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杨善洲心得

2024-09-24

学习杨善洲心得(10篇)

1.学习杨善洲心得 篇一

尊敬的党支部:

杨善洲精神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追求,集中体现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优秀品格,是广大党员干部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榜样。我们学习杨善洲精神,就是要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和为了群众,标准上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价值追求。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杨善洲精神,可以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就是要以杨善洲精神为镜鉴,搞好 “五对照五检查”工作。一是对照杨善洲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查找自己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上的差距。二是对照杨善洲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查找自己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方面的差距。三是对照杨善洲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查找自己廉洁自律、艰苦奋斗方面的差距。四是对照杨善洲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查找自己在讲政治、守纪律,与党中央、省委保持高度一致性方面的差距。五是对照杨善洲雷厉风行、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责任感、使命感,查找自己工作作风、精神状态方面的差距。

学习杨善洲精神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书记在《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关键是要取得实效》的讲话中动情地说:“杨善洲同志最鲜明的特点,就是60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不管职务如何变动、不管年龄如何变化,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牢记宗旨不忘本,退休不卸责,民情不忘怀,就像一头永远不知疲倦的老黄牛,生命不息、耕耘不止”。最难得的是:“做到有权无权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对上对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在位退位一个样。”书记当年归纳的这三个“如何”、四个“不”、五个“一样”对我们今天深入学习杨善洲精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都不失为一个时代的向往、党性的回归、良知的唤醒、人性光辉的再现。杨善洲精神就是今天我们向“四风”聚焦和斗争的一盏明灯、一面明镜、一把尺子、一把利剑。我想,只要我们把这种永远不会过时的杨善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就能够打牢,我们的精神家园就会丰富多彩、完美高尚,就能够转化为强大动力,把心思凝聚到执政为民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推动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再上新台阶。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年5月15日

2.学习杨善洲心得 篇二

胡锦涛总书记说过, 组织部门干部的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的看法, 同时也决定着组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 组织部门学习实践杨善洲精神, 首先要在加强学习、提升素质上下功夫。学习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 包括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学以致用三个方面, 只有三方面统筹加强、协调推进, 才是科学的“学习”, 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素质。

在勤学理论中提升素质

读书是人成才的不二法则。勤学理论, 就要勤读书、善读书、读好书。读书, 可以治愚、增知、获慧、致雅、润心。立身以立学为先, 立学以读书为本。干事, 不学理论不行。不学, 思想不明确, 行动就不自觉, 好事也会干砸。知识经济时代, 科技突飞猛进, 知识日新月异, 必须随时学习、终身学习。组工干部价值观念的确立、道德品质的培养、能力水平的提高、心理素质的完善、思维方式的改进、工作业绩的创造, 都离不开读书。因此, 重视读书、勤奋读书, 既是一种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 更是一种使命职责和硬性任务。谁掌握了读书的先机和主动权, 谁就抢占了生存和发展的制高点。

围绕政治素质过硬学理论。政治可靠、党性最强, 是组工干部素质的灵魂和基础。政治上成熟, 首先是理论上的成熟。要养成这种素质, 一是学习革命领袖的经典著作, 弄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中辩证地思考问题、看清大势、抓住关键、妥善应对。二是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 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 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严守政治纪律, 提高政治敏锐性, 增强政治鉴别力和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的自觉性, 在工作中做到思路清、方向明、步子稳, 成为让党放心、群众信赖的优秀群体。

围绕业务素质过硬学理论。熟悉政策、精通业务, 是组工干部素质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品格。要养成这种素质, 一要树牢干什么、学什么的理念, 学习党建知识、组工业务和干部人事政策, 争当学习型表率, 这样才能掌握组织工作的内容、原则、程序和方法, 熟练运用有关的政策法规, 成为掌握党务的“政策通”、熟悉人头的“活字典”、做好工作的“多面手”, 成为能说、会写、实干的综合型人才。二是树牢缺什么、补什么的理念, 学习跨领域知识。组织人事工作的不断深化和拓展, 对组工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组工干部要自觉适应这种变化, 结合中心工作, 加强对各方面知识的学习, 提前进行知识储备, 不断更新知识库存、完善知识结构。

本文作者 (前排右一) 在基层调研

围绕变他有为己有学理论。学理论, 既要克服“差不多、无所谓、顾不上、吃不消”等等的“厌学”, 又要纠正学而不思、学而不化的“空学”“盲学”。理论是死的, 人是活的, 要使死的东西变活, 就必须提高思考力, 做到学习与思考相统一。一要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学, 养成边学习边思考的习惯, 在潜心思考中实现学为我所有。二要运用科学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披沙拣金、取精用宏, 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孤立的知识联系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 在分析比较中发现新问题、新方法, 在继承前人中形成新认识、新理念, 实现由分析性思维向创新性思维的嬗变。

