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纪念伍子胥

2024-08-02

端午节纪念伍子胥(共10篇)

1.端午节纪念伍子胥 篇一

提到端午节,很多人你都会想到屈原,人们都会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但是,早在屈原之前,住在钱塘江边的百姓就已经开始举行大规模的祭祀,他们祭祀的就是伍子胥,所以,后世也有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

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令其自刎,在自刎之前,伍子胥赌气似的对他的门客说道:“我死后,你把我的眼珠子挖下来,放在楚国的国都城门之上,我要亲眼看着这个国家灭亡”。有好事之人将这番言语告诉了夫差,夫差听后非常的气愤,他下令将伍子胥的尸首丢入钱塘江中。

江边的百姓听闻伍子胥的尸首被丢入江中,都纷纷取出家中的食物,用叶子包好,丢入江中,防止鱼虾吃掉伍子胥的尸体。随后,这些民众不顾夫差的严令,派人打捞伍子胥的尸体。费劲千辛万苦将伍子胥的尸体打捞上来之后,人们在江边的山上为伍子胥建立了一座坟墓,每到伍子胥的忌日都会举行祭祀。

伍子胥死后,民众传言他化作了涛神,在江上兴风作浪,掀翻过往的船只,溺死船上的乘客。周边的民众认为伍子胥因为冤死,所以怨气很重,为了平息伍子胥死后的怨气。旁边的民众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会划着小船来到江心,将祭品丢入江中,来祭祀伍子胥。

后来,这个习俗一直流传了下来了。有人认为屈原自沉汨罗江之后,旁边的群众是效仿吴地人祭祀伍子胥,只不过屈原的死是为正义而死,被后人传颂较多,这才让人误以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2.纪念端午节诗句 篇二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3、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4、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5、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6、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7、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8、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9、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0、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1、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12、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3、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4、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15、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16、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17、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18、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19、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20、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21、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22、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3、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2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25、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26、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杨无咎《蓦山溪》

2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28、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29、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3.端午节纪念屈原作文 篇三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看到妈妈已经把好吃的粽子和热鸡蛋放在桌子上了。我随便洗了把脸,让爸爸吃粽子。爸爸也很快上桌了,我们一家人边吃边聊粽子。我对爸爸说:“粽子的形状很特别。它既不是正方形也不是圆形。是什么形状?”爸爸没有回答我,只是随口跟我说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爸爸说:“据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了许多著名的诗歌,提出了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楚王拒绝采纳。最后楚国的土地被占领了,他跳进河里自杀了。为了怀念他,尊重他,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把粽子和许多好吃的东西扔进河里,这意味着鱼是不允许吃屈原的尸体的。”

爸爸完了。我说:“屈原真好!可是妈妈,蝎子是怎么裹的?”母亲说:“粽子是用嫩绿的芦苇叶裹上白糯米和鲜红枣做成的。如果不包枣,可以用豆代替。需要一个晚上才能做好。煮的时候,把绿色的芦苇叶剥下来,看到里面白色的饭团,好吃又不腻。它既是开胃食品,又是营养滋补剂。”

4.纪念屈原——端午节的传说 篇四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

五、端五节。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屈原(公元前340-278年),战国时代楚国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忧国忧民,不屈服恶势力。当看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被昏庸的楚怀王所接受,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而强大的秦军又终于打败楚国时,他满怀悲愤地于汨罗江投河自尽,终年六十二岁。

江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5.纪念端午节活动主持词 篇五

陈雅洁:中国是传承诗歌的国度,我们迎着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走来,他那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

王兆旭:《诗经》、《春江花月夜》、《将进酒》、铸成中国诗歌的一个个巅峰。

迪拉热:30过去了,踏着先辈文人的足迹,当代的诗人以历史使命为己任,用他们对生活的探索、追求和感悟,创造出一部部优秀的文艺作品。

杨欢:在校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语文组的老师组织和承办了本次诗会,诚挚的希望,在这个美好的日子,在端午佳节之际,老师们、同学们能用青春的豪气、美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声,欢度这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下面我宣布南湖中学“端午传承文明 经典相伴人生”诗文朗诵会现在开始!

