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2024-09-10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7篇)

1.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篇一

管理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社团的建设论文

摘要

当代,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正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高校学生社团通常由学生自发组织形成、进行自主管理.如何做好社团管理工作,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团队建设,如何运用管理心理学理论知识来引导社团向健康、文明、向上的方向发展等,俨然已经成为高校社团的重大课题,值得高校工作者和社团建设者深思.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 高校 社团 团队建设 内部管理

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科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组织管理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探索改进管理工作的心理依据,寻求激励人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与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管理心理学关注人的心理活动,以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性为研究对象.在有人的地方,必定会需要管理;而管理的主体又恰恰是人.小到一个企业,大到整个社会,都需要进行管理,否则就是一盘散沙;如何进行管理呢?答案是“人”.

人是首要资源,人是管理的主体,只有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动精神、挖掘人的潜在能力,才能实现发展.所以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自发组成形成的学生组织,正在日益蓬勃发展.

一方面,学生社团作为高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社团活动的健康开展,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社团的发展与社团的管理密不可分.学生社团绝大部分是由在校学生自发组成,同时也是由在校学生担当社团管理者的角色,所以,作为在校大学生,在未正式踏入社会、企业之时,社团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能力、汲取经验的地方.

在高校生活中,学生社团管理正日益成为社团工作者的一大课题.现在各大高校学生社团层出不穷,但是,社团建设与发展的现状却不容许忽视,在现今的社团发展态势中,社团管理问题愈加尖锐,主要体现在:

一、社团价值体系薄弱

作为高校社团,每一个社团在成立之初都应该确立一个自身存在价值.无论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学术,社团的建立和发展都应该是引领学校风潮,走在社会前端,而不是迎合社会,甚至是落后社会.

社团发展之初往往是生机勃勃,呈现一派积极的氛围,但是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陷入瓶颈,有些会丧失热情,甚至迷失方向,不知道社团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走向何处以及怎么去做.以往确定的社团宗旨、口号等在这个时候会变得苍白无力.

二、社团管理混乱

由于现在高校中,参与社团活动,往往是出于两个字--兴趣,所以聚集起来的都是志趣相投的人,也往往因为这样而弱化了管理.社团规章制度不健全,社团规定如一纸空文,往往许多事情的决定和执行都是有社团骨干人员随心随性而定,从而导致上下脱节.核心管理落后,在高校中,社团的负责人往往只会担任一年,人员交接时又没有做好下一任负责人的引导与培训,所以新上任的负责人通常无法很快接受社团各项事务,需要重新协调摸索,往往面临巨大压力.

三、社团团队建设弱化

我国高校秋季开学一般都是社团最忙碌的时候,在这个时候,社团中普遍存在新人新气象效应,社团里的各个部门也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在这一时期中,往往从上到下都充满干劲.但时间一长,热度一散,人去楼空,归根结底还是团队建设不够,向心力、凝聚力不足.

如何管理好社团,成为了社团负责人的一门必修课程.管理心理学中的许多理论正好可以为陷入瓶颈的高校社团做出引导.一个社团的良好发展,与社团管理层组织、社团内外部建设以及社团核心生命力息息相关.想好发展好一个社团,需要重视这些方面:

一、构建社团运作模式

管理心理学中的许多内容主要针对的是企业运作,但是在高校中,社团可以看做是企业,社团运作和企业运作有异曲同工之处.

假设:社团是企业,社员是员工,社长是总裁,骨干是部门经理,活动是产品,参与者是顾客,校园是市场,收获是利润,聚餐是福利,发展社团是目的,丰富大学文化是社会责任.运用管理企业的方式来组建社团,将社团内部的运作建立地如同一家大型企业,从上到下都由完整的体系,让社团每个人都在这家“企业”中发挥最大效用,每个人都要为“企业”的业绩上升而努力.

如果可以以这种模式来运作高校社团,那么社团的常规运作就会变得有条不紊,社团也能够真正行之有效的管理起来.

二、优化社团内部管理

制度化管理与温情化管理并用.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社团的运作,必须要有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制定规章不难,难在严格遵守它.

在现今高校中,学生选择社团,参与社团活动,往往是出于兴趣,聚集起来的都是志趣相投的人.所以不少学生出现了一个盲区,很多人认为参加社团就是因为好玩、想玩,抱着玩的心态参与,而不愿被规章制度锁住.

这也就需要社团管理层在每年招新之后,就对新入社的人进行教育,社团应该做到“有规矩的玩”,在玩的时候不忘记自己的责任,不忘记规矩.当然,这必须从社团负责人自身做起,建立榜样作用.同时建立起社团的奖惩机制,激励社团成员更好地为社团做事.

但是一味的恪守条例,用条例来框住活人,必定会产生逆反情绪,稍有差错,可能会导致人心散失.所以,温情化的管理也是需要的,现在,凡事都讲究人性化,因时制宜,灵活变化,才能让社团始终生机勃勃.

三、紧密社团内部沟通

在整个社团运作中,最关键的.就是“人”与“人”.

沟通能协调成员的工作,促进成员之间的理解.社团中,不能只有主事的人说了算,一人社团是不现实的,这必定会导致社团的衰败.所以在社团工作、活动中,重要的是人与人的沟通.一定要与成员进行沟通、交流,集思广益.

之前把社团比作企业,需要运用企业的管理模式.但是在这里,又不得不强调,社团毕竟不是企业,社团是由高校学生组成的,旨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它毕竟不像在企业、在社会,社团管理不应该掺杂勾心斗角的成分,也不应该有太多利益关系牵扯,适当的竞争是需要的,但千万不可过度.

在高校中,普遍流行“联谊”“聚餐”,其实这是很好的方式,让社员在轻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增加沟通,增进感情.在一个社团内部,应该重视真心真意说实话.能够让社团的每个成员都大胆地说出心中所想,这个团队才是有前途的.

四、加强社团内部合作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

在一个社团中,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协同合作是一个团队精神的核心,没有合作,就没有发展.例如要做一场话剧表演,只有演员是没有用的,演员只能做到把戏演好.其他还有很多事情是需要做,例如制作道具、策划宣传、联系场地??把一场活动办好,依赖的是大家的合作能力和默契度.

