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精选5篇)
1.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识字与写字:
学习本册教材中的生字新词,能够积累运用。继续练习钢笔楷书,提高书写水平。
2、阅读:1、小说教学目标:
1、能在3分钟内通读1500字的小说类文本;2、能复述小说主要的故事情节;
3、能找出小说刻画的主要人物,描述人物特征;4、能找出外貌、心理、语言和动作的人物描写方法,说出人物描写的作用;5、能说出环境描写在小说作品中的具体作用;
6、能找出小说在谋篇布局上的巧妙之处,或者通过细节描述再现人物的性格;
7、能结合个人阅读和生活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作品主题的时代意
2散文教学目标:
1、能在3分钟以内通读1500字左右的散文类文章;
2、能依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出陌生词语/多义词语/关键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能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判断散文的基本类型;
4 能说出叙事散文所叙之事,文章的结构线索以及作者是如何借所叙之事来传递感情的;
5、能说出写景散文的一般特点,并判断作者是借景言志,还是借景抒情;
6、能说出文章是写实之作,还是虚构之笔;
7、能依据文章的一般特点及表达方式,区分文章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
8、能根据不同散文类型,说出文章所定的基本内容;
9 能用概念图的形式画出文章的结构,并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标出文章的思路;
10 能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并依据中心句说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11能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依据文章中所写的内容,用2—4句话概括文章的主题;
12能够针对文章的关键地方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13 能整合文章有争议的地方,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能用文章中的相关词语或有关细节来证明观点的合理。
3、写作:结合本册教材6个单元的主题(成长、祖国、名人、文艺、探险、动物)分别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综合性学习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内阅读教学、课外自主阅读、写作训练指导及综合性学习活动等来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活动、综合性学习、写作训练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生活、亲人和祖国的情感;学习名人的精神;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册语文教材分为6个单元共30课及综合性学习。此外,还有两个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背诵等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阅读和写作。除了教材之外,其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还有网络、电视、图书室及多媒体教室等。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上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语文学习的适应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语文学习的方法还不得当,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还不高,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学习氛围比较浓厚。本学期,我决心加大教学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语文考试的及格率,力争优秀成绩的出现。
四、教学方法设计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机、高效整合的方法;多到多媒体教室上课,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加强课内阅读教学的引导,组织好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的能力,还要实施读写结合的策略;依据单元的主题加强写作训练指导,培养写作能力,尽力提高作文的档次。
2.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篇二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阅读议论文的能力,但对序言和跋文还很陌生,相关练笔也很缺乏。
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前承诗歌单元,后接小说单元,在整套初中教材中,只有这一个有关序言和跋文的单元,可见它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本单元4篇课文,将巴金的文章放在单元之首,目的是让学生先了解序言和跋文在一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利于后面课文的学习。教学中应安排一定的时间先进行单元整体学习,然后根据课文的编排特点,引导学生与文本、教师对话,既重视精读篇目的教学,又注重指导学生对略读篇目的自主学习。单元课文讲授完成后,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三、教学目标
了解序言和跋文的特点,尝试写序言和跋文。
四、课时分配
《<家>的序和跋》《读<堂吉诃德>》《科学与艺术》各2课时,《永远新生》、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各1课时,写作2课时,自主阅读1课时。
(湖南省资兴市教研室雷林宙)
(湖南省资兴市兴宁中学 陈志华)
《<家>的序和跋》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序言和跋文,巴金的《<家>的序和跋》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因此,务必要讲清楚序和跋这两种文体的特点,指导学生领会它们在一本书中的位置及作用,为以后三篇课文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自序”和“自跋”的特点,领会它们的作用。
2.体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和他对生活的态度及思想变迁的轨迹。
3.培养学生真实客观地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鲁郭茅、巴老曹”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石,其中“巴”指巴金,这位享誉世界的文学泰斗一生创作与翻译了大量作品,《家》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有谁读过这部巨著,为我们讲述一下故事梗概,好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家>的序和跋》。
(二)朗读与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学生互相质疑、正音解词:
爱怜 吐露掩饰 累赘 妥当
2.比较阅读,了解序和跋的特点。
提示:序一般放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写的,为自序,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书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本文是一篇自序。
跋一般放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内容大多是评介、鉴定、考释性的。
3.快速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序和跋的主要内容。提示:《家》的创作动机是用文学来展示生活,激励人们前进。
4.自主默读《家》的序。思考:作者把生活比做激流,请你联系文中有关“激流”的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理解和对待生活的?
5.简介《激流三部曲》。
6.自主默读《家》的跋。思考:怎样理解“家”的含义?
