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

2024-07-08

下基层(通用13篇)

1.下基层 篇一

领导干部要下基层、抓基层、直接联系基层

——流山镇党政办 韦献敏

广大人民群众是党的根基所在,要使党的根基更加牢固,必须全心全意的为人民群众办好实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不断巩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何才能想人民之所想,解人民之所需,这就要我们的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下到基层、直接联系基层,切实掌握基层实际情况。要把工作做好,不能只是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死守办公桌,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当中,去到农民朋友身边,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社情民意,站在百姓角度看待问题,了解百姓想法,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总结第一手经验,拿出第一套方案,在第一时间内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为党分忧、为民尽责,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

下基层听民声,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党中央号召领导干部下基层,走进群众中间,为人民办好事。领导干部要“上得去”,更要“下得来”,只有下到基层,时刻想着为群众谋利益,办好事,才不愧对人民赋予的领导职位,只有认真切实的为民众办实事,才是人民认可的好干部,这样的领导干部,坚决不做远离群众、远离基层、高高在上、不为民、不利民、不亲民的“花瓶领导”。

领导干部要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坚决克服“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不良作风,从“文山会海”走出来,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到下基层、抓基层上,真正帮助基层联系点改进工作、提高水平、解决难题、发展经济、维护稳定,推动联系点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下基层 篇二

一、探索创新基层卫生管理模式

当前,国家经济沿着结构性调整的路子稳步推进,这种调整将会影响到卫生行业下一阶段的发展,如果没有应对之策,没有做好“十三五”规划,没有找到和抓住新的亮点,基层卫生事业就会跟不上时代步伐。

在投资、发展惯性因素,尤其是在以农村城镇化、水源地保护、汉江水能综合开发和交通改善等项目的支持下,本地区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以郧西县沿江(汉江)、沿河(金钱河)4所中心卫生院(上津、六郎、夹河、羊尾)为例,2011-2015年,投入建设资金分别是160万、155万、120万、640万元,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医疗业务收入增幅平均达到11.7%(25.1%、10%、13.9%、-2%)。但2015年下半年增速明显放缓,第三季度还呈现负增长,按照这种态势,今后一段时期内,基层卫生事业将面临不少困难。

据初步分析,我们山区基层卫生事业有可能呈现两极分化:一是部分乡镇卫生院在完成了基础建设、管理提升、设备技术配套后,能抗住“冬天”,继续稳步发展,如能把握好机遇,如分级诊疗政策,还能踏上健康发展道路;二是部分刚完成基础建设还没有完成综合能力提升的卫生院,新旧负债尚未化解、业务收益入不敷出、各项经费不够成本,可能会一蹶不振。

如何避免基层卫生事业的萎缩和倒退,笔者认为,加大医改力度,探索和创新基层卫生管理模式,紧随新的经济增长趋势,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困境。

一是重构乡镇卫生院的设置布局。按照服务半径,集中精力发展中心卫生院,提高和完善其医疗服务能力,增强其辐射力;对于偏远和人口稀少的乡镇卫生院,不设立住院病床仅保留门诊功能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优化职能。同样,村卫生室也一样重新规划,设置中心卫生室,2-3名村医集中上岗,可兼顾医疗、公共卫生、预防接种等业务,更好地履行职能和服务村民。

二是加快县乡医疗联合体建设。在全县区域内,由二级医院直接管理中心乡镇卫生院(紧密型医联体),以其人力、技术、管理的优势,快速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为山区群众提供可及的、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以解决山区群众看专家、专科难的问题。

三是重视和运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在市县、县乡医院之间建立远程技术诊断平台、远程会诊平台、区域内医疗公卫信息互通平台等,以缩小地区之间、医院级别之间的服务质量差距,让群众受惠、让机构收益。

二、继续加大对基层卫生发展的投入力度

新医改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改革还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

实施药品零差价,使部分乡镇卫生院入不敷出;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喊了多少年,仍未见到实际效果;基层卫生人才匮乏,到今天我们乡镇卫生院还是招不到、留不住哪怕是专科毕业的医学生;户籍制度改革,人口的迁徙直接关系到基层公共卫生经费的划拨,仅有的一小块蛋糕又被切除得所剩无几;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患者可以直接到上级医院检查、手术,对基层医疗机构造成冲击。