这就要求成员是忠诚的,有责任心的,有意志力的,而且,还要有着对于自身团队的荣誉感,使命感.同时,合作彼此之间要开诚布公,互相交心,做到心心相印,毫无保留;要与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紧密合作,直到整个团体都能紧密合作为止.

还有,成员间不应该只有在工作上才会进行交流、合作,要从私下做起,形成坚固不催的革命友谊.只有能合作了,合作好了,才能提高成员的积极性和办事效率,从而达到发展社团的目的.

五、重视团队凝聚力的巨大作用

一个团队能否能聚到一起,与团队领导人密不可分.一个社团的负责人的素质、个人魅力、领导能力等,都会对这个社团产生直接,甚至致命的影响.

对于一个领导者,必须要对社团充满热情、对社团事务有责任心、对社团有一份坚持、对社员包容??在高校中,领导一个社团是不易的;在社会中,领导一家企业更是难如登天.如果领导者缺乏个人魅力、独断专行、与下层沟通断裂,那无论是个人,还是社团或企业,结果都是一个悲剧.

凝聚力是无形的精神力量,是将一个社团的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看不见的纽带.团队的凝聚力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识的价值观,是团队精神的最高体现.一般情况下,高团队凝聚力带来高团队绩效.凝聚力在表现为社团成员之间的融合度和整个社团的士气.

人是社会中的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高效团队的润滑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成员之间的融合度和亲和力,形成高昂的团队士气.社团是开放的,在不同阶段都会有新成员加入,高昂的凝聚力会让社团成员在短期内树立起团队意识,形成对社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缩短新成员与团队的磨合期,达到社团人员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最大化,从而促进社团又好又快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发展,高校社团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社团自身必须注重管理建设,重视人,调动人、挖掘人,使社团日益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吴晓义、杜今锋.管理心理学(第2版).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陈然、朱青青.浅谈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科技信息报..第17期

[3]廖良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比较-以哈佛大学为研究实例.青年研究..第04期

[4]陈毅华.像企业一样运作社团--社团的战略管理框架.东北林业大学.

[5]唐雪莲.高校社团管理的有效途径.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第13期

[6]领导艺术与管理心理学.哈尔滨工业大学MBA教材

2.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篇二

一、态度的界限——积极与消极

在传统主流心理学研究中, 心理学家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消极层面, 更多地关注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 认为积极情绪是消极情绪的衍生物, 消极情绪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远大于积极情绪。“积极 (Positive) ”一词在英文中是“正面、肯定”的意思, 它来源于拉丁语 (Positum) , 原意是“实际的”或“潜在的”。弗莱德里克森 (1998) 提出拓延—构建理论假设, 将人的情绪初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部分, 积极情绪有愉快、兴趣、满意和爱等, 消极情绪有悲伤、焦虑、抑郁、愤怒等。他认为积极情绪的体验能拓展个人的瞬间思维——行动能力, 这可以构建和增强人的生理、智力和社会资源, 而消极的情绪体验则限制这种能力的发展;积极情绪的体验能建立心理弹性和产生向上精神, 增进心理健康。自此, 西里格曼等人开始倡导积极心理学这一全新的心理学理念, 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 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 开发人的潜力, 激发人的活力, 培养人的创造力, 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西里格曼更是明确指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就是促使人们把关注的焦点从修复生活中最坏的东西转移到建立正面的、积极的品质”。希尔森和玛丽认为人格特征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 “Positive Personality”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 一是正性的利己特征, 二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并认为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 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西里格曼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认为“Positive personal trait”由主观幸福感、乐观和自决等构成。两年后他起用“Positive character” (积极品质) 一词, 并认为美德和力量是个体积极品质的核心, 具有缓冲器的作用, 能成为战胜心理疾病的有利武器。在某种意义上, 西里格曼是将美德和力量与积极品质等同看待的, 对美德和力量的考察也成为积极心理学兴起后研究的重点。由此可见, 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和动机, 强调从正面研究与界定心理健康, 认为心理学的注意力应该放在研究和培养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是帮助人们发掘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 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积极心理学对消极心理学的回应, 使“积极”能够打断“消极”的垄断地位, 成为当代主流心理学关注的价值核心之一, 而这一辩证的过程也使心理学对“积极”内涵的理解较以前深刻得多。

二、意志的体验——感受与特质

在关于积极品质的讨论中, 有学者认为积极品质应该是主观层面上的积极体验, 狄认为积极品质为积极的情绪体验, 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支持这一观点的国内学者不乏其人, 蔡华俭 (2008) 认为幸福感是积极的情感体验, 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感受, 并且幸福感具有稳定性、主观性、整体性三个基本特征。另外也有学者关注幸福感这一积极品质的获得途径。严标宾与郑雪认为社会支持与幸福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 但是, 不同的社会支持对幸福感的获取呈现不同的能力, 家庭、恋人、室友、朋友之间关系对幸福感影响程度依次减弱 (郑雪、严标宾, 2006) 。另外, 社会关系网络也会影响主观的幸福感 (郑雪, 丘碧群, 2006) ;而李静 (2007) 则认为异性朋友支持对幸福感的获取影响最大, 其次为母亲和老师。郑宏志 (2005) 认为对于老年人, 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的相关性都达显著水平, 即任何的社会支持都显著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生活事件因素对幸福感获取的影响也广受关注。韩永红 (2007) 的调查显示, 生活事件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呈现显著相关, 并且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明显的解释力。王极盛等 (2003) 的实证调查却发现,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总体上表现出显著负相关, 与学习负担重、不喜欢上学、遭父母打骂、与老师关系紧张这四项生活事件明显呈现负相关。王平, 王晖等 (2008) 对高中生的幸福感调查与王极盛的研究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 学习压力致使高中生的幸福感降低。与这些学者关注积极体验不一样, 一部分学者认为积极品质既不是归一的变量, 也不是离散的变量, 它应该由一系列积极特征组成的, 是固有的、实际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 是优点和美德。这部分学者又分别关注不同层面的特质表现。一是个体层面, 主要研究个体的人格特质, 包括乐观、交往技巧、美德、感受力、创造力、天赋、宽容、勇气、智慧等;积极心理学发展了西里格曼早期提出的“人格理论———乐观型解释风格”理论, 并把这一理论和六七十年代的“习得性无助” (learned helplessness) 等概念结合起来, 提出了24种积极人格品质, 这些研究正方兴未艾。二是群体层面, 主要研究宏观、中观、微观意义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特质。宏观意义上如国家的方针政策、政治制度等;中观意义上主要涉及个体的交际圈与生活圈;微观意义上则主要研究个人的核心生活圈, 即家庭组织系统特质。瓦兰特 (2000) 等人的研究显示, 生活环境系统对个体心理防御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积极的生活环境系统促使个体形成与之对应的积极心理防御机制, 而防御机制的成熟程度却与个体智商、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没有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另外, 赖安德和德慈 (2001) 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探讨了人类的三种基本需要:归属需要、胜任需要和自主需要, 而这三种需要的满足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系统, 后者提供了特质标准与满足的方式等。但由于群体积极特质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的多个领域, 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 没有形成有效的系统理论。双虎 (2009) 根据2001-2008年在全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据 (关于积极品质的研究论文共203篇) 统计也显示, 积极社会环境的研究较少 (共16篇) , 只占总体研究的7.88%。不过, 在积极品质的研究中, 主观感受与特质并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邱林, 郑雪 (2006) 认为人格能够有效稳定地预测主观幸福感, 他们发现外向性格是预测积极情感的主要指标, 而神经质是预测消极情感的重要指标, 情感平衡是外向性格和神经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而另一个特质, 自尊, 也被广泛地用于预测幸福感, 两者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外显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 (吴明证、徐维东, 2005;谢威士、张雯, 2007) 。与外显自尊相对的则是内隐自尊, 当个体的外显自尊显著时, 内隐自尊与幸福感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而外显自尊水平处于低水准时, 内隐自尊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三、学习的可能——先天与后天

