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树叶》的教学反思(通用12篇)
1.《蓝色的树叶》的教学反思 篇一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反思这一教学设计,很有几个方面值得共赏:
1、课堂一开始,通过出示一片无色的树叶,一下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课文,自主获取答案。
2、多种形式的闯关活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
3、重视学生的理解,引导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比如每读完一次对话后,问道:你们知道了什么?或者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你觉得该怎样读?你能试着用这样的表情(语气)读一读吗?让学生自主地去感悟、朗读。
4、加强读的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而且形式多样,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5、在课文结尾处放飞学生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如你想对林园园说些什么,你还想对李丽说点什么?假如课文还有第六段,你认为该怎样写?让学生在练说的过程中受到启迪,思想得到升华。
2.《蓝色的树叶》的教学反思 篇二
《蓝色的树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直保留的传统课文。教材编写的目的旨在借此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注意与人友好相处, 团结合作, 要有助人为乐的好品德。因此, 以往的教学设计, 大家无一例外地在课文第五自然段上进行深度挖掘, 研读讨论:“林园园看到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她会想什么?”这样借“林园园脸红”去揣度人物心理, 用延续情节引导想象事情的必然发展来达到文道结合的目的。
这样处理教材无可厚非, 但有失偏颇。笔者认为:课文中的李丽错误更多, 更应该脸红, 理由有三。
其一, 良好习惯有待养成。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写道:“她正要画树, 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绿铅笔找不到了, 有可能在之前整理学习用品时疏忽了检查;也有可能带了, 但丢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李丽做事不够细致, 良好的习惯有待养成。低年级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做好课前准备, 检查第二天应该带齐的学习用品是睡前必须养成的习惯。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也经常发现有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常常丢三落四, 今天忘带这个, 明天又忘拿那个。还有, 低年级学生不善保管物品的现象也很普遍, 教师常常拿学生捡来的铅笔问:“这是谁丢失的?”却无人认领。以上种种, 事虽小, 但从学生养成教育来看, 却是大事, “行为日久成习惯, 习惯日久成性格”。尽管偶有失误可以理解, 但有必要指出, 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其二, 耐挫能力不强。课文中的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 林园园没有明说不愿借, 李丽从林园园的话语中感觉到了她的不情愿, 就“没有接她的绿铅笔”。林园园尽管不情愿, 舍不得, 但还是伸出了援手, 只是提了条件, 这让李丽很受不了。生活中, 每个人都有说“不”的权利。林园园不愿借, 是她的权利, 没有错。如果林园园大方些, 那就更理想了。李丽看似很有志气, 其实也可以说耐挫能力不强。在现实世界中, 很多时候你有求于人, 是要有心理承受力的, 否则就不能达成所愿。
其三, 知错而为之, 不明智。课文第五自然段写道:“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 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 不由得脸红了。”李丽明知画蓝树叶是错的, 可为了赌气不用林园园的绿铅笔, 画了蓝树叶。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指出李丽这种“明知有错而为之”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李丽在面对林园园不情愿借的情况下, 没有积极地想一想更好的解决方法, 她这种赌气的做法是消极的、错误的, 我们不应该让小学生去效仿。小学生正处在学习、成长的阶段, 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 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只有让自己更加完美, 而不能苛求别人完美。不从自身查找原因, 一味地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 笔者认为, 在对林园园口诛笔伐的时候, 却让错误多多的李丽置身事外, 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有失偏颇的。它与努力培养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相悖的, 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养成也是不利的。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我们在教学中关注现实,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笔者认为, 我们一贯沿袭采用的《蓝色的树叶》的教学设计与之有些背离。
教学中, 我们应该多从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展开, 让学生想一想“怎么办”, 激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多种途径和不同层次去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 突破思维的狭隘和保守, 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当笔者再次执教《蓝色的树叶》一文时, 没有在“林园园脸红”上深度挖掘, 而是设计了以下教学片段, 让学生们在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以及丰富的知识积累中体验到了动脑筋的快乐, 明白了只要肯动脑筋, 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师:李丽没带绿铅笔, 林园园又舍不得借绿铅笔给李丽。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李丽解决这个难题?
生:向其他同学借呗, 肯定有同学愿意帮忙的。
生:直接找好朋友借。这点小事好朋友怎么会不帮忙呢?
师:除了借, 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李丽可以用自己的红铅笔画红树叶。秋天枫叶红了, 也很美丽。
师:你的办法与众不同, 别出心裁, 不用麻烦别人, 只是换种思路而已, 真是个好办法!