面对各种结构性调整与改革,基层卫生机构是坚持公共卫生第一,保安全、保稳定,还是坚持医疗、公共卫生两条腿走路?笔者认为,方式有很多,需因地制宜。基层主管部门和基层卫生机构不能等,应依据自身情况,开展积极的探索。关键是卫生院的医疗功能不能放弃,不能收缩,没有业务收入和业务能力,单靠公共卫生服务是独木难支的。

笔者认为,一是呼吁当地政府继续加大对基层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承担起本该承担的责任。可以把正在进行的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与村级卫生室建设联系起来,协调扶贫单位协同建设村级卫生室。

二是申请增加财政预算,确保在岗医务人员的基本工资保障。目前有的地方是按编制经费包干,如每年6000—8000元每人,有的地方是承担提标工资后的70%,不管什么形式,基层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必须保持,基本工资必须保证。

三是协同本地审计、财政部门设计符合本县乡镇实际的卫生薪酬体系,主要是绩效管理与考核。有三个重点环节应当注意:一是应摒弃比照行政单位工资绩效的思想,因基层医疗机构不是国家公务员;二是要体现多劳多得原则和责权一致原则,避免新的大锅饭;三是要保持高于当地社平工资数倍的底线;四是在地市级大力推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绿色通道,有针对性的培养基层医疗人才,至少确定三个专业方向:公共卫生管理、预防保健和村级中西医结合全科,在免除学生学费的同时,还应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三、在解决难点问题上有突破有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就提出,“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首先要正视我们面临的具体问题。药品价格有越改越贵之势,发改委宣布80%的药品价格放开,由市场定价,可哪个省的基本药物真正实行了市场议价?一些卫生院无法向病人解释,同样的药物为何药房卖1元,卫生院不加价却卖2元的理由。

基层医务人员流失日趋严重。大量二级以上医院不断扩张,急需成熟的专业人才,就以“拔萝卜”的方式挖走基层卫生院的骨干。与此同时,因为医务人员身份改革不到位,还停留在“以编进人、定人”阶段,想要引进急需人才、招收学生,卫生院没有权限,很难实施。

再就是基层卫生机构改革动力不足。较低的收入与复杂的工作环境,还冒着可能被追究过失的风险,冒着卫生院经营失败追责的风险,一些管理者由此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再加上没有财政支持、政策不完善,不如守成。

还有就是信息化建设条块分割,互不支持。一些既得利益方不愿放权,致使很多有益卫生事业发展的信息化基础建设严重滞后。如公共卫生系统与医疗机构HIS系统对接问题、区域内与医保支付系统对接问题、计划生育管理系统与妇女保健系统对接问题,以及以上各种相关业务信息共享问题等不能一一落实,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协调执行部门来负责,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只好或者搁置。

这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如得不到解决,基层卫生事业就会停滞甚至倒退。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值得深入探讨。

对于基层人才不合理流动问题,国家卫计委在2014出台了《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的紧急通知》,从需求方缓解人才短缺现象,一些地方主管部门也是多措并举,利用停止办理调动等手段来遏制人才流失。但这些都是解决“不走”的问题,还需要解决“留下”的问题。这就要在编制管理、绩效管理、人事录用权方面加以探索。

在药品采购方面各省都在优化基本药物采购平台,在实施阳光采购的同时,应注意价格问题、配送距离问题、数量问题等,既要体现公平公正,也要符合市场规律。

要加快医保支付体系的改革,支持各地边探索边推进。应注意制定支付政策和制定筹资政策层次的不同,要保护好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不能因总额付费限制而扼杀一些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功能。应注意到“药占比”在医保费用中的影响以及基药招标价格变化对“药占比”的影响。

3.横山万名干部下基层 篇三

1、夯实工作责任。市直部门26个工作组包抓26个四类村,县上52名县级领导直接包抓全县所有四类村、矛盾村和换届尾留村,同时确定这些村子也是县级领导的下基层活动村和党建联系点。全县349名县乡科级领导干部包抓349个农村、社区、学校等各类基层党组织,402名县乡干部全部派驻到农村和社区等基层组织开展工作,保证每个村和社区都有包抓领导和驻村(社区)干部,实现干部下基层农村和社区全覆盖。

