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物流配送解决方案(共7篇)
1.仓储物流配送解决方案 篇一
由于影响战时后勤保障的因素很多,战前指挥部门在拟定方案时不可能考虑到所有情况,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误差。采用系统仿真的方法按方案要求建立军事物流配送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得到结果输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极好的评估配送方案的执行效果,为辨别方案的优劣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
1 军事物流配送方案仿真建模的研究方法
军事物流配送方案是为完成后勤保障任务而作的预先安排,是组织实施后勤配送的基本依据。通常在作战准备阶段根据军事指挥员决心、上级后勤指示、本级后勤指挥员意图,结合后勤实际情况及敌情、战场环境等条件拟制[2]。
仿真人员在拿到方案后必须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首先建立军事物流配送系统模型,然后在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仿真模型,最后按方案运行仿真模型得到输出数据,通过对输出数据的分析,评估军事物流配送系统的保障能力,在对保障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评估方案的优劣。这是一种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研究方法。
2 军事物流配送方案系统分析
对军事物流配送方案进行仿真的前提是对方案全面、细致的分析,为建立军事物流配送系统模型打下基础,而分析的重点有以下几个:
2.1 方案介绍的战场情况
战时军事物流配送方案首先要对战场情况和敌我态势进行设想,仿真人员在拿到方案时首先要关注的就是这一部分。通过对方案中这部分的分析,可以得到敌情、我情、地方支前情况、地形、道路情况、水文、气象情况等[2]。
通过对以上情况的分析,可以了解战争的激烈程度;敌方现存的可对我方军事物流配送系统进行打击的主要力量和可能造成的后果;我方军事物流配送系统已有的装备和人员实力;地方支前力量的动员程度;保障地域的交通情况;作战地域的天气情况和部队对物流配送保障的需求等。
2.2 方案中描述的后勤保障决心
指挥员对后勤保障目的和行动作出的决定,亦称后勤保障决心,是后勤指挥的基本依据[2]。主要内容包括:后勤部署;主要作战物资的储备标准、消耗限额和物资补充的规定;战斗减员率预计及伤病员救治与后送的组织;后勤装备战损率预计及抢修的组织;交通运输的组织,后方道(航)路的使用区分与维修;地方力量的动员和使用;加强部队、分队和民兵(工)的保障关系等[2]。
通过对以上情况的判明可以了解的信息有:配送中心的部署位置和数量;油料、给养、战救药材、被服装具、野营装备等物资器材的储备标准和消耗限额;作战各阶段、各部队、分队物资器材补充的数量、时机、方式和顺序等;通用输任务区分,承运单位和运输方式,完成时限及措施,前后送道(航)路的使用区分和维护等;通用保障力量和专用保障力量的部署情况;运输装备战损概率的大小等信息。
2.3 方案介绍的后勤通信保障和后方防卫情况
后勤通信是为保障后勤指挥而建立的通信联络。主要任务是:传递后方命令、指示,向上级请示、报告,收集与后勤有关的各种信息[2]。后勤防卫是为防备和抗击敌人对后勤的袭击、破坏所进行的警戒、防御、防护活动。其目的是保障后勤人员、物资、装备和设施的安全,提高后勤生存能力,保证后勤任务的顺利完成[2]。
通过对以上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到的信息有:配送中心通信网络的情况;对抗电子干扰的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机动通信能力;抗毁能力和后勤信息传递与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军事物流配送系统防卫体系的情况;战时配送中心和在运物资遭受打击的可能性;系统各实体受到打击后的恢复能力等。
3 构建军事物流配送系统流程模型
对军事物流配送方案的分析只是了解配送中心运行状况和采集数据资料的过程,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必须构建军事物流配送系统模型。系统模型可以是多样的,有文字叙述型、流程图型、图标型、数学表达型。而流程模型最能体现出军事物流配送中心的运作过程,为分析方案的优劣打下基础。流程模型中应包含有:临时实体到达模型、永久实体服务模型和排队规则[3]。
3.1 军事物流配送系统流程模型的主要内容
3.1.1 配送式后勤的组织结构、作业流程以及军事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流程
仿真人员在对方案分析的基础上应该明确配送式后勤的组织结构,以便理解整个后勤的指挥结构,各实体的具体名称和相互间的隶属情况。配送式后勤保障作业流程包括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配送式后勤保障业务流程体现了从某分队发出补给申请到获得补给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实体,以及各实体在保障过程中的动作。配送式后勤保障数据流程,体现了在保障过程中流通的数据名称,以及各实体流入和流出的数据。军事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应包括进货作业、搬运作业、存储作业、订单处理、拣货作业、补货作业、发货作业和配送作业。
3.1.2 临时实体到达模型
军事物流配送系统中的临时实体有:上级下达的保障命令、由于货物被毁要求重新配送的申请、需要入库的物资。其涉及到的模型有:保障命令到达时间间隔的概率分布、重新配送申请到达时间间隔的概率分布、入库物资到达时间间隔的概率分布。
3.1.3 永久实体服务模型
军事物流配送系统中的永久实体是物流配送中心的仓储机械设备、土建设施、分拣设备和配送用的运输设备。其涉及到的服务模型有:不同批次货物从到达配送中心到存入立体仓库的时间概率分布;从作战实体发出保障申请到保障命令到达配送中心的时间概率分布;从保障命令到达配送中心到完成出货作业的时间概率分布;从运输装备离开配送中心到抵达被保障实体的时间概率分布。
3.1.4 订单排队规则
配送中心订单排队传统的做法是根据客户的紧急程度、客户对配送中心的效益贡献等因素,为客户设定优先级,以优先级决定处理顺序[3]。由于军事物流配送有其特殊性,因此其订单排队规则应强调先主要作战方向,后次要作战方向;先主力部队,后其他部队;先重点地区,后其他地区的原则。
3.2 建立军事物流配送系统模型时要注意的问题
3.2.1 配送式后勤保障与传统后勤保障的区别
我军传统的后勤保障,体现的是逐级补给、定点区域保障的方式。这种传统保障模式下的保障程序是:作战需求单位逐级向后勤指挥机构上报需求信息,后勤指挥机构做出计划安排,将需求计划和保障指令再逐级下达给保障部门的指挥机构,保障部门指挥机构接令后,再向保障单位下达保障指令,保障单位再行组织实施保障。
传统的后勤保障流程图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以陆军为例,最底层的团一级单位要想获得补给必须通过师后勤,而师后勤必须通过集团军后勤,集团军向后勤联合指挥所提出保障申请,由联合后勤保障力量进行保障。这是典型的树状保障体系,从上到下环节很多,制订保障方案时十分复杂,无法有效整合保障力量,并且由于部署分散,不便于后勤防卫。
而配送式后勤则要求尽量发挥配送中心的强大功能和技术优势,整合多兵种后勤资源,裁剪不必要的指挥层次,实现各兵种通用物资及时配送到团一级单位。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配送式后勤流程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由于整合了各兵种后勤资源,空军、海军和二炮部队不再需要单独设立通用物资后勤保障力量,并且裁减了军和师一级后勤力量,实现了直接到团的及时保障,压缩了指挥层次,提高了反应速度,并且由于保障力量的集中配置极大的降低了后勤防卫的难度。
