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博物馆

2024-09-07

民俗博物馆(精选9篇)

1.民俗博物馆 篇一

北京民俗博物馆 -资料

北京民俗博物馆(东岳庙)坐落于朝阳门外大街中段,始建于公元13,主祀有奉山神东岳大帝及众神体系,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宫观,原占地6 万平方米,由中路正院及东、西跨院组成,共有七进院落,融集廊院式、四合院式布局为一体,具有元、明、清三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

东岳庙素以“三多”即神像多、楹联多、碑刻多著称,

资料

76尊塑像以其社会化、人格化、戏剧化的造型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民间信仰的画卷。东岳庙的庙会在北京历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是京东经济、文化中心。庙内现存的大量碑刻,是研究民间信仰及其群体结构的重要史料。其中元代大书法家赵孟所书《道教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2.民俗博物馆 篇二

民族、民俗文物是某一些民族使用过的,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族、民俗纯朴面貌的藏品, 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 但是与一般的历史收藏品不同, 民族、民俗文物具有更加浓郁的民族气息和宗教信仰, 更具有代表性。博物馆主要负责历史文物的收藏、展览、调查、研究等工作, 博物馆把历史文物展览出来, 供社会大众学习、观赏, 起到教育大众的目的, 最早期的博物馆并不是官方所有、面对大众的场所, 而是起源于个人的爱好收藏, 启蒙运动之后, 这种个人对历史文物的收藏方式逐渐被公开化, 演变成今天的博物馆, 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民文化的需求从最开始的历史文物的储存场所丰富为集收藏、研究、学习、探索、保护、欣赏、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的文化机构[1]。目前, 博物馆的责任、功能和存在的价值都对人类的文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图书馆文物征集工作的质量是决定博物馆的职责实现好坏的关键, 因此, 为了今后博物馆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能, 下面对民族、民俗文物征集工作进行深入剖析, 并对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希望对各个博物馆今后的发展有所启发。

2 民族、民俗文物征集工作

2.1 博物馆进行民族、民俗文物征集工作的意义

博物馆是多功能的社会文化机构, 它不仅是一些珍贵文物收藏的地方, 还是一个对大众进行文化教育宣传, 对文物进行保护的机构, 并且博物馆内的一些文物还可以用作科研的材料, 作为历史学家研究过去的线索, 由于它的多功能性, 被称为一个地方或者国家文化的代表, 因此博物馆进行民族、民俗文物征集活动有很重大的意义[2]。

首先, 民族、民俗文物是一个民族, 一个区域过去历史文化的象征, 这些民族、民俗文物可以最直接的反映一个民族过程的发展历程, 为历史学家们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工作提供最直接的研究材料, 有助于考古科研工作的开展;其次, 民族、民俗文物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产, 是传统文化的象征, 我们对其进行征集, 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它, 由于民间的一些不正当的保护措施可能会使文物有所损坏, 如果长期在民间进行保存, 最终会导致文物的流失, 给我们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还有, 民族、民俗文物是对各个民族生活的详细记录, 通过民族、民俗文物, 我们可以知道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 了解不同民族的异域风情, 如果文物保存的足够完整, 我们就可以把他们所记载的故事串联起来, 形成一幅完整的、反映民族真实历史的画卷;最后, 民族、民俗文物的征集活动还有利于博物馆的发展, 有利于一些专题类博物馆的建设, 丰富博物馆馆藏, 达到更好教育大众的目的。

2.2 民族、民俗文物的征集标准

民族、民俗文物的征集工作涉及到诸多学术领域, 如民族历史学、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等等, 因此在进行民族、民俗文物的征集过程中, 征集标准自然与普通的自然历史文物有所区别, 需要多方面考虑多个学科的标准, 结合民族、民俗文物的民族气息、宗教信仰等特殊性综合得出民族、民俗文物征集工作的标准[3]。

从博物馆的角度来讲, 所征集的民族、民俗文物需要满足如下条件:首先需要与博物馆的馆藏理念相符合, 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博物馆展览工作的开展, 起到教育大众的作用;其次, 需要与博物馆对藏品的保护和管理技术相符合, 如果博物馆的保护技术达不到对所征集文物的保护标准, 那么即使征集到了文物, 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还有, 需要与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水平相符合, 各个博物馆的历史研究学术水平高低不同, 如果征集到的文物现有的学术团队不能对其进行更加有影响意义的研究, 那么民族、民俗文物的征集工作将失去了它的意义。

从科研工作者个人的角度来讲, 民族、民俗文物的主题要与科研工作者自己的研究方向符合, 因为术业有专攻, 不同的科研工作者有自己不同的研究方向, 一个陌生的领域, 需要科学家更多的时间去探索, 选择一个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同的民族、民俗文物不仅可以节省更多的研究时间, 同时也更有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

从博物馆馆藏的角度来讲, 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民俗文物都有收藏和研究的价值, 民族、民俗文物需要满足如下标准:首先, 待征集的民族、民俗文物需要完好无缺, 现存状况良好, 才有收藏的价值;其次, 民族、民俗文物要具有代表性, 能够鲜明的反应当时的民族发展和文化水平, 反映当时的民族风貌, 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才有对其进行研究的必要。

3 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未来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将有所提高

由于博物馆对社会大众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有助于历史文物研究工作的开展, 它的存在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我国的文化发展水平, 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对博物馆的建设工作, 提高我国博物馆的数量, 完善博物馆的设施, 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 提升博物馆的质量, 争取在更多的城市和地区建立更多的与中国国情相适应, 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功能齐全的博物馆, 为中国的历史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3.2 大力发展专题类博物馆

为了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功能, 应该大力建设专题类博物馆, 专题类的博物馆分类明确, 更加具有针对性, 更加形象, 民族区域特色更加浓厚, 更能够吸引社会大众前去参观, 当更多的专题类博物馆建成后, 社会大众可以根据不同的喜好选择到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内进行参观, 由于社会大众对这一方面的兴趣更加浓烈, 能够得到的信息也就更多, 教育的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因此一定要注重民族区域特点鲜明的专题类博物馆的建设, 努力优化博物馆的结构, 使博物馆又好又快发展[4]。

3.3 提升博物馆的公共职能

随着人类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 对博物馆的公共职能将会有更多的需求, 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公共职能, 要注重对博物馆内的公共服务区的建设, 丰富公共服务区的内容, 可以在这里修建专题讲座报告厅、饮食休息区、文献资料查询区等等, 辅助博物馆的馆藏展览更好的发挥对大众的宣传教育工作。

3.4 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

随着科技水平不断发展, 各行各业都步入了信息化的管理进程, 博物馆的管理也应该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 博物馆的馆藏有很多信息需要记录, 如文物的发现地点、文物的年代、征集者、征集时间等等, 传统的纸质记录方法存在着很多的缺点, 翻阅困难, 容易损坏和丢失, 给文物的保藏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 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把文物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便于储存、管理、翻阅, 不仅对文物的保藏工作有所帮助, 还有助于科学工作者对文物的研究工作的开展。

4 总结

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 国家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博物馆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 馆藏不断地丰富, 管理结构不断优化, 民族、民俗文物作为博物馆中的一类非常重要并且富有特色的馆藏种类, 它的征集活动对于博物馆的发展来讲有很重要意义, 以上对民族、民俗文物征集活动的意义和征集标准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并对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希望对今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吴萌.浅谈民族民俗文物征集的几点认识[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 9 (3) :162.

