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2024-07-25

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精选8篇)

1.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篇一

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目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当然是“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但细细分析,笔者认为有四个原因:

1. 正确、规范地使用现代汉字的需要。现代汉字是1957年简化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汉字,这批汉字是国家规定的、通用的现代汉字,在使用上,不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必须遵守,无一例外。

2. 正确、规范地使用普通话的需要。现代普通话同现代汉字一样,都是国家命令规定必须推广使用的。在这一点上,《考纲》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第一个考查目标就直指这一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所以,正确、规范地使用现代普通话是语言文字运用题责无旁贷的考查对象。

3. 正确、规范地使用现代标点符号的需要。现代标点符号是“五四”运动时期制定并使用的,解放后,做过进一步的规范、明确,到现在它已经成了我们书写任何文字性东西都不可或缺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在青年学生中推广,并要求其正确、规范地使用,既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更是国家语言文字统一的需要。其意义不可低估。

4. 正确规范、恰当准确、生动鲜明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需要。这一点,在《考纲》的第三至第七个考查目标中体现得很明显,这里不再赘述;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表述得很清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高考语文如何复习文言文

文言文考查的目标和考查的目的已如上述,面对这种考查情况,考生如何去复习,方能赢得高分呢?笔者的经验是:重视积累、重视刷题、拓宽知识面。

1. 重视积累。考生要比较好地拿下高考文言文,首先得在积累上有所突破。积累什么呢?积累常见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积累常见常用的文言句式,积累常见常用的文化常识。一般而言,考生只要在这三个方面的积累上做得扎实、厚实,在“浅易”的层面上读懂高考所给的文言文,完全能够做到。

2. 重视刷题。刷题的过程既是积累文言字词句的过程,也是锻炼、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答题能力的过程,因此,高考复习阶段,考生一定不要忽略刷题。那么,从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难度上看,考生刷多少道题方能过关呢?笔者的经验是不能少于100道。少于100道,相关的知识点很难掌握全面,能力点更是薄弱。因此,在刷题上,考生如能认认真真地刷上100道题,则文言文阅读的复习定能过关。

3. 尽可能地广的拓宽知识面。文言文阅读题共出4道,分别为断句题、文化常识题、分析概括题和翻译题。这四道题中,除过文化常识题外,其他三道题考生答好,凭借的其实全是翻译能力。由此可见翻译能力在作答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的重要性。而考生要想在高考复习中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前面两个方面是主要途径外,尽可能广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也是一条很有效的途径。那么,从哪些方面去拓展呢?从高考文言文所选阅读材料的特点(全国卷均为史传类文言文)出发来看,考生可从三个方面去拓展: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关的典章制度,相关的学术思想。考生在复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如能在这三个方面走得远一些,相信文言文阅读的复习定会大获全胜

2.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篇二

一、背景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就是指外语学习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 也不单是外语技能的掌握, 而是情感态度、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素养的整合发展。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英语试卷命题指导思想也指出, 命题应着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所提要求。显然, 现行高考试卷命题趋向的变化旨在改变以往那种“重知识讲授, 轻能力培养”的片面做法, 试卷相应提高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的分量, 从而注重对能力素质的考查。

二、2014年福建高考英语试卷呈现的特点

(一) 贴近生活, 关注时尚

试卷测试内容日益与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阅读更加关注多元文化以及当下时尚信息, 比如今年的5篇阅读理解就涵盖了环保话题 (风力发电) 、迪士尼灰姑娘故事的前世今生等内容;单项填空中也涉及网络购物、草根歌手等, 填词文章讲述“杜绝浪费, 提倡节约”的热门生活话题;书面表达也是关于面对失败应该如何积极应对的话题, 同时还要求考生在文章中要结合生活事例和相关经历。纵观福建这两年高考英语试卷的书面表达, 其话题无不关乎学生身边现实生活内容。

(二) 立足运用, 注重语境

今年作文较之以往有所不同, 要求考生通过对丘吉尔的一句格言的理解, 结合生活事例, 撰写一篇关于“面对失败应该如何积极应对”这一话题的夹叙夹议的文章。这种半开放性的作文题型首先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格言谚语, 懂得审题, 这样既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阅读分析的能力, 也考查了考生叙事和议论表述的能力。另外, 今年高考仍然延续了考一篇应用文的特点, 阅读C篇是关于征集骨髓的应用文, 考查的是学生读懂图表的能力;而2012年的应用文是关于吸引人们购买手机的广告;2013年则也是一篇广告, 是吸引人们购买新发行的银币的广告。它们同样都刚好无一例外地设置在阅读C篇。在5篇阅读理解中, 应用文总能占一席之位, 这无不彰显出现行英语高考试卷的命题对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视。

(三) 名著赏析, 人文情怀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高中阶段开展的外语教育应该具有多重的人文和社会意义, 其在课程目标设计中明确, 七级要求学生能读懂供高中学生阅读的英语原著简写本和英语报刊材料以及西方文化中较为广泛传诵的谚语格言等;八级要求了解异国文化交际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背景, 尊重和包容异国文化;九级则要求学生能借助词典阅读题材较为广泛的科普文章以及外国文学名著作品。而在这几年福建高考英语试卷中, 阅读理解所选用的文章材料都无一例外地涵盖了一些原汁原味英文版的名著节选, 如: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爱丽丝漫游仙境》、Oliver Twist《雾都孤儿》等。很显然, 考生平常若善于关注阅读外国名著文化知识, 像这种阅读题目做起来则可谓得心应手。

同时, 今年的试卷中, 对西方谚语以及格言的理解掌握考查的分量也不可谓不重, 如阅读A篇56题开篇第一题的总结大意题目就设置了谚语作为题干选项;而书面表达这一大题目也是以要求考生能读懂丘吉尔首相的一句著名格言——— (破折号) “Success is the ability to go from one failure to another with no loss of enthusiasm” (“成功源自于失败”) 做为前提来展开写作的。由此, 高中学生应当理解掌握西方文学名著等相关文化知识背景的重要性。

另外, 英语课标中的基本理念还明确关注学生情感, 提高人文素养。同样, 课标中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包含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今年的试卷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部分, 则凸显了浓浓的人文情怀, 彰显新课程所要力求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完形填空讲述的是“只要拥有勇气和坚定的决心, 那么即便在年老退休之后亦能让儿时的梦想变成现实”, 文章字里行间, 无不充满励志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 阅读中提到爱心关怀、灰姑娘的故事、心灵之“墅”;填词文章讲述的是“杜绝浪费, 提倡节约”的热门生活话题;而作文的主题也是体现不畏挫折失败的积极人生态度的主旋律。

