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批评下的古代文学论文

2024-07-15

网络文学批评下的古代文学论文(精选8篇)

1.网络文学批评下的古代文学论文 篇一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同等学力加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中国古代文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科目名称:中国文学批评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一)文学批评史的梳理与归纳。约50%

(二)批评理论的理解、运用。约50%

4)题型结构

a: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b: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通过掌握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来旁通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

2.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决定作用。

3.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学批评理论之民族传统与风格意义。

考试内容

(一)先秦文学批评与诸子学说。

(二)两汉文学批评与儒家经学。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与老庄玄学。

(四)隋唐五代文学批评与佛禅学说。

(五)两宋文学批评与程朱理学。

(六)元明文学批评与陆王心学。

(七)清代文学批评与考据朴学。

(八)进代文学批评与西方科学。

三、主要参考书目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2.网络文学批评下的古代文学论文 篇二

关键词:诵读教学,考试改革,培养机制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在近一个世纪中经历了由重原典到重文学史, 再回到重原典的过程, 诵读教学也就成了时下古代文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然而, 令高校教师感到头疼的是, 任凭你怎样在课堂上强调诵读原典, 学生始终回不到以前那种状态, 学生不读书现象普遍存在。于是, 不少高校教师感叹, 现在大学生素质越来越下降了。

其实, 大学生不诵读经典名著有其复杂原因, 但是, 影响学生不诵读原典最主要的因素是考试机制出了问题。对于诵读教学模式下古代文学课程而言, 怎样设置考试, 取决于古代文学课程在人才培养机制中所起的作用。诵读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考试改革要围绕这一中心目的进行。为此, 我们应在考试改革中重点强调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是诵记能力。诵记能力虽属童子功, 但对于大学本科生学好古典文学依然十分重要。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 对于这些经典著作, 学生不仅要多诵读, 而且要尽可能背诵下来。二是阅读能力。只有把阅读当成兴趣和爱好, 才能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当今不少大学生虽然也重视阅读作品, 但却更多的是被动阅读, 谈不上多大兴趣和爱好。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好, 也应纳入古代文学考试改革范围。三是鉴赏能力。鉴赏能够开启学生想象和联想的空间, 培养他们形象思维能力, 而一旦学生具有了较高水平的鉴赏能力, 对于以后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及自身审美情趣的提高都将起着重大作用。四是分析能力。学生的分析能力是在鉴赏能力之上的进一步提升, 而分析能力的增强, 则更有助于文学鉴赏的客观、公正与理性。

可见, 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是与人才培养方案一致的。我们之所以要进行考试, 一方面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促进教师在教学上进行某种变革, 但更主要的是,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格修养。那么, 古代文学课程考试的现状究竟怎样呢, 是否达到了以上目的并与诵读教学模式相适应呢, 本文将以湖南科技学院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情况加以说明。

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分为五个教学时段, 安排在2-6学期, 每学期48个学时。课程考试与课程相适应, 也是分为五个学期, 这五个时段在考试上有共同特征 : 每学期的考试成绩由两个部分构成, 即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其中,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由学生到课率和学生作业成绩构成。期末试卷占总成绩的70%, 主要题型有文学常识填空、文学名句默写、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六个题型。与其他同类院校相比, 从表面上看, 湖南科技学院古代文学考试形式似乎比较科学, 不仅考查了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还考查了学生平时的表现, 但实际上, 考试存在以下问题:

就平时成绩而言, 30分中有10分是检查学生的到课率。有这10分的存在, 学生到课率确实有所提高。但是, 不少同学是被迫而来, 学生怠学情绪严重, 上课时睡觉、玩手机的现象不少, 还有部分学生和老师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老师这次点了名, 估计下次不会点了, 于是下次就不来了;或者, 这节课点了名, 下节课就不来了。20分的作业分, 真正认真写的不多, 不少学生作业是从网上下载拼凑而成, 有的甚至全篇复制, 教师不得不为鉴别这些作业是否是学生自己写而花费大量时间。另外, 由于学生到课率提高了, 学生的平时成绩也就跟着提高了, 绝大部分成绩都能上80分以上, 这样, 学生只要卷面成绩上50分左右, 就能够保证考试顺利过关了。这其实是一种“放水”行为, 是对学生课程学习怠慢的一种放任。

就卷面考试而言, 试卷从表面上看检测了学生对经典篇目的背诵情况, 但实际上那些经典名句大多是学生初中或高中阶段背诵了的, 并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识记。而文学常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及简答题大多侧重考查学生对文学规律的把握, 并不需要学生对作品关注太多。最后的分析题或者论述题, 教师的目的也是要求学生能结合作品回答, 但结合什么样的作品、结合多少作品却没有给予明确规定, 这样导致了学生有效规避了阅读方面的缺乏进行答题。如学生在结合作品分析李白乐府诗歌的特征时, 只要把他们高中阶段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拿出来分析就行了, 结果, 结合作品进行论述就流于了形式。

这样一来, 本应检测学生的诵记能力、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能力的考试, 变成了完全忽略文学作品只需要识记文学史的考试了。在这样的考试引导之下, 学生完全抛弃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 只需要背背文学史就行了。可见, 大学生忽略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行为, 与古代文学考试的导向作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此, 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拟在古代文学课程考试上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首先, 变单纯点到模式为点到与当场测试相结合的模式。虽然采取这种模式每节课被点到的学生可能只有三到五人, 但是与全班式点到相比, 这种模式机动灵活, 每节课都能对学生起到一定警示作用, 不会产生老师这次课点了人数, 下次课一定不会点的误导。另外, 对于那些旷课频率高的学生,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抽查的频率, 从而彻底断绝学生逃课的想法。把点到和当场测试相结合, 也促使了学生注重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还可以把通过试卷难以检测的一些能力放到课堂检测中来, 从而完善古代文学的考评系统。

其次, 变课后小论文为课堂作业, 鼓励学生以创作代替分析。就目前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 每门课程 (48学时) 要做两次作业, 每次在2500字左右, 如果每期有8门课程, 则平均每周一篇作业。学生除作业外还得应付各类型的考试, 对于作业, 大多数学生都只是图完成任务, 于是抄袭现象成风。如果改课外作业为课内作业, 虽然在篇幅上可能会短一些, 但却断绝了学生抄袭的现象, 减轻了学生负担, 培养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 更能看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另外, 也可以用创作代替论文写作, 让学生创作几首律诗, 学生就会对律诗的韵律、结构、情感的表达格外注意, 如果学生能够自己写出水平较高的诗歌来, 他们在鉴赏律诗时水平一定不会太低。

再次, 变重文学史考察为重文学作品考察。在卷面测试中, 改变卷面题型, 使试卷符合诵读教学的需要。要删除一些仅需死记无需动脑的题型, 如文学常识填空、名词解释等题型, 增加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题型。对于古典文献中的一些经典名句, 要放到整首作品中考查。要增加文学鉴赏题题型, 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简答题和分析题则应结合一定数量的作品作答, 教师可以规定答题时的一些具体篇目, 以避免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 要使他们知道, 不认真阅读作品, 不仅拿不到高分, 还有不及格的可能。另外, 还可以在试卷的末尾增加一些创作类的附加题, 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常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3.网络文学批评下的古代文学论文 篇三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边缘化 教学思考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地位的日益边缘化

(一)古代文学教学地位的边缘化现状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是自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伊始的专业主干课之一,其时间跨度跨越中华三千年历史,学科涉及哲学、史学、美学、文献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囊括作家作品浩如烟海,体系恢宏。其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地位不言而喻。然时移世易,该门课程目前的教学地位令人担忧,呈现日益边缘化趋势。究其边缘化表现,突出表现为教学课时不断缩减,甚至取消了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

该门课程的课程设置,最初由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部分组成,二者课时分开设置,课程安排贯穿三学年或两年四学期,课时充足。其具体课时数,仅古代文学史,最初部分院校达500多课时,或400学时。现在绝大部分院校将作品选课程取消,文学史课程课时压缩至200到300课时之间,而我校则直接压缩至192课时,且仅有的192学时还包含每学期6学时即四学期共24学时的实践教学学时,则理论教学课时实际只有168学时。

目前中国古代文学史通用教材是袁行需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相对于有限的课时,显得内容庞大,任务繁重。即将出版的教育部“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卷本)教材又增加了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内容和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更是体系庞,内容多,任务重,难度大。一方面是古代文学史教材编写内容的日趋充实与庞杂,另一方面是古代文学教学课时的日趋缩减,如何在不断缩减的课时里完成庞杂的教学任务,成了横亘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故有学者坦言:“当代的古代文学教材编写者将中国古代所有优秀的文化都编进教材中,希望学生能够及时掌握,但是这么烦冗的教材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恰当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而且大学教学课时有限,教师只能对一些知识点到为止,学生也是浅尝辄止,学到的正是皮毛,并没有真正学习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①古代文学教学日显力不从心,且受制于有限学时的教学,更易变成浮光掠影与浅尝辄止,从而加速边缘化进程。

