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汇报

2024-09-11

qc小组活动汇报(精选10篇)

1.qc小组活动汇报 篇一

浅谈QC小组建设与QC小组活动

摘要:项目经理部是企业工程(服务、管理等)质量的源头,而工程质量的优劣,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大小,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未来。在项目部建设QC小组并开展QC小组活动,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的信息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提高小组成员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可以促进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工程质量和生产效益的持续提高。

关键词:QC小组活动QC小组建设效率提高

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作为一个工程施工单位,项目部作为企业最基层的组织,是企业全部活动和战斗力的基础。推进项目部QC小组建设是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培育高素质、高绩效员工队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而开展以提高员工素质、改进质量、提高效益及建立文明高效工作环境为宗旨的QC小组活动,是项目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方法,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QC小组活动是企业员工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活动,为推动企业从优秀到卓越提供有效的内在动力和智力资源。如何更好地进行QC小

组建设、组织QC小组活动,结合本人参与QC管理经验,总结如下:

1、领导重视,大力推动

QC小组能否长期坚持开展下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领导的高度重视。单位领导重视活动的开展,是搞好QC小组活动的重要保证。有领导身先士卒地参加小组活动时,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将会更高,因为这样能让他们感觉到上级的重视,会更有信心去完成这个活动,能够激发小组成员积极参加质量管理工作的决心,自觉地参加的小组活动中来。

2、建立适合的规章制度

为使QC小组活动有序、深入持久的开展,必须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与奖励措施。要使QC活动取得实效,必须加强在日常工作中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一是定期对相关活动进行检查,了解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帮助解决遇到的难题,避免影响小组的成果。一是要为新成立的课题进行登记和审核,做好课题的控制工作,避免课题偏离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资源的浪费。让每一个团队、小组,每一个课题都能发挥其作用,按时按质的把研究课题做好,让成果更好地转化成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培养员工的责任感

由于QC小组是由从事不同管理工作的员工所组成的,人和人的思维是有所不同的这就决定了QC小组课题的多样性,涉及多个方面内容。对于每位员工提出的问题,即便那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他是一个很小的职员,我们都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切不可因为他的职位而忽

略了他的观点,这样长此以往的不了了之的话,很容易造成人的挫败感,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各自为战”,不要说工程质量上不去,企业也会因此而失去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

4、加大培训力度,把培训与小组活动结合起来

加强对全体员工进行QC小组活动质量管理有关知识的培训,是开展QC小组活动的关键所在。组织小组成员对《QC小组活动教材》中的“QC小组活动程序”、“QC小组活动成果”、“统计技术方法”,统计技术应用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学习,通过结合借鉴其他单位优秀的活动课题实例进行对比学习,使广大QC小组成员都能够真正理解PDCA循环的内容和原理以及相互关系.。通过培训,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和参与意识得以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为小组活动的开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5、创新管理,提高QC小组建设质量

QC小组提倡全员参与质量管理,这使广大员工的智力资源得到融合和充分发挥,在攻关活动中,充分发挥各岗位优势和个人能力,共同对课题展开攻关,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QC小组活动,许多现场问题、技术疑难被员工主动地发现并不断得到解决,再将实践证明了的有效措施纳入项目管理标准、办法、制度等,提高QC小组建设质量,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QC小组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最大限

度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对项目管理能力的提供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

①中国质量协会:《QC小组基础教材》;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②中国质量协会:《QC小组活动指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③江广营、乔华 《班组管理技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④杨金霞 《QC小组建设七项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⑤徐明达.《创新型QC小组活动指南》.东方出版社,2008.1.1.

2.qc小组活动汇报 篇二

关键词:QC小组,活动,问题,激励

1 引言

QC (Quality Control) 自1962年由日本品质管理权威石川鑫博士创始以来, 在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国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种质量管理方式作为全面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小组活动解决技术和质量问题, 提高质量和效益, 促进了生产和经营的发展。不仅如此, 围绕着“质量改进”这一中心效益, QC小组还对企业发展产生了许多“附加效益”:培养和锻炼了职工队伍素质, 造就了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问题的人才;使职工实行自主管理, 联结了企业与职工的命运, 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说, QC小组在解决自身问题和提高企业综合能力方面的巨大作用, 是其为现代先进企业青睐的重要原因。

然而, 通过观察近年来QC小组在中国各企业的实施效果, 我们发现, QC小组的运行不甚理想, 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 QC小组活动具有较强的形式主义色彩。一方面体现在选题上, 选题轻率马虎, 不严格做好选题的调查讨论, 背离QC小组“小、实、活、新”的基本原则, 常常选择容易使问题得到解决的选题, 或者先解决该问题再作该选题;另一方面体现在PDCA循环程序的开展上, 活动计划是PDCA的程序, 活动实际执行却不完全按照PDCA程序, 对形式的重视超过对实际工作的重视, 使得QC小组的实际效果不大。

(2) 部分QC小组在成员构成上有单一化的趋向。就QC小组的本质而言, 是期通过“群众性”的“头脑风暴”的发挥, 而起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有深度有广度地解决问题的作用。但实践中的QC小组成员构成却往往没有形成以生产一线工人、营销人员、管理人员为一体的小组结构;或者即使形成了这样的结构, 在实际活动开展中, 也总是将小组任务落在某几个成员身上, QC小组本身的“群众性”、“民主性”机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 职工参加QC小组积极性不高, 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QC小组活动, 部分职工和领导往往都是避之不及, 没有参加QC活动的兴趣和意向;即使参加了QC小组活动的成员, 也常常相互推诿工作, 在活动中应付了事, 认为QC活动是可有可无的。

我们不难发现, 上述3种原因密切联系, 相互影响:形式主义色彩使员工对QC小组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产生了怀疑, 从而失去了兴趣;员工对QC小组兴趣低下也是引起QC小组活动流于形式和构成人员单一的重要原因。因此, 笔者认为, 上述3种原因归结起来都是由于QC小组活动的推进不当导致激励不足引起的, 为从根本上改变目前QC小组活动效果不理想的状况, 有必要对企业职工参加QC小组活动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

2 摒弃QC小组活动的形式主义

为了避免QC小组活动流于形式, 就应当完善QC小组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保障目的的有效性, 以激励员工的参与兴趣。

从PDCA循环程序出发, 在P (计划阶段) , 应对课题进行严格仔细的审查, 防止选题的相似性,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保证选题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在D (执行阶段) , 企业应该为QC小组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时间、场所、工具和经费, 使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分工负责, 协作推进, 遇到措施和计划与实际情况不符时应及时调整;在C (检查阶段) , 评审成员要严格依照制定好的评价标准, 实事求是地对结果进行效益评估, 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挫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在A (总结阶段) , 要将QC小组成果向各级各部门发表以采取照片呈现、实物对比等灵活方式, 让群众切实感受QC小组活动, 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培养职工的QC参与意识。