仿真人员在分析军事物流配送方案时必须深刻理解配送式后勤与传统后勤保障的不同,跳出传统思想的制约,以全新的视角分析方案。
3.2.2 军事物流配送系统模型的有效性
军事物流配送系统属于复杂的离散事件动态(DEDS),其系统模型很难用解析方程来表达,在系统建模过程中重要的是反映军事物流配送运行的机理和状态变化规律,正确反映按军事物流配送方案完成保障任务的情况。
系统建模要在费用与模型价值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如图3所示,要求系统模型具有100%的可信性,会导致系统仿真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都大幅增加,而军事物流配送方案仿真建模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所需时间过长。判断系统模型是否有效的较好方法是,后勤指挥员和方案编写人员认为系统模型是正确的。
3.2.3 系统采集的参数是否合理
军事物流配送系统的参数有:每种物资出入中心所经过的设备、工序,在每个工序停留的时间;配送中心堆垛机、运输机、拣选设备、分拣设备的速度、加速度;出入库物资的到达时间间隔;运输设备的装卸时间;各种优先级的设定;系统输入的随机变量的分布和特征值等。
军事物流配送方案的制定人员不会告诉仿真人员这些系统的具体参数,只会给以文字描述,这就需要仿真人员依据自己的经验推测出系统的各项参数,这些参数一定要得到后勤指挥员和方案制定人员的认可,才可以用于系统仿真中。
4 军事物流配送系统仿真建模
系统模型仅仅是对军事物流配送的抽象化描述,是仿真者对系统深入了解的必经过程。然而这种模型仅仅能够被人脑所理解和接受,还无法使其在计算机上运行。为此还需建立计算机可运行的模型,即仿真模型。
军事物流配送系统是一个复杂离散事件系统,其仿真模型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系统状态、仿真钟、事件列表、统计计数器、初始化程序、时间推进程序、事件发生程序、随机观测生成程序库、报告生成器和主程序。
仿真建模时主要完成的工作有:
①根据所已知的到达时间间隔的概率分布,用随机数发生器生成符合这些概率分布的一系列时间间隔值,按照这种间隔,不断产生保障命令、重新配送申请和需入库的物资。
②用随机数发生器生成每个命令、申请和入库操作的服务时间,并使这些时间符合已知的概率分布。
③采用界面或程序语言建模方式完成下列随机事件的逻辑和过程:根据概率分布随机产生的保障命令和重新配送申请到达配送中心,进入配送排队系统,如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正忙,则命令等待,如系统空闲,则接受处理,处理完毕后退出系统;根据概率分布随机产生的补充物资到达配送中心,进入入库排队系统,如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正忙,则命令等待,如系统空闲,则接受处理,处理完毕后退出系统。入库和出库操作可以同时进行。
④定义适当的系统输出和仿真报告,运行模型并输出仿真结果。输出的仿真结果体现了军事物流配送中心按物流配送方案执行后的运作效果,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方案的优劣。
5 结论
2.仓储物流配送解决方案 篇二
当前配送线路的基本情况
伴随社会进步、烟草行业的持续性发展,卷烟营销面临着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烟草营销网络的形成、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客户成为烟草公司卷烟营销的对象,原有的卷烟营销思路和方法也逐渐与烟草现有的营销现状产生矛盾。按照营销的4C理论,对于买方成本的控制是提升公司营销能力和盈利水平的重要手段。复杂的地貌和相对分散的卷烟零售客户分布,使公司卷烟配送工作不得不面临的客观限制条件。
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卷烟销售网络的进一步发展、辖区内卷烟零售客户数量的增加,部分线路出现了运力吃紧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之相关的卷烟销售方面的问题一个个浮出水面,摆在了公司卷烟营销管理部的面前。
分析问题:
从反映的情况来看,公司卷烟营销面对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客户在不同访销日的分配不够合理;配送线路不合理,部分线路过长,部分车辆在部分时段配送工作量太大;销售计划受卷烟配送量的限制,不利于均衡销售;不同拜访日的客户因为销售计划的变化,得到卷烟数量不合理,产生了部分客户对于公司销售不满的现象。
从表面上来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上文提到的复杂的地貌和相对分散的卷烟零售客户分布;二是公司发展的零售客户数量的增加(由1100多户发展到1300多户)和公司营销网络在辖区中的扩展和向山区的延伸。
但是公司现有18辆送货车,按照每辆100万支的额定装载量,每天的送货量在600万支左右。问题的症结不在现有的卷烟配送能力上,而公司在物流流程和资源应用上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往,送货都是县、自然村为单位,进行线路的划分。按线路进行访销。由于各地方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同,新增的卷烟零售客户数量也不同。而客户增长较多的线路,访销、送货压力就大,客户增加较小的线路,访销、送货压力就小。所以造成部分线路送货压力过大,同时,又有部分线路的物流资源处在空闲状态的现象。
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
资源筹措不合理。配送是通过筹措资源的规模效益来降低筹措资源成本,从而取得优势。
库存决策不合理。会增加客户实际平均分摊库存负担,也会使社会财富积压,造成浪费。
价格不合理。配送的价格应低于客户自己进货、提货、运输、入库之成本总和。
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一般的配送总是增加了环节,批量大的商品由供应商直接送货更经济。
送货运输不合理。车辆达不到满载、即时配送过多、过频、对流、迂回、無效、重复等运输都不合理。
经营观念不合理。经营观念不合理会损害配送企业的形象,配送优势也无从发挥。
卷烟配送线路优化难点及具体措施
卷烟配送线路优化难点。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公司卷烟营销发展的问题,公司专门召集了全部卷烟营销战线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电访情况:按照国家局对于电访员工作的规定,一个电访员一天可以访问130户零售客户,按说现在公司有1300多个零售客户,按照分三批进行访销的方式一天平均有430多户,公司的12名电访员,应该能够完成访销任务。但是,由于一、四访销日和二、五访销日中访问的客户在客户总数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每逢这几个工作日,我们都要加班加点进行电访,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拜访当日全部的零售客户。要完成卷烟销售任务难度相当的大。”
配送情况:公司的卷烟销售时大时小:有的时候车辆要超载行驶,在个别特殊的时候还要在市场和仓库跑两趟。但有些时候,有部分的车辆却基本没有什么装载,在跑‘空车。就拿周五来说,跑城网的车由于送货的对象基本是四类户,一辆车拉上30-40万支烟就跑上一趟,但是跑县上的辆车,单单在路上就要消耗接近3-9个小时的时间,卷烟配送量大又要在不同的县之间迂回送货,压力相当大。
