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个人继续学习计划

2024-07-30

新教师个人继续学习计划(共11篇)

1.新教师个人继续学习计划 篇一

城关镇幸福小学“十二五”期间教师继续教育

个人学习计划

人们常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祖国要振兴,教育是基础。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今时代的不断进步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逐渐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迎接时代的挑战。为此,特拟定个人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如下:

一、学习内容及思路

以《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课堂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应用》、《有效教学——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上课问题与对策》、《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等教材为主要学习内容,结合以“国培计划”为抓手,以提升自我育德能力、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增强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的意识。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

二、学习目标

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决战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自身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全面完成贵州省《 “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全年学时不少于72学时,完成培训笔记。

通过学习,力求达到:

1、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2、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3、认真学习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三、具体措施

1、积极参与校本培训,要以问题为中心,以岗位为课堂,以实践为老师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合作交流,充实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

2、按学校继续教育指南,积极参加学习规定的继续教育教材,在学习中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完成培训教师布置的培训作业。

3、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和互联网个人自主选择式学习。积极参与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

5、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经验文章等。

在以后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会去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境与自身教学经验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自身职业观,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视角进行反思,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努力奋斗!

城关镇幸福小学徐斌

2.新教师个人继续学习计划 篇二

激发教师学习热情

当改革开放大潮兴起之后,一度出现了教师对商品经济的膜拜,不少教师认为教书是一种维持生计的职业且收入微薄,于是有的教师便“转行”“跳槽”,即使是在职人员也心怀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读书者有之,不钻研业务者有之,不认真教书者有之,有的甚至将教书当成一种副业,依仗着在师范学习的那点知识来执鞭教坛,并幻想受益终生。曾有教师这样说:读书有什么用?我10年不读一本书,分文也不少拿。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许多教师处在阅读的“荒凉区”,甚至有的校长数年不曾对图书馆投资分文,有的甚至将经常阅读书报的教师视为“异类”“神经不正常”,年终考评也从没有把教师阅读作为考查项目。这种做法,显然忽视了教师持久性阅读可以获取丰厚的教育营养。事实上,教师如果没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必然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更不可能造就高素质的新一代。

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的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课本作为教学“例子”摆在我们面前时,不少教师感到自己用在学校所学来驾驭内容丰富、容量极大的教材时,真是“危机四伏”“风雨飘摇”,再不读书学习就无法胜任教师工作,随时就有掉队的危险。紧迫感和使命感迫使教师必须加大阅读量,必须博览群书。

为督促广大教师读书学习,我市教师进修学校从2004年开始,就要求全市中小学教师课外阅读时间每周不少于20小时,每周阅读量不少于300页,每学期的阅读在20本书左右。其内容包括,中外教育理论书籍不少于3本,小说散文类书不少于10本,师德类不少于2本,教学辅导类书不少于5本,且要求教师每人必须持久性阅读一份教育类报纸,每天晚7点定时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于教师的阅读情况,要采取以学区为大单位、各学校为独立小组,每周安排两次阅读交流时间,交流内容为:阅读篇目、阅读量、阅读感受等。

该活动开展四年来,我市教师表现出空前的读书热情。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进行苦读。验收结果表明,有98%的教师能顺利完成阅读计划。大家文化底蕴厚了,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了,学生学习热情也高了,教学成绩得到大幅度提升。

给课堂注活力

真正的课堂是一种生命的对话,没有对话的课堂只能是死气沉沉。为课堂注入活力最有效的办法只能是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我们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继续教育,其目的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个必要的环节,实现教学的高效。

1.还课堂给学生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师主宰着课堂,一切围绕着教师转动,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这种教育背景之下,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应试的机器,他们大学毕业后,一接触社会便成了社会中的“陌生人”,孤立于“众人”之外,其自立能力可想而知。新课程倡导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培养具有终身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国民,要实现这个愿望,就需要大批具有综合能力的教师。这些教师的产生,则必须通过教师获得学历后的继续教育来完成。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才可能有生动的课堂,才能将课堂完美地还给学生。当我们把课堂的90%甚至更多的时间给了学生时,让他们去“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就会发现学生是凌空的飞雁,展翅的大鹏。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去思考、总结、发现、创新,给他们以舞台,让他们去自由地发展,张扬个性。这样,素质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2.引导学生开发课程资源

当我们将课本内容作为教学范例来进行教学时,诸多的课程资源就需要学生去开发挖掘。教学中,我们设法培养学生开发课程资源的本领,让他们亲手去“采摘”,亲口去“品尝”。我们知道,课程资源无处不有,无处不在,俯首皆是,仰观可现。它包括:有形资源(教材、教具)、无形资源、条件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资源。我们率先引导学生考虑身边的课程资源。我们的理念是,教教材不如用教材,批判教材不如建设教材。这里,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家长的职业背景都是值得借鉴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学中,我感到浩淼无边的语文海洋,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 (1) 资源在“意外”中。语文课上,学生擦黑板的训练,我们可以将其演变为劳动技术课。 (2) 资源在“误点”中。讲《赤壁之战》,“帆船”和“船帆”两个词语顺序一颠倒,含义却大不相同。 (3) 资源在“交锋”中。学生通过对某一问题的争论,明辨是非,实现见解的统一。 (4) 资源在“习以为常”中。我们鼓励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万千事,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去获得信息,从中受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课程资源,只要我们深入挖掘,一定能够铸就学科知识的广厦。

3.为学生学习搭建“支架”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人员,不是长官。为学生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是现代教师最基本的素质。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教师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提供学习保障,甘当人梯,乐于付出。新世纪以来,我市中小学教师以一个全新的教育风貌展示在教学的大舞台。他们把学校管理与家庭教育对接起来,实现家庭与学校的齐抓共管,将后勤服务上档升位,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教学上,坚持“让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学困生消化得了”的教学理念,尤其为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我们为优等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种比赛,让他们展示才华,体验成功。中等学生学有表率,向标杆看齐。对于学困生,则采取教师辅导、学生帮扶、小组互助等方式促其进步。这样,教师就承担着“铺路石”的角色,为学生的发展与进步鼓劲、加油。

教研迸发热情

几年来,我市教师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认识到了教学研究的价值,学会了教学研究的本领,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教学研究气氛。

