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

2024-06-18

事件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共12篇)

1.事件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 篇一

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关系到民生,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高校在建立和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上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较大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但是,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少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等、靠、要现象严重,感恩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意识缺乏等。随着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解释力度不断增大,学生主体的内心思潮产物试图排除外在的价值观念为自己的立场铺平道路,甚至这种惯性的思维定势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介于社会和心理之间的“良心选择”。

一心理契约视角下的学校和被资助对象

“心理契约是组织行为学中的概念,它反映员工和组织之间在雇佣关系中彼此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的、内隐的心理约定,蕴含着双方彼此之间对于相互责任和义务的期望和认知。”[1]如果说资助育人是一种新型教育本体论的基础,并从某种特定的理论框架内找到自身的单纯的经验的话,那么心理契约将是一个动态的抽象环境中的精神概念。将这一理论融入到高校资助育人层面,我们可以说,心理契约融合了学校和学生实体之间的特殊反映活动。

1资助育人特定的内涵

对当下的高校和实体特定者来说,资助远远不能解决自身的某些缺憾,这种想法不是任意性的排斥某种事物,而是更加强调学生对自我世界和自身之间的认识程度,目前,学校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围于物质的直接为总体思路,从精神到经济进行有概念和合理的布置,这样就使得我们学校的某种群体的社会责任赋予个体之间的生存处境的考验,这就要求学校为贫困学生成长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搭建全方位实践平台,最终实现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2学生资助心理意志的规范

对学生的资助是强调那些符合人的生存需要和被我们日常行为描绘的某种特定的处于核心位置的心理价值诉求,这种有限性的诉求是构成学生期望心理的体现方式,学生对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体系中涉及到传统时代情感的哲学赋予是一个不断辩证和变化发展的逻辑延续,这将有助于从实践教育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学生的物质传统概念不同于情感诉求的多元心理,这些心理需要是和学生在受资助时期的特定生存境遇分不开的。学校从群体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束缚来找到与之相关的五个维度: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性;自强自立意识;努力拼搏意识;诚实守信意识;感恩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这五种之间所产生的差异性来找到适合学生成长中的有用观念的物质和精神经验所托,它更加突破了传统条件下的理论框架体系。

二资助育人中引入“心理契约理论”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人文关怀环境下,摆脱一切抽象的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认同价值,来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能够使学校和贫困学生全面清楚地了解并较好履行彼此的义务,这样的心理期望双方能更好地实现。心理契约是对学生期望的积极引导,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基础。因此,激励学生在接受资助之后努力拼搏、不忘感恩、不忘责任的主要因素就是学校能够有效地满足被资助学生的期望和需求,这样从另外一个方面诠释了增进社会自身的认同度,符合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心理契约能丰富被资助学生的精神体验

它强调主体和客体的情感双向互动,通过对学校资助责任的兑现可以衡量贫困生自身的行为,这种衡量是架构在对传统和现代知识体系的认同价值上和群体新构的某种行为的合理性上。在忠实于学校、教师与被资助学生之间的关系上,不同的客体所依赖的是对于现实和未来的主体的人文关照,在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建立比单纯的经济资助管理及教育更深层的情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心理契约能有效激发和挖掘被资助学生的内在能力

建立心理契约,对于提高被资助学生的积极主动意识、努力拼搏意识、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心理契约,被资助学生不断反思自己,在潜移默化中,被资助学生逐步将学校对于自己的期望和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比较,找到自己的差距,并且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使自己不断与学校的期望值接近。

随着高校内涵型建设的深入推进,构建心理契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被资助学生的具体形象的感知,从而达到激励他们的目的,使他们在基本生活获得保障的基础上,鞭策自己不断努力前行。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工作人员而言,构建心理契约视角下的资助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资助管理工作成效,进而实现资助育人的最终目标。

2.事件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 篇二

一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背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表明, 在1993~2003的10年间, 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由10000起增加至60000起, 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最近, 仅2008年中就发生了“瓮安6.28事件”“云南省孟连县胶农冲突事件”“甘肃陇南上访事件”等多起规模大、影响广的群体性事件。社会学家预测, 今后若干年内至少到2020年是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期。高校是社会公共组织, 与社会的联系非常紧密, 成为各类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区域。特别是近几年来, 我国许多高校相继发生了一系列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 如西安大学生游行抗议日本留学生辱华事件、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集体骚乱事件, 以及部分高校多次发生的群体闹丧事件、群体暴力斗殴事件, 等等。这些群体性事件不但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危害, 严重影响了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 增强高校危机管理意识, 提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预案, 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必须正视的严峻问题和重要的战略课题。

二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高校师生在特定环境背景下, 因为共同的要求或共同的利益问题, 自发或自觉集合起来发泄某种不合理情绪, 表达诉求和主张, 为了引起学校与社会关注的集群行为。

(一)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

1事件的突发性

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 无论在年龄或心理层面都属于敏感、脆弱且易冲动的阶段, 因而容易在受到鼓动和刺激后作出过激的行为。如因校内停电、停水、断网发生的起哄、砸门窗甚至与校园管理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的事件, 因个别学生间的小摩擦引发的老乡间群体互殴, 恶性报复事件。

2个体的从众性

高校青少年人口高度密集, 学生间交往密切, 使得一有风吹草动, 高校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人群。而如今发达的信息技术手段, 如互联网和手机通信等, 又使得各种小道消息和过激的情绪能以极快的速度在校园中传播和蔓延, 从而使得高校管理者的应急反应速度和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3公众关注度高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场所, 社会各界, 包括各级政府, 新闻媒体, 以及无数的学生家庭都对其给予高度的关注。许多最初由高校学生组织发起的群体行为, 后来大量的社会人员加入进而推动事件向社会公共事件转化。

