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有效学习方法

2024-07-19

高考数学有效学习方法(共8篇)

1.高考数学有效学习方法 篇一

高考数学考前10天有效复习方法

一、我们要正视几个现实的问题:

由于在一线教学,一年来分析了400多位学生的试卷。我们在试卷分析中,还有在实际教学中,看到了学生在数学这科的不足。以下所列举的问题,肯定不是一个学生会遇到,都会涉及到众多的学生。那么现实中学生们在数学这科上会遇到哪些问题?

1.学生数学学科很脆弱,只要题目稍微加大一些难度,直接导致很多学生不适应。原因就是在平时的学习中,对题型总结不全,训练不合理,特别是对各种试卷适应能力没有到一定的程度。

2.半数学生时间不够用。

3.90%以上的考生,对第20题2、3问束手无策。

4.四分之三的学生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题计算不到底,也就是不能计算出最终结果,整体计算能力欠缺。

5.对于选择题,填空题把握性不强。有的学生由于性格的原因,例如粗心大意直接导致一些题目会而不对,还有更多的学生,对那些稍微难一点的填空、选择题驾驭力不足,在这类的题上花费很多时间,直接导致整个考试时间不够用,甚至心态会产生变化。

以上这些都是北京学生,乃至全国学生在数学学科备考中存在的不足。如果说,你想得到145分以上的高分,那么上面的几个问题,肯定要避免,除了上面为题之外,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你要做。

二、考前如何训练最有效?

对于我班上的学生,在题型上肯定给他们总结全了,在解题方法上也基本涵盖了。但是训练还有停止,我打算一直到训练到高考前一天,因此训练上也给他们明确的建议。但是很多看我博客的学生,没有机会在我班上上课,我在这里,给大家一些好操作的方法:

1.在训练中对题型进行总结:

数学学科虽然包涵了46个基本概念、公式,也涵盖了18个规律和推论。可是题型终究有限,因此说你不能掉进题海中,平时做题一定要注重质量,不要盲目追求数量。那么在考试之前,对题型上把握还是有必要的,对相关的题型进行合理的训练也是有必要。例如说数学压轴题部分,数列综合题、解析几何综合题等,你在平时对其涉及到题型专项训练了,那么在考试中,对这些题型的把握能力就大了很多。你在题型上可以这样归纳:

解析几何部分:

曲线的方程与性质

解析几何中的几种探究性问题

最值问题

定点、定值问题

与其它知识交汇性的问题

数列部分

求通项(一般常见的情况有6种)

求和(一般常见的情况有7种)

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运用(一般常见的题型有5种)

那么高考中,所有相关的题型,一般都不会超出上面的范围。

那么题型是有限的,我们在训练中对每种题型都熟悉了,解题思路也就熟悉了,看到某块知识点,或者某个问题,马上就明白这题目的知识点是什么,题型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基本解题思路,得分点把握如何等等,在头脑里马上构建出解题体系。这就是训练的效果。在考前十天,学生们也不用再去做更多新的试卷,应该把之前做过的试卷,拿过来重新整理一下,对相关的题型做一次总结,对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再一次熟悉,这样效果肯定不错。一方面直接把平时训练的收获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增强了自己的解题信心,这些题目都可能做过了,就是没有总结到位或者归纳到位,那么在考前十天,你这样去尝试,效率应该很高。

2.在训练中学会合理的分配时间。

我是这样来训练班上学生解题速度的,例如一个小时之内,给他们三份试卷的选择题、填空题,让他们完成,如果完成不了,我们再来重新规范,统计一下,是什么方面存在不足,比如题型把握不到位、思路不明确、计算慢、知识不熟悉?等等。然后根据大家的实际情况再次训练,例如说遇到比较大小这样的选择题,我们看到这样的题目马上就知道这个题目是属于不等式范围的,不等式范围内的题目,属于比较大小的题型以及方法共有8种,分别是作差法、作商法、中间值法、数形结合法、单调性法、、、、马上在头脑里过一下这个方法,看看你面前的题目属于哪一种,我想很快就能给出答案了,因为熟悉,再熟练掌握答题方法,所用的时间就少,正确率也高。

后来,这样练得熟悉了,大家遇到选择或者填空的时候,甚至能一眼看出来多数题目的答案,我相信对于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考试中时间不够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说,与众不同的训练,才能让学生考出与众不同的成绩。前面题目做好了,正确率高,用的时间少,直接为后面压轴题提供了信心、时间上的.保证,加上对压轴题也训练过,那么相信学生对试卷的适应能力很强大,数学成绩肯定不差。那么大家可以借用上面的方法来尝试一下,我觉得十天时间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是一定要有章法,不要继续盲目做题了。

3.在训练中积累解题思路。

对于解题思路,上面已经提到一些,我觉得你在训练中,特别是通过对以往题目的总结,可以总结出一些解题思路,例如解函数与导数题目中恒成立的问题有几种思路,数形结合思想适用于什么样的题目,换元法一般都什么时候用?等等。同时在训练中,把一些工具用熟练,一些常用的解题工具,例如说一些定理、函数的关键词(单调性、奇偶性、最值、等等)这些都是常用的工具,把这些工具用好,加上合理的材料,你就能在短时间内打造“豪华宫殿”。

4.找一些成套的题目来训练,在考试的时间段,例如每天下午15:00――17:00,仔细的做一份试卷,然后根据标准答案判分,看看还有哪些不足。然后再针对性的弥补,同时,要看一份试卷,看看是否对试卷中每一道题目都有思路,这样既训练,又在整体上熟悉了做题的思路。不一定非得把面前的试卷做完,有的试卷是用来做的,有的则是用来“看”的,只要你看出思路即可。

5.建议大家从即日起,每天都要做几道如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的题目,按照不同的题型来训练,如果基础一般的学生还得做一到两题如三角函数、概率、立体几何等题目。这样的题目分数不能丢,要不你就被动了。

6.对那些基础很好的学生来说,还要积累一些新题型,特别是北京卷,第20题,大家在平时的做题中,积累一些抽象函数、数列新式题、康托悖论等等相关题型,这些都是北京卷的命题热点部分。当然只要你前面题目做得好,还能给最后一题留下充足的时间,那么把最后一道题目半数以上的分数拿到手还是很容易的。