3 培养企业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

QC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 只有增强企业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 才能为QC活动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职工质量意识的培养, 使其认识到与自身利益休戚相关的企业发展的质量的重要性, 才能激励其参与到QC小组活动的各个阶段。为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改善:

(1) 企业领导要公开倡导质量观念, 向职工宣传以质量取胜的案例;支持QC小组活动, 对QC成功案例实施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使职工认识到领导对质量的重视和QC小组活动带来的切实的利益。

(2) 通过设立质量管理公告栏和定期的质量管理培训活动, 使员工从舆论上重视质量, 从理论上提高对质量管理内涵的认识;使职工了解开展QC活动的科学程序, 并能够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形成一种充满活力的QC氛围。只有员工的质量意识和QC意识增强, 才能在实际的QC活动中保障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4 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

QC小组活动应坚持以人为本, 以职工为出发点, 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保障职工的权益, 以此才能激发员工的QC活动潜力。

(1) 在PDCA循环程序中, 应该让参与活动的职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由度, 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避免仅凭领导意见做指导的方式。在活动的实际执行过程中, 应该使各个职工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任务和角色, 给予其一定的压力, 避免将任务落到少数职工身上, 使各职工协调统一, 共同参与完成课题任务。

(2) 将QC活动所产生的成功与职工绩效挂钩。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并将QC小组活动的良好参与作为晋职晋级的条件, 使职工在QC小组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精神和物质的认可, 调动职工关心质量管理, 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更有利于职工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性的提高。

5 结语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 而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则来自于员工。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激励员工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 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策群力的积极性, 才能使QC小组活动充分发挥其质量管理、企业文化氛围的培养和企业职工凝聚力增强的作用。因此, 企业管理者必须从企业的具体问题出发, 结合自身情况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的职工参与QC活动小组。

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协会.QC小组基础教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

3.浅谈QC小组活动与班组建设 篇三

【关键词】QC小组活动;班组建设

1.QC小组活动的组建源于班组

QC小组活动的成员多来自一线班组,为着共同的问题,形成思想,进而组建团队。一个QC小组可由多个班组的成员自由组成,一个班组也可能有多少不同类型的QC小组存在;QC小组活动的课题,广泛取材于班组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班组是QC小组活动的土壤,建立在班组这个坚实基础上,QC小组活动才能根深发芽,真正成为意义上的全面质量管理,实现创新创效。

2.QC小组活动的开展有力推进班组建设工作

QC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协同合作思想,活动中PDCA管理思路的运用和采用统计工具量化资料、分析解决问题……这一系列过程的推进,不仅保证着小组活动成果的实现,也在管理理念、管理思维上感染着班组的活动氛围。

QC小组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PDCA方法的运用能很好地分析基层班组当前面临的具体问题。在问题面前,通过引导班组成员从QC小组活动的角度去思考现象、组织素材、运用工具、找出症结,从而能快速、有效地实现问题的解决。QC小组活动的开展对班组成员素质的全面增强、班组工作质量的迅速提高都大有好处。导入QC小组活动后,首先是不定期的联系互动凝聚了人心,使其表现出很强的团队精神;其次是逐渐将矛盾化解、解决在班组,通过思想碰撞、思维创新,激活了团队的整体素质,班组长的思路更加灵活,班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小组成员在QC活动的智慧碰撞中,还掌握了利用实验验证创新思路的方法,开拓了管理视野,赋予其更大的生命活力。

3.QC成果的展示是班组建设卓有成效的体现,推动了班组工作上新的台阶

班组开展群众性QC小组活动的实践证明:QC小组所取得的成果和他们精心撰写的成果报告,成为展示班组管理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实现QC小组活动与班组建设的有机结合呢?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领导重视

QC小组活动、班组建设的有机结合和有序开展,离不开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领导重视,是推进QC小组活动和班组建设和谐并进的前提。只有领导认识到两者相关联的重要性,创造条件,提供机会,给予激励,才能确保活动的持续开展。公司领导应致力培育QC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将QC小组活动作为素质提升的实际操作方法之一。通过不断强调QC活动对班组发展、提高素质、增强凝聚力的重要作用,使各部门逐渐重视对QC小组活动的推动工作。

3.2机制完善

通过合理的推进机制,以QC小组活动促进班组建设。QC小组活动能否有效开展,取决于推进机制的完善程度。首先,要实现班组和QC小组的有机结合。一个班组可建立一个或几个QC小组,明确各QC小组活动的推进组织图和各层的工作职责。其次,要制定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归口,规范管理流程,形成了由课题选定→开展活动→成果总结→成果评审发布→成果奖励→向上级推荐,各环节紧密衔接的工作程序,同时根据公司经营状况制定激励制度,形成从注册登记、活动记录、数据统计、成果整理、成果发布、评选奖励的一体化管理;第三,建立QC小组活动真实性的评价体制。为确保QC活动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效果最大化,要将QC小组活动纳入企业年度班组建设计划中,规定每一年度每一个班组要结合实际,灵活运用QC方法完成若干课题;将QC活动与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将QC活动纳入员工的职称评定、供电所的星级农电工评选等,进一步增强员工参与度,必要时,还可将QC活动引入员工绩效管理,与员工薪酬挂钩。

3.3培训引导

为使班组上下形成良好的QC氛围,系统的QC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除邀请专业诊断师授课讲解,订购书籍下发至各班组普及QC知识外;培训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历年的成果汇编成册,拍摄优秀QC成果发布场景,作为QC小组活动的培训案例。通过详细地讲解QC活动的目的、程序和方法,以及直观的案例分析,使大家熟练掌握QC活动技巧和质量管理统计技术工具的运用。同时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推荐优秀人员参与诊断师培训考评,增强师资能力,强化培训指导力度。

在小组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难题,作为QC推进者,应及时关注各小组活动进展的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来促进信息交流,适时引导和组织培训,鼓励和帮助小组成员积极探索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掌握新技术,同时通过成功经验的总结、推广和宣传,培育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3.4成果转化