4传播的迅速性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和现代通讯工具层出不穷, 使得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最大范围地加以扩展。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手机短信、E-MAIL、BBS、QQ、MSN等发布一系列言论、消息, 串联发动相关活动等。利用现代化通讯和传播技术进行群体性事件消息传播迅速、覆盖面广。

(二)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

根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规模、表现形式、出发点等因素, 我们可以将事件分为:一般事件 (Ⅳ级) 、较大事件 (Ⅲ级) 、重大事件 (Ⅱ级) 和特别重大事件 (Ⅰ级) 四个等级类型, 如下表所示:

三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构建

通过构建一套符合高校实际,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依法规范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对策, 最大程度的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降低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维护校园稳定发展。

(一) 预案设计思路

1设计依据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的制定是一项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预案制定的法律法规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2工作原则

一是预防和危害最低原则。坚持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 防患于未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 建立预测预警系统, 开展风险分析,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最大程度地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二是第一时间反应原则。要求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程序, 相应工作组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第一现场的干部、群众怎样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 怎样控制事态、抢险救援。三是先进技术手段原则。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 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 提高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

3组织体系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 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 所有的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作为副组长, 办公室主任由一名副校长担任, 成员包括学校办公室、保卫处、学生处、宣传部、团委、后勤管理处、人事处、网络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组成 (如图) 。工作职责是负责全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和应对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组织和领导, 统一决策、组织和指挥具体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响应行动。

(二) 预警管理机制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基本方针, 建立全面系统预警网络体系, 实行稳定的实时预警监测, 做到分类式、程序式的预警处理方式。

1预警体系

预警网络体系由预警组和预警员构成;预警组组长由各年级、班级辅导员担任;预警员由辅导员选拔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好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组成。负责收集并及时向群体性事件预防机构送达高校师生中出现的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信息、情报, 负责监督网络等重大舆情动态, 及时反应师生的思想动态, 为预防组织决策提供基本的信息保障。

2预警监测

在突发事件爆发之前, 通过各种渠道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发展趋势, 找出其中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不稳定因素, 及时有效地分析风险信息, 监测危机动态, 并采取适时适度的措施加以调控, 从而降低突发事件爆发的可能性。要求思政工作者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 多交流、多观察、多留意、多思考, 做好危机信息的监测和预警, 并把掌握的危机信息和可能导致的后果及时上报给上级部门, 协助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预控工作。

3预警处理

采取果断稳妥的处理方法处理复杂的突发性群体事件, 对事态的驾驭要及时果断, 尽可能及早介入, 及早控制事态的发展, 不能因为反映迟, 行动慢, 使矛盾走向激化对抗。快速发现, 快速报告, 快速出动, 以便抓住先机, 争取主动, 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

(三) 实时处理机制

1现场处理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应急预案, 派现场处理工作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同时调动各个工作组开展行动。

第一, 紧急抢救。突发事件发生后, 坚持以人为本、救人第一的原则, 学校群体突发事件医疗救护组, 组织校医院、学生处、保卫处、相关职能等部门, 按职责分工进行紧急救援, 负责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护理等工作, 严重者送达附近医院抢救, 并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专业救援组织进行紧急抢救。由后勤保障组协调, 后勤管理处牵头, 后勤服务总公司参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按照领导小组的要求, 负责对水、电、气、热进行控制, 为现场处置提供必要的物资、车辆、通信、饮食等保障, 积极开展救护等工作。

第二, 讯请传送。突发事件发生后, 需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传递事件发生情况, 情况不明常常会延误救援, 导致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发生后, 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当在第一时间迅速准确地获取第一手资料, 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时限上报, 以便于上级领导及时决策, 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紧急救援, 坚决杜绝瞒报、隐报、谎报等渎职现象。

第三, 安定秩序。由突发事件善后处理组处理, 党委办公室牵头, 学生处、团委、后勤总公司等部门配合。负责妥善安置疏散人员和受伤受害人员及家属的医疗、处置、安抚和心理援助等工作,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和矛盾排查调处工作, 做好饮食、住宿等后勤保障工作, 恢复学校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

2信息披露

由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向校内通报情况及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拟定对外宣传报道的口径, 协调管理有关新闻机构对事件的采访;密切关注广大同学的动态。第一时间透明地把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出去。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发布正确信息, 说明实际情况, 对于制止不良传闻, 以正视听, 缓解大众的恐慌心理是非常有效的。事件中的参与者都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学校应该密切关注不同声音, 切实关注学生的需求, 合理满足, 不能任由这些利益诉求聚合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冲击力, 从而造成更大影响。

3心理干预

由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心理干预组, 组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处、团委、相关职能部门等参与。负责事故当事人、其他相关学生的心理干预工作。研究表明, 许多存在心理危机的受害者不知道心理危机干预, 遇到突发事件之后, 获取心理危机化解信息的渠道单一, 缺少正式的心理危机疏导工作;有的受害者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 更不知道向谁获取必要的帮助。高校要对公众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和化解, 最主要的是要能帮助受害者摆脱当前的困扰, 恢复到健康的心理状态, 还要能够获得面对将来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需要考虑到干预方式的多样性、支持系统的多层次性和干预材料的丰富性, 全方位着手, 多方面着力, 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

(四) 善后处理机制

在危机得到有效控制、事态逐渐平息之后, 宣传教育组的工作重点应逐步转移, 针对突发事件的后续影响进行善后处置。

第一, 心理辅导。由于高校突发事件突发性和危害性的特征, 一旦爆发会在短时间内造成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引起师生个体的思想混乱和心理恐慌。在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之后, 宣传教育工作人员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对事件的当事人和受影响者进行心理辅导, 矫正失衡情绪, 帮助当事人重拾信心, 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第二, 事后教育。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突发事件使受教育者处于最佳的教育情境之中, 教育者容易成功地向受教育者灌输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 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传递的教育信息也最容易接受并信服。宣传教育组应充分利用好突发事件提供的特定教育情境, 结合大学生的亲身体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从而增强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第三, 总结反思。认真总结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处置等阶段的工作, 细致甄别突发事件的诱因, 对学校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和其他问题进行全面排查, 解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建立增强民众危机防范意识和能力的培训计划, 分析突发事件对思想观念、道德品德和社会心态可能带来的持续影响, 对在应对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而对那些有明显失职、过失的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给予处分并追究责任。

四结论和建议

高校建立完善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体系是保障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入剖析其群体性突发事件原因、特点, 构建了一套符合高校实际, 职责明确、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预案, 最大程度的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建议国家、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更详细的法律, 进而规范与完善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体系;希望各个高校也将更加重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管理, 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起完善的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管理预案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134.

