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障碍论文(精选8篇)
1.跨文化交际障碍论文 篇一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障碍问题
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前提是准确地理解所接收到的语言信息.但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存在很多因素阻碍理解.要想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障碍问题就应该了解造成障碍的原因.本文拟从英语的基本单位词及句入手,寻找引起理解障碍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作 者:李昶 唐昊 作者单位:李昶(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1000)唐昊(湘南学院,外语系,湖南,郴州,4230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26) 分类号:H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理解 障碍 词句2.跨文化交际障碍论文 篇二
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 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各领域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加, 中国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已俨然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在这种背景之下, 中国人与来自世界其他文化的人进行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 且越来越频繁。交流涉及到几乎所有能够涉及到的领域: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艺术, 医药, 教育, 等等。然而, 由于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几方中至少有一方对其他一方或几方的历史, 风俗, 传统, 习惯等不甚了解, 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其后果轻则造成相互误解, 彼此尴尬, 重则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 有时甚至导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紧张。本文深入剖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交际障碍问题及避免方法, 并利用生动的案例加以诠释。
1 假定一致性忽视差异 (Assuming Similarity Instead of Difference)
假定一致性忽视差异是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会犯的一个文化上的错误。它指的是在与来自其他文化的人进行交际时, 由于对对方文化不了解, 误以为对方在传统, 风俗, 习惯, 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上都和自己没有什么差别, 于是用对待自己人的方式对待对方, 从而导致交际不成功。比如, 一个韩国人在宴请一位来自美国的客人时点了一盘狗肉, 认为韩国人爱吃的美国人也一定爱吃, 他就犯了“假定一致性忽视差异”的文化错误。要知道, 狗这种动物在美国人的眼里是宠物, 是朋友, 甚至可以被视做家庭成员。因此美国人不吃狗肉。幸运儿的英语翻译是lucky dog, “人人都有得意时”对应的英语习语是“Every dog has his day.”, 由此可见狗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再比如, 在迎接一位来自印度的女士时, 你按照中国人初次见面的礼仪伸出手来要与之握手也同样犯了这一文化错误。印度女性的身体绝对不允许外人触碰。恰当的方式是行合十礼 (Namaste) 。
要避免“假定一致性忽视差异”这种文化错误, 首先要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接受不同文化存在差异这一事实。其次, 在与来自其它文化的人接触之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的文化, 特别是对方文化与自己文化在价值观, 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 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知己知彼, 方可保证交际成功。
2 由于态度问题而产生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在跨文化交际场合, 由于交际一方对另一方或双方对彼此存在态度上的问题从而使交际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由于态度问题而产生的跨文化交际障碍主要包括种族或民族中心主义, 文化思维定式, 偏见, 以及种族主义等。
2.1 种族或民族中心主义 (Ethnocentrism)
种族或民族中心主义是指用自己文化的标准来负面的评判其他文化的方方面面。换言之, 具有种族或民族中心主义态度的人认为自己所在的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自己所在的种族或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或民族;自己文化的思维及行为方式是唯一正确或恰当的方式;自己的文化应成为其它文化的行为典范;等等诸于此类的对其它文化采取的俯视态度。纵观历史, 种族或民族中心主义如幽灵附体一般曾在一些人身上作祟。二战时期的德国法西斯分子认为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疯狂屠杀被他们认为是劣等民族的犹太人。日本法西斯分子也叫嚣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把中国人称作“东亚病夫”, 肆意蹂躏。
其实在中国古代, 种族或民族中心主义也曾在不同时期相当盛行。在元朝统治的100多年里, 大蒙古族主义盛行, 蒙古族人欺压蹂躏汉族及其他民族百姓, 上演了一幕幕“窦娥冤”式的人间惨剧。在清朝统治的300多年里, 大满族主义盛行, 汉族等各民族又受到满族的欺压, 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对待。而在大部分的中国古代史中, 大汉族主义一直是大占上风。汉族政权把自己统治的主要地区称之为“中原” (相当于今天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及陕西几省所管辖的区域) , 以自己为政治, 文化和经济中心, 肆意贬损居住在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国古代居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被统称为“胡”, 居住在南方的少数民族被统称为“蛮”, 居住在东方的少数民族被统称为“夷”, 居住在西方的少数民族被统称为“戎”。想一想汉语中和这些少数民族相关的一些表述, 如:“胡搅蛮缠”, “胡说八道”, “胡编乱造”, “胡吃海喝”, “胡思乱想”, “狗戴嚼子———胡勒”, “蛮夷之邦”, “野蛮”, “蛮不讲理”, “犬戎”等等, 无不表露汉族的种族或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倾向。种族或民族中心主义使一个文化群体盲目自大, 固步自封, 封闭了向其他文化学习和借鉴的大门。最后导致自己文化的衰落和被蹂躏,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就是一个典型地例证。尽管当今世界不再有哪个国家实行种族歧视政策, 各个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也相对趋于缓和。然而在现实中种族或民族中心主义的阴魂依然不愿轻易散去, 或多或少地植根于一些人的潜意识中。西方世界处处标榜自己文化的优越, 对第三世界国家指手画脚, 吹毛求疵。
坦白的说, 种族或民族中心主义很难从人们的脑海中彻底根除。但做为一名跨文化交际者, 应树立如下理念:世界上所有的种族和民族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文化差异只不过是不同文化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做相同的事情, 而无孰优孰劣, 孰对孰错之分;所有文化都服务其内部成员, 跨文化交际者应具有文化移情能力———即能够站在其他文化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树立这样的宽容思想, 才能在跨文化交往中平等宽容地对待对方, 而不会因自己所在文化在经济上和/或政治上比对方强势而傲视对方。
2.2 文化思维定式 (Stereotyping)
简而言之, 文化思维定式指的是对某一文化或某一群体的人们的一种固定的看法。我们经常说法国人浪漫, 德国人严谨, 美国人随便, 日本人辛勤等等诸如此类都是文化思维定式。其弊病在于过度概括, 忽视了个体差异, 即法国人并非人人都浪漫, 德国人并非人人都严谨, 等等。文化思维定式的产生源于人们爱过度总结的习惯, 以此可使事情简单化。笔者在上大学期间 (上世纪90年代初) , 在哈尔滨的各高校中流传这样一个顺口溜:
学在工大 (哈尔滨工业大学)
爱在师大 (哈尔滨师范大学)
玩在黑大 (黑龙江大学)
这是针对这几所大学学生特点的文化思维定式, 当然也是过度概括。甚至有以偏概全之嫌。
文化思维定式使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们带有一种先入之见与来自其他文化的人进行交流。如果这种先入之见是积极的, 就容易轻易对对方产生好印象从而轻信对方而少了应有的戒备。而如果这种先入之见是消极的, 则看对方处处不顺眼, 从而导致矛盾误解, 导致跨文化交的不成功。
2.3 偏见 (Prejudice)
