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临床经验总结

2024-09-30

跟师临床经验总结(通用8篇)

1.跟师临床经验总结 篇一

不忘初心,仁心仁术

(跟师总结)

指导老师:王静主任

时光如梭,转眼跟王静老师学习已经一年。从以前的有点儿懵懂到现在的思路比较清晰,这一切都要感谢王老师和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否则我们基层医生提升自己的业务是很慢的,现在我们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一边为患者服务,一边为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真的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模式--师傅带徒弟,把中医传统文化从基层生根发芽。

我的老师对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比较擅长,因此我学到了很多这些疾病方面的经验知识,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胀),心悸,胸痹等治疗尤为突出。她精湛的医术受到了附近居民的赞许,有很多患者都是慕名而来。曾有一个市区的慢阻肺的患者来找王老师看病,男性,72岁,主诉:喘憋1周加重。现病史:患者6年来每到冬季易发喘憋,喘促气急,端坐呼吸,不能平卧,1周前喘憋加重,大汗,喉间痰鸣,色黄,不易咳出,故来诊。既往:慢支肺气肿病史30年,高血压病10年,无药物过敏史以及传染病史。其他情况:无特殊。体格检查:体温36.8°C脉搏112次/分 呼吸30次/分,喘憋状,口唇紫甘,四肢冷,颈静脉稍怒张,桶状胸,双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112次/分,未闻及杂音,腹部软,双下肢可凹形水肿,舌质偏淡,脉滑。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肺型P波,血常规,白细胞稍高,C反应蛋白稍高,肺功能低下。初步诊断:西医诊断依据:根据症状、查体检查诊断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不全。中医辩证分析:老师说到,根据症状可以诊断为肺胀,虚喘,复感外邪,肾气虚亏,日久肺肾俱虚导致心气心阳虚弱而喘。诊断为喘证,正虚喘逆。治法:补气温阳,滋肾平喘。方药:党参20附子6黄芪20炙甘草10山茱萸10冬虫夏草6五味子10蛤蚧6生龙骨30生牡蛎30,水煎服,日一剂,避免受凉。同时收入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住院一周后,好转出院。王老师告诉我们这样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区分是实喘还是虚喘,并且一定要中西并治。这样的患者不计其数。老师说了,不管任何疾病都不要拘泥于单纯的西医或者中医,如果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话,就一定要用。因为我们医生的最终目标是为患者解决病痛,并让患者少花钱。老师总是对我们说,任何疾病都要考虑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把症状改善减轻其痛苦。老师永远为患者考虑,这就仁心,一个医生的必有的心。我们当初为什么来做医生,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我的老师做到了,这是我永远遵循的方向,医者仁心。

还有就是我们要提高动手能力,望、闻、问、切四诊的锻炼。每次老师都会示意我们看舌像和舌下脉络,让我仔细的体会指尖下的脉象。中医的四诊绝对不是简单地一照、一查,就可以就可以取代的“高级技术”。必须把过去的知识,与当下的病症结合起来,与患者即时、随机地进行交流才能获得。同时,能够被准确表达,记载于书本上的“明知识”只是一小部分,人类更多的知识,是那些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东西。俗语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通过跟师学习,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才会掌握中医的精髓。在望诊上尤其重视望舌,临床实践证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而又鲜明,它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情的浅深、预后的好坏,都能较为客观地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成为医生诊病的重要依据。若见淡白舌,多是气血两虚或者阳虚;若见红舌,多是热证。若见紫舌多是血行不畅。临床需仔细观察,以便获取准确信息。至于脉诊,首先要掌握脉象特征。如浮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表浅,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如水漂木。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沉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较深,轻取不应,重按使得,如石沉水底。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里。掌握了脉象特征之后再在临床中细细体会,最好在切脉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先从浮、沉、迟、数、弦、细、洪脉等几种常见的、简单的脉象入手。其次要经常体会。学习切脉好比打球,强调“手感”,必须持之以恒,经常有意识地训练,久而久之,必有所悟。记得有一次跟着老师上门诊时,老师指着一位高血压的老人要我诊脉,看是什么脉象,怯怯地说“脉好硬,像绷紧的绳子一样”,老师笑着说“像绷紧的绳子不就是弦紧脉吗?”我才恍然大悟,弦脉不就是“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吗?从此以后对于弦脉就不陌生了,而且体会到见到中老年人弦脉,特别是左关脉弦劲有力,直上寸口,多半是肝阳上亢,甚至肝风欲动的前兆,必须大剂量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之品方可防患于未然。

每天跟师出门诊都做好病案记录,记录的原则是能详则详,包括舌脉,以备以后查阅。一些常见病可以简单记录,对于疑难病、罕见病则要详细记录,包括老师药物用法都要详细记录。认真做好病案记录是收集原始资料最好的途径,每当我临床遇到棘手的疾病时,总把以前记录的病案重温几遍,往往茅塞顿开,找到一些好的解决办法。总之,视患者如亲人,体贴患者,这样患者才会更好的配合你,让你做检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最后,要“用心读书,用心看病,用心总结,用心做人”。这些读书、临证、做人的经验是我们在课堂以及书本上很难学到的。向老师学习,做一个不忘初心,仁心仁术的基层医生,为百姓们把好健康之门。