(二)古代文学教学地位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1.实用主义与急功近利的思想泛滥

近些年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某些人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的实用效果,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象牙塔中的高等教育未能幸免,高等教育日趋工具化、功利化,教师忙于能名利双收的科研课题,学生则在快餐文化中失去了阅读的耐心。有学者直言:“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日益工具化、功利化的大趋势下,古代文学正在被加速边缘化。在视功名利禄的最大获得为成功的商品社会价值判断的众声喧哗中,人们已失去了阅读的耐心并少能从中获得快感,更不用说从中找寻心灵的安放和精神家园的归依。”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与即学即用的短视眼光中,人们以追逐钱财和实用技能告慰心灵,对专业的选择和课程的学习,看重是否带来经济效益,重视能立竿见影地求得生存的实用技能,古代文学学习既带不来钱财又带不来立竿见影的实用生存技能,故古代文学“理所当然”遭遇边缘化。

2.教材内容的与现实脱节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大学课程中本占重要位置,但由于教材内容所载均为古代文学事件,其固有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时空的原因,难免给人以时隔久远之感。尤其是先秦和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内容,学生学习时觉得与自己的实际生活不沾边,或者认为这些古代文学知识于今后就业没有帮助,故兴趣不浓。再者,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文本系文言文,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难度,亦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代文学的教材内容脱离现实,即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学生不能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或者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故学生更愿意将时间花在其他专业技能学习上,学习有实际意义的对自己今后就业有帮助的课程,这的确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尴尬处境。

3.课程设置的重“史”轻“文”

目前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大多砍掉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仅以文学史为必修,学生忙着背文学史,文学作品只是阐述文学史进程的附带参考资料。学生只记住了文学史上的甲乙丙丁知识点,很少诵读甚至根本不细致翻阅古代文学作品。“以文学史而不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偏重于治学方法的传授,相对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③这种重文学史梳理、轻文学作品讲习的重“史”轻“文”的做法,使古代文学教育事实上成了“史学教育”,本末倒置。

4.教学手段的陈旧单一

目前,随着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兴趣。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不例外,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亦引入古代文学教学,增强了讲授的直观性、形象性,引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古代文学的教学效率与质量。然总体而言,当下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仍多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进行讲授、学生复习考试的传统模式,仍多以口述和粉笔占据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二、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育人文素质。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但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实际上活的是精神。物质的东西会随风而逝,唯有精神永存。古代文学的学习不能带给学生立竿见影的实用技能,但它的确是一剂精神食粮。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应该正视现实,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目的不能再局限于传授文学知识,传播中华文化,更应该在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学生人格修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与历史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诗文家对话,“面对一个诗人,实如经历一次人生;面对一部作品,实如亲历一场相逢”,如此方能正确解读文本,感悟世界,鞭策自身,思索人生,寄托心灵。

关于此点,其实学者们不约而同有此共识。如高晓玲先生曾言:“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教育坚持以德育为先,以培养高尚的人格为终极目标。”④孙小力先生亦说:目前片面强调文学史论的教学,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甚至令人无所适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⑤。

(二)重返文学本位,注重作品解读。

当前中国各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虽然强调文学史的讲授应该与作家作品分析结合起来,以文学史为主线,以作品贯穿,将宏观的审视与微观的例子结合,但在日益缩减的课时里,梳理文学史发展脉络即占去大部分时间,作家作品只能附带提及。这种重文学史而轻作品选的倾向十分明显,并带有普遍性。这种重“史”轻“文”的做法本末倒置。故古代文学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从“以文学史为经”回归到“以文学作品为本”,注重作品解读,把课堂重新让位于作品,教学回归文学本位。亦如戴建业先生所云:从当今大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应该倒转现行的课程设计,不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在选择古代文学作品时,同时兼顾古人和今人的审美标准,尽可能选各个朝代、各种文体的代表作,选讲那些至今仍有旺盛艺术生命力的作品⑥。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实际课程设置做到这一点的,即先作品后文史。如广西师范大学国家文科基地班的古代文学教学即在文学史课程讲授之前先安排为期两个学期的古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在学生有一定作品积累之后再来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教学效果比较显著⑦。

(三)优化施教手段,确立学生导向

施教手段上,以往古代文学教学以口述和粉笔为载体,教师“一言堂”或者“满堂灌”,课堂呆板枯燥。孔子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⑧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古代文学迎来了教学手段革新的春风。教师们与时俱进,把新的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课堂讲授以PPT课件呈现,辅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直观形象的感受,增加了课堂生机,激发了学习兴趣。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仍须普及和进一步提高,教师仍需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手段强化教学效果。如开辟第二课堂,将教学大纲、必读书目、思考与练习、答疑解难、教学视频等放到网上,供学生参阅;开辟QQ讨论组、微信群、微博、论坛、微课、慕课(“MOOC”的英译,是新近涌现出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大规模网络在线教学模式)等,供师生互动等。总之,构建网状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手段,以达到强化教学效果之目的。

教学模式上,以往的古代文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边听边记,思考与实践机会极少。目前这种情况依然存在。这种以教师为话语霸权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系统传授知识,但完全由教师主宰的课堂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故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引导者”,以学生为本的参与式教学,穿插学生试教环节等,把课堂让位于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注重古今结合,教学接点地气。

古代文学由于固有的原因,教学内容只能是古代发生的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古代与现当代本身就存在遥远的时空距离。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还原那个时代的创作风貌,回归诗文创作的“原生态”,与历史对话,与诗文家对话,与文本对话,最终达到正确解读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目的。我们学习古代文学,吸取古之养料,但不能拘泥于古,教学中还必须将古代文学与现实结合,探究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意义,探究诗文家遭际不同人生际遇和苦难的态度及其于自身的影响与当代价值,如此方接地气,融通古今,激发学生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学者曾言:“在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实践中,不应该只是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而是要从宏观层面上审视经典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挖掘经典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意义。”⑨挖掘作品的现代意义,是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故有老师在讲李白《与韩荆州书》时,不仅注重其文学性,而且关注其现实性。⑩笔者在讲授苏轼诗文词时,关注苏轼人生遭际,将具有相似际遇的秦观和苏轼相比较,见出苏轼的乐观旷达,学生体味出面临逆境时该葆有的态度、精神和格调。这样古今结合,古为今用,贴近当下,接点地气,学生学习不会只停留在古人的世界,更和自己的人生有了关联,兴趣大增。

(五)变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督查。

古代文学的传统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题型往往是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等。这种考核方式重视期终考试结果,轻视平时学习过程,学生考前临时大突击。显然,传统的考核方式一张试卷定成绩不科学,随着教学手段的变化、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考核方式急需进行改革。目前我校的考核方式是将学生的平时学习与期末考试并重,将过程与结果并重。考核方式的变革贯穿了学生学习全过程。

首先,我们重视学生的平时考核。学生平时迟到早退、课堂发言、诗文背诵、作品阅读、作业完成等情况一并考查在册,占学期总成绩的30%。第二,我们重视学生的能力考核。在能力考核中,学生除了完成贯穿整个学期的2-3篇的课程论文外,口试也是一个必试环节。口试话题既可以从教师准备的若干话题中随机抽取,又可以是学生参与的课堂讲演。该能力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30%。第三,我们重视期末的知识考核。知识考核设试题库,实行机考,题型为选择、判断、填空等客观题。学生期末考试在计算机上完成,试卷随机生成。该知识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40%。从学期总成绩的占分比例,由此可见平时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与督查。

综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边缘化的处境,边缘化既有社会经济的、思想的因素,更有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因素等。古代文学教学面对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必须转变培育理念,注重人文素养,重返文学本位,注重作品解读,优化施教手段,确立学生导向,注重古为今用,教学接点地气,变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督查等多方面着手,方能使古代文学教学与学习焕发生机。

注释:

①唐珊.论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大学生人文素质能力建设[J].语文建设,2014(12):15.

②刘砚群.培育人文品格: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再思考[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7):82.

③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04):84.

④高晓玲.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67.

⑤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06):43.

⑥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04):90.

⑦王娟.关于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4(04):119.

⑧李捷主编.程昌明译注,论语[M].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70.

⑨高晓玲.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67.

