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相关资料

2024-06-17

《桃花源记》相关资料(精选8篇)

1.《桃花源记》相关资料 篇一

《桃花源记》的背景资料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1、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就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

2、作品

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共计12篇。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3、《桃花源记》的背景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时作者归隐田园已经了。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 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赏析

《桃花源记》写于晋、宋交替之际,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接,民不聊生。作者虚构了一个渔人偶入桃花源的故事,借以描绘了_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自由安乐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摆脱残酷剥削和贫困境遇的意愿。这样的理想国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固然仅是一个乌托邦,但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的丑恶和黑暗,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又像一座灯塔,激励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桃花源”的艺术创造以其民主性的光辉照彻中古时代,并成为后代作家的传统题材,表现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文章以渔人行踪为序展开记叙,从他逢桃花林并入桃花源写起,以他出桃花源、再寻未果而告终。开头结尾略写,因为这些只作为引起和余韵,中间渔人在桃花源里的所见所霞是主体,就写得很详尽。有渔人眼中看到的桃花源的风貌,他与桃花源中人的对话,桃花源中人对他们款待,他们的来历和生活情景,思想感情等等,这样写,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详略得宜。《桃花源记》总的构思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这表现在故事是虚构的,桃源境界也是想象中的产物,人间并不存在等方面。但它的细节描绘又是现实主义的,不论是山外夹岸数百步的桃花林,“才通人”的入山小口,还是桃花源里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现实生活中都不难找到,这就给人以亲切逼真之感,相信这是人间乐土,而不是神仙境界宁愿信其有,不肯信其无。特别是借助于当时的真实人物──南阳刘子骥的规往,更增添其真实感,使读者也为之神往。归根结底,世外桃源的生活理想是植根现实的沃土之中的。但渔人重寻又迷了路,“后遂无问津者”,又带有神密色彩。又实又虚,似真似幻,表明桃源虽好,但只是幻想而已。

文章语言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一个完整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仅用了三百二十字,叙述得扣人心弦。“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二十二个极常壳的字眼,便勾画出一片奇景,如在目前,永难忘怀。至于桃源风貌的描绘,人物活动,对答的记叙,也是着墨不多而内含丰富,令人味之不尽。“美好而淳朴”,这是桃花源和这篇散文给我们的共同印象。

2.《桃花源记》相关资料 篇二

关键词:鼻窦,眼眶,鼻眼相关疾病

眼部与鼻部解剖关系密切,除外侧壁外,其余三壁均被鼻窦所包绕,各鼻窦与眼眶之间以眶骨板相隔,其中有骨孔和骨裂隙,有不少动静脉和神经通过。鼻部在感染、肿瘤、外伤等情况下常累及眼部,很多患者先出现眼部症状而首先就诊于眼科,如不能及时明确病因常致误诊而延误治疗。为提高鼻眼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现将我院2005~2008年收治的92例资料完整的鼻眼相关疾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2例患者,男71例,女21例,年龄22~68岁,平均38.5岁。病程4d~6年。化脓性鼻窦炎并眶内蜂窝织炎17例,霉菌性鼻窦炎16例,鼻窦粘液囊肿28例(筛窦19例,蝶窦8例,上颌窦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9例(筛窦8例,上颌窦1例),鼻窦恶性肿瘤22例(上颌窦鳞癌14例,恶性淋巴瘤2例;筛窦鳞癌5例,腺癌1例)。

临床表现:化脓性鼻窦炎并眶内蜂窝织炎患者有鼻塞、流脓涕、头疼、发热、眼部疼痛、眼睑肿胀、球结膜水肿等症状,鼻道中有脓涕。霉菌性鼻窦炎患者中15例有不同程度的涕中带血、眼球突出、结膜充血、眶后疼痛等症状;1例只有上睑肿胀而无其他症状。19例筛窦囊肿患者均有头痛、突眼、内眦部隆起、视力下降,眼球向外上方移位;1例上颌窦囊肿只有上睑肿胀的临床表现而无其他症状。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有单侧鼻塞、涕中带血、泪溢、眼球突出等症状。上颌窦肿瘤患者有涕中带血、面部麻木、鼻塞、头痛、流泪、涕中带血、眼肌麻痹、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眶下缘变钝或饱满等症状。筛窦肿瘤有鼻塞、血涕、嗅觉障碍、眼球向外、前、下方移位、复视、内眦部隆起等症状。鼻腔检查可见新生物。28例鼻窦粘液囊肿,1例霉菌性鼻窦炎,1例上颌窦囊肿无鼻部症状。本组病例中有46例首诊于眼科,其中6例蝶窦囊肿眼科诊断为球后视神经炎,久治不愈。8例首诊于神经科,其他首诊于耳鼻喉科。所有病例均行CT扫描检查,并通过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鼻眼相关疾病。

1.2 治疗方法和结果

17例化脓性鼻窦炎并眶内蜂窝织炎患者在足量敏感抗生素抗感染的基础上,行鼻内镜窦口开放术;16例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均行鼻内镜窦口开放术,6例配合应用抗真菌药。15例术后2周左右治愈。1例以眼睑肿胀为唯一症状的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术后眼睑肿胀久治不愈,经糖皮质激素眼睑局部注射等方法治疗半年方愈。28例鼻窦粘液囊肿均采用鼻内镜鼻窦开放囊肿摘除术。5例内翻性乳头状瘤行鼻侧切开上颌窦、筛窦肿物摘除术,4例行鼻内镜手术,上述病例均获治愈。所有恶性肿瘤患者均采用手术+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其中6例眼科医师和耳鼻喉科医师联合手术行上颌骨切除和眶内容物挖除术,近期症状改善。

2 讨论

眼眶与鼻、鼻窦在解剖结构上有着密切的毗邻关系,骨性眼眶成四面锥体性,尖端朝向后方。上颌窦的上壁即眼眶的底壁,额窦底壁位于眶上壁内侧,前组筛窦与眶上壁、内壁和下壁相邻;后组筛窦外侧壁和蝶窦参与构成眶尖内侧壁和视神经管的内侧壁,视神经管内有视神经和眼动脉穿过。占眼眶壁2/3以上的上、内、下三方面仅以菲薄骨板与鼻窦相隔。眶内侧壁纸样板最薄。这些都是鼻部疾患累及眼部的解剖学基础。

鼻窦囊肿和良性肿瘤导致眼部病变以眼眶受压、骨质吸收破坏为主,恶性肿瘤以骨质破坏为主。很多病例早期即可引起眼球移位、突出、视力障碍等症状。眼球突出的方向取决于来自各个鼻窦病变产生的压力,来自筛窦者使眼球向颞侧突出,来自额窦者眼球向外下方移位,来自蝶筛窦者常引起球后视神经炎。因此种眼球移位突出很少有屈光间质或眼底的异常,可与眼球或眶内本身疾病引起者鉴别。

鼻窦炎性病变可直接循解剖途径侵入眼部。各鼻窦病变引起的眼部水肿部位不同,一般来说筛窦病变引起者始于内眦,上颌窦病变引起者始于下睑,额窦引起者则始于上睑。而本组病例中有一例霉菌性上颌窦炎和一例上颌窦囊肿则以上睑肿胀为唯一症状,上颌窦囊肿术后上睑肿胀很快消退,而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术后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半年眼睑症状才消退,实属少见。

许多病例无鼻部症状或症状轻微未引起患者重视,而眼部症状比较明显。这些患者常先就诊于眼科,所以对单侧突眼、眼睑肿胀、视力减退的患者以及经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球后视神经炎患者应常规行CT冠状位摄片,及早明确诊断。CT扫描为确定病变的性质、范围,选择手术方法,判断预后,观察治疗效果等提供客观依据,耳鼻喉科与眼科医师会诊或联合手术更有利于提高鼻眼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

参考文献

[1]古庆家,秦学玲,梁传余.孤立性蝶窦病变18例报告[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2:108~109.

[2]孙栋梁,刘铭.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眶内扩散2例[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5:303~304.

