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2024-10-16

对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8篇)

1.对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及生活习俗了解程度的调

查报告

【摘 要】本调研报告通过对XXXXX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就当代大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及生活习俗的了解程度进行了初探和机理分析,并就调研结果之改进提出了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了解程度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1)基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2)基于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文化形态,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发展史。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汉族文化与其他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各兄弟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葆有自己的民族个性,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显异彩。中华各民族虽然经历各异、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但随着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民族团结的加强、各民族的共同进步是必然的历史趋势。因此,繁荣各民族的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是各民族的时代任务,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更是我们这代青年人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二)研究意义。(1)法学视角。进行该项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对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权与文化活动权的明晰,寻找维护自身权利与少数民族权利的平衡点,树立保护和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2)心理学视角。进行该项研究的另一重要意义可定性为启发当代大学生通过控制心理认知与情感表示以达到更好的人际交往效果,可定量为促使当代大学生通过了解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方式增进人际关系的交往技巧。现具体阐释如下: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情感沟通、思想交流与相互施加影响等心理联系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方式,是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人际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手段或表现内容,是人与人之间合作与竞争的基本模型,也可以说是个体与周围人之间的一种心理与行为的沟通过程,它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一种实际活动。而在影响人际交往实际效果的因素中,邻近性与相似性均与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邻近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由于居处相邻,或者是由于工作和活动等空间距离上的邻近,彼此之间可以增加相互吸引的性质。邻近性的存在有助于建立与促进相互之间人际关系的发展。比如,在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他们往往会感到与自己居住在同一地区、同在一个学校学习的人,就比较容易认识和了解,感情上也容易接近。我们无法决定出生地的所在,但可以人为营造一种基于相似文化背景而产生的心理认同感,即在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的过程中适当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知识博取对方的良好印象,从而达到预期的交往目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则成语道出了相似性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作用。交往双方如果有较多类似的地方,那么相互之间的吸引就容易产生,同时也就会促进其人际关系的发展。相似性是指交往双方的年龄、性别、地位、职业观点、态度行为以及民族文化背景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点,大学生都喜欢同与自己有相似之处的人交往的原因有三:一是一般情况下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态度上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从而使内心获得一种稳定的感觉。二是交往的相似性是使大学生的预期目的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一个与自己相似或类似的团体中活动,阻力就比较小,活动也就容易进行;反之则相反。三是类似的东西常被作为一个同一体而感知,因此大学生往往通过建立相类似的团体以增强对外界的反应能力,从而保证反应的正确性。我们可充分利用相似性对人际关系构建、发展的积极影响,适度引导人际交往的趋向,力求形成一种内部阻力较小的整体性交往机制,进一步创设和谐的交往氛围。

(三)数学思维与方法。为对该问题进行定量分析,我们又对接受问卷调查的群体中的124人进行了后续访问,现将调查结果利用独立性检验的相关原理展示如下:

对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的了解程度高低与同少数民族同学人际关系的好坏符合分类变量的相关定义,是一对分类变量。

由此可列出2×2列联表如下:

同少数民族同学人际关系好 同少数民族同学人际关系坏 合计

对少数民族文化了解程度高 33 21 54

对少数民族文化了解程度低 27 43 70

合计 60 64 124

提出统计假设:

H0:假设“同少数民族同学人际关系的好坏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高低”无关

则可得

当统计假设 成立时,的概率约为2.5%,即有97.5%的把握认为“同少数民族同学人际关系的好坏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高低”有关。

(四)研究目的。进行该项研究旨在探究当代大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现状的了解情况,进而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在此方面有严重缺失的群体逐步过渡到常态化和标准化的水平。

(五)研究调查的内容和方法。(1)调查过程中获取信息的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等方法。调查对象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校大学生,主要在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船舶学院等学院发放了调查问卷。发放问卷共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5份。从其中随机抽出100份问卷进行分析。其中受访者籍贯所属东北36份,华北18份,华中29份,华东6份,华南6份,西北3份,西南3份。(2)调查报告的分析方法。本调查报告采用系统分析和具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是从调查对象对少数民族自然属性、宗教信仰、民族节日、农业经营方式、语言文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二、问卷调查及初步分析

(一)问卷结果。2012年10月至11月我们小组运用问卷调查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共印制300份调查问卷,主要发放对象为船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及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生。从中随机抽样抽取100份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如下:

(二)自然情况。(1)居住地。被调查者中有36人来自东北地区,有18人来自华北地区,有29人来自华中地区,有17人来自华东、西北及西南地区。(2)对少数民族风俗文化了解程度的自我评判。被调查者中认为自己对少数民族文化不了解的有34人,认为自己对少数民族文化有点了解的有48人,认为自己对少数民族文化比较了解的有15人,认为自己对少数民族文化非常了解的有3人。

(三)对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了解情况。(1)对少数民族自然属性的了解。当被问到:请问以下哪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52%的人认为是壮族,回答正确;48%的人认为是其他民族,回答错误。在回答错误的人中有23%的人认为满族人口最多,50%的人认为维吾尔族人口最多,27%的人认为苗族人口最多。(2)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了解。当被问到:请问以下哪些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有10%的人选择了哈萨克族、回族和维吾尔族三个选项,回答正确;有15%的人少选、漏选;有75%的人选择了错误答案“蒙古族”。(如图2)。当被问到:请问以下哪个教派不能饮食非清真食品?有45%的人选择了伊斯兰教,回答正确;有20%的人选择了基督教;有13%的人选择了印度教;有23%的人选择了佛教。(3)对少数民族节日的了解。当被问到:请问以下哪些节日是壮族的重要节日?有18%的人选择了端陇节和六郎节,回答正确;其余82%的人均选择了错误选项。当被问到:请问“古尔邦节”是以下哪个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有17%的人选择了哈萨克族,回答正确;有33%的人选择了蒙古族,有24%的人选择了满族,有26%的人选择了藏族。当被问到:“三月节”,又名“观音节”,是以下哪个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仅有8%的人选择了白族,回答正确;有40%的人选择了高山族;有13%的人选择了纳西族;有39%的人选择了羌族。(4)对少数民族农业经营方式的了解。当被问到:请问一下哪个少数民族是游牧民族?有72%的人选择了哈萨克族,回答正确;有14%的人选择了彝族;有8%的人选择了仡佬族;有6%的人选择了布依族。(5)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了解。当被问到:以下哪些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而非地方方言?有11%的人选择了哈萨克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回答正确;其余89%的回答者的答案中包含了回族或傣族,回答错误。(6)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了解?当被问到:请问中国有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有28%的人认为有5个,回答正确;有12%的人认为有3个;有54%的人认为有4个;有6%的人认为有7个。(7)对少数民族发展状况的了解。当被问到:请谈谈您对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少数民族聚集区的了解。

