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汪国真诗集有感

2024-11-10

读汪国真诗集有感(通用11篇)

1.读汪国真诗集有感 篇一

作者笔下的热爱生命,是生命之中定下了似有似无的目标,有——是我一直在追求,没有——是我不会固执地追求,这看似矛盾的观念,若深入追究,仿佛就是这样。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的吐露真诚,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从中读出了作者的追求,他有着自己的高度,纵使有千般,也不会折服,他有着自己的淡然,纵使最终迎来的是成功之母,他也不会停步。没有什么是必要的,没有什么是该担忧的,能做到,是热爱生命,在充实与舒适中去攀登属于自己的山峰,这座山是没有顶的,爬到哪,就算哪。

有的人一生不服输,但是在难以抗拒的挫折下,他不会变通,他想不开,最终他迷失了;有的人一生是无欲无求,没错,但他也无作为,他只能在死气沉沉的一生死去,没有一点是值得怀念的,没有生机。

走向远方,“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作者这样写道,但我想,不仅仅是男子,人,都应该走向远方,人生是一条路,人人都要前进,但关键就在于你怎样走,你从中得到了些什么?你学会了什么?你走的又有多远?

“学着承受痛苦,对待误解,学着对待流言,只争朝夕。”这是作者解读人生之路,在人生这条路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但毋庸置疑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有的如星辰般浩瀚,有的如沙粒般微小,但星辰般的浩瀚,不正是无数个沙粒般的渺小吗?

所以,请让我们走向远方,感受每一滴眼泪,享受每一刻风光,不断迈步,不断前进。

在最好的年纪遇见最好的你们,也许每个人的成就不同,但我们终将携手走向成功,请让我们一起,热爱生命,走向远方。

2.读《匏园诗集》 觅“女职”踪迹 篇二

1916年,蔡元培提出“要在普通教育中酌加农、工等科,多设甲、乙种实业学校”。学校改进了课程设置和学制,同年改名为“浙江女子甲种职业学校。” 应谢雪校长的邀请,蔡元培于1916年冬亲临“女职”演说,并为女职题词:“女子能熟习有益社会之职业而又济之以勤俭则能自立,能自立则自然与男子平权矣。五年冬参观女子职业学校应校长谢女士之嘱而演说并撮举大意书之如右。”

蔡元培的题词指明了“浙江女职”的办学宗旨。“浙江女职”以“崇实耐劳”四字作为校训,还谱有“校歌”:吴山巍巍浙水清,钟毓女群英,幽娴四德女工称,职业重专门;回文织锦擅天孙,吾校声价尊;力谋生计在今朝,全力位同胞;莫嗟风雨感飘摇,全凭毅力饶。要求学生做到“诚实朴素、艰苦耐劳”,注重品德修养,达到自立的目的,把学校办成一所使女子冲破封建道德礼教的束缚,熟习有益社会的职业,培养勤俭的美德,争取男女平等的职业学校。

黄炎培毕生献身于发展职教事业,他的职业教育思想指导着“浙江女职”的办学实践。1917年10月时任中华职教社主任的黄炎培来到“浙江女职”演讲,指出“人之有职业,非特为自己谋生计,亦为社会尽义务。无职业之人,非特不能对自己,亦且无以对社会。凡人须有职业一语则言之,尽自己一人之义务,以报答社会众人而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文萃》,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355页)并介绍了美国的职业教育,强调了技能教育与应用。

来裕恂(1873-1962),字雨生,号匏园,萧山长河镇人。1919年,在“浙江女子甲种职业学校”任教。来裕恂一生著作宏富。其名著《汉文典》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即由商务印书馆印行,受海内外学者的重视。来裕恂又收雅擅诗文骈俪之作,自光绪十五年(1889年)至1924年,历时36年,积古今体诗2400余首,印为《匏园诗集》,按年份编为36卷,其中颇多洋溢爱国诗情的篇什。其中31卷—35卷记载了在“浙江女职”任教期间(1919年—1923年)的教育教学生活,为研究民国初年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读《匏园诗集》,觅“女职”踪迹,对于我们探索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学习研究蔡元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赠女职校学生