2、加强舆论宣传。活动开展以来,县委专门开办了《横山党建》简报,印发简报5期,横山报、横山广播电视台、横山新闻网、横山县人民政府网等主流媒体开辟了“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专栏,先后刊发文章和报道154篇,市级以上报刊、电视台采用25篇,制作横幅标语332条,大力宣传报道活动中的好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在全县上下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3、坚持为民服务。各级领导和干部带头下基层,率先垂范搞工作,在“问”上下实功,在“解”上抓落实,扎扎实实为包抓的四类村搞规划、引项目、谋发展,促和谐。市政协工作组先后4次到包抓的南塔办事处胡沟岔村和姬沟村,广泛走访了解两村现状及群众春季备耕情况,向生活困难党员群众送去米面等慰问品,联系慈善医疗机构为村民免费体检,发放价值1万多元的药品和466本科普书籍,市委组织部工作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并将掌握的实际情况建立工作台账,从群众最盼最缺最想的问题出发,真心实意为农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自活动开展以来,市直部门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工作,以优良作风联系群众,以良好形象面对群众,以深厚感情服务群众,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仅服务了群众、化解了矛盾,而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市直部门单位的良好形象。

目前,按照县委确定的工作目标,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为切实做好下基层活动各项工作,确保工作实效性。

1、分析利弊,认真梳理工作思路。在调查走访的基础上,要静下心来分析村情,找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帮助农村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对农村存在的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要进行系统梳理归纳,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不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根源、找准症结、理出思路、多方协调,创造条件逐步解决。

2、解决问题,注重讲求工作实效。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从所在村的实际出发,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帮助村“两委”班子制定发展目标,研究发展对策,化解矛盾纠纷,做到真心服务群众,真情破解难题。对这次市县领导包抓的四类村,要帮助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阔视野,找准制约所驻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选准选好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子,帮助制定好远、中、近期规划,并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提供有效帮扶。

4.下基层 篇四

第三批“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正在枣乡临泽广泛深入开展。机关干部以饱满的热情深入基层一线,积极与党员群众手拉手结对,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使今冬的农村大地暖意融融。

“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是增强群众观念的“强心剂”。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强调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县委组织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旨在解决好增强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这个根本问题。我们要按照县委“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要求,积极走访农村党员群众,设身处地体验农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感同身受地体察他们的情绪处境,身临其境地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经常想一想我们对群众的感情究竟有多深、群众在我们心中究竟有多重,经常看一看我们为群众办的实事究竟有多少、群众对我们不满意的地方究竟在哪里,经常问一问群众还有哪些困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我们还有哪些方面哪些环节的工作没有做好,始终怀着

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工作,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以清新务实之风树立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

“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是提高干部素质的“练兵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群众工作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这些危险在我们机关干部中也程度不同地存在。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冷暖,对群众呼声臵若罔闻,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能拖就拖、能躲就躲、能推就推、能放就放,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有的党员干部想问题、做事情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不知道群众急什么、盼什么,作风飘浮,眼高手低,不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有所作为。县委组织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旨在提高机关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自觉把为民排忧、为民谋利作为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做到对群众的诉求认真研究,对群众的问题认真解决,对群众的批评自身首先认真反思。坚持以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为着力点,针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贯穿到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全过程,对经常发生的问

题、反复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在形成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努力从体制机制和政策层面破解难题,不断增强为民服务、协调利益、促进和谐的本领,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是农村科学发展的“助推器”。温家宝总理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推进小康建设进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难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下基层干部认真学习宣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宣传市县党代会、人代会精神,引导农民群众及早谋划明年的生产经营,满怀信心迎接2012年的到来,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的具体实践中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充分冬闲的有利时机,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和致富技

5.下基层调研 篇五

xx市公安局

根据《关于开展全市公安政法系统领导干部下基层驻点活动的意见》精神,我小组制定详细计划,在xx镇开展了为期6天的驻点调研。我们坚持轻车简从,不搞特殊接待;深入群众,深入生产一线;征求意见,倾听群众心声,达到了预期效果。

通过与xx镇相关领导的座谈,我们对xx镇近年来总体治安形势有了初步了解。近年来,xx镇大力推进平安古里建设,始终把维护稳定放在首位,有力地保障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通过深入推进公调对接工作机制,把社会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二是积极发挥了公安机关的主力军作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三是以“大环境整治”为契机,加大对废旧物资收购点的整治力度,并取缔了多家“六小一无”企业。

6.干部下基层 篇六

习近平在同中央党校第48期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此举表明了基层工作经验在领导干部选任过程中的“权重”逐渐增加,也说明了领导干部到基层中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地方尤其是基层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领导干部积累工作经验的好地方,更是领导干部磨练工作意志、提高素质的大考场。