19世纪末, 关于人格的系统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才开始出现。弗洛伊德通过深入探索人格结构、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人格类型与人格障碍等形成了完整的人格理论系统。他强调遗传与本能对人格的决定性作用, 人的心理发展进程是关于性的发展进程。同时, 他也强调人需要将不愉快的能量释放从而获得快乐, 当能量无法释放时, 就会移置于其他领域或其他对象, 导致新行为的产生;许多社会心理现象都以此形成, 甚至一些艺术、宗教、科学成就等也被解释为满足特殊的性欲和一般生理需求的产物。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系统中, 社会文化是本能宣泄的结果, 而不是人格发展的影响因子。许多学者表示认同, 斯通 (1995) 认为人格是由基因决定, 人的一系列人格特征已经在基因中形成。雷德利 (1996) 发现遗传对人的性格有影响, 人类的第11号染色体中存在着D4DR基因与人类性格有关, 它决定了一种喜好追求新奇的性格。D4DR基因较长的人在敢于冒险、追求新奇方面的得分较高, 这些人容易兴奋, 善变, 激动, 性情急躁, 喜欢冒险, 比较大方。D4DR基因较短的人, 与之相反。随后大量学者 (K.Guthrie, 1997;M.Abner、W.Adolph, 1998;L.Alan, 2007;陈晓娟, 2009;任俊, 2009;马甜语, 2010) 指出, 随着人类基因的进一步解读, 将有更多的人格基因被发现, 个体是否拥有积极品质在出生一刻已经被决定。20世纪以后, 随着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代表的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人格天生”就一直被质疑, 品质决定论也销声匿迹。费罗姆 (1995) 反对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能量移置理论, 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决定与制约作用。霍妮 (1996) 认为人的发展受环境所制约。沙利文 (1997) 的“人际关系”学说认为, 人格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不断形成。卡丁纳 (1998) 主张文化观点, 他认为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人格, 对人格的评价也会因由文化而不同。福利特 (2000) 认为积极心理品质可以通过后天培养, 并在临床心理学领域提出了设计环境因素以唤起积极行为等方法, 以帮助人们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总之, 他们强调外部环境对人格产生决定性作用, 反对把人格单纯地看作是遗传与生物本能所衍生与驱动的生物人;强调社会角色、家庭环境、人际关系、亲子关系、文化模式与社会制度都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而积极品格更是源于社会文化因素, 因为积极一词本身就是与社会互动才有意义的词语。

21世纪后, 人格的研究开始综合先天与后天的作用, 并且这一特点也逐步表现在“积极品质”的研究上。谢尔曼 (2003) 重新使用“品质”一词作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认为积极是一个过程体验的行为。积极与个人处境有关, 是指一个人选择一个最能适应的环境和发挥了最高潜能的行为, 是一个人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愧的人生态度。积极心理学对“积极”的关注和追求, 促使心理学家多方寻找促进个体积极状态产生的各种内在因素和心理机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积极品质研究最早源自于心理学对“消极—积极”的心理状态的研究, 在不断的探讨中, 积极品质的概念得到极大扩展, 产生众多概念, 而所有的概念都存在着以下共同点: (1) 积极品质强调对品质的开发, 而不是对问题疾病的治愈; (2) 积极品质相信人类具有对美好的向往以及走向美好的能力; (3) 积极品质的品质定义是多元的; (4) 积极品质是基于人性本善的假设。在积极品质概念扩展的基础上, 心理学开辟了三个主要研究领域, 即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三大领域就感受与特质、个体与群体之间进行划分, 但又相互联系。通过增进积极体验, 个体才能够形成积极人格并得到良好发展, 而积极人格的形成也会促使个体得到更多的积极体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一方面决定其自身环境的形成, 另一方面为积极体验的获取与积极人格的培养提供外部环境的保护。积极品质一开始被认为是由基因决定。而后, 行为心理学兴起, 环境因素得到极大的提倡。现在, 积极心理学更多地认为, 积极品质的形成一部分由一定的基因条件决定, 也有一部分由后天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事实上, 由于遗传基因的无法改变, 积极心理学更提倡通过后天的积极干预来形成积极品质。尽管积极品质的研究已经得到很大发展, 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国内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鲜明的“问题视角”, 其主张从个体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来进行研究, 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品质概念的拓展与测量以及对积极品质的培养。但, 对积极品质的研究并没有对其自身的哲学假设进行讨论, 即对人性本善这一命题是否成立几乎没有做出探究。

2.积极品质的研究来源于国外, 因此国内的研究也继承国外之理论与经验, 大多是一些介绍性的文章, 主要针对积极心理学思想。也有一些探索方法的文章, 但以宏观探讨居多。国内对于中国人积极品质的研究也多参考国外, 但“积极”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会因文化而发生很大变化。比如, 说话委婉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是一种积极优秀的品质, 但在西方文化的话语系统当中却不是。因此,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研究总结中国人的积极品质特点与成长规律等是中国积极品质研究的重要主题与方向。