三、教学策略

针对时下高考英语试卷日益重视多元文化和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趋势, 尤其我们高三英语复习备考,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并将这种理念贯穿于复习过程中呢?如下是我多年来渗透这种理念于复习教学实践中所采用的策略。

(一) 开展多元阅读, 注重名著赏析, 渗透人文文化情感意识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说“Reading makes a full man”。我们也常言, 得阅读者得天下, 这也足见阅读对于高考英语试卷的重要性。显然, 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既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渠道, 也是我们学生目前学习外语、了解外国文化的最有效的途径, 因此, 开展多元阅读, 渗透人文情感意识, 不但能有效跟进当前高考趋势, 开阔文化视野, 增进对其他国家, 尤其是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 而且能渗透思想情感的教育, 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 我尤其注重阅读材料的题材内容选择, 力求多样性、广泛性、时尚性和教育性, 其内容涵盖科普知识、新闻报道、人物传记、史地文化、广告类、故事类、社会类等, 而这些方面的材料也恰恰是当前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频频涉及的题材。同时, 在阅读理解的体裁选择方面, 我也是坚持其多样性的特点, 如励志哲理性的记叙文、科普类的说明文、社会类议论文以及形式多样、体裁各异的应用文等。

2.课外可分阶段以及学生阅读层次向学生推荐阅读那些能体现外国文化的英文版文学作品简易读本或原汁原味的名著节选等, 从而有助于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学和文化历史, 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另外, 由于西方著名谚语近年在高考中频繁出现, 因此, 我在教学中都会整理归纳西方广为传诵的谚语, 要求学生深入理解谚语内涵意义, 并能合理加以利用, 尤其在书面表达中, 若恰当运用英语谚语, 无疑会为文章增色不少。

(二) 拓展词汇教学, 定位语篇语境应用

目前高考英语试卷侧重学生对语篇语境的理解和感悟, 尤其体现在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以及阅读理解的整篇信息理解方面。尤其近些年福建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单项选择题, 大多不孤立设置语法题目, 而是大多结合一定的语境, 其反映内容又具备一定的时尚性, 这就要求学生能充分理解并利用语境来分析解决问题, 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交际运用能力。同样, 目前完形填空题目不但注重对词的基本意思和多义性以及词组习惯搭配的掌握, 而且几乎所有题目的设置都要联系上下文或整篇的语境加以推断分析, 学生要想获得答题高分, 就要完全掌握文章通篇脉络以及其所承载的思想意义。鉴于此, 我平常大多选用包含较多语境信息的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材料试题加以训练分析, 以期提高他们的语篇语境感悟能力。高三复习各单元的核心词汇和高频短语时, 我都会特意设计一两篇短文填词, 让学生选用课文所学词进行语境填词。

(三) 多元开发高三复习方式, 贯穿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高三复习教学中, 我在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方面, 力求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尤其注重把单元复习课文整体语篇理解和中心话题讨论、书面表达写作策略和阅读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同样, 在Module 2 Unit4课文复习课最后阶段中, 我设计了讨论环节, 结合课文中“保护濒危动物”的热门话题并设计“野生动物现状和造成原因以及如何保护”等问题,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同时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适时提示补充, 并要求学生逐一用英语列点并列出关键词, 这样, 在愉悦互动的课堂氛围和热烈讨论中, 一篇典型而又高频出现的关于“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热门话题”的作文基本框架在不知不觉中已初见雏形了, 这时, 再趁热打铁, 作为课后延伸作业, 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讨论情况和结论, 并结合归纳的框架和关键词, 给学校报社撰写一篇这种倡导类型的文章。诚然, 此时学生写作表达的流畅和熟悉程度已是得心应手。这种课堂复习模式结合了时下热点话题讨论与高考写作策略技巧, 并学以致用,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情感和文化意识, 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当然, 高三复习也可通过summary (简述) 或课文主题内容填空方式进行, 从而实现夯实基础知识以及深化课文主题的双重效果。应该说, 经过一段系统有效的训练, 班级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加强了, 学科成绩也提高了。

四、结束语

总之, 在高三英语复习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探索研究, 与时俱进, 努力顺应时下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培养多元文化情感意识, 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从而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未来塑造出更多德能兼备、视野开阔的综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当下高考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多元文化情感意识的背景, 分析2014年福建高考英语试卷呈现的特点, 并结合本人高三英语复习教学策略, 阐述在复习教学课堂中如何贯穿彰显这一理念的。

关键词:多元,人文情感,综合运用,语篇语境,高三复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篇三

一、巧用词语

优秀的考场作文,除了内涵深刻、意蕴深远外,行文中往往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只有精心推敲,练词达句,才能为文章增添色彩。训练作文时要学会巧用动词、叠词、成语等。

例如高中课本中鲁迅先生的《药》: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在这个文段里一共用了13个动词来描写“刽子手”的动作,准确、生动把“刽子手”索款的架势、急迫情态和对金钱讹诈心理写活了。

再如课本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段话里,作者用了7个叠词来描写月色下的荷塘,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月色下荷塘的美,更贴切地写出了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到荷塘边漫步得到的欢愉。

二、巧用句式

如果一篇作文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句式,一个腔调,未免枯燥无味,面目可憎。要想使作文的语言有文采,就要善于在文中变换多种句式。不同的句式具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作用、不同的效果。因此,在作文中要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地选择不同的句式,要做到有序多变。比如长句和短句结合,整句与散句结合,陈述句与抒情句、议论句结合,从而使作文语言异彩纷呈,产生一种诗意美,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例如2008年高考优秀作文《那只饱含真爱的手,奇迹中国》一文中的结尾:

灾难中,你的手、我的手、他的手,联成一个心愿。那些饱含真爱的手,汇成一个,奇迹中国!有爱,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我们都为这奇迹欢呼喝彩: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这段话长句短句交错使用,将哲理贯穿于行文中,使文章文采飞扬、灵动活泼,使结尾得到一个令人激奋结局。

再如2008年高考优秀作文《爱之花,开满人间》一文中的开头:

是广袤苍穹包容的爱,给了小鸟飞翔的勇气,赐予它振翅的信心;是茫茫海域广博的爱,给了航船前驶的信念,赐予它奋进的毅力;是宽阔大地深沉的爱,给了树木扎根的泥土,赐予它坚实的怀抱。爱之花,开满人间。

考生巧用了整句,使得文章具有音乐美,语言富有文采。

再如2008年高考优秀作文《慈善的不是钱,是心》一文中:

华南理工的一名女生,是唐山人。她打电话回家说:“妈妈,我把生活费都捐给了四川,可这远远不够啊!”抽咽声中,“妈妈,我们曾感同身受,你一定要替我多捐一点啊……”没有华丽的辞藻,这段转录的话,感动了世界。日报赞扬她:“姑娘何须自惭?有这么多的同胞,我们一定能渡过难关。钱的多少,并不重要。”

这一个材料中的语言运用了陈述、抒情、议论等句式,把一个女生那一份慈善的心刻画得活灵活现。

三、巧用修辞

我们都清楚在语言表达中,语法是解决通不通的问题,逻辑是解决对不对的问题,修辞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因此充分地运用各种修辞,是增加文采,提高文章品位的重要手段。修辞手法运用得恰当,不仅使语言表达准确生动,而且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使语言表达生动传情,极富神韵。

例如2008年高考优秀作文《绽放爱的笑容》一文中:

爱是美丽的如那月牙泉,爱仿佛地中海的日出,喷薄而出,辉煌壮丽,爱亦如那绵绵的及时雨,温柔缠绵,润物无声。既然爱是如此地动人,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绽放爱的笑容,共为世界添加一道美妙的弧线。

再如2000高考河北考生作文《最后一课》一文中:

语文是古都洛阳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夜星下静谧的荷塘;语文是古道边长亭外无声的冷月;语文是那一双看清世界寻找光明的黑色眼睛。

语文就是青天里那一行白鹭;就是沉舟侧畔的千点白帆;就是秦皇岛一望无垠的大海中冲破万里玻璃皱的打鱼船。

语文是当阳桥张飞石破天惊的怒吼;语文是水浒好汉闯神州的风风火火;语文是林黛玉泪珠下飞红万点愁如海的片片花瓣。

这些考生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文章大气磅礴,文气贯通,读起来富有音韵美,感情浓烈,语言优美,意蕴深远。

四、巧用诗句

我国是诗文的国度,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宝藏。在作文中引用诗句,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能使作文文采飞扬,而且也最容易得到评卷老师的青睐与赏识,激发他们的感情共鸣,从而容易得到高分。

例如某生写以“生命”为题的作文片段:

生命有时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无奈,但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生命有时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窘,但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与乐观!

作者正是引用了古诗句,将李白等人的生命结合起来,使得文章更显气势,更好地道出了“生命”的内涵。

再如某生写“亲情”的作文片段:

亲情是朱自清文中父亲的背影,亲情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针线,亲情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亲情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

作者引用了王维及苏轼的诗句,更让读者明白亲情的含义,更深地体味了亲情的味道。

综上所述,我们若能在平时作文中强化以上四个“巧”,夯实自己的文字底蕴,那么我们的作文就会熠熠生辉,文采飞扬,意蕴深远,从而能在高考中取得更高的分数。

(责任编辑韦淑红)

4.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篇四

一、语言基础知识(9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去年六月份,电脑商城里来了一家商户,在和周围商户熟悉之后,他便向其他商户赊欠财物,直到有一天这家商户突然消失,警方抽丝剥茧,历时五个月,终使案件真相大白。....B.在珍贵的出土文物中,在经书诗赋的字里行间,在叹为观止的石窟崖画艺术中,在山....村沟寨社火、闹灯的民间节日„„我们分明感受到中华舞蹈的魂魄无所不在。

C.春晚坚持20多年,为烹制好这顿除夕夜的“欢乐大餐”,中央电视台可以说是处心..积虑,下了十分的功夫,但正所谓众口难调,议论之中还是谴责居多。..D.要解决房价过快上涨的现实问题,必须面对房地产市场积重难返的历史问题,还有复....杂变幻的国内外经济运行大环境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许多花店门前摆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花店里弥漫的玫瑰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娇艳欲滴。以红颜色为主基调的玫瑰花装点了整个花店,成为众多前来选花人的最爱。

B.春节文化所蕴含的和谐与喜庆、团聚与亲情,如春风般吹拂,为世界文明增添了一道亮色,不仅让世人感知中华文化的魅力,更推动了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

C.古琴,是最古老且富有民族色彩的中国弹拨乐器,它不仅是一种演奏乐器,而且有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审美价值,它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可谓得天独厚、无与伦比。

D.西安世园会将园林、园艺高度结合,在植物和花卉展示方面会涉及世界植物花卉、中国各地植物花卉以及秦岭特色植物花卉等,还将首次引入太空植物进行展示。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科学不是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 ②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

③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 ④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 ⑤只是有些“美妙”感 ⑥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

A.②①③⑤④⑥

B.⑥③①⑤②④ C.②①⑤④③⑥

D.⑥④①⑤②③

二、名句名篇默写(6分)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2)孟尝高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效穷途之哭?(王勃《滕王阁序》)(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____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诗歌鉴赏(22分)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①②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 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②丁年:壮年。

(1)颔联描绘了两幅动人的画面,请简要概括两幅画面的内容。(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抒发了怎样的情感?(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11分)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③④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 ①快阁:地名,在江西太和县。黄庭坚时任知县。②痴儿:作者自比。③朱弦:《吕氏春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④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1)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同。(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专项训练七

1.C 【解析】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A.抽丝剥茧: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B.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D.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俗不易改变。

2.B 【解析】 A项,搭配不当,“花香”不能“娇艳欲滴”。C项,语序不当,应将“中国”放在“最古老”之前。D项,不合逻辑,“世界植物花卉、中国各地植物花卉以及秦岭特色植物花卉”不能并列。

3.D 【解析】 从关联词入手,辨识各分句的逻辑关系。首先说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然后“即使„„也”的关系句子,②③在一起,可用排除法确定D项。