此外,注意解题步骤,还有试卷清洁等方面的问题。

三、对自己有信心。

都说信心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是的,你有了上面的积累,那么就相信数学题型还是有限的,高考题目也是有限的,尽管时间有限,那么还是给您留下充足的施展空间。保持清醒的头脑,让思路清晰起来,那么属于的分数肯定渐渐高了起来,孩子们,努力!我还是那句话,十天的时间,还能做很多事情。

数学高考前10天该做哪些事情

一是关注知识交叉点。知识的交叉点,即知识之间纵向、横向的有机联系,既体现了数学高考的能力立意,又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而这恰恰是学生平时学习的“弱点”。

二是瞄准热点。高中数学是中学教学内容与高等数学的结合部。例:复合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包括导数的应用,图象的平移、伸缩、对称变换,二次函数闭区间的最值;用二次函数研究方程的根的分布,数列的求和问题等等。这些都是以后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

三是复习资料要少而精。复习资料最好不要超过两套,使用过程中,始终注重其系统性。千万不要贪多,资料多了不但使自己身陷题海、不能自拔,而且会因为顾此失彼,而使知识体系得不到延续。有的同学漠视自己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将他们简单的归结为粗心大意。这是很严重的错误想法,错误都有其必然性,一定要究根问底、找出真正的原因、及时改正,并记住这样的教训。

四是答题有几条原则:先易后难,先做简单题再做复杂题,无须拘泥于题号次序。先熟后生,先做那些题型结构和内容比较熟悉的题,后做那些题型、内容甚至语言比较陌生的题。对于前者,不能因一时冲动匆忙对号入座而落入陷阱,碰到似曾相识的题目,更要注意彼此的区别;对于后者,切不可惊慌失措,万一有偏难题,要及时自我安慰,对别人可能会更难。先高后低,难度大致相当时,先做分值高的题,后做分值低的题。不要专挑高分题做,以免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坚持“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小后大、先高后低”的基本原则。不要去钻难题、偏题、怪题。“高考以能力立意”,这里的能力是指思维能力,即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分析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探究性实验动手能力、理解运用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创新能力,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应变理解能力。其重点是概念观点形成和规律的认识过程,它往往蕴藏在最简单、最基础的题目和生活事实之中,不是钻牛角尖能钻出来的能力。

五是突破瓶颈

(一)存在的瓶颈问题

1.应该会的题不会做的是瓶颈。近三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数学2卷的选择题与填空题都不难,是每个参加高考同学都应该会的。

2.会做但不熟练(或得不了满分)的是瓶颈。

3.知识体系有欠缺,不知道知识(结论公式等)的形成过程,靠记住结论去套题型的是瓶颈。

4.不会“通性通法”只会用技巧或笨办法的是瓶颈。

5.心态不好,主动性不强,学习倦怠更是瓶颈。

从现在开始到5月27日的30天为第一阶段,是数学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突破瓶颈,以见题型为主。

(二)要明确的内容

我们做过的题,80%高考是不会考的。所经历的解题过程,学会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所锻炼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100%高考是能用得上的。经历“不会到会”的过程最重要,要舍得花时间去思考、去经历、去领悟,让你“高品质数学思维”的量达到最大值。。

现在开始的30天,要步步为营,通过对一些考试常考和一些还不太会或者根本就不会的题的深入研究,来复习巩固一些数学思维方法的本质,并找到自己在重点知识方面的漏洞,及时加以解决。

(三)解决瓶颈

解决瓶颈要过四关:会做题的满分关、较难小题会做关、较难解答题得一多半分关、对数学成绩提高的自信关。

1.不解足够数量的题就形不成技能,解题也不是越多越好,很多时候我们做过的题,特别是小题,其实我们没有做会,仅仅是得到了正确答案而已。解题的关键在于质量而不完全靠数量,保证了所做每个题的质量,一段时间后就会有质的飞跃,否则再多的量也不会发生质变,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多做题。

2.学习数学就是学习解题,不需要做很多题,必须用很多时间去做题。题不贪多,但求精彩,要认真思考,独立完成。要重视解题过程,过程好了,结果就不会差。

3.这30天,要在不会做的题上下到功夫,不要在会做的题上反反复复。对不会做的题要先冥思苦想、独立研究,如果还不会,再研究资料上的答案,能看懂答案的难题,弄明白细节后独立做,达到题后满分;看不懂答案的去问老师或请教同学,弄明白细节后独立做,达到题后满分。难题之所以叫难题,关键是不知道题内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要反思解题的关键,领悟题目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掌握了一种思想和方法胜过做很多题。

六是科学训练

高考不需要什么都会,只需快速做对会的,蒙对不会的。全国新课标高考数学2卷试题相对不难,150分的题中,有120分左右的题难度在中档以下。设想:把考场的120分钟分为3个40分钟,第一个40分钟得到一多半分(75分以上),第二个40分钟得到50分左右,最后一个40分钟得到25分左右,就能超常发挥。从5月16日开始的20天,练就试卷中会做题的准与快、不会做的题不得0分等应试技巧,也叫限时训练,这个训练要有科学性。

设想考试的120分钟分为3个40分钟,第一个40分钟得到一多半分(75分以上),第二个40分钟得到50分左右,最后一个40分钟得到25分左右,就能超常发挥。

(一)限时训练

1.数学有十二道选择题、四道填空、七道解答题,从选择题开始,限时40分钟去拿回一多半分(75分以上)。如果遇到个别小题不会做,要放弃,用解答题去补回得分。这个40分钟能否得回一多半分,是高考能否正常发挥的关键所在。

2.40分钟从选择题开始做,得最多分的训练是限时训练重点,可以适当穿插:从填空题开始往后做,用40分钟得回50分左右。或者做选择的后两个、填空的后两个以及20题、21题,要求用40分钟拿回30分左右。

3.训练40分钟后是最佳的反馈时间,训练后的反思领悟非常重要,每次训练时间不要超过40分钟。

4.限时训练应该从考前20天开始,不宜过早,瓶颈不突破的限时训练没有意义。

(二)注意事项

1.要训练集中精力做题。限时训练的目的是训练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得分,不是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做完多少道题,不要强调必须得到多少分,只要尽全力去做题。