卷烟销售情况:随着公司客户数的增加,公司的货源分配在市区客户和县区客户之间的分布不均横程度加大:在对市区进行电访销售时,每天430多万支的销售计划基本上是可以保证全部完成的。而在对县区的电访销售中这个比率则基本在50-60%之间徘徊,日销售变化量太大。”
只有从公司的卷烟配送方式上动手,优化工作方法,理顺货流通道,将线路精确到户,本着均衡分配,效率最优的原则,进行单车运输总量的测定,将送货线路进行调整。
卷烟配送作业的执行
配送计划的执行
按配送计划组织进货。当配送点库存商品数量不足或不符合配送计划时,要根据配送计划组织进货。
配货发运。仓储理货部门按配送计划将客户所需的商品进行分货、加工和配货,进行适当的包装。按配送计划将各客户的商品组合、装车和发运。
送达。安全、经济、高效地将商品送达客户,并由客户在回执上签字,交财务部门结算。
实施及时化作业JIT(Just ln Time)。配送中心及时化作业是指商品适时、实时和即时地调配,不超前、不等待。
配送中心及时化作业:生产供应及时化;传递信息及时化;送达及时化;库存管理及时化。
卷烟配送线路优化的实施。为了有效地降低了物流配送成本,不断提高了配送效率,按照“突出服务、注重效率、优化流程、提高素质”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挖掘潜力,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积极对配送线路进行合理优化整合,特制定送货线路优化管理办法,具体如下:
线路优化实施的基本原则:科学分析,注重实效的原则。操作便捷,可行性强的原则。优化配置,节约成本的原则。安全及时,优质高效的原则。
确定目标:以效益最高为目标的选择,计算时以利润的数值最大为目标值;以成本最低为目标的选择;以路程最短为目标的选择;当成本与路程相关性较强时,以吨公里最小为目标的选择,在“节约里程法”的计算中,采用这个目标。
配送绩效估
配送绩效评估可以通过人员利用率、车辆利用率等评估指标来反映。
人员利用率。评估配送人员的工作分摊(距离、重量、车次)及其作业贡献度(配送度),以衡量配送人员的能力负荷与作业绩效,确定是否增添或减少司机人手,在保证安全驾驶和成本控制之间取得平衡。
人员利用率可以用以下指标评估:
人均配送量人均配送量=配送量/配送人员数
人均配送体积重量人均配送体积重量=配送总体积重量/配送人员数
人均配送距离人均配送距离=配送总距离/配送人员数
人均配送吨公里人均配送吨公里=配送总吨公里/配送人员数
人均驾驶时间人均驾驶时间=总配送驾驶时间/配送人员数
车辆利用率。评估和设置最佳的配送车辆产能负荷,以避免折旧、损耗速度过快,以及可能发生的额外成本(过高的维修费、耗油费),并用来判断是否应增减送车数量。车辆利用率可以用以下指标评估:
平均每台车配送金额平均每台车配送金额=配送总金额/总配送车辆数总配送车辆数=自有车数+外用车数
平均每台车配送吨公里和平均每台车配送距离平均每台车配送吨公里=配送总吨公里数/总配送车辆数
平均每台车配送距离=配送总距离/总配送车辆数
满载车次比率满载车次比率=满载车次/总配送车次此指标反映对车辆的空间利用率。
空车率空车率=空车行驶距离/配送总距离
3.物流配送合同方案一 篇三
委托方:(以下简称甲方)
承运方:(以下简称乙方)
经甲乙双方协商,就乙方向甲方提供货物运输服务事宜达成一致,并且双方均同意履行本合同,订立协议如下:
一、承运内容:
a)承运对象:
XXXXXXX“一对一”物流配送服务。
XXXXXXX产品信息
商品名:XXXXXXX
规格:
包装:
生产商:
b)承运范围:
c)承运模式:
1.保证金担当模式:
需委托快递产品配送资金由乙方先行垫资,每月15日、30日为物流配送款项结算日,甲方须于每结算日一次性结清本时段(乙方)总垫付资金。
2.配送实效:
市内六区:上午取件下午送达客户,下午取件转天上午送达客户。郊县:隔日送达。
3.溢出服务:
相关物流配送人员需使用指定服务规范用语。需统一着装,保证识别系统一致。
4.承运费用:
计件收费:天津市内六区5元/盒,郊县、滨海新区10元/盒。
二、合同有效期及服务确认:
1.本合同期限为12个月,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
2.乙方通过电话、传真或MSN等接受甲方委托。
3.乙方接受甲方委托后及时办理取派货物事宜。
三、结算方式:
乙方于每月 13日、28日向甲方提供本时段结算明细表,甲方应在2日内确认,逾期即视为甲方已确认。确认后乙方提供发票,甲方需于当月15日、30日二个结算日以现金、支票或网上银行等方式支付相关服务费用。如甲方付款延误5天以上,则甲方自应付款之日起按照应付款项的1%/天向乙方支付滞纳金。
四、甲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A.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应按合同约定时间同乙方进行服务费的对账和结算。
2.甲方委托承运的货物必须符合国家的安全规定及其它要求,甲方不得交寄国家禁止寄递以及侵犯他人权利的物品;甲方应保证其交寄的货物符合国家产品质量、卫生许可及国家有关政策、法令所明令禁止的等相关规定;如因上述原因导致乙方被相关部门处罚或对他人赔偿或被收货人侵害,由甲方承担全部责任。
3.甲方有保守乙方商业秘密的义务。
4.甲方提供所委托货物包装,并符合运输条件。
4.甲方向乙方在天津市提供所有产品供应网点。
B.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乙方必须按照甲方所提供相关配送信息,及时、准确、安全地把货物送至收货人处,并保证向收货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2.乙方须保证为甲方提供服务的相关人员必须符合管理要求,保证持证上岗,并建立健康档案。
3.乙方按照甲方提供收货人信息及时将货物送达,因收货人原因拒收货物的,退回产生的费用由甲方承担。
4.乙方有为甲方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
5.甲方委托乙方包装的货物,乙方对货物内在功能好坏等概不负责。
6.乙方配送人员、车辆需在甲方备案,若有变动,乙方在两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
7.乙方应妥善保存运输过程中各种票据,供甲方随时查询;保存期限
为一年。
8.设立XXXXXXX配送指挥中心,负责此项业务的接单、查询与签收信息反馈。天津市提供40名派送人员确以保障XXXXXXX派送业务。
五、违约责任:
在合同履行期间乙方接受甲方委托后因节假日及不可抗力(如洪水、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及战争等人力无法抗拒、不能预料又不可避免的事件)原因取派货物时间顺延造成的间接损双方互不承担责任。
六、本合同在履行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乙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七、其他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达成的协议作为本合同的附件,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八、甲方按合同约定将服务款项打入甲方指定银行账户:
收款单位名称:开 户银 行:账号:
九、本合同一式肆份,双方各执两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章)乙方:(章)法人代表或委托人:法人代表或委托人:地址:地址:
电话:
传真:
签订日期:
4.仓储物流配送解决方案 篇四
1、系统概述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到来,图书的流通量逐渐加大,图书物流仓储业日趋发达,对图书流通和图书仓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仓储与物流管理采用条码技术和人工识别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它主要表现在:无法存入更多的信息,不能适时监控图书的运行轨迹,读取距离近,对环境要求苛刻,库存盘点更是复杂且费时费力。所以现代化的物流和仓储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如何降低存货投资,加强存货控制,降低仓储和配送费用,缩短定单处理和补货时间,成为了各个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我公司提出了这套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仓储配送系统解决方案,弥补了条码技术功能上的不足。