绝大多数人对这些地区并不了解,认为是神秘的地方。部分人认为新疆景色优美且人们能歌善舞,西藏则很落后,内蒙古是一片大草原。少数人则从政治角度和文化角度出发,认为这些地区少数民族集中分布,但经济落后,国家应该给予更多的援助;此外,这部分人还认为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最为绚丽的一面。仅有一部分人认为国家对这些地区的曝光率还是不够,致使其他地区的人不能很好的了解这些少数民族聚集区。

(四)基本结论。XXXXX大学在校大学生对于包括自然属性、宗教信仰、农业生产、语言文字、民族节日及发展状况在内的少数民族文化风俗常识的了解程度较低。除涉及少数民族农业经营方式的题目外,其余题目的正确率均不超过一半,有的题目甚至未超过10%。

这充分说明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校大学生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常识的匮乏:一方面能够反映出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校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能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渊源及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理解的不到位。

三、少数民族文化现状及其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后,我们不难看出,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在不断的衰退。如前所述,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种类型文化相互交织、激荡,思想文化领域的差异性、多变性特征明显增强,少数民族文化所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不少民族的文化出现了濒危化现象,甚至有些正面临着消亡的危机,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

(一)主流文化的冲击。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必然为之。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是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地追求他想得到的。然而,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却极易挑起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

(二)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可以实现,而家庭则会基于其属性作为首要环节出现在孩子的眼前。因此,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力的削弱将成为孩子离本民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四、建议与意见

(一)国家。号召当代大学生参与到全民创建精神文明的活动中去,努力培育民族文明风尚、建设和谐民族文化,促使其将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常识的了解和保护纳入到常规的认知体系中去。

(二)学校。(1)以多种形式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常识的宣传力度;(2)更多地开展涉及此方面的通识教育选修课。

(三)个人。要端正思想认识,脚踏实地,不尚空谈,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努力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更应该怀着保护本族文化的饱满热情参与到宣传工作中去。

作者简介:刘天(1991.11-),男,河北石家庄人,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方向)。

2.对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篇二

关键词:天葬,苯教,藏传佛教,拜火教

天葬是现今藏族地区人民选择得最多的一种葬仪。由于天葬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程序, 因此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探索。但是, 对于天葬的起源, 学界莫衷一是。大抵有这样几种观点:1, 印度来源说;2, 本土起源说;3, “原始天葬”发展为“人为天葬”说。根据上述三点, 汤惠生先生又将其归纳为两点:印度来源说和本土来源说。而霍巍先生通过考古研究又提出新的观点, 他认为“西藏天葬风俗最早可能是受到来自中亚古代民族 (尤其是古代伊朗) 葬俗的影响, 同时与“祆教” (亦称为“拜火教”) 之间, 也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霍先生的观点对我们的研究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但是历史真正的面貌究竟是怎样的, 仍然需要后来者继续探索。

尽管在起源问题上众说纷纭, 但是笔者认为宗教因素在西藏天葬习俗中有重大影响这一点是肯定的。那么, 涉及到哪些宗教?这些宗教又有什么独特的教义教规?这些教义教规具体又是怎样起作用的?这正是此文力求探索的问题。

一, 苯教

苯教是一种为现实、为今世服务的宗教, 是远古人类“泛神崇拜”的产物, 是“万物有灵”认识论的体现。苯教的思想理论及仪轨表现对藏民族传统习俗的形成, 影响极为深刻, 在许多传承至今的习俗文化上都可以看到或多或少的苯教文化的历史烙印。那么, 苯教对天葬的产生有什么影响呢?

1, 苯教“崇拜自然”的观念

苯教认为人们处处面临着的是“神山”、“圣水”, 轻易动不得, 一旦触动了山神、水神, 就有可能招致灭顶之灾。对此, 苯教的创始人辛饶米保规定:

他对所有认定存在的神都取了名, 如天神、战神、山神、地方神、财神、灶神、河神、风神、雷神……, 凡是与人类有直接联系、但人类又没有办法驾驭的自然现象, 他都当成神在主宰, 是属于一定范畴的神。

所以, 藏区人民不会轻易动山动土, 加之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不常厥所”, 便不会有深厚的乡土观念。天葬这种丧葬形式是这种思想的有力左证。

不仅如此, 辛饶还规范了给神供奉祭品的仪轨:

为使神高兴, 首先应向神祇奉献, 尤其是食物, 也可以献石头和树枝。因为石头和树枝是神居所需要的。对战神还要奉献箭等武器。家中奉献的祭品也规定了三种档次, 即高级祭品供奉祖先的灵魂;中级祭品, 供祭祀家里的神灵;低级祭品, 供祭祀死者和鬼魂。

可见, 苯教的自然崇拜促使苯教徒向自然奉献, 而把血肉之躯献给自然的天葬形式便不难理解了。

2, 苯教“万物有灵”及“灵魂不灭”的基本理论

苯教认为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精灵, 都有看得见的外形和看不见的灵魂。“而人类也一样, 人是肉体和灵魂的统一, 只有二者结合为一时, 人才会活着, 才有生命, 当二者分离时, 人即行死亡, 但只是躯体的死亡, 而不是灵魂的消亡。灵魂是不灭的, 是永久存在的, 只不过从躯体分离后到另一个世界罢了。”

