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建设作用

2024-09-23

隐性课程建设作用(精选9篇)

1.隐性课程建设作用 篇一

温州十四中 翁晓菁

内容提要: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中学德育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理论的角度上说,德育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完整的学校德育应该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思想道德教育,以促使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逐步养成。但是,由学科教学而开展的德育活动是基本处于静止状态的。因此,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必须研究和开辟新的途径,就是要让学生在环境优美、充满文化气息的班级里学习和生活,就是要通过构建文明向上的班风、营造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及开展各种有益的集体教育活动,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培育健康的人格修养。

关键词: 隐性课程;班级建设

众所周知,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因其教育影响方式等的不同,一般是通过两种渠道进行的.一是显性课程的渠道.二是隐性课程的渠道. 隐性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a、非干预性:主要表现在其教育力量不在现成的教科书和必须完成的学科课程要求中,它没有特定的组织形式,它是需要教师组织专门的活动,通过具体的情境给学生以影响。这是一种相当宽松、自由的课程,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b、渗透性:隐性课程虽然没有规定的教育内容,但它存在于班级工作的方方面面中,这就是隐性课程的渗透性。

C、感染性:人是有情感的,而情感是可以感染的,当一个人置身于一定的情境时,就会被此时此地的情与景所感染而逐渐融入其中。

d、迟效性与长效性,学生自入学的那一天起就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来自隐性课程的各方面的影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隐性课程不具有显性的即时效应,它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不是过一个晚上就能显现的,而是经常给学生以感染、熏陶、诱导、启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播下种子,期待日后萌发、开花、结果,这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这就是隐性课程的迟效性。然而在隐性课程的作用下,一旦形成了某种品质,那就不易改变,其影响是长期的甚至可远及人生,这就是隐性课的长效性。

一位先哲曾经说过:管理也是一种教育,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应当把班级管理提高到课程建设的高度来认识,使班级充满活力,处处都成为具有教育价值的场所,班级管理也应成为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隐性课程就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班级隐性课程又称班级教育环境,它包括该班集体所享有的物质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以 及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等。这种环境对学生认识、判断和评价是非、善恶、荣辱, 对他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以及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如何加强班级的隐性课程建设呢?

一、注重班级隐性课程建设,班主任应树立身教重于言教的育人观。

班主任的形象、学识水平、人格及治学态度是班级人文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隐性课程结构中的重要因素。作为经常接触学生的班主任老师,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其性格、学识,无一不是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和巨大的教育力量。它也是一门“课程”,班主任的表率作用是隐性课程中的一种重要育人因素。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学生的表率。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可以使班主任成为学生敬慕的对象和效仿的榜样。班主任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极大,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高尚的人格,影响着无数青年走上了生活的道路。所以许多人在回忆自己学生生活时,印象最亲切、最深刻的并不是文化知识的获得,而是班主任的人格对他们的影响,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影响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影响到学生的动作、字体、语言。班主任只有拥有优良的个性品质和作风,在学生当中起到表率、示范效应,才能使班主任在学生德育工作中起到潜在的感化作用,发挥正效作用。

二、注重班级隐性课程建设,应倡导班级文化建设。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成长。班级心育首先注重优质的文化环境和情感氛围,努力构建班级文化,方能有助于提高班级生活质量和学生心理素质。特色鲜明、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班级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布置教室、净化心灵等工作。教室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因此教室的布置就成了班级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布置教室时,既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在颜色上的搭配,又要注意学习园地、黑板报所反映的内容。室内颜色搭配得当,会使教室呈现出一种自然、平静、整洁的气氛,显现 一种和谐的美。如学习园地,要能体现一个班集体的学习目标,黑板报要体现班级同学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人走进教室时,顿觉舒畅,好像到了一个最佳的学习地方。

有形与无形的教育力量的融合构建了班级文化环境,班级文化对于整合学生的过去,创造学生的现在和将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人的心态极易被周围环境所感染。因此,创设一种氛围、一种情境对学生心理具有潜移默化的穿透力,这里除了包括班级任课老师群体的心理氛围,家长素养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外,还特别要重视班级文化环境建设,如物质环境、制度环境、组织环境、行为环境、人际环境以及班风、学风的建设,精心设计,巧于安排,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在和谐的、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中耳濡目染陶冶心理素质。班级文化对学生心灵净化和人格塑造有很强的渗透、润化作用。因此,班主任应重视激发全班学生的参与热情,启发他们发挥各自的创造潜能,自主设计和布置班级文化环境,自主开展班级教育活动,引导更多的学生在经常性的活动体验中,接受完美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塑造和教育。

三、注重班级隐性课程建设,要加强班级人际关系建设

1.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必须关心和热爱学生。班主任是否关心和热爱学生,主要受其理想、信念、教育观点、职业道德和事业心支配,富于理性特征。而学生对教师是否尊敬和信赖往往是靠学生的主观判断和情绪体验来决定的,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这样,师生之间就要多接触。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和熟悉每一个学生,体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心和爱护他,在不断地接触过程中,学生时刻会感受着你的温暖,心理距离逐渐缩短,这样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思想的片面性也会随之消除,师生的感情更加融洽,班级稳固向前发展。由此可见,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并不都那么简单。班主任若要产生积极的影响力并起主导作用,不仅要始终如一地关怀和爱护学生,而且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艺术,要有庄重的仪表和高雅的举止等,并做到无私和没有偏见,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

