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门户网站管理制度

2024-06-16

政府门户网站管理制度(精选8篇)

1.政府门户网站管理制度 篇一

建立运行管理机制 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建立运行管理机制,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摘要: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因此加快我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县政府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对于全面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加快电子政务事业发展步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以战略的眼光看待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把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此来扎实推进“数字赣县”的建设。本文通过对赣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希望能对加强我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加强 门户网站 建设

政府门户网站是国家行政机关建立在国际互联网上的一个信息发布、办公互动、数据交换的窗口;是政务公开的载体和舞台;也是政府与社会、企业、民众沟通的桥梁。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众可以便捷地获取政府信息和服务,使得公众与政府关系简单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因此加快我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深化行政 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县政府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对于全面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加快电子政务事业发展步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以战略的眼光看待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把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此来扎实推进“数字赣县”的建设。

一、我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现状

自XX年我县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政府网站建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总体上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

(1)网站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赣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主站点目前完成了6大类78个栏目的制作。主要包括:走进赣县、新闻动态、赣县旅游、招商引资、政民互动、办事指南等。这些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涉及了县政府44个县直单位、19个乡镇以及14个党群、政法机关的工作,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县各个方面的最新工作动态。

(2)配合政府中心工作,开辟特色专题栏目。每年“两会”期间,为及时反映人大、政协的提案、议案和两会热点问题,网站开辟了“两会专题”,在宣传报道两会精神方面发挥了作用。为配合新农村建设与县新村办密切联系适时推出了“新农村建设专题”,及时向社会发布我县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政策措施,在围绕中心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我们还紧密配合其它中心工作相继开 辟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十大体系建设”“以工代赈”“推进效能建设,提高行政能力”“关注健康、关爱生命”等多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专题栏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3)协助开发分站点,促进数据资源共享。为客家文化城管理局、外经贸局等单位开发了分站点。并根据需要以此为蓝本,为一些尚未建立网站的县直部门提供自助式网站模版。

(4)与县内外政府网站建立广泛链接。目前,“赣县人民政府”网站链接了“长三角”以及“珠三角”36个市政府的网站和本省9个政府公益性网站,基本形成了以“赣县人民政府”网站为中心站点,以赣县客家文化城、赣县投资招商网等网站为分站点的“雏形”网站群。同时“赣县人民政府”网站还与本地18个县、市的政府网站实现了对等链接。

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但也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政府门户网站虽然建起来了,但由于没有建立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信息维护不及时、不到位,致使无法满足公众需求。

1.缺乏统一的建设指南,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政务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低效率,这也给以后业务协同、资源共享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各个政 府部门的信息组织都处在分散管理状态,不同的信息组织产生不同的数据形式,加大了信息收集、整理转储的复杂程度。

2.缺乏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的支持。县政府作为信息的所有者,其权利范围和内容较为模糊,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较为薄弱。我国过去一直重视对政府信息采取保密的措施,如《保密法》、《国家安全法》、《档案法》等,均规定了公民保密的法律义务,却忽视了信息公开制度,法律上缺乏相应的保护,从而使政府信息应当公开的未公开,不合理地剥夺了公民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由于现行体制下的利益分配关系,许多政府信息部门各自为政,不愿把信息送上网共享,而且部分行业各自开发的网上信息服务系统,信息产品重复,既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不能形成规模优势和效益。

3.政府网站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严重滞后。信息资源贫乏,缺少深层次开发,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较少,社会服务程度有限。长期以来,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独家占有、信息资源开发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十分严重,政府信息部门的大量建设资金投入到硬件设备上,缺乏信息录入、信息更新、信息加工的专项资金和技术,更缺乏把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后产生增值的手段。

4.信息安全问题。国际互联网是一个广域开放的系统,在统一的网络协议下畅通无阻。这对政府网站来讲,将带来网页的安全和内部信息的泄密问题。很多政府上网单位在互 联网和内部办公自动化网络之间,没有从物理上完全隔开,一些政府机构对国家秘密信息缺乏必要的保护意识和措施,将涉密信息在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上存储、处理与传递,给政府的信息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与风险。

三、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思考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赣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实践出发,就政府网站建设过程中如何“‘建’‘管’共抓”——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问题作一些粗浅探讨。

1.建立分级负责的信息维护机制

“赣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设立的6个大类78个具体栏目,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县政府组成部门及所属机构70余家。如果网站编辑部每天从这些部门收集数据,审核编辑后再发布到网站上,这样的维护方式必然给网站建设单位背上沉重的数据维护负担,进而也就埋下了门户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以至成为“死站”的祸根。

要解决政府门户网站信息更新的难题,避免网站信息滞后,我们必须按照部门职能分工建立分级负责的栏目信息维护机制的原则,通过制定下发《赣县人民政府网建设和管理实施意见》对栏目的设置、维护更新、安全保密等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定。“赣县人民政府”网站的具体栏目和更新频率 由县委办和各联网单位协商后确定。各联网单位无论采用何种联网方式,均应做到:静态信息一旦发生变化,及时更新;动态信息一经产生,立即更新。

笔者认为,分级负责的信息维护机制作为网站运行管理机制的核心机制,这一机制是解决网站难题、避免信息滞后的可行办法;是减少工作人员、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办站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一个突出亮点,将是“赣县人民政府”网站最主要的鲜明特色所在。

2.建立严密可靠的安全保障机制

政府门户网站代表的是“网上政府”的形象。网站的安全保障是政府门户网站的生命。落实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是做好网站信息安全工作的关键;强化安全保密意识,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是确保网站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础;而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构建防护体系,是做好网站信息安全工作的保障。因此,建立严密可靠的安全保障机制十分重要。

一是建立信息发布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发布的信息不涉密,做到“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上网信息的采集、发布和更新,实行‘单位负责制’;把上网信息的把关权按职能分配到各个部门;要求各部门明确一位负责同志作为本单位信息发布的“第一责任人”,确保信息发布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这样分工清楚,责任明确,便于从源头上保障数据的安全。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工作规范。通过建立制度对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堵塞内部漏洞,消除安全隐患;特别是加强对各分站点维护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信息安全保密意识,规范上网维护人员用户名和口令的管理;维护人员定期更改口令,并将用户名和口令作为机密件保管,切实从机关内部堵塞漏洞,加强管理,确保网站安全。

三是从技术层面上防范病毒侵扰和黑客攻击。通过构建病毒防护体系,部署了“诺顿”、“熊猫卫士”网络防病毒软件,采用自动更新升级的维护策略,从网关、服务器和客户端三个层面进行病毒防护。并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以及监控定时刷新的手段防止黑客攻击,对敏感字句进行自动过滤,如出现敏感字句,系统自动提示操作人员重新审查,待确认后才能发布到网上。