3.积极心理学已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有待进一步归纳、整理。虽然积极心理学只诞生了短短十余年时间, 却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没有很好的总结, 没有形成合理的理论体系, 使得人们无法系统地了解积极心理学的全貌。关于积极品质培养路径也没有一套全面的体系。

4.尽管国内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总的来说, 这些研究还缺乏纵向深入, 有些甚至还只是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总结, 一些结论常常只能在一种假设或在有限的横向比较基础上得出, 积极心理学在个体实践中的运用不足。而纵向研究所获得的资料更丰富、更全面, 得出的结论自然更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但积极心理学几乎还没有经历过有重大影响的纵向研究, 这就影响了这些结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Diener E, Suh E M, Lucas R E, et al.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9.

[2]SeligmanMEP, CsiksizentmihalyM.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

[3]张倩, 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 2003, (03) .

[4]彭美春.积极心理学中积极情绪及体验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07) .

[5]宛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及其意义[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05) .

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篇三

【关键词】文化协同;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2013-07-05

[基金项目]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项目编号:13JDSZ3008;山东大学2012年自主创新基金(人文社科专项),项目编号:IFW12059。

[作者简介] 肖柯,男,山东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山东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济南 250100)

一、问题的提出: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交互嵌入性

校园文化作为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形成、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体现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我国“文化热”的兴起而在教育界被广为提及。心理健康对于每一名青年走向个体心理成熟从而成为一名合格公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大学生成长角度来说,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受到个体身心发展、社会文化、家庭学校教育和同龄群体影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社会文化范畴中的一支亚文化,校园文化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途径,同样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能够对高校中的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1】。

Kroeber&Kluckhohn(1952)提出: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尤其是价值观方面,文化体系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并限制或决定着人类的进一步活动。基于此可以看出,文化的形成过程具备主动性的特征,是人类主体在利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汇总形成价值体系的过程,它产生于人的主观思想并影响着人改造客观的行动。作为文化的分支,校园文化与主观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关系。一方面,校园文化形成于高校师生的内心和言行,作为文化主体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校园文化产生的基础;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心理健康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手段,文明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能够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校园文化的起源地是高校校园,它的产生以校园为载体,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教职员工为主导,以校风学风为核心,反映了高校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其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就决定了校园文化的方向、内容和本质,影响着校园文化的质量。人格健全发展、独立思考、自我调节力强、人际关系良好、学习方法得当、具备抗挫折能力和心理上接纳自己能力的大学生群体更容易形成正向的、积极的校园文化。此外,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正式的、显性的教育形式能够进一步充实、影响和创新校园文化【2】,使得校园文化在横向和纵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拓展和延伸,从而在高校内部形成多层次、复合性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校园文化的心理健康功能

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中心在校园,校园文化对青年大学生有隐性的引导和教育功能,在促进大学生个体成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内涵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均在不同方面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1、校园环境:大学生心理空间发展的物质基础

校园环境是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当代学校教育的有形价值。高校楼舍硬件的摆设与部署、环境要素的装点与展示、室内外装潢风格的塑造不仅仅涉及建筑学与美学的空间置换,更是一所学校办学文化的积淀,反映了高校的内在精神与灵魂,展示了师生的道德认同与价值观归属。秩序井然的校园建筑,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向上的动力。置身于大学这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可以使大学生感受到一种人文、平等以及自由的意识,可以促使大学生自由释放自身个性,充实自身的内心世界,实现人生过程中心理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同时能够调节大学生在竞争性较强的学习生活中所产生的焦虑、紧张和挫败感等不良情绪,使心理找到寄托,从而轻松面对生活。

2、群体意识: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行为指南

优秀的高校校园文化在行为文化方面更多地反映出一种“群体意识”,即重视团队和集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作用,营造一种平等和互相尊重的交往氛围,利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使个人不自觉地接受群体的道德规范、行为模式并逐步内化。大学生个体在从高中阶段相对封闭、独立的“半社会人”成长为融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为一体的社会人期间,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可塑性强的群体意识可以使得个体心理在自我意识与外在环境的不断磨合中达到平衡和统一,并在群体生活和合作意识的影响下不断增进与他人交往的技能,从而实现对人的心灵、精神和意志的塑造和磨练,达到社会化的目的【3】。

3、管理制度:大学生心理行为规范化的必要约束

高校特色化的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凝结了校园文化在产生、继承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传统和精髓,在教育管理学生过程中起着控制和激励的作用。这种约束力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软性约束和隐性教育方面,校园文化中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是文化的内核部分,为广大师生所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形成隐性道德监督的作用,而高校关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制度则起到硬性管理的作用。处于心理不成熟期的大学生一方面在客观上会受到规章制度的约束,另一方面一旦言行与校园文化所倡导的规范相悖,自身主观会产生愧疚感与群体疏远感,从而促使其调整自身行为,消除不良的心理状态,形成科学正确的学习生活习惯。

nlc202309041704

4、大学精神:青年人人格健全的心理航标

校园精神文化集中体现于其所蕴含的大学精神,具体来说,就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被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学精神因校而异,其形成和发展与高校自身的历史沿革以及学科设置有关,但这种具备普适性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会对浸淫于其内的大学生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能够引导大学生按照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念,并自觉为实现个体的成长成才而奋斗。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格成长过程中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形成的核心时期,大学精神的存在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指明青年学生未来奋斗的方向,帮助青年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扬长避短,找准自身发展道路,从而不断健全自身人格【4】。

二、高校校园文化协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协同学的关注对象是系统中各个子结构之间如何实现有机化的竞争与合作,它的研究内容是处于非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如何在维持外部物质和信息流动的条件下产生有序结构或功能行为。高校内部运行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项基本功能的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蕴含于其中的各个分支系统包括本文研究的主题——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青年大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个体习惯的培养、长期人格的完善和校园文化的培育、发展、完善同样是一个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因此,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工作效率、拓展工作空间、提升工作效果、优化工作流程的角度,需要校园文化建设与之产生协同效应,形成平衡的自组织形态。