[3]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桃花源记》相关资料 篇三

【关键词】竣工资料;编制;归档

1.公路工程竣工资料编制现状

公路工程建设期间形成的资料,反映的是项目建设的客观状况和规律的信息,它包括文字、图表和音像等表达形式。由于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时间长,参建单位多,涉及面广,形成的资料繁杂,必须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以便更好地为项目建设决策服务,为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服务。为完成这项任务,公路工程建设单位(业主)、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和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期间形成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应纳入工程建设管理之中,制订编制与管理办法,建立管理网络,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亦使项目资料收集、整理与工程建设同步,做到“边施工、边整理”,达到工程完成竣工资料编制完成的目的。但是,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中,竣工资料的档案专项验收经常成为焦点问题,常常出现某些项目为了完成项目的竣工验收,在竣工资料不符合验收条件的情况下,对存在的问题不得不采取预留的方式进行档案的专项验收。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相当多的项目在工程基本完工后才开始进行项目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开始组织大量的人员对竣工资料进行整理、修改,有些项目由于工程中的原始记录不符合档案规定的要求,不得已在竣工资料整理时进行资料的全面返工,既造成了资料的真实性问题也会同时造成资料的缺失,令档案专项竣工验收无法及时进行。

2.常见的主要问题

竣工资料整理过程中常见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套复

对于同一分部工程在形成工程资料时,先将分部工程的名称以及相同的填写完毕,然后复印,再在复印件上将分项的不同数据录入;这种原始资料的形成方法不符合档案对资料需保存原件的要求。

2.2漏记

竣工资料的记录要求是将格式内需要记录的地方记录相应的内容,但是,资料上往往存在很多地方是空白的,或者对于记录表格中没有需要填写内容的空格,未按竣工资料档案整理规定对这类空格进行处理。

2.3记录不准确或不规范

记录数据使用的笔不符合规定要求,属于易褪色的种类;记录的内容没有按照统一的要求去记录,如实测值有时填写偏差值,有时又填写实测值;不按照统一要求的编号规则进行编号;修改记录不符合规定的要求等等。

2.4缺项

(1)项目前期资料的缺少:项目前期文件比如立项审批文件,环保、水土保持、林地等等多项专项审批文件的部分缺失;项目征地、三线的迁移、拆迁补偿的合同等,尤其是拆迁补偿部分的原始记录缺失。

(2)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料缺少:除工程计量表附件外的分项开工报告、变更设计图纸、工程往来文件、工程计划、质量管理、会议纪要以及其他管理性的重要文件等,缺失较为严重是施工日志。

3.常见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措施

3.1容易出现的场合和情形探究

(1)资料填写人员在填写资料时因工作量大或资料紧急为可以节省时间和减少工作量就容易出现“套复”的问题。

(2)在资料形成过程中,某栏内容根据以往的经验将来可能需要修改的、或者尚未统一明确的要求,暂时不适合填写的时候,容易出现“漏记”的问题;资料管理人员不知道档案规定应对空白栏进行处理的时候,容易出现“漏记”的问题。

(3)资料填写整理人员不知道档案规定原始记录不能使用容易褪色的笔、或者记录出现差错需要修改时,不知道档案对修改是有规定的,容易出现“记录不准确或不规范”的问题;某些记录的内容需要项目统一,而项目尚未统一、或者统一的时间较迟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记录不准确或不规范”的问题。

(4)由于项目实施项目法人制,项目立项的资料形成人员与项目实施的人员往往不一致,项目交接过程中也不重视按照档案要求去做好相应的移交工作时,容易出现“前期工作的原始资料缺失”的问题;征迁工作涉及面较广、工作零星,一般由地方政府临时组建指挥部完成,当人员变动较快,工作人员又没有资料形成、收集、归档和整理的经验时,容易出现“前期工作的原始资料缺失”的问题;进入施工高峰期时,现场进度、质量、安全、造价等工作量大增,施工以及管理单位均感觉无暇顾及工程档案资料的形成和归档工作,同时如果相应工作人员主观上认为资料只要能满足工程计量的要求,就及时完成了竣工资料的形成、收集工作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项目实施期间的资料缺失”的问题。

3.2原因剖析

(1)缺少档案专业知识。对于公路工程档案资料编制工作,基本上有自行完成、委托专业档案咨询公司完成或者两者组合等三种形式,无论何种形式实现工程竣工资料的编制,均需要资料所反映的分项工程所对应的作业人员去完成,而公路工程自身就具有专业面广、地点分散的特点,涉及人员非常广泛,这么多人同时具备档案专业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项目业主(或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过措施,比如按照交通部《公路工程竣工资料编制办法》编制项目实施细则、委托专业档案咨询公司进行档案知识的培训、聘请档案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要求参建单位配置档案专业人员等等;但由于工程档案资料的形成分散、形成过程时间长、涉及人员广泛,参加培训的人员以及接受指导的人员几乎很难全面覆盖、接受过培训的人员也很难善始善终,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项目进行过程中形成的工程竣工资料具备档案专业知识的问题。

(2)资料形成后收集、归档、整理计划不符合实际情况。工程竣工资料形成以后,需要及时收集、归档,才能分类整理立卷,由于工程资料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工程量的认定、工程质量的判定以及各种管理过程的需要,因此,资料形成后由于这些资料尚有一定的使用需求,留在使用的人员手中而不能及时的归档,这样时间越长资料收集、归档就更加困难,最终可能会导致文件的缺失。

3.3可采取的对策

针对工程竣工资料形成分散、过程时间长的特点,需要实施系统性、全面性、计划性的管理。

(1)本省在编制《工程竣工资料整理实施细则》时,建立一套具有系统性的形成、收集、归档、整理的办法,对资料的形成提出明确的可执行的要求,对收集、归档不但需要编制收集、归档范围的规定,同时还需要按照工程实施的进度,根据资料的特点规定收集、归档的时间,对整理立卷也应做出相应的规定。

(2)按照参建单位进场的顺序建设单位组织了相关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在工程施工前或施工中进行业务和资料编制及收集进行培训,工程竣工后还进行了由省档案局和质检部门及竣工资料整理归档做得好的单位对在建项目的关于竣工资料整理、归档的业务培训。

(3)参建单位项目实施初期,组织有档案专业和工程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联合检查的形式,实施全面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由档案以及工程专业人员进行复查,同时最重要的是后期的保持,动态的管理,实施定期督查,保持形成过程的符合性。

(4)根据工程项目完成情况,不但要编制收集、归档计划,还需要编制工程竣工资料的内部验收计划,在过程中实施验收,有必要时可以采取一步一步封存的措施。

4.结语

本人在公路工程竣工资料的编制、整理和归档工作中,因上级部门和建设单位及参建单位实施了上述的对策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程竣工资料基本实现与工程建设同步的要求,资料的编制、整理和归档也更为规范符合要求。不但实现工程竣工资料快速移交,同时减轻了各參建单位项目负责人的负担,基本摆脱工程竣工资料形成问题多、收集归档难的困扰。竣工资料是各项工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工程的始终,是一个整体,要将其与施工质量等同的高度来对待。其编制立卷归档是一项十分系统的工作,不仅需要工程全过程中的收集整理,也更需要后期耐心细致的编制归档以及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协调,力求使竣工文件的编制达到完整、规范、准确、系统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闫利云.浅谈公路工程项目竣工档案的整理编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6).

[2]赵兴元.浅析编制公路工程竣工文件.魅力中国,2011,(3).

[3]王广.社浅析公路工程竣工资料整理存在的问题.陕西水利,2008,(S2).

4.《桃花源记》相关资料 篇四

一、文学常识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诗人、文学家。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田园诗人的鼻祖。

二、成语

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 怡然自乐 无人问津

三、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志”通“记”,做标记 “具”通“俱”,完全,详尽。

四、问题探究:

(一)用原文填空: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桃花源自然环境优美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写出桃花源社会生活安宁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写出桃花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显示桃花源人与世隔绝久远的一句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桃花源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5、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富足安康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二)重点问题

1、本文的线索:【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

2、概括故事情节:【渔人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渔人发现桃花源——进访桃花源——离开并寻找桃花源)】

3、哪些方面描写桃林?写桃林有何作用?