偏见指对某一特定群体, 种族, 宗教, 或性取向的无理性的不喜欢, 怀疑或憎恨。它所涉及的是对另外一个群体的人们的不公平, 带有偏见的或不容忍的态度。偏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有些城里人瞧不起乡下人;有些南方人看不惯北方人;有些男人轻视女人等等都是偏见。在跨文化交际场合, 对另一方持有偏见的一方会显露出傲慢, 不可一世的神情, 从而引起对方的反感。彼此不欢而散。
2.4 种族主义 (Racism)
提到种族主义, 人们会想到在美国和南非曾经实行过的种族歧视和隔离政策。以美国为例, 在实行种族歧视和隔离的年代, 黑人在教育, 医疗, 就业, 选举权等等诸方面受到不公正的对待。黑人和白人不能同校就读;不能在同一教堂做礼拜;公交车上分白人乘坐区和黑人乘坐区;街头的电影院, 洗衣店, 理发店等等经营场所经常挂有“Whites Only”的标牌。在当今的美国, 尽管人们在公开场合不敢流露出种族主义倾向, 但种族主义人仍深深植根于很多白人脑海中。一项调查表明, 许多白人妇女见到迎面有黑人男子走来时会下意识的捂紧自己的钱包。奥巴马在参加总统竞选时也受到过种族主义者的恐吓。由此可见, 种族主义是造成后果最严重的态度问题。
3 由于言语交际风格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成员有着迥异的言语交际风格。概括地说, 大体有以下几种:直接和间接交际风格;自我谦逊和自我夸耀交际风格;详尽的, 确切的, 和简洁的交际风格;强调个人的和强调语境的交际风格;以及工具型的和情感型的交际风格等等。以下分别论述。
3.1 直接和间接交际风格 (Direct and Indirect Styles)
所谓直接交际风格是指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用言语信息清晰地表露自己的意愿, 不遮遮掩掩;而间接交际风格则体现为交际者的言语信息总是刻意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为言语信息的简明程度上。中国人是间接交际风格的能手, 而美国人则热衷于直来直往的直接交际风格。以求人帮忙为例, 美国人直接会说Can you do me a favor?而中国人则往往要先做一些小的铺垫, 如问对方最近忙不忙, 家里人怎么样等等诸如此类的情感铺垫, 然后在慢慢地委婉地接近主题。由此而产生的跨文化交际障碍体现为美国人往往认为中国人不够真诚和坦率, 而中国人则认为美国人过于直接, 不够礼貌。
3.2 自我夸耀型和自我谦逊型交际风格 (Self-Enhancement and Self-Effacement Styles)
自我夸耀型交际风格的持有者, 以美国人为代表, 言语中往往充溢着对自己能力的高度自信和对自己所取得成就的无比自豪。而这正是以中国人为代表的自我谦逊型交际风格的持有者所嗤之以鼻的。自我谦逊型交际风格讲究的是为人谦恭, 不出风头, 不卖弄。所谓“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等正是这种交际风格持有者的为人信条。在国际体育赛事中往往出现这样的场景。比赛之前, 各国的运动员接受媒体采访, 西方运动员往往是信心满满, 豪言壮语:I believe I’m the best.I’m sure I can win the championship.而中国的运动员则经常说些给自己留有足够余地的诸如“我会尽我最大努力取得好成绩”之类的谦虚之言。这两种不同交际风格的人相遇, 势必出现误解。后者认为前者说话不靠谱, 前者则认为后者不能正视自己的价值。究其根由, 美国是一个竞争高度激烈的国度, 竞争是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之一。美国人从小就学会与他人竞争, 人人都要学会推销自己, 否则就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 “酒香不怕巷子深”,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的教人为人谦虚的理念无法在美国社会拥有市场。
3.3 详尽的, 确切的, 和简洁的交际风格 (Elaborate, Exacting and Succinct Styles)
世界上的不同文化群体在说话的容量上存在不小的差异, 由此产生详尽的, 确切的, 和简洁的交际风格。详尽的交际风格, 以阿拉伯人为代表, 喜欢在与人交谈时使用华丽的, 极富渲染的辞藻。明喻, 暗喻, 以及大量的形容词的使用在阿拉伯人的日常交谈中司空见惯, 有时难免有添枝加叶, 夸大其词之嫌。而美国人则属于确切的交际风格, 这与美国人的“just the facts”思维方式吻合。传统的中国人的交际风格是简洁的交际风格。“沉默是金”, “祸从口出”等等鼓励人少说为上的表述正是提炼于这种交际风格。传统的中国文化对那些能说善讲的人往往持消极态度。“油嘴滑舌”, “口蜜腹剑”, “阿谀奉承”, 等等诸如此类的表述体现出人们对能言善讲者的厌恶之情。
3.4 强调个人的和强调语境的交际风格 (Personal and Contextual Style)
英语中表示你的第二人称代词只有一个, You。因此无论对方是谁, 总统, 同事, 还是流浪汉, 都只用You来称呼。这体现了英语国家人们的一种交际风格:强调个人的交际风格。他们不以人称代词的使用来区分对方的身份地位和职位。汉语则不同, 根据对方身份地位的不同, 我们可以用“你”或“您”加以区分。这体现出另外一种交际风格:强调语境的交际风格。在这种交际风格中, 除了人称代词随对方的身份地位和职位改变外, 其他词的使用也可以做选择。“让小王说两句”, “请李局长作指示”。参与同一会议的两个人, 由于职位的不同, 会议主持人在让他们分别发言时做出了如上用词的选择。
3.5 工具型的和情感型的交际风格 (Instrumental and Affective Styles)
所谓工具型的交际风格是指交际者把交际做为一种工具来使用, 用以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一旦目标实现, 交际则相应终止。而情感型的交际风格则体现为交际者在交际的过程中谋求发展并保持彼此的某种社会关系, 交际过程本身的意义可以大于交际目标。“买卖不成仁义在”, 正是这种交际风格的写照。可见, 中国人属于情感性的交际风格。而美国人则为前者。
不同文化交际风格上的种种差异势必使跨文化交际的参与者们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提高文化差异意识, 多了解不同文化群体人们的不同主导交际风格。但也不要忽视个体差异的存在。
4 由于非言语交际上的差异造成的障碍
不同文化在时间, 空间, 颜色, 衣着, 眼神, 面部表情, 副语言的使用, 气味, 手势, 身体接触等非言语交际上存在的差异往往比言语交际的更微妙, 更难以觉察, 且往往被人们忽视。
以颜色为例, 不同的文化对同一种颜色所赋予的相关联意义可谓千差万别。红色是中国人所喜爱的颜色, 有“中国红”之称。这是因为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 红色象征着吉祥, 好运和繁荣。日子要过的“红红火火”, 买卖开张要“开门红”, 年终要发“红利”……传统的中式婚礼上红色是主打色。而这样一种颜色在其他文化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在韩国, 红色是坏运气的颜色;在日本, 请人参加葬礼的请柬为红色;在加纳, 红色使人感到悲伤;在泰国, 红色象征着勇气, 等等。
由于非言语交际而引发的文化误读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轻则造成彼此误解, 使交际不欢而散, 重则蒙受巨额经济损失, 个别情况下还会引发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冷战期间的1959年, 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历史性的访问美国。走出专机机舱时, 赫鲁晓夫面对着欢迎他的美国官员和媒体, 将双手紧握举过肩部。此举在美国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在美国, 拳击比赛中的获胜一方会用这种方式表示自己击败了对手。因此美国人把赫鲁晓夫的这一动作理解为其向美国人宣称苏联打败了美国。殊不知, 在苏联, 双手紧握举过肩膀代表着两人联手, 是友谊的象征。
要有效避免由于非言语交际上的差异造成的障碍就需要跨文化交际者通过网络, 书籍, 影视等众多途径了解其他文化的非言语交际特点, 做到知己知彼。
5 由于文化模式上的差异造成的障碍
文化模式主要涉及信仰, 价值体系, 规范和社会习惯行为。不同文化在这些方面往往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以价值体系为例, 在一个文化中被接受的做法到了另外一个文化可能会被视为离经叛道。未婚同居, 未婚先孕, 在西方乃至今天的中国都已是不足为奇的事情, 但在伊斯兰世界仍是不可接受, 必须严厉制止的行为。比如在伊朗, 女子未婚先孕会被处以乱石砸死的残酷刑罚。
6 结语
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种种障碍客观上影响了跨文交际的顺利进行。要想成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就需要首先解这些障碍, 意识到他们的存在。其次是采取包容的态度对待文化差异。还要努力培养跨文交际移情能力———即能够站到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只要具有正确的跨文化交际动机, 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法, 这些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障碍一定会被克服。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加, 中国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 普通老百姓与来自其他文化的人进行交流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多。然而, 由于彼此之间文化鸿沟的存在, 跨文化交际障碍问题日益突显。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障碍,假定一致性忽视差异,种族或民族中心主义,文化思维定式
参考文献
[1]Stella ting-Tooomy.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M].2007.