领导干部下基层能更好的向基层学习。基层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地方,是拥有最广泛的群众来源的基地。在基层工作可能遇到各式各样的人、碰到各种各样的事,能最大程度上使得干部得到良好的锻炼,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领导干部下基层能更好的积累实践经验。领导干部下基层,到地方和基层一线工作,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对领导干部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成长至关重要。理论只有拿来被实践得以检验,才能在我们的工作中得到更好的运用,领导干部才能在更大的更广阔的天地中干出一番事业。

领导干部下基层能更好的磨练工作意志。基层条件艰苦,各类情况纷繁复杂,只有在错综复杂的事务中才能更好的锻炼人的领导才能,真正融入基层干部,了解关心当地群众的疾苦,才能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正所谓“基层是各大熔炉”,在基层的大舞台上,只有伏下身来,才能使自己各方面能力得以提高,才能在基层中得到磨练和成长。

深入基层方可了解民情民意,充分了解民情、广泛汇集民意是领导干部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保障。“将军拔于行伍,宰相起于州县”,注重领导干部基层工作经验是科学和正确的,是大势所趋,应当一如既往地长期坚持。

领导干部多深入基层,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一是联系群众,密切关系。通过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让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带着问题下去,解决问题上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增进干部对群众的感情,激发干部对工作的热情,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二是转变作风,提高能力。通过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可以使广大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在解决复杂矛盾和问题中增长本领。三是巩固成果。通过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可以进一步整改后续问题,接受广大基层群众的检阅,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中组部举办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到省区市交流任职干部培训班学员座谈时强调:基层一线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领导干部磨练作风、提高素质的大考 1

场,更能领导干部增长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政治成熟。笔者认为,机关干部到基层任职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只有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才能走好决策之路。没有时间就没有发言权。机关干部只有深入基层,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了解百姓的疾苦,了解人民的意愿,从而为以后的发展决策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是政策制定真正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才能使机关干部走好决策之路。反之,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只会使决策制定与科学发展的道路渐行渐远,甚至相互背离,祸国殃民。

只有深入基层,锻炼办事能力,才能走好服务之路。“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须躬行。”机关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将自身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基层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在基层这个大熔炉里面锻炼成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摸爬滚打,百炼成钢。人民群众是最有创造力的群体,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华西村神话,无不体现了群众智慧。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要积极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勤学多问,虚心好问,走好为民服务之路。

只有深入基层,接受群众检验,才能走好为官之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时间管干部的衣食父母,时刻监督其一言一行。机关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扑下身子,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办好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只有深入基层,深刻领会我party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优良传统,才能保持自身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只有深入基层,经受住困难和挫的考验,才能架好执政为民这架马车,披荆斩棘,勇敢前行,走好自己的为官之路。

干部驻村下基层活动意义之所在干部驻村下基层,能够亲近百姓,更多了解百姓需求,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干部与群众有多近,群众对干部就有多亲。基层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是各种问题和困难最集中的地方,是干部了解国情、民情的最好阵地。干部在基层一线工作,能够近距离了解基层百姓的生活,能够深刻理解基层现状,从而更深入的把握百姓需求,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干部驻村下基层,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干部下基层,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等活动,通过一一对应的帮扶关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支持鼓励他们在政府的帮助下,依靠自身的力量自主创业就业,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干部在下基层为群众解决困难的同时,可以更直接更广泛的宣传政策,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加深群众与国家、群众与领导干部之间的血肉情谊,从而融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干部驻村下基层,能够积累工作经验,磨练意志,提高素质。“将军拔于行伍,宰相起于州县”,干部下基层,到地方和基层一线工作,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能更多的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成长步伐。基层条件艰苦,各种情况纷繁复杂,然而,只有在错综复杂的事务中才能打造出更高的工作水平。正所谓“基层是个大

熔炉”,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只有伏下身、踏下心,才能使自己各方面能力得以提高,才能在基层中得到磨练,才能成为一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过关、综合能力够强的干部。

农村是最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政工作的根基所在,驻村下基层的号角已然吹响,有组织领导和制度的保障,我们可以相信,此项活动的深刻意义一定可以在农村基层遍地开会、广结善果。

牢牢把握下基层的时代意义

一是拉近距离、融洽群众感情的需要。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力量之源,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把群众路线、群众观点贯穿到全部工作之中及其工作的各个方面与所有环节。群众的支持曾经使我们无往而不胜,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胜利,做好群众工作成为我们党成立90年以来最为成功的经验。如果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如同鱼水一般亲密无间的话,那么,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一些干部的群众观念有所淡化,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与群众的感情出现了隔膜。这是非常危险的。胡锦涛同志说,“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增强与群众的感情、改善与群众的关系,事关政权的稳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湖南派出10万干部到群众之中去,就是党和政府的10万个正面形象,就是党和政府在7000万群众中播下的10万颗种子,有利于拉近距离,消除误会,融洽感情。

