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科学小论文(通用8篇)
1.写科学小论文 篇一
怎么写科学小论文
一、本科法学教育的毕业出口需求导向
本科法学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必须以毕业出口需求作为导向,需求满足是法学教育价值的表现形式[1]14。决定法学专业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出口需求导向,可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理论研究需求导向。在此导向下,法学教育培养无疑更多地侧重较为完整的法学理论知识掌握,侧重问题探讨的理论深度和广度,使培养对象掌握理论研究方法,便于以后对相关问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实践操作技能和技术性运用技巧,不是教育培养模式所重点关注。这种导向下往往固守传统的理论灌输型教育培养方式,忽视法学的实践特性,轻视实践教学手段的运用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进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这种导向下的法学教育培养,习惯于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具体方法,习惯于在封闭的教学环境中运作,是与职业化需求导向下法学教育培养相对的另一个极端。
二是法律职业需求导向。在此导向下,法律职业培训或职业化的教育培养模式,更多的是面向职业技能的掌握,是根据法律职业的实践操作要求设计的。其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并不以理论知识的掌握为重点,而是着力进行法律运用能力的培养,认为重点开设和职业有关的实践技能课程就可以解决问题。简单说就是借鉴技术工人的培养模式,更多地做法律“匠人”的打磨工作。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多或更早地锲入职业实践过程,在实践环境中造就培养。一般要求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获得法律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人才培养出口导向是“拿来就用”,减少上岗适应时间。
三是引领社会的新实践需求导向。法学是引领社会前进的科学,法学人才必须在从事的工作中贯彻落实法律的秩序、平等、自由、公平、正义等的价值目标,引领社会的进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不公平、非正义问题。这种需求导向下的本科法学教育培养工作,着眼于法学人才对社会发展担负的当前和未来责任,着眼于法学人才潜力的持续发挥。法学教育中强调学生对法治精神、法律价值、法律原则的领悟,让他们在系统的理论学习中逐步养成“法律人”应有的理性能力和思想素养,并能够成为在社会上遵纪守法、践行道德实践的佼佼者和引领者。引领型法学人才的教育培养不脱离实践化方式,与封闭运作、不面向社会实践问题解决的理论研究需求导向下的教育培养模式不同。强调法学人才对系统法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是为了实现精神层面的教化,深刻领会法律的精髓,以在实践中更好地贯彻法律价值目标,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与传统理论灌输式的教育培养模式相比,这一教育培养模式加重了实践比例,完善和改革实践方法,着重发挥实践方式在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实践性教育培养也不是单纯为了就业、因应法律职业的短期渴求而开展,而是着眼于未来社会需求,培养真正领悟和实践法治精神的法律人所进行的实践。可以说是立足于更高级的或者“新”的实践需求。它注重人才思想精神层面素养的形成,与法律技能人才的培养显然不同,它培养出来的人才或许对工作上手稍慢,但其素质决定具备更好的发展潜力和贡献能力。
理论研究需求导向决定的本科法学教育培养,是我们长期以来所进行的,已被证明不符合法学的实践特性,难以提供符合社会主流需求的合格人才,是改革的对象。而法律职业需求导向下的教育培养模式,是近年来从实践需求角度反思前者的结果,较为“热门”,被不少法学教育工作者推崇。就突破大学封闭性、照应法学实践特性、改革填鸭式理论灌输等而言,其无疑具有进步性。按照法律职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强化实践技能的掌握,培养符合就业单位“拿来即用”要求的人才,能够增加出口竞争优势,提高就业率。不过,这种模式忽略法学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过于关注技能和技巧的运用,轻视法学知识和人才在引领社会发展方面的功能和责任,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它混淆了大学法学教育培养与法律职业化培训的区别,仍然是不可取的。相较而言,引领型新实践需求导向下的法学教育培养模式,吸收前述两种导向需求下教育培养模式中的合理成分,协调理论素质养成与实践技能掌握之间的平衡,强化法律人才在实践价值目标、引领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是大学进行法学本科教育培养应当采用的理性模式。
二、当前法学人才毕业出口需求与培养供给存在的问题
在本科法学人才毕业出口需求上,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不过,按照引领型新实践需求导向的要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需求非理性化,即没有形成符合法学人才运用特性的理性需求。具体表现有:
一是对法学人才需求存在短视现象。应对直接的涉法事务处理是需求的主要出发点,没有更长远地从工作规范化、法制化的角度看待需求,致使法学人才需求增长缓慢。这在公、检、法、司机关以外的其他需求单位中表现突出。法律事务处理被当作可有可无的岗位,或者由其他人员兼任。有重大的或者较多的法律事务或纠纷时才勉强设立专门岗位,吸收法学人才。这有点类似于律师需求,律师的主要价值并不在于“救火”,而在于平时的风险提示、风险预防中。同样,需求单位如果有工作规范化、事务处理法制化以及法律风险预防等意识,就会积极吸收利用和储备法学人才。
二是对法学人才存在“拿来就用”的不当认识。需求单位往往希望吸收的法学人才迅速适应工作,能立即有效地处理涉法事务,因而特别重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在很多职位的条件上要求有工作经验或者基层工作经历。面试时看学生在实务中处理人际关系、工作矛盾、文书写作、纠纷调处等表现出的素质与能力,看学生除了理论知识掌握外是不是成熟、务实,符合“官场”或“职场”的要求,能否“拿来就用”。“拿来就用”的“成品”需求意识,一方面对大学教育培养的功能理解存在误区,高估了大学对人才教育培养的效果。另一方面,对人才素质的养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应该是渐进的过程,人才的很多特质要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才能造就。“成品”需求意识忽视了用人单位在人才加工锻造上应有的责任,没有给人才保留变成优品的时间上的缓冲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态度,不符合人才培养、人才素质提升的客观规律。 从本科法学人才的供给角度看,近年来大学教育培养法学人才的模式和方法有所完善,更多地考虑社会实际需要和就业要求,深化与实践单位的合作,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一定程度改变了理论需求导向下与现实稍显脱节的教育培养方式。不过,总体来说,大学对法学人才的教育培养尚不符合引领型新实践需求导向的要求,理论研究需求导向下的传统“痼疾”依然存在,另一极端的“职业化需求”导向下的新问题也不断呈现。要么继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与掌握,死记硬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够。忽视学生实践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实践环节和实践课程不受重视。要么出现抛弃法学理论知识的系统把握,忽视理论基础的夯实,过于从职业化需求、实际能力入手要求教育培养方式。致使学生获取的法学知识碎片化、零散不成体系,难以融会贯通、形成良好的法律精神和理论素养,深刻理解法律人应有的责任,“沦落”为纯粹的匠人。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授课效果,用是否有益于通过司法考试等实际指标来判断。由此培养教育出来的学生理论素养差,在以后的工作中往往后劲不足,在面临困难时难以坚持法律人应有的操守和原则,难以贯彻实践法律的公平正义等法律价值。相比之下,前一种模式的问题我们已有深刻体会,而后一种模式往往打着改革的旗号,形式上契合各个主体的短期渴望,更值得警惕。
三、法学人才出口需求的理性化与本科法学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
在法学人才出口需求上,应该具有理性化的态度。一方面克服吸收法学人才的短视,释放法学人才需求。从事务处理规范化、法制化及中长期发展需要,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对待人才需求。设置涉法岗位,稳定持续地吸收、储备法律人才,重视法律工作在防范风险、规范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各种事务处理都需要用法治的方式对待,各领域各单位都有法学人才需求。另一方面,要克服学校提供法学“成品”的意识,反思“拿来就用”。给法学毕业生留下素质和能力提升的空间和时间,允许法学人才逐步在实践中成长、进步,容忍适应期人才可能存在的一些缺点,并创造条件,不断对“半成品”进行再加工锻造。不应过于苛求学生具备在实践环境中不断磨炼后往往才能形成的能力和娴熟掌握的技巧,要着眼于人才使用的潜力与后劲。需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业成绩、笔试成绩和面试表现,综合协调与平衡,避免职业化倾向的急功近利的用人方式。
目前大学都普遍开设了法学专业,有观点认为,法学被办“滥”了,建议压缩和精简。对此必须进行理性分析。引领社会型需求导向决定了大学对法学学生不能单纯地依据就业形势和职业直接需求来进行教育培养,必须冷静而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从这一点来说法学教育只要看准大方向,就不应该轻易为其所动。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可能主要由理工类、经济类、技术型人才来进行,这种治理往往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提升经济实力。在社会转型期要求更有质量的发展,充分确保公平、正义,实行依法治国之时,人才需求必然发生变化,法学人才应成为治理国家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从法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看,法学人才的总量需求是巨大并稳步增长的,法学学生并非绝对过剩。不能单纯要求大学减少专业开设、降低招生数量,也不能凭相对近期的就业率来判断设置法学专业的必要性。大学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培养更具竞争力、素质更强、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法学人才。由此,必须按照引领型新实践需求导向的指引,改革传统教育培养模式和方法,既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又注意法律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学生。根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法学教育培养工作上,课程设置、课程时间安排、教师授课方式、教学实践方法、实习模式等都应该进一步改革完善。同时,要重视开展结合大学特色和优势进行跨专业课程选择及多专业多学位联合教育培养。
在课程的设置与时间安排上,学校应该保证法学专业课时并合理安排课程分布。学生普遍反映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少,由此应注意改革和压缩非必要课程。要求增加司法考试技能、文书写作及文献检索、实务技巧、法庭辩论、律师技能等实践课程,压缩非必要公共课和基础课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此需要做合理安排。比如有的学校已经改革把思政课等集中在一定时间内上完。由于法学学生在大三后会把不少时间花在司法考试、撰写毕业论文和找工作上面,课程学习态度受到影响,因此要把法学知识体系中的更核心课程或者能够增进学生能力的具有比较优势的课程安排在此前。将一些以既有理论知识为基础,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或实验课程安排在此后。
在教师课堂教学中,总的要求是理论体系知识的传输与生动的解说方式相结合,不可过于偏重某一方面。在涉及相关的知识点讲解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案例来加以说明。表现案例和说明知识点的形式应该多样化,除了文字外还应该多尝试声音、图像、视频等比较直观的多媒体方式[2]。教师要善于运用归纳整理的文字案例、法律文书、庭审和法治新闻视频等。理论讲解和案例展示应该协调,注意比例和课时安排。现在存在的现象是要么理论讲解过多、案例展示方式单一,要么是有的老师有偷懒现象,上课就是放视频,案例展示过多。前者无疑应该改变,但单纯满足好奇和兴趣的纯粹案例演示也是不可取的,从法律素质和精神的养成来看,法学知识的传授不可避免带有一定“枯燥”的特点。对此,教师和学生都应树立正确的态度。观看视频但忽视知识点的提示和课程体系知识的传输,学生往往看完之后感觉无太多收获。学生仅获得零散化、破碎化的直观认识,缺乏对理论知识系统的把握,更不用说对法律价值、法律精神的领悟与理解。
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上,要抓好课程实践环节、实践课和实习等工作。就实践课来说,要重视提供符合要求的实践环境,不能简单要求在教室完成,要让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权,在有效的实践环境中开设实践课,在这样的环境中设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确保学生人人都参与、人人都主动、人人都提高。实践课往往需要以理解和掌握课程理论知识为基础,学生应做好课前预习与准备。目前法学课程基本都包含了实践环节,主要是采用分组案例讨论、汇报交流讨论情况及提交实践报告的方式进行。它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教师只是对过程和表现进行评价、打分。教师的案例教学法中也强调案例分析的重要性,有提问有交流,强调师生互动,但毕竟是以教师为主,不同于学生实践团体独立营造的氛围来得轻松活跃。目前在实践环节中,课时安排偏少,学生主动性尚需加强,学生找寻的案例不典型,讨论不深入,发表意见不充分,对非诉讼案例的法律事件或法律现象重视不够,实践方法单调,对此必须加以改革完善。法学专业的学生实习需要改善的地方包括:一是实习单位分布面窄,需要拓展。二是实习时间安排上应更加合理。各校之间协调错开实习时间,以免出现“扎堆”现象。在学生实习时间的学年安排或学期安排上应更科学,不少学生参加了司法考试培训班,在九月份考试之前复习时间较多,此时安排实习,学生会为了复习向实习单位请假,给实习单位带来不好的印象,将实习安排推后并压缩实习时间可以缓解这一矛盾。三是实习单位应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实习单位应尽量安排学生承担和法学实践密切相关的工作。对实习生不仅“拿来用”,而且“要培养”。实习指导人员应承担传授实践技能的责任,让学生熟悉有关工作流程,掌握案件或法律事务的处理技巧,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件处理中。不应一味要求学生装订卷宗、做杂务工作,降低学生实习的兴趣。学生要主动积极,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利用可能的机会向实习指导人员求教,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法学教育培养要改革,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法学学生,还应与大学办出自己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努力同步。法学必须注意与优势学科和专业进行交叉融合。法学专业课程以外,应注意增加其他优势学科、专业的相关课程,实行交叉选课。使法学学生在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其他学科知识,形成复合型知识结构,确立在经管、理工、农林等方面超过一般法学学生的比较优势,这也是法学教育培养的特色。另外,可以开设第二专业第二学位的辅修,进行双专业双学位的联合教育培养。广泛接纳其他专业的学生学习法学课程,彰显复合型人才优势,增强事业发展上的竞争力。有了其他专业的知识为基础再学习法学或者同步接受法学和其他专业的教育,双专业双学位学生以后不仅可以从事专门的法律工作,而且在从事非法学专业的相关工作上,也会更加注意事务处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双专业双学位的法学学生无疑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等仍然较难的情况下,通过考核接收后选择本校内法学作为二专业学习,对很多意识到复合型知识重要性或者意图实现专业重心转换的学生来说,显然是很好的机会。法学双专业双学位的教育培养模式,是法学教育培养工作改革完善的有益实践。
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与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01-0000-02
1.前言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集高雅艺术与运动于一体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显著的健身性、娱乐性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体育舞蹈的运动性、艺术性、娱乐性和社交性等功能,不仅能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自娱自乐、陶冶情操的目的,而且能有力地带动良好社会环境的建设,形成特有的体育艺术文化氛围。浙江省部分高校在大学生体育舞蹈的普及、推广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浙江省高校体育舞蹈的开展还不够规范,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选定浙江师范大学、台州学院、温州大学、丽水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浙江海洋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为代表的共8个非体院类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浙江省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的了解及存在问题的研究,以期揭示现状特点、影响因素;参照国际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摸索高校体育舞蹈发展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找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依据高校体育舞蹈运动发展的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提供合理建议,为促进我国的高校体育舞蹈运动的开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建议。