在实践锻炼中提升素质

实践锻炼是人成才的必修课程。实践的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一个人的成长、成熟、成才, 既靠理论式的读书增知, 也靠体验式的实践锻炼。经验来自实践, 才干来自历练;宰相起于州郡, 猛将发于卒伍。能力的提高, 离不开实践的锤炼;凡成大事者, 无不经过基层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中外如此, 古今皆然。

实践锻炼要把握三个要点。有些经验教训, 单凭个人闭门修养是学不到的, 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获得。一是向别人学习。孔子云:“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向别人学习, 既要向学识渊博、才干出众者学习, 细心观察体悟,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又要善于吸取别人的挫折和教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 是人生际遇的孪生兄弟。只有成功, 没有挫折和失败的人, 是没有的。挫折和教训, 对人的成长是无法避免、必不可少的。二是向社会学习。要利用出差、下乡等机会, 从社会的不同空间、不同层面增加见闻, 在多见中练就沙里淘金的本事, 在平凡中观察出闪光的东西, 为破解难题寻找借鉴和启示。三是向日常生活学习。“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大千世界, 各色景观, 处处都有知识学问, 时时皆可虚心向学:看电影电视, 可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欣赏朝霞余晖、春雨秋月, 可培养审美情趣, 保持良好心态;观察成功人士的待人接物, 可领悟与人交往的分寸技巧。

年轻干部必须加强实践锻炼。经验是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既可直接来自于亲身经历, 也可通过读书间接来自于别人,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是否具备丰富的经验, 是组工干部能否履好职的重要条件。积累经验的过程, 就是不断提高能力的过程, 因此, 经验也是能力。经验来源于实践, 又要回到实践接受检验, 才能不断得到修正、丰富和发展, 才能避免片面化、绝对化、教条化, 才能使理性思考更加符合实践需要、利于实践运用。在实践中培养干部, 是党一贯坚持的干部制度。去年7月, 市委组织部选派年轻干部上挂下派, 目的就在于把干部放到基层交任务、压担子, 经风雨、见世面, 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 把所掌握的理论政策与解决具体问题结合起来, 既能获得厚重经验、升华人生境界、夯实成长基础, 又能克服只有唱功、没有做功, 嘴行千里、屁股在屋里的现象。组工干部加强实践锻炼, 还能提高辨人识人和知人善任的能力。今后, 组织部门将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把实践锻炼作为生动课堂, 打造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

在学以致用中提升素质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只是手段, 运用才是目的。衡量组工干部理论水平高低, 不仅要看掌握知识的多少, 更要看能否把所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有效解决问题。毛主席说:“读书是学习, 使用也是学习, 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里所说的使用就是实践。学习和使用是相互包容渗透的一体, 是相互促进、循环往复的关系。使用本身就是学习。要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 坚持学、用结合, 在干中学、学中干, 活学躬行、知行并进, 善于把读过的有字之书和悟出的无字之书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真知灼见和能力本领, 切实做到真学、会用。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能否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工作能力、创造一流业绩, 是检验组工干部学习成效、校正学习方向的标尺。组工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关系到党的组织人事政策能否正确贯彻落实。一要带头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结合, 学习理论与指导单位实践、解决岗位问题相结合, 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办法, 转化为破解难题的能力本领。理论武装工作, 肩负着析事明理、解惑释疑的使命, 承担着统一认识、凝聚力量的任务。二要建立符合组工干部实际, 有利于促进学风转变、促进理论指导实践的自觉性、促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的体制机制。通过学习, 要自觉践行市委、省委提出的“六个带头”和“三个一”要求, 把思想从种种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努力做到与时俱进。

3.印象杨善洲 篇三

第一次见杨善洲,是在我当选为云南省保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的市第一届人大第五次大会上。那是在2004年2月27日,当主持人宣布当选人名单后,一位身穿洗得发白的蓝布制服、脚穿一双解放鞋、头戴一顶也洗得发白的蓝布帽的老人走到我身旁,用粗糙的右手拍着我的肩膀说:“好好为人民服务。”说完,回到主席台中央位置坐下,并回头朝我笑了笑。我以为是从基层选上来的群众代表,在他的面前没摆名签,也朝他笑了笑,并点了下头:“我记住了!”

散会了,我上前要扶他下台阶,他推开我的手:“不用扶,我板扎(云南方言,意为结实)得很!”又对我说;“一会儿我去市政府,有事要麻烦你。”

我随人群走出市委党校礼堂,市委秘书长李志刚同志走上前来说:“刚才是老书记杨善洲,他曾在保山地委当了八年多书记。”我望着渐渐远去的老人的身影:“地委书记?哪儿像啊!”