2.要训练解题准确、快速、灵活。把会做的题做快,做出考试的感觉来,会做的题目做快,就容易出错,出现的错误现象,要跟踪追击,一查到底,在不断的错误修正中去提高能力。不要用定势思维去对待曾做过的题,曾做过的题也要当成新题来做,要学会巧算和巧解(例如选择题可使用排除法、填空题可使用特例法、解答题可使用特例实验法等)。

3.要营造考试的氛围(需要学校以及老师帮助)。将训练当作考试,严格按时完成。要记录时间及分数,在速度体验中提高正确率,感受自己进步的过程。

4.要训练应对考试技巧。在得到试卷后,要迅速摸清题情,识别试卷中曾做过且会做的题,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高后低。

5.要训练读题审题。在答题时要认真读题审题, 审题要慢,做题要快,下手要准,稳做会的求全对。

6.要训练难题不得“0”分的方法。高考时,难题未必会做,但不可以空白,写点与问题相关的结论等,也能得分。

7.考前20天,每天都要进行40分钟得最高分的限时训练,建议以“3天抢分,1天总结”的形式循环下去。6月6日的晚上要训练,6月7日下午进入考场前更要训练,要保持一种做题的状态,要使用新题进行训练,那种认为考前就不要做新题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6月7日15点——17点的高考试题就是新题。

五是熟读教材。教书上的课后练习题中B组题也要做一下,教材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六是保持良好的复习心态。心态甚至比学习方法更重要。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数学活动不仅是“数学认知活动”,而且也是在情感、心态参与下进行的传感活动,成功的数学活动往往是伴随着最佳心态产生的。那么怎样构成复习数学的最佳心态呢?我们必须在复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地给自己创造一种轻松感、愉悦感、严谨感和成功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才能形成兴奋中心,使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通道畅通无阻,思维也就变得迅速敏捷。愉悦感是积极情感的心理表现,具有主动积极学习的倾向性,它是数学学习最佳心态的催化剂。学习中有了愉悦感,学习起来就会兴趣十足、积极主动,思维机制的运转就会加速。轻松是数学活动成功的发动机,愉悦是成功的催化剂,严谨则是成功的监控器,而成功既是关键又是最终的目的。

高考前10天的注意事项

一、心态决定一切

考生心态好就会事半功倍。在这个阶段,同学们知识点大都复习好了,考场的发挥如何就要看自己的心态了。临近高考,许多同学感到紧张,甚至焦虑。这种心态要不得。我的建议是:尽最大努力、做最坏打算,以平常心待之。决战前夕更要冷静。课余适当活动或与父母交流一些轻松话题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同时告诫大家,千万不要扩大紧张情绪。部分同学总怀疑自己还有很多知识没有复习到,忙于向同学借笔记来复印,结果是徒增紧张罢了。高考对于已经历过百场考试的同学们来说,只不过是一场再正常不过的考试。只要同学们保持一颗平常心,沉着应考,一定会考出理想成绩。范例:我班有位女生,我不同意她学理科,而且每次理科考得都不怎么样。考完之后我没注意她考得如何。一年以后她从北航回来看我。我问她高考成绩,她说理综263分、数学135分,我很惊讶。她说考试时感觉做每道题都很顺手。实际是因为她做好了最坏打算:如果考不上,家长不会怪她,会让她回自己家的小作坊上班。正应为如此,考的时候轻松多了。考得上就上,考不上就回家。心情放松了反而能超常发挥。

二、合理安排作息

高考的时间要求是很严格的,所以要尽量在这10天里培养和高考时间同样的步调。早上不要贪睡,要求自己在7∶00起床,吃好早饭可以背背英语单词。9∶00开始上午的正式复习,到11∶30(考试结束时间)休息。中午尽量小睡一会儿,在下午考试的时间开始另一个整段的复习。晚上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不要再看一些复杂的资料,可以找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或者英语填空题做做。当然,看看电视放松一下也好。文科类的考生可以看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和时事有关的节目,给自己考试回答问题储备一些灵感。切记千万不要熬夜复习,否则既不能提高复习效率,又容易使自己陷入疲劳状态,不利于考试的发挥。专家推荐高考前三天作息时间表:

6∶00 起床(适当运动)

6∶30 早餐

7∶15学习

10∶00点心+小憩

10∶30学习

12∶00午餐

12∶30午休(一定要平躺,不能坐着打盹;让大脑充分休息,午睡不超过30分钟)

13∶30学习

14∶30 小憩

15∶00学习

18∶00晚餐

19∶00根据需要安排学习

22∶00睡觉(睡前洗个热水澡,如果有条件,可以用热水泡脚5分钟,这样有助于睡眠)

这个表基本和我们在学校的安排一样,仅供参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调整,主要目的是调整自己的生物钟适应高考的安排,使自己在考试的时间段内快速进入状态。

三、学习注意事项

1.各科知识点的复习重在基础。

现在不必要再在难、偏、计算很繁琐的题上下功夫了。基本的题型我们都见了很多,解题的常见思路老师讲过很多,即使有新题型也只不过是知识的延伸。只要认真分析所给条件,或套用定义就可解决。我的.建议还是做卷子,在做的内容和时间安排上尽量和高考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即使做完了题,时间不到绝不交卷,沉得住气,锻炼自己的耐性。不查资料工具书等,考完自评。这样更能使自己适应高考的节奏。其余时间就是反思试卷上的问题,找出自己不会和生疏的知识点,复习并加以强化。早上把总结的反思内容加深印象(尤其是语文和英语);晚上把计算型的反思内容进行整理,个别生疏的计算过程重新强化。物理、化学的解题思路很关键。考完后把试题的解题思路分析归类。

我的建议是把这样的训练一直进行到考试的前一天。经过10天这样严格的训练,会使自己感到高考和平常考试没什么两样,只是做几张试卷而已,从而缓解考试的压力,自己便能正常甚至是超常发挥。

2.规范答题步骤和书写。

英语、语文试卷中书写是给评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在作文上,可以说这已经决定了你的得分等级。连字都写不好的文章,即使很有文采,给人的感觉也是美中不足。优美的字体加上绝伦的文采不是更好吗?如果字体没练过,那就把它写整齐、干净。其它试卷也要干净整齐。这样扫描到电脑上的试卷会更美观。