人人撰写教研论文。能不能发现问题,对教学有没有反思,能不能把一个个问题连接起来,是检验教师能否进行教学研究的试金石。有名望的教师都是教学研究的行家里手,魏书生、于漪无一不是从搞教研中成长起来的教育家。我市教师从自己教学实际出发,围绕备课、讲课、辅导、评价等,来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失。大家就一个新的教学方法、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问题、一个小小的疑惑、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付诸文字,进行描述、记录。大家以教学研究为乐,有的甚至挑灯夜读,崇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成为他们教学研究的动力。我市教师坚持一月写一篇有价值教学论文,仅去年就有200篇文章见诸报刊,其中一名教师发表12篇。

校校都有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就是解决问题,有了研究的课题,就意味着学校所有教师都有可思考的共性问题。课题研究是学校整体素质的标志,它可以标识教师的素质,也可以看出学校成员间的团结。现在我市各中小学校,至少有1个立项课题,人人都是研究者。研究中遇到问题,大家会共同探讨,各抒己见。我现在正主持一个干训课题,我们学校有8名老师参加。研究之初,我信心不足,以为大家不能自觉进行研究。事实出乎预料,同伴热情很高。校长培训开班,课题组成员主动到班里发放问卷,做调研,召开小组会议,搜集资料,有时星期天也不休息。每星期三下午是课题组活动时间,大家轮流搞讲座,一讲3个小时,课后又围绕一个个问题展开讨论,谈自己的看法。坚持了一年多,大家一致认为学到了不少知识。此项活动不仅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合作,而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这样,一个又一个课题研究,一年接一年的教学实验,会使学校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必定给学校的发展增添后劲。还有我市的第三小学,多少年来,一直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的全面发展,学校管理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的学校,在课题研究的带动下,一年小变,两年再变,三年大变,已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具有现代教学设施,具有培养高素质学生的现代化学校。

3.新教师个人继续学习计划 篇三

[关键词]个人知识管理;团体学习;幼儿园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2-0017-04

团体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实效的学习理论与策略,已进入幼儿园教师的学习生活,并成为园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然而,教师团体学习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并制约了其专业发展的速度与进程。个人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管理理论的基石与核心。其主要作用是个人借助对自身知识系统的梳理,有意识、有目的地积累和获取、交流和共享、应用和创新知识,并通过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专业竞争力来不断适应持续变革的社会。把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论引入幼儿园团体学习的领域,将会逐步改善教师的学习品质,提高教师团体学习的效率。加速教师专业实践理论的建构,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

一、团体学习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

21世纪是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一个“最需要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学习时代。变革是其重要特征。与过去任何时代的变革不同,知识经济时代的变革不再是一个特定时期的特定活动,而是生活的一种普遍形态。持续的变革不仅使人类的知识以几何级数持续增长。也使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个体都感受到知识对个人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来自知识不断更新的种种压力。美国新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曾经告诫道:一个人如果每年不能将学习过的知识更新7%的话,那么这个人便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尽管知识更新的比例有待商榷,但当今知识的更新速度确实“已经到了我们的想象力跟不上的程度”(C.P.斯诺)。

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幼儿园教师如果再以“过去的知识”来教育“今天的孩子”去适应“未来的社会”,必将被社会和时代淘汰。有效的持续学习与进取成为每位幼儿园教师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意义上的“学习”已远远超出传统的单纯“因循”和“继承”知识,而成为能动地获取、运用、生产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成为“通过理解、体验或研究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随着学习观念的改变,那种单靠个体力量来获取知识的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而团体学习则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

团体学习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或目的)而将不同的个体集合起来的一种共同学习的形式,是知识经济时代个体更好地获取、共享、转化和创新知识的有效学习方式。在崇尚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自古就有团体学习的方式,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它才真正引起大家关注并日益成为引领组织和个体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单枪匹马式的个体学习形式日渐受到重重阻碍与挑战,借助团体的力量促进个体学习能力的提高逐渐成为明智选择。在一个学习型的团体内,“即使是一个最年轻、最没经验的教师也会比任何一个有经验和有才干的,但与教育集体背道而驰的教师做更多的工作”。

二、改变团体学习效率低下的现状

团体学习从主体上来看,包括组织有计划安排的团体学习和个人自发形成的团体学习两种:从常见形式上来看,主要包括指导型团体学习、表现型团体学习和研究型团体学习三种。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团体学习,对幼儿园教师个体来讲,都是发展专业和提升专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然而。虽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幼儿园教师都认为团体学习对个人的专业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但实际上并非每位教师都能主动、自觉、有效地利用这种学习方式。他们一方面缺乏有效利用团体资源的意识,另一方面也缺乏有效的方法与策略来提高个人在团体学习中的效率。在不少幼儿园中,团体学习已成为一种制度化、形式化、模式化而又让人“割舍不下”的学习方式:

——我原来很喜欢参加幼儿园的团体学习。现在越来越觉得这种学习缺乏新意了。每次学习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雷同。

——团体学习越来越模式化了,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探讨,大家各说各的理由,总想压倒别人。

——团体学习现在已经成了一种形式上的东西,越来越索然寡味。学习时,大家常常似听非听,轮到自己发言时也很容易对付,因为套路早就熟悉了。

——团体学习中主持者的控制过于严格。总是牵着大家的鼻子走,太死板了,老师们都快成“木头人”了。

——团体学习是我们幼儿园园本教研的主要形式,我们往往抱着较高的期望来学习。但常常失望地离开。

除此之外,团体学习过程中,“你谈”、“他谈”、“大家谈”,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现象也时常发生。很多在场的教师常因仅仅成为他人的“知识供应商”而迷失了自我学习的目的与方向,这自然容易形成“团体学习热热闹闹。个人收获寥寥无几”的局面。

尽管一些园长和教师已对团体学习存在的问题有所认识,并逐步产生了加强对现有团体学习管理的需求。但在制度化管理下的许多幼儿园中,管理者和组织者对团体学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对单位时间内团体学习的效率问题也未能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幼儿园还是教师本人,都只是延续着团体学习的行为,而并未认真核算过学习效益——学习投入与学习产出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幼儿园和教师个人在团体学习中投入的时间、精力和为每次团体学习进行的各项学习资料的整理、物质材料的准备等,与团体学习的效益之间并未呈现应有的正比关系,这其实是对团体学习资源的无形浪费。如何充分发挥团体学习的内在优势,如何借助团体学习更好地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已成为广大教师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个人知识管理:团体学习中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选择

