适合中国孩子阅读的优秀童书,并且共同谋划了这些图书引进以后的营销方案和渠道推广计划,成为书展上亮丽的中国风景线。

本次研修之旅的重点,是发掘世界著名出版集团麦克米伦的图书精品。经过三年谈判,二十一世纪社和麦克米伦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共同在北京成立了合资公司“麦克米伦世纪”,二十一世纪社同时取得了麦克米伦童书的首选权,抢占了国际出版的一个制高点。众经销商纷纷出谋划策,依据多年的童书销售经验,挑选出优秀产品推荐给出版社。本次研修的另一特点是人员构成的新变化。在前两届邀请民营经销商企业领袖的基础上,本次研修之旅新增了来自一线工作的业务经理,不仅带来了一线销售的经验,他们的专业眼光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谈起本次活动的意义,二十一世纪社社长张秋林将其总结为“三个着眼于”:一是着眼于构建新型的渠道关系。出版的上游和下游,彼此介入对方价值链创造的环节,在共谋中寻找、发现商机。现在的书业已经进入了出版商与经销商共谋的时代。只有共谋,才能双赢;只有共谋,才有未来。二是着眼于提升经销商的综合素质。通过提升素质,增强经销商的竞争力。参加博洛尼亚书展,了解世界童书市场的脉动、潮流和走向,有利于培养经销商的选书眼光,眼光决定境界。三是着眼于树立社店合作的典范。

在这次研修之旅中,出版商和经销商、经销商彼此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和交流,相互提升,相互促进。张秋林表示,博洛尼亚研修之旅将作为出版社的一个品牌营销活动继续举办,让出版商和经销商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肖 帆)

龙源在“年度学术研讨会”上展示学术研究新产品

本刊讯 3月15日至18日,亚洲学术研究协会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年度学术研讨会”。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在本次活动中展示了为学术研究打造的新产品,其中包括“Mulu——中文资源管理系统”“China Business Source”和“亚洲少数民族研究专辑”。本次会议的展览展示是龙源进军海外中文学术领域的一次突破。在中文学术资源委员会举办的专题会议上,“龙源期刊数字阅读平台”的使用者加州大学Santa Babara学院的图书馆负责人就龙源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了推介说明,并就平台的使用功能和特点给予高度的评价,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反响。美国San Diego学院的编目人员也在图书馆技术发展委员会举行的专题会议上,指出了龙源在技术上具有创新服务的新理念,并对龙源服务市场的开拓思维表示赞赏。

在本次会议上,龙源所设的会议展台也成为了众多中国内容研究者和图书馆专员的必到之处。通过这次会议,龙源在海外学术市场树立了积极的品牌形象,为中国文化产品走向海外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源 源)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查处盗版图书

本刊讯 根据读者举报,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的维权人员在河北省新闻出版局的配合下,于3月22日对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高教集贸市场文教助考书店、唐山市路北区建设路煤炭医学院西门北侧的启航书店进行了突击检查,在两家书店发现了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临床执业医师历年考点解析(含光碟)——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盗版图书。经过鉴定,全部为盗版。对于上述违法活动,河北省新闻出版局执法人员对书店负责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对查获的盗版图书全部收缴罚没。其中在唐山启航书店查获了36本盗版图书,新闻出版局当场收回该书店的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责令其停业整顿。

4.我的研修日记。 篇四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我觉得作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爱孩子们,其次要包容孩子们的童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孩子们的心好好沟通,好好相处!我不是神,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但我会努力去爱我的学生,教育好我的学生,让他们在以后的道路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面对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和新课程目标全面启动,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作为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只有客观地,科学地、合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角色,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才能充分理解新课程,保证新课程的有效事实。在新课程的目标下,教师必须确立自己政治者、法律者和伦理者角色,建构者、组织者、开发者和创造者角色,设计者、研究者和实践者角色,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角色,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以及参与者、决策者和管理者角色等多元整合的教师角色,并能尽快适应它。这是新课程目标要求,也就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要求。它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前提。

下面来谈谈我的教学方法,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上课,一般采取三个层次:

首先,是个人自己试讲,备课组全体听课、研修组长参与;其次,是第二次试讲,研修组全体听课,教导处参与;最后是公开课,学校公开课,全体本学科老师、学校领导参与。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教学中,构建数感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评课,首先是个人说课,谈感受;其次参与听课老师评课,评课的重点围绕课标理念、围绕研究点突破、围绕学生主体参与,所有听课老师必须人人发言;最后是主任点评总结,由听课的领导进行点评。

四、注意新课导入新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学。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数学的特点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动手学习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5.我的研修感悟 篇五

在远程研修这个广阔的平台上,我们可以和专家、指导教师、各位老师进行交流,共享教学资源。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每一次讲座我都认真观看,每一次作业我都积极完成,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

在学习中,感悟多多,体会多多,受益匪浅。教育观念:听了专家对新课程理念的剖析,我更新了教育观念:深刻理解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坚定了把素质教育坚持进行到底的决心,素质教育就是要为国家建设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合格

通过这次学习我感觉收获很大,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自己以往的的教学进行了反思,这种收获将促使我进一步提升我的教学水平。

