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卫生保健的工作计划

2024-09-29

中心小学卫生保健的工作计划(精选8篇)

1.中心小学卫生保健的工作计划 篇一

中心小学卫生工作自查报告

按照区卫生局、区教体局就学校卫生专项检查工作下发的(2007)6号文件的要求,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强化学校,卫生安全是学校法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规范学校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和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学校组织专班对学校卫生工作进行了相关检查,现就我校卫生安全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商店食品卫生

1、我们在接到文件后,及时传达了文件精神,强化了学校商店食品卫生意识,杜绝学校食源性疾病发生。做好了这次专项整治工作的迎查工作。

2、我们在检查过程中没有发现商店有三无食品。

3、强化管理,确保安全。学校商店食品卫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健康,因此,学校要求商店严把商品采购关,坚持到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商品。学校商店购买的食品、原材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经营单位索证,所购物品必须符合卫生规定,并填写采购登记表。

二、活饮用水卫生

我校生活饮用水,符合卫生要求。

三、传染病防治管理

学校是人口集中的场所,我校重视学生传染病防治。要求全校教职工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积极行动,把预防、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学校大事来抓,做好我校卫生工作。为保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反应迅速、控制有力、运转协调,制定了《双沟镇中心小学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利用了校报、广播、墙报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卫生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防病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群防群控工作;开展卫生健康知识讲座。我们还对教、寝室卫生和环境卫生进行了检查,总体情况较好。通过自查自纠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卫生安全防范意识。

四、克服不足,再上台阶

对照检查标准,我们在自查中发现,尽管卫生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硬件设施方面和先进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学校将以这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卫生工作的投入,不断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条件,使学校卫生工作乃至整体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2.中心小学卫生保健的工作计划 篇二

关键词:循证护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常事件,满意度,健康生活行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最基础的卫生医疗机构, 一般以社区、家庭为单位[1,2,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看病方便、经济、快捷等优势[4,5]。但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存在服务质量较大医院差、治疗疾病领域小等缺陷[6,7,8]。现探讨了循证护理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工作的效果, 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服务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24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 观察组男66例, 女54例;平均年龄为53.1岁;高血压30例, 脑栓塞27例, 冠心病33例, 呼吸道感染27例, 其他3例。对照组男63例, 女57 例;平均年龄为54.2岁;高血压27例, 脑栓塞30例, 冠心病30例, 呼吸道感染27例, 其他6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对照组病人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 在病人输液过程中对病人进行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方法。 (1) 团队组建。组建循证护理工作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1名主管护士, 3 名护士, 由主管护士作为负责人。此外, 需要对循证护理工作小组中的成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并需要通过相关的技能考核。 (2) 循证问题的确定。长期以来,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的病人常常会发生输液异常的事件, 进而导致了病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此外, 前来就诊的病人自身健康知识薄弱, 没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许多不良嗜好, 如抽烟、喝酒等影响健康, 缺乏运动。针对于以上问题, 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 寻找科学循证护理支持。 (3) 循证护理方法。了解病人患病情况, 同时结合病人的年龄为病人提供舒适的输液环境, 设计针对特定病人的护理方案。采用情志护理的方法, 以热情、温和的口吻与病人进行沟通, 在输液前给予病人积极的情绪疏导, 缓解病人对于输液的害怕心理及紧张情绪。护士通过与病人的沟通, 让病人充分相信护士, 相信护士的技术。护士需要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输注药物的特性正确选择药物输注的速度。在输液的过程中护士需要时刻严密监控输液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观察内容包括:是否出现血管渗液, 是否有针头脱出, 是否有血液回流, 是否有针头堵塞等情况。如果出现上述情况, 需立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 并需要耐心地安抚病人及家属的不安情绪。输液结束后需动作轻柔地为病人拔出针头, 减少病人痛苦。在健康教育方面, 针对病人自身的特定情况, 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告知病人相关疾病的致病因素, 告知病人吸烟喝酒对身体的伤害, 提醒病人需要适量运动等, 以及告知病人常规疾病的预防知识等。