4.网络文学批评下的古代文学论文 篇四

论文摘要:一个天经地义的观点是,文学批评就是关于“文学”的批评。不过回望历史,文学批评的发展与演变却呈现出一个从寄生于文学到逐步与文学相分离的轨迹。当今的文化研究是文学批评走向独立的新阶段,它可以脱离文学对象,甚至将文学边缘化。究其原因,是消费文化之取替文学文化为文化研究之独立地位的获得提供了历史的契机。

论文关键词:文学批评;寄生性;理论体系化;独立性

一个天经地义的观点是,文学批评就是关于“文学”的批评。不过回望历史,文学批评的发展与演变却呈现出一个从寄生于文学到逐步与文学相分离的轨迹。

在亚里斯多德的《诗学》里,文学批评主要体现为阐释文学的类型、体裁等文学的基本范型。《诗学》开创了文学批评,也奠定了批评与文学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世纪流行文献学批评,主要围绕文学作品及典籍进行编注。文献学作为文法学的姊妹学科,具有修辞学传统,关注字词与风格,侧重文本细节,因而文献学批评没有产生对批评立场、原则或体系的追求。由于字词成为高度关注的领域,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们”被后人看作是在用字词编织学问的蛛网。弗朗西斯・培根在《学术的进展》一文中写道:“因此便产生了学术的第一个弊病:只研究字词,不研究内容。虽然我所举的例子是已过去的事情,但这类弊病一直存在,并将……继续存在下去。”这类批评寄生于典籍,当然也包括文学典籍,文献学批评对文史原典具有依存关系。

17世纪的古今之争,大量争论文学应该追求什么样风格,一直被当作典范的西塞罗的《演说家》中所归纳的三种演说风格,遭到质疑。人们放弃了西塞罗散文风格的模式,提出了“中性”语言等新的风格。但这种改变,并没有在框架上突破批评视域,仍然囿于语言风格的框架内,只是以新风格取代旧风格。

而法国古典主义批评,以布瓦洛提出的史诗、悲剧、喜剧、十四行诗、讽刺诗等都必须以古希腊、罗马作品为典范,必须符合三一律等准则。可以看到,古典主义的批评法则主要针对创作,仍然以作品为目的,但同时确立了批评法则的权威。

对批评法则的松动或反叛,发生在19世纪。浪漫主义批评是对古典主义统一的批评标准的叛逆,在批评史上形成了第一次“大混乱”,出现了各种有差异的批评。

浪漫主义批评的主流是个人体验式批评,代表人物有斯塔尔夫人、赫兹列特等。斯达尔夫人被认为是第一个采用个人才情体验批评的人,这指的是批评家力图再次亲身体验作家在作品中体验过的东西,这类批评家往往自身具有极强的才情,布莱指明它是“批评天才对于他人的天才存在的一种参与,建立在本人和他所钦佩的人之间至少是潜在的一种相似性上”。体验批评所确立的仍然是批评对文学作品的寄生关系,体现为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次生意识对于原生意识所经历过的感性经验把握。

这种把握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认同性的,即批评获得与文本一致的体验:批评家的批评建立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而个人体验又依附于对原作的同情与激赏之中,批评家的性情常常与作家的趣味与感受具有一致性。这种认同批评构成批评家与作品之间的亲密无问的关系,批评家与作者形成共谋。批评家通过阅读,放弃自我,变成“各种状态的交汇地”(杜波斯),批评家成为作家的场所,作家的灵魂在其中向批评家敞开。而另一种是距离型的,同样以作品为批评对象,但批评家与作品之间保持距离,批评不是共谋,而是纯粹的“俯瞰的凝视”(斯塔罗宾斯基),批评与作品对象建立的是非同情的关系。批评家意识到自己与他的批评对象是分离的,克洛岱尔将这种情况总结为“理解而不赞同”,它不同于作品的诗性思维,批评是作家自我思想的表达。然而“认同批评”与“距离批评”并不绝然分开,如塔斯罗宾斯基所说:“完整的批评也许既不是那种以整体性为目标的批评,也不是那种以内在性为目标的批评,而是一种时而需求俯瞰,时而要求内在的凝视。”

然而,“距离批评”后来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它渐渐融人到理性批评。与浪漫主义体验式主观批评主流相对的.是理性批评,包括由历史学方法带来的“新文献学”批评,即通过作品产生的条件解释作品;也有关注批评与读者关系的批评,如莱辛的《拉奥孔或称论画与诗的界限》;当然还有后期的勒南的自然主义历史批评,丹纳的实证主义科学批评等等。

这些导向了通常所说的始于19世纪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批评,也就是“批评”意味着理性分析与批判。文学批评从关注内心的感受式把握,走向了19世纪中后期的适应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社会历史批评,并上升为文学批评的主流。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成为文论的新焦点,文学批评到19世纪中后期已经从主观感受式文论的丰富性逐渐归依到社会历史批评的单一理路与范式上来,并且这一范式获得了独尊的地位。这表明批评虽然始源于文学园地,但批评却可以成为自身,这是因为文学所拥有的不仅仅是审美,它有很大的社会、历史的关联域,批评可以是外在的。

到20世纪初,批评再一次打破独尊的单一社会历史标准而形成新一轮的“大混乱”:文学批评从尊崇社会历史本体的范式中走出来,转向语言本体、形式本体,进而带来了众多风格的批评同时并存的新格局。形式主义批评、新批评、结构主义以及符号学批评等流派都有各自的宗旨,但相同的是都告别了对文学的现实、社会、自然、时代、历史、道德、经济等“外部批评”,开始探讨文学内部的语言、形式与结构等。后来的精神分析批评,现象学主题批评也随之盛行。加上上一阶段的社会历史批评在这个时期又产生了新的分支:有关注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还有关注读者维度的接受美学批评,后来又有新历史主义批评,批评空前繁荣。

如果说l9世纪以前,批评指向文学或围绕文学,批评带有次生性质的话,那么,20世纪的批评,各个流派的宗旨都不约而同地转向建构自家的理论体系。批评不再像浪漫主义时期柯尔律治、赫兹列特等的批评融入文学、认同文学,甚至复制文学,或者说是对文学表达的表达。20世纪前半期的各个批评流派都具有鲜明的批评学科意识,批评表达自身,文学沦落到服务于批评、为批评表达自身所用的次席。作品阐释不是目的,建构批评体系成了批评的首要目的,文学成为了批评体系建构的原料场地。因此,20世纪前半期,批评已经开始走上了独立的道路,如果说最初它还没有完全独立于文学,与文学还具有相关性,那么这种相关性表现为文学是批评理论的言说场所或涉猎对象,尽管文学不再是目标。这种不将文学作品作为一个有机体对待,或者不以文学为目标的批评,引发了传统立场的文学研究学者的愤怒,因为在这类批评中,作品只是作为理论的单一注脚。譬如精神分析批评,不将《哈姆莱特》看作有机的作品,而是从中掠取符合精神分析学说的所谓恋母情结,以此作为对《哈姆莱特》解读的结论,这大概也算是圣伯夫的所谓不是一种同情、认同,而是觊觎他人财富,从中掠取所需的批评吧。

这些追求体系化与理论化的批评,追逐某种客观性,它的产生与文学的非主观化创作潮流具有一致性。自福楼拜开始,到新小说的“零度写作”,文学追求非主观介入的客观化叙述,也就是要实现文学创作中的主观性的零度。在这种背景下,批评的非内在化,或者说批评的外化就被推动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反射的主体消失了,只有被反射的客体继续存在。批评变成了一面无个性的镜子,这使执著于作家创造性、激情、意念及主体风格等传统批评立场的文学研究者对当代批评产生了强烈的抵制情绪。 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解构主义引发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性别批评等新的“文化研究”的批评浪潮,使批评进一步脱离文学,因为有的批评纯粹谈论问题本身,以建构理论自身的体系为目的,甚至对文学的涉猎都可以不要了。文化研究关注少数族裔、女性等弱势群体,政治性批评成为了批评的主流与中心,而文学的审美批评不仅受冷落、遭排挤,甚至被取代。审美的自主性被瓦解,文学作品被这些政治性批评切割与肢解。面对愈来愈强劲的政治化的、独立化的、同时也是非审美化的批评浪潮,持审美批评立场的文学研究者非常焦虑。耶鲁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布鲁姆,将女性主义批评、新马克思主义批评、拉康的心理分析、新历史主义批评、解构主义及符号学等统称为“憎恨学派”,因为这些批评流派重视的是社会文化问题,颠覆了以往的文学经典。当今流行的大众文化也是一支颠覆文学经典的力量。经典文学在“憎恨学派”的批评理论与“大众文化”的双面夹击之下,地位一落千丈,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以“经典悲歌”作为第一章的标题,可以看到经典的盛歌时代成为旧事。

耶鲁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米勒,在《论文学》中,对批评理论凌驾于文学的未来走势也有着伤感而清醒的认识。该书开篇的第一句话是“文学的终结近在眼前”,他提到“文学逼近死亡的一个显著的症兆,是全世界的文学院系的年轻教员都从文学研究转向理论、文化研究,后殖民研究,传媒研究,大众文化研究,妇女研究,非裔美国人研究等等,他们经常以更接近社会科学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人文科学的方式著述与教学,而他们的写作与教学常将文学边缘化或忽略文学,即使他们中很多都是在老式的文学史与文本细读中训练出来的”,“这是因为他们预感到了传统的文学研究正在被社会与大学管理宣布为过时的路途中”。米勒指出理论导致文学的衰落,他说:“文学理论的繁荣就是文学死亡的信号”,“理论注册了文学的行将就木”。

批评与文学的分化,现代批评与传统批评的分化,是有根由的。批评虽然一开始寄生于文学,但它一出现就是不同于文学的,批评与文学具有异质性。文学是感性的,形象的,可体验与参与的;而谈论文学,也就是批评,已经不是文学自身,它是概括的,逻辑的,理性分析的。用弗莱的观点表达的话,那就是文学是沉默的,而批评是说话的;文学不是学科,而批评是学科,弗莱说“文学并不是一门研究学科,而是供研究的对象”,“如果文学批评是一门科学,那么它显然是一门社会科学,如果说它只是到了我们的时代才发展起来,至少没有说错这件事的年代”。文学批评经过在文学场域的孕育,在20世纪与各门社会科学一道走上了独立。

