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德育的心得体会

2024-09-26

学生德育的心得体会(共9篇)

1.学生德育的心得体会 篇一

小学生德育心得体会

小学的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特区、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特区和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小学的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特区、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特区和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要使这一思想教育落到实处,首先要认识德育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更不能靠生硬地灌输。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除了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还必须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积极)课必须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自然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和实验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只要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思想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就能把思想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任务来完成。其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词句,深挖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当然,品德教育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习惯。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班级实际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来进行。例如,学校抓校风建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集体游戏,参观旅行等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深化教学内容。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学生德育的心得体会 篇二

一、职高学生现状

由于我国的招生制度, 职高的生源很差, 几乎都是各个初中里升学无望, 或者贪图玩乐不想去普通高中继续艰苦学习的学生, 而同样思想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以后, 相互影响又导致他们的心态进一步恶化, 学习对他们而言完全就是一种负担, 甚至有少部分一开始想学但由于大环境的影响也随波逐流了。且不谈学习, 光是职高学生中那种从社会上染来的各种不良风气就已经很让人头疼了, 抽烟喝酒很是正常;打架斗殴赌博都是小事, 随时都在发生;抢劫、偷窃之类的事也时有发生。学生们经常为小事就动手, 一动手就纠集一大帮人, 团伙性明显, 而且暴力倾向严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有如下几个方面:家庭教育的失败、教育体制的不完善、社会氛围造成对职高生的“边缘化”。

多数职高学生有一种“失败者”的心态, 往往心灰意懒, 觉得前途无望。得到教师的爱, 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心灵受到挫折、对前途感到无望的“失败者”, 更需要得到教师的爱。如何更好地教育他们, 帮助他们呢?我的总结是:平等相待。

二、平等相待, 平视学生

社会的发展, 观念的改变, 使得“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的传统认知受到了挑战。尤其是职高生, 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父母教育失败的典型例子。在很多职高生的眼里, 父母不是他们崇拜的对象, 更不用说父母的权威了。以我们班为例, 我电话家访过很多家长, 家长们抱怨孩子的不听话, 很多家长甚至被孩子牵着走。像我们班的一个学生, 在报名时候当着老师、家长的面要求通校, 若不通学, 宁愿不读。家长压不了学生, 寄希望于老师, 希望老师能帮忙。但她却不清楚, 在市场化的今天, 学校逐渐成为服务性质的机构, 老师的服务产品是知识, 以及道德观念的养成, 学生成了客户。如果客户要终止服务, 那么老师又能以怎样的身分才去劝说学生?再者, 如果一个人连生养自己的父母, 一个还是掌握自己命运和经济来源的父母的话都听不进去, 那么一个只是他短暂旅途中的指引人的话又能启到多少作用呢。这不是个例, 而是职高生的普遍现象, 所以教师再以严父慈母的形象去教导学生, 去感化他们, 我想在职高的一个特殊场合起不了很大的作用。而平等对他们, 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学生毕竟是学生, 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人格, 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 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老师若放开架子, 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理解他们的思想。这样, 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明白、理解和接受老师的教育思想, 在尊重学生的言行举止中, 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这样对班主任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利益, 在我当班主任的期间, 我经常和学生说:“在课堂上我是你们的老师, 你们得尊重我的付出, 在平时我是你们的姐姐, 我们平等相待, 但是如果我的建议是正确的, 对你们有帮助的, 你们得听得进去, 如果老师有讲错的, 错怪你们的, 那么同样你们也可以指出来。”我也一直以平等、平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在工作这几年看来, 发现这比坚持师道尊严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爱人者, 人恒爱之, 敬人者, 人恒敬之”, 就是这个道理吧。这是我的如下体会:

1.因为平等, 所以尊重

尊重理解宽容信任学生, 像感情真挚的朋友一样。从心理角度看, 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 心理已经基本成熟, 但还有待完善。他们特别重视人格的尊严, 对自尊心方面的问题特别敏感, 而且自尊心非常脆弱, 所以, 教师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对待职高生, 他们在初中是班级和老师心目中的差生, 这不仅仅是成绩上的差生, 更是品行、道德上的差生, 所以很多学生到了职高后, 更是破罐子破摔, 这时候, 老师更需要去尊重理解宽容他们, 真正地抛开偏见去接纳学生。举一例子, 我班高一有一个学生, 经常逃旷课, 扫地不扫, 义务不尽, 是班主任心中的刺, 对我是极其的不信任, 找他谈话更是敷衍老师, 过后再是旧病故犯, 对他真是无计可施。一次, 他打电话请假, 说自己脚断了, 我不信任他, 让他父亲接电话, 他父亲也是同一口径, 虽准了假, 但仍旧不信, 因为在职高, 父母帮孩子圆谎是常见的事。后来, 接连几个星期都没来, 我都准了假, 但对他就更有意见了。在他回来的第一星期, 他在自我教育手册上第一次正正经经、字理清晰地对我发难了“老师, 你没有真正地关心我, 你很冷血, 自己的学生因伤在家休息几个星期, 你一个电话都没有, 你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做做表面工夫, 你是一个冷酷又要装为我们好的老师”。当我看到的时候, 我傻眼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 他讲得有理, 但我的想法也没错, 该说什么好呢, 我的想法是要尊重学生, 但对学生不信任, 本质上就是潜意识的看不起他们, 他们所说的话大概在我的潜意识中是为了圆谎而编的。后来我想了又想, 终于提笔写了“对不起”, 并且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开这件事, 也向全班检讨了自己的想法, 自己的没有经验。虽然这样做了, 但我的心里却是不安的, 学生们会不会因此更加难以管教。但事情的发展出乎我的意料, 他很快的在自我教育手册上写下了大大的“谢谢”, 对一个不信任他但对他表示歉意的老师说了谢谢, 学生的宽容让我感动。后来, 我发现接下来我对他的谈话有了作用, 他所做的不对的地方, 一旦向他提出, 他都尽为去改正, 他也会向我诉说自己的想法, 请我提意见。班级的其他“宝贝”们也慢慢的开始支持、配合我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你的真诚、你的尊重, 你的理解, 他们会付出更多来回报你的尊重。“敬人者, 人恒敬之”, 古人诚, 果不欺我。

2.因为平等, 所以平视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样的, 不存在哪个学生更重要, 老师更喜欢。在职高生中, 学生最痛恨的是老师的偏爱。爱品行优异、成绩优秀的学生太容易了, 爱一个经常给你惹麻烦的学生很难, 但恰恰是这类学生更需要你的平视, 更需要你的平等。

3.谈德育工作的点滴心得体会 篇三

从1999年毕业参加工作,到2014年升任德育主任,我认为我一直在做的就两件事:一是教学;二是德育。在德育方面,我从班主任,再到德育主任。以下是我在从事德育工作中,总结的点滴经验,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希望大家给予指正:

一、德育是个什么活儿

有人说,德育是细活儿,小活儿,长期的活儿,大家很有同感,因为一语道出了德育工作的艰辛,繁杂琐碎,不易出成绩。我想这也是主任们自谦的词吧,其实德育是大活儿,而且是难干的活。说德育大,是因为教育的根本在育,育什么?育德。德行是做人的根本,所以德育是大活儿。说德育难干,是因为德育的隐性、广泛性和迟效性。智育可以用分数来衡量,是显性的,但德育工作做好了,用什么衡量,恐怕不好说,一个学生的品德好往往是隐性的,是模糊的,没法量化。德育又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学生一进门就处处是德育,见人问好,不随地扔垃圾,乐于助人......时时是德育,在家里家长的言传身教,在学校老师的榜样......,如此广泛,就不容易把握,你尽心竭力的有意教育会在不知不觉间被那些无意的教育消磨掉。德育是迟效的,立竿见影的事儿有,但少,更多的是在成长过程中一步步显现出来,甚至在成人后才显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忙了半天,自己也许享受不到成果。

二、德育是什么

我认为德育首先是种子,然后才是阳光、空气和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人在童年时的所听所见所感如刀刻般深刻,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使用同等力度去刻,大脑对此事的记忆也不如童年时深刻。所以,德育的首要任务是播种,播下善良的种子,播下感恩的种子,播下责任的种子.....让孩子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应当怎么做,让孩子在长大成人后,有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即使迫不得已没有按照原则做也心灵不安,心存畏惧,这是我对德育最朴实的认识。同时,德育也是阳光、空气和水,创造适合种子成长的环境。比如良好的校风,教师的榜样的力量,适时的德育活动,耐心地提醒,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德育处干什么