1.2.2 观察指标选取输液后异常事件发生率, 病人对护士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病人健康生活行为作为观察指标。满意度评价分为满意、良好、不满意。健康生活行为评价包括适量运动、服药规律以及吸烟、酗酒情况。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输液后异常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病人输液后异常事件的发生率为0.83%, 低于对照组的4.17% (χ2=9.179, P<0.05) 。两组病人输液后异常事件发生情况见表1。

2.2 两组病人对护士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病人满意率为98.3%, 高于对照组病人的91.7% (χ2=5.954, P<0.05) 。详见表2。

2.3 两组病人健康生活行为情况比较 (见表3)

3 讨论

目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的整体素质尚且有待提高[9,10], 护士的学历、工作年限均与大型医院有较大的差距[11]。不仅如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大多未经过专业的培训, 大大影响了护理水平。循证护理是指通过循证实践, 从而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施。循证护理针对具体的循证问题, 查询了已有的文献资料, 形成循证证据, 为病人制定了特定的护理方案, 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12,13,14,15]。

本研究纳入了240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病人,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病人给予循证护理, 研究结果发现, 观察组病人输液后异常事件的发生率为0.83%, 低于对照组的4.17% (P<0.05) , 对护士护理服务质量满意率高达为98.3%, 高于对照组病人 (P<0.05) , 同时观察组病人经健康宣教后吸烟、酗酒的人数显著降低, 适量运动及服药规律的人数显著增加, 表明循证护理能显著降低输液后异常事件的发生, 显著提高病人满意度, 显著改善病人的健康行为。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 前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病人多为老人和儿童, 且所患疾病为慢性病居多, 主要医治措施为输液治疗。针对于此特定情况, 本研究组建了循证护理小组, 确定了循证问题, 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为病人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方案, 并且对护士进行了专业的培训, 显著提高了护士的护理技能。在护理的过程中, 护士能够更加细心地为病人进行输液治疗, 并且通过情志护理的方式, 与病人轻声细语地沟通, 安抚病人的情绪, 使得病人更加配合输液工作。护士提高了护理技能, 细心护理, 按照病人的自身情况制定特定护理方案, 病人配合度增加, 从而降低了输液过程中异常事件的发生。同时, 护士时刻严密监控输液过程中血管渗液, 针头脱出, 血液回流, 针头堵塞等突发情况, 一旦发生立即采取措施补救, 最大程度降低了输液异常事件对病人造成的伤害, 提高了病人对护士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此外,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对病人进行了科学的健康知识宣教, 让病人意识到平时日常行为对健康的损害, 并且通过宣教, 病人亦能掌握相关疾病的致病因素以及预防办法, 从而使得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培养健康生活行为。

3.中心小学卫生保健的工作计划 篇三

【关键词】 疾控中心;卫生监测检验;对策

1 卫生监测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卫生监测检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卫生监测检验大多是应付卫生行政部门和监督机构交付的被动性任务,主动开展适应本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社会需求开展监测检验的力度不够。

1.2 人员素质不高,检测检验水平低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县级监测检验人员总体学历层次不高,大多是以专科中专学历为主,有的甚至不是卫生专业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有的专业人员受市场经济影响,甚至开始跳槽转行,检验队伍不稳定。

1.3 资质认证规定不完善 我国目前出台的卫生法律法规规定,对健康相关产品、职业卫生等卫生监测检验机构的资质认证,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但是由于资质认证体系标准不系统、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卫生监测检验的质量目标方针及保证体系均没有建立一个权威、系统的认证办法,加上培训指导不到位,无法从根本上控制质量。