从人文科学到社会科学,也就界分了传统文学批评与当代批评。爱德华・萨义德在比较福柯与布鲁姆时指出,前者关注的是一个“文化的世界”,而后者关注的是一个“艺术的世界”。作为艺术的世界,文学性精英主义的批评关注的是审美,布鲁姆明确提出“我认为审美只是个人的而非社会的关切”。而当今的文化研究Et益取代了文学批评,在审美主义者看来,他们把审美降为了意识形态。然而,随着大学教学或文化机构的日益政治化与实用化,文化批评一定会更加关注社会文化现象,而不会停留于“审美的个人关切”。布鲁姆也认识到了“我们正在败退,并无疑地还将败退,这是令人沮丧的,因为很多优秀的学生将弃我们而去,另寻其他学科和职业,这种抛弃已随处可见”。这种没落感,是文学研究者或从传统批评走过来的学者的感伤,而站在文化研究立场的瑞安・毕肖普则描述为“到上世纪90年代中叶,文学研究已向文化研究俯首称臣”。(见本组文章的第一篇)两个阵营的人,表达的是同一个现实,然而感情色彩不同。

这种历史走向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兴的消费文化与机械复制时代的大众文化结束了文学文化为中心的时代,经典文学的美学给社会消费美学与日常生活美学让出了地盘,因此,批评就可以针对新的领域,可以不针对文学而进行批评。

罗兰・巴特的“文本”概念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体现,他以“文本”的概念取代“作品”,使得批评理论的批评研究对象走出了过去的文学艺术作品的范围,走出了文字作品的范围,而使身体、行为等各种对象都成为了批评与研究的对象,也可以说生活领域里的很多现象都是“文本”。这样,文学就只是“文本”中的一种文字文本,批评的领域与范围不仅扩大了,而且社会化与日常生活化了,由此产生新的批评,更接近社会科学。它的繁荣,对人文主义产生了冲击,同时导致了接近人文科学的文学以及相关的审美批评的衰落。文化研究正是对这种没有边界的新的批评的概括性表达,它是没有范围的,是无所不包的,也是没有固定对象与习用范式的,它打破了过去的文学以及文学批评的范式,与文学形成对抗,也与传统批评形成了断裂。站在传统批评立场的人,或者说拥有传统批评观念的人,都不喜欢后者不吸取批评传统,甚至抛弃从前寄生的对象而且凌驾于其上,同时又缺乏文学性,审美性,特别是缺乏对现实的超越性,将批评变成了与现实一体化的存在。因此,文化研究的铺天盖地,引发了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之间的论争,但客观地说,谁也挡不住社会的变迁,即就挡不住新的浪潮取代老传统。

5.文学批评的标准 篇五

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文学批评的标准,从所有的教科书上归纳一下,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美学和历史标准;二是思想标准;三是艺术标准。

先说美学和历史标准。所谓美学标准,就是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作品成败得失。什么叫美?美就是和谐。对作品来说,看形式和内容是否和谐?主题和表现手法是否和谐?字词句段是否和谐?所谓历史标准,是指作品反映的内容是否符合历史真实?即是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凡是反映了历史真实和生活本质的作品,肯定是美的。所以,美学标准与历史标准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别林斯基指出出:“不涉及美学的历史批评,以及不涉及历史的美学批评,都将是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当然,历史不等于文学,而文学则必定反映了历史。过去对于未来,就是历史,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文学家反映历史,不是象历史学家那样,机械地记述下来,不容许虚构,要求客观而公正。文学作品反映历史,也要求客观公正,但要求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通过形象塑造曲折地反映生活的,它反映生活更本质的东西。列宁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历史的一面镜子”,就是这个道理。

再说说思想标准。思想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有无哲学价值的尺度。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思想,任何时代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作家处在什么时代,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受时代思想的影响,也就是主流思想的影响。有人说,我搞文学就是要与时代思想唱反调,要远离政治,唯有远离政治才能创作出传之后世的作品。不错,文学史上,有好多作品在当时那个时代是不受欢迎的,若干年下去,反而成了人民欢迎的好作品。这是因为作家富于远见,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虽然不与世俗思想合拍,但有个前提,必须是先进的思想。所以,批评家要善于辩别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区别,既要充分肯定反映时代主流思想的好作品,又要善于发现代表未来先进思想的好作品。果戈里的《死魂灵》发表后,不少人贬低甚至于辱骂它,认为是琐屑无聊之作。而别林斯基针锋相对地指出:“果戈里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死魂灵》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后来也证明就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批评家的慧眼识珠很重要。思想性标准实际上就是真理性标准,即实践是检验作品价值高低的唯一标准。不管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还是非统治阶级的思想,只要是作品代表了时代潮流和历史的本质,就应该说是思想性好的作品。我这样讲,与传统的教科书不太一样,但我认为文学创作有它自身特别的规律,批评也要遵循这个规律。思想性标准第一要求是真实性;第二要求是考查作品与时代的先进思想相联系的紧密程度;第三个要求是考查作品的内容对读者的道德和精神境界是有益还是有害?第四是衡量作品的内容是否体现了人民的意愿?

最后再谈谈艺术标准。第一要看作品中的意象和形象是否逼真,鲜明,生动,也就是说是否具有典型意义?凡是在读者中取得共鸣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典型化做得好的作品。所谓典型,就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也就是集成了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兴趣。第二要看作品是否富于情感的表现力。文学作品的特点是以情感人,如果作品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去感动别人?第三要看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统一,和谐?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内容再好,如没有一定的形式也不能表达出来。体裁,结构,情节,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是好作品。第四要看作品是否具有艺术的独创性?一切雷同化,公式化,概念化的都是艺术创新的大敌。你写出的作品,谁也模仿不了,就是独创性。第五要看作家驾驭语言的能力?作品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个性化是基本要求。第六要看作品是否具有民族性?凡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语言,民族风格,民族气派,民族形式,民族的欣赏习惯等,都应该是作家追求的目标。有了民族性,也就有了读者。为什么一些跑到国外的艺术家,非得要回国内来发展?就因为艺术若没有民族性,就没了根。这个道理很浅显。

6.文学批评复习资料 篇六

(1)

基本概念:

1、文学批评: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做出判断,评价,指出其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

2、社会历史批评: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中式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3、印象批评:一种依据审美直觉,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创造性地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

4、升华:精神分析学术语,指被压抑的原始性的本能冲动上升,转化到社会所容许,所赞扬的领域或活动中,如文学艺术活动,体育竞技活动,宗教慈善活动等。这是一种在无意识中进行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稳定的心理活动。

5、陌生化: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6、视角:指叙述者或任务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和状态。或者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

7、反讽:该术语源于古希腊,其定义不断发展。新批评把反讽与语境联系起来,将反讽定义为“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即一定的语境使词语与它的字面意义相反。

8、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与“性别”(sex,指男女之间的生理区别)相对应的。它是指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9、原型:原型一词的希腊文原意为“原始的,最初的理念和图式”,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指人类或人类中的某一种族在其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的行为模式,心理模式,原型是在人类及其种族的集体的生存斗争中生成的,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

10、身体:身体作为一个词汇本身是中性的,可是它在传统文化中往往被解释为人的“动物性”,它代表了一种原罪,一直处于受到轻视和被压抑的地位。但后现代文化批评把原先的头脑管制身体的观点,转为头脑不过属于身体的一部分,身体才是人作为自身的出发点,也是人存在的基础。就是这样一个对身体的看法,使得整个文化的意义发生转换。

心理批评:指运用心理学的概念、理论、方法对文学艺术现象进行研究、评述的一种批评流派。

文体学批评:是一种运用现代文体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文本的语言性质、特征入手,对文学文本进行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

文本批评:指一种立足文本,分析和阐述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文本指一个自主的意义客体和语言结构系统。)

俄国形式主义:俄国形式主义指1915年至1930年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其组织形式有以雅各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会”和以什克罗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

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指具有都市化色彩(区别于乡村色彩的民间文化)、商业性的(不是自发的、也基本不是官方性质的)、渗透于日常生活的(不同于经典文化那种神圣性质)具有感性冲击力的(不是说教的)一种在当代社会具有影响力的在大众生活中有广泛影响的文化。

图像的定义:大众文化最为核心的方面之一图像化是以图像来表达意义的文化趋势。在文字时代中,图像在传统社会处于边缘辅助性位置。20世纪由于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图像开始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图像化的深度实质上信息表达和接收上的感觉话。图像的世界性传播趋势使之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一方面它便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2)

重要文论家及其代表观点(填空选择)

①中国文论家及著作、观点(时代)

【中国批评的历史】

古代:0、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开道德批评之先河“不学诗,无以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

2、庄子“得意忘言”

3、曹丕“文以气为主”

4、萧统《文选》开选本批评的先例

5、钟嵘《诗品》“滋味说”、“直寻说”、“溯流别”

6、刘勰《文心雕龙》“六观说”“文笔之分”

7、欧阳修《六一诗话》开“诗话”之批评先例

8、金圣叹《水浒传》《西厢记》评点

现代

1、矛盾、鲁迅——社会历史批评

2、李健吾《咀华集》、沈从文、唐湜《意度集》——印象批评

3、李长之——传记批评

4、朱光潜、张竞争、郭沫若——心理批评

5、闻一多、郑振铎、叶舒宪——原型批评

②西方文论家及著作、观点

1、斯达尔夫人《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

2、丹纳:影响文学生产和发展的三要素:种族、环境、时代

3、别林斯基等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

4、法朗士《文学生活》

——印象批评

5、王尔德、佩特、赫兹利特等的观点

6、尼采“酒神”“日神说”