2.跟师临床经验总结 篇二

关键词:鼻出血,鼻内镜,止血

功能性鼻内镜器械在我国已经普及, 鼻内镜下对鼻出血病人的鼻腔、鼻咽部进行检查, 确定出血点, 并对出血点作出处理, 作为治疗鼻出血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手段, 临床上, 能否准确找到出血点, 并且适当处理, 是其关键, 下面就我科2004年1月1日~2007年6月31日收治的鼻出血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供同道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04年1月1日~2007年6月31日, 我科住院部收治鼻出血病人共169人, 13人因作填塞等对症治疗后没有再次出血, 患者拒绝进行鼻内镜检查, 剔除在本次总结之外。156例病人进行了鼻内镜检查, 男112人, 女44人, 年龄最小9岁, 最大88岁, 平均52岁。出血量 (门诊收入院时估计出血量) 最少50ml, 最多1 200ml, 平均出血量158.12ml。125人曾经在门诊做过1~3次前鼻孔、鼻腔或鼻咽部填塞治疗, 31人没有做过填塞处理。

1.2 治疗方法

鼻出血病人收住院以后, 均安排内镜检查, 检查方法:丁卡因肾上腺素混合液棉片 (百分之一丁卡因10ml配千分之一肾上腺素1ml) 行鼻腔表面麻醉收缩粘膜, 进行鼻内镜检查, 鼻内镜采用带摄像的内镜系统, 止血设备:射频治疗仪、双击电凝、电刀、带有吸引功能的双极电凝。

1.3 结果

出血病人一般情况见表1。

(1) 鼻出血出血部位:嗅沟区 (颈内动脉供血区) 41例 (31.8%) , 颈外动脉供血区即:后鼻孔区27例 (20.9%) , 下鼻甲出血区5例 (3.9%) , 鼻底血管4例 (3.1%) , 鼻中隔中下部12例 (9.3%) , 鼻腔前端顶部2例 (1.6%) , 下鼻道外侧壁21 (16.3%) , 利特尔氏血管区11例 (8.5%) , 鼻咽部3例 (2.3%) ;鼻咽纤维血管瘤 (混合供血) 3例 (2.3%) 。 (2) 鼻出血病人伴发疾病:鼻中隔偏曲19例 (12.2%) , 鼻息肉鼻窦炎5例 (3.2%) , 高血压病41例 (26.3%) , 糖尿病6例 (3.8%) , 鼻窦炎手术史5例 (3.2%) , 鼻咽癌放疗史6例 (3.8%) , 出血性休克4例 (2.6%) 。156例病人共进行了187次内镜检查, 129例病人发现明确出血灶, 27例病人没有发现出血灶。129例发现出血灶的病例中, 16例进行了2次鼻内镜检查, 6例进行了3次鼻内镜检查, 1例进行共4次鼻内镜检查。根据《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对鼻腔血管供应的解剖描述[1], 发现鼻腔颈内动脉供血区出血41例, 占发现出血灶病例31.8%;鼻腔颈外动脉供血区出血85例, 占发现出血灶病例65.9%;鼻咽纤维血管瘤列为混合供血3例, 占发现出血灶病例2.3%。3例在内镜下未能发现出血点住院过程中反复出血, 2例在鼻内镜下发现出血点但出血量较大, 内镜下不能成功止血, 以上共5例经股动脉穿刺一侧上颌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其中2例在栓塞后仍反复出血, 但出血量较介入前明显减少, 再次进行鼻内镜检查, 发现出血点, 行鼻内镜下止血治疗, 此2例均为嗅沟区出血。1例鼻咽癌放化疗后鼻咽部复发确诊为破裂孔区颈内动脉大出血, 后经颈内动脉栓塞后成功止血, 2个月后死于全身并发症。过去曾经做过一侧颈外动脉结扎2年后同侧鼻腔出血1例, 最后确诊为嗅沟区出血。1例作一侧前后鼻孔填塞后出现鼻心反射引起神志淡漠, 脉搏减慢, 血压下降, 全身湿冷, 符合休克诊断, 在解除前后鼻孔填塞后休克症状缓解。全部病例随诊观察3个月, 内镜下止血处理过的病人确诊在原发出血点复发出血2例, 除1例射频治疗后利特尔区鼻中隔穿孔外, 无发现其它并发症。

2讨论

内镜下治疗鼻出血具有视野清晰, 暴露病灶明确, 处理精确, 减少填塞对正常粘膜损伤, 避免血管结扎对其他组织器官供血造成障碍的优势 , 关键在于提高检查的阳性率和作出适当的处理[2]。

笔者在鼻内镜下检查鼻出血病人找到出血点的成功率为82.7%, 后农生报道为59%[3], 古家庆等报告为92.2%[2]。田勇泉认为老年人鼻出血部位多为鼻腔后部吴氏鼻-鼻咽静脉丛[4], 本样本从内镜下发现出血点的部位构成上分析, 未支持这种结论。

在治疗中体会到, 嗅沟和下鼻道外侧壁是寻找出血的难点, 共发现41例嗅沟区出血, 占发现典型出血点病人31.8%。下鼻道由于比较窄, 收缩幅度较小, 全段暴露不易, 往往容易被检查者忽略, 共发现下鼻道外侧壁出血21例, 占发现典型出血点病人16.3%, 谢宏武等报道10例[5], 占其报道病例数的18.9%, 王丽等报道33例[6], 占其报道病例数的11.4%。下鼻道的出血位置一般在下鼻道的中后段外上壁, 该位置往往被下鼻甲游离缘遮挡难以暴露, 建议操作者增加下鼻道放置棉片的次数, 以增加下鼻甲的收缩幅度, 可使用30°镜及70°镜帮助观察, 直的止血器械一般难以到达该位置, 建议可选择带弯头的止血器械进行止血。样本中伴有高血压病病人41例, 占病例总数26.3%, 在所有高血压病患者中, 30~50岁因鼻出血为首发症状确诊高血压病11例, 占总病例7.1%, 提示临床医生在治疗鼻出血同时, 关注排除和治疗全身性疾病。