开展QC小组活动最重要的一环是要形成成果,达到预期目标,并加以巩固、标准化。PDCA管理思路的终极目标是运用持续改进的方法,将复杂的事简单化、将简单的事标准化、将标准化的事流程化。同样的在QC小组活动与班组建设的有机结合中,便是要将这一思想落到实处,这样才能真正地将两者有机融合的效用发挥到极致。这种成果转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的转化。体现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与建设学习型班组的集结。在QC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素质水平、创新意识得到拓展与提高,学会运用管理的套路指导工作,懂得利用科学的统计工具有效提升工作的效率。二是实物成果的转化。经过QC小组活动产生的成果,除按规定予以奖励外,更应考虑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拓宽成果转化的方式和途径,将QC成果与合理建议、专利申请等有效结合,给予更多渠道的方式转化,最大限度发挥QC成果的魅力,使效益最大化。

4.结论

QC小组活动与班组建设的有机结合,不仅仅在于它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于班组来说,它的重要作用更体现在素质水平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它是使员工掌握科学工作方法、体现自身价值、使班组增强凝聚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今后,公司将继续加大力度,开展QC小组活动,创新管理方式,积极导入诊断师过程引导机制,确保QC成果有自己的灵魂,促成成果的有机转化,让这项活动茁壮成长。期待着更多的班组员工参加QC小组活动,主动参与管理,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开展QC活动的途径,打造学习型班组文化,实现个人与班组的共同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李俊玲.论QC小组活动成果的质量评价和激励[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2).

4.qc小组活动总结 篇四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重庆市电力行业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总结暨经验交流会,下面我代表沙坪坝供电局就20**年QC小组活动开展的情况做如下汇报。

20**年,在重庆市电力行业协会的支持和指导下,沙坪坝供电局高度重视QC活动的开展,在全局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围绕年度的创新型企业建设目标,为我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现将有关工作简要回顾如下:

一,20**年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QC成果发布会顺利召开,进一步营造了创新氛围

20**年12月18日顺利召开了局年度QC成果发布会,经过筛选和预演,共有12个QC小组汇报了一年来开展QC活动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果。由QC活动专家,市电力行协领导,局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评委团进行了现场点评。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外,还首次评选出了“最佳表演奖”, “最佳技术创新奖”, “最佳视觉效果奖”。此次发布会得到了全局上下的支持,局长,书记担当评委,全体中干,班组长全程观看,在进一步营造创新氛围的同时,QC小组活动也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2,组织参加各级QC发布会,取得较好成绩

上半年积极组织QC小组参加各级成果发布会,把每一次发布会都看成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QC成果都进行精心的准备,邀请QC活动专家对QC成员进行指导,并多次演练。5项成果参加了重庆市行业协会QC成果发布会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各两名,获得三等奖一名。一项成果参加了重庆市质量协会20**年QC成果发表赛获得了二等奖。一项成果参加20**年全国电力行业QC成果发布会获得“全国电力行业优秀QC成果”的称号,配网中心技术组QC小组通过了全国优秀QC小组的考评。

3,注重QC小组活动过程管理,20**年活动全面展开

全局共有生产班组64个,20**年各班组注册QC小组46个,占班组总数的2/3,报送的QC课题经局QC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审查后,确定了局重点QC课题17个。

为提高小组活动的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今年已经将QC活动管理的重点放到了过程管理上,要求各小组每月要有活动总结,科技信息中心也会定期开展检查和指导

4,以群众性创新为基础,加强成果培育及转换

积极引导QC小组成员开展专利申请,上半年由QC小组申请的专利7项(其中一项为发明专利),超过全局申请的一半。一批应用效果较好的QC成果被作为科技项目进一步开展研究。“配电房噪音治理”等优秀成果在技改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几点体会

1,提高重视程度是QC小组活动开展的基础

近年来沙坪坝供电局高度重视职工创新创效活动,将QC小组活动作为建设创新型企业的主要着力点,使QC小组活动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开展。

一是开展QC小组活动是我局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然选择。在电网建设,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等方面我们都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如何适应电网的快速发展需要,如何适应新技术,新设备快速更新的需要,如何来满足客户对优质服务不断提高的要求,这些困难都使得我们必须在管理模式,生产技术上进行创新,而QC小组活动正是开展这些创新活动的最佳舞台。

二是开展QC小组活动是实施我局人才战略的有效途径。为满足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这几年,我局引进了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年轻的生力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沙坪坝供电局的发展建功立业,也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又一重大课题。在QC小组活动中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推动全员创新,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也为员工搭建了锐意进取的平台,铺就成长成才的道路。

三是开展QC小组活动是我局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学习型企业”就是要增强职工的学习力,实践力和创新力,激活职工中蕴藏的巨大潜能。我们在企业文化的设计中注重增加鼓励创新的元素,从制度,理念,行动上鼓励职工创新,鼓励职工继续学习和终身教育。QC小组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丰富了职工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推广了科技创新的概念。

2,规范管理是QC小组活动开展的保障

20**年为保证QC小组活动的规范有序开展,在完善规章制度,优化激励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重新颁布了科技,QC管理办法,多管齐下推动了QC小组活动的发展。

一是各部门,车间对科技,QC联络员进行了调整,充实了技术力量,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真正形成了自上而下的QC活动管理网络,使群众性创新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责任,有专人管理。二是将QC小组活动目标分解到各部门,车间,对照目标制定详细的节点计划和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将实施情况与各部门车间负责人绩效挂钩。三是进一步加大了对QC小组活动的激励,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其中。

三,面临的问题

1,QC小组活动的能力还亟待提高

在参加重庆市QC发表赛,全国电力行业发布会等上级发布会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优秀成果,不论是在成果报告的组织,各种图表工具的应用,以及成果发表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一两个成果上的差距,二是整体水平的差距。

2,QC小组活动普及率还不高

群众性创新活动的本质就在于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员参与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活力所在,但目前来看,还没有达到全员参与的程度,与长安半年的成果200多个相比,我们小组注册率,成果数量等指标还比较低,部分车间走在了前面,在课题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进步明显,但还有一些车间在重视程度,QC知识普及等方面需要加强。

另外,有些专业(如营销,变电运行等)选题困难,思路还没有完全打开。

四,建议

1,公司层面组织加强与QC活动开展的先进网省公司,重庆几大集团开展交流,学习QC活动组织推进的方法,开拓视野。

2,今后在参加上级发布会前,建议公司组织对参赛小组进行整体包装及指导。提高重庆电力集团作战的能力在重庆市发表赛上,我们看到长安,格力,烟草等行业参赛的成果多,获奖的成果多,参加的评委多,集团作战的优势明显。

5.QC小组活动策划 篇五

根据公司推进QC小组攻关活动的通知及要求,××××(团队名称)现已“××××(活动主题)”为主题的QC小组活动。

一.小组活动要求:

1.主动参与,责任意识强。

2.正确使用QC七大手法、PDCA、8D报告等方法。

3.活动中用数据说话,讲究有效性及确切性。

二、成立QC活动小组

三、职责分工

一、QC小组组长主要职责:

1.制定攻关方向。

2.协调小组各成员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

3.编制QC小组活动成果和制作PPT演示文稿。

二、QC小组成员主要职责:

1.积极配合小组组长的各项工作。

2.认真完成组长分配的各项任务。

四、活动时间

预计三个月(××年××月××日-××年××月××日)

五、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

六、活动安排和计划

第一步:组建小组(预计××年××月××日)

第二部:开展活动:

1.Plan 计划(预计××年××月××日)现状把握,设立目标,分析原因,确定根本原因,制定改善措施

2.Do 实施(预计××月××日-××月××日)实施改善措施

3.Check 检查(预计××月××日-××月××日)验证改善措施有效性

4.Action 改善(预计××月××日××月××日)巩固改善措施,预防在发生与标准化,分析遗留问题

七、总结

编制小组活动成果和制作PPT演示文稿。

策划人:×××

6.QC小组改善活动细则 篇六

××年,集团要求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以质量管理改善活动(以下简称“QC小组改善活动”)为主,具体要求如下:

一、活动要求

1、活动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2、参加范围:

集团下属工业企业所有部门及员工(上至总经理,下至一线员工)

3、领导及组织机构职责:

集团全质办:负责宣贯落实集团质量管理工作总的要求和方针,对企业上报的QC小组改善项目,组织评审;跟踪、督促、检查项目进度及措施落实情况;针对项目开展中普遍遇到的问题,组织沟通协调会,搭建讨论交流平台;组织项目成果评审评比活动。

企业总经理:作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全程参与企业质量管理及改进活动,制定企业质量改进总方针,为质量改进团队配备资源,对主要的质量改进成绩进行评估并给予公开认可。

企业全质办:负责宣贯落实集团和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要求和方针,组织企业内部活动相关知识培训和会议;指导各部门建立质量改善项目,成立QC小组,对项目课题组织内部评审,跟踪内部项目进度、沟通协调开展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企业内部项目成果评审与评比;向集团上报和汇报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活动取得的成果。

4、上报项目:

上报项目需是问题突出,有代表性,企业内部评审通过,并予以实施的项目。每个企业须上报2个或2个以上;其中××、××、××至少上报3个(工作质量、服务质量方面至少要有1个,产品质量方面可以有多个)。

二、活动进度

1、登记阶段:时间为××年×月至×月。

① 企业通知并组织各部门进行QC小组活动学习与培训(培训资料可参考附件一《QC小组改善活动指南》)。

② 组织各部门从自身部门着手,调查弄清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讨论明确存在问题的重要程度,找出主要问题,组建QC小组,建立改善项目,设定项目目标。

③ 对各部门上报的项目课题,企业全质办要组织进行内部评审,并登记上报集团全质办。

④ 学习培训时间表于×月×日前;学习培训签到记录、QC小组改善项目登记表和课题评审记录于×月×日前上报集团全质办。

2、实施阶段:时间为××年×月至×月。

各企业QC小组要按照活动程序和步骤具体实施改善项目,并对实施过程进行记录,形成QC成果。

集团全质办和企业全质办要持续跟踪、检查项目实施情况。

3、汇报阶段:时间为××年×月。

进行QC小组项目总结,成果制作与汇报。

4、评比阶段:时间为××年×月。

组织QC改善项目成果评审,评选优秀并表彰。

三、活动课题选择、成果制作及评审要求:

1、课题选择:

从现场、管理、服务、攻关、创新等方面,围绕提升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产品质量选择课题。比如:

(1)现场以稳定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损耗,改善生产环境为主。以企业车间、班组为主体;

(2)管理以提高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主。以企业管理人员为主体;

(3)攻关以解决技术关键为主,以领导、技术人员、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人员为主体;

(4)服务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为主。对内,以不从事基本生产的人员为主体,主要是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服务;对外,以从事对外交流的人员为主体,主要是采购与供应商,销售、客服与客户,仓储人员与物流公司,生产部门与外协单位等外部沟通与服务。

(5)创新以开发新产品(项目、服务)、新技术、新工艺为主。以创新团队为主。

2、成果制作与评审

QC小组成果要以集体活动记录为基础,事实数据为依据,按照活动指南里的程序步骤(10个步骤)进行总结。成果报告包括:小组简介、选题理由、现状调查、确定目标及可行性确认、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实施过程、效果检查、巩固措施、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内容以图、表、数据为主,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各种材料齐全,并有据可查,最好以PPT形式展示。

QC小组成果在××年××月××日前上报集团全质办,评审时间初步安排在××年×月,评审办法另定。

附件一:学习培训参考资料《QC小组改善活动指南》 附件二:“QC小组改善活动”学习培训时间表 附件三:“QC小组改善活动”学习培训签到表 附件四: QC小组改善项目登记表

附件五: QC小组改善项目课题评审记录表(格式)

××××公司

7.qc小组活动汇报 篇七

企业是一个有机组织, 任何企业都将面临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企业的健康生存与发展, 都离不开组织运行过程中的质量改进。关于质量的概念, 不仅是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 它还包含人们工作的质量、管理的质量、服务的质量等等。而QC小组正是具有广泛课题, 又具有广大的群众性基础, 致力于解决企业当前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活动组织。本人将结合多年来在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及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 阐述对QC小组活动的认识。

1 什么是QC小组

QC是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缩写, 翻译成中文就是“质量管理”, QC小组就是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活动就是质量管理小组开展与质量有关的活动。

QC小组的定义: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 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各种问题, 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 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QC小组的定义告诉了我们四层意思:

(1) 人员:是各行各业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

(2) 选择课题:要围绕企业的经营、方针目标和企业当前存在的核心问题。

(3) 目的:有形目的是改进质量、降低消耗, 提高经济效益;无形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 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4) 科学性:QC小组活动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突出了科学性。

QC小组的定义还决定了QC小组的性质:是由群众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小组不担负具体的生产任务, 只进行质量改进, 具有高度的灵活性;QC小组不同于技术革新小组, 也不同于生产班组。

QC小组是企业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的有效形式, 开展QC小组活动已经是我们企业的自觉行为。我省、我市为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每年企业评先时, 要看企业有没有很好地开展QC小组活动, 并将有获奖的QC小组作为评先的先决条件;每年的“中州杯”工程验收评审, 由专家组推荐的三个条件之一, 也有“施工过程中开展QC小组活动的成果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的要求。然而, 在一些工程项目管理中, 对开展QC小组活动仍有不足的认识。有的项目部只重“成果”, 不重小组活动改进质量的“结果”, 使QC小组活动流于形式;有的项目部怕麻烦, 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QC小组活动。为此, 我们总公司建立了制度、制订了措施, 一是宣传QC小组活动改进质量的效果;二是培养、培训QC小组活动骨干分子;三是奖励和表彰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的职工。几年来颇有成效, 自2003年以来, 企业每年都有QC小组获得省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