2.同学之间的关系

同学关系主要指同学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心理距离近的同学,心情舒畅,无所不谈。如果一个同学与班内多数同学有矛盾,可以想见,他的心情不可能愉快,整天都会处于抑郁、孤独和忧伤之中。同学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缺乏心理沟通,是非标准不一,难以形成心灵的默契。作为班主任应怎样做呢?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要公道正派,起表率作用,带领班级干部、同学们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核心力量,自然形成一个宽松、和谐、友爱、信任、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四、注重班级隐性课程建设,要加强班风的建设。

1. 树立良好的班风,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

舆论是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能否形成正确的舆论、 树立良好的班风是衡量这个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十多个年龄和文化上相近的学生编成一个班级,最初只是一个群体,而不是集体。班集体是指那些具有明确共同的努力目标、健全的班级机制、严明的纪律和正确的舆论导向的班级。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集体是教育的工具”。每个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当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客体,而且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在集体中,通过共同的学习、劳动和交往,彼此影响意识和行为。集体正确的公众舆论,不但可以对个体施加强有力的积极影响,而且有助于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巩固。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应。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主题班会。学生相互间的演说、观点、见解、主张,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渗入到学生的精神领域,或引起共鸣,产生认同;或引起碰撞,发生排斥……这种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分析、思考,是成人式的说教所无法替代的。

2、开展多种多样的班级主题活动。

班主任在建设班集体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手段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并通过各种主题活动来实现教育目的,其中包括精心组织参加学校的传统活动,发挥传统活动对学生情感发展教育的特殊功能,使传统活动充满创造、赏心悦目、激动人心。如开学典礼、教师节、艺术节、田径动动会、军训、歌咏比赛、献爱心、学雷锋活动、春游、社会服务等,使传统活动成为学生向往和积极参与的欢乐节目。还可以积极开展班级主题活动,创设良好的群体心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主题班会“欣赏我自己”,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发现、肯定、欣赏自己的方法,还学会了接纳和欣赏同学的方法,并使学生体验到被同学欣赏的快乐。如主题班会“心灵的沟通”针对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采用孩子与家长相互书信交流的形式,促进双方的了解沟通,促使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理解父母之心,以情感的力量激励学生努力拼搏。又如主题班会从“黑洞中走出--考试复习效率大家谈”既开拓了学生复习策略的思路,更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以积极而又冷静的状态进入高效复习。

3.健全班级的规章制度。

在班内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如学习制度、卫生制度、值日班长制度、考勤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实施会使班级在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等方面都能有章可循,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习惯。并通过采取民主管理方式,使人人有岗位、人人能对班级管理发表意见,每个人在班集体中的作用得到发挥和肯定,有问题能在真正民主的气氛中,通过集体讨论协商决定和解决。班主任要积极指导班级、小组进行自我管理,满足学生自主、创造、自我肯定的需要,自然地形成班集体的优良传统(活动传统和精神传统),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这样,一个良好的班风就形成了。

五.注重班级隐性课程建设,要重视对家长的心理疏导。

家庭教育有着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不可取代的特殊作用,学校教育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家长发生联系,因此家长心理的研究及疏导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家长心理失衡,主要表现为家庭督导片面,家长承受力差,情绪失调,这会对学生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通过班级家长会、家访等途径,既重视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指导,更应重视对家长自身心理的疏导,帮助指导学生家庭改善情感生活质量。让家长了解、关心、重视对子女的情感和情感教育,懂得家庭情感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的意义,掌握对子女进行情感教育的正确方法。达到班级心理教育与家庭心理教育的协调统一。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仍处在养成教育阶段,只要我们注意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给学生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规范学生的言谈举止,注重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就一定能够搞好班级隐性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1月版

2. 《再议隐性课程》,《教育研究》1991年第7期

2.隐性课程建设作用 篇二

关键词:隐性课程,康复治疗技术,学生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康复医学事业发展需要,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团队精神、终身学习理念、正确的专业认同、扎实的中西医基础和临床医学知识, 系统掌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 具备从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及相关职业群的工作能力, 毕业后能在综合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疗养院、残联康复中心、社区等机构从事康复医疗服务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能系统地运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操作技能为康复对象的身体、心理、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康复治疗, 能开展健康教育和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并与患者、同事进行良好的沟通、人际交往和团结协作。因此, 学生必须具备为康复对象的身体、心理、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康复治疗的能力, 具有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技能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沟通、人际交往和团结协作精神, 具有良好的适应临床一线工作环境的能力。要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能很好地胜任康复治疗工作,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更多地利用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 通过隐蔽在学校各种环境和氛围中难以预期的、对学生起潜移默化影响作用的教育内容。

一、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隐性课程建设内涵

针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特点, 隐性课程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建设。

1. 物质层面建设

物质层面建设包括校园环境、教室环境和实训室环境。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隐含于学校的物质空间。校园环境包含学校建筑、绿化、校园文化布置、校园美化等方面;教室内的环境主要由班主任及班级学生共同设计完成, 应尽量体现专业特色, 包括教室内的文化布局、座位的安排、教室绿化等;实训室的环境要注重与工作环境的无缝对接, 布局时应模拟实习就业场景,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校的这些物质空间是专业教书育人的场所, 它潜藏着较大的价值, 对学生会产生潜在的影响。学校的物质空间涵盖面广, 应进行系统规划, 注意实用性、美化以及与专业的结合。在这些物质环境中融入独特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文化个性和精神内涵, 体现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职业道德观念等内容。

2. 文化层面建设

文化层面建设包含学校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学校的规章制度;班级的班风、班规;实训室的规章制度、实训文化布置等。完善的规章制度、良好的教学秩序、民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生活氛围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 净化他们的心灵, 并演化成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高尚丰富的人格内涵。优良的校风、学风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养成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评价要考虑隐性课程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要隐含人生价值观、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准则等内容, 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3. 心理层面建设