如何能提高内镜下鼻出血出血灶的检出率?笔者认为 (1) 入院时如果病人正在出血, 尽量安排急诊进行鼻内镜检查, 出血时进行内镜检查容易找到出血点; (2) 拆除填塞物时, 循序渐进, 如果采用多块填塞物填塞的情况下, 拔除一部分检查一部分, 能帮助初步了解出血的大致区域; (3) 鼻腔无填塞过或拆除填塞物后, 在无麻醉无收缩鼻腔粘膜的情况下, 尽量不要碰触鼻腔粘膜进行内镜检查, 容易发现出血的源头; (4) 吸取鼻腔分泌物时, 注意分辨血凝块的根源部, 对源头的区域进行详细寻找, 一般能找到出血点; (5) 注意真正出血点与填塞、操作损伤的鉴别; (6) 开始时鼻腔后段暴露不良时, 使用棉片表麻收缩粘膜, 尽量逐步推进, 不要一下子将棉片塞到后端, 这样有时会使出血的血管因收缩而停止出血或将出血的痕迹擦去, 影响出血点的检出率; (7) 下鼻道外侧壁和嗅沟后段的出血灶容易被忽略, 如果没有发现出血点而上述结构又暴露不良的情况下, 多收缩1~2次该处的粘膜有时候就能发现异常情况; (8) 没有发现明显出血点的情况下, 对于吴氏静脉丛区和鼻腔底部血管走行不连续的“断流”现象有可能就是出血点; (9) 因鼻中隔偏曲导致出血区遮挡时, 可考虑同时作鼻中隔偏曲矫正或中鼻甲骨折移位处理, 笔者所处理的所有病例中有1例做了中鼻甲骨折移位[5]; (10) 在不损伤粘膜的情况下, 可用吸引器不碰触鼻腔粘膜的情况下在鼻腔粘膜上吸引以诱发出血。

鼻内镜下找到出血点后采用的止血设备有射频治疗仪、双击电凝、电刀、带有吸引功能的双极电凝、对平坦容易暴露的区域, 可以选择电刀、双极电凝进行处理, 对于后鼻孔区域的出血点, 有时双极电凝和一般的电刀不容易到达或虽然能到达但出血点遮挡在鼻甲后面而不能准确处理病灶, 可选用长电刀头或射频治疗仪进行处理, 选用长刀头时, 须注意包裹过长的刀头露出部分, 以免损伤到正常的鼻腔粘膜, 射频治疗仪的优点是其治疗刀有不同的角度供操作者选择;对于下鼻道外上侧壁、中下鼻甲后端遮盖部位、嗅沟后段的出血点, 会选用弯的鼻窦吸引管配合电刀进行止血, 方法是吸引管外部包以适当大小的输液延长管, 吸引管头部露出约3~4mm, 吸引管尾部与吸引胶管连接处留出1~2cm空间, 为电刀接触区, 即可一边吸引一边由助手用电刀接触吸引管尾部与胶管连接部分的空间, 让电刀的能量传送到吸引管头部以电凝出血处, 这种方法使用弯的吸引头时可起到方向管的作用, 可以处理包括下鼻道外上侧壁、鼻甲阻挡部位的后端、嗅沟中后段等相对难以处理区域的出血灶。

参考文献

[1]黄选兆, 汪吉宝, 等.实用耳鼻咽喉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98-99, 180-195.

[2]古庆家, 秦学玲, 梁传余.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64例临床分析 (J)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2, 9 (6) :325-327.

[3]后农生.69例鼻出血鼻内镜下查找出血部位的临床分析 (J)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5, 19 (11) :516-517.

[4]田永泉, 主编.耳鼻咽喉科学 (M) .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67-70.

[5]谢宏武, 包小庆, 陈玉赞, 等.隐蔽部位鼻出血的再认识与治疗 (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6, 41 (4) :305-306.

3.跟师临床经验总结 篇三

【关键词】 益气化瘀;子宫异常出血;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 R271.1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17(201)1-0034-02

导师李颖教授为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名中医,笔者有幸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导师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金代医家刘河间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妇人胎产论》中首先提出经水过多的病名,谓“治妇人经水过多,别无余证,四物内加黄芩,白术各一两,对本病的病机以阳盛实热立论,治法重在清热凉血,并辅以养血调经。元代《丹溪心法·妇人》认为本病病机为“血热,痰多,血虚。《沈氏女科辑要笺正》:“经事延长,淋漓不断,必当潜藏龙相,封固滋填,非仅清血热所能有济。清代《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调经门》:“经水过多,清稀浅红,乃气虚不能摄血也,若稠黏深红,则为热盛有余[1]。从文献上看,多数医家认为子宫异常出血为阳盛血热妄行所致。导师李颖教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独到的体会,在多年临床中发现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除出血量大,血块较多,出血时间长时常伴色暗红外,还兼有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弦或沉滑,且伴有头晕无力,气短懒言,心慌,面色发白,手脚冰凉等一派气虚之证,故认为子宫异常出血以气虚兼夹血瘀为多见,而表现为虚实夹杂的特征。多因忧思劳倦伤脾,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而致气虚,气虚无力运血而成瘀;或肝郁日久,气机不利,气滞则血瘀;或因热灼津少或寒凝经脉而成瘀;或手术后气血俱虚再伴瘀血残留,冲任瘀滞,新血不得归经[2]。现代医学认为:当机体受到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诸如精神过度紧张、情绪变化、环境气候改变、营养不良、贫血、代谢紊乱、甲状腺、肾上腺功能异常时均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调节异常[3],导致子宫异常出血。