生:还可以不画树叶, 画别的美丽的东西。
……
师:刚才同学们开动脑筋, 想出了那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真不错。可见, 只要肯动脑筋, 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还是有的。所以, 我们不能像李丽一样, 遇到困难, 得不到帮助就赌气, 而应该多动脑筋。
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 我们更要重视培养学生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 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篇三
1.正确认读并书写“由”“吐”等10个字,认读“术”“铅”等9个字。读准“惹人爱”等词语,理解词语意思。会用“吗、吧”语气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用“吗、吧”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2.了解人物内心活动,体会“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这句话的意思。
【教具准备】课件,字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设置悬念
1.板书课题:19、蓝色的树叶,齐读课题。
2.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初读要求:
第一遍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碰到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初读反馈检查
A.课件出示生字(带拼音)
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同桌互相检查
B.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读。重点指导翘舌音“术、惹、桌、注、皱”。
C.出示“吞吞吐吐”“不要削”两个词语,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读准词语中的“吐”和“削”两个多音字。
D.认读词语(树叶字卡)
出示词语:美术铅笔盒惹人爱吞吞吐吐桌子不要削
皱着眉头
(3)拓展识字,渗透方法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老师总结。
3.再读课文,感知文意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那么现在小朋友们应该明白“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回事了吧?谁来告诉老师?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心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故事,走进那节美术课。
1.李丽怎么向林园园借的绿铅笔?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课文的2~4自然段,把李丽和林园园的对话找出来做上记号,然后再读一读。
林园园和李丽一共有几次对话?
2.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第一次对话
课件出示: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1)你从她们的对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A.(预设:我体会到了李丽说话时声音很小,她是怕影响了同学们画画。我体会到了李丽很有礼貌,她借绿铅笔时是用商量的语气跟林园园说的。你能用商量的语气读这一句吗?你还能用语气助词“吗”说一句话吗?)
B.(预设:我体会到了林园园她不想把绿铅笔借给李丽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吞吞吐吐”是什么意思?她为什么要吞吞吐吐地说?谁能用吞吞吐吐的语气来读一下林园园的话?)
(2)请同桌的两个同学扮演李丽和林园园相互合作读,看哪组同桌最能进入角色。指名读,评价。
3.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她们的第二次对话。你们又读懂了什么?一齐读。
【课件出示第二次对话】……
4.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她们的第三次对话,说说你从中又有什么收获?
【课件出示第三次对话】
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她很不放心,舍不得借?
A.那李丽听了林园园的话,有何表现呢?“连忙”一词说明了什么?你能换一个词吗?
B.从哪句话看出林园园还是不满?谁能带着这样的表情读这句话?
C.谁愿意再来扮演李丽和林园园,读一读她们的第三次对话?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读?(指生评价)同桌两个人分角色读。
5.此时此刻你对李丽和林园园各有什么印象?我们一齐把李丽与林园园的三次对话完整的读一读。我们师生合作读好吗?男生扮演林园园,女生读李丽的话,老师读旁白。
(四)拓展说话,聚焦主题
面对林园园各种苛刻的要求,李丽又是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
A.林园园的脸为什么红了?
B.假如你就在李丽和林园园的身旁你会对林园园说些什么?
小结:我想林园园此时此刻已经認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相信她今后一定会改正缺点,做一个关心、帮助别人的好同学的。
(五)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笔、铅”的写法,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指导“笔”的书写,下面的“毛”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
2.学生练写
3.展评书写情况。
4.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寻找自己身边乐于助人的事情。
二、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读字组词(同位配合完成)
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2.认读生词
皱眉借铅笔趴在削铅笔不由得吞吞吐吐盒子
惹人喜爱脸红
3.说一说你理解了哪些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造句子。
(二)朗读课文
1.指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分角色朗读课文。
(先同桌分角色朗读,再选代表分角色朗读)3.指生根据课文表演情景剧。
(三)指导书写
1.请同学们看字帖,观察每个字在字帖中的位置,想想写时应注意什么。
2.教师出示生字帖。
请同学上台与台下同学交流体会。说一说哪些地方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写错。
3.重点指导
引导学生观察其中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术”写的时候不要漏掉那一点。
4.同学自己看字帖写字,师巡视指导。
5.展示作品
师生评价,找出优点,点出不足。
(四)完成课后练习
出示: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1)指名读。
(2)你能用“吗”“吧”也说一句话吗?
