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践论文(精选8篇)
1.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践论文 篇一
南宁市车管所深化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我眼中的“大走访” 信达驾校 陈小军教练
今年2月起,南宁市车辆管所本着“广开言路,问计于民,开门纳谏,改进作风,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的目的,深化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开展了进企业、到社区(村、镇)、访驾校、与学员座谈的开门评警活动。今天,我有幸接到车管所孙志宇副所长的邀请,来到了市车管所五一路车管考试监控中心,成为车管所“大走访”活动中孙副所长与教练谈心的第一人。
我是第一次走进考试监控中心,警员和孙副所长热情接待了我。我从一个教练员的角度,对车管所驾考管理方面,谈了我的一些想法、意见和建议。孙副所长非常认真地与我谈心,不时还做些记录,在谈心中,我亲身感受到他对驾培业务和驾考业务的精通,领略到他高超的执法水平和为民服务水平,他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也进行了针对性地指导。
我们在驾考名额、约考方式、考试周期等方面深入地交谈,肯定了车管所坚持推陈出新、创新服务理念、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便民利民的举措,探讨了“考试学员回访制度”,如何强化对考试工作和考试员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驾驶人培训质量。也谈到了驾校管理、教练员队伍管理及培训质量等问题,对如何保持教练队伍的纯洁性,保持廉洁教学,杜绝粗暴教学,杜绝吃、拿、卡、要,杜绝恶性竞争的行为谈得很透切。
孙副所长和我还谈到我市大部分驾校至今没有完善的科目三训练场地,有的还在国省道和县乡道路上训练,安全隐患突出,要防止发生不安全事故。
孙副所长还说,车管所将进一步完善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网上预约服务,加大科技手段在驾驶人考试监督管理工作上的运用。切实体现车管人的“一心为民,廉洁奉公,热情服务,廉明高效”精神,也建议我们驾校教练广泛征求学员的意见,拓宽服务理念,打造品牌服务效应,更好地为学员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谈心,我对车管民警更加敬佩,也鼓励我在驾培行业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起到一个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建设和谐社会尽一份力。
2.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践论文 篇二
医患诸种关系包括平等关系、道德关系、服务关系、利益关系、文化关系和法律关系。因此, 理想的医患关系应该是互相平等、尊重、信任、配合的一种良好完满的人际关系。是医护人员在诊断、治疗与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及其家属所建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人际关系。可以这样说:医患关系是所有临床工作的基础, 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满意度。
2 和谐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的外在表现, 是提高诊疗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前题条件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是伴随社会的发展、法律的完善、制度的健全、医务人员素质的提高、患者认知度的不断提升等多方面共同促进的, 必须通过多方努力, 最终才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领域实践活动的开展与良性运转。
3 目前的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分析
3.1 患者对个人健康越来越重视, 并且对医疗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较低, 而主观期望值比较高, 部分患者医疗消费意识比较强, 认为付出了费用就一定能有好的治疗效果。
3.2 医患之间沟通不够, 缺乏彼此的信任, 缺乏对彼此的需求价值观点的理解, 不能换位思考, 是不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
3.3 媒体的片面报道, 片面地强调患方的弱势地位, 增加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偏见, 成了医患矛盾的催化剂。
3.4 由于医疗保障不健全, 加重了个人看病的负担, 使"看病贵、看病难"成为当前广大民众认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
目前大部分患者都以自费方式来获得医疗保健服务, 医疗费用与患者的期望疗效不相符合, 也是医患关系不和谐重要因素之一。
4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体会
4.1 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建立和谐的医
患关系医护人员是关键, 医护人员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医疗技术和职业道德, 这是取得病人信任的前题, 其次, 要理解和尊重患者。只有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才能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诊疗工作。因为这期间患者会承受很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 非常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关怀。再有,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医患之间发生的误解与矛盾, 很大程度上是一些医护人员缺乏沟通技巧所致。往往患者对热情、真诚、忠诚、责任心强、幽默的医务人员充满尊敬和信任, 讨厌那种虚伪、不尊重人、有嫉妒心、骄傲、冷漠的医务人员。
4.2 充分认识到医疗技术的有限性和医生对疾病认识有限性的存在。
近年来, 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 在提高了诊疗水平的同时, 使医生的诊断更多地依赖于仪器, 造成了医患的"物化"与"疏远"。现代医学分科越来越细的趋向, 也使医患之间关系由过去的一对一演变为多对一。医院服务对象淡化了病人, 突出了疾病, 忽视了病人的整体和心理需求, 这些都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效应。另一方面, 公众对医学技术的局限性认识不足。此外, 由于病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同一种疾病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治疗效果, 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尊重的客观事实。
4.3 患者的理解和包容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医患关系和谐
与否, 涉及医患双方, 单靠医护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 这就需要患者能够全面正确地理解医生这一职业。一些患者以为进了医院就等于进了保险箱, 认为既然医院是治病的, 那么治不好病, 当然就是医院和医生的错。其实, 医生不是万能的, 不是什么病都能治的, 对一些疑难杂症, 在某种情况下, 医生也是有心无力。因此, 有些时候, 医生需要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不少患者看待医院、医生, 常常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尤其是缺乏承担风险的意识, 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 甚至超出了当前的医疗技术水平, 不少医疗纠纷就是因此而起的。其实,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体, 在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 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这与医生的医术和责任心无关, 患者对此缺乏认识, 就会和医生产生矛盾。只有社会对医护职业的艰辛、繁重和高风险性给予充分理解, 只有医患之间相互理解, 相互尊重和相互依存, 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
4.4 加强与媒体的沟通, 正确引导舆论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平台。