2 治则与用药特色

导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活血消癥,益气调冲的治则,气虚无力行血,血滞胞宫,新血不能归经,致出血量多,气随血耗,则气虚日甚,如此反复,恶性循环,子宫异常出血日益加重。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处于气不摄血的状态,故不宜大剂量攻伐,故以益气调冲为主,气充则能摄血,气足则能运血,使瘀血散去,新血得以归经,冲任才能固摄,异常出血才能停止。兼以活血消癥,取以补于消之上,消于补之中,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主要应用药物有:黄芪、白术、半枝莲、当归、益母草、三七、红参、炒升麻、败酱草、黄柏等。其中黄芪补益脾肺之气,脾气健运则可运化瘀血,瘀血去而新血生;白术补中益气健脾和中;半枝莲散瘀止血;当归养血活血;益母草活血去瘀;三七散瘀止血;红参摄气补血;炒升麻升举阳气;败酱草去瘀排脓;黄柏清下焦湿热。本方着重益气药物的应用,使气能摄血,气能运血,使瘀血散新血生,冲任调而血止,从而达到止血散瘀的目的。导师对此类子宫异常出血疾病禁止使用炭类止血药,而是使用具有活血、止血双重作用的三七、丹参、三棱、桃仁等,一则促进宫腔内瘀血及残留组织随经血排出使子宫内膜脱落完全,有助于子宫正常收缩功能的恢复,二则促使炎症的消散和吸收[4]。全方重在益气,气足则宫缩有力以排出瘀血,使得新血归经,同时兼以化瘀以迅速止血。另外导师认为在治疗本病时不仅要有正确的辨证论治,还要结合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及饮食偏好,嘱其生活规律,忌辛辣油腻生冷之品。现代医学在治疗上首选诊断性刮宫,其次是应用大量的激素药物以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但不能解决其根本问题,以后有再次出现子宫异常出血的可能。

3 治验举例

朱某,女,27岁,2013年11月20日初诊。主诉阴道异常出血20余天,患者于出血10天左右时曾服西药止血药,但出血量无明显减少,每日需用卫生巾~8片,自觉神疲乏力,心慌气短,腰酸困,今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门诊,查体:精神差,面色无华,口唇及眼睑粘膜苍白,舌体胖大,舌质淡暗,苔薄白,脉细缓。妇科检查:外阴为已婚未产式,阴道畅,宫颈光滑,无宫颈举痛,子宫前位,活动可,无压痛,阴道内经血色暗红,有小血块。血常规:红细胞:3.0×1012/L,血红蛋白:82g/L。B超:子宫78 mm×37 mm×46 mm,内膜:13mm,宫腔分离2.8mm,内有液性暗区,左侧卵巢32 mm×21 mm,右侧31mm×18 mm。诊断:中医诊断:月经过多,气虚血瘀型;西医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出血性贫血。治法:益气调冲,化瘀消癥。方药:黄芪0g,白术20g,当归20g,半枝莲30g,杜仲20g,炒升麻10g,益母草30g,败酱草30g,白芍1g,三七10g(另包冲服),红参1g,山萸肉1g,枸杞20g,甘草10g。水煎服,日一剂,连服7剂。

二诊:2014年11月26日,服上方剂后,月经量明显减少,现每日需用卫生巾1~2片,经血色暗,诉神疲乏力及心慌等症状缓解,仍有腰酸困,舌体胖大,舌质淡暗,苔薄白。守上方,其中黄芪改为40g,山萸肉改为20g,枸杞改为2g,甘草改为炙甘草10g。中成药:复方阿胶浆口服液:1支 BID PO。

三诊:2014年12月1号,患者诉服上方第4剂时阴道出血止,无明显乏力腰酸困等症,给予中成药:益血生胶囊:4粒 ID PO,血府逐瘀胶囊:2粒 ID PO,复方阿胶浆口服液:1支BID PO。巩固治疗。1天后复查血常规红细胞:3.6×1012/L,血红蛋白:123 g/L。B超:子宫78mm×37mm×46 mm,内膜6.2mm,左侧卵巢32mm×21 mm,右侧31mm×18 mm。近一年随诊未再复发。

按语:子宫异常出血一定得先排除妇科恶性肿瘤,准确辨证,预防恶性并发症的发生,导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以调补冲任气血为主,兼活血消癥,中药为主配合中成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87,96,101,106

[2]:牛建昭,李颖,李荣.月经病防治与调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86

[3]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

[4]李颖.丹七化癥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及药效学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3.

4.跟师临床经验总结 篇四

饥饿性腹泻是一种由于进入食物太少而引起的腹泻。进入食物太少,患儿总是处于饥饿状态促使肠蠕动增快,患儿进食量越受限制胃肠内食物越少,饥饿性肠蠕动越明显。伴随蠕动,肠壁上的腺体分泌增多,于是出现腹泻。

饥饿性腹泻多见于体质差或有慢性病的患婴,家长唯恐消化不良,过多的忌口,过分的限制饮食量或只让饮汤水之类,由此产生肠蠕动增剧,排除稀清粘液便。家长误认为炎性大便,进一步加以限制饮食量,造成恶性循环,加剧了病情。