心理层面建设包含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隐性评价、教师的人格、教育理念、责任意识、无声的语言信息、师生的情感交流、自然和谐平等尊重的班级氛围等方面。这些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起到很好的潜移默化影响的作用。

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隐性课程建设意义

1.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

隐性课程在挖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拓宽学生的职业视野等方面具有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隐性课程建设促进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未来工作时所需要的职业素养, 以及良好的工作责任心;有助于教师在专业实践活动中能因势利导, 积极引导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不断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 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

通过隐性课程建设, 帮助专业教师更新观念, 且在开发隐性课程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

3. 彰显专业特色

通过隐性课程建设, 传承学校优秀文化和优秀教育特色, 形成特有的专业特色。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服务的对象是需要康复治疗的特殊人群, 需要康复治疗技术人才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责任心, 需要康复治疗技术人才有较强的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 需要他们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还要有内化为自觉行为的规章制度等。

3.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 篇三

为了更好地完成小教师资的培养任务,为小学教育输送更多合格、优秀的人才,高师教育不仅要发挥显性课程的优势与作用,更应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功能。

一、充分发挥物质资源优势,增强感染力

学校建筑物、文化设施、自然环境、班级、教室等是隐性课程的外在表现。和谐、优美、积极的学校环境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可以塑造人的美好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激发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约束与控制不良风气与行为,增强学校的向心力与凝聚力。高师教育更应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现有物质资源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开辟艺术画廊、科技橱窗,名人名言、校规校训、荣誉榜、广播站等,使学生在优美、积极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积极向上因素的感染和鼓舞,以利于更好地投身于光荣的教育事业。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优化交往模式

平等、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人们的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建立上,包括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育人活动的顺利进行。高师教育不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任务,而且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小学教师的重要使命,人的培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将来小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和我国教育发展的速度。因此,高师教育要从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做起。学校的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学生在接受文化、技能学习与训练的同时,增强民主、互助、合作意识,并使其成为自身发展的一部分。这样,民主、平等、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就会在一种良性循环中得以体现和发展,直接推动以后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又是使师生间、生生间更大接触、展示自己、了解对方、互相取长补短、建立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人际关系的最有效途径。

三、突出学校精神,发挥集体作用

学校精神是经过学校全体成员的长期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发展而成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宝贵精神财富,包括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及办学特色等,是影响学生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并通过规章制度、行为守则、校训、校风等外显形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个性特征起着非预期的、隐蔽的、不规范的影响作用。教师应充分发挥学校精神的集体作用(包括舆论、学风等),充分支持与鼓励一切道德的、美好的言行,给不道德的言行一定的压力,使其自动转化,以实现自我调控。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样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强大的力量,这种舆论的力量,是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教育因素。”一个良好的校集体,是一个巨大的熔炉,可熔化后进生的缺点和毛病,净化灵魂,唤起进取心,使积极向上的学生更加拥有勇气和动力,快速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精神的集体作用,促进全体学生的和谐发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突出人的非理性作用

人的非理性因素包括人格、情感、期望效应等。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说明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情感因素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心理体验。教师的情感因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如教师对丑恶现象的不满、愤慨乃至深恶痛绝,对美好事物的赞许、热爱与执着追求等无一不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教育中的期望是指教师对学校中的人和事的前途有所希望和期待,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心理相融,对不同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期望值,然后通过各种活动作用于学生,使学生自觉行动,逐步接近期望目标,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教师的期望值越高,学生的目标就越大。所以,教师合理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在其发展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4.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研究论文 篇四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

隐性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又称潜在课程(PatentCurriculum)、潜课程、隐课程等,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类型。关于隐性课程概念的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表述不尽相同。我们依据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授范兰丝(Vallance.E.)在1991年出版的《国家课程百科全书》中对隐性课程所作的界定,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将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为:是高职院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那些没有列入正规课程计划和学校政策中,但又在教育实践情境中以非预期的、隐蔽的形式有意无意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信念、意志、知识、情感、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一种课程形态。它包括渗透于高职院校显性课程中或以其他形式存在的偶然的、无意的影响,如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校园文化环境及教师的教育行为和人格、学习气氛和其他非正式团体的影响等等。

高职隐性课程的特征和建设意义

高职教育完整课程体系应当既包括显性课程(正式课程),也包含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的形式,明确、直接、外显陈述的课程,是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一定的强制性的教育方式;而隐性课程则是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的,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预期的心理反应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隐性课程以其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等方面独有的特征,弥补了显性课程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上的缺陷。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补充,只有二者彼此协同、目标趋向一致时,才能使整个教育课程体系达到最佳的功能和效果。

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育内容上,具有整体性隐性课程蕴含了学校的精神底蕴、物质条件、制度体系和人际关系,从范围上看,涉及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显示了校园里的各种教育要素,而且使学校各种教育要素构成了有机的教育生态环境,具有浓厚的宏观制约色彩,是促进学生在校园里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教育方式上,具有多样性隐性课程具有时空的多样性或多元性,它不以确定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教育,而是以多元的时间和空间为自身存在的价值形式。它既可以是一种氛围,如教学氛围、讨论氛围、学术氛围、课堂氛围、生活氛围等,也可以是一种风气,如学校的校风、院风、系风、班风、教风以及学风等,还可以是一种环境,如校园人文环境、学习环境、生态环境等,甚至还可以包括学校多年积淀形成的治学态度和方法等。这种多元的时空造成了更为宽广的教育机会和更为灵活的教育方式,使学校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教育资源有了表达体现的机会,可使学生在多元化、立体化、体系化的资源环境中获得显性课程以外的多种求学需要的可能。