【四句话四个方面:面积大、树种单

一、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

作用:突出桃花林奇、美的特点,渲染出一种神秘的色彩,为下文渔人进出桃源做铺垫。】

4、依据描述,准确说出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武陵一条两岸长有桃花林的溪水的水源处的一座山上。】

5、第二段总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感受的词语是?【豁然开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用两句诗歌形容武陵人的这种“奇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①活动(往来种作),②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③心情(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8、“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什么?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①渔人说的应该是秦末以来的历史,人民的痛苦。②桃花源人为外面的世界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0、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又“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作者为什么要在结尾写无论是官府还是“高尚”人士,都无法找到进入桃花源的路?)【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暗示了桃花源是虚构的,现实中不存在。】

11、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是一个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

12、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13、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⑪社会理想: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定,风气淳朴。⑫不能变成现实: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当时的社会是黑暗腐朽的。⑬今天我们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岳阳楼记

一、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选自

,作者

,字

,苏州吴县人,(朝代)著名

家,家,军事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

二、出自本文的成语

百废俱兴

政通人和

气象万千

心旷神怡

浩浩汤汤 先忧后乐

气象万千

波澜不惊

春和景明

皓月千里

三、用课文语句填空

① 写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 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 乃重修岳阳楼,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 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或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④ 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的是:唐贤今人诗赋。

⑤ “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哪两种?: 悲

喜 ;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⑥ 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⑦ 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

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

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⑧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退”是指:处江湖之远。

⑨ 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亦忧”是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是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⑩、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⑾、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⑿、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⒀、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⒂、“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

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四、重点问题

1、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

【介绍岳阳楼记扩建的背景,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2、“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是从哪个角度写的?【湖面广阔,水势浩淼,——气势非凡。】【空间】

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是从哪个角度写的?【天气景象变化万千。】【时间】

4、从第二段到三四段的过渡句是?【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 【第三段:阴晦雨景(阴);悲伤(悲)第四段:明媚春景(晴);喜悦(喜)】

6、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的实质是什么?【以物喜,以己悲。】

7、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

8、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阔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

9、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进”和“退”分别照应什么?【“居庙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指不在朝廷做官。

“进”照应 “居庙堂之高”,“退”照应 “处江湖之远”。】

11、用原文语句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2、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就全文来看,这句有何言外之意?【①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②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表现出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德。】

14、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同时含蓄劝勉好友滕子京。】

15、请你简单评价一下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先忧后乐”的思想是作者对待仕途进退和报效国家的道德准则,在封建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客观上有利于人民。从本质上讲,他的“忧天下”的主张是忧君思想,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16、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17、“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两种“乐”有何不同?【答:.前者是个人因“物”因“己”而乐后者是因天下百姓的“乐”而乐。】

18、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曾激励了一代代的仁人志士,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历史,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你能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吗?【答:明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9、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

一、文学常识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皆好,散文成就最高。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二、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水落石出:水位落下,石头显露出来。形容真相大白。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二、阅读探究

1.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从山落笔,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自然入题。】

2.第一段的写景顺序是什么?【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3.第一段文字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常用意思是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 4.“太守自谓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引出下文。】

5.第一段写了哪两个主要内容?【(1)醉翁亭的自然环境;(2)命名缘由。】 6.表明“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什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微露主旨,为全文奠定抒情基调。】

8.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什么?【“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9.写山和泉有什么作用?【由山引出泉,再由泉引出亭,既介绍了环境,又为写亭作了自然的铺垫。】

10.说太守而不称名,为什么?【为文末设伏。】

11.本文写景的作用是什么?【以景美寄托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12.以简短的话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写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以及赏景的心情。】

13写朝暮之景的句子和四时之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

18第三段分几层?分别用三字概括层意。哪一层是核心?【四层:(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 19 “伛偻提携”指什么?是什么修辞方法?【老人、小孩。借代。】 20.滁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的原因是什么?【生活安定富足,怡然自乐。】 21.太守与宾客出游,不事铺张、不讲排场,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是什么? 【临溪而渔;酿泉为酒;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22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呼应前文什么话?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3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么?

【太守励精图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欢乐,自己也能与民同乐。】 24.太守宴中饮食之物的共同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山间野味,取之于当地。揭示宴酣之乐采自山水之乐。】

25. 醉和乐有什么关系?【醉乐统一。因乐而醉,醉又增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26第四段写了什么主要内容?【太守与宾客日暮醉归,归结全文主旨。】 27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照应上文什么内容?【暮而归。】 28.作者怎样使用陪衬手法的?【以禽鸟乐衬托人之乐,再以人之乐衬托太守乐,层层加高,突出了太守之乐。】

29.太守所醉、所乐的是什么?【太守被贬,但仍励精图治,政绩卓越,使得滁州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因此太守“醉”于其中,也乐在其中。】 30全文的主旨句(将“醉”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什么?【醉能同其乐。】31.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励精图治,心系百姓,以百姓的平安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即与民同乐。】

32.“太守之乐其乐”中“乐”的含义有哪些?【(1)寄情山水之乐;(2)政绩卓著之乐;(3)与民同乐之乐。】

5.《桃花源记》相关思考题含答案 篇五

相关知识点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林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风景优美)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曲折、隐蔽、幽深)

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

情好客)

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暗示这个地方不存在。 增强故事曲折和传奇色彩。

探究思考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怎样划分结构?

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2.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6.中共六大相关资料 篇六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由于国内当时正处在极为严重的白色恐怖中,很难找到一个安全的开会地点,加上1928年春夏间将相继在莫斯科召开赤色职工第四次大会、共产国际第六次大会和少共国际第五次大会,考虑到届时中国共产党都将派代表出席这几个大会,而且中共中央也迫切希望能够得到共产国际的及时指导,遂决定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也是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代表为84人。瞿秋白代表第五届中央委员会作《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政治报告,周恩来作了组织报告和军事报告,李立三作农民问题报告,向忠发作了职工运动报告,共产国际代表布哈林作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农民、土地、职工、宣传、民族、妇女、青年团等问题的决议,以及经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

六大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23人,候补中央委员13人。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选举向忠发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周恩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秘书长。

党的六大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六大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它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党的两大问题:一是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上,指出现阶段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二是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这两个重要问题的解决,基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对克服党内存在的“左”倾情绪,实现工作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党的六大对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革命的敌人、党的工作重心等问题认识不足,但这仍然不能掩盖党的六大本身主要方面和路线的正确性。

改革开放30年之八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7)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8)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三个代表: 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7.《桃花源记》相关资料 篇七

日常工作中, 酸雨观测需要地面气象观测要素风向、风速、降水量、天气现象等资料。随着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进程的加快, 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基本实现单轨业务运行, 过去人工观测项目都变成了自动观测要素, 酸雨业务不得不根据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而进行相应调整。而往往在刚过渡阶段最容易出现问题, 为了提高酸雨业务质量, 学习总结新规定就显得更为重要。

1 酸雨定义概述

酸雨是指p H值小于5.60的大气降水。大气降水的形式包括:雨、雪、雹等。

降水的p H值是测量降水酸碱程度的量, 反映自然界降水特性以及受人类活动影响的重要指标之一。大气中的各种污染气体和颗粒物的可溶成分进入降水后, 使其导电能力增加, 降水电导率值的大小,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降水中这些物质的总含量水平, 也是降水被环境物质污染的指标之一。

2 气象自动化相关酸雨观测气象资料采用规定

2.1 降水量

降水量采用自动观测记录的降水量。

2.2 风向、风速

风向、风速取自自动观测十分钟平均风向、风速记录, 四舍五入后取小数点1位。如果酸雨软件读取数据不成功, 人工查看自动站记录后手工录入到酸雨软件中。

2.3 天气现象

当自动站有降水记录, 并且天气现象为雨时, 以降水记录为准并判别降水起始时间。

降水时段内出现的天气现象符号以《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技术规定》规定的为准。

3 酸雨观测降水采样

3.1 酸雨观测降水采样规定

酸雨观测降水采样按照《酸雨观测业务规范》中关于“夜间不守班的气象观测站”的相关规定执行。即:08时至20时期间, 由人工安放、收取采样桶进行采样;20时至次日08时期间, 在20时将未使用过的采样桶放置于采样架上, 并使其处于采样状态, 用于对夜间降水的采样。

3.2 酸雨观测降水采样记录

08时至20时期间的降水采样记录 (即采样桶安放和收取时间) , 按照《酸雨观测业务规范》的相应规定执行, 20时至次日08时期间的降水采样记录, 则按照采样桶的实际安放和收取时间填写。比如:20时10分至次日08时08分。

