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过的日子散文

2024-08-09

那些年,我们一起过的日子散文(精选7篇)

1.那些年,我们一起过的日子散文 篇一

三下乡心得-致那些我们一起模糊过的日子

为期8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结束了,要把这8天坚持下来,对于我来说确实有点难度。基地的生活环境让我有点不适应,导致身体也出现了各种不适。天气很热,晚上热得睡不着。白天要对付一帮顽皮的小孩,对着一、二年级的小学生,特别是一些小男生,软硬兼施想尽各种办法也很难让他们听老师的话。身心疲惫让我每天都很想很想回家,曾经几度有冲动要跟队长说我要回去。可是看看身边和我一起奋斗的队友们,同样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什么他们能坚持而我不能,我凭什么就比别人脆弱,如果连这点苦都受不了还有什么能力去面对更多的困难。并且,加入了这支队伍就代表身上背负着一份责任,既然选择了就该风雨兼程。在每次就要放弃的时候我都对自己说:再坚持一下,一下就好。

原本以为很难坚持的8天就这样过去了,回顾这8天,有那么一些事情让我感受很深。第一,当然是很荣幸能加入“梦翔浪潮”队,认识了一帮很棒的队友特别是男生们,既能做饭又能保护女生,还特别讨孩子们喜欢,感觉天塌下来都有他们撑着。女生们也很亲切,有什么事情都很乐意相互帮忙。印象最深的是在外村塘小学的最后一晚,和几位队友在躺篮球场的幕布上看星星守流星一直到天亮,那时候的我在想,年轻真好,青春还在真好!这样的机会可能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第二,是外村塘小学和这里的孩子带给我的收获。学校的`环境很简陋,教学资源也很有限,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孩子们还是能很刻苦学习,克服环境带来的种种不足,这让我更加珍惜现在自己所拥有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

第三,和队员们一起烧柴做饭也是一个很特别的经验,平时在家我很少下厨,烧柴做饭更是没有经历过,跟队友们也学会了不少做饭的技巧,大家一起分工合作的过程是温馨快乐的。

第四,外村塘的村民、老师、孩子带给我们很多温暖和感动。村民给我们送花生和火龙果,学生把煮熟的菠萝蜜籽和菠萝蜜带回校给我们吃。学校的主任尽心尽力地协助我们的工作,老师们给我们借洗澡房,孩子们给我们送各种小礼物,这一切一切都让我感受到,原来爱无处不在。

好吧,都是体科院的错,我想你们了,想念那些我们一起模糊过的日子。

2.那些年,我们一起过的日子散文 篇二

年纪大一些的邻居, 也许还记得曾经有个少年总在大人不注意时, 蹲在吴淞路里里外外的围墙边, 拿着粉笔绘制着各种小动物、景色。

这样的场景终结于海员父亲回国, 接到里弄干部谈话要求后, 对他的一顿胖揍。

跟着陆老师的回忆, 不难想象当年里弄干部们手拎拖把水桶, 集体擦围墙的壮观场面。

这一场小风波, 引起了陆老师舅舅的重视, 辗转多年, 由舅舅朋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黄一德先生引荐, 16岁的他, 有幸跟随贺友直先生学习作画。

“巨鹿路那栋开门既是楼梯的二楼, 是贺老居住、生活、创作的地方, 进门抬头, 就见墙上有一幅玻璃镜框装的奖状——《火车上的战斗》, 那是当年全国青年美术作品一等奖”, 几十年前初见贺老的往事, 陆老师历历在目:“贺老师, 当年才四十刚出头, 风华正茂, 正是代表作《山乡巨变》刚起稿的创作鼎盛年代。”

“这一生, 回味下来, 1962年老师为鲁迅纪念馆创作作品, 拿了稿费之后请我吃的那顿红烧兔肉, 是真真正正的人间美味”, 陆老师回忆时, 脸上的表情幸福, 且满足。

“我太太冠华, 对我的美术创作, 支持特别大, 我与上海美术馆电影制片厂的渊源始于由我和太太共同构思创作的作品《门板当球台》。”提起太太, 陆老师眼眶有些湿润。

“这幅作品里的花卉部分, 由冠华完成, 人物及背景部分由我完成, 作品完成后当年入围了全国美展, 挺遗憾, 这幅我们共同创作的作品不在我身边。也很幸运, 原稿当年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2年,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领导正准备物色美术设计, 无意中看到了陆老师入围上海美展的作品《攀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画选集《门板当球台》。机缘巧合下, 1983年, 陆老师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特聘为美术设计, 同年, 成为《淘气的金丝猴》中国画总设计。