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有人敲门,我一看是老书记,赶紧让坐端水,他一摆手说:“不用忙了,我跟你说完事就回施甸。”“你跟杨建洪副市长说一下,得空让林业局的同志去一趟林场,有一块阴坡地的树长得不旺,请他们帮忙选一点适合阴坡长的树种,今天没见到杨副市长,你给传个话。”我连声答应:“一定办到!一定办到!”说完,老人转身出了门。

送走老书记,我久久地沉思着,脑海里总想把“老地委书记”、“老农民”这两个鲜活的影像合二为一,但总是没法统一。说实在的,现实生活对我的教育太深太深了。

时隔不久,我去施甸县万兴乡调研,路上碰到一辆故障车在修理,一位老人在旁边递着工具。他一回脸,我认出是老书记,赶紧下车问要不要帮忙。他一边递扳手一边说:“换轮胎,弹石路不好走,费胎。”又冲我直摆手:“你去忙吧!我这儿不用你帮忙。”我让秘书送几瓶矿泉水,他摇了摇挎在肩上的军用水壶:“我喝不惯那个,有这个就行了。”

军用水壶,白开水。这在很多年前见过的物件,在影视片中表现党的干部艰苦朴素作风的物件,在解放军战士和野外作业人员中常备的物件,老书记今天仍在使用,而且十分喜爱。我的心被重重地一击。自此,我的车中,不再放矿泉水箱,而改用热水瓶和水杯。下乡跑基层时心里踏实了许多。

也许是缘分吧!再一次见到老书记,是在隆阳区蒲缥镇,那边有个经济合作项目需要市里去协调。我们一行人从现场回到镇上,时近中午,就在路边找了家较干净的饭馆吃中午饭。正吃着,从外面进来一位老人,很熟悉地同老板打招呼,递过一个军用水壶让装开水。老板很热情地同老人攀谈,很亲热。我认出是老书记,忙上前问候。老书记也认出了我:“抓项目吧?可不能大意哟!”我说:“一定按规矩办!”老书记用嘴一指饭桌:“这顿饭谁掏钱?”没等我回答,同行的司法局长赵伟接上话:“老书记,是王副市长掏。”老书记笑了,一指我说:“你掏得起!”说完,冲我们摆摆手,提着水壶出了门。

我们送走老书记,沿着路边边走边聊。吃饭,这在当今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但吃什么?怎么吃?却大有讲究。记得很早时跟随领导同志下基层,走到哪儿就把饭费缴到哪儿。接待的同志严肃认真地收费、开收据。我们回机关后一一向领导汇报,照样收缴领导的饭费。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后来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个传统习惯改了。下面接待的规格、档次、水平不断上升,下去的同志心安理得地享用而且分文不掏。临走时还要带回一堆土特产。这股强大的惯性力量,让人无法抗拒。否则,就会成为“异类”。走着聊着,来到一个大山包前,市政府办公室王勇副秘书长指着山包上一棵突兀的攀枝花树告诉我:“这棵树是老书记当年种下的。他有个习惯,下乡时总带着树苗,走到哪儿种到哪儿。”我望着那棵在阳光下长势很旺的攀枝花树,心里涌出一种莫名的感慨。突然,我从山包的独立和攀枝花树的独立中感到一种悲凉,那山,那树,是那么独特,在平坦的坝子上和四周空无的环境中竟是那么高大而又不可及。是啊!像老书记这样的人,现实社会中还有吗?

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始了。云南省委也推出建设“云岭先锋”工程。市委常委会研究树立一批全市共产党员先进性典型和模范人物时,一致同意将杨善洲老书记作为一面共产党员的旗帜在全市宣扬。云南省委也将老书记作为全省典型广泛宣传。渐渐地,我对老书记的了解更多更深入了。他26岁担任县级干部,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保山干部群众发展粮食生产、推广科学种田、开展多种经营、兴修水利设施,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懈奋斗,把深山大沟建成了全国闻名的“滇西粮仓”。他退休后,主动放弃到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卷起铺盖一头扎进大亮山,带领大家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0多年,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他担任地、县领导30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顶个草帽,穿双草鞋,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帮路过的赶马人钉过马掌,教工地上的年轻人打过石头,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草鞋书记”、“泥腿书记”。太感人了!越听,越看,越学,越感到老书记真是共产党人的楷模。是个真正大写的人。