3.建立健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机制。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是特指与政府信息有关的计划、预算、组织、指导、培训和控制活动,不仅包括信息本身的管理,也包括与信息资源有关的人员、设备、资金和技术等资源的管理。而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就是要通过政府信息资源的上网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为政府解决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供各种需要的信息。不仅要制定有关信息获取、存储、传播处理的相关制度,统一数字化信息记录格式的标准,同时还要建立信息内容筛选制度,明确信息审查标准,把握好“保 密与公开”的原则。

4.建立定期培训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需要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队伍。而“赣县人民政府”网站的维护是靠70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这些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门户网站的建设质量。因此定期加强对公务员信息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对社会变革时期政府信息资源价值的认识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筛选、分析、重组的能力,规范他们在信息活动中所应遵守的道德和法规,并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笔者认为,管理维护好政府门户网站比建站更为重要。只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才能使政府门户网站充满生机与活力,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希望能给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一些借鉴,以便共同探索出一条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成功之路。

2.政府门户网站管理制度 篇二

1.1 具体概念

政府网站具体来说指的就是国家行政机关通过在互联网上建立官方网站, 从而为社会公众提供各项公共服务, 切实履行自身行政职能;而政府网站群则指的是由若干个政府网站组合在一起形成的集合体总称。在政府网站群当中, 由政府门户网站作为中心主站, 在旗下包含若干个基础支撑平台, 比方说各部门网站、下级政府或下属机构的门户网站等等[1]。在特定权限下, 信息可以实现相互共享、传递, 并由此形成在统一标准下能够实现统一规划管理、互联互通的政府网站体系。当前根据实际业务需要, 已经在政府部门网站群下设置了超过二十个子网站。

1.2 实际功能

在政府网站群当中, 将广大居民以及各企业单位作为服务对象, 其中用户是政府门户网站的核心, 并将其生命周期作为政府网站群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政府同广大居民之间的交互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完善,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构建起一个能够为其提供公共服务以及相关信息的平台。因此政府部门网站群的主要功能为公开政府信息、实现在线为公众办事以及增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2 现阶段政府部门网站群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资源方面

政府部门网站群通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 不但扩大了政府信息的公开范围, 同时借助互联网的强大交互性使得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更加方便高效, 而与此同时在线办公功能也大大提升了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 提升公众的满意程度。但在此过程中, 政府部门网站群也存在一定缺陷与不足。首先在网站群当中中心主站和各子网站之间并未形成统一规范化, 二者之间在信息采集、格式类型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这也意味这信息资源比较分散, 甚至在发布信息时需要分别登录两个不同的网站平台, 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精力, 同时也容易出现重复发布信息, 严重影响行政效率与信息精确性。

2.2 网站运维方面

现阶段绝大多数政府部门网站群技术处于分散状态, 各子网站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 并分别由不同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维护, 而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更新, 政府部门网站群也需要定期进行更新升级, 因此使得各管理人员需要经常对各子网站进行升级维护, 而管理人员无法同时更新升级多个子网站, 因此也在无形之中加大了政府部门网站群管理和运行成本, 也进而延长了网站的修护时长。特别在部分省市的政府部门网站当中存在租用外地虚拟服务器, 以及委托外地单位管理维护服务器等情况, 而服务器一旦发生问题很难在第一时间进行管理维护。

2.3 网站发展方面

政府部门网站群当中各个子网站之间存在明显的发展失衡问题, 首先在网站建设的投入方面存在一定的失衡问题, 部分政府部门在网站建设当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等, 为政府部门网站群顺利建设奠定了坚实良好的基础[2];但是有些政府部门并未真正落实网站建设工作, 不仅未能重视该项工作, 同时也未能投入其所需的资金、人力等。加之在建设网站之后政府部门之间存在管理水平不一的情况, 还有部分政府部门网站在建设完成之后几乎从不更新, 网站也只用于宣传。

2.4 安全隐患方面

在政府部门网站群当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政府部门网站在逐渐成熟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成为各种网络犯罪分子的重点攻击对象, 网站经常面临感染病毒、网站内容及地址等被恶意篡改, 或是在网站当中植入后门、仿冒政府部门网站等等, 加上现阶段我国互联网环境纷繁复杂, 大部分网站当中存在各种安全漏洞, 使得网站的安全性大打折扣。

3 落实政府部门网站群的安全性管理

3.1 统一建设网站

政府部门网站群与其他普通网站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 政府网站对安全有着极高的要求, 因此在建设之初相关设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网络安全标准以及国家规定的网站建设与管理规范条例等进行设计, 从源头上确保政府部门网站群的安全性。同时考虑到当前许多子网站为自建网站, 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独立性, 因此导致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笔者建议政府部门需要利用统一集中管理建设的思想, 将网站群及其各子网站的管理建设工作统一交由网络信息中心处理, 并由对外宣传办事进行统一部署。

3.2 提升安全意识

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风险防范意识也是有效落实政府部门网站群安全性管理的重要举措。在此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接受安全教育, 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网站安全评估机制以及责任制, 从而加强对网站安全的监督与管理。比如说管理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编排网站巡视检查表, 每天由专人对政府部门网站群进行安全监管, 并将检查结果进行仔细记录, 整理成电子表格录入计算机当中进行妥善保存[3]。而一旦发展网站中存在问题需要立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妥善解决, 同时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与此同时, 管理人员还需要不定期抽查网站群当中各子网站的安全情况, 并对其进行合理评估, 以此提升管理的安全性。

3.3 成立管理团队

专业优秀的管理团队是政府部门网站群提升管理安全性的另一项重要举措, 特别是在当前政府部门网站管理较为分散的情况下, 成立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完成统一监管, 对确保政府部门网站安全, 提升网站运行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部门需要组建一支既懂得政府政务, 同时具备较高计算机能力并拥有多年网站维护管理经验的优秀团队, 在工作之余管理人员还需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 熟悉当前各种最新的病毒、恶意程序等, 熟练使用最新的杀毒软件, 在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的同时保护网站的安全性。

3.4 加强技术防护

政府部门网站群需要利用当前最先进的安全技术进行有效防护, 比如说对登录网站的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身份验证, 拒绝未授权人士的登录和访问请求。同时在网站群当中安装防火墙、病毒查杀软件等各种具有保护网络安全功能的设备, 完成对木马病毒、恶意程序、垃圾信息等不良内容的过滤与筛除。另外管理人员还可以结合政府部门网站群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与相关产品, 并对在网站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分析, 制定出相关应急机制, 当网站当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能够立刻起动应急机制, 从而将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压缩至最低[4]。

3.5 打击网络犯罪

针对当前我国网络犯罪猖獗的问题, 公安部门成立了专门的网络安全监督部门, 因此政府部门网站群可以与政府网监部门建立合作关系, 利用网监部门当中专业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精准、严厉打击各项网络犯罪;与此同时我国法律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规范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为政府部门网站群的安全性管理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利用法律的威慑力与约束性有效控制网络犯罪行为。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政府部门通过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积极建立网站群发展电子政务, 不断创新政府部门的服务手段, 进一步提升其办事效率, 增加公众的满意程度。但由于受到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的影响, 现阶段在政府部门网站群当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 譬如说安全隐患较多、管理运维成本较高、各子网站发展失衡等, 为此本文提出需要通过统一建设网站、加强安全技术防护、严厉打击网络犯罪、强化安全管理团队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真正落实政府部门网站群的安全性管理, 从而更好地提升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吕美敬, 叶新恩, 刘明刚.浅谈政府网站群安全管理与对策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 2016.