有人说德育处专门负责个别学生的处置问题,比如打架了,比如上课跟老师顶牛了......如果德育处管这些,那么再配上几个德育专干恐怕也干不过来。德育处应当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定位,不能总被个别学生和临时问题牵着鼻子走,要有计划,要防患于未然,要做老师的后盾,而不能总是救火,补缺,包办代替。在这里我觉得由于历史的原因,德育工作存在思路提法太笼统与工作随意过乱过细包办代替的问题。

四、德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德育的内容是广博的,小到见面问好,大到爱国主义,都是德育教育的内容,那么我们应以哪些内容为核心呢?我以为,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是非观、荣辱观,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荣,哪些是辱,如果一个孩子在小的时候,这些基本的东西是模糊的,那么他成人后是很可怕的。其次是利他和责任教育。由于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以自我为中心,胸中无他人,难与人合作,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利他的精神,所谓道德就是利他,要让利他成为孩子们的一种思维习惯。责任感也是要着力培养的,要从小让孩子单独承担工作任务,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培养责任意识。最后就是理想和信念。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活着就失去了目标。在理想的问题上不要提得过高,要教育孩子脚踏实地,胸怀理想,要以区间的方式呈现给孩子一个有血有肉的理想,区间的最低点要告诉孩子不能做什么,区间的最高点要让孩子有自己对人生的向往与追求,理想是在人生历程中不断累积的,自己感悟的,大人告诉式的不叫理想,叫灌输,灌输的理想孩子自己没有实现的动力。

我们所有的德育活动,都应当围绕这些主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来开展。应当由学校所有成员达成共识,共同来培育。

五、德育不要和教学打架

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要面对德育教学孰重孰轻的问题,这也是个老问题。我觉得德育和教学,不管学校下设部门是分是和,都要搞好这两项工作的整合,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双赢。工作能分割,但人——我们的教育对象不能分割,看一个学生,不能分裂为德育怎么样,跟教学没关系,教学怎么样,跟德育没关系。“教”和“育”合在一起方才构成“教育”一词,从这不难看出“教”与“育”是相辅相成的。教学与德育是并行的铁轨,缺其一,则路难行。教师上课要备课,备课即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知道学生想什么、需要什么,才能材施教,做好教学工作。而德育工作做的正是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教育学生的工作。所以,德育与教学要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能共同发展。

六、德育工作形式简单,但其实质是复杂的、系统的工作

学生德育工作的形式无非就是几种:开班会布置学校的任务、处理学生的日常行为琐事,迟到、早退、旷课、染发等等,但是,仅仅做好这些工作就是能把德育工作做好吗?我们不能仅把德育工作停留在水面上、形式上。德育工作是教育學生的工作,是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是存在着情感交流的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人的感情丰富多彩,有喜、怒、哀、乐,而且也变化摸测,要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交流和共鸣,的确是不容易的。情感浅吧,师生情谊不“牢固”,情感深吧,师生“混同”也有不妥,如何把握“度”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把握。

德育工作的实质是重要的,但形式和手段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形式和手段,实质的工作就无法开展,在进行形式的工作时,要用心去做,切实把实质的工作渗透进去。

七、德育工作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在工作中经常有老师在唠叨说:学生很坏,怎样怎样的。但请试问,我们的学生怎样“坏”了吗?他们杀人、放火了?没有。那就并非是真正的“坏”,对于杀人、放火的罪犯人,社会还在于予以尽最大可能的挽救教育,并非一“毙”了之。何况是并非真正是“坏”的学生,我们能弃之不管吗?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我们的观念是否与时俱进,看待问题是否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分析。“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事物,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一分的关怀的眼神,多一句的赞赏语言,也许将改变他们的一生。

八、德育工作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德育工作是件付出巨大,收效甚微的“力气活”,德育工作的效率,是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教育学生要怎样做,我们就应该首先做到。例如:教育学生要爱护卫生环境问题,一面我们要求学生要爱护卫生、保护卫生环境,一面我们却在做破坏卫生的行为,这样的教育能取得怎样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事半功倍。