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体育期刊网查阅了至以来关于体育舞蹈的文章百余篇,参阅了国内外有关体育舞蹈和教练员、裁判员方面的文献资料和最新科研成果、国家教委和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各项工作条例,并查阅了体育舞蹈教程、运动训练学、体育美学以及舞蹈、音乐等方面的书籍,为本课题提供借鉴。
2.2 问卷调查法
为全面了解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的现状,设计了教师调查问卷、学生调查问卷和裁判员调查问卷。
2.3 专家访谈法
在课题研究前后,多次对本专业的专家及体育舞蹈教练员,国内裁判员,有关管理人员等进行访问调查。为了深入了解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方面的问题,笔者在浙江某体育舞蹈教师班进行了实习与学习培训,接触并访问了浙江省的体育舞蹈专家,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的官员兼教师4人,并就此问题访问了国际考官和职业教师2人。
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和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缓慢。为研究影响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的主要因素,揭示目前高校开展体育舞蹈的现状,对浙江省体育舞蹈方面的专家进行了走访咨询,并发放开放式问卷,确定影响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的主要指标,然后对这些指标进行修正,再次请部分专家提意见,修改后确定了如下指标:
3.1 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由上表可知目前影响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的最主要的是教师这一因素。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体育教学训练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是运动员学生的教育者、指导者,是决定教学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①②③。在整个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一切有关层次的因素,最终必须通过教师这一环节作用于学生运动员。一个合格的师资队伍是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②。因此,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运动经历、执教年限、参加业务培训的状况等方面都会影响教练员的教学训练效果。
3.1.1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年龄结构
教师年龄结构是指教师人才群体各年龄段人数的比例分布。教师的年龄结构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反映了教师人才群体的创造力③。
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练员年龄在45-55岁之间的占52.9%,35-45岁以下占27.1%,25-35之间的占18.7%,大部分教练员集中在45-55岁之间。走访中还发现,年轻的教练员大都是聘用教师,而45岁以上的教师一般是其他操类的专职教师,体育舞蹈是半路出家的。众所周知,年老教练员的业务水平较完善,执教经验较丰富,但缺乏年轻教练员所具备的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知识、敢于创新等优势。年轻、专业的教师的缺乏对今后的发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1.2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舞蹈教师运动经历
调查教师的相关运动经历,不仅可了解教师是否具有过硬的技术,也可以折射出教师的教学训练经验状况。作为教师,具有过硬技术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运动经历才有可能具备更加丰富的训练实践经验,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运动训练和动作技术,才能正确指导学生训练,减少教学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通过对教师所参加的最高组别比赛来了解教师专业技术等级水平。调查结果显示,我省教师专业技术等级达到职业组、甲组、乙组的分别为5、7、5人,32%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组别的体育舞蹈比赛。由此可见,很多教师并没有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运动经历。因此,今后在教师的业务培训和考核上要提高标准和要求。
3.1.3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舞蹈教师执教年限与参加业务培训情况
执教年限是指从事教学训练工作的年限,它主要反映教师的资质和经验。执教年限结构分布见表2:
调查显示,教师们从事体育舞蹈工作的时间,1-2年的占28%,3-5年的占36%,5年以上的占20%。从执教年限上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从事教学训练工作都在3年以上,5年以上的教师也占相当的比例,这与近几年来体育舞蹈在我省高校迅速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一个项目顺利发展的关键环节就是要培养一批与时俱进的`高水平教练员。作为较为年轻的体育舞蹈项目来讲,有针对性的举办教师业务培训班,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如表3所示,48%的教师参加过3次以上的业务培训,40%的参加过1-2次,没有参加过培训的有1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都参加过培训,但次数相对较少,而且还有极少数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业务培训,这也提醒有关部门在对教练员的管理和再培训工作方面有待加强。 3.2 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参与体育舞蹈训练的现状分析
3.2.1男女学生性别比例
图2所示学校体育舞蹈课基本上属于选修课,课余体育队也属于自愿性质,参与学生女生占优势,为73%,男女比例为1:4,严重失调。这不仅给体育舞蹈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也影响技术水平的提高。
3.2.2 学生对于体育舞蹈的观念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6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思想上不能完全接受体育舞蹈,因为跳舞时需要男女互相拥抱,并且有时动作相当亲密,很多学生感觉不能适应感到害羞不自在。72%的男生认为体育舞蹈是女生的舞蹈,男生不适合,跳舞时扭来扭去让其感到没有男子汉气概,会被人耻笑。由此看来一些大学生在观念上受封建思想影响,对体育舞蹈的认识有误区,没有正确的认识到体育舞蹈的价值。
3.2.3 参加比赛状况
教学和比赛是相辅相成的,比赛是对教学工作的最好检验,也是教师寻找今后训练重点的一个方法和时机。据统计浙江省普通高校每年平均可参加的各大小型比赛以及考试共有3.5次,而未参加比赛的学会占21.6%。
3.3 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舞蹈训练场馆现状
开展体育舞蹈训练必须有一定的场地保障,这个场地就是开展体育舞蹈普及运动和专业训练的物质基础,也是体育舞蹈课的硬件设施。开展体育舞蹈课场地必有形体房,标准舞场(20m长,15m宽,光滑的木地板)。调查的学校当中仅有4处有标准的形体房,占总数的57.14%;即使在有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和训练点,标准的场地往往会被各种班级分隔开来进行训练,个别学校、训练点因受场地设施的限制,而不得以经常改变地点。在室外教学没有镜子,地面不光滑,学生很难了解自己的动作缺陷。这样在实施教学内容过程中,教师很难进行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因此,场地设施是阻碍体育舞蹈教学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缺乏场地设施直接限制了体育舞蹈的开展。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授课教师呈老龄化,年轻教练员所占比例较少,对今后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影响;缺乏一套完善、系统的教练员岗位培训体制;科研情况滞后教学内容不符合时代要求,师资紧缺。
影响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教师水平,师资力量是体育舞蹈开展的主力军,硬件设施和课程内容的建设是体育舞蹈顺利开展的有利手段,应从学生自身观念着手,加强师资、硬件设施、课程建设以及协调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促进体育舞蹈的顺利开展。
4.2 建议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力度,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增进教师间相互交流;改变学生封建保守思想,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参与动机,大力宣传体育舞蹈的健身、健心、健美和社交娱乐的价值。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握好教材的难易程度,增加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实用性;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时刻把握世界最新动态;同时改善教学场地和硬件设施质量,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对场地设施的维护保养措施。
注解
①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② 李诚志.教练员训练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1
③ 吴彩芳.浅谈高校健美操教练员的职业素质[J].山西体育科技.,1
应用本科英语教学改革浅议
论文导读:发展应用本科教育,既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一种需要。因为传统的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所花时间和代价与教学效果不相适应的问题,学生毕业后无法正确使用英语来交流,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其就业。因此,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为主的技术应用型本科英语课堂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应用本科教育,英语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的成功入世和对外交流的深入扩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培养的单一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更多岗位要求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发展应用本科教育,既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一种需要。它的发展将有利于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有利于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多样化,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普通本科和应用本科是本科教育的两种类型,它们的关系是平行发展的。应用本科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层次,它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在培养规格上,应用本科培养的不是科学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本科以适用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应用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岗位实际动手能力,还应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目前,国内高等学校主要以英语为主),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因为传统的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所花时间和代价与教学效果不相适应的问题,学生毕业后无法正确使用英语来交流,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其就业;同时,教学模式也面临各种教学新理念的挑战。论文大全。因此,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为主的技术应用型本科英语课堂任重而道远。
一、对传统英语教学的反思
中国英语教学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消极因素的影响和束缚,基本上采用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方法,培养了不少“英语哑巴”或者“英语聋子”。章兼中等学者把这种教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十二重”和“十二轻”,即:“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重知识的掌握,轻能力的培养;重知识的讲解,轻实际操作与运用;重书面能力的培养,轻口语能力;重书本,轻情景;内容呆板,缺乏幽默和趣味性;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重全班大合唱(集体朗读),轻个人和小组合作;重少数学生,轻大多数学生;重批评惩罚,轻合作愉快的情感;重分数培养,轻素质培养;学生消极被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 [1] 这段总结不仅概括了长期以来我国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勾勒出英语教学的基本面貌。灌输式教学法是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的确,很多学校搞应试教育,英语教学模式趋于单一,教师上课主要以讲授语法、语言知识为主,而忽视了英语技能的培养教育,使许多学生听说能力与教学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有较大差距。再加上广大英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很多教师对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深入不够,造成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
二、对深入教学改革的探讨
教育部新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2]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积极探讨大学英语教学如何改革对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及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人们把学习主要理解为学习前人创造和积累的知识,教学主要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大多是被动的接受,即“以教师为中心”。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占主导地位,讲解占了大部分时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很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语言学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3] 因此,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指导者,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恰当的学习策略,尽力使课堂成为学生进行语言交流的场所,使学生在自己的正确指导下积极投入英语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交际能力。
而英语课堂如何把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机的结合?如何让学生们能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教学并从中受益,并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笔者在如何组织课堂教学上做了一些尝试,主要通过设计一系列任务型练习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以期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英语技能。这里笔者以《大学英语全新版》第一册第六单元What animals really think为例,该篇文章体裁为说明文,若单纯讲授语言点,课堂难免枯燥无味,同时学生收获也不大,所以教师在教学安排时,应以“学生为中心”组织一些的课堂活动。下面简要介绍一下:
1、小组排序及讨论活动(Sorting andGroup Discussion)
准备工作:教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十二幅动物图片,请学生小组(六人一组)讨论教师列出的问题。
步骤:
(1)教师请同学按小组坐好。
(2)每组选派一位同学上台就问题向同学们做口头陈述(Oral Presentation),并指派另一组同学对其陈述进行复述。
(3)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进行评判,选出最佳小组。教师在观看过程中讲详细记录每组同学表现情况和错误,并在全部结束后进行点评。
问题(Questions for Students):
Ranking andSorting(Group work)
Step one: Writedown the name of the animal below the pictures
Step two: Rankeach group of animals according to their intelligence
Step three: Useexamples,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to state your reasons
Step four: Writedown the most intelligent animal in each group
2、故事报导活动(Story Report)