此腹泻临床特点:排便次数频繁但量少,多呈黄绿色松散便或棕色粘液便,内含奶块,主要成分为肠道分泌物。

近日接诊一腹泻患儿,男,6个月,前几日因腹泻去某院就诊,检查:大便常规示:白细胞极少,脂肪球少许,此患儿在某院治疗后仍腹泻,后经推荐来我院推拿科于娟教授门诊就诊。此患儿病情如下:主诉:腹泻6天,现症见:患儿腹泻一日5—6次,量少,质稀,水多,有粘液,有奶瓣,色绿,味臭如败卵,矢气多,味臭,小便黄,纳少,眠不安。检查:面色晦滞暗黄,舌淡苔白稍厚,指纹滞。初步诊断:泄泻(脾虚湿阻)处方:分手阴阳(阴重)、清大肠、清补脾、清揉板门、顺运八卦、四横纹、小横纹、清小肠、小天心、清天河水、二马、脾胃俞、足三里等穴位。第二日复诊,患儿自昨日推拿后腹泻仍次频,质稀,量少,色绿,偶见粘液,味稍酸臭,精神可,睡眠好转,纳可。为什么大便仍次频呢?研究生不解,遂问导师。针对患儿复诊情况,于娟教授又耐心的重新仔细询问患儿家长患儿的病史,发现患儿家长怕患儿食积,长期对患儿饮食量进行控制,近日由于患儿腹泻,家长更加严格地控制患儿饮食量,每天只喂养患儿少许母乳、鹌鹑蛋半个及米汤少许,故直接导致患儿腹泻病情更加严重。因此诊断此患儿是由于家长过度控制饮食造成的临床上罕见的饥饿性腹泻。于教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继上方去掉清天河水,清补脾改为补脾,清大肠改为清补大肠(清三分之一,补三分之二),清揉板门改为揉板门,同时指导患儿家长每餐要逐步增加患儿饮食量,保证合理饮食,并给予患儿口服ORS(补液盐)。

第三日复诊,推拿后患儿大便质地改善,其余情况均好转。

第四日复诊,推拿后大便4次,正如于娟教授所预测到的一样,大便质地正常,食欲明显改善。

推拿后随访,随着患儿家长逐步给患儿增加饮食量,患儿大便恢复正常,食欲正常,精神状态好。

5.跟师临床经验总结 篇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 共选择子宫增大如孕期10~12周、活动度好、阴道宽松的非脱垂病变子宫患者120例, 均无腹部手术史, 其中子宫肌瘤100例;合并卵巢囊肿36例;子宫肌瘤合并腺肌瘤20例。年令32~75岁 (平均48岁) 。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2d改吃流汁钦食, 以作肠道两天的准备;术前一天就超前静脉内给抗生素, 一般首选的是青梅素类药物, 如对于青梅素的药产生过敏者, 再选择其他的抗感染药;术前每位患者都要经B超检查, 以了解患者腹腔内情况, 尤为是要绝对排除宫颈、子宫内膜、卵巢等恶性病变;还应均于术前超声测量子宫大小及肌瘤的形态、部位、大小和数量, 术前阴道冲洗上药3d;术前除行肠道准备2d外, 入手术室前1h还要用1000mL的温生理盐水灌一次肠。

1.2.2 手术方法

(1) 患者入室麻醉好后, 采取膀胱截石位, 下肢充分外展, 臀部超出手术部床约约8~10cm, 调整手术床, 将患者臀部高度调整到略低于手术者肩部水平;然后用碘伏消毒会阴部、外阴、阴道后、铺消毒巾。 (2) 小阴唇外展缝合, 纱布覆盖肛门口, 以治疗巾覆盖阴道口水平固定。 (3) 导尿后用宫颈钳钳夹宫颈并牵拉住宫颈。于膀胱宫颈间隙及直肠宫路颈间隙注射1∶30垂体后叶素30mL, 环形切开阴道壁宫颈附着处的黏膜。 (4) 上推膀胱达子宫膀胱腹膜反折。 (5) 打开后穹隆、进入腹腔。 (6) 钳切缝扎子宫主骶韧带。 (7) 上推宫旁组织、暴露子宫动脉。 (8) 钳夹、切断、缝扎子宫动脉。 (9) 上推子宫动脉断端过阔韧带无血菅区。 (10) 充分剪开阔韧带前后叶。⑾翻出子宫、在两侧宫角处切断, 断端双重缝扎。⑿若子宫过大而不能直接翻出时, 可将子宫切碎, 逐块取出。⒀检查止血, 缝合阴道断端, 盐水冲洗阴道, 碘伏再次消毒, 填塞干纱布2块。

2 术后处理

术后回病房卧床休息, 第二天可改吃半流钦食, 继续静脉给抗感染药4~5d, 24h拔除导尿管, 第4天恢复吃普食。结果:120例非脱垂病变子宫全部经阴道切除成功, 无1例损伤膀胱、直肠或中转开腹。手术时间 (60±10) min, 出血 (200±65) mL, 切除子宫 (450±50) g, 单个肌瘤最大直径5cm。平均住院时间 (7.0±2.2) d。36例施行单侧或双侧附件手术。无阴道裂伤, 。术后2个月后随访, 阴道残端愈合好, 均无息肉发生。

3 讨论

3.1 患者臀部超出床午节8~10cm和纱布复盖肛门口, 目的是预防万一肛门有排泄物不致於污染手术床、患者背部和手术野;

术前超前一天运用抗生素, 目的是为了加强术后运用抗生素的效能;臀部抬高15度 (头低于15度) 床的调整接近手术者的肩, 便于手术者手术的操作进行。

3.2 手术适应证

非脱垂病变大子宫体积小于孕12周、质量在500g以下, 经阴道切除子宫是安全的。随着阴式手术器械及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 以及手术医师经验的积累, 切除子宫体积如孕10~12周大小也是安全可行的[1]。因此, 子宫大小已不是阴式手术成功与否的一个绝对因素, 子宫的活动度、阴道弹性、骨盆宽度则更为重要[2]。有文献报道如孕22周, 质量2600g子宫经阴道切除[3]。当子宫活动度好时, 即使子宫体积大, 因宫体能在麻醉后被牵拉至阴道口, 在良好的暴露下, 也能完成手术。但当切断主骶韧带后, 由于前壁肌瘤位置低而发生嵌顿时, 无法使宫体下降, 可先离断空间大的一侧子宫动静脉, 使用光源拉钩, 放置于肌瘤的前上方, 以耻骨为支点, 向外压出、暴露肌瘤, 电切取出肌瘤后, 可顺利牵拉下子宫, 完成手术。本组资料子宫均大于10孕周, 活动度好, 阴道、骨盆宽敞。其中20例合并子宫下段的前壁大肌瘤, 最大直径约6cm, 我们均采用此方法, 顺利切除子宫, 切除子宫质量达500g。

