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阅读心得体会高中

2024-08-22

浮生六记阅读心得体会高中(9篇)

1.浮生六记阅读心得体会高中 篇一

对这本书早有耳闻,只是一直没有机会一睹为快。来到大学之后,闲暇时间较多,有幸借到此书,迫不及待品读。

此书是清代布衣文人沈复所著。他生于苏州书香世家,一生淡泊名利,以游幕为生。中年之后家庭频遭变故,与爱妻芸娘颠沛流离,历尽坎坷。又细化为浮生·初见,浮生·盟誓,浮生·贫乐,浮生·欢聚,浮生·飘零。本书是他与妻子在游历中的故事,三十年里,他走过许多地方,见过不同的人与物。书中对各地景物的细节描写有独到之处,如梦如幻,令人向往。更有他与妻子的爱情令人艳羡。此中也有诗人所写的诗句,朗朗上口。

此书是沈复的生活所记,可看出他的生活闲适,潇洒畅意,但也为了生计曾奔波于不同的地方,可看出:想要过肆意的生活,需要有金钱的支撑,同时也需要有赏景的心境,不然,在闲适的生活,若需要为生计奔波,也会让人疲惫不堪,失去生活的希望与激情。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不少的青年男女疲于奔命,同时身体也受到极大损伤,心里压力巨大,让人只能每天重复这无聊且无趣的一成不变的生活,实在过于残忍。不妨适当的放慢自己的节奏,享受旅途的美景,在休闲的周末静待时光流逝,触摸阳光,感受微风拂过自己的脸庞,感叹生命不息。

其实,人生的路上步履匆匆只会让你得不到想要的,适当的放慢脚步,享受生活,一切如此。安好。

2.浮生六记阅读心得体会高中 篇二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如何确定我们将要阅读的材料正是我们所需要而且是应该阅读的, 这就要根据标题、首句或首段, 对阅读材料进行预测, 然后确定有无必要继续阅读。预测是否准确, 可以通过阅读来加以检验, 而这种预测能力的培养, 却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我们在教授每一个单元的课文前, 往往要求学生根据标题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预测。这时学生们思维活跃, 思路开阔, 通过讨论, 激发他们对将要学习的课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讨论要广开言路, 让学生们畅所欲言, 以培养他们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在这一阶段, 我们还注意加入对本单元内容的背景知识介绍。这一教学环节是十分重要的, 在备课时要花费很多功夫, 用学生所学过的知识,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背景知识科学地、有趣地呈现出来。阅读文章时, 对所学文章要点, 教师提出要求, 学生阅读, 寻找答案、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教师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回答。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这样阅读时, 就能有的放矢, 既不浪费时间, 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 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 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 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 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 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不在阅读前单独教生词, 而在讨论和语境中呈现生词, 并借此检测或巩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变单讲语法知识为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的相结合, 变单纯讲语言结构为结构讲解和语言功能应用相结合。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的基础, 语言知识的运用促使交际能力的形成, 交际能力的提高又促进语言知识的巩固和发展。复述是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读过每篇文章后, 用自己的话去概括, 摘录其中的重点句子, 复述其内容。通过再次阅读使学生获得准确的篇章信息分布, 并检测学生能否迅速地找到某一具体信息, 对课文中的理解障碍 (如学生较陌生的信息, 语言难点) , 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排除。提前将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 要求根据提示进行自学, 每堂课开始, 要求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然后再由他们自己讨论解决。教师使用提问法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情境, 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材料中来, 引导他们整理、加工、联想, 进行创造性思考, 提高他们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提问时注意难易适度, 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使他们有话可谈;同时, 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内部动机,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中, 学生获得了交际所需的语言技能和相应的语言知识, 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指导学生理解字面上的意义, 还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的内涵, 理解作者从字里行间传达出的思想, 从而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及对所述事物的态度。除此之外, 比较不同体裁作品的特点, 介绍各种修辞手法, 都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学生进入高年级之后, 我们还把教学要求从理解提高到欣赏的高度, 特别是学习经典篇目和文学作品时, 指出文章的精华所在, 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朗读是有声的阅读, 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只有在深刻理解了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内涵之后, 才能读得流畅, 读得有感情。通过朗读, 进一步加深对所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 达到自我欣赏和感染他人的境界。因此, 我们要求学生早自习大声朗读课文, 课堂上也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机会, 遇到剧本、小说等课文, 我会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增强英语语感, 也使他们初步体会英语的音韵美、节奏美, 有利于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于特殊优美的文段或经典的语句, 我要求学生背诵, 让他们达到铭记在心, 出口成章的境界。

养成用英语思维来处理信息的习惯。阅读中通过对材料按意群、句子、语段的理解, 找出所需信息, 并且直接用英语进行处理。如果翻译成母语, 既浪费时间又由于翻译水平有限而使文章更难理解。正确的方法是:首先明确阅读本文的目的, 带着任务去阅读;对重点章节、字句重点理解, 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判断个别问句的含义;阅读时必附设理解性考查题, 避免随意性。阅读要有时间的限制, 限时阅读可以改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朗读或翻译的坏习惯。