仓储物流管理解决方案是在仓库管理中引入RFID技术,对仓库的到货检验、入库、出库、库存盘点等各个作业环节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保证仓库管理各个作业环节数据输入的高效率和准确性,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合理保持和控制企业库存。其特点如下:
1)物品远距离识别,电子标签可反复写入;
2)电子标签防尘、防震、耐高温、按标准设计;
3)提供强大的报表分析功能: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出入库情况、仓库货位分配情况、库存情况;
4)信息实时交互,发挥系统最大效能,提高生产力,改善工作流程。
2、RFID(射频识别)技术原理
RFID技术是一种无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的或移动中的待识别物品的自动机器识别。射频识别系统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电子标签和阅读器。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的物品上,当附着电子标签的待识别物品通过读出范围时,阅读器自动以无接触的方式远距离将电子标签中的约定识别信息读出(阅读器可同时读取50个或者以上标签的数据),从而实现自动识别物品或自动收集物品标识信息的功能。
RFID技术应用于仓储配送中心大宗图书的入库、存储、盘点以及出库自动化识别管理,由安装在图书上的条码和托盘周转箱上的电子标签(两者数据关联,形成一对多关系)、安装在仓储中心的固定式射频识别读写设备、后台管理系统组成。当贴有标签的目标通过设定的信号采集点时,标签立即发射出具有代表身份特征的射频信号,经读写器装置接收并发送至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对货物的信息采集、定期盘点、入库存储、分拣出库等。
3、系统组成
此系统由发卡编程器、读写器、电子标签(托盘用)、仓储管理软件组成。
发卡编程器:将托盘信息写入电子标签,建立托盘标签与大包条码的关联;
读写器:读写器通过天线感应标签,并读取标签内的数据信息;分固定式读写器和手持式读写器,用于实时准确读取托盘上电子标签的信息,并在需要时向电子标签写入数据。
1)固定式:本系统采用UHF915MHz读写器(对标签读取的距离可以达到八米)。安装于仓库出入口处固定地点的读写器系统,主要负责采集通过此处的物品信息,并将信息发送至中央监控管理系统。具体为:逐个读取托盘上的电子标签,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后台;
2)手持式:手持式阅读器的读取距离为1米左右。盘点和货物查找时远距离读取托盘上的电子标签信息,配带PDA,信息可以储存在PDA内也可连接数据线实时传送至仓储管理子系统;
电子标签:图书信息的载体(包括图书名称,图书类别,出版社,出版日期等);
仓储管理软件:对前端读写器读取到的信息做适时处理,如物品进出库的记录处理,查询,库存盘点,报表打印,并做出查询、统计、数据分析等操作;
4、工作流程 4、1入库:在入库之前,采用发卡器对整个托盘的图书信息进行写入,写入信息包括图书名称、类别、数量、出版社、出版日期等一系列属性,写完之后将电子标签安装托盘上;在入库时,使用手持式读写器读取托盘上的电子标签,读写器读取之后将信息传达至后台管理系统自动生成入库单,实现图书的全自动入库。具体流程为:入库时,采集大包上的条码,把同一托盘上的条码数据传入数据中心;扫描托盘上的电子标签,建立电子标签与若干个条码的一对多关联。入库时,在入库受理处进行登记,数据中心经过分析判断,分析此物品的放置位置并将位置编号显示在入口前的大显示屏上,扫描电子标签,把该库位信息写入电子标签,实现空间库位与电子标签的对应,工作人员根据位置信息将物品入库存储。4、2盘点:采用UHF915MHZ手持式读写器进行仓库盘点,读取距离为1-2米,所以只要工作人员用手持读写器靠近托盘标签2米以内,手持读写器将自动读取采集此托盘的信息并保存在PDA内,或通过PDA数据线连接系统,传输至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库存的精确高效盘点。4、3出库:通过后台管理系统查询出将要出库物品的放置位置,取出物品,物品在出库时,使用手持式读写器读取托盘上电子标签的信息,读写器将与此托盘标签关联的条码信息发送至仓储管理系统进行出库记录备份和数据更新,节省了逐包扫描条码的劳动力支出。具体流程为:出库时,工作人员拿发货单到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查找待出库图书的存放位置。扫描托盘上电子标签,与该电子标签关联的整包条码信息传入系统形成出库单;数据处理中心接收数据后,进行数据更新。4、4报表生成模块:月末,季度末以及年末销售报表、采购报表以及盘点报表的自动生成功能,用户自定义需要统计的报表。4、5查询功能:入库单查询,出库单查询,单个产品查询,库存查询等(用户定义)。查询都是按照某个条件:标签序列号、出库日期、出库客户、出库货物名、库位UID号等来查询。
5、系统优点
1)出入库时简便快捷,盘点时无线传输;
2)电子标签重复使用,减少成本的投入;
3)增大仓储配送中心的吞吐量,提高销售量;
4)时时掌握仓库的库存数据;
5)物品信息的详细采集和查询;
6)改善盘点作业的质量、缩短作业流程;
7)节省人力成本、降低运转费用;
8)降低货物损耗;
总之,固定阅读器和手持阅读器的同时使用使得仓库现场数据采集、盘点、出入库管理、库位检查等现场操作变得清晰、准确、系统、科学。
6、实施效果
5.仓储物流配送解决方案 篇五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网络的普及,Internet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产生是一种势在必行的经营模式,在电子商务与传统营销的对比中,电子商务以它特有的魅力飞速发展,而作为制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物流配送的落后始终是一个头痛的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中国物流配送问题,如何有效地利用我国国情来促进其发展是本文研究的中心,只要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国电子商务必能更健康的前进和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
一、电子商务产生的必然性
21世纪将是一个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是21世纪的特征。全球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信息经济时代,电子商务作为21世纪的主要经济贸易方式之一,将为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增长带来巨大的变化。