苯教的这种观点深深在藏民头脑中根深蒂固, 甚至在今天也为广大藏区所接受, 可以说, 藏族人似乎对死亡并不那么在乎, 特别是对死后尸体的处理方面不那么严格、不那么规范和统一, 而是有较大的随意性, 即行葬方式多种多样,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行葬方式。

正因为“灵魂不灭”, 所以藏人把重心放在送葬和安魂上, 以便让死者灵魂毫无牵挂地上路, 顺利找到归宿。但是, 灵魂的归宿在哪里?苯教理论认为灵魂到达的是“希布域” (快乐世界) 或“九重天国”等。那么, 怎样才能到达“天国”呢?或者说乘什么才能到达呢?这就归结到具体的葬式上。天葬将尸体分给圣鹰享用, 圣鹰啄食了亡尸, 亡灵也就乘风、乘羽直达”天国”了。

3, 苯教的“三界说”

据《红史》记载, 苯教将世界分为三个区域:天、大地和地底, 每个区域都有两种生命存在。天上有神和神人, 地上有人和动物, 地底则住有饿鬼和魔鬼。三界如同佛教中的六道, 可以不断轮回。吐蕃的第一代赞普和他以后的六个赞普都是顺着天梯降到人间的天神之子, 并且都是在完成天神授意的人间事业之后, 又顺着天梯返回天上, 这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天墀七王”。可见天界是人人向往追求的界域, 但是今世生在中间的地上界, 如何才能到达梦寐以求的天界呢?苯教选择了“天葬”形式。在高远空旷的天葬台, 在神鹰的口腹, 在苍茫茫的天空, 有什么比这更接近天国呢?所以说天葬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未来不遗余力的追求。

二, 藏传佛教

佛教是印度创立的, 对藏区来说是典型的舶来品。佛苯长期斗争, 最终异域宗教获胜。获胜的佛教积极汲取苯教仪轨中的有益成份, 又不断融合藏区的风俗习惯, 这样便形成了雪域高原独特的宗教——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对当地天葬习俗有很大的影响。

1, 藏传佛教的“布施”

藏传佛教秉承佛教教义, 慈悲为怀, 全力施舍。在藏传佛教中, “布施”是信徒的标志之一, 它直接关系到信徒未来能否成佛得道, 而“布施”之中的最高境界是“施舍”。藏传佛教认为, 人死以后, 灵魂便离开肉体进入新的轮回, 而肉体便毫无用处。所以, 天葬将死尸喂鹰的行为又算是人身的最后一次“布施”, 施舍给其它生物也算是发挥其最后的价值。

著名的“舍身饲虎”“割肉贸鸽”的故事是藏传佛教“布施”精神的有力脚注, 而天葬可以说是一种最彻底的施舍。

2, 藏传佛教的“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

藏传佛教秉承佛教的“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观念。果报观念深深植根于藏区群众心里, 影响着藏民的日常行为。为了追求好的来世今生, 大家努力行善, 积累善因。而“因果报应”的实施是通过“六道轮回”来实现的。佛教将宇宙分为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 (是谓“三善道”) 、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是谓“三恶道”) 。一切生命都因功德的不同而不断在六道中轮回, 永无止境, 犹如车轮的旋转不停一样。这种“轮回转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 比起苯教的“三界说”来, 显得更加完整, 更加温和, 也更易被信众接受。

果报和轮回观念显然深切地影响了藏民的丧葬习俗。藏民选择的天葬形式当然渗透着这种思想。在天葬中, 天葬场上的秃鹫被藏传佛教徒认为是“空行母”的化身。“把自己的尸体解剖后喂给这些被誉为天堂使者的圣鹰, 在藏族人的眼中是一种无限的荣耀和高尚的施舍行为。并且认为把尸体喂给‘空行母’, 其灵魂就可以被它们带到天国, 享受天堂的生活。死者能否顺利升天, 则取决于‘空行母’对该尸体啄食的快慢和干净与否。如果尸体很快就被啄食干净, 就认为死者生前行善积德, 虔诚信佛, 其灵魂能顺利脱离肉体进入六道中的善道, 否则就认为死者生前行善不够, 虔诚不足, 无法超度, 会进入坏的轮回, 这对死者的灵魂是极大的不幸, 家人也会忧虑, 并想方设法使其解脱罪孽。”所以, 也可以说, 天葬正是通过人的最后的施舍继续积善, 以求得好的轮回。

3, 藏传佛教的中观思想

公元9世纪以后, 特别是阿底峡大师入藏以来, 中观学派诸大师的论著, 被一一译成藏文, 开始广泛地介绍给藏族僧侣学者。龙树的中观学说由此开始在藏区各教派中全面流传。

中观论为印度龙树菩萨造, 青目菩萨释。《中观论》全书主要内容是表达龙树“八不缘起”和“实相涅盘”的思想。这种思想在缘起之道的基础上, 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人的认识本性, 也就是从人的认识本性方面更加深刻地阐明般若性空的道理, 从而加深对空的更全面、更正确的认识。中观论认为, 不依五蕴而另立我者为颠倒妄念。人们所执着的这个‘我’, 实际上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的混合体, 五蕴支离后, 只剩灵魂。就如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混合而成, 五种元素离散之后, ‘宇宙’这个实体也不复存在。受此影响, 藏族地区各大寺院形成了超脱五蕴之躯, 闭门修行, 墓林中独身静坐七日之规。尸饲与鹫的这种天葬思想形态的也源于中观空间理论中的“人无我”, 断除“我执”之思想。