(三)探讨作者的情感变化
1.序和跋写作相隔22年,22年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从巴金对自己22年前的作品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
(四)启迪正确的人生态度
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品质给我们什么启示?请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五)自主探究
作者在《家》的跋里说“《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观点1:《家》的创作意图就是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的,作者写《跋》的时间已是新中国成立的第5个年头,所以“《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观点2:中国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因此《家》的主题没有过时,反封建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为自己熟悉的某部作品写一篇序或跋(300~500字),老师修改后张贴在教室里公开展示。
(湖南省资兴市三中 李仁康段 珺)
《读<堂吉诃德>》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读<堂吉诃德>》这篇序言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节选自海涅为《堂吉诃德》写的引言,文章融叙述、抒情、议论、描写为一体,文笔优美,既有情趣又有理趣,是让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好范文。
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同时动手对文本进行圈点评注;小组合作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师生互动学习。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并学习写作序和跋。
2.从整体感知课文到精读赏析,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综合的学习方法。
3.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前搜集的关于《堂吉诃德》及其作者塞万提斯的图片、录像,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德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海涅为《堂吉诃德》写的引言,这篇引言主要谈了他少年时期阅读《堂吉诃德》的感受。你的感受会和他的一样吗?
(二)走近作者
多媒体展示作者生平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三)走进课文
1.个性化阅读
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感知课文,如串读、大声朗读、默读、小组齐读等。
2.个性化感悟
①在童年的海涅心中,堂吉诃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从文中找依据。
②作者在不同的阶段读《堂吉诃德》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作者更珍视哪个时期的感受?
③海涅读《堂吉诃德》的经历对你的读书有什么启示?
3.个性化延伸:摘抄精彩语句
①品情:在文中画出描写作者感受的关键词句,细心品味。
②品景: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然后品味课文第一段中描写环境的文字,说说作者为什么对初读《堂吉诃德》时的环境还“回忆得很清楚”。
③品韵:例一:“那片刻的时光,我还回忆得很清楚”;例二:“我孩子气,心眼老实,什么都信以为真。……丝毫不知道天地间的讽刺,也一切当真……”;例三:“在人生的程途里,尤其是徘徊歧路的时候,那瘦骑士和那胖侍从总追踪在我后面”。
(四)合作探究
1.作者的描写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2.归纳本课的写作特点。
(五)设计作业,启发思维
猜想以下几段文字可能出自哪本名著(限于四大名著,教师教学时可根据情况自选),确认后,谈谈与其相关的内容。
四、拓展延伸
举办一个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的比赛。
(湖南省资兴市东江实验中学黄寒冰)
《永远新生》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序文,是略读课文,从表达方式上看属议论文。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议论文的要素和一般论证方法,教学时可通过搜集一些继承文化传统与吸取西方艺术精华的典型事例,感知只有“反传统”与引进“异种”才能使中国艺术永远新生。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序文知识。
2.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学会在合作、探究中学习他人之长。
3.懂得艺术创新的规律,增强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没有新意的艺术作品难以流传于世,为了使中国的艺术能够吸取外国艺术的精华,翟墨、王端廷主编了《世界现代艺术图典》,吴冠中先生为之作序《永远新生》,支持这本书的出版。
(二)阅读·感知·积累
1.自读课文,正音、解词。
2.本文是一篇序文,从表达方式上它可纳入哪一类文章?
3.本文是用什么方法对论点展开论证的?
4.介绍作者:吴冠中是现代著名美术教育家,是一位把中国传统与西方艺术精华结合得很好的画家。
(三)探究·理解
同学们对以下几个词或句子有什么印象?你是怎样理解的?
1.异种——(本种)。
2.反传统,反反传统,反反反传统。
3.保管传统的孝子。
4.盲目崇外的浪子。
5.回头浪子。
四、拓展延伸
你能举出一些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又吸取了外国先进的艺术(技术)而取得重大成功的例子吗?
(湖南省资兴市三中李仁康段 珺)
《科学与艺术》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科学与艺术》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了科学与艺术之间复杂深奥的关系。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文中的科学术语尤其让学生感到陌生。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将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从课本延伸到生活。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复杂关系,学习本文议论中夹有说明的表达方式。
2.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3.学习文章严谨准确的语言,培养严谨的学风。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艺术(美术、音乐、雕塑……)。我们在生活中接触的艺术形式很多,如表演艺术、语言艺术、造型艺术和综合艺术。你最喜欢哪一种艺术?大家曾想过艺术与科学有什么关系吗?
(二)走进作者与作品(多媒体展示)
1.李政道简介。
2.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1.扫除生字生词。
2.粗读课文,说说本文论述了什么问题,论点是什么。
3.再读课文,谈谈科学与艺术有哪些异同。
4.你如何理解“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在文中的含义?
5.梳理文章的结构。
(四)合作探究
1.文章列举李白的《把酒问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为了说明什么?