(3)把这句话写在书上。
(4)指名读读。
四、拓展练习
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如果有你以后该怎么做?
2.说一说你身边乐于助人的故事……
4.《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 篇四
讲课以前,我把本课看的很重,不止因为它是篇经典课文,也是我小学记得最清楚的课文之一,但我却没讲到自己满意的程度。心里好失落。
有几处是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第一:总是在说服自己已经完成一件事,就不必再看了。
就如课件的制作来说吧,明明改了三次,以为万事大吉了,在电脑上演示一遍也好了;但就是这么不小心的自以为是,导致生字拼音的出示出现了混乱,讲课开始进入极其紧张、被动的状态。心情的传染像多米诺的骨牌一点一滴的传染开来,当我看到班里一个挺爱操心的孩子也在着急时,马上意识到自己要失态了。于是,果不其然,教学在分段阅读时出现环节错误,后面的板书竟紧张的忘了书写。也许学生会一生都记得这节紧张的公开课吧,好好检讨自己了。
第二:不切实际的要求,让孩子们陷入困境。
当我问到:你从故事里学到了什么道理时,有的孩子说的其实已经不错了,但性情使然,我认为他们还可以说的更好的。于是,不断的问,不断的鼓励着,好像越鼓励他们,我心里越没了底儿,直到全班的小精灵们都沉默以对,这才认识到自己好像过了。拔苗助长的遗憾仍旧弥漫我心头。
第三:在不可能离奇的地方说出离奇的话。
知道东方夜谈的无影,明白痴人说梦的荒谬。但就在关键的总结
全文时,竟说了一句连自己都奇怪的话:“大家应该向谁学习?”本课的林园园和李丽都不建议去模仿,一个小气带点自私,另一个上课不带绿铅笔,这种问题连成人都无法回答。他们是二年级的孩子啊,难为他们了,离奇老师的那句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也许孩子们都会在若干年后回忆起:印象深刻的语文课啊!我要悔过了。
第四:干枯的评价语言,让我这个语文老师汗颜。
听了许多公开课,网上的名师也听了许多。水平高的老师出口总不重句,包括评价的语言。那是因为孩子们都像一片片美丽的树叶吧,他们都有自己的样子,所以老师就是拿显微镜找出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然后让这美丽舒展到极限。名师们把“评价的美”分成无数不同的份,分给了身边的小天使,让他们的羽翼上描绘上了无尽的自信。而我在评价学生时,都是“好”,哎,世上的美丽不是一个好字了得的。
说了这节课的许多不足,当然也要说说比较顺利的地方:
课文的填空导入,是这节课的点睛之处,不仅顺利的导入了新课的学习,还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对后面教学环节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5.《蓝色的树叶》的教学反思 篇五
今天教学《蓝色的树叶》一课,问孩子们如果你是李丽,没有绿铅笔画树叶怎么办?孩子们的答案可谓是多种多样,让蓝色的树叶变得多彩起来。
有的学生说:“我可以用黄色和蓝色调出绿色。”是呀,简单的三原色规律孩子们在美术课中学到了,就灵活的运用到这里来了。也有的学生说:“我可以画成黄色树叶,让季节变成冬天。”季节的转换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问题,多么丰富的联想呀!还有的学生说:“我可以用绿色卡纸剪出树叶的形状,然后再粘贴上。”哈哈,想象真是大胆呀!纸贴画都运用于此了。更有学生说:“我可以都不用颜色,用我的手掌做树叶,变成黑白的图画。”“放上绿色水分颜料吹成树叶的形状。”吹画都冒出来了。
看来在我的孩子们手下不会再有单调的色彩和作画方法,因为树叶都变得那么多姿多彩。
6.《蓝色的树叶》的教学反思 篇六
1、导入新课时,老师问:“你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学生说见过绿色的、黄色的、红色的树叶,此时还应引导学生联系季节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春天有绿色的树叶,秋天有黄色的树叶,半绿半黄的树叶。。。。。。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
2、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生读书时拖音、低着头读书、不认真听别人发言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改掉。
3、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学习,善于发现问题,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如指导: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这句话时,我只是让学生抓住“小声地”这个词,让学生用小声的语气去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可以这样设计:老师大声地读这句话,让学生听一听老师读得行吗?学生如果说行,让学生再去读这句话,细细理解到底该怎么去读,通过反复读,学生发现应用小声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学习兴趣被极大调动,更加乐于学习。
7.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篇七
《蓝色的树叶》
二年级上
景玉甜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
3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词语
1.(看课件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你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闯迷宫吧,读对了就奖励一颗星。(1)词语:指名带读,学生齐读两次。
2、读了课题,你有疑问吗?