二是把握实情、提升干部素质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作为书写人类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蕴藏着巨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智慧、主意、办法往往在群众之中,至少来源于群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的水平日益提高,对领导干部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干部素质,教育、培训、学习是一个方面,最根本的是要深入实践,虚心地向群众请教,从人民群众那里吸取营养。现在,不少干部从学校到机关,缺少对基层情况的了解,缺少基层工作的经验,难免在决策和决策的执行上脱离客观实际,违背群众意志,因此,把握实情是机关干部的一门必修课。10万干部下基层,与人民群众学习、生活、工作在一起,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摸爬滚打,有利于扩大见识,丰富头脑,增长才干。

7.下基层 篇七

日前, 天津市人社局、市农委共同启动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暨专家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 组织百名专家分赴农村开展对口服务。

据介绍, 这些专家涵盖设施农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农业与农村环境等10个专业, 将依托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等区县的专家服务基地,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新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近年来, 天津市人社部门将人才服务与改善民生办实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工作紧密相连, 充分发挥各类专家优势, 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他们连续3年组织开展“专家牵手基层”活动, 共组织120名专家深入基层, 采取咨询服务、项目合作、技术承包及人才培训等方式, 解决基层单位在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难题142项。天津市探索建立了专家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 在11家基层单位建立专家服务基地, 引导专家和基层单位开展长期合作。目前, 专家服务基地设立单位与专家开展的合作项目共47项。 (冯兆君) ■

8.高职教师下基层锻炼分析 篇八

【关键词】下基层 高职教育 保障制度

高职高专教师下基层锻炼有两种工作岗位:教师和行业

一、下基层的原因

1、需要充分了解高职学生特点。我们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从分认识高职学生特点,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考生来源有三校生、高中生、历届生;考生家庭背景是单亲家庭、独生子女、寄养子女、灾区孩子。另招生生源地越来越倾向于中西部地区。这些都与本科生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些孩子在中小学成绩位于中下游,在自信,关爱,自律,性格等方面都需要高职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

2、需要充分了解高职教师特点。高职教师一部分从“学校到学校”的学生教师(基本是没有行业实践经验)、一部分教师从企业直接任教教学。学生教师难免会将导师的上课方法,上课内容等复制传达给学生,完全不符合高职学生特点。而从企业来的教师虽然拥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却缺乏教师教学方法手段,这也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3、需要掌握最新最前沿的行业专业文化知识。教师需要随时掌握行业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新发明、新理念、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行业需要什么素质的人才。与行业同步,与学生同步,教学相长,充分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望,打破呆板的、滞后的行业知识内容。

4、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先拜师:会用粉笔、电脑、实训器械、网络资源;有资质:短期进修、双师素质,学历提升;懂职教:高职理念、能力本位、学生主体;挂职锻炼:主动创造条件校企合作:能为企业提供服务;校际交流:参加论坛、做访问学者、出国考察、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科研:争取校极、市级、国家级项目。这些途径能使教师在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多样化等很多方面得到极大的提高。

5、需要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学生就业工作方法有早期就业指导、毕业生就业指导、学校就业服务项目等。了解企事业单位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对教学计划的制定、突出技能型人才学培养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二、下基层的实施过程。

高职教师首先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好自己的锻炼企事业。经校方审核通过后,全心全意投入学习状态中,在学习锻炼过程中的不断的总结自己的缺点与进步,化成教学题材、整理成册,回校后的任教突出能力培养,推动专业及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深入研究,改革实践性教学的形式、内容与方法。从培养目标出发,充分体现专业特色,设置专业综合课程。重新梳理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针对本专业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三、下基层的良好效果

通过下基层锻炼,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实践,把握了行业最新最活的知识、理念,充实了教学,提升了科研,使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是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取得了较大收获。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丰富,但在具体工作层面上缺乏实践和经验。通过下基层、下企业,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紧密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实际,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将理论研究与解决现实问题相互融合,既提升了理论的实践性,又突出了理论的指导性,很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也进一步增强了课堂教学的鲜活性。