去年4月初,保山市委办公室来电话,让我去陪一下市里到北京组织宣传老书记先进事迹报道组的同志,我到了云腾宾馆,想不到竟见到了老书记的女儿。还是那么憨厚,那么朴实,那副农家妇女的装束。我想起老书记一辈子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他要求干部很严,要求自己更严,从没吃过一顿免费的饭,从没让子女搭过一次公车,从没用公权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从没给亲友批过一张违背原则的条子。他当地委书记时,按规定家属可以“农转非”,但他对组织的照顾先人后己,把审批表放进了抽屉,一压就是30多年,妻子和女儿至今还是普通农民。

人,做到这份儿上,真是尽善尽美了!这在当今人们大多认为是不可理喻的事情,在老书记身上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展现了。无论是聆听报告会的报告,还是看电视、电影,我都情不自禁地掉泪。杨善洲老书记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献给了共产党人的高尚追求,献给了对群众的无私承诺。他是我心中永远的丰碑!

市委李正阳书记告诉我:“市里已在老书记的大亮山林场为他塑像和立碑,作为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要让老书记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振奋起民族精神,建设更美好的家园。”我听后很感动,心想,有机会回保山,一定去拜谒!

4.向杨善洲学习心得 篇四

心得体会

永胜县地税局一分局

杨善洲同志原是保山地区地委书记,1988年4月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他退而不休,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杨善洲同志曾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被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中华环境奖提名奖”等荣誉称号。用生命履行了对家乡人民的庄严承诺、用生命书写了一个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的光荣一生。学习杨善洲同志的精神,我们主要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学习和对比。

一是学忠诚,比信念。学习杨善洲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努力践行入党誓词,坚守精神家园60载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这种生命不竭、干事不止的 “一辈子”精神是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闪光点,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应当着重加强的党性修养和优秀品质。通过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们要进一步找差距、识不足,加强党性修养,尤其在面对困难、经

历挫折时,要坚定理想信念,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始终如一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辈子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学奉献,比贡献。杨善洲同志先后担任县委、地委领导,为官几任、主政一方,但从不利用手中职权为自家人谋取任何私利,为家乡办事也秉公办理、不徇私情,甚至连组织上给予的正常政策照顾都被他婉言拒绝了。在任期间,他清正廉洁,忘我工作,为群众干实事、干好事,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对于养育自己的家乡父老,杨善洲同志坚守为家乡人干些实事的承诺,退休后20多年如一日,让荒山变绿洲,带领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杨善洲同志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深刻含义,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三是学廉洁,比自律。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杨善洲同志曾经在工作笔记中写道:“领导上前线,亲自带着干。这是最有效的指挥。”“一天讲得磨破嘴,不如自己流汗水”、“喊哑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职期间,他带头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作为一名税务干部,我们更要查找自身不足,学习他带好头、做表率的领头羊精神,学习他放下身子、丢下脸面,一心一意干事业的劲头,学习他遇山开山、遇水搭桥、排除困难、勇往直前 的无畏勇气。

四是学淡泊,比心态。学习杨善洲一心扑在工作上,大公无私,淡泊名利。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他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都用在了为人民群众办事实上。我们就是要像他那样,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人的浩然正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钻研业务知识,踏踏实实干好本本职工作。

五是学俭朴,比节约。杨善洲同志严格要求自己,生活节俭,作风纯朴,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与基层打成一片,不端架子,不摆样子,身先基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人。他在深山中种树,最好的衣服就是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顾不上自己的家人,连一所像样的房子都没有,然而却将价值超过3个亿的林场无偿交给了国家,通过学习,对照自己的思想实际,深感自己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不足和差,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时时处处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勤俭节约,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通过这次学习,我的思想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应改进和提高的方面,应进一步提高忠诚意识,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踏踏实实干好本本职工作。勇于面对问题,大胆创新,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自己的言行树立廉洁务实,一身正气的税务公仆形象。

5.学习杨善洲心得 篇五

杨善洲,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云南省委委员、省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工作,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两袖清风,勤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退休后,扎根大山义务植树造林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交给了国家。杨善洲同志1986年3月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多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97%以上。不仅如此,他还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26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15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杨善洲同志先后荣膺“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被誉为“活着的孔繁森”„„

以上是杨善洲同志一些简单的生平介绍。

二、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刻苦学习、不断创新的工作作风。

杨善洲同志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的工作作风。“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杨善洲的先进事迹激励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杨善洲的先进事迹激励我们,要培养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意志,承担挑战性工作加强业务能力;杨善洲的先进事迹激励我们,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杨善洲的先进事迹激励我们,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杨善洲的先进事迹激励我们,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