4.(1)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2)空余报国之情 阮籍猖狂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5.(1)【答案】 第一幅是望雁思归图。画面借“雁”“月”等意象,形象地描绘出了苏武在音讯隔绝的漫长岁月中对故国的深长思念和欲归不得的深切痛苦之情。(3分)第二幅是荒塞归牧图。画面借“羊归”“塞草”等意象形象地展示了苏武牧羊绝塞的单调、孤寂、艰辛的生活,表现出贫贱不能移的爱国之志。(3分)【解析】 此题考查了考生对景物形象的概括能力。首先应对诗歌中出现的景物进行定位、感知,借助想象力还原画面,最后用准确的词语进行归纳概括。答题时还应注意景情的关系,在答出内容之后加以适当的关联分析。

(2)【答案】 尾联运用了借代、衬托、化用(或用典)的技巧。借代,“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用它代指去世的汉武帝。衬托,以哀景衬哀情,用“茂陵”“秋波”等哀景衬托苏武的伤感之情。化用,从《论语》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化用出“逝川”二字,这也可以说是用典。这一联集中抒发了苏武归国后对武帝追悼思念的悲凉之情,这是融忠君与爱国为一体的感情。(“三个表达技巧”各1分,“情感”2分,共5分。)【解析】 此题考查了考生对诗歌常见表现手法的掌握情况。答题时应能准确判断,并能结合诗歌语言加以阐释,最后要在对手法的分析中归纳出思想感情。

【诗歌赏析】

首联两句分点“苏武”与“庙”。首句是想象苏武初次会见汉使时的情景。诗人以“魂销”二字概括,笔墨精炼,真切传神。第二句由人到庙,由古及今,描绘眼前苏武庙景物。“古祠高树”,写出苏武庙苍古肃穆,渲染出浓郁的历史气氛,透露出诗人崇敬追思之情。古祠高树两茫然,是说祠和树都年代久远。这就为三、四两句转入对苏武当年生活的追思缅想创造了条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是两幅图画。上一幅是望雁思归图,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这两幅图画,形象地展示了苏武牧羊绝塞的单调、孤寂生活,概括了被幽禁于匈奴十九年的日日夜夜,环境、经历、心情相互交触,浑然一体。

颈联遥承首句,写苏武“回日”所见所感。此联先说“回日”,后述“去时”,诗评家称之为“逆挽法”,认为可以“化板滞为跳脱”(沈德潜《唐诗别裁》)。其实,由“回日”忆及“去时”,以“去时”反衬“回日”,更增感慨。一个历尽艰苦、头白归来的爱国志士,目睹物在人亡的情景,想到当年出使的情况,能不感慨唏嘘吗?

末联集中抒写苏武归国后对武帝的追悼。汉宣帝赐苏武关内侯,食邑三百户。武帝已经长眠茂陵,再也见不到完节归来的苏武封侯受爵了,苏武只能独自面对秋天的流水哭悼已经逝去的先皇。这种故君之思,是融忠君与爱国为一体的感情。最后一笔,把一个带着历史局限性的爱国志士的形象,更真实感人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6.(1)【答案】 ①作者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②“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③“已”“聊”表明世无知音,自己已无意仕途;④“弄长笛”“与白鸥盟”表明诗人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些地方都体现了一个“归”字。(答对一点1分,全答对5分)【解析】 “归”为退居之意,从“了却公家事”可以看出作者对官场的厌恶,从“倚晚晴”可以看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从“已”“聊”二字看出自己无知音,无意仕途,从“弄长笛”与“与白鸥盟”表明自己意欲归隐。

(2)【答案】 两首诗都是写登高所见秋景,都写到山、树、江水,但黄诗还写到夜月;写江水的着眼点不同:杜诗着眼于江水奔流之态,黄诗着眼于江水的明净;两首诗都写出了秋景的高远壮阔的特点,但杜诗多了一份沉郁悲凉,黄诗更显轻松明快。(三点共6分,每点2分)【解析】 可从黄庭坚和杜甫的诗句所描写的景象和意境上来进行分析,要结合各自的风格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诗歌赏析】

一般说来,文章或诗歌开头往往较难,以致有的文学家常将其开头处砍去,这是因为开头处,作者还没有和作品的情境融为一体,因而容易作态。黄山谷此诗起首,用通俗口语娓娓道来,但又能构思奇妙,引人入境。诗人说,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余晖里,倚栏远眺。这两句,看似通俗浅近,却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前句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还多有翻新出奇之妙。“痴儿”两字翻前人之意,直认自己是“痴儿”,此为谐趣之一;“了却”两字,渲染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从而增加了一气呵成之感此为妙用二;“倚晚晴”三字,更是超脱了前人的窠臼。杜诗之“倚”,倚于山阁,乃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际无垠的暮色晴空。读此三家,宛如一幅艺术摄影,在晚霞的逆光里,诗人与亭阁的背影„„

不仅如此,“倚晚晴”三字,还为下句的描写,作了铺垫渲染,使诗人顺势迸出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绝唱。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五、六二句,诗人巧用典故。前句用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诗人这两句大意是说,因为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此处“横”字用得很生动,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衬托了出来。

结句诗人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吹弄着悠扬的长笛,回到那遥远的故乡——我的这颗心呵,早已和白鸥订好盟约了。从全诗的结构看,这个结尾是相当精彩的:起首处诗人从“痴儿了却公家事”说起,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然后,渐入佳境,诗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起首处对“公家事”之“了却”形成鲜明对照;

五、六句诗人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内心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那么,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这一结尾,不但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潘伯鹰评语),而且意味隽永,让人想象无穷。

5.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篇五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恸哭(dònɡ)媲美(pì)..颀长(qí)阿谀逢迎(yú)..B.犄角(jī)横祸(hénɡ)..辐辏(còu)栉风沐雨(zhì)..C.剽窃(piāo)讣告(bù)..骁勇(xiāo)图穷匕见(xiàn)..D.对峙(zhì)栈道(zhàn)..岿然(kuī)泾渭分明(jīnɡ)..答案 D [A.“恸”应读“tònɡ”;B.“横”应读“hènɡ”;C.“讣”应读“fù”。]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元宵节这天,为了减轻空气污染,市政广场不再举行焰火晚会,而是举办了灯展。晚饭后市民们向广场蜂涌而来,热闹非凡。

B.和不太熟悉的人出去吃饭,看着满桌子没怎么动过的菜,想要打包带走,就得有壮士断腕般的勇气,因为大家都觉得不好意思。

C.那天夜里,只有我一个人照看果园。大雨倾泄而下,天空不时划过蓝色的闪电,照亮了沙地上一望无际的葡萄园。

D.这人的军装已很破旧了,衣襟上有几个小窟窿,那些沉甸甸的陨章也已退尽了辉煌的颜色,露出了铜铁的本色。

答案 B [A.“蜂涌”应为“蜂拥”;C.“倾泄”应为“倾泻”;D.“陨章”应为“勋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季“中国达人秀”决赛中,武汉姑娘王君如的表演美轮美奂,征服....了现场的所有观众。