准备工作:教师事先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的三个小标题(Subtitles),请学生小组长抽签确定报道故事的小标题,并按教师要求组织本组成员将每个小标题的内容改编为故事报导,形式不限,可以一个同学单独报导,也可以采访对话形式报导。
步骤:
(1)教师请同学按小组坐好。
(2)每组根据自己抽签上台进行故事报导,其他组同学根据同学故事报导,猜在课文中对应的小标题,猜中者予以奖励加分。
(3)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进行评判,选出最佳小组。教师在观看过程中讲详细记录每组同学表现情况和错误,并在全部结束后进行点评。
(4)全部结束后,要求学生上交故事报导的书面反馈材料。论文大全。
通过这样的任务型练习,大多数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焦虑,增强自信心。
(二)改革现有教学手段,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用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向学生讲授语言知识,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其实,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如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将语言知识呈现给学习者,图文并茂,给学习者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融视、听、说于一体,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态的语言学习环境,学生往往愿意积极参与进来,课堂气氛活跃,这样一来就容易记住学习内容,不会产生乏味感。还可以让学生自学教学光盘,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定期网上答疑等等。
(三)积极开拓英语第二课堂,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由于英语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习,仅靠课堂的有限时间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远远达不到实际要求。为了弥补课堂语言交际实践的不足,需要为学生积极开创英语第二课堂,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和时间,如:创办英语角,成立英语剧团和英语协会,定期向学生免费播放英文原版电影,举办英语文化讲座、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大赛,以及开展英语文化周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学生课外学习并运用英语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语言交际能力。我院每年七月都定期组织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去泰国为期两个星期的实习,大多数同学反映收获很大,一方面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对自己所学专业人才需求的要求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表示该体验对自己英语学习的方法的改进有很大帮助。论文大全。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某些实习实训环节和学生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英语第二课堂中获得实践学分。如:我院每年定期举行的五月英语文化周活动中,一年级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听专家讲座写心得体会、观看经典影片撰写观后感、参加学院CCTV演讲比赛暨学校九月份演讲比赛选拔赛、或学院组织的趣味英语竞赛等获得专业认知实习的学分,这样一来,既丰富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又使学生通过参加活动获得学分,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大学英语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为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必须宏观地对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进行规划,安排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定期进修,全面提高学历层次。其次,加大财力物力投入,鼓励教师继续学历教育,并对这些教师给予一定的经济资助,提高教师积极性。最后,实行以老带新的政策。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以配对子的形式与老教师结队,在教学实践和理论上给予指导,使青年教师尽快从学生角色过渡到教师角色,更好地开展教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技术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许多待改进的问题, 更新教学模式和理念是首要问题。我们要把握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牢记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探索出一条适合本院实际的改革之路,为培养更多的实用型外语人才做出贡献。
会计专业中职、高职专科及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研究
目前,我校现在的定位是高职专科阶段,招收的是高中毕业生,大部分学生来自普通高中,少量学生是对口中职的毕业生。十几年前,我校还是本地数一数二的中职学校,当时,学校的招生很不错,学生的出口也很好,不少学生都能顺利进入银行等金融机构工作。因此,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程度也很高。当时,学校宣布要晋升高职的时候,大部分老师只是觉得学校升格,名字要好听些,并没有细想更多的。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校于升入高职行列,随之带来了太多改变,作为普通教师,最大的体会是学生的层次提高了,收进来的学生都是高中毕业,学习习惯比中职生要好很多,对老师的要求提高很多。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同时,我们也在学习中考虑更多的是我们怎样在中职、高职专科及本科人才的培养体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特别是作为会计专业的教师,考虑更多的是跟专业相关的人才目标定位。
会计专业的高职是中职的后续学习阶段,也为本科培养输送人才,是这个链条的中坚,培养的学生定位是否正确直接决定着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个人前途。根据我校的情况,这几年会计专业的招生都比较火爆,无论是会计电算化还是会计审计、甚至是经管等金融专业都不愁生源,学生的就业也是比较满意的。那让我们想想,到底高职培养出来的学生和中职、本科毕业的学生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我们是从中职走过来的,对中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有发言权的,中职的学生就是技能型人才,学生在学校里就是不断训练技能,会计专业的学生就是练习电脑打字、小键盘和计算器的使用、点钞等,你的技能好,就能找到好单位,能马上发挥你的优势。中职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讲太多理论知识学生根本听不进去,也没有效果,反而让他们动手练,他们还乐此不疲,如果再告诉他们,技能的好坏是跟工作挂钩的,那学生更是有无限动力。经过两、三年的训练,大部分毕业的学生都是相关专业的技能能手。所以中职的人才定位就应该是重技能的操作型人才。
大部分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能熟悉相关财经法律、法规,并具备从事会计岗位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从事的工作是操作第一线的会计工作,对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训练更为看重,所以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一般学校都会让学生去相关的操作技能的证书,学生的练习也有目标。学生的技术娴熟,就意味着可以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这是几年前的社会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行业、企业为新入职的员工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不仅仅是打字快、点钞快就能胜任工作的,中职毕业的学生的简单技能也远远不能满足单位需要,这样就带来了高职会计专业发展的春天。
高职培养的学生和本科教育出来的学生又有什么不同呢?目前,有不少大学将要姓“职”,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应用型本科”。那么,本科阶段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也是从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来确定的。本科的人才定位是应用型、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因此,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具备良好的思想和文化素质、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职业技能、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性人才。本科的毕业生要求更高,这些学生是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后备力量,甚至会成为企业的领导人员,除了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有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那作为高职的我们,学生的能力应比中职学生高,同时也是本科学习的前导,究竟我们的定位在哪里呢?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中小企业,而这种性质的企业需要大量的会计专业人才,这就是我们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出路,也是高职毕业生培养的方向。
1 高职会计专业应以中小企业为培养人才目标定位,完全符合市场的需要
1.1 高职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大多理论基础好、专业技能娴熟,同时还具备上岗资格证书,可直接上岗工作,无需再进行岗前培训,这是中小企业看中的。同时,高职属于大专层次,工作后可以直接参加中级或高级技术资格的考评,发展前景巨大。
1.2 高职会计专业确定以中小企业为其培养目标定位,有效地避开了本科会计教育的竞争,并且高职生对薪资的要求略低于本科生,符合目前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的客观实际,为高职会计人才是就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1.3 中小企业数量多,地域上处于城乡、农村等,会计、出纳(收银员)等又是每一个企业单位所不可或缺的岗位。不仅如此,目前大多数的会计代理记账、审计助理及税务代理等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也都是中小企业,而这些高职就是高职毕业生可以胜任的。也就是说,高职层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在大大增加。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避开了本科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具备远胜于中职生在中小企业就业的优势,我们的高职毕业生必定是中小企业会计人才的强大候选力量。
2 高职毕业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基于以上高职会计专业的优势,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面向中小企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技能和中小企业会计专业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培养相关专业毕业生时,首先要从培养良好的社会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做起,同时面向中小企业等就业方向,加大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的形成,找准自己区别于中职生和本科生的优势,只有这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可能被企业接受和认可,学校的发展才有后劲,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学校、学生多赢的局面。
本科教学评估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后续影响
20教育部提出了对高等本科院校进行教学工作评估,并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对本次评估做了明晰说明。评估共分为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44个观测点,“图书馆状况”就是其中一个观测点。在《方案》中,根据各观测点的评估结论的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达到A级标准的图书馆需要做到,管理手段先进,图书馆使用效果好。达到C级标准须做到,生均图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达到相关要求。
如今,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已经过去多年,但教学评估工作对图书馆的后期影响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并且各种问题都逐渐凸现出来。本文即欲对这一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一、出现的问题
评估工作在短时间内看起来确实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图书馆馆藏得到极大的提升,图书馆的各种设备也进行了改良,使图书馆在整体水平上有所提升。但是据近几年的观察,评估过后图书馆存在的各种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并对图书馆今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造成图书馆馆藏时间结构上的不合理。
例如我校(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从建校到,图书馆藏累积只有40多万册图书,远未达到评估要求。在评估之前,学校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在逐步增加图书馆的经费投入,但是在生均图书量方面依然和图书馆评估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满足评估需要,学校从年到间为图书馆投入了一些资金来填补这方面的差距。经过4年的发展,图书馆到20评估时,馆藏图书量达到了67万册,其中20到年出版的图书有20多万册,占了总图书量的三分之一,这就造成了图书馆馆藏时间结构的不合理。
第二、图书馆藏资源总体质量很难提升。
为了满足评估要求,许多学校在评估期间都大量采购图书。但是一定时期的图书出版量是有限的,图书馆的图书副本量又不能无限量的增加。为了完成任务,一部分高校不得不收购大量的旧书,而这些图书不被读者认可,利用价值很低,同时这些图书的量又很大,它们占用了图书馆的大量空间,影响了新书的正常上架。如果大量下架,又将造成图书堆积,造成安全隐患。这些图书从整体上拉低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图书馆馆藏的总体质量。
第三、图书馆设备出现老化问题。
电子设备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由于图书馆的大部分设备都是在同一时间段采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设备会出现集中老化的问题。而评估过后图书馆资金投入的下降,又使得图书馆很难在一个短时间内完成设备的更换。但当今图书馆的数字化进度又在不断加快,设备的老化就严重影响了图书馆后期的各项管理和发展。
第四、不利于资源共享的开展。
高校教学评估对图书馆人均图书量的硬性要求,使各高校图书馆都在短时间内不遗余力地采购图书。这就造成了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迅速膨胀,使各个图书馆无论大小,都变成了大而全的馆藏结构。这种情况加大了高校图书馆之间文献资源重复购置的比例,不利于图书馆之间在资源共享方面的合作和长远发展。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造成高校图书馆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标准设置的不合理。
教育部在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时,只是考虑到学校的发展要求,制定了许多比较严格的标准,但这种标准与高校图书馆的实际状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第二、高校对图书馆资金投入的长期拖欠。
图书馆的发展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有文献资源的发展和文献结构的调整应该是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逐步完善的。关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经费所占高校经费的比例,国家是有相应要求的。但现实的情况是,图书馆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不被重视,资金投入相对不足,从而造成了评估时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严重短缺。
第三、图书馆服务发展缓慢。
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而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却是图书馆发展的主要目的。但在图书馆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经费和资源被用来支持文献资源建设,而忽略了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深层次提升。图书馆服务更多地局限在图书的借阅和归还方面,这大大限制了图书馆服务的发展空间,也导致了图书馆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的教学科研发展,从而降低了图书馆在高校的影响力。