3.高中生浮生六记沈复读书笔记 篇三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曾经提到过此书,说书中的女主人公“芸”是最可爱的女子。当时曾经觉得好奇,大概是读书不多,我能想到的书中可爱女子就《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傲慢与偏见》的伊丽莎白班奈特。而看完此书的前两章,“闺房记乐”和“闲情记趣”后对芸的可爱结论完全赞同,甚至畅想我要是男人也要娶个芸这么可爱的女子。

全书写描写芸可爱的趣事特别多,芸因为想去庙会看花灯,于是女扮男装称是三白的堂弟。正沾沾自喜,游遍庙会竟无人认出,突然偶遇一熟悉的女眷,芸竟直接上去打招呼,身子一侧,依在了夫人的肩膀上。夫人大惊,旁边的丫鬟怒曰“你是什么人,如此轻狂,不知法纪?”芸一看情况不妙,立刻脱掉帽子和鞋子,抬起脚丫给他们看,说:“我是女子啊。”旁人面面相觑,然后哄然大笑~

芸爱吃臭腐乳和卤瓜,三白笑她“狗没有胃所以才吃粪便,因为它不知臭”芸强行用筷子把卤瓜塞到三白嘴里说“我都做了很久的狗了,就委屈你尝试一下。”并一本正经地说“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芸喜欢在发间别上茉莉花做装饰,即美观又香气袭人,三白笑曰“这茉莉花的香味竟盖过了屋里佛手的香味。”芸说“佛手是香料中的君子,香味清醒脱俗,似有似无;茉莉则是香料中的小人,香味有点谄媚。”三白问“那你为何近小人而远君子乎?”芸笑着说“我笑君子喜爱小人啊?”

芸素来豁达不拘小节,一日与三白一起在桥下与船娘饮酒至深夜,次日朋友之妻告曰“听说你丈夫昨日在桥头与两妓女饮酒到深夜啊。”芸笑曰“确有此事,其中一个就是我。”

芸不仅可爱还是一个聪慧又有情趣的女子,对诗词歌赋也颇有天赋,年少就曾写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句子。三白从湖边拾得假山的石头,她亲自用石墨画上纹理,种上藤萝做成逼真的盆景,与三白一起畅想老来隐居于此山,在山的这头建上小屋,那头引入溪水。在乡下避暑的日子,芸利用豌豆花制成格子花架放在窗前,靓丽可爱,既能遮荫又不会挡住风和光线。因为家境不富裕,芸会裁衣还会刺绣补贴家用。三白爱喝酒,芸制成梅花盒,盒子呈梅花型,每格放一个白色的磁盘,磁盘里放些精致小菜。三白爱花艺盆栽,芸又建议花虽美但少了些灵动,夫妻两人又制作昆虫标本把昆虫固定于花叶上,使盆栽更加生动。芸还会制作莲花香片,把茶叶放入荷花的花苞中待次日荷花盛开取出茶叶,再用荷花上采集的露水烹茶,茶清香扑鼻。

4.浮生六记阅读心得体会高中 篇四

夫妻二人同亲戚扫墓山中,芸捡回一堆峦纹白石,拿回家,在宜兴长方盒中叠成一峰,若临水石矶状。自己着手种植白萍,石上植茑萝。到暮秋,岩间茑萝悬壁,水中白萍大放,好一幅“流水落花之间”,网络创富,却不见斧凿痕迹。

三白小酌,不喜多菜。她用二寸白磁碟六只,自制“梅花盒”。启盒视之,如菜装于花瓣中,一盒六色,二三良知可随便取食,食完再添。

书楼夏天太晒,芸用数根黑柱横竖搭错,旁边以旧布条裹缝。既可遮拦饰观,又不费钱。

三白和朋友于外观花,发愁饭菜冷热。芸心血来潮,从城中雇来馄饨担子,推来烹茶暖酒热饭。酒肴俱熟,坐地大嚼,各已陶然。众曰:“非夫人之力不迭此!”大笑而散。

瞧,好个秀外慧中的芸娘!她的聪慧贤淑说不尽啊!难怪林语堂先生竭力地夸奖陈芸,“集古今各代女子的贤达美德”,说她是“中国文学中最可恨的女人”。

5.浮生六记读书心得500字 篇五

书中内容主要有:一是闺房记乐。主要回忆与芸娘从小青梅竹马,婚后在一起的幸福生活;二是闲情偶寄。主要是文人的闲情雅趣,中间穿插与芸娘的生活细节;三是坎坷遭遇。主要是家庭变故,生活落魄,芸娘病逝。四是旅游快记。主要是描写曾经游玩过的山水风景。五是域外游记。主要是记到琉球国所见所闻;六是养生之道。