九、德育工作要勤于记录

我们勤勤恳恳,但“百密终有一疏”,如何来预防这“一疏”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后果?要勤于记录,将日常的工作,无论繁琐和大小,都记于工作本中,形成书面的证据,这将成为我们面对责任的盾牌。

4.学生个人德育心得体会 篇四

海占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把地球装点成了一个大“水球”。这本书里包含了许许多多的知识,有海底峡谷,有海上旋涡,有五颜六色的珊瑚,有巨大无比的岸焦。

我读了这本书,感受到了海洋世界的奇妙,了解了各种各样的海,观摩了海洋生物链。

我想同学们一定要保护海,海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地球上食物盐的最佳生产渠道,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这个神秘,奇妙,危险的世界,地球上水资源在不断的减少,海会逐渐的消失,就连那个最让我感兴趣的死海,也会渐渐的消失,所以,请大家保护海吧!

5.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篇五

教师:王敏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多年来,我们加强了学生德育教育、教学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研究。

1、加强师德理论学习。我们在教师政治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省、市教委有关师德教育和建设的文件资料等,有效地加强了师德建设。

2、积极参与德育科研活动,我们以新课程理念努力转变班主任的角色,并通过小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案例撰写等形式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提高了自身的德育理论水平。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德育处认真抓好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2、安全法制教育: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继续抓好学生校内、校外的安全工作,签定有关责任书,规范制度,落实好各种措施。本学期此项工作运行良好,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各班继续深入学习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一些苗头性现象及时加以教育,杜绝学生的各种违纪现象;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黑板报、专题广播等,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3、环保教育:我们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4、文明礼貌教育本学期,本人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以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开展“文明班级百分赛”活动,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红领巾督察队为阵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5、学校认真开展了关爱“后进生”教育工作。

三、切实加强家校联系。

6.学生德育课心得体会参考 篇六

德育课听课心得体会【1】

在公共课教学部陈志强主任、董世勋、尉 萍副主任的部署安排下,我们德育教研室近期要求所有德育教师相互听课,对阴志平、徐惠敏两位教师进行公开评课。通过这次的听课、评课,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虽然老师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还是收获多多。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是新课标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要求。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因此,在听课中我特别注意各教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非常重要。只要学生积极回答了问题,应及时对其进行鼓励,好,很好。.这表扬鼓励的话随处可见。这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如何保持下去同样值得借鉴。教师在每个环节发出的指令清楚准确,不仅借助流畅清晰的语音语调,还充分利用优雅适宜的体态语,把教师的意图传达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也只有同学们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学生就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就会打击孩子们的积极性。

二.课题的引入自然贴切

本次相互听课,公开评课大多数老师进行互动式,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找准切入点,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听课的老师们觉得很放松。

三.教学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纵观所听的这几节课,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围绕目标层层展开,每一个活动都是为下一个步骤作准备。

四.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比较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语言很有亲和力,总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善于利用多媒体,动人案例,提问,游戏等各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同学们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的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五.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要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以上是我的一点感受,不到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

德育实践活动课心得体会【2】

认真学习了学校领导的讲座之后,我对什么是德育实践活动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德育实践活动并不神秘,德育实践活动课也没那么难上。关键是认识问题,定位问题,认识对了,定位准了,很多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德育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本文来源:立形态的课程。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延伸。

如果只是组织大量的活动而没有有效的管理与引导,将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低效的,所以要进行统筹规划。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德育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对社会、家长的宣传工作。利用有关媒体、家长学校、家长会,广泛宣传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德育实践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学习,反而会因为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有益于学科课程的学习,从而重视这门课程,配合学校开好这门课程。

设置德育实践活动的意图主要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特别是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更应该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

德育实践活动中的任何一个内容和阶段,教师都应该鼓励并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亲身体验,积极实践。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自主而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让学生自主选择不是放任不管。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另外,德育实践活动虽是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但是和其他所有课程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渗透,难以割裂的。

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片广阔的沃土,等待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去开垦。我愿在理论专家和先行者的带领下,加入这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劳动大军,共同挖掘,共同探索。

道德讲堂心得体会【3】

透过此次道德讲堂的学习,我感触良多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礼貌,个性是精神礼貌的重要资料。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