3.3 手术技巧及注意事项

我们除严格按照非脱垂子宫经阴道手术操作, 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术野暴露充分, 防止污染;术前除会阴体缝合纱布遮盖肛门, 还应以治疗巾覆盖阴道口水平以下超出手术床面8~10cm, 防止术中术野污染。考虑子宫体积大, 为防止游离子宫取出困难或阴道壁裂伤, 我们可推开膀胱, 倒“T”形切开阴道前壁2cm以扩大手术切口;在上推膀膀时一定要将两侧膀胱宫颈韧带剪断, 这样才能将输尿菅推离;打开子宫后穹隆时要注意位置;止血要彻底;再一次结扎子宫动脉最好是结扎而不是缝扎;要充分的剪开阔韧带前后叶;阴道断端的缝合不可过密。

3.4 大子宫切除的技巧

术前要充分了解子宫肌瘤及腺瘤的位置 (通过B超了解) , 有利于手术的操作;可先切除宫颈, 以减少污染, 将一侧宫角离断, 然后分块切割。

3.5 禁忌证

宫颈及子宫肿块是恶性者;有严重的阴道瘢痕、阴道狭窄者;有过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吏、有严重的阴道瘢痕狭窄患者。结论:因为行阴式切除非脱垂病变大子宫不但患者所受痛苦少、术后恢复快, 而且术后腹部无瘢痕, 并且又大大地节省了不少的医疗费用, 所以非脱垂病变大子宫在条件具备 (子宫大小在10~12周、术前通过检查确论无妇科恶性病变) 行阴式切除术不但可行, 而且应为首选。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脱垂病变大子宫经阴道切除的临床经验, 并供同道借鉴、探讨和研究。方法 收集并回顾性分析射阳县人民医院於2005年1月至2011年月日1月收治的120例病变子宫 (如孕1012周大小) 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均顺利经阴道完成手术, 平均手术时间 (60±10) min, 出血 (200±65) mL, 切除子宫称重 (450±50) g, 平均住院时间72.2d, 术后67周复诊:阴道切口愈合均很好。结论 非脱垂病变大子宫 (>孕10周) 如子宫活动度好, 耻骨弓角度大, 阴道宽松, 通过熟练的操作技术, 施行阴道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病变子宫,阴式切除术

参考文献

[1]鲁永鲜, 张素梅, 刘昕, 等.大子宫经阴道切除术25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9, 34 (8) :453.

[2]鲁永鲜, 刘昕, 张素梅, 等.非脱垂大子宫经阴道切除98例临床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1, 26 (5) :383-389.

6.跟师临床经验总结 篇六

[关键词]肝衰竭;清热解毒凉血法;乙肝病毒;中西医治疗2006年我国《肝衰竭诊疗指南》将肝衰竭定义为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并将其分为四类: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我国是以乙肝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最为常见。乙肝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属中医学“急黄”“瘟黄”范畴,中医基本病机为热毒炽盛,本研究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法,及早急投重剂之清热解毒凉血方口服同时应用自创的蘡薁合剂保留灌肠,多途径给药,观察并总结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热毒炽盛型乙肝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中西医治疗组30例,西医治疗组34例,均经伦理委员会通过及患者知情同意。中西医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9~76岁,平均(67.5±3.2)岁;西医治疗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8~81岁,平均(69.4±4.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西医治疗组仅给予西医内科综合治疗,中西医治疗组在西医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凉血法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西医基础治疗:予异甘草酸镁、谷胱甘肽静滴保肝降酶,促肝细胞生长素静滴促肝细胞再生,拉米夫定片[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H20030581]口服抗病毒,门冬氨酸鸟氨酸静滴改善氨基酸代谢,GIK组静滴以补充能量,白蛋白静滴支持治疗。中医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利湿退黄。清热解毒凉血方,具体处方为:川黄连10g、绿子芩10g、龙胆草10g、蚤休6g、败酱草20g、板蓝根20g、蒲公英30g、栀子根60g、绵茵陈30g、广郁金10g、白花蛇舌草30g、乌元参15g、水牛角30g、生地黄30g、甘草5g;辨证加减:恶心呕吐者酌加姜半夏、竹茹;腹胀者加厚朴、枳实;舌苔厚腻者加藿香、白豆蔻、佩兰。蘡薁合剂保留灌肠,具体处方为:蘡薁100g、赤芍60g、虎杖30g、大黄10g、甘草10g,煎药机煎制取汁150mL,保留灌肠,使中药在结肠内保留>1h,每天2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第1个月和第2个月肝功能和凝血酶原活度(PTA)的情况,记录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TBil、胆碱酯酶(CHE)、PTA等。

1.4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肝功能正常或轻微异常;显效:症状明显减轻,肝功明显好转,或PTA比原水平提高50%以上,稳定半个月以上,无明显波动。有效:症状有改善,肝功能有好转,或PTA比原水平提高25%以上,稳定半个月以上,无明显波动。无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PTA变化情况比较见表1。

2.2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中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而西医治疗组为52.9%(P<0.05),并且中西医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西医治疗组(P<0.05)。见表2。

