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24-10-26

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精选8篇)

1.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篇一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生态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 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内涵丰富,其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些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进一步调控我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路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 文明建设

步入21世纪,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态环境亦在人们的活动中发生了改变,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紧张、物种减少等生态问题频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类开始反思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我国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后,生态问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马克思主义蕴含着对人类命运、人类解放的极大关切,同时包含着有关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想,因此,深刻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刻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人与自然两者之间表现为内在的统一关系,同时两者及时相互联系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对于自然有着依赖性,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及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人类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同时是社会的产物,具有高于自然物质的社会属性,其表现形式为理性、道德和劳动生产能力,人类不但具有改变自然界的能力,同时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马克思生态观的核心理念。

1、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人虽然是自然存在物,但是人又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马克思在肯定古典经济学有关劳动创造价值原理的同时,也强调了劳动对象在自然界中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地位,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必备的生存空间以及生产资料,人类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人类离不开自然界,正如马克思引威廉?配第的话:“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是财富之母”。

2、自然创造人,人也创造自然

马克思肯定自然界是客观独立存在的,人对于自然界有着强烈的依赖性,但同时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中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尤其伴随社会、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改造能力在不断加强,自然界被人化的速度加快,范围亦在不断扩大。因此说,自然创造人类的同时,人亦在创造自然。

3、人与自然必须要和谐一致

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关系。人的这两种关系之间及时相互依存关系同时又是相互制约着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的脱离、独立存在,人与自然之间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社会性关系,两者之间是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的社会性关系,并凭借这种社会形式实现生产、生活。自然生态的恶化时人类在追逐剩余价值的过程中所产生人类与自然互相伤害的结果,欲解决这种恶性循环,需对人类的物质生产进行整体的规划与控制,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为生产目的,保证人类的短期与长期利益为基础,保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摆脱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对自然的疏离关系,自然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与人类对立,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真正和谐。

4、社会制度改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然与社会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实质上市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要解决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必先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营造崭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交换节奏,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更大的成效。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以及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四大”特征。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是 其强大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其本质特征。二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科技发展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同时过度的自然开发导致资源出现匮乏、生态失衡等问题出现,危机到人类的生活与生存,人类需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人类走出生存危机、摆脱环境危机困境指明了方向:

1、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方向

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理念,这种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解除生态环境危机指明了方向,马克思生态思想中指出虽然人具有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人却最终不能脱离自然、超出自然,我们不能过度的依赖自然,开发自然,这样会打破自然自身的平衡关系,使自然本身的循环能力丧失,最终会波及到生活在其中的一切物质,包括人类在内。因此,我们是时候应该重新审视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重新开创新的生态文明的时代。

2、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思想前提

传统的发展观念是将当代发展与未来发展分割开来看,即更多的是看眼前的利益,没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规划,不能够辩证的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导致当前一些地区环境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产生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重点强调经济与环保的关系,其中涉及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思想理念,这一理念亦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前提,可持续发展观认为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的,如果人类的不合理使用资源、任意开发等活动超出了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将导致自然界的反补现象出现,危机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共生的局面被打破,尤其像是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引领我国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之后,开始向生态文明过渡。这一历程中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大,进入生态文明时期正是人类对于以往传统文明的深刻反思的结果,人类重新审视传统文明形态中的个体行为,并调整和控制,坚持自然主义和人类主义相结合,以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为基础,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处于自然生态系统所承载的合理范围之内,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真正的走向生态文明。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考察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指出要高度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并揭示了这两种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认真学习马克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有珍贵的启示。

启示一:建立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就是探索我国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就是破解能源资源和温室气体排放约束的世纪性难题。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树立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

启示二:健全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教育等方面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相应的法规与机构,以协调和解决在环境保护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如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构与组织、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采取确立生态意识的教育措施等等。

启示三: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绿色消费是一种绿色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是人们在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对人类行为的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的消费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既有益于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有益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到个人、家庭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 毛泽东《实践论》科技信息2009年,第7期160-161.

