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研究

2024-07-29

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研究(共8篇)

1.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研究 篇一

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实施研究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北方经济》2007年第04期

欠发达平原农业区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小墟镇建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取得了明显成果,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城镇越来越不适应欠发达平原农业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发展区域中心城市越来越成为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城市化道路的必然和现实的选择。

一、发展区域中心城市是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区域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相对于小城镇,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完备、文化凝聚力较强、产业结构合理、有一定特色产业,对周边农业区有较大“极化”作用的中心城市。它是在小城镇建设起步后,发展举步维艰的困境下,实现农村城市化,带动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大部分地方人口密度小,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差,不具备发展城镇的条件,而欠发达地区现有的大城市和中心城市都处于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本身具有发展的优势,我们应当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优先在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地方发展区域中心城市,避免在不利于城市发展的地方建设城镇

(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使更大范围的财力得以集中起来,增强城市的自我发展能力

远离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小城镇经济效益差,不易解决自身的财政问题,难以发展。中外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大城市较少,小城镇过于分散的特点,使得小城镇难以接受大城市的辐射。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使更大范围的财力得以集中起来,增强城市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大城市和中心城市比小城镇经济效益更高.更易谋生,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机会,有更好的科学教育文化环境和基础设施

在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流动过程中,大城市和中心城市比小缄镇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更大的人口容纳能力。同时,区域中心城市容易形成较高的人口聚合效应和规模效应,客观上有利于第三产业上一个新台阶。

(四)积极发展区域中心城市,能够创造出较多的就业机会,可以促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

区域中心城市能呈现给城乡居民真正的城市形象,通过产业聚集,商机凝聚,科技发展,功

能完善,成为区域内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势必对城乡居民在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创业产生巨大吸引力,促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同时,发展区域中心城市,有利于打破原有的条块分割,突出产业特色,凝聚商机人气,有利于区域内产业合理布局,突出产业特色,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二、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发展区域中心城市的可行性分析

(一)传统地缘关系和频繁的民间交往构成了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可靠基础

地缘临近不但促进了频繁的民间交往,而且深化了感情,增强了相互包容性,同时使经济交往更加密切和富有成效。如武墟县的老城镇、杨庄乡和甲马营乡,都地处本县的西南一隅。老城镇是传统老镇,自古以来就凝聚了大量的人气和商机,再加上这几个乡镇都以棉产品加工和棉纺织业为主要支柱产业,老城镇成为了这几个乡镇重要的人才和商品物流中心。同时,民间自发的农户间土地承包和民间借贷等经济活动,早已打破了乡镇界限的束缚,在大范围内频繁进行,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已具备了可成熟的潜在群众基础。

(二)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为区城中心城市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欠发达平原农业区虽然没有取得沿海发达地区那样辉煌的发展成就,但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大幅度改观。道路交通、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特别是一些地区村村通目标的实现以及信息网络的逐步普及,再加上随着收入增加,交通工具的改善,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原有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已大大缩短,发展区域中心城市,扩大其辐射和带动范围,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经济发展正在促成相邻乡镇事实上的地域和市场连接

如武城县的滕庄镇和鲁权屯镇,两镇相距只有8公里,传统上以集市贸易为基础的经济来往本来就很多,再加上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玻璃钢这一颇具生机的产业同时兴起于两镇,共同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特色,不但客观上促进了两镇的经济联系与交流,也产生了积聚产业、共同发展的愿望和要求。如今坐落在两镇之间的玻璃钢工业园已初具规模,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一个以玻璃钢工业园为中心,以两个镇所为两翼的区域中心城市雏形已赫然在目。

(四)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符合政府精简高效的意愿,势必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动与支持

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焕发了农业和农村的生。机,但同时造成了欠发达平原农业区乡镇机关正常运转的财政障碍,建立精简高效的乡镇机关,成为地方政府费尽心机努力完成的任务。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将一些产业趋同、联系密切、经济来往频繁、群众基础具备的乡镇合并,不但会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带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而且能整合人力资源,优化政府部门人员结构,这非常符合政府精简高效的意愿,政府应大力支持和推动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

(五)各地乡镇合并的实践证明,乡村城市化进程由小城镇为基础的遍地开花向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为主的重点突破

对区域内产业布局、产业调整,对凝聚商机、凝聚人气,对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都有重大意义,符合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了民意,受到了社会舆论的一致拥护。事实证明,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是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实现城市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行之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条件

地域宽广辽阔,现代交通通讯便利,文化背景相同,经济往来频繁,是欠发达平原农业区显著的地域特色,这些特色决定了欠发达平原农业区某一产业的发展,往往不是一乡一镇所独有,而是呈现出区域内共同发展的特点。这就为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业基础条件。以山东省武城县为例,该县现有10个乡镇,改革开放后,各乡镇都大搞小城镇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到上世纪90年代初,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如前所述的问题大量存在,城市化发展出现了近年来徘徊不前的局面。由于具备了重要的产业基础条件,发展县域内区域中心城市成为该县城市化走出困境的重要选择。

(一)以老城镇为中心的棉花交易、棉花加工、棉纺织、地毯编织、手工艺品制作产业区,包括现在的老城镇、甲马营乡、李家户乡、杨庄乡

这几个乡镇位于武城县西南部,是著名的棉产区,地域相连,产业趋同,互相渗透,已形成了实际上的一体化产业区。

(二)以滕庄镇为中心的玻璃钢产业区,包括现在的滕庄镇、鲁权屯镇

这两镇位于武城县西北部,是该县产业特色最明显,经济实力最强的镇,两镇相距只有8公里,共同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特色,不但客观上促进了两镇的经济联系与交流,也产生了积聚产业、共同发展的愿望和要求。发展以玻璃钢产业为基础的区域中心城市已正式进入规划实施阶段。

(三)以城关镇为中心的建材、酒类、食品、粮食加工、小商品流通为主的产业区,包括城关镇和原来的大屯乡、马庄乡

这几个乡镇位于武城县中北部,临近县城,耕地面积大,粮食产量高,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各项产业,服务县城的商品流通和服务业发展较快,为发展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了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产业基础。

(四)以郝王庄镇为中心的造纸、印刷、室内装修、木器加工、动物养殖产业区,包括郝王庄镇和原来的董王庄乡、蔡村乡

这几个乡镇位于武城县东部,由于土地贫瘠,粮食及各类经济作物产量低,群众有经商的传统,所以利用种植效益很低的土地,发展经济效益高的生产服务产业和养殖业,成为发展共识。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区域化的产业得到了更快发展,特色更加明显。

四、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发展区域中心城市的政策措施

(一)做好区城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划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没有科学的规划,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就会无章可循,就会变成一团乱麻,也将给区域中心城市的长期发展和未来建设造成隐患。要用改革和发展的观点,使发展规划既科学又超前。

(二)适当合并乡镇.增强城市对资源的集聚能力

乡镇的合并要尽可能按照经济区域来进行,不能平均化。合并时就要尽可能把处于同一经济区域的乡镇归到同一行政区域,而不要人为割裂,否则,将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结构优化。要通过乡镇合并使经济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大化,而不是简单地把几个乡镇合并在一起;

(三)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强化主导产业地位

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必须以主导产业为经济依托。主导产业是在一定经济区域内形成的,它的确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原则,以资源条件为基础,要打破原有的区域界限。加强原有主导产业之间相互配合,与渗透融合,在较大的范围内形成规模经济。

(四)通过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原来分散的企业集中连片发展

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对于新建企业,一方面从严审批在村里企业的用地,或者新建企业原则上不予审批,迫使其在工业园区内落户;另一方面,对于在工业园区内落户的企业要给予各种优惠政策,使在工业园区内集中的企业既能够享受到集中服务的好处,又有成本优势,并且不影响原来的产权关系。对于老企业,应该本着自愿集中的原则,以相应的优惠政策和一定的利益来调动人区的积极性。

(五)积极推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区城中心城市集中,强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

积极推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小城镇的集中,这是从根本上强化和扩大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把区域中心城市建成欠发达平原农业区经济增长极的需要。为此,要克服单纯把区域中心城市视为培育市场、聚集人口的场所,而应从实现现代化、社会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高度,着眼于从提高区域中心缄市的整体功能上去完善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坚决突破传统的小墟镇单一低功能模式的束缚和影响。

(六)以制度创新促进区域中心城市发展

制度创新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及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制度创新是结构调整的基础,要根据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出可操作性强和相互配套的政策体系,按照市场需求、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资源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制度创新,理顺企业与政府(主要是社区行政组织)的关系,逐步培育独立于社区的企业主体,通过市场对政府的有效替代,为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寻找新的支点,为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和更大的空间;通过制度创新,努力改变工业小区或开发区每乡一个、遍地开花的现状,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通过制度创新完善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强化服务的目标。

作者:赵复强

2.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研究 篇二

近年来许多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设想, 试图利用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来提升城市功能, 实现产业升级, 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个别突出城市的发展战略已经提升到国家层面, 2009年, 国务院提出了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 北京和天津也提出了建设全国金融中心的目标, 广州、武汉、南京、西安、沈阳、深圳、大连、成都、厦门、杭州等城市则纷纷争建区域性金融中心。2013年, 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 努力培育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很多地方都提出要对接自贸区, 有的甚至在积极申报自贸区。在这一大背景下,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如何建设, 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首先需要区域城市具备发展金融的基础条件, 明晰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机理和一般过程, 同时要对城市在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有着清晰的认识, 并能准确把握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 只有如此, 才能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更好促进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通过尝试以武汉为例, 从金融集聚的角度, 对以上几个方面对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进行考证。

二、区域金融中心及其形成研究

(一) 金融中心及其形成

关于金融中心研究, 最早是金德尔伯格 (Kindleberger, 1974) 从功能角度对金融中心进行了定义:金融中心不仅可以平衡私人、企业储蓄和投资以及将金融资本从存款人转向投资者, 而且也可以影响地区之间的存款转移。银行与金融服务中心充当了交易功能和层际空间的价值储藏 (store-of-value) 功能的媒介。而现在, 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 金融中心指的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 集聚金融机构、聚散金融信息、集中金融交易和金融服务、汇集金融市场、整合金融资源, 并有着高效且宽松的金融监管环境、良好基础设施的核心地理区域, 是金融产业集聚的结果。大量文献研究表明, 金融中心形成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良好的经济基础、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众多的金融机构、完备齐全的硬环境、广阔的腹地、众多高水平的金融人才支持和宽松的金融政策环境。