新闻媒体是我们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医疗卫生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也是新闻宣传的焦点, 要高度重视与媒体的沟通联系, 多以正面报道为主, 及时向媒体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让媒体及时了解真实的情况, 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 对于媒体揭露医疗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要坚持正确对待, 举一反三, 积极主动地采取改进措施。要学习新闻传播知识和技能, 学会与媒体沟通, 不断提高宣传工作水平, 要真诚地希望新闻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 客观如实报道医疗卫生服务活动, 不刻意炒作个别医疗纠纷事件, 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维护健康有序的医疗秩序。
总之, 笔者认为, 和谐医患关系, 要做到"四到位":沟通到位, 服务到位, 责任到位, 技术到位。我从事临床工作30多年来, 在我的行医生涯中, 体会最深的就是做好"四到位", 只要做好了, 医患关系就会和谐, 医疗争议、医疗纠纷就会杜绝。
3.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实践与探索 篇三
关键词:实践与探索;主要问题;工作建议
一、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实践与探索
1.健全机构抓保障
学校从2007年开始,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聘请区教文体局关工委成员、优秀家长和学校骨干教师为委员会成员,主要领导亲自负责,明确职责,促进工作开展。成立家长学校,开设密切家校关系大讲堂,聘请专家到校举办讲座、咨询活动;创设家校互动的平台,选拔有特长的优秀家长组成“家庭教育演讲团”,家长给家长上课,让家长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产生助人自助的理想局面。加大经费的投入,在师资的培训、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环境创设等方面,拿出专门的经费,保障家长学校教材与教学的落实,以省编《小学生家庭教育读本》为主要内容,配套《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家庭教育》《家有小学生》《家教周报》《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未成年人保护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作为家长学校学员辅助
教材。
2.健全制度抓落实
制定并严格执行《家长学校章程》《学习型家庭评定基本条件》《家长委员会章程》《家长学校教师守则》《家长学校学员守则》《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培训制度》《家长学校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家长学校优秀家长考评制度》,使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建立网站抓创新
为解决家长学校培训缺少時间、方式单一、内容不宽等问题,学校依托党务公开网站(http://www.hsxxdw.com/)增设了“家校建设”版块,搭建了高效快捷的无边界课堂,以适应学习需要。通过“家校建设”版块里的“父母课堂”栏目,针对不同年级孩子的特点,分六个板块为家长提供学习素材,定期通过“关爱一线通”通知家长组织自学,按要求上交自学笔记和心得体会,通过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教学的系统性,又能根据工作需要解决家长学员的实际问题,大大节省了时间,使家长开阔了视野,深受家长学员的欢迎。
4.搭建平台抓互动
我们在建立家校关系工作的另一创新就是开通家校“信息直通”“书信交流”“面对面沟通”三驾“直通车”,做到了沟通渠道畅通快捷,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时效性。“信息直通”,学校对家长、教师、学生的电话、微信、微博、QQ等登记造册,方便家长与学校的沟通联系,做到学生每每发生行为偏常现象,如缺勤、或没完成作业、或违规违纪等,都及时告知家长,教师这种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高度责任心,赢得了家长的好评和积极协作。利用辽宁移动建立“关爱一线通”,借助“关爱一线通”向家长发布有关信息,以加深家校沟通。对个别存在问题较严重或较顽皮的学生,我们则请家长到校协助教育。通过班主任、学校领导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达到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共同加大教育力度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教育效率。
二、影响家校关系和谐的主要问题
1.制度上缺乏科学性和稳定性
(1)家长培训时间
一般只能安排在休息时间,有时还要考虑一些特殊家长或授课家长的需要安排时间,有的家长还会认为是学校或领导的需要,在一程度影响了培训的公信力。
(2)培训对象缺乏稳定性
参加人员的数量也有不确定性。今天来的可能是爸爸妈妈,明天来的可能是爷爷奶奶,对象有差异,造成工作开展缺乏稳定性和规律性。
(3)师资力量缺乏
培训主依靠社会力量,但从事这方面的专家、学者较少,本地区又缺少这方面的人才,没有成型的经验和路子。
2.组织实施上缺乏针对性和长效性
(1)家长、学生甚至学校要求不一
不同类型的家长在处理与学校的关系上有不同要求,甚至对同一事情的需要都有不同要求,在构建和谐关系时很难把握同一标准。
(2)对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体系建设还不完整
在培训、管理等方面还有粗放化和随意化的问题,很难让社会和家长全方位接受。
(3)培训的周期长、成本高
单靠学校自身力量很难保障,难以常态化。
三、推进家校关系和谐的工作建议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正确理解和谐家校关系的重要性
(1)各级领导和分管部门要站长远的高度,用全面的、联系的思想看待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重要性
家校和谐的关系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改善学校与家长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2)要正确认识目前家校关系存在的不足
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有些问题还待摸索和解决,家长、社会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都属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才能解决。三是加大社会宣传,消除误解。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和家长宣传有关文件和政策规定,增进家长对这项工作理解和支持。
2.注重整体谋划,科学设计载体,推进和谐家校关系常态化
(1)建立长期的培训机制
每学期开学召开一次家长学校工作专题会,学校每学期至少有两次以上的行政例会上安排布置家长学校工作。每学年定期举办四次家长培训,每次培训时间均在两课时以上,使每个家长培训时间均超过八学时。
(2)建立家长培训签到制
每次开展家长培训都由教师组织家长学员签到,学校对学员参加培训情况进行考勤记载;每学期对家长培训情况都进行一次考核测试,由学生回家向将家长告知取得的成绩,通过学生督促家长主动学习。
(3)开展“三优评选”活动
每学期开展一次“三优评选”活动,即评选优秀家长学员、优秀讲课教师和优质课,对表现优秀的教师、学员进行表彰,以此调动授课教师和家长学员参与培训学习的积极性。
3.抓注关键环节,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科学性
(1)改善培训内容
根据家长需要“量身订制”培训内容,定期向家长征求培训意见和建议,突出针对性、开放性和灵活性。
(2)改进培训方式
围绕社会突出矛盾、家长反映集中的问题、学校要实现的目标需要,可以继续采取“请进来”的方式,也可以在“走出去”上实现创新。请家长集中去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经验,也可以采取网上授课、情景模拟处理具体问题等方式,增强培训效果。
(3)改革传统的教学考核模式
主管部门在考核学校业绩时,要把和谐家校关系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吸纳家长参加测评、考核等工作,倾听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督促学校主动做好家校和谐的关系。
参考文献:
张林,邢方.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探索.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9).