(一)必要性

1、新形势的高校办学环境的变化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结构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传统的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界限不断模糊,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上升为学生教育管理的重点问题,以此形成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办学产生了较大冲击;从办学主体角度说,我国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带来了积极后果的同时,也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造成相当一部分高校软硬件方面无法与之配套,录取学生标准也在下移,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思维方式、个人行为、性格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校学生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水平随之下移【5】。在此外在背景下,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庸俗化、功利化、空泛化等不良倾向,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学习适应不良、动力不足、目的不明确等学风问题也向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提出了新挑战。如何在新的办学环境下,通过校园文化内涵精神和文化活动的引领,将大学精神的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能力,使他们在人格和个性上健全发展,在教育目标上与学校形成共同的心理契约,进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校园文化的品位,这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崭新而关键的课题。

2、“90后”一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引领

我国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主体是正处于心理断乳后期且在网络时代和市场经济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一代青年,他们自小浸淫成长于结构变革迅速、网络高度普及、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功利意识和实用主义意识的泛化的环境对他们的日常言行产生了较大影响,而因特网的普及与3G通信技术的发展则使得西方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等一些错误认识和思潮可能通过计算机、手机等平台进入校园生活,影响处于人格不稳定期的青年学生的成长,使得这批学生在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上趋于追求自身实际利益,容易出现集体主义思想淡化的负面行为,更易于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核心价值观缺失、自我心理意识模糊、自信心不足、人际关系淡漠、传统观念淡薄等。对于这一代青年学生如果使用传统式的教育方法,往往会得到恰如其反的教育效果,因此应从重视其心理特征入手端正其“三观”,进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要采用文化教育的视角,既重视教育的策略和环节,又注重学生具体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实际在学生中开展融创新性与时代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思想性与操作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文化的力量帮助90后一代大学生明确自己的思想观念,推动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基于此背景,以青年心理健康视角实现校园文化协同,形成二者的协同效应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校园文化协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校园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都包含了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个要素相互作用系统,各系统之间都产生了有机的关系,为二者协同提供了依据。

第一,两者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校园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共同服务于大学生这一教育主体,二者的育人角度不完全相同,但宏观来说都是为了使学生在大学生活期间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体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统一于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这一崇高目标。

第二,两者教育方式的类似性。近年来,“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的两大主流理念,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的指导理念【6】。此两种理念使得两者在开展工作中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实实在在地分析工作所处的具体情境,分析教育对象的性格、意识、个体经历、实际思想状况与特殊感受,从而构建因材施教,在发展共性的同时注重个性的教育培养方式。

第三,两者教育内容的互补性。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分属文化和心理两个范畴,前者属于宏观性工作,后者属于专业性工作,正如上文中分析,文化由个体组成的群体在不断融合、冲击与提炼中形成,而外在文化又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发展。在育人工作中,校园文化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性和理论性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和平台性来开展工作。

三、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协同心理健康的具体实现方式

(一)环境文化协同:为大学生心灵成长营造适宜的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有形的、可见的表现形式,也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环境基础,学校的物质因素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形成,具体来讲包括校区的物理位置、地理环境、校园建筑(包括校舍、教师、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道路)的风格,校园绿化、宿舍、办公室的布置与管理等等。搞好校园环境建设,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要合理规划校园建设,将显性的、外在的、硬性化的校园环境与隐性的、内在的、软性的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一致起来,与高校办学特色、育人风格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景文化和特色的地理标志,使得整个校园环境具备时代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得青年学生所面临的学习焦虑、考试焦虑等心理能够在环境中得到放松。

nlc202309041704

(二)制度文化协同:为大学生心理习惯和心理行为规范化提供保障

高校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中具备约束性和强制性的关键一环,内容涵盖教学、科研、校园环境、宿舍、社团及礼仪等具体管理制度,事关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的有序进行,也对大学生行为举止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高校各组织机构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结合社会对教育事业的要求建立并遵守合理的学校管理制度,从教与学的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并规范校园各项法规条例并加以严格贯彻执行。健全的机构、科学的方法、完善的奖惩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内化外在制度对自我心理行为的制约和约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富科学性和效率性,让民主、平等和尊重的理念在学生心灵中得以树立,形成良好宽松的制度环境【7】。

(三)实践文化协同:为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搭建平台

认识论和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当代青年认清形势、认准目标、认知责任、认识自己和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社会实践为在校大学生与现实之间搭建起了一个平台,青年学生在完成实践任务过程中将书本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的人、事、物中,磨练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事务管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当代青年人心理多元化趋势的深化,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机制,充分利用寒假和暑假两个假期,通过志愿活动等形式引导青年学生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普及关爱、平等、互助意识,让他们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在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更好地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四)精神文化协同:以核心价值观引导心理发展

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长时间形成的观念、信仰和习惯的集中反映,它以价值观的形式内化于心,以校风、学风的形式外化于行,不仅对校园中整体的氛围有着深刻影响,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核心作用,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载体。高校要营造健康的、向上的、积极的精神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首先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思想意识领域的主导地位,以爱国主义为主导,塑造改革创新意识,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能量”,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从认知上接受主流文化的熏陶;二是要发挥共青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引领作用,举办健康、积极、向上的符合青年学生特点的文化性活动,使青年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与外在文化的要求自觉统一,在参与中实现内外兼修,形成良好学习、生活和工作风气;此外还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注重3G网络、通信技术在青年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利用QQ、电邮、博客、飞信、微博等沟通渠道向学生宣传、教育主流校园文化要素,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使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时时接收到正确观念的引导【8】。

(五)师风文化协同:发挥心理健康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导航作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师这一群体近年来因其在青年心理工作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而在高校中不断被重视,其角色来源可以是辅导员、班主任,也可以是业务教师、课外辅导师甚至是学校管理或服务人员等。在校园中,他们能够直接地与学生开展咨询式的交流沟通,并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传达给需要帮助的同学,是对学生心理成长影响最大的群体。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所体现出的学识、品德和素养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和影响。因此,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教学和指导工作,要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吸收有条件、有热情、有能力的师资加入这个队伍,形成高素质、专家化的队伍机制;同时变传统的上下级式的师生关系为和谐师生关系,变管理关系为咨询关系,形成一种“共情”的效果,使得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致的情感与理性,消除心理隔阂,形成一种宽松、相容的咨询情境【9】,教师对学生所进行的指导、教诲和善意的批评能够较容易地被学生所接纳、内化。