[2]丁烈云, 杨新起.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杨连专.论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法律规范和控制机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8 (3) .

[4]克科·W·巴克.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176.

[5]刘毅.突发性群体事件中舆情信息的汇集与分析[J].学术交流, 2005 (10) .

[6]雷寂.高校危机管理预案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兰州大学实证分析[D].兰州大学, 2008.

[7]王琭璐.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2011.

3.事件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 篇三

关键词:突发事件;生命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1-0050-02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含义及类型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含义

在国内外关于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的研究文献中,使用得比较多的是“危机”一词(crisis),但实际上无论在汉语还是英语中,“危机”一词的含义比“突发事件”(emergency)的含义要更加宽泛,但在研究过程中,两者往往互相通用[1]。

有学者认为,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人为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起而突然发生的,不以事件当事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一定范围内对现有社会、生活秩序造成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2]。我国2005年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中提出: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根据《预案》,本文将高校突发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的,严重影响高校的正常教学、管理和师生生活秩序,危及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给学校与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冲击或危害的自然、社会或人为事件。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

大学生面临的突发事件主要有:自然性突发事件,即由于自然不可抗力所导致的地震、水灾、雪灾、旱灾等;由社会因素或公共卫生引发的事件,如群体事件,非典、甲流等社会公共事件;由于他人的因素所引发的事故,如交通事故、火灾、建筑物倒塌、疫情、爆炸、中毒、刑事案件、物品丢失等;大学生本人及家庭因素产生的突发事件,如家庭变故、失恋、考试不合格、人际关系矛盾、择业失利等。

二、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形成了以《大学生安全知识教程》为主,以宣传、演习为辅的安全教育方式。在理论层面,向广大学生传授安全知识,提高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实践层面,制定各种相关预案和措施,组织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安全演习,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求生能力,教给大学生掌握防盗、防骗、防火、防爆、防劫、防性侵害、防泄密、防违法犯罪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同时也利用一些应对突发事件成功的案例进行正面性的宣传、引导。这些理论知识的宣传以及实践操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危机。

笔者所在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通过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理论学习与演练操作,68%的大学生掌握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76%的大学生知道地震了该如何避难;经历过甲型H1N1流感的学生懂得疫情到来时如何进行科学的防护,正确对待流感,避免过度的紧张。但是,还有一部分大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现状是:在思想上没有准备,行为上疏于防范,认为突发事件离我们还远,不能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缺乏安全意识,不珍爱生命,存在侥幸心理。当自然的突发事件来临时,他们显得茫然无措、恐惧焦虑;面临车祸、飞机失事、沉船、桥梁及房屋垮塌、爆炸、中毒、病疫爆发等社会性突发事件时[3],情绪反应异常、认知发生障碍。而人为的校园暴力、自杀以及考试成绩不好、感情受挫、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等突发事件使得个体内心失衡,无法冷静思考,又不会向他人求助,变得焦虑急躁。这些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高校缺乏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防范意识教育、人格教育,究其本质是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生命教育的含义及内容

(一)生命教育的含义

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性发展的活动[4]。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强化尊重和珍惜生命的意识,提高生存技能,丰富生命价值,促进个人与群体、社会、自然和谐相处。

(二)生命教育的内容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点是教育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不乱砍伐森林、不滥杀动物、不乱排放污染物;懂得从长远的发展出发,尊重生命的多样性。

2.人与他人和谐相处。重点是需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关心、包容、爱,包括尊重社会非主流文化的存在,关怀弱势群体等;尊重身邊的每一个人,真诚待人;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与人为善;正确对待自身的挫折,认识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这是减少人为暴力事件以及自身心理危机的重要保障。

3.个体自我的和谐。首先,唤醒大学生生命意识。生命教育通过帮助大学生寻找生命的意义及培养积极的生命情感来唤醒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学生明确“何以为生”以及“为何而生”,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树立崇高的理想,面对激烈的竞争、巨大的压力以及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时,自我内部的和谐、统整。

其次,珍爱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教育大学生既珍爱自己的生命,又珍爱他人的生命,了解自身的生理构造以及生命的基本特征;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保持冷静的头脑,调节不良情绪,在突发事件中能够科学自救和他救。

再次,开展生命的完整性教育,使每个大学生认识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传统的生命教育过多提倡的是生命过程的求知、求学以及个人发展,而忽视了对生命中死亡的认识、理解和接受。生命完整教育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死亡的真相、死亡的威胁,从而在突发事件学习与演练中存在生命的动力和紧迫感,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进而在突发事件面前能沉着应对,减少由于慌乱而带来的损失。

4.生命道德教育。所谓“生命道德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道德教育,它包括如何对待生命的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如何符合生命需要两方面内涵。生命道德教育是回到生命之中、遵循生命之道、关爱生命、生命有爱的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基础位置[5]。通过开展生命道德教育使大学生们进一步理解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健全人格,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诠释生命的真谛,使生命成为有意义的过程,面对各种突发事件不再茫然、无助。

(三)生命教育的目的

通过开展生命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可贵,他人生命应得到尊重与欣赏;正确地认识自我,认知他人;开发自我潜能,增加自信;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

四、生命教育的实施

生命教育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保障。

1.新生入学教育。学校可以将生命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除在理论上强化安全教育、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熟悉校园环境,了解校园及其周边治安的基本状况,识别各类突发事件的指示标示等。