[2]Guo-Ming Chen Willian J.Starosta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2011.
[3]William B.Gudyknunst 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07.
[4]Carley H.Dodd 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2008.
3.浅析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与交际障碍 篇三
【关键词】英汉语言 文化差异 交际障碍
一、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表现
1.交际时表达方式不同。中西文化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是东西方的宇宙观和认识观等多方面的差异。在语言方面表现语言的行为态度、日常行为习惯以及语言的习惯用法等差异。总体而言,西方人较为健谈( ),他们习惯突出自我( ),愿意用语言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而在以群体和他人为取向的中国人,习惯把自我隐藏,语言尽量婉转隐晦。这就形成了区别去西方的延伸自我的压抑慎言的语言习惯。这种本质性差异使中西方人在交际和交流过程中存在这障碍。
2.日常交际习惯不同
(1)称呼、问候和道谢。汉语中人们习惯用辈分、职务或头衔+姓氏称呼,如张叔、王处长、刘经理等。而英语中姓氏前“Mr,Mrs,Miss”也就是“Mr,Mrs,Miss+姓氏”而用于职务的称呼只用几个,professor,president等。在中国教师(teacher)是一个广泛的称呼,可以表达不同的职称也可以多人的一种尊敬,而在美国teacher只适用于幼儿园,而普通的教师则称呼Mr.**、Miss.**这一词也不具有多重意义。
关于问候这一通常的习惯,中国人熟人打招呼多为日常的衣食住行,如“吃了吗?去哪?睡了一会?”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都很正常不过,也不认为涉及到了个人的隐私问题,但是在英美比较注重个人的隐私,问候“where are you going?”或“have you bad your meal?”
同样,在英美人接受夸赞或者对人表示赞誉时,表现出来的是高兴和接受,因此会对赞誉者便是感谢,而中国人面对别人的称赞和夸奖时表现的比较谦虚,常说“No not at all”。这样的差异在中西交流时,容易中断或难以继续。
(2)电话、用餐等。在电话用语上中国人和平时的语言没有什么差异,但英美语系中却又很大的不同,如“hello,this is jack speking、hello,5263785”等,按照中国的“hello,who are you please?”则是错误的;在西方人用餐时,请你吃饭自己可以随便吃,而中国需要请客的人礼让才能进餐;西方人接受礼物需要当面打开表示赞美和感谢,而中国收到礼物先谦让一番,之后收到礼物不能当面打开。这种差异在交际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容易引起误会。
3.交际词汇的不同。在外语中有一种现象是词汇的非对应性。也就是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相同或者相近的词汇来表达。所以在中英中有很多词汇的意义是不同的。在汉语里“龙”这个名词是一种动物更是一种图腾,代表这权利和吉祥。而在英语中dragon则是一种恐怖的代表。另外在汉语中“红”也代表着喜庆、吉利,好多的美好词汇都是用红来表达,满堂红、开门红等,而在西方国家红色代表的暴力、流血等。
二、跨文化交际存在的障碍表现
由于表达方式、习惯和交际词汇的不同等文化差异,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就容易产生了障碍:
1.称呼、问候和道谢等用语不当。问候和称呼等用语不当,常常会导致困惑甚至反感。前面已经论述中国人问候语习惯是“吃了吗?”或者“你到哪儿去?” 而在与初到中国的西方人相遇时问“Have you had your dinner?”或者“Where are you going?”会使它们感到困惑:“为什么总问我吃没吃饭?我有钱吃饭。难道是要邀请我共餐吗?我去哪里是自己的事情,为什么别人要打听?”合适的问候语应该是“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等。同样,传统的中国告别用语“再坐一会儿吧”、“您慢走”在英语中也不适用,“Stay for more time.”和“Go slowly.”会使西方人感到迷惑。英语中道别时常常是“Goodbye.”、“Bye, drop in again!”或者“Thank you for coming.”等等。
2.对恭维或赞美不恰当的应答。事实上,西方人更愿意对别人赞美自己的亲人,而中国人却极少这样做,否则会被认为是在夸耀,不够谦虚。中国人对于西方人频繁的使用赞美之辞也常会感到不习惯。无论对方是赞美自己或自己的亲朋,中国人的应答通常是谦虚的否定:“哪里,哪里,过奖了。”而对于西方人来讲这样的否定会令他们觉得难堪,似乎他们在说谎话或者他们没有辨别好坏的能力,因而产生不快的情绪。西方人对别人的恭维和赞美通常会愉快地接受说“Thank you.”或“Really? I am glad that you think so.”
3.由于价值观念差异带来的社会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会存在不同文化的非自由话题的差异,如禁忌语等。在交际中要注意什么该说、该问,什么不该说、不该问。中国人不忌讳甚至乐于同别人谈起自己的收入或家庭情况,而西方人却非常注重个人隐私,尤其是关于年龄,宗教,收入等都是敏感的话题。所以诸如“How old are you?”、“How about your income?”、“How much does that dress cost you?”或“Are you married?”等问题都应该慎重提出,以防冒犯。
4.不顾谈话对象的身份或社会地位而导致的社会语用失误。假如对出租车司机说出这样的句子就不够恰当:“Excuse me, would you please take me to the railway station?”只要简单地说“Railway station, please.”就很恰当。
总之,在英汉语言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使跨文化交流存在语言障碍等问题,只有了解中西的文化差异,结合语境,才能有效减少和避免跨语言交际的障碍。
参考文献:
[1]王君.浅谈英语语言文化在交际中的差异[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6,(03).