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使收获一个品格;礼貌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礼貌交谈,千万不好把礼貌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礼貌信息,让我们从此刻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做礼貌市民,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们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透过学习,了解社会主义事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的资料,深刻明白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实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良好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人。透过学习,使我进一步增强了职责感,明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己的遵纪守法意识得到强化,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潜质得到进一步增强。但是道德讲堂资料丰富,调理清晰,给我们从本质思想能动性上带来用心作用;觉得这次对职业道德学习的资料,从浅引入,讲解深刻,结合实际,生动搞笑,使我深刻领会学习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搞好本职工作的信心,也是一次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难得的学习机会。透过学习,使我更加热爱本职工作,树立搞好本职工作的信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路建设发展,对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从事公路行业人员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同时要遵守公路行业的职业道德行为,要不断学习提高公路工程职业技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自觉树立公路行业的良好形象,做到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立志在本岗位多为公路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道德范畴很宽泛,每个人所说的一句话所做的一件事,都能够折射出道德的影子;不一样的岗位和职业也都肩负着不一样的社会职责。我们每一位有职责感正义感的社会人,都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用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认真践行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使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等中华传统美德一代一代地发扬光大。大家都这样做了,个人素质就高了,礼貌城市就有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整个中华民族也就有了期望,在以后工作中,我也要始终遵守各种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自己的遵纪好听的微信名字

守法意识,使自己真正成为了一个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收费员,在工作中用微笑应对车户,用热情问候车户,司机有困难时要热情主动帮忙,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交通窗口形象。我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认真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全心全意为过往车户服务。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应有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道德讲堂心得体会【4】

我单位的道德讲堂已进行多期,但这天这堂公开优质课,给我的心灵进行了一次道德的洗礼。道德一词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道”表示事物户外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处理得当。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始,千百年来,人们就一向重视道德问题。道德讲堂心得体会。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礼貌,个性是精神礼貌的重要资料。

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能够概括为:道德是必须社会、必须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联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这一概念说明,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联的行为规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道德与法律不一样,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决定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忽悠人的话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专门组织学习了李晓东的英勇事迹,李晓东同志临危不惧、大义大勇的先进动人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之无愧的道德楷模,他的事迹传遍祖国大地,他用实际行动书写了辉煌的人生篇章。透过学习,我主要有三点体会,一是我们要深刻学习周李晓东同志的舍己为人的高尚道德品质。二是要注重学习效果,结合本职工作,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更加勤奋敬业。三是学习要持之以恒,不好一阵风。

高尚的道德并不非得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往往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道德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礼貌交谈,千万不好把行为习惯看作小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信息,让我们从此刻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礼貌是城市之魂,道德是立身之本。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我将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从小事做起,从此刻做起,发奋做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大爱无疆,德行天下。道德是一种能够相互感染、相互支撑、相互温暖、相互传递的力量。道德讲堂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和践行道德模范精神才刚刚开始。让我们在感动中与模范同行,领悟道德的力量!

道德讲堂心得体会【5】

2012年9月6日,为进一步深化分行礼貌建立成果,用心引导全行员工用心投身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全员思想道德修养,分行个性邀请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刘安博士为全行员工开展了一场“转型期中国社会道德现状与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的塑造”的主题讲座,期间刘博士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从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理念的嬗变、职业道德及当前我国职业道德现状、如何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及个人道德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地讲解,使我获益良多,现将本人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一、道德修养

中华传统道德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出自<管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四维,即礼、义、廉、耻;五常:仁、义、礼、智、信,又称“五典”,即五种行为规则;四字:忠、孝、节、义;三达德:智、仁、勇;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时至今日,这些优良传统仍然经常出此刻我们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引导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及经济领域的转型与改革,全民道德领域也出现必须程度的滑坡,主要表现为:社会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为解决现阶段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2012年5月,中央礼貌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从我国历史和现实国情出发,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群众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全社会掀起一场道德修养提升户外;而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就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每个从事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业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联。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资料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透过发奋,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做出成绩,取得成功,只有热爱本身的工作,尊重自己的职业,才能献身于本行业的建设发展,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当中去,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应有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结合刘博士讲座资料,我认为应从以下七个方面树立正确的个人道德及职业道德。一是心存理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二是勤俭奋斗,一条大路通罗马;三是坚定信仰,人生前进的动力之源;四是创新进取,用职业成就人生;五是诚信守则,做事先做人;六是铁肩担责,对待工作与生活的万古法则;七是爱及奉献,从而到达人生的最高境界。