1.4 监测检验程序不规范,检验质量很难保证 在开展计量认证的工作中,各实验室普遍存在编制了程序文件,但是缺乏规范的培训和管理,部分程序文件操作性不强,有的虽有程序但是执行较差,采用“校核方法”保证质量也是流于形式,有的监测仪器缺乏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和定期检定与测试,有的仪器长期用于检测,从不定期校准和标定,使得卫生监测、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大打折扣,难以进行科学的评价,严重损害卫生监测检验工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2 对 策

随着医疗卫生的开革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和疾控机构必须加强对卫生监测检验的重视,利用疾控机构等级评审的要求,从体制上、资源配置上和人才队伍建设上加快改革、积极调整、不断创新,合理运用政策和市场两种机制,推动卫生监测检验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1 建立和完善卫生监测、检验工作体系 本着统筹规划、明确分工的原则、集中卫生监测检验专业力量以产权为纽带整合资源,面向市场,建立承担社会各方委托的公正性、社会性检测任务。

2.2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整合科室职能 人才资源是抓好卫生监测、检验工作的第一资源,人事管理部门要适应卫生事业开革发展的需要,增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卫生监测检验队伍建设。一是把好入口关,严格控制低学历、非专业人员进入检测机构,二是对现有人员的学历提升和专业培训工作,三是积极推行人事制度开革,实行聘任制,建立责权利统一的用人及分配制度。根据卫生监测检验的特点,科学设置岗位,加强内部质量控制,组建微生物、理化、消杀、食品、环境、学校、劳动、放射、预防性医学评价等卫生监测,整合对外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开拓公共卫生服务的市场。

2.3 健全落实规范化的保障机制

2.3.1 认证认可机构颁布实施的新的“评审准则”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作为法定的事业单位承担对全国范围内认证认可进行规范的工作。其提出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评审准则,疾控部门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卫生监测检验机构统一规范的资质认证办法,完善修正质量管理手册,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卫生监测检验的《质量内部审核程序》《抽样程序》《监测工程程序》等文件,编写相关产品作业指导书,规范约束相关行为。

2.3.2 监测检验机构应建立以技术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为责任的责任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科对专业监测、检验工作全面负责,各监测检验科室设立质量监督员,定期对质量监督员、监测、检验专业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进行培训考核,不定期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和交流,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对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的掌握和使用。

2.3.3 结合专业特点,加强检验仪器的质量控制,从检验仪器选购、校准、使用维修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制定一套质量控制程序,对大型和精密仪器还应该建立较完善的档案,具体包括如:仪器认购合同。开箱验收记录、校驗记录,运行检查记录等,使用的试剂要有供应商的资质证明、购买试剂等检验用品要选质量有保证、相应资质齐全的商家产品。

4.灵泉中心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篇四

本期来,在上级教育方针地正确指引下,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小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加强了卫生工作的力度,增强了卫生意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地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在本期开学时,领导小组把卫生工作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从思想上重视了卫生健康教育和普及卫生知识、学生个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并且几次行政会议专题讨论卫生工作怎么抓、怎么搞,并通过黑板报,讲座等手段,对师生进行安全卫生、健康卫生知识教育。“人人讲卫生,从我做起”的卫生习惯正在校良好的兴趣。

二、开展各种卫生教育活动,落实了健康教育工作

本学期,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晨会,夕会等各种形式的卫生宣传活动,增强了学生讲卫生意识,落实了学校规定的防近方案,坚持做二课二操,纠正其动作,定期调换学生座位,使学生的视力有所稳定。学校健康教育课坚持从学校学生地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没有挤占挪用现象。

三、积极配合市防疫站进行了体检防疫工作

通过学生健康体检,摸清了全校学生的健康状况。健全了学生健康档案,进行了“六病”防治宣传,还进行了卫生知识测试。在接种流感疫苗的宣传工作中,学校积极配合,要求学生人人接种,利用多种渠道向家长进行宣传,收到了很好地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四、加强了环境卫生工作的落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学校每天坚持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全校师生人人动手,实行了卫生岗位制,责任到班、到人,每天进行检查、督促,对各班卫生状况给予评价,纳入到班级地常规检查评比之中,及时解决问题,使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乱丢乱扔的现象逐步减少,“人人参与卫生”的良好风气正在师生中兴起。