知识经济时代是学习的时代,学习是教师个体获取专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学习是意义建构的过程,也是意义赋予、分享和创造的过程。团体学习是在不同知识结构的教师之间展开的一种协商学习,团体中的每位成员正是在与其他成员的互动中建构着个人关于专业知识的意义。个体和团体之间并非二元论中的对立两极。个体是团体知识的“创造者”。而团体则是个人知识的“放大器”。大多数知识的转化是在小组或团体的层面上发生的。团体学习具有“综合”个人知识的功能。在团体学习中。幼儿园教师应善于充分挖掘团队资

源促进个体专业发展,并有意识地“着重知识的系统性管理与学习,否则,个人的知识与能力将呈现落后、无法与时俱进的现象。个人将沦为所谓的‘传统产业者’,不能适应快速变动的社会,终将为时代所淘汰”。

然而,很多教师由于个人知识管理意识的缺乏和管理能力的低下,未能有效地利用团体学习给自身专业发展提供的“免费”知识资源。有些幼儿园教师即使利用了这些随手可得的资源,并获取了某些有价值的专业知识,也因缺乏个人知识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策略。而未能把获取的知识碎片整合并转化为指导个人教育教学实践的隐性的“个人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团体学习的效益自然难以显现。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个人知识整理和增值的方法,是知识管理理念在个体身上的应用与拓展。个人知识管理是个人通过对知识获取、共享、转化和创新等过程的管理与优化,及对自身知识体系的修缮与维护,更有效地整合与补充自身的知识资源。调整和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并最终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个人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个人通过对各种知识资源的管理,调整和完善自身知识的运行方式,逐步形成内在的自我反省机制。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各种知识作系统性的组织、整合与应用,达到以最少付出获取最大收益的效果。即“是为了高效地、有偿地开发和使用智力资本”。把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论引入幼儿园的团体学习领域,并积极探索适宜而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策略。将有助于幼儿园教师团体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品质的改善。

“我们有思想、情趣和意志,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还有一种自我控制的手段,也就是自己支配自己的力量。”(人格主义者鲍恩)当外界的学习环境不可能尽快改变时,教师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才可能提高个人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将个人知识管理理论引入幼儿园教师的团体学习之中,正是基于“自己是支配自己的力量”的前提,其目的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幼儿园教师对特殊概念资源的系统管理,协助他们更高效地利用幼儿园团体学习的知识资源,丰富和优化个人知识,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主专业发展的水平。“唯有教师能够积极地进行个人知识的管理、流通与扩展。才能在处处强调速度与高度不稳定的社会变迁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与再学习能力,不为快速的环境变迁与不断推出的教育革新行动所苦。成功地扮演知识型社会的领航员角色。”“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与理论,对大多数幼儿园教师来说可能是第一次接触,但实际上除新手教师之外,经过一段团体学习的经历之后,每位教师都会从团队资源中获取大量的专业信息与知识。对于获取的各类知识,幼儿园教师一般也都会有意无意地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归类和整合。比如,向其他团体成员询问不清楚的问题;根据个人的知识需求,主动地整理笔记来归整零散的、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等,即进行了比较“原始”的个人知识管理。这是一种“无知无觉”的知识管理状态。对个人知识水平和学习质量的提高难以产生深层次的影响。而且随着个体所需知识量和获取知识量的递增,需要管理的知识资源将会日益增加,类型也将日趋复杂,仅仅依靠“原始”的知识管理。幼儿园教师将越来越难以达到专业发展的需求和走出团体学习效率低下的困境。但通过提高个人知识管理意识和运用适宜的个人知识管理策略,教师就可以不断增强和提高对各种知识资源进行系统管理的能力,将原本简单的知识信息和知识资源转变成对个人专业发展更具意义的知识资产。并在促使知识资产向知识资本转化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价值,从而实现从“比较专业优势”向“竞争专业优势”的阶段性跨越。

4.教师继续教育个人学习计划 篇四

认真慣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形势的发展趋势,重视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学习,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始终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学习内容:

1、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

2、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行为与创新。

三、学习目标:

通过自我学习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材,掌握教学常规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尽快适应新课程教学岗位的教学工作需要。力求达到:

1、结合教师教学经验和案例分析,掌握新课程下教材的使用与创新技能、课堂教学情景创设技能、课堂上提问技能、课堂调控技能并做出相应的创新与发展。

2、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和自学,掌握新课程下备课与教案生成技能、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技能、课堂拓展技能。

3、在相互尊重,友爱宽松的环境中,提出问题并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体会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乐趣、提升自我发展的意识,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形成校本培训的方案。

4、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5、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案规范,符合基本要求。所任学科,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6、熟悉三、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管好课堂,完成学校分配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

7、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8、把握教材重难点,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

9、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四、措施及方法:

1、按学校继续教育自学规定的继续教育教材的学习。

2、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

3、积极撰写继续教育论文或心得体会等。

4、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

5、认真做好专题研究,及时学好教学反思。

5.新教师个人继续学习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根据《纳雍县师训办2009-2010教师教育工作计划》《东关中学校2010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计划》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如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教师内涵为中心,以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着力点,“用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主题,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各类教育打算

(一)继续加强师德教育

1、积极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教育》进行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的教育,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2、积极学习先进教师的先进事迹,以先进为榜样,认真反思,查找自己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争当爱生如子,乐于奉献,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仁师。

3、积极参加以“增强生命感与责任感”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活动,深刻领会教师工作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二)以实施新课程为核心,强化校本研修。

1、以新课改为核心理念,坚持“服务课改,加强校本研修,创新教育方法”的原则,踊跃参加省、地、县开展的各级各类培训。

2、以校本研修为重点,学习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创新教学设计,把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提高对新课程的理解,进一步规范和改善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

3、继续加强校本教研,积极参与专家、骨干教师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的活动,扎扎实实解决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继续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参加教育技术远程教育网上培训,努力将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5、通过参加教研组、备课组的交流、学习、研讨、跟踪观课等,将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继续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岗培训。

1、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加强业务学习,参加“读好书”的活动,结合实际选读一至二本教育理论书籍,为自身素质的提高做好知识上的储备。

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观摩研讨课,青年教师展示课,新任教师达标课等,在教学中互相促进,取长补短,不断提高。