B.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种人,他总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只致力于揭露别人的丑,却怯于袒露自己心中的恶。..C.第70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频频放冷箭,由李安执导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只获...得了最佳原创音乐奖。

D.尽管这样一位母亲与以往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差别甚大,但我认为,这样的母亲依然是伟大的,不过是更具代表性的。..答案 B [B.袒露:裸露。使用正确。A.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使用对象不正确。C.放冷箭:比喻暗中害人。此处应用“爆冷门”。D.不过:连词,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转折,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此处没有转折关系,应用表递进关系的词。]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严格按照死刑执行程序,于3月1日对湄公河“10·5”案涉案的糯康等四名罪犯依法执行死刑。

B.公务宴请大幅减少,再加上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假鱼翅”事件,导致酒店鱼翅进货量急剧锐减,鱼翅销售量明显下降。

C.权威人士通过分析种种迹象一致认为,负债累累的欧元区国家能否痛下决心改革,能

治家,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你是数学家,聪敏机智精于算学。一生成就卓著,堪称古代博学典范,我们会牢记你的名字,张衡!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多样化是一种视野

王 田

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金像奖,其瞩目程度与广告收入,超过任何一个颁奖典礼。2013年中国各大网站更是开启了同步直播和麻辣解说,“奖项预测”几乎成为一场狂欢。事实上,除了最佳外语片,其他奖项都是美国电影的角逐目标,一个“小圈子”事件竟会成为全球的媒体热点并获得收视高峰。而当晚的杜比剧院,也成为最闪亮的电影殿堂和最大的名利场。

奥斯卡奖不是电影节但设电影奖,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一部独立电影或艺术电影在这个战场斩获桂冠后可以带动票房反弹(小制作《拆弹部队》即是一例)。以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为代表的电影奖,天然拥有对抗好莱坞的一面。戛纳电影节不是作为一个特别的欧洲区域而是作为一个跨国交流的空间存在的,它搭建了好莱坞电影和其他世界电影进行文化对话的平台,使得好莱坞电影和其他国家的优秀电影可以并行。当然,戛纳电影节并非所有欧洲电影节的代表,如柏林电影节首创了“世界电影基金”,为非洲、拉丁美洲、中亚等地的电影人提供制作或发行支持;设在林茨的“跨越欧洲电影节”主要针对那些作品不能够登上A级电影节舞台的年轻导演。此外,还有许多单纯聚焦于某些特殊类型电影的小电影节,如比利时蒙斯的“国际爱情电影节”、捷克布拉格的“国际人权纪录片电影节”、德国奥伯豪森的“国际短片电影节”等。这些异彩纷呈的欧洲电影节与电影奖,为的就是使更多边缘的、个体的、少数的、弱势的声音被听到。

不过,真正的多样化,也应体现在电影市场上。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于北京时间2月25日举办颁奖典礼,2月21~23日香港百老汇电影中心设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前哨战”,连续三天放映九部提名影片。事实上,不止这一家影院进行了专题放映,九部提名影片中至少有七部此前都在香港众多院线同步上映。我站在海报前的感慨之一是:什么时候,内地观众也可以在影院同步观看就好了(内地上映的只有两部)。同时,也不要像《艺术家》和《一次别离》那样时隔一年才上映。人们惋惜像《一次别离》这样的高品质艺术电影在中国票房惨淡,却又忽视了这些电影的潜在观众早于一年前通过非影院方式观看过,当鉴赏、评论的热度已成往事,爱又何在?优秀的奥斯卡奖提名影片尚看不到几部,遑论其他的优秀电影,如获2012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爱》,中国观众也难在影院一睹。

当然,院线经营不可用快意来完成。2012年的“中美电影新政”使中国电影市场每年增加10部好莱坞大片,国产片票房份额多年来首次降至50%以下。在国产片受冲击的时候,还如此呼唤引进优秀外国电影,也许会招致抨击。但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一个有助于电影艺术进步的生态、一个提升鉴赏力以飨不同观影者的电影文化,仍在于多样化的努力吧。

(有删改)8.下列对“奥斯卡奖颁奖典礼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的原因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奥斯卡奖颁奖典礼是最具盛况的典礼,具有广泛的影响力。B.奥斯卡奖颁奖典礼是美国电影人一年一度的狂欢。C.它能催生出最闪亮的电影殿堂和最大的名利场。

6.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篇六

代诗歌阅读]

(时间:40分钟

分值:5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有业界专家透露,住建部拟为“奇怪建筑”设判定准则,也就是说,像“铜钱楼”这类众口一词的“奇葩建筑”,以后很可能不会获批建造了。....②为探询奥巴马对朝外交政策,朝鲜不仅高调宣布其试射远程战略导弹,而且强硬中止与韩国的相关协议,美国则拒绝与其单独会谈,美朝双方僵持不下,形势如箭在弦。....③《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为背景,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时至今日,很多60后对那段不平凡的岁月还记忆犹新。....④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⑤“互联网+”是这两年来人们耳濡目染的词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全社会立即掀起了新一轮关注和解读“互联网+”的热潮。

⑥面对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困境,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日前表示,应对老龄化,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刻不容缓。....A.①③⑥ C.②③⑥

B.①④⑤ D.④⑤⑥

A [①众口一词:指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使用正确。②如箭在弦:箭在弦上,比喻势在必行。不合语境,可换为“剑拔弩张”。③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使用正确。④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使用对象不当,此处应用,“不温不火”,形容不冷淡也不火爆,平淡适中。⑤耳濡目染:强调长期看到或听到,自然受到影响。不合语境,应改为“耳熟能详”。⑥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导学号:76082162】

A.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应将包括遏制网络谣言在内的社会舆论监管纳入法制轨道,还要依法追究网络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的法律责任。

B.环境工作组研究发现,购物收据含有毒化学物质双酚,也能经由皮肤进入人体,不但可能致癌,甚至扰乱人体激素分泌。

C.城市改造与规划能否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个性,关系到市民居住心理的满足,关系到城镇化的和谐发展,必须防止急功近利的做法。