书中因主要是怀念发妻,故感情真挚,语言平淡朴实,但又深沉耐人寻味,人生的不幸遭遇、对芸娘的深切怀念,用简洁平淡的文字表达出来,寓浓情于简约,委婉而又深致。

6.浮生六记的文体溯源 篇六

一、继承晚明小品“离经叛道”的创作精神

经世致用、辅国安民的道德价值观, 文以载道、征圣宗经的文学功利观, 在晚明小品家那里遭到了鄙薄和拒绝。小品文有了特殊的目的, 即自娱和娱人, 历代不被正统文学看中的小品文在晚明具有了特有的审美价值——娱乐性。对娱乐性的认同, 使晚明作家们产生丰富的奇思妙想和浪漫情怀, 这种浪漫的情怀体现在小品文中就是追“情”逐“趣”。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晚明散文的审美追求把抒情性与真实性作为其最高原则, 表现为以文学审美眼光览物托胜, 抒写真性灵、真精神。如王思任的诙谐小品, 徐霞客的游记小品, 刘侗的方志小品, 张岱的笔记小品, 尽管内容各异, 但抒情性和真实性的表现特征是它们所共有的。沈复开篇就介绍了他创作《浮生六记》的初衷, 不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谕世人, 也不是为了惩恶扬善有益风化, 更不是炫耀个人功名业绩, 而是纯粹出于对人生的眷恋和回味, 记录每一个令他心醉心酸心痛的时刻。《红楼梦》里说:“纵有千年铁门槛, 终须一个土馒头”, 人们就是这样, 得意时意气风发忘却前尘后世, 失落时垂头丧气终究万事皆空, 主宰人们意识的左不过“成败兴亡”四个字, 将享受自然美景、艺术情趣作为人生价值的可谓凤毛麟角。沈复的“离经叛道”表现在对一些“逾矩”行为津津乐道且引以为豪。在封建时代女子应严守闺训, 不可在外抛头露面, 沈复却怂恿陈芸外出见识大千世界。在沈复的影响和引导下, 陈芸也逐渐抛弃繁文缛节, 显现真实性情。沈复摆脱世俗羁绊, 真真切切地享受人生过程, 与晚明小品一脉相承, 都具有“离经叛道”的创作精神。

二、继承了晚明小品“特立独行”的审美情趣

“文学最适合表现情趣, 情趣乃是文学的生命线, 情趣至则文至, 情趣不至则文不至, 这是晚明时期普遍张扬的思想潮流。”袁宏道认为:“世人但有孤僻, 终身不易, 便是明士”。张岱认为:“人无癖不可与交, 以其无精深也;人无疵不可与交, 以其无真气也。”“癖”“疵”其实就是那种不受世俗影响、没有世故之态的人格。无癖、无疵之人不可作为朋友交往, 因为他们没有个性, 缺少“真情”“真气”。个性推崇的观念贯穿于晚明小品作家们的写作实践中, 这一点在传记小品中表现尤为突出。袁宏道《徐文长传》、袁中道《李温陵传》和张岱《自为墓志铭》等作品所叙写的生平传记, 以事写人, 以人传事, 见出个性, 写出奇气, 间叙间议, 沉痛深刻。

《浮生六记》乃沈复自叙人生经历之作, 虽然不是刻意写人, 但妻子陈芸与他厮守半生, 且伉俪情深琴瑟和鸣, 自然而然成为书中主角。

传统观念认为, 一名贤妻应符合“妇言、妇德、妇容、妇工”四项要求。沈复爱慕陈芸却不以此为标准, 而是赞叹陈芸的才情, 怜爱陈芸的“情痴”, 欣赏陈芸的“书痴”, 她与众不同的、时刻闪烁性灵光芒的独特个性及对自由的热烈追求, 得到了沈复的钟爱, 而且“年愈久而情愈密”, 沈复夫妇生性浪漫多情, 具有叛逆精神, 追求自由幸福而又充满自然情趣的生活, 正是沈复对晚明小品“特立独行”审美情趣的回应。

三、继承了晚明小品“融俗于雅”的创作手法

首先, 在内容题材上, 晚明小品反映市民的现实生活和欲望, 表现市民的审美趣味和倾向, “渗透着晚明人特有的生活情调”, 具有浓郁的世俗性。《浮生六记》则表现平凡人的自我人生, 是小人物的生活际遇和生命感悟。在传统的载道古文里, 穿梭活跃的人物多为王公将相、显宦贵族。下层小人物介入少数作家的作品, 多系偶然, 如捕蛇者流泪于柳宗元面前, 卖油翁炫艺于欧阳修笔下。与之相反, 晚明小品描写对象十分广泛, 勾画出一副多姿多彩、活灵活现的人物画卷:上至帝王将相、达官权臣, 下至贩夫走卒、僧道仆妓, 无论贫富, 不分尊卑, 皆成为社会的主角。如张岱《陶庵梦忆·虎丘中秋夜》写道:土著流寓, 士夫眷属、女乐声妓、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童走卒之辈, 无不麟集。《浮生六记》展示的是清中叶苏州一个小康人家的普通生活, 所涉及的人物大都既无功名, 亦无声名, 更谈不上丰功伟绩。沈复的父亲是一个游幕师爷, 为一家老小的生计常年漂泊于外。沈复的妻子为其舅家表姐, 嫁与沈复后一直在家相夫教子, 夫唱妇随二十三年, 并无多少传奇故事。沈复的朋友多是以游幕、经商、卖字画为生, 或贫或富, 或情或痴, 亦无多少奇异之处。而正是这些随处可见的平凡人, 演绎了随处可见的人生际遇和世态炎凉, 因为其普遍性和深刻性而更易打动人心, 更具震撼的力量。《浮生六记》在题材的选择上与晚明小品是一脉相承的。