(二) 区域金融中心形成过程

区域金融中心是指某一区域内金融机构聚集、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交易活动频繁、金融信息灵敏通畅、金融服务全面高效、融通集散资金功能强, 且对区域经济能产生极化和扩散效应的中心城市。同样,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也是金融集聚的结果。下面详细分析一下金融集聚角度下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过程。

1. 初期阶段:

在一些制造业发展较快的区域, 随着相关产业的集聚, 带动金融业逐步成长, 但金融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此时金融主体的集聚更多的是带有偶然性和目的性, 金融主体之间缺乏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中级阶段:

金融产业进入中级阶段后, 区域金融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 加之政府的政策主导, 创造出良好的聚集环境, 吸引并衍生出更多的部金融机构, 金融业开始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中占据较大份额, 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 高级阶段:

这一阶段, 通过发挥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 更多的金融机构入驻, 集聚的规模不断扩张, 创新活动不断涌现, 优势持续累积, 形成了一个更高层次的主体———区域金融集群。这一阶段金融主体之间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竞争、合作的关系, 产生以金融集群为核心, 与区域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使得区域金融职能层次、规模和强度都达到高峰, 最终形成区域金融中心。

总之, 金融产业集聚推动了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鉴于金融中心是金融产业集聚的结果, 第三部分将以武汉为例, 对金融产业集聚机制下的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建设进行考证。

三、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

1. 区位优势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有长江、汉江在此交汇, 有京九京广铁路纵贯南北, 沪渝铁路横贯东西, 是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在当前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地实施下, 我国新的经济形势将形成东—中—西“H”型格局, 而武汉将成为协调东部、中部、西部的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点。

2. 经济基础和城市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 武汉国民经济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其经济总量位于中部六省的中心城市的首位, 在全国211个地级市以上的城市中, 综合实力居第6位, 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中部之首, 是中部地区唯一进入全国综合实力10强的特大中心城市。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各城市201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

3. 金融基础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 历史上就是区域金融中心。改革开放以来, 武汉金融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许多金融改革与创新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金融市场建设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截至2013年, 武汉已有200多家金融机构, 包括5家全国金融机构总部、14家中外资银行区域总部、19家证劵公司区域总部、15家保险公司区域总部, 凸显出武汉作为中部金融集聚地的重要地位。从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来看, 武汉综合竞争力名列全国前十大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第八位, 保持中部地区排名第一。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 无论是金融产业绩效、金融机构实力, 还是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 武汉均稳居第一, 武汉正在成为中部区域金融中心。表二详细地反映了中部6市金融业发展情况。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各城市201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

4. 科技人才资源

截止2013年底, 武汉拥有部省级高校7所, 普通高校120所, 位居全国第三, 中部之首, 在校大学生数量达到100多万, 各类科研机构和开发机构1300多所, 科技人员20万, 两院院士54人。武汉各大著名高校可源源不断地为武汉地区输送金融专业人才。武汉丰富的人力资源在中部六省中绝无仅有, 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储备。

(二) 武汉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问题

1. 金融产业发育程度偏低

金融中心客观上要求金融业成为支柱产业, 才能发挥金融集聚效应, 一般来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10%左右, 就认为金融业成为支柱产业, 武汉市近年来金融业发展很快, 但是金融产业对GDP的贡献度比较低, 但根据2013年武汉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 武汉市目前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96%, 落后于郑州市7.86%, 发展缓慢, 有待进一步提高。

2. 金融生态环境亟需完善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影响本地区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 而且会影响地区金融总体功能的发挥, 从而决定该地区金融在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大小。根据2012年公布的50个大中城市金融生态相对指数排名第30, 位居中部六市第二。主要表现在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和信用环境等方面, 与沿海地区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另一方面, 行政区壁垒严重。周边许多城市银行均将自己定位为“全能银行”, 开展的各项业务及服务内容差异很小, 以此造成盲目竞争, 资源浪费。

3. 金融机构不够丰富, 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第一, 吸纳金融总部和外资金融机构能力有限。目前总部在武汉的银行也只有汉口银行, 湖北银行, 武汉农村商业银行, 在汉外资银行也仅有4家设立分行、1家设立办事处, 与金融总部要求不相吻合。第二, 吸引外资能力较弱。外但目前武汉市融资情况欠佳, 2013年武汉市直接利用外资52.50亿美元, 与沿海城市相差很大。第三是金融开外层次低。据银监会网站消息。2014年8月, 目前武汉共有外资银行机构7家, 数量据中部之首, 但证券、期货、基金等没有外资机构进入。

4. 金融创新不足

一是, 金融创新活力不强。目前武汉既没有值得推广的创新业务品牌和金融机构, 也缺乏持续创新的积极主动性, 金融发展缓慢。二是, 融资模式缺乏特色。武汉市在发展金融业中和融资过程中, 资金积依靠国有金融机构, 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往往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之外。三是, 金融人才储备不够。武汉本地科研院校培养的金融人才流向北京、上海、广州等沿海金融业发达城市, 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同时, 也缺乏国际上高级优秀金融人才的支持。

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对策

(一) 提高制造产业支持力度, 吸引资金集聚

从长远来看, 金融中心的建立需要产业做支撑。虽然武汉市制造业经济实力突出, 但是仍需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 改善产业集聚水平, 提高产业对金融中心的支持力度。通过实体经济发展带来各种资源的集聚, 特别是资金的集聚。提高引进外资质量, 重点鼓励、引进市场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带动力强、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能耗低和污染低的先进制造业, 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为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二) 加快金融创新, 吸引金融资源集聚

一是市场和产品创新, 大力培育期货市场、保险市场、中介市场、金融衍生市场等, 加快金融电子化的步伐。二是制度创新, 深入推进金融制度的市场化、国际化、自由化、透明化改革,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特别是要打破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的垄断, 解决武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盘活区域经济。三是机构创新, 主要包括机构的功能和种类创新, 例如成立新型金融组织机构, 成立专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新型融资方式等。四是人才创新, 通过人才素质建设、国际交流方式创新培养一批世界一流国际化人才, 为金融产业集聚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三) 正确发挥政府在推动金融产业集聚中的积极作用

有关政府部门需要以市场作用为基础, 规范政府行为, 通过科学实施有关产业政策, 准确把握金融产业集聚的规模, 对金融集聚的规模、程度、辐射范围等分析清楚后, 明确武汉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 然后按阶段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 避免金融资源的重复配置降低金融机构运行成本, 使得金融资源在区域内的使用变得更有效率。

(四) 抓住机遇, 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

一是跟踪掌握上海自贸区的一系列政策的细节, 做好武汉自贸区的申报工作, 争取能够纳入自贸区扩容行列。二是在上海自贸区开设湖北对接窗口, 把武汉作为上海自贸区的中部承接平台。把自贸区的出口订单、资金、项目、技术外包服务等引到武汉。三是借国家重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机会, 提高武汉经济的开放度与武汉经济的国际化水平, 在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 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 更紧密地实现与自贸区的对接。

五、结论

综上所述, 武汉市与中部其它城市相比, 无论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业的发展基础、还是科技人才方面, 武汉作为中部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明显。但是目前由于其金融集聚度不强而表现出一些问题。具体对策需要提升产业支持度、加大金融创新、完善金融体系、正确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及对接自贸区等来更好的吸引金融集聚, 促进其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参考文献

[1]Kindleberger Charles P.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A Study in Comparative Economic History[J].Princeton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1974, 36:6.

[2]胡星.金融集聚与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J].区域金融, 2009, (10) :62-65.

[3]黄解宇.金融集聚的内在动因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 2011, (03) :26-30.

[4]汉网—长江日报.中国金融中心指数发布, 武汉成中部区域金融中心[EB/OL].[2014-08-22].http://hb.qq.com/a/20140822/062059.htm.

[5]郭伟.湖北省武汉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与上海市金融生态环境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7, (02) :69-75.

3.区域金融中心的现实和梦想 篇三

2009年5月,在山东省内城商行联合成立“齐鲁银行”无疾而终后,具有代表意义的齐鲁银行最终花落济南商行。外界认为,名称的变化或意味着济南在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上迈出了更加实质的一步,大金融轮廓愈发明显。

同样,要建区域金融中心,外资银行不能少。经过多方努力,汇丰济南分行终于开门纳客,成功地弥补了这一缺憾。2009年7月21日,汇丰银行在内地开设的第20家城市分行——汇丰济南分行正式开业,成为首家在山东省会城市济南设立分支机构的外资银行。

其实,早在2002年,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就确定,将济南打造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当一个地区或一座城市的前面被冠以“金融中心”这4个字时,它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力,自然也就非同一般。经过几年推动和发展,济南正一步一步向这个目标靠近。

经过几年的推动和发展,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正在不断彰显。到2007年的时候,金融业已成为济南的支柱产业。2008年,金融业对济南税收的贡献排名第二。截至2009年6月末,济南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6371.4 亿元,增长 24.2%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6293.3 亿元,增长 29.8%;存贷款余额及新增量都稳居全省首位。

早在2006年初,济南市就制定《金融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济南建设成为与区域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区域金融中心,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四化三力”,即达到金融机构多元化、金融业务市场化、融通资金多样化、营运手段现代化,具有较强的聚合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初步形成服务山东,辐射华东、华北的金融管理中心、投融资中心、金融服务中心。

2007年7月初,济南市首度召开服务业发展大会,把金融业列为优先发展的行列。并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推出了一系列扶持银行业发展的具体政策。

2008年4月2日,济南市再度召开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出台了《济南市2008—2010服务业发展实施纲要》。依据《纲要》,到201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将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20%。

济南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颇多。以黄河中下游为轴线,沪宁以北、京津以南、西安以东的合围区域内,济南市相对于其他大中城市金融资源更为丰富。

与青岛、郑州、石家庄和合肥相比,存款余额平均高出700亿元,贷款余额高出1100亿元,企业获取资金的便捷程度最高,外地贷款余额的比重已经超过30%。这背后的潜台词是,金融业的极大发展使得济南对全省的经济辐射能力和金融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由此,各金融机构山东区域总部大都落户济南,并作为其拓展区域业务的基地。目前,济南初步建立起了以数量众多的各类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为市场主体、行业协会为自律组织的功能齐全的金融组织体系。国家“一行三会”的区域性分支机构先后在济南设立。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除了南京和杭州以外,济南是拥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最多的城市。

金融业对GDP的直接贡献度,是衡量金融产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早在2007年,济南金融业增加值已经上升到济南GDP的6%。当一个行业的增加值占GDP的5%时,就是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显然,金融业已成为济南的支柱产业。

不仅如此,金融业对就业的拉动也非常明显。目前济南已经有4.5万左右的金融从业人员;随着更多金融机构的进入,金融从业人员总数仍然会大幅度上升。据了解,每家银行在济南设立区域总部,先期投入资金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看看银行和保险公司在济南的办公场所,就能感受到他们对济南经济的直接拉动力量。

随着济南辐射全省和周边的影响开始加大,济南的视野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周边,而是全省和环渤海经济圈。为尽快建设与之匹配的区域金融中心,济南这两年可谓“动作连连”。当然,济南能否真正成为著名的区域金融中心,我们还拭目以待。

济南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颇多。以黄河中下游为轴线,沪宁以北、京津以南、西安以东的合围区域内,济南市相对于其他大中城市,金融资源更为丰富。

Today, the outline for building a 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 in Jina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lear.

