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觉优美散文

2024-08-03

错觉优美散文(共12篇)

1.错觉优美散文 篇一

迷茫是种错觉散文

我很认真的想着,等过了这个寒冷的冬季,开始我全新的生活,换一个工作,换一种生活方式,面包还有爱情终究会降临在我身边。

也许是长时间独自一人的原因,如今更喜欢安安静静的一个人待着,不喜欢跟一些人浪费时间,更多的喜欢把时光花在阅读一本书上面,欣赏一部电影,或者循环听一首歌。前段日子,我还记得我特别兴奋的和身边很多人打着交道,总是想着休息的时候能去哪里玩,喝个酒,吃个饭,后来越发的觉得没意思了,思路,谈话,品行上完全跟不上,我突然想起了上学的时候。如今距离我毕业已经有三年了,三年的时间里我认识了更多的人,也从当初被人称赞的暖男即将成为一个大叔,抽着呛人的烟,喝着辣嗓子的白酒,这是个性。

在黄昏落入地平线后,结帮成对的拉着去最近的饭馆吃饭喝酒在那段时间似乎成了常态,在工作之余消磨时间,然后饭桌上将一些琐事谈资着,拍着桌子,喝着酒,大声说笑,有时候聊聊人生,然后会感叹,将心里话都随着酒没入肚子里。

也总会碰到跟我们一样的一群人,一旁拍着桌子喝酒,大吵大闹着,不去顾忌周围人异样的眼光。没错,实在不应该去顾忌太多,这是我们年轻的一种姿态。

生活并不会因为你抱怨然后第二天就会变得美好,一些人努力都没有得到他想要的,抱怨又有什么用呢,只会徒增烦恼,然后变得更糟糕而已。我时常想着我上学时学的专业,在毕业后似乎并没有将塔发挥实用,因为我从事了一个与之毫不相关的工作。有时候我会后悔自己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浪费了青春,花费了三年的时间读大学,然后把自己的专业抛弃了,那学他有什么用呢?后来我想明白了,学的也许你暂时用不到,但或许以后会用到呢,只是在你正式稳定下来的一个后备技能。在你开始不知道该怎么走,不知道自己的方向的时候,也许你应该多尝试一些不一样的工作,然后从中体会不一样的生活,跟不同的人接触,交流这个圈的话题,时间久了你会疲倦,这个时候也许你会开始烦现在的生活,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思考这是不是你想要的生活了。

而我在思考良久之后,终于慎重的决定暂时先逃避这种生活,独自先将自己封闭起来,然后深思熟虑的思考着,计划着,计划年终后从这种生活逃离,开始一段新生活,新的.交际。跟大多数不满足现状的人一样,我的心还是飘着的,我的眼界还是有些高。但我知道,这个眼界并不是那种眼高手低,只是在寻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之前,拉得高了一些而已。在跟朋友去电影院看了一场谁的青春不迷茫的电影后,从电影后出来的那种心底舒坦的感觉像是打开了我拴着已久的心结。迷茫只是暂时的,并不会一直迷茫,只要你有心找寻并不放弃,那么迷茫最终会变来决心,做你想做的一件的事的决心。

我的决心就是,开始要一段突破自己的生活方式,一直束缚自己内心的生活。

2.错觉优美散文 篇二

他的一篇《荷塘月色》, 把一个如诗如梦的月夜描绘得犹如世外桃源, 让多少读者沉溺其中, 宛如也纯然像作者般“超脱”了, 脱离红尘俗世的凡嚣。

说到《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很多人并不陌生, 被它的“美”所迷住了。但对这篇美文, 大多数人都是从散文方面说得比较多, 其实朱自清先生原是一个诗人, 这就说到了文中脱不开的“诗”性美感了。近代作家们认为音乐美、词藻美及意境美是现代诗歌中必备条件, 我也就借用这“三美”的理论来细细品味这篇美文“如诗如画”中的诗性美感。

诗歌般的音乐美:重点也就是节奏感、韵律感。朱自清先生是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他用语言塑造了美的人生, 笔触细腻、语言清丽 (具有鲜明的口语性) 、婉转曲折的在文中保持一种温柔敦厚的气氛。尤其是他在叠词的运用上, 更是他文章里的一个闪光点。在《荷塘月色》一文中, 作者多处使用了叠音词。如“迷迷糊糊”的眠歌, “淡淡”的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 “田田”的荷叶, “亭亭”的荷叶, “弯弯”的杨柳……, 全文用了27个叠音词。这些词既加强了语意, 又使文气舒展, 韵律和谐。再来就是叠句, 如:“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等句子。巧妙搭配的长短句, 读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 使人有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这样的写法使得全文在一种时而明朗、时而悠扬、时而恬然的节奏中, 韵律协调下, 犹如一首淡雅而感性的乐曲, 行云流水般娓娓带出一个淡雅静美, 远离尘嚣的理想世界。又如亲切而温柔的话语清淡如水, 让人不经意间进入心河中沐浴月光, 心神驰骋间欲罢不能。

诗般的语言美:文中的词汇体现出一种自然的美, 质朴清丽, 使人感觉特别清新、自然, 而且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通感与拟人的手法。如写荷花的清香, 用渺茫的歌声比喻, 将嗅觉形象比作听觉形象, 时断时续, 若有若无, 轻淡飘渺, 沁人心脾, 扩大了意境, 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宁静, 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这些贴切的比喻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美表现得那么的恰到好处, 增强了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形象感, 更让人有亲切、自然的感觉, 如临其境。

在文中作者还不惜笔墨, 多处描绘了一些带着色彩的词语。淡淡的月色如流水般泻下, 薄薄的青雾包围着象在牛乳般洗过的绿叶, 星星似的荷花, 昏黄的街光, 模糊的远山……这似真如梦的境色随着笔尖流泻于读者的面前, 犹如历历在目, 让每一个读者随之展开无限的遐想。

还有就是文中多处用字用词十分传神, 如:“泻”字, 与文中的“月光如流水一般”的“流水”相照应, 强烈的动感, 表现了月辉照向大地那一览无余的情景。从这可见, 作者哪怕是一两个字的问题上也认真对待, 从不堆砌词藻, 其用词清丽蕴含着人性的情味。