7、詹姆士:“意识流”

8、弗洛伊德《诗人与白日梦》

冰山理论、婴儿性欲说、“升华”、“梦”等

9、荣格:集体无意识(海岛理论)

原型:“心理模式”和“幻觉模式”

10、拉康:“镜像理论”

11、斯皮泽“语文圈循环”

12、韩礼德:语言的无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

13、俄国形式主义的组织形式——以雅…为代表的“莫斯科…学会”和以什洛…为代表的“彼得…”

14、兰色姆《新批评》

15、卫姆萨特、比尔兹利合写:《意图谬误》《感受谬误》

16、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巴特、托多洛夫、格雷马斯、热奈尔

17、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

18、肖沃尔特《走向女性主义诗学》;

“女性主义批评”和“女作家批评”

19、西苏

“女性写作”

20、葛亡西:文化霸权

21、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

1、孟子“以意逆志”:不要拘泥于个别文词而曲解了句意,不要拘泥于个别句意而曲解了全诗的主旨,是评论者调动自己的想象去推测使人的创作旨趣。

“知人论世”:发掘创作背景和作家传记材料,玩味作者命意,扩大联想空间,进而理解作品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起到导向作用。

“知言”:善于从片面的言辞,过头的言辞,不合正道的言辞,躲躲闪闪的言辞中发现真正的意图。

2、庄子:“得意忘言”:言辞对于“不期精粗”者是无能为力的。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和内在气韵,也具有“不期精粗”的特点。意义在于:不要止于言辞的表层意义,而要尽力把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不可单纯以言辞强作解会。

3、曹丕:“文以气为主”:其中的“气”是指作家的天赋气质,个性。

4、萧统《文选》开选本批评先例:选录标准是措辞的技巧,文辞的精妙作为“文”的不可缺少的基本共性。选本对文章的去取,体现了“文学的自觉时代”的批评标准。

5、钟嵘《诗品》

“滋味说”:通过对诗歌艺术形象神游其中的审视,获得幽微的心理体验,并从这种心理体验中爆发出对作品整体风貌的鞭辟入里的领会。

“直寻说”:提倡自然英旨,强调诗歌应以抒情为主,对一切妨碍抒情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他都表示反对。

“溯流别”:在文学史的纵向继承中点明某一作家风格形成的历史原因。

6、刘勰《文心雕龙》“六观说”:一观位体(体制规范),二观置辞(文辞是否恰当),三观通变(看继承和变通),四观奇正(看是否做到“酌华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五观事义(指考察作品的引事引言),六观宫商(音节和谐,声律美好与否)。

“文笔”: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7、欧阳修《六一诗话》开诗话批评体例:以谈诗论艺为主,带有漫谈,随笔性质的笔记体批评。既有对诗歌理论的探索,使人诗作的具体评论,又有对诗坛轶事和轶诗的记述及本事的考证,辨订。

8、金圣叹

《水浒传》《西厢记》评点:对叙事者,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节奏等都有很深刻独到的分析,还常常会点出作者采取这一叙事技法的用意,使小说评点真正做到“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

中国现代

1、茅盾:是最早一位尝到和评论新兴的无产阶级文学的批评家,对作品具有准确的艺术感觉,对作家有独到感悟和发现,不止于用自己的感受,印象去追索作品的审美意蕴。

2、鲁迅: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革命文学批评家,很多批评是用通信和序跋的形式写的,给初登文坛的青年作者以实际的指点和有效的帮助。其序跋体评论体现了批评,帮助作品走向社会的推介功能。对不太容易被读者接受的革命文艺作品给予特别的推荐。――社会历史批评

3、李健吾《咀华集》:文学也是一种艺术,其批评操作特别注重对作品的个人体味,看重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强调批评家在批评过程中要“使自己的印象由朦胧而明显,由纷零而坚固”,批评不能根据印象作判断,需要理性的分析,善于比较作家的不同特征和风格。从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两个方面丰富了印象主义批评的理论和方法。

4、沈从文:其文学批评也具有印象主义批评的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对作品有独到的个人体验和深刻的艺术感受,其艺术感悟是全方位的。

5、唐湜《意度集》:具有鲜明的印象主义批评特色,将自己的感情和人生思索投入到批评对象之中,力求用诗歌的“抒情方式”来引导读者体味使人独到的精神风貌。

6、李长之――传记批评:曾是中国传统的批评样式,李长之的传记批评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对象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从主客观的互相推动上,探讨创作发展和变化的轨迹。深入到传主的内心世界。

7、朱光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艺心理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虽文艺现象的核心“美感经验”进行了具体入微的剖析。

8、张竞生:实际上是包含着现代性的思想,不仅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有着独特地位,而且对今天中国的现代化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是推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思想资源。

9、郭沫若:在运用精神分析心理学评论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0、闻一多,郑振铎:开创对于远古神话,诗经,楚辞研究论述。

11、叶舒宪:提倡“文学人类学”,将原型批评进一步在文化领域展开,并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西方

1、斯达尔夫人:

《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第一次以专文的形式研究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的相互影响。认为评价作品不应有固定的绝对的客观标准,必须考虑作品写作期间的社会,整治,哲学和宗教等方面的环境;特别强调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社会制度和文学艺术的影响。

2、丹纳:影响文学生产和发展的三要素:“种族,环境和时代”

丹纳认为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都受到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的支配,都应该到这些因素中去寻找最终的根源。为社会历史批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例,但其分析存在机械之嫌,文学与社会的发展并非完全平行。而且对经济生活也重视不够。

3、别林斯基等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把文学批评与社会政治活动联系在一起,以进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为武器,从历史的高度评价作家作品,使社会历史批评得到深刻,全面的发展。其中别林斯基坚持文学应当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4、法朗士:《文学生活》在文学批评中采用“瞬间感受”的印象主义理论,认为文艺创作和艺术欣赏都取决于个人的特殊的感受,典型事物是通过简单的外部摹仿来表现的。不涉及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不去研究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大大缩小艺术的表现范围,走进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圈子。

5、王尔德:文学批评要关注作品的审美特性并进行美的创造。

6、佩特:强调批评要重视刹那间的美感,并认为正是这种不断涌现的刹那间的美感构成了人生的意义。

7、赫兹利特:面对要评论的作品,批评家不是根据理性原则去分析,研究其构成原因,而是用言辞去表现作品的审美特性和情感基调。

8、尼采:“酒神”“日神”说:“酒神”与非理性的本能冲动看作人性最深刻的体现。“酒神精神”是一种更为原始的心理状态,属于原始的本能,是纵情的,野性的,而“日神精神”则是一种理智的,清明的,有节制的,和谐的心理状态。

9、詹姆斯:“意识流”:意识是一条思维与情绪相混融,意志与欲望相糅

合的河流,个体性,流动性,指向性,选择性是意识流的主要表现特征。

10、弗洛伊德:《诗人与白日梦》:被视为文学心理学的开山之作。

11、“冰山理论”:

构成人的心理的不只是“意识”,意识之下还深藏着一个人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幽暗的,混沌的“潜意识”王国,其关系犹如冰山表面与其潜藏部分,故称之为“冰山理论”

12、“婴儿性欲说”:一个人的人格,是在作为主体的这个人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冲突,协调过程中形成的,其中有两点被人忽略了:一是这一过程发生得很早,几乎是从刚刚出声的婴儿时期就开始了;二是这一过程的主要内涵依然是“性欲”。

13、“升华”:

“升华”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本能压抑的途径:将人的原始欲望,本能冲动通过一个良好的渠道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转化到被社会所容许,所赞同的,较为高尚的目标或对象中去。

14、“梦”:一种完全合理的精神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愿望的满足。是一种潜在的欲望变相得以满足的过程无论表面多么离奇的梦,在其深层往往掩藏着做梦人的一个未能实现的欲念。

15、荣格:

16、集体无意识”(海岛理论):个体人的心理,最终是扎根在整个种族的文化进化史乃至地球的生物进化史之中的。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涵是“原始意象”,实质是人类原始时代积淀下的一些心理残迹,是一些包含情绪,形象,意念,张力的心灵碎片。

17、原型:荣格从原始意象中概括出的“模式”“图式”“结构”称为“原型”,是人类的原始经验在集体无意识中保留下的一种“模型”

18、“心理模式”:“心理模式”的文学作品出自“生动的生活前景”“来自人类意识经验这一广阔领域”。

19、“幻觉模式”:“幻觉模式”的文学作品则萌发于“人类心灵深处的某种陌生的东西,它仿佛来自人类史前时代的深渊”。

20、拉康:

21、“镜像”理论:“自我”是在对另一个对象(他者)的认同中构成的;而这个对象则又是自我的一种想象性的投射,于是,自我与自我竭力认同的“镜像“之间构成了一个“想象的王国”,语言成了这一“想象王国”的一个象征性的,无法最终确定的“能指”,在“自我”与“他者”之间游移滑动,文学是建立在欲望之上的“想象王国”,作品则是一个由“能指系统”建构起来的文本。