4 夜间不守班 (含不连续守班) 站酸雨观测薄降水起始和终止时间填写

4.1 有自动观测降水量记录

有自动观测降水量记录时, 以夜间安放采样桶时间至收取采样桶时间之间的分钟降水值来确定, 即首个分钟降水量值大于等于0.1mm对应时间为降水起始时间, 最终分钟降水量值大于等于0.1mm对应时间为降水终止时间。

4.2 无自动观测降水量记录

无自动观测降水量记录时, 酸雨观测降水采样起始和终止时间按缺测记录。

4.3 跨日界降水

当降水延续至8:00到8:30期间, 以收取采样桶的时间作为降水终止时间。

4.4 间歇性降水记录

酸雨观测记录中降水时段的起止时刻分别是, 降水采样日界内第一次出现降水的时刻 (连续降水时, 为日界起始时刻) 和最后一次降水的结束时刻 (连续降水时, 为日界结束时刻) 。每日只填写一个降水时段记录, 不考虑间歇性降水时段的划分。

5 关于酸雨观测文件传输

酸雨观测文件传输时限是北京时20时前, 由观测员通过酸雨观测值班软件完成数据文件上传。目前暂不考虑在软件中实现自动传输的需求。

6 结语

酸雨观测为研究酸雨的时空分布及其长期变化趋势提供宝贵的科学数据, 为治理大气污染和防治酸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是服务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等国家决策的基础性工作。在我国气象观测业务中, 酸雨观测的历史相对较短, 酸雨观测业务相关规定将随气象观测自动化不断进行完善, 在今后的观测工作中, 我们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 尽职尽责搞好酸雨测报工作, 提高酸雨业务质量。

摘要:随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 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基本实现单轨业务运行, 涉及到酸雨观测业务相关规定的变动。这里结合工作实际从酸雨定义概述、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相适应的酸雨观测所需相关气象要素资料采用、观测记录等进行归纳、阐述, 旨在为今后做好酸雨测报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观测,酸雨调整,大气污染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编.酸雨观测业务规范[M].2005.12.

8.整组教学相关资料 篇八

单元总结课,是单元学习回归整合的过程,是本单元三维目标的实施与师生互动成效的归总,是一个归纳、总结、巩固与深化的过程。是“单元整组教学”的一般操作流程之一。“单元整组教学”中各个课型的基本要求是:整体感知——依单元提示,上好单元导读课;部分感悟———依单元课文,上好精讲课、略读课(单元课文教学);整体回顾———回顾单元内容,上好单元总结课。

本次的语文大组活动我们关注的是单元总结课,在这里重点说说单元总结课。上单元总结课我们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1、单元总结课要总结什么?A在思想、情感、品德层次上对本单元的总结;B章法层面,包括布局、设段、谋篇、置序等的总结;C文法层面,包括遣词、造句、用字、辨音等的总结;D学法层面,包括自主、探究、合作及搜集、运用等的总结。

2、怎样总结?单元总结课应大体遵循“回顾与交流—联系与归总—延展与深化”的过程。回顾是对本单元重点的必要重现,交流是同化肯定、异化矫正、差异补救。联系要注意课课联系(横向),字词句段篇章的联系(纵向)。归总是对联系环节所得的质性整理,要扎实。延展与深化,要求教师注意不要为了总结而总结,要为知识巩固而总结,为能力成长而总结,3、单元总结应与相应的练习和检测相结合。

4、单元总结课教师要注重“引领与激励”,学生要注重“展示与诉说”,教学方法要多样.5、上单元总结课是学生自然成长的过程,通过师生有效的积极互动,学生的语言与非语言智力因素在总结中得以提升。

6、单元总结课教师确定的总结内容要准确,切忌偏颇,否则,失去了上单元总结课的意义。

根据以上几个点看娄老师的这堂课,个人认为课型设计符合教学规律和认识规律,有其严密的科学性。学生把讲读课学到的知识和初步培养起来的能力加以运用和实践,并能获取新的知识。从知识点上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走进古诗到走进现代诗,把所有的知识汇集起来,进行整理,归纳和概括,由感性上升为理性,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教法上看,因为选取的是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所以有些难以取舍。单元总结课最基本、最有效的教法是比异求同。每个教学单元读由几篇课文组成,或体裁相同,或内容相近,这就是共性,然而共性中又包含着个性,各篇课文以其鲜明的特点(主题、选材、写法、风格)对立成篇。比异侧重于辨析各篇课文的特点和个性,求同旨在发现共性和规律。学生通过比较异同,进行思维训练,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目的。

单元总结既非讲读,又非自读,但既有讲读因素,又有自读因素,它是讲读和自读的继续和发展,也是单元教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为使单元总结课进一步完善起来,应在教学实践中加强理论和教法的探索,把语文单元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

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有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台湾日月潭;有牛羊成群、瓜果飘香的新疆吐鲁番;有繁华而热闹的首都北京;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傣族泼水节。每一篇课文都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地方的特色,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民族风情的淳朴。这是一组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但一定不要通过教师的传授去实现,而是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自己感悟,内化为自己的独特的爱国情结。

【学生分析】

对于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这一组课文中的《北京亮起来了》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上学期已经学过《北京》一课,有的小朋友去北京旅游过,对北京已经有一些了解。而《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这三篇课文学生学起来会有一些难度,但现在毕竟是21世纪了,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很多,台湾的日月潭、新疆的吐鲁番、云南的傣寨学生大都没去过,但他们可能在课外书上读过,听别人介绍过或在电视上见到过那里的美丽风光。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大多数家庭在孩子寒暑假时都会带孩子去旅游,这会引起孩子对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的好奇心,因此学习这一单元的课文学生是会感兴趣的。

【教学设想】

1.与生活链接。通过在中国地图上画出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的位置,给学生直观感受,以老师带领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旅游为主线,贯穿四篇课文的学习,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2.创设情景,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领略祖国山河的美好。

3.通过师生共同查找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这四个地方的特色。

【学习目标】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4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3.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

【课前准备】

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们介绍中国地图。让学生们课余时间在地图上找出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台湾、吐鲁番、云南、北京。让学生们结合《语文园地三》中“宽带网” 的知识,了解我国56个民族,了解我国的28个省,在地图上找一找这些地方。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这四篇课文的位置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激发他们马上想学这四篇课文的欲望。

二、基本策略

1.这组课文都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取指名读、自由读、比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读中悟、读中思。

2.随文识字,在游戏中识字,根据旅游情景,设置一些与旅游有关的词语、句子进行识字。自主探究识字方法。

3.用有趣的小故事复现生字,巩固要认识的字。

4.要写的字,采取学生自学、师指导写、小组合作学等形式进行。

三、各有侧重

(一)《日月潭》

1.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日月潭清晨、中午的美丽景色,看谁读得美。

2.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日月潭的图片,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课后延伸收集台湾其它的风景图片。

(二)《葡萄沟》

1.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不喜欢吃葡萄啊?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我们国家盛产葡萄的吐鲁番葡萄沟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2.刚才有那么多小朋友说喜欢吃葡萄,我们看一看课文中的插图,莆萄架上的一串串葡萄多么惹人喜爱,那我们怎么能把这种喜爱的心情读出来呢!

3.了解葡萄沟的位置,了解新疆是维吾尔族的集居地,了解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会跳新疆舞的同学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的舞姿。

4.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我们家乡的特产。

(三)《难忘的泼水节》

1.以知识抢答的游戏导入新课。

我是大家的导游,欢迎大家登上我们的旅游车,利用没到旅游景点前的几分钟我们做一个知识抢答的游戏,看谁得分最多: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们是哪一个民族?你知道傣族生活在哪吗?傣族最有名的民族节日是什么?今天我们就要去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板书课题)。今天来这里旅游的不仅有我们小朋友,还有一位尊贵的客人,你知道他是谁吗?关于周恩来总理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己说,然后教师适当补充。)

2.了解其它民族的传统节日。

(四)《北京亮起来了》

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文:

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北京》一课,回忆一下那一课为我们介绍了什么?今天我们再到北京去看一看北京的夜景。

2.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北京美丽的夜景,进一步理解课文。

3.小组内交流收集的北京夜景的图片。

四、交流展示

1.学习完这四篇课文,组织学生召开一个旅游归来交流会,谈一下你游览这四个地方后的感受?你还想去哪里?收集一下有关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2.把学生收集到的这四课的风景图片搞一个祖国山河图片展,看一看谁收集的风景最美,可以给学生发一些小小纪念品。