五光十色绚云霞,轧轧丝添锦上花。始识人间多织女,支机不必泛天槎。(机织科)

固知妙手在心灵,窗下功夫多少深。花卉翎毛齐绣出,逢人终不度金针。(刺绣科)(来裕恂:《匏园诗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614页)

黄炎培一再强调:职业教育唯一的生命,“从其本质说来,就是社会性; 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他认为,在兴办职业教育过程中,无论专业设立、课程设置、招生人数、人才规格,都要考虑社会需要,适应社会需求。他提醒人们,办职业教育“绝对不许关了门干”。“浙江女职”应社会的需要而诞生,又根据社会的需要设置专业。学校注重生产实习和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学校最初设染织专修科一班,修业三年期满,缝纫速成科两班,修业一年期满。1916年改染织专修科为机织科,提高缝纫速成科的程度,改为三年制缝纫科和机修科。由机织科师生合办振锋棉织厂,作为学校实习基地,半工半读,以工养读。1917年8月20日《浙江公报》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杭州总商会将浙江私立甲种女子职业学校校长谢雪,率同毕业生参观上海通州各布厂的产品解剖标本。转知各商会劝学各布厂广为仿造,以期改良。”这是当年“浙江女职”“引行业进学校,融专业入社会”最好注笔。

校中纺车声与读书声相答,作诗示诸生

车声唧唧络丝娘,书味酉覃 酉覃音韵锵。落落送寮筛日碎,萧萧蓬壁逗风凉。

能兴实业斯强国,若听馀音尚绕梁。蟋蟀乱鸣篱豆下,秋虫助叹感欧阳。(来裕恂:《匏园诗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658页)

黄炎培主张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他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要手脑并用。”坚持“手脑并用”,就能用智慧和双手去创造社会财富,发展生产力。至于“做学合一”,就是“一面做,一面学;从做里求学,从随时随地的工作中间求得系统的知能”。“职业教育应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浙江女职”校徽用的也是中华职教社“手脑并用”的社徽图案。

上世纪40年代的女职校长余瑞玉在“谢玉农先生事略”一文中回忆说:“学校为缝纫科、刺绣科增设工场,训练艺徒,承做校外各种女衣、童衣,以及家常日用品,又开设工场成品出售处,培养学生经营工场、商店之实际能力,赖以自食其力,及半工半读者,为数也复不少。商科则于校内办合作社及合作银行,以资练习,商科之毕业生,多服务于杭州大陆银行、地方银行,商业储蓄银行及沪杭各大公司。”

1934年校友来醒华回忆说:“我于1931年秋考入女子职业学校,我在学校里学会打水、洗衣被,学业上收获更多,我学会了左手打算盘,懂得簿记的原理。二年级时,又自行进货销售,开设消费合作社,三年级则在校门口开设的小银行内实习,吸收同学们余钱存储。女职三年,在艰苦朴素校风的熏陶下,我养成了勤俭节约习惯,培养起实事求是的精神,决心做一个不依赖别人,能自食其力的新女性。”

添线曲为观职校成绩品作

朝添线,几净窗明安笔砚。暮添线,灯挑烬落陈绫绢。线纱纂组月黄昏,尚衣手制迹无痕。五纹刺就应添弱,锦裳织去似天孙。天衣无缝裁云巧,纤纤须仗麻姑爪。金针不度妙谁知,满案残绒与剩丝。最优成绩西缝绣,细针密缕多巧思。(来裕恂:《匏园诗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589页)

参观成绩展览会刺绣室

叠雪裁云舒卷风,纵横指迹玉玲珑。五纹弱线称量出,百幅名图疏密工。花样翻成新旧判,模型妙处古今同。佳人针黹才人笔,凤采龙文理本通。(来裕恂:《匏园诗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615页)

举办职业学校产品展览会是黄炎培一直提倡、推广和实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自1918年起,中华职教社举办的职业学校产品展览常与该社的年会同时举行。“既展示了职业学校的教学成果,可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又可以征得社会各界的意见和校际比较、学习,以利改进教学,亦为产品的销售开拓市场。”这两首诗则是当年“浙江女职”参加职校产品展览的真实写照。