诗般的意境美:也可说是作者想表露的情感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写道:“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更是“以情写景意境生, 无情写景意境亡。”作者在文中情景的交融是全文的一个升华。如“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感情起了变化, 先前是潜藏在心底很难倾吐的淡淡哀愁, 这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 这种淡淡的哀愁中夹杂着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喜悦中又挥不去的淡淡的哀愁中, 反映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但又被迫于现实从幻想中解不开的烦恼。也正是这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给优美的荷塘披上了朦胧的轻纱, 作者笔下的景也是淡雅、安谧、柔和的, 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文中还多处与最后一段和第一段, 都使用了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 使得整篇文章有回环往复的感觉, 形成一个“圆”形结构, 再来就是作者的游踪 (把荷塘绕了一圈又回到家中) 与作者的情绪的波动 (“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的往复) 来说, 也是造成了另外两个“圆”形的结构, 共是三个“圆”。这一实中有虚, 虚中有实的写法, 这一意境, 更是将文章中的情意圈住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让人有一种如丝丝牵绕的感觉, 似是如作者一般有一种时而解脱烦恼, 致身于人间仙景之中, 时而又似沉浸在难以明状的忧愁情绪之中, 像一首乐曲般——绕“心”三日。

所以, 在作者笔下, 荷叶清纯, 荷花素丽, 荷香清淡, 月色如雾, 月光如水, 月影如乐……而这一切, 无不是作者他那朴素无华的品格象征与拳拳赤子之心, 把真挚的情感悠悠地流畅在整篇文章之中, 似是万物有情, 又似是个中无我。大概是因为他认为“文章的成功, 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这个原由, 所以他的作品, 就笔致简约, 朴素中绕着娓娓动人的亲情, 让读者为之动情, 随他感情起伏而起伏。

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精确观察, 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 通过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鲜明形象, 巧妙的比喻、联想, 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 便构成细密、浑圆的意境。使得整篇文章都沉浸在似悲似喜, 朦朦胧胧的情感中, 让人读起来不知不觉中, 随之喜悦, 随之哀愁, 荡漾在心中的是那让人说不出味道来, 却时而不舍挥去, 时而摆脱不了的感觉。

从这三方面可看出作者将诗歌的写法无不尽收入他的散文之中, 可讲是文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中有情。不但把散文讲求的“形散而神不散”做到情景交融, 更是把诗的三方面的美感, 在文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诗情画意交融之下, 一篇揉合了诗与散文的优点惊世之作, 从此流芳百世。

摘要:《荷塘月色》是一篇有名的散文, 但曾为诗人的作者在文中, 同时也蕴含了诗性美的三个元素:音乐美、词藻美及意境美。

关键词:荷塘月,色诗性美,音乐美,词藻美,意境美

参考文献

[1]吴宏聪.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3.大运河的优美篇首(散文) 篇三

人对什么都有探求之心,泰山极顶,长城龙头,黄河源地,天涯海角都已去过,大运河之首却成为一个焦渴的期待,那是久违的故乡吗?

正是草枯地阔,木落山空时节,出京城好远了,又出了通州好远,天地越见舒朗,直到再不见一座建筑,完全一片野旷天低的景象。

有雪纷纷扬起,温度更显低落,情绪却昂扬起来。浑茫间走下一个斜坡,再拐个弯,就看见了粉墙黛瓦。是的,这里该有一些房舍,这里该是多么繁闹的去处,茶肆酒楼客栈官署都会有。一排高树挤出了一条通道,落叶发出苍然的声响,车辚马萧一般。尽头一堵巨石,石上有字,再看一个牌坊,上书:漕运码头。是了。急走几步,不顾鞋子踩进水洼,眼前已然出现一条气宇轩昂的大河。禁不住喊出了声,那声音,连自己都吃惊,似乎在村口见到了倚望的亲人。我呆愣着,这就是大运河?那个京杭大运河的北首?

许多河流的源头,都是细水浅溪,就像一部交响的序曲,而后才渐入高潮。只有大运河首来得这么突然,横江断河一般,置你于无准备的惊叹之中。

河首像个大口,万里旷风都顺到了这里。水面蒸腾着雾气,像河在呼吸。大运河,你老有千岁,同自然的河流相比,却仍是一条年轻的河。你那么平静,平静得只有轻波微澜,越是如此,越显端肃。你那么宽阔,比我想象的宽多了。看不清你流去的地方,那里已烟锁雾罩。

漕运码头空无一人,干净得像一个封面,打开去看,却是山重水复、雄浑壮阔、帆樯林立、舳舻相接。身背肩扛的急步,浑浊嘶哑的呼喊,昂扬长啸的骡马,低陷沉转的车轮,泪眼彷徨的送别,白发苍然的祈望。一条大船刚刚离港,一批船舶又小心靠岸。漕运发达时,仅从天津每年过来的漕船就有两万艘,更别说还有商船。

大运河,一个运字,让水的实用功能活泛起来。运河不仅输去一条通衢大道,还输去了大河的文明之波,广袤的土地变得丰沃,并催发了农耕经济向商旅经济的转变,码头带动着一个个集镇和城市迅速膨胀。水道的开通已使直沽寨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天津卫”。运河沿岸呢?淮阴、镇江、常州、无锡无不得益大运河的润泽,还有苏州、嘉兴、杭州呢。长江和运河交汇处的扬州,更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方。

700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看到运河的时候,不由得惊叹万分,并说:“值得赞美的,不完全在于这条运河把南北国土贯通起来,或者它的长度那么惊人,而在于它为沿岸许多城市的人民,造福无穷。”马可·波罗当时把浙江称为蛮子省,他没有想到,那个蛮子省,后来成了世人向往的人间天堂。

说起来,应该庆幸一次次从皇宫里发出的疏浚运河的圣谕,不仅是从隋文帝开始,在他之前早已有过,隋炀帝之后更是接续不断。那些声音越过道道森严壁垒的高墙,低徊于运河之上。

运河的挖掘和整治,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们无从知道那些群体中的普通姓名,但不妨碍对他们深怀敬意。从一条沟渠的初始,到千里通畅的结果,无疑见证了人类构筑文明的艰苦进程。声声号子里,多少生命在蠕动,他们淌洒着汗水和血水,也淌洒着一个民族的苦难史奋争史,而最终,低沉的号子变成了水边清丽的歌声。

运河首先表现出了民族对自身环境的挑战,它是一种群体智慧和精神的结晶,是价值取向和生命观念的飞升。正是运河的穿引,中国东西走向的水系有了横向交流,运河身上汇通了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和海河的血脉。一个数字难掩心中的自豪,大运河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世界上没有哪一条运河能与之比肩。