2.结合生活实例谈谈对莎士比亚一例的理解。
3.体味文章语言,谈谈文章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四、课外延伸
小结“序”这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小组讨论),为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写序。
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篇三
1、理清观察顺序,学习状物抒情的方法。
2、比较阅读,学会多角度欣赏鹤群之美。
3、品读精妙的语言,领悟鹤群团结协作的精神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可以播放歌曲《丹顶鹤的故事》或者一段介绍鹤的生物短片,使学生初步感受鹤的形象,以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伫()立 翱()翔 飓()风 漩涡()绮()丽 湮()没 冉()冉 剽()悍
2、完成词语
无可()喻()不敌众()手无策 精疲力()无()于事
3、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伫立:长时间的站立。绮丽:鲜艳美丽。
轻盈:形容女子身材苗条
剽悍:敏捷而勇猛。动作轻快。寡不敌众:人数少的抵挡不住多的。本文形容—只鹰抵挡不住众多鹤的攻击。
无济于事:济,帮助。对事情没有帮助,指解决不了问题 盘旋:环绕着飞或走。本文指鹤群环绕着飞。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从内容的角度把握课文:
课文描绘了几幅图景?请分别用一个小标题概括。
通过比较归纳:本文描画了三幅图景——鹤群翔空、群鹤战鹰、救助伤鹤。
⒉从形象的角度把握课文:
①配乐朗读,感受文中描绘的美妙场景。
思考:读完课文,鹤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用“这是一群____________的鹤”这个句式发言。
要求认识鹤群飞翔姿势优美,步调整齐划一,纪律严明,团结互助,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等特点。
总结:这是一群纪律严明、不畏强暴、团结互助的鹤。⒊从主题的角度把握课文: 你认为,本文写作目的是什么?
归纳:赞扬鹤群的团结精神,教育人类向鹤学习;展示鹤群翔空的优美姿态,提醒人类保护鹤。
四、看懂画,读课文,品味语言
1.找出文章表现鹤群飞翔于空中的细节。
(1)南侧群山的上空深处,浮现出一排黑芝麻粒般的小斑点。
(2)它们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问后方笔直延伸,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
(3)排成一字模队的鹤群以此为信号,一齐掉头向左转,变成单列纵队。
(4)排头大鹤先向有旋转,而后悠哉游哉翱翔高空。后续鹤也都一只紧接一只,向右旋转,直腾高空。
(5)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飓;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
(6)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有如蝴蝶,不久像飞蛾,最后小如蚊。
(7)从排头依次掉头向北,敏捷地变成一缕长长的细丝。加快速度一路向北飞去。
2表现鹤群搏击苍鹰的细节主要有:
(1)鹤群立刻发出嘹亮的“哦——哦——哦”的啼鸣声。
(2)静静旋转的鹤群,阵势立即崩溃,惊恐万分,慌乱啼鸣,扑打双翅,陷入一片混乱。
(3)于是其他鹤更加狂乱啼鸣,一只紧跟一只,疾速转身,俯冲下来去追逐下滑的苍鹰。
(4)在阳光下,鹤们双翅奋节搏击,银光闪烁。鹤群宛如暴风中飞转的云堆,迅速形成 漩涡状,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莹耀眼。
3.表现鹤群救助同伴的细节有:
(1)这时鹤群一齐发出了悲痛的啼鸣。
(2)队列最前方很快翻身飞出两只健壮的大鹤,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引吭高鸣,盘旋周围。(3)来救的两只大鹤,从左右两侧紧紧靠近伤鹤,各自伸出一只长长的翅膀,将伤鹤架起来了。
(4)在这段时间里,其他鹤高声啼叫,盘旋高空,一齐等待伤鹤返回。
4、文章最主要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主要修辞方法是比喻,文章多处运用比喻,将鹤群翔空的美妙姿态和搏击场面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五、通读,进一步思索以下问题,并从总体上体会全文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1.作者描写鹤悠然飞翔于空中的意图是什么?
2.在鹤鹰之战中,一开始写鹤群“立即崩溃”“惊恐万分”“陷入一片混乱”,这些描写是否破坏了鹤的形象?