所谓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通过互联网实现企业、商户及消费者的网上购物、网上交易及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不同于传统商业运营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是通过Internet 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主要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net来实现的,电子商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电子商务是主要利用WEB在网上进行交易,称作电子交易(E-COMMERCE);广义的电子商务包括基于WEB的全级商业活动,称作电子商业(E-BUSINESS)。与传统商务相比,其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电子商务打破了地域分离,缩短了信息流动时间,使生产和消费更为贴近,降低了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传输处理成本,是对传统贸易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其特点可以归纳为:高效性、方便性、集成性、可扩展性及协作性等。
电子商务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数字化,电子化,让传统的商务流程转化为电子流、信息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大大提高了商务运作效率,并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它简化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流通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流通成本,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在现代商业活动中的竞争力。
2、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商务活动,互联网本身具有开放性、全球性的特点,电子商务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客户在电子商力环境中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交易伙伴,选择商品而不受时空限制。
3、电子商务将大部分商务活动搬到网上进行,企业可以实行无纸化办公,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为弱小的公司参与竞争提供了机遇,对于没有财力雇用太多工作人员的规模较小的公司而言,只要有一个网址就可以与大公司竞争。经应用研究表明,采用电子商务可以把成本降低5%——10%。
二.现代物流发展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
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指为满足用户需求而进行的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点到终点间的有效流动,以及为实现这一流动而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的过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所进行的配送活动,或者是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配送活动中,电子商务是信息传播的保证,而物流则是执行的保证,没有物流,电子商务只能是一张空头支票,物流是衡量一个企业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导致社会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收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形成“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
因此,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诸环节中的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物流配送的落后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我国现行的物流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在:
1、观念方面。传统存储运观念、体制、方法对现代物流的发展存在巨大的影响,并且还影响了网络的继续扩大,社会上重电子,轻商务,重商流,轻物流的倾向比较严重,电子商务公司对配送理解是从电子商务本身需求的角度来提出的,对物流企业来说则是市场机会。解决电子商务的配送环节不仅仅是物流企业的问题,更需要电子商务公司的积极参与和协助,电子商务公司不应过多地指责配送企业服务价格过高,不能及时送货以及不能提供遍布全国甚至全球配送体系的不足。
2、企业自身方面。企业分析能力差,物流选择随波逐流,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物流方案,导致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是不能及时送货,对物流企业而言,电子商务对配送需求的多样性与分散性,为物流企业整合系统内资源提供了内在的动力与外在的需求,成立全国性的、遍布城乡的物流配送体系,适应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3、基础设施方面。物流基础设施不配套,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体系还未建成。条块分割的物流管理和流通体制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专业化分工特点日益明显,物流的组织和管理都不断向综合性发展,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载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管理仍沿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部门分割体制,这种条块管理体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纵向隶属和管理格局,严重制约着在全社会范围内经济合理的对物流进行统筹和规划,妨碍物流社会化的进程。
4、配送中心规模小,发展不平衡。配送的优越性在达到一定规模和一定水平,形成规模经济以后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受行业限制,地域分割的影响,物流网点没有统一布局,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配送中心,规模达不到提高社会总体效益的程度,形不成规模优势,导致配送双方的积极性受挫。此外,以企业集团内部为对象的专业配送发展较快,而面向社会的区域性配送发展比较滞后,这就形成了社会配送资源的闲置与重复配置的突出矛盾。
5、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低。首先,目前我国配送中心的应用程度仅限于日常事务管理,而对于物流中心许多重要决策问题,如配送中心的地址、货物组配方案、运输的最佳路线,最佳库存控制等方面,仍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适应具体操作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滞后。其次,机械化程度低,基本上是原来物流设施转过来的,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功能都比较落后,同国外以机电一体化、无纸化为特征的配送自动化、现代化仍有相当的差距。