2 QC小组如何开展活动

QC小组活动, 需要企业的支持, 企业应有开展QC小组活动的机制, 应有QC小组活动的管理部门来落实小组的注册登记工作。这个管理部门, 不是履行行政管理, 只相当于QC小组注册登记的“户籍簿”。注册登记工作赋于了小组存在的严肃性, 小组成立起来并注册了, 这是小组的一份荣誉、一份责任。从企业方面讲, 注册登记的小组, 被纳入企业年度QC小组活动管理计划之中, 便于得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并可参加各级优秀QC小组的评选。

小组的注册登记是一年一次, 登记时间由企业规定固定的时间, 或在小组成立后, 随即进行登记。而课题的注册登记是在小组开始活动选定课题后进行的课题登记。如果上一年度的活动课题没有结束, 就不能注册登记新课题;而当年注册的课题完成后, 小组继续选择第二个课题开展活动, 那么第二个课题选定随后就要注册登记, 只要有能力, 一年当中小组活动开展了多个课题, 就能注册登记多个, 它不同于小组的注册登记, 每年只有一次。QC小组组长在带领大家开展活动之前, 首先要作好小组和课题的注册登记工作, 而且两者的登记不能相混淆了。次年没有进行重新注册登记的小组, 以前的注册登记自行失效。对于停止活动持续达半年之久的小组, 也要予以注销, 那么小组注销了, 小组登记的课题也会自动注销。

QC小组选定课题并注册登记后, 将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 运用数理统计技术和方法, 遵循PDCA循环的客观规律进行小组活动。

PDCA循环是指P, D, C, A四个阶段依次滚动向上的质量环, 这四个阶段是由P阶段开始, 按照P→D→C→A循环方向进行下去, 不能缺少一环或顺序颠倒。就像一个车轮一样沿着一定的方向滚动下去。按PDCA的顺序前进, 就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新的水平上再进行PDCA循环, 又可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如图1所示。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涵盖了问题解决型课题QC小组活动的10个步骤, 它们是:

P (Plea-计划) 阶段。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订。包含了六个步骤:

(1) 选择课题;

(2) 现状调查-找出所存在的问题;

(3) 设定目标-解决问题到哪一步;

(4) 原因分析-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5) 要因确认-找出主要原因;

(6) 制定对策。

D (do-执行) 阶段。执行就是具体运作, 是行动起来, 实施计划中的内容。包含一个步骤:

(7) 按照制订的对策实施。

C (Check-检查) 阶段。就是检查执行计划的结果, 予以总结, 分清哪些对, 哪些错, 明确效果, 找出问题。包含一个步骤:

(8) 检查对策实施后所取得的效果。

A (action-处理) 阶段。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 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 并予以标准化, 或制订成作业指导书, 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 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 以免重复出现类似的问题和错误, 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 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A阶段包含二个步骤:

(9) 制订巩固措施, 防止问题再发生;

(10) 总结和提出遗留的问题及下一步的打算。

以上10个步骤是一般问题解决型课题的活动步骤。问题解决型课题主要有现场型、公关型、管理型、服务型四种类型。QC小组课题的来源, 有指令性课题、指导性课题、小组自选课题。这些课题都是针对现状存在某种问题, 需要弄清楚其原因, 并对主要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以改善现状, 达到规定的标准或要求。简单说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进或提高。

问题解决型课题10个步骤的顺序, 是遵循PD-CA循环这一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排列的, 任何一步的缺失或顺序上的错位都是不符合逻辑的, 唯有问题解决型课题中的指令性课题, 在步骤上稍有变化。课题来源为指令性的小组, 可以不作现状调查, 而直接按上级指令设定目标, 然后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创新型课题是问题解决型以外的新型课题, 它在内容和程序上与问题解决型课题均有不同, 所以与上面的10个步骤也有所不同。

创新型课题的定义是运用全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研制、开发新的产品、工具或服务, 以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并不断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新需求, 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创新型课题是对过去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开展的活动, 没有历史数据参考, 也就没有现状可查, 而是研究创新的切入点, 广泛提出各种方案, 对方案展开分析、通过测试、试验、对比分析、数据验算等方法确定最佳方案。这就是与问题解决型课题在步骤上的根本不同。

创新型课题与问题解决型QC小组, 是解决不同问题的两种不同活动思路与活动形式, 虽然它们在程序和步骤上有所不同, 但其活动的四个阶段都是遵循PDCA循环客观规律的, 如创新型课题P阶段包含的5个步骤与后面的D阶段?—按照对策实施, C阶段—检查和确认实施的效果, 以及A阶段-总结和今后打算, 与问题解决型课题的后三个阶段是基本相同的。

在PDCA循环的每个阶段里, 可以有小的、阶段急的PDCA循环 (就是大环套小环, 如图2所示) 。以此改进和完善每个阶段问题, 其总体的质量改进上升阶段和步骤是不变的。

3 企业中P C小组活动存在的问题

结合多年来组织、开展、推动QC小组活动的经历, 发现在企业的QC小组活动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 在课题的选择上, 没有体现“小、实、活、新”的QC小组活动原则, 存在“假、大、空、旧”的选题;没有真正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和中心工作来开展活动;没有针对施工生产现场存在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选择课题。那么, 小组活动就不能切实改进和提高企业的质量现状, 活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其次, QC小组活动的过程不够生动, 从选择课题、现状调查到发现问题、确认主要原因, 都缺乏有理有据的从活动中所获得的依据。特别在对策实施阶段, 平铺直述的较多, 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没有精彩的亮点。

第三, 在运用数理统计技术和方法上不够灵活, 过于单一。数理统计技术和方法是QC小组活动的工具, 能够灵活、正确地掌握运用多种数理统计技术和方法, 就象为QC小组活动安上了手脚、插上了翅膀, 会使QC小组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有理有据, 并且在小组成果报告的编写上也会得心应手, 丰富多彩。

总之, QC小组活动还需要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引导, 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应贯彻下去, 让每位员工都明白当前企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营造员工与企业共生存、共发展的良好氛围。在QC小组活动的开展和数理统计技术及方法的运用上, 企业应加大培训力度, 组织广大员工多学习, 以提高员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促使企业健康发展。