其次, 在语言上表现出追求通俗化的倾向, 是晚明小品与《浮生六记》的共通之处。晚明小品的作者在文中广泛地使用方言俗语和口语, 有很浓的市井气息, 而且通俗易懂。王思任《满井游记》:“语言嘈杂, 卖饮食者, 邀诃‘好火烧, 好酒, 好大饭, 好果子’”, “邀诃”“火烧”“大饭”“果子”都是当时当地的方言口语, 他的《游慧锡两山记》:“冤家, 直得一死”。在传统散文中简直无法想象, 那种近乎轻佻的市井之气仿佛扑面而来。《浮生六记》中文辞质朴自然, 从作者胸臆中自然流出, 因此行文明快率真, 极具生活气息, 读到妙处, 常引人会心一笑。俞平伯论《浮生六记》“无酸语、赘语、道学语”, 这是见道之言。如写自己童稚时喜欢在草丛嬉戏, “卵为蚯蚓所哈 (吴俗称阳曰卵) , 肿不能便, 捉鸭开口哈之, 婢妪偶释手, 鸭颠其颈作吞噬状, 惊而大哭, 传为语柄。”浅近俚俗, 妙趣横生, 读完不禁抚掌大笑。再如《闺房记乐》中写芸娘女扮男装和三白同游水仙庙“芸忽趋彼通款曲, 身一侧, 而不觉一按少妇之肩。旁有婢媪怒而起曰:‘何物狂生, 不法乃尔!’余欲为措词掩饰。芸见势恶, 即脱帽翘足示之曰:“我亦女子耳。”相与愕然, 转怒为欢。”文中“一侧”“一按”“怒而起”“脱帽翘足”等动作描写, 形象生动, 鲜明逼真, 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摘要:从继承晚明小品“离经叛道”的创作精神、继承了晚明小品“特立独行”的审美情趣、继承了晚明小品“融俗于雅”的创作手法三个方面, 对浮生六记的文体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浮生六记》,审美情趣,世俗性

参考文献

[1]尹恭弘.小品高潮与晚明文化[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1.7.

[2]张岱, 马兴荣.祁止祥癖[A].陶庵梦忆[M].北京:中华书局, 2008.80.

7.浮生六记阅读心得体会高中 篇七

意象是创作者通过感官接触事物, 经过加工, 创造, 从生活真实升华到艺术真实的形象。在文学翻译实践上, 尤其是意象的传译上, 译者应该注意保留原作中的空白与不定点, 尽量给译文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让读者自己去探索, 去发掘, 去体会原文的言外之意, 象外之象, 获得阅读的愉悦, 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原文审美属性。具体到翻译实践上, 笔者认为, 对于原作中的意象传译, 译者一般会采取直译, 变译, 省译等策略, 但是无论译者采取何种策略, 都应尽力保持原作品中意象的生动、形象的特点, 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审美价值。

二、《浮生六记》中的意象传译

《浮生六记》是清朝文人沈复所著的一部自传体文言散文。该书原有六记, 故所谓“六记”, 不幸后两部流失, 尚存前四记, 即闺房记乐, 闲情记趣, 坎坷记愁与浪游记快。全书笔调优雅, 简洁生动, 描述了作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括他的爱情婚姻生活, 人生经历, 家庭变故, 闲情逸趣, 以及山水游记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代文人的独特人生态度, 价值观念, 性格气质, 生活艺术, 文评艺评和美学情趣, 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品位。俞平伯先生将浮生六记誉为“一块纯美的水晶, 只见明莹, 不见衬露的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 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该书除了被翻译成英语外, 还先后被翻译成日文, 德文, 法文, 意大利文和捷克文等。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名著, 沈复笔下的《浮生六记》充满了生动、丰富的意象。

目前, 《浮生六记》有三个英译本。分别为林语堂译本 (以下简称译者一) , Shirley M. Black译本 (以下简称译者二) 和 Leonard Pratt与 Chiang Su-bui合作翻译的译本 (以下简称译者三) 。本文将以原作中描绘的意象为研究对象, 通过比较分析三个译本对其的处理策略, 进而探讨文学作品中意象的翻译问题, 基于此, 笔者希望能够为文学翻译中的意象传译提供某些参考与借鉴。

1.在文学翻译中, 有些意象可以进行直接移植, 不做变动, 保持原作的风貌。这种情况当然是最理想的, 也是译者最愿意看到。但是其前提是, 此类意象能够为中西方读者理解与欣赏。

【例如】是夜月色颇佳, 俯视河中, 波光如练, 轻罗小扇, 并坐水窗, 仰见飞云过天, 变态万状。

译者一:That night, the moon was shining beautifully and when I looked down at the creek, the ripples shone like silvery chains. We were wearing light silk dresses and sitting together with a small fan in our hands, before the window overlooking the creek. Looking up at the sky, we saw the cloudssailing through the heavens, changing at every moment into a myriad forms, …

译者二:Brilliant moonlight had silvered the quiet garden as I watched the shining satin ripples of the stream. The night was very hot. We were sitting before the water-window, dressed in light silk gowns, fanning ourselves languidly with little gauze fans, looking first at the water below us, then at the ever-changing shapes of the scudding cloudsin the skies overhead.