预设疑问(1):自然界中到底有没有蓝色的树叶?
(2):为什么要画蓝颜色的树叶呢?树叶应该是绿色或者红色的。
3、总结:小朋友们真会提问题,会思考的孩子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朗读感悟,突破重点
师:今天,我们带者这些疑问来进入学习。打开书89面。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一段
(2)读得可真好!这一段“什么时候、谁、发生了什么”?谁来告诉大家,读出你找到的答案。
(3)接下来她是怎么做的?她的同桌叫什么? 生:向同桌林园园借笔。
(课件出示)同学们,这就是是李丽和林园园(板书)。(1)
师范读2—5段,生用“---”画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对话。师:李丽和林园园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
2、学习第一次对话
(1)男生读第一次对话,其他的人要仔细听。
(2)出示插图,李丽是怎么向林园园借笔的?课件出示(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说明什么?)师:解说小声借笔的原因。这是上课,要安静,引导向别人借东西应该有礼貌。
(3)林园园是怎么回答的?为什么吞吞吐吐,说明了什么?课件出示(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师:解说吞吞吐吐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
(4)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李丽的话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愿意的语气。
3、学习第二次对话
(1)李丽听了林园园的话又是怎么做的呢?(李丽只好趴在桌子看林园园画,等她都画完了,再问她借。)
(2)出示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他们说了些什么?
课件出示(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
(3)此时李丽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读句子。
(4)而林园园又是什么样的态度?读句子。她“怕”什么?说明什么?
(5)李丽说:我小心一点。说明她很委屈,态度十分谦和。(6)指名对话(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分别读出请求、商量和诚恳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乐意语气。
4、学习第三次对话
(1)面对李丽这种态度,林园园是否应该同意了?(2)齐读第4段。找答案。
(3)林园园愿意了吗?她怎么说的?课件出示(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
(4)林园园说话中的几个“不要”说明了什么?李丽“连忙”说明她很着急的心情
(5)李丽是怎么回答林园园的?我只画树叶和小草。(着急,连忙答应)(6)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林园园为什么要皱着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还是不乐意)
(7)这时,看着林园园不乐意,李丽有什么反应?
(8)分角色朗读。分别读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李丽的话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5、学习第5段。
(1)出示图片,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他们可能想些什么?(2)齐读第五自然段
(3)讨论:林园园看着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4)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从“脸红”这个词中可以看见林园园以后会怎样呢?预设:(也会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7、拓展
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李丽的笔断了,她又向林园园借笔,她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吗?
8、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明白了什么? 小结:
1: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要尽力帮助别人,助人为乐。这些人是我们的同学、朋友、还有老人、残疾人等。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如果别人不愿意帮助你的时候你也不要埋怨,也许别人是有苦衷的。因此我们应该理解,应该学会宽容。2:自己要学会保管好自己的东西,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板书
李丽
(礼貌)(恳请)
(着急、恳请)
蓝色的树叶
林园园
吞吞吐吐
舍不得
8.《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3.掌握读好课文的方法。学会填词理解人物的情感。4.继续培养良好的读书、倾听以及书写习惯。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重点解决“铅、盒、注、削”几个难记易错的生字。会写“铅”字。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培养责任感。教学准备:
1.电子白板课件。
2.学生朗读课文,准备笔、本、尺子。教学流程:
一、课前五分钟:
1.经典古诗文,美德天下传。生领背:弟子规。2.词语接龙。“树”做词头。形式:开小火车。3.成语小故事。一生交流展示。
二、自然过渡,引入课题
过渡:(师板书: 的树叶)根据你平时看到的,你会怎样填? 评价:同学们刚才你们说出来的树叶,又漂亮,又可爱。
三、读句、看图、猜故事
1.读句子
师:我这里也有一个描写树叶的句子,自己读读看。(课件出示句子: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
生自由练读句子后展示读。
师指导:把那么和真读好,树叶就变得非常可爱了。让一起读读吧!
生齐读句子。(师用手势指挥)2.看图猜故事
过渡语:这么惹人爱的树叶是谁画的呢?请同学们看这幅图!(课件出示书中插图1)这绿叶是谁画的?
生看图交流,师板书:林圆圆。
师:林圆圆把树叶涂成了绿色。那李丽的树叶呢?为什么她的树叶没有颜色呢?