3.教师的坚守

临近高考,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虽然需要讲解的知识很少了,但学生一定还有问题。这时教师要耐心讲解、愉快讲解,不要使用刺激性的语言。而且要坚守在学校,直至学生考完。有各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在自己身边,学生心里会感到支柱的存在,会更踏实、更安心。

四、饮食与用具

家长不必花样百出地为孩子调整饮食。营养专家时启国认为,健康熟悉的食物最利于放松考生心情。同时,食物摄入量要比平时适当地减少,以七成饱为宜。因为考生在紧张疲劳时,胃肠的排空能力较平时弱。少食、多餐有助于减轻紧张与疲劳,也有助于减轻胃肠的压力。晚餐不必过于奢华丰盛,但可以多有几种菜或小吃品种,而且应该多增加些肉蛋类食品。因为明晨的早餐再好,真正能够摄取的营养也很难马上消化吸收,况且早餐也不可能如中晚正餐一样营养丰富。六七月份,天气炎热,考生宜补充水份,可以喝淡盐水、绿豆汤、酸梅汤或桔子汁等。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应当吃好。基本原则是清淡、易消化。可选择含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比如:稀饭、馒头、包子、绿豆粥、牛奶、鸡蛋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中餐和晚餐每餐吃个七八成饱就可以了,这样可以避免消化道负担加重,分流体内血液,以保证大脑有足够的血液供应。仍在校的同学遵循和以往相同的饮食习惯就行。特别要注意的是饮食卫生,少吃冷饮或燥热食品,考场外的小食店最好不要再去了。

五、安全与防暑

高考前夕天气炎热,加上紧张气氛,极易中暑。这里提出几点夏季防暑降温法及夏天居家防暑降温注意事项。

1.降温不宜过快。大汗淋漓时,到风扇前敞开衣服猛吹,或拧开水龙头,让冷水直冲而下,实现“快速降温”,是许多人(尤其是男同学)认为爽心的做法。殊不知,这种“快速冷却”的方式,常常会“快活一时,难受几天”,甚至引起各种疾病,影响考试。

2.空调不宜过冷。医疗气象学家通过试验发现,应该不断调节居室温度,从而逐渐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正确的做法是:居室的温度应在26℃―29℃之间不断变换,才对身体健康有利。

3.喝水不宜过量。多喝水是防暑的好措施,可过量饮水也会引起中毒。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大量出汗之后,体内的钠盐等电解质也随之丢失。如果此时大量饮用白开水而未补足盐分,就会出现肌肉抽搐或肌肉痉挛性疼痛。每日饮水3―6升,以含氯化钠0.3%―0.5%的水为宜。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

4.衣服不宜过露。外出时尽量穿着白色、浅色或素色衣服,还要戴好帽子,防止日光直接暴晒头部。保健专家指出,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能通过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而酷暑之日,最高气温接近或超过37℃时,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会感觉更热。因此要做好防晒措施。

5.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并达到防暑目的。

6.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水分减少,所以应当多喝开水和淡盐茶水以补充失掉的水分和盐分。另外,应多摄取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及均衡的盐分,可以补充人体失掉的盐分。

六、最后的准备

考试前一天要把考试用品,如橡皮、直尺、2B专用涂卡笔、画图铅笔、中性笔两只四个芯、身份证、准考证、领队老师和班主任的电话,少量现金、清凉油(防暑)、卫生纸等必要的用品都准备好装到一个袋子里(最好是厚而透明的小塑料袋),放到容易见到的地方。看天气预报,如需要,应准备好雨具。如果要骑自行车,要提前打好气,检查车闸等有没有问题。带眼镜的同学,临睡前要把眼镜放在明显的地方。

每天考试出发前,再检查一下必备品是不是都带齐了,以确保“万无一失”。考完试后应保留好准考证,高校录取时还要用。

2.高考数学有效学习方法 篇二

一、研究高考大纲与试题, 确定重点内容, 摸索高考方向

高考复习中, 高三数学集备组要认真组织老师学习《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准确把握教材提出的知识要求, 以便做到有的放矢;要仔细琢磨历年高考试题、福建省质检试卷, 熟悉高考命题的题型和要求, 了解命题的走向;积极参加省市区高三数学学科教研培训, 开展备课组交流学习心得和互相听课活动, 明确高考“考什么”、“怎样考”, 做到心中有数。近几年, 福建省高考数学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依纲循本、科学规范、传承创新、彰显功能。其特点是:立足学科特点, 突出数学本质, 注重能力考查, 关注核心价值, 增大思维量, 减少运算量, 倡导理性思维, 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

1. 紧扣数学课本, 狠抓双基训练

“源于课本、活于课本、高于课本”, 这是多年来高考数学试题坚持的命题原则与方向, 并且一些高考试题总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原型”。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考复习时要紧扣课本, 切实抓好双基。回归课本中, 我们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引导学生弄清单元知识结构, 补缺补漏, 加强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方法的灵活运用和能力的提高。

2. 挖掘课本例、习题功能, 突出变式训练

现在一些高考题就是把平时练习中的题目通过给出新的情景、改变题目的形式, 如变解答题为填空题或选择题等、题目的条件与结论交换、把结论推广与引申、类比编题等手段改编而成。老师在平时复习中, 应该引导学生对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灵活变换,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类问题的本质及通性通法,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应变能力, 提高学生解题的技能技巧。只有深刻理解课本例题、习题所涵盖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 及时归纳总结 (尤其是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 梳理知识, 锁定重点, 精编专题

因为高考复习战线拉得长, 复习时间跨度大, 在漫长的复习过程中, 难免“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因此, 高考复习中, 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把握纵横联系, 构建知识网络, 保证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二、打造精准高效的复习课堂。

高考复习, 课堂是主阵地。要充分利用45分钟的课堂质量, 确保提高复习课堂的效率。课前老师应该安排好“预习”工作, 让同学们在课前对疑难点做好标记或整理成问题, 以便他们带着问题听课, 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倡导学生主体, 做到讲练结合, 确保课堂容量