3讨论

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故慢加急性肝衰竭为临床最为常见。肝衰竭病情重、进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疗效差,是肝病内科治疗的重点及难点。目前西医治疗肝衰竭主要包括:一般支持治疗,病因治疗,免疫调节,促肝细胞生长,改善微循环,抗氧化等治疗方法,疗效不尽如人意。迄今为止,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终末期多用人工肝术或肝移植,昂贵的医疗费用往往是大多数患者无法承担的,而且总体疗效欠佳。因此,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相关研究均已表明肝衰竭患者血中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明显升高,与肝功能衰竭密切相关,互为因果,因此阻断此类恶性循环是治疗的基础。急性肝衰竭为肝细胞一次性大片坏死,慢性肝衰竭则呈弥漫性坏死,故中医药疗效有限。而乙肝相关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HBV-ACLF)早期其肝组织坏死程度相对较轻,故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阻断HBV-ACLF进展的关键。本研究中中西医结合组同一时间点与西药治疗组比较,ALT、AST、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l、CHE、PT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乙肝相关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早期属中医学“急黄”“瘟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为热毒,其基本病机为热毒炽盛,因此,中医各家治法多以清热解毒、凉血为主,而且取得一定临床效果。陈国良教授总结其长期临床诊治经验,阐述本病乃因不慎感受湿热疫毒之邪,疫毒内陷,毒漫三焦,热毒炽盛,燔灼营阴,耗伤津液,灼津为痰,瘀血阻滞,毒、痰、瘀互结,日久则阴阳气血失衡,肝、脾、肾三脏俱损。

7.临床微生物检验经验探讨 篇七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59-1

1标本采集质量对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

标本的正确采集是提高检出率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对标本的采集一般分为医生采集与患者自行采集两种。而因标本采集时其环境因素及采集不当使得极易标本极易感染,从而产生误检影响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故对标本采集时需严格的无菌操作来收集标本,避免标本污染而导致误检的发生。

1.1痰标本的采集

因为口腔需不断的进食,当患者摄入变质的食物时则会增加其口腔内的菌群,若忽视了对患者的口腔清洁,则因其留取的痰液及[1]和咽拭子里会有大量的杂菌,从而影响到其培养结果且易造成误检。故在留取痰标本前,需在用抗生素药前或停药24h后,嘱咐患者清洁口腔,避免使用牙膏,留取早上用干净清水漱口后,深部咳痰留取标本。然后用无菌器皿封装,快速送往微生物室进行检验。

1.2尿标本的采集

对尿的采集过程中,因尿需经过尿道口,故易使得标本受到污染。在对尿标本采集时最好为晨尿,一般留取其中段尿。为避免采集标本受到污染,则需让患者在睡前少饮水,且认真干净的清洗外阴与尿道口,留取中段尿10~20mL排入无菌器皿中作为采集的尿标本。因尿里面含有供细菌生长的营养成分,故送检时需越快越好。一般采集的尿标本无能超过1h,不然会影响其培养结果造成误检。

1.3血标本的采集

对于间歇性发热或寒战患者需在体温上升期或寒战期采集血液,特别是对间歇性菌血症患者更应该如此。采集的血量因其成人菌血症与败血症的含菌数目较少,故在采集时成人一般采集8~10mL,儿童则采集1~5mL。采集的局部皮肤需严格消毒24h内需从不同的部位[2]采集2~3份血样。采集血标本时需根据患者的差异性掌握好其采集血的时间、容量、部位及频率等因素,从而提高其血液培养的阳性率。

1.4脓标本的采集

脓标本的培养往往会出现无细菌生长的尴尬问题。故在对脓标本进行采集时需在患者使用抗生素前给予采集。因脓标本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故采集内源性的脓标本则为困难,需进行病理切片时同时在无菌操作下进行,采集外源性的脓标本时,需采集深部的脓肿部位作为脓标本。标本采集完后需立即送去检验,避免细菌中途死亡。

1.5其他标本采集

大便标本采集需采集颜色与性状较为特殊的部分大便直接放入无菌容器内。采集厌氧菌培养标本时需了解哪些标本适合作厌氧培养,并懂得如何正确采集与运送标本。

2微生物检验的快速诊断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细菌学检验从以往的手工劳动发展为对病原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在对细菌给予检测前需做好前期的基础工作,如标本的采集,保存,运送,涂片,接种,增菌,生化反应及药敏[3]等环节等。临床微生物的检验实验一般以染色[4]、培养及生化鉴定等为主,特别是需分离培养,故仍为各种病原体检验的金标准。但因细菌的培养需一定的时间故难以将其检测时间缩短。传统一般以手工劳动进行操作,目前部分医院仍然用此方法给予检验。免疫学技术是根据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检测病原微生物,简化了病原微生物的鉴定步骤,缩短了检测时间,是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成熟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技术具有高度敏感性与特异性等特点,在对病原体检测时可对生化反应与形态等不典型的微生物给予鉴定,尤其是对常规难以准确检测或生长缓慢难于培养的微生物,能不受其他标本的影响进行准确的鉴定。临床上微生物检验技术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其检测速度均有不同的提高。在对微生物给予检验时可根据医院现有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

3细菌的耐药性监测

细菌耐药菌株的广泛传播与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是导致患者死于各种传染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滥用表现为:抗生素大量长期的频繁更换使用,部分门诊、医院及患者的盲目性治疗。一般常识的错误认为抗生素越新越好,或对其病况不管是何因素引起均评经验治疗。从而使得大量的耐药菌株的出现。故临床微生物检验室不仅要做好不但需要将各种临床标本的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做好,还需随时检测分析其重点科室常见病原菌和其耐药特征,从而了解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谱。根据这些监测结果可调整医生用药情况,使得医生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从而减少或避免耐药菌株的形成,降低其感染的发生,提高其治愈率。

4检验人员对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

临床微生物检验多依靠形态学与生理学的生化反应,给予每一步时均需具备好较强的判断力。故检验人员需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与经验积累,又因检验人员经常与传染性标本接触[5],故需具有良好的思想基础与心理基础。另外,检验人员与临床的脱离使得检验方案缺少一些合理性,故检验人员需从临床医学处了解患者的详细病况及用药情况,避免造成误诊现象。在加上目前随着突发性疾病的发生及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检验人员还需摄取更多的新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张卓然.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李秀珍.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4,(08).