三、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6.学习杨善洲心得 张 篇六

作为一名80后的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曾被一代代英雄模范感动过、激励过。这些天,每当听到杨善洲先进事迹,总是被他的胸怀大爱、赤诚一生所打动。杨善洲同志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坚守一辈子。他的优秀品格,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恪守信念、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杨善洲为官20年,甘于清贫、两袖清风。不搞特殊、不收礼、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人员谋取任何私利。在工作岗位上,他住的宿舍是简陋的土木结构房子,回家植树造林,他住的是破败不堪来的油毛毡房。他始终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为了人民和自己心中崇高的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人格力量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感召和引领人们为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

在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有的干部虚荣心作祟,热衷于讲排场,比阔气;部分干部喜好公款消费,铺张浪费,助长了歪风邪气。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拥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备无私奉献的优秀品 德,是我们的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之一。杨善洲曾经是地委书记,为官 20 余载,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都投入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上,受人敬重,退休之后又放弃安逸的晚年生活,用生命的余热把家乡的荒山变得山清水秀。

现在,很多人认为奉献和勤奋已经过时,他们更愿意讲求回报和享受。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忘我工作、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精神境界和工作作风,自觉抵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始终坚持把实现远大目标和做好本职工作统一起来,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干事。

忠诚于党和人民,是共产党员最基本的政治品质和要求。杨善洲同志退休后放弃省城的舒适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荒山、植树造林,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把全部精力倾注山区的治理和发展,把整个身心献给了山区人民,用言行诠释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给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现如今,有人对忠诚于党的时代价值认识模糊,有的甚至片面认为忠诚于党是“老话题、老经验、老传统”,是空喊口号,无需费时劳神重新再提,殊不知这就是理想信念淡化的问题。学习杨善洲,我们就是要学习他忠以报国,恪守信念的执着精神,把党和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党和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党和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自觉地把推动改革发展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在推动发展中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杨善洲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在位期间,一心一意想着群众,身体力行,常年深入基层,关注农业发展,关心百姓生活,走遍了保山地区所有的村社。退休后植树造林20多年,始终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殚精竭虑地为群众办事,无愧于诚以修身、心系人民的“公仆”称号。

当下,党的改革发展事业步入关键时期,意识形态多元化,诱惑不断增多,一些人不能经受考验,只顾追求个人利益,在工作上得过且过,脱离甚至背离群众,对党和国家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公仆本色,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甘做人民的公仆,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事业中去,以对党和人民的忠心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杨善洲帮群众打石头、教群众插秧,下基层带草帽,穿草鞋,老百姓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草帽书记”、“大叶帽书记”,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官;他60岁退休后毅然奔赴深山植树造林20余年,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到收获 劳动成果的时候,把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自己不要任何报酬,这就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党员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现在,社会正处在变革转型期,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凸现,有部分共产党员信念动摇,迷失方向甚至误入了歧途。学习杨善洲,就是要学习既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又要做一个让百姓信得过的人,忠诚党的事业,排除干扰和诱惑,用干事创业的实践精神推动党的事业向前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更应该以杨善洲同志模范事迹为榜样,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中,把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继续传承和发扬老书记恪守信念、牢记宗旨、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贯彻落实好党委政府的决策,用心把职责内的工作任务完成好,在科学发展中率先垂范、开拓进取、为当地的教育事业、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7.杨善洲是践行延安精神的楷模 篇七

学习杨善洲同志意义重大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脱离群众的结果,就有亡党亡国危险。唐《贞观政要·论政体》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苏共亡党十年祭》揭示,苏联共产党之所以失去政权,致使苏联亡国而分崩离析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失去民心,失去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对此,中央一再告诫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而杨善洲同志就是爱民、利民、为民、植根于人民沃土的典范,是清正廉洁的典范。上世纪70年代后期,因工作原因,我与杨善洲同志有过几次接触。当时他给我的印象是:艰苦朴素,深入实际,办事实在,关心群众,说到做到,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按照政策,地师级干部,家在农村的母亲、爱人和不满16岁的儿女可以“农转非”,善洲同志把申请表格压在抽屉里一直不办。这事我是知道的,也曾经同他谈及此事,但他只是淡然一笑,一直没有办。他不是不关心家人,而是寄大爱于人民。在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学习会上,大家感慨良多,说善洲同志一心装着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他带领干部徒步下乡考察,走到哪里就搭个帐篷住下,从不扰民,还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把自己的工资拿给群众买种子、购化肥,不计其数。考察回来,他就主持地委常委会研究帮助群众发展生产的方案。他的总结发言,从不让秘书写稿,抓住要领,朴素无华,解决问题。他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领导岗位上,体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一辈子都把精力放在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上。杨善洲同志没有架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从不把自己当成“官”。他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平易近人。杨善洲同志很少呆在机关,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戴一顶草帽、穿一双草鞋,保山有5个县、99个乡,每个乡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他多次说过:“不管在什么位置上,都要为群众着想”、“带领群众干,做给群众看,不高高在上瞎指挥,群众才会服你。”这些朴实的语言闪耀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火花。善洲同志退休后的第三天(1988年3月8日),就到大亮山种树去了。他从各方面调集了15个人,雇上18匹马,驮着被褥、锅碗瓢盆、砍刀、镢头,搭起草棚、挖好炉灶,开始了种树。20年后,2009年4月,杨善洲同志已82岁,他毅然决定,把价值3亿多元的5.6万亩茂密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大家激动地说,杨善洲同志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学习杨善洲同志对于每个党员、每个干部是灵魂的洗礼,是永葆革命精神的洗礼,是永葆党的事业、永葆人民江山的需要。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八届十次全委会精神,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同心同德、开拓创新,为深入推进我省“两强一堡”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杨善洲同志重在结合