三, 拜火教

拜火教为中亚古代民族的一种宗教。公元前7——6世纪, 古代波斯人琐罗亚斯德创立琐罗亚斯德教, 即中国古籍中的“祆教”、“拜火教”, 该教派就实行严格的“天葬”制度。据拜火教的著名典籍《温迪达特》记载:举凡尸骸, 均被视为“不洁”, 切忌触及奉为圣洁的自然元素——土、水、火。“为了求得尸骸勿触及土、火和水, 玛兹达教徒 (按:即拜火教徒) 实行所谓‘天葬’, 即露置尸体, 任凭猛禽啄食, 为此, 特地建造一种圆塔式建筑, 称为‘达克玛’。‘达克玛’顶层呈凹状, 四周有阶台, 中央为井穴, 塔顶分三层, 以放置尸体 (外层置男尸, 中层置女尸, 内层置童尸) 有专营此事者, 将尸体移于其上, 均赤身露体, 任鹰隼啄尽尸肉, 骨殖则投入井穴。”这种塔式的藏所, 被拜火教徒称之为“寂寞塔”或“沉默的塔”, 实际上就是一种专门的“天葬台”。中亚与藏区相邻, 藏区的天葬与祆教的葬仪如此之近, 不可能没有渊源, 人类文明都是相通的, 所以, 笔者可以肯定拜火教之于藏区“天葬”有着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噶藏才旦, 藏传佛教文化概览[M], 甘肃民族出版社, 2002年版,

[2]闵文义, 天葬形成的宗教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甘肃社会科学[J]1993年第1期,

[3]姜子夫主编, 摩诃萨埵以身施虎品, 贤愚经 (卷1) [M], 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5年出版,

3.关于少数民族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篇三

姓名:罗植元

学号:201004020408

一、调查背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在各项政策的施行下,56个民族团结互助,走向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道路。而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各民族也许还有自己的传统年节,但在春节这几天必定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我的家乡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兴义市全市常住人口为78.40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37236人,占总人口的43.01%,主要为汉、布依、苗、彝、回等民族,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67669人,占21.39%。

二、调查目的

在春节这几天,各民族各显本领,各种节目丰富多彩。为了进一步了解兴义市少数民族春节习俗,拓宽我的视野,增进对少数民族习俗知识的了解。最终我决定做这一个项目。

三、调查方式

我采取的是小范围系统调查的方式,为了节约时间和调查成本。我调查了我所居住的万峰花园小区,共有60个单元楼,总计360户人家。其中有103户少数民族家庭,其中约40%少数民族家庭为布依族、31%为苗族、其余家庭为彝族、侗族等。在我的统计中,他们有42户回老家过年,17户去本地亲朋好友家,其余的均在自家过年。

四、调查结果

1.各民族年夜饭情况

提到春节,无论是哪个民族都会享用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每年农历除夕的最后一餐。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在此特别介绍一下我调查到几个少数民族家庭除夕夜的年夜饭情况。

侗族家庭平时喜好吃酸食,自古便有“侗不离酸”的说法,他们自己亦称:“三天不吃酸,走保打倒窜。”在侗家菜系中,带酸味的占半数以上,有“无菜不腌、无菜不酸”的说法。而厨师是侗族人尊敬的职业,吃年夜饭时人们还要向厨师敬酒,以表示对他的感谢。而且边敬酒还得有敬酒歌,有一首《谢厨歌》就是这样唱道:“厨师师傅常操心,睡半夜来起五更,坐了几多冷板凳,烧手烫脚费精神。扣肉堆成鲤鱼背,萝卜切成绣花针,内杂小炒加木耳,猪脚清炖拌香葱,蛋调面粉做酥肉,蜂糖小米做粉蒸。巧手办出十样锦,艺高算得第一名,吃在口里生百味,多谢厨师一片心。” 在一户我调查的土家族家庭时,得知土家族要提前一天过年,这个习俗被土家族称作过赶年,他们把年夜饭称为团年饭。据祖辈传下来,谁家年夜饭吃得越早,越能够在来年里吉祥如意,因此土家族有抢着先团年的习俗。所以这户人家正准备动身前往老家过年。

当然布依族是黔西南州的第一大少数民族,不得不提到布依族年夜饭的特别之处,他们一定要蒸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在布依族人家,糯米是绝对不可少的食材之一。“无糯不过节,无糯不成礼”是布依族的特色饮食文化。尤其是来自望谟县的布依族人还要整三色糯米饭,再放上腌制的香肠腊肉,真是色香味齐全啊!而吃饭之前要先在堂屋供老祖宗——摆一张大桌子,放八副碗筷,四碗盛酒,四碗盛饭。然后烧纸,烧香,年轻人要跪求老祖宗保佑。香火上要放十二个小“粑粑”,梨子、苹果之类。正如他们正月十五要给家族的坟上灯,清明只“挂靑”。吃猪头肉、猪脚。当然喝酒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啦,一首首动听的劝酒歌令人如痴如醉。2.少数民族闹春节

每逢春节到来,各民族都会在我市市中心举行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为我们带来赏心悦目的表演,同时也带来了吉祥和平安。下面是我了解到的几个文艺表演方式。

苗族群众过年时常常组队进行一种叫做板凳龙的体育活动。为了祈求平安吉利,玩板凳龙的常与武术队、戏队一起,有时为了“扫寨”,板凳龙舞遍整个村寨,祝各家各户人畜兴旺,风调雨顺逢凶化吉。板凳龙是一种特制的板凳,比大方桌用的长凳长一些,约四尺长,一尺八寸高,有木制龙头安在长条凳的一端,凳身缠上黄、红色纸条。板凳龙进行中周围鞭炮齐放,火花飞溅,这个表演绚丽多彩。如果是三人玩的板凳龙一人各执一端两条龙脚,一人执宝,按特定动作起舞;如果是五人玩的板凳龙四人各执一条龙脚,一人执宝,共同起舞,比三人玩的难度大些,要求四个人祝合协滴,或走、或跑、或蹲、或跳,动作一致才好看。锣鼓点子与玩板凳龙的动作节奏相照应,或快或慢,或缓或急,视玩龙情状而敲击。看着苗族小伙子精彩绝伦的表演,周围的观众更是拍手叫好。街上一片和谐景象。