2.学科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学校可以在学科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法制教育课、体育与军事课实践活动中渗透。另外,选修课中也可以增设新的生命教育课程,如复旦大学从2005年起开设“生命教育研究”的选修课,计2学分。该课程通过分享青年人的成长故事、生命感悟和人生困惑以及交流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对人生的思考和关怀,帮助学生“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个人独特的生命,实践并活出天地人我共融共在的和谐关系”。

3.开展专题教育。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专题教育,如应以对突发事件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保教育。另外,还可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課外活动,增强生命实践体验。

4.高校之间开展生命教育资源共享。各高校可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立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库开展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体系和干预机制,为高校共同享受教育资源奠定物质准备。

5.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联合。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珍惜和尊重生命,从而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不畏挫折的精神;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能力,强化认知、体验与实践为一体的生命教育模式,发挥团体辅导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引导、灌输生命教育知识,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和人生;社会应形成良好的氛围,积极关注大学生的成长,使其生命更赋予意义。

学校在开展生命教育时应引导大学生认识、了解并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建立独立自主的信念,养成积极正向的人生观。在生命教育中,让大学生学会知识、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与人沟通,学会与自然、社会、群体共存,以此构筑大学生坚强的生命意识,使他们能够从容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龚维斌.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5.

[2]畅轶民.企业危机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5.

[3]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课题组.正确分析和处理群体性突

发事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2).

[4]王煌,喻芒清.关于高校生命教育的再思考[J].学校党

建与思想教育,2006,(10).

[5]潘玉芹,朱美芬.当代大学生生命观调查与分析[J].中

4.事件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 篇四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从传播学理论视角来看,可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喻成一次传播的过程,包括对认知、情感、意愿的传播。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是多样的,包括:传播信息的丰富性、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以及传播者素质的差异性等。如何就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传播学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为了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出台了相应的《意见》,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实事求是、以人文本与实践接轨,尽最大的努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无法有效提高教育效果。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可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作是一次传播的过程。所以,要想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探索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规律尤为重要。

一、传播学角度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

(一)传播者的素质存在差异性

传播者是传播发起者,可以是个人、一个组织或者社会的混合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播者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息传播组织者、实施者以及发起者,即教师或者辅导员。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素质存在明显差异,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受到阻碍。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是辅导员,而辅导员一般都是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年纪轻、经验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知识薄弱,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难以发挥有效作用。[1]同时,还有部分辅导员虽然有一定的教育经验,但是不愿意与学生深入接触,无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更没有进一步提升自己工作水平,从而使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二)传播的信息内容和途径具有丰富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越来越丰富,即传播的信息越来越全面,教育内容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理想观等,教育途径包括课堂、网络、自媒体等。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使学生获得了更加广泛的知识,但学生难以对广泛杂乱的信息留下清晰、准确的印象,而且教育内容更新速度慢,很多内容过于陈旧与当代的社会实际脱节。出现的这些问题都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环境比较复杂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网络信息大爆炸造就了多元的信息传播环境。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大部分学生难以有效甄别信息,容易轻信、误信一些负面信息。[2]当代大学生所处的信息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和顺利进行产生很大影响。

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提高辅导员的素养,优化传播者队伍结构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能够对学生起到号召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学生对辅导员不够信服,主要是因为辅导员比较年轻,大多是高校刚毕业的学生,与所带领的学生年纪相仿,因此难以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基于此,高校需要对辅导员队伍进行优化,保证辅导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具有层次性。同时,利用“老带新”的方式给新辅导员传授经验。此外,对于一些非思想政治专业科班出身的辅导员,需要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保证辅导员能够掌握相应的思想政治基础知识,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去,从而有效提高辅导员的威信。

(二)使传播信息具有时新性和趣味性

在信息的传播中首先要保证信息具有时新性和趣味性,这样学生才能乐于接受这些信息。同时,这些信息要能反映当代社会的发展情况,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另外,传播的信息要具有针对性。当代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从而无法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这种现象,辅导员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分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的真伪、优劣,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要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次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三)改善信息传播环境

在当代的社会大环境中,由于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和便捷性,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良莠不齐的信息不利于学生思想品质的建设和道德修养的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高校需要帮助学生分辨信息的真伪,形成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校园里的小环境同样影响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所以高校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学术氛围,加强文化塑造,通过环境来影响人,使学生在良好的思想政治传播环境下,于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传播者、传播环境以及传播内容等传播因素。从传播学角度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分析,笔者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高校的相关教职人员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沈培辉.“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于传播学视角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5(4):1-5.

5.事件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 篇五

教学大纲是按照学科体系和教学计划要求编写的,以纲要形式规定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等基本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修订传统的教学大纲,将国际化作人才培养目标,才能进一步推动和整合各项课程的教学改革,使教学内容设置更合理,教学方式更科学。

4.2 改革僵化的课程设置,设立市场化的课程编制体系

将小语种教学与实践性教学有机融合,采取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作为依托学科,设置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在保证体育、思想政治类课程的学习时间的同时,适当增加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和学分数比重。根据广西旅游业特点和东盟国家需求,增加东盟国家文化、东盟旅游管理特色等方面课程的比重,强化能力本位,紧跟市场变化,保持课程活力。

4.3 实行人本化的课程方式,强化实践性教学模式

6.事件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 篇六

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也是党的可靠的、得力的后备军,是党培养新一代革命人才的队伍。共青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工作是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青年工作的核心内容。高校是青年教育的前沿阵地,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推进的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与困难。因此在新时期,做好共青团工作,必须要紧密结合时代特点,把握科学方向,突破创新,不断加强共青团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期建立更加长久、有效的工作机制,为党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服务。

根据我校共青团工作的现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对如何通过共青团组织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坚持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龙头,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导作用。

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就决定了共青团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把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共青团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校共青团工作要围绕高校育人的目标体系,找准切入点。