高考复习, 往往知识点多, 容量大。因此复习中老师不宜追求面面俱到, 过多地讲, 过多地练, 以避免形成“满堂灌”或“大撒手”。课堂复习中, 要针对典型问题和学生实际, 做到精讲精练, 分配好讲练时间, 一般讲解以25--30分钟为宜, 15分钟用来小测、练习或讨论交流。复习中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解题活动, 参与教学过程, 通过暴露问题, 提高解题能力。

2. 归纳题型, 强化通法通解

高三复习, 历年全国高考卷、省内地市各种质检卷做了几十套, 针对本省的命题要求, 从中挑选10套有代表性的好试卷进行归类整理, 将试卷中既能考查重要的基本知识, 基本能力, 又能考查数学思想的好题再熟悉一遍。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等发现命题规律, 从而发现同类题目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 以达到弄透一题、旁通一类的目的。

3. 加强审题指导, 提高实战能力

复习中要重视平时的每一次考试, 把每次考试当作高考对待, 通过严格训练, 积累考试经验,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真正做到答题卷面规范、清楚。一要把好审题关, 审题要慢, 答题要快, 要逐句逐字看题, 找出关键词, 挖掘隐含条件, 寻找突破口,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二是提高运算关, 特别对解答题部分的三角函数、概率、空间向量、求导数等运算要细致认真, 做到准字当先, 尽量出现零失误, 平时同学们要熟记一些常用的中间结论;三是抓好书写关, 答题卡的填涂规范, 数学符号的严格性, 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达, 书写规范简洁, 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作风;四是加强反思关, 做题不在多而在精, 想要以少胜多, 贵在反思。

三、充分发挥老师对学生的精诚人文的关爱

1. 要让学生学好数学, 就必须先给学生信心

怎么才能给学生信心呢?老师要专注和投入, 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业务要精, 教学水平强, 驾驭课堂的能力要高, 让学生知道跟你学是可以提高成绩的, 学生从心里面佩服你, 那么, 你的复习工作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引导学生制订好三轮复习计划

老师要根据福建省高考命题的要求和本校学生的实际, 提早做好高考复习的计划安排。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水平与知识的缺漏, 利用高二放暑假时对高中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 以教材、考纲为主, 结合相关资料, 夯实基础, 找出自己的弱项, 挖掘根源, 强化训练。老师在此复习阶段也可以每周安排一次基础小题的测试训练, 帮助学生提高基础考题的速度与准确性。在第二轮复习阶段, 老师引导学生根据福建省高考命题的形式和试卷结构, 专题提升重点知识综合能力。比如, 就我们学校来说, 学生基础差, 我们就把重点放在“三角函数、统计与概率、矩阵与变换、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立体几何 (向量法) 、数列”等内容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相对平稳, 难度不大, 大部分同学能够过关。然后对“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不等式”等考题中第一问的知识进行强化, 让学生在考试中能得到相应的基础分。在此基础上,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做好考试信息的收集处理工作

由于福建这几年高考是自主命题, 每年3月和5月的各地市质检卷的质量显得尤其重要, 很多好的改编题、创新题、探究题等值得我们关注, 也有可能成为每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风标。因此, 做好各地市质检试卷和重点校的模拟卷的收集是必不考少的。老师通过网站、QQ群、同学等进行沟通联系, 收集好各类需要的信息资料。老师结合学生实际, 对资料进行有选择地提炼, 再发给学生进行针对性地训练。

4. 重视考前学生心理的疏导,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学生的心理素质对高考备考复习及高考临场发挥的影响不可小视。每年高考前夕, 学校都有专门安排经验丰富的心理辅导专家到学校为毕业班学生进行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通过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紧张情绪, 降低过度焦虑, 排除杂念, 减轻心理压力树立自信心, 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 合理支配考试时间, 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 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高考是学生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 也是所有高三老师三年来教学成果的体现。“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在高考复习中, 只要我们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制定详细具体的计划与目标, 夯实基础, 优化思维品质,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通盘谋划, 统筹兼顾, 并在日常教学中认真落实, 那么通过高考三轮的总复习, 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绩。

参考文献

[1]杜志建.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纲解读与命题猜想 (数学理科) .试题调研, 2015

3.探讨高考数学复习的有效策略 篇三

【关键词】 高中数学 高考复习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1-006-01

0

一、做好数学知识梳理工作

1.注重基础。夯实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纵横联系的网络,突出知识主干,重视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始终是数学高考的主旋律。近几年来,高考数学试题很好地坚持了知识面广、起点低、坡度缓、难度适中,分题、分层把关的特点。选择题和填空题,无论从题目的形式结构还是从试题陈述方式与解答技巧看,基础知识占主导地位,属常规问题,没有超出平时模拟练习的范围,学生大多能在45分钟以内完成。解答题前三道均属于基本题,考查了学生平时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若认真作答,注意细节,应得到满分。后三题由浅入深,容易入手,但不易得高分。难度虽然是众多评价试卷指标中的一个,但却是考生最关心的问题。

2.注重综合。高考数学将会特别重视在知识的联结点上设计问题,以体现知识的横向联系,用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尤其是重点主干知识之间的一些相互贯通要特别引起注意。

3.注重能力。高考命题应努力使难度保持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同时又能达到一个好的区分度指标,做到一种理想的平衡,这需要对三种不同题型的功能做进一步的研究,发展和完善其考查能效,使整个试卷的难度分度更加合理。数学高考将会实行多题把关。可能会出现选择题有3个,填空题会出现1个,解答题会出现3个拉开档次的,体现筛选功能的问题。当然是高中数学的重点主干知识内容。

高考数学提出“以能力立意命题”,即围绕数学思想方法命题,促进考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其一是可以表述清楚的具體方法,即《全日制高级中学数学学科课程标准》中涉及到的各种方法,例如:求函数最值的方法,求数列通项的方法,求动点轨迹方程的方法等等。其二是比较抽象的数学基本思想,例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等价转化、抽样统计、以及极限的数学思想等。突出数学知识主干,以重点知识构建试题的主体。基础知识全面考,重点知识重点考,主干知识构成高考的主干。淡化特殊技巧,注重通性通法。