2.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篇二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人与自然的观点中, 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的”[2];“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3];“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 就不是自然存在物, 就不能参加自然的生活”[4]。这些观点都在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人离不开自然界, 离开自然界的人也将无法生存。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体现。人类必须合理的利用自然规律, 不要站在自然之外去统治和支配自然。如果过分的占有自然, 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 那么“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每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5]。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虽然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主体性和自然对人类的有用性, 但是他并不支持人对自然的破坏和所谓的“征服”。

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加深,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开始关注环境问题, 这是一个进步, 但只靠这一点未必能够正确处理环境危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界中, 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因此, 在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中, “自然——人——社会”是一个不可割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 人面临着两种关系:一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另外一种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基础上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把对环境的破坏看作是对人与自然界物质交换的破坏, 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恩格斯将这种“自然——人——社会”看作一个整体, 把解决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两对矛盾联系在一起的宽阔理论视角, 为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对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这种共产主义, 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 等于人道主义, 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等于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 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6]。

此外, 马克思主义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学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本身就在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历史运动来解决人类与自然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强调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人类与自然矛盾的主要手段, 他们同时也是社会关系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决定性作用, 因为,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劳动者联合起来并消灭了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解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7]的最高理想。此外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物质变化和新陈代谢理论分别从经济社会和生物学的角度上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追求, 同时也是当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何谓生态文明?生态文明, 是指人类依据一定的关系, 主要指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和谐发展, 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在当前社会中主要内容有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三部分。

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指导生态文明的建构?毫无疑问, 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运用系统方法论视角来阐述生态文明的建构。生态文明的建构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宏观上生态文明与其它三个文明相互联系、相互发展共同构成和谐社会体系, 微观上生态文明各个要素本身需要相互协调发展。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构建生态文明的启示:

一、建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政治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体系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要求我们要辩证地、全面地看待生态文明的构成要素。同时要结合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 也就是把生态文明的构成要素同现实社会结合起来, 划分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政治三个部分来建立生态文明体系。这三者关系中, 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是生态观的具体体现, 而生态政治是实现二者的制度保障。这里, 生态农业主要指现代农业;生态工业更多体现在循环经济中;而生态治理是生态政治的核心表达。

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 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 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 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建设生态农业首先要理解它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 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其次它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只有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 才能取得最大的整体效益。最后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所以要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 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生态工业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为三要素建立类似的工业生态链, 并以低消耗、低污染、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为目标建立的现代工业。我们倡导发展以生态工业为主导的循环经济, 首先要推行企业的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旧的工艺和设备彻底进行改造, 使之尽快地生长成为生态工业的组成部分。其次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 由粗放式改为集约式。最后对传统经济的改革。传统经济是单向直线过程即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 生产的财富越多, 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 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 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 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因此,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

生态政治主要体现在生态治理上, 生态治理是现代化政治在当代实践的新体现。它是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 多元参与、良性互动为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社会公正的政治治理。生态治理强调公民的政治参与, 通过加强公民对公共事务参与的意识和责任, 提高对公共环境、资源的保护。实现生态治理首先要加强政治参与的意识。其次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多元参与多方协商。最后在社会公正的基础上寻求社会效率, 使公正和效率达到一种动态的和谐。[8]生态政治是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的重要保障, 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三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相互发展辩证的统一关系。它们是生态文明在中国现代化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二、正确处理好人口、环境、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 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为解决人均耕地不断减少所带来的食物不足问题, 人们一方面采取扩大耕地面积的措施, 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 将大片草原和森林开垦为耕地, 这种做法虽然在近期内对缓解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 引起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严惩的生态失调问题, 从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 对矿物资源的开采量迅速增加, 资源储量的有限性与需求增量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这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首先是人类本身的和解。因此对人口、环境、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两层较深的阐述:第一层是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层是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实质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所以在正确处理人、环境、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理解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人类对自然有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不仅包括人对自然的权利, 也包括人对自然的义务。人与自然是统一体, 人类的主体地位不可更改, 自然规律亦不可更改。单方面发展或单方面否定都是病态地发展, 都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和否定。强调人应尊重自然规律, 并合理地利用自然规律。所以,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要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必须有利于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同时, 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本身也应该以保护和促进长期发展为主要目标。

在第二层关系中, 主要从人类本身的和解入手, 正确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首先是人类本身的发展。这种发展体现在质和量上, 质是指不断增强人的文明素质, 有着现代化的生态理念, 从意识上和行为上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量是指人口的数量的控制, 主要是资源和环境的有限性和可持续性对人口数量的要求。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对应着生态治理, 用多方协商、多元参与的方式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用民主的原则, 分析问题的属性, 用可持续的政策引导人与自然的和解。最后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它表现在个人对公共利益的态度和个人对公正和效率的认识。对公共利益的态度要求以科学发展观进行指导, 应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 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人、自然与社会相互协调的发展道路。