[2]王忠山.民俗文物的征集保护与利用[J].黑龙江史志, 2008, 5 (17) :84.

[3]孟希旺.从民族文化教育的角度谈民俗博物馆的陈列展示[J].文物世界, 2011, 12 (5) :94.

3.博物馆与民俗文化展示 篇三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设计;民俗文化;陈列展示

近年来,各地的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民俗文化遗产需要传承与保护,博物馆在这一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博物馆大量征集民俗文物保留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而通过博物馆的整理和展示,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感受各民族创造的民俗文化财富,从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历史对文化的雕琢和塑造,激发起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做好博物馆的地方传统民俗展览工作,不仅可以使民俗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同时也是博物馆做好“三贴近”工作的直接体现,有利于博物馆的发展和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以下就来探讨分析博物馆的民俗文化展示。

民俗文化特点

所谓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民俗文化以民俗事象为载体,折射出特定国家或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历史积淀与发展脉络,与所处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联系,体现出多样性、实用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多样性

几千年来,中华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地上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建设了幅员辽阔的锦绣河山,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一特性决定了民俗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包容的特征。我国很早就有“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的谚语,由于地域、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民俗文化。此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各阶层基于各自的经济地位、宗教信仰、生活情趣和喜好专长也能形成独特的民俗文化,这也构成了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实用性

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文化的最本质特点。形式各异、类别繁杂的民俗经常被人们特意地渲染得神秘诡异,并编排成林林总总繁缛空洞的仪式,但都离不开其来源于真实生活,服务于民众的本质。民俗文化本身就是生活文化,民俗在民众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2]民俗文化文化的实用性,不仅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排忧解难,也使其得以传承至今。

相对稳定性

如钟敬文所说:“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这种特色是通过我国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体现出来的。比起世界上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的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主要是农业小生产制度的产物”。[3]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代代相传,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因为时代、文化以及环境的变迁而产生一些变异,不断地适应社会和人们的需要,在传承中发展。

博物馆民俗展示的价值及意义

民俗文化的展示内容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其中物质部分是非物质文化的物化存在,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和衍生物,包括其工具、用具、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例如针对河南地区的民俗文化展示,可以将炎黄文化、黄河、唐三彩、中原民俗剪纸艺术、木雕刻、汴绣文化以等作为展示内容;针对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展示,可以将故宫文化、长城文化、京剧、胡同四合院和特色小吃等作为主要展示内容;而对于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展示,则可涵括织锦、刺绣、蜡染、干栏建筑和山歌傩舞等同广西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民俗作为主要展示内容,这样既能使观众欣赏到精美民族文物,也使观众切身体会到民俗文化的魅力。

博物馆民俗展示是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博物馆中不仅可以收藏保管从古至今有价值的民俗文物,还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展示手段,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亲近、体验和感受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播与推广,正确对待各民族各地区的风俗习惯,提升民俗文化的教育层次,通过在博物馆中展示民俗文化,使人们对民俗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与认识。民俗文化展示,深入挖掘民俗旅游资源,为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当地旅游景点的完善和提升,进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民俗文化专题博物馆,展示民俗文化,还可以有效丰富我国的民俗学科内容,推进我国民俗学的学科发展。此外,博物馆民俗展示,去其糟粕,展其精华,起到了教育引导的作用,使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得以消除,摒弃、革除落后的风俗习惯,提高国民素质,有效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推进我国社会的文明进步。

当前民俗文化展示中的弊端

博物馆管理滞后

时下,各地博物馆大多停留在以传统专家、领导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中,管理形式单一,运行体制僵化,表现在陈列展览中就造成社会服务意识缺乏,忽略观众切实需要。而民俗文化展示因其来源于生活,贴近民众的特点,带来的负面作用较其他类型展览尤为严重。此外,管理落后必然导致博物馆的发展缓慢、滞后,博物馆工作人员缺乏对民俗文化的研究热情,很少有推出或无法推出精品展览,远远不能满足各阶层观众群体对民俗文化相关陈列的迫切需求。

展示手段单调

由于大多数民俗文物来源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与书画、瓷器等艺术品相比,朴实无华,缺乏惊艳的美感。如果还是采取传统保守的展示手段,或通柜陈设,或悬挂上墙,实物、图片密密麻麻,乏善可陈,味如嚼蜡,将大大的降低观众对展览的兴趣。民俗文化展示与传统文物陈列的最大区别在于,传统陈列重在展示“物”,而民俗陈列重在展示“文化”。这就要求民俗展示需要大量的现代化展示手段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提升展览的科技含量,适应新时期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需要,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缺乏参与性

民俗文化是活态文化,是每天都发生普通民众身边的事情。民俗文化展示最能体现博物馆的“三贴近”要求。当前的民俗文化展示,缺乏有效的宣传方式,缺乏公众性,缺少公众对民俗文化展示的参与意识。在展览中很少关注观众的参与项目,没有进行系统科学的观众调查,不掌握观众对民俗展览的意见和要求。因此也无法对展览展示做出合理有效的调整完善,久而久之,自然就门前冷落车马稀了。

改进博物馆民俗文化展示的方法

从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来看,“以人为本”、“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已经成为博物馆实现硬件与软件合理配置的主要依据。[4] 要由“以物为中心”,转向同时要“以人为中心”,关键是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多举办与广大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陈列展览,增强观众参观的知识性和参与性,提高观众对服务的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追求。

在我国民俗文化的陈列展览中,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准确定位民俗文化展品的艺术形象,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提升民俗文化的艺术感染力,使民俗文化的陈列展览紧贴博物馆的陈列主题,力求将陈列物品与陈列意境和谐统一,使民俗文化展品可以更好的发挥其文化价值。可以通过以故事主题、人物主题、历史主题的形式对民俗展品进行集中展示,不仅可以丰富民俗文化内容,也可以使民俗文化更加生动。此外,对于民居建筑群的展示,选择复原陈列的形式,利用现代化的艺术展示手段真实而完整的展示出来,提高其观赏价值。