王兆旭: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一一介绍出席本次诗会的领导和来宾。他们是(校长康才刚先生,副校长嵇永华女士,德育主任罗小荣女士,总务主任乔子新先生,办公室主任王丽霞女士,团委负责人周华良先生),大家欢迎。同时与会的老师们、同学们诚挚的欢迎你们的到来。(掌声) 下面有请校领导康校长为本次诗会致辞。

(主持人下)

《节目一》

陈雅洁:下面请欣赏诗会的精彩节目。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

杨欢:听说我们要举办这次端午诗会,可是乐坏了我们的学生们,瞧他们也着急的在排练呢。下面请欣赏由初一(1)(2)班的同学带来的情景剧《我们来诵读》,

指导老师:宋璐

《节目二》

王兆旭:古今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的有关端午的不朽诗篇。下面,请欣赏由初一(5)

(6)班同学共同带来的诗歌朗诵《端午诗文诵》。指导老师:王庆刚

《节目三》

迪拉热:高天上一轮明月,阅尽了古今变迁,人世纷扰,悲欢离合。一曲《水调歌头》,承载着世间诉不尽的豪情与离恨。请欣赏初二(3)班初二(4)班带来的节目

《明月几时有》。指导老师:周旭平

《节目四》

杨欢:听完同学们的朗诵,我们来听听老师嘹亮的歌喉,有请倪光军老师演唱《敢问路在何方》

《节目五》

陈雅洁:田园生活是很多古人追求的人生,在陶渊明的笔下我们看到桃花源的宁静。 王兆旭:金戈铁马、战火纷飞造就了史诗英雄,就是这样的英雄为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带来丰衣足食的前景,跨越新的时代。

陈雅洁:下面请欣赏初二(5)(6)班同学带来的`组诗《一路风雨 载辉煌》。

指导老师:贾林

《节目六》

迪拉热:静静的浔阳江水,柔波荡漾,寂静的夜晚,笙歌处处,共享清平人间,江畔的鲜花妩媚动人,江心的明月温润如璧

王兆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清新优美的语言,宛转悠扬的韵律,描绘出多少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下面请欣赏初一三班和初一四班的同学表演的吟诵《春江花月夜》,指导教师:李军。

《节目七》

陈雅洁:动人的诗篇,欢快的舞蹈,无不彰显着节日的气氛,下面请欣赏由舞蹈社团带来的《新疆舞》。

《节目八》

杨欢:“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这一天,无比的伤恸;这一天,在青史上流下了一片洁白。

王兆旭:千百年来 屈原已经走进了中华的血液之中,今天让我们让我们共同来吊唁屈原这位英雄。请欣赏初一年级配乐诗朗诵《淡水河边吊屈原》。指导老师:

宋璐《节目九》

迪拉热:深谷幽兰,清芳自足,甘于淡漠,这并不只是某种孤芳自赏的清高,而是因为学习君子之道的过程,本身就是快乐和充实的。请欣赏由李军老师带了的

《幽兰操》。

《节目十》

王兆旭:《诗经》是咱们中华民族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

叶,也就是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500多年间共305首诗篇,下面请听《诗经》选段,表演者初二(1)班王博,任欣月,初二(2)班王君毅同学,大家欣赏。

王兆旭:在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曾经有一位学子,人们称他为新诗的诗魂、诗哲、诗

圣,他的名字闪耀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史上,也留在了遥远的康桥桥畔——他,

就是徐志摩。下面请欣赏初二(2)班施越翔同学带来的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

迪拉热:多年前,克拉玛依没有草也没有水,松软的沙包,脆弱的荒漠植物是唯一的景观。克拉玛依人就是凭着一股韧性,在这片土地上播撒希望。如今的克拉玛依绿树排排,亭台楼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中学生更是当仁不让。请欣赏由初二(1)(2)班带来的《克拉玛依赋》。指导老师:张莉

《节目十一》

陈雅洁:我们亲爱的老师是这些经典诗文的传播者,就让我们把为了我们辛勤付出的老师们请上台。有请六位语文老师。

《结束语》

陈雅洁:经典诗文是一扇神秘的门,他垂青于每一位敲门者。他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一座掘不尽的矿。

王兆旭:经典诗文是一扇清新的窗,她激励着每一个寻梦者。她推启的心窗外,是一片看不够的景,一腔抒不倦的情。

迪拉热:优雅的气质,不俗的谈吐。

杨欢:自由的精神,高尚的情操。

王兆旭:读经典吧!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

陈雅洁:读经典吧!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

合:读经典吧!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

迪拉热:智慧充盈,笑迎黄河东入海,我们声音浑厚而有力。

杨欢:品味诗香,坐看云卷云舒时,我们神情从容而淡定。

6.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作文 篇六

我合上书,眼前仿佛出现了屈原那瘦长的个子、清癯的脸庞和眼神中呈现出庄严的沉思,他正头戴高高的帽子,身着齐脚的长袍,穿过齐腰深的白艾,踏着岸边的兰草。他明亮的目光扫过天边的白云,扫过江面远处的烟波,在洞庭湖畔吟诵《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只有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古人对天地、自然、万物的思考,我不禁想问屈原:“究竟是怎样的动力促使您对天地乾坤进行如此深入的思考,以至于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冥冥之中,屈原似乎听到了我的提问,他那带着楚辞特有的语调悠悠响起:“天地如此神奇,世界变化无穷,我们身边每一个平凡的事物都蕴藏着神秘的信息和力量。一朵白云、一条溪流,一棵花草树木,一座高山,都值得我们去仔细观察、思考、探究,我们不但要问天、问地,还要问世间万物,甚至问你、问我、问他,身边的任何人、事、物都值得一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多问,多问才能多知。”