译者三:That night the moonlight was very lovely, and as it was reflected in the streamit turned the ripples of the water as white as silk. We sat together near the water wearing light robes and fanned ourselves gently as we looked up at the clouds flying across the skyand changing into ten thousand shapes.

此处, 沈复记叙了他与妻子七夕夜欣赏夜色的情景。作者笔调清雅, 通过“月色”, “波光”, “飞云”等意象, 勾勒了一幅美丽、宁静、皎洁的夜色图画。对于这些自然景观, 中外读者都有类似的经历, 完全可以直接移植。我们看到, 三位译者虽然措辞有所不同, 但都较好地再现了原文中的意象。

2.由于中西方在文化、认知和审美上存在着差异, 有些意象若是从汉语中直接移植到英语中, 有时候不能实现其应有的审美价值, 这时候, 就要求译者在传译时采取些补救措施, 如补译, 为译文读者的理解、欣赏提供一些提示, 努力帮助译文读者构建与原文中相似的意象, 尽量再现原文意象的审美功能。

【例如】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 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 令人可爱。

译者一:“…but Li Po’s poems have the wayward charm of a nymph. His lines come naturally like dropping petals and flowing waters, and are so much lovelier for their spontaneity.”

译者二:“…but Li’s poems have the lyric charm of fairy maidens. He seems to write as naturally as petals fall and waters flow. That is why I love him.”

译者三::“But Li Pai’s poetry flows like a flower tossed into a stream. It’s enchanting.”

在汉语中, “落花流水”一般用来指暮春景色衰败, 而在此处, 用来形容李白诗句的自然、洒脱、清新流畅的气概。如果直接移植, 如译者三直译为“flows like a flower tossed into a stream”, 势必会让译文读者迷惑难解, 因而无法再现这一意象的审美价值;而另两位译者分别采取了一定的补译措施, 尤其是译者一增添了“naturally”和 “spontaneity”两词, 为这一意象在译文中被接受与欣赏做了较好地铺垫。

3.有时候, 由于两种语言在文化和审美上的差异, 原文中的意象无法在译文中再现或传递。这时候, 出于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的考虑, 译者常常会使用一些相近的或类似的意象进行替代。虽然这种策略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还是部分实现了原作的审美价值。

【例如】芸回眸微笑, 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 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者一:Yun looked back at me with a smile and our souls were carried away in a mist of passion. Then we went to bed, when all too soon the dawn came.

译者二: Yuen’s eyes smiled into mine, and in that moment our souls were closely bound with the silken strands of love; our quivering bodies knew the intensity of desire. So, at last, I led her to the bed, nor were we aware when dawn began to whiten the horizon.

译者三:She answered with a bewitching smile that made me feel a love so endless it shook my soul. I held her close as I parted the curtains and led her into bed. We never noticed what time the sun rose in the morning.

在汉语中, “一缕情丝”用以比喻男女间相互爱悦的感情牵连。原文作者以这一意象来表他与妻子间的相互爱慕之情。三个译本中, 译者一以“a mist of passion”;译者二基本是照直移植, 而且进行了过渡的具体化, 如文中“our quivering bodies knew the intensity of desire”之句;而译者三翻译时放弃了这一意象。由于中西方在认知上的差异, 若是直接翻译, 当然难以被接受;而译者一创造性使用类似的意象来替代, 在很多程度上补救了译文的审美价值。

4.有些意象, 由于深深根植于汉语文化, 既不能直译, 又不易在译入语中找到对应的意象来替代, 具有很强的抗译性。在翻译实践中, 不得不完全舍弃原文所表现的意象, 只能翻译它所代表的意义。

【例如】一灯如豆, 罗帐低垂, 弓影杯蛇, 惊神未定。

译者一:The light of a rapeseed oil lamp was then burning as small as a pea, and the edges of the bed curtain hung low in the twilight, and we were shaking all over.

译者二: …where the gauze curtains hung motionless and the lamp-flame had shrunk to the size of a pea. Like the frightened man in the old story, ‘seeing the bow’s reflection as a snake’s shadow in wine-cup’, I nervously raised the lamp-wick and crept behind the curtains of the bed.

译者三:The flame in the lamp was as small as a bean, and the curtains around the bed cast shadows that writhed like snakes. We were still frightened.

在此作者运用了几个意象, 描绘了一幅惊魂未定的场面。其中, “弓影杯蛇”源自典故, 对于熟悉本族文化的中国读者, 意象生动, 意义不言自明。而要把这一具有独特文化的意象传递到译入语中, 实现其审美功能, 确实无法做到。因此, 译者一完全舍弃了这一意象。虽然译者二通过文内阐释的形式, 企图移植这一意象, 但是这一做法, 无形中破坏了原文的连贯性;译者三结合语境, 对这一意象做出了创造性的翻译, 但是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沈复.浮生六记.