4.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篇四
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方案具体分工
如下: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要做到以下要求:
1、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领导组织机构(文件)落实人:田胜利同志2、3、4、5、6、7、有具体实施意见(文件)落实人:田胜利同志 有职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文本)落实人:李华同志 有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协议(文本)落实人:暂定 有厂务公开制度及内容。落实人:党义峰同志 有职代会制度。(档案资料)落实人:党义峰同志 有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双节送温暖,爱心助学,职工日常救助,建立职工互助基金等档案资料)落实人:李华同志 8、9、有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建设。落实人:赵海燕同志 有劳动争议调解小组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案例。落实人:马世松同志
10、有企业文化建设(文体活动、竞赛、职工培训)落实人:李华、赵海燕同志
时间要求:在本月二十日前完成以上具体内容
栾川县永通矿业有限公司工会
5.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篇五
潘友和
总书记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政治、社会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向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快速转型,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已取代计划体制下的劳动用工关系,成为当代中国基础性的经济关系以及全部社会关系的经济基础。与此同时,劳资矛盾也开始凸显和加剧,各种纠纷不断,并不时引发一些激烈的群体性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忧。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劳动关系的特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问题也日趋多元化、复杂化。现阶段,其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多元性和复杂性。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导致劳动关系与矛盾在每一个渠道中的表现和要求不同;同时,受到城乡社会分割的长期影响,农民工和城市工的劳动关系存在着明显的界限。此外,当地职工与外地职工在劳动力市场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别。二是国际化。随着经济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外资企业不断涌入,形成中国市场化劳资关系的重要部分,使得我国的劳资关系呈现国际化的特点,特别是在劳资关系主体的国际性以及适用规则的国际化两个方面。三是泛市场化。纵观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国虽然一直以来都很注重劳动法制法规的建设,但由于历史局限和理论误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劳资关系总体上仍然表现出一种泛市场化倾向。劳动者的就业、维权主要依赖个人或是媒体的力量,传统的保障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资合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从而给劳动者权利维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四是强资弱劳。我国劳动力供给长期处于过剩的境地,劳动者讨价还价的余地很小,同时又受到各种体制和利益因素的影响,有些地方政府消极执法,甚至偏袒企业主造成我国劳资双方在博弈中“强资弱劳”的格局异常突出。
二、我国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但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因劳动关系矛盾引发的劳动者集体上访、罢工、静坐、围堵交通和政府机关等突发性群体事件,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解仲裁管理司的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的案件中,民营企业案件所占比重最高,达52.44%,港澳台、外资企业占14.03%,二者合计占66.47%。国有、集体企业合计占12.86%,其他类型占20.67%(见表一)。
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其朝着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方向健康发展。
一是劳动报酬低,拖欠和克扣劳动者工资现象存在。不少企业往往以最低工资标准为参考来确定职工的劳动报酬。2012年安徽省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010元,在全国32个省市中排名第28位,位次较为靠后,而在全省的劳动者中,有为数不少人甚至达不到省最低标准。1010元还是临界数,有很多劳动者拿着几百元的月薪,仅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部分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和劳动者不仅劳动报酬低且难以兑现,企业拖欠、克扣、压低职工工资的现象普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例屡见不鲜。
二是劳动合同鉴约率低,内容不规范,且得不到有力落实。《劳动法》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但是,企业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是因劳动者由于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不熟悉,没有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或者怕签订劳动合同会给将来更换单位造成麻烦,但更多的是用人单位故意不与劳动者签订的。即使签订的,其合同也很不规范,大多流于形式。三是超时劳动现象普遍存在,劳动条件差,工伤事故频发。国务院颁布的每周40小时工作日制,很多企业没有贯彻执行。一些企业忽视劳动安全和生产卫生,缺乏最起码的劳动保护条件,让工人长期在空气严重污染,甚至在有毒、有害和极不安全的环境下劳动,却无任何劳动保护用具和劳动安全设施。由于这些企业忽视职工劳动保护,严重威胁着职工的身体健康。
四是缺乏基本社会保险。按照相关劳动法律规定,企业要执行有关的职工保险福利待遇。但是,从目前来看,仍有一部分企业不依法为员工尤其是劳务派遣工办理社会保险,雇员伤残、疾病、失业以及养老保险都难有稳定的保障,同工同酬在现实中更是人们努力争取的美好愿望而已。
三、构建合理的劳资关系的对策
劳动矛盾的凸现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这对矛盾已成为当前各项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总书记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他们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相统一,同时调动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企业与职工群众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要从不同类型企业的实际出发,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遵循的总的共同要求与具体的具有差异性的措施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既整体推进,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在今后经济发展过程中,各部门单位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以人为本出发,合理调节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建设、努力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进步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作用