[2]寿志勤, 姜悦霞, 周健, 郭亚光.试论我国政府网站群的架构设计与安全管理对策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下) [C].中国软科学研究会, 2015.

[3]朱明祥, 薛同琦.网站群在政府网站建设中的应用及管理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

3.政府门户网站管理制度 篇三

“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平台” 是以政府网站的形势实现信息公开。该平台在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使主节点与子节点形成一体化信息平台,可以方便地实现信息数据的充分共享和交换传递,各目录公开的信息更加丰富,为民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查询,同时统一受理公开申请的接受和处理渠道更加畅通,从源头上保障信息规范、有效和及时,上下同步、规范统一。

整体规划流程

在整个项目规划实施过程中,目录的规划、信息格式的定义、信息保障、依申请公开信息的申请及处理、统计分析与监督、与第三方接口等成为整个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的最为关键的部分。

1、信息目录规划及信息格式定义

政府信息公开主要是政府及有关部门,将主动公开或依申请公开的信息,以不同的方式让公众知晓。在整个过程中,要公开的信息则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而对信息的具体格式,则在国务院颁发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没有做具体的规定,仅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要公开的信息内容。因信息目录及信息具体格式没有做规定,致使项目的前期工作中,各级政府制定《政府信息公开公开目录编制规范》尤其重要。在“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平台”中,支持目录的自定义及信息表现格式的自定义,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地区,各级政府部门对信息公开系统的不同需求。

2、信息保障

在整个信息公开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即如何保障公开的信息及时,有效的录入到公开系统中,让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信息。在实际项目过程当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对政府机关各部门信息进行及时公开:

一是各级政府对信息公开的格式、上报时间等发文规定。对于信息公开的目录、目录的编号、公开信息的具体格式、索引号产生规则等做出详细规划后,以发文的形式,下发到各对应部门,以保障信息有效的,快速、高质的上传到系统中来。

二是政府信息公开系统中的监督机制。可以统计出未及时公开的信息数,及各部门在一定时间段内录入信息的量,以量化的标准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三是年度工作报告。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明确规定,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公布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实际项目中各级政府部门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市级政府,则规定各部门在每年2月底要将年报上传到系统中。

3、依申请公开

依申请公开主要是对因某些原因,不能主动公开的信息,对申请人申请的相关内容做相应的回复。在很多情况下,政府部门不能将涉及机密或第三方隐私等内容的信息主动公开出来。只有在申请人提出对应内容申请的时,经过特定部门审批,或经第三方同意后,方可将信息告知申请人(见下图)。

统计分析与监督

为了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入发展,保证各项规定切实有效地得到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设定了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考评机制。为此平台在数字上为考评提供依据,为监管部门提供了途监督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量统计,为各部门考核提供数字依据。

在系统中,分别对系统里不公开信息、依申请公开信息及主动公开的信息进行了分类统计,可以明确看出各部门公开信息的录入情况,为各部门工作考核提供了参考数据(考核数据可以明确到年、季度、月)(见下图)。

(2)对各部门要公开而未及时公开的信息的监督。

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对公开信息明确规定了两项目内容:2008年5月1日前公开的信息不统计是否延迟公开;2008年5月1日后,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对于以上规定,在“大汉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平台”中,对要公开而未及时公开信息的处理,特别是工作日算法的处理,另外在系统中还对未及时公开的信息提供统计功能,为监管部门提供一种监督手段。

(3)对各部门依申请公开的统计,及对申请信息处理情况的监督

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对信息公开申请的规定: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权益的,行政机关征求第三方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期限内。

基于上述规定,“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平台”中都进行了处理,在进行统计时,也将其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如下图所示:

(4)对各部门意见箱办件的统计及办件回复的统计

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现处理试运行阶段,公民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以进行咨询和投诉。意见箱对于办件的统计,也为工作年度报告提供数据参考。

(5)提供年报的功能

工作年度报告主要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和监察机关对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在“大汉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平台”里,提供了年报管理的功能,对各部门上传的年报进行管理。

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将会成为政府各部门公开信息的管理、维护的平台,是政府部门的资源库。如何将政府部门资源在其它载体进行公示也是政府信息公开系统要解决一个问题。在“大汉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平台”中,提供了丰富的WebService接口,可以获取系统的节点结构、目录结构及主动公开的信息,将政府信息公开系统中主动公开的信息提供给第三方。在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还集成了内部公告,討论区、短信、邮件等辅助功能。

政府信息公开系统与内容管理系统的关系

在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的开发及实施过程,很多用户也提到政府信息公开系统与内容管理系统有什么关系,也可以在内容管理系统里实现信息公开,为什么还要将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独立出来?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描述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

1、使用的主体不一样。政府信息公开系统是政府内部的资源库,是各部门公务员都参与信息数据的维护,而内容管理系统主要是政府各部门信息中心的人员进行维护。

2、目录构架方式不一样。门户网站的栏目构架是依照门户服务类型以及服务对象进行组织与构建,而政府信息公开则以政府信息资源节点分类为目录构建依据。

3、展现的重点不同。政府信息公开主要是对公开信息提供快速、方便地分类检索,网站只是政府信息公开的表现方式和途径之一,因此,网站更侧重丰富的表现,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则侧重的是技术数据和依据。

4、系统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政府信息公开有公开、不公开、依申请公开了多少的统计报表,有依申请公开、审核、年报、意见箱、办理查询、热点信息、问题解答、部门数据发布统计、数据浏览量统计等专项功能,这些功能在后台管理维护和统计上,都不适宜和普通网站栏目信息的管理混在一起。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发,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政府部门是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所有者,政府信息公开使政府信息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从多个项目实际来看,现市级政府将各市级部门及县级政府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做了系统的集成,在不同地区,不同市级政府,制定的政府信息公开规范特别是目录及信息格式的规范各不相同,信息公开的表现各有不同,这对于在大范围内做公开信息整合造成一定的难度。

4.政府门户网站管理制度 篇四

(省政府令159号)