3、协助学校搞好“1+1”青蓝工程,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工作,同时也让自己从年轻老师那儿去吸收新思想、新做法,达到互促互进、互利互惠的大好局面。

4、强化校本教研,不断提高教研质量。

(四)严格继续教育学习制度,进一步提高学习培训质量。

1、认真制定教师个人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并让计划落到实处。

2、根据学科特点,以教学一线为中心,以课堂为重点,积极参加教研组学习培训,搞好同伴互助活动,做好学习笔记。

(五)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

积极利用本校的网络资源优势,拓宽自主学习的视野和渠道,实现远程学习、远程培训,尤其要充分利用好东关中学远程教育网站和东关中学教育信息平台等资源,自己借鉴、制作课件上多媒体课。

四、各月份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2010年教师个人继续教育培训计划。

2、执行教师教育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3、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各科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四月份:

1、参加贵州省第五期(纳雍县第四期)远程教育技术网上培训。

2、师德教育:撰写“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征文、学习心得。五月份:

1、参加教研组开展第二轮相互听课评课活动,加强“1+1”青蓝工程的结对帮扶工作,互促互进,互利互惠。

2、观摩“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的教师演讲比赛。

3、彻底检查继续教育个人档案,查缺补漏,充实各种材料。六月份:

1、根据县教育局对我校继续教育工作的检查情况,开展及时的个人问题整改工作。

2、进一步充实继续教育个人档案。七月份:

1、拟写教师教育阶段性总结。

2、上交教师自主学习笔记以及读书笔记。九月份:

1、开展读一本教育好书的活动,做好读书笔记。

2、迎接省继续教育工作检查组的检查。十月份:

继续做好读书笔记(累计不少于50学时),并拟写读书心得体会一篇(不少于800字)。十一月份、十二月份:

1、拟写2010教师个人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6.新教师个人继续学习计划 篇六

大磏中学

教师:杨畅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不停地收获,才能使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这一行业更是如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中成长与进步。为使十二五期间个人学习能取得成功,特拟定如下计划:

一、加强师德修养的学习和法制知识的学习。德胜才者是君子,才胜德者是小人,各行各业都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有着不同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更是要树立崇高的师德,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使他的工作热情如潺潺而流的小溪永不枯竭。在与家长、同事的合作中,也必须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才有助于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在今年的继续教育学习中,我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让大家都喜欢的老师。依法执教是教育教学的宗旨,学校在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法律知识的传授也是生活与学习的需要,为使在教学的过程中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我一定加强法律的学习,为法制知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做铺垫。

二、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的学习。在“四新”的学习中,我一定积极学习及上级各部门所组织 的培训,并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课后积极反思。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将学到的知识渗透在课堂,学以致用,使继教的成果服 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在课余时间,一定加强关于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的学习,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向其它先进的单位和个人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好自学笔记,定期梳理,及时总结,吸取先进元素整合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之中。

三、巩固继续教育学习的成果,不断进步

1.巩固三笔两画:针对本人的个人情况,字和画是弱点,本期我将继续加强这两项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备课、填写相应资料的过程中,认真练习钢笔字,按时完成教育局所发的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练习册。

2.加强网络学习,多动手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并向有经验的教师多多请教,争取使自己的计算机运用水平能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3.善于总结经验,勤于撰写教学论文、教学反思等总结性文章,使自己的经验不断积累。

7.新教师个人继续学习计划 篇七

一、教师继续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界定、目标及特点

(一) 教师继续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教师继续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中, 以学习者、研究者、教学者三重身份进行培训、科研计划, 对学习内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以科学研究的形式和态度, 在获得对知识、问题深刻理解的同时, 习得从事教育研究的能力和方法, 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5]

(二) 教师继续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教师继续教育中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对自身进行研究, 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自己也不断探索如何高效的学习, 不断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 不断提高自身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能力;对教学进行研究, 不断创新, 使课堂教学不是呆板的知识传授, 而是具有艺术美感的精神享受, 使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 而是师生互动的舞台;对生活进行研究, 关爱生活, 寻找具有社会性或实践性的话题去研究学习, 深刻理解生活的意义。

(三) 教师继续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 教师本身成为研究性学习的有效资源。

教师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源, 研究性学习要求我们从生活经验、社会经历中寻找一些关于我们自己的问题进行研究。教师有着丰富的生活、社会经验, 他们本身就给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深入生活、深入社会的条件, 本身就是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有效资源之一。

2. 研究性学习帮助教师从课堂走进生活。

有着家庭与教学任务的教师, 在继续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可以就自己在生活与实际教学中的各类问题出发, 寻求教育专家、社会人士的指导与帮助。将所面临的问题集合成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论点, 通过集体讨论、搜集资料、实践调查等研究性学习方式将问题圆满解决。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给了教师走出学校, 走近学生, 走入社会, 走进生活的机会, 进而培养了自己更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了收集、分析及利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心, 不仅获得知识, 更重要的是获取了学习的方式和方法。

二、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师继续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

网络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交流工具, 也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继续教育中的教师如果不能有效地利用网络, 就会降低研究性学习的效率, 对教师发展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师继续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 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一) 接受现代信息技术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信息能力、研究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和学生知识不断发展的挑战下, 教师只有不断拓展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才能更好地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和教学。对于不懂计算机知识的教师要进行计算机培训, 使教师具有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 并且赋予他们现代的学习和教学理念, 教会每位教师网络知识, 使网络成为他们教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同时, 由于网络教学环境的特殊性, 教师对于网络的认识水平和驾驭能力会直接影响教师的研究性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接受现代的信息技术, 培养良好的教师网络素养。首先, 培养教师的网络意识素养。这是指教师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认识以及相应的态度和价值观等, 它是网络素养的内涵基础。其次, 培养教师的网络技术素养。网络是采用多种技术实现的计算机通信系统, 网络的建设、管理、运行、使用、维护和研究都需要技术。因此, 教师需要理解、使用、控制、评价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知识和能力来实践现代化的学习和教学的理念, 而这是构成网络素养的物质基础。对于没有网络技术素养的教师, 在网络的内在含义和运行规律方面不能正确理解, 在网络世界的变化和革新方面不能很快适应, 在网络应用发展方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也就不能灵活而有效地利用网络。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教师的技术素养是确保教师网络研究性学习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对网络技术的理解越深、越广, 教师的网络学习行为就更加自信, 可以达到非常好的学习效果。第三, 培养教师的网络信息素养。这是指在网络环境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 其核心内容是有效使用和创造网络信息的能力, 这一要求是网络素养的核心部分, 这一方面对教师的研究性学习尤为重要。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信息收集、处理、传播的要求非常高,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 才可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最后, 培养教师的网络交际素养。这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教师通过网络构成的“虚拟社会”进行人际交流和人际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素养。其核心内容包括网络行为规范、网络道德伦理素养和网络安全素养等, 它可以有效指导人们使用网络。教师在网络上进行研究性学习, 虽然不能和自己的指导者以及其他的教师面对面交流, 但在网络虚拟空间里还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 网络不是简单的操作工具, 而是充当了教师间或者是教师与其指导者间交互学习与情感交流的平台, 从而促进教师的研究性学习, 进一步使教师的学习跨出学校这样一个固定的环境, 走入生活, 步入社会, 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