7.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篇七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屈原,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在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端午节粽子怎么煮

1、粽子很难熟,可以用高压锅煮比较省时省力,煮粽子一定要在水滚以后才能放入粽子,并且水面一定要浸过粽面,不然没被水浸着的粽子无论如何也煮不熟的。

2、高压锅大火烧沸,当蒸气开始冒出时将压力阀盖上,再转中小火煮30分钟,然后关火焖20分钟,最后将压力阀取下,将锅内的蒸气完全放出即可;如使用普通汤锅煮制,水开之后中火还需煮制2小时以上。

掌握要点:煮粽子的时间和你包的粽子的大小有关,糯米一定是要先泡软的,泡时最好放些灰水(咸),这样煮出的粽子才好吃。要知熟不熟,煮到一定程度捞起来用手指压一下,感到软而有粘性就是熟了,否则,翻过来继续煮。另外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

端午节文化简介

艾草和菖蒲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插艾草和挂菖蒲是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当端午节来临,人们就会将艾草和菖蒲绑成一束,挂在门楣上。“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是古人们对艾草和菖蒲的美好寄托,端午节在门口挂上艾草和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祛邪避害。

祛邪避害可不是迷信传说,而是古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些植物的特性。艾,又名家艾、艾蒿,为菊科植物。《本草纲目》记载“温中、逐冷、除湿”,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能。

传统中医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虫蚁,也是最环保的“蚊香”。

菖蒲是水生草本植物,在陕西的水域里也有很多。菖蒲的叶子两面叶脉往外凸鼓,状如宝剑,因此还有“蒲剑草”或“水剑草”之称。它狭长如剑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具有提神通窍、杀虫灭菌的作用。采一片菖蒲的剑叶,用手指一点点揉碎,香气即刻会从指间腾起。所以,菖蒲被列入香草的阵营。但这种味道,蚊虫却避之唯恐不及。

人们通常把菖蒲与植物学上的香蒲混为一谈,但其实二者并不相同。香蒲的穗状花序外形如蜡烛,人称“毛蜡烛”或“水蜡烛”,折来晾干,醮点儿烧融的蜡烛油,点燃了就是一个精致的小火把。而菖蒲的肉穗花序,为狭锥状圆柱形,有佛焰苞。此外,两者叶子也不同,香蒲的叶子比菖蒲叶子厚且窄,叶脉只朝一面隆起,或朝一面凹陷。

飘香的粽叶是什么叶

包裹粽子的粽叶不仅清香,还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同时,粽叶也具有特殊的防腐作用,这也正是人们选择用它们来包粽子的原因之一。

那么粽叶是用什么叶制作的?因所处地域不同,人们所选用的植物也不同,常见的有芦苇叶、箬叶、箸叶等,其中南方一般以箬叶、箸叶为主,而北方则以芦苇叶为主。

8.端午节纪念屈原作文500字 篇八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每当小朋友唱起这儿歌时,人们就知道端午节要来临了,

一转眼,端午节来临了,一大早起来。吃过早饭后,就匆匆忙忙地出门去看赛龙舟了。刚来天鹅湖只见从远处划来了十几条龙船。龙船偏长细窄。龙头有黑.灰.红等颜色。很快,比赛开始了。选手们争先恐后,不甘落后。观众们也在一旁加油鼓颈。就要接近终点了,选手们敲锣打鼓,唱着打油诗。到终点了,来自荔湾区的选手获胜了。接着就是最有趣的“抢鸭子”游戏了。资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许多鸭子仍进水中。选手们从船上跳进水里抓鸭子,抓到的归自己。围观的观众也不甘落后,纷纷跳进水中。场面一片混乱......

9.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还有什么 篇九

由此,端午节便有龙的节日之说。

话说上古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居住的吴越人,也就是汇聚少数民族的百越族人,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就有举行以龙舟比赛为主的部落图腾祭祀仪式。先民们纷纷泛舟江上,迎接龙神从海上归来,以期带来幸福的生活。

这也是端午划龙舟溯源的另一说法。

还有一考证说百越的始祖就是天皇氏,也是上古时期开拓华夏文明的部落首领之一,为百越族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后来百越族开枝散叶融入祖国各地,其后人为了表达对先祖的崇敬,由此南北交融,更为广泛地传承了生生不息的拜祭龙祖的图腾崇拜。

端午节成形于春秋战国后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屈原为集大成的端午节作出了重大贡献。

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的爱国直臣屈原,不仅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还是伟大的政治家,有着远大的志向和高洁的品性,后来担任楚国左徒、三闾大夫后,实施”美政“,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只可惜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而两次被排挤流放。