《河南省人民防空工程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11月27日省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省长 谢伏瞻

2013年12月16日

河南省人民防空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人民防空工程(以下简称人防工程)管理,提高城市总体防护能力,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人防工程的规划、建设、维护、使用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人防工程包括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下简称单建人防工程),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人民防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担的人防工程建设经费列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防工程规划、建设、维护和使用的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财政、公安、安全生产监管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人防工程建设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应当遵守人防工程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履行人防工程建设管理义务。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多种途径投资建设人防工程。人防工程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人防工程建设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人防工程建设规划;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人防工程建设规划的编制和批准程序办理。

第八条 人防工程建设规划应当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将人口密集区域和重点防护目标列为防护重点。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人防工程建设规划或者不按人防工程建设规划要求和相关标准建设人防工程。

第九条 规划建设人防工程时,应当同时规划建设人防工程与其他地下工程的连接通道或者预留连通口。

已建成的人防工程与其他地下工程之间的连通,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制定实施计划,逐步修建连接通道。人防工程需要与其他地下工程连通的,地下工程的所有人、使用人和管理人不得拒绝。

第十条 地铁、隧道等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地下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当兼顾人民防空需要。

规划建设公共绿地、交通枢纽以及其他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时,应当注重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优先规划建设人防工程或者兼顾人民防空需要的地下工程。

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当参与兼顾人民防空需要的城市地下工程和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审查。

第十一条 人民防空指挥工程、公用的人员掩蔽工程和疏散干道工程,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建设。人民防空指挥工程建设经费由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公用的人员掩蔽工程和疏散干道工程的建设经费,主要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和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依法筹措。

防空专业队、医疗救护、物资储备等专用人防工程,由群众防空组织组建部门和战时医疗救护、物资储备等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建设,其建设经费由有关部门筹措。有关单位负责修建本单位的人员与物资掩蔽工程,其建设经费由本单位筹措。

防空地下室由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负责组织建设,其建设经费由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筹措,列入建设项目总投资。

城市重要经济目标、地下交通设施和其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建设项目兼顾人民防空防护需要产生的建设经费,由建设单位负责,列入建设项目总投资。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人防工程所需的建设用地应当依法予以保障;对人防工程连接城市的道路、供电、供热、供水、排水、通信等系统的设施建设,应当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十三条 单建人防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

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修建防空地下室。防空地下室的防护类别、抗力等级和战时用途,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按照人防工程建设规划和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前款所称民用建筑包括除工业生产厂房及其配套设施以外的所有非生产性建筑。

第十四条 城市新建民用建筑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按照规定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建设单位应当报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批准;经批准不修建的,按照国家和本省的规定缴纳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按照人防工程建设规划统一就近易地建设:

(一)采用桩基且桩基承台顶面埋置深度小于3米,或者地下室空间净高达不到规定标准的;

(二)按照规定应当修建防空地下室的面积小于地面建筑首层建筑面积,结构和基础处理困难,且经济很不合理的;

(三)建在流砂、暗河、基岩埋深很浅等地段的项目,因地质条件不适于修建的;

(四)建设地段房屋或者地下管道设施密集,防空地下室不能施工或者难以采取措施保证施工安全的;

(五)按照规定应当建设防空地下室的面积不足一个防护单元面积要求的。

第十五条 对符合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情形之一,经批准不修建防空地下室的下列新建民用建筑,应当减免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

(一)新建幼儿园、学校教学楼、养老院,以及为残疾人修建的生活服务设施等民用建筑予以减半收取;

(二)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建设的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等保障性住房予以免收;

(三)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予以免收;

(四)临时民用建筑和不增加建筑面积的危旧住房翻新改造予以免收;

(五)因遭受水灾、火灾或者其他不可抗拒的灾害造成损坏后按原建筑面积重建的民用建筑予以免收。

除前款规定和国家另有规定的减免项目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批准减免、缓缴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不得批准免建、少建、缓建防空地下室或者降低防空地下室防护等级。

第十六条 按照城市人防工程建设规划,建设单位在人防工程人均掩蔽面积已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的区域内新建民用建筑,可以不再修建防空地下室,按照国家和本省的规定缴纳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根据人防工程建设规划易地建设。

第十七条 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的收取标准,由省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按照本省防空地下室的造价制定。

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应当全额上缴国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第十八条 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人防工程建设审核手续:

(一)建设单位向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提交项目说明、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准文件、地质勘察报告和工程设计文件等材料。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7日内出具防空地下室建设规模、防护等级、战时功能等审核意见。

(二)建设单位根据审核意见进行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和制定平战功能转换方案,并将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平战功能转换方案报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批准。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7日内出具人防工程建设审查批准书。

建设单位应当持人防工程建设审查批准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十九条 人防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不得擅自修改人防工程施工图。确需修改的,应当报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条 人防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质量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护标准和质量标准。

从事人防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的单位和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执行国家规定的人防工程防护标准、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依法对人防工程质量负责,并保守在人防工程建设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

第二十一条 人防工程的防护设备应当符合人防工程设计防护等级要求。

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生产企业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格,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生产,对其产品质量负责。

人防工程防护设备质量检测机构接受委托对产品质量和安装质量进行检测,并对出具的质量检测报告负责。

第二十二条 人防工程建设实行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县级以上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防空地下室防护部分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可以委托具有资格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接受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及设计文件,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对建设单位申报竣工的工程出具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第二十三条 人防工程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当到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单建人防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防空地下室竣工后,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当对其防护质量进行专项验收,对质量合格的出具竣工验收认可文件;质量不合格的,建设单位应当进行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应当按照规定缴纳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

第二十四条 建设单位应当自人防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接受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及有关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报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备案。

防空地下室建设单位在向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竣工验收备案时,应当提供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出具的竣工验收认可文件。

第二十五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人防工程档案,并在人防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30日内向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

第二十六条 人民防空指挥工程、公用的人员掩蔽工程和疏散干道工程,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维护管理。防空专业队、医疗救护、物资储备等专用人防工程和有关单位的人员与物资掩蔽工程,由所在单位负责维护管理。防空地下室由个人或者所在单位负责维护管理。平时使用的人防工程由使用人负责维护管理。

人防工程的维护管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进行,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二十七条 人防工程维护管理经费按照下列规定予以保障:

(一)人民防空指挥工程由本级人民政府负责;

(二)公用的人员掩蔽工程和疏散干道工程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从工程维护管理费中列支;

(三)防空专业队、医疗救护、物资储备等专用人防工程和有关单位的人员与物资掩蔽工程由所在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支;

(四)防空地下室由个人或者所在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支;