(二) 充分利用网络, 使其成为教师研究性学习的交流平台

教师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不是一个固定的人群, 是专家、学者、大学教授、社会人员及自身。网络可以使教师除了和身边的人进行交流, 还可以使他们与其他远距离的人沟通, 还可以成为教师与其指导者积极交流、跨时空讨论的平台。不仅一个人可以咨询一个人, 一个人还可以咨询多个人, 甚至大家可以建立信息群同时讨论。任何关注教育、有共同话题的人们都可以参与其中。教师研究性学习的话题可以关于生活、教学、社会、家庭的等, 而每个教师有属于他们各自不同的经验与阅历, 有他们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 这就决定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思路不同, 这也可以为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提供新的方式和思路。并且他们还可以借助网络工具, 如电子公布栏、聊天室、BBS、文字工具、提示信息, 形成组群或者建立网上学习社区进行交流讨论。而教师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也可以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多种途径展示出来供大家分享学习, 借助网络提供的平台, 教师可以将自己研究性学习的经历、感受以及获得的经验制作成网页, 或者发布在自己的QQ空间、朋友圈, 和大家分享, 这就把研究性学习推向更广泛的空间。不仅使教师的研究性学习方便、快捷, 具有高效性, 而且可实施性很强, 实现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有机结合。

(三) 借助网络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 教师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

网络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这些资源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关于自然、社会、生活以及各个学科。目前, 国内有近百个科普网站。例如, 首都科技网、中国科普博览等, 这些网站都提供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多种类学科知识, 更快捷地提供了研究性学习的信息来源, 节省了研究时间, 提高了研究效率。除了科普网站之外,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中国教育技术网提供了现代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和丰富的素材资源, 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给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图文并茂的文献资料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这有利于教师的发散性思维。又因为教师具有丰富的经验, 具备一定的知识, 本身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的理念, 选择资源与学习能力较强, 在面对多种信息资源时, 教师不会觉得无所适从, 不会觉得迷茫, 不会浪费太多时间。教师这个群体的优势还可以提高他们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 使他们快捷地选择有用的信息, 这就使研究性学习更加有效。

(四) 通过建立多元生成性的网络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 促进教师研究性学习开展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相对于传统的研究性学习, 更加具有灵活性、开放性, 教师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提高综合能力, 关爱生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需要, 这是一个过程性的学习, 不是简单的结果测试。所以, 建立多元生成性的评价体系, 可以使这个过程健康发展, 并且可以推动教师进行更加有效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那么评价也应该是开放的。首先, 可以建立一个有关教师研究性学习网站, 在网站中既有静态评价栏, 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 发表评价;同时还伴有动态评价系统, 在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借助网络评价工具自动生成评价。这些评价由教师自主整合, 成为大家共享的学习资源。

三、网络环境下, 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一) 网络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便利, 使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更加贴切

教师作为新课改的指导者,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是对资料整和与收集的过程, 而通过网络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就更好地使教师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以及每个阶段的成果进行整和, 并且保存在网络上, 成为共享的资源。这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便利, 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

(二) 网络使教师的研究性学习更加人性化, 使教师更加关爱生活, 更加关爱自我

教师还可以在网络上建立相关话题的论坛, 因为研究性学习是基于我们的现实生活, 目的是关爱生活, 关爱我们身边人和关爱我们自己。所以, 所选话题可以来源于现实生活、兴趣爱好、教学过程、学生教材以及学生的生活中, 这些话题虽然都是大家所关注的, 但涉及到它的实施性、专业性就会有所欠缺。鉴于此, 我们可以建立论坛, 让大家畅所欲言,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教师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扩大为所有人。俗话说:“三人行, 必有我师。”这样的实现手段是通过网络实现的。另外, 网络提供的平台不是枯燥乏味的, 而是生动有趣的, 在聊天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用表示各种表情的娃娃脸来交流, 也可以用动画、音乐、多媒体、语音、视频。总之, 这样的交流方式不是呆板的开会, 而是生动活泼的分享, 没有书本的限制, 没有课堂的局限, 有的只是属于自己的真实想法, 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 有的只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爱、自由、和谐。这种轻松的环境可以使教师的潜力进一步发挥, 也可以开发教师的智力。总之, 网络激发了教师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对于教师的发展大有好处。

(三) 网络环境下, 教师继续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时空开放性的特点

教师和学生不一样, 他们要顾及工作、家庭。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 不能像学生一样, 在特定的时间与特定的环境中接受知识, 他们更愿意有相对自由独立的时间与空间, 而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给他们提供了这种便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自己的学习, 甚至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带进工作与生活中, 设定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之后, 可以随时随地地去借助网络的帮助查找资料, 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甚至下课在办公室、下班回到家, 都可以继续自己的学习。这种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自我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师对自我知识的一种建构的过程。

(四) 网络环境下的教师研究性学习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

当今时代, 终身学习越来越成为世界潮流。196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 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郎首次以终身教育为题作了报告。他认为应该在重视成人教育的基础上, 实施终身教育。在1972年和199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终身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石, 是进入21世纪的钥匙, 终身教育是为了促使社会与人的发展, 在社会多种机构的参与下对学习主体所实施的一种连续而完整的教育。终身教育理论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指导思想, 在网络环境下, 教师的研究性学习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3]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1, 47.

[2]梁忠义, 罗正华.教师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8:220.

[4]邹尚智.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5.