在布依族人家的小院过节气氛也十分浓郁,每当铜鼓奏起时,男的一排,女的一排,歌词则随心而唱,打击者根据不同的情况奏出不同的调子,用节奏来表现喜怒哀乐。将铜鼓悬挂在大树下或堂屋中央,多数情况由寨长、族长等击鼓为乐。一方面是表达节日中欢快愉悦或喜庆丰收的热烈气氛;另一方面是教习本寨及家族年轻人演奏十二则。周围听到乐曲的游客或是邻居也是手拉手,围着一圈顺兴跳舞,轻快的节奏引领着我们快乐的情趣。3.少数民族春节禁忌

春节前后,布依族除了在准备充足的年货外,在腊月和正月的时候都会有许多禁忌,据传如果他们不遵守的话,就会对家中的人,事,物造成一定影响甚至是伤害。从腊月开始,家中就要保持和谐安静,特别是不能做很大动静的敲打,这样会被认为是干到祖先回家过年的路途。小孩们不能在这期间哭闹,这样也会认为是一种不吉利。布依族称之为“正月忌头,腊月忌尾”。并以此来寄予来年的平安顺利。在正月的时候,一般是大年初一到十五期间,加工房不能启动机器设备,强大的震动认为是对已逝人的不尊重。在大年初一这天,生活用水要存起来,不能往外倒,客厅和卧室垃圾不能扫,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意味着把这一年的财运都倒出去或是扫出去了。在正月十五以前,不能将洗好的衣服晾在院子里,要晾在院子以外的地方,如果晾了的话,今年下雨就下不到自己家的地方,几遍是邻居家那个地方下雨了,自己家院子这边都不会下雨。尽管听上去觉得有些太过牵强,但是出于尊重,我觉得他们这种传承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五、总结报告

4.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篇四

八(13)班 朱政彦

春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节日,是中华民族全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所以,她的风俗习惯也有很多,通过今年自己过的春节,我介绍一下自己家中习俗。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在春节来临之际,我和自己的家人一起,拆洗被单窗帘,清洗家中的器具,整理家中的用具,让家中的环境更加整洁美观。这一习俗让我感受到了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干干净净迎新年的欢乐祥和的气氛。这也寄托了劳动人民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真的很好。2,贴春联﹑“福”字。

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我们家爷爷奶奶在之前就买好了春联,在大年三十傍晚揭去旧的春联,换上的新的春联代替。在揭去旧春联的时候,我感到了新的一年已经就快到了。当然家家户户也要贴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在家中,我的一再要求下爷爷将福字倒过来贴,我很开心。3,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聚在一起,吃一顿年夜饭,随着日新月异,这顿年夜饭,有人也可以去饭店吃了,但是,奶奶早已准备了食材,今年就在家中吃了一顿美味的团圆饭。这顿饭有8道菜。我只是知道,这鱼和鸡的传说,鱼象征着年年有余,鸡象征着吉祥如意,这顿饭吃得格外香甜。看春节联欢晚会 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古有的习俗,但进入80年代后,由于电视的普及,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盛宴”,每年全球都有超过十亿人通过电视或者互联网收看春晚。一家人坐在沙发上看春晚,其乐融融呀。4,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百到几千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我今年也得到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的压岁钱。看着这红包,我感受到了家人对我的期望。5,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团坐在沙发上看春节联欢晚会,爷爷奶奶太累去休息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等到了0点,这时鞭炮声响彻云霄,让我心潮澎湃。6,拜年

新年的初一,我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给家人邻居拜年也是有规矩的,在大年初一,必须去爷爷奶奶家拜年,初二的时候则必须去外公外婆家拜年,只有到了初三和初四才能外出给街坊邻居家和朋友家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一句句祝福的话语在人们嘴边传送,我感到的新的一年的希望。

5.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篇五

“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元霄,这年才是过完了。那么我们追溯古人的“年步”,先来祭灶――

灶王爷可是年节敬奉的神明中最露脸的一尊,祭灶的风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对火、灶的感激、 崇敬之情的表达。在传说中,黄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后世流行的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长得象个美女。他有一个叫“卿忌”的夫人,有六个都叫“察洽”的女儿,还有好几位兵将。他除职掌灶火之外,还要考察人间的所作所为,上告天帝。人们还用酒糟、饴糖、粘糕等“贿赂”灶神,同时还喃喃祷祝,求他上天讲好话。这个风俗一直传到了今天,不过时间是在腊月二十四,祭食也简化成了“灶糖灶饼”,可是你要是留心的话,一定还会听到奶奶、妈妈在叮嘱灶王:上天说好话,不好的可别说……

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除夕夜的家是一个格外温馨甜蜜的空间,在历史上甚至连监中的犯人也释放回家团聚。全家人团坐桌前,开始了“团年”、“守岁”的进程。先是一餐“团年饭”饭后阖家团坐守岁。

此时小辈儿人向父祖家长行礼辞岁, 老人们则要分压岁钱。压岁钱也叫“押岁钱”“代岁钱”、“岁岁钱”,原是用来 厌胜驱邪、帮助小孩子过年的,后世则多借此表示亲情爱意。

团年饭后还要“消夜”,一家人吃着 点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细雨,静待天明,这便是守岁。另外除夕夜还有镜听、照田蚕、卖痴呆、打灰堆等习俗,以此来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愿新的一年小孩聪慧,万事如愿。

“乡村里过年,从腊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个半月的锣鼓声,这声音单调,却打动到咱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坎上。就在这时际,……发现迎春花开了。”