做好展览策划

陈列展览策划对陈列展览水平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观众调查是做好展览策划的关键。在思想观念上要真正树立起“观众至上”的理念,制定统一、完整的规划,把观众调查当做一项专业性工作来看待,并将其贯穿于展览工作的始终。深入了解观众的最新需求,寻找观众对民俗文化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从而更好地策划实施民俗展示项目。问卷调查是博物馆观众调查运用最多的手段,也可以通过网上调查、电话访谈和走进社区等方式获取全方面多角度的信息。此外,向民俗专家、民俗文化传承人等征求展览意见也是做好民俗展示的有效途径。

丰富展示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设置专门的民俗文化体验区,使用多媒体、网络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加上复原场景、半景化设计等方式,多管齐下,多种形式相结合,场景复原可以使观众了解民俗文化的特定表现形式,而多媒体的运用则可以使观众了解民俗文化活的形态,了解其整体过程或操作流程,从而还原民俗文化本来面貌,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强化民俗文化的感染力。同时在民俗文化景观设置中,要注重保持民俗地方特色,可以定期请民间艺术家向观众表演民俗文化,使观众对民俗文化可以有直观的了解。

延伸展示空间

以互联网和手机应用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沟通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生存的方式和空间,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在民俗文化展示中,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数字化民俗博物馆,通过博客、微博、微信和二维码等技术手段,与公众进行实时的线上交流互动活动,使网上行程成为博物馆之旅,向民众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信息,使展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得到延伸和扩展,有助于提高当前博物馆的民俗文化展示水平。

突出观众参与

观众既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又是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在陈列展览中,要站在观众的角度,营造和谐、融洽的参观氛围,重视与观众的情感交流,拉近陈列展览与观众的距离,吸引观众。同时,在展览中设置如互动答题、角色扮演等环节,使观众更好地融入到展览的情境中,切身感受民俗文化的内涵。此外,可以专门开辟手工坊、视听室等场所,增加青少年观众喜闻乐见的体验项目。展览期间还可以举办专家讲座等活动,走进社区,走进学校,为人们提供更多与展览相关的文化信息。

优秀民俗文化是一个城市、地区、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风土人情、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作为展示和宣传一个城市、地区、民族、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的博物馆,将民俗文化纳入到博物馆的展览展示体系中将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这不仅对优秀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人们了解和认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 萧放.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3] 钟敬文.新的驿程[M ].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

4.参观民俗博物馆作文 篇四

为了近距离感受南京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了解南京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基本情况,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精彩展演,我们七彩旋风雏鹰假日小队冒着风雪参观了南京民俗博物馆。

南京民俗博物馆在古代是清朝一名商人的故居,名叫甘熙。他在院子里盖了九十九间半房间。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我们走进博物馆,首先来到的是古代小朋友生活用品的展馆,我们看到了虎头帽、虎头鞋、口水巾等日常生活用品,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讲解员介绍说:“这些用品都是父母做的,大家看口水巾有好几边,每一边都可以用一次。还有婴儿椅,下面放着炭盆,原来是给小朋友取暖用的。”接着,我们来到葫芦和花灯的展馆,画葫芦的张爷爷给我们展示了几款不同图案的葫芦,上面有的画着脸谱、有的画着娃娃,还有一个很特别的葫芦上画着南京的城墙,讲解员问我们谁知道城墙是什么时候建的,结果没有人回答正确,看来我们对自己家乡的历史很不了解。在花灯展示区,讲解员给我们讲了兔子灯的故事:“兔子灯很特别,它不是平常的兔子,传说是在天上捣药的兔子,元宵节如果买个兔子灯放在家里,就可以保护小孩子平安,所以人们都称它为‘兔爷’。大家对花灯的故事听得了入了神,一个个都好认真。

后来我们还去参观了其他民俗展区,例如南京水八鲜、戏台、妈祖祭祀活动、中国结等等。民俗博物馆好大,我们参观了一个半小时,还没有完全看完博物馆所有的展区,下次再来了解南京的民俗及历史故事。

5.民俗博物馆2010工作总结 篇五

2010年是民俗博物馆从李家大院文物保护利用基础建设工程逐步转向强化内部管理,健全完善机构设施规范馆藏文物信息档案、突出科研宣传为主要业务的工作之年。在市文物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都有了较大进展,圆满地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使李家大院文物保护工作逐步健全发展。

现将过去一年来的工作回顾总结如下:

一、抓学习,增强员工素质

1、业务学习博物馆工作业务性强,且责任重大,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是我们提高员工业务水平的切入点。一年来坚持周三、周六集中辅导学习,要求员工做好笔记,定期进行检查考试,使全员业务知识逐渐提高,我们以《博物馆管理办法》为基本要求,学习贯彻文物保护的政策法令,学习文物安全的防范意识,学习文物的基础知识,以及馆藏文物保护的方法要领,有力的推动了工作进展。

2、政治学习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紧紧围绕党的工作重点,采取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利用电视、电脑、报纸、杂志关注国内外形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在严格落实“五个不准”,狠刹不良风气工作中,在集中整治影响和提高全市经济发展突出问题等工作中,严格要求干部职工,要求党员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使每项活动确实落实到行动上。

3、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要求大家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坚持为游客服务的理念。爱国、爱馆、爱家,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发扬李氏家族善行美德,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文博工作者。

二、抓纪律,改变工作作风

在全年的工作中,上班纪律一直是常抓不懈的重点,为使工作的完成得到有力保证,我们坚决杜绝“在职不在岗,在岗不尽责”的现象,坚持岗位考勤和工资福利挂勾,任务完成情况和年终奖励结合的办法。在上岗时坚持列队点名和在岗时不定时抽查,保证了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坚决杜绝闲话风、吃喝风、玩乐风,推诿扯皮风,确定了“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工作导向,自加压力,争先创优,踏踏实实做小事,把遵守纪律深入到每个人的思想中,贯彻到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中,使同志们工作热情不断提高,出现争先创优的局面。

三、抓落实,保证任务完成

博物馆工作中,要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把重复的事情坚持去做是件不易之事,要求持之以恒的精神,每项任务,要求大家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进取心和紧迫感,有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有了责任感才会有干好事业的激情。在全年的工作中,我们按照年初计划,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并对每个人的工作定目标,定标准,定时限,以计划促落实,以检查促完成,在每天的工作中对每个岗位工作完成量进行记录,同时对工作完成情况,质量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抽查,确保了工作目标的落实。