三、发展中国现代物流的解决途径
目前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在《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中指出:“着重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等行业,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网上销售等组织形式和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2001年3月1日,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了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等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工作的重点,如国家邮政局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利用其四通八达的网络系统,积极参与电子商务物流,成为B to C电子商务物流的主力军。科学技术部已将现代物流作为重要领域列入“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已批准在少数大学开设物流本科专业与设立研究生物流专业方向。
因此,在发展我国的物流战略时,应针对中国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着手,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中国现代物流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深化改革物流和配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建立完善的合理的物流管理体制。
物流与配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方面主要是指融资、产权转让、人才使用、市场准入或退出、社会保障等制度,而这些制度方面的攻革目前还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时,必然要涉及到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市场之间的重新设置,由于上述制度改革尚未到位,企业根据经济合理原则对物流资源的再配置就会受到阻碍。因此,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实施创新战略,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也是物流和配送发展的必要条件。物流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物流企业发展,首先要创新观念,借鉴国际先进物流管理思想;其次要创新组织,充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化物流新型组织,提高完善的物流运作与管理的服务效益。
2、开发和应用新的计算机软件,促进信息系统一体化。
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是物流企业的命脉,必须通过建立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做到持续、简便、无差错的移动数据,实时、自动的更新数据,提高物流全过程的可见性。为此,需要建立最具有兼容性的数据库,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基础,不仅要与企业运行的任何系统完全兼容,还要具有可扩充性以满足业务增长需要。
3、构建物流信息平台
为实现供应的最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物流职能外包给第四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建立自己的基于互连网的虚拟供应链。第四方物流服务商利用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汇集了众多仓储、运输、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等合作伙伴,并根据企业需要选择每一个环节的最合适的合作伙伴,通过互联网收集和传递物流信息,建立客户定制一体化的最优化的虚拟供应键。虚拟供应键兼具响应性,灵活性和可见性等待点。
4、大力培养物流与配送方面的人才队伍。
从国外物流和配送的发展经验看,企业要求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为此,国外物流和配送的教育和培训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教育培训系统,一是在许多大学和学院中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广泛地为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二是部分商业院校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系统;三是在各国物流行业协会的领导和倡导下,全面开展了物流和配送的职业教育,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中比较落后,在高等学院中设物流专业和课程的仅有10所左右,仅占中国全部高等学院1%,研究生层次教育刚刚起步,博士生方面的教育远未开始,通过委托培训方式培训员工的企业也不多见。因此,强化物流技术与管理人员素质培训,建立优秀的物流人才队伍对确保现代物流的顺利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6.仓储物流配送解决方案 篇六
上海海烟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烟物流”)随着配送规模的增加、管理要求的提升和对客户服务的深化,仓储、分拣以及信息系统历经多次技术改造。下面笔者就海烟物流实施技术改造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物流系统改造方案的制定。
一、制定技术方案前要深入了解并分析系统改造的原因
物流系统改造的目的,不仅是解决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企业将来发展作好强有力的技术储备和软硬件支撑。因此在制定技术方案之前,要对系统改造原因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系统改造原因主要有:
1. 系统能力提升的需要
随着物流量的自然增长和物流集约化发展的需要,设计规模与处理能力已经不满足现有物流作业需要。这是目前在卷烟物流配送中心技术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非常普遍的问题。规模不足可能发生在仓储能力和分拣能力两个环节,这种情况造成的改造可能会是非常复杂的。由于卷烟物流分拣作业是一个复杂而又严密的工艺流程,仓储和分拣能力调整会带来收货通道、分拣备货、分拣线、出货缓存、厂内道路等一系列环节调整,而这些内容的调整势必对建筑结构、建筑面积带来一定要求。
遇到这类问题,一般可以采用改变仓储形式、优化工艺流程、调整分拣设备选型等方式进行技术改造。如储量不够,可以合理调整仓储形式,采用密集式仓储等新技术;分拣能力不够,可以增加分拣设备,或者选用效率更高、场地利用率更高的分拣设备。甚至可以调整工艺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来扩容、扩能。但如果改造的目标与现有能力差距过大,在现有的场地内无法满足,就需要对系统进行整体调整,甚至不得不异地新建。这也是项目设计和建设所不愿发生的情况