(黑龙江省大庆市直属机关第四小学 胡志英)

第三单元

一、复习课文:

1、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2、为什么傣族人民觉得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个泼水节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渡过的,所以他们觉得这个日子非常难忘。)

3、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因为那里不仅有最好的葡萄,还有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背诵:

1、北京的公园可多啦,有(颐和园)、(圆明园)、(天坛)、(北海)、(景山)、(香山)……北京有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长城)、(故宫),还有著名的现代建筑(人民大会堂)、(国家图书馆)、(中华世纪坛)、(首都国际机场)……

2、优美句子(背写):

(1)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2)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好像童话中的仙境。(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3、复习54页“我的发现”:

照相-照相机 洒水-洒水车 集邮-集邮册 图书-图书馆 电视-电视台 飞机-飞机场 游泳-游泳池 足球-足球场

三、比较组词:

岛(海岛)建(建议)沙(泥沙)绕(环绕)雀(孔雀)胜(胜利)隐(隐约)鸟(小鸟)健(健壮)纱(纱布)挠(挠头)省(节省)性(性格)稳(稳定)药(中药)盛(盛开)吾(吾国)季(四季)留(留心)杏(杏树)蜜(蜜蜂)约(约定)盏(灯盏)悟(觉悟)秀(优秀)溜(溜冰)呆(发呆)密(秘密)波(波浪)搭(搭桥)滴(滴水)订(订购)钩(鱼钩)龙(龙王)恩(恩人)坡(山坡)塔(灯塔)摘(摘抄)钉(钉子)沟(水沟)笼(灯笼)思(思念)

四、多音字:

chénɡ(盛饭)dǎo(倒闭)

shěnɡ(节省)

báo(薄雾)盛

shènɡ(盛开)

dào(倒车)

xǐnɡ(反省)

bó(单薄)

五、填空:

1、填入合适的动词:

(出产)水果(搭起)凉棚(摘下)葡萄(驶过)江面(勾画)轮廓(敲)鼓

七、反义词

粗—(细)加—(减)直—(弯)冷—(热)真—(假)甜—(苦)升—(降)哭—(笑)善—(恶)穷—(富)贵—(贱)内—(外)宽—(窄)强-(弱)胜-(败)

六、造句:

1、犹如――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2、就像――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荷叶圆圆的,就像一个绿色的大圆盘。

3、有的……有的……还有的:

(1)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2)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悠闲!

十二、拓展:

七、读文填空: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这段话主要写的是葡萄沟的葡萄 结得多、颜色多,其中描写葡萄颜色的词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2)

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有 绿、红、白、紫、暗红、淡绿。

《中外童话》总结课说课稿 文安县德归镇西柴沟小学 王西元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德归镇西柴沟小学的教师王西元,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外童话总结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我讲的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总结教学,该单元以“童话”为主题展开。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课文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1、巩固本单元的新词,积累描写表情和景物的词语。

2、深入了解童话特点,评价人物,精彩片段赏析。

3、拓展延伸,鼓励编译童话故事。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与整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通过交流表达,自主展示与合作学习,呈现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3、通过编故事,进行主题单元学习的拓展延伸。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收到真、善、美的教育。

2、加深对童话的认识,使学生更加喜爱童话。教学重点:

1、通过交流,增强学生的总结整理能力。

2、深入了解童话特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以自己的姓名联系廊坊市第十四小学,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我利用回顾课文内容并简要叙述的方法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避免了一节课学习多课文的枯燥感和疲劳感。

环节3我设计的是让学生依据所学内容总结出童话的特点。提示学生可以依据《语文园地》中的相关知识作答,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与提高对童话的理解。

环节4出示单元总结卡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环节是我本节课的重点也是亮点,在此环节中,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而且要学会总结的方法。为今后的单元总结打下基础。

环节5小结,我出示了《综合实践导航卡》。让学生在学习中外童话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训练,更深层次的了解童话、认识童话,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得真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课后探讨:

汲取营养 收获硕果

--参加“廊坊市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文安县德归镇西柴沟中心校 王西元

2010年10月30、31两日,在张占国主任的精心策划与筹备之下,廊坊市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廊坊市第十四小学胜利召开。本次活动共有参赛选手16名,均由各县区层层筛选后前赴,其中女教师14名,男教师2名,自己也非常荣幸的成为两片绿叶之一。这次活动共有300多名由各县、镇派去观摩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师,并且在呱呱视频专区做了全程直播。可以说,这是一场我市最高水平的小学语文盛会,这是一场实力与心理的较量,这更是一次能力与智慧的交锋!从未见过如此较真的教师素养比赛,从未感受过如此激烈的教师素质大比武,从未经历过如此残酷的教师个人能力的全面比拼……

我们16位参赛选手是在29日早晨云集廊坊市华康宾馆的,因为要提前抽签,选定自己要讲的教学内容。我是自己乘公共汽车前往的,说句实话,坐在汽车上,心中总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独行的寂寞、赛前的紧张,反正是不太对劲。下车来到华康宾馆的大厅,迎面走来的是非常熟悉的李志刚老弟,他的出现也使自己舒服了很多。寒暄了两句,他告诉我人到的差不多了,准备抽签吧。接下来,张主任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此次比赛的注意事项和要求,选手们就开始抽签了。值得庆幸的是自己抽了个七号,值得不太庆幸的是自己抽得是一节总结课,因为总结课的教学思路自己一直是不太清晰,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总结。随后,16位选手入住宾馆,两人一间,互相监督,要求自己设计思路、制作课件。带着几分“郁闷”的心情,我走进了305房间。在床上小憩了一会儿,回了回神儿,就开始备课。在同舍永清高勇会兄弟的监督与陪伴之下,在周围朋友的支持与关注之下,自己算是顺利的完成了备课这个环节,期待着30号的课堂展示环节,预祝自己有一个好的表现!

就像张主任所说的:“本次语文素养大赛与以前的各类教学比武有很大区别,它是一名语文教师各方面能力的大比拼。”比赛共分五大部分进行:

一是课堂展示。这一环节是最能体现选手综合实力,由于不能提前见学生,学生不知道学习内容,老师不知道学生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们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展示,是真刀真枪真功夫的比拼。整体来看教学设计大同小异:都是导课课或总结课。相同的结构,却有不一样的精彩。课堂的出彩点在于生成,有的老师非常善于抓住学生语言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引导,给予恰到好处的教学评价。有的老师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有的老师语言功底厚实,字字珠玑,但又运用得那么自然,毫无卖弄之感,也有的课堂比较一般。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师们在台30分钟,展示的可是她平时教学经验的积淀,是长时间实践与思考的全部,是所有知识与能力的综合。

我讲的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总结课《中外童话》。可以这样说,自认为自己的设计是比较完美的,但是最后的生成却难尽人意,带着几分遗憾与失落,完成了自己的课堂展示环节。走下讲台,我直奔宾馆,内心的感受难以形容。本以为这一环节是自己的强项,但是结果却是这样。躺在床上,反思自己的课堂,主要失误在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环节。也许是对学生的不了解,也许是自己课堂上对学生的误导,总而言之,这一环节耽误的时间太长了,因此打乱了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在第一个同学回答之后,我不应该盲目的去表扬,而是应该及时的去引导,表扬的结果致使后面的几位同学都跟着复述了课文的内容,耗时过长,这也充分的表现出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是朗读展示。朗读内容选自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比赛前5分钟抽签选定篇目。占总成绩的10%。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学生以榜样和示范,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参赛的每一位老师对课文精妙之处的准确理解,对发声、朗读技巧的掌握,充分展示了深厚的朗读功底。尤其是来自广阳区的那位老师,在朗诵《白杨》一文时那极富磁性的声音和恰到好处的情感处理犹如春风拂面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感受;无论是发声、还是技巧,包括对文章感情的投入与理解,堪称完美。使自己略显渺小,自愧不如!再有就是来自管道的一位老师,她为自己的朗诵配上了背景音乐,充分说明了她对本次参赛的充分准备与重视,也是学习的楷模。自己抽到是篇目是《赵州桥》,本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读的过程更应该注重解说。可能是参赛的紧张,使自己参杂了更多的感情在其内,事与愿违吧!我们搞教研活动时,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课堂上老师会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去读课文,可是又有多少学生达到了“从内心出发,从情感出发。”既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又何谈读中感悟呢?因此,我认为,教师深情并茂的范读,指导读对学生达到读中感悟的水平是有帮助的,也就是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范读水平和朗读指导的水平,这样学生才能从中受益。

第三个环节则是粉笔字展示。我个人觉得,书写展示的水平相对来说,不如诵读精彩。书写内容分为两个,一个是规定的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话;另一个是自定的五言诗一首,唯一的一点紧张感就是限时5分钟。大部分选手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就像张主任所说的:“有些老师的字略显功底,可也有些老师的字还略显稚嫩!”自己就是后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要以这次大赛为契机,更要勤学苦练,争取早日写出一手漂亮字!