四、通过“三抓”,确保文物安全无隐患

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通过组织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文物安全意识。做到人人都是安全员,天天防火,夜夜防盗,警钟长鸣。

针对我馆的特点和文物安全现状,我们勤查隐患,严防漏洞,不使安全在具体工作中脱节,在落实好日常文物安全检查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文物安全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好本馆文物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在夏季防洪、冬季防火,日日防盗等工作中,思想高度重视,抓落实、排隐患,保证了李家大院的文物安全。在馆藏文物安全上,我们先后组织了三次对文物库房安全检查,文物逐件清查,对照文物账册一一核对,确保了文物安全。在11月9号山西省人大文物执法检查调研时,省局领导和人大负责人对李家大院文物保护工作予以高度认可,认为是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成功范例。

五、完成任务情况

1、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扩大李家大院的知名度,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活动中,通过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材料、街头摆放宣传版面,悬挂宣传条幅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文物保护法,宣传优秀文化遗产李家大院。

认真整理提供相关资料,参与李家大院网页制作宣传工作。

2、文物建档工作

对馆藏文物进行建立保护档案,建立文物信息登录是博物馆的基础工程,2010年开始,我馆把健全完善馆藏文物档案和文物财产档案,国有资产建帐建档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集中时间对收集、接收、征购的馆藏文物详细进行登录,设立了文物总帐、分类帐和电子信息档案,现已完成登录文物3787件、石雕文物823件、其余2300件正在紧张的进行中。

3、“三普”工作是全市文物工作重点,我馆两名同志在市局的统一领导下,圆满完成了万荣县“三普”资料后期整理工作,并顺利通过了验收。

4、完成了“李家大院”一书的编著。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

5、按时完成了省保单位李家大院“十二五”文物保护项目规划材料。

6、撰写论文“李家大院—由善行构筑起来的人文奇葩”发表于《中华遗产》杂志。

7、撰写研究论文《博物馆陈展手段与方法创新》、《博物馆与公共文化服务》,其中《博物馆如何依托地域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省文物局评选,参加晋、陕、冀、豫四省论文交流。

8、完成《馆中有院 院中有馆 寓教于游 寓教于乐李家大院文物保护利用实践探索》论文。

9、在节假日配合景区的开放工作,圆满完成安防、接待、宣传等任务。

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过去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应当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上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1、由于种种原因,自2006年民俗博物馆成立以来,我馆人员的入编和“三险一金”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2、支部未能成立,党员的组织生活、学习培训、积极分子要求进步吸收新党员,难以实施。

3、对民俗文物、晋商文物的征集、收藏仍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为馆藏数量少,精品不多。

4、员工整体素质及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以适应对民俗文物、文化的深入研究。

5、文物安全岗位责任制有待进一步明确细化和落实。

七、下工作计划

1、按照《博物馆管理办法》的要求,尽快完成对馆藏文物的建档工作,申请省文物局对馆藏文物进行鉴定评级,完成文物信息登录任务,为申报博物馆评级打好基础。

2、按照博物馆免费开放的要求做好基础工作,积极参与申报下一批博物馆免费开放。

3、编制《李家大院安防、消防方案》。

4、编制李家大院《重点文物保护整体规划》,全面落实好文物安全责任制、文物安全岗位责任制,确保李家大院文物建筑安全。

6、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部门交给的其它工作任务。

运城市民俗博物馆

6.民俗博物馆 篇六

一、“身体”概念的历史性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西方以及至国内学术界对身体的兴趣和研究愈演愈烈, 它代表了人们对从传统的身体观到现代身体观转变的自觉。这种转变除了社会生产方式和身体存在经验所提供的根本动力, 学术研究自身的转向也有其历史必然性。很多学者曾指出, 学界对于身体的兴趣深受哲学、政治转向的影响。

对柏拉图来说, 灵魂和肉体分属两个世界, 而且肉体低于、从属于灵魂。肉体属于现实世界, 是幻象, 是影子;而灵魂属于理念世界, 是实在, 是永恒的。所以, 灵魂可以直接关照知识、智慧和真理, 而肉体却是和情感、欲望和感性这些真理的障碍相关的。从那时起, 西方哲学对肉体的态度就十分纠结复杂, 鄙视它, 却又无法彻底摆脱它。到笛卡尔, 从自然科学, 尤其是数学出发, 他依然坚持认为肉体和心灵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对于真理来说, 只有心灵是必要的。正是笛卡尔式的这一彻底的二元论使得精神和肉体的研究得以归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现代学科。

到尼采, 西方哲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尼采以极端的姿态反对以意识来定义人的本质。他说:“不能把‘有意识的世界’当作价值出发点, 也就是当作客观设定价值的必然性……根本错误就在于, 我们把意识设定为标准, 设定为生命的最高价值状态, 而不是把它视为总生命的个别, 也就是与总体相关的一部分。……但我们要对他们说, 正因为这样, 生命才会变成怪胎;应该说, ‘上帝’和全部感觉器官就等于使生命遭受谴责的东西……”1“要以肉体为准绳——……”[1]“信仰肉体比信仰精神更具有根本的意义, 因为后者乃是对肉体垂死状态的非科学观察的结果。”[1]对尼采来说, 不仅不存在独立的纯粹的意识, 而且意识只是身体存在的很小一部分。所以要恢复身体和意识之间的正确关系和正确位置, 是现代文化的首要前提和必由出路。在知识学的发展史上, 尼采的身体观念的新发现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它直接导致福柯全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与话语的提出, 使身体真正成为可以运用的分析范畴。但是福科的身体总是被动而驯顺的, 是权力与历史刻写与规范的对象。身体也是权力关系与权力斗争的场地, 通过展示和分析历史对身体的控制和影响, 就可了解历史是怎样以生动可感的具体方式深入构建个体身体的。随着福科运用谱系学的方法在医学、惩戒和性方面细致深入的研究, 西方传统文化中那个抽象的、扁平的、永恒不变的、没有历史的身体被彻底颠覆, 取而代之的是具体的、鲜活的、丰富多样的身体。

二、民俗学的诞生与复兴

在西方, 民俗学的诞生一直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众所周知, 意大利的维科在其1725年出版的《新科学》一书中, 把民众当作文化的承担者、创造者, 而这一观念的提出是和其在同一本书中的核心概念“诗性智慧”分不开的。“诗性智慧”正是维科区别于当时灵肉二元思维的新概念——原始的完整的身体实践的智慧。受维科的影响, 德国的赫尔德认为只有民众的文艺是表现本民族的且是表现全人类普遍心理的东西, 因而对其搜集研究。他们对民俗学理论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到1846年, 著名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正是在此基础上, 提出用Folklore来描述这种民众的知识学问。自此, 一般认为, 民俗学这门学科诞生了。2