学习杨善洲同志重在结合,就是重在与弘扬延安精神相结合。这是因为:

第一,杨善洲先进事迹与延安精神具有同一性。省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的通知》,提出了“五学习”,即:学习他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献身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延安精神的内涵极为丰富,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三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四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省委《通知》指出的杨善洲同志上述5方面,充分说明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闪耀着延安精神的光辉。

第二,学习杨善洲同志与弘扬延安精神相结合具有典型性和互补性。杨善洲同志等先进典型,是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把延安精神普及化、大众化的好典型,是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目前,全省已有昆明、曲靖、楚雄、大理、紅河、临沧、普洱、德宏等8个州市和56个县市区建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省会直属分会有12个,小组有60个,全省会员总数已达82 000多人。他们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开展活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受到充分肯定。他们是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力量,也是宣传、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的重要队伍。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省属各分会、小组都在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活动;在宣讲延安精神时,把学习宣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重要内容加以宣讲,这样就做收到了使延安精神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典型化的明显效果;一些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宣讲团、文艺演唱团,以歌曲、文艺节目方式宣传杨善洲同志和身边其他先进典型事迹来弘扬延安精神,这样就做具有互相补充、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相得益彰的作用,需要好好总结和交流重在结合的经验。

学习杨善洲同志重在实践

杨善洲同志是不尚空谈、重在实践的典范。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有一次到保山时我登上太保山,看到山上道路失修,武侯祠残垣断壁,曾向善洲同志建议把太保山修复作为市民休息的场所,并说诸葛亮和吕凯的塑像,可派人前往成都武侯祠借鉴。他说这个意见好。事过一年后,善洲同志告诉我,说太保山上的道路已重修,山上的武侯祠也已修葺一新,成了保山市民休闲的公园。至今回忆起来,倍感亲切。

重在实践,就要按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和省委通知精神,把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社会之优。杨善洲同志在职期间和退休后,都是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突出的先进典型,是创先争优最具影响力的重大典型。

重在实践,就要把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与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杨善洲等先进典型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杨善洲同志最可贵之处,就是用他的一生实践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的人,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杨善洲同志做到了永远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重在实践,就要围绕省委提出的“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主题,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把杨善洲同志的崇高精神作为价值追求,把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与弘扬延安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提出的“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推动延安精神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五进”活动的开展。

8.杨善洲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八

发改委 秦春辉

近期,单位组织了向杨善洲同志的学习的活动,向杨善洲的先进事迹和先进精神学习,他一辈子,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践行着自己“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他的事迹可信可亲、可贵可敬、真实感人,他“忠”、“诚”、“勤”、“俭”、“正”的优秀品格,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始终如

一、任劳任怨的高尚情操,是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是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

杨善洲同志入党60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学习杨善洲同志,我们就是要学习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增强自己的爱国意识,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这正是杨善洲同志的真实写照。他一辈子始终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勤勤恳恳的做事,踏踏实实的做人。他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他一辈子就这样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时刻心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的一切,致力于为群众更好地服务,甘做人民的公仆,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杨善洲同志为官30余载,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都投入在了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上,受人敬重与爱戴。退休之后又放弃安度舒逸闲适的晚年,用生命的余热把家乡的荒山变得山清水秀,多次被授予全国“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等,无论为官还是做事,从不谋私求利,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始终坚持把实现远大目标与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干事。

“头戴竹叶帽、脚穿茅草鞋”,这是杨善洲同志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他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与群众共奋斗,为群众谋发展。作为地委书记,他穿着朴素,下乡随身携带锄头,不时出现在田间地头,被群众誉为“草鞋书记”、“赤脚书记”、“农民书记”。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