站立运河源首,想着她不同于其他河流的地方,她不跌宕,不凶猛,没有急流险滩、峡谷漩涡,她母亲般大气、淳厚、秀美、沉静。她比其他河流更善于接受和容纳,即使是很窄的河道,也能见到一支支首尾相接的船队往来穿梭,那种繁忙有序而无声,不会出现大惊小怪的声笛和躲闪。即使是目前,京杭运河也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我知道,北京的很多河流都归入了大运河,这条人工开挖的河首先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都城带来了好運,以至于不少帝王从这里一次次乘舟巡访。乾隆是在哪里下船的呢?“御舟早候运河滨,陆路行余水路循。一日之间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这是乾隆登舟时的心情。李白早从白帝城出发,乾隆从北京而去,同是烟花三月,到了扬州也相差千年。不过李白站在运河边说了:“齐功凿新河,万古流不绝。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乾隆的毎次出行都有收获,不是考察的收获,就是私访的收获,或是文思的收获。乾隆十次到泰山,六次下江南,借助大运河,他走得比历代任何一个皇帝都勤。

不能简单说这些帝王都是游山玩水,包括隋炀帝在内,他们还是要做些事情的。出行起码比坐在金銮殿听汇报强,比在位48年有25年躲在深宫不理国事的朱翊钧强。也许杨广修好了运河,一激动排场搞过了头,史上这种一激动的事情不算少,因而杨广挖运河的功劳被骂名掩盖。皮日休倒是给了个公道话:“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不过这样也好,提醒有些人做点事别忘乎所以。

大运河既已完成,就不是哪个人的了,而是整个中华甚至整个人类的。隋炀帝早已销声,乾隆帝也随波匿迹,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帝王更是淹没在浪沙之中。多少年后一声锤响,中国大运河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看见了燃灯塔,它高高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凭着“一支塔影”,顶风沐雨的船工就知道通州河首到了,心境立时开阔起来。

在燃灯寺的外面,见有从运河挖出的巨木,那从南方运来的宫廷用品,不知哪一次事件,使它们水下沉睡400年。塔前还遇一老者,81了,十分健谈,他说中学就在运河边上的,前面坐的同学是刘绍棠。立时想起那个善写河淖的通州人,运河水波托举出多少人物?可是灿若星辰了。

将目光放远,运河不远处,还有一个同样由人工修造的工程——万里长城。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线条,长城和运河的一撇一捺,构成中华版图上的“人”字。是的,那是历史最能代表人类活动的标志。现在看来,长城的一撇,更多地成了观赏物,而京杭大运河,却是有力又有益的一捺。一防一疏,总是后者被视为经验。想起河首所在通州的名字,这名字那么名副其实。古时万国朝拜,四方贡献,商贾行旅,水陆进京必经通州,通州有着“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的美誉。一通而百通,不说其他,光一条运河就够了。

雪花弥漫。大运河,久久看着你的时候,就感觉你身上有一种宗教色彩,原以为你很难抵达,真到了跟前又似乎在虚幻中,是因为心中久存的景仰吗?

想有一段清闲时日,乘一叶扁舟,慢慢地漂,慢慢地体验运河所带给的感知与兴奋。而后望着燃灯塔,在通州源首靠岸。

责任编辑 黑 丰

4.朱自清散文之瑕疵优美散文 篇四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他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他的作品集共有二十六部,约一百九十万字,其中以散文成就最高。几十年来,朱自清的散文始终享誉不衰,只要提到现代散文必提朱自清,所有现代散文选集也必选朱自清。他的《背影》《荷塘月色》等散文,甚至编入中学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范文。面对评论家的诸多赞美,朱自清已完全笼罩在大师的光环下。但是,做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任何事都不应该受某种光环的影响,在学习朱自清散文优点的同时,也应注意其中的不足。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对于文学语言,上海师范大学的刘叔成在《文艺学概论》中提出了一个共同的、基本的要求:准确、鲜明、生动。这是每一位作家都力求达到的。我国古代的大作家、大文豪无不在语言上下苦功夫,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的“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等等脍炙人口的诗句,都是作家们锤炼语言的自白。朱自清作为一位散文大家,在这方面却做得很不好。例如《荷塘月色》里的句子“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我们都知道蝉半夜一般不叫,要叫也是一两只,而且半夜蝉声听来总是让人惊心的,朱自清用“热闹”来形容蛙声尚可,用来形容半夜那一两只孤单的、惊心的蝉声就不妥了,既不符合客观实际,又不符合人们的主观感受。这样的错误一般都出现在小学,朱自清大师却出现在成名之后,令人不可理解。再如《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的几句“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颇象荒江野渡光景……天是蓝的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象是美丽的贝壳一般。”这三段文字都是写夜晚的天空,但写的都不准确,甚至可以说不符合客观事实。夜晚的天空是蓝色的,但绝不是蔚蓝,蔚蓝从来就是形容白天晴朗天空的。当然,夜晚的天空也不会蓝得可爱,“可爱”一词带有明亮、活泼的感情色彩,如果用来形容星空尚可,用它形容夜晚天空的墨蓝,就有些用词不准确。还有晚上的云,我们都有体会,只有月亮非常明亮,而且云要靠近月亮,或者挡住月亮,才会有明亮感,而朱自清写的月是“淡淡的月”云是“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我不禁佩服朱自清的眼力,在夜晚不但能看到“蔚蓝”的、“蓝得可爱”的天空,而且能看到远处“亮得现出异彩”的云。

好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一定是层次分明,前后呼应,符合人们的思维逻辑,但是朱自清的有些散文总感觉前后矛盾。例如朱自清的《白采》中的描写,该文前四段介绍了白采的为人以及和作者的书信交往,但未写白采和作者的会面。第四段末尾说到了白采的死,作者表现出了极大的惋惜和愧疚。第五段开头便是:“平伯和我都不曾见过白采,大家觉得是一件缺憾。”根据前文,再看这句,很自然的理解就是“我和平伯”都不曾见过活着的白采。可是第五段却出现了这样的句子:“但平伯终于未见着白采,我竟得和他见了一面”而且还“只匆匆一谈”,读到这里不禁使人迷惑,前后文竟然自相矛盾!仔细分析,才会发觉,错误是在“平伯和我都不曾见过白采,大家觉得是一件缺憾。”这句中少了一个时间限定词,造成了前后文的矛盾。再如《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的第四段“大中桥外,顿然空阔,和桥内两岸排着密密的人家大异了……我们下船后,借着新生的.和河上的微风,暑气已渐渐消散……我们出了大中桥,走不上半里路,船夫便将船划到一旁,停了浆由它宕着。他以为那里正是繁华的极点,再过去就是荒凉了……”这段文字开头已是大中桥外的景色,而且下了船,就该是已经出了大中桥,怎么后文又是“我们出了大中桥”呢?仔细思考,总觉不妥。其实这里是层次顺序没安排好,如果把“我们出了大中桥,走不上半里路”放到“我们下船后”前面,我想文章的层次顺序就会一目了然,再不会出现前面的矛盾和曲解了。