4 结语

8.qc小组活动汇报 篇八

质量管理小组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活动,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支柱,体现了劳动、智慧和科学的结合。我国开展QC小组(QC即“quality control”的缩写,意即质量控制)活动30年来的实践证明,QC小组活动是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企业和职工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广大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QC小组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发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

QC小组之所以能够激发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在于QC小组活动对职工行为的激励作用。这种激励包含:理想与目标激励、荣誉激励、物质激励、关怀与支持激励、培训激励、组织激励。这些激励作用的直接效果是使得参加QC小组中的每个成员的自身价值得以体现。

在QC小组活动中,人们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充分展示了每个人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的成果分别获得不同层次的荣誉,做到功有所获,劳有所得,激励了QC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在生动活泼的工作现场,职工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密切了相互间的关系;增进了友谊,增加了了解,实现了表现自己的愿望,体味到了人生的意义,甚至可以说身心都感到了愉悦。尤其需要提及的是,这里没有行政干预,只有自我约束;没有强迫命令、长官意识,只有民主协商。毫无疑问,在这样一个工作氛围中,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定会得以充分发挥,由此带来的企业活力也是难以用直接经济效益来估量的。

二、QC小组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QC小组活动更能适应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因为,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要求在管理思想上要有一个战略和变革的观念来适应改革的观念意识,在管理方法上要有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工程、价值工程、决策分析等多种管理技术的应用。而QC小组正是应用这些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一个科学组织,它的活动是科学管理的主要体现。所谓科学管理,就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管理的核心是人,没有人的现代化就不会有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而QC小组活动正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它是劳动者劳动、智慧、兴趣的结合,是职工追求高层次、提高自身素质需要的表现,是一种自我开发,它的一切活动都是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力,是职工主动把自己溶于企业管理之中的一种方式。

QC小组活动的科学管理还表现在它的工作程序上。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QC小组活动所遵循的PDCA循环,是最理想、最合理、最经济、最科学的基本工作程序,是适合一切工作的。QC小组活动正是应用专业技术知识、数理统计方法以及新老7种工具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预测与控制,围绕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点(包括质量、产量、消耗、经济效益、安全、服务等),应用QC手法和工具解决这些问题,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运用这套科学管理的方法,并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骨干作用,广泛地推行其他现代化管理方法,就使小组的活动如虎添冀。可以说,PDCA循环是认识事物和改进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对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揭示,其实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哲学原理。这正是QC小组活动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QC小组活动长久不衰的根源。

应该说,QC小组科学的工作程序是对企业管理工作的最大贡献。开展QC小组活动的要求参与过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需要参与人员掌握必要的数理统计技术和工具方法,依靠事实和数据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为企业培养了大量具有实事求是精神,具有数理统计思想,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具有强烈改进意识的企业管理队伍和员工队伍,这些人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

QC小组科学的活动程序为企业管理奠定了基础,换句话说科学的企业管理实则是QC小组认识论的延伸。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教授曾直言道:“所谓管理,就是PDCA循环”。另一位日本专家山口裕则认为:只有PDCA循环才真正的反映了管理的本质。尽管他们的观点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论证和完善,但却揭示了管理的过程概念。这和那种认为“管理就是规章制度,甚至管理就是管制就是限制”的陈腐观念完全是两回事。

三、QC小组活动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形式

QC小组活动的组织形式,给广大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与不断改进提供了一种组织形式,给每个成员带来的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的全员参与意识。由于Q C小组绝大多数都是在自愿结合的原则下组建的,而且小组成员没有资格上的限制,这样一个群体就很容易形成一种共识。这种共识一旦转化成某种工作或质量标准,就会使围绕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及身边存在的诸如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迎刃而解,这就是人的潜力资源的群体集合达到有形与无形的神奇效果。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组织,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各自为战”,不要说产品质量上不去,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也是迟早的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自我封闭的运作方式已经不行了。

QC小组活动的组织形式,给每个成员带来的是一种全过程的、全方位的全员参与意识。这种参与意识是“人力资源”,是职工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对质量的关心,对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的钻研热情代替了自卑、失落和孤独,代之而起的是工作的热情和智能的超常表现,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任何一项事业成功的标志都是以得到社会承认为前提的。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为目的的群众性QC小组活动的成果,是广大职工运用科学的手段和工作经验的智慧结晶。这些成果一旦被推广、被采纳,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将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这就是说,这些包含着职工群众智慧结晶的成果是在QC小组活动这样一种组织形式中得到实现。

四、QC小组活动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石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QC小组也可以说是企业管理的细胞,QC小组活动民主管理方式的运用,正是企业民主管理的体现。无论从内容到形式,QC小组活动都是集思广益,群策群立的结晶,都有利于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激发职工的聪明才干。所以说,QC小组活动使职工自觉地参加到企业管理中来,企业的民主管理也就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9.QC小组活动成果财务证明 篇九

省集团公司:

我公司后道车间“QC小组”于2010年6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组织开展了《提高毛衣烫熨效率》质量管理活动,根据QC小组的活动实践情况,公司进行了效益测算,其效益分析如下:

一、按22707款毛衣共生产181246件计算节约劳动力

1、活动前平均每人每小时32.3件计算:

平均每天完成总数:32.3×12×10=3876(件)完成全部烫熨任务需要时间181246/3876=46.7(天)

2、活动后平均每人每小时52件计算:

平均每天完成总数:52×12×10=6240(件)完成全部烫熨任务需要时间181246/6240=29(天)

3、按平均每天出工12人计算共节约劳动力(46.7-29)×12=212.4(人次)

4、除去因熟练因素占20%,本次活动节约劳力170人次

二、能源资金

1、活动前平均每天开3台,每天24千瓦蒸汽发生机,每天工作10小时,共耗电720千瓦时,按原效率需耗电46.7×720=33624(千瓦时)

2、活动后平均每天开3.5台,每天24千瓦蒸汽发生机,1每天工作10小时,共耗电840千瓦时,按原效率需耗电29×840=24360(千瓦时)

3、每度电按0.7元计算,共节约电费(33624-24360)×0.7=6484.8(元)

4、除去因熟练因素占20%,本次活动节约5187.84元 本次活动中衣架改造35元,烫台台面更换120元,用电线路改造1000元,更换风扇240元,其它100元,累计1695元。

元。

特此证明

二0一一年三月二十日

5、节约资金:5187.84(元)-1695元=3492.84元。

10.QC小组改善活动方案(精) 篇十

一、概述(一 术语:

(1)QC :Quality Control(质量管理)的简称。

(2)QC 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3)工作质量:指同产品质量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各项工作的好坏,是能力与责任的双