22、斯皮泽:

23“语文圈”循环:从表面到核心,再由核心回到表面的往复运动称为“语文圈循环”,其实质就是找出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偏离常规的语言特征,然后对其中的作家的心理根源作出揭示,接着再回到作品细节中,通过考察相关因素予以正是或修正,其研究目的是试图通过这种回复往返的对文体特征的研究来推断或解释一个作家乃至一个民族的心理或精神特征。

24、韩礼德:语言的元功能――

25、概念功能:表达说话者经验的功能,包括物性,语态等。

26、人际功能:反应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功能,包括语气,情态,语调等。

27、语篇功能:使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使说话人只能生成与情景相一致和相称的功能,包括主位结构,信息结构,衔接等。此三者功能相互关联,构成了语义层的三大部分

28、俄国形式主义的组织形式――以雅各布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会”,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特堡诗歌语言研究会”

29兰色姆《新批评》: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提出“本体论”的主张,认为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本源价值。

30、卫姆萨特,比尔兹利合写的《意图谬误》《感受谬误》

进一步确立文本的中心地位。“意图谬误”锋芒直指实证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文学批评。“感受谬误”则是对包括瑞恰兹在内的各种主义读者反应的理论的挑战。

31、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巴特,托多洛夫,格雷马斯,热奈特等)

32、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结构是没有等级的,不存在固有的中心,结构中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不具有优先性,语言是自由嬉戏的领域,自由嬉戏即是一系列最终没有所指的能指,此在总是被自由嬉戏所化解,文本只是在内部通过复好的相互追逐而自得其乐,而结构正是对自由嬉戏的压抑和封闭。

33、肖沃尔特《趋向女性主义诗学》:

34、“女性主义批评”:第一种以女性意识为指归的批评,一种“以历史为依据的探索,它探究文学现象的种种意识形态的假设。”通过对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的审视与批判,揭露文学文本,文学现象,文学观念,文学标准等等中间潜藏的性别歧视信息,暴露抽象化,富马画的性别角色的人为性质。

35、“女作家批评”:宗旨是“为妇女的文学建构一个女性的框架,发展基于女性体验研究的新模式,而不是改写男性的模式和理论”,内容与范围可概括为探索和发掘一个被人以往的女性文学史,考察妇女文学的历史和女性的文学创造性,分析她们的作品在体裁,主义,情节,结构,语言,心理描写等等方面的特点。

36、西苏:“女性写作”:女性写作不应受传统思想和形式的束缚,妇女作为受压抑的性别,其文字具有真正强大的革命力量,这将是一股具有破坏性的力量。但其理论是矛盾的,一方面强调“双重性别”,反本质主义,反生物学,另一方面又鼓励人们充分发挥女性特点进行写作,这使得她的理论无法摆脱掉其生理宿命论和本质主义的成分。

37、葛兰西:“文化霸权”:

最初由葛兰西提出,后来经法兰克福学派发展,加上福柯关于话语权利的理论的揭示,这一理论得到了更大范围的运用,也称为女性主义运动及其批评,后殖民主义理论和批评等多种思潮的理论资源。文化霸权食药通过一定的话语系统来建构,这些话语赋予某种文化以合法性,同时对另一些文化则采取压制态度。

38、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主张把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作品之外的语境联系起来,另外也与欧洲大陆的研究有着不同思路。立足于经验层次。

39、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3)

文学批评的总体认识

1、文学批评写作的最基本维度:社会历史和审美2、20世纪文学批评的哲学背景: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现象学、科学哲学(或波普尔“证伪”理论)

3、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

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文学的语言转向)、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倾向、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

(4)

文学批评的方法

1、社会历史批评

①理论特征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认为文学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学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以文学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为首要尺度而且要求文学作品表现出一定的历史内容和思想意义。再有文学的社会效果也是其又一重要尺度,还要求文学作品真实反映社会生活。

②操作方法

一.阐释作品的历史内容

二.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

三.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2、印象批评

①中国传统印象批评特点:意会体悟和以形象说诗;批评话语所具有的浓郁的艺术性。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批评主体特点:品评者大多集作,赏,评于一身。

②.印象批评主要观点

③理论特征

一.推崇主体的创造性和个性色彩。

二.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

三.突出批评的审美特性

3、心理批评

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主张及其对文学批评研究的启示意义;

主要主张:

冰山理论与潜意识:构成人的心理的不只是“意识”,意识之下还深藏着一个人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幽暗的,混沌的“潜意识”王国,其关系犹如冰山表面与其潜藏部分,故称之为“冰山理论”

本能压抑与欲望升华:本能冲动是强大而盲目的,因而不能不总是受到道德与法律的压抑与制裁,其结果是让个体感到抑郁或焦虑,心理中形成某些“情结”,给个体生命造成内在的伤害。而“升华”则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将人的原始欲望,本能冲动通过一个良好的渠道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转化到被社会所容许,所赞同的,较为高尚的目标或对象中去。

早期经验与人格生成:一个人的人格,是在作为主体的这个人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冲突,协调过程中形成的,其中有两点被人忽略了:一是这一过程发生得很早,几乎是从刚刚出声的婴儿时期就开始了;二是这一过程的主要内涵依然是“性欲”。一个人的精神人格,实际上就是在他与他自身的本能,与他周围的环境,与他的父母代表的“超我”三者之间的紧张对峙,悉心调节中生成的。

梦的工作与文学创作:梦是一种完全合理的精神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愿望的满足。是一种潜在的欲望变相得以满足的过程无论表面多么离奇的梦,在其深层往往掩藏着做梦人的一个未能实现的欲念。梦对于日常生活中经验与记忆加工制作的手法与文学的创作手法类同。而文学创造与做梦一样是人类带有普遍性的一种精神现象,作家的工作就是“白日做梦”、启示价值:

(1)从本体论角度揭示了文学与人的深层心理的关系,揭示了文学作为一种欲望升华产物的“白日梦”本质,凸显了文学的心理维度、人学维度

(2)从文学动力学的角度阐发了作家的心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3)从价值论的角度阐发了文学对人的心理补偿作用

(4)揭示了人的早年经验对一个人的心理人格形成的影响,启发了人们对作家早期生活经验与其当前文学创作之关系研究。

②心理批评的主要方法

(1)个案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个别作家的访问,交谈,问卷,调查,以及对于他的档案,传记的审理,乃至对其某些具体的心理功能指数的测试,得出他的心理结构或心理活动的特征。

(2)心理发生学方法:追溯文学家的童年时代甚至是婴幼儿时代的生活经历,以了解文学家的艺术个性。

(3)话语报告方法:要求被研究的对象自己心理活动的状态,过程和结果,整理得到的数据从而得出某些结论。又称“问卷法”。

(4)观察的方法:研究者在未经控制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和分析人的行为,表情等,以判断其心理活动特征的一种方法。

(5)精神病理学的方法:把文学艺术的创作心理状态看作精神上的非正常状态。

③心理批评的主要形态:

(1)传记批评: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批评形态。以作家经历等为研究中心和线索。

(2)原型批评:20世纪中期兴盛于西方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理论核心是荣格的“原型说”和他关于文学作品心理模式的界定。以作品是否自发地呈现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即原型,原始意象为最高尺度的。实质是一种发生学的文学批评。

(3)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建立在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的批评方法,关注的是“文本”本身,其中最核心的是文本整体拥有的心理性的结构与形式。

4、文体学批评

①现代文体学的主要流派

(1)描述文体学:以巴利《法语文体学》为开端,诞生于20世纪初,主张客观描述某一社会群体习用的语言所能提供的文体手段以及产生的效果。着重研究普通语言中的感情色彩。

(2)发生文体学:以斯皮泽的理论为代表,着重研究作品中作家心理在语言上的投射现象,认为一切文体学的特点根源于作者的精神和气质。文体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必然反映。

(3)结构主义文体学:将文本视为一个封闭的结构,文体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语言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不应孤立地考察文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应研究语音,词法――句法和词汇枫各个层面之间的结构关系

(4)转换生成文体学:建立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基础之上,认为语言学的研究不应仅仅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归纳,还应研究句子怎样生成和应当如何生成。把句子分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5)系统功能文体学,以韩礼德为理论代表,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着重从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选择的过程以及选择的结果所产生的文体效应。

②理论特征

(1)以语言分析为本位

(2)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强调客观性,实证性

5、文本批评/

①理论特征

(1)推崇文学文本的独立自主性,其文学观为“文本之外一无所有”,批评理念为“批评即阐释”

(2)突出语言的本体论地位,提出语言的诗性功能,致力于文本的语义阐释,建构结构分析模式。

②关键词

陌生化: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语境:新批评语义分析的核心概念,也是理解新批评的方法的前提。一是当时写作时的话语语境,包括“与我们诠释某个词有关的某个时期中的一切事情”,二是指文本中的词语所体现的“表示一组同时再现的事件的名称”(一个词可能暗含一个惊心动魄的事件)

二元对立:西方哲学史上重要的思维方式,结构分析的核心概念,一般用于神话之中,神话表面看起来有很大的随意性,但都表现了人类所面临的一些共同的生存悖论,无法回避的矛盾难题所构成的二元对立模式正是神话的深层结构,是解释人类基层思想,文化与语言的一种相当有力的工具。