在教育目的上,具有隐蔽性这是隐性课程实现教育目的的特有属性。隐性课程不是直面教育,不是教与学两种主体直接接触的教育。它是以氛围、情境、关系、规则为媒介,以跳跃、渐近、过度为节奏,通过折射、反映、反照,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心智等在潜移默化中被熏陶成熟,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获得潜移默化之效,利用信息社会中的周围环境综合发展学生的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达到培养具有完整个性人的目的。涂又光教授总结的“泡菜理论”,形象而又生动地说明了隐性课程的这一特点。

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不确定性隐性课程对学生影响的程度、效果与学生的主体选择密切相关。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不同的主体会解读出不同的意义,而这些意义往往是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学校管理人员没有预料到的,或者有时是无法控制的。教育者不可能完全知晓并控制教学活动的具体状况和每一细节,在教学实践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试图从积极方面进行某种尝试,但得到的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的,这就是隐性课程非预测性特点的表现。

在教育效应上,具有持久性学生在学习显性课程时,学过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可能很快就忘了,但隐性课程主要靠日积月累、滴水穿石的力量,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其行为的态度方式是不会一下子就消失的。一方面,隐性课程在学校的统一规范和学生的兴趣之间创造了充分利用的空间,另一方面,又以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提供给养,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深深扎根于学校的校风之中,形成既深刻,又久远的教育效应,有的甚至在一生中都难以消除。

5.隐性德育课程的建立初探 篇五

隐性德育课程的建立初探

莫晓冬

摘要: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结合隐性德育课程的内涵,探讨中职学校实施隐性德育课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德育。

关键词:隐性德育德育课程中职学校

中职学校进行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就是两种不同的途径,它们拥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机制。其中,前者主要用比较理性的色彩,用灌输知识、说理教育等方式对学生良好德育的形成其作用,而后者主要是利用情境陶冶、舆论监督、人际交往、情绪感染等隐性因素进行德育。一般认为,隐性德育课程是显性德育课程的延伸,它主要采用潜移默化的形式,因而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许多中职学校用它作为学生德育的良好载体,并且关于如何更好地进行隐性德育课程也越来越成为中职学校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隐性德育课程概述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学校德育是整个德育系统基础性环节,寻找恰当的课程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发挥德育导向和支持作用非常重要。隐性德育课程就是从德育的本质出发,用间接、隐性的方式,以气氛、环境等潜在意义的影响因素,使教育个体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它是德育教育研究的新思路,在中职学校德育学科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一直以来,显性德育教程在教育发展历程中占据最主要的地位,而隐性德育课程往往不受重视。

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才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由于隐性德育课程有着的广泛的渗透性、潜在的影响力、时间的持久性等优点,以及它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陶冶功能等作用,目前,这一课程形式正广泛应用于课内外、校内外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由于隐性课程偏重于影响学生情意方面的学习,它更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整体性要求,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重大。

二、中职学校实施隐性德育课程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隐性德育课程的实施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中职学校在开发时,要遵循这几个原则:

一是自由、开放原则。一方面,在隐性德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开发和实施隐形德育课程,要促进学校教育和管理达到相对自由和开放的目的。二是针对性、有效性原则。中职学校的每个班级、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生活经验,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以普遍性为基础,还要加强针对性,尽力去感染学生的心灵、行为。三是灵活化、创新性原则,即课程实施的途经要灵活化,如通过校园的各种物理环境、校风、班风、宿舍风等文化层面长期性地建设德育。另外,在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中,创新是关键。即中职学校要关注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德育资源,开发新的德育途径和方法。四是潜移默化原则。隐性德育课程侧重于“悄悄地”进行,这是与显性课程最大的区别,隐性教程关键之处就是“把有关的情景营造出来”,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二)调动学校各方面参与到课程中

德育领导是主体力量,这就要求他们将隐性德育课程纳入到学校管理体系之中,并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对隐性课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协调,发挥其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地优化课程;德育教师使学校德育的主要实施者,除了传授德育方面的知识,隐性德育课程还需要教师将自身和他人的经验经历、灵感顿悟等作为课程资源,以更好达到对学生思想品德起到熏陶作用,教师也要培养自身崇高的.人格,发挥道德示范和人格感召作用。作为学生,为了更好地参与到隐性德育课程中,学生要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德育教育最本质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他们也是隐性德育课程可开发的课程资源,决定德育学习质量。

(三)将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有效结合

从逻辑学上说,德育实践的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在内涵、特点上是互斥的,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并存,并且隐性德育课程也不能完全取代显性德育课程的位置。为了改变隐性课程移默化实施过程中“慢”的特点、大大提高德育效果,中职学校还要恰如其分地把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相结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

显性课程强调规定的知识、能力任务的完成,强调“灌输”,是文化传播的主体,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一方面,教师要善用教材,用明确的、直接的、外显的方式把教材上的德育知识创新性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辅之隐性德育课程,教科书是“从一定社会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一定意义上也是隐性课程内容,教师要科学化用材料,并且以自身或他人经验、生活环节、游戏活动、知识竞赛等隐性方式中渗透一些德育理念,最终把理性传授与性情陶冶结合起来,共同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结语