一、这次培训使我突破了老的教学理念,让我的教学思想焕然一新。

二、通过培训,我认真聆听各位专家、教师的精辟见解、精彩的课堂教学,感到自己

三、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每天都积极完成自己的作业,等待专家和同仁的评定与意见。每当看到老师们的精彩教学实况和独到的见解、创新的思路,我再次思考问题时,原来头脑中压抑很久的教学反思被重新唤醒了。头脑中出现了一连串的问题:到底如何利用教材,如何探究……

仔细观看着专家讲的每个专题,每节课,认真记录着每一个要点,用心思考着每一个感悟… 的确收获很多,感谢专家的辛勤劳动,感谢指导老师的精彩点评,更感谢同行们的不断鼓励…

匆匆而过的日子,但感受颇深:

1.通过学习对新课标的理念更明确了。新课标一切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所做的工作要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准则,组织课堂要一切以学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为目的。

2.通过学习明白了任务该如何选择。任务一定要有真实性,要考虑学生“想做的”、“该做的”、“能做的”这三个要素。“想做”要

求任务有趣味性;“该做”要求任务涵盖教科书的主要内容;“能做”要求任务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3.阅读教学的策略。要明确初一到初三每一级的阅读目标,运用阅读策略来有效的指导学生;重视读前活动,明确目的,布置任务,熟悉话题,激发兴趣和欲望。激活相关语言。在阅读中,用细致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比如:何时跳读?什么题需要细读?怎样提高阅读速度?

每一个专家的精彩讲座,每一位名师的课堂实录,每一个专题的学习内容,都是那么的丰富多彩。使我深受启发,感悟很深。我感觉每天都是充实的,在研修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

新课程远程研修是我们学习、交流的一良好平台。通过这次研修学习,使我们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在研修学习期间,我们大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心声:“累并收获着,苦并快乐着”。因为通过这次研修学习,使我们的头脑变得更加富有,生活因此而变得更加多彩。

在学习过程中,专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相结合,展现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案例,真实的成长过程,让我们产生一种更强烈的学习愿望。对于这样的学习来说,也许我们每天都是忙碌,但我们有了很好的收获,也使我们教师基本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并且这样一种学习方式,能够让知识潜移默化的去改变我们,去充实我们的大脑,完成假期的“富脑”行动,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提高与快乐。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三天的学习,收获着成长,收获着友谊,收获着快乐。尤其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提高。在以后的分散研修中,我要更加努力,争取学到更多的知识,使这次研修活动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集中研修时间虽短,但我们大家却都已找回了迷失的自己,我们要珍惜下一步分散研修的每一天,好好学习,认真研修,做更好的自己。我们不为别的,为了一名教师的良心和尊严。

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追求;我们踊跃交流,跨越时空,键盘上传出我们的心声;我们真诚的合作,汇聚这里,指间飞舞着智慧的火花;我们无私的奉献,网络研修,编织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相信专家们的理念、见解犹如一股清新的风,让新课改之花开遍全国。让学习与交流成为一种习惯。感谢远程研修,让我知道了网上学习的乐趣,面对面地聆听了专家的讲解,结识了天南地北的学友。教学是一种充满了新鲜与创意的专业,热情与执著将伴我在从教与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在生活中识字,是我们一直倡导的。为了充分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在生活中识字”的实践活动。把日常生活中的报纸、杂志、标签、包装袋等认识的生字剪下来,制作成精美的简帖报,张贴在班里,引导自己做小老师和同伴共同学习。

6.我的研修日志 篇六

要求我们教学流程要清晰,环环相扣。无论是导入新课,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还是句段的接洽都要把文本、教师、学生三者有机统一。在课堂上我们应充分施展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体会、品读,发动学生相互评议、填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使语文能力得以提高。通过预习,让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说一说体会,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感悟,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

利用学生对教材的感悟,进而启发学生,积极引导学生,让生觉得是学习的主人。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寻找读写结合的生成点,设计各种形式的片断练习,进行读写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很好的落实了“读写结合”的训练。在练笔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仿写的片段,以起到激起兴趣,降低难度的目的。读和写是个互补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的吸收,才有理解的表达。这样一来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以读为本,以写学法,把“读写结合”落实好,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我们在授课时,应再大胆放手一些,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表达方法,加上自己平时的观察,语言积累,尝试写片段。同时,我们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应该更到位、准确一些。比如可以首先从学生选材上总结评价,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美,然后再注意学生的遣词造句。

7.风景这边独好记我的郎木寺之旅 篇七

终于,在计划周详后去到了那里,领略了它独特的风光。在那里,我不仅欣赏到旖旎的风光,领略了充满神秘色彩的宗教文化,还寻找到了世外桃源般的宁静。

从夏河出发,坐上开往郎木寺的长途车,就等于坐上了观光巴士,窗外的景色美不胜收。待到下了车,跟随当地村民的脚步,转过几个山弯,一个宁静安详的小村便出现在眼前了。

去郎木寺之前,我简单地以为郎木寺是一座寺院。其实,郎木寺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的一座小镇,人口约有3000多,以藏民族居多,还有部分汉族和回族。