最令人难忘的要数第四个环节—才艺展示。在我看来,本环节与其说是教师的才艺展示,不如说是教师的个人生活情趣。

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读书中、生活中要培养一些生活情趣,要把生活当成一种具有审美意味的享受。有的老师爱唱歌,有的老师爱跳舞,有的老师爱演奏乐器,还有的老师爱画画、摄影什么的,总之一个人有一两个爱好,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16位选手分别在限时5分钟的“才艺表演”比赛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唱歌、书法、京剧、绘画、舞蹈、乐器演奏、朗诵……为大家展示了新时期语文教师的别样风采。选手的精彩表现,赢得评委和现场观众阵阵喝彩。这也是自己本次参赛观看的最为完整的一个环节。永清的高勇会老师大展歌喉;还有一位老师跳起了优美的新疆舞蹈;更有一位老师唱起了我们的国粹—京剧,还有展示朗诵、书法、歌唱等多项才艺的融合表演。与会老师为选手们的才艺展示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喝彩。

最为“残酷”的要数最后一个环节—知识素养现场答题了。赛前张主任就对我们讲,这次答题的内容包括的范围很广,是对你们的一次真正考验。张主任真是言出必行啊,客观题内容非常广泛:课程标准,文学常识,修辞手法等。如果平时自己的知识水平不够渊博、深厚,那么就不会轻松过这一关了。主观题是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与评价,应该说每位选手都相差无几,这类题出的很实际,贴近教师的教学工作,但是难度也很大。选手分析案例时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要实际教学经验,才能答的有说服力。主观题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努力方向,我们教师不能停留在备课、写反思、写案例的水准上,而是要有更高的评析水平,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向专家型教师靠近。语文教学是一座莽莽的高山,是一片无边的海洋,无论是教育学生还是发展自身,语文教师都要树立这样一个信念:就是读书,读书,终身读书。“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只有大量地阅读才能解决源头活水的问才能弥补自己的种种不足,才能成就自己广博的知识和才能!

在这一环节中,自己只得了6.5分,很是惭愧!这一环节也是给我启示最多的一个环节,“厚积而薄发”,我做到了吗?语文教师就是一位“杂家”,我做到了吗?没有!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想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一定的专业修养。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积累。比如,就像张主任所说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最基本的文化积累。平时要多读一些大家的散文、小说,丰富自己知识,打下扎实的文学基础。我感受最深的是我回答的第一道题,正确读出人物名称:蒯良、李粲、韩矍、嵇康。当时的我真的蒙了!说实话,这些人物的名字我都见过,可是由于自己读书的疏忽,却没能及时解决问题,真是后悔!“读书不叫一疑存”、“书到用时方恨少”,当时都在我身上体现出来了,自己真是一个地道的反面教材。本次大赛的现场答题部分,考了许多修辞方面的知识,绝大部分的选手都能对答如流,但有少部分选手感到很是吃力,看来平时知识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另外,我想,小学语文教师要多读一些儿童文学名著,这样才能保持一颗童心,对我们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一定有着很大的作用。

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要求具备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从而为从事小学多门课程教学和课程开发奠定基础。首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语文学科相当熟悉,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知识,这是评价其教师功底如何的基本标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这些知识要能够真正内化和善于运用。比如,本次大赛的答题部分,考了许多作家的作品,很多教师都不能对答如流,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过硬。其次,各学科知识的快速增长和交叉、贯通与融合,各学科内涵的不断扩张和相互之间界限的模糊化,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对一门以上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与技巧。这些学科可以是与语文学科相近、相关的,也可以是与语文学科不直接相关的,主要由教师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而定。这既可以使语文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变得丰满,同时也是语文教师自身全面发展和个性塑造的必要条件。

本次大赛虽然结束了,但是自己的思考仍在继续。这次活动,对自己来说是一次历练,更是一次触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参加本次活动,我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虽然我的成绩不是太好,但我却是收获颇丰!她们的诸多闪光点是我今后努力攀登的更高阶梯,她们的些许不足是我面前一面警示的明镜;她们的优秀是以智慧和勤奋奠基的,今天的荣耀正是她们昨日付出的回报。我要向她们学习,努力做一名小学语文好教师!

仰望高处,原来自己真的很渺小,很微不足道。成长,需要磨练,需要付出。渴望——自己能成为广阔的小语教学天空中那颗闪亮的星……

谨此与各位同仁共勉!廊坊海洋:

课前五分钟风趣的导入,王老师的幽默与睿智,让我自叹不如。佩服!

俗话说的好:要想抓住老公的心,先抓住他的胃。王老师很好的诠释了“要想抓住学生的兴趣,先抓住他们的心。”一个好的开始,孩子们与老师的关系马上拉近了,为更好的课上交流打下了基础。

王老师的课以“单元总结卡”和拓展部分的“综合实践导航卡”是亮点,彰显了老师的功底。知识的综合、方法的总结、情感的升华。

提一点个人建议,大奖赛可能有时间上的限制,再有为了考验教师的能力,提前是不让接触学生的。“单元总结卡”这一环节设计的很好,三分钟的时间紧了些。要是平时上课,我们把它放在课下完成,课上展示、交流,对学生的发现方法的总结,我想火花的碰撞会更激烈。摩配刘冬梅:

说实话,有时候我经常这样想:如果我上学时,遇到这样一个老师,将会是什么样呢?简单一句话:就是真正用心去读懂学生的老师。我想我现在不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也许会考上清华呢?开玩笑!这节课,承载着一个德育教育内容:展示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王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刻意的去说教,而是通过学生的对话,活动等。这样的语文活动,融思想教育与语文教学活动中,思想教育水到渠成,正所谓是“润物细无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王老师关注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让儿童成为儿童,而不是成为“小大人”。在学生说话的过程中,王老师很有耐心,从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儿童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以“我读懂了什么”“我知道了什么”这样的形式来发现知识,将课堂向生活拓展。总之,这节课中,需要我借鉴的东西很多。我儿时多么渴望有一位能懂我的老师。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都希望有一个能点一下我的老师,这个点就是指引,并且是一点就透,所有我特别羡慕现在的孩子们,因为不管是社会还是学校本身,都特别重视教育,研究教育,“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点我就觉得特别好。我经常惋惜自己的上学时代,所以我现在身为一名老师。一定会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紧跟时代步伐提升自己。清如玉壶冰:

王西元老师的单元总结课的层次非常清楚,这5个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层层深入,由浅入深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在这5个环节当中,非常有新意的、并且很有深度和高度的两个环节就是总结卡的运用和实践活动的引导。我觉得总结卡的运用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完一个单元之后,能够懂得我从哪些方面去对这一个单元进行总结,应该如何去总结。试想,如果学生知道了总结什么和怎样总结的话,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时间长了,孩子们就能够形成一种自己总结一个单元的能力,到了五六年级,也许学生就能够独立完成这种总结课,这是他的总结卡的价值。另外,最后一个环节是实践活动的引导,我想,这个环节印证了这样一种说法:一个单元的结束正是新的学习的起点,我觉得他这个设计也是非常好的,以上是对于他的总结课的一些感受。

下面对王老师的个人反思谈一点儿想法,我觉得他反思得非常深刻,非常到位,非常有针对性,是非常令我们每一个人感动的,我在这用了四个“非常”表达我的感受。王老师在反思的时候,我觉得正像他自己所说,上完了课回到宾馆里,他所描述的自己回到宾馆的那种形象,那种心境,我真的是感同身受,我以前也经常上公开课,有时候上完课以后真有他那样的感觉,我想这种感觉可以使他更深刻的去思考自己的课,也可以使他认认真真得地去听别人的课,所以他才能够在反思当中把自己和自己进行比较,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在这种比较分析和思考当中,他会有更多的收获,会有更大的提升,所以我觉得他的反思是非常让我感动的。