十月初六日送女职校刺绣科毕业生关爱莲,赴法国留学

中华职业始经营,女界居然负盛名。我浙创兴由谢氏,欧洲留学始关生。巴黎艺术当时习,科学工夫望有成。此去专心求众技,定能返国播文明。(来裕恂:《匏园诗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618页)

寄及怀关爱莲女士法国留学

海七万里波千重,壮游意气驱蛟龙。及门闺秀瀛海涉,开拓万古之心胸。中国女学方萌蘖,谁其职业精刺绣?生今求学巴黎去,油画重教薛使逢。……(来裕恂:《匏园诗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659页)

1919年,由上海留法勤工俭学会和中华职教社共同负责,在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开办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科。关爱莲(1905-2007)15岁从浙江女职毕业时,恰逢同盟会元老郑毓秀、蔡元培等组织青少年赴法勤工俭学,关爱莲被选送到法国巴黎女子学校和巴黎政治经济专门学校深造。当年浙江女职与中华职业学校经常交流。黄炎培之子黄大能先生2002年在杭州开元职校迁址揭牌仪式上说:“1933年,我们中华职业学校高中三年级毕业班的24位同学,到杭州来做土木测量的实习,就是住在你们学校,即那个时候的浙江女职,住了差不多十来天,所以我和你们学校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的,这一次专程从北京来,带着很深厚的感情来做客的,这一点我有这次机会说一说很难得。”

据1934年校友金声和1935年校友戚风珠回忆:“……除学习普通中学课程外,商科有簿记、珠算、英文打字等课;缝纫科有裁剪、缝纫刺绣等课。毕业时须以远足名义到黄炎培创办的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交流实习若干回,有些同学即进入中华职业学校深造。”

到职校晤校长谢玉农雪

鸯湖灵秀乐熏陶。生小才名咏絮高。要为乾坤兴事业,须知巾帼有英豪。楼头旧日迷烟雨,江上今朝拥浪涛。闺阁多才殷教育,诸生成绩信堪褒。(来裕恂:《匏园诗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588页)

题谢玉农为唐保和纨扇画梅

玉骨冰肌铁石心,一枝妙笔写胸襟。此花不与群芳伍,劲节偏教雪里寻。(来裕恂:《匏园诗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623页)

人日谢玉农见访

投身社会志弥坚,勉强支持年复年。经费无人堪负担,困情何日卸仔肩?风霜南北频奔走,学术东西能究研。彤管一枝酬唱好,闲中文字亦联缘。(来裕恂:《匏园诗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685页)

《匏园诗集》中有许多诗颂扬了“浙江女职”校长谢雪女士。表达了来裕恂先生与谢雪校长的深情厚义。也让后人领略了黄炎培所倡导的“责在人先,利在众后”的老一代教育家的高风亮节。

悯桐 为职校咏也

孟秋气候等黄梅,疾风甚雨复殷雷,校中梧桐忽被摧。霹雳一声惊梦回,醒来屋漏床湿真可哀。举火欲照风灭烛,电光之中频踯。檐牙高啄水涡矗,屋瓦倾泻如裂竹,东颓西落断还续。雨脚如麻犹未了,长夜沾湿达天晓。方知窗外梧桐槁,根拔枝残水行潦,一木支厦势将倒。……(来裕恂:《匏园诗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594页)

还有“女职校舍,遇雪而漏。”等诗篇真实描述了当时办学的艰难。其中还有一插曲,谢雪曾同时任两校校长。据余瑞玉校长在“谢玉农先生事略”中描述说:会其时南通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发生易长风潮,吾师为修建女职校舍计,毅然应张季直先生之聘,只身赴南通。无问寒暑,仆仆风尘,往来两校间。三年之中,卒乃振肃女师学风、刷新校政,培养研究精神,辅导地方教育,颇为张氏所倚重。吾师返女职后,得南通张季直与江苏职业教育家黄任之等资助,先后建筑教室、宿舍各一幢,大礼堂一座,其它办公室、传达室及校大门也次第兴筑完成,全部校舍焕然一新。

掩卷深思,敬意油然而生。

3.读陆游诗集有感作文 篇三

他的诗想必大家一定读过不少。《冬夜读书示子聿》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不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才能学有所成。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外,这首诗还包含了另一个道理——学知识不能只从书中学,更要亲自去实践,这样才能学以致用,领悟到知识的魅力。这首诗看起来是诗人在教导孩子怎么学习,实际是陆游希望他的儿子从小就认真读书,而且不断探索,长大报效祖国,让宋朝早日统一。一位诗人,连教育自己的孩子都想着将来能为国出力,可见他是多么爱国呀!