郎木寺地处甘肃、四川两省交界处,有一条小河从镇中心流过。别看是条小河,它却有个响亮的名字——白龙江,属于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小河将这座小镇一分为两,北岸属甘肃地界,南岸则属四川若尔盖县地界。

小河终日流淌着,河水带动水磨吱吱作响,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河两岸各有一座格鲁派藏传佛教寺院,甘肃一侧的叫达苍郎木寺,四川一侧的叫纳摩寺。

据当地人介绍,“郎木”为藏语“仙女”之意,因其山洞中有石岩酷似亭亭玉女,民间谓为仙女所化,故名。寺后林荫深处有一虎穴,藏语称“德合仓”,故该寺之名可译为“虎穴中的仙女”。

在郎木寺的日子里,我惊奇地发现,郎木寺的美丽是恬淡宁静的。高山、草原、松林、溪流在这里汇聚,有种世外桃源的意境。郎木寺的清晨和黄昏是最迷人的,有令人迷幻的光线,清晨的薄雾和炊烟一起笼罩着山坳中的小村。

这里,时常流动着一幅幅诗意的景象:头戴披巾的穆斯林大婶提着拖把到小溪边涮洗;提水的老妇人站在岸边,向河对面的邻居问候、聊天;晨光静静地打上屋檐和塔尖,三三两两的信徒结伴走向转经殿,渐渐地寺庙里传来喇嘛晨诵的声音……而当黄昏降临,郎木寺便笼罩在一片安详的夕阳之中,佛塔、清真寺和民房的屋顶都呈现出温暖的光泽,僧舍的屋顶上也升起了炊烟。

其实,郎木寺在国外比国内要出名,每年来这里的外国游客比国内游客要多。据说解放前,有位外国传教士到达这里,一住就是十多年,他被这里特有的风土人情所迷住,并融入其中,直到解放后才回国。

后来,这位洋教士将自己在郎木寺的生活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此书一经出版,让许多外国人知道,古老的东方有这样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于是,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寻找书中描写的神秘地方。80年代初期,我国的老百姓还不习惯旅游时,这地方已经能经常看到外国游客的身影了。

在郎木寺小村,可以参观两座藏传佛教寺院和一座清真寺院;清晨时去那片与郎木寺遥望的松树林去散步;可去观赏夕阳中如火的红石崖,一轮满月悬在蓝天上,是忘忧境界;也可以在村子里闲逛,去小咖啡馆闲坐,和当地人谈天说地;还可以沿着白龙江去四川境内的峡谷探密。

郎木寺除了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乡村气息令人陶醉以外,“诵经堂”的虔诚也是我怀念此次旅行的原因之一。

当日,我到达郎木寺时天已经完全黑了。

耐不住激动的心情,第二天天刚亮,我就向甘肃一侧的达仓郎木寺出发了。在来时的路上,我看到,藏族老阿妈是最早赶往寺院的朝觐者。

我先来到了“诵经堂”,这是达仓郎木寺最大的建筑,也是经常举行盛大宗教活动的地方。在那里,正赶上一群年轻僧人在“辩经”,他们看上去20岁左右,三五成群,或站或坐。他们“辩经”的样子有点像讨论问题的中学生,站着的像是演讲者,坐着的像是提问者。往往是二三个站着的,与一位坐着的辩论。先发言者的标准姿势是侧身对被辩论者,发言时先击掌跺脚,然后振振有词地讲一番经论,很有舞蹈感。他们中间有位年长的喇嘛来回走动,像是辅导老师。在“诵经堂”阁楼上,一位年轻僧人有节律地击鼓,鼓声和着诵经声使整个大堂显得庄严肃穆。我一直没有弄明白,郎木寺是因为寺院出名呢,还是因为小镇出名。其实,许多到过这地方的人和我一样,都有这种疑惑。论寺院,这两座寺院远不如距其不远处的夏河县“拉卜愣寺”出名;论风光,夏河县的“桑科草原”知名度也远远超过这里。直到你到达这里后才会发现,是生态美与民族风情美的完美结合,感染着每一位到过这里的人们。

有人说:“到了这里,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8.我的耶鲁之旅 篇八

还记得那天,我上网查询录取名单时,电脑屏幕上跳出了一个蓝色的背景界面,上面写着“Wel—come to Yale Class of 2012(欢迎成为耶鲁大学2012届本科生)”,屏幕中央是耶鲁的吉祥物牛头犬。当看到“Congratula—tions(恭喜)”的时候,我惊呆了,脑袋里一片空白。

当我下意识地把整个页面看完,确认自己已经被耶鲁大学录取时,我兴奋得跳了起来。整整一个星期,我的脑袋里还突然蹦出那个念头——“我是不是该掐一掐自己?”