异延:代表一切差异的根本特征,也包含全部差异,存在于一切在场、实在与存在之中,在颠覆现有的结构中呈现自己的存在。在空间上异延表示差异,在时间上异延表示延搁,以此类推,所以异延是不确定的。随意,无目的性,所以无中心

张力:所谓“张力”,就是指诗歌中各种相反相成的因素共存于一体的状态,或者说是指诗歌语言形式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各种诗歌意象、思想情感等各方面因素皆在一种所谓的冲突对立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有机整体的诗歌结构关系(音韵节奏的张力、语义间的张力、思想情感上的张力)

意象间的张力:“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白沫”(《死水》)

思想情感的张力:“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③叙事文分析

视角分析:视角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时间相对应的位置和状态。根据对视角的限制程度,可以将视角分为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外聚焦型三种。

叙述者形象分析:叙述者即文本中的“陈述行为主体”“声音或讲话者”。与视角

一起构成了叙述,根据叙述者与所叙述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区分出异叙述者和同叙述者两种。

④解构文本

双重阅读:第一次阅读是力求破译文本,希望找到真实或本源,即致力于文本的客观解释和复述;第二次则不再追寻本源,以游戏的态度对待文本。(以第二次为重)

修辞性阅读:认为文学语言的根本特性是修辞性,修辞与语法之间并不太和谐默契,修辞暗中构成对语法模式中符号和意义一致性的破坏,导致了文本意义的魔灵两课。因此对文学文本的阅读应该是一种修辞性阅读即充分地发掘文本中语法进而修辞,字面义和比喻义之间的抵触,矛盾和冲突,并将逻辑意义悬置起来,使指称变得变化莫测,捉摸不定(谁提出的?)

6、性别批评

①美国女性主义批评文学批评的发展阶段(4个)

(1)“妇女形象”批评(20世纪60-70年代初)

(2)“妇女中心”批评(20世纪70年代中叶)

(3)理论反思(70年代末80年代初)

(4)“身份”批评(80年代以后)

②理论特征

政治倾向性:因直接脱胎于妇女政治运动,因此必然带着与生俱来的弱势人群的身份和立场以及由性别利益决定的政治倾向性。

否定的悖论:一方面要抨击男权文化的文明史,另一方面又要以文明史所给予的人权为武器;一方面批评男权社会,另一方面又要以男权文化为起点。

③女性主义批评的主要观点

7、文化批评(不考大题)

主要派别

葛兰西(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文化霸权理论

本雅明(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文化工业

马尔库塞:传统文化中大多只是处于消极地位的感性,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可能称为社会革命的孵化器

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

法兰克福学派:把文化紧看成社会的和经济的被动反映

麦克卢汉:人如何尽量采用技术,以延长,拓展人的能力

鲍德里亚:三种不同的文化阶段“仿照”“仿真”“生产”

杰姆逊,伊格尔顿(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主要代表人物)

关键词理解

文化工业(文化产业):文化工业成为文化研究的一个关键词,缘起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状况的分析。文化工业问题不仅仅是文艺作品可以批量化复制这样一个具体问题,而是现代大工业的体制全面渗入到原先强调个体化生产的文艺活动中,使得文艺问题成为一种民主社会的异类。文化工业对于人性的扭曲在于它的权力影响作用,它通过一定机制使得人们的一些感受合理化。

大众传媒:当今对于文化和社会产生了巨大作用的机构,对大众传媒的研究目前在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乃至政治学,经济学领域都是热点。

话语和文化霸权:文化霸权是最初由葛兰西提出,后来经法兰克福学派发展,加上福柯关于话语权利的理论的揭示,这一理论得到了更大范围的运用,也称为女性主义运动及其批评,后殖民主义理论和批评等多种思潮的理论资源。文化霸权食药通过一定的话语系统来建构,这些话语赋予某种文化以合法性,同时对另一些文化则采取压制态度。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本书所说的大众文化指具有都市化色彩,商业性的,渗透于日常生活的,具有感性冲击力的在当代社会具有影响力的且在大众生活中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当代大众文化给予了文化研究新的素材,而且关于诸如文化的霸权理论的问题,大众传媒问题等有着丰富的材料,是文化批评中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方面。

身体:身体作为一个词汇本身是中性的,可是它在传统文化中往往被解释为人的“动物性”,它代表了一种原罪,一直处于受到轻视和被压抑的地位。但后现代文化批评把原先的头脑管制身体的观点,转为头脑不过属于身体的一部分,身体才是人作为自身的出发点,也是人存在的基础。就是这样一个对身体的看法,使得整个文化的意义发生转换。

7.浅谈文学翻译批评 篇七

翻译批评应是翻译实践的一部分, 不是简单的赞美或是挑毛病。文学翻译批评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批评往往过于肤浅, 其内容似乎只限于理解层面, 即“对照原文与译文, 挑出其中的错误”, 这是片面的、不可取的。下面我将以《红楼梦》的不同英译本为例, 浅谈一下我对于文学翻译批评的理解。

一、文化因素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地位和影响

文化是一定社会中人们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基本信仰、价值判断, 以及由此形成的思想和行为的结果。不同的人类集体、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造就了人们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标准。张今在《文学翻译原理》 (1987年9月) 一书中给翻译下的定义是:“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 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 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和艺术映像, 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道另一种语言中去。”另外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的“翻译即交际理论”都凸显了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

二、“忠实”作为翻译原则是相对的

“忠实”标准在翻译中得到了成功地运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际上反映的是“原文至上”的译论观, “忠实”是相对的。更多时候, 过分强调和追求“忠实”反而会忤逆作者原意。现在人们更多的是把“忠实”原则和其他因素相结合, 用来指导翻译批评。如红楼梦中人名的翻译。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且关系复杂, 每个名字都有其寓意。若只是追求表面的“忠实”, 不仅会导致西方读者的误解, 也会对古典文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造成障碍。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 《红楼梦》英译开始采用音译方案, 用汉语拼音来翻译红楼梦人名, 如宝玉Baoyu, 黛玉Daiyu等。而且, 译者严格遵照汉语原意, 内容几乎不做任何变动。一些观点认为, 这样的呆板翻译丧失了英语的原汁原味, 不便于西方读者理解。这样的“忠实”我觉得是不可取的。在《莎士比亚眼里的林黛玉》中, 裴钰指出早期英文版本中有很多翻译不当之处, 黛玉被翻译成Black Jade, 即‘黑色的玉’。而在英语中, Jade有两个引申义, 一是loose woman, 有‘放荡的女人’之意;另一个则是horse。这两个引申义均与原著中黛玉的人物形象截然相反, “如果西方读者误以为黛玉被暗指为a loose woman of dark skin或是black horse, 这将是我国名著的悲哀。”裴钰说。杨戴对书中人名基本上都采用了音译法, 而霍克斯则译法更灵活, 对有社会地位和主人身份的人物, 霍克斯采用音译法, 曹雪芹笔下家奴的命名并非信手拈来, 往往反映主子的情趣、意愿、乃至奴仆的命运。霍译本在翻译时采用意译, 且都不超过一个单词, 简洁生动, 深入人心。如将“金钏”译为“Golden”, 将“麝月”译为“Musk”, 将“双寿”译为“Oldie”, “紫鹃”译为“Nightingale (夜莺) ”, “晴雯”译为“Skybright”, 等。或对原意有所取舍, 或完全舍弃原意, 基本上都能被读者接受, 比音译更有其特色。翻译是创作, 是灵活运用语言信息的创作, 译者应该注重信息的可调性, 摆脱"忠实"原则的束缚。

三、文学翻译批评要注重译者主体意识和读者意识

译者的主体意识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创造意识和审美意识。这种主体意识的存在与否, 直接影响整个翻译过程, 并影响翻译的最终效果。西方学者姚斯 (H.R.Jauss) 在接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期待视野”这一概念, 用来指目标读者的思维方式、审美取向、阅读期待、原有知识等因素。翻译作品由译文读者来决定译作是否会被大家接受。翻译作为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交流, 要求译者对译文读者有充分的了解。译者如果希望译文被读者接受, 就要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审美取向等。读者意识是指译者在从事翻译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译作的目标读者因素, 对“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有足够的了解。正如西方翻译理论家Nord所说, “目标读者是译文的接收者,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下面一段文字的翻译:

“不一时, 只听得箫管悠扬, 笙笛并发;正值风清气爽之时, 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 自然使人神怡心旷。”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里面巧用了许多四字短语, 读来朗朗上口。霍克斯先生的译文:

“and presently, in the cold, clear air of autumn, the ululation of flutes rising above a drone of pipes and organs came stealing through the trees and across the water, ravishing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those who heard it.