2、是在通过了解行业促进教学科研工作上取得的较大收获。一直以来,高职教师在给广大学生授课时,普遍存在理论传播和讲解多,联系实际行业知识少,学员反映讲课内容比较空洞。通过下企业、下基层,高职教师通过参与和承担挂职单位的具体工作,进一步对行业有了全面、深刻、直接、真实和客观、具体的认识和感知,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教学科研的针对性和与行业背景的紧密联系,大大增强了教学科研内容的丰富性和实效性。

3、是在知识拓展与能力提升的结合上取得了较大收获。高职教师在知识面和专题研究上有比较优势,但由于过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偏重于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对一些具体操作层面的体验和投入较少,因而在将理论教学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较好地联系起来的生动案例教学较少,导致课堂教学较为枯燥。通过下基层、下企业,即使高职挂职教师在知识上有了新的拓展,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又在能力上有了新的提升,从单纯的课堂教学投入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去,增长了本领,提升了能力。

四、下基层的制度保障

学校要出台详细的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实施办法。内容包括选派挂职锻炼教师的范围及对象确定、挂职时间、选派程序、具体要求、津贴待遇、考核办法等。

五、教师下基层出现的几个问题。

在充分肯定教师下基层工作所取得成绩和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1)由于下基层锻炼方式上的不明确,教师在处理行业学习、工作与本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关系上出现难以兼顾两头的问题,存在投入精力分散的现象;(2)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从事一线工作和实践的经验不足,致使在下基层过程中承担具体工作任务的机会不多,接触了解一线和基层的面还不够广;(3)是存在深入性不够,主动性不足的情况。这些问题是改革探索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改革的办法和措施认真加以解决;(4)是督促教师下基层要讲究方法,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在下基层锻炼的过程中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保持教师的良好形象。同时进一步明确下基层锻炼任务,力争挂职效果更加显著;(5)是切实加强对教师下基层锻炼的管理和服务,认真安排,统筹协调,帮助下基层教师解决好教学科研工作与挂职锻炼的矛盾,不断提升教师下基层锻炼的效能。

掌握高职的特点,把握高职教育“为了每个孩子的终身职业发展”的理念。高职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从企业行业中吸收新的养分,完成自身与学生教学相长的过程。

9.干部下基层方案 篇九

天党发„2010‟13号

天台镇关于印发《关于在全镇组织 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千件实事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党支部、各村、各单位:

经镇党委、镇政府同意,现将《关于在全镇组织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千件实事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袁州区天台镇委员会 袁州区天台镇人民政府 2010年4月19日

效、农民增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活动内容

(一)宣讲党的政策。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重点宣传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改善农村民生、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任务及举措。大力宣传我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规划的本质内涵、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同时,紧密结合全镇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宣讲我镇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政策和举措,进一步引导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建设和谐小康天台的进程中来。

(二)理清发展路子。通过讲政策、传信息、出主意等积极有效的措施,因村因组制宜,帮助村组找准切合农村实际的发展路子,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集体经济新产业,加快村组集体经济发展步伐,切实增加村组集体收入。通过举办培训班、专家现场指导、召开致富经验座谈会、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对农民进行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技能培训,让农民真正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并因户施策,引导农户根据自己实际,找准发家致富的好路子,发展油茶、生猪等种、养、销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4)开展好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 5)组织好一次防汛、防地质灾害大巡查; 6)提供一条向上争资争项的信息; 7)收集一条有价值的招商信息; 8)举办一期农民专业技术培训班; 9)组织党员、群众收看一次远程教育节目; 10)搞好一次村庄环境卫生整治。

三、活动安排

整个实践活动集中一个月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动员阶段(4月15日至4月20日)1.制定活动方案。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拟定活动实施方案。

2.组建工作组。每个村派出一个工作小组,工作组小组长由挂点区领导、区直部门领导、抽调的区直单位干部和镇班子成员担任,成员抽调镇村干部组成。

各小组要确保抽调干部按时到岗到位,工作组成员要严格按照主题实践活动内容和任务,不折不扣完成好。镇党委、镇政府将派出督查组进行督查。

3.召开动员大会。4月20日,我镇召开动员大会,挂点区领导、区直部门领导、抽调的区直单位干部,镇班子成员、镇、村干部参加大会。

生”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李云平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邓琪,镇党委副书记谢翠洪任副组长,镇其他班子成员、区抽调干部、全体镇村干部、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镇宣传委员唐瑜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统一思想,迅速行动。动员大会后,各工作组、各村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把此项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迅速行动起来,尽快制定工作方案。并在4月21日前开好党员、组长、群众代表动员大会,精心安排活动,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工作组4月20日必须全部到岗到位。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采取发放宣传单和开辟专栏版报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集中搞好宣传,还要精心组织、策划好本次活动的对外宣传,积极向市、区新闻媒体甚至省级新闻媒体报送题材进行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10.下基层、送温暖 篇十