D.监督官员是人民的权利和职责,法律允许人民监督官员的限度就是民主的尺度,只要在专制的社会中民众就会噤若寒蝉、三缄其口。

A [B项,语序不当,“可能致癌”和“扰乱人体激素分泌”应互换位置。C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D项,不合逻辑,“只要„„就”应改为“只有„„才”。] 3.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与肌肤一样,土壤的补水和保湿实际上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补水是直接补给土壤适当的水量,可以通过灌溉的方式达到,这对于暂时性缺水土壤是最有效的,正所谓“久旱逢甘霖”。而保湿,________。

A.则是改善调节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防止土壤水分的蒸发,增加土壤的保水性能 B.则是防止土壤水分的蒸发,改善调节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的保水性能 C.则是防止土壤水分的蒸发,增加土壤的保水性能,改善调节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 D.则是增加土壤的保水性能,防止土壤水分的蒸发,改善调节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 B [解答此题,可根据事理逻辑来判断,按“防止”“改善”“增加”的思路进行分析,很容易选出答案B项。]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新华区环保局将指挥中枢设置在环境保护网络信息平台上,这个平台的功能一是收集网格员上报的环境问题,另一个就是按照职能分工,给对口单位下派任务。比如,辖区内发现破坏环境的,网格员先行处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_,就通过平台进行上报。②____________________,指挥中枢再通过平台,安排职能部门在短时间内到达现场,按照法律条文进行处置。无论何时何地,网格员只要掏出手机连上网络,③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微信群里有环境执法人员、网格员,区内各职能部门的领导也“潜伏”其中。

【解析】 通读语段,了解大意,根据上下文揣摩推断。根据语段前几句话了解“平台”的工作特点和程序之后,先看①处,由前一句“网格员先行处理”和后一句“就通过平台进行上报”,可知此处应填“如果网格员处理不了”;②处,根据后一句“指挥中枢再通过平台„„”,可知此处应填“上报的信息通过平台到达指挥中枢”;③处,抓住前文“掏出手机连上网络”和后文“这个微信群”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①如果网格员处理不了 ②上报的信息通过平台到达指挥中枢 ③就能在群里收发信息(答对一处给1分,答对两处给3分,答对三处给5分;意思对即可)5.借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契机,北京将建设连接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地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请依据下图,写一段构图的说明文字。要求:①包含图示所有同类型线路;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③不超过60个字。(6分)

【导学号:7608216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干提示“北京将建设连接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地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因此,构图要素中必须包含“北京—延庆—张家口”“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三个要素。

【答案】(示例)北京—延庆—张家口有京张城际铁路和110国道互通。此外,北京至延庆有京藏高速互通,延庆至张家口有京藏高速和京新高速互通。

二、名篇名句默写(5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描摹了潮平江阔、风浪潜踪的江景,表现了诗人壮阔、豪迈的气概。

(2)在《逍遥游》中,作者认为鹏虽能飞上九万里高空,但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子》中伯牙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我的志向,‘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3)想象犹吾心也

三、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导学号:76082164】

吴中复字仲庶,兴国永兴人。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

中复进士及第,知峨眉县。边夷民事淫祠太盛,中复悉废之。廉于居官,代还,不载一....物。通判潭州,御史中丞孙抃荐为监察御史,初不相识也。或问之,抃曰:“昔人耻为呈身御史,今岂有识面台官耶?”迁殿中侍御史。弹宰相梁适,仁宗曰:“马遵亦言之矣。”且问中复曰:“唐自天宝后治乱分,何也?”中复历引姚、宋、九龄、林甫、国忠用舍以对。适..罢,中复亦通判虔州,未至,复还台。

富弼主李仲昌开六漯河,内臣刘恢密告所断冈与国姓上名同,贾昌朝阴助之,欲以摇弼。诏中复往治,促行甚急。中复言:“狱起奸臣,非盛世所宜有。”驰至,较其名,乃赵征村也,亦无冈势,狱以故得止。又弹宰相刘沆,沆罢。改右司谏,同知谏院。迁御史知杂事、户部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泽州、瀛州,移河东都转运使,进龙图阁直学士、知江宁府。..邮兵苦巡辖官苛刻,絷而鞭之。狱具,法不至死,中复以便宜戮首恶,流其余,入奏为令。历成德军、成都府、永兴军。

河北行青苗法,使者至,将先下州县。中复檄之曰:“敛散自有期,今先事扰之,何也?”...拒不听,且以报。安抚司韩琦方疏谏青苗,录其语以上。熙宁并省郡邑,以永康为县,中复言:“永康控威、茂,不可废。”其后因夷竟复之。关内大旱,民多流亡。中复请加赈恤,执政恶之,遣使往视,谓为不实,削一阶,提举玉隆观。起知荆南,坐过用公使酒免。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一》,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

B.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

C.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

D.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

D [作答此类题目,应在理解文段大意的前提下,利用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如文段中的“所”字结构和“之”“也”“而”等虚词,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如“国亡而死”中“而”前后为顺承关系,不可停顿,排除A、C两项;“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是完整的句子,中间不可停顿,排除B项。]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峨眉县”意思是担任峨眉知县。宋代多用中央机关的官做县官,称“知县事”,后简称为“知县”。

B.“天宝”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中国古代的纪年法有许多种,采用皇帝年号来纪年是其中一种。

C.“户部”是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屯田、赋税、财政收支、典章法度等事务。

D.“青苗法”为宋代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也称“常平新法”,其最终目的是充实国库,调节贫富差距。

C [C项中的“屯田”为工部掌管,“典章法度”为礼部掌管。]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中复重视教化,居官清廉。他在峨眉县为官时,为改变社会风气,废除了当地百姓滥建的祠庙;离任时,没带走峨眉县的任何一样东西。

B.吴中复受人赏识。御史中丞孙抃虽说跟他素不相识,但仍毫不犹豫地向朝廷荐举他担任监察御史,主要是因为吴中复为官廉洁。

C.吴中复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内臣刘恢与朝官贾昌朝一唱一和,诋毁富弼,吴中复受命前往查证,他据实上报,避免了一场以诬陷为发端的冤讼。