(五)已开发利用的人防工程,从平时使用收入中列支。

第二十八条 人防工程所在单位改制、合并、分立、破产、终止或者有其他变更情形的,应当向接收单位移交人防工程档案资料,办理人防工程维护管理交接手续,并向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 在人防工程的主要出入口附近规划修建的地面建筑,应当按照该建筑物的倒塌半径,留出与人防工程主要出入口的安全距离;因条件限制无法留出安全距离的,应当采取防倒塌堵塞措施,确保疏散通道畅通。

第三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人防工程的义务,禁止下列危害人防工程的行为:

(一)擅自占用、改造、损坏人防工程设施;

(二)占用、堵塞人防工程的疏散通道、出入口、通风口和进排风竖井;

(三)在危及人防工程安全范围内采石、伐木、取土、爆破、打桩、埋设管道和修建地面工程设施;

(四)向人防工程内排放废水、废气和倾倒废弃物;

(五)在人防工程内生产、储存爆炸、剧毒、易燃、放射性和腐蚀性物品;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拆除、报废人防工程。确需拆除、报废的,应当经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批准。

经批准拆除的人防工程,拆除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拆除的建筑面积、防护等级和用途,自批准之日起1年内补建。确实无法补建的,拆除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当地新建人防工程的造价,向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缴纳拆除补偿费,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统一补建。

第三十二条 人防工程的投资者或者管理者将人防工程提供给他人使用的,应当与使用者签订人防工程安全使用责任书,明确使用者的安全使用和维护管理义务,并对使用者履行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

平时开发利用人防工程不得影响战时防护效能,不得影响平战转换。

第三十三条 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主管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批准免建、少建、缓建防空地下室或者降低防空地下室防护等级的,或者违反规定批准建设单位以缴纳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代替修建防空地下室的。

(二)违反规定批准减免、缓缴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的。

(三)违反规定出具或者不出具认可文件的。

(四)截留、挪用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的。

(五)隐瞒人防工程安全隐患的。

(六)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城市新建民用建筑不修建防空地下室又不缴纳易地建设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对当事人给予警告,责令限期修建或者补缴易地建设费,可以并处应当修建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积每平方米3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罚款,但罚款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对当事人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可以按照下列规定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当事人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一)侵占人防工程,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对个人处以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对个人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二)不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护标准和质量标准修建人防工程的,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国家规定,改变人防工程的主体结构,拆除人防工程设备设施或者采用其他方法危害人防工程的安全和使用效能的,对个人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四)拆除人防工程后拒不补建,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对个人处以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对个人处以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五)向人防工程内排入废水、废气或者倾倒废弃物的,对个人处以3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故意损坏人防工程设施或者在人防工程内生产、储存爆炸、剧毒、易燃、放射性等危险品,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5.政府门户网站管理制度 篇五

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的相关工作,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首都之窗网站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和《首都之窗管理办法》,按照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以下简称专栏)是各级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展示窗口,用以发布本行政区域和本单位范围内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以及其他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内容。

第三条各级政府网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专栏是各级政府网站一级独立栏目,按照规范、便民的原则,统一页面设计、栏目设置和信息格式。市政务门户网站”首都之窗”开设”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网站开设本行政区域或本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第四条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是专栏的管理和工作部门,负责专栏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专栏的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工作由各级政府网站的管理部门负责。

第五条专栏应设置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依申请公开、监督意见箱、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和最新公开信息等栏目。各级政府网站应在首页显著位置对专栏进行展示。

第六条专栏由”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生成。市、区(县)分级建设和维护。

”首都之窗”和市政府各委、办、局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网站的专栏由市级系统生成页面并提供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信息。”首都之窗”展示市级各部门政府信息和区县政府级信息。市政府各委、办、局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网站专栏展示本部门政府信息。

区(县)政府网站的专栏由区(县)系统生成页面并提供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信息。区(县)政府网站专栏展示本区(县)政府和本区域内各部门(包括垂管部门)、乡镇、街道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信息。

第七条属于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和目录应在自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通过专栏及时发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应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应及时发布。

第八条各级政府网站应对专栏提供多种信息导航、内容检索方式,方便社会公众查询。

第九条专栏的建设和维护情况纳入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监督考核和电子政务绩效考核之中。

6.政府门户网站管理制度 篇六

二、石家庄市商务系统政府网站是指以石家庄市商务局门户网站“中国石家庄商务”和石家庄市电子商务门户网站“石家庄商务网”(石家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心站点,包括“石家庄网上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石家庄商务之窗”、“石家庄商务天气预报”及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网站在内的网站群,是我市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石家庄市商务系统实施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政府信息公开及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三、石家庄市商务系统政府网站的宗旨是:为社会提供商务信息服务和办事服务,帮助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方便快捷地获取石家庄市商务局政府信息,促进与公众的互动交流,推动全市商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一)组织领导

四、建立石家庄市商务系统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商务局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和市商务局各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

五、石家庄市商务系统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是石家庄市商务系统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商务信息处)负责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市商务局门户网站“中国石家庄商务”,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市商务系统政府网站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六、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应当明确分管领导,确定责任科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以及国家商务部、省商务厅和市商务局为各县(市)区所建网站相应栏目的维护工作。

七、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局内设各处(室)、直属各单位已建或新建网站,必须纳入石家庄市商务网络体系,统一规划,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规范管理,分级维护,协调联动,确保全市商务系统政府网站的规模、档次和整体形象。

(二)运行管理

八、石家庄市商务系统政府网站的运行管理遵循“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局内设各处(室)、直属各单位,应明确网站管理维护专职人员及其任务、职责和权限,并报商务信息处备案。

九、商务信息处(石家庄市商务信息中心)对“中国石家庄商务”门户网站和“石家庄商务网”的管理维护人员建立完备的权限管理档案,按照“按需授权,严格控制,跟踪管理”的原则,对管理维护人员的权限进行析权、授权、调整、暂停、注销。

十、“中国石家庄商务”门户网站和“石家庄商务网”的管理维护人员必须使用确定的用户名、密码,登陆有权限的系统后台进行工作操作。

十一、商务信息处负责“中国石家庄商务”门户网站和“石家庄商务网”的宣传推广及对网站管理维护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并借助社会技术力量,保障网站群畅通运行,管理制度《商务系统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办法总则》。

十二、商务信息处(石家庄市商务信息中心)具体负责石家庄市电子商务门户网站“石家庄商务网”(石家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管理,以及与合作单位的工作联系。

(三)内容更新

十三、“中国石家庄商务”门户网站的信息维护和内容更新实行分级负责制。局内设各处室按职能分工负责相应栏目的更新维护工作(具体责任明细见附件一:石家庄市商务局门户网站信息发布及审核责任明细表)。

align=“center”>【1】【2】【3】

十四、各处室应遵循合法、及时、准确和便民的原则,加强信息的组织、采编和发布工作。凡不涉及机密或隐私的政务信息,原则上都应及时组织上网公开。各栏目责任处室负责人应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认真审核,并对所发布栏目内容负全责。