As early as May, 2009, after the failure by Shandong commercial banks to jointly establish the Qilu Bank, the Qilu Bank was finally built up by Jinan Commercial Bank.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name change may signify a step of significance for Jinan in building up a 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 thus creating an increasingly clear outline for a large financial center.

At the same time, foreign investment banks are an essential ingredien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ny 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 On July 21, 2009, the 20th inland city branches of the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HSBC)—HSBC Jinan Branch—was formally opened, enabling HSBC to become the first foreign invested bank to open a branch in Jinan, the capital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early as 2002, Shandong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and Shandong People’s Government has decided to build Jinan into a 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 And the position of Jinan as a 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 has been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through several years’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By 2007, the financial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pillar industry of Jinan. In 2008, it ranked second in its contribution to Jinan’s tax revenue. By the end of June, 2009, the remaining balance of deposit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currency has reached 637.14 b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24.2%, and the remaining balance of loans reached 629.33 billion yuan, rising by 29.8%, which ranked first in the whole province.

At the beginning of 2006, Jinan made the 11th Five Year Development Plan for the Financial Industry which explicitly pointed out that Jinan should be built into a 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 of nationwide importance corresponding to its position as a regional central city. The basic feature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ur ‘-tions’ and three powers”. The “four ‘-tions’” include diversific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arketization of financial transaction, diversification of funds circul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operating methods; and the “three powers” refer to the “strong cohesion power, radiation power and comprehensive service power. Thus a center for financial management, investment and fund-raising, and for financial services will be initially established by serving Shandong, radiating out into east China and north China.

At the beginning of July, 2007, Jinan held the first Confer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during which the financial industry was listed as the first priority for development. And it also released the Opinion on furthe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launched a series of detailed policie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4.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研究 篇四

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2015)》、《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要求,为把南京打造成承接上海、覆盖江苏、辐射皖赣的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条件

南京是泛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联南接北区位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14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2000美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金融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尤其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提出“金融强市”战略、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目标的指引下,金融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的贡献度持续提高,具备了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和基础。

(一)发展成就

1、金融整体实力持续增强

“十一五”以来,全市金融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金融业增加值近翻两番,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11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52.35亿元,占全市GDP的8.9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7%,增幅超过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达到11.8%。金融业已经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2、金融机构体系渐趋健全

基本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等各业并举,中、外资金融机构并存,功能完备,运行稳健的多样化金融体系和全方位的金融发展格局。截至2011年末,全市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类金融机构数量达179家,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43家,法人总部4家;证券期货类机构54家,法人机构7家;保险类机构82家,保险法人总部3家,财险公司34家,寿险公司48家。外资银行、外资保险机构数量分别达到8家(含代表处)和23家,占全部金融机构数量的1/6,尤其是韩国LIG财产保险公司、菲律宾首都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中国地区总部落户南京,填补了全省外资金融机构总部的空白。此外,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创业投资、典当等面向“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中小融资服务机构也渐成规模。截至2011年末,全市共有小额贷款公司38家,融资性担保公司91家,创业投资基金及基金管理企业128家,典当行57家。

3、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基本形成了以货币信贷市场为主导,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等协调发展的格局,金融总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在“南京都市圈”城市中占比接近三分之一,形成区域范围内的资金聚集和扩散效应。截至201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4241.99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1723.52亿元;证券交易达20873.46亿元,境内外上市公司达58家,其中境内44家,境外14家,累计募集资金1031.11亿元;保费收入194.08亿元,保费收入位居全省前列,保险深度3.16%,保险密度2394元/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银行间市场直接债务融资余额达到333.5亿元,占全省的40%。

4、金融业有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银行业信贷投放充分发挥主渠道功能。截至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7002.54亿元,人民币短期贷款余额4023.46亿元,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4629.79亿元,银行业在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资本市场支持地方经济逐步加强。截止2011年末,全市上市企业通过IPO、增发、配股、公司债券等方式在资本市场累计融资1031.11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境内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总量直线上升,位居全省第一,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股权投资日趋活跃,2011年,共有382家股权投资机构投资了全市503家企业,投资金额达145亿元,占全国股权融资金额的6%,且获得投资的企业中,科技类、文化创意类项目占总投资的40.4%。

保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功能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在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三农”产业和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石和保障作用。2011年,共为614万人次提供了1.11万亿元人身保险保障,为各类财产提供了3.48万亿元的保险保障,各类保险赔付支出56.43亿元。

5、金融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果

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深化。地方金融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紫金投资集团设立,成为地方金融资源整合与拓展的重要平台。地方金融机构品牌有效提升,南京银行、华泰证券成功实现上市,南京证券托管西北证券、并购金龙期货。金融改革重组取得重大成就,省内十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组建江苏银行,南京信托重组复牌更名为紫金信托。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全面完成,分别改革重组设立江苏紫金农商银行、高淳农商银行和溧水农商银行。紫金财险、利安人寿、江苏再担保等一批地方金融机构也成功组建。

金融体制创新步伐加快。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初步建立,设立了科技银行、科技保险、科技创投、科技小贷、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一系列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宁台金融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准实施人民币和新台币双向兑换试点,台新金控、永丰金控、国票金控等台资金控集团在宁设立分支机构或代表处。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日渐活跃,鼓励和引导百亿元以上民间资本投资设立了小额贷款、村镇银行、融资担保、创业投资等一批新型金融组织。投融资模式创新开展,保险资金运用、股权融资等新型债务融资工具引入保障房、地铁等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6、金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金融发展政策环境优化提升。陆续出台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金融业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建设计划》、《科技创业企业上市辅导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创业投资、企业上市、金融集聚区建设、科技创业企业投融资等具有南京特色的政策体系,多重政策的叠加形成了有利于金融机构集聚、有利于金融服务创新的政策洼地。

金融集聚载体建设升级提速。河西金融集聚区的建设为金融业集聚提供了快速发展空间,已集聚各类金融机构150多家,其中包括9家金融法人总部,省级以上金融一级分支机构近40家,金融总部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南京金融城”项目的启动建设,将成为金融集聚区提档升级的核心载体。

金融运行市场环境不断趋优。地方征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金融支付清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票据、银行卡、网络支付、第三方支付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广泛应用。专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与金融相关的会计审计、法律服务、资产评估、信用评级、投资咨询、财经资讯、服务外包等专业服务加快发展。金融稳定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存在问题

虽然南京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为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优势,但金融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与区域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金融集聚集约发展层次不高。金融总部法人机构较少,本土金融机构竞争力不强;外资金融机构数量较少,金融国际化程度不高;上市公司数量、融资规模较小,资本市场发展深度不够。

2、金融创新的内生动力不足。传统金融机构集聚程度较高,金融工具种类仍然偏少,品种体系还不够完善,竞争过于同质化;新兴金融业态发展较为滞后,新型机构均处于成长初期,体系化、产业化仍需相对较长的培育过程。

3、金融要素的市场流动性不强。金融要素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缺少面向区域性以及全国的金融要素市场。

4、金融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健全。有利于吸引高端金融人才的政策体系尚未形成,本土金融人才的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5、金融专业服务体系水准不高。金融中介服务业不够发达,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信用评级、投资咨询、资讯等中介服务机构总体偏弱,与金融机构的业务融合度不高。

(三)战略机遇

未来5—10年,国内外金融发展格局及长三角区域金融发展都将呈现新的形势,且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均对南京金融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新的战略机遇。

从国际国内金融发展环境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金融发展呈现出新特点、新趋势。在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全球金融体系仍然脆弱的形势下,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实现了经济强劲复苏和金融产业的良好发展,全球跨国金融业务和金融交易不断向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倾斜,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更多的国际性金融机构将在中国布局并且寻求业务合作,显著增强了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话语权、影响力和辐射力。同时,国内温州、珠三角金融综合改革相继启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客观上为南京金融业加速发展、创新发展,取得新一轮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从金融业发展趋势来看,今后10—20年是我国金融资源集聚、整合、聚变的重要阶段,金融资源将进行新的布局调整,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金融组织将不断出现。从资本市场领域来看,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渗透力将大幅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的直接化代表了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为今后较长时期区域股权、产权交易的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另一方面,债券市场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一部分,没有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从银行业来看,在经历了存贷款规模高速增长,盈利能力大幅跃升,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的黄金发展期之后,银行业已经显现出步入拐点的趋势,走专业、特色化的经营道路,避免同质化竞争,将是未来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区域金融中心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关键。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的创新和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仍将是今后发展的两大主题,这也是我国保险业逐步与国际保险业接轨,向保险国际化道路迈出的重要一步。此外,新兴金融产业也将随着三大传统金融产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创新。

从南京自身发展来看,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和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以及国家科技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十二五”时期是全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改革创新增强科学发展动力和活力的关键时期,也是金融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加速创新、加速升级的关键时期。产品、技术、业态、商业模式加速创新,同时,2013年亚青会和2014年青奥会在南京举办,产业层次、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快速提升不仅催生大量的资金需求和丰富的金融产品需求,也给金融业创新发展、金融国际化带来更多的机遇。

二、发展定位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集聚和辐射为导向,把发展金融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战略抓手。坚持高端化取向,着力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金融业的资源配置能力;坚持特色化发展,着力深化金融改革和创新,全面提升金融业的内生发展水平;坚持功能性提升,着力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全面提升金融业辐射带动作用;坚持整体化推进,着力加强顶层设计与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全面提升金融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5—10年的努力,形成金融机构密集、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功能齐全、金融创新活跃、金融服务高效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

(二)发展定位

1、总体定位

巩固提升既有金融产业基础优势,以构筑区域金融营运管理、区域金融资产交易、区域金融人才与研究三大高地为支撑,以科技金融体系和金融要素市场建设为突破,以打造科技金融综合示范区、宁台金融合作先行区、保险创新试验区、离岸金融试点区四大创新特色区为驱动,到2020年,把南京建设成为承接上海、覆盖江苏、辐射皖赣、延伸全国的具有持续创新能力、专业特色和国际化特征的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