三、应对方法及未来的发展
本科教学评估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其影响却依然存在,尤其是评估带来的许多后续问题至今还在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这场评估时,我们不能够只看到评估时取得的成绩,更应该反思其间存在的问题。面对问题,我们唯一应该做的就是找出应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针对前面分析的问题,我认为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从而推动高校图书馆未来的更好发展。
第一、总结评估经验,促进高校图书馆的持续发展。
本科教学评估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确实也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比如在评估过程中,图书馆的硬件投入得到加强,软件管理得到改善,各项规章制度也更加规范并得到落实。图书馆一方面得到了更多读者的认可和重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的经验,我们应当以评促建,把这种经验推广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促进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反之,如果我们无视经验,评估过后一切恢复原状,那么评估就将变得毫无意义,图书馆的发展也依然会在原来的老路上进展缓慢。 第二、改变采购比例,逐步调整图书馆的藏书结构。
评估过后,图书馆的购书经费已经明显下降,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应当更加注意图书采购的比例,逐步调整藏书结构使之渐趋合理。一方面,要加大专业类图书的采购,以满足学校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另一方面,进行定期的藏书剔旧工作。将一部分无法继续使用的老旧图书进行剔旧,同时也将一些使用价值较低的图书下架处理。通过调整新书的采购比例和已有图书的剔旧工作,逐步优化图书馆的馆藏结构。
第三、加强高校图书馆的馆际合作,促进资源共享。
各个高校之间专业设置的差异,使各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在专业性上存在着互补关系,今后应当大力促进高校图书馆之间的馆际合作。这不仅能够应对评估后图书馆购书经费下调的限制,节约购书经费,而且也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管理成本。目前,国内外的许多地方都已经实现了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比如在荷兰,只要有一张借书证,就能在所有图书馆借阅图书。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高校图书馆区域化合作和资源共享的案例。资源共享能够充分发挥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使用价值,也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第四、深化图书馆服务项目,开展知识服务。
目前,图书馆界普遍存在的突出矛盾是,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知识需求同图书馆信息知识提供能力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在今后的图书馆发展中,应当深化服务项目,服务应当从“书本位”向“人本位”发展。逐步开展知识服务,健全学科馆员制度,为读者提供学科导航,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发展提供学科支持,促进图书馆服务的深层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也能有效改善图书馆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力。
总而言之,本科教学评估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应当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化应对。尤其应当立足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更加有效地推动高校图书馆在未来的发展。
高校转型发展下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再审视
一、人才培养方案: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与法律人才不可同质化
一些高校将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置身于法律人才培养之中,并无分立和实质的个别化。真的应该如此吗?从区域经济社会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看,将“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等同于“法律人才” 同质化培养的理念是不正确的。
在知识与能力需求上,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与传统法律人才有两点不同:第一,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知能结构多元,且更强调知识产权法、民法、经济法、经济刑法等法律知识和经济管理、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能力。第二,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工作理念与其他法律人才不同。公检法法律人才应秉持正义,止奸去恶,不偏不倚、居中司法,而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则应以单位整体利益为上,积极主动左右沟通,灵活地作出利益进退与取舍。如此不同知识能力需求和工作理念的多类人才培养,能通过一套培养方案来完成吗?不同的知能结构需要不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来塑造,不同的工作理念更需要专门化的训练来养成。将所有类型的法律人才采用同种培养方案“打包”培养、“混合”培养显然不具有合理性。
二、正确获取与利用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信息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在社会需求中的适应性信息是其必要的战略信息资源,它不仅对高校现有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培养模式、质量管控机制予以评判,也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的创新提供了可能方向。如何客观、全面获取需求信息呢?我们不仅要关注信息源的代表性,还要重视信息获取的方法性。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的适应性信息可通过高校管理机构的规范性调研、目标群对人才使用的反馈、第三方人才服务组织的定向性人才供求分析、专业性咨询调查机构的调查等方式来进行,避免单一手段、单一信息源。有人认为,“有效的需求反馈信息是通过对学生毕业后的的售后跟踪体系才能从企业获得的,” [1 ]其实,积极调动往届毕业生的“老东家”、实习生、实训生的潜在“新东家”一并积极参与才更让人乐道。毕竟,前者能够提供人才使用后的感受,为高校人才产品创新增添信心或补缺方向;而后者则可能提供人才需求中该校的今后机会与应有质量标准信息。
经过人才的适应性信息集成,高校能够识别现有知识产权人才结构以及培养模式的瓶颈所在,也就便于规划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创新目标和应有切入点,并据此进行专业的融合、培养流程重组、质量控制体系革新等方面的管理系统整合,从而使高校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为目标市场提供高适应性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
三、转型发展背景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变革
(一)强化以回应、引领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产品培养理念
突出需求在高校构建竞争优势中的地位,并使之融入高校文化,才会使知识产权人才需求方的态度和行为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管理系统中产生真正效能,管理环节中的每一要素才会积极维护与就业目标群的关系,从而自觉地控制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事实上,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方也只有在感受到这种关系以及从中可能获得所需的人才时,才会积极主动地与高校对话,才会向高校提供直接、有效的信息。因此,高校要将需求导向作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理念建设的重点。为此,下列观念的确立与强化是必要的。
第一,确立“高校应满足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方的所需所求”以及“向人才需求方学习”的观念。如今,具有活力的新兴岗位、新兴产业越来越多,用人方在加大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上岗培训的同时,其对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人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具有个性化,他们希望同高校一道,参与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的设计与输送,高校对社会需求的能力管理也恰好适应了这一社会要求。
第二,树立“向人才需求方提供最优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观念。高校法学院系众多,师资、培养经验、培养条件差异各有千秋。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最终适销对路,并非仅仅依赖高校是否位在“211”“985”之列,而是取决于该高校是否理解了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方的真正需求并在满足该需求中使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知能结构、思维理念最优化。
(二)增进人才需求方对高校的信任,扩大知识产权人才的就业目标群
一定范围的就业目标群是高校所确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就业主阵地,究竟是针对知名合资企业、央企等“高大上”的公司还是针对普通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企业,每个高校的目标指向并不相同。不过,相同的是,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就业目标群对高校及其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认知、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对该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的吸纳意愿。对此,高校提高对就业目标群的定位能力以及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的应对能力是必要的。一方面,高校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的培养方向应有清晰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的地域、办学实力、品牌影响度、人才产品美誉度、人才产品的质量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的对应目标群。随着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品质的不断提高和需求市场信息的有效掌控,高校还应继续扩大目标群。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捕捉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不间断地评估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对目标市场的适应性,及时调整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赢取人才需求方的信赖。
高校与就业目标群之间的信任程度决定了人才需求方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信息的反馈是否具有主动性,由此决定了高校从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方获得人才使用感受、人才需求期待的难易程度及接纳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的成功可能性。高校可借助于良好的品牌形象塑造、高成长性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畅通与人才需求方的反馈渠道等建立和增进人才需求方的信任,扩大和巩固既定的就业目标群。
(三)创建能够推进人才需求对话的稳定平台
要想广泛获取来自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方的信息并使之转化为人才创新中的有机要素,高校应建立起与需求方双向沟通的便捷渠道,以需求信息的充分性、效能化为中心,发挥各种交流渠道的组合优势,适应就业目标群的交流习惯和释放需求的要求。为顺应人才需求方参与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还须重组校内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管理流程,增加高校人才培养流程的柔性,以适应由人才需求方参与的个性化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的培养和输出。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德国古典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如此评说教育:“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此番议论真切道出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真谛,即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进行精神指引和心灵滋养,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人类自身稳定的人格、气质及修养。因此,这种教育培养出的人文精神,至少应该涵盖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等原因,国内不少高校在不断加强专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及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精神品级方面的各种问题。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对地方高校集体转型的时代呼声,在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同样刻不容缓。为改善当前人文教育的窘况,只有找准症结,方能对症下药。
一、运用SWAT分析法对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评估
(一)优势分析
1.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初步稳定。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不少同类高校都会设置如《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公关礼仪》等实用性强文化课程。部分高校也会开设《大学语文》一类的重素质培养的课程。此外,例如文史哲、艺术、心理方面的选修课程此类高校也会有针对性地开设。因此,主干课程与选修课程并轨发展,文化素质类课程建设已形成一定体系。
2. 文化素质课程的实施比较容易。一般而言,应用型本科高校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人文素质课程相对较少,然而不少在校学生对文化素质课程的呼声诉求也很高;再加上开设此类课程的简便性与可操作性,因此人文素质类课程的实施总体比较容易。
(二)劣势分析
1. 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目前,不少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乏学校的重视和扶持,因此各院系选择开设此类课程呈现出随意化倾向;另外选修课程的开设则往往取决教师的个人专业取向,因人设课,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科学的论证与长远的规划,更没有制度保证。这种状况造成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空有课程,鲜有特色;空有内容,罕有思想;注重结果,难有效果。
2. 教学水平有限,且参差不齐。人文素质教育成功与否与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有着密切的关联。然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就存在问题。教师主体存在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够丰富等差距。特别是在传统文化修养方面,大部分教师缺乏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传统文化教育很难触及学生的心灵。而教授方式上的问题则突出表现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传授轻生活渗透,说教气重,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手段也不够先进等方面。
3. 考核方式不够合理。多数文化素质课程的考试方式以考查为主,学生重视度不够,也很难反映出真实水平;而传统的考试方式也有不少死记硬背的内容,考生考前突击、考后即忘,考试意义不大。
(三)机会分析
1. 国家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进入本世纪以来,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界受到的重视日益加强,“通识教育”改革热潮以及相关的课程体系调整逐渐在众多本科高校蔓延开来。特别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也越来越成为时代主旋律和教育界共识。教育部在今年3月印发了《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其中特别谈到应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学阶段应做到“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传统文化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份《纲要》也可见国家政策层面加强和深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决心。