我国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这样的价值取向指导下,政府必须重视劳动关系的影响。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通过集体谈判积极推进三方协调机制的建立。集体谈判是指劳方集体性地通过工会,与资方谈判雇佣条件,而资方必须参予,而谈判结果具有法律约束力。集体谈判涉及三方主体,即政府、工会、企业,是各种力量互相博弈的过程。政府部门通过集体谈判制度有关规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积极推进三方协调机制的建立,以强有力的执法监督和社会监控手段,确保三方协商达成的各项决议能够为劳动关系双方自觉遵守,以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二是处理劳动争议,化解劳资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常是以调解者、调停者、仲裁者的角色处理劳动争议,化解劳资矛盾。近年来,我国因劳资矛盾引发的劳动者集体上访、集体罢工、静坐、围堵交通和政府机关等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突发性的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对于这类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政府部门必须制定处理程序及应急措施,及时平息事件,并组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公平、公正的调解和仲裁,以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与社会秩序。
三是积极推动劳动力市场秩序的建设。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秩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市场不统一,社会保障系统不健全,劳动力市场秩序不规范等等,这些问题对劳动力就业产生了极大的不利,使劳动者在就业中处于弱势,同时也增加了企业成本,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所以政府应该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大力促进劳动力中介服务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工会在协调劳资关系中的作用
我国的工会代表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履行好基本职能,化解劳资矛盾群体事件,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推进和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建立工会新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创建市场经济体制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保证。首先,要建立学习型工会组织。工会组织需要加大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学习,通过开展理论学习、教育培训、技术创新、技术比武等各种形式的“创争”活动,达成企业发展与员工进步之间的和谐,实现了双方利益的均衡、机会的公平、心态的平和。其次,要发挥工会的主导作用。各级工会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还要善于争取领导部门的支持,善于争取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在党委的领导下,成立工会及其他相关部门参加的企业工会协调领导机构,以统筹协调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研究有关重要政策措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最后,要创新工会工作机制。各级工会组织需要改变过去单纯依托企业建立工会组织的办法,采取单个企业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多个小企业建立联合会等多种方式,以“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攻势,加大工会的组建力度,以适应新时期企业的特点,千方百计把职工组织起来,充实完善,逐步规范。
二是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工资权益。各级工会组织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相关法律,把工资集体协商当作工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首先,建立工资分配协商共决机制。建立健全由工会代表与企业高管就工资分配问题进行协商共决机制,使工资集体协商成为劳动关系调整的重要制度安排和工会履行维护职责的基本载体。其次,建立工资分配监督机制。企业工资分配方案及相关履行情况要通过职代会、公开栏等渠道向职工公开,接受民主监督。同时,各级工会要积极配合政府劳动执法部门做好相关监督检查工作,督促企业依法执行国家劳动工资等法律法规。再次,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随着企业劳动生产率、政府工资指导标准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因素的提高,各级工会应积极推动职工特别是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最后,健全职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各级工会要建立职工欠薪事前监督体系和事后救济制度,将拖欠职工工资问题突出的领域和易发生拖欠的行业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建立多层级的企业职工欠薪报告制度,并将职工欠薪报告制度建立情况和工资支付保障情况纳入工会工作考核范围。
三是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民主权益。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载体。首先,建设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按照《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的规定,生产一线职工代表应占职工代表总数的50%,依法保障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和权利,发挥职工管理企业的作用。其次,提高职工代表素质。企业工会要切实抓好职工代表的培训工作,大力提高职工代表的科学技术、文化、业务、管理、法律知识,使他们能更好地为企业、为职工服务,为企业的发展出谋献策。再次,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企业工会至少每年要召开1-2次职工代表大会,要形成制度,讲究会议效果,防止走形式。最后,落实职代会职权。凡企业的重大事项、企业改革方案、工资调整、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分配方案、奖惩办法、职工生活福利、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草案等重大事项必须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实施,凡未经职代会讨论通过的、有损职工劳动者权益的事项一律不得实施。