2、功能定位

(1)构筑区域金融营运管理高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在做强做优本地法人金融机构的同时,积极吸引境内外知名金融机构总部、专业性总部或者区域性总部落户南京。力争到2020年,形成银行、证券、保险及各类金融机构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江苏乃至华东地区的重要金融决策、金融管理和金融服务的高地。

(2)构筑区域股权、产权及金融资产交易高地。在现有各类交易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完善、整合、创新,打造区域最具影响的股权、产权交易平台、金融资产和保险保单交易平台、航运金融交易平台、软件服务交易平台,使南京成为区域范围内最具活力的要素市场集聚地之一。

(3)构筑区域金融人才和研究高地。充分发挥南京教育科研资源丰富、与国外著名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联系紧密的特点,形成国际化的金融教育体系。集聚国际、国内著名金融专家、实务界资深人士,设立国际性的金融高端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使南京成为金融人才培育、交流和研究的高地。

(4)打造科技金融综合示范区。深化科技金融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科技创业投融资主体,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产品创新,进一步拓宽科技金融服务运用领域,在“十二五”末,努力把南京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科技金融综合示范区,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5)打造宁台金融合作示范区。把握机遇、先行先试,推动宁台科技金融深度合作,合力把南京打造成为台湾金融机构布局大陆的重要平台、开拓大陆金融市场的重要基地。

(6)打造保险创新试验区。积极争取中国保监会支持,先行先试,努力打造机制灵活、运转协调、政策配套、充满活力的保险创新试验基地,不断提升保险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渗透力和贡献度,为区域乃至全国保险发展提供经验和示范。

(7)打造离岸金融试点区。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政策指导和支持,以宁台金融合作为启动点,以离岸银行、离岸保险业务为着力点,以探索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和人民币贸易结算为手段,积极试点离岸金融业务,把南京建设成为区域性离岸金融试点区。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及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升,到2015年末,力争实现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100亿元,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到10%左右;到2020年末,金融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2%。

2、具体目标

——银行业。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和存贷款年均增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水平,到2015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20家左右,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2万亿元左右,贷款余额达到1.6万亿元左右;到202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再新增30家左右,存款余额达到4.5万亿元左右,贷款余额达到3.5万亿元左右。

——证券业。上市融资、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规模明显扩大,到2015年,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挂牌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00家左右,新增证券市场筹集资金300亿元以上。到2020年,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挂牌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50家左右,新增证券市场筹集资金500亿元以上,累计融资规模突破1800亿元。

——保险业。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进一步提升,保险业的经济补偿、社会管理和资金融通三大功能显著提高。到2015年,新增保险机构15家左右,全市实现保费收入400亿元左右,保险深度超过3.6%,保险密度超过4000元/人;到2020年,新增保险机构20家左右,全市实现保费收入达800亿元,保险深度超4%,保险密度达到8000元/人。

——其他金融业。形成与传统金融互补、功能较为完备的多层次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到2015年,规模以上的各类股权投资机构超过200家,典当公司超过80家,小额贷款公司80家。到2020年末,规模以上的各类股权投资机构超过300家,典当公司超过100家,小额贷款公司100家。

三、空间层次与布局

根据现有金融及金融相关产业的区位特征和发展定位,重点推动“一区(一城)、两带、三基地”建设,作为全市金融业集聚发展的高端载体,并利用主体功能区及几大重点功能区的金融辐射效应,实现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创新向全域范围的扩散。

(一)核心功能区(城)

强化河西金融集聚区在南京金融产业布局中的核心地位,努力把河西金融集聚区打造成区域内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金融交易中心、资金管理中心、金融研训中心和金融信息服务中心,成为南京区域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建设具有国际水准、地标性“南京金融城”,使之成为驱动南京乃至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展示南京金融形象的第一窗口。

(二)两大金融服务带

着力推进洪武路—中山南路、鼓楼—山西路两大金融服务带及其周边地区的金融产业集聚圈的提档升级,抓好金融楼宇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合理布局网点,不断调整优化金融业态。以集聚金融分支机构、营运前台为基础,吸引和聚集零售类金融机构、私人银行、消费金融等理财机构进驻,打造区域财富管理机构集聚区。

(三)三大金融服务外包基地

以新城科技园为载体,重点发展金融产品创新与研发、金融人力资源外包等金融服务外包产业。以中国(南京)软件谷为载体,重点发展金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以麒麟生态科技园为载体,重点引入金融数据处理、金融后台服务等金融配套服务。

四、体系建设与完善

(一)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市场规模

1、丰富内涵、优化服务,发展货币信贷市场

(1)大力发展信贷市场。紧紧围绕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强化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银行信贷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融资主渠道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调整信贷投向,着力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支持现有工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的结构优化升级。突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高端软件与新兴信息服务、下一代信息网络、新型显示)、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包括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卫星应用)、新能源产业(智能电网方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六大类11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组建中小企业贷款中心,针对其量身定做信贷创新产品,探索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小额循环贷款、无抵押贷款,积极推动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信贷债券发行、中小企业信用互助计划等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创新。

(2)鼓励发展外汇交易市场。吸引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涉外企业积极参与外汇市场交易,在扩大基础外汇交易规模的同时,探索开展外汇衍生交易业务。大力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深化人民币新台币互换。鼓励金融机构以金融创新为抓手,通过境内外、总分行全面联动,积极参与全球人民币清算体系,扩大全市试点企业范围。积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培育离岸金融市场。加大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服务力度,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创业投资、跨国并购。积极支持引进外资,特别是支持企业通过返程投资、境外发债等方式吸引外资。

(3)发展同业拆借市场。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同业拆借市场交易,扩大交易规模。利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信贷转让平台,探索建立信贷转让、信托资产转让等市场。进一步推广票据市场,扩大银行承兑票据业务规模,鼓励银行机构开展汇兑、承兑、信用证、短期融资券等各类服务。

2、扩大规模、完善层次,培育资本市场体系

(1)积极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强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建立多级联动的上市资源培育及拟上市企业跟踪管理机制,通过资本对接、项目推介、重组嫁接、交流合作等方式促进后备企业成长壮大并顺利上市。鼓励和支持主业突出、资产规模大、盈利水平高、竞争力强的企业,加快改制重组步伐,通过IPO或借壳到主板上市;规范民营中小企业的运作,推动细分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到中小板上市,鼓励高成长性、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到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海外上市。积极推进场外市场建设,推动南京高新区入围“新三板”扩大试点园区,动员券商与企业接触,帮助企业进行改制与预内核,实现高新区企业进入“新三板”融资。

(2)发展以股权交易市场为代表的区域要素市场。整合在宁各类交易场所,推动建设面向区域内、覆盖多种经济成份、多功能、多层次的交易平台,实现各类产权、股权与资产的规范转让和合理流转。

(3)充分利用债券市场,扩大债权融资比重。利用各类债券融资方式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公司债、企业债,大力支持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及其他公募、私募债务融资工具获得融资。积极探索集合发债方式,推进区域集优等债权类金融创新,组织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并为中小企业进行票据融资提供绿色通道,提高融资效率。

(4)创新发展期货市场。积极培育期货市场,推动本地期货经纪公司发展壮大,加快交易网点建设,与国内期货交易所开展战略合作。鼓励大型期货公司到南京设立分支机构,活跃市场竞争。推动期货资源优化整合,强化期货经营机构中介功能。鼓励期货公司投资和参股建设现货商品交割仓库,促进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不断提升期货市场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5)积极发展股权投资。进一步加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投入,加强与国内外股权投资机构合作,设立符合南京产业导向的专业投资基金,发展具有南京特色的产业基金、母基金和并购基金。建立符合创业投资运作规律的国有创投资本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作用,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将投资重点进一步聚焦到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撬动创投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期投入和培育。针对不同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和创投机构发展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引导符合产业发展特点的社会创投实现相对集中,重点支持江宁、栖霞、江北新区等地建设基金集聚区。

3、发挥优势、创新机制,深化保险市场建设

(1)完善优化保险市场体系。积极引导保险机构稳步推进分支机构建设,优化保险机构网点布局,扩大保险覆盖面。大力引进有经营特色的健康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企业年金等专业性保险公司在宁设立分支机构。鼓励设立保险代理公司、经纪公司和公估公司,引导促进保险兼业代理市场,完善保险中介服务。

(2)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创新保险品种,完善保险功能,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提供责任保险、工程保险、财产保险等,探索通过建立保险交易平台开展保单交易、推动保险股权交易。围绕民生工程与和谐社会建设,积极开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人寿、健康、医疗等保险品种,提升专业保险功能;推动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融资业务的有机结合,支持对外贸易;加快发展航运保险,发展船舶(飞机)保险、海上货运保险、保障与赔偿保险,积极探索新型航运保险业务;推动科技保险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支持科技产品创新;加快保险后台中心的建设,促成本地法人机构在南京建设呼叫等后台中心,进而吸引国内外大型保险机构在宁建立数据备份、呼叫等后台中心,逐步形成初具规模的保险后台中心。

(二)健全金融组织体系,丰富机构类别

1、做大做强本地法人金融机构

大力支持在宁的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支持有条件的法人机构快速发展壮大,提升综合实力,深化本地金融机构改革,营造良好金融环境,打造优质地方金融机构品牌。

推动南京银行加快跨区域经营步伐,提升综合实力,坚持特色服务的优势,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治理完善、业绩优良的现代商业银行,将其打造成为全国性的优质银行品牌。推动南京证券加快发展业务,开展各类资本市场融资工作,促进其业务结构趋于合理,增强核心竞争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争取尽快上市。加快组建紫金富邦寿险,支持法人保险机构通过强化管理,完善经营机制,开展金融创新,加快业务发展,做优做强。

支持江苏银行扩大业务覆盖地区和领域,加快发展业务,优化资产结构,完善公司治理,争取上市。支持华泰证券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打造成为全国性优质券商品牌;支持弘业期货成为全国排名前列的期货公司,并争取上市。支持紫金财险加快业务发展,引入战略投资者并择机上市;支持利安人寿在全国开展保险业务,成为具有全国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法人保险机构。

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提升服务管理能力。支持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加强网点建设,逐步实现基层网点全覆盖,开发和推广适合“三农”的金融产品,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农村金融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运用现代经营管理体制,争取实现跨区域经营,达到上市条件。