十五、对“中国石家庄商务”门户网站执行网站内容更新提醒程序。网站内容更新提醒的主要内容包括:

1、新闻动态类栏目,如工作动态、商务要闻等栏目,提醒时限为1周;

2、互动交流类栏目,如公众留言、局长信箱、咨询投诉等栏目,提醒时限为1周;

3、随时更新类栏目,如办理公示、单位联系方式、机构人员等,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提醒;

4、其他栏目,视情况进行提醒。商务信息处负责网站内容更新提醒程序的实施和监督,通过办公电话或书面提醒单向各有关处室和单位进行提醒督办。

十六、网站信息的组织、发布、转载应当按照有关法规、政策规定执行。

十七、网站发布信息应符合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并采用统一格式、统一字体、统一字号,确保版面规范一致。

十八、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局内设各处(室)、直属各单位网站的信息维护和内容更新,由各自负责。

(四)信息公开

十九、“中国石家庄商务”门户网站专设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以最大限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石家庄市商务局政府信息。

二十、局内设各处室和直属单位按职能分工负责局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相应栏目的内容更新工作(具体责任明细见附件

二:市商务局政府信息公开责任明细表)。所有需要对外公开的政府信息或宣传报道,均应第一时间在局门户网站对外公开。

二十一、局内设各处室和直属单位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石家庄市商务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石家庄市商务局信息公开目录》的规定和要求,对公开信息内容格式和保密工作进行审核。各处室和单位负责人是本处或本单位公开信息保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涉及面广、敏感度高的公开信息还需经主管局长审核后方可公开。商务信息处拥有商务局所有公开信息的最终审核权限。

(五)网上办事

二十二、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网上办事服务应用。凡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处室或单位,应逐步实施网上预审或网上审批。

二十三、有关处室或单位,必须在网上公布全部审批、备案事项及办事指南,实现办事表格下载。对办理结果及时上网公示。

二十四、公众留言、局长信箱、办理公示、外商投诉、网上调查等交流互动栏目是实现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渠道。各有关处室和单位要结合各自业务实际,及时、准确、负责地回复和处理网上留言、咨询、意见。

二十五、推进办公自动化应用,实现本局处室之间、市政府部门之间横向互联互通及信息资源共享。建立纵向与省商务厅和各县(市)区商务局办公系统对接,逐步实现省、市、县三级公文网上签收。

(六)考核奖励

二十六、商务信息处根据《门户网站信息发布及审核责任明细表》及网站后台数据统计,结合网站内容更新提醒程序,检查各处室信息维护和内容更新情况,实行月排名、季通报、年考评。

7.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国际化建议 篇七

与此同时, 互联网应用与电子技术的普及为传统行业突破地域与文化限制, 加速开拓海内外市场的进程提供了有力条件。以网站本地化为例 (例如把汉语网站转译为英文网站) , 20家全球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投入约15亿美元的本地化费用, 就能够为客户带来大约500亿美元的销售额。网站本地化效益之大, 也为我国各级政府拓宽海内外信息交流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为塑造良好、开放的中国国际形象, 增强中国软实力的最佳界面, 以国外受众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多语种政府网站, 以及地方企业国内外市场的多语种网上交易和信息发布平台, 对地方市场拓展意义十分重大。“成都·全球多语信息转换中心”作为全国首个政府主导的多语信息转换中心已于2009年应运而生。该中心通过加入欧洲企业网 (EEN) , 开展中欧信息转换业务, 以帮助企业获取来自欧洲市场的商业信息, 促进企业创新和技术转移。另一方面, 各级政府英文网站建设步伐也正在加快。

1 各级政府外文版现状和问题

纵观我国各级政府网站国际化进程, 外文版整体拥有率不断提升, 重视程度也成明显增强趋势。具体而言我国政府网站英文版拥有率已由2009年的41.96%提升至2010年的43.64%。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与国脉互联政府网站评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政府网站国际化程度评比已进行五届。然而, 据2011年5月第五届中国政府网站国际化程度测评暨智慧城市高峰论坛大会发布的消息, 我国各级政府外文网站整体水平尚处于建设和提升阶段, 水平不一, 平均分均未达到及格标准。作为各级政府的国际名片, 外文网站在运营、传播、绩效、认识、规划和建设等领域均有很大成长空间。以下将根据本文作者的调查发现从翻译质量、版面设计, 使用效率等层面就政府外语网站质量问题进行探讨。不言而喻, 在全球18亿网民中, 在崛起的网络世界发挥中国最佳影响力, 成功塑造各级政府国际网络品牌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 需要多层面集中智慧和力量。

1.1 翻译质量和设计

一些政府网站英文中存在基本词汇、语法错误。在介绍性文字中, 英文即使没有拼写、语法硬伤, 英译词汇用语单一、概括笼统;句子结构汉化;信息过于集中, 长篇累牍较为常见。在内容方面政治色彩浓厚, 具体内容经常失于准确。设计拘泥于多行文字衬于尺寸较大的图片下方的呆板形式也较普遍。以省会城市石家庄政府网站英文版为例, 一段介绍自然资源的网页文字共2888个字符, 6大段英文, 每段从5、6行到10余行不等, 中心句不突出, 排版字体单一, 且没有超链接。该网站旅游景点介绍文字主题也不足具指导性, 浏览者不能打开页面即捕捉到所需如主要景点、路线行程、交通方式等客观信息。

1.2 访问效率

由于很多地方政府英文网站放在国内服务器上, 没有考虑到国际出口带宽的限制和海外客户打开国内服务器的速度, 导致很多外国客户在等待一段时间后也没有打开要访问的网站, 因此丧失了很多交流合作的机会。而国外网站在这方面要好得多, 例如查找中国产品英文版的专利申请书到中国国家专利局, 尚不如到欧盟和美国的专利局快, 便是典型一例。

2 文化价值观理论对跨文化网站建设的启示

吉尔特·霍夫斯蒂德 (Geert Hofstede) 是当今跨文化管理方面最权威的专家之一, 他对人们在全球一体化的思维和文化含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以霍氏理论为参照, 河北工业大学康哲 (2010) 毕业论文通过对世界五百强中美企业网站进行的抽样调查研究, 发现中美公司网站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中国网站倾向于集体主义, 高权利距离和高语境文化;美国网站更倾向于男性化和低语境文化。该研究结果对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外文版建设同具指导意义。网站设计本地化的重要性应该得到网站建设者的重视, 以中国客户为目标时, 设计者考虑采用反映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内容;以国外客户为目标时, 设计者则应考虑采用反映外国文化价值观的内容。具体而言, 我国政府外文网站建设在设计需求, 风格, 技术要求, 网站内容国际惯例的转化, 栏目设置, 外语语言服务团队组成原则等方面霍夫斯蒂德价值维度说都具参考意义。