“孩子王”的童年

我童年的生活环境是一个没有公交车和红绿灯,骑着单车半个小时就能逛遍全城的小小的世外桃源。在这片自由广阔的天地里,爱玩爱闹的我是个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我每天都在找不同的、有趣的事情来玩。我常常在拼音本上临摹漫画人物,也写过自己的《校园水浒传》……

那时候,我听课不太认真,作业也是在玩的间隙里完成的。课外生活更加丰富了,我常偷偷溜进爸妈的工厂,将废旧钢材区当作“战场”:顺热水管爬到单车棚的顶上;在居民区错综复杂的道路之间玩捉迷藏,或者偶尔花五块钱到溜冰场疯滑一晚上。

我爱幻想,每天上学的路上,我给邻居的小孩讲现编的系列故事,居然讲了一年而没有重复。

相信吗?我还曾经发明过三款主题大富翁、一款江湖、两款战棋、一款角色扮演共七款风靡一时的纸上游戏。后来,我又发明了在任何环境里都能随意玩的游戏,受到小伙伴们的热烈追捧,我成了他们嘴里的“游戏专家”。

四年级那年,爸爸为我买了李阳疯狂英语书和磁带。李阳的疯狂读法,让我特别着迷,因为觉得好玩,我常常装腔作势地模仿。时间久了,英语竟成了我的一门“特长”。

“寻找自己”——我的一堂启蒙课

升入中学后,学业上的压力,让我变得内向、沉默起来。看到我的变化,爸爸提醒我:“微伟,如果你觉得不快乐的话,可以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性格。”

爸爸的提议很有道理,我开始放开心情,尽量多地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而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一年之后……

刚进初二,妈妈就给我报了个英语培训班。并不抱有什么期待的我踏进了外教班的教室。外教是一位来自纽约的漂亮女老师Cara,中文名叫做柏二丫。

教室里除了我基本都是初三的学生。大家都在兴高采烈地聊天,我却缩在座位上静静地环视四周。这时,Cara走过来,很亲切地问了我一些简单的问题。

我渐渐放松了下来,到了Say5游戏环节,Cara出乎意料地邀请我来主持。程序很简单,只不过是随机报出几个指令,尽量骗过游戏的参与者而已。但对我来说,这可是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做出的大胆举动!

正是这次解放自我的游戏体验,让我开始走出沉默和不自信。从前,我总是在学校捧着书或者和熟悉的朋友说话,这以后,我渐渐开始跟“半熟”的同学说话了。

处在这样的快乐集体中,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我的性格也在悄悄地转变。我开始尝试将自己的视野放到书本之外,开始想要尝试不同的人生。

不敢相信,

我真的考了第一

中考,我以全省第10名的成绩考进了长沙雅礼中学,这才突然发现:在这里,好学生比比皆是,仅靠小聪明是根本行不通的。我的成绩嘛,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都不过分,因为除了英语,几乎每一科我都考过班里倒数三名。

为了尽早适应新环境,我每天不断地重复做着三件事:做题,分析错题,不懂就问。

在那样紧张的半年中,我几乎什么都不想,唯一的想法就是尽力把成绩赶上去。

经过长期努力,月考中我终于拿到班里第一时,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真的考了第一,由此,我明白了一些事——也许最简单的拼搏就是最好的出路吧。那时的我,因为绝望,所以从没有左顾右盼什么,也没有想过结果如何。我的目标很简单,只是抱着‘尽最大努力’的信念去学习。

我不想成为一个书呆子,尽管在学习中度过了狼狈的一年,但为了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我还是积极参加了学校的许多社团。我参加了主持人培训,参加了戏剧社的排练以磨练自己的胆量;我希望自己能懂得很多道理,了解很多东西,于是我跳出了小学与初中对游戏、动漫的绝对迷恋,开始学习法语,接触文学;为了能更加流利地说话,我还去了校广播站,得到了当主持人的机会……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模拟联合国”的培训团队。2007年,我被提前选人了北大模联的一个十分特别的项目——世界遗产中心(WHC)。WHC的主要任务就是遗产申报,这简直对极了我的胃口,因为我特别喜欢文化方面的东西。我很认真地处理着申请文件中的“文化、历史意义”“保存现状”“相关保护条例及措施”……在这个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最开心的是,我的努力得到了主办方的肯定,“张微伟所具备的外交家的素质远远超出了主席团的想象,希望将来有一天在真正的联合国会议上能看到他的名字。”

从自闭到开朗,从茫然到从容——我自认为我的改变是巨大的,并且我十分珍视这种改变。正因为这美丽的蜕变,让我获得了成功。

9.我的研修日志 篇九

如何上数学课,对于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来说,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办法。但是,如何上好每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这就不仅需要我们备课精心设计,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精益求精,下面我就小学数学备课和教学谈几点意见:

一、教师的知识水平及教育技能是上好一堂数学课的重要保障。

二、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条件。

1、老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2、教师要学会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起

三、精心备课

1、要备起点。

2、要备重点。

3、要备难点。

4、要备交点。

5、要备疑点。

四、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是上好每一堂课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注重教学过程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完善课程设计,积累教育素材,提高教育水平;

2、引导、布置探索内容,参与讨论;

3、协调学生之间的交流;

4、完善评价体系和实施评价。

10.我的研修总结 篇十

在磨课的“多次备课、多次打磨”过程中,教师们有充分的机会进行比照和反思,对自己的发展水平会产生逐渐明晰的定位。就这次观摩课整体而言,我认为有一下几方面值得我们思考,我在这次磨课过程中,有三次机会去试听,前后几次隋老师可谓是对这次可做了一次“大手术”,其中第一次和第二次区别最大。通过几次的观课,我对这次磨课有如下思考:

首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隋娜娜老师既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又重视了学生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最大限度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老师添加了“玩转盘,答问题”环节后,更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隋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而且建立了小组学习模式,在游戏和讨论中发挥自己的力量,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

其次,隋老师善于利用学生的“旧知”实现向“新知”的迁移,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从而使学生从“学会”迅速过渡到“会学”上来。比如,课前先用我们以前学的“可能、不可能、一定”各说一句话。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并且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清楚明确,难易适中。

最后,隋娜娜老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听课中我发现隋老师基本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1、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2、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充满激情。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3、教学设计不仅仅是流畅,各个细节都考虑周全,课堂充实。

11.我的“走黑板”之旅 篇十一

课后反思时,一想到那张小纸条的作用,我就特得意。我还想着,如果每个小组都有一块黑板供他们板演、讨论、探索,学生能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讨论结果在上面表达出来,交流分享就更方便,那就更棒了。

我的想法得到了领导的支持,我的教室里还真的多了几块可以移动的黑板。经过精心思考,我开始了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之旅,希望能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的时空。我把自己的这种教学方法称为“走黑板”,有点草根,有点土,不过很形象。

有了可以移动的黑板,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可就更热闹了。记得《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法》一课,学生们离开座位,来到自己小组的黑板旁,讨论着如何用画图法来解决问题。他们一个人读题,一个人画图,其他几个同学则不时地提出自己的意见。

“我觉得,这条线段应该画得短一点。”小运说。

正在画图的小亮立刻不服气地问:“为什么啊?”

“因为,增加3米,应该比原来的长8米短一些。”

“对!应该不到原来的一半!”小璐马上补充。

……

巡视了一圈,发现各组都研究得差不多了,于是我对学生说:“现在每组留下一名同学作为发言人,其他同学到其他小组去看一看、听一听别人的画法和解法,还可以提出建议。第一组到第二组,第二组到第三组,依此类推,第六组到第一组。抓紧时间,换位开始,时间1分钟。”

学生们在黑板间走动起来,表面上有点乱,而实际上他们正投入地听介绍、看图形、想解法、提建议,乱而不闲。特别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学生看完其他小组的汇报,还偷偷地跑到自己小组的黑板前进行最后的修改。

最后,每个小组的组长将黑板移到讲台前,其他学生们则纷纷回到座位上,开始全班的交流汇报。其实,小组内部的头脑风暴加上组际之间的充分交流,集体汇报交流就非常简单了,只要抓住要点将学生的思路加以梳理,使之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即可。

随后,我利用其中三块黑板的反面,给学生们呈现了三组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每一组的第一大题都相同,是每个同学必须要掌握的;第二大题难易程度有差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这样,就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了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的发展显示出个性和差异性。

除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运用“走黑板”策略,在学生独立思考时,也可以运用“走黑板”策略使学生的思维显性化。

上《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比较》一课时,我就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把解题思路用数学符号和图形等方式表达出来,写在纸条上,贴到黑板上。

不一会儿,有三个聪明的小家伙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他们迅速站起来,跑向黑板,都想争第一。结果,小洪和小青略快一步,他们的纸条贴到了第一块黑板上。小扬慢了一步,她看了一眼那两张纸条,就把自己的纸条贴到了第二块黑板上。

我立刻问她:“你怎么不贴到第一块黑板上呢?”

她慢条斯理地说:“杨老师你看,他们俩都是画线段图的,我和他们不一样,我是画框式图的。”

我大大表扬了她:“你真会动脑筋!给大家开了个好头!”

这时,晓雯走上前来,我看到她是用数量关系式来表示的,于是我问她:“你想贴到哪一块黑板上呢?”

“当然是第三块啦!我和他们都不一样!”

三种表达方法自然而然地就分好了,多好!

然后,我组织速度快的同学仔细阅读黑板上的作业,大部分的孩子就只是安静地看着,但是小邱同学却大声地说:“杨老师,我觉得他的线段图,比例失调,不合理!”我一边示意让他小声,一边有了一个好主意,何不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写下来呢?!

于是,下一个环节,学生们就是边看边想边写,在黑板上的纸条旁边写下自己的建议和简短的评价。短短几分钟,学生在黑板间走动,表面上有点乱、有点闹,但是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因此而停滞,相反,他们在交流共享中思维变得更丰富、更全面。

两种不同的“走黑板”方式,实际上都是为了更多地给予学生表达想法、发现问题、交流倾听、接纳他人意见、修正自己想法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一个学习的全过程,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更好地发展,自信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12.我的研修之旅 篇十二