生猜?
师:哦,可能是这个样子。那同学们再看看他们俩的表情来猜猜:她们可能在说什么话?
生……
师:刚才,咱们猜出了这么多不同的说法。但是,你们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那就是李丽想干什么呀?
生答。3.识记生字
师:对,李丽她想借林圆圆的绿铅笔。(板书:李丽,借铅笔。“铅”字用红色的粉笔写出。)而林圆圆不借她,舍不得。(板书:舍不得)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词。
生齐读:借铅笔,舍不得。
师:请看这个铅字。这是一个需要好好识记的生字。好好看看它,咱们以前学过的哪一个字,和它长得很像?
生交流:预设(船、沿、钢……)师板书。
师:好,同学们你们看,我写出来的三个字,哪一个和“铅”字长得最像?生:……
师:(板书:曲线连接“船”和“铅”)他们俩长得最像。你看,船有个名字叫做小舟,所以它是舟字旁。而“铅”呢,它是一种金属。所以,它是金字旁。偏旁往往表示字的意思。再来看“铅”字,我像把这个字写对,你最想提醒大家什么?
先伸出小手跟老师写一写右上部分。再用白板笔范写。学生练习。
师:好,睁开眼睛。刚才我看到同学们写得很认真,下节课,我们再来把字写漂亮。
四、初读课文
1.第一次反复读。
过渡语:好了同学们,刚才,我们把李丽和林圆圆的事做了大胆的猜想。那么,猜想对不对呢?故事的结果又怎样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反复的读课文。记住了,是反复的读。因为呀只有多读,才能把课文读好了,读准了。明白了吗?开始吧!生反复读课文。(师巡视指导读书姿势)师:那故事的结果怎样呢?谁来说? 生……
师:这么说,刚才我们看图猜到的和课文说的,差不多是一样的。你们可真聪明。都能当作家了。你们看,李丽她是怎样借铅笔的,林圆圆又是怎样舍不得的呢?
2.第二次默读
提出要求:下面老师还请同学们读书。不过这次读咱们是默读。知道怎样叫默读吗?
生……
师:同学们说得好。默读啊就是不出声的读。下面就请同学们不出声的默读。一边读,一边拿出铅笔划出李丽和林圆圆的对话。划呀划呀划呀,划完以后,自己练习读一读。开始吧!
生默读并划出句子读一读。
五、精读课文
1.品读第一次对话。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第一组对话谁来读?(课件出示第一组对话:李丽小声对林圆圆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圆圆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生看大屏幕读。
师:与学生比赛,故意范读错误。生评价老师读得好不好,为什么?
联系上面第一段的内容来理解这段话。上课时,如果我大声说话就显得怎么样?
生:很没礼貌、不文明
师:这么说李丽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有礼貌。那谁能小声,有礼貌地读一读李丽的话?
评价:用商量的语气跟别人说话是相当有礼貌的。师:那吞吞吐吐地说,应该怎么说呢? 生:……
师:哦,我懂了,是结结巴巴地说话,是吗?是说一会儿断一会儿,是吗?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合作,读好这段话。你们就读他们俩说的话,可不可以?
师生:合作读。
师:从林圆圆撅起的小嘴和吞吞吐吐的语言中李丽看出来了。她看出什么来了?
生:……
师:好,同学们虽然李丽看出来了人家不愿意借。可是,她真的需要绿铅笔呀。一个就急着去借。一个却不愿意给。
2.品读第二次对话。
师:下面,大家自己读读她们的对话,看看能不能读出他们的心情来。(课件出示第二次对话: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林圆圆说:“……”。)
生:自由练读后展示。
师评价:少了一点滋味。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在说字的前面加上了三个词。(出示课件:着急地、不乐意地、马上)谁想起来和我合作读?谁想当李丽?谁当林圆圆。我们三个合作读。大家听听我们读得好不好。
师生合作读。
师:(出示课件:有礼貌地说、担心地说)大家看,我把这三个词再换一换。谁再来跟我合作读一读?同学们听,我们合作地好不好。
师生再次合作读。
师总结读书方法:大家看这样读有没有意思。在说得前面加上几个词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心情。
3.品读第三次对话。
师:(出示课件:第三次对话)同学们在读第三次对话的时候,就可以试着像这样加上几个词来读,边读边体会人物的心情。自己试一试。
生自己试着边读边填。
师:(师现场在课件上添加词语。)好,我们一起XX地读一读。
生齐读第一句。
师:现在老师把这个句子搬了个家。(点击课件)搬到了这儿,你们看有问题吗?谁发现了?