一方面,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另一方面,坚持将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作为学校战线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努力形成党政高度重视、全团协同配合、社会广泛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着重在扩大培养规模、拓展培养内容、丰富培养载体、健全培养机制、提高培养成效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点,坚持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结合,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把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相结合。要善于运用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等载体,理论社团、红色网站、党校团校等阵地,网络、手机等新传媒,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善于协调和运用好团内团外资源,推动工作的基地化、制度化,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与中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有机衔接,以确保此项工作规范、科学、有序地推进。

第二,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面素质。

文化育人具有影响广泛、润物无声的效果。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服务学生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大都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所以拥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动员力,是共青团能够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阵地。

一方面,在社会生活日益丰富,文化选择日趋多样的今天,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牢牢掌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权,用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占领校园,影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在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结合学校特点,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增强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发挥其在繁荣校园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和平条件下,文化阵地从来都是敌我斗争的前沿,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战场。近些年来,各种势力通过公益维权、传播宗教等形式加大了对我国大学生群体的渗透,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高校共青团组织要积极探索多种渠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掌握本领,使学生能感受到团组织的关怀温暖,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首先,团组织要建立健全并完善服务青年的机制。培养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学校共青团组织要从这个教育目的出发,建立健全和完善服务青年的机制,关心团员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通过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咨询、家长联系会、心声交流恳谈会等活动,对团员青年关心的热点、敏感性问题从正面予以解答,消除他们思想上的好奇和疑虑。

其次,团组织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校园歌手演唱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文化艺术节活动、校园广播站等活动,创造浑厚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这不仅是学生的兴趣所在,更是提高共青团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方面。

第三,在实践中引导青年学生创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其服务社会的思想认识。

在经济高速发展,信息快速传播,就业形势多元化的时代,共青团工作学校战线要以促进就业创业为核心,努力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共青团这方面工作的开展,优势不在于能够提供多少岗位,不在于能够筹集多少资金,更不可能出台多少优惠政策,共青团的优势来自于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与学生的紧密联系和对学生的有效影响。

推动社会实践环节的开展,就是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素质和技能、扶持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在社会实践中,让同学们更加熟悉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帮助同学们找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入口,使同学们能够不断发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帮助其在以后的生活中准确定位自己。最重要的是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加强对服务社会的宣传与教育,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就业观。为以后的人生道路打好理论基础。

7.事件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 篇七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日常工作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其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构建良好的心理品质。当前,无论是相关教育部门还是学生,都逐渐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从学生管理视角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分析,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性。 高校心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将心理学和教育学相结合,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和发展成长等,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应对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挫折,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心理辅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和校园的稳定性,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日常生活学习诉求,对其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培养,并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以达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立场,引导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灵活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学校和教师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区别,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和诉求,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借助小组活动或者团体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并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将心理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位[1]。

三、个别心理咨询与全员心理健康教育并重

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决定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学校要注重将个别心理咨询和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个别心理咨询主要针对的是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该教育方法的专业性和针对性都很强,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辅导。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普遍认为接受心理咨询的都是有心理问题的人,致使他们的参与度普遍偏低。

全员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也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相较于个别心理咨询模式,其具有良好教育效果和预防效果。同时,它的教育形式也比较多样化,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团体活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所有学生,其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效减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2]。

四、注重师生互动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教师要注重与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沟通,并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以确保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解决。同时,教师也要注重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有针对性的对部分学生进行培养,使其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同学进行帮助,并将相关情况上报专业部门,与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师一起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师要积极参与到高校心理学社团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对其进行指导,提高社团的专业能力。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帮助和疏导,以平等的形式与其进行沟通, 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从根本上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五、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管理工作相结合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要与其他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大学校园相对比较开放,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决定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离不开其他部门的参与。

首先,针对学生日常心理问题,学生管理人员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要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解决和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准确的判定,进而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疏导和解决,有效避免心理问题对学生的日常工作和学习造成影响。其次,学校和教师要提高对违纪学生和贫困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关注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和缺点,并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品格,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抗挫折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积极性。最后,高校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团组织成员等,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动员学生力量,与心理教育工作人员一起,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团体组织和座谈会中,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惠及每一个学生[3]。

六、结语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普遍关注的问题。其能够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有效解决他们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面临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日常学习积极性,使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全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体心理辅导相结合,有效避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其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李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化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07):60-62.

[2]范春晖.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青少年学刊,2015,(04):26-29.

8.事件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 篇八

摘 要: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众多,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学生工作的重要方面,同时也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本文分析了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外部性效应,并从外部性理论视角下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外部性;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一、外部性的含义及分类

外部性最初在经济学领域提出,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了影响,却没有为此承担义务或取得回报的现象。根据外部性的表现形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可对外部性进行分类。根据外部性的影响效果,可以将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外部经济就是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了有利影响,但它并没有得到补偿的现象。外部不经济就是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了不利影响,且它没有付出任何成本的现象。

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外部性

(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概况。高等学校特殊学生的教育管理是目前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教育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高校扩招使得高校特殊学生群体问题日渐突出,其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尤为严峻。本文所指的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全日制学生。经济困难是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最主要问题,由经济问题导致的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心理压力往往会让经济困难学生自卑、孤僻,不仅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还制约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外部性分析。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外部性是指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行为对其本人以外的其他个人及组织产生的影响。经济困难学生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乐观,勇于直面生活的困难,自立自强型,另一类是备受经济困难压力,自卑孤僻,直接影响到学习和身心健康,脱离校园生活“主流圈”型。前一类经济困难学生的外部性主要是正外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自立自强的榜样,发挥榜样作用。(2)有利于营造积极进取的氛围,带动周围同学奋发进取,共同进步。(3)利于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困工作的开展,利于学校的教育管理。(4)前者往往会在兼顾学习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校内外兼职来增加自我收入,有助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后一类经济困难学生他们大多会因为自身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生活拮据,吃穿用度与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有很大差距,从而导致自卑心理。其外部性主要是负外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负面情绪会影响到周围同学,部分同学的积极性会受影响,严重者还会出现群体效应。(2)增加了老师及学校的工作,老师及学校除了要对其进行经济帮扶,还需要特别解决其学习压力、心理压力等其他方面的问题。(3)加重家庭负担。