四是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安全权益。各企业工会要切实维护职工劳动者的劳动安全权益:首先,要健全组织。各企业工会要建立健全劳动保护监督委员会,配备好劳动保护监督员,做到安全生产有专抓。其次,要健全制度。各企业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遵守安全生产制度的人和事要给予表扬,对违反安全生产制度的人和事要进行严肃处罚。再次,工会要做安全生产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维护人,使职工的工伤亡事故能及时得到处理,合法权益得到维护。最后,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要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执法监督检查,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企业,需要整改的要限期整改;该关停的要限期关停;对违反安全生产的人和事绝不姑息。
(三)充分发挥劳动者在协调劳资关系中的作用
在多方关系的协调中,劳动者也应重视自身权益的维护。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二、三产业中普遍存在员工文化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针对这些现实状况,一方面,相关部门应提供相应的培训来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法律素质,使他们能够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进行维权;另一方面,劳动者自己也要主动自发的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应学会自主、自立、自强,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一旦发生劳动纠纷时就能够把冲突纳入到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加以解决。
6.创新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企业 篇六
一个优秀企业的存在,是不断战胜对手和自我,不断创新和发展,不断提升竞争力的结果。只有善于、敢于创新,不断提升竞争力,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而这一过程必须建立在企业和谐的基础上。在全面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有限公司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努力构建劳动关系和谐型企业作为自己发展的追求。
一、企业概况
***于20年 月组建,注册性质为 企业,注册资金 万元。公司经营范围为:
公司成立以来,注重体制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构建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架构,形成有效制约和高效运行机制,并且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生产经营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全国行业优秀值,利润总额、销售业绩等均名列上海市同行业前茅,公司生产经营进入了持续、健康、协调的良性发展的轨道。近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完善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并先后荣获“”、“”、“”等称号。公司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始终坚持倡导人为本、民主协商,不断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有效地推动了企业和职工在协商共谋、效益共创中实现了双赢。
公司重视技术创新,重视科技投入,重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生产经营实现现代化、管理实现网络化、装备实现数控化,公司成立 1 以来,研发并批量生产数十种新产品。公司连年获得........文化是管理之基。*****一方面注重管理模式的创新,一方面致力于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打造出了一支专业造诣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和管理人员队伍,其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员工占%,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占%。几年来,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团队精神进一步增强,企业精神进一步传承和弘扬。
为保证企业根基常青,公司秉承诚信第一、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竭诚为客户提供热情、周到、便捷的优质服务,受到客户和公众的褒扬。在经营往来中,以诚相待,信守承诺,先后被评为......二、企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情况
法律法规是企业恒久发展的保障,尊重法律,依法行事,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公司成立以来,*****就把对法律的敬畏转化为自己坚定而又明确的行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加强和规范企业用工管理,夯实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基础。一是规范制定企业的规章制度。为了加强和规范用工管理,公司十分重视发展企业工会的作用,在制定企业规章制度的同时加强与工会的沟通协商,广泛听取工会的意见和建议,并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如遇到规章制度的修改、废止等情况时,也采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予以执行,并及时向职工公示。在员工手册的制定修改过程中,公司充分尊重职工的意愿,听取职工意见,为创造和谐民主的企业氛围提供有力条件。二是切实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在签订劳动合同方面,公司在组织职工学习劳动合同法的同时,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向职工说明企业的基本情况,让其明白自己应享有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内容、劳动时间等各项权利,同时公司工会也积极配合,帮助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针对职工的加班工资、公休假以及其他休息休假的落实,公司在严格执行法律政策的同时,要求人力资源部门与工会及时沟通,做好相应计划安排,并向职工告知。如果说劳动合同100%的签订给员工带来的是主人翁意识的增强,那么企业在执行国家工时、休假制度上的规范作为,给员工带来的则是成功感的满足。加班后及时列出报酬,尊重员工的休息权……只要有梦想,就一定有舞台;只要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对员工的爱护和尊重,给企业带来了看得见的繁荣。岗位立功、技能竞赛成为员工的自发行为。三是认真做好综保转社保相关工作。2011年8月1日《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上海也对综保转城保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公司在学习和熟悉政策外,还对公司全体职工进行了培训,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社会福利,了解社会政策。在广泛宣传培训基础上,公司先后为多名员工办理了相关手续。同时,为了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公司还在公示栏中定期公布职工社会保险交纳情况,员工也可随时查询个人社会保险交费情况。