4.跨文化交际障碍论文 篇四
人类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已成为人的第二生命。信息的交流——交际也突破了时空界限,人们之间的交际正向着纵横两方面全方位发展。现代交际赋予生活以更加绚丽的色彩,从而使生活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为此,现代人常说:交际是人类发展的协动力,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是人际关系的协调器,是人才成才的阶梯。由此可见,良好的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社会素质。
言语是人类交际的重要手段,试用版修订大纲将语文定位为“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明确将口语交际纳入教学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世纪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崔峦这样说:“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有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可见,学生“说”的能力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首要因素。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束缚,语文课堂不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剥夺了大部分学生说的权利,致使学生形成说的心理障碍,在课堂上具体表现为从不主动发言,更不敢发表独立见解,人云亦云,只听只记,照搬照抄,尤其是农村中高年级学生更是一言不发。可以想象,如果学生一言不发,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根本无从谈起。因此,克服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说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当务之急。
一、造成学生说的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造成学生说的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就课堂教学来说,造成学生说的心理障碍的最主要原因在教师。
纵观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由于自制能力差、好奇心强、表现欲致使其爱说爱动。然而许多教师不是因势利导,而是对其进行“组织”,对其实行“管制”,对其予以“修理”,造成学生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心的增进、学习难度的加大、“自制力”的加强就产生了说的心理障碍。
(一)、长期压抑造成学生畏惧的心理障碍。
在课堂上,由于受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影响,教师以串讲串问形式教学的现象相当普遍。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回答对了给予肯定,回答错了轻则否定、重则训斥,更有甚者,对期进行讽刺、挖苦,以为这样“对错明确”、“旗帜鲜明”、“爱憎分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准确性。殊不知,由于教师长期这样压抑学生的“说”,造成部分学生害怕遭到同学的嘲笑、教师的批评否定,害怕回答、害怕“说”,产生畏惧,从而避口不说。
(二)、标准答案造成学生等待的心理障碍。
由于语文教师总是认为学生思维不够准确,言语表达不够严密,于是把教参或事先设计好的、认为是最优的标准答案约束学生的思想,包办代替,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整节课,都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跳进“陷阱”。跳不好或跳不进“陷阱”的则属于表现不好、能力较差的学生,于是教师不是不高兴就是批评,甚至嘲讽。长此以往,部分学生养成了等待教师标准答案的消极心理,从而避口不谈。
(三)、“一言堂”造成学生从优的心理障碍。
由于受教学进度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只给个别学生说的机会。为了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习惯于提问那些“优生”——答案标准或回答准确的学生,剥夺了大部分学生说的权利。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习惯于以“优”为荣、以师为准、以书为尚,不敢也不会有丝毫的怀疑。产生从优的心理障碍不仅使学生“免开尊口”,而且极大地抑制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四)、知识缺漏造成学生惰性的心理障碍。
我们都知道,人类经验、自然景象是语言表达的物质基础。因学生生长在农村,生活面狭窄,耳闻目睹少,阅读面窄,知之甚少,影响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造成学生缺乏
说的物质基础;知识、技能缺漏面大,对学习产生烦、累、苦的思想,于是不爱学习,该想的不想、该做的不做、该说的不说、该听的不听,一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学习态度。可是教师更是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对之,当火候失当,则对其听之任之,使他们越走越远,以致产生惰性的心理障碍,从而闭口不说。
综上所述,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说的兴趣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必经之路。
二、消除学生“不说”心理障碍的对策。
俗语说得好:“解铃还需系铃人。”
(一)、发扬民主,消除学生畏惧、惰性的心理障碍。
教师通过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情绪,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思维,是让学生摆脱畏惧、惰性心理障碍的最佳途径。
1、不批评多鼓励、多表扬。
比如:学生第一次勇敢举起手,肯定有不足的地方,但我却说:“老师为你敢举手回答问题感到骄傲,这是你认真思考的表现。谁愿意帮他补充补充?”一方面表扬了第一次举手的同学,又使他在同学的补充中提高了“说”的能力,还激发了其他学生“说”的积极性。
2、不强制多启发、多引导。
比如:在教学第十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我原想在黑板上板书“依依惜别”,没想到学生说出“依依不舍”,于是我就按照学生的说法写上“依依不舍”。然后追问道:“你们认为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李白与孟浩然此时的心情?”结果学生说出了“念念不舍”、“依依难舍”、“依依惜别”、“难舍难分”、“难分难舍”等词语。从这可以说明只要教师多引导,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学生“说”的积极性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3、不打断多尊重、多关爱。
比如:我对学生在朗读时出现念错的字时,都是耐心等到他念完全部内容后才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评价。并且注意引导学生在评价时不只评差,尤其是对中、下学生更是启发给予好的评价。如果立即打断予以纠正,以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读的能力。细想一下,就可以发现打断学生的朗读不仅因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紧张情绪,于事无补,而且会使学生朗读时注意力不集中,生怕再读错,影响了包括读的学生在内的全体同学对所读内容的整体感知,并且还会损伤学生的自信心,使全体学生产生害怕读的心理障碍。
4、不歧视多激励、多明理。
比如:我在课堂中常常对学生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象五指有长短一样,都要正确对待,注意取长补短,不断进步。我注意从自身做起,引导学生尊重每个同学的发言,做到不嘲笑、不讽刺、不打断,努力营造“自由说、随意说、轻松说”的课堂氛围。由于没有限制、没有框框,激发了学生“说”的热情。不过,这种课堂氛围由于缺少科学和训练序列,只能作为激发学生“说”的热情的前期手段,不能长期使用。
5、不限制多减负、多增识。
比如,我从不将学生限制在课本上、作业上,而是鼓励他们多看一些课外读物,多听多看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并多为学生组织一些走进大自然的活动,多开展一些讲故事、看爱国教育片的活动,努力拓宽学生的见识面,努力夯实学生说的物质基础,促进学生有话可说。
(二)、鼓励质疑,消除从优、等待的心理障碍。
由于受年龄、知识水平所限,好奇心所致,学生的“疑”可以是信手即拾。况且,课后思考题、练习册上的作业都有现成的“疑”。因此,先从简单的“疑”入手,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后采用迁移的办法,让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提高“疑”的质量。
比如:在教学第九册《鱼游到了纸上》时,我故意将课题写成《鱼画到了纸上》。学生发现后立即纠正我的错误。我故意不订正,反问学生:“为什么作者用‘游’而不用‘画’呢?”有的学生马上说:“书上就是这样写的嘛?”我见学生没有领会意图,立刻引导说:“请问我可以用‘画’代替作者的‘游’吗?”学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能”“不能”,我又问:“为什么能?又为什么不能?你们能告诉老师理由吗?”学生翻开书认真地阅读起来。最后我对学生说:“不管学生还是老师,都会犯错,课文也不例外。因此,犯错误不是什么可耻的事,重要的是要善于从错中吸取教训。这样,我们才有可能长大以后减少错误?”