在白话文刚刚兴起的二三十年代,句法僵硬、累赘,修辞过重、做作,是那个年代的通病,在当代人看来朱自清的文章中到处是“别扭”的句子,如“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荷塘月色》);“于是桨声汩--汩,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他爱唱沙软而重的眠歌的乳母”(《〈忆〉拔》)等等,象这样的句子,非常繁琐、困人,所以当代文人都尽力避免这种句法。对此许多学者、文学家都有过评价,如台湾大学的余光中说“一连串三四个形容词,漫无秩序地堆在一个名词上面,句法僵硬,节奏刻板,是早期新文学造句的一大毛病。福罗贝尔所云‘形容词乃名同之死敌’,值得一切作家玩味。除了三五位真有自觉的高手之外,绝大部分的作家都不免这种缺陷。朱自清也欠缺这种自觉。”,叶圣陶在《朱佩弦先生》中也说“他早期的散文如《匆匆》《荷塘月色》《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有点做作,太过于注重修辞,见得不怎么自然。”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大部分都有“我”的形象,而这个“我”基本上可以说就是朱自清自己,那么“我”是怎样一个形象呢?我们不妨先以《关于“月夜蝉声”》来分析。这篇文章的大盖内容是这样:陈少白先生给朱自清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蝉在夜晚不叫,《荷塘月色》中的蝉声有误。为此,朱自清请教了昆虫学家刘崇乐先生,刘先生找到了记载夜晚蝉叫的文字。可朱自清给陈先生回信却说自己记错了,蝉在夜晚不叫,自己请教的昆虫学家也说蝉在夜晚不叫,《荷塘月色》那一晚,自己没听到蝉叫,并许诺以后再版时,要删掉月夜蝉声的句子。几年后,陈先生发表了一篇文章,讨论月夜蝉声的问题,并引用了朱自清的回信。这期间,朱自清又有了两次听到月夜蝉声的经历。又过了些年,朱自清写了该文,推翻自己前几年的那封信,说蝉在夜晚叫,《荷塘月色》那晚听到了蝉声。朱自清在文章中表现的如此反复,如此不坚持真理。如果朱自清那晚听到了蝉声,就不该有那样的信,如果没听到,就不该有该文。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朱自清那晚确实听到了蝉声,而且事后还写了文章,但朱自清为什么要违背自己亲耳听到的事实,违背昆虫学家的原意而写那样的信呢?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不惜用谎言去搪塞、敷衍陈少白先生,省得陈先生再没完没了的多事。可陈少白先生还真多事,偏偏引用自己的信去讨论问题,朱自清不得已才写《关于“月夜蝉声”》为自己辩解。另外这篇文章中还有两个不能证实的疑点:一是朱自清说问了好几个人,都说没听到,朱自清都有三次听到的经验,按概率这“好几个人”怎么也应有一两个人,听到一两次吧。二是说“好容易找到这一段儿”。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半夜蝉鸣的记载,如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唐代李洞 “梦入连涛郡,书来积雪营。泪随边雁堕,魂逐夜蝉惊。”等等,朱自清是清华大学的中文系教授,应该知道的更多吧。当然,也许是朱自清没问对人和学业不扎实。但《关于“月夜蝉声”》中却无一字就那封信的错误而自我批评,只在第四段为晚写了几年该文而说了一句“一懒就懒了这些年,真是对不住陈先生和一些读者。”,然后就开始教育公众如何观察之难,如何不能以经验推论一些真理。朱自清好文笔呀,说到自己的错误时只说是个“有趣的例子”,在给自己辩解时说“于是自己的经验,认为是记忆错误;专家的记录,认为也许例外。”,在夜晚听到惊心的、不经常叫的蝉声,而且事后还做了记录,请问还能“记忆错误”吗?,既然有例外,自己就不能遇到例外吗?况且有过三次经验!由此可见,这篇文章也是不惜用谎言去搪塞、敷衍关心和喜爱他的读者!文章中这种形象的“我”,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在《关于“月夜蝉声”》中,“我”的形象很不好,那么在其它文章中“我”又是怎样的呢?再以《白采》一文来分析。《白采》中提到两个人,一是白采,一是李芳,李芳是朱自清的学生,他将自己的诗文集交给老师做删改,并嘱他做序,朱自清答应了,可李芳等了半年就突然病逝,死时他还未开始给李芳工作。白采本来和朱自清不相识,但他为李芳的事看不顺眼,就给朱自清写了封信,催他设法将李芳的诗文集出版,并在自己的小说中讥讽了他,没想到却因此认识了朱自清,交了朋友,于是,白采就把讥讽他的话做了删改。朱自清说要给白采的诗写篇评论,白采很高兴地盼望着他的文字,还常常提及此事,但朱自清并不把此事放在心上,直到三年后听到白采的死,才“刚刚写了一页”!朱自清如此对待朋友并不仅仅是李芳和白采,还有《怀魏握青君》中的魏握青,他和朱自清是好友,魏握青要出国留学,在走前要朱自清作些文字送他,朱自清答应了,而且是“一定做”,结果是两年后作了这篇文章。在这两年中魏握青来了两封信,可朱自清只字未复。当然,他起李芳和白采来要幸福得许多,最起码还没“等”到死。从《关于“月夜蝉声”》到《白采》到《怀魏握青君》,这虽然仅仅是他自己的三篇文字,但我们仍可以看出朱自清是一个从不把诺言当事的人,对朋友能拖就拖,敷衍了事的人。这几篇文章只不过提到几个人,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朱自清又有多少个没有记载的白采、李芳和魏握青呢?又有多少个没有实现或没有来不及实现的诺言呢?1932年11月朱自清代表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两次上门邀请鲁迅到清华讲演,鲁迅均谢绝,却到其他五所大学做了演讲,不知是朱自清办事不力还是鲁迅“慧眼识人”。