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为了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公司以《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系列从书为教材,对农民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并组织农民工参加了由****总工会举办的“学法律、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法律知识竞赛。学习丰富了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企业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情况
自《企业集体合同条例》颁布以来,公司坚持把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手段。在开展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这项工作时,公司把重点放在了平时的集体协商活动中。作为代表职工一方的工会,在协商的过程中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工资、奖金分配这些最具体、最直接、最敏感的问题,既 3 是员工关心的热点,又是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难点。企业工会通过与企业行政的沟通,充分运用集体协商的途径,特别是对员工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补充医疗保险办法、员工生病住院慰问办法等进行了多次集体协商,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又依法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实现了企业、员工利益的“双赢”。目前,企业在保证签约率和续签率的基础上,正将工作重心由注重签约转移到注重履约上来。
公司工会积极参与公司的经营和管理,通过职代会的正常运行,维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一是在厂务公开方面,实行了制度透明化,管理民主化。公司利用宣传橱窗,将企业的相关政策、重要事项等相关信息及时公布。公司每年召开2次职代会,坚持将企业经营管理重大事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讨论。在深化职代会内涵和健全工作制度方面,公司切实加强职代会提案制度和质量评估制度建设。比如:公司定期召开员工座谈会,提取职工的意见建议。在职代会上职工提出增加培训机会的提案后,企业进行广泛调研并提出了“培训是员工福利”的口号,每年提取一定的经费作为职工的培训费用,建立以鼓励创新为目的,与人才培养使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保障职工的学习权利。同时,公司每年定期举行一次干部民主评议以及员工考核,要求职工代表和领导干部向职工述职。通过评议和考核,在职工、干部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形成了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围。
四、基本经验与主要特色
和谐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和谐就是生产力。在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过程中,企业依托工会组织,从职工生活、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入手,积极开展了各种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公司先后被评为“”等称号。要说创建经验,也许从以下一些细微的 行动中更能体现南华兰陵的和谐。
1、为了改善员工生活,使食堂饭菜更合员工口味,公司专门成立了膳食委员会,定期监督和检查食堂工作,使食堂伙食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这一举措深受员工好评。
2、为了提高住宿员工的生活质量,公司给每间员工宿舍都配备了空调、电视、饮水机等生活用品,在宿舍楼添臵了洗衣机。“象爱家一样爱企业”。
3、为做好劳动保护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公司员工到医院体检中心进行身体检查,并定期为从事特殊工种以及油漆车间的员工提供职业病体检,时常给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有力地保障了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4、为给员工提供一个幽雅的工作环境,公司专门聘请人员对厂区内的绿化进行维护和保养,整个厂区经年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员工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心情舒畅,微笑常在。
5、为了追求企业内外和谐,公司定期举办公益慈善活动,给云南贫困地区的人民募集善款,为公司内部困难职工解决难题。同时,公司还在节假日期间慰问和看望困难职工和群众,给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
为了在和谐中求进步,在和谐中谋发展,企业积极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组织的凝聚力。为了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公司修建了篮球场,建立了职工健身团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比如足球比赛、卡拉OK赛、乒乓球比赛等等。“象爱家一样爱企业”,这句话不在*****不是虚言,因为这里处处有可感可见的家的温馨。
和谐凝聚力量,诚信赢得市场,责任成就未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职工的利益,提高职工的福利,既体现了公司对职工的关心、5 爱护,体现了公司的规范、有序,更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营造了和谐的氛围,打下了“人和”的基础,在实践中,我们感到:企业用家的温暖关怀职工,职工就会像对待亲人一样回报公司。劳动关系和谐发展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职工与企业利益的“双赢”。
*******有限公司 年5月8日
7.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践论文 篇七
1 以人为本, 加强医院环境文化建设
环境文化是医院文化的基础和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医院的院容院貌、医疗技术设备和基础硬件设施。医院在建设医院环境文化是秉“四化”, 即医院布局合理化、环境温馨花园化、娱乐设施配套化、健康宣传多样化, 给工作人员和患者提供一个健康、怡人的环境。
(1) 遵循“人性化”服务为原则, 设计建设的医院规划和整体格局, 尤其对院容院貌进行了系统设计:兴建19层外科大楼;重新装修布置十层内科主楼及南、北内科楼;新装修、规划急诊楼;建设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楼, 成立国家级临床技能培训基地;兴建肿瘤楼, 并投入使用;正在规划和建设急诊大楼, 成立急诊中心, 是出于医院急诊救治的需要。 (2) 外化“听诊器”形状, 建设医院西大门为“健康门”, 寓意听诊器作为诊查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 也是医师与患者之间沟通的良好方式, 同时在现代医学科技发达的今天, 作为医护人员仍应加强传统医学手段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强化, 是医院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 (3) 在园区内不遗余力增加绿化面积, 将人行道和车行道设置休息亭, 逢节日在医院主要楼宇间布置鲜花展台、悬挂红旗等, 营造温馨气氛;在院区各楼宇间开通免费接送患者电瓶车, 在分院和总院间开通定时免费通勤车等方式, 方便患者就医。 (4) 在外科大楼、门诊楼、手术室、ICU等重要楼宇及科室内设置家属休息区、医护人员休息区、茶歇厅及观赏鱼, 方便患者、家属及工作人员在等候、休息, 以缓解情绪。 (5) 在内科大楼和外科大楼之间修建空中连廊, 肿瘤医院和急诊楼内部通道, 缩短医护人员、患者在院区行走时间, 同时为行人遮阳避雨, 同时内设文化长廊。