8.论学习型社会中的教师继续教育 篇八

关键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电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一、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

“继续教育”一词各国虽有不同,但其基本涵义却形成了共识,这就是指对已获得一定的学历教育,并已参加工作的人员所进行的各种各样教育活动,以便使受教育者不断地更新和补充知识,提高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工作需要的适应能力。

教师的继续教育只是继续教育这个庞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教师参加工作以后对知识的一种补充、更新。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有益于教师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是一种继续教育。

再从继续教育当时提出的历史背景来看,教师继续教育应该是指教师在参加工作以后,由于工作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和实践两个方面的认识的提高。换句话说,就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综合提高。

二、教师对继续教育应持有的态度

教师对于继续教育的认识,应该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把继续教育既作为一种权利,也视为一种义务。深层的理解是:对于社会要求的继续教育,不能仅依靠个人的好恶接受或者拒绝。对于教师个体有兴趣的知识,教师当然容易接受。但是,对于教育所必需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相关法规的学习,教师个体也必须认真地学习和领会。因为每一种行业,都有其特殊的行业专业知识的要求,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从教师的好恶来决定。从这个角度来讲,继续教育对教师来说,就是一种义务。

三、教师继续教育应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执教学科的知识

执教学科方面也可以说是专业方面。教师在这方面进行继续教育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校教学内容必须不断更新。而教师要得心应手地处理好,或者说要组织好教学,自身必须领先一步,先用新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再学习,不断地进修。

第二,与此相关的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开设的课程也在更新,旧的学科被新的知识所取代,这样教师就有了改教新知识的任务,因而教师进修机构需要组织教师为执教新知识而进行学习。

第三,有些教师度假后,重新开始执教前,需要为适应原来的教学工作而进行重新学习。同时有些教师为获得新的执教资格,如基础学校教师打算进入中等学校教书等,这也需要通过进修来获得这种新的资格。而在这方面教师进修的内容是根据上述各种进修需要安排的。它们包括补充性的新的科学知识、新学科和学校当前的实际教学课程内容以及教师要获得某种资格必须具备的学科教学能力。

(二)教育理论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教师进行教育科学方面的继续教育主要是为了使教师能够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包括新的教学理论思想,以便更好地胜任学校教育和教学任务。因此,这方面教师进修的主要内容应是组织教师进行教育学、教学论和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在这些领域中的新进展、新研究成果。教师通过学习而具备推广某种教学方法和进行教育和教学改革实验的能力,进而推动学校教育革命。同样,心理学的发展对教育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和教育方面紧密相关的心理知识,更是对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教师要深刻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教师教学的心理也是十分必要的,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可见,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仅有学科专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师范教育的原因,而师范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的特征就在于它强调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重要作用。

(三)相关、相邻学科的知识

作为教师,必须有这样的一种理念:知识从它本源上来讲是一体的。这一点,可以从越来越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出现来加以证明。此外,在实践层面上,一个管理者具备的知识面越宽、知识的理解越精细,他所做出的决策越系统、越科学,而不是顾此失彼。作为教师,一是要树立这样的一种理念,另外还要有实践的能力,给学生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综合型的人材。

(四)新技术、电化教学的运用

世界在不断的变化,我们这个世界,从人类的出现到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经历了太长的时间。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世界的变化在呈现出一种加速度的景象。我们所要掌握的东西也必然越来越多。作为教师来讲,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东西,仅靠理念上的更新是不够的,在教学的工具、手段上也必须加以更新。从技术层面上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范围、效率,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就要求教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技术。

四、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自学

作为个体来说,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主要看其对客观世界了解的欲望,也就是其主观能动性的大小。教师的继续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对客观世界知之更多,这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教师的自我教育应被视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因素。教育当局和教育研究及文献中心应该通过提供指导、必要的文件和文献、阅览室等,并使教师有必要的时间,以帮助教师进行个人的在职培训。

(二)听课

听课是实践层面上的再学习,再教育。通过听课,就会比较出自己在知识体系、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努力程度、教育理念和别人的差异,发现不足,做出改进。除此之外,也可以发现别人上课中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避免。所以,听课是继续教育的实践层面上的最佳方式。

听课这一继续教育方式在美国也比较流行。新教师通过听老教师的课、观察老教师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等,从而学到处理教学和教育问题的方法与经验,尽快地适应教学,提高教学能力。这种在工作中培训的方式对新任教师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同时,由于这种方式在校内进行,教师又不离开工作岗位,而是在工作中就能得到培训和提高,因而深受学校管理者的欢迎,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而且开支也最少”的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式。

(三)教研

教研是教师在任职学校结合教学工作边教边学。学校和教研室组织业务学习、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指导和帮助新教师,鼓励制定自学规划,不断提高文化业务水平。这是在职教师最基本、最经常、最普遍的进修提高方式。

如果说,听课是从微观上做以对比,发现别人及自己的不足,那么教研则是从宏观的层面上对课程的体系加以把握。教研的内容,可以是任教的学

段的整个知识体系的把握与计划;也可以是把任教的学段的学科知识加以扩充,研讨它与下一个学段以及上一个学段的联系,把教育教学真正地落实到为教育做贡献的境界中来,而不仅仅是为功利而努力。当然,集体的教研也可以是针对章节、针对某一课、针对某一知识点的讨论,也可以是一种教育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的讨论。因此,可以说,教研是教师继续教育,促进教师迅速成长的一个极好的途径。

(四)报告

作为一些教育行政机构,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做法:邀请在教育管理或教学方面很有成就的教育家、一线教师来做报告,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继续教育的形式。尤其是一些教育方面的专家,他们经历过更多的事件,见过更多的案例,他们的视角比我们的更大,也就更容易把握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规律。聆听他们的报告,无疑会大大拓宽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在教学中少走弯路,从而加速我们的成熟与成功。

(五)留职带薪深造

教师的离职进修一般是短期的。在中国,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各级教师培训中心及师范院校,经常根据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举办各种类型的短期培训班或研讨班。各学科承担不同任务的教师,按工作需要和个人条件参加短期培训,离职进修,其学习期间的工作任务由其他教师分担,进修期满回原岗位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有时学校根据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选派教师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新的学科教学带头人,提高其学历层次,送少数教师到高等学校参加教师进修班或专门进修部分课程,进行较长时间的离职进修。教师的离职进修除有益于个人的提升之外,更多的是会推动教育的发展。