2、发展壮大金融控股平台

集中和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推动紫金投资集团走金融综合经营之路,发展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特色鲜明的金融集团。在现有金融资产、创业投资与金融服务三大业务平台的基础上,鼓励其通过设立、参股、收购、兼并等方式,加快金融和相关产业布局,开展综合性、多元化经营,形成以创业投资为先导,以金融相关实业为支撑,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为核心,以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为有力补充的金融控股集团,打造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产业链,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全过程、综合性服务,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综合金融服务。

3、培育引进金融机构总部

发挥南京省会城市优势,集聚机构总部。支持在宁各类金融机构的地区总部、分支机构提升综合实力,增强区域辐射能力。加强各类金融资本的融合,重点引进实力强的全国性、地方性金融机构。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在宁投资组建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强国际金融组织、外资金融机构区域总部的引进力度,吸引和支持外资金融机构来宁设立代表处、分支机构,重点鼓励台资金融机构来宁发展,寻求合作。培育和引进专业金融和特色金融总部,重点引进大型金融机构的专业业务总部和成长性好、经营有特色的金融法人机构和区域性总部,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4、大力发展新型金融业态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探索构建担保基金,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资金的撬动作用,改善和提升融资性担保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服务能力。加快发展一批小额贷款公司、典当等金融机构,满足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小微群体的金融需求。支持发展信托公司,引导法人金融机构在宁设立信托公司,引进国内外知名的信托公司来宁设立地区总部或分公司,支持信托公司积极开展产品创新,提升社会资金融通能力。支持发展融资租赁公司,推广融资租赁理念,促进融资租赁业与重点产业联动、与市政项目对接、与中小企业合作,扩大融资租赁业的影响。设立货币经纪公司,促进金融机构间资金融通和货币市场的规范发展。鼓励和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航运金融公司、房地产信托基金、财富管理公司、第三方支付与清算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的发展,丰富金融业态,拓展金融衍生产品,抢占金融发展制高点。

(三)开展多个重点工程,优化金融环境

1、实施“金融人才高地工程”

采取多种形式提高金融管理者、金融机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高层次金融人才队伍,把南京打造成为金融人才高地。实施金融人才引进计划,定期梳理人才短缺情况,支持金融机构向海内外招引金融人才。实施金融人才培养计划,利用南京高等科研院校丰富的优势,研究制定金融人才培养计划,成立以国际国内知名大型金融机构资深专家为主体的南京高级金融研究院,实现金融机构需求与高等院校培养的对接,培养国际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金融人才,形成金融高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推动金融人才交流,选拔优秀人才到境外金融机构培训学习,培养国际型金融人才。完善金融人才政策,在住房、科研经费、子女教育等方面予以补贴,在所得税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层次金融人才。

2、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程”

加强征信系统平台建设。依托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探索推动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形成全社会共享的企业信用档案系统、信用评级机制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完善全市的征信系统信息平台。拓展征信服务应用领域,加快征信产品创新。积极支持、推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切实加强信用管理,形成信用约束机制,培育和规范多元化信用主体。加大失信惩戒力度,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舆论监督等手段,增强企业和个人信用观念。深入开展和推广“金融生态达标县”和“金融生态示范县”活动,推进“激励守信、惩戒失信”联防机制建设,不断提升社会信用建设水平。

3、深化“金融中介引进工程”

实施金融中介机构引进计划,积极争取国际知名的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信用评级、资产评估、投资咨询等与金融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在南京设立法人机构、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形成功能完备的多层次、高水平、现代化、国际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金融中介机构业务创新,支持中介机构优化服务质量、提升创新能力,提高服务金融机构发展、融通市场资金的能力。规范金融中介行业发展,加强对金融中介行业的指导和管理,形成良好的行业规范和准则,维持市场秩序。

五、金融创新与突破

(一)以科技金融带动金融改革与创新

积极利用国家、省级和南京自身科技金融发展的资源和优势,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政策及产品创新,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以促进资本与技术的有效对接为目标,形成要素聚集、交易活跃、机制灵活、保障有力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科技金融指数。

着力提升科技金融机构创新与发展。坚持科技银行专营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引导督促科技银行做专、做精、做强,探索设立科技社区银行;积极在更多具备条件的园区设立科技小贷公司,扩大覆盖面;吸引国内外优秀股权投资机构在宁设立管理公司并发起设立基金,引导投资阶段前移,扩大创业和股权投资集聚规模;督促和引导科技保险公司研发科技保险产品、创新科技保险服务,为新产品研发、试生产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保险保障;鼓励和引导融资性担保公司特别是国有全资或者国有控股担保公司,研发科技担保产品,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促进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评估、定价、流转及监管等科技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

全面建立科技金融体系。构建“一个平台、两个保障、三类市场和五种工具”的科技金融体系框架,即建立科技金融综合信息平台,提供科技金融人才和科技金融信息共享与服务;完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等三类市场的融资功能;综合运用科技支行、中小企业集合债、企业债券、信托、商业贷款等债权融资工具,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债转股、上市融资、并购等股权融资工具,科技保险、商业保险等保险工具,科技担保、商业担保、知识产权质押、典当、企业互保等金融中介服务工具,政府补贴、税费减免、贴息、孵化器等财政支持工具,促进科技与金融有效融合。

创新科技金融投融资方式。创新科技投入机制,以政策性金融资源的整合为先导,构建由紫金科技投资基金等科技创投引导基金、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科技银行、科技保险公司、紫金担保等国资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等为成员的南京投贷保联盟,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全程式投融资服务。

(二)以交易平台创新建设区域金融要素市场

利用国家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契机,以产权市场的整合和发展、交易平台的创新为突破口,创新交易品种与方式,加强与京津沪三大产权交易中心的相互代理业务,积极推进各类产权、股权与资产的规范转让和合理流转,建立并形成多元、集中、规模化的产权股权交易平台,将南京建设成为辐射泛长三角区域、最具活力的区域要素市场。

组建股权交易平台。整合在宁各类交易场所资源,加强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各类主体开展合作,建立面向长三角的场外交易(OTC)市场。

组建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以现有南京联合产权(科技)交易所为基础,尽快建立金融资产交易所,为区域内的金融资产交易提供全程服务,开展各类金融资产交易创新业务,逐步打造成为泛长三角区域的特色化、专业化、综合性金融资产公开交易的重要平台。

探索建立保险交易平台。积极引导保单交易市场的发展,建设区域性保单交易中心。

设立航运金融交易平台。依托南京港,推动发展港口融资、船舶抵押贷款、船舶融资租赁、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结算等航运金融服务,并以下关滨江商务区为依托,规划建设航运金融交易平台。

设立软件服务交易平台。紧紧抓住打造世界软件名城的契机,积极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提供优质、高效、高性价比的专业化服务,建设全国性权威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有形市场。

探索建立大宗商品及战略资源交易平台。发挥南京既有产业优势,探索建立石油化工等特色大宗商品及战略资源交易平台,形成区域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多商品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

(三)以新兴与特色业务构筑专业金融中心

结合南京地方性优势和资源打造特色专业金融中心,实现借势及错位发展,积极引进大型金融机构专业总部,发展新兴金融业务,形成面向长三角及全国性的财富管理中心、第三方支付与清算中心、金融服务外包中心等。

建设财富管理中心。整合现有金融资源,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开展财富管理业务,同时引进多家全国性财富管理机构,鼓励设立独立理财公司,吸引各大银行在南京设立私人银行部。加速金融产品研发基地的建设,并探索建立起横跨基金、券商、信托、保险、银行的统一理财信息。引入社会责任投资的理念,加大对新能源及社会责任履行好的公司的投入,从绿色产业中挖掘金矿,建设面向长三角及全国性的财富管理中心。

建设第三方支付与清算中心。依托苏宁易购、焦点科技、宏图三胞等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国家电子商务金融示范城市,构建区域性的第三方支付与清算中心。鼓励第三方支付与清算平台快速发展,充分利用市民卡工程等已有成果,培育以电子商务支付为主要业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个人、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一站式”电子支付服务。鼓励商业银行与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及第三方安全认证服务平台合作,大力发展网络支付金融服务。加快支付服务手段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面向消费者的电子钱包、手机支付等新型在线支付产品,形成由网上支付、移动支付、固网支付以及其他支付渠道构成的新型综合支付体系。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金融监管,同时进一步提高平台的安全性以及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培养用户信用度,改变其传统的购物习惯,更新客户群的消费观念。

建设金融服务外包中心。利用地缘和成本优势,顺应金融业发展趋势,承接上海、北京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外溢效应,引进国外先进的金融外包服务理念和业务流程,依托现有的中国软件谷、麒麟生态科技园和新城科技园,规划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形成三大金融服务外包平台和金融研发、服务外包基地。以金融产品创新与设计、票据影像服务外包、支付清算服务外包、金融档案管理外包为重点,同时发展数据处理和灾备、客户呼叫服务、银企对帐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服务等后台业务。吸引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在宁建立数据备份、金融软件开发、金融新产品开发、人才培训、后台呼叫中心等,逐步形成金融服务外包中心。

(四)以先行先试打造保险创新试验区

营造优良创新发展环境,加大财政与税收支持力度,推动重点机构、重点险种、重点业务率先创新发展。推动地方法规建设,建立创新保护机制,激发和保护各类保险机构创新积极性。发挥地方保险主体创新功能,引导紫金财险、利安人寿等法人总部机构开展科技保险、知识产权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等创新型保险业务以及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业务。大力推动宁台金融保险合作,提升南京保险业的国际化水准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深化保险资金运用试点。加强与全国保险公司总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沟通合作,通过商业银行、上市公司担保及市本级部门间协调等实现信用增级,激发和引导保险资金投资的积极性。探索保险资金运用的方式和途径,紧跟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市场化改革步伐,重点关注保险投资改革创新政策,继续探索通过股权、不动产、无担保债券、委托投资等方式,吸纳保险资金投资南京地铁、保障房、养老、医疗、产业投资基金等领域。

六、金融开放与交流

充分发挥南京经济金融发展的基础优势,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融入区域合作,承接国际金融产业转移,逐步实现金融合作与交流的区域化、国际化。

(一)加强泛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

加快推进宁镇扬和南京都市圈金融同城化。加强区域城市合作,积极协商,寻求共识,签署金融合作备忘录,制定和实施具体规划、合作项目。成立市金融同城化的合作发展委员会以及金融同城化工作办公室,推动实施金融同城化。以银行业金融合作先行,推动银行之间跨行、跨区域的通存通兑,努力建设区域统一的资金市场,并逐步扩展到证券、保险等领域,促进资金、人才、信息在区域内自由有序流动,建立“南京金融区”。