通过有意的训练,学生很快掌握了换字、换词的质疑方法。在第十册《燕子》这一课的教学当中,有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课文‘几对燕子飞倦了’不用‘几只燕子飞倦了’?”另外一个学生紧接着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波纹是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的写法可以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荡漾开去’吗?”不难看出,学生不唯师、不唯书,敢于发表独立见解的意识得到了明显地提高。
“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且由于是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学生都能以较高的热情参与解“疑”,哪里还有什么从优、等待的心理障碍。
三、双向互动,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良好的语音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语言组织能力、得体的举止谈吐能力。新大纲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充分说明“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因此,教师要在努力创造“双向互动”的教学环境下功夫,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生与生、生与师的互动交流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口语交际”需要的是全面的表达技巧,这已不容置疑。但是仅靠说课、说话课、口语交际课显然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新大纲这样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我把口语交际能力化整为零,进行分项,有意识、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做好“辅垫”工作。
(一)分项训练,初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1、引导评价,初步培养语音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得体的谈吐能力。
在消除学生说的心理障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语音、语速、语气、语调、语序、语法为内容评“语”,以标点、字、词、句、段、篇为内容评“文”,以师评生、生评生、生评师为形式创设互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比如,学生提出“几对燕子”为什么不用“几只燕子”这个问题后,我在学生经过阅读、小组讨论都没法得出统一认识时,说:“我认为‘对’这不一定就是表示两只,比方说‘一对人马从操场走过’,这个‘对’就是不止两个人,所以电线杆上有停着两只燕子,也有停着三只燕子。”一个学生听后,立即举起表示反对的手势。他站起来反驳说“老师,我不同意您的看法,我认为‘一对人马走过操场’应该是队伍的‘队’。”我马上表扬了他。
从这可以充分说明,学生的潜力是多么大,只要老师善于启发、善于引导、发扬民主,他们绝不是一个被动吸收的容器,更不是块“朽木”。但是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在肯定的同时指出不足,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努力挖掘闪光点,使学生敢说。
在一应评价与被评价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感受语言文字中蕴含的内在的韵味、美感,通过优势互补,不断提高评议表达能力,促进良好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的形成,而且未完培养了也于发表独立见解的创新意识,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夯实基础。
2、组织讨论,进一步提高评议表达能力。
在学生有了一定评议表达能力的基础上,教师以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方式,扩大口
语交际的“面”与“量”。由于讨论一改学生与教师进行信息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面对的是年龄相仿的同学,于是敬畏、畏惧感消失于九霄云外,平时那种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样的生生互动环境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生动发言、认真思考、注意倾听,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体现: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再加上“评价”功能的发挥,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能力,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得体的举止谈吐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由于讨论使学生有了互相交流的对象,因此,讨论是课堂社会交往,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初步培养。
3、启发争辩,初步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应变能力。
要争辩,就得有抓住问题的实质、明辨是非敏捷的思维能力;要争辩,就得有拿出真凭实据的快速的应变能力;在老师和全体同学们的参与下,要争辩,就得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将不同意见的同学说服。因此,创设争辩的情境,不仅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效地得到培养,并且使学生的非言语交际能力——动作、表情等得到培养,锻炼学生交际能力。
比如,第十册《海上日出》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精彩的争辩场面。甲生说:“我通过学习第一自然段懂得了作者是站在船上看海上日出的。”乙生听后提出质疑:“请问,你认为作者是站在船上看日出的理由是什么?”甲生回答:“我是从‘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这句话体会到的。”丙生听后又提出质疑:“请问,是不是站在海滩上看日出就听不见船里机器的声音了?”跟甲生持相同见解的戊生抢先解释说:“我认为课文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的‘只’字说明周围没有船只,说明作者是站在船上看日出的。”乙生反驳道:“作者很早起来看日出,可能那是海上只有一艘船,作者所以‘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因此还不不能说明作者是站在船上看日出。”甲生这时一边比划一边分析说:“我认为如果作者不是站在船上看日出,周围就不可能很静。因为在海滩上看日出,船里机器的声音就属于周围的环境当中,又怎么能写‘周围很静’呢?所以从‘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作者是站在船上看日出的。”甲生的这一席话把反对都驳得心服口服。
又比如,在第十册《江畔独步寻花》教学中,甲生在解释“留连戏蝶时时舞”时这样说道:“嬉戏的蝴蝶在花丛中时起时落,跳着欢快的舞蹈。杜甫被吸引住了,留连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乙生听后反对说:“我不同意甲生的说法,我认为是蝴蝶‘留连’,而不是作者‘留连’,因为诗句写的是‘留连戏蝶时时舞’。”甲生停顿了一下,看了看书表示赞同地说:“谢谢你。”乙生不用谢的话声刚落,丙生站起来说:“我认为甲生说的是对的。在这‘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景色中,再加上‘时时舞’的蝴蝶,杜甫怎会不‘留连’呢?要不怎么会写出这首诗呢?”乙生想不出反驳的理由,用目光扫了一遍教室,希望有其他同学站起来声援他。我见学生一脸疑惑,没有马上作出评价,而是说:“这样吧,我们将这个问题放一下,先来学习一句诗句。”等学生理解了“自在娇莺恰恰啼”后,我问学生:“这里的‘自在’是谁‘自在’?”学生不由齐声回答:“娇莺!”我接着问:“从上下两行诗联系来看,你们认为是谁在‘留连’?”乙生以为连我也赞同了他的意见满脸得意的样子说:“我认为是蝴蝶!”我启发说:“那你怎么解释丙生的看法呢?”乙生没有准备,想了一下说:“老师,这个问题请让我再思考一下。”全体同学在我的启发下,都认真地看起书来。我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时教室像一锅沸腾的开水。经过讨论,最后学生取得了一致的结论:蝴蝶为花留连,而杜甫为花、蝶、莺构成的春景留连。
从上述两个例子当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双向互动的争辩,不仅满足了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而且势必激发全班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应变能力在丰富的表情、补充的动作配合下显得更有说服力,使学生的交际得到良好的锻炼。
(二)、整合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等教学环节虽然是渗透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但是它们毕竟都有各自所承担的更重要的任务,因此,只能充当“辅垫”的角色,否则就会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再说,口语交际没有真正的交际情境,学生的交际能力没有在实战中训练,是无法达到实用性的价值。为此,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在课内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第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为此:
1、模拟训练。
在课堂上,我发挥课堂优势,通过说话课、听说课、口语交际课,创设自我介绍、口述见闻、工作汇报、祝贺感谢、求助于人、招待客人、交易商谈等等模拟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在教师的及时点拨、引导、启发下,在同学们积极帮助下,口语交际能力经过整合模拟训练,得到综合性提高。