重体现。如经营管理工作、技术工作和组织工作等。是企业或部门的组织工作、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对保证产品质量做到的程度。在企业组织中每个人的工作过程与结果都体现能力与责任,不管是生产管理人员还是后勤服务人员都一样。(4)服务质量:是指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是服务工作

能够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对外,是企业为使目标顾客满意而提供的最低服务水平,也是企业保持这一预定服务水平的连贯性程度;对内,是各职能部门之间沟通、配合、协作的顺畅程度。

(5)产品质量:是指产品“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和特性的总和”,是

产品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各部门、各环节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综合反映。(6)PDCA :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7)5M1E :人(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

(Enviroment)、测量(Measure)。(二 宗旨、范围、作用: 1.宗旨:

(1)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3)建立文明、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2.范围:

(1)参加人员:全体员工包括领导、管理者、技术人员、工人(2)课 题:广泛(从经营战略—方针目标—现场存在的问题)3.作用:

(1)开发智力资源,发扬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2)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3)实现全员参与管理;

(4)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的团结协作精神;(5)改善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6)提高职工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7)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二、QC 小组组建

(一)组建原则

1、自愿参加,上下结合

(1)小组成员对QC 小组活动的宗旨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的共识,并产生了自觉参与

质量,自愿结合在一起.(2)企业的管理者应组织、引导与启发职工群众的自觉自愿相结合,组建本企业的QC

小组。

2、实事求是,灵活多样

(1)QC 小组应从企业实际出发,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实事求是地筹划小

组工作。

(2)QC 小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组成适宜类型小组。

(二)QC 小组成员及职责

1、成员:QC 小组一般5~10人,设组长、副组长若干名,根据课题的不同,小组成

员可跨部门组成。

2、职责及要求:

(三)名称确定

小组成立后,通过全体成员讨论,确定小组名称;小组名称不限定起名范围,但原则上必须积极向上,并具有特定涵义,且要求用语简洁、通俗易懂。

三、QC 小组活动的程序

QC 小组应遵循和运用PDCA 循环、统计技术等科学方法,对所选择的课题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使之不断循环前进,阶梯上升。适用于“问题解决型”课题

1、课题类型

按照QC 小组参加的人员与活动课题的特点,“问题解决型”课题可分为“现场型”、“管理型”、“服务型”、“攻关型”四种类型。

(1)现场型:以班组和车间一线操作人员为主体组成,以稳定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

量,降低消耗,改善生产环境为目的。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在生产现场(2)服务型:以公司不从事基本生产的辅助人员组成,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

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在服务现场。(3)攻关型:以领导、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三结合组成,以解决技术关键为目的,活

动范围包括与生产有关的各个领域。

(4)管理型:以管理人员组成,以提高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

水平为目的。

2、QC 活动程序图

(一)选择课题

1、课题来源:

(1)指令性课题:此类课题通常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由

上级主管部门作为一项必须限期完成的任务,以行政指令的形式向QC 小组下达;(2)指导性课题:是上下结合的选题方式,由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实现经营

战略、目标、方针的需要,把其中的一些难点具体化为一批课题并予以公布,QC 小组可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开展活动;

(3)自选课题:根据企业现状,针对生产现场、工作现场,服务现场、管理环节、顾

客意见和期望等方面存在并需要改进的问题,自选课题。

2、选题要点:(4)选题范围不受限制(质量、效率、成本、安全等);

(5)选题要宜小不宜大,要针对性强、时间短、见效快、小组成员能够发挥作用的课

题;

(6)尽可能选择能以特性值表达并有可比性的具体问题的课题;(7)可从上级下达的难点、现场存在问题、顾客抱怨多等方面;(8)在可选课题有多个时,要经小组全体成员民主协商。

(9)题目应与小组的目标、成员相一致。如:以班组成员为主组成的小组,不能选择

企业改革方面的大课题等。

3、课题命名

项目的名称应该具体明确,针对性强,不要大帽子,如:创世界一流…;不要用对策来、采用的手段来命名课题,如:运用正交试验方法,解决…;

4、选题理由的陈述

要简明扼要且充分。如顾客(标准)要求是什么?实际情况是什么?差距有多少?等等,尽量用数据表达。

5、QC 小组项目登记

QC 小组在选好课题后,开展项目前,填写“QC 小组项目登记表”和“QC 项目评审表”,报企业全质办;经企业评审通过,予以实施的项目要上报集团全质办。

(二)现状调查

1、目的:弄清现状,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

2、内容:收集资料和数据。明确存在问题的程度,最高、最低达到多少,波动有多大,与要求有多少差距等等;

3、应用工具和方法:调查表、对比表、折线图、柱状图、饼分图、直方图、控制图、过程能力指数等。在症结所在时分层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4、收集数据时应该注意:有关的数据、数据的代表性和客观性、数据的时间性。

(三)设定目标

1、目标的名称与课题的名称要一致:

如:降低× 产品加工的废品率,目标则应是×产品的废品率由现在的×降到×;

2、目标要定量化:定量目标通过活动或改进后便于检查比较,不用定性的目标。

3、目标设定不宜过多

如是一个课题设二个以上目标,则要分别经二个以上目标为中心进行活动,使解决问题过程复杂化,不易表述,易出现逻辑性混乱。

4、目标值设定的水平

目标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且通过小组努力可以达到的;当课题目标与上级考核目标一致时,可以把上级的考核指标或产品工艺规格要求作为活动目标。

5、目标值设定的依据:(a)上级下达的指标必须达到;(b)顾客的要求必须予以满足;

(c)与条件基本相的同行业企业的水平进行比较;(d)历史上曾经达到过的最好水平;(e)通过现状调查,找出症结所在,预计解决程度,测算出能够达到的水平。

(四)分析原因

1、学会采用专业工具,一般采用因果图;

2、展示原因的全貌避免遗漏(可从“人”、“机”、“料”、“法”、“环”4M1E 或5M1E

增加一个“测”

3、原因分析要展开到可以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为止;

4、逻辑性要强,要合理;

5、要召开原因分析会广泛收集影响问题的原因。

(五)确认主要原因

1、应对全部末端原因逐个确认;

2、根据事实、数据,用科学方法确定(现场测量、试验、察看实物、查阅记录、向当

事人调查等);

3、判定是否主要原因的标准是对分析问题的影响程度大小。

(切忌以“少数服从多数”或以“是否容易解决”的方式确认主要原因)

(六)制定对策

1、关于对策的制订

(1)针对确定的每一条要因,发动小组成员提出多种改进的对策以供选择;(2)对每一条可供选择的对策从有效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

估,选择综合评分高的作为采用的对策。

2、正确使用对策表(1)针对每条主要原因,充分提出多种改进对策;