3 政府官网国际化的建议

3.1 翻译外包

英文网站设计和语言中国化, 不符合国外用户浏览习惯, 导致国外用户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资讯。英语为母语的读者习惯简洁、质朴和精炼的表达方式, 段落倾向具体、直白、层次清楚和重点突出的编排。对于外文网站的语言质量, 上文所述现象与中国人的螺旋形思维习惯不无相关。鉴于此, 网站编排与翻译文字工作可以考虑实施外包或与当地高校外语学院、翻译公司等建立专业长效合作机制, 这方面宁波市和湖南省政府外文版建设经验丰富, 可以借鉴。

3.2 采用本土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是互联网上买家搜寻供应商的重要工具, 资料表明超过80%的海外客户是通过搜索引擎找到国内出口外贸网站, 约75%用户通过互联网购买产品或服务。不同语言所面向的不同市场目标国家和客户群体中习惯使用不同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就象我们习惯用我国自行开发的百度搜索一样, 一些国家使用最广泛的可能为其本国的搜索引擎, 政府网站国际化设计以前最好找专业网站推广公司进行市场调研, 决定具体架构方式。

3.3 塑造特殊的政府LOGO文化

政府网站的标志是具有传媒特性的LOGO, 一般是通过政府标识名、标准字, 或为其附加的标准图案组合, 达到对政府这一标识体的出示, 以引起用户兴趣, 达到增强美誉、记忆等目的。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Google、YAHOO等国际知名大品牌其LOGO形成了特有的文化, 具有很深的影响力。美国的快餐品牌麦当劳和肯德基的LOGO也有很强视觉冲击力。以Google为例, 从1998年开始陆续在重大节日等推出的特殊Logo颇具文化张力。

政府形象设计最能展示政府个性, 它不仅可以充分展现政府精神风貌, 更为政府提高国际知名度提供形象保证。像谷歌的LOGO一样, 政府网站的识别系统可做到世界不同区域本土化, 照顾不同地区风土人情, 注入独特亲切的地方化和国际化人文内涵。例如, 河北省与非洲一些国家无论政府还是民间合作密切, “中国河北”在非洲的界面 (法文或英文、西班牙文等) 就可挖掘设计具有当地特色的LOGO, 引发当地受众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试想, 当中国政府不同级别, 不同地区网站的多语种版本像Google成为世界各角落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其影响力则不可估量。

3.4 寻找视觉审美心理的认同

政府外文网站进行设计之前, 应在细节上研究不同外语国家优秀网站以获得该国用户的视觉审美心理。国际化战略即是本土化战略, 政府网站国际化建设可具体参考知名企业网站的本土化设计。联想, 索尼公司网站的多语种版本等实现了很好的本土化;家乐福中国网站很是符合中国客户民族心理的“中国红”等设计, 对中国政府网站国际化都能带来一定启示。

以西方受众为例, 他们喜欢快速明朗的网页结构, 讲究大格局, 一般利用图片、色彩的搭配影响客户, 比国内的网站设计更加追求创意和随意。我国政府的网站受5000年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则显得更加严肃庄重。中国政府网站英文版视觉设计可更加“入乡随俗”, 比如中国海尔公司在欧洲和美国设有不同的网站, 欧洲又分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不同界面。海尔英国和海尔美国尽管语言都是英文, 风格却追求了地域性差异, 其在美国的英文网站首页右下角设有“公益捐款”这一项, 就非常符合美国客户理念。

3.5 挖掘地方特色

做好政府网站LOGO即是将“产品”的商标进行的深度创意设计和“注册”, 网站色彩、结构等“外包装”上入乡随俗则是满足不同受众的心理习惯与“客户”贴心。发挥我国地方政府的特色才是网站国际化过程中的核心内容, 即用国外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出中国特色的文化、制度等资源优势。

政府外文网站建设应充分了解网上、网下投资合作等“竞争对手”和“同行”, 找出自身法律、税务、资源在商品、服务等方面的优势, 优化“政府推销”策略。特色资源可在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建立链接, 以“News&Events”动态信息的形式展示政府近期的特色服务与活动等方式来提高知名度、争取更多合作资源。

3.6 新闻不妨做成个链接

国外网站的新闻常只是个链接。以普通中国百姓民生为着力点, 注重深度报道和评论, 对国外商家和普通网络用户而言比政府领导出行显得真切实在;以商业和娱乐为主的软新闻也较易进入在华外籍人士视野。另外, 我国各级政府网站外文版首页可设立一些自助式个性化服务。例如, 与我国政府官网新闻占首页较大版面不同的是, 美国政府官网首页最突出位置为类似谷歌、百度的搜索框, 体现了简约高效的个性化自主服务理念。

3.7 创建维基形式互动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 计算机、网络化的社会里, 运作的可能性将成为判断各类知识的唯一标准。Wiki作为一种协同软件, 非常适合政府网站国际化过程中中外人士的集思广益。其特点有:

(1) 使用方便。简单的格式标记取代HTML格式, 降低了写作和发布难度。

(2) 汇聚功能。用户多样性使内容相对全面、客观和公正。

(3) 主题明确。每个页面都有一个被置于单独命名层次中的明确主题, 不会造成网站结构混乱。

(4) 即时更新。任何人对页面的修改或创建都可即时反应出来。Wiki模式广泛用于传媒、企业等各个领域, 如Google公司和摩托罗拉公司一直使用Wiki系统进行管理。如何增强政府网站外文版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发挥wiki系统博采众议, 操作简便, 即时性, 易于为大众应用等特色, 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前景。

4 总结

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的迅速发展使政府门户网站外文版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政府建立自己的外文网站充分体现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外文网站的重要性不在中文网站之下, 目前我国政府外文网站的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政府中文网站的建设。本文抛砖引玉从文化价值等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期望我国政府官网外文版不断满足外语浏览者的期待, 成为国外贸易的权威网站, 成功打造智慧政府国际品牌。

参考文献

[1]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即企业:重建地区信用[EB/OL].http://www.hzcredit.gov.cn/infoshow, 2008-6-16.

[2]潘卫民.网络本土化环境下的翻译产业[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4) .

[3]发展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 成都有了多语“翻译官”[EB/OL].http://www.china.com.cn/book/txt/2009-04/27/content_17680741.htm.

[4]李在勇 (韩) , 全秀庆.Dream weaver MX 2004入门到精通[M].裴春花, 金丽华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5]李津.浅谈高校图书馆英文网站的现状及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36) .

[6]李岩.中国主要英语新闻网站的特点及局限性分析[J].新闻界, 2005, (1) .