是的,迎春花开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古人将新正的前八天分别以六种动物和人、谷相称。正月一日为鸡日,即吉日。古人有用鸡辟邪之举,方法是杀鸡著门或贴画鸡于门。从元旦开始,人们开始忙着拜年贺节。拜年在汉代便已流行,群臣在正月正日这天进宫朝拜,君臣同乐。到了明清两代,官场拜年则发展成虚文的礼节,往往是“望门投刺”,不管认不认识。有诗为证: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1、除夕守岁

除夕之夜民间有守岁的习俗。《东京梦华录》第十卷《除夕》说:“士庶之家,围炉团座,达旦不寐,谓之守岁。”除夕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关于除夕守岁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日“守岁”。

隋唐时期,守岁之风极为盛行,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守岁诗。范成大在《卖痴呆词》中吟道:“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苏东坡也有诗云:“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除夕守岁的热闹景象跃然纸上。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现代守岁时,全家欢聚,开怀畅饮,同时还要举行一系列的娱乐活动,如老人给孩子讲故事猜灯谜,大家一起行酒令、打麻将、打扑克、观看电视节目,夜半时分还要煮饺子迎新年。

2、耍龙灯

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我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

耍龙灯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耍龙灯的主要道具是“龙”。龙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公供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璜,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

龙灯的耍法有多种,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冲云端,时而入海破浪。

3、接财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一一一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

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6.对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篇六

1.问卷设计及调研过程。为了全面掌握春节“黄金周”游客的行为特征, 问卷由两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游客基本信息, 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个人月收入、教育程度、职业等6个维度[本部分设计参照国家旅游局抽样调查时所采用的划分标准]。第二部分为游客行为调查, 设计若干问题和选择式答案用于游客勾选。调查问卷由来自各省市的学生带回家乡所在地发放, 问卷发放时间集中在2014年1月7日到2014年2月16日。共发出问卷400份, 回收319份, 回收率为79.75%, 其中有效问卷310份, 有效率为97.18%。需特别说明的是, 某些问卷存在游客漏填的现象, 在被遗漏的单个问题不影响其他问题有效分析的前提下, 这些问卷仍被视作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

2.研究对象基本信息。由表, 从性别上看, 女性略高于男性;从年龄层次上看, 样本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下, 其中21-30岁之间的样本比例最高;家庭婚姻状况呈两极分布特征, 主要是未婚和已婚有小孩两种情况;样本收入水平以2000元以下和3000-5000元之间收入水平的人群居多;在教育程度上, 大学本科学历比例最高, 其次是高中、大专和硕士学历;在职业构成上, 占比较高的前三名分别是学生群体、服务业、计算机相关行业, 积累占比达到64.31%。

二、春节“黄金周”游客旅游行为分析

1.游客旅游需求分析。本文对游客旅游需求的研究将从黄金周活动安排、出游天数、费用支出等3个方面展开。首先, 在活动安排上 (图1) , 选择宅在家里和回乡探亲的样本比例相对较高。可见春节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大型节日, 回家与亲人团聚仍是春节“黄金周”人们的主要活动形式。在路线的选择上, 选择国内短线游的样本最多, 其次是出国旅游和国内长线游。可见, 春节“黄金周”期间人们的出游路线以短线游为主, 这与曹灿明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 旅游和回家探亲存在相伴而生的关系。根据本次调研访谈发现, 回家探亲在很大程度上被看作是一种旅游行为, 而很多人回家后又与亲朋好友一起出游, 这又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因此, 对春节“黄金周”游客旅游行为的研究需和人们回家探亲访友的行为结合起来, 而此期间我国居民仍有强劲的旅游需求。

在春节“黄金周”出游天数的安排上 (图2) , 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较短的出游天数, 这与前文中得出的人们偏爱国内短线游这一结论是吻合的。而旅游活动中必然少不了相应的费用支出 (图3) ,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 人们愿意为旅游支付的价格 (每人) 主要集中在1000-3000元之间, 可见春节“黄金周”期间我国居民的旅游花费仍以中低消费为主。

2.游客出游方式分析。外出旅游必然涉及到出游方式的选择, 本文对游客出游方式的研究将从出游形式和出行交通工具等两方面展开, 通过对这两方面的分析, 揭示春节“黄金周”游客出游方式的特征。

从出游同行者的选择上看 (图4) , 选择家庭游的样本和选择与朋友结伴的样本比例较高, 可见春节期间人们的旅游活动更加注重亲情友情的巩固, 且以家庭游为主要出游形式。在自助游和跟团游的形式选择上, 更多的人倾向于自助游。可见相对于跟团游要受到时间、路线、住宿、交通工具等方面的限制和安排, 自助游具有灵活、自由、可控制等优点, 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在出游交通工具的选择上 (图5) , 选择火车的样本占总体比例最高, 显然, 火车作为陆运交通中常用的交通运输工具, 具有运载量大、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 成为人们出行最多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 私家车超过了汽车和飞机, 成为仅次于火车的第二大交通工具选择。究其原因, 一方面私家车便于游客游览, 具有方便灵活、省时高效的优点, 另一方面结合游客更加倾向于国内短线游这一现象, 私家车的优势将更加凸显。

3.游客认知评价分析。游客认知是影响人们旅游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 本文从游客偏好景点类型、出游考虑因素和未来的出游决定等3个方面对游客认知评价分析, 以期得出春节“黄金周”游客的主观感知及情感偏好特征。

根据图6, 春节“黄金周”游客偏好的景点类型依次为自然风光类、风土人情类、名胜古迹类。这说明在以家庭游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中, 人们较为注重对自然风光和文化历史风景的游览和欣赏。相比之下, 选择其他旅游形式的样本数非常少, 一方面是由于其与“春节”、“家庭游”等大背景契合度低, 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季节、气候条件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由于交通问题是当下讨论的热点, 本研究对黄金周期间游客遭遇的交通问题也进行了调查 (图7) , 游客出游过程中遭遇到拥堵情况的比例高达82.82%, 其中拥堵只有几分钟的占32.66%, 半个小时以上的有20.20%。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春节“黄金周”期间的交通拥堵现象, 拥堵时长以几分钟和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的情况居多。