陆游不仅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为祖国出力,也希望宋朝能早日统一,可是他等了几十年,宋朝的军队还是未能平定中原。临终前,他带着遗憾写下了《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短短二十八个字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激情。从诗句中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这份爱国激情是多么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难怪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4.读庄子诗集有感500字 篇四

《庄子心得》这本书是我读过这么多书来,第一本让我有如此大的震撼的书。庄子之道,与儒家学派不同,不在乎名利,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他乘物以游天,他上穷碧落下黄泉,他嬉笑怒骂说尽天下。其实他的内心十分安静。

在庄子书中,以他自己的说法就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但其中却蕴含着天大的奥义与智慧。庄子是一个非常善于讲寓言故事的人,他的寓言故事,陆离光怪、神神叨叨,他的生活贫困潦倒、等米下锅。他没有富裕的生活,温饱不定,这样一个人,他凭什么去逍遥游呢?就凭他的精神!庄子的心胸非常的宽广,他曾经对他的弟子说过,“我死之后,将我扔到山沟里。让苍天穹庐做我的棺盖,让广袤大地做我的棺底,让日月星辰、世界万物给我陪葬。这是一种多么豁达的境界呀,庄子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如此的看得开。

人,本来是无羁无绊的,本来是放纵自由的。但由于太多的选择,太多的物质利益,束缚了我们的身心,迷失了我们本来的面貌。如果说儒家给了我们坚实厚重的一片大地,则道家给了我们一片未来自由的天空;如果说儒家让我们学会了挑起担子,负起重量,则道家让我们学会了举重若轻。庄子的精神就是,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摇,不为名誉权力所挂念,让心胸豁达一点,开朗一点。《庄子》中记叙了那么多的寓言,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都是为了一句真理:“大道合乎自然”。

5.汪国真诗集 篇五

汪国真

母亲的爱

汪国真

人不长大多好,我们也爱母亲,就可以用铁钩,滚月亮,就可以蹲在地上,弹星星,就可以把背心一甩,逛银河。人不长大多好,哪怕有茶叶一样香的朋友,哪怕有美酒一样的恋人,哪怕有野草莓一样鲜的事业,人长大了烦恼总是比快乐多。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象溪流,母亲的爱象海洋。

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四月的日子,半是浪漫,半是辉煌,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

6.汪国真诗集选 篇六

美与风度

作者:汪国真

不论是美,还是风度,都离不开自然。

如果不自然,

男人欲表现潇洒,便成了做作,

女人欲显示妩媚,便成了媚俗。

极度的美,让我们惊羡,

极度的优雅,让我们心折。

优雅的风度,

有赖于丰富的内心,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往往风度高雅。

美是一种浅层次的优雅,

优雅是一种深刻的美。

美让我们流连往返,

风度让我们若有所思,

我们从美中得到的是愉悦,

我们从风度中得到的是启迪。

美好的情感

作者:汪国真

总是从最普通的人们那里

我们得到了最美好的情感

风把飘落的日子吹远

只留下记忆在梦中轻眠

善良,不是夜色里的松明

却总能把前途照亮 把热血点燃

真诚,不是春光里的.花朵

却总能指示希望 把憧憬编织成花篮

往事总是很淡很淡

如缕如烟

却又令人 难以忘怀

感激总是很深很深

如海如山

却又让人 哑口无言

生命之爱

作者:汪国真

我渴望走进

你的生活里去

不是为了

破译秘密

面对变幻无穷的季节

谁能奢望 一览无余

我将用整个生命爱你

却也会始终属于自己

回首我们相处的日子

你会发现

只有秋天留下的些许痕迹

默默的情怀

作者:汪国真

总有些这样的时候,

正是为了爱,

才悄悄躲开,

躲开的是身影,

躲不开的却是那份,

默默的情怀。

月光下踯躅,

睡梦里徘徊,

感情上的事情,

常常说不明白。

不是不想爱,

怕只怕

不是不去爱,

爱也是一种伤害。

深刻

作者:汪国真

貌似深刻者,往往浅薄;