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推动上海金融业不断向南京延伸和拓展,充分利用沪宁两地经贸、金融业间的比较优势,不断拓展金融合作新领域。推进区域内政府管理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发挥政府规划引导作用,逐步实现泛长三角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运行机制、金融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对接。制定金融合作战略规划,积极推动泛长三角金融合作与交流,构建区域金融合作平台,参与区域的金融市场联动、产业整合和管理创新,实现泛长三角城市群之间金融的共赢发展。

(二)深化宁台金融交流与合作

利用与台湾的独特历史渊源,深化宁台金融合作。继续深化宁台两地人民币与新台币双向兑换试点,深化支付结算和货币清算合作。推动宁台两地金融机构互设异地分支机构及扩大业务范围。积极探索在宁证券、基金管理公司在台湾的分支机构开展境内证券投资业务,为台湾合格证券机构投资者提供人民币证券投资业务的创新渠道。支持在宁台资企业上市发展,积极开展台资股权交易市场的试点工作。推动两地金融机构、金融调控和监管部门、金融同业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地金融人才交流培训。

(三)推动金融国际化

承接国际金融产业转移,促进金融机构、金融人才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逐步实现金融法制、营商环境与国际接轨。推广宁台金融合作的成熟模式,逐步与香港、新加坡等亚洲金融中心及欧美金融中心开展合作与交流。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在宁设立法人机构和分支机构,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参股本地金融机构,引进国际金融资本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际金融交流与合作,依托对外经济贸易,促进与境外金融交往,扩大人民币结算规模,完善人民币跨境流通和结算机制,开展人民币衍生产品创新。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跨国金融企业集团的交流与合作,使南京成为全省开展国际金融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加强与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交流互访,学习借鉴国际经验。

七、保障措施与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市领导担任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和区县政府为成员单位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协调和实施各项建设工作。

协调联动机制。邀请省有关部门、国家金融调控和监管部门驻宁机构等,组成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共建机构,形成高规格、高效能协调联动机制,凝聚更多的力量,形成更大的合力,共同推进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推进保障机制。依照规划的主要任务,确立支撑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项目,并制定重点项目行动计划,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财政扶持政策。设立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并逐步增加规模,加大对区域金融中心各项体系建设和重点项目的财政政策扶持力度。

税收激励政策。研究制定支持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金融税收制度。加强扶持金融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运用力度,对鼓励和支持类金融组织以及特定金融市场建设的予以税收优惠政策。

人才服务政策。制定金融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和人才政策,将金融人才纳入南京“321人才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加强高端金融人才服务,为金融人才提供引进、培训、认证、流动、社保等“一站式”的专业服务。

环境优化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予以南京金融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的政策。

(三)建立推进机制,提升规划执行力

宣传推广机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渠道作用,加强面向社会大众的普及性宣传,扩大“南京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影响力。定期举办南京金融博览会、金融理财博览会、金融开放论坛等活动,树立南京金融形象。

招商创新机制。进一步突出金融招商重点领域,突出招引机构的品牌效应,制定《金融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推动区县、园区加强金融载体建设,加大金融招商力度。

5.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研究 篇五

3.1 土地与资金结合的联盟

这种联盟形式比较适合区域性中小房地产企业,由于国家对房地产企业采取了银根紧缩和严控土地出让规模等调控措施,房地产企业获取信贷资金和土地的难度较大。但一些区域性房地产企业由于对本地地产行情较了解,因而在土地获取方面较擅长,它可以与拥有资金、缺乏土地的大型房地产企业组建成土地与资金形式的联盟。这种联盟形式很好地弥补了合作各方土地与资金资源短缺的矛盾。

3.2 全方位开发联盟

由于区域性中小房地产企业整体实力较弱,在同一片区域内,不同楼盘的企业可以构建全方位开发联盟,采取战略协定的方式,通过联盟采购、配套共享、联合营销等方式,减少成本,降低风险,同时也可以给未来的业主们创造一个便利、美观、和谐的社区环境。

3.3 知识共享型联盟

房地产开发活动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区域市场具有不同的市场特点和消费者习性,因此,区域性房地产企业可以组建成知识共享型的战略联盟,抵御大型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压力。知识共享型不仅可学习借鉴别的房地产企业在生产经营经验,也有利于降低自己的学习成本,提高企业项目运作能力。

3.4 强化价值链的联盟

房地产企业可以从价值链的角度,联合具有一定优势的规划设计机构、施工企业、物业管理企业、材料供应商、媒体咨询、销售代理企业甚至装饰装修企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联盟。这样联盟有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增加消费者的附加值,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3.5 与金融机构的联盟

这方面的联盟是区域性中小房地产企业最需要的,但也是较为困难的。当前中小型地产企业大多融资渠道单一,抵抗风险能力差,因此,若能与当地金融机构组建战略联盟,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选择合适的金融服务,则能够吸引金融机构为自己注入资金,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

4 结语

6.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研究 篇六

中国报道黑龙江(记者王海)2007年6月,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海啸,2011年 6至9月,欧洲又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所以,今年全球经济下滑的压力越来越大。今天有幸请到了黑龙江省科顾委主任陈永昌就城市发展问题我们请教了陈主任。您好陈主任您好!金融后危机时代,我们面临着新的思考和抉择,在经济发展路径和城市化建设之路上,我们把欧美模式、拉美模式、日韩模式与中国模式相比较,应该从那些方面借鉴一些经验和教训,使中国的城市化之路定位更高、发展更科学?

陈永昌主任: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的选择应该有着独特的中国特色。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分三块,一是美国为主的自由竞争式资本主义,二是欧洲的高福利式的资本主义,三是日本、韩国的国家干预式的资本主义模式,这三种模式引发了很多战略思考,希望对中国模式进行新的理性设计和丰富完善。

一是借鉴欧美模式教训。我们先借鉴一下欧美模式,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科技大国,年GDP总量是14.9万亿美元。美国经济过度虚拟化,实体经济外移,集中精力办银行,搞虚拟经济,消费超前化,资产过度证券化,金融衍生品太多、太乱,最后因虚拟经济过重引发了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海啸,最终导致全球10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带来的思考是经济不能虚拟化,金融不能泡沫化,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从深层次上讲,欧洲的主权债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病,概括起来为“四高”。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是选民政治,每届总统为拉选票,对选民做出承诺提高福利,最终民众高消费、高福利,政府为满足选民的需求,造成政府高赤字、高负债。这“四高”是福利式资本主义制度缺陷造成的。欧洲债务危机从希腊开始,由爱尔兰蔓延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欧盟26个国家中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债务规模超过了年度GDP的总量。在选民政治的导向下,专家预测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可能变成常态化,为此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

二是借鉴拉美模式教训。南美洲国家包括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在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发展很快,也引发了严重的问题。第一是超大城市病,农村人口快速向大城市集中,在大城市周边形成了大量的贫民窟,影响了社会治安。阿根廷就多次爆发贫民窟居民哄抢大超市的问题,影响了城市的社会治安。拉美国家在市场化模式的导向下,两极分化严重,现在阿根廷的经济系数已经超过了0.6**线,影响了拉美地区的社会稳定和谐。当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和谐社会建设就是借鉴拉美模式提出的,经济要市场化,但是不能两极分化,要谋求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

三是借鉴日韩模式教训。日韩模式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政府干预经济,有政府主导经济的痕迹。比如日本出现了人口老龄化、负利率流动性陷阱、政府对经济过度干预等问题,陷入15年的经济低迷,现在也很难走出低谷。第二是政府发展经济过度的依靠大企业、大集团,比如日本的丰田、索尼,韩国的三星、大宇,一旦大企业、大集团出现问题,国家马上出现衰败,它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就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大企业、大集团增长,中小企业发展不足,应对能力差,以此我国提出要发展非公经济,壮大中小企业。

通过以上三个模式发展的思考,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城市化之路必从国情出发,探索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国家大、地域广、农村人口太多、待转移的劳动力多。过去农村人口占59%,现在占50%左右,我国已成功向城市转移劳动力2.1亿,还有1.5亿等待转移,这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给城市住房问题、交通问题、水电问题、生态环保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一些城市已经患上现代大城市病,比如,首都北京常

住人口加上流动人口达到2200万人,上海也超过了2000万,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大城市人口太多,承载能力不够,首都变成了“首堵”。所以我国的城市化之路该怎么走?在前三种模式的启发下,我国城市化之路的基本思路是把城乡二元分治的二元化结构变成城乡一体化,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警惕大城市病,多发展二三线城市,突出城镇化建设,用城市群来接纳化解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把城市的区域经济和郊区的县域经济相对接,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

记者:从建设区域中心较大城市来分析黑龙江应该有那几个方面的发展和路径? 陈永昌主任:黑龙江省东北区域中心较大城市的发展路径。吉炳轩书记在省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要把哈尔滨、大庆建成我省的一线大城市,把鹤岗等四个二线城市建成建设区域中心较大城市。我们应抓住这个机遇,清醒定位,抓紧启动,加快发展。从专家角度来说,建议在建设区域中心较大城市的发展路径上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生态立市。要把生态文明发展作为立市之本,把生态第一、环保至上作为城乡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属点,为城市化发展之路寻求全新的价值取向。利用大界江、大森林、大湿地等原生态的资源,具备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绿色城市的好资源,把生态文明抓起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少上高消耗、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多上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项目,给百姓留下更多的绿水青山。

二是坚持产业强市。要探索走大集团引领、大集团拉动、园区化承载、集约化发展之路,用产业化创造产值、增加税收、培养财源。煤化工要规模化、精细化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由传统煤化工转型为新型煤化工;石墨产业要高端化发展,采用高端技术研发高端产品,打造高端品牌,占领高端市场,石墨产业才能卖上大价钱。食品工业要品牌化发展,利用土地资源打造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三大品牌,抢占更大更新的市场份额。

三是坚持金融活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强则经济强,用金融扶持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倡银企对接,搞活城市经济。

四是坚持科技兴市。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多培养和吸引人才,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多出专利和成果,打造成全省的人才高地,资金洼地。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步伐,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搭建互联网信息化平台,打造数字化城市,加强智能化管理,走一条创新驱动之路。

五是坚持民生富市。实施民生优先战略,增加就业收入,改善生活工作化环境,提升民众的幸福指数,实现市强民富。

记者:请陈主任在在给谈谈区域中心较大城市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功能定位。

陈永昌主任:建设区域中心较大城市,在全省经济发展格局中,要确立五区战略。一是资源性城市转型的示范区。比如,鹤岗在四大煤城中开发的最早,资源型城市转型也走在前列,探索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抢先发展替代产业,在全省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做出贡献。