(六)共生文化协同:显—隐教育手段结合保证育人效果

校园文化作为隐性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对传统的灌输性的心理健康显性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但它也有自身的局限,如缺乏显性的强制力和约束性等,因此,要保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成效,就有赖于显性和隐性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从面上来说,必须坚持“学生工作部门统领、各二级学院分头开展”的工作模式和传统的心理咨询、心理课、心理讲座等程序化工作形式,全员育人,从教学、管理、服务多个角度形成良好的显性工作机制;从点上来说,要重视隐性教育功能的发挥,营造一种好的氛围,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渗透于校园环境、文化、网络及教师队伍的言行举止之中。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必须将这两者紧密联系起来。在加强“第一课堂”建设,活跃“第二课堂”氛围的同时,全方位调动高校内部的各种教育资源,发挥“第三课堂”校园文化的作用,唯此,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和效果。

四、保障机制

(一)突出导向机制

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共同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这一使命,因此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工作的导向和根本出发点,实现校园文化的宏观引领和心理健康的微观调控功能上的契合,使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崇尚知识和真理,产生对经典理论和时代特色理论的正确认识,悦纳社会、学校、教师对自身言行的教育和指导,从而为青年学生在知、情、意、行各个方面心理特征的健康成长建立良好环境。

(二)健全协调机制

校园文化与心理健康分属高校管理系统中的不同职能部门,为促使二者产生更好的协同作用,应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一方面从整体上把与二者职能相关联的高校各管理部门整合起来,有机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系统;另一方面,也应将青年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如家庭、朋友圈、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纳入工作范畴,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体系【8】。

nlc202309041704

(三)完善学习机制

要加强高校内各部门对于大学生心理学的理论学习,充分发挥高校二级学院作为基层教学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好全体一线教职员工的示范作用,促使其深入研究校园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以课题化的形式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专题记录并跟踪研究,鼓励教师把学到的心理学知识有机融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凝练学院文化、专业文化和教师个人的师范文化,切实将协同工作落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四)建立长效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具有长久性、复杂性,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完善则更是要经过若干年甚至几十年的积淀和酝酿,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因此,要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理念,以点带面、务实解决校园文化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在与心理健康工作协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二者协同发挥最大的合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吴少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8.

[3]高鸣,邢江飞.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44-46.

[4]张中飞.浅析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精神教育[J].东疆学刊,2013(4):107-110.

[5]肖柯.隐性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创新性构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81-183.

[6]罗鸣春.黄希庭.苏丹.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0(9):1481-1486.

[7]王文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116-119.

[8]马化祥.霍晓丹.国际化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北京大学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为例[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109-111.

[9]王建峰.师生互动理论及其现实有效性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2(6):75-77.

Culture Synergy :Analysis of Paths 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under Perspective of

Campus Culture

Xiao Ke

(Shand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dong Ji’nan 250100,China)

Abstract: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contains a wide rang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unction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material, institution, behavior, and spirit. Under new situation, the actualization of the education fun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s exposed to various limitations from external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un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actual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ts function, require efforts in environmental culture synergy, institutional culture synergy, practical culture synergy, spiritual culture synergy, normal culture synergy, symbiotic culture synergy, to build campus culture atmosphere appropriate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growth of youth.

Keywords:Culture Synerg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ampus culture

【责任编辑 朴莲顺】

4.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篇四

摘要: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对高校教育教学氛围以及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一些西方的享乐主义生活理念在大学当中滋生,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关注大学生的消极心理和心态,而没有看到积极心态的教育的重要作用。论文从积极心理的作用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指导等方面出发,通过积极心理的应用推动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并且通过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来对高校思想教育形成重要的经验。关键词:积极心理;高校;思想教育;创新;经验

一、序言

随着21世纪初期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益增多的高校学生也带来了新的教育问题,例如当前大学生处于从学生向社会人和职场的过渡阶段,他们对社会的不了解加之个体心理的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思想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当中的重要内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兴起于美国,这一理论认为,采用乐观向上的心理教学模式,培养个体的冒险精神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正面审美,让人们能够用自己的积极心态来面对社会黑暗和病态的一面,更加有利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而将这一理论思想引入到高校心理教育当中,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解决当前的思想问题,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积极心理的内涵和应用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是用来弥补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途径,传统心理学一般成为消极心理学,重点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通过个别心理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来形成经验和教育方式,但是这种心理学的针对性较强,缺乏普遍的实用性,重点应用于存在心理问题及障碍的群体。但是处在社会良性心理状态下的群体一般不会从中受益。而积极心理学的提出则实现了心理学研究上面的平衡,积极心理学通过对个体内心潜在的勇气、热情、坚定、信念等积极能量进行研究和开发,让这种力量能够更好的在个体行为当中发挥作用,从而引导个体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将改变教师的思想教育定位,传统的教师认为心理学就是为了解决当前高校大学生身上存在的种种心理学的问题,从过心理教育和疏导帮他们从错误的思想当中走出来,而这样的教育思想本身将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对立面上,容易引发学生们对于思想教育的抵触情绪,而且经过实践证明没有起到很好的教学成果。而且从学生们的思想接受行为分析,他们喜欢教师通过沟通、关心、调节等积极向上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因此积极心理学的教学思想正好迎合了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需求。

应用积极心理学教育教师并非从问题出发,而是从学生们在生活学习当中的喜好和积极精神的引发点出发,通过与学生们共同完成积极心理体验,引导所有的学生发挥自己内心的热情、友好、和谐、幸福等积极心理因素,推动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共同建立美好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高校积极心理教育的策略

(一)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对学生积极心理的教育应当从环境的影响和制度的规范入手,因此学校管理和教育层面要注重学校的制度及环境建设,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采取民主和交流为主的人性化措施,重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整体素质的提升,建立良好的校园运行秩序以及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学生们能够在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当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主动充分的融入到校园当中,在大学生活当中产生对学校的文化认同和思想上的归属感。

倡导自由交流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及积极向上的活动氛围,引导学生们自主开展各项团体活动,在活动中展现积极美好的自我状态,同时也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形成正确而坚定的人生目标。