一、浓郁的校园文化———翰墨飘香、儒学涵养

德明政府中学是一所办学特色非常鲜明的华文特选学校,从外到内,你都能够感受到那种浓浓的传统文化的氛围。先说学校的建筑,同样是钢筋水泥,但是,德明政府中学却赋予它以国学的底蕴,传统的基调,做到了人、事、物、景、情的有机融合。先看主体建筑上显眼的校训———诚、信、忠、勇。隶书字样,传递着文化的薪火、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再看几座教学楼,分别起名为笃行楼(室内体育馆)、正心楼(办公楼)、格致楼(物理实验室)、慎思楼(生物、科学、纳米实验室)、涵美楼(美术中心)、博学楼(音乐中心)、集思楼,无不彰显出一种浩然正气,催人自省;前院的正心园,孔子雕像屹立正中,院中布置六块巨石,作为镇校之石。环绕花园,依次摆放,石上文字分别刻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递着儒学的道义;让人在景仰圣人孔子巨像之后,徜徉在古代先哲的文化教诲之中,净化心灵,启迪智慧。不得不说的还有校园中随处可见的巨型对联———门口是:“读圣贤书;立修身志”;连廊上是———“光阴有限;人生无穷。胸能容苦辣;足可履崎岖”。接待室挂的是:“德知德行德至善;明心明理明秋毫”。使德明的解读尽善尽美。图书馆里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行走在德明政府中学,你会产生一种错觉,你不是在新加坡,而是在中国,并且是在中国的文化之乡。还有厚德轩(语文特选教室)、德馨阁(双文化课室)、校史馆、鸿泥馆、格致馆、德明堂,虽然没有机会走进去,但是从建筑的命名上,你似乎一直徜徉在儒学文化之中,这样有墨水有教诲作用的命名,它将让德明学生在怎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它将如何让德明学生受益?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德明池——新加坡的学校特别喜欢有水有鱼。德明中学,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特意设计了这个德明池,池中有水,寓意为饮水思源———德明学生要懂得感恩母校;水中有鱼,象征着德明中学发展年年有余,更上一层楼。池中鱼水情深,象征着德明政府中学师生情深意长,如鱼得水,亲密无间。每年毕业期间,会有很多的学生到这里拍照合影,感恩母校。

环境文化如此,学校的办学用意更是鲜明———借用德明政府中学校长符传丰的一句话,那就是学校要成为文化的摇篮,校长要成为文化的设计者。只要你走进德明,文化就与你同在。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成就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学校,就会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学校的文化要对师生的行为与性格产生重要的影响。正是在这样的文化长期熏陶下,德明人才养成了“儒雅、勤奋、认真、务实、诚信、不浮夸、不卑不亢”等特有的德明气质。

办学启示一:

学校的文化如同学校的名片,学校文化是一种让人眼看得到、手触得到、脑不断思考、心灵感受得到的一种“真、善、美”的表现与内涵。通过这张名片,你可以看到学校的环境、看到学校的管理、看到学校的气质、看到学校的精神,甚至可以看到学校的发展和未来。记得符校长在讲课时谈道:学校发展,一年,靠实干;十年,靠管理;百年,靠文化。文化是学校发展之魂。校长要成为学校文化的建筑师,和大家一起建构和发展一套共享的价值观、信念,提供一种使人履行义务所必需的、规范的力量,至于如何为这些基本的核心价值观增光和如何实现它们,学校赋予教师和其他人极大的自由。教师要成为学校文化的传教士,学校要成为管理上松散但文化上紧密的机构———共同体。让文化成为学校里最硬的东西,要使学校教育质量获得实质、真切的提升,必须将改革深入到文化层面,真正的文化变革是心里深处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态度、行为和人工制品的系统变革。也许,我们平时对文化的理解还真是太肤浅了。

那么,反思一下: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否到位?还有多少的学校需要补上这一课?

二、图书馆的人本设计———现代时尚、舒适静谧

在德明政府中学,大家最喜欢去的地方是那里的图书馆。去过无数中学,参观过许多图书馆,从来没有见过有哪一家图书馆能像德明,如此的大气,雅致,如此的舒适、静谧。什么叫作环境育人?看到德明图书馆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布局、这样的藏书,你不想读书都不行。这就叫作环境育人。学生来到这里,看到满眼的图书、杂志,到处都是沙发、座椅,便会情不自禁地挑选一两本书籍,沉浸其中,乐而忘返。

先来随我参观一下德明的图书馆吧。图书馆给我的印象如下———

一是图书馆的大:占据了楼上楼下两层空间。

二是装修的风格:现代、高雅。布置的书香、古典。色调和谐,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三是布置的格局:读书研讨自修,区域清晰,或看或写或听或查,各有空间。

四是人文关怀无处不在:图书馆备有复印机、电脑、耳机、DV机、储物柜、直饮水机等设施,方便学生阅读博览。

五是环境氛围:入馆即静,落座即读。图书馆廊柱上挂着巨幅对联,上书———“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图书馆门前红色对联也是十分的醒目:“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二楼墙上粘贴着温馨提示:不要吃喝、不要游戏、不要谈笑。在通向二楼的楼梯旁,学生读书作品布置成的专栏,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六是馆藏种类繁多:图书杂志报纸应有尽有,新书上架及时快捷,尤其是关于中国的杂志特别多。

七是这里的主人:德明的学生,看他们神情端庄、自然,读书学习乐在其中、收获成长,皆成文章。

八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偌大一个图书馆,似乎管理教师并不多,楼下吧台2人,楼上电子技术服务室2人。虽然是假期时间,但是管理人员按时到岗、服务师生、尽心尽责。对我们外来参观之人,也是热情有加,服务引领到位。

办学启示二:

学校的建设,既要看硬件,还要看软件,更要看心件。硬件是基础,是保障;软件是资源,是支持;心件是动力,是核心。

德明图书馆的建设,既有硬件的支撑,又有软件的开发,还有心件的投入。而我们的学校建设中,是否存在着盲目追求硬件的一流而忽视软件的开发的问题?是否有志于软件的开发却又缺少心件的支持?