课堂的模拟训练,纵然有众多优势,因有教师刻意安排的成分,免不了有“牵强附会”的缺陷,且不可能将所有的交际场面都进行模拟。因此,学生总是无法达到理想的交际层次。尤其是应变能力、得体的言谈举止能力、待人接物的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等不放到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实践、去磨合,是无法达到运用自如的层次的。并且,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口语交际能力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才能使学生学习口语交际能力的热情保持长久的动力。因此,教学大纲非常重视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2、实践训练。
我积极鼓励学生将所学、所掌握的交际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去待人接物。比如,学生在离家时与父母说再见,与人交往时常用礼貌用语,接待长辈时用尊敬的口气,遇到帮助时说谢谢,不小心做了错事说对不起,与人讨论时用商量的口吻,与人争辩时温文尔雅、有理有据,注意倾听,不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有礼貌、态度大方、举止得体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用自己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去赢得社会、家人、长辈、同学的尊重与称赞,从中体会口语交际在现实生活中发作用,并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热情。
通过在生活中的交际实践,不仅让课堂所学得到充分的运用,又可以丰富课堂模拟训练的内容,增强学生创意性的语言表达技巧。学生的口语能力在课内与课外的相互交溶中不断内化,而且为学生拓宽的生活面,还着眼发展,为学生创造了实用的学语文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5.谈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论文 篇五
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鲜明性
某些环境不适合使用语言交际,反而非语言交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结婚时新娘穿婚纱穿秀和,新郎穿西服,马路上的交通指示牌等等,特点十分鲜明。
2.隐含性
非语言行为的隐含性在许多场合得以体现。特别是军事行动或警察办案为了隐蔽用手势表达信息,有利于战场行动效果。以上这些都是非语言符号的隐含性所在。
3.普遍性
非语言交际行为普遍性的特点是超越文化、民族和国家的范围,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交际手段:比如足球比赛和篮球比赛裁判的手势各国球员都能明白,交通讯号,红灯停绿灯行各国也都公认。
4.辅助性
非语言行为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非语言交际处在辅助的从属地位。
5.原始性 非语言交际的产生早于有声语言交际。喜怒哀乐都会表现在每个人的面部表情上,我们通过面部表情可知道这个人的心情。
二、非语言交际的作用
“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因此,非语言交际不只限于某一种行动或者某一种信息,而是涵盖了多层面的行为和信息。具体来说,非语言交际在交际中有五个方面的辅助作用:
1.重复(Repeating)在告诉别人某一地点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用手指向地点所处的方位,用手势加以重复。2.补充(Complementing)补充通常能够对语言行为起到修饰和描述的作用,提供更多的信息。3.代替(Substituting)有时我们用非语言行为代替讲话,可以传达同样的信息。有时在比较嘈杂的环境中见面说话听不见大家需要打招呼问候,大家会用招手等肢体语言来代替。4.调节(Regulating)在交谈中,人们可以利用点头、摇头、保持沉默等非语言行为向对方传达信息并且以此来控制交际的进一步发展。
5.强调(Accenting)这个功能主要用来强调语言信息或其他非语言信息的特别或重要之处。比如,看足球比赛时你支持的球队进球了,你呐喊的同时可能伴随着跳跃、握紧双拳等姿势庆祝进球这些体态间的差别,显示了语义程度轻重差别,其作用是强调。非语言沟通可以大致分为:身体的行为,空间距离,时间。
1.身体的行为 身体行为的人的身体动作传递信息,包括以下方面:
(1)外观及衣着。我们常说不要以封面判断一本书,但是事实上,自古以来,人们注意他们的外表或服装来判断一个人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特别是对于一个陌生人,我们倾向于外表和服装来确定是否与其交谈。
(2)身势。身势指的是全身的短暂动作,就是人的一举一动,说白了,就是肢体语言,这些动作是可观察到的。中国、日本属于动作较少的国家,而中东、拉美地区属于动作比较多的国家,有人戏称意大利人若是没有上肢就不会说话了,可见臂膀对于他们十分重要。
(3)手势。手臂姿势,通常称为手势。各个名族国家都用手势表达一定的意义,但是同一种手势在不同文化中却可以表示不相同的意义。比如:将手放在脖子下面,在我国是警告、咸胁、恐吓的意思,而在意大利、法国表示否定,我这儿没有(你要的东西)的意思。
(4)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往往能最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情感和态度。西方人面部表情多,亚洲人喜怒哀乐不行于色,在面部表情上确实存在民族种族区别。
2.空间距离 不同的文化群体对空间使用具有不同的看法。这包括个人的领域、体距、对拥挤的态度、位置的定义等。欧洲国家的人在人多拥挤的时候会尽力回避,中国人可以接受,不会特别在意。
3.时间观念 人们早已注意到不同民族对于事件有不同的概念和态度。德国人特别准时,迟到在德国被认为是一件很没素质的事,人人都要准时。人们说“节省时间或是消磨时间”,似乎把时间看成是可触摸的实物。这种模式要求人们做事情要严格按照日程安排,即使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也不能影响下一步的进行,因此,事先的约定和日程安排对这种模式下的人们至关重要。多样性时间的日程安排和事先的约定对人们来说没有那么重要,因为他们可以随时因为未完成的事情而更改之前的计划。
6.跨文化交际 篇六
1、跨文化交际概念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
2、中西服饰差异
中西服饰受其各自不同哲学和文化的影响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儒家思想和大陆文明使中国服饰呈现出繁冗,宽博的特征。它不注重外表的装饰,以宽松的衣服遮掩身体的曲线,在思想上追求人格的完美,以“谦谦君子”的风范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西方属于海洋文明,强调主观与客观的分离,理性看待服饰,主张释放个性,利用各种剪裁,色彩搭配等手段来完美身体曲线。
说起东方服饰文化,人们一定会想起雍荣华贵的唐装,含蓄隽永的旗袍,而对于西方服饰文化我们却知之甚少,能想到的除了近代的西装,便是中世纪欧洲隆重华丽的贵族服饰。其实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并不如此简单,一个民族的服饰特点渗透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西服饰经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
(1)图案
中西服饰在对图案的选择上也呈现五花八门之势。中式服装喜好运用图案表示吉祥的祝愿。从古到今,从高贵绸缎到民间印花布,吉祥图样运用极为广泛。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九龙戏珠等图样,不仅隐喻着图腾崇拜,而且抒发着“龙的传人”的情感;象鹤鹿同春、喜鹊登梅、凤穿牡丹等图案,反映了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希望。
西欧服装上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代多流行花草放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华丽的花卉图案,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受洛可可装饰风格的影响,流行表现S形或旋涡形的藤草和轻淡柔和的庭院花草放样。近代有影响的流行图案花样有野兽派的杜飞花样,利用几何绪视原理设计的欧普图案等。
随着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服饰文化融合趋势也空前加强。中国服装界正在努力同世界接轨,走一条时尚加民族特色道路,在传统服饰设计中融入西方时尚元素,同时中国元素正在影响着国际时装界的发展。我们在探讨中西服饰文化差异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保持民族特色的重要性。关键在于找到这个点,找到民族文化和大同文化切入的融合点。
(2)外形
在外形特征上来讲,中国传统服装的外形强调纵向感觉,常用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和筒形的袍裙。纵向的装饰手法使着装人体显得修长。清代服装相对来说比较肥大,袖口、下摆都有向外扩张之势。然而,清代妇女那高高的旗髻和几寸高的花盆底鞋,加上垂至脚面的旗袍,使旗人比历代妇女都显得修长。服装外形的修长感是对东方人较为矮小的身材之弥补,在感官上产生视错觉,在比例上达到完美、和谐。平顺的服装外形与中国人脸部较柔和的轮廓线条相称。
西洋古典服装的外形强调横向感觉,常采用横向扩张的肩部轮廓、膨胀的袖型庞大的裙撑、重叠的花边等,使服装线条产生夸张和向外放射的效果。西洋服装的外型特点与西方人热情奔放的气质,起伏明显的脸部轮廓以及比东方人高大挺拔的体型相适应。
(3)色彩
一个民族对颜色的喜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好反映了这个民族潜意识的性格特征。在上古时代,黑色被中国的先人认为是支配万物的天帝色彩。夏、商、周时天子的冕服为黑色。后来随着封建集权专制的发展,人们把对天神(黑色)的崇拜转向对大地(黄色)的崇拜,所以形成“黄为贵”的传统观念。传统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它们被称为正色,其它颜色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在民间,正色也是人们衣着配色所喜爱和追求的颜色。