二、廉洁勤政

在刘博士谈到个人道德及职业道德修养的同时,我不由的想到作为一名银行从业人员,作为一名分行中层干部,个人道德及职业道德一个重要的交叉点,也是一项铁的纪律,即廉洁勤政。所谓“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银行从业之道,贵在廉洁。无数事实证明,廉洁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潜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银行人员来讲,如果不能坚守职业操守,就会失去拓展市场的基础;如果不能经受住物质利诱的考验,就会失去一切的根本。如何做到廉洁勤政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奋:

一是强化学习意识。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迫切需要。因此,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习惯和精神追求,树立系统学习,终生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目的,制定学习目标,落实学习任务,发奋拓宽自已的知识面,不断树立现代意识和超前意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潜质和本领。同时,要长期持续奋发进取、心平气和的精神状态。在开明开放、舒畅和谐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中,团结协作、严守纪律、奋发向上。在加快建设事业中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以诚为本,以实为本,扎实有效地促进廉政建设及反腐斗争。

二是强化制度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银行管理的重要形式。强化制度意识,首先要熟悉和掌握人行和银监会及我行内部各种制度和规定。许多违反原则、违反纪律的事情,都与对相关制度和规定无知有关。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并充分利用我行文化建设的成果,将规章制度与自身自律有机结合,使有形的制度成为无形的规范,不断提高按制度和规定办事的自觉性。

7.学生德育的心得体会 篇七

皮亚杰认为,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而且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更是说过,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对象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德育是针对学生心灵的教育,是扫除学生心灵尘垢,润泽学生心灵的一种活动,倘若你的活动都不能打开学生的心门,不能走入学生的心灵,那么你的德育目标终究也是无法实现。如何做有趣味的德育,如何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成为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深深思考的问题。

一、注重过程,使德育活动具有体验性

德育要注重实效,但无法刻意追求“实效”,因为实效是在过程中体验产生的,犹如“水到渠成”一样。因此,重过程、重体验是基础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

在现实中,我们会看到硬性的班规校纪,在执行的过程中总会遭遇孩子们有意无意的疏忽或抵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可以参照网络游戏中的升级程序,同时也是针对学生爱玩的天性,我们开展了“陶娃夺星卡”活动。

分为五个星级的卡,大大激励了学生的夺卡积极性,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只要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点点进步,就可以获得一星卡,由此慢慢累积,进而二星或三星,步步向上。在这个不断夺星卡的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规范慢慢得到养成,学生的自律自主慢慢得到培养。由于这个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广泛性和可及性,而且我们只有奖励,学生不必担心达不到要求的惩罚,活动一推出,就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孩子们不再感到老师在约束他们,而是他们自己对自己的约束,是同学和同学之间的竞争,参与热情和效果之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就餐、路队等大型公众场合总是自由散漫的一些学生变得安静有序,学习拖沓偷懒的学生也变得勤奋主动,副科老师头疼的纪律问题转变为课堂气氛的活跃有序。

在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中,我们只是改变了一点点,对学生的要求、规范丝毫未变,但就是这改变的操作手段唤醒了学生的兴趣,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二、精心组织,使德育活动具有趣味性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的基础,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活动与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人的影响作用也不同。学校要按照基础道德建设的具体内容,联系学习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实施分层推进、逐步提高的策略。要在不同时段确定建设的重点内容和具体操作。策划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要在提高道德认知的基础上,注重道德情意的激发,以及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的养成。

在我们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中,尽量摈弃那些形式化、套路化的常规活动,常常都是结合我们学校的特点有重点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趣味盎然的活动。在每一个德育活动中,我们力求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参与,让所有的孩子都感受到趣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有所收获。

如,新学期开始,我们开展的是迎新生活动,这当然也是一个常规性开展的入学仪式活动。但我们没有拘泥于形式,而是把它当成了留给学生的一份温馨礼物,传递的是老师对学生真切的情感。