在民俗学界, 普遍认可的民俗学研究对象是民俗文化的传承问题。而民俗文化存在与传承中无法抹去、不可忽视的媒介是活生生的身体。布迪厄曾把知识分成两类:一种是与身体分离的知识, 它通过其他媒介而流传, 如文字;另一种是身体全身心投入而习得的、融入身体的知识。在没有文字的社会, 知识的传承只能通过融入身体的状态才能流传下来, 这种知识因而也同传承它们的身体无法分开。我们可以说民俗生活与文化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包含着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理性知识的习得的、融入身体的知识, 是一种“体知”。所以, 无论是口头文学, 精美的手工艺品, 还是节日、仪式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都是在感觉、情感、行为等方面与身体合一的知识。同时, 这种知识在产生和传承的过程中对具体的、历史的身体进行形塑。在此意义上, 身体性, 应当是民俗的基本属性之一。

从民俗和身体之间的密切关联可以看到, 民俗学的诞生和复兴是和整个西方文化中身体这一概念的历史转变分不开的, 甚至从国际到国内以官方姿态呈现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无法彻底摆脱这一伟大的历史文化背景。

三、身体民俗美学

1989年美国民俗学年会上, 民俗学家凯瑟琳·扬创造性地提出“身体民俗”一词, 其目的不仅在于使“身体成为民俗学的一个研究领域”, 着力于探讨有关身体的民俗或知识, 更重要的是探讨身体如何参与构建社会意义。到今天, 美国民俗学的身体研究已超越了对身体习俗的一般性探究, 而是将身体看成民俗学研究基本的理论视角。另一方面, 受其影响, 国内学者近来也开始深入探讨民俗的身体性问题。

纵观美国民俗学近年来的身体研究, 大致可见两条研究的路径:一条受福科的影响, 着重探究社会、历史与文化如何塑造身体, 如何刻写身体, 使身体成为权力、文化争夺和角逐的场域。另一条则可以追溯到现象学的传统, 强调身体具体的丰富的活生生的肉体性。它关注身体的感觉、经验、能力和能动性, 探讨具体的身体在民俗文化传承中主动的创生性。

学术界受福科理论影响的主导倾向是, 辨析身体、社会、历史和文化之间复杂纠缠的权力关系, 美国民俗学界也不例外。凯瑟琳·扬在《身体民俗》一书的序言中开宗明义:“文化刻写在身体上。我们关于身体的信仰, 对于身体的感知, 以及赋予它的特性, 无论是本意还是象征的, 都是被文化所构建的。身体总在被发明出来。我们维持体态、举手投足和穿衣戴帽的方式都体现出我们是某一文化的成员。表面的刻写划破身体、拉长身体甚或刺入身体的象征财产。”3

另一种研究身体的路径, 把着眼点放在活生生的身体上, 关注身体的各种具体的感觉经验和情绪, 研究“体悟”和“体知”的方式与状态的具体发生。这些研究试图超越在文化的传承中心灵的、视觉的单一或主导地位, 揭示和考察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身体其他感官经验在文化生成中所展示出的丰富多样性和主观能动性。当然, 这两种路径并非完全格格不入, 而是事实上, 在具体发生中不可分割。当历史与文化的刻写, 使身体成为特定文化塑造的身体时, 不可忽视的是身体已经进行了能动的选择、创造和实践。所以, 身体视角的引入就是要探寻身体如何在被动的形塑和能动的创造这个双向过程中传承与书写历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田野作业的独特方法正是体现了身体概念富于民俗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由此可见, 民俗身体美学流派的显著成就是和其对民俗与身体关系的敏锐和正确的认识分不开的。

四、从身体民俗的角度看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近年来, 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民俗旅游更是成为一大抢眼的文化产业。但伴随着民俗旅游业的蒸蒸日上, 在具体的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经济效益至上而造成的漠视或无视甚至背离民俗文化发展传承的内在规律, 及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 呈现出虚假化、庸俗化、形式化等倾向;因为对民俗文化自身缺乏正确的价值估价而导致的开发利用中的审美化、政治化、以及一切的意识形态化, 都使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和健康的方向。

针对以上现实问题, 要发展好民俗旅游业, 必须首先确立传承民俗文化至上的基本原则, 而不是经济效益第一, 这也是文化产业区别于经济产业最根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 遵循民俗文化在发展传承中自身的、内在的规律, 即立足于具体身体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历史性, 以此作为发展民俗旅游业的指导方法。这一指导方法可具体表现于以下几点:

1.立足于真实的、完整的、活生生的身体概念的角度, 重新估价民俗文化的价值和地位, 强调其不同于传统的知识分子文化、精英文化、官方文化的独有的优越性。因此, 尊重其真实性、原始性、神秘性, 甚至于物质性等特征的呈现, 而不是立足于官方文化、精英文化、知识分子文化的角度对其任意改造, 使其审美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否则, 就是对民俗文化的亵渎, 更重要的是人为的造成其加速灭亡的结果。我们必须肯定, 民俗代表的是人们基本的历史的生存方式, 它使我们看到的是直接的、具体的历史存在, 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历史。这应该是我们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的基本态度。

2.只有立足于真实的、完整的、健康的、活生生的身体的基础, 才能正确地看待和处理民俗和旅游结合中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变异问题。首先, 我们不能把民俗旅游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民俗文化的变异现象简单地、绝对地归罪于旅游。正如同不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 民俗文化也要传承, 也要变异, 那么, 我们何不把其看成一个普遍的民俗文化的传承问题。在普通的民俗文化的传承中, 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健康的、活生生的身体, 民俗文化健康而良好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很难想象的。其次, 一味强调保护民俗旅游资源的民族性、原始性、真实性, 甚至采取立法保护, 反对外来文化、经济行为的破坏和异化, 实在是隔靴搔痒, 颇不得法。只要把民俗旅游业中民俗文化的变异看成一个一般的民俗文化的传承问题, 那么, 民俗文化变异的方向和力度必然会依靠这样一个天然的途径——民俗文化对一个具体的、丰富的、完整的、历史的身体的建构和这个具体的身体对民俗文化积极的、主动的、创造性的建设来进行自发双向调控。所以, 重要的是个体身体真正的投入和参预, 而不是流于形式, 走马观花。