6.浅谈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 篇六

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的规定,中学生物学开设的课程包括中学生物学课程(初中植物学、动物学、高中生物学)和中学生理卫生课程等,它们统称为《生物》,这些课程就是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可以通过考试、考查得出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反馈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但是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学生仅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等“三基教学”尚不能实现中学生物教学目标,还必须促进中学生德、体、美、劳的综合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和知、情、意、性、行的和谐发展,这些隐性课程至关重要,不可缺少。它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支持、补充显性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学生进行熏陶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共同实现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

7.隐性课程建设作用 篇七

关键词:数学隐性难点,影响,教学设计

每节课都有每节课的难点和重点,这些难点和重点大纲都有明确要求,我把它叫显性难点。除此之外,过去学生学习过的知识点、概念、方法、计算等,都是新知识生成的基础,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生没有完全掌握。这种情况虽然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但已成为了影响知识生成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而这个因素又常常被教师所忽略,我把它叫隐性难点。隐性难点对知识生成的影响常常表现在自主学习艰难、讨论常常毫无结果等方面,更谈不上探究学习和知识生成,最终导致课堂上完不成教学任务。这种现象在学困班教学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如何突破数学隐性难点对知识生成的影响,我总结了课堂上所反映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对概念隐性难点的突破。

概念隐性难点主要反映在学生对概念掌握不牢、不清及应用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从下面几点入手。

1. 强调概念的建立过程,强化对概念的理解。

一些学生对概念不理解,死记硬背,即使记住了也不会应用。如求23,学生不会做,就是因为没有理解乘方这个概念,没有理解23表示2×2×2,而错误地表示为23=2×3。这种概念不清必然导致学习无法继续。

2. 强调概念的前提条件。

许多概念的成立都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如果离开这个前题条件概念就不成立。而学生在应用这一概念时,这个前题条件往往会被忽视。

3. 掌握概念的本质与表达形式的不同。

有些概念的表达,无论是用语言或字母,特别是用字母,往往只是形式上的表达。如果不能理解概念的本质,当形式变化后学生就会不知所措。如勾股定理的表述,课本上表达为若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则a2+b2=c2,当换成用a2+c2=b2表示时,部分学生还认为c是斜边;又如a▲b=ab-a-b,问(a+b)▲b的结果为多少时,许多学生感到不知所措。这些都说明学生没有掌握概念的实质,更谈不上如何应用了。

4. 加强练习,强化对概念理解。

学生接触到一个概念后,首先要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实质,不要急于用概念去解决问题。教师应通过设计系列练习,从不同方面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掌握好概念是以后学习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概念的建立过程,才能达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的目的。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学生不理解的概念要及时让他们搞清楚,不要为以后学习留下隐性难点。

二、突破阅读这个隐性难点对知识生成的影响。

新教材的特点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由教师讲授转为学生自主探究。我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阅读完给出的材料后,不能抓住重点对象,不能关注重点内容和提取关键信息,不能把握细节与主体,不能洞察核心思想。学生阅读完材料后达不到预期的阅读效果,影响了学生知识的生成。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需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能唤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开拓和引导学生的思路”。我让学生带着下面几个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

(1)材料中告诉你哪些概念?

这个问题学生通常在材料中都能直接找到,可提高学习兴趣。

(2)从材料中你能知道哪些性质或法则?

这个问题学生也能在材料中直接找到,可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3)从材料中你能知道它想解决什么问题?它是如何解决的?

对于这个问题,要求学生看完整个材料后去归纳。通常用材料里的关键字眼去总结,多数材料的题目往往就是整个材料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如何解决问题,采用哪些数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揭开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 把握好通篇阅读和重点阅读,粗读和详读所要解决的不同问题。

通篇阅读所需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对材料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性质、法则,以及材料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个大概的了解,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重点阅读则更关注细节,关注概念、性质、法则成立的条件,采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往往要求学生掌握,不但要祥读,而且要反复读。

3. 关注学生在阅读时提出的问题。

由于学生学习上的个体差异,对于同一知识,每个学生从不同方面有不同理解。通过阅读,教师让学生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在教学上做到有的放矢。我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通常作如下处理。

(1)少部分学生不懂而大多数学生懂的问题,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通过交流做到取长补短,使这部分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2)大多数学生不懂,少部分学生懂的问题,可采用组与组之间交流的形式,学生互动,以少教多。也可以请个别学生到黑板上讲解、展示分析过程,必要时老师作适当点拨。

(3)对于个别学生提出的老师预设以外的问题,则可师生互动,做到动中生成,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上述办法,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为新知识生成打下基础。

三、形成知识模块,突破知识点分散、不便掌握的隐性难点。

心理学认为: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不仅与贮存知识的数量有关,而且与贮存知识的概括程度、索引方式、相互关联度等可有效利用的属性有关,即与知识掌握的质量有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形成知识模块,为新知识生成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模块的形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同一知识点知识归纳为一个模块。

由于学生学习知识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因此对同一知识点的学习在不同时间也有不同要求。如角平分线的学习首先安排在在七年级(上),内容是按给定的画法画出一条射线使之为给定角的角平分线,并通过折叠让学生感受角平分线定义。在七年级(下)给出角平分线性质及应用。到八年级(上)又给出角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到此角平分线这个知识点才全部给出。每当学生学习下一个知识点时,都要把上面有关知识点复习巩固,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只要提到角平分线,学生就联系到下面几点:

(1)角平分线定义及表达方式

(2)角平分线性质

(3)角平分线中常用的辅助线

(4)逆定理

(5)用尺规如何作角平分线

这样就形成了角平线这个知识点模块,既便于掌握,又能达到灵活应用。

2. 把相互关联的知识点构成一个知识模块。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把关联性较强的知识点形成一个模块,既便于理解,又便于区别和记忆。如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学习中,矩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定义的,因此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但同时由于它的顶角是直角,它又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和判定。