D.吴中复执法公正,宽严有度。邮兵因不堪忍受巡辖官的苛刻,将官员捆绑起来鞭打,这些人法不至死,吴中复就只杀掉首恶,其余流放。

B [B项中的“主要是因为吴中复为官廉洁”于文无据。]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中复檄之曰:“敛散自有期,今先事扰之,何也?”(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执政恶之,遣使往视,谓为不实,削一阶,提举玉隆观。(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吴中复就此事发文书说:“粮食的买进卖出自有它的时间,现在先就此事去扰民,为什么呢?”(关键词“檄”“期”“扰”各1分,大意2分)(2)当政者十分憎恨吴中复,就派使者去查看,说他说的情况不真实,将他的官职降了一级,让他去做玉隆观提举。(关键词“恶”“视”“谓”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

吴中复字仲庶,兴国永兴人。父亲吴仲举,曾在李煜手下做池阳令,在曹彬平定江南时,吴仲举曾杀了曹彬派来的招降使者。后来城池被攻破,曹彬抓住了他,吴仲举说:“我吴氏家族世代在李氏朝廷做官,国家亡了而以身殉国,这应当是我的职责。”曹彬认为他忠义,没有杀他。

吴中复考中进士后,担任峨眉知县。边境的少数民族滥建的祠庙太多,吴中复就将这些全部废除了。他做官廉洁,朝廷将他调回任职时,他一样东西都没有带走。后来在潭州做通判,御史中丞孙抃推举他去做监察御史,而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二人并不相识。有人就问孙抃,孙抃说:“以前的人以做自荐的御史为耻,现在我难道要做徇私荐人的御史台长官吗?”吴中复升为殿中侍御史。他弹劾宰相梁适,仁宗说:“马遵也说了这件事。”并且问吴中复:“唐朝自天宝之后有治世和乱世的区别,这是为何?”吴中复就依次拿姚崇、宋璟、张九龄、李林甫、杨国忠几位宰相的任用情况做例子来回答。于是梁适就被罢免,吴中复也被派去虔州做通判,但还没到任,就又被召回了御史台。

富弼用李仲昌开凿六漯河,内臣刘恢秘密举报工程要挖断的山冈名字与国姓和皇上的名字相同,贾昌朝也暗中帮助刘恢,想要以此动摇富弼的地位。皇上下诏让吴中复前去查证,而且非常急切地催促他出发。吴中复说:“案件因奸臣而出现,不是盛世该有的现象。”就骑马赶到所说的地方,校验此地的名字,是“赵征村”,也没有所说的山冈之势,这起案件因此才得以停止。他又弹劾宰相刘沆,刘沆被罢免。改任右司谏,同知谏院。调任御史知杂事、户部副使,升为天章阁待制,担任泽州知州、瀛州知州,调任河东的都转运使,升为龙图阁直学士、江宁府知府。有邮兵苦于巡辖官的苛刻,就用绳子捆绑并鞭打了他。案件审理结束,这些人按照法律不至于被处死,吴中复斟酌之后自行决定杀了这起事件的领头者,将其余的人都流放了,上书奏请将此作为法令。又依次到成德军、成都府、永兴军任职。

河北实行青苗法,朝廷的使者抵达后,想要先将法令推行到州县。吴中复就此事发文书说:“粮食的买进卖出自有它的时间,现在先就此事去扰民,为什么呢?”使者不听他的话,并且将这些都上报了。安抚司韩琦刚好上奏章劝阻青苗法的实行,将他的话写入奏章呈上。熙宁年间,要合并省郡县,将永康降格为县,吴中复说:“永康控制着威州和茂州,不能废除。”后来因为夷患竟然又将它恢复了。关内大旱,百姓大多流离失所。吴中复请求赈灾,抚恤百姓,当政者十分憎恨吴中复,就派使者去查看,说他说的情况不真实,将他的官职降了一级,让他去做玉隆观提举。起用他做荆南知州,因过度使用公使酒被罢免。后来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八岁。

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导学号:76082165】

望江南 池阳道中 [宋]李 纲

归去客,迂骑过江乡。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一望楚天长。

春信早,山路野梅香。映水酒帘斜扬日,隔林渔艇静鸣榔。杳杳下残阳。

11.结合词中的相关内容,分析词人的两种主要感情。(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时要关注景物意象,然后根据情感色彩分类。哀景意象有“茅店”“鸡声”“月”“霜”“楚天”,乐景意象有“野梅”“酒帘”“渔艇”“榔”。

【答案】 ①披星戴月,一路风霜,天长地迥,残阳漠漠,表现了词人在他乡前路漫漫的孤寂之感。②江南春早,野梅飘香,酒帘飘扬,渔艇鸣榔,则表现了词人对江南美好风物的喜爱之情。

12.词中的“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两句,化用了唐朝温庭筠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你认为谁的诗(词)句更妙?请阐明自己的理由。(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先分析两人诗(词)句的不同,李词词句比温诗诗句多出两个词“寒逗”“晓凝”,然后从诗(词)句内容、表达技巧、诗歌主旨等方面比较后阐述理由支撑自己的观点即可。

【答案】(示例一)李词好。理由:①更具体细致,“寒”“晓”二字点明了季节和时间,更具体地表现了行旅的艰辛;②更生动形象,“逗”“凝”二字,化静为动,微妙地表达了词人内心孤寂中的兴味。

7.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篇七

一、“301515”模式简介

“301515”是本校创造性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301515”模式对时间分配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课堂讲授不超过30分钟,学生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连续讲课不超过5分钟,当堂师生互动提问学生不少于15人次。“30”“15”“15”只是课堂流程要素构成的刚性要求,而不是课堂流程时序、时段构成的硬性规定。“301515”模式强调有效讲授、有效训练、有效提问。

二、运用“301515”模式进行小高考一轮复习

一轮复习覆盖面要广,要扫除一切知识盲点。在小高考一轮复习过程中,根据“301515”模式,课堂上要充分运用好30分钟,教师必须要做到“三精讲”和“三不讲”,这样才能实现有效讲授、有效教学。“三精讲”指核心问题要精讲,思路方法要精讲,重难点要精讲;“三不讲”指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少讲甚至不讲,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不讲,学生不讲也会的不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充分备课教师可在课前布置适当的预习作业,通过学生课前预习作业的反馈,了解哪些问题是学生已掌握的,哪些问题是学生尚未掌握的,甚至可以具体到哪些学生对哪些知识点不了解,这样上课时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对于学生作业反馈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要精讲精练,想方设法把问题讲懂讲透,改“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例如,在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这一重难点内容时,不少学生对有丝分裂图和减数分裂DNA图不能熟练掌握,于是复习时我就先投影讲解有丝分裂图,然后让学生根据投影的图自己画出减数分裂图,并在记住图形的基础上,根据有丝分裂图和减数分裂图能自己分析画出DNA、染色体图。但是通过练习反馈发现,学生对每条染色体的DNA还是很陌生,我就边联系有丝分裂图和减数分裂图,边让学生自己分析画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同时在坐标图中标上染色体形态(如下图)。