五、学校及教育行政机构应提供的支持

(一)从体制上给予保证

在职进修制度化是很有必要的。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第69号建议指出:继续教育应该是教师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应定期地安排各类教育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程序和方法应该尽可能地灵活,适合教师的个人需求和各个地方的特点,并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发展和知识的扩展。修订一些规则、条例和法规,以突出在职培训的重要意义、必要性和效果,重视继续教育在组织机构方面的进展,并为所有教育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权利提供法律保证。

除此之外,教师的继续教育最好和教师的职称评定、晋升相结合,以此来激发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热情。

在英国,教师的在职进修与他们日后的晋级和加薪是相互挂钩的。英国中小学晋级的主要依据是教师的学历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因此,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与新教师,通过在职进修提高教学水平后,可望较快晋级;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通过进修获得高级证书或学位后,可望晋级和被聘为教研组长或青年教师的导师等职,而晋级又意味着加薪,加薪又刺激在职进修。

(二)从时间上给予保证

英国政府为教师进修提供方便。如进修机构尽量把活动安排在非教学时间内进行,在冲突时,学校要设法解决代课问题,甚至由校长自己去代课。教师中心和所在学校常为教师在职进修提供信息资源方面的服务。

但在中国,情况却大有不同,教师的继续教育从时间上是不能保证的,尤其是在高中,由于很多高中不按照国家规定的开学时间开学,而是把开学时间提得很早,结果导致本来安排在假期中的教师的继续教育从时间上不能得到保证。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把本来应该属于教师的继续深造的机会给剥夺掉。再者,由于中国师资紧缺的缘故,有些教师若选择继续教育,随之就会出现班级无人代课的问题,因而,为学生考虑,教师也只能放弃继续教育的机会。

所以,作为教育的行政部门,以法规的形式保证教师的继续教育时间是很有必要的,没有行政部门的参与,教师的继续教育从时间上也会受到极大的威胁。这样长此以往,对教师的各种水平都要造成极大的伤害,从而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从财力上给予保证

在德国,教师工资待遇高,教师继续教育用不着过多地考虑待遇问题。德国教师目前的地位是很高的,在国际比较中处于领先的位置。战后德国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作为国家公务员,教师首先受宪法的保护,领取国家工资,不受解聘的威胁,享有职业安全保障。赋予教师国家公务员身份同时亦给教师职业与其他国家公职部门进行比较提供了基础,这有利于保证教师地位和待遇的提高。

德国教师的基本工资标准由联邦《薪金法》统一规定,它是根据教师工作的学校种类、职务种类以及工龄来确定的。基本工资每2年升级一次,工作28年后达到最高工资级别。除基本工资之外,德国教师一般还享受地区津贴、子女津贴、假日津贴、年终奖、矫正课/特殊教育津贴、职务和官职津贴。但在英国教师的工资制度中,专门设有鼓励教师参加在职进修的津贴,在同等条件下,参加并完成一年制长期课程学习的教师,其工资可比同行高4%-5%。这些措施都刺激了教师参加在职进修的积极性,是相当有效的。英国中小学教师参加进修的热情很高,参加进修的要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

有鉴于此,中国政府不但有必要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更要为教师继续教育投入更多的资金,以保障教师继续教育的顺利进行。唯有如此,才能大力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使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均衡,使我国的国民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使国民素质得到普遍的提升。

9.新教师个人继续学习计划 篇九

甘怀龙

自参加教学工作以来,不断地努力实践探索,踏踏实实工作,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面对每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深感任重而道远。虽然渴望能应用最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但有时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更需不断地学习、积累,借鉴别人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不断地经历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过程。使自己的业务能力达到质的进步。

一、学习形式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

2、积极地认真地参加教研活动,特别是教研组组织的观摩示范课教学;认真学习同事的先进的教学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参加年级组学习,课标解读、教材研讨、观摩示范课。

3、工作之余,通过自学,完成以上拟定的学习内容,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和互联网个人自主选择式学习。

二、学习内容措施

(一)内容 1.师德教育

加强自己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学习,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己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种形式的师德学习,做到爱岗敬业,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人师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新理念

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

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新知识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培训,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知识素养和学科知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4.新方法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培训,能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新技能

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课后反思、学情分析、考核评价及课题研究等基本技能;提高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技能,具备引导学生课堂上倾听、思考、提问、交流等能力;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措施

1、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读书与学习成为习惯。平时多读一些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书籍,按学校继续教育指南,自学规定的继续教育教材。结合自己的实际感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认真钻研教材,科学备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写出真正实用的教案,不搞形式主义,人云亦云。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

10.新教师个人继续学习计划 篇十

张帆

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综合业务水平,学习新理论新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得以正常教学,为国家培育新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总结前阶段继续教育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自己的现状,特拟定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如下,便于跟上时代的发展。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推进校本,覆盖全员,整体提升的工作要求,认真组织教师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强化培训强度,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教育不断学习和专项发展,为进一步促进教育改革深入发展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具体要求和目标

继续教育要以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以“一德四新”为主要内容,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为主渠道,以网络教育支撑下的校本培训为平台,深入扎实开展个人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三、学习内容:

以“一德四新”(教师职业道德、新理念、新技能、新知识、新方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专业知识等作为自己学习内容。

1、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使自己更加爱岗敬业,做到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人师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

引路人。

2、新理念

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教育观、人才观、质量关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教育。

3、新技能

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上课、说课、观课、课后反思、学生情况分析、考核评价及课题研究、心理辅导技术等技能;引导学生倾听、思考、提高、交流的 能力。

4、新方法

新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创造性。

5、新知识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随时给自己充电,不断完善自身。

四、学习形式

以校本研修、集中学习、自学、写反思和心得、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

11.新教师个人继续学习计划 篇十一

一、提高认识,完善制度,建设多层次的教师继续教育机构网络

(一)识识到位,目标明确是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前提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对教师队伍建设非常重视,始终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由一位委领导专门负责该项工作,并具体落实了责任处室。两委领导每年都要召开专题研究会,就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市教委还专门组织了“教师队伍建设”课题组,对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建设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措施等开展了深入的调查和研讨,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十五”期间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并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初步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思想,对推进继续教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是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保证