4.注重课本。支持课程改革,一定要注重课本。所以,我们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开发教材,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的考察价值和功能,更充分地发挥教材的功能。实质上,教材中的复习与小结中的例题以及复习参考中的习题就完全达到了高考的标高。数学高考中的许多问题都会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和出处。广大教师和学生要从繁重的复习资料中跳出来,支持课程教材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高中的很多学生学习很用功,能吃苦,尤其在数学这一门上投入很大,但是经常性的考试并不理想,使他们非常苦恼,并且他们一般都是经省级,市级重点中学挑选后剩下的,学习的心理受过挫伤,有很多学生有自卑情绪,并进而对自己学好数学信心不足。若教师不能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学法指导,则很容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让他们出现放弃的想法,学习数学越来越被动,遇见问题就想绕,有问题也不敢问,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思想包袱越来越重。还有他们中的很多学生心理上也很敏感,面对教师在教学中对资料的取舍,有时会让他们觉得教师是在对他们降低要求,是对他们能力的否定和对他们的放弃,造成他们的很多想法,若不及时进行沟通,会使他们对教师的复习思路不信任,甚至出现对教师的复习不合作情况,则教师的复习工作越来越被动,复习目标难以完成和达到效果。

高中的教师在开展高三数学教学的时候,应把自己对高考形势的判定及针对学生现状所制定的复习计划、思路及着重点告诉学生,争取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要抓好学生管理教育和心理转化,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争取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平时教师要主动地接近他们,找机会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和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感;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进行肯定和鼓励。当他们在数学复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循循善诱,耐心辅导;当他们发表了不同意见时,应虚心听取,客观评价;当他们题目做错时,不挖苦讽刺,和他们一起讨论,启发寻找错因,直到他们弄懂弄透为止。只有这样,才能博得学生的尊敬,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亲其人而信其道”,他们才乐于与教师合作,从而增强教学的合力。

在进入综合复习与应试阶段后,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以几次重要考试(如:第一学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等)为节点,分解成绩目标,制定阶段性进步的奋斗目标。比如,我们可以帮助、指导学生按“不懂”、“不会”、“不对”等层次分别统计当下的失分,通过有效努力,争取下一次重要考试时,“折半”进步——每一类失分数减少50%.这样的目标,学生既会因为觉得实现起来不算太难,从而对实现目标比较有信心;亦能因此明了,“失分”往往与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有关,要通过积极、持久的努力才能改善,不可急于求成,从而稳定复习心态,自觉提高心理耐受能力。

4.高考前有效的学习方法 篇四

本阶段复习不能再搞“全面开花”,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学会抓关键与重点,重点应放在认真对照“考试大纲”,明确所考查的知识点,重新回归教材,有系统、有条理的梳理并落实基础知识,建立知识网络。

应注重主干知识的复习,特别注意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基本实验的内涵和外延,注意教材中的图表、生物学经典结论、重要原理、规律性知识的表述,学会用简明、准确的语言表述所要表达的信息。

对专业术语需要再次专门记忆,以保证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二>回顾错题,查漏补缺

将平时做过的、考过的重点试卷再认真浏览一遍,注意试卷上经常出现的问题,注意自己经常出错误的问题,整理归类后分析出症结,注意找出自己的缺漏,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少犯错误少失分。

常见错误及对策:

(1)知识欠缺,如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不清晰导致答题错误。

可以翻开书本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巩固知识,弥补缺漏.

(2)能力欠缺,如图表题分析不通、表述不清。

可以将所做过的此类考题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规律,归纳解题思路。

(3)审题失误,如未看清题意或答题要求。

审题时可在重点的地方做记号,以免遗漏题中的重要信息,如看清楚关键字:“都、全、一定、必须、根本、只、肯定、完全、直接、主要、正确、不正确、错误……”,以及“男孩患病、患病男孩”等等。

<三>精选精做,保持状态

要适当做练习,保持熟练度,不然会“手生”,高考时跟不上速度。

不要花费大量时间找题做,适当做两套综合试卷,热热身,但不要再去做很多怪题、难题和偏题。

高考能不能考出理想成绩,关键是看占全卷80%的基础题做得怎么样。

习题训练时,可以安排在与高考一样的时间段内,以高考的心态做些试卷,到高考时就会以平常心态做卷子。

<四>考前指导,精益求精

高考前夕,必须加强解题技巧的指导,提高应试技巧,还应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

解题时应遵循“五字”解题方法,即:审——审清题意;读——读懂材料;抓——抓住关键词语;获――获取有效信息;答——给出正确答案。

最重要的.是审题, “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明确考查目的,注意分清并处理三种信息:抓住有效信息,放弃无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然后联系教材主要概念、原理与理论,

找准切入点,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尽可能用生物学术语和课本上的原话回答问题,简明扼要,注意答题的条理性,切忌画蛇添足,空谈泛谈。

评分标准是采点给分,即只要在你答的点中有符合标准答案的部分就会给分,故要围绕题干中所含知识点分步作答。

<五.答题的原则,先易后难。

理化生三科是一个整体,应通盘考虑,合理安排好时间。

应该有这样的心态:在考场上把会做的题目都做完整、能拿的分数都拿到手就已经是成功了。

在这个时期,很多苦读的学生已经心力交瘁、疲惫不堪,迫切需要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养精蓄锐,从而以稳定的、饱满的情绪去迎战高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焦虑有助于发挥潜能,但过度的焦虑则会抑制大脑,不利于临场应对。

5.高考数学学习方法 篇五

那么,高中数学有无省时省力的方法呢?有,这就是善于归纳。卓晗提倡按题型和知识点进行归纳,通过归纳总结,可以使所学内容条理清晰,使人透过现象看本质,并找到致错根源,避免犯已犯的错误。

学数学遇到难题怎么办呢?卓晗说,量力而行即可。非考试时,尽量自己思考,若无果再请教老师、同学,尤其在高三后期,请教他人可节省很多时间。考试时,选择、填空题的难题尽量耐心做出,此时不要轻易吓唬自己,轻易放弃,可结合基本知识点与题意来解答,但要控制时间,否则影响做题速度;大题的难题,若时间较紧,心里就会有点慌了,但只能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将易做的小题先完成再思考较难的,来不及就放弃。