三、建议措施

首先,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资困的正外部性。高校建立完善的资困体系是资困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以勤工助学为主导,“奖、贷、勤、补、免”五位一体,资助与育人紧密结合的资助体系,可以充分发挥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临时补助等的作用。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资助切实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减轻经济压力,有助于他们在校期间正常的学习生活。其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外部性。加强广大学生,特别是经济困难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自立自强、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提高心理素质,引导他们不向生活低头、不向困难弯腰,敢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除此之外,还要多给他们人文关怀,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其所需和真实想法,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开展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心怀感恩之心,乐观面对生活。再次,发挥自立自强学生的正外部性。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中充分挖掘自立自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作为典型进行宣传,引导广大贫困生学习。再次,发挥家庭的正外部性,减少家庭负外部性。加强与经济困难学生家长联系,将学校资困工作情况告知家长,汇报学生在校表现,让家长协助学校的教育管理,通过高效暖心的家校联动来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最后,减少经济困难学生负外部性。坏习惯、消极氛围较之好习惯、积极氛围更容易形成和发挥作用,因此要特别关注已经存在“恶性循环”的经济困难学生,减少其负外部性的影响,通过资助、谈心谈话、学习帮扶、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将其负外部性转变为正外部性。

参考文献:

9.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篇九

从学生组织的体制层面分析,在当前的实践中暴露出其局限性,调查显示,目前在高校学生组织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组织结构僵化,岗位职责不明晰,工作效率低下;缺乏合理健全的管理制度,对组织成员的出入口管理随意性较大;缺乏激励和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成员满意度低。

从学生组织骨干的现实情况看,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学生干部多有依赖思想,开会记笔记,会后落实笔记,做得多,想得少,思维上懒散,依赖于管理教师或辅导员的安排,许多学生组织培养的是会办事的能力,而不是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

2、学生组织承担了大量学生活动的组织、筹划、落实,因此占用了学生干部不少宝贵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学业受到不小的影响。在学生组织中,不少优秀的学生干部甚至因此失去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3、作为学生的自发性组织,其最主要的宗旨就是为同学服务,但是在实践中,很多组织成员缺乏这种意识,官本位思想很严重,不能真实反映学生中间的思想动态,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生命力。

针对当前学生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使学生组织良性发展。

一、明晰学生组织的职责定位

学生组织创建的基础就是有着明确的定位,学生组织既要是学校管理者的助手,又要是学生身边的朋友,因此开展工作不但需要执行力,更需要公信力。要提升学生组织的公信力,必须明确而深入地认识学生组织的职责定位。

学生组织是连接学校与学生的一条重要纽带,而并不是传达学校意图的扩音器。要勇于反映同学们的现状与要求,积极做好与学校的沟通,确实将学生的真实想法告知学校,以便学校及时发现工作中的欠缺与不足。

对于学校所制定的长期政策或即时的方案,学生组织应该积极响应。促进学校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要及时收集整理工作过程中学生们的反响及要求,总结归纳,向学校相关部门汇报。只有这样,才能既有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又维护了学生们的切身利益。

二、重塑学生组织的管理理念

学生组织的原动力多来源于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而产生的激励力量,高校学生组织应该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自我管理,通过这种身份的重新审视,使内外因素相互结合、相互激励,通过利用外部的资源来获取自身发展的机会同时,学生组织更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通过把关审批,问责结果的方式进行管理,以便减少对学生组织运行过程中的直接干预,从根本上实现学生组织的自我管理。

三、重构学生组织的结构

当前高校学生组织中的成员一一学生干部,从选拔到任命,包括工作的考评等都是由辅导员或管理教师来确定的,于是学生干部自然产生了对学校的某种依赖性,在反映具体问题的时候就会有所顾忌。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学生不把学生干部看做是自己的代表,学生干部便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并认为学生会是学校用来管理学生的工具;另一方面,学生干部因为自身的工作和评价都是由学校进行管理的,学生会干部对有些问题也不敢畅所欲言。此外,学生会的干部本身也缺乏直接向学校领导反映问题的渠道。针对此种情况,就要通过创建大学生联合会来重新构建学生组织。联合会是学生活动和社团的管理机构,总体负责学生组织,下设各种专门的委员会,成员由各个年级选出代表,并从中选出一位执行主席,每一年选举一次,所有同学都可以参加选举。联合会的建立保证了院系学生活动能够协调一致,且能够更加详细了解学生的情况;联合会还可以监督其他学生组织的活动情况,遇到问题予以协调解决。

四、激发学生组织的创新意识

高校学生组织的存在已有很长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是,长时间的简单延续致使很多工作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高校学生组织要想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也应该在己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寻找更广阔的发展道路。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学生组织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以创新的意识来加以指导,只有改革才能摒除存在的不足,只有创新才能保持学生组织旺盛的生命力。

10.事件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 篇十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的全新挑战。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全面比较分析。鉴于两者的的关系,提出把两种工作方法共同运用到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去,取长补短、携手并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工作各司其职、协同发展,互补、互动、互促,“两位一体”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工作

在中国现行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居于突出重要的位置,它突出强调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追求学生思想与社会主流价值的切合,强调思想的统一性。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单一地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已无法解决目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所面临的众多难题,相当部分的管理内容属于社会工作范畴,需要运用更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方法来解决。因此,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学生事务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如何能够准确把握两者关系,积极寻求两者之间一种合理、平衡的状态,充分发挥两种工作方法的长处,把两者更为有效地共同运用到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去,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工作各司其职、协同发展,互补、互动、互促,“两位一体”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新模式。