1984年, 由胡进庆导演的水墨电影《鹬蚌相争》提上议程, 陆汝浩老师凭借多年的画画功底及对艺术的理解, 成为该片的美术设计。

1960—1980, 中国美术电影的黄金年代。

上海创作的美术电影作品已享誉国际, 经典的《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鹬蚌相争》、《葫芦娃》、《牧苗》、《三个和尚》、《淘气的金丝猴》、《九色鹿》等优秀美术片, 不但画风灵动、情节有趣, 在传承和发扬民族艺术上也作出了很多贡献。

在盛况空前的中国美术电影的高潮期, 各路名家大师都曾为此而努力。

《小蝌蚪找妈妈》的齐白石先生;《牧苗》的李可染、方济众先生;《孔雀公主》、《鹿铃》程十发先生;《大闹天宫》里的张光宇、张正宇兄弟;《三个和尚》里的韩羽先生等大师, 都曾经为中国的美术电影事业奉献。

“我对家人亏欠很多, 特别是夫人。一直以来, 冠华在工作中默默地支持我, 生活中, 也基本上都是她操心。”从陆老师的眼神, 笔者感受到一个男人对已故夫人的眷恋。

“什锦砂锅, 是我的拿手菜, 偶尔不忙的时候, 我会下厨给家人做一餐, 放点蛋饺、肉丸、白菜、香菇……”辅料如数家珍, 笔者猜测这道菜, 也可能是陆老唯一的拿手菜。

“1979年, 恢复美术出版稿费, 那年是我的春天, 也是绘画、出版从业者的春天”。陆老师憨憨地笑着。

笔者好奇地问及稿费, 对陆老当年的月收入有些惊讶, 每张插图3—5元, 高产的陆老月稿费要达到1000元, 一天最少要画6—8张插图才行。

“那时候, 一点都不觉得累, 拿了稿费, 全家一起去红房子吃西餐, 那才叫快乐。罗宋汤、炸猪排、贵妃鸡、芝士鸡烙饭, 真好吃, 一顿饭20块, 全家人吃得高兴, 值。”交谈中, 陆老满足地自得其乐, 透着浓浓的上海老克勒味。

向大自然中汲取广泛题材, 在写生和生活中获得画家的表现力和绘画风格。这是陆老作品鲜活的要诀。

中国画特别注重造型能力的考量, 幼时的爱好, 加上在贺友直大师门下多年的学习经历, 为陆老日后三十多册每册百幅以上的连环画创作, 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中国美术电影史始于1926年, 标志性的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由万氏兄弟创作诞生。

1941年9月, 由万氏兄弟编导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上海新华联合影业公司录制完成, 这也是继1933年美国迪士尼《白雪公主》之后, 世界上第二部动画长片。日本《铁臂阿童木》导演手冢治虫曾表示, 当初正是《铁扇公主》促使他投身动画创作事业, 万籁鸣先生称得上是他的启蒙老师。 (此段援引百度资料)

陆汝浩

1943年生于上海, 笔名双水, 浙江宁波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上海美协儿童美术艺术委员会主任;

上海美协连环画、年画、儿童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儿童美术创作中心主任;

上海大学数码学院客座教授;

《少年报》美术编辑;

中国外文出版社《英语角》美术总监。

1999年国庆50周年全国美展铜奖获得者, 作品《打乒乓》、《苗苗》等均入选全国美展;《鹬蚌相争》连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第三十四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南斯拉夫第六届萨格拉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特别奖和东京电影短片奖等五项国际大奖;《淘气的金丝猴》获得1982年中国文化部优秀电影奖。

连环画作品有:《一担水》、《迷路的孩子》、《滨海碟案》、《春草闯堂》、《四十大盗》、《聪聪找耳朵》、《李三郎抗倭》、《孔雀的焰火》、《远去的小伙伴》、《邮票王国奇遇记》、《千奇百怪万花筒》、《小石人飞飞》、《豆孩子约翰》、《年和龙王的故事》、《长眉爷爷和人参娃娃》、《滑稽王小毛》、《湖边啼哭声》、《苗苗》、《秃秃大王》、《最勇敢的孩子》、《一场比赛》、《属猴的孩子》、《妖狐盗宝记》、《大鼻子俊波奇遇记》等三十余部作品。

3.那些年我们一起过的“六一” 篇三

“六一”,是个快乐的日子。今天一大早,老师在校门口迎接同学们进校园,看到你们蹦蹦跳跳,大包小包的来到学校,感觉你们别提有多高兴了。你们脸上的笑容,就像这六月校园里即将盛开的向日葵一样灿烂、鲜艳。来到教学楼,老师也看到有些同学都在精心打扮自己的教室,有的已经张贴好了自己的作品,有的正在张灯结彩。有的小朋友,可能昨天一个晚上都兴奋得没有睡好觉呢!