五、加强了学校食堂、商店卫生工作的管理。

学校总务处定期对食堂,商店的进货渠道,卫生管理进行检查,杜绝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后勤工作有效的为师生服务。

六、加强晨检消毒工作,切实落实学生传染病地预防。

学校坚持对学生每天进行晨检,必要时还进行了午检,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对可能存在传染病的学生坚决进行隔离治疗,杜绝传染源。学校还坚持对教室寝室食堂等学生集中的地方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七、存在问题

1、健康卫生教育“贵在坚持”,学校卫生保洁工作还得下大功夫抓,“持之以恒”。

2、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形成和饮食卫生习惯,意识有待加强,看书写字的习惯要规范,这样学生才能健康成长。

5.池溪中心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篇五

本学年来,在县教育局的亲切关怀和正确指导下,我校坚持在学校教育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围绕认识健康,珍惜健康,创建健康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改善学校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切实做好防病工作,使学校的各项卫生工作有序进行。现总结如下:

一、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保证环境、饮水、饮食卫生。

1、认真上好公共卫生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郭京娟老师上的卫生课受到好评。

2、能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班主任坚持做好晨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如有异常及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康复。卫生室严格把关,发现有发高烧学生和传染病疑视者进行追踪到底,直至查清原因为止,一旦发现疑视立即进行隔离。

3、做到消毒工作到位,除有传染病疑视学生活动过的地方消毒之外,每周对学校所有教室开展全面消毒,做到了把传染病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4、对学校环境卫生,各组室、各班按照职责分工,保持长期整洁,学校领导、卫生老师组织卫生委员定期对各班卫生进行检查评比工作。

5、学生的饮食饮水工作,严格执行文件精神,坚持每天晨检,严把进货渠道关,食品饮水卫生质量关。控制了非工作人员进入食堂工作室,只要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立即指出改正。培训食堂人员对职责的认识观和操作技术关。

二、做好季节性的预防工作

1、学校根据不同季节特点,开展各项宣传预防工作。严防各类传染病对师生的危害,及时尽早对师生做好知识性宣传工作,在学校每月每期宣传栏中按季节变化宣传防病知识,同时还利用集体晨会和书面形式发放给班级宣传。特别是在有病期间和发现其它疑似病人及时汇报,及时治疗,在疫区范围内根据病原的特点进行有效措施,控制病原扩散,所以,本保证了师生的身心健康,维护了正常的上课次序。

2、学校能有效的防止水痘、流感、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和春夏季流感及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在天气转暖时,能严格做好宣传食品卫生,防止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指导学生的饮食饮水卫生,教育学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同时要求学生不买摊贩和三无产品食用等工作。

三、做好卫生常规性工作

1、对学校的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定每天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开展对学生进行身高、视力测试,并做好学生体检工作。体检结束后,对有疾病的学生要求到医院治疗,对近视学生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做到近视发病率有所下降,控制新发病率。

3、做好收齐“预防接种卡”补接种工作,及时通知家长把在家的“预防接种卡”送入学校。

6.中心小学卫生保健的工作计划 篇六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确保学生生命安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我校着力加强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扎实改善学校的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做好服务育人的工作,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精细管理,资金保障。

1、建立健全了各项卫生制度。学校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学生晨午检制度、学生因病缺课信息登记制度、传染病信息报告制度、食品留样制度、教师试餐制度、卫生工作表彰和奖励制度等,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2、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就学校卫生工作要点和一些突发的重要工作及时布置安排,各部门各负其责,使学校卫生工作有了强大的支持力,另外学校还投入相当的资金用于改善学生和教师的煮饭条件,我们抱着对学生生命和健康负责,对家长负责,对构建和谐社会负责的态度,在近些年,根据上级的要求和我们学校的实际,先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新建了食堂,学校对食堂精细管理,食堂工作人员按照要求规范操作。