2. 教育工作者认识的提高。权威教育家及众多高等教育研究者已着手进行了大量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的研究。重视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界的普遍趋势。天津南开大学在今年六月举办了“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高层论坛,无论是见诸报章的学者论述,还是论坛上高校工作者的积极倡言,不少学者针对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做出了解读与反思。学者们从教师队伍文化修养的提升、现代语境下传统文化的激活、专业学科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从文化视角审视课程设置等方面,对高校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趋势进行了分析,这些角度将成为当前普及、提升文化素质教育的新研究方向与视域。
3. 学生的诉求日益强烈。很多理工科院校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匮乏,学生的此类课程的需求逐年增长。不少学生呼吁多开设人文素质课程以提高自身修养,可见开设此类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四)威胁分析
1. 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更高。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应用型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环境和发展方向上已发生深刻变化。国家和社会对此类大学生的素养和层次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以往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必须改变,应当把塑造灵魂、陶冶心灵、规范行为、完善品格融入到课程建设当中去。
2. 文化素质教育日渐边缘化。文化素质教育的学科地位在学校不受重视,课程萎缩、课时减少,没有学校的引导、重视,部分学生也认为此类课程可有可无。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授课质量得不到提升,从而陷入课时越来越少、教学质量反而没有起色的恶性循环当中。
二、改善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及思考 (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位导向,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1. 确立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校领导在充分健全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引下,应给与人文素质课程充分的重视,首先即设置此类课程的核心课程,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改变此类课程之前可有可无的状况。为使学生有更健全的心智与品格,同时具备现代社会所必须的社会交往能力与思维能力,设置5―6门核心课程,例如《大学语文》、《实用写作》、《演讲与沟通》、《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等课程,总计10―12学分,学生需取得其中的6各学分。同时学校各院系根据学校提出的总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科专业特点,自主确定本系需修读的课程。
2. 完善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人文素质选修课程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和志向自由选择的课程。选修课的开设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课程需经过严格论证以后方可开设。为避免因人设课,低效课堂等状况,选修课程的开设前应在学生中进行调查,有详实的数据作为支撑;同时任课教师授课前需经过试讲等程序的严格考核方能上讲台,保证课堂效果。第二,选修课程应进行整合。不少高校选修课程随意开设,从而导致课程重合、毫无科学性可言,因此选修课进行整合势不可缓。选修课程基本可确立为人文、艺术、社会科学三类,基本课程设立以后需长期坚持,形成品牌与特色。另外,承担课程的教师也应利用时机在学生中进行人文素质状况调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整合。
3. 打造文化素质教育自由选修课程。这是比选修课程更自由更开放的课程。它不设专门的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得自由选修课程的学分。如参加合作项目、社会实践、市场调查、原野调查等,或者用切实的作品(如出版物、发表文章或视频等),换取一定的学分,并让这些学分参与到学生评优评先工作中,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二)以高效课堂为目标,全面提升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质量
1. 切实提升教师素质。人文素质类的教师必须比其他专业的教师具备更广博更全面的知识,所以此类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提高阅读量、撰写读书心得、组建读书交流会,都是深化教师人文素质的有效手段。因此建议相关领域的教师开设网络读书微博,与同行、学生互动交流、邀请学生一同进行读书研讨,从而营造全校良好的读书气氛和书香满溢的校园环境。另外,教师集中备课、听课、评课的制度应长期坚持,改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走互勉共进的道路。
2. 坚持并完善启发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是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佳教学方式。不少教师认为启发式教学就是多提问、与学生多互动。然而以笔者个人上课经历来说,许多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启发式教学的模式还需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对于人文素质课程,笔者认为启发式教学必须具备以下要素:第一,教师应具备问题意识,并把问题意识转化为实在的提问技巧。讲每节课、每个环节都应带着问题切入。提出问题,哪怕不找学生回答,也要在课堂当中营造出积极思索,勇于探索的风气。第二,接近意识。启发学生不止于课上。教师可布置相关的作业或问题,让学生思考,接近他们的生活与想法,并把作业当作师生交流互动的另一平台,用更多的热心与耐心在生活中去教书育人。第三,前沿意识。人文素质类课程多为形而上的学科,纯粹的理论讲授无法实现传承文化与开拓创新。所以教师在授课中应站在时代前沿、将知识与现实紧密结合,举凡社会热点、国计民生、科学发明、文化创新都应融进授课当中,启发学生思索。
3. 进行规范的教学管理,严把质量关。针对选修课程的管理漏洞和不少学生“混学分”的现象,人文素质课程应建立完整的教学制度,包括选修办法、教学情况达标管理办法、课堂纪律及考试办法等,保证教学有序有效进行。具体建议包括:第一,大规模讲座与小规模授课应相辅相成。讲座旨在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整体文学涵养,普及文化知识。而小班授课是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启发学生思维。因此人文素质类课程不可盲目追求规模,但也不应局限于狭窄视野,两者配合放能突显效果。第二,灵活的考勤方式。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的课堂一般都较大,课堂考勤如果采用逐一点名的方式,费时费力。为了节约有限时间,教师可在第一次课明言课堂纪律,同时采取随堂作业考勤、自制签到表考勤等方式,强化课堂管理。第三,改革考核办法。摒弃常规的、机械性地考核与考查方式,适当增加平时作业和实践考核的比重,并讲这些成绩纳入到期末考试成绩中去。
4. 丰富第二课堂,打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第二课堂是耳濡目染感受文化与精神魅力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可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接近文化的魅力。具体方式包括:第一,文化素质课的教师课根据自身实际在学校开展讲座等活动,利用校园景点、学校建筑、档案馆和博物馆等硬件资源,开展文化普及活动。第二,学生组织,教师指导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沙龙、诗歌会、校园茶会等有学术文化氛围的活动,引导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三,组织音乐会、名作电影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营造具有校园特色的高雅文化艺术氛围,让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浓厚的人文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结语
高校作为培养当年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必须承担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在这个任重道远的使命中,学校需要发挥引导保障作用,教师应做好知识的传授与内化工作,学校的人文环境也应发挥熏陶和陶冶作用。与此同时、家庭、媒体、社会也都应该互相配合,协同努力,才能彻底改善大学生理想真空、价值悬浮、精神贫血的状况,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当前本科教学管理改革的侧重点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05-0155-01
高等院校日常工作的开展需要始终以教育管理为核心,通过教学管理改革的方式不断优化教育管理工作质量有重要现实意义。教学管理改革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教学管理基本思想观念的优化,促使相关制度措施的全面落实,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水平的目的。为实现这一思想,要求以以下工作内容作为教学管理改革的重点。
一、促进选课制度的规范
在学分制的整体教育环境背景下,要求学生能够充分认识与选课教师以及选课课程相关的信息资料,通过发放指导手册,或者是输入教务管理系统的方式,使有关选课教师的基本信息、选课内容信息能够更加的透明化。针对当前部分学生对于课程选择的偏向具有一致性特点,需要作出合理的控制。
同时,应当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基础课程学习的特点,对选课环节进行合理的优化。根据学校方面的教学管理开展水平,设置包括正选课、预选课、以及补退选课在内的多个环节。补退选课的操作环节当中,可通过限制学生只选不退的方式,避免出现课程教师及教学资源出现的紧张问题。同时,可在该环节当中合并完成对基础课重新、重考的选修工作。
二、大力推行本科生导师管理制度
对于本科院校,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而言,由于这部分学生大多是初次参加选课。通过观察发现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学生多为了满足个人一时好奇心,或者是在参照市场需要,或者是仅考虑上课时间方便的因素下做出选修,但所选修科目与自身专业知识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学习的实践性价值不够突出。故而,为了提高其选课的质量与合理性,建议在教学管理中于全校推行本科生导师管理工作制度。该制度下,要求学校选派专业知识以及实践经验均比较丰富的教师或管理人员担任本科室导师,根据学生所处专业的不同,面向工作岗位能力需求的差异性,根据学校选修课程的开设情况,对学生的选修方案给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
三、尽全力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教
在我国当前整体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背景之下,高等教育活动的“精英性”特点被逐步弱化,更多的倾向于“大众化”的特征。在这一背景之下,为了能够使本科阶段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就需要学校方面积极展开对本科教学的评估工作。有关研究中指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教育行政部门强化政府对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宏观管理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并特别提出高等学校要努力探索和建立本校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机制”。需要特别重视的一点是:对本科教学情况的评估仅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为了确保其更好的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所服务,需要始终坚持“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建设思想,通过评价的方式促进建设,促进改革,促进管理。根据教学管理现状,对评估相关的内容进行制度化建设,使学校治校、治教、治学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加的规范与有序,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加大对于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促进办学条件的优化,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重视跨院校间学分互认机制的落实
尽管在当前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整体环境下,普遍允许学生入校后根据实际情况做专业方面的调整。但从该制度的落实情况上来看,各大高校普遍对于转专业的人数、转专业条件有明显的限制,且办理手续相当的复杂。对于不适合本专业的学生而言,往往会由于缺少转专业的相关条件而耗费四年的时间修读不感兴趣的专业,即在专业方面存在明显的门槛限制。因此,建议在未来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的实施中,对转专业的门槛加以适当的降低,减少转专业方面的限制性条件。同时,可配合成立指导评估委员会的方式,接受学生提出的转专业申请,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并加大院校之间的合作,使本校学分能够与其他院校的学分相互转化,相互成人,在不同专业、不同高校之间,实现学生学习的流动性。
五、进一步凸显考试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学校方面需要进一步落实相关故障与制度。需要认识的一点是:在学分制的整体管理背景下,目标管理是考试管理的核心所在。为了确保考试管理的质量可靠,就需要不断提高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可控性,引入质量评价监控工作体系。与考试管理相对应的,成绩管理也需要更加的透明,学生信息应当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管理,由教务科利用教务管理系统对问题学生的学籍、教学计划、选课、考试、成绩进行集中管理。
在此基础之上,考虑到考试作为对教师学科教学结果进行检测与评估的最主要手段,当前在考试形式、考试途径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为:考试评估的形式过于单一,考试途径不够科学。为进一步提高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应当将对教学、考试分离制度的落实作为改革的重点加以强化。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成立相应的课程试卷数据库,在计算机随机选题下进行考核。同时,采取闭卷形式、开卷形式、随机形式相互结合的考核模式,灵活应用包括口语评估、论文评估、社会调研评估等在内的过程性考试方法,从而促使成绩评估的结果更加的可靠与真实。
结语
在学分制的整体教学管理背景下,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与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就需要加强对于教学管理的改革工作。文章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需要通过促进选课制度的规范、推行本科生导师管理制度、以评促改,以评促教,落实跨院校间学分互认机制,科学化考试管理水平等多种措施,体现对教学管理的全面发展与深化。
地方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困境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9-0079-02
伴随着我国通信业在近一二十年的迅猛发展,通信技术人才的稀缺促进了信息科学技术中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通信工程专业的繁荣。开设通信工程专业的高校数量一度呈现井喷式增长,从一流重点大学到地市级师范学院、高职院校都开始涉足该专业的建设。缺乏定位的盲目泛滥式发展必然会带来很多问题,这个曾经让学生引以自豪的专业名称如今已经不再光鲜。近日,教育部门将开展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工作。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如果非重点本科高校再不重视实践教学改革,很有可能走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1.学生需求多元化,培养定位困难
目前许多普通高校的通信工程专业都面临着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问题。由于不同层次的高校在经费、设备、师资、生源各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没有目标地去参考标准培养计划无疑是非常盲目的。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例,该类型高校往往面临缺乏高水平科研项目支持、设备投入经费紧张等诸多问题。并且学生的后续发展又呈现多元化态势,有部分学生可能要继续研究生阶段进行学术型研究,也有部分学生要去各层次单位就业。这给专业定位带来很大的困难,既不能照搬重点院校的培养模式,也不能单纯走职业化工程培训的道路,很容易就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面对不同需求的学生,老师在实践教学中无所适从。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学生需求出发,开展可供选择性教学。一厢情愿的强迫式教育模式早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下的需求。目前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主要有两个分流,一是旨在继续研究生学习的学生,另一个就是希望去就业的学生群体。应该在大二阶段就引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可以结合学生意愿,开展让学生有选择空间的教学内容。真正实践学分制可以让学生选修不同方向的课程;同一门课程可以安排多于教学学时的实验供学生选择;同一个实验也可以提供不同的实验方式。比如一些原理性实验可以选择仿真,也可以选择在实验箱进行。只有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他们的主动性才能被调动起来。[1]