“六一”,是个成长的日子。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大家都会期盼,期盼“六一”的到来。因为“六一”到了,我们就会收到各种各样的祝福和各种各样的礼物,学校里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当过了“六一”,我们就会那样地去等待,等待着下一个“六一” 的到来。于是,我们就在这样的期盼中长大,在这样的等待中长大。

“六一”,是个感恩的日子。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他们把我们养育长大,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感谢老师,是他们教给我们知识,是他们为我们的幸福童年忙碌奔波。今天,让我们把最真挚的掌声献给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们。让这掌声永远在我们心中响起。

4.那些年,我们一起有过的忧伤 篇四

不好,心情亦是如此,最近一段时间心情都是这样,为了某些事,为了那些事,为了好多事,各种烦躁,各种不爽。看来老天不仅仅是会安排我们的一生,还会糊弄我们的心情,固定的没有一个模式,随便的只有一个套路,打什么牌你我至死方能明白,那么生前我们唯有服从,唯有惟命。早上依然慵懒的起床,机械般的穿衣、刷牙、洗脸,为了操蛋的生活不得不去做那些乏味而又不得不做的工作,各种贴吧,泡脚、足浴,各种足浴药、足浴器让我头大,有点累了,感觉思维枯竭。

一个操蛋的同事说:以前,我努力追求的东西,至今,突然发现我不想要了。想想也是,好多东西当我们走了好远之后突然转身发现,原来,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人生最大婚事大,能和最爱的人牵手红地毯,人生幸福莫过于此,你想,他想,我,也想。生活很会和我们开玩笑,你越想追求的东西越不容易得到,那些繁华的灿烂也许就在不经意间不期而至,2009,2010,2012,一年又一年,我等待的有点麻木了,如今,鄙人终于知道咫尺天涯是什么感觉,不是你站在我面前,我们却不能牵手,而是红地毯在你面前,你就是踏不上,呵呵,可笑,好笑,苦笑!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再远也远不过你与红地毯之间的距离吧,我想。印度的泰戈尔好牛逼,好早就知道什么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一首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红遍大江南北,紫了南北半球,但却没有悟出红地毯和自己的距离,泰戈尔,你落伍了!估计写这首诗的时候泰戈尔还是单身吧,一起欣赏一下: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一股气息

却还得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一股气息

却还得装作毫不在意

而是用一颗冷漠的心

在你和爱你的人之间

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我与红地毯的距离

一个在这头

一个在那头

5.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流量 篇五

我已经记不清到底是什么时候只关注流量了,十年前,所有的网站都在关系每天吸引多少人来,到我这个网站花了多少时间,而不是每天挣了多少钱,这显然是对流量的误解。

而现在,如果我问什么对网站最重要,几乎所有的站长都会回答:“流量”,如果再问第二重要,得到的回答依然是“流量”,追求流量是几乎所有网站盈利 手段,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和站长只追求流量呢?在《浪潮之巅》一书中卢松松看到了雅虎的例子,我觉得可以拿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那些年……

那 些年要从雅虎的商业模式成功说起,在美国,一个商家吸引一个新客户的成本高达10美元,传统广告业是按每一千次显示收钱的,比如报纸的发行量为100万 份,那么广告公司就得付给报纸50万美元,电视、杂志上做广告也是如此。报纸的定费是小头,广告费才是大头,有些报纸甚至是免费的。

杨致远完全照搬了报纸的商业模式,即免费服务,然后用广告养活自己并发展,而换到互联网行业,就变成了“网站流量”。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网站流量严重不足,即使今天,雅虎首页的广告版块也供不应求。因此把流量做上去成了雅虎的首要目的。