前文所论不过是笔者个人见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都可以提出不同看法,但有些问题是原则性的,一旦为公众认可,便不能再任意改动。而朱自清却在《雅俗共赏》一文中犯了一个这样的错误,请看该文中的这一句:“中唐的时期,比安史之乱还早些,禅宗的和尚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这句话中,中唐时期和安史之乱的关系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中唐时期包含比安史之乱,我想这是作者的原意;第二种是中唐时期比安史之乱还要早,这种解释有些牵强;但是,不管那种解释都是错误的。所谓“中唐时期”是文学史上唐诗的分期,历史学上并无此分期,现在公认的唐诗分期是明末沈骐在《诗体明辩。序》里的分期,他把唐诗分为“四大家”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中唐的起止时间是公元766年至公元836年,而安史之乱发生在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就是说安史之乱是在中唐时期之前,正好是盛唐时期。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历史侃侃而谈,各种历史名词,历史典故满篇皆是,对一字一词考据的细致之极,显示出了作者对历史精深的研究,却出现了这样大的漏洞,几乎使我不敢相信,我宁愿相信中唐时期是盛唐时期的笔误。但这篇文章刊行多年,朱自清未曾更改,只能说明不是笔误,而是糊涂。我不禁为朱自清感到脸红。朱自清糊涂,做为现代人的我们更糊涂,竟然把此文一版再版,对这样一个大漏洞熟视无睹,我们将怎样去教育后代为学要严谨认真呢?

5.家乡情结优美散文 篇五

虽然我思想在家乡的土地、油菜花、桃花、屋后的小山,但我还是思来想去,我不能回去。这样做,是不是一种错误的思想,我也说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了,总有一种恨家乡情结在里面,别人都恋家乡,为什么唯独我一个人对家乡没有了感情,反而是反感,逃避。这不仅是因为这些年,离开故乡时间久了,陌生了,更主要是我的失败。我总在反复地想一个人问题,这是不是一种错误的,今后会不会后悔将会受到惩罚的思想。这个问题,折磨了我很长时间,最终不知出于累了还是出于实在找不到答案,就不了了之了。

甜甜今天回家乡了。他好像是代替我回了家乡似的,来时,他好像又是代替我从故乡来,可我很少提起故乡,但看到他却是很亲切。我很羡慕甜甜的工作,工作稳定,每到双休日就准时不回去,似乎从来不会在这里度过双休日。其实,我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自他大学毕业工作以来,还没有真正出过远门,最远的地方也是景德镇,去年到现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都在这县城工作,回家习惯了,他不回家乡反而不习惯。他能回家乡多好啊,生活是丰富而新鲜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多姿的,我多想要他的生活啊。每次看到他毫不犹豫地要回去,就会添加家乡的想念。“老肚,你不想回去,是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他开玩笑说。

家乡这个时候是什么样子呢?其实,我根本不用回家乡,因为我的满脑子里的家乡比看到的家乡更清楚,更直接。不知为什么,每次想起家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别的地方,而是屋后的一所橘子院,橘子的叶子密密麻麻,浓绿;然后,想到那里有我小时候的故事,脑海里出现一条小路,学校,村里的人。家乡是激起一个人回忆的地方,不能依依写下来,只有在脑子里依依过虑。

6.致青春优美散文 篇六

沉醉在迷茫的江南烟雨中,最是喜欢沉思,不知道自己的青春,在何时找寻不见,记不起青春是何时来?又会何时重现?

丢在雨里,还是藏在心间,留在追梦的旅途,还是洒在走过的山川?

当母亲的训导变成嘱托,当父亲的严厉变成期盼,青春就在这样的瞬间走来,若隐若现。

庆幸终于可以一个人远行,也可以实现儿时的心愿,背上行囊,带上青春的豪迈,扯起远航的帆。

欣慰自已,有双翱翔的青春翅膀,给父母一个依靠,给自己一片天。

期待自己,双脚踏上成功的路,给青春一个回答,给自己一个信念。

青春与爱情奏响美妙的旋律,回家的脚步变得蹒跚,那村头,哪老屋前,归来常常成为一种期盼,远航的身影不再那样洒脱,青春就多了一份魂牵。

青春让你成为男人,成为父母妻儿巍巍的山,青春多了些许的牵挂,少了冲动,只因自己已经不在是风度翩翩的少年。

吟咏着古老的歌谣,梦想昨日重现,小心地迈开步履,不再一往无前,回首,再回首,留恋,再留恋……

于是,自己成了当年絮絮叨叨的父母,背榜上,挑着一副沉甸甸的担,爸妈的欢笑,妻儿的天,爱与家庭,羞涩的青春,已经不能将生命装扮。

于是,在一个风雨飘零的夜晚,端上一杯岁月的酒,在苦风中,为青春祭奠。

青山白头,岁月不老,洁白的世界,是青春最好的一张底片,无论人物还是风景,此刻,全家福才是一幅最美的画面。

这画里,有爱有幸福,有青春的磨难,有岁月的芬芳,有花开的春天。

7.浅析现代标志设计中视错觉的应用 篇七

视错觉也称错视, 这种视觉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由于环境的不同, 以及某些光、形、色等因素的干扰, 加上生理上的原因, 人对物体的知觉往往发生错误, 这就是错觉, 人们通常把与物体形状和色彩有关的错觉称为视错觉。”也可以说, 人在观察客观事物时, 基于经验主义或是不正确的参考, 以至客观实际与我们的视觉体验 (即人的主观认识) 产生的不一致的判断与感知。

视错觉是一种错误的视知觉, 它产生的原因有很多, 有因物理性刺激而产生, 有因感性刺激或是心理刺激而产生, 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的是感性刺激而产生的视错觉。如同样长短的一根绳子, 垂直放置要比水平放置显得更加长一些;同样大小的圆形因放置在不同大小的图型周围而显得大小不一;同样面积的白色块要比同样面积的黑色块显得要大些;在同一平面内暖色要比冷色调的颜色显得更加近些。诸如此类客观事实与我们视觉体验产生的冲突与不一致的判断与感知, 我们都称之为视错觉。

现代标志设计的手法有很多, 现代大量的视错应用于标志设计中, 这些视错引起的兴趣点共同吸引着设计师与公众, 公众在追求解开视错的同时也增加了对标志的认识与记忆, 使标志设计起到更好的识别与传达信息的效果。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形的视错、空间视错、光渗视错、色彩视错在现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一、形的视错觉应用

1. 借用文字与形的相似性

利用两种或是两种以上设计元素的相似性, 把它们重新组合为一个新图形, 这个新的图形因外形或是结构上的相似性, 容易产出视错, 引人联想, 使这个新的图形达到“一形多义”的效果。这种利用相似性的表现手法也称“虚拟同构”。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标志设计, 外形宛如一个舞动的人;其中结合了“文”、“京”以及篆体的“龙”字, 设计师们巧妙的把这几个相似的行结合在了一起, 也为这个标志赋予了新的含义:文体现了奥运精神;京体现了举办地点;龙体现了中国人。