(二)情景体验深刻感受积极心态

在积极心理教育方面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方式,为学生们设立特定的场景,让他们在参与和体验当中感受和积累积极的心理因素,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各种积极的心理活动,校园最美笑脸的积累,美的发现等等,让学生们通过这些情景的建立自己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并且感知从自己内心延伸出来的积极的感受和力量,而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积累,学生们内心将自动建立起强大的积极心态,从而更好的面对和抵御负面心理因素的影响,更好的建立完善的人格体系。

(三)开设专门的积极心理课程

在国外公开课当中有专门针对幸福的心理课程教育,让学生们了解和知道幸福,并且在教室的引导之下去感受幸福,因此在高校心理学教育当中可以吸收和借鉴这一方式,开设积极心理课程教育,教师通过不同话题的设置,让学生们来感受到个体生活当中出现的种种积极心态,例如乐观坚强、成功、和谐健康、创新激情等等,在各种话题的教育与讨论当中教会学生们怎样用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生活和人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完成大学生活,并且在进入社会之后也能够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未来。

四、结论 积极心理学教育将高校学生全部纳入其中,扩展了心理学的影响范围,并且通过为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开展积极心理课程,完成积极心理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们学会调动内心的积极潜能,更加有幸福感的生活。参考文献

5.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篇五

一、引言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定位主要在于防治性,以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目标,却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这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做出初步探索,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提升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积极心理学概述

1.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是由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和奇克森米海首先提出的,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领域,逐渐发展成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国际积极心理学网站认为,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繁荣的科学研究。具体来说,积极心理学包含两层含义:其一,“积极”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尤其是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和力量,它的任务能使人类自身的积极力量得到充分关注和发掘;其二,积极心理学不仅要激发个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更要将目标延伸至社会制度以及大众层面,使个人与社会都能感受到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和意义。

2.积极心理学的诞生背景。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有着特殊的社会时代背景和心理学发展背景。首先,从社会时代背景来看,一方面,现代人类社会种族和宗教冲突愈演愈烈,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只有每个人有着自尊、满意、快乐等积极的情感品质,这些冲突才有可能消失,而如何建立这些积极的情感,成为积极心理学产生的根源之一。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精神生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协调促使人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自我认知也在提高,人们不再单纯地追求物质生活的质量,而是向着更好的精神生活质量方向发展,更加渴望过有意义的幸福生活,充实自己的内心。这就要求找到一种科学的方法去实现向更高层次的跨越。其次,作为心理学的一部分,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也与心理学自身的发展有关。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心理学的研究面临着危机。由于战争催生了许多心理问题,于是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对心理问题的研究上,这就导致主流心理学走向了以研究心理问题为核心的研究道路,变成了类似于病理学性质的学科,心理学发展走向了歧路。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是以正常人居多,而心理学却不能为大部分人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违背了心理学的使命和存在价值。因而,新的历史时期,心理学面临着新的抉择。

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时代背景和心理学背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提出了建立积极心理学的建议。自此以后,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专门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时至今日,积极心理学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已经成为当今心理学界的一股重要力量。

3.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把主要任务聚焦于研究和培养人的固有的积极品质上,用更加开放的、多元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和能力,关注那些美好的心理品质,通过培养或挖掘人的积极力量使之成为真正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预防是应对心理疾病的重要途径,而预防的关键则来自于对人的内部的积极潜力的塑造或唤醒。

除此以外,积极心理学还强调,心理学的研究视野要兼顾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在对个体心理展开研究的同时,也应注重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索。

三、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开始蓬勃发展,展现出良好的势头,特别是近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为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这30余年的时间里,大多高校心理工作者所做的是力求解释和治愈消极心理和行为,而积极人格特质则鲜少被关注。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难以促进整个大学生群体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可能存在着以下不足。

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存在不平衡性。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总体上侧重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冲突,而对心理发展和成长的引导重视不够,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发展需求。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学生在认知、情绪、意志和个性等各项心理指标上健康发展,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偏治疗性。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构建大多以消极取向为主导,这就导致心理教育工作者更多的着眼于消极心理与行为的研究,而对人的发展性教育重视不足,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受到制约。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和发展性功能,它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应当是培养和塑造全体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3.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存在局限性。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集中于那些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而对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难以满足。积极心理学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当是全体学生心理潜能的全面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

4.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性。目前,在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群中,不乏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他们可能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因为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学习,对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不足,在实际的工作中难免受德育工作模式的影响。另外,在我国,即使是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也大多是学习变态心理学、精神病学等消极心理学知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上也不契合。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系统地掌握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学习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且队伍组成不局限于专业人员,也可以包含教师和家长。只要教师和家长把培养学生和孩子的积极品质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有意识地培养和塑造,处处留心,那么积极教育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四、关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初步设想

整合目标。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问题的解决二者兼顾。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至少包含两个方面:

(1) 培养所有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品质;

(2) 帮助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解决问题。只有把两方面有机融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获得实质的提升。就这两个目标来说,前者比后者更加重要。因为积极心理品质本身就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倘若个体的积极品质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掘,潜在的积极因素得到激发,那么很多心理疾病自然而然地也就不会发生了。相反,如果学生缺乏积极的心理品质,导致内驱动力不足并作用于外作用力,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社会适应、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应把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实现其价值。

2.丰富内涵。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依赖于学生自身、教师和学校的协同努力。学生应关注自身的积极品质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积累和训练;教师应在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课外活动中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所体现和侧重;学校则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重新整合定位,促进各方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也需要学生亲身的体验。高校可以采用自助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体验,也可以采用自助式心理辅导的方式,使每位学生在接受心理辅导的同时也去辅导他人,使学生既是辅导者也是被辅导者。这样的角色转换,使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每扮演一个角色都是一种不同的体验。

3.拓宽途径。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心理咨询和校园文化建设三方面拓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建立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心理的积极层面,着重增强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品质和自我潜能开发的能力[7]。(2)强化大学生的发展性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帮助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等理论和技术运用到个体心理咨询中,有意识地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为导引,建立和谐的咨访关系,对来访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激发他们自身的力量和潜能。(3)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文化作为学校隐性课程的一部分,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联系。高校应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注意渗透积极心理学的因素,丰富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体现,促使积极心理学在校园里更好地传播。