要想让网站流量提高,关键是要有好的内容,能吸引用户。雅虎在很长时间里就是这样做的,一心一意把自己办成互联网上最好的媒体,这显然是一条正确的路。

你就耐心等待,我追到你的那一天吧。

到,随着流量的增长,雅虎的营业额增长了260倍,从万增长到60多亿。所有互联网公司都看到了流量的重要性,并很快复制了雅虎的商业模式。但是这些二三流公司却没有一个像雅虎那样盈利,当时大家都还没有意识到“不是所有的流量都是平等的”,

在 广告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讲究门当户对,即一流的品牌必须在一流的媒体上投放广告,即使一个二流媒体有着同样的受众群,一流的公司也不会在上面做广告, 因为那样会影响自己的品牌。这种结果导致前除了雅虎外,几乎没有上面公司挣到品牌广告的钱。至今,像宝洁公司虽然每年花70多亿做品牌广告,但 从未在二流网站上花过一分钱。

能挣到的钱越来越少

对流量的片面追求,导致整个互联网广告总收入没有提高的情况下,流量的增加只能导致每一千次流量能挣到的钱越来越少。各个网站在亏损后,不是去提高 内容的质量,而是更加疯狂地插入广告,并且发明了弹出式广告,试图从不打的广告市场分到相对大的一份,这样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包括巴菲特在内的个别投资大师发现这话总趋势越来越背离经济学原理,但是他们的声音在互联网泡沫中轻微的听不到。

雅 虎开始的发展还很理性,可是到后面,也加入到疯狂者的行列,我们没有看到20前雅虎在技术上有什么投入、创新,反倒是看到很多疯狂的收购。如 ,雅虎以50亿美元买下了Broadcast.com公司,该公司以后每年只为雅虎创造2000万美元的产值,更不用说利润了。

雅虎对网络泡沫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它没有烧投资者的钱,但无数小网络公司都是靠烧钱在维持的,直到互联网泡沫应声而灭,雅虎的市值蒸发了90%。

所谓的流量,就是……

雅虎通过增加流量提高营业额的做法是对的,但是对整个互联网的狂热不是雅虎能够控制的,大量片面追求流量的公司、网站出现,使得流量变得很不值钱,而且差点毁了整个互联网开放和免费的模式。直到现在,中国依旧如此……

所谓流量就是:“让这个网站,因为有了我,会有一点点差别。”作为一名普通站长,我已经记不清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了。

6.作文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梦想 篇六

作文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梦想

来不及等待,来不及沉醉,年轻的心迎着太阳,一同把那希望去追。我们和心愿再一次约会,让光阴见证,让岁月体会,我们是否无怨无悔。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多彩的梦满载理想,一同向着未来放飞。……一段有些陈旧的旋律了,却总是能勾起心中淡淡的涟漪,时间荏苒,白驹过隙,转瞬间一年又这样过去,不禁会想明天,明年,二十年后,我们是否还会想起今天的点点滴滴,是否还会记得曾经相伴的岁月,还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梦想。 对于我们来说有些不寻常,不再允许我们孩子气,原因就是那个我们不想面对的高考。很多人都不愿意提起“高三” “高考”这样的字眼,但该面对的总要面对,该来的总会来。十八岁的`天空,需要汗水书写,需要勇气自信面对;十八岁的天空,有太多的梦想需要我们去追。 桌角上的日历一页页翻过,不断的提醒着我们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即使我们淘气的把日历留在某一天,不肯翻过去,但明天依然会有期而遇的来临。 “等考完了,我要做什么和什么”……“等考完了,咱去哪哪玩”……我们不断的幻想,今年6月以后,会怎样,不断地诉说着将来的打算。 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明天,是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会发生什么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下一站会是哪里,我们都不清楚。所以把握住今天,活在当下!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想起同桌的你?”……最近很害怕听这样的旋律,尽管我们不愿承认,但离歌的前奏已兵临城下。140天让我们一起为了收获在金色的六月奋斗;140天后,无论成败,我们都将无怨无悔! 若干年后,别忘了属于我们的约定,别忘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梦想! PS:这应该是高考前的最后一篇文了,下一次再发文,我应该已经走出高考考场了吧。 这是篇很平淡的文章,只是想写一些自己的想法,对自己说声:“加油!” 同时也对所有的高三学子们说一声加油!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开心,幸福 Forever…~~ ――珞

7.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球星 篇七

忠诚,绝对是情感皈依的终极境界。足球场上亦不例外。

在青训体系成为俱乐部选拔球员的主要方式后,球员的职业路线走向,多少带有“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色彩。这些比比皆是的例子,在金钱足球盛行之后,只能沦为孤立的样本。因为频繁的转会信息,总会在冬夏两季占据体育媒体头条。