另外,他对于才艺展示的理解也给人很深的印象。他说“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到人世间来这一辈子,都应该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这样不仅我们自己生活的很丰富,同时也可以让别人因为有我们感觉到生活很有乐趣,我觉得他这种对才艺展示的理解很深刻、很到位,我刚才也把我的想法打到了公屏上。

再有,我觉得他在反思过程中提到了一个问题:在导入以后,让学生回顾本单元几篇课文的内容。他说,第一个同学在回顾完了以后,可能实际上他已经感觉到这个孩子的回答占的时间比较多了,并且也可能并不是他课前设计时所希望的孩子说的那么多内容,但是他还是给了孩子表扬,其实这真的是在课堂上的一种暗示,小孩呢,他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和接受暗示的这么一种心理,因此后面同学再回答问题的时候,他都会顺着第一个同学的路走下去,这个时候老师如何处理,我想这就是当场应变的能力。其实,我觉得我们在给孩子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要提得再明确一些,你是让孩子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你还是让孩子复述课文?概括能力和复述能力是两方面的能力,有两方面的要求,所以我们平常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要注意对孩子概括能力的训练和复述能力的训练,我想王老师他在课堂上想要的可能是让孩子概括课文,但是这几个孩子呢,应该说基本上是复述了课文。所以我们平常教学要把这两个问题弄清楚,去锻炼孩子不同的能力。这是我的一点建议。

纵观今天晚上这个课例,以及王老师的说课和反思,我认为王老师除了刚才大家所表扬他的很优秀、很多才多艺,并且很谦逊以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的一种勇气,他能够到这个房间里来接受大家不同方面的观点,我觉得这是对他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种锻炼和考验,经历了这样的锻炼,他的收获一定会更大,我想,我们有很多老师会跟王老师一样,我们终有一天会破茧成蝶,振翅高飞!谢谢大家!主持人:

感谢王西元老师为我们带来这样精彩的课例以及其它的个人素质展示,感谢郑主任的精彩点评,今晚的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三、总结课,归纳整理自己的理解与收获

在学完本单元课文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收获再去画单元知识树。这样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这样一个规律。总结课的知识树可以包括主干:单元总结;第一层分四个杈:四篇课文的课题;第二层分三个杈:文章的选材与中心,文章的组材与写作顺序,写作方法与表达方式;第三层是选材衍生事件或人物,组材衍生文章写作顺序及开头结尾的方式,写作方法与表达衍生优美词义和优美句子和表达手法;第四层人物或事件评价等。

如: 第三层选材与中心:《地震中的父与子》写的是了不起的一对父子,特别是执着坚定的父亲,冒着余震的危险,一直在废墟中挖掘救助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们。《慈母情深》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学会看病》记叙的是母亲在儿子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如:第三层的组材与顺序:《地震中的父与子》是课文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方位走去。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阿曼达。最后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介绍背景开头,点名中心结尾。《慈母情深》先讲“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见渴望之极。但一元多的书价,贫困的家境,“我”的愿望难以实现,接着,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最后,讲“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交代情况开头,自然性结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先讲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 再讲作者几年后认识到父亲原先的评价是对的,受到母亲鼓励的他一直在写作,并且得到了父亲有限的肯定;几年后,“我”再看那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最后讲作者成年后取得了成就,他深感自己有慈祥的母亲,又有非常严厉的父亲非常幸运。按时间顺序组材,交代情况开头,点明中心结尾。《学会看病》一文先写母亲发现儿子病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后来改变了主意,让他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接下来的对话,可以看出儿子对父母的极度依赖,更坚定了母亲“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的决心。再讲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在担心、后悔与自责中等待,直到儿子看完病回家。按事情发展顺序组材,介绍情况开头,点明中心结尾。

如:第三层的表达与写作手法:《地震中的父与子》通过人物语言、外貌和心理活动来表现这对父子的坚强和无私的品质。特别是人物对话描写,写的很好。此外心理活动描写也很到位,文章还运用了衬托的写法通过警察、消防队员、路人对父亲的劝说和表现更能衬托出父亲的坚毅。文章用反复的写法,突出了父子之间的默契,回应了文章的主题。《慈母情深》通过对话描写和母亲外貌的描写,突出表现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无比的热爱。文中的排比句非常鲜明地表达了母亲的勤劳。《“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通过对话描写,和对比的写法把母亲和父亲的鲜明形象描写的淋漓尽致,再加上作者成年后的感悟,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学会看病》通过母子的对话描写和作者的心理活动描写,凸显了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画知识树教学还可以应用到很多方面比如:预习、复习、课外阅读、作文写作提纲等,如:课前预习知识树 根据老师制定的课前制定的学案和预习要求,依次分类表现。分别有生字,要认字,近反义词,多音字,理解感悟,作者介绍,主要内容,质疑等等。

还可以从整册书角度来整理,全册教材可分为三大项,即:知识、能力、情感。它们依次往下分又可分为知识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又可包括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口语表达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独立阅读能力,感情朗读默读质疑的能力,查字典词典独立识字的能力。情感又包括感受熏陶,发展个性,热爱科学,陶冶审美情趣。知识下的四个点还可再往下分。识字写字分为两个:认识字,会写字。阅读还可分为:感情朗读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方法,积累语言课外延伸。口语交际还可分为学会倾听,双向交流。习作可分为:写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修改习作。等等。

画知识树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画。在画知识树之前,先告诉他们每一层该写些什么,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填写。孩子们想象力丰富,不止限制他们只画树,而是以树为例讲了层次该怎么去分,然后让他们发挥想象,想画什么样都可以,学生可以画成手掌、星星、水果、机器人、花朵、风车、章鱼等各种形状。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一开始是扶着他们走路,以后随着练习的增多,他们就不用我们扶了,扶着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就是每次画完后要进行评比,展览,张贴,以此来激励他们做得更好,更有兴趣的做下去,便被动为主动,让画知识树变为用知识树。

I: 关于单元总结课,是单元导读教学中的环节之一,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拙见,请同仁们斧正:

一、单元导读教学也可以叫单元整合教学或单元板块教学,是教材编者把同一个情感主旨或同一类题材有机分解到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中去,体现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归整体的认知规律,体现联系和整合的思想和大语文人文理念。

二、单元总结课,是单元学习回归整合的过程,是本单元三维目标的实施与师生互动成效的归总,是一个归纳、总结、巩固与深化的过程。

三、上单元总结课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1、单元总结课与单元导读课,有着质的不同。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性质要从导读课的整体感知转变成完善性感知和整体归总上来,是一个寻找反馈、缩短差异、追求提高的过程。

2、单元总结课要总结什么?A在思想、情感、品德层次上对本单元的总结;B章法层面,包括布局、设段、谋篇、置序等的总结;C文法层面,包括遣词、造句、用字、辨音等的总结;D学法层面,包括自主、探究、合作及搜集、运用等的总结。

3、怎样总结?单元总结课应大体遵循“回顾与交流—联系与归总—延展与深化”的过程。回顾是对本单元重点的必要重现,交流是同化肯定、异化矫正、差异补救。联系要注意课课联系(横向),字词句段篇章的联系(纵向)。归总是对联系环节所得的质性整理,要扎实。延展与深化,要求教师注意不要为了总结而总结,要为知识巩固而总结,为能力成长而总结,通过单元总结课,学生的成长要蕴涵许多潜在的东西,远远高于“可见物”本身。

4、单元总结应与相应的练习和检测相结合。

5、单元总结课教师要注重“引领与激励”,学生要注重“展示与诉说”,教学方法要多样,避免单一和枯燥。

6、上单元总结课是学生自然成长的过程,通过师生有效的积极互动,学生的语言与非语言智力因素在总结中得以提升。

7、单元总结课教师确定的总结内容要准确,切忌偏颇,否则,失去了上单元总结课的意义。

J:三年级下册第七组单元总结课

执教:廊坊市实验小学 梁晨

一、整体回顾,品读课文

师:同学们,本组的四篇课文我们都学完了,都是哪些课文呢?

生:《太阳是我们大家》《一面五星红旗》

《卖木雕的少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师:好今天我们就上一节总结课,有没有你最喜欢的课文啊!