环视一下学校的硬件设施,又有多少投入是在闲置或者低效地使用,又有多少软件的开发亟待解决而又无人关注和问津,至于心件,可能还是个新名词,等待启蒙吧。

三、多彩的学生活动———缤纷德明,精彩纷呈

德明政府中学,致力于培养领袖型人才。利用学生在校的六年时间,精心设计了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德明课程———双文化课程、人文与艺术课程、数理科学课程、知识探究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德明气质———学贯中西、兼容并蓄,堂正君子、社稷栋梁。为此,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学生社团活动举不胜举,打开德明的学校画册,学生活动会让你感到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琴棋书画样样有,篮球、足球、高尔夫球,球球开;从厨艺到文艺到茶艺,门门通。气枪学会、国际事务与策略理事会、图书馆学会、大众传播学会、摄影学会、出版学会、机械学会、中文学会、舞蹈学会、戏剧学会、吉他学会、医药学会……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生活动范围囊括了天文、地理、环境、科学、艺术、生活、文学、体育、运动等多个角度,德明培养的是面向21世纪的全才、通才而非专才。

我有幸参加了德明政府中学的华夏情2012年音乐晚会,那场晚会带来的震撼至今记忆犹新,要点概括如下:

1.朴素的奢华。整场音乐会,学生一身校服,演绎着高尚的交响乐,那种氛围,给人的印象就是朴素的奢华。

2.自治的空间。两个小时的演出,从8点到10点,中间休息20分钟。似乎没有看到教师的组织、指导。一直都是学生自治,登台、搬道具、退场、添置新道具,一切却都是那样的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自信的勇士。整场晚会,8个主题,学生表演者不计其数,多的一场达到60余人,少的也要十几人。无论是吹拉弹唱,甚至连敲鼓、打锣的都是一副自信的面孔,全力的投入,激情的表演,让人感到投入、用情。给人的感觉就是每个学生都能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4.系统的再现。整场音乐会,体现了团结、协作,堪称典范。从指挥到领奏,再到配合,无不展示出一种合作,一种默契,一种团队的力量。每当演出完毕,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之时,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无比的骄傲,洋溢在每个演奏者的心上。那不是个人,而是对整个华乐团。

5.家长的参与。这是一场为家长、社会的演出。表演大厅,上下两层,容纳近千人。有家长、有嘉宾、有学生、有群众。这场演出,把学校和家长、学校和社会,有机地联系到了一起,成为学校向社会展示自我的唯美窗口。同时,也使学校的资源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6.设备的支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是一曲扬琴独奏,还是一支短笛悠扬,都让台下的听众感受到了音乐之美。音响好,得力于好的音响设施。学校的现代化装备如此之好,可见新加坡政府的教育投入力度之大。

7.特别有别于国内的几点:

(1)校长的定位。一场学生组织的盛会,一个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整场节目,教师、校长都是热情的观众。校长的致辞,只是展示在表演的演出宣传册上。原以为,演出结束时,校长会登台致辞,没想到,整个活动空间全都给了学生。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闪亮的群星。

(2)合作的延伸。本次演出,特别邀请了新加坡音乐指挥家的友情赞助,隆重出场,担任春之曲的重量级指挥。演出之际,台上台下,互动生辉,最后三次谢幕,两次追加演出,把整场音乐会推向高潮。可见,学校是在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做最好的合作者。

(3)观众的素养。演出过程,没有手机声、没有走动的人流、没有听到扰民的谈笑声。显示出了观众队伍的高素质和文化内涵。

(4)低调的主持。主持人的低调出场,高调宣传。两位主持人,一直在台上的一角,没有灯光,没有艳丽的服装,甚至容貌也看似平平,但是却是在隆重地推出即将登台的演员,认真地介绍即将开始的演出。这就是新加坡风格,讲的是艺术,看的是水平。舍弃的是浮夸、虚无、铺张和浪费。

(5)校方的茶点。演出中间,休息时段,校方领导请我们喝点茶水。结果,看到的是新加坡一样的热情———茶点、咖啡、茶水、休息室。更让我们惊讶的是,接待我们的都是身穿校服的德明学生:面带微笑、礼貌待客、热情友好、周全服务。

(6)额外的收支。华乐团的演出,印制了精美的节目单(画册)和入场券。邀请了知名的指挥家同台演出。这些倘在国内,都需要经费的预算,钱从哪来?有财力的学校可以自筹。没有财力的学校恐怕就要节俭。可是,德明却把这一切处理得很简单。最令人费解的是:演出入场券居然标价10新元,不知道收费政策是否允许?所收费用又如何使用?