如果说当年巴乔几经辗转,是为了寻找表演空间的更大舞台,那么当年巴蒂斯图塔离开佛罗伦萨所引发的轰动,就是球迷对忠诚颂扬与否的现实考验。从这些角度分析,菲戈重回诺坎普球场收获猪头,至少并不算太过意外。

在丛林法则盛行的足球场,球员的生存也被分解成多样化,所以才有了马尔蒂尼终老圣西罗的奇迹。若以此标准去遴选现役足球场上的“好好先生”,那吉格斯和托蒂的名字自然不应该被遗忘。前者冲击900场的俱乐部出场经历,对于习惯流浪的新生代球员来说,可望而不可及。即便后者700场的新纪录,也将成为后辈难以企及的高峰。

对那些动辄将周薪推向泡沫边缘的球员来说,很难理解坚守者的不离不弃。而对那些利用“挑战论”解释转会因由的球员而言,也很难读懂忠实者的名利念想。吉格斯与曼联相互成就是事实,但托蒂与罗马的起起落落,更显忠诚品质的贵重。

吉格斯与托蒂,是球迷选择支持曼联或罗马的理由,甚至是选择观看英超或意甲的理由。900场和100场的冰冷数字,掩盖了这其中惊心动魄的创造历程。当回溯历史成为必要,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球星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一样,都能给现实和回忆带来荡气回肠的情愫。

吉格斯

老特拉福德的活化石在球场上享有盛誉的吉格斯,其实有着一个不幸的童年。这个注定将在曼联队史中闪耀多年的名字,是他在父母离婚后,因为厌倦父亲对待家人的方式,选择跟随母姓后而得来的。

庆幸的是,家庭的变故留给吉格斯的并不全是痛苦。他在自传里评价憎恨过的父亲时说:“我从他那里掌握体育运动的精髓,如何比赛,如何训练,如何成为职业运动员。我父亲曾是位速度超快、平衡感特好的橄榄球运动员。”

跟随母亲搬出加的夫后,吉格斯开始了曼彻斯特的足球之旅,球探伍德则为年幼的吉格斯敲开了职业足球大门,之后弗格森成为伯乐。这个亲手缔造曼联王朝的主教练,用人格魅力征服了吉格斯。

在吉格斯14岁生日那天,爱才心切的弗格森登门拜访,说服前者以学童的身份加盟曼联。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吉格斯更希望加盟曼城队,但曼城时任老板巴内斯却作出了放弃吉格斯的决定,从而造就了此后吉格斯与弗格森的双重传奇。在曼联的青年队里,吉格斯的天才球技得以展现,其身体素质和战术素养与日俱增,甚至在队内训练赛中屡屡戏耍后防领袖布鲁斯。

随后的故事,像是一部励志片。与吉格斯一起成长的贝克汉姆、内维尔兄弟、斯科尔斯等球员逐渐成熟,但吉格斯提早在一线队中争得了主力位置。1991年3月2日亮相英格兰顶级联赛赛场后,吉格斯坐稳主力并用惊艳的表现,连续两年夺得最佳年轻球员称号,他也是英格兰联赛历史上首位蝉联该项殊榮的球员。

榮誉魔盒打开之后,冠军头衔接踵而至。也就在1992-1993赛季,未及弱冠之年的吉格斯,收获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联赛冠军。双冠王、三连冠、四冠王等榮誉,一一被吉格斯写进了榮誉薄。这个已然比肩巨星的年轻人,用精妙的带球和超人的速度,演绎了英格兰顶级联赛的完美左翼。

在曼联扮演不可或缺角色的吉格斯,被弗格森贴上了非卖品的标签。在众多球队询价当中,爵爷曾用“买贝克汉姆可以商量,买吉格斯免谈作回绝”。要知道,当时贝克汉姆已经被英格兰媒体捧为万人迷了。

“红魔”黄金一代,在时间和金钱的洪流中作鸟兽散,但吉格斯仍然坚守在老特拉福德球场。在他为球队效力十周年的纪念赛,吉格斯用宣言的语调,表明自己将终老于这支球队:“我永远和曼联在一起!”全场球迷则用口哨和欢呼,回应了这位伟大的球星。

作为曼联最成功的青训品之一,吉格斯已经为球队效力超过二十年。可以预料,900场比赛远不是威尔士人足球生涯的句号,他在球队中的作用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被贬损。相反,老帅弗格森在此前曾表扬说:“他拥有年轻人一样的体魄!”