二是沿边开放、对俄贸易的先行区。最近,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联合组建沿边开放带,正在上升为国家级战略。要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发挥地理优势,瞄准俄罗斯市场,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把外贸做大做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成沿边开放、对俄贸易的先行区。

三是工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样板区。园区化建设要走在全省前列,为园区化建设提高招商引资的新引力和产业承载能力、提高工业化品味和企业的集成化程度。

四是全省煤化工产业的核心区。煤化工要上产业、上规模,加快转型升级,建成全国、全省煤化工产业的核心区,抓好资源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新型煤化工产业的比重。

五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导区。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比如金融业、旅游业、电信业、文化产业等,依靠现代服务业创造产值、就业和税收,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力争建设我省东北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导区。

7.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研究 篇七

一、物流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

金融与物流同属于服务性行业, 二者都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时效性、稳定性要求。金融经过多年发展, 在履行这些特性要求方面远胜于新兴的物流产业。物流作为第三产业利润源泉越来越受重视, 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强调大力发展物流业。作为服务行业的金融, 需要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为第三产业利润提供更多支持。金融不断为物流输送血液, 使物流这个风火轮能够更有力、自如地运作;同时, 随着物流不断向前发展, 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金融的壮大, 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二、当前宜昌市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存在的问题

宜昌市作为湖北省西部重要城市, 因为修建三峡工程, 其知名度越来越高, 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宜昌市依照自身优势和特点, 不断提升自身的城市定位与功能。《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2020年) 》, 将宜昌市的城市性质明确为:世界著名的水电能源基地和旅游名城, 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 同时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追求成为宜居与创业城市;经国务院批准的《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宜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湖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纲要》 (2005~2020) 中提出重点推进武汉、黄石、宜昌、荆州、襄樊、十堰六大物流枢纽, 并将加快建设武汉、宜昌、襄樊三个物流圈, 宜昌市被推到了湖北省物流业前沿。但宜昌要尽快建成为区域物流中心, 目前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 物流企业规模偏小, 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宜昌市物流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流企业整体水平不高, 很多是由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 在管理水平、技术力量及服务范围上还没有质的提高, 真正实力超群、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数量极少。“多、小、少、弱、散、慢”是目前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多”, 是指功能单一的运输企业多;“小”指企业大多孤军作战, 经营规模小, 综合化程度低, 营业额上规模的企业很少;“少”是指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运作经验少、高素质人才少;“弱”是指管理能力弱、信息能力弱、融资能力弱、竞争能力弱, 甚至只有三两个人租个门面就搞物流业务;“散”是指货源不稳定且结构单一、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慢”是指响应速度慢, 运行速度慢。这些问题造成物流企业服务成本居高不下, 难以通过降低自身成本来优化客户的物流成本, 运作管理是低水平重复, 没有形成特色, 无法打出品牌。企业实力弱小是现阶段发展第三方物流最大的瓶颈。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分公司和分支机构凭借母公司的影响力、渠道以及资金支持和信用担保, 尚未显现强烈的融资难题, 但本地中小物流企业, 要想发展壮大, 除了从组织管理和经营等提升自身实力外, 进行融资也是必备选择。但从目前主客观情况来看, 中小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从主观上讲, (1) 中小企业大都经营管理规模小, 经营方针不明确, 还款能力保障不足; (2) 信用等级低, 资信相对较差, 财务基础脆弱; (3) 固定资产少, 土地、房屋等抵押品不足, 流动资产易发生物质形态变化; (4) 家族控制为主, 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制度化管理。

从客观上讲, (1) 法制环境。中小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局面, 使企业运用法制的成本异常高昂, 企业承担了本该由国家提供的法制成本, 同时国家又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中小企业见谁都烧香, 但又得不到有效庇护; (2) 金融环境。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战略上, 实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重点客户”的四重战略, 这使得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了国有大型企业和大中型民营企业, 同时, 社会也缺乏让中小企业取得信任的机制, 民间信贷又缺乏认可, 融资成本高, 中国金融的结构性缺陷, 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很好地满足。

(二) 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

区域性物流中心主要依托交通枢纽, 面向城际间、省区间实现物流集散, 形成跨区域的长途运输和城市配送体系之间的转换枢纽。主要指多种运输方式骨干网交汇的中转枢纽, 或跨区域长途运输和城市配送体系的转换枢纽, 也称之为全国或区域性物流园区。区域性物流中心的重点在于园区建设, 正所谓筑巢引鸟。园区建设包括大量的基础设施项目, 这些项目建设就存在融资问题。宜昌市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重点就是建设伍家岗商贸物流园区, 涉及宜昌市新火车站、商贸物流中心、城东大道等大型工程项目, 这些项目的投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 单纯依靠政府财政出资建设远远不够, 需要开辟更多的融资渠道。

(三) 物流园区建设圈地对失地农民安置补偿的问题。

除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外, 圈地问题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情况, 所以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园区建设选址市郊。但宜昌市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 大部分物流项目选址伍家岗区, 虽然目前该区尚处郊区地带, 但宜昌市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在伍家岗区, 所以该区地价升值所带来的仓储用地成本上升, 大型物流项目占地巨大造成用地紧张的未来可预期情况需要市政管理层细细思量。同时, 大量伍家乡农民变为市民也是该市物流建设中的现实问题, 运用何种方法长治久安地使失地农民融入城市, 如何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手段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并为其日后的生活提供保障和支持是宜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宜昌市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金融支持对策

(一) 企业融资的各方建议。

1.从政府层面讲, 积极发展金融支持手段, 创造便利的企业经营环境。

对于经营环境方面, 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援的主要方式是铲除妨碍经营的不利因素, 要努力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便利环境, 坚决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宜昌市伍家岗区物流企业较为集中, 对于当地仓储及车辆休整市场, 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介入监管, 制止和防止扰乱市场行为。国内存在物流企业受多方监管的弊病, 影响企业自主性及经营效率。既然宜昌市发展目标定位为区域性物流中心, 那么就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改革机构, 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开辟绿色通道, 依托宜化等大型工业企业, 培育自己的物流龙头企业。同时, 针对宜昌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的经营情况, 政府部门还可以从税收优惠、提供贷款担保等方面为物流企业服务。对于融资服务方面, 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工商局、商贸局等政府组织牵头, 民间组织和企业为主力, 形成强效的物流协会。通过协会, 协调政企关系;利用协会的信誉, 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担保, 甚至提供资金支持, 解决物流企业“少、急、频”的融资需求。政府不光要参与到具体的服务中, 还要在制度和监管层面以更高的角度思考。在不违背国家相关规定前提下, 宜昌市政府需要建立适应宜昌市的担保体系, 目前的担保体系不足以维持不断扩充的融资需求。

2.从金融机构角度, 在风险管控前提下, 努力服务地区企业, 努力进行金融创新。

以宜昌市商业银行为例, 其作为宜昌地区银行, 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贷款审批, 业务开展等情况较其它大型国有银行更为灵活。而且该银行诸多业务与宜昌市财政情况息息相关, 故有进行金融创新、改善业务状况的动力。很明显, 当宜昌市完全发挥区域性物流中心作用时, 其财政收入肯定是不断增长的。就目前情况来看, 宜昌市商业银行可以依据原贷款标准和物流企业现状, 开创属于物流类企业贷款的新标准, 并与部分物流企业, 或物流协会达成协议, 或是与担保公司达成协议, 对协议中的物流企业进行贷款时, 依据特定的新贷款标准执行, 或是担保公司对有贷款倾向的物流企业放宽部分反担保条件。要在风险控制前提下, 尽可能地为中小物流企业融资服务。另外, 国内已经施行许多针对物流企业的金融创新业务。如“1+N”模式, 围绕在一个核心企业供应链上的中小物流企业, 可以凭借其与核心企业的稳定供应关系作为信誉保证, 进行贷款。在这种供应链融资, 银行不会只考虑供应链中某单个中小企业的资信情况, 而是把供应链企业间的贸易关系综合起来考虑, 提供的融资可以渗透到交易链的每一个环节, 物流企业自然也可以从中受益。借鉴发达地区经验, 是本地商业银行创新的源泉。

3.从物流企业来看, 抓住时机, 改善自己、发展自己, 积极争取当地金融支持。

中小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财务账目混乱的情况, 企业管理者应站在发展的角度, 努力规范财务信息, 杜绝造假, 提供给银行的会计报表资料应该数据准确、真实有效, 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成果。企业要赢得银行的信任与支持, 就必须提高认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强化内部财务管理, 规范经营, 自我约束。同时加强相互信息沟通, 密切银企关系, 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状况。同时, 中小物流企业必须抓住宜昌市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机遇, 在不断开拓业务中发展壮大自己, 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 加强人才引入, 形成自身经营特色, 通过这轮膨胀期, 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日后兼并发展打下基础。同时, 广大物流企业应以我为主, 建成行业协会, 利用协会进行政企对话, 利用协会建立健全评级体系, 为担保融资服务。

(二) 物流园区项目建设的金融支持。

针对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融资问题,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项目融资模式: (1) 直接融资模式。这一模式由项目投资者直接安排项目的融资, 并且直接承担起融资安排中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从理论上讲是结构最简单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直接融资方式在结构安排上主要有两种操作思路:一是由投资者面对同一贷款银行和市场直接安排融资;二是由投资者各自独立地安排融资和承担市场销售责任。这比较适合宜昌市以政府牵头的项目, 政府可以在融资方面发挥诸多积极作用。 (2) 杠杆租赁融资模式。杠杆租赁模式是指在项目投资者的要求和安排下, 由杠杆租赁结构中的资产出租人融资购买项目的资产, 然后租赁给承租人 (项目投资者) 的一种融资模式。资产出租人、融资银行的收入以及信用保证主要来自结构中的税务好处、租赁费用、项目的资产以及对项目现金流量的控制。这种融资模式在项目初期并不适合, 在工程完工后, 便于出资企业迅速获取流动性。对于伍家岗区的商贸物流中心可以在工程完工后试用该模式, 有利于投资企业迅速回笼资金, 开展进一步的投资计划。 (3) BOT融资模式。BOT, 即公共工程特许权或特许权融资, 是Build (建设) 、Operate (经营) 和Transfer (转让) 三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 代表着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的概念。BOT是国际上近几十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 是一种利用外资和民营资本兴建基础设施的前途远大的融资模式。BOT融资模式一出现, 就引起了国际金融界的广泛重视, 被认为是代表国际项目融资发展趋势的一种新型结构。 (4) ABS融资模式。ABS是英文的缩写, 即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指缺乏流动性, 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量的资产归集起来, 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 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 进而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以上四种融资模式各有所长, 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风险, 针对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 宜昌市需因地制宜, 选择或组合最适合的融资模式, 支持项目建设, 支持园区建设。