[3] 刘爱芬.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3,(04).

[4] 毕春霞,闰志勇,王斌.病原微生物临床检验技术进展[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41(4):369-371.

8.跟师临床经验总结 篇八

COPD根据病情变化, 可以分为急性加重期、慢性迁延期和稳定期。多年来, 对其急性加重期和慢性迁延期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但是对于稳定期的治疗尚未引起患者和广大医务者的重视。中医药在COPD稳定期治疗方面具有许多优势, 能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促进机体的康复[2];同时, 中药有经济、长期、用药易为基层患者接受的优点, 因此尝试结合中医方法以提高疗效并增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COPD稳定期的治疗目的为减轻症状, 阻止病情发展, 缓解或阻止肺功能下降, 改善活动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病死率。慢性阻塞性肺病是现代医学病名, 但祖国医学2000多年前就对包括COPD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并且这种认识日臻完善。COPD属于中医有关“咳嗽”、“喘证”及“肺胀”、“肺痹”范畴。《证治汇补·咳嗽》谓:“肺胀者, 动着喘满, 气急, 息重, 或左或右, 不得眠者是也。”《医宗必读·喘》谓:“喘者, 促促气急, 喝喝痰声, 张口抬肩, 摇身颉肚。”所述喘证及肺胀的临床表现为气促、心悸、喘息、呼气困难、咳嗽、咯痰、张口抬肩, 均与COPD的临床表现相吻合。王玉老师认为, COPD稳定期多属于肺胀范畴, 外邪已去, 独有内伤而致咳嗽发病。由于久病耗气, 肺气不利, 不能正常宣发肃降, 肺气上逆而致咳嗽。肺金为脾土之子, 久病肺气亏虚, 子盗母气, 脾病不能正常输布津液, 聚而成痰, 上归于肺而成浊痰。痰贮于肺, 阻碍气机, 气机不畅, 临床上则发咳嗽、咳痰、胸胀满、气短。反之, 脾气虚弱, 运化失常, 土不生金, 加重肺气不足, 肺气虚。肺卫不固, 则自汗出、恶风、易感外邪。“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肾气虚, 摄纳失常, 肾不纳气则发喘息。“虚则补其母”, 故治以健脾益气、培土生金, 脾气实运化有方, 痰无所生, 肺气充实。《灵枢·胀论》篇曰:“肺胀者, 虚满而喘咳。”《灵枢·经脉》篇亦指出:“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 肺胀满, 膨膨而喘咳。”由此可见, 本病多属本虚标实, 胀为现象, 关键在“虚”。病因多为久病肺虚, 如内伤久咳、支饮、喘哮、肺痨等肺系慢性疾患, 迁延失治, 痰浊潴留, 壅阻肺气, 气之出纳失常, 还于肺间, 日久导致肺虚, 成为发病的基础。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 兼见同病。临床上多以肺肾气虚证为主要表现:呼吸浅短难续, 声低气怯, 甚则张口抬肩, 倚息不能平卧, 咳嗽, 痰白如沫, 咯吐不利, 胸闷心慌, 形寒汗出, 或腰膝酸软, 小便清长, 或尿有余沥, 舌淡或黯紫, 脉沉细数无力, 或有结代。治法:补肺纳肾, 降气平喘。代表方:补肺汤 (自拟) 加减。党参 (人参) 、黄芪、炙甘草补肺;冬虫夏草、熟地、胡桃肉、脐带益肾;五味子收敛肺气;灵磁石、沉香纳气归原;紫菀、款冬、苏子、法半夏、橘红化痰降气。加减: (1) 肺虚有寒, 怕冷, 舌质淡, 加肉桂、干姜、钟乳石温肺散寒; (2) 兼有阴伤, 低热, 舌红苔少, 加麦冬、玉竹、生地养阴清热; (3) 气虚瘀阻, 颈脉动甚, 面唇紫绀明显, 加当归、丹参、苏木活血通脉。

典型病例:崔某, 男, 58岁, 退休, 因慢性咳嗽、咯痰7年, 活动后气短、喘促、1年余就诊。现症:胸闷、气短、喘促、活动后加剧, 阵发性咳嗽, 咯白色泡沫样痰, 四肢厥冷, 时有双下肢浮肿, 无咯痰带血、无低热及夜间盗汗, 无咯脓臭痰及铁锈色痰, 喜冷饮食, 食量可, 二便可。查体:颈静脉怒张,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气管居中, 胸廓对称呈桶状, 肋间隙增宽, 呼气延长, 语颤正常, 叩诊双肺呈过清音, 肺肝界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7肋间, 听诊双肺呼吸音清, 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及哮鸣音。辨证分析:患者素禀肺肾虚弱, 加之年老, 肾气日亏, 上述肺肾亏虚, 水津不能正化, 聚而成饮, 蕴于体内, 内储于肺, 正值春风乍起, 风邪引动内痰, 故而致咳、致喘, 余症及其舌脉均为肺肾气虚之象。治疗:党参15g、黄芪20g、炙甘草15g、熟地10g、胡桃肉10g、紫河车10g;五味子10g、灵磁石10g、紫菀15g、款冬花10g、苏子10g、法半夏10g、橘红15g。上方水煎, 取汁300ml, 日2次分服, 7剂后, 患者自觉胸闷、喘促、气短症状均明显。后继续服用补肺汤10剂, 诸症缓解。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 25 (8) :453-460.

上一篇:竞聘职员演讲稿下一篇:房地产估价师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