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杨善洲同志,一位永远的共产党员,他用毕生精力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忠贞不渝地坚守了一名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一辈子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情所累,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鞠躬尽瘁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把自己的一身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现在,虽然他早已离开了我们,就这样永远的走了,但是,他一心一意为民众办实事、为民众服务无小事的工作理念,时刻心系群众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永远不可抹灭的,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的,他的精神将时刻铭记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名的心中。

9.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 篇九

——学习杨善洲同志心得体会

“担任地委领导期间,有乡亲不止一次找上门,让我为家乡办点事情。我是保山地区的书记,哪能光想着自己的家乡,但毕竟心里过意不去呀,是家乡养育了我。于是我就向他们承诺,等退休后,一定帮家乡办点实事”。这是杨善洲对家乡父老的承诺。

为了实现“帮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杨善洲把目光锁定在施甸县城东南44公里处的大亮山。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原来这里林木参天,当年大炼钢铁时大量砍伐树木,后来当地贫困农民又大规模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变得山秃水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周边十几个村寨陷入了“一人种一亩,三亩吃不饱”的困难境地。“再这么下去,子孙后代的日子可怎么过?”杨善洲忧心忡忡。

退休前,杨善洲到大亮山实地考察,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树和杞木树都不长。”然而,他还是来了,他以普通大山之子的身份带着一颗赤子之心回来了。很多年之后,人们都还记得杨善洲初上大亮山时的情景。那时他住在用树杈搭起的窝棚里,脚上穿着草鞋,俨然是一个放牧的老人。后来,得益于省里的资金支持,林场终于盖了一排简易的油毛毡房,杨善 洲和工人们在里面一住就是近10年。10年后,当他们用砖瓦平房取代油毛毡房时,破败不堪的油毛毡房已被四周的绿荫所掩盖。

2009年4月,杨善洲把自己用20年时间辛苦创办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正式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林业局。有人算过一笔账:大亮山林场共占地7.2万亩,其中5.8万亩华山松中有3万亩已郁闭成林,按1亩地种200棵树,一棵树按最低价30元计算,大亮山林场的活立木蓄积量价值已经超过3亿元。这就是一位老地委书记帮家乡办的实事,他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兑现了承诺。

在向杨善洲老书记事迹学习中,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首先要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农业工作是立足农业、面对农村、服务农民,就应该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确定自己的定位,搭建党委政府与农民之间、城乡之间的桥梁,努力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力量。每一位同志要安于平凡,淡泊名利,它的平凡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认真负责,必须像杨善洲一样,在一行,爱一行,用平凡的工作创造出不平凡的 业绩。

其次要像杨善洲一样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展示着一个新时期农业工作者崇高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扬“扁担精神”,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意识,真心实意、一心一意地为农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才能无愧于人民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再次,要学习杨善洲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既不屈服于艰难困苦,也不懈怠于富足安逸,胸怀全局、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坚定排除万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坚持在逆境中奋起,不消极、不沮丧,积极进取,力争有所作为的态度。

10.学习杨善洲心得 篇十

关键词:作风建设;解放思想;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 D2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3-116-2

1 转变作风的意义

杨善洲,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无论是在职时打造的“滇西粮仓”和离休后创造的“绿色奇迹”,无不体现出杨善洲同志一生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当然,学习不仅仅是做笔记,写心得,很长时间以来,这样的学习方式已经被严重的形式主义风潮所异化。笔记心得都是你抄我、我抄你,换汤不换药,也就是俗话说的“龙头凤尾猪肚子”,没有一点实际内容。如此,那就应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办实事。在既定的制度下转化为执行力,从实际出发,立即执行,立刻执行,为职工解决困难,关心关怀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2 当前主要存在问题

2.1 从众心理

面对问题,很多的党员干部,忘记自己的身份,延续普通人自身存在的劣根性——严重的从众心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遇到问题,总是隔岸观火,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遇到问责,就盲目效仿他人行为,缺乏预见性、主动性、积极性,导致实际工作进度严重滞后,工作效率极其低下。大脑在思想,手脚稳不动,变成了名符其实的“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2.2 自高自大

个别党员干部没有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学习和工作上,学习最新的理论不够自觉,习惯于凭主观臆断,靠老经验办事;学习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没有完全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造成理论水平不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做不到合理解释和耐心疏导,工作上提不出新思路,拿不出新举措,打不开新局面。同时,在团结协作方面,能力差强人意、首问意识不强,工作浮躁、华而不实、喜欢做表面文章。更有甚者,喜欢无中生有、争权夺利、搞一些不团结因素,自身职责不明、心中无数,凭个人喜好待人、处事;缺乏全局意识,干任何事情仅局限于眼前利益。