一年级的孩子进入教室,班主任老师会在门口迎接孩子,给每个孩子几句温馨的祝福,给他别上一个入学仪式的标志牌,告诉他,欢迎你从今天起成为一个可爱的小学生,更希望你能成为一个成才的小学生。并且每个孩子都会收到一个漂亮的礼物袋,礼物袋里装着橡皮、橡皮筋、铅笔、餐巾纸、口香糖。每一个东西都带有它的含义,橡皮代表着勇气,橡皮筋代表着坚强,铅笔代表着进取,餐巾纸代表着友谊,口香糖代表着快乐。要求孩子把这个礼物袋放在自己的房间里,时时看到,时时提醒自己。这样一份礼物让孩子觉得将要开始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快乐,让孩子的父母都赞叹不已。

当九月的推普活动开始时,我们结合重阳敬老活动,发动学生回家给自己的爷爷奶奶读书读报,更提倡给邻居的爷爷奶奶读书读报。在小区里寻找不规范的汉字。这一活动不仅仅落在推普的层面,更让孩子与家人的情感纽带得到加深。

当我们开展了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后,学生们制作了许多精美的书签,在比赛后我们又组织了学生带着他们自己制作的书签来到了步行街,进行了书签爱心义卖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无论是组织售卖的队员干部,或是动手制作书签的孩子,或者只是带着父母前来购买的孩子,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自己或多或少地自发地投入到了这个活动中去了,并觉得能把自己的制作转化成有用的贡献而感到自豪。

各种德育活动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精心组织,使学生在自主参与中经历情感体验,促进道德内化,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切实提高德育实效。

三、创新形式,使德育活动留有余味性

在精心组织德育活动中,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同样的一个目标的德育任务,如果能创新活动的形式,寓教育于娱乐,那么对于孩子所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记得曾经看到这样的一句话,“一所好的学校,无论是中学或大学,都应当是能让每一个从那里走出去的学生,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中时时驻足回望时,能有一种精神归属感”。让孩子对于他们的校园生活能有每天的期盼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能有一种自然惬意的幸福感,这其实也是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应该追求的一种东西。

所以,在我们学校对于一些常规性的德育活动,改变了它们的包装,让同样的活动能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感受。

如,我们的一些常规开学仪式或休业仪式,整个仪式流程的安排,着力点不只在于安排什么人讲话,什么人发言上。力求的是新与变,我们注重的是每次能给学生一个不一样的开始,让他们的记忆中留有美丽的一幕。

在去年的开学典礼上,我们把开学典礼叫作“放飞希望”,每班选定了一个班级奋斗目标,把心愿写在了彩色纸上,我们给每班准备了一个大大的、漂亮的气球,在同一个时刻,把自己的心愿放到了空中。在气球升空的一刹那,孩子们的欢呼声,响彻了整个操场。直到开学典礼结束,孩子们都恋恋不舍,相信这一场景,会让他们难忘不已。

升国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我们改变往常的某个老师照本宣科,大家听到麻木不仁的做法。转而寻找学生身边的感人事迹,由每班推荐学生来讲述本班行为规范好少年的故事,同时把他们的事迹陈列于学校的橱窗,最后在一学期结束时,让全校学生票选“我最喜欢的……活动”。让学生的国旗下讲话真正成为学生喜欢听,想要听的一个活动。

因为我们想的始终是,如果一个面对学生的活动,不是他们所喜欢的活动,那你怎么期望这个活动能有效果出来呢?

有人说:“当你能够感觉你愿意感觉的东西,能够说出你感觉到的东西的时候,这是非常幸福的时候。”

8.整合社区德育资源的做法和体会 篇八

利川市位于湖北西南边陲渝鄂交界处,是典型的山区县市,是世界优秀名歌《龙船调》的故乡。利川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天下第一的“水杉王”,有世界一绝的腾龙洞,有名冠全球的坝漆,有世界罕见的生物礁等,如何利用本地德育资源,拓展德育渠道,近年来,我们在校园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区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