2.实验教学内容老化,形式单一
当前普通本科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实验较多是以面向各理论课程的试验台、实验箱进行教学,表现特点为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所做的工作是以连接一些现有电路模块,通过一些固定好的测试点进行观察。这种被学生称之为“连连看”模式的实验开展形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很容易使学生对实验感到厌倦而出现应付交差的心理,实验最后流于形式。除此之外,实验内容常年保持不变,各课程实验独立,缺乏系统性的前后联系。学生仿佛在知识的海洋上漂泊,却看不到方向,最终陷入迷茫。几年学习下来,作为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却连通信系统的概貌都不了解。
解决该问题可以考虑解放思想,更新实验内容,开拓新的实验形式。针对目前课程实验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的现象,应该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在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的同时,可以考虑加强课程间联系。比如针对几门相关课程,借助目前的课程设计和实习环节开展跨课程的综合性设计实验。例如在通信原理和通信电子线路课程完成后,可以设置诸如小型发射接收系统的实验内容,完整实现一个信号产生、调制、发射、接收的过程。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将各门课程串接起来,形成系统认识。专业课实验应该紧密联系工程实践,从实际应用入手,尽可能使实验内容工程化,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本身也与现在教育部倡导的“卓越计划”的精神一致。[2]
另外,在实验组织形式上应不拘一格,以集中实验为主、开放性实验为辅,真正把感兴趣的同学吸引到实验室。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申请创新实验项目、自主进行开放性实验,将各种形式有机结合,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2]
3.师资力量薄弱
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建立历史都很短,往往都是从原来计算机、电气、物理等院系扩张发展而来。师资队伍呈现非专业化和年轻化,往往以其他专业转行的高职称教师和新毕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青年教师为主,不得不承认很多教师本身也没有从事过通信领域的实际工作。对通信领域没有整体系统认知的教师当然在教授学生时候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教授某门课程往往也只是对该课程理论知识有所了解,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学生的水平自然无法得到全面的提高。
在当前师资水平提升的措施中要坚持教师队伍博士化、工程化工作举头并进。针对现在师资队伍薄弱的问题,可以倡导教师通过不同途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校应当制订人事政策,创造条件,在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的同时,结合教学团队发展和教师自身意愿,鼓励教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提高科研能力;鼓励教师进企业,参与横向项目,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教师队伍博士化和工程化两项工作可以举头并进,建设一支能文能武的教师队伍,坚决不能厚此薄彼。这两个方向不但不矛盾,还可以互相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只有抓好这项工作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3]
4.设备投入不够,专业实验开展困难
前面谈到,诸如科研经费缺乏、新校区扩张等原因导致很多院校都有资金紧张的现象。而通信工程的后期专业课程所需实验设备合专业仿真软件都十分昂贵,并且更新换代很快,普通的本科院校很难有能力开展全面的专业课程实验。许多专业课实验往往都只能借助通用仿真软件来实现,甚至无法开出。 像移动通信这些通信工程专业课的设备仪器和仿真软件相当昂贵,普通本科院校在通信工程专业课实验开展方面面临很大压力,许多实验流于形式。但是反过来讲,因为学生的程度和目标不同,也没有必要非得去购置全套的实验设备和器材。穷则思变,不妨把目标瞄向校企合作。解放思想,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一方面可以联合企业开展通信类工程师的认证,考虑让有志于工程性工作的学生及早地接触相应认证课程,以此代替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有志于考研的学生可以深入开展软件仿真类实验内容,强化通信理论。另外,可以联合企业共建通信实验室,通过与企业交流,购置有应用价值的专业设备,进行设备共享,技术交流,人才合作培养。[3,4]
5.实验室人员匮乏,管理混乱
由于历史原因,高校实验室专职工作人员在职称评定和工作待遇上低于专任教师。实验室系列教师没有正高级职称,实验室岗位津贴低于同级别专任教师,导致实验室岗位流动性大,无法吸引高水平人才。这种情况下,很多普通本科院校的实验室通常是由极少数实验员管理日常工作,理论课教师担任实验指导教师,并没有专门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实验室人员不参与实验内容安排和指导,实验教师可能又对实验室了解不够。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实验教学监管不到位的状况,出现问题两方互相推诿。实验教学监管不到位,实验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没有过硬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有过硬的教学质量,实践教学尤其如此。要取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不但要建设一支专业队伍,还要调动教师献身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岗位管理方面实验系列教师被要求跟行政人员一样坐班,却还要像专业教师一样在晚上、周末加班加点保证实验教学开展。并且实验人员的岗位津贴又低于同等职称专职教师。这样在潜意识里就形成一种概念――“实验人员低人一等”,所以实验室岗位就留不住人才。没有一支稳定专业的实验教师队伍当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想吸引人才、稳固队伍,就必须从根本上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实验系列无正高职称是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该政策已不能适应新的历史环境。建议相关部门考虑像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职称改革一样,增设实验系列教师正高职称。另外,学校也应当在岗位管理和津贴待遇方面一视同仁,使实验教师安心于本职岗位。
二、结语
地方本科院校往往是教学型高校为主,学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学校的生死存亡。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一心面向科研的发展只会使自己陷入僵局。科研水平上不去,教学质量无法提高。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地方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为例,从教学内容、师资、设备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会计本科毕业论文指引及建议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四年本科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关节,它要求本科毕业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实际进行撰写,以反映本科毕业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但是关于究竟应该如何更好地指导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以及采用什么标准判断一篇合格的本科毕业论文等问题,会计学院的教师和学生,都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和答辩实践经过几年的摸索和探讨,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周密的论文指导程序与时间安排。论文指导和答辩全部工作包括准备与动员、论文撰写与指导和论文验收与答辩等三个阶段。准备与动员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公布毕业论文选题、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为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动员、学生选题、会计学院确定指导教师、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为教师进行如何指导论文的动员。论文撰写与指导阶段具体又可细分为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选题指导与写作计划指导;(2)大纲指导;(3)初稿指导;(4)二稿指导;(5)论文定稿。论文验收与答辩阶段属于最后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就是:验收论文和组织答辩。
2.充分的论文指导支持与辅助工具。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许多论文写作和指导支持性和辅助性的工具。比如每一届本科毕业生在准备与动员阶段都可以获得一份《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及答辩工作指南》,同时可以获得一份《毕业论文选题》。
3.严格的论文写作、指导和答辩质量控制措施。为了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就需要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监督与控制。为此,会计学院针对论文写作、指导和答辩等各项环节采取了一些控制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控制措施,就是设计并运用《工作底稿》。《工作底稿》是监督与控制学生和教师在论文写作和指导工作的一种工具,也是学生和教师就论文写作和指导相关问题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一种媒介。其次,会计学院专门成立论文验收小组,根据已经设计好的相应表格及其项目要求,对学生的论文定稿进行匿名审核,只有论文质量符合验收标准的,方有资格参加论文答辩。再者,规定指导教师回避制度,即不审核自身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也不参加自身指导学生的论文答辩。最后,成立答辩小组,指定资深教授担当答辩主席,并规定答辩结果和答辩成绩由答辩委员会通过无记名表决方式产生。答辩成绩的判定是依据一套完善的评价方法进行,这一套评价方法主要是从观点、内容、格式、结构、答辩等五个方面情况进行评价。
2.写科学小论文 篇二
小科学(little science)项目通常由科学家个人或科学小组进行研究,由科学家个人或科学小组设定问题、独自执行、探索式解决,这种研究方式以竞争性为特点,科学家以追求科学真理为导向,集中在单个学科内进行研究,经常会产生出人意料的结果[1]。大科学(big science)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科学研究总的社会规模上的大科学,这一概念由社会科学家普赖斯(Price)在《小科学,大科学》中首次提出[2]。另外一个含义是指研究项目尺度上的大科学,这是由核物理学家温伯格(Weinberg)在《大科学的反思》中首次提出[3]。
近代以来的大部分时期,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小科学,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往往也都来自于小科学的科学研究形式,如生物科学领域的青霉素的发现、物理科学领域的X射线、计算机科学领域里的晶体管等。二战后,大科学项目发展迅速,其主要表现在:1.研究领域逐渐扩大,逐步从物理学、天文学领域,进入到生物学、地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如物理学领域的超级超导对撞机计划(SSC),天文学领域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计划;生物科学领域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和地球科学领域里的大洋钻探计划(ODP)。2.组织模式趋向由一国主持逐步向多国合作发展,如由多国合作完成的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全球变化研究计划(GCRP)、国际大型科学钻探计划(ICDP)、人类前沿科学计划(HFSP)、人类和生物圈计划等。3.大科学研究项目的数量不断扩大,仅在物理学领域就包括如强子对撞机(LHC)、斯坦福直线加速器、超马克核聚变实验,我国的正负电子对撞机计划、日本的spring-8同步加速器计划等。空间领域的大科学项目有美国组织的国际空间站计划、地球观测系统计划、先进X射线空间物理设施计划、Cassini卫星探测计划,欧洲空间局(ESA)开展的克拉斯特观测计划,X射线多望远镜观测计划,Integral空间观测计划等[4]。4.单个的大科学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如美国超级超导对撞机SSC花费80亿美元;欧洲的强子对撞机LHC,230亿美元;美国和欧洲合作的空间站计划,380亿美元;日本的同步加速器,10亿美元。又如阿波罗计划,仅飞船的前十次飞行,耗资就达上百亿美元。而如果不计通货膨胀,1990年的所有科研经费(包括军事的研究经费)都不及阿波罗登月计划这一项大科学经费。5.大科学项目在总的科学研究的经费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通过CRS(Congreeional Research Service)对美国的研究预算进行的分析显示,1991-1995年,大科学花费了联邦政府总的R&D预算的10%左右[5]。
二 大科学与小科学的特点
大科学与小科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大科学项目与小科学项目具有不同特点,首先表现在研究规模的迥异,经费是界定两者的首要标准。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技术评估办公室对大科学项目的经费界定是1亿美元。但经费界定与时代背景有关,如50年代,几个大科学项目花费不足1亿美元,但在当时来说,它依然是大科学项目[1]12。研究经费决定了对资源和仪器的使用,大科学项目花费巨大,资源利用率高,需要大量的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小科学项目花费较少,资源使用率低,参与的科学家较少;大科学项目需要由大型的、高性能的仪器作为支撑平台,小科学项目对仪器的要求不高。
两者研究的目的和范围不同,大科学项目具有清晰界定的目标,在目标设定时,必须考虑社会的需求,由相关利益方共同界定,同时项目是在统一的目标驱动下,科学家朝着一个方向进行研究,项目中的研究者被动地接受科学目标。而小科学项目一般是在有限的领域内,解决特定的科学问题,小科学研究以假设和探索为科学驱动力,由科学家个人设定目标,小科学项目的研究者对研究拥有主动权;因此,大科学项目追求的是解决交叉学科的问题,选择大科学项目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科学项目对相近科学领域是有益的,小科学项目一般集中在单个科学学科上进行研究。
两者的运行方式不同,在管理结构方面,大科学项目有更大和更为复杂的管理结构,以层级制为特点,小科学项目管理以简单的、线性的管理为特点;在资助程序方面,大科学项目一般是通过议会来进行直接资助的,它们使用新的资助程序,小科学项目一般由机构或基金会来资助,有规范和固定的资助程序;在执行过程方面,大科学项目委员会,需要界入大科学项目的整个过程,包括立项、考核、评审等,而外界对小科学项目资助后,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是由科学家独立进行;在对项目评价方式方面,小科学项目需要同行评议来进行评审,大科学项目却最终是由高层政治家来决定[1]14。
三 大科学与小科学之争
关于大科学与小科学的争论由来已久,1990年,纽约时报连续刊登了六篇关于“大科学是值得的吗”的系列文章,涉及五个大科学项目。2004年7月,11位华人科学家向我国政府高层谏言,慎行生物大科学项目,更是引起了我国科学界关于大科学与小科学的热烈讨论。其实,每一个大科学项目在立项前后都会产生激烈的争议,人类基因组计划和超级超导对撞机就是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科学家共同参与,耗资达30亿美元。这一计划历时15年,旨在为30多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6]。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人类的全部DNA测序,最终得到四张图谱,包括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序列图谱和基因图谱,为研究其他疾病基因提供科学数据。2003年比预期提前两年完成全部基因组测序。
人类基因组计划在项目提出伊始,遭到了大多数科学家的反对。1985年,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校长,罗伯特(Robert)组织召开了第一个正式的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可行性论证会议,会议上,科学家对测序人类基因这一思想进行了激烈争论。经过长达五年的反复论证,1990年美国国会才决定启动该计划。其反对的理由有以下几点:(1)完全测序人类基因不必要也不可行。遗传学家列万廷(Lewontin)和其他基因的批评者认为简单的把基因看作是疾病的根由,这种视野太过狭窄,很难界定疾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也许是由于周围的环境引起的,同时基因各种各样,也千变万化,不可能完全辨别人类基因[7]。同时,30亿个碱基对包括最少50 000到100 000个基因,剩下95%的基因不作为基因表达,被称为“垃圾基因”。有些科学家认为,与其对这些垃圾基因测序,不如测序疾病基因,完全没必要测序全部的基因序列。(2)对HGP的投资将会影响到生物科学领域里的其他小科学项目。许多科学家担心,HGP所需的资金将来自于其他研究领域的经费,而不是从新的资金来源获得,因此将会影响其他研究领域,特别是小科学生物医学研究。(3)人类基因组计划不是基于解决科学问题,而更多的是追求与公众相关的价值。著名人类遗传学家麦库西克(McKusick)认为HGP并不是基于科学价值,也并没有通过任何科学假说来驱动,它创造的更多的是与公众相关的价值,它的成功依靠的是DNA技术的发展,某种意义上说更像是个企业。因此对于更富有科学研究意义的其他科学领域来说,它并不是个典范也没有竞争意义[8]。