那么拥挤的交通是否会对人们再次出游决策产生影响呢?调查数据显示 (图8) , 仅有26.94%的游客明确表示不会再选择黄金周期间出游, 而多数游客仍会或考虑会在未来同一时期出游。可见交通拥挤虽不利于出行, 但并非限制游客出行的决定性因素。实际上, 游客更多地接纳了交通拥挤的情况, 甚至将之作为旅游体验的一部分。此外, 人满为患的现象也正说明类似“黄金周”这样的全民休假制度是国民生活所必须的, 强劲的旅游需求将会导致“黄金周”旅游人数的增加而非下降。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春节“黄金周”游客的旅游行为特征。研究发现:春节“黄金周”期间, 旅游行为与回家团聚相伴而生, 游客旅游需求旺盛, 以中低消费为主的家庭游、短途游、自助游为主要形式;游客在黄金周的集中性出游导致了如交通拥挤、景区超载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但其并非影响人们在春节“黄金周”出游的决定性障碍因素。由于大众旅游需求的增加, 相关部门应考虑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春节“黄金周”期间游客的出行压力, 取消黄金周的措施并不可取。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研究春节“黄金周”期间游客的出游行为特征。研究结果显示: (1) 春节“黄金周”期间, 游客旅游需求旺盛, 且以中低消费为主的家庭游、短途游、自助游为主要形式。 (2) 黄金周制度中存在的交通问题并不阻碍居民旅游需求的释放, 类似于黄金周制度的全民休假有存在的必要。

关键词:春节“黄金周”,旅游需求,旅游行为,游客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曹灿明.新休假制度下城市居民旅游行为特征分析——以苏州市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 2009, 23 (7) :8-11.

[2]张瑜.来华北美游客旅游认知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6.

7.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篇七

而民间在此期间的各种习俗,可以说由大年初一直到初七都会有要求。要是真的全套做完也够烦的。

年初一:

一般是一家人团聚在家不出门,也不杀生,最好是吃斋,也不能扫地;

年初二:

大年初二叫作 开年 。习俗是要吃 开年 饭,这餐饭一般备有发菜、生菜、蚝豉、猪手,意在取其生财利 路。吃过开年饭后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回家时要携带礼品,这在中国很多地区是重要的习俗。为什么必须在初二(各地风俗不同,很多地方是初三)而不能初一呢?据说有以下的说法:(1)迷信观念认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说腊月28,有说29或30)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2)老祖宗如果看到家里有 外人 ,就不愿进家了;(3)已婚女人被认为是 外人 ;(4)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里过除夕、初一;(5)老祖宗享用供奉后,在初一(或初二)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儿就可以回家了。另外,民间传说嫁出去的女儿如果在大年初一归宁,会使娘家变穷。

年初三:

赤口日,当日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故赤口日亦称为 小年朝 。

根据民间习俗:赤口亦为 赤狗日 ,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传说中赤狗是 熛怒之神 ,会带来不吉,故此农历正月初三是凶日,不宜外出及宴客;另外, 赤 字含 赤贫 之意,外出冲犯赤狗会带来贫穷。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

传说初三晚是 老鼠娶亲 的日子,故当晚一般人都会提早睡觉,以免骚扰鼠辈亲事。当晚亦会有 老鼠分钱 的习俗,在家中角落洒盐、米、糕饼供鼠辈们享用,这些给老鼠的食物称为 米妆 ,寓意于新一年间与老鼠共享收成。

年初四:

接神 ,家中的神灵,自腊月二十四日上天述职,到年初四便返回各家各户。过午以后,接神仪式开始:上供牲醴,并烧纸钱、神马,燃放爆竹,让诸神归位。

年初五:

开祭财神,春节的热闹气氛到此为止。神前的所有贡品可以移开。但柑桔塔,要等到元宵佳节才拆下。屋内积存垃圾,今天可以清除。这样,原来生活步伐回复过来。大年初五亦是祭财神日子,各行业都准备五牲,祈求财神爷赐福。

年初六 :

启市,踏入年初六,一切回复正常,店铺开业,照常工作。过去可以燃放鞭炮时,店铺开门之前,每每都要 燃放鞭炮,其数量之多,持续时间之久,不亚於除夕境况。

年初七:

8.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篇八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少传统民俗渐渐淡化、被遗忘。为了全面了解我们的家乡—连云港的传统春节习俗,我们开展了此次春节习俗调查活动。

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研究:

1.查资料法。到网上查阅春节相关资料、查阅连云港民俗资料。

2.调查法和观察法。到海州区最具传统特色的民主路老街实地观察、调查,了解市民庆祝春节的习俗。

3.访谈法。同家里长辈交谈,了解他们小时候过年的传统习俗。

一、“年”的由来

关于“年”,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它是有一对触角,凶猛异常,长年深居深山,每到除夕才出来活动,吞食牲畜伤害人命的怪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便扶老携幼躲避起来,以避免“年”兽的伤害,百姓们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称作“年关”。后经仙人指点,人们知道“年”怕声响、怕火光、怕红色,从此以后,每逢除夕,家家贴对联、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清早,还要走亲访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从而形成了“过年”。学术界则认为“年”是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的活动。不管是民间传说的怪兽,还是殷商时期的祭祀,“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心中共同的“精神家园”。