2.3 精神懈怠

主要表现为个别领导干部在岗位上精力不够集中、精神状态不佳。少数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缺乏开拓创新和争创一流的精神;怨天尤人,上推下卸,牢骚满腹,对工作做不到高标准定位、高质量落实;怕担责任,怕担风险,不思进取,把大量精力用在迎来送往和处理个人事务上,导致工作作风虚浮、名利思想较重;在具体工作中,表现为习惯说套话、空话、大话,鲜有切合实际的过硬措施;在困难面前明哲保身,缺乏担当勇气,对交办的工作推诿扯皮,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成绩平平。

2.4 执行力差

主要表现为制度坚持不够好、落实措施不得力。当前,个别干部作风不正,不遵守廉政纪律,我行我素,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把戏,虽然经常把制度讲在口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可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体现不到工作中。服务意识不强、生活格调不高。在服务基层方面,为职工解难事、办实事、办好事做得不够好,权利观、利益观和政绩观存在偏差,推进工作和解决问题,没有把职工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做不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甚至热衷于吃喝玩乐、拉帮结派,思想蜕化变质,作风低级庸俗。

3 建议及措施

近年来,云南持续春旱,只有保山地区不缺水,这是杨善洲同志的深谋远虑和无私奉献种出的果子。一个党员干部,如果整日想着安逸,那职工的好日子又何从谈起?作为党员干部,学习杨善洲,就是要学习他与时俱进的思想、亲力亲为的作风、远见卓识的意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职工看到发展的意图、未来的愿景,才能更加努力工作,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1 深入解放思想

我们一直提倡“解放思想”,因为这是我党思想领域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放开眼界,“站在水矿外面看水矿”,差距之大,令人咋舌。在保证职工后勤服务的同时,工资收入是最为现实的问题。解放思想,就是要找出差距,结合实际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创新工作成果。然而,解放思想并不是一味的胡思乱想,而是在解放的基础上有统一的认识,凝聚人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推动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3.2 切实转变作风

我们一直提倡“转变作风”,因为在部分党员干部身上,仍然可以看见“官僚主义” 、“一言堂”的现象。转变作风,要做到不说“红口白牙”的大白话,不搞“文件落实文件”的形式主义,不要“开会研究”的本本主义,要切实为职工服务,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让职工安心工作,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同时,从生产角度出发,除了工资方面,更应该落实到对职工生活上、学习上的关心和爱护。一线职工的辛苦,党员干部深有体会,也有很多干部是从一线干起来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毛泽东同志告诫党员干部的金玉良言。而杨善洲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3.3 强化执行意识

我们一直提倡“狠抓落实”,就是因为执行力欠缺。工作规划再好,措施再得力,制度再完善,不抓落实都等于一纸空文。在各项工作的执行过程中,必须提升落实的高度,领导要带头抓落实,提高对狠抓落实重要性的认识,勇于担责、勇于担当,要先行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干不空论。其次,要加大落实的力度,必须明确责任抓落实,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使各级党员干部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指标、件件工作有落实,并加强对责任制落实的检查考核和严格奖惩兑现。第三,要拓展落实的深度,依靠职工抓落实。我们要充分相信职工,放手发动职工,团结带领职工,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充分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在企业上下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抓落实、一心一意抓落实的生动局面。最后,要加强监督管理,依靠监督抓落实。在落实的过程中,只有努力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把落实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具体事做起,从每个细节抓起,加强督促检查,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3.4 勇于担当责任

责任是一个人身上承担的担子,是组织和职工赋予的职责。广大党员干部就是要认清身上所承担的责任,理清工作思路,高标准、高质量地推动工作落实。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对于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对于应负的责任,迎着风险也要干好;实践担当的精神,提升担当的能力,要做到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善担当、持久担当。坚定信念,勇挑重担,立足岗位,多做贡献。同时,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增强大局意识、任务意识,都要紧张起来,盯住目标,把工作一天一天地往前赶,确保生产任务和生产目标的实现。要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昂扬向上的锐气、奋发有为的勇气,不断增强锐意进取意识、干事创业意识和争先创优意识,为基层干部职工做好表率,树立榜样。

3.5 谨记干字当头

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安全、效益与政治的关系,接受安全工作的教训,必须干字为先。思想是先导,大家是领导。作为领导干部,是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针对工作中的问题,要本着“不管外界怎么样,必须全力干好自己的事”的态度。这不是一个口号,领导干部必须重视。行动是成功的开始,等待是失败的归宿。在省委书记的讲话中,有一句话很经典——不怕发展出矛盾,就怕不发展被淘汰。如果我们不能把产品转变成商品,那就是领导干部的失职。所以,处理好安全、效益与政治三者的关系,接受安全事故的教训,这是领导干部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干字为先,才能完成使命,实现自我。

4 结束语

上一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下一篇:浪漫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