二,强化责任意识,把工作目标做到位

要搞好学校卫生工作,必须要强化责任意识,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我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卫生习惯和增强体质两个方面:

1、讲究卫生,养成习惯。培养卫生习惯,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我们针对学生对卫生的认识还不足,行为习惯的养成还不够的实际,着重做好三件事:(一)增强卫生意识。卫生意识的增强,我们从一年级的小朋友抓起,分三步走:第一步,培养学生讲究个人卫生的意识,懂得人的身体跟个人卫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健康必须讲究卫生,卫生才能健康。第二步,培养学生讲究环境卫生的意。比如个人卫生,学校环境卫生等。通过环境卫生的增强,引导学生创造学校的环境美。第三步,培养学生讲究公共场所卫生的意识。这方面,因为学生多半脱离了老师和家长的管理,难度比较大。因此,在养成教育中我校特别加强。要求学生在公共场所能自觉做到爱清洁、讲卫生。(二)掌握卫生知识。卫生知识的掌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的做法是:(1)按年级按教材要求上好健康教育课,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课本上的卫生知识。(2)按季节介绍和讲解卫生知识,让学生掌握春、夏、秋、冬四季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措施。(3)按班级上好劳动课。使学生从掌握规定的劳动技能的过程中,掌握劳动时应具备的卫生知识。(三)培养卫生习惯。我们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实施,着重地抓了三个层面:(1)个人卫生中的卫生行为。如:饮食卫生,衣着卫生,身体卫生和保护身体等卫生行为,(2)公共场所卫生中的卫生行为。如:食堂就餐的卫生,我们要求不丢一粒饭,不随意倒掉一筷菜,在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果壳。不大声呼叫,不玩泥沙、砖石等。(3)学习生活中的卫生行为。如;校园卫生、体育卫生、用眼卫生、用品卫生、劳动卫生等。

2,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在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同时,我们还通过强化活动课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强化活动课程,主要抓住三条途径:(1)常规活动。与体育老师配合,上好体育课,做好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在每一个学期中,由学校体育组牵头,对低段年级进行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的检查评比活动。(2)群体性体育竞赛。每学期组织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如针对体质达标我们开展了一些专项比赛;结合冬季锻炼,我校组织了一些民间体育活动与竞赛,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本学期我们还推出了每天早晨20分钟的晨间体育活动课,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器材,分项按年级轮流活动。(3)兴趣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跳绳,踢毽子,小制作,田径,闲暇纸艺,等兴趣活动,调动学生的心理,促进学生健康。

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强化健康意识

1,健康教育课纳入学校正常运行的教育轨道,学校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制度,有落实。

2,有计划性,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学校积极派人参加县疾控中心举办的卫生知识培训及讲座,每学期学校的保健老师要对全体教师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学校出黑板报宣传,宣传橱窗用图片进行宣传,我们每学期还利用发信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

3,我们确保每学期各个班级有一个课时的卫生课。学校在每学期还开展在学生中进行卫生安全小报的比赛,是学生增强安全意识,确保学生自己保护的能力。

4,我们建立二套检查制度,一是学校行政班子的检查队伍,其工作的主要性质是检查学校的卫生制度的落实情况,指导各个班主任的卫生教育,随时发现学校卫生工作的一些偏差并及时的纠正;二是一支由老师带领下的学生卫生检查小组,检查评比各个班级的卫生工作,使我校的晚上工作始终保持积极的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健康监督,疾病防治

1,防近工作持之以恒,在每年三月份的防近周我们进行了专题防近讲座和橱窗宣传,给每位学生发了一份防近倡议书,家校结合共同防治近视。学校的五项检查小组每天二次检查学生眼保健操,读写姿势,在每二周一次的教师例会上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学卫生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关心每个学生的生长发育,身心健康。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测试工作有条不紊,学校每年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监测,针对学生测试结果,提出具体要求,并做好资料的统计汇总上报工作。