貌似平凡者,可能深刻。

前者因为浅薄,所以拼命装扮成深刻;

后者因为深刻,所以于打扮之道,并不经意。

浅薄只能欺骗浅薄。

把浅薄视为深刻,

不是因为对方深刻,而是因为自己更浅薄。

当然,对于更浅薄者来说,浅薄也是一种深刻。

深刻源于思想和磨难。

一个一帆风顺的人,可能博学,却很难深刻。

因此,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

不妨把它视为生活的一份厚赠,感谢生活。

感觉

作者:汪国真

欢乐总是太短 寂寞总是太长

挥不去的 是物一样的忧伤

换不住的 是清晨一样的时光

能把这一切记住的

惟有笔和一颗无垠的心

满含期待的眼睛

——热泪盈眶

相关文章推荐:

1.汪国真诗句摘抄

2.汪国真诗歌精选

3.汪国真优美诗句

4.汪国真经典诗歌36首

5.汪国真诗歌《选择》

6.汪国真青春校园诗歌

7.汪国真诗歌山高路远

8.汪国真青春励志诗歌

7.汪国真诗集读后感 篇七

汪国真是一名校园诗歌写手,其诗歌的风格以热爱生命为基调,语言通俗易懂又不失文字的优美形式,思想积极向上,能给人带来对生命的尊重与希望,汪国真诗集读后感。

汪国真出生于1956年,那个时代的人能写出让现在的年轻人为之追捧的诗歌是很值得庆幸的吗,毕竟是两个时代的沟通,因此,我非常喜欢汪国真的诗,他的诗也非常的适合年轻人看,也适合让一些找不到生活意义的人看一看,真的很能带给人生活的热情,读后感《汪国真诗集读后感》。

“不去想前方是否有荆棘,既然选择饿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愿意看真王国真的诗,一点一点的努力,找寻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这就是我看《汪国真诗集》的后感,希望更多的朋友能领略到这道文化大餐,也希望汪国真能再出作品励志青年。

8.读泰戈尔诗集之新月集有感 篇八

“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感:谢谢你以超卓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冰心”这是冰心奶奶对泰戈尔的评价,是泰戈尔的诗集启发冰心奶奶写出了《繁星》、《春水》。因为是泰戈尔启发了冰心奶奶,所以我利用暑假时间读了《泰戈尔诗集之新月集》,泰戈尔在《新月集》中给人们展示了一个美丽、诗意的儿童世界,这个儿童世界是所有成年人都已经忽略、遗忘的童真世界。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曾赴英国学习文学和音乐,十余次周游列国,与罗曼·罗兰、爱因斯坦等大批世界名人多有交往,毕生致力于东西文明的交流和协调。泰戈尔以诗人著称,创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还曾写了《死亡的贸易》一文,谴责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罪行;并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以后,他屡次发表公开信、谈话和诗篇,斥责日本帝国主义,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泰戈尔笔下的《新月集》看起来像一个个零散的故事,但是将它们串联起来,便共同展现了泰戈尔一颗纯真的童心。泰戈尔用天真稚嫩的孩童语言,写出自己对生活的反思,写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强烈地表现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自

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总之,泰戈尔把“爱”当作了人类的理想,这与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是相辅相成,密切结合的。

其中的一篇《同情》深受我的喜爱。诗中有一段这样写道: “如果我是一只小狗,而不是你的小孩,亲爱的妈妈,当我想吃你的盘里的东西时,你要向我说‘不’吗?”