[2]俞平伯.重刊《浮生六记》序.

[3]Lin, Yutang.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9.1-33.

[4]Shirley M.Black.Chapters from a Floating Life[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9-22.

8.浮生六记阅读心得体会高中 篇八

关键词:林语堂,《浮生六记》,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产物,审美批判原则

“两脚踏中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 艺术造诣高超, 文化修养非凡, 闻名海内外。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和幽默大师, 其中英文作品曾被译为多种文字在各国出版, 影响巨大。也正是因为他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中英文语言的娴熟掌握, 令他有能力在中英文两种语言世界自由驰骋、游刃有余, 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而才有了《英译浮生六记》、《英译老残游记及其他》和《英译庄子》等翻译名篇的问世。遗憾的是, 他鲜有翻译方面的专著或专题论文,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失去作为一位大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的资格。恰恰相反,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他的译作, 尤其是《英译浮生六记》, 我们将发现其译作的字里行间蕴涵他本人翻译思想的精华, 涉及翻译美学的内容, 包括对翻译审美客体 (原作) 、审美主体 (译者) 、审美产物 (译作) 和审美评判原则 (翻译批评标准) 的独到见解, 对于今天的译论建设仍具有很大的启示借鉴意义。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的一篇题材广泛的自传, 原来六记中的《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已经缺失, 所以现只存四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和《浪游记快》。原文作者思想开明, 反对礼教, 文笔清新典雅, 读来趣味横生, 其中记载婚姻爱情生活、家庭变故、闲情意趣、山水游记等, 内容丰富, 展示了两百多年前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意趣。林语堂感动于书中妻子陈芸率真恬淡的天性和热爱艺术生活的精神, 将其译成英文, 且十易其稿, “使世人略知中国一对夫妇之恬淡可爱生活”。[1]

那么林语堂又是如何在翻译《浮生六记》的过程中体现其翻译美学的原则呢?让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

1 注重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融洽

在《浮生六记》英译的个案中, 审美客体毫无疑问应该是沈复所著的中文原作, 而审美客体则为译者林语堂。好的翻译应使译者完美把握原作的风格神韵, 再在译作当中较好地还原出来, 做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恰到好处的融合。[2]

从大处看, 林语堂在选择做《浮生六记》的翻译时就曾有过缜密的思考, 促成他选此文本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原作的风格神韵, 从思想内容到“内外体裁”, 都与他本人气质性格、人生态度极其吻合。沈复的这部小说颇具“性灵”作品之风格, 体现了作者与文中人物的自然天性和本真心灵, 反映了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熏陶下中国知识分子历经人生磨难仍热爱自然追求真美的高尚情操。众所周知, 林语堂本人追求闲适、自然, 崇尚本真、近情。他认为“闲适产生自一种经过了文学的熏陶和哲学的认可的气质”[1]。更何况他欣赏的是道家哲学, 寻求庄子“思之无涯, 言之滑稽, 心灵无羁绊”的境界。可见, 他的处事之道与《浮生六记》中主人公的人生态度不谋而合, 原作中沈复与陈芸尽享艺术之美的恬淡而有情趣的生活, 正可谓林语堂艺术生活主张的最佳样板。[3]难怪“素好《浮生六记》”的林氏要“发愿将其译成英文”了。

从选材上注重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融洽是做出好译文的先决条件, 但不可否认, 翻译时尽心尽责传达审美客体的文风, 使审美主体与客体在译作中达到和谐的统一, 这是决定译文质量高下的关键。林语堂翻译时特别注意对原文体裁的区别对待。他曾指出“体裁有外的, 有内的”, 外的体裁问题, 就是如句之长短繁简及诗之体格等;内的体裁, 就是作者之风度文体, 与作者个性直接有关的, 如理想、悲观、乐观、幽默、轻世等。他的这种认识对指导他本人翻译《浮生六记》有着极大的意义。事实上, 内外体裁之间联系紧密, 内体裁关系到原作总体的精神风致, 概括而抽象;外体裁涉及文中不同文体、语域, 细致而具体。前者决定了后者的运用, 后者体现了前者。林语堂充分把握两者的关系, 翻译时特别留意不同文体的处理, 恰到好处地运用英文中对应的文体再现了原文的意象。最典型的例子是他对原文中诗词的翻译。众所周知, 无论中文诗词还是西方的诗歌, 都属最富艺术性的文学, 也是文学翻译中的难中之难。尤其汉语中的诗词楹联音韵节奏工整, 形式优美。请看下例:

“何时黄鹤重来, 且共倒金樽, 浇洲渚千年芳草。

但见白云飞去, 更谁吹玉笛, 落江城五月美化?”

When the yellow stork comes again,

let’s together empty the golden goblet,

pouring wine-offering

over the thousand-year green meadow

on the isle.