五,加强卫生监督,搞好环境卫生,美化,净化育人环境。

1,环境卫生长抓不懈。开学初做好了学校季节传染病,流行病的预防宣传工作,及季节性多发病预防。结合这些活动,教育学生养成讲卫生,讲文明的好习惯,组织学生每天检查评比各班室内外卫生,每周至少一次大扫除,清除校园死角,各处室,各班每天都能基本做到洁,净,美。

2,高度重视饮食卫生安全。校长室,总务处多次召开安全,卫生会议,强调食堂工作制度,操作卫生制度,门卫制度等,各部门各负其责,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层层抓,处处查,杜绝一切可能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隐患。

3,加强学生个人卫生教育,尤其重视对学生个人卫生的检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每位同学每天做到两个要要勤剪指甲,要穿戴整洁,强化健康意识,树立学校学生新形象。

7.中心小学卫生保健的工作计划 篇七

1 准备工作

1.1 硬件的配备

门诊护理岗位如预检台、候诊处、输液室各配1台电脑并与中心信息系统联网, 以便各岗位护理人员能及时获取相关科室信息[1]。

1.2 人员准备

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由中心信息科工作人员对门诊护士进行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录入数据快、准、全, 熟练掌握相关应用系统的操作[2]。考试合格者方能进入第二阶段, 由研发人员对各个护理岗位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流程进行培训并现场考核, 考试合格者方能上岗。

2 门诊护士工作站信息系统

作为中心健康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计算机作为护理信息的输入和计算手段, 它又包括预检挂号系统、候诊排队系统、发热预警系统、门诊输液系统。每个护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都符合各岗位的特点和病人需求。

3 运作效果

3.1 简化护理流程, 改善护患关系

预检挂号系统使预检和挂号工作合二为一, 可以在同一台计算机中完成。预检护士在病人挂号同时对病人进行分诊, 避免了病人重复排队和在大厅的滞留时间, 排队时间明显减少, 病人满意率得到提高。

候诊排队系统能使病人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医生, 并且病人随时能知道自己前面等候的人数。病人就诊序号从挂号一刻起已自动生成, 避免以前排队的随意性。通过信息系统候诊护士可以了解到医生就诊情况, 真正做到了一人一诊室, 为医生、病人提供了一个安全、安静的诊疗环境。

信息化建设后的便捷在护士输液室可体现出来。病人未到输液室, 输液单已通过计算机传输到护士工作站, 护士按照输液单要求, 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迎接病人的到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病人中, 有80%是老年人, 过去他们常常为忘记带或找不到输液证明而着急, 现在护士可通过计算机查询, 非常便捷。

3.2 节约医疗成本, 优化候诊环境

在未使用健康信息系统前, 病人挂号和就诊是通过预检护士给予病人的分诊凭证进行的, 而分诊凭证在病人就诊结束后因无保留价值, 病人便会随地丢弃。计算机的使用节约了纸张, 清洁了诊疗环境。排队叫号系统使病人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看病的节奏, 安心地等候, 使原来吵闹的候诊大厅安静有序。

3.3 减少差错发生, 维护病人利益

在未使用健康信息系统前, 病人输液环节多而繁琐。首先, 对手工输液单进行登记, 然后在输液单上记录执行医嘱的时间与护士姓名。多次转抄导致差错发生概率增加。医生字迹难以辨认也给护理安全带来隐患, 一旦出现差错, 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也给医院和护士造成负面影响。信息化建设不但方便病人, 而且降低了差错发生率。网络建设使基本信息得到共享, 护士只要在输液病人医嘱单上输入执行护士、核对护士工号, 就可以完成以前登记与转抄过程。其次, 输液单都是计算机打印的, 避免了以前因医生字迹不清而发生的错误。