二、连云港春节习俗

“祭灶”是“年”前掀起的第一轮高潮。“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流传极广、影响很大的习俗。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敕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灶火,护佑各家平安。每逢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这两天,家家户户都包“祭灶饼”做“祭灶糖”,人们在灶王爷面前摆上饴糖等物品,口中念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将旧的灶王爷画像揭下,放入灶中焚化,在此之前,还要在灶王爷的嘴上抹上糖,意为糊上灶王爷的嘴,上天专捡好听的说,同时还要燃鞭放炮送灶神,到了年三十再将灶王爷接回来。这段时间,作为一家之主的灶王爷不在位,社会上便诞生了一个行当———“小心火烛”———以街道、集镇、村庄为单位,聘请专人走街串巷敲锣,提醒人们防火防盗:“年根已到,防火防盗。小心火烛,门窗关好。水缸挑满,锅门扫扫……小狗汪汪,出来张张。小狗咬咬,出来瞧瞧。”每一遍的开头和结尾,都要喊一句“小心火烛”,因而得名。三十晚上,诸神归位,喊“小心火烛”的人也就结束了自己的工作,这时候各家都会给一些钱,干这些营生的都是穷人,今年是张三,明年就换做李四了。

扫尘,连云港人俗称“扫屋”,也是年前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扫尘一般在“祭灶”后进行,最迟不过腊月二十八、九,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扫尘日”,或是迎春日。因“灰”“晦”谐音,“尘”“陈”谐音,扫尘也就是“扫陈”了。寓意“除陈迎新”把一切“穷运”、“晦气”清扫出门。每到这一天,家中老少齐动手,将屋中物品搬出,清洗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蛛网,疏浚渠沟,处处洋溢着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现在住上单元房,不具备彻底大扫除的条件,但能干的家庭主妇不管工作多忙,也会抽空将床上的被褥换洗一新,家里收拾得利利索索。

除夕,连云港人俗称三十晚、年三十,到了这一天,过年的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天南地北的人不管多忙,车票多么难买,都想方设法要在年三十这天赶回家,大家团聚在一 起,吃一顿“年夜饭”。年三十这天的活动也是很多的———上年坟,祭祖,这是家家必做的事情。

贴春联也是重要的事情,春联不可乱贴:“春满乾坤福满门”贴在大门上;“寿同山岳永”是贴在老人门口的;“六畜兴旺”是贴在牲口棚上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斗大金元宝”、“抬头见喜”。春联一般是在年三十吃中饭前贴上。

连云港地处中国中东部,山海相拥,农耕文化与渔盐文化并重,反映在民俗上也是丰富多彩的。连云港地区的渔民每到新年便会在自家的渔船和院子内种上“摇钱树”,所谓“摇钱树”,便是从集市上买来的青竹子,船上的“摇钱树”分别绑在桅杆的最高处以及船头两侧,上系红绿两种颜色彩旗;院子里的“摇钱树”则种在自家门前,竹子的叶子越多,叶子越大,则意味着来年财源越旺盛。在种完“摇钱树”后,渔民还要祭海,猪头、鱼及活鸡是必不可少的,祭海的公鸡很有讲究,一定要通体全红不能有杂毛,特别忌讳不能有白毛,公鸡的尾巴一定要翘起来,且有漂亮均匀的分叉。整个祭海过程,大家多不说话,主要让各路神灵享受香火和供品,同时讲究“闷声大发财”。渔民的年夜饭充满了海洋特色,海蜇、对虾、整鱼……忙碌了一整年,人们尽情享受着大海的馈赠。

旧时三十晚上,没有电视,全家团坐在一起,烤着“元宝火”(用豆藤、高粱秆、芝麻秆等少烟吉祥之物做燃料),听家长讲故事,讲家训,讨论来年的种植安排和生活计划,回忆过去这一年生活中的种种趣事。现在看春晚则成了中国人年三十的“必修课”,全家人一边看电视,一边包饺子,一边说着生活工作中的种种事情……随着新年的到来,孩子们逐渐睡去,这时候家长则会在锅中放上豆腐、桂片糕、青葱等物,俗称压锅,寓意一年到头不空锅,有饭吃。豆腐谐音“都富”,桂片糕寓意步步高升,青葱则象征葱茏旺盛。有些讲究的人家还会将小孩的鞋子倒过来放,或是在窗口放几粒黄豆,或是插上桃枝,都是避免瘟神向屋中洒疹痘,祈求家人平安。除夕夜海州民间还有“望南天门”(祈求富贵)、“拦金马驹”(防止财气外露)、在孩子身上罩上筛子(祈求孩子平安)等习俗,压岁钱、新衣服那更是必不可少的。

大年初一凌晨寅卯时分,通宵不眠的家主,则在院内烧大香、烧天地皮纸、放鞭炮,祈求五谷丰登,全家平安,这一习俗叫做“发五更纸”。到了这一天,很多称呼和做法都变了,睡觉叫做纳福;饺子叫做弯弯顺;汤圆叫做元宝;饺子煮破了叫做挣了,越“挣”越多;不小心打破东西叫做“岁岁平安”;不动剪刀;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倒垃圾;不打小孩……人们在这一天相互拜年,如果大家之间有什么小矛盾、不愉快,趁着这个机会,便就此和解了。大年初一还有舞龙舞狮玩麒麟送财神等民俗活动,这是整个过年的最高潮。大年初二,海州人则要把出嫁的姑娘带回家过一天,俗称“带姑爷”;大年初三各家争着到井边挑“平安水”,祈求家人平安;大年初五是财神日子,讲究的人家则要吃汤圆(元宝),面条(钱串子),有很多商铺选在这一天开张;大年初七则是“人七日”,是人类的共同生日,人们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到了正月十五,伴随着漫天的礼花,满城的灯火,整个过年仪式也就告一段落了。

三、连云港民主路老街民俗探访

连云港市民主路文化街,即新浦老大街、民主路老街。过去通称“新浦街”,或称“新浦大街”,是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的发源地,是连云港市四条老街(海州古城、民主路文化街、连云港老街、南城六朝一条街)之一。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民主路商业兴隆,车水马龙,被当时的人们称作苏北的“小上海”。

民主老街入口

年味十足的老街

划旱船表演

舞狮表演

鼓乐表演

传统手工艺展示

糖画,既好看又好吃

草编手艺,栩栩如生

淮海戏表演,现场的观众那真是人山人海啊

结尾:

上一篇:怎样写更精彩的自荐信下一篇:经费申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