菱形也是在平行四边形基础上定义的,它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所有的性质外,由于它有一组邻边相等,因此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和判定。

正方形是在矩形和菱形的基础上定义的,因此它具有这两个图形的所有性质。判定更特殊,只要判定是这两个图形,就一定是正方形。这样既便于学生了解各图形之间性质、判定的区别,又便于记忆。

四、通过作业批改寻找隐性难点,再通过作业反思消除隐性难点。

1. 通过作业批改,发现学生在掌握知识中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可分为下面几点:

(1)原有知识没有掌握,导致题目做错。

(2)新知识没有掌握,导致题目做错。

(3)没有掌握解决问题方法,导致题目做错。

(4)粗心笔误导致题目做错。

2. 对于学生做错的作业题,通过作业反思及时订正。

作业反思设计分下面几个部分:

(1)本题用到的知识点主要有哪些?

(2)所用到的概念、性质、法则、判定等分别是如何叙述的?

(3)你做错题的原因是什么?

(4)正确的题解是什么?

(5)现在还不懂的知识点有哪些?

作业反思是学生对解题过程的回顾,主要是回顾在解题过程中获得哪些经验和教训,自己的解题思路如何受阻又是如何突破的。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发现隐性难点,学生通过作业反思及时消除隐性难点,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五、帮助学生巧记法则公式,突破记不住的隐性难点。

数学学习离不开记忆,不同的记忆方法导致不同的结果,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不易被遗忘。如在七年级(下)“幂的运算”一章教学中,学生对于同底数幂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记不住名称,经常出错。如果按运算顺序则很容易记住名称。运算顺序为:在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计算括号内的。

如:(1)am·an=am+n(m、n是正整数)

这个法则为什么叫同底数幂相乘?因为根据运算法则先计算am和an,这两个结果都叫幂,然后再把两个幂相乘,因为这两个幂的底数相同,因此叫同底数幂相乘,反之am·bn就不能叫同底数幂相乘。

(2)(am)n=am×n(m、n是正整数)

这个法则为什么叫幂的乘方?因为根据运算法则先计算底数为am的结果叫幂,(am)n表示n个am相乘,顺此把(am)n叫幂的乘方。接下来再让学生解释下面各法则、公式名称的由来。

(3)(ab)n=anbn(n是正整数)

(4)am÷an=am-n(a≠0,m、n是正整数,且m>n)

通过运算法则顺序巧记法则、公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预设隐性难点,做到难点分散。

由于各班的学生情况不同,对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预设隐性难点有哪些。根据预设的隐性难点,老师可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温习隐性难点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做到课前消除隐性难点,使学生学习过程中难点分散,以达到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影响知识生成的隐性难点是多方面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把这个因素设计到教学中去,给学生消除隐性难点预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不至于打破课堂上的预设安排,从而圆满完成当堂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涂荣豹.数学学习与数学过程中学数学教与学,2007.3.

[2]沈晓平.数学课堂中问题的设置.中学数学教与学,2007.10.

8.论隐性采访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 篇八

关键词:平衡点;双刃剑;新闻事实;舆论监督

一、隐性采访,是一种特殊的新闻采访。

新闻报道追求的是公开化和公众知情,而这种特殊的采访却是秘密进行的。如不加以法律和道德规范,进行隐性采访的记者就可能滥用记者特权去挖掘被采访者的隐私,被采访者所拥有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就很可能遭到侵犯。防止记者乱用特权和保障公众知情权之间的关系需要衡量,觅寻得到一个平衡点。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或以其他假身份,采用各种获取信息的手段进行的采访。隐性采访在中外新闻史上的历史不算新鲜,但在以往影响力并没有太过广泛。而在现今社会,广播电视新闻的迅速发展,隐性采访的魅力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隐性采访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研究越来越深入,为正规新闻渠道采访提供了充分的辅助,在新闻采访上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影响力越来越广泛。但“隐性采访”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法律与道德的种种矛盾冲突,但在受到记者“赏识”、受众“青睐”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争议。隐性采访合法不合法、合乎不合乎社会公德,注定成为新闻界争议的焦点。

近些年来,随着新闻采访和舆论监督活动的开展,国内新闻界在从事新闻采访的活动中采用隐性采访(暗访)的方式有日益增多的趋势。特别是,由于“偷拍偷录”获取信息和证据的手段十分有力,许多电视记者乐此不疲;随着愉拍”工具的完善,暗访手法的成熟,电视节目中“偷拍”的场景和画面越来越多。同时,隐性采访和与电视隐性采访密切相关的‘愉拍”问题也引起了有关人士的忧虑。于是,“暗访”、“偷拍”行为一时成为大众传媒业界、新闻传播学界和法律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二、隐性采访是进行批评报道的有效手段之一,以获取公开采访了解不到的新闻事实。

记者不公开自己的身份,在被采访对象未察觉或不明真相的情况下,采用偷拍、偷录的方式而进行采访活动。运用于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或以暴力抵制正当采访的特殊情况,突破了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内容比较接近客观事实。实践证明,这种采访手段对于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是必要和有效的。

然而,隐性采访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隐性采访时记者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护。隐性采访常常需要记者乔装打扮,深入了解一些不为行外人了解的事实,而这些事实常常是行业内不乐意公开的。一旦记者在采访过程败露身份,得到的将是谩骂、殴打,甚至是生命威胁,采访得来的材料也将毁于一旦。另一方面,隐性采访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各国法律都没有明确赋予记者隐性采访的权利,但也没有完全禁止。《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规定:“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誉和正当要求”。而在隐性采访的条件下,根本无法谈得上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正当要求。而当事件被披露后,被采访者如要控告媒体侵权,采访记录和有关录音录像资料不能作为民事诉讼的证据,媒体会因为证据不足而败诉。