吉格斯得以步入巨星之列,不可否认是弗格森慧眼识珠。但吉格斯与曼联的相互成就,则很难从功劳上去厘清孰重孰轻。在讲求高节奏和重对抗的英格兰联赛,已近不惑之年的吉格斯能够持续闪光并始终没被弃用,可谓是他个人的奇迹。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俱乐部中几乎全部拿到了属于球员的所有榮誉。

在忠诚很难被塑造为绝对榜样的今天,吉格斯用他的人生抉择,诠释了足球场上死忠的意义。不过在他的生活词典里,却是简单的:“当我签下第一份合同时,我从没有想到我能够为曼联效力22年。但我感觉非常好,我知道我能够继续为球队贡献自己的力量。”

托蒂

王子的悲剧人生

吉格斯死守球队终老,但曼联也为这个忠实者赢得了无尽的榮誉。光环效应之下,有的球迷将二十余年的时间,看成是各取所需的生活喜剧。如果将这样的例子,移植到罗马王子托蒂的身上,那么忠诚的可歌颂性则无疑更大。

从13岁以2.6万美元加盟罗马,这个日后被誉为罗马王子的球星,用他过人的才华为球迷奉献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比赛。在意甲联赛史上,马尔蒂尼家族的故事早已被球迷转述千万遍,而萨内蒂在国际米兰的坚守,也被看做是独一无二的忠诚。

或许意甲联赛本身相信情感的力量,如今这样的例子又被托蒂续写。在托蒂加盟罗马后,由于在少年联赛中表现优异,红黑军团曾经打算引入这位小球星,但米兰的提议被托蒂的母亲拒绝,原因仅仅她是罗马队的粉丝,托蒂的职业生涯因此也再无第二种可能。

逐渐成熟的托蒂,在二线队中表现优异,随后于1993年被传奇教练博斯科夫招人一线队。也就是在这一年的3月28日,未满17岁的托蒂替补登场,从而成为俱乐部史上参加意甲的第三年轻球员。

英雄的故事开始铺成,托蒂在球队中的地位也日渐巩固。但在罗马队教练换成比安奇时,这个固执的阿根廷人却对托蒂的足球才华完全报以无视的态度。在替补席中压抑过久的托蒂,曾主动要求转会皇家马德里,这个转会要求以比安奇下课而告终。

随后托蒂遇到上恩师泽曼,崇尚进攻的捷克人对托蒂尤为欣赏,他认为罗马队需要托蒂的进攻才华来完成改造。为此,泽曼不惜用当时看似揠苗助长的方式,将年仅2l岁的托蒂推上队长位置。这个队长袖标,在托蒂左臂上佩戴至今。

戴上队长袖标后,托蒂的进攻才华也与日俱增。卡佩罗执掌教鞭,铁帅将罗马队送上了联赛冠军领奖台。这也是托蒂俱乐部榮誉迄今为止的最高峰。随后伤病成为托蒂的敌人,在断断续续的伤病中,他仍然作为德国世界杯的成员,帮助球队最终捧得大力神杯。在随后的意甲联赛里,托蒂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以26球榮膺联赛最佳射手和欧洲金靴。

托蒂在俱乐部的表现虽然堪称完美,但由于球队资金等诸多问题,这个拥有过人天赋的进攻型球员,却没有为俱乐部取得更多的冠军。球队要么高开低走,要么跌跌撞撞,每每以掉链子的方式收场。

从某种程度而言,托蒂的王子生涯是悲情的。如果巅峰时期他选择转投其他豪门球队,这个攻击手的榮誉薄远不会这么寒碜。但从另外的层面而言,他又成功诠释了死忠的含义。在足球场越来越缺乏正统血液的年代,托蒂用旗手的表现,撑起了这而理应时刻飘扬的大旗。

与吉格斯和曼联互补不同,假设罗马失去巅峰期的托蒂,球队的实力显然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说在某些赛季里,会得到更差的名次结束。如今差不多二十年过去了,托蒂也将自己的俱乐部出场纪录改写成629场,就目前罗马的人员配备和意甲球队的竞争力而言,王子仍以改变悲情的剧本。留在他的时间已经多,难留在球迷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

上一篇:县体育局群体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下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