2. 利用图形的不完整性

格式塔心理学表示, 当一个不完整的图形或是图形的一部分出现在人的眼前时, 人的心理很快出现一种将它补充完整的愿望, 随着这种愿望的出现, 人们会自觉的凭借自己的经验对这个残缺图形进行补充完整。这种不完整形的出现往往更会引起人们注意力, 更加引人思考, 起到以少胜多更加醒目的作用。

3. 图底转化

“图、底”是图形的两个部分也称“虚、实空间”、“正、负图形”。一般说来“底”是用来衬托“图”的, 通过图底的互换与转化, 密切了图底之间的联系。在标志设计中运用图底转化的手法, 图与底被共同赋予了新的含义。

4. 斜线与弧的应用

斜线介于横线与竖线之间, 横线给人平衡稳定感, 竖线给人增高、上升感, 斜线同时具备横线与竖线的双重效果, 因而它又给人一种特殊的视觉感受。弧线较之斜线更加柔美, 富于张力。斜线与弧线巧妙的应用于标志设计中, 能够使标志设计产生更加奇特的效果, 增加标志符号的内涵意义。

二、空间的视错应用

1. 解构与重组

视错觉最先是以解构的方式应用于设计的, 把一个完整的图形进行肢解和破碎, 使其呈现不完整、破碎的状态。被肢解和破碎的部分按照一定秩序和方式排列起来, 形成一种新的图形。这种新的图形不仅视觉效果得以提高往往还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含义, 提升了设计的趣味性。

2. 多维幻象

多维幻象模拟现代摄影技术中多次曝光成像的技术, 将多个完整的图形相互叠加相互“渗透”, 图形之间互不遮盖, 把一个二维的平面转化为了三维的表现模式, 这样无形中提升了标志图形的层次感, 也提升了设计的可观性。

3. 空间混维

空间混维利用透视原理在二维的平面空间里添加或是删减不同方向的视平线和消失点, 将原来不同的透视空间组合在同一个表现空间里, 如矛盾空间 (空间互悖) , 空间反转等。空间的混维表面是合理的, 而且不容易立刻找出结合点所在, 观看者往往受这种视错的吸引。空间混维的应用增加了标志设计的新奇性和视觉冲击力, 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法。

三、光渗视错应用

光渗视错最先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奥普艺术, 它利用线条、形状以及色彩的特殊排列对视网膜造成的特殊刺激, 这种刺激给人光感或是动感。使得二维的平面空间产生流动的炫目感和闪烁感。在纯粹的形或是色彩的排列中, 这种视错强烈的冲击着人们的视线。

四、色彩视错应用

1. 收缩感、膨胀感

不同波长的冷暖色调通过在眼睛水晶体上成影像的清晰度不同, 因而导致了色彩的收缩感与膨胀感。波长的暖色调在眼睛里成像容易不清晰因而就形成一种扩散性, 给人一种膨胀感;反之, 冷色调给人一种收缩感。这种色彩的收缩、膨胀感, 在标志设计中得以充分的利用。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分析:“如果画两个圆圈并且分别涂上黄色和蓝色, 那你静观片刻就可以看出:在黄色的圆圈中立刻出现了一个从中心向外扩展的运动, 而且明显地向观众逼近。相比之下, 蓝色的圆圈却从观众眼前退回自身, 如同一条蜗牛缩进了自己的螺壳。”

2. 前进感、后退感

同一距离下, 波长较长的暖色调在视觉晶体的内侧映象, 波长较短的冷色调在视觉晶体的外侧映像, 这样暖色调相比较冷色调给人的感觉更加靠近些, 也就产生了色调的前进感和后退感。色彩的这种现象如果合理应用于标志设计中, 就会对整个标志符号的设计起到淋漓尽致的作用。例如:纯色系三维效果的标志设计, 就是利用了色彩前进、后退感的视错效果, 增加了标志的立体感, 提升了设计的趣味性。

色彩视错是必须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 而且绝大部分是由对比引起的。

视错觉在标志设计中的正确应用, 提高了标志的识别性、认知性, 增加了标志的视觉效果, 提升了标志内涵张力, 给公众带来更多的可观性、趣味性和丰富的想象空间。深刻了解应用视错觉, 还能为达到我们设计的预期效果起到更好的调节作用。视错觉在标志设计中应用是变化无穷的, 往往能以少胜多, 由被动变主动。深刻理解利用这种视错觉表现手法, 为标志设计提供更加广阔的设计空间, 更加丰富设计的语言。

参考文献

[1]张雪著.后现代标志设计.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3.

[2]张福昌著.视错觉在设计上的应用.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983.

[3]鲁道夫·阿恩海姆著.[美]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8.错觉不能太积极 篇八

号称中国身价最高的职业经理人因为博士学历的真假再一次成为公众焦点,真相披露、道德评判、校友申辩,职场人最近谈资很丰富。此期间,一位睿智的长者对我说,事态不会发展太大,因为身背假学历的人太多了,虽然假的表现不同,但自己都清楚起码是“不真”,这些人已经是各类精英,他们不会参与到扩大事态的活动中来。中国人传统文化中,讲究“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伪造学历者不仅没有做到“才华宜藏”,甚至蓄意使假,难怪为人鄙夷。

但为什么会出现伪造学历的事呢?沃顿商学院教授理查德·谢尔说,自欺欺人是每个人都有的倾向,这叫PDsitive illusions——“积极的错觉”,喜欢把自己想象得比真实自我更有能力。正常人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积极错觉”:自我提升、控制幻想和不现实的乐观。“积极的错觉”在很多心理学家的眼里是个好概念,我们如果一点儿没有这种积极的幻想,就会显得比较消沉。文献显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教授雪莉·E·泰勒(ShelIevE.TayIor)对患乳腺癌的妇女做了历时两年的研究后认为,在特殊的情况下(如严重的疾病),“积极的错觉不但不是一种调节障碍,而很可能是适当的应对所必需的”。职场中也一样,只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和真实的、可能的情况不要差距太大,积极的错觉是需要的,积极的错觉常常是积极的付出的动力,也是对希望取得积极的成就的模拟。我们常常看到自信不足的人,他们对自己真实的评价经常限制了自己前进的脚步。如实的对自己的评估甚至低估,让他们不容易遭遇尴尬、指责和失败,但也因此而缺乏更多的付出和努力,也就很难获得超常的成就。