以海烟物流为例,现有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于2001年,设计日分拣能力为54万条。但经过近十年的增长,2012年,海烟物流年销配量已经达到82万大箱,日平均卷烟分拣量约为82万条,与现有系统设计能力的差额为28万条/天。而海烟物流的日分拣作业量最高时甚至超过了100万条,几乎超过了系统设计能力近一倍,员工的劳动强度非常高,此外长期超负荷运行也对物流系统保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确保物流的稳定运行,满足“十二·五”期间卷烟市场发展需求,必须对现有系统进行整体改造。
因此在规划物流技术改造时,不仅要了解现在的物流需求,同时还要根据企业未来5~10年的发展和变化,对物流系统的需求情况进行预测,综合考虑各类情况后提出整体的建设目标。
2. 物流运作管理提升的需要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作为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要根据销售指令完成卷烟分拣和配送的任务,还可以担负更多的职能和任务。因此,针对服务、管理和营销的运作需求提升也是进行技术改造的原因之一。
海烟物流近年来围绕服务、营销和管理的新需求对现有系统进行了包括“分拣任务分配策略修改”、“打码到条”、“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等多次技术改造。以支撑“精准营销”为例,“精准营销”是在卷烟销售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个性化的客户服务与沟通体系,作为生产与客户之间的纽带,物流直接与客户联系,同时也是客户服务的直接载体。精准营销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适应订单变化方面,比如“即定即配”等。
“即定即配”要求极高的物流响应,无论是信息系统还是分拣作业乃至配送都要做到快速响应,能力必达。因此物流信息系统在处理日常的分拣配送的同时,要具备处理“即定即配”以及加急订单的能力;分拣系统要具备处理小批量、高频次订单的能力,并能够在既定分拣作业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插队处理;配送方面也要能够灵活调度,迅速完成对机动需求的车辆和路线的安排,将既定的卷烟即配给客户。这样在技术改造时,在信息系统的设计、分拣设备的选型和车辆调度系统的功能设计上就要充分考虑相关的功能和能力需求。
3. 信息化集成的需要
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渗入到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各类信息系统由于建设目的不同、负责部门不同、建设时间不一、采用的技术路线不同,往往无法互联互通,存在相互独立、难以整合利用的问题。企业在技术改造时应考虑各个系统的衔接,避免信息孤岛的存在。
海烟物流在2012年进行了信息系统改造,实施了建立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探索。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贯通了销售、分拣、配送信息,基于物联网技术对各类系统数据进行整合,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采集、集中处理,规范了各系统数据发布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为零售终端及销售人员提供卷烟订单、客户、配送的有关数据;结合海烟物流ERP系统的核心数据,该平台还可以为各工业客户提供包括其卷烟销售、库存在内的数据服务,为其全面真实了解自己的产品在上海市场的销售情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该平台具备多种接入方式,支持多种网络介质的联接和灵活的数据交互接口,为将来的拓展预留了较为完善的接口。
信息化集成是物流信息系统技术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制定系统改造技术方案时,既要充分满足现有的管理需求与功能,还要保持一定的拓展空间和柔性,并在接入方式与数据格式的设计上尽可能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方案。
4. 降低物流成本的需要
物流运作成本是企业的生命线,和先进国家的物流费率相比,烟草行业的物流成本还有很大的降低空间。同时烟草行业物流又具备非常明显的特点,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物流量的计划性强、行业统一管理力度大,这些是其他行业的物流无法企及的优势。因此通过技术改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也是烟草物流中心进行技术改造的原因之一。通过技术改造提升物流运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用工数量;通过工商协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投入;提倡卷烟包装循环使用,降低包装成本等举措,都是烟草行业正在进行的尝试,这些无一例外地对物流系统的建设和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系统改造方案的制定不仅要考虑技术方案,还要兼顾方案可实施性
物流系统升级改造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技术方案的设计、实施方案的制定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和新建项目不同,技改是对现有的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其必然受到现有物流系统运作的限制因素影响,如场地、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人员安排、新老系统的兼容等问题。
为确保改造部分能够顺利投入使用,项目正式上线前还必须经过系统的联合调试(即和原系统的保留部分共同运作),而联调的条件非常有限。因此在系统改造方案的制定中,实施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甚至起到了项目方案是否可行的决定性作用。
海烟物流在近几年的改造实施中就面临这类情况。例如,2009年海烟物流在“打码到条”技术改造项目中,就需要解决改造工程与现有系统并行的问题。由于打码系统与分拣系统是无缝链接的,在卷烟分拣的同时要完成打码作业。要求在完成打码系统建设部署的同时,不能影响正常的分拣业务生产。由于实际留给该项目实施的有效时间很少,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的测试、以及软硬件设备的安装都只能安排在非生产时间进行,并且如果不能一次部署到位,在进行生产之前还必须恢复系统原状,否则将影响正常的生产作业。为解决打码系统调试和上线的问题,海烟物流制定了系统改造的四步“脱壳”方案。
所谓四步“脱壳”方案就是:
1. 将替换部分的硬件设备先组装完成,建立模拟环境独立完成一定范围内的功能与性能测试;
2. 在测试环境中完成对原有系统的软件修改,并增加切换功能(即屏蔽新系统的功能)。充分测试后将具有切换功能的软件上线投入正常使用。
3. 利用零星的停机时间对现有系统的电气、机械部分进行局部修改,将其改为可以较快更换的结构,同时对组件接口进行编号以便系统切换时能够快速建立新的联接。
4. 新旧系统切换。在完成机械、电气安装后,将硬件、软件调整至新系统功能,并进行充分测试。如果不成功,则启动软件的切换功能,屏蔽新系统,保持原有系统功能继续作业。