“你要赶开我,对我说道,‘滚开,你这淘气的小狗’么?”“那么,走罢,妈妈,走罢!当你叫唤我的时候,我就永不到你那里去,也永不要你喂我吃东西了。”

读完这一段以后,我强烈地感受到了这首诗的主题——“同情”。是啊,每个父母都会爱自己的孩子。可如果换成了小狗或其他的小动物,人们还能给予它们起码的同情吗?从某种角度来说,对子女的爱是自私的,因为孩子是自己的。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真正的博爱,把爱撒向芸芸众生,撒向大自然,撒向身边的一草,一木呢?当我们遇一只可怜落难饥饿无助的小狗时,还能给予它起码的同情吗?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的小生物还在为生存苦苦挣扎,还有多少穷苦的人还在为生活到处奔波卖力,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去同情的。当然,像这样的诗书中还有很多。它们不但文字优美,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引起我们无尽的思绪,这就是泰戈尔诗的独特韵味所在,让我感受到他的思想主旨——爱

9.小学生汪国真诗集读后感 篇九

高中时,尤其是后高中时代,时间紧,目标明确,但就是老犯迷茫,一有时间就翻书抄句子。那些个豪言壮语,那些个经典心声,每每提升我的斗志,甚爱之。身边的挚友,谁心情不好了,谁又迷茫抑郁了,总爱用蓝色或黑色笔认认真真地抄下来,虔诚地送去,希望他能得到些慰籍。

后来,看的那些东西多了,无意中注意到那些作者,竟非常惊奇地发现,那些美好的诗文,都诞生于汪国真的笔下,呃呀,那个感慨啊,颇有相见恨晚之感!但终究还是不知汪国真是个什么人物,什么样的脸庞,什么样的发型,呵呵,也不那么较真,非弄清不可。尝到了鸡蛋的美味,又何必非要见识一下那只下蛋的鸡啊?就这样存着那份好奇竟到了高中毕业。

再后来在校内外的小书店里瞥见了一本《汪国真诗集》,翻开扉页,一个清秀阳光的老男孩闯入眼帘,架着副黑色大号眼镜,充满文人气息,却透出一份洒脱,不禁微微笑了…小心翻阅眼前的这本书,竟载有国真老师的散文、书画、歌曲等,始知国真老师才高九斗有余啊!佩服!

还有记录说,十多年前中国曾掀起过“汪国真风暴”,尤其在男女青年中,呃,我竟从不听闻,哀哉!十多年前的风暴,至今的我依然钟爱,我知道,不是我的心偏老,是国真老师的心永葆青春啊——

每个句子都在口中唱歌,每篇佳作都在心头舞蹈,或滋滋润润的,妙不可言,或青春立志的,久不敢忘……

10.读《舒婷诗集》读后感 篇十

很喜欢舒婷的诗集,因为她在诗歌里表达的那种对生活对爱的细腻感受,浪漫温馨又不乏对生活,爱情的深刻理解。最近我拜读了她的诗集,其中的《致橡树》让我印象最深,她对传统女性的爱情观进行反思和批评,提出一种新时代女性的爱情观,我觉得对我们90后的这一代,很有指导价值。

感觉在父母的那个年代,男尊女悲的观念还是比较严重,特别是在我的家乡里。那个年代的女性没有自己的事业,她们的生活只能依靠丈夫生活,什么事都要听命于丈夫,家庭,丈夫,孩子就是她们的一切,她们无私地为这个家庭做出很大的牺牲,就如诗歌所说的,如同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甚至,丈夫和孩子也成为一些虚荣女人炫耀自己的本钱,她们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丈夫的高枝炫耀自己。我觉得那个年代女性的爱情观一方面是很无私的,另一方面又是卑微的,这都是因为她们没有一个独立的人格,自我的意识在她们的身上似乎不太明显。