9.盼雪优美散文 篇九

雪后,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之类的事情自然不在话下,而那时,最快慰的事情,莫过于在大雪过后,学着《雪山飞狐》里胡斐那般背着大刀徒步穿行在雪山密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白茫茫中,深一脚浅一脚越过原野山林,踩着厚厚的松软的雪地,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心里会感到莫名的舒服,而等到爬上山顶,俯瞰着下面银装素裹的村落,真是唯余茫茫,然后再豪气冲天地吼上几嗓子,这又是多么惬意的事情。然而快慰和惬意之后却犯了愁,不敢回家,因为每次都会洇湿了棉衣棉鞋或是感冒而受到家人的责骂,甚至是关上几天不让出门。

随着渐渐长大,自然不会童心未泯像小时候那样攀山越岭去看雪了,但对于雪的喜爱却丝毫不减当年。在下雪的时候,常常喜欢一个人端坐在地上,看着四周的景物慢慢地改变着自己的色彩,变为浅白,一直到深白。“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看到片片雪花如柳絮般漫天飞舞着,飘飘洒洒的落下,不像落在地上,倒像是化作一缕缕清泉流入了心里。雪下完,天地便成了晶莹的白色一体,而自己也变成一个十足的雪人了。

此时的雪后,也习惯于自己的主角地位被孩童们所取代了,看到一个个雪人戴着红帽傲然挺立于雪堆,看到一发发“炮弹”命中目标,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冻得紫红而又写满兴奋快乐的脸庞,自己心里也有说不出的高兴,却也常常因此而由衷地怀念起孩提的时光来。有时,会有麻雀在树梢上叽叽喳喳,若在以前,这是最恼人不过的了,但此刻却感觉声音是如此的动听,少了春燕的啁啾,少了夏蝉的长鸣,它们仿佛成了这里最后的守望者。

10.乡村片断优美散文 篇十

一河的鸭子刚刚流走,两只桨又划来了一个腰子盆。渔夫划划停停,放下一个个的陷阱,小眼睛狡猾地逡巡着河面上的每一个微波。前来喝水的老牛看不过去,泼喇喇地奔到河心来搅局。渔夫小小的阴谋被识破,气极败坏地连声嘿———嗨!

11.爱搞怪的“错觉” 篇十一

我们的感觉器官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很多人都会认为,它们准确地描述了现实事物。然而,你所看到的是大脑加工后的产物,并不是对现实事物的直接反映。

在这期间,“错觉”协助大脑,在无形中偷走了你的部分视觉影像。

你每5秒钟左右就会眨一下眼睛,除非你刻意关注它,否则你不可能注意到你那不透光的眼皮。眨眼还只是影响视觉的诸多因素中的冰山一角,即使你的眼睛一直睁着,它们也只能获得一小部分的视觉信息。

这中间的真正奥秘在于,视觉系统中存在漏洞。

视网膜的中央密集排列着图像接收细胞,其中有直径约1毫米的密集区域,我们称之为视网膜中央凹,它是感知图像细节和辨别颜色最敏感的部位。

距离中央凹越远,感知图像细节以及对色彩的敏感度就越差。这意味着在某一时刻我们仅能准确地捕捉小部分视觉信息,犹如一个指甲在整个手臂中所占的比例,其他部分只是模糊的单色调图像。

然而,我们的实际视觉感受并非如此。我们的眼睛快速地扫过视觉对象,只用几百毫秒注视某一点,然后就迅速移开了。这样的眼球运动我们称为扫视,它在1秒中有3次,每次能持续200毫秒。

通过每次注视,我们的视觉系统就能捕捉一部分清晰且色彩鲜明的图像,它们通过某种方式整合到一起就产生了事物整体的虚构图像。

视觉系统里的另一个“漏洞”会让你忽略一些本不该被忽略的事情。

视网膜中央凹扫视图像的运动并不是任意的,它是受大脑注意系统支配的。不过,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大多数人不可能一次同时注意4~5个运动的物体。这有时会导致你的视觉系统察觉不到一些在你面前的东西。

比如:一群学生全神贯注地观看一场篮球比赛的电视转播,其间一个人扮成大猩猩从荧幕前缓慢走过,并不时拍打自己的胸脯。结果,一半的学生没有看到从荧幕前面走过的“大猩猩”。

那年下着大雪的除夕,你们一家三口围在火炉旁吃团圆饭,其乐融融。可几年后,你可能会说:“我坚信我的记忆,那天没有下雪,而是一个难得的晴天。”

记忆为什么会发生错误,真实的记忆去哪里了?又是“错觉”在作祟!

原来记忆是可以被改造的。你不可能精确记录你的过去,你的部分记忆常由老照片或父母及兄弟姐妹的谈话所构成,而不是你实际的回忆,换句话说,就是你的记忆存在部分错觉。

这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其实早在30年前,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记忆是容易犯错和受他人影响的,因为你不可能记下每件事情,并对它们进行思考。

记忆就像存放在架子上的一个个文档,每次从架子上被拿下来看过,再放回去时,也许就已经发生变化了。

实验控制下的记忆如此,那么实现生活中的记忆又如何呢?事实上,它同在实验室一样,也容易被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许多人能够回忆当时他们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干什么,并对这段记忆很有信心,但一段时间之后却发生了改变。

“9·11”恐怖袭击事件过后的几天,心理学家调查了大约700人,记录他们当时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如何得知此信息、和谁在一起等问题。一年后心理学家再次询问他们,结果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改变了他们的“故事”,但他们仍坚信他们的记忆非常准确。

你的学习成就如何?假如你各方面都和平均水平差不多,你可能认为还不错。

对自己优点的评价,如智力、诚信度、独创性等,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优于平均水平;而对缺点的评价,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低于平均水平。

这种自我夸大的错觉被称为“优于常人”效应,它无处不在,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很多人甚至认为自己在抵制自我评价过高方面优于一般人。

我们除了过高评价自己外,也会过高评价我们喜欢的人。95%的人认为他们的朋友比一般人更有吸引力、更友好,父母几乎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同龄人更聪明、更有发展前途。

我们有天生的才能去区分“我们”和“他们”。一旦你和其他人建立联系,你就与他们成为一组人,他们对你的评价会高于其他人。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会建立很多联系而加入其他组,这样我们就夸大了自己的长处,忽视了自己的短处。