2 体现人文关怀, 注重加强医院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医院全体人员在履行各自职能过程中, 体现人的觉悟、素质和修养的动态文化。它包括医护人员在医疗过程中的医疗行为、文体娱乐、人际关系活动等。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具体要求全院医护人员要做到语言文明、举止得体, 服务热情、优质高效, 身心健康、精神振奋。 (1) 结合医院重要活动、重要节假日等,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集中展示广大职工的精神风貌;通过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着”、“优秀共产党员”、“共产党员示范岗”、“共产党员示范能手”等的评选表彰活动, 树立典型、弘扬正气、鼓舞干劲、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模范意识和责任意识, 使支部和科室工作呈现出良好局面。 (2) 通过政治学习、组织生活等形式, 狠抓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改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 护理部开展“患者最满意护士评选活动, 突出考核护士的工作责任心, 对待患者的热情度、耐心度, 护理工作是否周到等。 (4) 医院创新更换“白大褂”颜色, 根据科室服务对象的特点, 如妇科、儿科等, 创新设计了“蓝、粉、绿”等颜色的护士服。拉近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 使科室服务更加温馨化。 (5) 通过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访谈、设置意见箱等形式加强医患沟通, 加强医务人员自律与患者家属他律工作相结合, 加强医院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业作风建设。
3“无规矩不成方圆”, 注重加强医院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具有医院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称。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是形成“职责明确、行为规范、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的基础, 是形成制度文化的基本。 (1) 医院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对原有规章制度进行必要的补充、修订、完善, 同时适时地制定符合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实际的新的管理制度, 这也是医院各项事业继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及时新增补、修订完善及仍在执行的规章制度, 并进行重新整理、汇编, 出版《医院工作制度汇编》内容涵盖共八个方面:党务工作、行政工作、人事工作、医疗工作、科研工作、预防保健工作、财务工作、总务后勤工作等232个工作制度, 以监督和约束医教研、管理等各项工作。 (3) 加强医院制度的执行力, 将制度建设转化为制度文化的建设。将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与绩效考核相挂钩, 以约束和规范职工的行为, 确保制度文化。
4“精神”引领发展方向, 注重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医院的灵魂和支柱, 决定着医院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包括价值观念、政治信仰、思想意识、心里态势、道德风尚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服务标准和工作理念。医院文化就是要建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患者、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2]。 (1) 医院通过院徽、院旗、院训 (严谨、创新、敬业、博爱) 、院歌 (“圣洁的辉煌) , 高度凝练并外化了医院精神, 是医院价值观导向、思想意识追求的最直接的表达; (2) 通过编写《院史》、定期刊发院报、编辑出版《医院文化册》、《魅力医院党旗红》、《爱院如家主题》、《医苑风景》等画册和征文集的形式, 展现医院面貌, 职工精神风貌, 阐述了医院文化建设内涵。 (3) 与时俱进, 用伟大的民族精神转化为医院精神。在抗击非典时期的“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无私奉献、顽强拼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在抗震救灾时期的“不畏艰险, 百折不挠, 以人为本, 尊重科学”;在抗击甲流时期的“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临危不惧、迎难而上的勇敢精神;立足岗位、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伟大精神;这均成为统领职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动力和不懈追求。 (4) 多渠道、多方位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区内首创设立廉政文化基地、开辟建设“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文化长廊”, 对入院新职工进行医德医风教育, 实行科室共建, 纪检监察室与“医德”评价好的科室和其他临床科室结对, 互帮共建。 (5) 建设有特色的科室文化。科室用一句话凝练科室精神, 即科训, 统领科室特色文化的建设。如肝胆外科的科训为“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呼吸内科的科训为“同呼吸、共命运”、新生儿科的科训为“托起明天的太阳”, 这些科训不仅体现了科室的工作特色, 更是科室精神的一种体现。
5 建设医院文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要把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定期分析形势, 常议常抓。必须广泛动员, 搞好思想发动, 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院党委的安排部署上来;激发全院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必须强化团队意识, 要形成党委统筹、部门协作、基层配合, 上下同心、个个负责、人人出力抓落实的整体合力, 确保文化建设取得实际效果。 (3) 必须发扬科学精神, 增强文化建设的扎实性和有效性。不论建设内容多宽泛、落实难度多么大, 各部门、各支部要牢牢把握工作的着力点, 以科学的精神、务实的态度, 讲实际、求实效。
6 结语
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在于促进医院全面建设上水平、推动长远发展上层次。医院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形成医院文化昌明、人才昌盛的局面, 用文化的力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实现医学知识和人性化工作方式的和谐统一, 是打造和谐医院、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3]。
摘要: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一项重要工作。主张“以人为本”, 加强医院文化体系化建设, 从环境、行为、制度、精神等层面为患者提供温馨、优质、高效的服务, 和谐医患关系, 以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医院文化,医患关系,实践
参考文献
[1]李霞.以主题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医院文化建设[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9, 20 (3) :70-71.
[2]蒋昌荣.创新医院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淮海医药, 2011, 29 (1) :81.