师现场修改错字。指导识记:盒、削、注三个生字。好,让我们把这三个字放在句子里重新读一遍。生齐读第一句:林圆圆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 师:好,同学们看。还有一个红的句子。(课件出示第二句话变红。)生……
师:同学们看,现在屏幕上多出了两个词语。可别小瞧了这两个词。这可是大家的劳动成果。
师:李丽没有接她的绿铅笔。如果是你,你会接吗?为什么?生……
师板书:互相帮助。4.齐读最后一段。
师:其实,林圆圆开始不想借。可最后她却变了。让我们端起书,一起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话。
师:林圆圆怎么样啊?师板书:脸红 师:脸红了,就说明林圆圆她……
师:哦,这次她想借给别人了是吗?同学们看这副图。(出示课件插图2)林圆圆有没有脸红?生:有!
师:脸红了就说明她后悔了,想借给人家了。
六、结合板书,课堂小结:
同学们看,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像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故事一样的课文,名字叫做——生齐读:蓝色的树叶。
师: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同学之间应该…… 生:互相帮助。
师:互相帮助,能让我们之间的友谊天长地久。互相帮助,能让我们心情永远快乐。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又是一节美术课,同学们又要画风景,李丽的绿铅笔又没有了。这时,林圆圆看见了。她会怎么做呢这个故事留着同学们下课再去想。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好,下课。教学反思: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因此,我精心设计了新课的导入。课开始,我出示——的树叶,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看到的来填。学生自信满满,回答多种多样:金黄的、红色的、紫色的、五颜六色的、五彩缤纷的等,竭尽所能地来回答。接下来的看图猜故事,孩子们的兴趣就更加地浓厚了。边猜便识字、写字,自然地过渡到课文中来,让学生感觉自己也能看图编出和课文一样的内容来,他们别提有多高兴了。顿时信心倍增。接下来的读文环节,我引导学生用加词语来体会人物心情的方法来朗读。他们也觉得很有意思。读课文读得有滋有味。帮老师找错字的同时,牢牢记住了本课中几个易错的生字。从总体来看,整堂课自己和学生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但是不乏问题的存在。比如:
1.在后边讲“皿”的时候,学生普遍不太熟练,这时,如果我能借此机会扩出去,让学生自己说出更多带偏旁的字组词,明白带偏旁的字都和盛东西有关效果一定会更好。
2.在识记“铅”字时,我注意到了引导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形近字来识记。这一点很好。但是,这些部首的意义和规律由学生说会更好。自己还是包办代替的过多了。
3.指导朗读时,方法的设计挺好,但要更多的放给孩子方法再明晰一些会更好。
9.《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篇九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9个生字。
2、读懂课文,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难点:
1、懂得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2、懂得李丽为什么不接林园园的铅笔,及林园园看着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不由得脸红了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齐读课题:蓝色的树叶。
2、复习词语。
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思考:这篇课文讲了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
过渡:李丽为什么跟林园园借绿铅笔呢?我们一起学课文第1自然段。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思考:李丽为什么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
(2)生边读边找答案,用“ ”划出来。
(3)看图1,找哪个是李丽,哪个是林园园。
(4)指名说答案。
过渡:林园园借给李丽绿铅笔了吗?最后她画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的)。你从课文的第几段看出来的?(第5自然段)。下面我们就学习第5自然段。
2、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问: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2)观察图2。
问:林园园看什么?脸色怎么样?心情怎样?又是怎么想的?
(3)观察完图后,讨论林园园为什么脸红了?
(4)指导朗读。
我们读这段应该把李丽认真画的态度读出来,还要把林园园羞愧的语气读出来。
试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语:为什么李丽没有接林园园的绿画笔?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2~4自然段。
3、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问:李丽向林园园借画笔,林园园愿意不愿意借给她,你从哪看出来?
理解:“已经、吞吞吐吐”的意思。
(2)看图1。
先看林园园画的树叶,再想林园园说的话,说明什么?(不愿意借彩笔)
(3)指导读对话。(有语气)
过渡语:李丽再次提出向林园园借绿笔时,林园园又是怎么说的?我们学习第3自然段。
4、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问:李丽再次提出向林园园借绿画笔时,林园园又是怎么说的?李丽听了之后说了什么?