6.高考冲刺阶段有哪些有效复习方法 篇六

高考前如何高效复习

认真刻苦、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这一百多天中,我们的学习任务会越来越重,各种试卷、作业练习接踵而来,考试接连不断。我们惟有争分夺秒,惜时如金,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才能应对我们繁重的学习任务。薄弱科目要重点抓。每位同学都要根据自己每次考试、做题的情况,分析自己的差距,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复习计划,尽可能提优补差。

围绕考点复习,大型统考中出现最多的考点能显示出高考的考点,我们要围绕考点进行复习,才能使复习更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进行限时训练。每次做作业之前,根据作业量,给自己规定解题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这样,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的学习效率。重视错题,找出在以往作业和考试中做错的题目进行重做,以巩固自己的薄弱点。对考点进行归纳整理。各地考试试题上相同类型的题目要归类,试卷要编号。

高考最后阶段冲刺方法

高考最后阶段冲刺要多归纳整理知识点,多去查漏补缺。

在考试中考察的题目内容基本都是源自自己所学的课本当中,因此在复习当中考生要多去学会归纳自己课本当中的知识点,特别是在复习的末尾阶段对于知识点的归纳一定要重视起来,尽量做到以点到线再到面的归纳方式慢慢形成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让考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的透彻。

其次,考生除了需要进行归纳总结,对于查漏补缺一定也不要放过,在高考备考中的尾声阶段想要快速的提升一下自己的分数,对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千万不要放过,考生可以利用之前考试总结的错题来进行归纳总结,因为以往的错题往往可以代表着考生的薄弱点,而想要快速的提升分数就需要击破这些薄弱点,所以想要快速的提升自己的薄弱点就不要放过自己的错题!

高三最后复习阶段冲刺技巧

首先,最应该提到的冲刺秘诀就是心态。好的心态才是考生在高考决胜的关键。高三学生保持好的心态,才能更好的接受考前紧张而且密度又大的复习任务。

要做到,学习和高考心态同样把握好的状态,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在高考中取胜。但往往有些同学不在意高考心态这一问题,以至于考试的时候过于紧张,会的知识点也都忘记了。

再者,高三的学习很累,考生在高考前的时间里都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以及饮食方面也要尤为注意。

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尤其是到了高考前的一周时间里,千万不要熬夜。不要认为自己应该珍惜时间,熬夜多学习一点是一点。这样熬夜会影响高考答题时的状态,这种不科学的冲刺对自己一点帮助没有,反而还会成为拖累自己的原因。

7.高考数学有效学习方法 篇七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以学生为主进行, 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参与其中并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课堂上实行小组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在课前做好预习, 课上如何听讲, 课后又怎样进行复习巩固,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 并通过一题多解让学生进行多角度考虑问题, 开发思维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即在理念上突破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二、实施课堂科学管理, 保证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管理比课堂教学更重要。本人非常注重课堂教学管理, 通过课堂管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保证学习的良好氛围。在本节课上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课堂围绕如何解三角形作为提高学生的思维活动的基础, 会解三角形作为学生学习的知识目标, 小组和谐合作作为学生学习交流的保证。

(二) 规定课中活动时间的要求。课堂上在学生进行探究过程中, 每隔五分钟本人就引导学生进行一次集体讨论和交流, 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围绕课堂展开学习活动;一般情况下, 课堂活动不得少于3 次。另外, 本节课的最后五分钟必须留给学生进行反思和梳理,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总结。

(三) 规定“四讲四不讲”。即课堂上讲知识难点, 不讲学生自学就会的。讲思维难点, 不讲学生通过努力就能达到的。讲解题规范要求和注意点, 不讲完整的解题过程, 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讲创新不讲现成的思路,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 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同时教师也得到较大的解放。

三、强化思维训练量, 培养学生后继学习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时间和空间, 教师可适度控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高三数学《解三角形》高考中有这样一道题:某观测站位于A城的南偏西20°, 由A城出发有一条公路走向是南偏东40°, B城在这条公路上, 现有一人从B城出发, 沿这条公路向A城走去, 走了20 千米后到达D处, 由C处测得CB的距离为31千米。CD间距离为21 千米, 问此人还要走多远到达A城?本人在执教时, 特别注重对课堂学生思维活动的引导和管理,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委派学习小组长, 对小组讨论交流提出明确的要求, 在师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对课堂学习流程进行合理安排,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基本能掌握正弦、余弦定理等基本知识点, 再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引出以下两个问题:如何运用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解三角形一定用正弦、余弦定理?学生面对这样的新问题, 感受到学习的挑战性, 产生了学习探究的欲望, 通过学生激烈的思维碰撞, 学生归纳总结了这道题的两种解题方法, 现将两种解法呈现如下:

方法一:根据条件直接运用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即先利用余弦定理求出∠BDC正余弦值, 通过角的关系, 再借助两角差的正弦公式求出∠ACD的正弦值, 然后在△ACD中, 通过正弦定理求得AD。

评注:利用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应用是我们解题中重要方法之一。其实, 围绕这个思路学生还想出了几种解法, 但都没有太大的突破, 基本还是正弦余弦定理的直接运用。

方法二:利用直角三角形进行解三角形。具体解法如下:

过C作CE⊥AB交AD于E, 在△DCB中, CB=31, DB=20, CD =21, 由余弦定理求得cos ∠CBD =23/31, 在Rt △CBE中, cos∠CBE=BE/BC, 因为∠CBE=∠CBD, 所以, BE=BC·cos∠CBE=23,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得到, 在Rt △ACE中, 依据题意可知∠CAE=60°, , 可求出AE为12, 而AD=EA+ (BE-BD) =15。

从学生的解题过程来看, 除了第一步和第一种解法相同外, 以下步骤都很简单。通过把解斜三角形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 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跳跃性, 真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对学生后继学习很有帮助。

通过以上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出, 尽管正弦余弦定理的运用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 但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不仅得出了推导的方法, 而且对知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厘清。因此, 我们教师要善于把握“启导”环节,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 让学生引起认知冲突, 激发求知欲, 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并在尝试与探索中取得成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经过自己不断地思考、尝试、探索与评价, 挖掘创造潜能, 培养科学素质, 提高创新能力。