(2)对每条原因的多种对策,分别进行综合评价,而后比较选定实施的对策;(3

(4)针对确定的对策制订具体措施方法和手段;

(5)对策表中的目标栏,要尽量可能用定量的目标值来表述。

3、制订对策表应该注意的问题(1)对策和实施混在一起;(2)目标没有定量的目标值;

(3)使用抽象的词语(如:加强、提高、争取、减少、随时、尽量等);(4)不是针对每一条要因逐条制订对策。

(七)按对策实施

1、怎样实施对策(1)按“对策表”的要求逐一制订实施措施;(2)要按照对策表中的“措施”栏目逐条实施,并在实施中做好活动记录;(3)每条对策在实施完成后要立即与对策表上的“目标”要求进行对比,确认其结果;(4)如果确认没有达到对策表中所定的“目标”时,要重新评价措施的有效性,必要 时要修正所采取的措施;(5)每条对策实施后,还需要对是否影响安全环境、是否影响相关处的质量、是否影 响管理、是否影响费用成本的增高等方面进行检查。

2、对策与实施过程常用的方法 对策实施阶段是实质性质量改进阶段,各种改进及结果都要用数据表达,可运 用多种工具及方法。如:调查表、直方图、控制图、过程能力指数等等。

3、应该注意的问题(1)小组应该根据自己处理数据的实际需要来正确恰当的选用工具;(2)尽量用简单的方法工具解决问题,不要盲目使用复杂的工具。

(八)检查效果

1、如何进行效果检查(1)与小组设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常用柱状图、折线图、直方图进行效果比较。如没 有达到课题目标则要重新检查过程的活动情况,分析未达到目标的原因,重新制 订对策并实施,取得效果后进行再比较; 如达到课题目标就可以转入下一个程序。(2)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对比:把实施后的效果与现状调查时的现状进行再比较(最 好使用原来的方法工具)以明确改善的程度和改进的有效性,同时要注意检查是 否有其他方面的副作用或还不完善的地方。

2、如何计算经济效益 计算效益

一定要实事求是,一般以活动期计算,计算方法即实际效益=产生的 效益-投入的费用,同时要要注意总结活动的社会效益。

(九)制定巩固措施

1、把实践证明有效的对策表中的措施按照规定的程序向有关部门申报纳入相关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批准后正式执行,并经常检查是否按照 修改后的标准执行落实。

2、确定一定的巩固期,及时收集数据,分析比较,并做好记录,观察效果是否稳定。

(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1、总结 通过总结进一步提高小组成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专业技术方面:小组成员哪些专业技术得到了提高,掌握了哪些经验和知识,还 有哪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欠缺的,要进行总结;(2)管理技术方面:回顾活动过程中是否按照 PDCA 循环的程序进行,方法工具的运 6 用是否恰当,正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析,逻辑性是否强,是否环环相扣;(3)小组综合素质方面:可以从质量意识(含安全、环保、成本、效率等意识)、问 题意识、参与意识、改进意识个人能力的提高、QC 知识的掌握、团队精神、协 作意识、工作热情、干劲的高涨、创新精神和能力增强等方面进行自评,并将测 评成绩与活动前的成绩作对比,总结活动取得的无形效果。

2、下一步打算(1)在现状分析时找出的关键少数主要问题已经解决,原来的次要问题上升为主要问 题,需要通过活动继续解决;(2)在最初进行课题选择时小组成员提出的其他可供选择的课题;(3)再次发动小组成员广泛提出问题,从中选择评估选取。适用于创新型课题

1、“创新型”课题:是相对于“问题解决型”课题而言,是指 QC 小组成员运用新的思维 方式,创新的方法,开发新产品(项目、服务)、新工具、新方法,实现预期目标 的课题。

2、“创新型”与“问题解决型”课题的区别 项目 立题 现状 目标 原因分析 决策依据 应用工具 问题解决型 在原有基础上改进、提高 要把现状调查分析清楚 在原来的基础上,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针对现存的问题症结分析原因,找出主要原因 用数据说话 以数据分析工具为主,非数据分析工 具为辅 从未有过的事情 无现状调查,而是研究创新的切入点 全新的要求 不分析原因; 为达到预期目标,广泛提出各 种方案,寻找最佳方案。评价、比较、(有数据时,选择 也要用数据)以非数据分析工具为主 创新型

3、“创新型” 课题活动程序图 1 选择课题 2 设定目标 8 总结和今后打算 A 7 标准化 目标达到

目标未达到 P 3 提出各种方案 并确定最佳方案 4 制定对策表 6 确认效果 C D 5 按对策表实施

四、项目成果报告的整理 整理过程是 QC 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总结提高的过程,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严格按 QC 小组活动的程序进行整理; 7

2、成果报告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尽量以必要的图、表、数据为主,配 以少量的文字表达;

3、尽量少用专业性很强的名词术语,必须用的,要通俗解释;

4、适当介绍和本次课题有关的背景情况(切忌罗列历年活动课题荣誉)。

五、QC 小组项目成果的发表

(一)发表的作用

1、交流经验,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2、鼓舞士气,满足小组成员“自我实现”的需要;

3、现身说法,吸引更多员工参加 QC 小组活动;

4、提高 QC 小组成员科学总结活动成果的能力;

5、使评选优秀 QC 小组和优秀成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发表的组织工作

1、发表的形式服从于发表的目的,不搞一个模式,不一味追求形式新颖、美观、奇特;

2、积极引导听众对发表成果的提问和答辩;

3、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评委专家对成果进行讲评;

4、邀请主管领导参加成果发表会,发挥激励与导向作用。

(三)QC 小组发表成果应注意的问题

1、做好发表前的准备工作,选择恰当的发表形式,配合图片、数据表、实物等发表;

2、发表人必须是小组活动骨干,以讲为主;

3、发表完毕,应礼貌、简洁、恰当地回答提问;

4、发表用“道具”应朴实、清晰、简单、实用。

六、QC 小组项目成果评审

(一)评审的目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不断提高 QC 小组活动水平;表彰先进,落 实奖励,使 QC 小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二)评审原则

1、从大处着眼,指出主要问题:活动程序是否符合 PDCA 循环理论;项目各个环节是 否做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数据是否完整、正确、有效;统计方法运用是否恰当、正确;(评审内容详见《QC 项目成果评审表》)

2、客观有依据:根据评审标准的要求提出评审意见;

3、避免在专业技术上钻牛角尖;不单纯以经济效益为依据评优。

(三)评审的标准

1、现场评审:评审重点是 QC 小组项目及成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上一篇:幼儿园表扬信范文下一篇:为贫困山区学生捐书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