(3)请2名同学分角色读第3自然段,把当时的情景读出来。
过渡语:当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林园园听后借给李丽铅笔没有?我们继续往下学。
5、学习第4自然段。
(1)自学第4自然段。
思考:
①林园园说话时用了三个什么词?说明什么?
②当李丽说还要画小草时,她又说什么了?怎么说的?
③“皱着眉头”说明什么?
(2)分小组讨论3个问题。
(3)指3个小组汇报结果。
(4)分角色有语气地读第4自然段。
6、指3名同学每位同学读一段,读2~4段。
思考: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指名回答问题。
四、分角色朗读全文。
讨论:如果你在她们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
10.小学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重点:会读九个生字,会写十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看到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2、你看到过蓝色的树叶吗?
3、今天我们来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出示字卡,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
3、正音练习。
读音指导重点:“术、惹、桌、注、皱”都是翘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课读(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iāo)
4、师范读课文。
生说: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三、识记生字
(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自主识字,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2)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和哪个生字交朋友,目的是让学生在组词说话中识记生字。
(3)开火车认读生字。
四、巩固生字
1、巩固会认的字:
游戏1:听音出示字卡。(师读生字,生找字卡)
游戏2:组字:
口+土=吐 合+手=拿 日+京=景
2、巩固会写的字:
(1)生观察要写的十个字,并说出每个字的写法。
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要写得左窄右宽。
四个上下结构的字:笔、桌、景、拿,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还指导“拿”的书写。
五、总结:
11.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一
李
梅
一、激趣引入
课件: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美丽的树叶。(黄色)的银杏叶,(绿色)的梧桐叶,(红色)的枫叶,(蓝色)的叶子,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
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好不好?
设计意图:以生动的图画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
1、那我们就快快读课文吧,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好伙伴”帮忙吧。
2、大家读得太认真了,谁能勇敢地给大家读一读呢?(老师奖勇敢者一颗勇敢星)那你在设读之前愿意给你的伙伴提几点要求吗?(我想请求大家帮我听错音,我哪儿读得不好你能读给我听吗?)
3、指名读,开火车读。
4、从大家的表情看,读文已没有障碍了。我想考考你们,同意吗?(闯迷宫游戏课件)
5、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这些字你是怎样记住字形的?把好办法告诉你的同桌。(变字魔术课件)
6、大家的办法这么多呀,老师现在带你们去爬山好不好?有没有信心爬上去啊?(课件爬山)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要求把生字的字音读准,句子读顺,并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反馈: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美术课上)并随堂学习“术”、“课”。
(2)讲了哪两个人之间的事?(李丽、林圆圆)
(3)讲了她们之间的什么事?(李丽向林圆圆借绿铅笔而林圆圆舍不得把蓝铅笔借给同学,最后,李丽用蓝铅笔画出了树叶的事。)
(4)谁能把刚才的那一段话连起来说一说。
(二年级的孩子对概括整篇课文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所以在这里我用几个小问题分散他们的难度,最后再让他们连起来说。)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默读第1——2自然段课文。
2、李丽遇到了什么困难?林园园帮助她了吗?
3、如果你是林园园你会怎么做哪?
4、你在学习生活中和伙伴之间发生过这样的事吗?你是怎么做的?
五、口语练习
12.蓝色的树叶 教学设计 篇十二
教材简介:
课文以李丽借绿色的铅笔为线索,记述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课文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让同学明白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互相帮助的道理。教学目标:
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用“吗、吧”说句子。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4 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本课生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育学生要有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教学难点: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2、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课件 学生读课文。
交流:背诗
一、创设情境 自读识字
1、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平时见到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是啊,树叶一般有绿色、黄色或红色(出示图片)今天还有一片奇特的树叶飘落到我们课堂(出示),它是什么颜色的?(蓝色),这节课咱们来学一个关于蓝树叶的故事。
大家伸出手来和老师板书课题——同学们一齐读。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贵有疑,相信这节课你会有很大的收获恩,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
3、这些小问号呀,多读读课文就知道了。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唉,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好,开始吧,嘹亮的读书声响起来。可以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二、、合作交流 整体感知
1、学习字词
(1)读好了?真的,那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读读(谁来读给我们听?