三、隐性采访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是无可代替的,但是隐性采访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我国的新闻媒介作为人民的代言人,追求的是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对于国家事务的知情权和发言权,我国新闻媒介的采访报道行为的主要属性是自由权利,因此,对其行使舆论监督职能的手段,特别是隐性采访中的偷拍偷录行为应当视为一般权利而法无明确禁止就可使用,尤其是在当前法无明确授权但是舆论监督常常遭遇非正常阻遏,确实需要一定隐性采访手段的情况下,应有条件地允许新闻单位适度使用这种手段,以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和新闻批评权的实现。但在以往的法律法规中,更多地是强调对对方当事人的保护,强调对被采访者的民事权利的保护,而忽视了新闻采访实践中采访者的实际操作难度,更忽视了对社会公众知情权和舆论监督的保护,而此次新规定的出台显然是根据我国民主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和民主制度的完善,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国外证据制度中的有关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所作出的“与时俱进”之举。

记者在隐性采访中的角色隐性采访不同于一般采访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在记者隐去了真实的身份和被采访者事先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是以欺骗的手段获取新闻素材,这显然违背了新闻业的真实性原则。当然记者在隐性采访中的角色扮演行为是不得已为之,但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慎重行使。所以,记者在隐性采访中要有良好的动机。如果以寻找“卖点”和“噱头”的目的进行采访,那记者的角色扮演行为势必会造成采访权的滥用,这样获取新闻素材也只能产生负面的传播效应,无法满足受众正常的信息需求。因此,记者必须明确其角色行为是为了收集,通过其他途径无法得到的真实资料,是为了更好的履行媒体舆论监督的职能。

隐性采访至今都还是一个新闻界争议的焦点,新闻界还没有给出隐性采访是应该还是不应该的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隐性采访和任何事一样,有一定的规定,只要超过了一定的界限,事情就会变成不如想像中预期的好。如果能够牢记新闻工作的精神,和相关的道德、法规要求,慎重把握其角色行为,那隐性采访就将会成为社会舆论监督的一把利器。

参考文献:

[1]庄临强:《隐性采访的力量与控制》,《现代传播》1998年第

4期

9.谈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 篇九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发展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校园隐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和难点。本文从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方面对此进行了阐释,认为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建设,可以推进校园文化的科学化和制度化。文章提出了隐性课程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分别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与实施、课程评价等角度,尝试解决高校校园文化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管理手段等问题。关键词:隐性课程; 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与隐性课程关系

(一)隐性课程的来源

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柯尔伯格指出,校园文化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正规课程更加有力。

事实上,校园文化之教育意义与课程有相同之处。只不过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学生从校园文化中习得的内容不是教师直接教授的,因这一特殊性,国外称之为“隐性课程” [1]。

隐性课程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际课程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发展,也是当代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1968年杰克逊(Jackson,P.W)在其《课堂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先提出“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概念,引发一片研究热潮。《国际课程百科全书》则将隐性课程明确定义为:“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

20世纪8O年代,我国开始将隐性课程纳入课程之列加以考虑。普遍认为:隐性课程的提出,改变了传统课程的观念。课程不仅是学科知识的选择与构建问题,还必须将相关的背景因素以及动态的因素纳入其中,课程设计走向立体化和动态化;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已不单单局限于有限的课堂学习中,而是扩展到了学校的整个生活世界之中,课程学习全面化、整体化;隐性课程的提出,促进了现代课程体系的重构。学校的实际课程,应该是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大课程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隐性课程的特色,是重视改善物质文化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以完善学生的经验结构。如果说显性课程更重视知识、技能等认知性因素的传授,那么隐性课程则侧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学术性发展目标的教育,以暗示、习得、熏陶等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学生的非认知心理的作用,来实现其教育价值。

(二)校园文化与隐性课程的关系

学界对于校园文化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已成共识。它以“教育场”的方式,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熏陶素养,激发认同感和使命感,以形成整个学校的凝聚力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一个学校的精髓与灵魂。

校园文化与隐性课程有很多相似之处。具体说来[2]:

1.从内容上看,校园文化包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等众多方面,这与隐性课程偏重于非学术性内容非常一致;

2.从影响方式来看,校园文化通常是通过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情境使置身于其中的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这与隐性课程所具有的对学习者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实施方式非常一致。

但这并不等于说校园文化完全就是隐性课程,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从产生的背景看,隐性课程是在西方课程理论研究的背景下提出的,与“学生在学校学到什么”的问题密切相关,强调“附带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杜威)的重要性。而校园文化则是作为一种“亚文化”的观念被提出的,即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各种文化现象。从属性上看,校园文

化是一种教育影响,而隐性课程是一种教育性经验,教育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而教育性经验是有选择的,主观上看通常可以被设计。

所以,校园文化和隐性课程之间既紧密关联又相互区别,应该说,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中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这种资源可以通过科学的开发和设计成为隐性课程[3]。

二、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的现实意义

高校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问题。在高校教育中,课程是传授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任,因而成为目前高校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从课程的角度去观照校园文化建设,可以站在高校建设的高度,去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避免其建设的盲目性;可以站在课程设计的角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化有序性,从而匡正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偏见与误解,提升其地位,共同支撑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1.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建设,是高校教育创建品牌打造特色的需要,更是进行“文化管理”、提升高校现代管理水平的基本途径。