8.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篇八
首先,这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民营企业经过25年的发展,总体上已经完成了资本和技术的原始积累,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企业管理本身也走过了经验管理、制度管理两个阶段,主流企业正在向文化管理阶段进升。开展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上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的变化,把“人”摆到了管理的第一要素上。
对民营企业而言,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也是资本,而且是更重要的资本。人是第一战略资源,其他一切资源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和创造才能转化为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把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作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员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机会,把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常抓不懈,企业才能持续、稳定地获得利润。
对普通员工而言,就业是民生之本,一个员工获得了较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就可以给一个家庭带来生活保障和幸福。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环境下,相信绝大多数员工都会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经常有员工怠工、缺勤、偷懒、旷工、跳槽,经常发生排挤员工、互相攻击、辞退的现象,那么,就可以肯定这个企业的管理出了问题,这个企业的文化出了问题。
因此,我们提倡关爱员工,提倡创建“学习型企业”,就是要营造一个共创财富、共同发展、共享文明进步的内部环境,促进民营企业与员工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双赢。一个忽视员工劳动安全状况、漠视员工生活发展需求、轻视员工人格尊严的企业,是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的。
第二,这是我国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按照“五统筹”的原则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在我国,民营企业的员工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主人。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与员工的关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劳资关系,而是一种新型的劳动关系,即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之间的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企业老板相比,企业员工是弱势群体,处在弱势的地位,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当前,企业劳动关系是最为敏感、最容易牵扯神经的问题(比如欠薪的问题,欠社保的问题,引申起来还有富豪纳税的问题、贫富差距、原罪的问题等)。所以,我们要从全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高度,从关心员工的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劳动保障、劳动合同、培训、晋升等细微之处着手,妥善处理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建立健全党、工、团组织,尊重员工的民主权利,保障员工的合法利益,努力建设一支稳定的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
第三,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民营企业家履行自己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我们搞经济建设,目的就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对企业来说也是这样,有什么样的发展观,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目前社会上,有的企业不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为了一时的利益损害劳动者的健康和权益;有的企业违背国家法令,忽视安全生产,群死群伤事故频繁发生;有的企业提倡的是一些庸俗媚俗的东西,贻害社会。
企业既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同时又是社会的细胞。因此它不仅具有创造财富、追求利润的功能,同时也必然要承擔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家不能只做有钱老板,更要做对员工负责的老板,对社会负责的老板。
据国家工商局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私营企业总户数已突破300万家(户数比上年净增57万户,增幅达23%;投资者人数比上年净增150万人,增幅达24%;注册资本比上年净增1万亿元,增幅达42%,总额已达3.5万亿元),全国个体工商业总户数达到2300多万户。随着国家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逐步到位,民间投资创业的热情持续高涨,目前在民营经济领域就业的人数已经超过1亿人,涉及到的家庭人口总量应当在3亿人以上。他们的衣食冷暖、劳动安全、人格尊严以及个人发展能否得到尊重和实现,已经成了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广大民营企业家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率领好这1亿员工,以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推进全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四,创造和谐的劳资关系、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已经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上个世纪末,为了保护劳工基本权益,国际劳工组织(ILO)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制定了SA8000标准。这一标准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一样,是一套需要经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国际性标准。目标是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确保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最终达到公平而体面的工作条件。
SA8000并不直接关注产品质量和环境,它的对象是人,是企业内部劳工的权利。它规定企业必须承担对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SA8000以一致的标准规定了在9个领域内企业社会责任的最低要求,如不准使用童工,公司不得使用或支持使用强迫性劳动,不得要求员工受雇时交纳押金或寄存身份证件,一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每周加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且保证加班津贴,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不得对员工有歧视行为和体罚、言语侮辱等等。
从1995年起以来,我国沿海地区至少已有8000多家工厂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有的企业因为表现良好而获得更多订单,也有一些企业因为达不到SA8000的要求而被取消了供应商的资格。近两年来,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零售集团都加大了在我国的直接采购力度,他们在选择供应商时,不仅看重产品的质量、价格,对劳工福利问题也同样看重。
在目前的状况下,我国很多企业要达到SA8000标准还有相当的难度。SA8000标准认证增加了企业成本,降低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珠三角一些专门做对欧美出口的企业来讲,打击更是毁灭性的。
尽管SA8000有贸易保护的嫌疑,但这一标准突出强调了企业对社会的责任,符合当今世界企业管理的潮流和发展趋势。SA8000关注的劳工问题,也正是我国企业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推行SA8000,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SA8000正在成为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新的“通行证”。
据了解,目前SA8000标准的冲击并没有引起国内企业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大多数企业对SA8000标准知之甚少,缺乏危机感。笔者认为,我们对SA8000标准不能回避,更不能敌视,而是应当积极面对。
从以上视角出发,再看全国工商联举办的“关爱员工”活动、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企业文化活动等,是不是可以增加一层全新的认识呢?我们的民营企业不仅在国内各方面要做一流的,在国际上也应当经得住检验!
第五,引导民营企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全国工商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长期以来,我们各级工商联组织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政治问题、政策问题和市场问题,重视维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因为当时他们所处的外部环境还不够理想,特别需要扶持。现在情况不同了,民营经济以及民营企业家从经济上到政治上都得到了认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必须把思想放开,把眼光投向更深广的领域,在我们的工作中统筹考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统筹考虑民营经济与全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004年,工商联这样一个“雇主组织”第一次把“雇员们”纳入了工作视野。4月30日,全国工商联与全国总工会联合举办了一次“关爱员工、实现双赢”经验交流会,同时命名表彰了一批“全国关爱员工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和“全国热爱企业的优秀员工”。
这次命名活动,创造了这样一个记录:74家民营企业的员工和老板第一次同台领奖!这次活动所产生的良好的社会影响,出乎我的意料。
4月27日,四川省工商联召开了全省的命名和交流大会,荣获“四川省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的全体企业家,还向全省同仁发出了开展“关爱员工、实现双赢”活动的倡议书;“四川省热爱民营企业的优秀员工”称号的全体获得者,也向全省民营企业广大员工发出了“热爱企业、忠诚岗位”的倡议。5月12日北京市工商联举办的“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表彰会”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些活动启示我们: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是我们做好“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一个抓手;倡导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则是我们引导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更深入、更务实的一个抓手。“和谐”不仅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法则。过去我们过分强调了“斗争”,但斗争仅仅是一方面,“和谐”才是真正的归宿。和谐的音乐使人妙不可言,和谐的山水使人心旷神怡,和谐的人类社会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践论文】推荐阅读:
构建和谐政党关系11-11
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07-17
构建和谐邻里关系08-03
创建新型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企业07-19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育人氛围06-27
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调研报告10-13
小学班主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案例11-01
对构建大学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思考08-30
构建和谐乐园08-30
构建和谐景区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