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见到因车祸倒于血泊中的人,或看见寒风中沿路乞讨的乞丐,或看见老人颤巍巍立于公共汽车中,人们~般作何反应。与鹤群比较,体会鹤群的可贵之处在什么地方? 4.讨论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提示:
1.写鹤群飞翔于空中,主要是从直观形象上表现鹤的精神,鹤姿极为美妙,给人一种视觉美,鹤在队形变换时,整齐划一,这正是鹤的团体精神的体现。
2.鹤是动物中的弱小者,因而凶恶的鹰冲击时,它们“慌乱”“陷入一片混乱”,这是~种本能反应。而当同伴遭受苍鹰攻击,有生命危险时,弱小的鹤团结一致,以众击寡,这又是一种本能反应。两相比较,更加突出鹤群的整体精神。3.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不愿或不敢帮助别人,人类必须要有极高的道德境界才能表现出英雄行为。就鹤而言,互相救助,互相保护,竟是一种本能的行为,这实在令人惊叹。4.注意把握要点,主要是表现出一种整体精神
六、小结:
动物间的挚爱真情有时候真是让我们人类惭愧,鹤群的团队精神也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动物间的人性关怀是让人肃然起敬的。
七、板书设计:
鹤 群 翔 空
江口涣
第 一 部 分: 鹤群翔空 雄壮 轻柔 外在美
4.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篇四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在我校实施课改一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幸福,生命的狂欢。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语文教学,从学生上期期末考试情况来看,语文成绩不太理想,但相对新接手时语文基础与素养特薄弱的情况来看,进步还是不少的,这点得肯定。学生身上好的习惯(如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一定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1、经过上学期的语文学习锻炼,学生突出的特点是:
①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②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③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④各组小组长等一批孩子成长迅速,课堂教学开展顺利。
2、存在的不足是:
①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还要继续培养。
②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③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④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三、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2016年秋开始全新改版,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由原来的七个单元改成了六个单元,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第一单元:状物类记叙文单元; 第二单元:小说单元; 第三单元:传记单元;
第四单元:事物说明文单元; 第五单元:古诗文单元; 第六单元:古诗文单元。
四、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笔下的景物特征,体会状物记叙文的特点——以描写和叙述为基本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并由此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学习作者观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成为关注自然的“有心人”和“有情人”。
2、按时间线索,了解人物的成长过程,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
3、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学生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4、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作品,品评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并注意体会文章的准确、简明的特点和内容的客观性、科学性。
6、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说、铭、寓言、笔记小说等古代散文的特点,增强对古代生活的感性认识。朗读、背诵古诗文,体味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
7、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五、教学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教学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7、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8、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9、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12、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讲评中来。让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对习作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广泛地征求同学的意见,相互评价,最后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使学生们正确地认识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和问题,课后进行必要的修改。这样,建立民主的教学风气,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六、教学时间安排。本学期时间紧凑,讲读课文在单元内先讲。提醒学生重视课前的预习,以保证课堂40分钟的高效率。第五单元、单元检测
第一周 第二周第三周 第一单元、单元检测、一学月检测
第三、四、五周 第二单元、单元检测
第六、七周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第八、九周
第四单元、单元检测、半期考试
第十、十一、十二周
第六单元、单元检测、第三学月检测
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周 期末复习、专题检测、综合模拟检测
5.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篇五
编制时间:3月24日编制人:七年级语文组学科组长签字:
预习内容: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迢迢牵牛星》
《渡荆门送别》
《春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西江月》
巩固训练:
1.对这首诗的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城春草木深”是说国家虽残破,但山河之美依然存在.暮春时节的京城依然草木葱绿,生机盎然.花草的鲜艳与社会的破败形成对比.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周围的环境事物与自己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了.
C.“烽火”原指古代边境上遇到有敌情而升起的作为警报的烟火.这里喻“战争”.
D.“家书抵万金”是极言战时收到家书之不易,而并非家书价值万金.
2.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题《春望》,意为春天登高远望而有所感.
B.诗的前四句寄景生情,抒写忧国情怀,战争已将一切美好的东西破坏掉了,剩下的只是山河依旧.
C.后四句抒写作者的思家愁怀,用家书的不易得到,更短的白发已几乎不能用簪子插了.进一步突出主题,表现对家人的强烈思念.
D.这首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句凝练,是五言律诗的典范之作.
课后检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评析]:前十句写“壮丽的雪景”,后八句写“送别”。惜别之情融会在雪景的描绘中(情景交融)。三、四两句用比喻描绘雪景而不是梨花,生动形象。指:一夜之间,突然春风吹拂,万千树木全都像开满了梨花。
1、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
(1)狐裘不暖锦衾薄裘:衾:
(2)散入珠帘湿罗幕罗幕:
(3)都护铁衣冷难着着:
(4)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阑干:
2、赏析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并答题
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边塞风光奇美的名句是:
用互文写出边塞奇寒的诗句是:
②“”表达了作者因朋友返京而无限惆怅的思想感情。
③妙用比喻,描写雪后美景的句子是:
④巧用对偶,极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
⑤承上启下,酝酿送别气氛的句子是:
⑥意境深远,书写悠悠情思的句子是:
3.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______。(填2字)
张语晴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最后一课(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06-16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背影》朱自清教学设计08-26
九年级语文下册 15《百合花》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07-17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日出》教学设计 语文版10-20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字词积累07-17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21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2现代诗二首06-19
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测试.doc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