经过人类基因组计划对草案的调整,支持该计划的科学家数量逐步增多,1990年,美国政府终于决定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支持的理由有以下几点:(1)解决公众需求:治愈疾病和减轻人类痛苦成为大科学进入生物科学领域的主要动机之一。企业、政府和消费者对通过基因方法和结果来发现、分析、描述和治疗疾病,以及其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利益有着迫切的渴望。(2)弥补生物商业化的局限性:随着人类对解决疾病的迫切渴望,企业开始意识到这一领域潜在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公共预算也将它的行为定位为以更具应用性和以商业为导向的研究。但生物商业化其最关键的缺点就是很少有能力产生巨大的公共物品[9]。如汉马斯(Hindmarsh)发现,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由于生物商业化的影响,使得私人研究的平均数量有所增长,但大多数研究却与公共物品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政府必须出面干涉[10]。(3)为解决生物学领域的科学难题奠定科学基础,198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雷纳托·杜尔贝科(Dulbecco)发表短文《肿瘤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测序》,文中指出人类肿瘤研究将因对DNA的详细知识而得到巨大推动[7]。同时,以诺贝尔奖得主沃森(Watson)为代表的支持者认为,大规模的人类DNA测序将有助于生物学领域的其他小规模的研究,大大加速那些疾病基因的寻找,如享廷顿疾病和癌症[11]。
案例二:超级超导对撞机计划(Superconducting Super Collider,SSC)
超级超导对撞机SSC,是对撞能级为20TeV的质子-质子对撞机。目的是要通过带电粒子加速器来验证和扩展物理学家在理论上提出的标准模型。1982年美国科学家最初提出了超级超导对撞机设想,1983年12月,对SSC进行技术与经济可行性评估,1986年完成核心设计报告,正式成为美国的国家级项目。SSC设计的主要部分是包括一台长达200米的质子直线加速器、一台周长为0.54千米的低能增强器,一台周长4千米的中能增强器和一台周长近11千米的高能增强器。它的最初预算为35亿美元,预计10年完成。在历经五年后,1993年10月被美国国会关停。
SSC从1986年启动到1993年10月被国会否决的8年间,争议不断,仅美国国会就召开了40余次听证会讨论SSC的关停问题。反对理由如下:(1)SSC项目费用不断攀升,影响物理学领域里的其他小科学项目的研究。项目初期费用预算为35亿美元,1990年,能源部独立评估小组认为建造SSC的费用将会达93亿美元,1988年,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在报告《建造SSC的潜在风险与利益》中指出,除非国会提供其他相关领域经费实质性的增长,否则SSC将会挤占掉其他基础科学研究[12]。(2)建造SSC只是基于社会价值,并不是基于科学价值。批评者认为之所以议会支持SSC,并不在于支持者们所鼓吹的科学价值,而是因为它能带来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溢出。同时国防部也认为它可以为提高国家防御能力带来好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物理学教授施瓦兹(Schwartz),公布了国防秘书助手,巴克(Barker)写给白宫国内政策委员会的一份备忘录,备忘录内容是建议国防部认可SSC,“SSC项目将对国家防御产生重大的溢出,特别是对主动战略防御的技术溢出,包括粒子束、信息处理、计算机控制、脉冲源和高能加速器。大量的关于微粒子的基础研究将有益于核武器的开展。”而费米实验室的首席执行官,威尔逊(Wilson)对这一事件做出了回应,否认了这一说法。但事实上,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SSC对高能物理领域的实际贡献很少[13]。(3)SSC的技术溢出和经济效益并不明显,美国物理协会的官员,保罗(Paul)博士指出,“纳税人并不知道他们的钱除了用于做一些基础研究,将不会带来任何收益。”其他反对者认为,支持SSC的科学家在作政策鼓吹时,夸大了所谓的技术溢出。(4)SSC将吸引大量的物理学方面的人才,小科学项目的支持者认为,人才的外流将会给他们的研究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13]。
支持SSC的理由如下:(1)促进科学发现:SSC的支持者认为,SSC可以加深对基础物理的理解,同时,它还可以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拉德曼(Lederman)认为大型加速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天文望镜,是对高能物理和空间领域的结合。[14](2)带来技术溢出和经济效益。支持SSC的科学家指出,SSC至少创造了7 000份工作。同时,SSC的技术溢出效应十分明显,如加速器和检测器技术可用于癌症治疗和有利于超导电缆的开发等。[14](3)提高美国在物理学的领先地位。支持SSC的科学家认为,SSC是一项投资未来的项目。有利于维持美国在物理研究的领导地位。如温伯格在SSC被关停一年后还在痛惜美国失去了保持物理学领先地位的机会[15]。
四 大科学与小科学争论的核心
基于以上两个典型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大科学与小科学的争论主要集中在科学价值、科学路径的选择(或科学优先性)、科学自主性和科学家培养四个方面。
(一)关于科学价值的争论
温伯格在他的《大科学的反思》中指出,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对社会资源需求也会随之增长。不可避免地,科学的需求受到可分配资源的限制。科学家不能仅仅为满足自己的偏好或凭个人的兴趣进行研究,科学追求还要满足于社会的需要,社会才能予以支持。因此,大科学项目在目标设定时,首先要考虑社会需求和社会价值,以社会目标为导向。温伯格总结了支持科学研究的三条标准:(1)技术价值:这一研究可以使用和创造技术需求。(2)科学价值:这一研究不仅有利于本领域的科学研究,还要有利于其他相关学科或领域的科学研究。(3)社会价值:这一项目的投资是否有利于人类的需要。
但作为一个科学项目,科学家往往考虑的是科学的价值,因此,在评价和制定一个大科学项目时,就存在着一个矛盾,即科学项目主要是基于科学价值还是社会价值。如超级超导对撞机SSC的关停,很大程度就是由于它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众议员也不愿冒着政治风险对它投入巨额经费。1985年,里根总统宣布建造SSC计划时,各州积极对SSC的选址工作进行竞选,其原因也是由于它能带来上千就业机会和高技术人才,以及高科技企业,但当SSC选址落定在德克萨斯州,其他州就失去了对SSC的兴趣。同时相较于其他技术或应用型的科学项目,SSC只是一项基础性科研项目。如美国空间站计划,它的费用超支比SSC严重得多,1984年美国空间站的预算为80亿美元,1990年的预算达到1 200亿美元,空间站的支持者,美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政策所的负责人曾坦诚指出,“空间站延长六年的历史着实让人受挫,我们至今(1990年)已经花了40亿美元,只有一些论文发表,却没能建成任何东西也没有任何科学价值得以实现”[16]。但是很明显,NASA的空间站计划要远比SSC的战略意义更为深远,同时空间站计划提供了75 000个就业机会(SSC只提供了4 000个就业机会),它的技术溢出和经济效应更为明显,因此,SSC被迫关停,而空间站计划得以保留。
又如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在1986年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会议上,HGP计划的提出遭到了大多数科学家的反对,认为生物学领域一直以来,都是以小科学研究方式为主,大科学的研究形式只适合于需要由大型仪器为支撑的物理科学领域。人类基因组计划只是一个技术型的项目,“就像在生产线上产生科学数据一样”,它不是一个科学项目。但基于癌症计划的失败,和公众对解决疾病的热切渴望,HGP计划才被提到日程。同时,最早启动HGP计划的美国能源部,其目标也是为研究原子弹爆炸对广岛居民后裔的身体健康的影响,才组织进行关于人类DNA的研究。
其实,每一个科学项目在项目启动前后,科学家都会对它的科学价值进行怀疑,认为这些大科学项目的启动不是基于科学价值,而更多的是基于社会价值的考虑。如美国空间站计划,科学家指出,它将不会带来科学回报,因为它根本就不是科学项目,而是一个地理和政治项目。物理学家范艾伦(Van Allen)认为,“它的科学用途令人怀疑,其实这些用途只需要很小的规模就可以完成”[16]。同时,科学家指出,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和超级超导对撞机计划是大科学项目,但它们主要目标是产生科学数据,而不是进行科学实验。
(二)关于科学自主性的争论
二战前,大部分科学活动以小科学研究和自主研究为特点,政府只是提供资金资助,科学活动过程和结构上的自治保证了小科学的繁荣发展,二战后,随着大科学项目的开展,科学研究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在以前科学家只需要承担科学实验的功能,现在他还要担当项目经理、项目协调员等角色。小科学时代科学组织结构比较松散,大科学时代,科学的组织形式日益层级化,过去实验室主要从事科学研究,现在还要签订契约、参加同行评议、了解委托人需求以及协调复杂的社会关系等活动,同时不同于小科学研究,主要是以科学家探究式研究为主,大科学的科学目标是以社会目标和任务为导向,需要体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意愿,需要协调和权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而最终目标确定,是各相关利益方博弈的结果。
大科学相对于小科学的这些特点的改变,使小科学的辩护方更加怀疑大科学时代的科学自主性,他们认为大科学往往与大政治相联。
以超级超导对撞机SSC为例,其实SSC项目从立项到关停,并没有项目延期或项目无法成功的迹象。如温伯格回忆,在项目关停前,“一条15英里长的隧道打好了,房子修好了,直线加速器的部分设备也安装到位,低能推进器的570米隧道工程做完了,生产磁铁的工厂也一座座建起来了”,而相对于NASA的空间站计划,SSC项目显然要成功得多。
但是,大科学工程的投资强度往往由政府意愿和经济发展趋势来左右的。如1991年,能源部公布SSC预算超支,国家严重财政赤字的问题使议员不得不思考SSC是否应该得以生存,但参议院挽救了这一项目,因为此时的政府是老布什任届的政府,SSC的建址就在老布什的家乡,因此,得到了老布什的鼎力相助,SSC暂时得以存活。再者,SSC是在冷战这一背景下启动的,很大程度上,SSC成为美国击败苏联的一个砝码,随着苏联解体,美国政府对SSC的需求变得可有可无。当克林顿总统上台后,他的政治目标力求削减财政资金以恢复美国经济的繁荣,同时克林顿政府更重视高技术产业和生物学领域,在这种大环境下,SSC只能成为牺牲品,1993年10月21日,众议院和参议院达成一致意见,以332∶81票决定了SSC的关停,并由克林顿总统签署实施。显然,SSC的命运从始至终都摆在了政治天平的两端,而非立足于科学本身[17]。
(三)关于科学路径选择的争论
大科学与小科学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在科学优先性的选择上,如温伯格在大科学的反思中指出,科学家要解决做什么,选择何种方式做的问题,而政府要在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项目面前做出选择。因此,几乎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大科学项目立项时,科学优先性的问题总是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而这一争论似乎也不可避免。
90年代,正值美国经济不景气,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赤字,在这一背景下,几乎美国的所有机构都面临着财政经费被削减的情况,如上所述,大科学项目SSC也被迫关停,但政府还是显示出了对大科学项目的偏好。如连续追加资金的美国空间站计划、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地球观测系统计划、ITER计划、LHC计划、1千1百万的斯坦福直线对撞机计划、15亿美元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计划等。据统计,90年代美国新启动的大科学项目总花费超过1 600亿美元。科学基金会是小科学的重要资助单位,最近几年来,它的科学预算逐年递增。1988年的财政预算是17.2亿美元,1990年总预算是20.8亿美元,但是这一预算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大科学项目上或大型的工程中心。相对于大科学项目经费的增加,小科学领域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研究经费却在相当程序上有所减少。如凝聚态物理曾是物理学的热门领域,但近几年来对它的投资明显下降,从1976年到1987年间,预算经费下降了22%。根据位于华盛顿的美国联合大学的分析显示,有2/3富有竞争性的小科学研究项目的预算正在下降[18]。
这一现象引起了科学家对大科学的反感。他们认为,小科学研究才是国家科学事业的核心,也是繁荣国家经济和技术的基础力量。无论从智力支持,经济利益,还是培养年轻科学家来说,小科学的作用相较于大科学更为重要。《科学》杂志的一篇题为“财政危机”的编辑认为,小规模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已经深受其害,国家和世界真正需要的是以调查研究为驱动的小科学,因为从历史上来说,往往最伟大的发现和新的科学领域的开拓往往都来自于小科学[19]。如晶体管、激光和抗生素都是来自于小科学。又如在80年代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只有三个是大科学项目的研究,有六个是小规模科学研究的科学家。这一比率在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更为突出,基本上都来自于小规模研究领域。如生物学领域,DNA双螺旋结构、遗传密码、致癌基因、重组DNA技术、以及干细胞技术等。
同时,反对大科学的人认为创新性、灵活性和竞争性才是科学发现最重要的条件。大多数大科学项目是在统一的目标下,以“自上而下”的方式组织运行,小科学项目一般是通过同行竞争获得资源分配,是“自下而上”的组织方式,分别像“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小科学的支持方认为,科学的发展不易预测。基础研究和开发新技术不可能通过“自上而下”的组织方式获得,它需要由许多实验室用不同的途径来探索,需要靠技术人员富有兴趣地投入工作中,以不可预测的方式解决难题。“当一大群科学家参与一个大项目时,那些平时驱使他们科研工作的动力,如对某一个别科学问题的个人兴趣、同行间的竞争、科学界对个人成果的赞赏都将消失殆尽。”[20]
反对大科学的人认为,把一项任务集中在一个大型项目上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如80年代,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的地球观测系统(EOS)计划,该计划是由美国、欧洲空间局(ESA)、日本、加拿大等多国空间机构共同参与的大型遥测地球计划,其目的是更精确和可靠地对气候和环境改变做出预测,更深刻地了解地球系统变化的规律。其科学目标是获得地球科学数据。EOS航天观测系统由五台大型极轨平台组成,每一组平台由20多种遥感器(包括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合成孔径雷达、高空间分辨率微波辐射计等)集成。但反对地球观测系统的科学家认为,把众多的大型仪器集中在一个人造卫星里,不免使得风险变大,应该采取更有效的方法使这一风险得以减少。“使用许多小型的卫星,而不仅是一个卫星,对于整个任务来说是最好的方式。如果仅采用一个人造卫星,每一个部件的失败将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但如果使用几个小型的人造卫星,这一灾难将会减少到最低。”[21]同时,“把许多仪器集中在一个巨大的人造卫星的方法,会使项目不能灵活应对突如其来的风险”。
但是大科学项目的支持者认为,大的项目会带来更高的效率。早在国际空间站成立早期,NASA的执行官曾明确表示,NASA反对把空间站计划设计成苏联采用的模式,由众多小型的科学实验单位组成的空间站计划,该方式复杂,而且完成任务慢。NASA计划要建成一个大型的单位,它的功能只有当所有的组装完全装配成功才能实现其功能。
(四)关于年轻科学家的培养的争论
科学研究的特点之一,就是将科学知识内化在科学家身上,科学家作为知识的传承者,不但负责传播知识,而且还引导科学研究的方向。以大科学的研究路径培养的科学家,将会以同一种方向,或同一种模式进行科学研究,这对于传统的以同行竞争的研究方式无疑是一种挑战。同时,小科学项目的支持者认为,大科学项目的知识生产过程也将不利于年轻一代的培养,如完成人类基因组工作需要许多繁琐的人工劳动,而这种工作没有一点科学含量,只是靠人工的不断重复和乏味的体力劳动,如对染色体进行标记工作,这将不利于学生的培养。而在小科学计划内,学生需要全程介入项目的计划、执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整个阶段,无疑这对学生的培养是有益的。这样的培养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同时可以提高他的项目的管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反对大科学项目的科学家认为,把过多的钱花在大科学或大仪器上,而不是投在大学,使得大学并不能很好地行使培养年轻一代的功能。
五 结论
小科学研究时代,科学发现是以探索式为主,科学成果是通过科学家之间的竞争性研究获得,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纯粹的资助与被资助的契约关系,这一研究形式,保证了科学的自主性研究、良好的科学激励机制和科学成果的繁荣出现。大科学时代,以目标为导向,协作为特点,更多的考虑社会需求的研究形式是对这一传统研究形式的彻底打破。不同于传统的小科学研究,是集中在库恩的科学的范式中进行,大科学研究受更大的,社会范式的制约和影响。
首先,表现在大科学活动更多地受社会需求的制约和影响。小科学时代,科学家只负责科学发现,而很少关心是否这一研究能为社会带来好处。而社会也只负责对科学进行资助,科学是否有利于社会需要,资助者很少关心,“他们只是期待这种科学研究能偶然出现有用的东西”。但大科学时代,这一传统的契约形式被打破,为了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现代科学研究总是要满足社会的需求。而社会也往往更倾向于资助那些能带来直接效益的研究。
其次,科学研究受大仪器的制约和影响。大科学往往需要大型的仪器作为支撑平台,导致大科学带动的相关小科学项目也要受大仪器的影响和制约,这使得今后的科学研究将向同一个方向发展。如在太空研究领域,由阿罗波登月计划、美国空间站计划,以至后来的哈勃望远镜计划,导致空间研究领域总是以大型望远镜为支撑平台进行研究。又如物理学领域的曼哈顿计划、超级超导对撞机计划、以至后来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计划和中国的正负离子对撞机计划。同时,仪器平台的大小决定科学研究规模的大小。如地球观测系统EOS,由于观测系统必须要利用空间站这一平台,这一平台本身就是大科学项目,决定了EOS也是大规模的科学项目。
第三,科学研究受目标的指引,使科学研究失去了自由竞争的空间。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总是受特定的科学目标的指引,科研协作和科研设施都是为这一特定的目标服务,科学前进的方向直指这一目标。在这种氛围下,科学家的某种“标新立异”的表现被加以限制,而科学家的富于自由探索的(科学家各自选择的小路前进,不管这条路通向何方)的研究方式也被加以制约[22]。