根据上图,学生能很快理解和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然后通过适当例题巩固学生所学。

如2008年第39题:下面是某个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右边的曲线图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

分析回答:(3)在曲线图中,a~b段DNA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在A、B、C三图中,与b~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

a~b段由于在间期完成DNA的复制,所以由原来一个染色体一个DNA变为一个染色体两个DNA;b~c段每条染色体是两个DNA,对应图形是A和B。这个图形中的曲线走势既可表示有丝分裂细胞核的DNA变化,又可表示有丝分裂每条染色体的DNA变化,还可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的DNA变化。通过这样讲解,学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能以不变应万变了。

对于45分钟的课堂,我们并不拘泥于前30分钟讲解、后15分钟练习的形式,而应该在复习基础知识过程中不断提问、练习、巩固,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15分钟的有效训练要精心设计。对于要求学生做的练习,教师自己要先做,并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过难、过偏、不适合本校学生的题目进行删减。如果使用导学案,教师对导学案的编写更要细化到每道题。在学生完成作业时,教师要巡视,确保学生像考试一样独立完成。同时,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也能及时掌握学生做作业的情况,以便及时讲解。

三、运用“301515”模式组织二轮试卷讲评

在一轮复习后,学生对课本知识已经有了初步掌握,但是学生头脑中还没有形成知识网络,对知识点如何考查还不熟悉。我们可以通过二轮复习,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同时通过试题来完善和巩固学生所学。因此,试题的挑选要求较高,要注重适应性。试题的难度过高,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生的信心;试题的难度过低,既使学生没有激情,又毫无作用;试题如果设计过多,导致学生忙于应付,抄袭不做;试题如果设计过少,会使学生产生懒惰心理,不利于对知识的巩固。因此,我校二轮复习对45分钟的课堂提出要做到“四精”和“四必”。“四精”,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在45分钟的课堂上,可以利用前15分钟对上节课所做的试题进行评讲,后30分钟做练习。在学生做好30分钟的练习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填的一卷选择题进行读卡,在备课时根据读卡情况和二卷批改情况,统计哪些题目要讲、哪些题目不要讲、哪些题目只需要稍微一带而过即可,而对于错得多的题目和相同类型的题目则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把这知识讲懂、讲透。同时,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相对薄弱的知识点,找一些相类似的题目进行巩固。

比如2012年金陵中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题:组成淀粉和淀粉酶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

A.葡萄糖和氨基酸B.葡萄糖和核苷酸

C.麦芽糖和氨基酸D.麦芽糖和核苷酸

读卡结果:76%的学生都选择A,说明学生审题不清,对多糖、蛋白质以及基因的组成单位还不清楚。我上课时请了三个学生回答这三者的基本单位,使学生恍然大悟。接着,我又出了一道变式训练题:能使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B.蔗糖酶C.蛋白酶D.脂肪酶

学生根据题目分析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从而明白要水解蛋白质就要用蛋白酶,则答案为C。

在评讲题目时,教师要把科学性放在首位,对典型错误分析要细化,提出的问题要精心设计,要思考怎样提问才能让学生逐步理解。在二轮复习时,还要注意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如怎样写遗传图解等。

8.如何处理高考语言运用试题 篇八

语言要简明扼要

语言简明扼要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实际上是语言的清晰性。考查的形式主要有消除歧义、选择表意明确的句子和删改使之简明等。判断句子是否简明,要注意两点:一是推敲句子,看有无冗余信息;二是看有无歧义,是否费解。

在语言运用上,使文字简明的主要方法有:

(一)找出主干,理清枝叶,发现并删除赘余的词语,发现并消除歧义(消除歧义的方法有停顿消除法、重音消除法、变换词语法、调序消除法、语境消除法、标点消除法)。

(二)把握文段主旨,发现并删除游离于中心或话题之外的内容。

(三)恰当地运用省略和指代。

(四)恰当地进行概括或合并。

語言要表达连贯

语言表达连贯是围绕一定的中心,按照一定的叙述角度和一定的顺序来进行表达使句子前后照应,语气上下贯通。考查的形式主要有句子衔接判断、修饰成分及句子排序等。

判断句子是否连贯,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理解句意,在一个语段中要看句与句的现有关系是否成立,怎样调整才更加通顺;

二是话题必须一致,否则主语变换多,句子就不连贯;

三是要注意分析语言的表达特点,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然后考虑衔接问题。

保持语言连贯,要兼顾话题、句序和语言的运用三个方面。主要方法有:

(一)把握文段大意,确定起首的句子。

(二)将句子进行分组,理清思路结构。

(三)进行逻辑分析,找准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

语言要表达得体

语言表达得体是根据语境使用最恰当的语言,统筹考虑目的的差异、语体色彩的差异、场合对象的差异等来调整语言。考查的形式主要有依据语境进行转述说明、选词填空、指出并修改不得体的材料(广播稿、留言条、启事、通知等)等。判断语言的运用是否得体,可以从语言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审视。在做此类题时要注意做到“三看两讲”,即看对象、看场合、看目的和讲礼貌、讲语体,要做到了解制约语言的因素(根据对象、场合等);掌握语言得体的技巧(感情色彩、书面语与口头语、敬辞和谦辞等)。

在专项复习中,语言表达、语言知识运用部分,很多学生感觉力不从心,无所适从。这是因为,高考这部分题型常考常新,并且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面对比较新颖的题型,有的同学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此外,同学们缺少语言积累,尤其是古诗词积累,答题就缺少文采。因此,除加强课内基础知识的学习、复习和综合训练外,还要密切联系日常现实生活,留意教室、校园、街道、公园、广场、影剧院等社会公共场所的标语、口号、广告、招牌、匾额、警示语等,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夯实语言功底。

要将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与阅读、写作和听说训练密切联系起来,从书籍报刊、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体中,去发现问题,增强了语感,提高了整个语言运用的能力。这样,既可以充实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还可提高阅读写作水平。

上一篇: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制度下一篇:首师大美术学考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