这一完善的“脱壳”方案保证了打码项目的顺利上线,实现了新项目实施与系统日常运行的同步进行。因此在制定技术方案的同时,系统考虑并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之,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技术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制定技术方案前要了解系统改造的原因,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实施方案的制定也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在方案制定时不仅要关注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在建设规模的确定上还应充分了解建设需求,并为未来的发展预留合理的拓展空间;系统的架构尽量采用标准接口和模块化设计,以便于系统整合以及未来的功能调整和修改;在工艺的设计上要保持必要的柔性,使系统在面临订单结构变化、物流量变化以及突发故障时仍能有效运作;在总体方案中要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确保技改上线能够顺利实现。只有充分考虑了以上因素,才有可能将技术改造进行到底,顺利实现改造目标,少留遗憾,不留遗憾。
7.三联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篇七
关键词:三联物流 配送模式
1、三联公司介绍
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原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在对其重组后形成了现在的三联公司,并且于2003年7月20日成功上市。三联商社创立于1986年经过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现在的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三联商社已经拥有超过210家连锁店,在全国各地兴建了210多家维修站,总营业面积达15.1万平方米,经营范围涉及达3万多种家常日用电器,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在过去的十几年来,政府多次外其颁发荣誉证书,包括江泽民主席曾经授予其 “质量兴国”勋章,另外还荣获 “全国信誉度十佳企业’、“全国保护消费者杯”等十几个国家级荣誉奖项,充分证明了三联公司在市场中占有的重要地位。2003年,三联商社凭借企业骄人的业绩,荣获商业联合会颁布的 “中国商业名牌企业”的称号。三联商社销售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山东省商业第一,并跻身全国商界三强。
2、三联物流配送特点及现状
2.1、业务高速发展期
三联集团采用的配送模式是“门店-顾客”配送模式,即顾客在门店选购商品,三联将预先存放在库房里的商品有顾客检验,丢商品满意之后安排专人配送到顾客家中。这种模式的弊端就是需要门店配专人、专车负责给顾客送货到家,并且每一个门店都要有仓库存放商品,无法最大程度的利用基础设施,造成浪费。
2.2、建立物流配送中心
三联物流集团在2006年8月成立单独的物流管理部,对原有的经营模式进行了改革,将各个地区的仓储逐渐变成集中管理和配送,不再是单独销售模式,而是根据市场将商品进行合理分配,对整体市场发展作了长远规划,从而开始建立物流配送中心,满足市场要求。所谓集中配送中心就是将商品统一存放在一个集中的大型仓储中心,当顾客下单后,由配送中心集中发货,负责将货物送到顾客手中,配送中心可以覆盖很大一块区域,减少门店仓储成本,并且可以合理协调资源,减少商品积压。
三联物流配送的特点:
(1)时效性,顾客对于物流时效要求一般比较高,需要对顾客下单做及时响应,保证商品在下单后以最短时间内安全的送到顾客家中。
(2)方便性,家电配送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顾客的客户体验,需要尽可能满足顾客提出的要求,为顾客便捷购物。著名学者科特勒曾说:成功的企业懂得如何为顾客提供最大的便利,用最简单的方式、最有效的服务满足购客最需要的需求。
(3)沟通性,家电配送属于与顾客面对面的服务,需要保证物流信息的准确性,如顾客需要送货地址、时间等等,保证增值服务有效的为顾客提供便利。
(4)安全性,加点的配送尤其需要注意货物的安全,一般都是价值比较高的商品,在运输、搬运的过程中,要尽量保证商品安全,避免后续产生索赔都问题。
(5)经济性,提供增值服务要尽可能降低成本,在保证顾客满意的服务前提下,优化配送流程。
(6)季节性,很多大家电销售季节差异性明显,比如在冬天取暖器类销量比较高,而空调在夏天则销量远超春秋季节,在高峰期比淡季多出十几倍的销量。又比如彩电类家电,在春节前后销量比较大。这都对家电配送提出了挑战,需要在旺季时还要满足时效性、安全性等。
3、三联的物流战略及保障措施
三联一贯走在市场前面,保持竞争优势。三联目标不仅仅是传统物流产业,而是在现有销售模式基础上,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增值服务,优化运营成本,增加服务能力。三联集团进军物流,宣城将建立一个电子商务与传统物流相结合的新系统,借助网络与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发展,依靠企业资金、技术支持促进物流、家电生产商家及顾客实现共赢的目标。协调全国现有的市场资源,提高销售体系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创建中国家电产业新的运营模式。
三联物流具体的战略体系包括以下三点内容:
(1)垄断山东家电物流
三联集团在物流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其中新建的 “泉港新城”将作为三联集团未来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地,将配备专业的仓库和配送中心,满足周边区域的配送服务。对于该基地长期规划为两期,第一期将网络覆盖遍及全省,对于销往山东区域的所有家电统一代理运送;第二期将已山东作为中心,向全国发散,扩大市场。三联高程表示,目前集团已经在物流行业取得很大进展,并且特有的将商品采购、销售、运输体系有助于物流快速发展。第一阶段可能只负责自己销售的家电商品,待物流体系成熟,将逐渐与其他公司合作,全面代理所有家电的物流运输工作。
(2)物流和电子商务相结合
随着科技发展,愈来愈多的商品将通过网络进行交易,三联集团也正在考虑如何紧跟时代潮流,继续发展业务。开始筹建可以通过网络直接面向大众的 “物流服务平台”,将商品销售搬到虚拟平台上去。三联家电开始筹建自己的物流队伍,其经营模式与京东类似,是借助自己庞大的商品市场,构建一整套的垂直电商销售体系,一方面促进商品销售,另一方面扩大销售覆盖面,提升客户体验。目前三联集团已经建立了货运仓储管理、车辆跟踪服务、结算管理、物流资源交易服务及客户关系管理五个比较大的机构,对物流进行全方位管理,也为实体销售转型为电子商务做铺垫。
参考文献:
[1]王英.家电连锁业弥漫硝烟:解析家电零售大鳄三联战略[EB/OL].中国第三方物流网.2004.
[2]叶为金,王骏.连锁经营一主导家电市场的销售渠道[J].家电科技.2004,(8):37.
[3]陈水坤.第三方物流的组织与管理[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7.
【仓储物流配送解决方案】推荐阅读:
仓储与配送管理作业10-07
高效仓储管理与工厂物料配送-yjqg07-14
仓储物流合作协议09-28
物流案例分析仓储10-20
企业物流配送现状09-01
钢材仓储物流岗位职责06-15
仓储物流企业设备管理08-30
第三方物流仓储合同11-06
超市物流配送中心模式08-07
物流配送实习报告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