我委在总结“九五”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及问卷、座谈、研讨等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制定了《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计划》、《北京市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十五”时期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十五”时期培训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并分别就教师素质、学历要求、队伍规模、资源配置、专业结构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为保证上述文件精神切实落到实处,我们又组织有关部门,就相关政策和措施进行了研讨,出台了《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考核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把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习情况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挂起钩。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为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保证。

(三)多层次的教师继续教育机构网络是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我市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组织管理系统及业务指导系统。市教委负责对全市各级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成立了北京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中心和幼教师资培训中心。高等学校由北京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该中心负责协调高等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实施,并承担相应的培训工作。建立以北京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为基地,重点大学为骨干的培训网络,充分发挥教学科研力量较强的高校在高校师资培训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采取市、区县、学校三级管理的模式和三级培训网络。北京市幼教师资培训中心和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中心分别负责幼儿园和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日常管理工作,各区县继续教育管理部门配合中心开展工作。此外,还成立了若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科教研组和职业高中专业课教师研修中心组,以加强对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各学科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我们要求各区县教委及学校校长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并对本区县、本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做出规划,组织实施。市教委定期对区县教委及学校执行《教师法》、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是否重视继续教育以及开展继续教育取得的成效作为评估区县教委及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突出教师继续教育重点,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在继续教育工作中,我们注意突出重点,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培训对象上,以骨干教师和培训者作为重点;培训内容上,体现两个针对性:一是针对长远需要,即根据21世纪首都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要求,其内容要具有先进性和超前性;二是针对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实际需要,即要根据向素质教育转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实际工作和学习需求上的差异性,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确定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法律法规”作为高等学校新任教师的必修课,“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作为全体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U币的必修课;“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作为1960年1月1日以后出生教师的必修课,“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作为中小学相关教师的必修课,“星期六特级教师课堂”培训作为特级教师及市级学科带头人的必修课。除必修课外,还提供了大量的选修内容供教师选择。

在实施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制定倾斜政策,促使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市教委规定:各高等学校应在搞好青年教师岗位培训和硕土研究生水平培训的基础上,着重开展(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高水平、高层次的培训。有条件的还要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或做防问学者。北京工业大学设立了“青年学术队伍建设基金”,一部分作为学术骨干的科研启动资金,一部分用于青年骨干教师的进修和培训。首都师范大学规定每三年必须安排骨干教师参加一次高层次进修,并优先安排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出国进修。

——将培训者培训摆在教师继续教育的先导地位。为保证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质量,我们优先选派教师培训机构的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和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或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为解决培训者长期脱离中小学一线,实践经验不足的缺憾,注意创造条件,让培训者接触教育实践,体验一线教师的苦乐与需求,并获取一手材料,使培训工作有的放矢。

——实施“特级教师行动计划”。为整合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北京中小学教师整体水平,从2001年底起,我委启动了“特级教师行动计划”。首先是从最优秀的人才抓起,开办了“星期六特级教师课堂”,充分利用首都的地域优势和人才资源,请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及专家为特级教师讲课,扩展他们的知识视野,使其在终身学习中走在前列。目前我委已开办“星期六特级教师课堂”11讲,受到特级教师的好评,其次是从最短的版块帮起,组织特级教师赴远郊区县讲学支教,培训青年骨干教师,提升北京市最薄弱地区的教师水平。先后有80多名区县级青年骨干教师成为了30名特级教师的徒弟。第三是从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在北京教育网上建立了“特级教师工作室”,开展网上授课,使其他教师和学生能通过网络实现与特级教师的互动和交流,快捷有效地传播特级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和理念。

——开辟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培养一批能适应21世纪首都社会发展需求、教育管理及教育教学水平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的学校管理人才和骨干教师,近年来,我委和区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先后斥资近千万元,选送了多批中小学校长、中层管理干部及骨干教师出国接受学历教育或短期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们在未来人才素质竞争中的实力,也为高层次教育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条新路。

三、注重教材建设实效,办学模式开放多元

为了改变过去继续教育中大一统形式的教学计划及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更好地体现按需设课、按需施教、开放办学的原则,我市在课程设置及培训模式的改革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一)强调按需施教,大力加强继续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

我们组织专家制定了《北京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科目指南》(试行稿)和《北京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科目指南》,供各区县及培训机构选择开课和中小学教师选修学习用。为满足各类教师的不同学习要求,各区县及培训机构除根据《指南》选择开课外,还结合实际情况,开设了《指南》以外的、符合教师需要并具有特色的课程。

在开发课程方面,我市采取边开课、边建设的办法,把开课的过程变成开发教材的过程。将水平高、针对性强、学员们欢迎的课程讲义汇集成教材加以推广。如《北京市中学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语文学科论文选编》及数学学科论文选编,《中学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授课讲稿》,《小学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授课讲稿》,《学科前沿知识系列讲座讲稿》和《素质教育系列讲座》等。

为扩大优秀教师资源的共享面,同时使一批优秀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能够流传下去,我们聘请了95位中学特级教师,组织录制了《中学特级教师说课》音像教材和书稿共400讲,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等12个学科,向全市推广,并赠送给全市》71所山区学校和相对薄弱校。另外,各区县也积极开发了十批适合本区县教师需求实际的继续教育教材。

(二)实行开放办学,融汇首都的大教育资源,积极进行培训模式和培训手段的探索

在培训模式上,我们进行了如下尝试,以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

给教师充分的选课权,把原来的“套餐”变为“自助餐”。具体采取了五项措施,即;把统一学习内容改为只设部分课程为必修课,其他均为选修课,把以课堂面授为主的学习方式改为由课堂面授、开办讲座和自学、研修、课题研究、教学研究、社会考察、导师带教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把按教师职务分层指定课程改为教师选课不受职务等级的限制,把指定学习单位改为允许学员自己选择学习单位,把指定任课教师改为允许学员选择任课教师。北京教育学院组织一批骨干教师根据《科目指南》的要求精选主干课程,实行“挂牌”授课,有100多名教师为中小学教师授课,开设了122门课程,共培训中小学教师5万多人次。我们还进一步利用首都高校师资丰富得天独厚的优势,聘请了300多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教授和学者为教师培训。

在教学培训手段上,除传统的课堂面授外,尽可能多地使用录音、录像、广播、电视、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使学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或方便的方式学习,既可以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缓解工学矛盾。

上一篇:公司礼仪培训教材下一篇:团队建设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