Just look at the white clouds sailing off,

and who will play the jade flute,

sending its melodies

down the fifth-moon plum-blossoms

in the city?[3]

原文是游客题于武昌黄鹤楼壁间的一幅楹联, 上联与下联字字相扣, 对仗工整。但因为英汉语在语法、意象表达等方面的差异, 这一楹对具有很大的抗译性。林语堂巧妙应对, 将译文两节文字作对称梯形排列, 字数和行数虽有所调整, 但上下联各处理成五行, 相应诗行间字数大体相等, 且动词对动词, 分词短语对分词短语, 介词结构对介词结构。如此译文总体上对仗工稳, 又饶有余韵, 使人感到译得恰到好处。形式美也用另一种方式进行了再现, 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原作的效果。由此可见林氏对特殊文体翻译的良苦用心。这点在其译文中风格的传达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翻译审美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妥善处理

审美主体翻译时不仅受制于审美客体的可译性, 如上文所提到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气质神韵上的融合, 同时也往往受限于双语的文化差异。要消除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上的困难, 译者不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和知识水平, 更应擅长对不同文化中美的表现, 并在审美翻译过程, 即“理解-转化-加工-再现”过程中, 妥善处理中英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4]《浮生六记》是一部文化含量很高的文学作品, 从社会制度、家庭伦理到风俗民情、审美价值等都有所涉及。林语堂凭着他扎实的双语功底和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刻理解, 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或用归化, 或用异化, 适当传译了原文的文化因素, 使译语读者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所了解,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更是为现在的译员们处理文化问题提供了优秀的范例。[5]

汉语中有些文化特色词, 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的派生联想意义。译者若要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 在译成英文时往往采用异化的方式, 让外国读者也能领略中华文化的风采。林语堂在处理《浮生六记》中不少中国特有的文化词汇时即采用了这种方法。如“七夕” (The seventh night of the seventh month is the only day in the year when the pair of heavenly lovers, the Cowherd and the Spinster, are allowed to meet each other across the Milky Way) 、“折桂催花” (a game with a twig of cassia, similar to“Going to Jerusalem.”A twig of cassia blossoms was passed round from hand to hand as long as the beat of the drum continued.The one found with the twig in his hand when the drum stopped beating was required to drink.) 、“马褂” (makua) 、“馄饨” (wonton) [3], 前两者加以脚注, 后两者是音译, 有效地传达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事物形象, 令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耳目一新。

当然, 汉民族也有很擅长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描写某个事物, 说明一定的道理, 包括比喻、习语、俗语和典故等, 同样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在翻译这类句子时, 由于老外不熟悉中国的一些成语典故的来源, 难以领会其中的奥妙, 若是直译, 难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林语堂在处理这种句子时, 多用归化, 即用英语人士耳熟能详的英语习语来阐释,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举个例子:

“循台而西, 有石形如馒头”

On the west of the terrace, there was a huge rock shaped like a monk’s scalp[3]

我们知道国外对馒头恐怕并不熟悉, 更无从知晓其形状, 因而林语堂巧妙地把它译为“a monk’s scalp” (“和尚的头皮”) , 虽然形式上中英文并非完全对等, 但他译的英文晓畅易懂, 完全达到了共喻的效果。

另外, 中国有不少自己特有的时间和度量衡单位, 如中国古代以皇帝年号和天干地支纪年, 月份以阴历计算, 为了便于译文读者理解, 林语堂大多换算成公历, 或添加注释予以说明。古代中国以“漏”计时, 以“鼓”报时, 来表示时间, 如二鼓, 译文中就做了相应变通, 译成“ten o’clock at night”[3]。此外, 书中多处用到“尺、寸、里、亩”等中国计量单位, 林语堂代以英式计量单位“foot, inch, mile, acre”等, 这都是经过了林氏的理解和消化, 进行了转化和加工的结果。而种种转化和加工的结果最大限度上消除了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 再现了原文的美。

3 使审美产物合乎自己提出的审美批判原则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奉献译品, 即审美产物。[6]那么, 译品应该达到什么水平才算是合格或是优秀呢?林语堂曾提出过著名的三条翻译审美批判标准, 即忠实、通顺和美。忠实通顺自不必说, 多少年来被奉为翻译界的金科玉律, 其重要性不必赘述。而“美”的标准可谓是中国译论里美学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这一点, 林语堂曾说过“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当作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 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 使翻译成为美术的一种。”[7]“译艺术文最重要的, 就是应以原文之风格与其内容并重。”“文章之美, 不在质而在体。体之问题及艺术之中心问题。”[8]足见林氏对译作中的文采及文风传达的重视。《浮生六记》的翻译就很好地检验了他的三条翻译审美批判原则, 尤其是“美”的标准。请看以下例子:

“兽云吞落日, 弓月弹流星”

Beast-clouds swallow the sinking sun,

And the bow-moon shoots the falling stars.[3]

短短两句诗行中, [s]音和与之相近的[dz]音、[ts]音和[z]音共有八个, 林氏运用头韵等语音修辞, 使英文诗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充分再现了原文的音韵美。同时, 他保留了原文的意象, 如“兽云、落日、弓月、流星”, 如此音美意美的翻译, 堪称一门真正的“美化之艺术”。