一、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安全稳定”,所以思想政治工作也就成为了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传统模式中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作方法。高校希望通过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来创建优良学风,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而思想政治工作是以政治教育为主要方式,依靠灌输式教育和规范式约束来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这种方式常常把学生的主观性和参与性给忽视了,不仅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更谈不上针对特殊群体的专业辅导与服务,个性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违背了学生事务管理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中得到个性化的发展,从而使其成为完整的人。

在中国现行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居于突出重要的位置。思想政治工作突出强调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追求学生思想与社会主流价值的切合,强调思想的统一性。国内很多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念是:不出事、求稳定。在此理念的引导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充当着大学生的高级保姆、警察、救火队员的角色。管理者的目的不是去激发学生的潜能,而是尽最大可能去管住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多元化需求,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目前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存在着思想政治工作泛化的倾向,其实,很多工作属于社会工作范畴。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之比较

1. 两者性质比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而学校社会工作的社会性更为突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以理服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社会工作则体现的是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并在当前社会认可的社会价值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1]学校社会工作是运用专业的理论、技能和工作方法为在校受困学生提供助人自助的专业性服务。

2. 两者工作对象比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在校的每一位学生,是对所有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学校社会工作的工作对象也是全体学生,但主要是针对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例如:适应大学生活有困难的新生、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情感上遇到困惑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交友有障碍的学生、与父母或老师关系紧张的学生、就业升学需要指导的学生等等。

3. 两者工作理念比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具有阶级性,因此它的实施主体往往持一种教化理念,希望通过意识形态的渗透、日常教育的引导,使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与社会主流意识相符合。而社会工作则注重人的权利、需求、人性的本质,以尊重和平等为前提,所以在高校社会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助人自助”理念,这些恰恰正与新时期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相契合。

4. 两者工作方法比较

11.事件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评估标准

一、建立大学生党员质量评估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

1.为培养和选拔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提供基础保障

大学生党员是党和国家未来事业的骨干,其培养水平、发展路径决定着我国能否完成社会主义各项任务,决定着、代表着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能否领导广大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梦想。

2.是我党面对复杂动荡国际环境下的当务之急

构建高校学生党员质量评估标准体系是“中国梦”引领下提高大学生党员选拔人才质量的重要依据。从1997年高校扩招,办学规模扩大开始,高校学生党员的数量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大学生党建工作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如何通过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和提升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二、高校基层党建评估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是指要将构建起来的一级、二级、三级评估体系指标对高校基层党建评估工作、师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导向作用。所以高校基层党建评估体系的构建一定要和高校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党建的职责与任务充分结合起来。

2.操作性原则

在制作评估体系指标时,一般要注意遵守Smart原则,特别是要注意可达成性即可操作性这一项。要将高校学生党员这一前提作为制作指标体系的根本,不能过大或过高提高要求,也不能太低或太空提要求,要坚持唯物辩证法。

三、高校基层党建评估体系一级指标

我们构建了五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性、党性修养、专业学习、模范作用。

四、高校基层党建评估体系二级指标

思想政治素质的二级指标为:对党认识正确;道德品性的二级指标:明确自身历史使命、形成正确的“三观”;党性修养的二级指标:良好的思想作风、理想信念坚定、良好的社会服务意识;专业学习的二级指标:知识技能、学习纪律;模范作用的二级指标:积极参加党组织建设、群众基础扎实。

五、高校基层党建评估体系三级指标(主要观测点)

对党认识正确的主要观测点:一是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二是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思想与行动上积极入党。三是时刻关心党的方针、路线,关心时事政治。

明确自身历史使命的主要观测点:一是自身目标应该符合大学生党员身份。二是认识21世纪的世界和中国。三是认清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

形成正确的“三观”的主要观测点:一是有明确的人生目的。二是能认清人生价值。三是有担当的人生责任。四是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良好的思想作风的主要观测点:一是艰苦奋斗,克己奉公。二是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三是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四是在活动和任务中,身先士卒、模范带头。

理想信念坚定的主要观测点:一是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政策导向。二是不发表歪曲党的形象的言论和做有损党员形象的事情。三是对那些破坏党的形象言行敢于制止。

良好的社会服务意识的主要观测点是:一是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是自觉遵守党纪校规。

知识技能的主要观测点是:一是专业知识优秀。二是对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有所认识和掌握。

学习纪律的主要观测点:一是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二是按时参加考试,严格遵守考试纪律。

积极参加党组织建设的主要观测点:一是关心党支部、党小组的党建活动。二是利用QQ、微信等平台发表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群众基础扎实的主要观测点是:在党员民主评议中,赞同率不低于85%。

参考文献:

[1]徐攀,王海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2).

[2]钟文晶.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求实,2006(11).

作者简介:肖雷,男(1983.3—),汉族,就职于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基层党建。

陈丽敏,女(1981.10—),汉族,就职于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教育。

秦秀红,女(1976.3—),汉族,就职于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党建。

王雨佳,女(1983.11—),汉族,就职于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教育。

注:本文系2015年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会课题《“中国梦”视角下构建高校学生党员质量评估标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GXDJ2015B103)研究成果。

12.事件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 篇十二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分制,学生教育管理

近年来, 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特别是“学分制”的改革更是成为焦点。高校在实施学分制改革后, 一系列的学生教育管理的变化也随之而来。学生教育管理是高校的常规工作之一, 其效果受到高校培养人才和进行社会服务能力的影响。目前高校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 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 使得教育质量下滑。而学生对学校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维权意识和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两者形成矛盾。如何应对学分制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成为我们的重大课题。