活动情况的汇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开展“三帮扶”活动的要求,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送进千家万户,让群众愉快地度过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文化局党委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组织开展市、县两级机关干部“下基层、送温暖”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文化系统实际,认真研究、周密安排、有效落实,认真开展“下基层、送温暖”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周密安排。文化局党委高度重视“下基层、送温暖”的走访慰问工作,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下基层、送温暖”的走访慰问活动领导小组,把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第一时间按照任务分配,认真做好联系和对接工作,并坚持领导带头、分级负责,做到“下基层、进家门,心连心、解难题”,确保走访慰问各项安排落到实处。

二、立足实际,深入走访。文化局机关积极从实际出发,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对包保社区困难群众进行了深入走访,采取建立档案、明确任务、结对帮扶的形式,确保走访慰问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每到一户,局领导都认真需要帮助解决的实际困难,并当场研究解决办法,并责成相关责任人负责解决,有效保障了走访慰问不流于形式,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扎实开展文化系统的春节慰问工作,对文化名人、困难党员、困难职工进行细致深入的走访慰问,一并送去新春祝福。

11.临洮:科技特派员下基层 篇十一

“临洮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难题。”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科协主席陈文宏说。

随着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步伐的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初具雏形,全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已达12家。由于企业发展迅速,企业内科技人才缺乏的问题日趋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随着企业加农户、基地带农户等生产模式的不断深入,县内种养农户对农业科技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针对这种情况,县科协围绕如何解决好农业生产及涉农企业中科技人才紧缺的问题,适时作出了在全县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决策部署,按照“科技先导、利益驱动、项目切入”的思路,从农业、畜牧、林业等5个部门抽调140名技术人员,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3个,以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为重点,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下派到58个村、8个龙头企业、7个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开展科技蹲点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科技推广与农业生产的有效对接。

如今走在临洮县乡村的田间地头、塑料大棚、花卉园区,到处都能见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或者为农民指导科技种田,或者给花农讲解种花知识……他们便是活跃在田间地头的临洮县科技特派员。

自从2006年在临洮县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今年选派的100名科技特派员,已下派到38个村社、14个企业、1个园区和5个基地,他们以优化布局、改良品种、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整合科技资源,为企业与农户提供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受到了企业、农民的一致好评。

西北师大兰花专家丁兰是县科协为三易公司聘请的专家,对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逐一排摸,并以苗木组培为突破口,开展科技攻坚。在帮扶期间,先后完成兰花苗木组培12万苗,为企业间接增加经济效益近百万元,并培养技术骨干8名,真正促成了“一个科技特派员带动一个产业,一批科技特派员带动一片地方经济”的良好局面。

科技特派员康勇通过县级科技富民惠民专项行动计划项目的支持,在不断总结自身多年研究马铃薯贮藏保鲜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向群众推广马铃薯贮藏保鲜技术,通过合理设计马铃薯贮藏窖取得实用新型专利7项,获得科技成果2项,新建农户马铃薯贮藏窖80多个、改造120多个,真正为农户解决了马铃薯易腐烂、难贮藏的后顾之忧。

科技特派员这一举措实施以后,把科技送入农民手中,提高了农村的科技水平,推动了科技与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农业结构形成了新的发展势头,洋芋、蔬菜、花卉、畜牧四大支柱产业和食用菌、中药材、优质经济林果、牧草等特色产业优势凸显:2007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57.6 3 万亩,良种率达95.3 %,马铃薯产值达3.726亿元,人均从这一产业中获纯收益454元。

2011年5月,临洮县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

12.新形势下基层党务管理工作探析 篇十二

1 企业基层党委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基层党务管理工作的机制不够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在管理方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部分企业都开始注重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 而忽视了作为企业各项活动开展的基础的基层党务工作, 相关的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缺乏协调性和规范性, 甚至部分企业都没有专门负责基层党务工作的部门或人员, 导致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不能被有效的调动起来, 企业的凝聚力也不能得到提升, 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1.2 基层党务干部综合素质不高