摘要: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 即学生在课堂上知识掌握程度、课堂参与程度、能力提高及思维发展等, 一堂高效的数学课堂学生应该不仅在知识上有所突破, 并且应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 而且学生的能力和思维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育工作者如何遵循教学规律, 实施有效教学呢?结合《解一道三角形高考题》的教学案例, 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探析

参考文献

8.江苏高考名著阅读复习的有效方法 篇八

一、计划先行,提前渗透,具备超前意识

十几部名著如果都等到进入高二后才着手阅读,时间远远不够。因此,我为学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细化到每本名著的阅读时间安排。《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篇幅最长,情节、人物最为复杂,我让学生利用高一的寒暑假及双休日进行阅读、整理,其余篇目安排到高二进行。虽然高一阶段未分文理科,但是名著的阅读有利于学生从经典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此外,如所讲课文涉及高考名著,就可利用时机,给学生补充名著知识。如讲到《林黛玉进贾府》时,可将《红楼梦》的人物关系图、十二钗判词等相关知识点带动起来。

有了高一、高二的提前渗透,到了高三系统复习时,名著的内容学生已基本掌握,再加以系统的训练,必能查漏补缺,使复习有效得力。

二、宏观指导,微观推进,做到点面结合

教师在指导名著复习时,既要让学生对作品有宏观上的感知,也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重要细节,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宏观微观兼备。

1.理清名著脉络,胸中有丘壑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名著的掌握是断裂式的,前后的知识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因此,我们需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让他们从宏观上梳理好全书的脉络,做到“大处着眼”。

《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均有一百二十回,倘若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容,复习时只会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红楼梦》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前五回是全书的总纲,它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了解前五回可知宝黛的前世情缘,贾府的人物关系、典型环境,四大家族的关系,众多主、次人物的发展和结局,对全书的脉络便能了然于心。再如《三国演义》,人物之多,情节之繁。教者可指导学生从大处抓好七大块:黄巾起义,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曹袁争斗,官渡之战;孙刘与曹操的赤壁之战;刘备与孙权、刘璋争夺荆州,得马超、黄忠等名将,进位“汉中王”;吴蜀争斗;诸葛亮南征北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司马氏夺曹魏政权,蜀吴灭亡,三国归晋。掌握了以上主要内容,就会思路清晰,脉络分明,而不至于前后混乱,割裂关联了。

所以,名著复习要理清脉络,宏观把握,做到心中有丘壑。

2.聚焦名著细节,复习有实效

选择题的命题基本在细微处,所以每个章节重点的人物、对应的事件要清清楚楚,不能张冠李戴。《茶馆》中人物对白较多,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等人的语言就要与人物一一对应起来。复习的精细程度决定了我们在做选择题时是否能稳操胜券。

问答题的考查基本在细节处,且命题呈现出分析鉴赏的导向。如13年考的“抄检大观园”中入画和司琪对主子的态度;15年考的“金鸳鸯三宣牙令牌”中“女篾片”的性格特征等等。所以,教者还需指导学生对名著中的精华片段进行精读细解,分析细节处体现的人物性格、内容主旨、艺术特色等等。《红楼梦》中的可卿之死、元妃省亲、黛玉葬花、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黛玉之死等重要情节,均需带学生进行品读。

当前,很多复习资料提供的只是名著的故事梗概,学生读了故事梗概不代表就熟悉了名著,所以我们既要带领学生宏观复习,又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由表及里,登堂入室。

三、形式多样,查漏补缺,提高复习实效

1.观看名著影片,进行直观了解

十来篇名著大部分都有对应的电影或电视剧,可以让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自己观看。影视画面学生会比较感兴趣,细节处也更容易记住。再配以名著的阅读,就可以达到互相补充的效果。

2.借助图表梳理,强化名著记忆

有些名著我们还可以借助列图表的形式,来梳理情节,弄清人物关系。复习《老人与海》时,我让学生借助坐标轴标出桑地亚哥第八十五天出海捕鱼后的几个时间段,太阳升起、临近中午、日落后、第二天早晨、第二天黄昏之际、第三天早上,并在相应的坐标点上写下发生的事情,整个过程一目了然。阅读《子夜》时,我让学生采取画集合的方式,理清人物关系。赵伯韬和吴荪甫是两个阵营,他们的交集有杜竹斋、徐曼丽、刘玉英、韩孟翔等,在他们各自的集合里又有自己的亲戚、朋友、手下,归类结束后,人物关系也就清晰了。

列图表的方式可以将名著中的情节、人物关系理清楚,画图的过程就是知识梳理的过程,借助這一方式,学生可以更有条理地理清名著内容,起到巩固强化的效果。

3.开办“名著讲堂”,激发阅读热情

名著的复习如果都是单纯地去背诵,学生必定会觉得枯燥无味。高一、高二阶段,我在班级开办了“名著讲堂”,对十来篇名著的重要环节进行讲析。例如《三国演义》中,曹操败走华容道的三笑、诸葛亮三气周瑜、鲁肃三讨荆州、诸葛亮六出祁山等;《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灯谜谶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抄检大观园等重要情节。“名著讲堂”开讲前,我提前告知学生要讲的内容,让他们进行细致阅读,便于讲堂上师生互动,而不至于出现“教者准备充分,听者囫囵吞枣”的局面。通过开动“名著讲堂”,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讲堂上学生通过参与,既熟悉了情节,又提高了对名著的鉴赏能力。

此外,我们年级组还开展了名著知识竞赛、《我读名著》交流会、辩论会等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展示,热情高涨。

4.设计即时训练,模拟高考实战

为了名著复习的高效性,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同时也要同步规划好名著阅读的检测计划。教师需针对每部名著的重点、要点,精心设计习题,做到及时训练,及时巩固。同时,还需设计“模拟高考”题,可以汇聚各大市调研试卷、高考试卷,加上教师的新创题,为学生量身定做套卷,做到稳中求进,推陈出新。

总而言之,名著阅读的复习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时间短,容量大,倘若我们能指导学生合理、科学地安排好复习计划,有序、高效地开展复习,及时、扎实地巩固所学知识,定能让学生减少复习的盲目性,为他们备战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新县高中疫病防控下一篇:摩根士丹利校招网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