[7]辛向利, 李洪泊.浅谈企业英文网站的设计[J].福建电脑, 2008, (6) .

8.政府门户网站管理制度 篇八

政府重塑;从电子政务到电子政府

如何看待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本质区别。必须对“政府”本质进行深入的研究。传统政府是随着工业化发展起来的,代表工业文明的政府形态;而电子政府则诞生于一个信息化与网络时代,是一种信息文明的政府形态。这两种政府形态的差异性,在于信息化及网络社会的发展,带来的是人类文明形态变革。基于网络技术,使所有行政事务都网络化,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众可以查询到除去国家机密以外的其他所有文件和信息。既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又使政府的行政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从政府内部来讲,在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下,政府各部门之间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信息沟通上存在严重不足。在网络背景下,政府各个部门的协调性大大增强。因此,从传统政府向现代政府改革转型,面临的是重塑政府。

对电子政府建设的国际比较发现:虽然对新技术的敏感、信息通讯技术文化在各国的成功形成都是重要的变量,可是电子政府的整体进步并不必然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的发展相对应。政府决策、政治愿望、对国家与民众的责任心,公民的参与热情等等,以及政府对电子政府的判断力都对它的进程产生巨大影响,而对电子政府本质认识的深刻性是这种判断力的重要内容。

重塑政府的构架借鉴了企业再造的理论与实践。这些理论被移植到公共行政领域,借助数字化网络化方法论,产生了“以公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核心价值观,以重塑为本质的的电子政府整体框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法理基础,即改革的目标是切实保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从“以政府权力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转变为“以公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这一核心价值观也是人类文明的跨越式进步,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一些国家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时提出的“信息面前人人平等”,成为电子政府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决定着电子政府体系的创新、设计与建设。

政府网站:电子政府平台最佳选择

政府门户网站作为现代政府与互联网相连接的出口,今天已经越过“门窗”阶段,实质上已成为一级政府体现其执政能力的重要平台。一方面,政府通过电子政务提供的公共管理服务职能,需要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这样的公众门户来提供;另一方面,公众也能通过这样一个开放平台,获取政府信息,享受政府服务,参与公共事务,评价政府效能。政府门户网站,已经成为政府运行的绩效表。

无论是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和平台提供社会管理和服务,还是建设一个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政府本身,都需要建设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对接。目前各类电子政务向政府门户网站的集成,体现了政府门户网站已经成为电子政务的核心平台,其开放性、服务性和公共性,也客观上彰显了政府门户网站作为建设中国电子政府的现实路径。因此我们认为,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应该是一地电子政府的总前台;既是公众办事的平台,也是政府办公的平台;是承载实体政府电子政务的总集成,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网一站式政府。

从服务途径上来讲,政府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例如办事窗口、邮递、电话、传真及互联网)提供服务。但如果服务途径的管理欠缺长远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在传统的服务途径之外增设服务选择,并不会带来提高效率和减省营运成本等理想的效益。电子途径通常是最有效率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服务途径,适当的服务途径管理策略和提供必需的鼓励措施,将有助鼓励公众转用电子途径。而政府门户网站正是这一种高效的电子服务途径管理策略。

从功能上讲,政府门户网站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服务为导向的一个总的服务平台,承载着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服务和民主参与的重要功能。它首先改变了公众和政府信息不对称,具备权威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其次能為公众提供一站式的公共服务,有效降低政府和公众的办事成本,再次,也为政府与公众之间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互动参与渠道,能够方便公众更好的参与公众事务,监督政府运行。

从应用上讲,政府门户网站在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中已经打下了牢固基础,“政府上网”工程已经使得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最为重要的电子政务平台。“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中,强调要使“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也正是对政府门户网站核心平台的确认。

因此,需要进一步将政府门户网站明确为电子政务的核心平台,基于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电子政府。这并不是说内网、专网等平台不重要,而是因为政府门户网站及其提供的服务,才是二者的价值依归。也只有确立政府门户网站为核心平台,才能有效破除信息孤岛等困境,在电子政务网络上,建立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提供统一完善的公共服务。

u型模式: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府

我们提出的电子政府U型模型体系,是基于政府门户网站,将电子政府的四个概念主体:技术、信息、政府与服务,以及四个对象:企业、公民、公务员、政府融合一体,以服务为导向,为公众提供规范化、便捷化的公共服务为目标,最终实现虚拟政府的一个业务模型。 从一级政府的层面来看,电子政府的U型模型主要表现为,公众/企业为模型的一端,政府为模型的另一端,两者之闻通过统一的一站式公共服务供给来连接,电子监察贯穿在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从而实现服务模式零距离、服务效能零延时、服务库存零监管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u型体系描述为:基于政府门户网站建立统一集成的公众和企业各类诉求采集平台、经由智能调度平台调度,由政府各个部门及应用系统办理,再由政府门户网站集成的统一信息发布平台到达公众和企业,电子监察贯穿整个流程,基础平台提供技术支撑。

模型包括采集平台、调度(处理)平台。发布平台、电子监察系统和基础支撑平台。其中,采集平台就是政府及共组成部门通过各种公共采集终端(包括手机、网络、短倍等),或者经由其他通信平台到达公众信息接收终端的方式,按照一定的工作流程和格式规范,从公众或其他组织机构中收集和获取与公共服务需求或供给有关的信息;发布平台就是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将经由部门加工处理后生成的面向社会公众的政府公共信息、服务,或者与某个公民或组织机构直接相关的公共信息、服务,通过有效的公共发布终端或者个人信息接收终端发送给社会公众或者服务相对人,调度(处理)平台,就是政府机关或者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将采集到的公共服务需求或供给相关信息,按照职责分工、行政层级和管辖范围等交由单个或者多个职能部门分别办理,或者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加工生产新的公共信息,电子监察系统,是政府行政监察部门、社会公众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公众信息采集、公共服务调度(处理)、公共信息发布等信息处理的过程节点进行监督管理,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社会公正公平,基础支撑平台,为信息采集、信息发布、公共服务调度(处理)等平台提供信息化/数据支撑的系列基础设施。

政府门户网站按照电子政府U型模型来设计,可以实现“一站采集、一网办理、一口发布、一路监督”。以某级政府门户网站为例,如果按照电子政府U型模型框架来设计,政府网站就需要遵循“两头在外、内部调度、监督协同、整体支撑”的思路,只有这样,政府门户网站的电子政府架构,才可以成为一个优质的公共服务系统,通过门户网站这个统一的技术平台,系统对外面向公民与法人统一采集信息和发布信息,对内面向政府机关为公民与法人服务的业务部门,中间环节就是调度和监察等相关部门依靠一个整体服务网络对节点和过程进行监督。

上一篇:信息科行风建设下一篇:七夕营销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