而在西方,在罗马时代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白色代表纯洁、正直,紫色象征高贵。中世纪时奇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窗被装饰得辉煌灿烂,引导人们追求天堂的色彩,因此服饰上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被人们向往。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随着服饰奢华程度的升级,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的欢迎。法国人特别喜欢丁香色和蔷薇色,也很迷恋含蓄的天蓝和圣洁的白色;西班牙人崇尚高雅的玫瑰红和灰色调;在英国,黑色被认为是神秘、高贵的色彩。
4、中西饮食习惯差异
(1)“讲排场”VS“简单、随意”
中国有句古话,“持家要俭,待客要丰。”中国人在请客吃饭时讲究排场,重视饭菜的质量和数量。菜肴越丰富、越珍贵,就越能体现出主人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且饭菜一般要大大超过主人和客人所能消耗的量,否则就不足以显示主人的好客。比如清朝出现的“满汉全席”.菜至少108种,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要分三天方可吃
“十六会签”是台州传统的高档筵席,由冷盘16碟、热菜l6碗、茶点l6种组成,山珍海味,成辣酸甜齐备,蔚为大观。而在西方.人们将吃饭看成是聚会和交流的机会,是重温旧谊和结交新人的机会,也是获得信息的场所。吃的东西固然必不可少,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需要摆阔气、讲排场。因此,西方的宴会并不重吃,而重宴会形式的自由化、多样化;主人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欢快的气氛,让客人们享受一段自由自在的美好时光。因此.西方人举行Pot—luck,即在聚餐会上每人都带一样菜,让大家共享。或者是开Pany,在聚会上,主人只提供饮料、酒和一些简单的食物,如奶酪、炸薯条、三明治等,并不提供饭菜。甚至在胡锦涛主席2006年4月访美抵达西雅图接受比尔·盖茨家宴时,这位全球首富、微软公司董事会主席提供的晚餐也不过是精选的三道菜:前菜是烟熏珍珠鸡沙拉.主菜是华盛顿州产黄洋葱配制的牛排或阿拉斯加大比目鱼配大虾(任选其一),最后是甜品牛油杏仁大蛋糕。全球首富接待大国元首,竞只上三道菜,或许很多人认为盖茨太小气,而这正是中美文化的差异,美国国宴不超过四道菜,盖茨上三道菜已经算是盛情款待了.而中国宴席,动辄山珍海味、名酒名烟,一年吃掉2000亿,“吃文化”极尽奢华浪费。
(2)“集体主义”VS“个体主义”
在中国.“饮食所以合欢也”的集体主义思想.强调突出一个“合”字。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群箸齐下,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场景好不热闹,最后结帐也是争相付钱。而在西方,受个体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AA制,各人自付各人帐。
(3)餐具的差异:“筷子”VS“刀叉”
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通常以谷类为主食.倾向于安居乐业、和平与安定.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而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形成了争强好胜和乐于冒险的性格特征。中西方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也造成各自在饮食特别是餐具使用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而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的、温柔的。而西方人使用刀叉时又切又割,让人感到一种残酷和暴虐,是毫不掩饰地蹂躏食物。
(4)出席时间的差异:“迟到”VS“准时”
人类时间观念大致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是单一性时间(Monochronic—time),要求做任何事都要严格遵守H程安排.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注意严格遵守约会时间,不能失约这种模式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时间模式.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一般不超过lO分钟;否则将被视为不合礼仪,是对主人以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另一种是亚非拉地区普遍使用的模式,多样化时问(Polychronic—time)模式,持该观念的人没有安排fj程的习惯,该干什么的时候没有按时去干;不注意遵守时间,不重视预约。对于“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有时主人甚至故意将宴会时间定得“早”一些.以便为客人们的“迟到”提供更加充裕的时间。
(5)座位安排的差异
座位安排方面,主要有两个差异:其一是“南北”Vs“左右”。中国人认为宴会中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为上,以面向北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最尊重的位置是坐北朝南或正对门厅处.称为上席、首座等。西方人在安排座位时将主宾席放在主人的右侧,形成了餐桌座位以右为上、左为下的规矩。其二是“男尊女卑”vs“女士优先、男女平等”。中国人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宴会或多或少地缺乏对女性的尊重.许多地区有“女人不上席”的习俗,即使上席.女性所坐位置一般也不显著。而西方人将女士优先、尊重妇女作为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同时也作为宴会上其他行为的标准。在宴席上,男女宾客必须交叉而坐,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其实这也是人们将基督教文化对圣母玛利亚的虔诚尊敬扩展和延伸.而产生的尊敬世间妇女的社会风尚。
9、中西家庭观念差异
“父为子纲”是中国家庭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子女必须服从父母长辈,否则被视为“大逆不道”、“不孝”。父母是绝对的权威,发展到当今社会,父母又成了孩子的庇护神、债务人,父母辛苦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使得中国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大多数孩子从一出生就很少离开过父母。
通常,孩子出生后的几年里与父母同居一室一床,母亲外出或走亲访友总要带着孩子,长期如此的母子间的亲密使孩子在感情上依赖母亲;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存能力低下,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孩子与父母的距离较远,孩子一出生就和父母分开,单独有自己的房间,父母走亲访友或购物时,通常用婴儿车推着孩子;父母鼓励孩子自己走路,摔倒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吃饭;有的父母干脆把孩子托付给保姆,培养孩子从小不依赖父母。
父母比较尊重孩子的意愿,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独立是对孩子的基本要求,同时父母又是孩子的朋友,父母同孩子相处关系融洽,孩子成年后不再依赖父母生活,即使是上学也靠自己打工挣钱完成学业,否则,会被视为丢人的事。中国人辛苦了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父母省吃俭用,一辈子积蓄买一套房子,该享天伦之乐了,自己也已走到生命的尽头。房子成为留给子女的遗产。祖祖辈辈,世代如此。
中西文化观念差异无处不有,除上述外,还表现在诸多方面,如饮食习惯、家庭生活习惯、教育观、人生价值观等等。著名外语教育家王佐良先生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由于社会历史和发展背景不同,中西文化观念差异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同时还要适当引入一些中西文化对比的讨论,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印象,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课堂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之中,做到既教语言又教文化。
7.跨文化交际障碍论文 篇七
1 理论基础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1]作为一种表示思想或观念的符号, 语言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统一体。因此它可以和文字, 聋哑人的字母, 象征仪式, 理解形式, 军用信号相比。在索绪尔看来, 符号是一个双面的心理实体 (two—sided psychological entity) , 即一个符号理论上由两部分构成, 一个是符号的能指 (signifier) , 一个是符号的所指 (signified) , 能指是符号的存在形式, 所指是符号的意义或内容。[2]能指和所指表明了符号的结构, 前者是表达面, 后者是内容面。就像一张纸的两面是密不可分的。即使一个人用剪刀将其分成多片, 每个纸片上仍然共存着能指和所指, 共同构成一个符号系统。同时揭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任意的, 即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自然或必然的联系。不能由能指推断所指也不能由所指推断能指。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任意性是符号的本质属性。