(三) 建立对失地农民的金融补偿体系。

针对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征地中造成的失地农民经济损失补偿问题, 可以从金融角度建立相应的补偿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1)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伍家乡的失地农民可以依据宜昌市城镇职工的标准加入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 (2) 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如浙江就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工作, 保障水平原则上不低于城镇最低生活标准。 (3) 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由村集体用征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为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政府也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如北京的通州区被征地农民就参加完善后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4) 生活补助和农村养老保险相结合。即对不到60周岁的村民实行生活补助金政策, 把60周岁以上的村民全部纳入农村养老保险。 (5) 实行留地和股权分红安置。按人均一定标准, 统一规划建设商业用房及标准厂房出租, 收入主要以股权分红的方式用于村民生活保障费用。 (6) 建立大病统筹制度或是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例如江西的上饶县已经建立了比较独立的被征地农民大病统筹制度。

摘要:金融与物流同为服务性行业, 二者除了本身有一定的共性外, 通过一定的作用方式, 可以从很大程度上促进另一方的发展。宜昌市希望通过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 凸显其区位重要性, 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需要金融给予物流发展以支持。本文以金融视角分析了宜昌市在区域物流中心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企业融资,物流园区,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2020年) 概况[R].宜昌市规划局, 2005

[2].桂霖.论物流发展的金融支持和金融创新[J].上海金融, 2006, 2

[3].赵剑峰.促进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6, 9

[4].黄建宏.新经济地理理论视角下的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改革与战略, 2007, 5

8.金融中心与大国战略 篇八

历史反复证明,资本的流向先导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一个国家要真正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金融体系的效率和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这两者的持续发展最终必将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而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巩固,又是世界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因此,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在世界经济中持续发挥重要的影响力,需要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应当也能够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

金融中心变迁见证大国兴衰

在过去的近30年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成为了全球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GDP年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的高速度,中国成功地由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型成为“世界工厂”。西方经济学家惊叹:“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10多亿人口的收入提高了4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多的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经历如此快速的改善。”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一极。

以崭新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既面临着崛起的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全球的大国博弈中去。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威胁论”就已经开始不绝于耳,而近年来出现的国际贸易摩擦、围绕人民币升值而展开的争论等,无不体现了现实的国际利益的重新分配,并正式揭开了新世纪大国博弈的序幕。历史已经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对中国而言,大国博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客观现实,不容我们回避。中国如何采取正确的策略赢得这场博弈,是中国从一个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经之路。

从国际经验看,任何一个大国在崛起的过程中,都伴随着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金融中心的变迁已经成为强国兴衰的重要标志。让我们首先简要回顾一下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历程。

远至13世纪,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贸易交汇要冲的威尼斯,其相对民主的政治氛围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使其一跃成为当时西方世界的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进入16世纪,面积狭小的荷兰率先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609年,阿姆斯特丹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发达的金融市场使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并使得荷兰成为当时的世界海上霸主。但由于受到“郁金香泡沫”的影响,荷兰经济从此走向衰落,阿姆斯特丹也丧失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的英国,抓住了这一契机,成就了近两百年的帝国梦想,伦敦取代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19世纪末期,随着第一次重工业化浪潮的兴起,华尔街迅速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纽约取代伦敦,成为新的世界金融中心。随后,在纽约金融中心的推动下,美国经济稳步发展,并在20世纪70年代后引领了高科技的浪潮,帮助美国实现了从传统经济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型,巩固了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

进入到20世纪末期,世界各国对于国际金融中心的角逐日趋激烈。1986年,英国开始实施了旨在促进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大爆炸”计划,并在随后的20年内取得了非凡的成功。2005年,全球首次发行的国际股票中多数在伦敦上市;2006年,伦敦交易所年度首次公开招股集资总额为320亿美元,远远高于纽约股票交易所的187亿美元。截止到今年3月底,欧洲股市总市值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超过美国,双方的市值规模分别是15.72万亿美元和15.64万亿美元。

近年来,全球各个主要交易所激烈争夺我国上市资源,将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的博弈格局推向白热化,也对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历史使命,使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的建设无可回避地走向了前台,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

资本市场举足轻重

亚当·斯密在1776年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为自由市场经济提供了朴素而深刻的理论基础。而资本市场的出现,将这一概念大大深化和拓展了。从此,人们不只是在有形的市场交换商品,他们也可以在资本市场这个无形的平台上投资和交易,而现代企业则从资本市场上汲取它们发展所需要的营养,逐渐壮大和成熟。借助这个市场,人类社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了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金融体系资源配置的效率,对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有重大的影响。

历史是最深刻的教科书。研究过去一百多年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研究纽约为什么能够取代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美国为什么能够超越包括欧洲列强在内的世界各国,实现经济起飞,对于今天的中国和上海,有着特殊的借鉴意义。资本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国家经济的强盛。

从美国的发展历史来看,作为美国资本市场的代名词,华尔街的历史几乎是和美国建国和纽约建市同时开始的。在美国崛起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华尔街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无论是运河和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南北战争中联邦政府的融资,还是在重工业化浪潮的进程中,华尔街都源源不断地提供了资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纽约股票交易所一举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交易所,在历史的同一瞬间,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美国也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1913年,美国人均GDP首次超过英国)。根据2004年美联储数据,美国资本市场中的股市市值达到17.2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12万亿美元)的143%;美国债市市值达到36.9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308%。可以说,美国的资本市场对于成就纽约的金融中心和美国的经济强国地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近年来,随着大国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交易所之间的跨国并购明显增多,德国和英国等几个主要欧盟国家之间,美国和欧盟国家之间,围绕交易所的并购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其中,最为突出的例子是纽约股票交易所、纳斯达克和德国交易所对伦敦证券交易所,以及纽约股票交易所和德国交易所对欧洲联合股市采取的并购行动,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交易所并购风潮的背后是当今世界几个大国在经济资源和国家地位上的竞争,可以说,世界主要资本市场的整合正在迅速改变世界金融中心的格局。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很多方面走过了一些发达市场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道路。尽管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在法律制度、交易规则、监管体系等各个方面,建立起了一个基本上与国际标准相符合的资本市场。同时,中国资本市场在自身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引领了中国社会经济中的许多变革。例如,资本市场推动了包括独立董事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会计准则标准化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也就是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从开始的第一天起,就站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最前沿,而从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探索到的经验和规律,同样也能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其他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去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一些基本的数据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在很多方面实现了较大的跃迁。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值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从年初的3.06万亿元增长到年底的9.5万亿元,从原来的全球新兴市场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位,回报率高达130%。2007年以来,市场稳步发展,最高日交易记录达到4100亿元,总开户数超过1亿,A股市场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同时也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市场之一。

我们相信,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将在中国经济构筑自主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推动企业成长和产业升级的同时,引导投资布局的调整,有效地拉动落后地区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将拓宽直接融资的渠道,改善我国金融体系的格局,化解金融风险,增强中国经济的弹性;资本市场还将成为中国养老和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投资场所,促进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资本市场通过其创造的公平竞争、共同致富的平台,将在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必将有力地支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金融中心何以取胜

而要在金融市场及金融中心的博弈中取胜,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至关重要。

第一,紧密服务并依托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发展和变迁的历史来看,金融中心的形成需要建立在雄厚的本土经济的基础上。以美国为例,在美国资本市场和纽约发展的早期,欧洲的金融中心和金融产业比美国强大很多,美国市场也曾经数度受到了外来资本的剧烈冲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纽约和美国的金融产业最终取得绝对主导地位,其最重要原因是由于美国的实体经济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逐步壮大起来,而这也促进了其金融中心的形成。伦敦近年的金融改革虽然造就了其金融市场的复兴,但由于缺乏一个强大的本土经济支撑,不仅在与美国金融中心的竞争中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而且只能依托优良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创造出世界第一流的交易平台,很难真正实现金融中心和金融产业的协同发展。

第二,创造良好的市场运营环境和基础设施。自由的金融市场、宽松的监管环境,能够推动金融创新的极大发展,而金融创新是金融市场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的动力所在,也是金融中心形成和巩固的基本保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金融创新的演变史,如果没有一个自由而有序的鼓励金融创新的环境和制度基础,一个国际性金融中心很难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同时,稳定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对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也至关重要。在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市場,具有更高隐蔽性、系统性和突发性的风险,因此要建立良好的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从世界金融中心变迁的历史来看,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政治动荡、经济波动、市场风险等,都可能对其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的稳定性产生不良的影响。

第三,加强技术进步。市场的稳定还体现在强大的技术保障上,尤其是在以巨大交易量为标志的现代资本市场上,对交易系统的技术支持要求更高。上世纪70年代悄然兴起的美国NASDAQ,在与强大的传统交易市场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博弈中,交易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成为一个重要的比较优势,并使得后者也不得不对近百年来墨守的传统交易模式进行技术革新。2005年11月,东京股票交易所的一套新的交易系统发生故障,导致交易中断4.5个小时,对东京股票交易所的声誉产生了巨大的打击。技术的落后和不稳定,会直接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对任何金融中心的地位,都会带来极大的杀伤力。

第四,加强资本市场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建设。一国或者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最终将建立在一种深厚的市场文化的基础上。这首先体现在健康的股权文化的形成。早在18、19世纪之交,费城在与纽约竞争金融中心的博弈中落败,就是源于早期的费城金融市场高度投机的文化使得费城这一早于纽约开始的金融中心经受不起冲击。

另一方面,随着金融中心的角逐,投资者保护的问题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软实力。在监管制度竞争的同时,当今资本市场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投资者保护的竞争上。在华尔街,流行着一句话“保护投资者,就是保护华尔街”。因此,投资者保护将是金融中心形成和巩固的必备条件。

最近,我们完成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对中国资本市场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对市场目前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对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规划,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我们有理由相信,到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将成为全世界最强大、最有活力和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之一。“全世界的投资者为什么愿意持有某种货币并在某个市场投资,主要考虑的是安全、收益、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中国市场和人民币完全有这个潜力。”同样,上海也完全有这个潜力,成长为世界最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上一篇:驾驶证身体证明在哪开下一篇: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