拥有这些“优于常人”的想法,都不是你的错,因为“错觉”先生来也,“优于常人”效应就是积极错觉家族中的一员,积极错觉会让我们感觉自己与众不同。

12.视错觉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篇十二

视错觉就是当人或动物观察物体时, 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错误的判断和感知。形成视错觉的原因有多种, 它们可以是在快中见慢、大中见小、重中见轻、虚中见实、深中见浅、矮中见高。但他们的最终结果, 都是使人或动物形成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所以, 有效地利用视错觉, 针对性地做出改善措施, 有利于提高日常生活中的认识和识别能力。

2 线条与表现

应该看到, 直线只有长度上的变化, 因而缺少装饰性, 而曲线则既能在弯曲程度上变化, 又能在长度上变化, 因而就有装饰性。只允许人通过的护栏或雕塑等相围合。在步行街的设计中, 一定要妥善解决好停车问题, 可以充分利用步行街外围道路空间或采取地下停车的方式。另外机动车垂直穿越步行街在好多大型步行商业街中都存在如此景象。针对此问题可采取过街立交的形式方便机动车通过或让游人从地下通道穿越机动车道, 而不至于在交叉路口发生交通阻塞。再者就是一定要考虑消防通道, 防患于未然。

2.1 功能多元化

来步行街的人们, 其目的是多种多样的, 除了购物、逛街、餐饮之外, 还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社交、顺便路过等。所以, 过度的商业化会导致公共空间的单一性, 从而减少了对人流的吸引力。如果步行街里的人气不是很旺的话, 那么商家的盈利从何而来。因此, 功能的多元化、综合化会吸引大量的人流进入步行街, 给这里带来人气, 进而就增加了人们在此逗留的时间, 从而也就刺激了人们的消费。功能的多元化、综合化又要求与其相关的综合配套的服务设施要完善, 相关的基础设施也要跟得上。

2.2 尊重地域性

每一座城市因为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地域环境和历年来历史文化的积淀都使它有了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就是它区别于其他城市的自己所独具的东西。在步行街设计上也是一样, 一定要考虑到当地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当地地域资料中, 抽出有关空间的提示, 从而意识到自己与各种物件的距离。视网膜是视觉的核心, 它是一片平面的薄膜, 获得的物象是平板而缺乏立体感的。所以知觉需要组织起其他信息, 才能做出对深度的感知。人类的眼球天赋就有辨别立体深度和距离的本能, 因为人类是用双目平排而视。同时通过外物在视野范围中所形成的物象大小, 以及排列或表现的状态, 认知该物与人们的距离。甚至可通过形状及色彩获得有关距离的资料。在建筑设计中, 很多时候可能为了产生特殊或更佳的效果, 也可能是为了改善某种缺陷而利用视错觉, 但需要注意的是, 视错觉的利用, 不能泛滥, 大量过分地使用视错觉, 会引起视幻觉。视幻觉就是视觉出现毫无事实根据的想象, 它是一种不健康的视觉状态。正是因为这种原因, 在建筑设计中, 使用视错觉, 应对使用的处理做出正确的交待, 要让人知道它是经过处理的, 而他们知道后又能不影响感知的享受, 这是视错觉利用的一个关键问题。正确利用视错觉, 对于视觉效果和实际的使用, 都是有很大益处的。

4 结构、表面、质感

有的建筑结构会给人以速度感。有的建筑结构富有表现力, 唤起强烈的情感。大自然揭示了成长中事物的质感, 是建筑师把质感结合到了结构中去。建筑结构的特性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鼓励为人类提供蔽身之处为己任的建筑师。折衷主义的或派生的建筑与代表性的立面过分有关, 并往往忽视了内部的组合, 偶尔还“留下”了形状古怪的空间——而优秀的现代建筑则依赖于实用的结构, 这些建筑的内部应该同外部一样从美学的角度受欢迎。

5 视错觉与节奏

建筑师考虑到人类眼睛的感受能力。要预期人类的眼睛如何做出反应, 需要大量的经验和研究。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 即人类的眼睛首先接受的是某些显著的特征, 即使是这样一种提法也还得留有一定的余地, 尤其是因为其他因素, 例如心理方面的因素, 也能对眼睛的反应产生重要的影响。再举一个例子:在一定距离上的要求。因而, 有关建筑风格方面的知识应该与视错觉观点结合起来, 才能领会建筑中的以令人快慰的关系、完美地构成的空间的含义, 这种关系有时是显而易见的, 有时是隐秘的或不显眼的, 有时是有待去发现的———其中充满了力量和紧张。历史上的建筑在这些方面对人们大有教益, 现代建筑更是如此。现代的设计不必受制于古典的准则和传统的构图, 而是以空间和节奏通过各种形式和尺寸的单元, 砌叠、块面的组合进行大量实验, 但始终是与现代生活的基本需要相结合, 并且是满足审美要求的。在优秀的建筑中, 建筑材料是被视为表现使用要求和美学原理基础的。尽管建筑的存在是为了提供蔽身之处, 但在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里, 它还将意味着生活的组成部分, 意味着一个以合法权利而存在的艺术形式。

6 创造性的光与色

在建筑设计中, 将光和色彩与形式结合起来的能力往往是关键。暖色与冷色往往是通过光来加以“结合”的。在建筑设计中, 形式的涵义———尺寸、形式和材料多半得到了意识的强调, 并以逻辑思维进行计划, 色彩则也在较多情况下是在无意识中运用的, 是通过直觉这种色彩感来使用的。在现代建筑中, 完全是由现代绘画所发现的平面对色彩节奏的产生也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将纯色彩的平面揉合到建筑的节奏与结构中去, 既有和谐的效果, 又能给人以新奇感。“色彩结合”不仅仅是一种约定俗成, 而且也是个习惯问题, 正如在建筑领域所看到的不断变化着的色彩结合那样, 往往是个急剧产生的习惯问题, 认为“蓝色和绿色不应人目”的这种观念在今天看来几乎是没有根据的, 而柯布西耶在后期立体主义时期将褐色与蓝色结合起来的革命, 现在也完全被建筑设计所接受了。光与色的透明效果在许多领域中为视错觉艺术家和建筑师所探索, 如用于建筑物上窗户的布局, 或用于显露某种气氛的远景等。

(上接221页) 为建立我国现代企业制度、规范

摘要:介绍了视错觉的概念, 对建筑设计中如何利用视错觉的价值进行了讨论, 论述了如何从结构、表面、质感、节奏、色彩等方面应用好视错觉, 以促进视错觉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使建筑物更加和谐, 更能给人以新奇感。

上一篇: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下一篇:初三化学寒假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