这段译文用词准确、具体、生动。三个分词短语结构rising above, stealing through, ravishing再现了原文的节奏感, 形象地体现了乐声的抑扬顿挫和旋律的优美动听, 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艺术感染和审美享受。很好的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意识和读者意识, 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 都不失为经典译作。

再如:晴雯道:“白眉赤眼, 做什么到底说句话儿, 也象一件事。” (第三十四回) 杨戴译本为:“I can't just go there without any excuse.Is there no message that you want to send?”“白眉赤眼”是一个俗语, 原指唱戏时演员化的妆。这儿指“平白无故”。晴雯用“白眉赤眼”表示她不明白贾宝玉为什么遣她去林黛玉处。这个俗语显示了晴雯心直口快的性格特征, 传达了句子原意。这种直白的翻译很好的体现了作者的创新和审美意识, 并考虑到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和审美取向。

四、结语

文学翻译批评应注重文化因素、宗教因素、“相对忠实”原则、译者的主体意识和读者意识等诸多的批评标准。《红楼梦》作为一部宏伟巨著, 涌现了不少译著, 除了杨戴版本和霍克斯版本, 还有很多较有价值的版本, 他们都各有千秋, 也各有不尽完美之处, 但他们都为红学研究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译本出现。也相信文学翻译批评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awkes David.The Story of the Stone[M].Penguin Group, 1973.

[2]YangHsienyi, Glady Yang.A Dream of Red Mansion[M].Be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89.

[3]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7.

8.网络文学批评下的古代文学论文 篇八

所幸的是,看到这本薄薄的《新文学档案:1978—2008》(以下简称《新文学档案》)之后,不由得竟让我改变了“当今安在焉”的看法。最先知道这本书,乃是只知书名,未见内容,皆因先前一位台湾朋友告知,佛光大学中文系陈信元教授将此书与陈思和、王万森、洪子诚、朱栋霖等名家的著作同列“参考书目”,且更与钱理群教授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一道,列为“现当代文学”专业必读书。内行人一眼可知,如此抬举殊显《新文学档案》不但“精”,更“偏”具特色——笔者不禁疑惑,既“精”又“偏”,会是什么样的文学史或文学批评?

待到笔者借来一读,这本不足三百页的小册子倒真是有些地方非但令人畅快淋漓,更是振聋发聩。其“偏见”之风格,倒真个不由得令心头快意袭来,让读者如当头棒喝。在此,笔者愿反弹琵琶,索性从这五个字的书名入手来谈谈个人浅见,哪怕牵强附会,也倒愿与读者诸君分享一二。

首先,《新文学档案》首当其冲便是“新”。这里的新,主要是风格新,亦与“偏见”息息相关。散文化的语调,小说家的笔法,哀婉处令人动容,幽默处令人莞尔;东扯西拉,却有关联,旁敲侧击,不失根源,笔调清新,行文雅驯。笔者深知,这种“偏见”的文笔若是在传统的文学史中,是会被一帮老头儿们大喊“要不得”的,但在《新文学档案》里,却让人不禁拍案叫绝,文章写来就是让人读的,连胡适老先生都说:文章读来舒服第一,管他要得要不得!

“风格新”,说来容易,做来却很难。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王晓明、陈思和与李劼等人鼓吹的“重写文学史”,不外乎就想为老成守旧的文学史书写注入一点点“新风格”,结果立意虽好,操作却难,最后不得不了无声息了事。毕竟一批治当代文学史的学者、研究人员苦于受到上有“师门”、下有“兄弟”的束缚,虽然高喊“重写”,但说出来的话仍然是新瓶旧酒,最多加一点西方理论、弄几句“解构结构”,如此忽悠糊弄,谈何“风格新”?譬如对于“后现代”的照搬照抄、糊弄大众,已然成为了学界公愤。只是不同的是,在《新文学档案》里,对于“后现代”也有其评价与认识,但是该著却是立足对“当代文学”影响这一范畴,可见其立意之新。《新文学档案》这样阐释“后现代”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尽管批评、研究的实践要晚于后现代理论的传入近十年,但在詹姆逊访华之后,中国的各级作家协会、出版单位与文学研究机构还是举行了各种座谈,商谈中国文学创作形式革新的可能性。特别是经历了伤痕文学的中国的青年作家,虽然对于“后现代”知之甚少,但因为整个大环境,大家还是都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胆尝试。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变迁与波澜壮阔的改革浪潮,作家们深知这早已不是之前那个“一人能领导”的专制时代,如何描摹这个与西方社会相差无几的时代,我们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去适应?

恕笔者直言,在当下批评界,“说后现代”装门面的多,“用后现代”做实事的少,“懂后现代”为己所用的则少之又少,若是晓得后现代究竟对于中国有什么影响,那么更是凤毛麟角。在这里,《新文学档案》没有去论述“后现代”一二三四,而是画龙点睛地直接指出“后现代”对于当代中国的影响——“如何描摹这个与西方社会相差无几的时代”,即“该用什么样文学形式去适应”八十年代风起云涌的中国社会?

其次,《新文学档案》贵在重新定义“文学”。以前我们说文学,研究对象不外乎作家、作品、流派与事件,但现在在《新文学档案》里,出版、影视、娱乐、文化与政策,一概全部被列为文学的考察对象。这种“偏见”的立意,只是不晓得又要被多少人诟病、讽刺。但须知在这“内容为王”的今天,有多少文学作品可以单纯地只以文学作品存在呢?又有谁可以说,《新文学档案》的“偏见”,不正恰恰是对最真实文学本质的“正视”呢?

苏州大学教授、评论家王尧在《书写文学史的“三重立场”——新文学档案·序》中这样说:

在韩晗看来,“文学本体”就是可以反映文学、服务文学的一种文学存在形式。文学是抽象的概念,但文学本体却是真实、客观存在的概念。在《新文学档案》中,文学本体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被扩大化了——作家、作品、思潮、现象、文学批评甚至文学生产模式,都成了可以分析的对象。强调文学本体的多元化,恰恰是当下文学评论与文学理论最需要的一种研究范式。

王尧教授一针见血指出了其研究“文学本体”的多元化。实际上,这是《新文学档案》对于当代文学批评一次值得肯定的贡献。笔者拙以为,所谓“重写文学史”,实际上重写的是“文学”,而不是“历史”,毕竟“历史”已经发生,如何重写?那么重写“文学”的范式为何?落实到实处,便是对于“文学本体”的重写。之前我们强调政治对于文学的影响,现在我们就要强调商品、资本对文学的影响,之前我们强调“好作家出好作品”,现在我们要肯定出版机构与市场的意义,这些都是“文学”这个范畴里的新生事物,《新文学档案》注意到了,我们不应当忽视这个值得肯定的注意。

最后,立足于“档案”是《新文学档案》最引人注目的闪光之处。笔者以为,一本当代文学史,“偏见”不是不可以,但不是吹捧、辱骂与意气用事,借用苏格拉底的话说,所谓带有“偏见”的批评家,乃是既是雕塑师,又是助产士,其职能在于把文学史中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去除掉,然后促使读者在面对一些有价值的文学本体时,可以催生出新的审美快乐。而这正需要大量的文本、史实甚至历史档案、原始照片作为支撑。《新文学档案》以“档案”为立足点,不正显示出该著求真务实的扎实作风吗?

在这本书中,近百幅图片以及作者本人亲力亲为的访谈、见闻,构成了这本书有别于其他文学史的一大亮点。别的不说,且不见现在多少文学批评家用二手资料?又有多少批评家嚼剩饭、吃残羹?“读三行写三页”的文学批评,已然不算是什么新鲜事,《新文学档案》不但拒绝用这类方式写作,而且更是将这种“批评策略”尖刻地“批评”了一番——当批评家被批评家批评的时候,批评才真的变得有意义:

当作家脱离文学思维,且同时批评不能解读文本(或者不为文本所解读)时,作家、文本与批评家三者之间就会呈现出“三者相互独立”的景象。这是“文学市场化”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所呈现出的表征危机。但是,从更深层次的文学本质来看——这一切当是由另一种接受关系决定的,即从读图时代到畅销时代的“双轴位移”。

当然,并非《新文学档案》就真的完美无缺、堪称圭臬。譬如在论述“八十年代”的时候,无意中漏掉了“美学热”,这是不应该的,在论述“九十年代”时,又缺乏了对于“新启蒙”运动的评介与梳理,笔者认为,这两件大的思潮运动直接建构了所谓“新时期”文学的若干体系与准则,在一本研究“新时期文学”的书中,缺乏对这两次思潮运动的足够认识,这是值得批评的。

但毕竟瑕不掩瑜,在面对每年数百卷“当代文学史”出版热潮的当下,对于当代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写作,写作姿态的意义已经远远大于了“被写作”即研究问题的本身。

掩卷而叹,笔者发现,《新文学档案》的作者韩晗,今年才二十五岁,而且已然是中国作协成员、武大文学博士,这本书完稿时他才二十三岁!这样的盛年,这样的风华正茂,却能写出这样有着思想性的作品,且让海峡对岸将其与陈思和、洪子诚等名家同列,这是韩晗的机遇。无怪乎北大教授张颐武盛赞《新文学档案》“出手不凡,很有见地”,诚哉斯言!

笔者从事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教研多年,不论学识只论年龄,谬称前辈恐无不当,因此,我只寄望年轻、先锋的韩晗,今后行文、治学之风,当与《新文学档案》的“偏见”一脉相承,切莫被这世道磨了锐气、折了灵光,最后落一个少年得志但老手颓唐的结局。如若今日之韩晗将这份对文学、对理想的“偏见”可持之以恒、长此以往地执著下去,非但韩晗之大幸,更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之大幸焉!

上一篇:材料准备下一篇:说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