为了达到美的标准, 林语堂也很注重文体文风的传译, 这点在第一部分已有提到, 所以在这儿就不再重复了。

在全世界各国传统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 重读林语堂的经典译作《浮生六记》, 并从翻译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他的翻译思想, 不难看出这位大师在译介和文化传播上成绩卓越, 影响深远。同样重要的是, 他的翻译思想在涉及翻译美学的四个主要领域的精辟见解, 是指导我们青年学者做翻译的诤言, 更为我国的译论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发方向。

参考文献

[1]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3]沈复 (清) .浮生六记[Z].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Tr.林语堂.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5]郭著章.翻译名家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6]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7]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9.浮生六记阅读心得体会高中 篇九

译者作为翻译主体, 为实现其翻译目的总是会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即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性的发挥, 而译者的文化取向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翻译文本和策略的选择以及其翻译思想。译者的价值观、文化观、审美观等个人因素会始终影响到翻译文本的选择。作为文化交流活动的翻译必然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 受制于主流文化发展的需求。译者是文化语境的产物, 译者的翻译态度、翻译思想和翻译文本的选择等都会受到译者所处时代及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格局的影响。而且据操纵派翻译观认为翻译就是译者在译入语国家的而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操纵下所进行的一种改写活动。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分析, 赞助人、主流意识形态及诗学都是译者进行翻译活动所处的外在客观环境及条件的制约, 体现了译者的受动性。译者作为翻译翻译主体, 除了受动性一面外, 还有其能动性的一面, 两者不可割裂。

林语堂的翻译始自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当时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浪潮, 林语堂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 译介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他的英文写作和英译中国经典著作也深深地受制于其“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观念的影响。林语堂的写作和翻译中心转向了“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 在以后的30年里他主要用英语进行创作, 而翻译也以汉译英为主。《浮生六记》中沈复所描述的是闲适的田园生活, 这恰好与西方读者的生活期待视野相契合。英译《浮生六记》把中国人的情感、思想以及生活传给西方读者, 让他们能够了解和欣赏, 并以此宣扬中国人旷怀达观的人生哲学和闲淡舒适的东方情调。

在译作中能体现译者的文化意识, 对原作的理解阐释, 译者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沈复以简洁朴实的笔调追忆了他与妻子曾经有过的恬淡生活, 反映了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文人虽然穷困潦倒、历经磨折却仍然热爱自然、追求真美的旷达胸怀。林语堂也为这对伉俪的最悲惨同时又是最活泼快乐的生活而深受感动, 将其译为英文。《浮生六记》所描述的人生观与林语堂的人生哲学也不谋而合。因为他崇尚自然, 呼唤简朴的生活。促使林语堂选译《浮生六记》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文中沈复的妻子陈芸。林氏在《浮生六记》译者序的第一句就写道:“芸, 我想, 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这激起了他想要将这一传统的中国女性展现在西方读者面前的强烈愿望。

林氏发表的《论翻译》主张凡可以助译文之明畅, 或使合于艰深典雅, 毕肖古人的主旨, 译者无不可为。”在他看来, 要做好翻译工作, 译者必备的修养是“对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有相当的国文程度, 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译事上的训练”。林语堂的“通顺、美”的翻译标准强调了译者对译语读者和艺术的责任, 这从理论上强调了译者的主体地位。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的目的是为了娱乐和取悦译语读者, 向西方人介绍中国。他以学贯中西的底蕴,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 既把艰深的中国文化通俗地介绍给世界, 也把先进的西方文化传播给中国大众。因此林氏在翻译的过程中他并未将自己拘泥于归化或异化某一种翻译策略, 而是二者并用, 时而运用异化法以保留原语文化以满足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好奇, 时而使用归化法以与西方读者思维方式保持一致或为了契合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期待。

译者为了照顾读者阅读需求, 以与西方读者的思维方式保持一致, 为了避免意义表达的含混不清造成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的西方人的误解采用了归化策略。如:原文:“至乾隆庚子正月二十二日花烛之夕……”译文:Our wedding took place on the twenty-second of the first moon in 1780.在译文中, 林语堂将代表中国古代纪年的“乾隆庚子”归化翻译成“the first moon in 1780”。然而林语堂也不时运用异化法保留原文中的文化意象, 以满足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如:原文:金如土, 多为他人。译文:Spending money like dirt, all for the sake of other people.此例中, “挥金如土”的翻译没有使用现成的英语成语“spending money like water”, 而是直译成spending money like dir这样既保留了汉语的特点, 又很容易让西方读者理解原文的意义。

此外, 林语堂先生也采用了直译加注的翻译策略, 他在书中对地名的英译也既保留了其地域色彩, 又能让译文读者了解其意。如:龙井—Lungching (The Dragon Well) ;水园—Shuiyuan (Water Park) 等。

摘要:林语堂深受中国传统价值观及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 林语堂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他对中英两种语言的掌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本文着重从林语堂英译的《浮生六记》说明译者的主体性, 尤其是译者的个人价值观、审美观, 翻译目的, 翻译思想等影响着译者的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的选择。

关键词:译者主体,文本选择,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沈复:浮生六记, 林语堂, 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 (增订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3]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 (1898-1949)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

【浮生六记阅读心得体会高中】推荐阅读:

浮生轶事随笔07-30

上一篇:小学一年语文公开课下一篇:关于mba英文自我介绍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