由于企业缺乏对基层党务工作的重视, 因此在党务干部的培养上做的也不到位。首先, 很多企业的党务干部都缺乏党务工作开展所必须的综合素质, 没有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基础, 在实际开展党务工作时相关的业务技能也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其次, 部分企业虽然有专门的党务工作部门和人员, 但是很多党务干部都是由其他部门领导兼任的, 工作事务繁忙, 因此也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补充和学习必要的党建知识, 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化, 不能满足新时期企业基层党务工作的需要。另外, 大部分企业的基层党务干部年龄普遍偏大, 在思想上比较因循守旧, 又不能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式, 导致基层党务干部在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的时候不知所措, 缺乏创新性, 不利于企业的现代化建设。

1.3 基层党务管理工作实效性差

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 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党务工作的重要性, 也开始采取一些具体的行动, 但是基层党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转换性不强, 主要是因为企业在开展基层党务工作时缺乏与自身实际情况的联系, 企业内部缺乏支持党务工作开展的必要的环境和氛围, 工作模式还比较落后, 在开展工作时模式比较单一, 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这就导致企业基层党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难以得到提升。

2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完善基层党务管理工作制度建设

针对目前企业基层党务管理工作机制不完善的现状, 企业要加大力度建立和完善党务管理工作制度, 创新工作模式, 将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党务管理工作进行充分的结合, 突破原本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工作模式, 保障基层党务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工作内容和发展方向符合企业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的要求, 以增强基层党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另外, 企业还要建立专门的党务工作组织机构, 根据企业党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制定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责任划分, 从而提高基层党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2 提高基层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

企业单位的基层党务管理工作开展的效果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高低, 因此在新时期改革基层党务工作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 使其成为企业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根本动力。首先, 企业要加大对基层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 配备专业的教师和科学适用的教材, 以引导基层党务干部积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习党的先进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理念, 并将这些思想理念运用到日常党务管理工作实践当中去, 以提升工作质量。其次, 企业要加大对基层党务干部的培训考核力度, 党务干部在参加教育培训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 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 充分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基层党务工作, 进而为企业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 基层党务干部还要接受基层职工的监督, 企业要完善党务干部考核制度, 从而引导党务干部积极的投身到党务管理工作当中, 提升党务管理工作效率。

2.3 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 提升党务管理工作效果

要想切实发挥基层党务管理工作的效果, 企业要做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要加大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目前部分企业基层党务管理工作实效转换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组织的执行力弱, 在日常工作中没能突显党的执政能力和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 基层党组织配合力度不足, 缺乏与企业实际工作的联系, 导致基层党务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 实效性也就难以提升。因此, 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基层党务管理工作者坚守党的理想信念, 牢记党的宗旨和纲领, 树立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帮助有困难的人员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同时企业还要加大对党务工作的宣传力度, 帮助企业全体职工树立责任感和党建意识, 进而积极配合党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提升党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3 小结

基层党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针对目前企业在开展基层党务管理工作时面临的一些问题, 需要企业完善基层党务管理工作制度建设, 还要加大对基层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 提高其综合素质, 同时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 使党务管理工作效果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周莎莎.新形势下基层党务管理工作探析[J].中外企业家, 2015, 28:250-251.

[2]张正萍.新形势下如何在专业技术基层单位做好党务管理工作[J].现代国企研究, 2015, 10:234-235.

13.干部“四带”下基层 篇十三

带着思考下去,带着答案回来。带着“基层发展怎么样?基层群众需要什么”等问题,干部深入到挂帮联系点察民情、访民意,建立工作台账,同基层党组织、广大干部广泛交流意见,共同寻找发展的思路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今年以来全州共为挂钩扶贫点、四帮四促联系点群众提供项目支持1636个,落实帮扶资金23011.2万元。

带着感情下去,带着友情回来。下派的干部本着与人民群众鱼水关系的思想,深入基层,发挥本系统、本行业、本部门职能作用,切实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作用在一线发挥、工作在一线落实,真正为基层、为群众办一些实事好事,争取群众信任,增进干群友情。目前,全州各级干部累计走访群众97.3万户251.6万人(次),记录民情日记157.9万条,群众反映问题23.8件,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2.7万件。

带着精神下去,带着思路回来。下派的干部帮助基层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和“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同时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帮助指导基层理清发展思路,科学编制规划,帮助基层抓好产业培育、财源建设、园区建设、城镇建设、基础设施

建设等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全州共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791次,组织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等各类教育培训4852次,帮助制定发展规划或发展目标3511个,提出指导意见8952条。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名言下一篇: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组词及词语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