4.优化师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1)强化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心理咨询的技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应注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有意识地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使其在教学和咨询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积极层面,更好地体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2)培养教师积极的工作态度。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应认识到教师同学生一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将积极因素运用于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挖掘他们的积极力量,培养其积极品质,增强其积极体验,使他们在工作中体会快乐和满足。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注意心理上的自我调节,不断提升、完善自我,多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增进对学生的理解,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好的实施。(3)推动教师与学生关系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学认为,教师和学生作为平等的个体,应当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相互发掘和激发对方的积极心理品质。同时,教师也应以身作则,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6.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篇六

【摘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对大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亟需面对并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 优秀传统文化 对策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要求高校要不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决心,建设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新媒体有机融合,已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借助新媒体平台对大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亟需面对并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在潍坊部分院校进行,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89份,回收率为94.5其中有效问卷162份,有效问卷率为85.7%。

1.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情况分析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n,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0提升至90.1%,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通过手机QQ、微信、微博、学校学习的平台等新媒体进行交流与学习,与新媒体打交道已经成为大学生每天的“必修课”,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成为学习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2.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表现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对课本上的以及与在平时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传统文化比较了解,但对优秀传统文化全面了解的同学却少之又少;对传统文化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和传统节日表现出了强烈的热爱之情;在选择学习传统文化手段方面,57.6%的同学选择手机、32.7的同学选择了电脑、9.7%的同学选择了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

二、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着自信危机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然而,中华传统文化到近现代遇到了严峻挑战,出现自信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西方文化价值观抢占了传统文化的战略制高点;网络化、立体化、碎片化的现代新媒体传播分解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整体性、连续性。由此?е麓笾诙源?统文化的自信缺乏正确的态度。

2.新媒体影响了大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

建立在智能手机为载体的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契合了大学生的多样化、复杂化、个性化的特点。面对新媒体展示出的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甚至在鱼龙混珠、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选择困惑症,易导致其盲目信任。

3.大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

商业化、物欲化观念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象牙塔”,在金钱、权力、人际关系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已迷失方向,找不到自我,导致政治冷漠与投机、缺乏艺术情趣、道德素质低下等现象泛滥。部分大学生更多的向往庸俗文化、低俗文化、媚俗文化,而漠视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极大隐患。

4.新媒体的发展冲击着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新媒体的发展,致使部分教师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出现淡化;二是新媒体的发展对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掌握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老教师,在新媒体学习方面显得较为吃力;三是新媒体的发展使教师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影响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三、新媒体环境视域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对策

1.创新新媒体形式,提高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同

一是创新网络媒体。通过新媒体手段,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数字化存储方式并通过网络呈现出来。如国家图书馆实施的“中国基本古籍库”项目,就是把纸质媒介存储转化为数字,建立数字化数据库,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和学习。二是创新手机媒体。高校应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开发,利用微信平台、APP软件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创新数字电视媒体。“百家讲坛”、“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满足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需求。相关部门应以文化节目为突破,创造出更好更多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

2.加强平台建设,丰富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学习途径

一是充分发挥有关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网站的积极作用。我国已经建设了很多关于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网站,如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中国典籍网、中国历史博物馆等,要重视主题网站的舆论引导,引导大学生学习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二是创建适应高校特点的校园媒体平台。高校要立足于校园文化,将经典文化素材推送到大学生的客户端,学生也可以将这些传统文化转发到朋友圈,实现高校与大学生的良阻三互动。

3.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模式,提高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一是净化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政府、社会要加强媒体的监管,抵制“三俗”文化,使大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媒体意识,接受社会提倡的文化,提高自律意识和抵御不良文化的能力;二是实现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利用微博、微信、QQ等多种新媒体形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空转换。三是加强大学生自身媒介素养教育。当前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长期缺失,导致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更多的出于自发状态,需要高校通过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具体的实践锻炼,培养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保证大学生拥有应对媒介类型多样性、媒介信息内容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的能力。

参考文献:

7.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篇七

一、培养积极情感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初中生的好奇心和英语学习的难度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和消极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在自信、愉悦、满足等积极情感的影响下,学生会表现出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胆怯、担忧、逃避等消极情感的影响下,学生会缺乏学习兴趣,为学习带来阻碍。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首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心态,充分发挥积极情感的作用。教学实践中可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为学生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从中获得独特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传达积极信号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情感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个性特征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除使用正能量的口语外,还应合理运用表情语言、肢体语言等传递积极的情感、能量和精神,使学生能够接受积极的信息,形成积极的情感。如教学中可使用丰富的表情配合口语,学生发表见解后,用肯定的眼神、鼓励的微笑等肢体语言,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此外,在传达积极信号时,还应注意语言的音调,抑扬顿挫的音调往往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激发人的积极情感。同时,英语口语有轻重分明的语调,发音所需的长短取决于重读音节的多少,而不是句子的长短。如“I buy a car”“It is a car I buy”“But it is a car that I buy”,三个句子虽然长短不一,但都是只有“buy”“car”两个重音节,读每个句子的时间是一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念出抑扬顿挫的节奏,为学生做好示范,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三、构建和谐关系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师生之间应当是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到教师的支持,消除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畏惧、担忧等消极情感。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营造,积极正确地评价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产生自我认同感,形成英语学习的积极心理。积极心理学强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积极品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有着其个性特征,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接纳个性,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为基础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消除消极的情感。同时,师生交流不应局限于课堂,英语自身的价值在于沟通与交流,课下也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英语基本的礼貌用语进行对话,早上遇到教师可说一声“Good morning”;与教师交流时,友好且日常地问候一句“How are you”,从而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英语的实际应用。

四、注意激发潜能

英语作为一门非母语语言,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随着学习的深入,需要记忆的内容增加,学生容易产生退缩、逃避的情绪。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传授给学生记忆知识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激发学生的潜能。如,在背单词时,可运用趣味教学法,让学生更容易记住,如在学习“street”时,可将生活中的现象与单词联系起来,“s”像一条弯弯的道路,“tree”是路边的树,“t”是路边的电线杆,通过形象的描述,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单词。心理学认为,内隐记忆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内隐记忆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增加信息量是增强内隐记忆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中,可适当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挑选适合初中生的英文读本,如《The Witches of Pendle》、《The monkey's paw》《The elephant man》等,开展课外阅读,在提升学生内隐记忆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创造积极的课外英语氛围,使学生更好地接收英文元素,提高英语水平。

上一篇:xx支部委员会委员名单下一篇:邮箱礼仪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