3.立足于真实的、完整的、活生生的身体, 就是强调在民俗旅游资源的具体开发中, 注重身体全面性地参预, 而不是仅仅停留于视觉。要动手, 要亲身体验, 要全身实践, 不仅要全面调动视、听、嗅、味、触所有感官, 还要激发情感、想象、记忆, 甚至分析、概括和思辨。这是搞活民俗旅游业、解决其各种现实问题一劳永逸的根本办法。因为只要这样做, 就既不用担心因为旅游的介入, 民俗文化不正常或不健康的变异问题, 也不用担心因为关注民族文化而影响了经济效益的问题。

摘要:针对民俗学研究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种种问题, 本文试图正本清源, 从对身体概念的历史清理入手, 提出一种完整的、健康的身体观, 并以此为切入点具体分析民俗学的研究的出路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基本策略等问题。

关键词:身体,民俗,旅游

参考文献

[1].尼采.权力意志[M].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182-183, 37, 84

[2].曲金良.民俗美学发生论[J].文艺研究.1989 (2) :42-48

7.捞车河:土家人的“民俗博物馆” 篇七

武陵土家第一寨

站在晃悠悠的拉拉渡上,村支书彭顺雄指着沿河两岸的吊脚楼一脸骄傲地说:“我们捞车河村可是土家文化和建筑保存最完好的村落,被称为武陵土家第一寨,还是一座活生生的民俗生态博物馆,你要了解土家族文化到我们村可是搞对头哒!”

在酉水流域行走了很多天,见过漂亮的吊脚楼和土家村落不计其数,但当捞车河村一片黑压压屋脊跃入眼帘的时候,我还是第一时间就被它震住。

洗车河一路奔腾而下,到靛房河与洗车河交汇的地方,形成了酉水流域少有的平川大坝。两条江将寨子一分为三,河西的惹巴拉,河东的捞车、梁家寨、耶铺,如荷叶般安卧在山水之间,聆听着自然的天籁之音。这个原始的土家自然村落,按姓氏集聚着千户人家,以彭、梁、向三大姓为主,村民们说他们都是土司时期三位土王——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汉的后代。

到了捞车河,你就会发现这里打眼的就是原始民居,放眼望去,寨内瓦连瓦,户挨户,门对门,街巷布局精巧。河边上不时有妇女捶打衣物或清洗物品,一群光着屁股的孩童在水里嬉戏,河上静静地漂着一支拉拉渡,见证了土家人日出而作的繁忙,日入而息的恬静。这拉拉渡是不收钱的,来往渡人,无怨无悔,似乎是土家人性格的真实写照。

上了岸,青瓦木楼、卵石护墙,栋栋吊角楼错落有序地紧紧相依,依山面水,古朴而壮观。寨子周围古树参天,一群群白鹤栖息于古树葱茏间,悠然翱翔成仙境般的风景。袅袅炊烟慢慢地从木楼青瓦上升腾,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任意走进一户农家,腊肉、霉豆腐、糍粑、油茶汤让你大饱口福。要是你有幸在这里住上一晚,静谧的农家生活与天籁般的自然气息,会让你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在寨子中行走,我看到很多村民外出的时候根本就不锁门,一问彭支书才知道他们这里根本就没有盗窃事件发生,村内的治安非常好,可见民风之淳朴。

牛角号里的梯玛神歌

在捞车河村的坝子上,69岁的梯玛田德美身穿八幅罗裙,头戴凤冠帽子,手持八宝铜铃与师刀,用土家语唱起请神的歌,那种犹如从灵魂深处发出来的声音,让我仿佛沿着一个长长的时光隧道,去到远古的祭祖仪式上。

就在大家沉醉其间时,他用一根穿线的小针,把一只碗连同碗里的灰凌空提了起来。灰松碗重针小,他使了什么法子?正疑惑间,台上的人说,这只是梯玛小试身手,上刀梯、下油锅等重量级绝活都还没拿出来。梯玛怎么这么神?旁边的人告诉我,梯玛还掌握许多祖传秘方,能治病救人呢!

作为依附于祭祀活动带有一定民风民俗和艺术特点的梯玛神歌在武陵地区流传了上千年,大凡土家族的祭祀、赶鬼驱邪、还愿请雨、送亡人等活动都由梯玛主持,包括土家族隆重的摆手活动。

我终于了解到,梯玛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是一种天人合一、人神合一的共同体,是沟通人神之间的神秘使者。举行还愿活动时,他时而威风凛凛、神气煞煞,如神降临,煞有介事地成为神的代言人,仿佛真的能对人传达神的旨意,时而又是一个活泼风趣、洒脱无羁的凡人,能够面神表达人的祈求。

田德美梯玛率领他的10个弟子踩起八卦步,边舞边唱。动作整齐划一,身体摆幅夸张,衣袂飘飘。

如果没有人介绍这是梯玛在做法事,我会以为这是由田德美梯玛领舞的飘逸雄健的摇滚,粗犷然而如流水般的韵律在绿色山野为背景的舞台上肆意流淌,令人快意舒坦。专家田隆信则见怪不怪,他说,你要是见过龙山县隆头镇杉树村的彭世学梯玛做法事,那更不得了,他穿着八幅罗裙单足在枯饼上旋转,可以转一百多个圈圈,像跳芭蕾舞一样。

自踏入湘西的大山,我就像一个不速之客闯入了一个陌生的文化禁地,左冲右突都找不到出口,一长串的采访对象不知藏在哪座山的深处。后来请教长期在捞车河村做田野调查的专家刘能朴才知道其奥秘。

《梯玛神歌》作为一种源于古代原始宗教的文化现象,刘能朴认为它承载了大量的古文化信息和艺术因子,它深

涵着音乐、文学、语言、民俗等多种学问,并以其原始、质朴的自然观和道德观,对土家族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它具有多重社会功能。首先具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作为一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不仅对没有自己文字的土家族人必不可少,也是专家学者研究土家族方方面面的活化石。谁破解了它深隐的“密码”,便可探寻出土家族历史的千古之谜。

民俗生态博物馆

洗车河流域是武陵地区土家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方,是一座活生生的民俗生态博物馆,摆手舞、茅古斯、打溜子、咚咚喹、哭嫁歌……都在捞车河村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茅古斯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每逢节日,村民们装扮毛人表演先祖故事。他们用稻草包着头脸,身上披着棕衣,说话口齿不清、走路弯腰弓背,形象语言动作都是活脱脱的毛人。辨脚迹、设卡子、放猎狗、围野猪、分野肉、祭猎神,这一出戏演下来,仿佛原始人的狩猎活动从历史教科书上走到了面前。

打溜子是土家族一种古老而优美的打击曲牌音乐,用于结婚、年节等喜庆场合。一支溜子队伍由4人组成,所用的乐器有头钹、二钹、马锣、大锣4件青铜乐器。在演奏时,各人操一种乐器,配合默契,节奏紧密,互相照应,相得益彰。