(7)功夫在台外。俗话说得好,“台上有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知道准备这样一场精彩的演出,学生课外之功力何在?学生练功的内在积极性又是如何调动的?如此大型的交响乐团,队员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那么,集体训练又是谁来负责?听符校长的介绍,德明华乐团每年10场的大型演出,有时还要带着乐队出国表演,学生百余人,自带各种乐器,每次出去都要一两周的时间,试想,假如是在中国,我们的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的这些活动吗?家长支持吗?

办学启示三:

德明政府中学,要办成卓越学校,要跳出学校竞争圈,展现出卓越学校的风范。符校长立足当前,放眼未来,采用高站位思考、前瞻性眼光,定位了德明的发展。把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使他们成为“领袖、服务、关怀”社会的国民作为德明政府中学的学校使命。把“堂正君子,社稷栋梁;学贯东西,兼容并蓄;心系祖国,放眼世界”当作学校的愿景,沿用了“诚、信、忠、勇”的校训;核心价值观是“树人为本、追求卓越、创意教学、学而不倦、群策群力”。德明要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为人、为学。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校存在的要义就是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环境、合适的教育,可是,如何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取得平衡,如何把课程改革的目标落到实处?

我们是不是一直在充当着“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一直在做戴着镣铐的舞者。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是激流勇进,还是继续在夹缝中求生存?

四、灵活的授课方式———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新加坡的教育政策提出了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重在建设重学习的国家、培养会思考的学生,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我们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德明政府中学东学区的一次大型教学分享活动,听了教育部司长关于课堂教学评估的专题讲座、观摩了一节华文课教学设计说课活动。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整体设计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1.关于教学设计。教师能够大胆创新,创设情境,灵活地采用facebook的授课形式,把华语教学和多媒体运用有机结合,把课堂教学有机延伸到课外,非常可贵。

2.关于教学目标。基于对学情和教材的充分把握,能够以人为本,设置适当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教师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不仅重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还重视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引导,站位高远。

3.关于教学资源。教师能够以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和整合教学资源,把视频、考试、问题研究引入到主题讨论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索求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给予及时的评价。

4.关于细节的关注。教师能够以生为本,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情况,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可以用facebook,也可以不用。对不能用和不想用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课上关注,由此,可以看到教师的用心。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

5.关于教学反思环节。既有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也有教师的积极反思,非常及时、到位。有助于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6.关于课堂互动环节。把经验和大家分享的同时,不忘保有一颗学习之心。真诚地聆听来自各校教师专家的建议,及时地修正完善自己的教法,取众家之长,长教学之技。秉承了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优良作风。

7.一点建议:(1)学生的学习,如果能以小组形式呈现,那么,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兵教兵合作学习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没有facebook的同学,参与到课外的学习之中去,效果会更好。(2)对于facebook的学习效果的评估方式,教师只是采用了看帖、回帖的形式,评价方式单一,缺少变化。建议采用精华帖子的形式,由学生推荐一些好的发言评价,采用适当的机会,给予集中展示,这样,效果会更好。(3)facebook的教学,在华文教学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潜力无穷,有待挖掘:如美文赏析、同题作文、主题研讨等,总之,只要是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开阔学生的视野,都可以大胆使用,相信对学生的听说读写,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4)本课教学设计,对其他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启发。其实,还有一些平台,如谷歌的协作平台、QQ群、博客等都可以为我所用,成为我们教学的好帮手。(5)未来的教学,应该是超越课堂、超越学校的,所以,教学天地宽,创新点亮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引领发展。

办学启示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现在很多的研究把目光聚焦到了课堂———提倡高效课堂,呼唤有效教学,那么,在对“两效”的研究之中,究竟是什么力量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呢?那就是学生。只有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我们才能够发现课堂成功教学的密码。

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活动我设计,我的学习我负责。只有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出来,那才是成功的教育,教育的成功。

新加坡对学校课程和教学领导的要求是: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学有所成;引导教师,有效教学,教学相长;引导学校,迈向成功,实现愿景。对照德明中学,对照新加坡教育,让我们一起反思:我们的课堂到底缺少了什么?我们的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怎样才是真正的高效学习?

六天的学习,感受到的是德明的环境、德明的活动、德明的课堂、德明的文化,看到的是“德明良师,循循善诱,传承宏业扬教化;明德学子,孜孜不倦,继往开来成英才”。感受到的是德明教育“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

六天的学习,收获的不仅是课程,还有对教育领导的研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经强调:学校中最关键的人物是校长。一位好校长让学校得到蓬勃发展。教师充满热忱,学生享受校园生活,许多好的事都产生了。德明政府中学的校长符传丰就是这样一位好校长,他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博才多学、侃侃而谈;有为有位、魅力四射。按照领导人的选拔培养标准来看:符校长有“仁”———仁者爱人;有“勇”———勇者不可犯;有“智”———智者不可乱;有“信”———信则不欺人;有“忠”———忠则无二心。在对德明学校的管理之中,我们还看到了符校长有“道”———道生德、德生正、正生事;有才———有才而性缓实属大才;有智———有智而气和实为大智。符校长以其独特的领袖特质和丰富的治校经验,和德明人一起成就了德明今天的辉煌。

德明的成功,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办什么样的学校?做什么样的校长?

是学校推动校长发展?还是校长引领学校的发展?

上一篇:励志心情语录下一篇:美丽的父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