一、在学分制下, 传统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面临挑战

1.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传统思维。以前, 精英型的高等教育属于稀缺资源, 学生相对于学校来说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都是单向性的, 即学校制定了许多对学生的规章制度和要求。但通常学校的发展和各项工作主要都是体现国家计划的意志, 将国家的需求、主管部门的需求、学校的需求放在首位, 来自学生的合理意见或建议容易被忽略。传统学生教育管理的侧重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事务, 但却忽视了学生自身的需求, 较少关注和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现实状况。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 高等教育业已经不是精英型教育而是大众化教育, 加上学分制的推行, 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由于学生人数的增长和资源配置的有限性, 学校硬件、软件的投入不足或更新不及时, 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造成了越来越多学生的抱怨, 也使得教育质量下滑。由于学生的教育管理面大量多, 涉及的相关部门众多, 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 有些部门会处于自身利益考虑, 出现部门之间责任相互推诿, 办事效率低下。在日常教育管理中, 也有时出于自身管理的方便和管理成本的节约考虑, 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忽视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高全面高质量的服务。部分教职人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形势下, 为了自身的发展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到科研中去, 缺少了对学生的关爱与引导。

二、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提供了理论路径

公共管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 主要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为基础。它明确强调以公民的利益为本, 坚持市场化的竞争导向, 以其实现多元化为主体的管理模式。[1]在公共管理中, 要以公民为核心, 把实现公民最大化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目标。政府由统治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 逐步实现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的转变。[2]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学生至上”的服务意识。教育管理理论的运用是在大量吸收了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而其中最重要的人本教育管理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许多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正在由“专制”式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的民主教育模式演进,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了基本指导思想, 成为了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动力。[3]与此同时, 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日益复苏, 从“教师导向”向“学生导向”转变, 人本管理和服务管理的理念已经为广泛认同, 也逐渐成为高校构建新型管理模式的基本价值取向。

公共管理主张把公民作为顾客, 以顾客为导向, 在学分制下的学生教育管理也应该体现公共管理的人本精神,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学生至上”的服务意识, 充分体现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遵循“市场”的精神, 按照“顾客”的需求, 以学生的满意度和全面发展为标准, 结合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特点, 为学生提供更好、更科学、高效的“服务产品”。[4]

2.确立“有限责任”理念, 明确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掌舵”职能。公共管理理论中确立了政府有限责任, 提出“政府的管理职能应该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5]从目前我国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来看, 几乎囊括了除了教学之外的事务, 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党建、团学就业、评奖评优、贫困资助等, 都是学校统筹, 实行的是统一标准和运行模式, 学校成了负有全部责任的“划桨人”。在学分制下, 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更加复杂广泛, 地位职能更加重要。如果不加以明确范围和权责, 就有可能出现“越位”或“缺位”的现象。因此, 要根据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平衡好教育管理和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关系, 明确管理的内容, 明确职能职责, 提高效率, 做好“主舵手”。

三、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的现实路径

1.创建和谐的校园育人文化。在行内流行这样一句话:“三流的学校办学靠钱, 二流靠制度, 一流靠文化。”在高校, 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受教更为重要, 影响更深刻。校园的文化环境的具体表现包括了硬件的校园环境、建筑、科室、实验室、宿舍、设备、图书等, 也包括了软件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及校园生活等。[6]和谐的校园育人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对培养学生的德才兼备更具重要意义。知识群体作为高校的主体和客体, 高度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是他们的优点。在学分制下, 高校应充分发挥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真正发挥育人的功能。

2.健全条块结合的管理机制。学分制下的教育管理模式不能完全照搬过去的模式, 而是应该充分利用社区和班集体两大载体, 健全条块结合的管理机制。[7]

学分制实施后, 课程教学不像以往给指定的班级排课, 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选课来组成每个学期的教学单位, 教学班级每个学期都不同, 因此行政班级传统意义上的功能大大减弱。如果还将行政班级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阵地不太实际, 但这并不是否认传统行政班级发挥的作用, 毕竟它还是学生活动的主要组织单位, 而且在辅导员以及班干部之间仍然发挥重要的纽带及桥梁作用。学生的品德修养、班级的凝聚力都需要在健全的集体生活培养。只是在学分制下, 行政班集体不能像以往那样对待每个学生运用同一个标准尺度, 而是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归类分组管理。行政班级的作用弱化, 但学生社区将会逐渐成为学生活动的主阵地。学生事务可以将活动室、办公室设在学生社区, 学生事务者入驻学生社区并在社区办公, 比如一站式服务, 实现学生社区育人的功能。

3.提高学生教育管理者的专业化水平。学分制下, 以“顾客”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不同课程的任课老师, 教师得到学生的认可极为重要。另外, 学生工作队伍的工作幅度和工作压力也明显加大。学生自主性的扩大势必会导致学生工作队伍不确定性的加大, 以往粗放式的管理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高校应加快提升教育管理者专业化的步伐。由于学生的管理涉及方面较多, 涉及的专业知识包括心理咨询、职业指导、社会工作者、管理、思想教育等, 因此需要教育管理者与时俱进, 不断提升自我的水平, 才能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4.加大学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电子化程度。学分制下, 学生在呈现流动分散的特点, 这就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打造学生事务信息管理平台, 建立和完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将学生的相关信息录入, 包括家庭情况、勤工助学、心理状况、团学活动、就业指导等。运用网络信息平台有助于解决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化, 有利于学生信息共享, 实现高效办公。

四、结语

当前, 教育管理的传统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无论是价值理念、还是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上, 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分制环境下的要求了。本文借鉴公共管理在企业中的成功经验, 针对当前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的特点, 提出了新的对策。

参考文献

[1]黄健荣, 等.公共管理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28-29.

[2]孔昭林.实用公共事业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8:31-35.

[3]蒋远喜, 赵蕾.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 (16) :89-90.

[4]张跃聪.新公共管理视野下大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创新[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 :165-166.

[5]胡信川.浅析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J].科技视界, 2012, (24) :138-140.

[6]李洪波.学分制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2004:22-23.

上一篇:六年级优秀英语作文:I Like Study下一篇:商务礼仪知识竞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