课文中肯定有你读的最精彩的段落,现在打开书再读一读,准备一下

(生出声朗读)师:谁能说说你喜欢哪篇文章,为什么?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们听。

生1:我喜欢《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篇课文

我特别佩服救援队队员,他们技术精湛,尽力帮助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怕辛苦,不怕牺牲的精神

(生读P1156,三段“经过----困难”)

生2:我最喜欢---搜索“超强”

(生读P116,四段)师:我们因中国国际救援队、而骄傲,为这些队员喝彩,带着这种心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吧!(生齐读P117,五段)师:谁喜欢其他文章?

课文讲了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漂流中发生事故,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房老板用国旗换面包要求,用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

我被课文中这位学生的精神感动了,我想读一下感动的段落。

(生读七段)形式多样,竞争。

生2:我也想读一下。

(生读九----十段)师:谁介绍你喜欢的文章?

生1:我喜欢《太阳是我们大家》这首诗歌写得很美,鲜花洒满太阳的金花,小树在太阳下幸福的成长,小朋友在温暖的阳光下快乐嬉戏,全世界都在分享太阳的温暖,我想把这诗歌背给同学们听。

(生背诗歌)生2:我喜欢三、四段,我也想背一下。

(生背三四段)师:还有一篇文章,谁最喜欢呢?

生:我喜欢《卖木雕的少年》课文讲的“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远放弃木雕为了不让我留遗憾,卖木雕的少年送给我了个方便携带的木雕。我从中感动少年的美好心灵,看到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友谊。(生读P113 10---15段)

二、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师:同学们刚才的朗读很精彩,让大家都感受到了本组课文的主题:让世界充满爱,让人间充满信任!体会中外友谊的美好,下面我们来看本组中的字、词、句掌握的如何!(师出示卡片,并让生组词,接龙读的形式)师:下面老师要加大难度来考你们,请四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谁有信心写得又规范又快!(找四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其他同学在下面写师点评)“窄”“摊”“漆”“摔”

谁写的最标准啊,奖励一下

是啊!平时我们在写作业的时候也要把字写的这样规范,那我们就来

展示一下,现在把老师发给你的试卷拿出来,看谁的答案准确,字体又清楚,又漂亮。

(生做题,师指导,并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答案)师:第三题都填写的是

生答:四字成语

师:读一下这些四字词语

课下同学们都积累了许多四字成语,除了这些你还积累了哪些四字词语,(找几个同学发言,多叫几个同学。)

师:加大难度来考你们,能用你喜欢的四字词造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四字词语说几句话。想一想

(生说话)师:同学们运用了四字词语,让我们的语言更整齐了,琅琅上口啊!课文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生答)

为什么留下深刻的印象啊?

是因为运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边默读边思考一下屏幕中的这几段话,来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然后小组交流讨论,(生默读,边读边思考)师:通过神态的、语言的、动作的

是啊,今后我们也可以这样描写人物内心世界了!使我们的文中的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现在就练习一下吧,老师这里有一些主题以组为单位选择你比较感兴趣的主题写几句话,小组讨论交流,组长记录.三、搜集资料,交流感受

师: 这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体裁也多种多样。

有儿童诗歌《太阳是大家的》

有一篇新闻报道《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两篇叙事性文章《一面五星红旗》

《卖木雕的少年》

师:这不同体裁的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情,课下同学也阅读了许多相关内容的书籍和小故事,搜集了许多资料,写出了自己的感受。都想来交流一下,下面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1:交流中国国际救援队

师:你真是时刻在关注着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有看报的好习惯!生2:交流白求恩

师:我们也有同感(感动)

生3:交流邱少云

师:铁一样的意志值得我们学习

生4:交流非洲

师:有机会咱们也可以去美丽神秘的非洲,肯定也能遇到象买木雕少年一样友好善良的人民

师:还有许多同学故事没有说,不用着急,咱们下节课要举办题为“让世界充满爱”的故事大赛,那就请同学们课下搜集更多的资料,为我们的大赛做好充足的准备。

下课

K:一节内容全面的单元总结课

——评小语三年级第七单元总结课

廊坊市第十小学 傅立洁

今天,观摩了师范附小梁晨老师的小语三年级第七单元的一节单元总结课,给了我强烈的震撼。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时,总要有意识地安排一节单元复习课,但往往因为无章可循,随意性很强。老师们都将重点放在理清文章脉络和课文重点内容、重点段落的理解把握上。从单元系统知识掌握的角度上讲,无论内容、形式都很单一。而纵观本节单元总结课却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展示了单元总结课的教学模式

从本节课设计的内容上看,既涉及了朗读的训练,又涉及了字、词、句、段乃至篇章的系统知识和写作的训练。如:教师在课程的开始以谈话的方式回忆了本单元课文题目以后,紧接着问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课?哪些段落你认为读得最精彩?请读给同学们听吧”(小组交流,评选出优秀的同学班上汇报朗读)此环节中,学生的情感在读中得到释放,在读中得到升华。

本课的第二个环节是:①给生字组词,认词语、说句子②指导学生板演生字③完成《趣味语文》中的加偏旁,变生字、组新词,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四字词语等字词巩固积累练习④挑选最喜欢的四字词语说句子⑤谈话交流:课文中那些角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他的动作?语言?还是神态?(段落阅读理解)通过第二环节内容的安排系统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三环节口语交际、写作训练,教师安排了模仿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方法自己说一两句话。比如:六一儿童节到了,同学们高兴得……;明明心爱的小狗死了,他……通过交流达到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本节课最后安排的课外知识拓展环节上让学生先小组后班级交流课下搜集的相关资料大大开扩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本节的内容安排是对本单元内容从“语”和“文”两方面全方位的总结、反馈、检验和提升。

二、由浅入深的梯形课堂结构设计

本节课教师先设计感情朗读,然后是基础知识、口语交际和小练笔,最后时课外知识的拓展延伸。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梯形结构设计体现了鲜明的层次性和教师严谨的教学风格。学生情绪由最初感情朗读的情感释放到最后课外知识拓展延伸的情感升华,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基础知识部分容量大、面广,教师精心设计的字——词——句——段等内容的训练,为后面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本节课中的不足

1、本节课内容安排过多,无突出的侧重点的训练。

2、教学中安排的找出文中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语句内容中,其中学会区分动作、语言描写是本阶段的训练要求,但神态描写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要求。

3、外知识的拓展延伸环节上,由于老师的评价引领不到位,导致学生的情感没能围绕本单元主题得到升华。

四、于单元总结课的思考

通过两节单元总结课和导读课的观摩,我认为,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看单元总结课是导读课的呼应与延续,但又不同于单元导读课,导读课是对单元学习内容的引领和初探,而总结课则应既是对本单元内容、基础知识的总结和学生掌握情况的验收,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情感体验的升华。它充分体现着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力、情感、品质等方面生成性特点,最后还要回归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上来。

“整体感悟”,即学完本单元后,进行整体回顾交流:我学到了哪些知识(识字,写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课文内容的理解,美、情、理方面的教育与感染,等等)?我掌握了哪些学习本领(识字写字的本领,背诵、积累的本领,听、说、做的本领,等等)?在此基础上相机向课外拓展:一面组织汇报课外阅读感受,交流积累收获;一面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第三部分:整体感悟(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回顾单元学习内容,巩固识字、写字、背诵、词句、积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简述学习本单元之后的收获,交流课外语文实践活动(观察、搜集、积累)的方法、途径,积极参加“展示活动”。

3.情感目标:培养自我表现的欲望、胆量,持续学习兴趣;升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学习过程:

1.整体回顾交流

(1)引导学生分读全组课文:你最喜欢哪篇课文?为什么?把你读得最精彩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本领?

[回顾全组课文,再次训练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给学生提供展示朗读等诸多才能的机会,并复习全单元学习内容及主要知识点,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2.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专题,分组进行课外阅读的文章或书目或搜集资料的途径等交流,并汇报阅读感受,交流积累收获。

[通过交流合作,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掌握课外语文学习的途径、方法。]

3.组织参观班级“热爱大自然”专题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栏(包括学生的课外识字、阅读书目、搜集的图片资料、知识画报、书画作品、写话等诸多方面的成果。)

上一篇: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总结下一篇:钉钉子精神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