第四,受马太效应的影响,科学家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这里的马太效应比传统小科学意义上的马太效应的范围更大,不仅是越有名望的科学家越有机会获得科学成果,同时他们还更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科学资源。如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争论过程中,反对者认为,“诺贝尔奖得主沃森(Watson)和吉尔伯特(Gilbert)支持基因计划,但由于他们是非常有名望的科学家,便于利用大量的资源,没有名望的科学家只能通过很少的科研经费来进行小规模的实验室研究”[12]71。同样,这种积累优势还表现在科学人才的转移上,即科学家纷纷转向那些有高激励的学科和高吸引力的国家内,如在60年代,学医学、工程技术和教育学的学生明显减少,而转向攻读物理、数学和天文学。科学人才的这种转移使得科学家在研究结构上的分布明显失衡,而根据普赖斯对科学产出的分析来看,科学研究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即越是拥有巨大资源或科学产出越高的国家,越需要花费更大的努力和更长时间才能带来科学突破,而科学产出越低的国家,只需付出极少的激诱和机会就能产生重大的突破[22]91,这对于一些冷门的学科,或一些较少吸引力的国家无疑打击巨大,而对于整个科学界来说,也是巨大的损失。
3.如何把科学小论文写好 篇三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选题不适宜
例如有的同学拟的题目是《南京市交通问题调查》,问题那么多,范围那么广,怎么写?还有的同学拟的题目是《宇宙的奥秘》《论科技》《动物实验》等等,都不具体。题目定得不适宜,不容易写出好文章。
2.没有研究的基础
很多文章,只是简单地在网上浏览一两篇文章,摘取点资料凑出来的,看不到是如何研究的。
3.缺乏参考文献
有位同学写了《非洲的眼镜蛇》一文,行文流畅,照片配得又好,但是通篇没有注明资料来源。是自己到非洲考察的吗?一问,不是。如果这样的文章获奖了,发表了,那是鼓励一种什么样的行为?每年这样的文章真还不少。如果对此现象无动于衷,那还叫“科学教育”吗?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缺少对小论文的科学认识
论文是什么?按照《現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论文——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小论文只是说是学生做的,选题小,写得简单些,但是论文规范是不应当改变的。严格的论文,要在“论”字上下功夫,观察也好、实验也好,是为了论证某个观点。在实际生活,我们现在讲小论文,已经是一种广义的说法,不仅有论文,还包括调查报告、研究报告。
2.规范的小论文阅读少
同学们写出的小论文不规范,因为平时就没有看过规范的小论文,这是教育的问题,也是出版界的问题。出版界每年出了那么多书,可是规范的小论文书籍却是找不到。
3.不规范的“论文竞赛”误导
每年都有许多的“科技小论文”比赛,可是有些主办单位自己都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科技小论文”,不管符不符合要求,都大量评奖,以至让我们的同学弄不清什么的规范的小论文。
三、如何将小论文写好
1.研究为基础
一篇论文,要让人看到你是踏踏实实做了研究的。大家注意到,全国及省市中小学生科技论文评选,获高奖的,绝大多数是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这些报告的后面,都附有大量的调查记录、实验记录,包括过程照片。铜山中心小学周洲等同学写的《秸秆还田提高黑花生单产的研究》,是学校有组织的研究活动的结果。致远外国语小学张欣妍同学写的《探究影响洗衣粉去污效果的因素》,则是个人开展的研究活动的成果。这些作品都受到好评,说明要想把论文写好,首先要把研究做好。有的同学说,“好论文是做出来的”,这话有一定道理。
2.切口要小
研究的选题、论文的选题都不宜大。例如《南京市交通问题调查》这道题,“交通问题”太多,到底讲里面哪一点?“南京市”范围太大,各区、各条道路情况都不同,到底讲哪里?问题多、范围大,不好研究,当然就不好写。南外仙林分校五年级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上述大题目改为《仙林大道交通信号灯调查与调整方案》,研究的问题很具体,写出的报告就很生动、很实在。
3.要以问题为导向
如上面的题目,发现道路交通上有问题,才要去调查、去分析,去提出改进意见。好的论文,大致是三大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许多同学的文章,上来就讲怎么做,这是欠妥的,首先要交代针对什么问题。同学们身边有许多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善于发现,善于在很多的问题中找到别人没怎样关注的问题,认真把它作为课题来研究,就有可能写出好论文。
4.资料必须注明出处
在论文中使用他人的观点,需要指出这些观点的来源。在论文中,对于他人的观点指明来源,就叫作“注明出处”。中国科协副主席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博士明确讲过:“一篇科学论文必须附有参考文献,以说明哪些是前人的意见成果,哪些是自己的研究发现,没有给出参考文献的文章不属科学论文。”这在发达国家,是小学生都必须遵守的。早在20年前,上海出版的《外国中小学教育》就曾经介绍过,“荷兰的小学教育不是以毕业或升学考试结束,而是以学生们撰写研究论文而告一段落。论文题目由学生自选,可以是科技方面的,也可以是史、地、文学的;不过,要求是一致的。都必须用十六开的白纸写十六页,而且要开篇有提纲,附录有参考书目,与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的格式毫无两样。”发达国家这样做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让学生做研究、写文章之前,必须看看别人已经研究到哪一地步了,才能避免重复劳动,才能有所创新。同时,这样做也是一种诚信教育。要做讲诚信的好学生,那我们就从写论文开始吧——“我引用的资料都有出处,别人(包括爸爸妈妈)帮助我做研究的地方我都一一说明。”其实,写小论文,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而且,更要在活动过程中,培养我们诚信的品质、科学的态度。
5.读点规范的指导书
目前,市面上指导小论文写作的书真不多见,这个问题也值得研究。北大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轩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书——《小论文写作7堂必修课——美国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特训方案》,确实是一本好书。里面讲了“如何寻找论文题目”“查资料从哪里开始着手”“如何拟写论文提纲”“如何起草论文初稿及修改”以及“如何提交论文、当众演讲论文”。书中还给出了论文写作的“工作进度表”,相信会对同学们有帮助:
4.写科学小论文 篇四
这些实验看起来都很简单,只要先准备材料,然后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的做,就可以完成了。尽管如此,我和妈妈做的实验并不是每个都成功,比如“扎不破的气球”,当我们把准备工作做好后,妈妈就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将牙签慢慢的扎入气球,当牙签碰到气球时,气球“嘭”的一声爆了,我和妈妈都感到很意外。
我最喜欢的是“复活蚕宝宝”,因为我们只要滴一滴水在“蚕宝宝”身上,“蚕宝宝”就能一点一点长大,特别神奇!其实“蚕宝宝”就是被我们缩紧的纸张,因为纸张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植物纤维,在毛细作用下,纸就会吸收水份,水有表面张力,水滴在缩紧的“蚕宝宝”身上,水的张力慢慢地就把“蚕宝宝”撑大了。
5.科学作文怎么写 篇五
光导纤维的作用很多,各种各样,在电话、电视中都能找到它,光纤通信电视机能够当作电视传真电话使用,通话时,你能够看到我,我也能够看到你。传真电话也可用于电视教学,此刻大多数教学中,只能教师在电视中上课,学生在电视前收看,相互不能提问。如果采用光纤“双向性”电视,就像老师在教室里和学生应对面上课一样了。减少了老师与学生无法交流的困难,真是方便极了。
你们想明白医生是怎样检查胃病的吗?我来告诉你们答案吧!那是用光导纤维制成的仪器插入人的胃中,电脑上就能显示出这个人胃里的状况。如果遇到疑难杂症,还还能够进行电脑会诊呢。张老师对我们说:“在以后的这些年中,光导纤维这项新技术前途无限广阔,它的应用将更加灿烂。”
老师还教我们制作了七彩光纤灯,先把七彩光管用两根导线和电池连在一齐,然后拿出一把光导纤维把它的一头插在一个小管子的一端,另一头朝上立起来,把七彩发光管也插进小管中就做好了。把开关打开,七彩发光管照射着光导纤维上,顿时一根根发出明亮的光,不停地变化着颜色,七彩缤纷美丽极了。
6.有关写科学励志格言 篇六
1、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斯宾塞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巴甫洛夫
4、医生和科学家是最好的两个职业。——霍金
5、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李政道
6、妓和科学家是最好的两个职业。——霍金
7、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
8、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亚里士多德
9、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爱因斯坦
10、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泽东
11、科学没有国境,但科学家有祖国。——巴斯德
12、科学的宗旨就是提供宇宙的真正写真。——列宁
13、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伽利略
14、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巴甫洛夫
15、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蠢便自命为科学。——萧伯纳
16、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17、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的途径。——布鲁诺
18、人借助于科学,就可纠正自然界的缺陷。——梅契尼科夫
19、科学好比一棵大树,一个人怎么也抱不住。——非洲谚语
20、科学经历的是一条非常曲折非常艰难的道路。——钱三强
21、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22、科学的种子,是为了人民的收获而生长的。——门捷列夫
23、科学是人生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东西。——契诃夫
24、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亚里士多德
25、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巴斯德
26、科学的自负比起无知的自负来还只能算是谦虚。——斯宾塞
27、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谦虚的年轻一代!——巴甫洛夫
28、科学的使命,是要造福社会,而不是造福个人。——陶行知
29、真正的科学首先教人们怀疑,教人们摸不着头脑。——乌纳穆诺
30、科学的大胆的活动是没有止境的,也不应该有止境。——高尔基
31、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伽利略
32、搞科学工作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八小时工作制是行不通的。——朱冼
33、对全人类来说,只有一种共同利益,那就是科学的进步。——圣西门
34、科学家的成果是全人类的财产,而科学是最无私的领域。——高尔基
35、一切自然科学知识都是从实际生活需要中得出来的。——阿累尼乌斯
36、科学不能或者不愿影响到自己的民族以外是不配做科学的。——普朗克
37、科学的界限就像地平线一样: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远。——布莱希特
38、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从一点点细微的成绩积累起来的。——佚名
39、科学不能或者不愿影响到自己民族以外,是不配称作科学的。——普朗克
40、热爱科学就是热爱真理,因此,诚实是科学家的主要美德。——费尔巴哈
4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
42、科学技术史表明,过多的知识信息有时反倒会妨碍和限制创新。——朗加明
43、科学赐于人类最大的礼物是什么呢?是使人类相信真理的力量。——康普顿
44、科学地探求真理,要求我们的理智永远不要狂热地坚持某种假设。——莫洛亚
45、哲学是理性和科学的朋友,而神学是理性的敌人和无知的庇护者。——狄德罗
46、科学是脑力劳动,是脑力劳动的产物;而诗歌只能看成是它的消遣。——培根
47、艺术和科学的价值在于没有私欲的服务,在于为亿万人的利益服务。——罗斯金
48、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约瑟夫·鲁
49、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50、反复地推断,无休止地修正,就能在科学上取得勿容置疑的进步。——杜克洛克斯
51、短浅的眼光限制了我们,使我们不相信重力化学及植物等科学的法则。——爱献生
52、在任何科学上的雏形,都有它双重的形象:胚胎时的丑恶,萌芽时的美丽。——雨果
53、科学是到处为家的,不过,在任何不播种的地方,是决不会得到丰收的。——赫尔岑
54、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55、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56、搞科学、做学问,要“不空不松,从严以终”,要很严格地搞一辈子工作。——华罗庚
57、科学总是革命的、非正统的;这是它的本性;只有科学在睡大觉时才不如此。——萨尔顿
58、在我们现代世界中,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力量相匹敌。——恩格特·卡西尔
59、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60、真正的科学家应当是个幻想家,谁不是幻想家,谁就只能把自己称为实践家。——巴尔扎克
61、为了照亮地球深处,在黑暗之中看到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科学之灯是必须的。——门捷罗夫
62、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卡尔·波普尔
63、我们不仅要有政治上、文化上的巨人,我们同样需要有自然科学和其他方面的巨人。——郭沫若
64、魔术,以及人们传说的它的一切神奇之点,其实就是对于科学的能力的一种深沉的预感。——爱献森
65、诗人的创造,哲学家的辩证,探险家的技艺这就是组成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材料。——季米里亚捷夫
66、你要知道科学方法的实质,不要去听一个科学家对你说些什么,而要仔细看他在做些什么。——爱因斯坦
67、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68、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伪装知道。——托尔斯泰
69、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科尔莫戈罗夫
70、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马克思
71、科学所以叫科学,正是因为它不承认偶像,不怕推翻过时的旧事物,很仔细地倾听实践和经验的呼声。——斯大林
72、科学家的天职叫我们应当继续奋斗,彻底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掌握这些奥秘以便能在将来造福人类。——居里夫人
73、赞赏无间断的伟大劳动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高尔基
74、人类看不见的世界,并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学的光辉照射的实际存在。尊贵的是科学的力量。——居里夫人
75、当科学达到某个高峰的时候,它的面前会出现通向新的高峰的广阔前景,通向进一步发展的崭新道路。——瓦维洛夫
76、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决定的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泽东
7.生活小现象科学大智慧 篇七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学习三·我的小笔头”:
1. 我的“苦”与“乐”:变我的烦恼与乐趣。
2. 为你“支招儿”:把我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介绍给大家。
3. 我的得意之作:介绍我的成功之作, 与大家分享快乐。
拓展思路
同学们是不是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明明是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事物, 但是被别人一问, 却说不出为什么是这样?然后满脑子十万个为什么, 纠结良久, 被高明人士“一语道破天机”, 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这么简单!是的, 生活中很多小事物都容易被我们忽略, 但是它们本身所蕴含的大道理却又是真实存在的。天为什么是蓝色的?彩虹为什么有七色?鸟儿是如何飞起来的?……当我们把这些问题找出答案时, 那种喜悦兴奋的心情难以抑制。快拿起笔来, 记录下来你的探索发现, 让观众们一饱眼福!
习作提示
1. 睁大眼睛, 开动脑筋。套用一句话:“这个世界不缺少奇迹, 只是缺少发现奇迹的眼睛。”最不起眼儿的小事物才最能考验你的智商。在《拨动鸡蛋辨生熟》一文中, 小作者一开篇就给我们提出了个难题:一模一样的两个鸡蛋, 怎么就能分辨出生与熟?同学们开动脑筋, 各种奇思妙想一一呈现。究竟哪个才是真理?
2. 善于倾听, 如实记录。不需要每件事都有自己的想法, 听听别人的意见也会让自己大开眼界。你只需要清楚明白地将大家的讨论记录下来, 将最终的结果描绘出来。在《拨动鸡蛋辨生熟》一文中, 小作者以两个鸡蛋为线索, 按照时间顺序, 将一场课堂上的探究实验描述下来。随着验证结果的出现, 生活中的智者得到了奖励。小作者的语言朴实、真实, 清晰描述了事件的始末。
8.怎样写活“小”动物 篇八
一、仔细观察,抓住特点
俗话说:“千人百姓万脾气。”动物也一样,各有各的特点,就是同一种动物,也会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同样是猫,有的调皮,有的温顺,有的懒惰。要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笔下,写之前,应该先仔细观察一番,了解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那么,什么是外形特点呢?外形特点就是外表长的样子,如洁白的羽毛、长长的脖颈、金黄的嘴巴和脚掌,是白鹅的外形特点;小巧玲珑的身体、毛茸茸的大尾巴是小松鼠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就是小动物爱吃什么、怎样吃;爱在哪儿睡觉、怎样睡;喜欢做什么、怎样活动等。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生活习性,比如刺猬要冬眠、小兔子不会走只会蹦、狗的嗅觉和听觉特别灵敏、大公鸡每天早起打鸣等。观察时,除了抓住特点看仔细外,还要特别注意它们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便于写具体、写生动。
二、按顺序,写具体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写小动物和写人、叙事、写景的文章—样,也要有一定的顺序。比如写外形特点,可以从头到尾,或整体到局部……有条理地叙叙,才能使所写内容给读者留下完整、深刻的印象。
【写科学小论文】推荐阅读:
怎么写科学观察小论文10-20
描写科学小论文08-16
科学论文答辩08-17
初一科学论文09-10
医学科学论文09-10
科学传播论文11-06
口腔科学论文范文08-19
科学、人文精神 论文10-27
小学科学论文评比总结08-26
环境保护科学论文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