2 跨文化交际的符号性特征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3]在跨文化交际中, 语言文化是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文化是由具体的符号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而这些符号经由语言才能得到诠释, 才能赋于意义, 进而才能传递给其他文化的人们, 达到与他人交际的目的。因此, 符号性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Kramsch认为人类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人类可以创造符号, 并用符号来协调他们和所处环境的关系。[4]人类会创造符号, 并利用符号去表达和分享他们的内心世界。因此, 人类进行交际的过程就是利用符号传递信息的过程。人们通过符号所传达的信息来相互交流。如:当听到“老师”这个词语时, 脑海里就会立即呈现出一个威严的, 知识渊博的人物形象。而当我们看到母亲脸上的笑容时, 会有一种开心的感觉。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 会流眼泪, 来宣泄内心的痛处。“老师”这一威严的形象, “微笑”, “哭泣”这样的情感表达方式其实都是一种符号。人们利用这些符号向他人传达信息, 进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因此, 在跨文化交际中符号的意义尤为重要。
3 从符号学角度分析跨文化交际障碍产生的原因
索绪尔认为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但他强调既然符号是在语言社区中形成的, 没有人能够从任何方面改变一个符号。一旦这个语言社区选择某个符号, 这个符号也就不能够被任何其它符号随意取代。[5]我们也应该注意在不同文化中能指和所指的不对等现象。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我们文化中的能指在其它文化中并不存在。同时, 我们也会发现同一能指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所指。不同文化的不同能指有同一所指。这些不对等现象常常会引起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该文从符号学角度出发, 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跨文化交际障碍产生的原因, 以便寻求更好地对策, 促进跨文化交际的畅通。
3.1 能指在某种文化中的缺失
文化是语言的载体,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 某种能指在某一种文化中可能存在, 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不存在, 这就能造成能指在某种文化中的缺失。当这一能指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 可能会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来代替。这种缺失主要反映在不同的文化中。不同的生活环境、经验、文化、宗教信仰以及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不同所导致的。如:汉语中的“阴阳”和“中庸”在其他文化中就很难找到与其对应的词语。在第四届国际妇女会议上, 有来自全世界不同种族, 不同文化的185个国家的代表参会。代表们聚集在一起讨论关于促进民主、和平和人类进步等相关事宜。在会议中, 一位中国代表提出了中国政府正在进行的提高妇女地位的政策时, 当她提到“三八红旗手”时, 翻译停了下来。因为他不知在西方文化中这一术语指的是什么, 该如何准确地翻译这个术语。“三八红旗手”在中国是妇女界的主要荣誉称号, 是我国在3月8号妇女节颁给优秀劳动妇女的荣誉称号。主要是表彰在中国各条战线上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显著成绩的妇女先进人物和妇女先进集体。因此, 可以用英文可以翻译成“woman pace-setter”。这种现象就是能指在某种文化中的缺失所造成的。
3.2 同一能指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所指
能指是符号的存在形式, 所指是符号的意义或内容。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自然或必然的联系。因此不能由能指推断所指, 也不能由所指推断能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具有任意性。这种任意性表现在同一能指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所指。在非言语交际中, 微笑是及其常见的交际行为。然而, 文化背景不同, 在交际中微笑所传达的意义也就不同。在中国文化中, 人们常用微笑表示友好、快乐、美好等积极的情感。而在日本文化中, 微笑可以表示害羞、尴尬、或者惊奇等情感。在美国, 对着一个陌生人微笑, 是他们的一种很自然的表示友好的方式。而在俄国, 在公共场合对着陌生人微笑则会被理解为一种不正常的行为, 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 我们可以看出, 在不同文化中, 同一能指“微笑”具有不同的所指, 表达不同的涵义。在东方国家, 人们比较含蓄, 不太愿意把情感表露出来。相反, 西方人比较直接, 习惯毫无保留地将情感表露出来。因此, 即使同一行为, 所表达的文化和情感功能却有很大的不同。因此, 在跨文化交际中, 如果不能了解对方的文化, 就可能会误解对方所传达的信息, 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
3.3 不同文化的不同能指有同一所指
能指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所指是信息所传达的实际内容。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符号。在不同文化中, 虽然信息的表现形式不同, 但却可以表达同一内容。如:在西方文化中, 面包, 奶酪, 黄油是他们日常事物的主要内容。因此, 他们在表达时常用这些做喻体, 表达一些复杂或抽象的事物。如:to earn one’s bread (挣面包) , 比喻谋生。bread and butter (面包和黄油) , 用来比喻主要收入来源。to take bread out of one’s mouth (从某人口中夺走面包) , 比喻剥夺某人的生计。而东方人的事物结构不同, 因此, 他们在表达同一情感内容时, 所用的词语也不相同。如:在中国“谋生”可以说成混口饭吃。“粗茶淡饭”表示清贫的生活。用“保住饭碗”表示“保住工作”等等。因此, 从上可以看出, 在不同文化中, 人们通过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相似而把它们连接在一起, 表达同一种事物或情感, 表示同一所指。因此, 在跨文化交际中, 必须要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的背景, 否则就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4 结束语
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 符号是把人与文化连接起来的中介物、媒介物。[6]人是进行符号活动的动物。正是“符号现象”构成了一个康德意义上的“现象界”—文化世界, 正是“符号活动”在人与文化之间架起了桥梁。[7]跨文化交际的本质是符号传递的过程, 符号性是交际最显著的特征。“符号”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以及文化价值。文化是由具体的符号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而这些符号经由语言才能得到诠释, 才能富有意义, 进而才能传递给其他文化人们, 达到与他人交际的目的。因此, 符号是跨文化交际的先决条件。通过以上讨论,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符号对于人类文化的重要性, 更要对最基本的符号形式——语言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 学习语言并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减少或消除跨文化障碍, 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2]王铭玉, 宋尧.符号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丁尔苏.符号学与跨文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5]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6]唐振华.符号学与“颜色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J].深圳大学学报, 1996 (8) .
[7]胡霞, 罗昕.符号的交际功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0) .
8.克服交际中的心理障碍 篇八
无论主动与被动,人生在世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交际。然而在交际中倘若产生了心理障碍,就势必使自己常常尴尬或被动。常见交际中的心理障碍如下:
猜忌 总猜忌别人在讲你坏话或在暗中贬低你;猜忌你的配偶与异性交往,可能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猜忌丈夫或妻子私存小金库或有别的隐私;求人家办事又怕人家办不好或不实心实意去办;疑人偏要用,用人又生疑等,都是猜忌心理障碍在作怪。克服猜忌心理,方能加深同志与亲朋好友间的感情,建立相互信任。
懦弱 某些初涉尘世、资历短浅、性格内向与不善谈者,对自己不能正确评价,见人时畏畏缩缩,老往后躲,做矮人一等状。他们心中所想的即或明知正确也不敢公开表达,常常溜边或单独行动,使别人难以了解你,从而不愿意接近你。
高傲 自以为清高或以知识渊博、资历深厚或位高权大等优越条件,瞧不起别人,以致于目空一切。于是对周围人漠不关心,不闻不问,不愿与平民百姓或下级交談,甚至对人尖酸刻薄。这样的人难于觅得知己朋友。
实用 某些人交结朋友主要为了从中捞取好处,例如借助密切的关系网,每每办事都要求得到“后门”关照,甚至达成不正当交易。势必形成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就凉,及至“过河便拆桥”等难堪局面。一旦无利可图,友情瞬间一落千丈。
玩世 有的人玩世不恭,常把交际当儿戏,把交朋友也当成儿戏。他们可能不忠于同事与朋友,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处处应付与做戏,吹牛与假话连篇。时间稍久后这种人便被识破真相,残存的友谊也仅能浮于表浅,早晚会破裂。
【跨文化交际障碍论文】推荐阅读:
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论文06-20
跨文化交际学08-23
电影跨文化交际10-22
中英跨文化交际差异07-05
跨文化交际试题及答案08-21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09-24
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09-16
小学语文论文口语交际08-19
培智口语交际教学论文11-08
情景教学培养交际能力的论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