一、协调育人

首先,构建社区德育网络,形成居委会、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团委、城建局、家庭、学校的社区德育网络系统,使学生的思想、科学文化素质在社区得到协调发展。其次,充分利用社区德育网络系统,一是定期召开家长会,成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沟通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使学校的办学动态处于家长的监控之下。二是利用居委会组织的文化活动。我校周围有两个文化广场,通过协调居委会,让居委会动员家长,使其子女经常参加广场文化活动,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三是邀请法院的法官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近年来,已三次成功公演模拟法庭,法官进课堂,法官任编导,这项活动不仅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教育了在校学生,而且使社区的每一位成员都受到启迪,为“四五”普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四是利用司法局的法制教育。学校按期举办法制讲座,由司法局牵头组织考试,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五是联合城建部门搞好路队护送,学校地处城中心,为了教育学生爱护市政设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每天放学,都实行教师和城建部门同志护送路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六是在团市委的指导下建立团员示范岗,全校团员分批城区保洁和岗亭站岗活动,使广大团员的社会实践经验得到了加强,充分利用了公安、城建部门的教育管埋功能。近年来,我校已成为全市学雷锋活动的典范,市人民检察院己把我校作为联系的重点单位,学校被授予“四五普法先进单位”。

二、环境优化

社区德育可以通过社会各界力量,消除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种场所和设施的影响,减少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净化社会环境。学校通过公安、城建部门取缔了学校周边的“三室一厅”、发廊,在学校门前的大道上安装了明亮的灯光,使学校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社区德育通过开展多种活动,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素质,促进了家庭和睦,消除了“代沟”,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在这方面,学校与居委会、司法局的同志通过家访先摸清家庭情况,然后针对性地在文化广场开展了“五好家庭”经验介绍和学校一家庭大联欢活动,效果显著。社区德育通过动员社区居民治理脏、乱,植树种草,绿化、美化社区,消除环境污染,控制噪声,创建文明小区,为青少年创造了有利环境。通过德育网络系统,先后绿化清江河两岸,在体育场种草,建立了时代广场和清江小区两个文明小区,给我校2000名学生创造了有利的生活环境。社区德育通过丰富的旅游资源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学校分期组织了游天下第一洞,观华中药库福宝山,看天下第一杉水杉王等,激发了学生建设家乡的热情,学生能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三、組织协调

9.学生管理与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篇九

作为一名教师,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不好管理。诚然,这里包含了家庭与社会的不良影响。但事实上,却是我们的德育工作做得不够所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是一手硬,一手软,只注重了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的培养,从而我们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致。而要想搞好德育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到德育与智育并举,并且要做到德育先行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大都会陷入这么一个误区:认为要想搞好学生的成绩,只能抓教学,而与德育与关。实际这是大错而特错的。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优秀的成绩是从哪来的呢?其实,无论是教育学还是心理学,都早已明确地给我们指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处于一种主导的地位,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谁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再进一步说,就是只有学生素质的优秀,才有优秀的成绩,我们也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二、德育工工作要始于课堂,融于生活

德育工作可不像各学科教学那样,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课上听懂记住了事。我们必须充分地利用好“课堂”与“生活”这两块德育阵地,尤其是生活这个真正的德育大课堂。我们在课堂上所传授的德育内容,须要学生在生活中去践行,检验并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够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把学 生培养成思想、道德、品质均优秀的人才。这才是我们德育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德育工作的最高境界。

三、德育工作要言行并举,以言促行,以行养德

现在我们所谓的德育大多只是停留在语言的层面,即以说教为主要形式,而忽略了身教的重要性。德育不仅要言传,更需要身教。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而言,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养成起“示范”与“诱导”的作用。可以说,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前,我曾在无意之中听到过学生这么一句话:“老师不让咱们在学校吃零食,可他们却在办公室内嗑瓜子……以后我也在学校吃!”多么童稚、直率呀!然而这又能怪谁呢?只能怪我们教师言行不一致,只注重了言教,而没有注意身教对学生的巨大影响。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言教与身教并举并重,言行一致,以言教指引学生与自身的行为,在符合“道义”的行为中养成学生与自身高尚的道德素养。

四、德育应从低年级抓起,并且要长抓不懈

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们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必须做到随时随地进行,并且要长抓不懈。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德育效果持久,才能促进学生优秀的道德素养的形成。低年级阶段是学生道德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只有从这个时期抓起,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事半功倍地进行。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那什么是人才呢?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达便是:“人才=道德+才能”。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首先是人才 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如果一个“人才”缺少了高尚的道德素养,那就成为了歪才、坏才。所以,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德育工作,重视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力求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五.注意德育工作的隐性衔接

上一篇:教育工作年度总结下一篇:行政诉讼法案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