土家人的打溜子第一次让世人惊艳,是缘于田隆信创作的《锦鸡出山》,1985年进京演出,轰动京华,被中央音乐学院选中作为出国的击乐珍品,带到西欧的四国艺术节上,让外国人大开眼界。后一发不可收,湘西的“锦鸡”多次在异国的舞台上“出山”,与“二泉映月”、“鸭子拌嘴”、“老虎磨牙”等名曲一道,被中央音乐学院作为“海内外有影响的中国民间乐曲”收藏。

土家人还会用一根小手指粗大、长不及5寸,仅有3个孔的小竹管吹奏出土家山寨四季的浓郁风情,也是在国外的大舞台出过风头,让外国人惊叹不已的,土家人叫“咚咚喹”。他们随手从树上扯一片绿叶,含在唇间,鼓起腮帮子,就吹出了土歌山调,还能吹《金山上的太阳》和《南泥湾》呢!

土家人一生都泡在歌的海洋里,他们穿的是粗布衣,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简单的吊脚楼,但他们一定要快乐,要有歌。

姑娘出嫁了要唱哭嫁歌。“传说邻家嫁女娘,邀呼伙伴来商量,三三五五团团坐,你哭一场我一场。”这是一首古老的《竹枝词》,它所展示的是一幅土家族婚礼中的哭嫁图。有人哭有人劝,有比有兴、声情并茂,边唱边用手帕抹泪。这和婚宴上举杯相庆的欢乐愉快场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8.民俗博物馆 篇八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研究、展示、保护南京民俗文化以及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性博物馆,馆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宅第。甘熙宅第又名“甘熙故居”,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甘家大院”,地处南京市白下区南捕厅15、17、19号和大板巷42、46号。甘熙宅第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中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甘熙宅第和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市明清建筑的“三大景观”,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古都南京一处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传播文化知识,我馆在现有志愿者队伍逐渐壮大的基础上,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欢迎广大热心公益事业和博物馆事业的各界人士踊跃报名。作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及博物馆事业的您也一定希望能够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愿意为从事志愿工作的您,搭建展示自我、服务社会的工作平台。有意参加的朋友请注意以下信息:

一、讲解志愿者招募

1.报名时间:

即日起—长期招募

2.报名对象及要求: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法律法规,能够自觉遵守本馆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形象;

(2)热爱文博事业,了解有关文博的常识性知识(有历史、文学、表演、外文翻译等相关专长人员优先);

(3)年龄在18—60岁(大学生、在职教师、离退休人员优先);

(4)身心健康,乐观向上,善于交流,诚实守信,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能够使用普通话;

(5)长期在南京居住、工作、学习的国内外人士优先;

(6)每周服务讲解一次(不少于2小时),每年服务时间不少于100小时。

二、开放服务志愿者招募

1.报名时间:即日起—长期招募

2.报名对象及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文博事业,愿意以博物馆为平台,义务弘扬和传播优秀文化。

(2)品行端正,性情开朗,有较强责任心,有耐心,具有团队精神,能够自觉遵守本馆的各项规章制度。

(3)身心健康,能够承担长时间站立服务工作,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使用普通话,具备外语交流能力和从事过志愿者服务的人员优先;

(4)年龄在18—60岁(有网络设计、多媒体设备操控、硬件设备维护等相关专长的人员优先);

(5)喜爱民俗,对非遗和民俗有一定了解的人员优先;熟悉博物馆文物征集的人员优先。

(6)保证每周至少来馆服务一次(不少于2小时);每年服务时间不少于100小时;

(7)具有兼职和全职的时间保障;

(8)工作描述:

•为观众提供简单的咨询和引导服务

•协助工作人员进行展厅巡视,对观众的各类危险行为加以制止•协助博物馆陈列部文物征集和文物摆设,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引导观众文明参观

•协助工作人员发现各类安全隐患并上报解决

•协助博物馆完成其它临时接待服务工作

3.服务时间:根据民俗馆活动需要确定

三、手工制作活动志愿者招募

1.报名时间:

即日起—2014年9月

2.报名对象及要求:

(1)热爱手工制作、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2)身心健康,对公益事业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流畅使用普

通话或外语,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年龄在18—60岁(幼儿教师、有育儿经验、医疗护理专长的人员优先);

(4)具有兼职和全职的时间保障,能够自觉遵守本馆的各项规章制度;

(5)每年7、8月份在南京居住、工作、学习的人士优先;

(6)有一定的耐心,能吃苦,对孩子有责任心。

☆手工制作活动志愿者主要服务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每年暑假的夏令营活动。

报名方法:

请报至:人文学院科协志愿服务服务中心。

招募流程:

(1)对报名资料进行整理甄选,经审核合格者,到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参加面试。面试时请出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

(2)面试结束后,对符合条件者进行为期一到两周的“志愿者岗前培训”。

(3)培训结束后统一进行考核,考核分为笔试和口试,考核合格者成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见习志愿者,试用期半年,试用期满合格者正式成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志愿者大家庭中的一员。

恕不接待现场报名,谢谢您的理解与合作。

面试者名单、面试时间、地点及面试时需携带的相关材料请随时登录民俗馆网站,进行查询。

9.领略民俗精髓,感受民俗魅力 篇九

领略民俗精髓,感受民俗魅力

——“民俗文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考、探索与收获

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孙亚珠

我们的思考——引导学生了解并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各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中,民俗文化是其中的一个闪光亮点。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艺术传统,不仅塑造了华夏民族的伟大形象,并维系着中华民族走过了5000多年的历程。许多专家和文化官员认为,一个民族有一种文化,一个地方有一种传承的、独特的带有乡土气息的文化,这是新时代构筑国家、民族现代先进文化的基因。古往今来,民俗文化一直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和重视。民间也有“入乡随俗”,以及“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等说法。可见民俗文化在人们的意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许多传统的优秀文化缺失,很多人选择西方的潮流,丢弃本民族的文化,在教育中也多少呈现这种趋势。孩子们知道西方的圣诞节,不知道中国的春节的意义;知道外国的情人节,不知道中国的“七夕”;传唱世界流行歌曲,不谙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精华的缺失已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担忧。

近年来,国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各地兴起的民俗文化活动,很多民风民俗就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这就为学校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教育资源,但民俗文化活动是社会的俗文化,更多在来自民间,是一种没有经过筛选的文化,良莠不齐的情况,甚至对学生成长有负影响的东西仍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这就启迪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更重视引导学生科学辨识,让我们的学生从小了解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继承优秀的民俗文化。