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女性的地位逐渐提高,在爱情中女性也越来越强势,而且也变得现实物质起来。很多女性都觉得爱情太奢侈,只有房子和跑车才是现实的。社会上出现很多的拜金女,自己的物质享受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再也不懂得共同分担寒潮,风雷,雷劈,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双方变成独立的个体,女性不想为了男方放弃自己好的东西,而且希望男方能带给她们物质上或事业上的帮助,也就是只要求给予,而不愿意付出。不过或许也不能一味地批评现代人的爱情观,一方面因为现代人生活压力很大很大,女性希望男方提供给自己好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女性也越来越独立起来,她们不是男人的附庸,她们有权利选择更好的丈夫。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爱情观,让我想到一本书里面的两个女人,那就是路遥 《人生》里面的刘巧珍和黄亚萍。他们都是改革开放初期那个年代的人,但是一个是代表农村的女性爱情观,一个是代表大城市的女性的爱情观。农村姑娘是一心一意的,百依百顺,在爱人面前甚至是卑微的。现代女性是平等独立的,她们不会为对方牺牲很多,因为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她们还有事业,朋友等等。我觉得这两种爱情观都和我在诗中提出的“平等自由,人格,思想独立,相濡以沫,同舟共济”的爱情观有所偏离。

首先,在六七十年代,女性还没有办法和男性地位平等,女性经济不能独立,人格和思想更无法独立。在双方中,情感上的依赖是必须的,但我不认为在思想上,人格上也要依赖,尤其在经济上是不能完全依赖对方的。你说那个年代的女性没法和男人平起平坐是因为她们没有经济收入,这个说法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是钱却不是改变女性地位的有力手段,教育和知识才是改变女性地位最强有力的武器。知识对女性的意义是重大的,它能让我们争取到平等地位,这种平等体现在事业和爱情上,这种平等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幸福与人生。

在你们我们一代女性中,确实是越来越独立,越来越有

自己的主见,但却不懂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她们的眼中

参杂了太多物质的东西,这不得不说是现代人的悲哀吧。有人说说现实物质的爱情是现代女性独立的必然产物,我不同意这个观点。独立平等的人格所带来的绝对不是自私自利,物质至上,背弃爱人,这两者并无直接的关系。独立平等并不是双方划清界限,我相信,如果两个人彼此爱着对方,那么不管双方有多么独立,他们两人的生命之中还是有着深刻的爱情的联系。至于为什么这种爱的联系最终在一些情侣中还是终止了,这或许是现实的压力让女方没有安全感,或是双方无法给对方曾经承诺好的幸福……这是人生中很遗憾的事,现实总是战胜爱情,但这已与我们讨论的爱情观无关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情观和爱情经历,有时候很难界定

11.汪国真爱情诗集 篇十一

只一个沉默的姿态

便足以让世界着迷

不仅因为是一尊圣洁

不仅因为是一片安谧

还因为是一面昭示

还因为是一个启迪

还因为她以现代人的形象

告诉我们

――沉思是一种美丽

10、《豪放是一种美德》

我从眼睛里

读懂了你

你从话语里

弄清了我

含蓄是一种性格

豪放是一种美德

别对我说

只有眼睛才是

心灵的真正折射

如果没有语言

我们在孤寂中

收获的只能是沉默……

11、《淡淡的云彩悠悠地游》

爱,不要成为囚

不要为了你的惬意

便取缔了别人的自由

得不到总是最好的

太多了又怎能消受

少是愁多也是忧

秋天的江水汨汨地流

淡淡的雾

淡淡的雨

淡淡的云彩悠悠的游

12、《嫁给幸福》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

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

就像飞向火光的灰蛾

甘愿做烈焰的俘虏

摆动着的是你不停的脚步

飞旋着的是你美丽的流苏

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

谁能说得清

什么是甜

什么是苦

只知道

确定了就义无反顾

要输就输给追求

要嫁就嫁给幸福

13、《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

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

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

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14、《怀想》

我不知道

是否还在爱你

如果爱着

为什么会有那样一次分离

我不知道

是否早已不再爱你

如果不爱

为什么记忆没有随着时光流去

回想你的笑靥

我的心起伏难平

可恨一切

都已成为过去

只有婆娑的夜晚

一如从前那样美丽

15、《剪不断的情愫》

原想这一次远游

就能忘记你秀美的双眸

就能剪断

丝丝缕缕的情愫

和秋风也吹不落的忧愁

谁曾想

到头来

山河依旧

爱也依旧

你的身影

刚在身后

上一篇:团会演讲稿下一篇:短文两篇习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