3.4 健康信息系统有利于健康教育的实施

健康教育作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不仅深受病人欢迎, 而且可以缩短护患距离。健康信息系统为健康教育内容提供了依据, 它根据病人的就诊信息及时统计病人就诊情况, 了解疾病的发病情况, 护士在工作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对病人进行疾病的预防和相关知识的宣教。

3.5 利用护理资源, 合理安排工作

在目前护理人员普遍紧缺的情况下, 借助计算机可合理安排护理工作。比如通过对门诊输液系统输液人数分析, 输液高峰时段便清晰呈现出来, 护士长可以根据输液高峰和低峰不同时段增减人员, 既满足病人需要, 又提高安全性, 还可以合理安排人员休息。

3.6 统计精确便捷, 利于长期保存

过去, 繁琐的工作量统计常常使护士长感到头痛, 影响了日常护理管理。由于人工计算经常出错, 而反复计算费时又费力。现在, 计算机的使用使整个科室的工作量减少, 且数据也可以长期保存。

3.7 及时上传信息, 设立预警机制

中心的发热预检信息系统已经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网, 能够将发热病人就诊情况及时传送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旦出现病例数明显超过平均水平, 就可以提示卫生部门警觉是否有出现某种疾病暴发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金新政, 陈敏.医院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101-247.

8.中心小学卫生保健的工作计划 篇八

主要做法

健全机构,加强课改有效引领 学校成立了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确定了重点实验年级、科目、教师。完善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计划》,成立了课堂教学督评组,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及课改巡课制度,组织实验教师进行专题研究。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及时与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交换意见,进行整改。

转变观念,确保课改良性进行 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进行再宣传、再动员、再部署。组织教师每天下午进行一小时的理论学习,力求“学其形、得其神、行其真”。学校还派出中层干部、教师赴省内外学习,教导处组织外出学习的教师在教研会上谈体会、说感悟,并畅谈今后课堂改革的设想。

聚焦有效课堂,推进课改步伐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学校教师分批赴济南、青岛、潍坊、徐州观摩课改展示汇报课。观摩后组织教师分三批上汇报课。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相关学科教师参加听课评课,现场互动研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寻找发现课改中的亮点。

构建模式,促进活动开展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学校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低年级语文“三读两字”阅读教学模式,中高年级语文“三步走”阅读模式;数学探究学习五环节。在掌握模式的基础上开展全员磨炼合格课活动,它赋予了课堂第二次生命。

课改带来的体验与收获

教师教学行为变了 教师们从台上走到了台下,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源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

学生学习方式变了 学习行为由“被动”转向“主动”,学习情感由“厌学”转向“乐学”。学生已经开始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分享学习的快乐,在展示交流中展现与众不同的想象与创造。

课堂的氛围活了 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的平台。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生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

课改中的困惑与反思

纵观学校的课堂教学,小组讨论近乎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标志。但小组讨论究竟发挥了多大功效呢?在课堂上,小组讨论是流于形式,毫无实效可言。在听课过程中,教师为了追求表面的流畅,总是希望回答问题的学生少出错,不出错,能直奔主题,节省时间最好。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哪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当然也就毫无精彩可言。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继续加强对课改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家长往往只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但从事课改的一线老师千万不能只顾跟着家长的言论走,要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同等的教育,都得到健全地发展,让他们今后立足于社会、服务社会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大力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教师要搬掉讲台,走进孩子,与学生共同探讨新知识,共同进步,逐步使课堂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的场所,成为引发师生共振的磁场。

科学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 教师自己可以上“文山”进“题海”,决不能让学生负担过重。只有把思考的时间、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切实加强课改督导检查 学校定期对课改进行全面地检查和评估,发现人才,树立典型。同时也要及时发现掌握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课改提供决策的依据。

课堂教学改革任重道远,但这是一条教育必由之路,学校唯有坚定信念、充满信心、明确方向,坚持不懈地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行走在愉悦的追寻中,成长在课改的诗篇里。教师们将继续努力,在新课程背景下,让课堂成为焕发生命活力的乐园。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传媒毕业设计说明下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背土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