但即便在流放期间,忧国忧民的屈原仍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的爱国诗篇。后来强大的秦国攻破楚国,屈原无奈之下,便在公元前278年的5月5日投汩罗江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爱国主义 篇章。

相传,屈原死后,为水下的蛟龙所困。于是,受他爱国情怀感染的人们便千里划舟于汨罗江上打捞屈原的尸身,苦于终究未能打捞上,人们就将米团等物用五色彩丝缠上投入水中,以驱赶蛟龙,保护屈原的尸身不受侵蚀。

久而久之,在屈原忠君爱国的巨大影响下,发端于图腾崇拜的端午节,恰好也是屈原殉国之日,纪念屈原便在春秋战国后期约定成俗,划龙舟、食粽子也成为纪念屈原的主流之说。

这在南朝梁代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及北周宗檩的《荆楚岁时记》中亦有专门的记述。

唐代诗人文秀所写的《端午》更是明确指出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附会了种种纪念之说当然,端午节的形成也有渐变的过程。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说法成为南方的主流之后,随着隋唐时期南北文化交汇的大繁荣,北方也渐次接受并传承发展了端午节食粽、划龙舟等重要习俗。

至此,端午节在唐代便正式定形,成为全国性的重要节日。

后来在岁月更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围绕端午节纪念屈原之说又拓展附会了很多说法。

有说是纪念春秋时期割股奉君而不求荣华的介子推,纪念吴国忠臣后化为涛神的伍子胥;也有说是纪念东汉孝女曹娥,因其父溺于舜江后,14岁的曹娥昼夜沿江号哭,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江,三天后抱出父亲的尸体。为感念曹娥的仁孝,人们修建了曹娥庙,所居镇称为曹娥镇,舜江也改称曹娥江。至今曹娥出生地上虞,就以孝文化为主题,在凤凰山麓建有一个中华孝德园。

还有说纪念打败吴王夫夫差的勾践,纪念为革命作出牺牲的”鉴湖女侠“秋瑾等等。

其实,关于端午节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是一种哀思,寄托了人们对爱国忠义之士及英雄人物的怀念,对”仁孝“美德的点赞之情。

端午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过,端午节的意义还不仅如此

在二千多年漫长的岁月延展过程中,端午节还有很多不同的象征意蕴在里面。

端午节称”重午“”五月节“”粽子节“”龙船节“倒不难理解,称”端阳“”正阳“”夏至节“,则是因为在古时,五月初五这天正好是太阳落在北回归线上,白天最长,夏夜最短,阳气正旺而得名。

端午节称”天中节“,也是因为五月五日正是夏季之中而谓之,这在《岁时风物华纪丽》中有记述。

又据《大载记》,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故而端午节还称”沐兰节“。盖因屈原是有名的浪漫主义诗人,端午节也就有了”诗人节“之说。也因为孝女曹娥、烈女秋瑾之故,端午节便有”女儿节“,甚而直接定位为”端午女儿节“之说,后来拓展为端午节这天应格外关爱父亲,以此对父亲表达深深的敬意。

更为突出的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原本是九毒之首的不吉之日,因古时人们视五月为毒月,五日为恶日,要禁欲斋戒,这一天需驱毒避邪才好。

于是,禳解、祛除及避毒便成了端午节古老而又年轻的重要习俗。

人们将艾草扎成一束,挂于大门正上门,或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避邪等等,遂成为民间过端午秉持的一道特色。

此外,在小孩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上大大的王字,女子更汤沐浴以驱邪,也是过去民间过端午又一道闪亮的风景。

正因为端午节有着如此博大精深的意蕴内涵,韩国于11月24日向联合国申报了江陵”端午祭“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亦于10月30日正式申报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唯一以节日入选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见,端午节的厚重,其文化底蕴与清明、中秋、春节不相上下,的确值得坚守与重视。

10.端午节纪念屈原6 .14 篇十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各位早上好,今天我将就端午节这个话题进行国旗下的讲话。提起端午节我们都会想起赛龙舟,提起赛龙舟我们就会想起汨罗江,提起汨罗江和粽子,我们就会不禁怀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在屈原的绝世名著《离骚》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爱国情怀是那样的深、那样的广。他爱那美丽的山峦,奔腾不息的河流,炽热的土地和淳朴的百姓,他的爱国不仅仅是忠于国家、忠于朝廷,更是终于他自己,忠于他心中那片他深爱的土地。这所有的一切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豪言壮语;有巾帼不让须眉所喊出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壮志,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真正法宝之所在。

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中国学子,大家有没思索过自己读书的动力何在?我们能否从古人的名言“士大夫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确立自己读书的根本动因。

上一篇:铣工实训报告下一篇:泡妞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