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生字宝宝见同学们读得这么好,看自己跳出来和大家见面,你还能喊出它们的名字吗?(会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读)
通过读,你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的?(加一加……)老师出一个谜语你看说的是哪个字“一刀削掉小月亮”(真聪明/生活中有心就会认识很多字)这些
(2)这些生字宝宝跑到老师的卡片上了,我们读一读(厉害)我们来开火车读读好吗?火车司机在哪里?(4)指导写“笔”
同学们真棒,老师送给大家一幅画,看,是什么?(毛笔)
古代的人们都用它来写字,它上面的笔杆是用竹子做的,下面笔尖是用动物的毛制成的,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汉字“笔”的由来。
观察田字格里的“笔”字,我们怎么写才好看呢?(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上小下大 师范写(边写边讲)
翻到91也,在田字格里找到把它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姿势,头正、身直两脚平。)——展示
3、这个字笔,我们成功的写漂亮了,那课文围绕铅笔还写了一件什么事呢?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吧
咱班的孩子读书习惯就是好,读完就用端正的桌子跟老师报到啦。(交流——板书)
三、词句引领 读中感悟
是呀,美术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画风景,李丽正要画树,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她该怎么办呢?
1、谁来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李丽是怎样向林园园借铅笔的呢?(生读)师:谁来说一说,李丽是怎样向林园园借铅笔的?(师出示: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指导孩子朗读。
(1)从李丽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读出你的理解
(2)为什么要小声的说? 多么有礼貌啊!请你读
是啊,充满了担心,带着担心,请你来读。(3)我们一起带着和气、礼貌的语气来读
(4)读完这句话,你还能想起自己借东西的情景吗?说来说
2、面对李丽的恳求,林园园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默读2、3、4段,边读边画出林园园的话。(生默读2-4段,画出句子)师:谁来读读你画出的句子?(出示)
师:再次自由地读一读,看看从林园园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自由读)交流
3、能具体说说吗?你是从那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依据孩子的回答指导朗读林园园的四句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A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师;你在什么情况下说话会吞吞吐吐地?
师:他是在吞吞吐吐地说话,该怎么读?指名读
你能照着“吞吞吐吐”的样子再说个这样的词语吗? B生读: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 师:一个怕字还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C.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一句。出示: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 “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
师:从这三个不要,你听出了什么?(特别的不放心)①你能带着不放心的心情,来读读这几句话吗?
②从这三个不要,你还听出了什么吧?(借铅笔心里很不情愿)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带着你的感受,我们一起读。
D.出示: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
她为什么皱着眉头?(她没有想到李丽还会画小草,出乎她的意料,不满意)她心里会怎么想? 你来读这句话
小结:从这几句话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林园园?(自私、小气、不想借——板书)
4、分角色读对话
(1)让我们再次走近她俩,品读她们不同的内心世界。(出示)我想找一个同学和我分角色读,谁愿意?(师读林)读得好不好?
我想问××:李丽的前两句话,你怎么语气说的不一样啊?(有些不耐烦)体会得多好啊,你走进了李丽的内心。
你能不能也来说个这样的句子啊?(咱班同学的模仿力就是强)(2)接下来,同桌两人合作着读一读,演一演。(生自由练读。)学生展示
你俩把我带到了她们身边,演得真好。
(3)(出示图)这就是当时的一幕,观察她们的表情,哪个同桌再来演一演? 掌声送给他们。
林园园,你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5、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呢?大家读最后一段。
四、反馈巩固 拓展延伸
1、林园园为什么脸红了?
2、同学们,此时你的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想说什么? 可以对林园园、李丽说,也可以对自己或其他人说。(互相帮助)
小结:
互相帮助是我们人类的美德,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都应该热情帮助,这样,我们才会收获友情,赢得尊重,人和人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美好;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得更加幸福、快乐的生活,才不会有蓝树叶的遗憾。
3、作业:如果故事继续。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她会怎么做呢?请大家在课下想象着继续编故事,下节课我们交流!
4、在我们的身边和社会中有许许多多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的事例,大家看(图片并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5、最后让我们在一首欢快的儿歌中结束今天的课吧!(音乐响起,师生合作)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 藤和瓜好,我和同学好,它们手拉手,大家唱着歌,不吵也不闹。一起上学校。
谁和谁好?
【《蓝色的树叶》的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中班美术《树叶变变变》的教学反思10-13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语言教案《会跳舞的小树叶》及教学反思07-23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树叶》11-01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小树叶找妈妈》及教学反思06-19
天蓝色的彼岸读后感分07-17
蓝色的兔耳朵草读后感500字10-20
树叶的变化的作文10-30
我爱秋天的树叶08-09
枫树叶的作文10-10
奇异的树叶作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