为此,我们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择从本地区民俗入手,挖掘传统文化精华,让学生通过体验、探究,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我们期盼通过研究,实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并身体力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使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永葆青春,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能在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我们的行动——在活动中力求发展

民俗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蓬勃开展起来,由此,知识之峰在主动跋涉中攀登,智慧之花在自主体验中盛开,思维之鸟在合作氛围中飞翔,探索之歌在研究实践中吟唱。

镜头一:梳篦留香

为了做好“梳篦留香”这项课题研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到网上搜索资料;去图书馆查寻文档;走访了篦箕巷,探寻了一家家老字号梳篦店,一睹了具有几百年历史的“老卜恒顺梳篦店”的风采;大家还前往常州梳篦厂,聆听了有关梳篦业现状的介绍,寻问了工厂的生产情况,采访了有关领导,还实地观看了梳篦的工艺制作流程;9月3日我们参观了常州梳篦厂,在这里大家了解了有关梳篦的神话传说、发展变迁、工艺制作等知识,一款款造型别致,精美绝伦的梳篦深深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激发了同学们探究的欲望。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老师的指点下,同学们也着实过了把瘾。把以前学过的剪贴画、水粉画等各种本领运用到梳篦的装饰上。瞧,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可爱的卡通、五彩缤纷的鱼儿、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他们手中诞生了。看着大家自己的劳动的杰作,就是老师,心里面也是乐滋滋的,真有点爱不释手的感觉。

镜头二:中秋话月饼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家家户户吃团圆饭,赏月吃月饼,很热闹的一个节日。学生对于中秋,对于月饼有着浓厚的兴趣。开展“中秋话月饼”的综合实践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探究、参与的热情高,有利于提高各种能力,同时又能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为此,同学们分小组搜集资料,通过请教长辈、上街调查、网上查询等方式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美丽传说,了解月饼的文化形式(月饼的起源,月饼的种类等);去蛋糕点学习制作月饼;在家里大人的指导下学做月饼或油酥饼,糍团饼等,准备参加做饼比赛。通过活动,同学们了解了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和月饼的发展史。通过课前搜集资料,现场调查、讨论等实践性知道中秋节自古以来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有象征团圆和吉祥的意义;了解了月饼的种类,提高了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交流合作等各种能力;通过研究月饼文化,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通过学习制作月饼,懂了得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通过讲述自己喜欢吃的月饼,编写广告词,培养了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镜头三:我们来做糍团饼

九月份,我们学校开展了民俗文化“中秋节”这一全校性综合实践活动。今天,我们组织四至六年级学生开展做糍团饼的比赛。为了让老师能指导好学生开展活动,提前一天,老师已经在厨房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先体验了一下做饼的乐趣。而同学们呢,为了在比赛时赛出自己的水平,在星期天在家里已经跟着大人也尝试了一把。

各班的选手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比赛场地——餐厅。一声令下,老师先活面,只见他们一手使劲摁,一手使劲揉,同学们在旁边喊加油!揉面真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面揉好后,老师把分好的小面团递给一旁的选手。一些有做饼经验的选手们把在家学到的做饼方法全拿了出来,他们把芝麻陷包进团子里,轻轻地捏着,做得像模像样。没有尝试过的选手,则是手忙脚乱。有些热心的观众(老师和学生)就忍不住对他进行了现场指导,甚至手把手地做了起来。

中秋节,动手做糍团饼,真是别有一番乐趣!

镜头四:重阳黄花分外香——“放飞重阳文化”

具体操作:

(1)每小组制作一份重阳小报,报上资料可原创,可摘抄,但需注明原创作者或摘自哪里,如可以做成全音乐报、全美术报,也可以文章、图片、书法等的组合;

(2)小组或个人围绕重阳文化这个主题,准备一个或多个“放飞重阳文化”的节目表演,如可以是唱歌、舞蹈、相声等等;

(3)全班编写一份关于重阳文化知识的竞赛题,用于晚会的现场竞答,注意题目形式的多样化;

(4)每人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本次探索活动的感想,可以是文章、绘画、书法、小品创作等等;

(5)每小组亲手制作重阳糕,可以在家人的指导下制作,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探索范围:

重阳节的来源、风情习俗、传说、活动、故事、灯谜、对联、祝福、音乐、舞蹈以及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等。

„„„„

镜头五:春风里的清明节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它是我国众多民间众多节日中的一个,在上面的几个主题中选择一个或两个进行研究。初步掌握一些统计的知识,⑵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资料分析,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⑶了解清明的习俗、节气现象和特有食谱、英雄先烈的故事,扩展学生学习方向,引导学生科学的看待传统节日所蕴涵的多层次、多角度文化。

2、情感态度: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主动探究,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世界发现问题和其中的文化,培养学生尊敬他人、缅怀先烈的情感,激发爱国主意的思想。

3、价值取向: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的能力,将先烈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化作自己的认识,规范自己的行动与言行,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民族节日,为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奠定基础,增进团队合作。

★活动的内容:

⑴提出问题,在“清明节的由来与传统习俗”、“清明祭扫的意义、节气的变化”、“清明节的习俗变化,关注现代人们的认识”、“树立文明过清明的观念”中选择合适的主题;

⑵论证研究问题的合理性;

⑶制订调查、研究、总结方案;

⑷查找资料:学生调查、研究、比较,搜集有关数据和信息;

⑸实践活动:资料搜集、社会调查、整理素材,发现分析问题;

⑹交流汇报:交流、讨论分析原因、完成活动总结;

⑺进一步实践:实际操作——制作小白花;

⑻活动延伸:总结完善报告单。

我们的收获——探究民俗文化,其乐无穷

1、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华五千年悠久的民俗文化,蕴涵极为丰富课程资源。我校教师依据现有教育资源,从中挖掘相关元素,进行以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为主题的研究学习,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体验着探究性学习方式带来的乐趣。

学生在活动中去“做”,去“考察”,去“调查”,去“实验”,去“探究”,从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怎样去向他人请教,怎样去查找资料,怎样和小组中的同学合作,得到了不小的收获。

3、善于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拓宽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

实践告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质疑、调查、探究等方式,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种课程的有效实施,使学生真正拥有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空间,真正地融入现实生活,运用现代的资讯手段,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广泛开展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主题性探究活动。在老师有目的地指导下,认识本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譬如:节日民俗、锡剧学唱、民间腰鼓等,体验家乡的特色文化,从中受到有浓郁特色的优秀地方文化的熏陶,在积累文化的同时,增长实践能力,陶冶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操。

上一篇:服务器系统建设方案下一篇:面试:聪明莫被聪明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