著名教育学家张楚廷教授认为:“同类学校与学校之间,论常规课程,论教育计划表,几乎是没有多少差别的。然而,论隐性课程,论隐性文化,学校与学校的差别就可能很大。某些学校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高质量的隐性课程。”

以隐性课程的方式进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无疑是高校创建特色的良好切入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将之设计成高质量的隐性课程,是学院进行品牌建设、促进特色形成过程中,值得考虑的战略之一。

另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既具有亚文化属性,又具有管理属性,既不同于传统的刚性的管卡压式的管理方式,也不同于单纯的物质引导管理方式,而是一种用文化进行管理的方式,重内在启发,重文化环境的熏陶,重文化氛围的感染[4]。

建设具有管理属性的校园文化是现代管理学的必然要求。通过隐性课程的设计可以充分凸显校园文化的“文化管理”特性,提升学院现代的管理水平。

2.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建设,将其纳入课程体系进行规划、管理和建设,可以避免校园文化建设陷入误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曾经出现偏差,例如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学生管理、文体活动等层面,或者用思想政治工作、党群工作等代替校园文化建设,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简单化和低层次化,能够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院建设和发展的轨道,并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进行操作的极少。

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重要方面,更是进行高校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学校越来越强调实践性,在理论性方面的关注有所减轻。这样就导致了有些大学生过分注重实践而忽略理论知识。过弱的文化熏陶、过重的功利性培养,使得高校一度沦为职业训练场所,出现了知识、人格和文化的严重割裂。高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已经使得在高校中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成为日益强烈的呼声。

人们普遍认识到,由于隐性课程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且深刻持久的影响力,若缺乏强有力的隐性课程体系的支持,仅仅拘泥于45分钟课堂上的显性课程教学,要培养大批与市场零距离对接的合格人才,将成为高校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而校园文化可以通过隐性课程这个方式,充分弥补高校教育目标中非学术性发展目标的缺失。高校内涵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高校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独特、积极的作用,作为一个复杂而富有

活力的课程形态,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是可以被设计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这种设计需要科学规划,统筹开展,而设计、规划并实施的过程,就是使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化科学化的过程。

三、隐性课程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从课程目标看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位:高等性和职业性

高校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偏差还表现在:要么“眼睛向上看”,一味地模仿或复制重点大学的校园文化模式;要么“眼睛向下看”,将本校的校园文化进行简单的改头换面。我们可以转换一个角度,结合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和特色,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思考其定位。

“完人”的教育一直是人类共同的教育理想,课程的目标自然也是促进个体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高校教育亦不例外。人是知、情、意的统一体,隐性课程在情意方面的价值已得到承认,因而就要有目的地发挥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隐性课程部分的校园文化在这方面的特有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的课程目标,主要是承担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培养而不是专业技能训练。其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校校园文化自然应该具有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在其建设过程中必然要遵循高校校园文化的一般原则,要重视大学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应具有的文化品位、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应该具有的高等性。二是职业性。高校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高校院校的定位是培养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按照高校教育特点和规律,尽可能追求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交融、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相辅相成的职教文化,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创设优良环境[5]。

(二)从课程内容与实施方式看高校校园文化的规划设计

从“亚文化”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校园文化分为“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两个层面。物质环境等可以算是“静态文化”,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动态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所在,大致可以划为三类[6]:

其一,是智能型文化.主要指以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为目的课外文化,例如课外学术讲座、辩论赛、知识竞赛、办校刊等;

其二是观念型文化,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审美观念等: 其三是素质型文化,指的是由历史积淀形成的独特的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包括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工作作风、治学风格等。

从教学计划的角度,我们应该对其中的每一项活动、每一种制度、每一个观念、每一种精神都要进行细致认真的设计,并根据学生的生活轨迹和作息时间,恰当测算出校园文化每门隐性课程的所需时间长度(即课时),从总体上做好系统化的实施安排,避免课程的冲突与无效。

尤其要注重整个校园文化课程化体系中主隐课程与次隐课程的层级组合关系,使之系统化。

学校应该具有自己的主隐课程。所谓主隐课程,就是主流的隐性课程,用张楚廷教授的观点则是“隐性的主流文化”。

不同的主隐课程代表着不同学校的个性。主隐课程是在开发学校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课程体现了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与现实状况,并凝聚着学校独有的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行为作风,是一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吸引力并产生强烈影响的校园特色文化。因此,学校在制定高校校园文化的隐性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加大力度重点建设主隐课程,也可使原有的次级隐性课程上升为新的主隐课程,进而与原有主隐课程一道形成更具有内涵的主隐课

程[8]。

(三)从课程评价看高校校园文化的“文化管理”方式的体现

课程评价同样是对课程的价值判断。不过,由于隐性课程主要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态度等非学术性因素产生影响,而且这些因素作用的发挥不仅是内隐的,而且是漫长的。因此,评价注重舆论性、自我性、人文性和非程序性,偏重于自然式探究性的评价,关注定性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访谈、调查等方法。更多采用对实际情形的文字描述,特别重视学生自评价能力的形成[9]。这样的评价方式,无疑有助于校园文化重启发、重熏陶等“文化管理”方式的实现[9]。

“隐性课程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内取得成功的关键。”这是最早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美国学者杰克逊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论断之一。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各大高校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工作,需要全校上下群策群力,研究并实施校园文化战略,把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 建设,将使学校的高校文化建设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并取得杰克逊所期望的成绩和作用。[参考文献]

上一篇: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下一篇:林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