三、建立生态文明的道德价值体系

建立生态文明的道德价值体系, 首先需要培养全民的生态道德意识, 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使科学认识自然、友善对待自然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一种理念。然后将这种理念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使政府规划的生态文明蓝图变成一种现实。我们知道再好的政策, 需要人执行;生态环境的保护, 也需要全人类的觉醒。公众的生态道德意识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思想基础。现代社会,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以惊人的速度突飞猛进,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同样以惊人的速度日益恶化:城市严重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能源枯竭等“公害事件”层出不穷。这一切又不断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 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培养公众的生态道德意识, 第一要尊重公众对生态问题的知情权, 必须真实地向公众道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引起他们对生态问题的注意和关切;第二要培养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环境问题直接地损害我们的切身利益, 因而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第三是积极参与, 生态环境保护如果只有政府和专家的努力, 而没有千百万公众的响应, 就不能取得成功。

其次, 提倡绿色消费生活方式。所谓绿色消费是一种绿色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 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 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 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 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它要求我们:第一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这既是对人自身的健康保护, 也是对生态产业的正确引导。第二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 避免环境污染。这是由生态道德观念体现在消费意识上, 使人们正确的处理和利用消费完的产品。第三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 追求健康、崇尚自然, 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 节约资源和能源, 实现可持续消费。现实中存在着许多需求过剩的产品和奢侈品。对待这些商品, 我们要用合理的价值观指导自己, 不能盲目的消费购买。提倡绿色消费就是提倡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抛弃过度消费, 抵制恶性消费, 在求得舒适的基础上, 不再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为代价, 将环境保护融入我们日常的消费行为中, 使人们能以一种健康合理、科学文明的姿态步入和谐社会。

最后, 建立生态文明的公平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常常不加节制地掘取稀缺性资源, 不尊重自然, 随意地破坏自然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些需要我们建立一个公平的生态价值观, 即环境公平和社会公平在利用自然中的体现。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利用、保护自然资源方面承担共同的责任。环境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构建生态文明的制度伦理基础。而生态公平价值观也将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只有在这种公平的机制和框架中, 人才能够意识到人在自然面前, 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等等。也就是说生态公平的构建, 将进一步激发人们认识自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也进一步激发人们爱护保护自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们面对自然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都将会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 2007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3卷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3卷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2, 第12卷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3卷

[6]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第42卷

[7]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第1卷

3.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篇三

【关键词】自然观 生态环境问题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26-01

自然观是马克思理论中的重要思想,尤其是在当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这一思想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但是,如何从学习自然观中明确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思路也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能够改善生态环境问题,也为了给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本文我们就从什么是马克思的自然观、当今社会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从马克思的自然观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启示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研讨,以期能够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找到理论依据。

一、什么是马克思的自然观

马克思自然观没有其他观念那样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而是在逐渐发展中形成的,其核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而对立的关系,说明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马克思主义下的自然观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第一,物质观。物质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也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也就是说,自然界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如: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等,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物质。但是,这些物质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比如:因为水土流失导致了一些水库淤泥增加,被迫报废,河道被堵等等,而且,因为水土流失的问题也影响采矿工程的进行等等。可见,物质之间是紧密联系。

第二,系统观。系统观是自然观中的一个根本观点。自然界中的物质之间都是有关系的,都能形成一定的系统。

总之,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也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指导思想。所以,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中,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的自然观,并从多角度入手来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期能够为解决环境问题找到思想依据。

二、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哪些

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生态环境问题暴露的也越来越多,那么,目前生态环境问题都包括哪些呢?

第一,温室效应。温室效应这个词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这几年很多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这一效应产生的后果。比如:海平面上涨;全球气候变暖;土地干旱;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因为温室效应产生的。

第二,雾霾现象严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逐渐增多,再加上,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很多地区的厂房都是不合格的,他们排放出来的废气越来越多,这也就造成了雾霾现象的出现。而这一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很多人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等等,严重不利于人们健康的成长。

当然,除了上述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包括:上文提到的土地流失问题,还有物种灭绝问题、森林面积不断缩减、臭氧层破坏等问题,这些都是当今存在的生态危机,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很多研究者开始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中寻找解决的方法,以期能够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

三、马克思的自然观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1.改变人的需要方式

从马克思的自然观的核心理念中我们知道人与自然之间的是统一的。而要实现这一统一必须率先改变人的需要,这样才能逐渐实现两者之间的统一。从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来看,很明显人在追求自己的需要时对环境产生了破坏。众所周知,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在满足生存、安全等需求后,自然要对社交、自我实现等需求进行追求,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开始买私家车、穿貂皮衣服等等,以彰显自己的地位、品味等,事实上,这就直接或间接的对生态问题造成了影响了。所以,要想解决生态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人的需要,改变人们的物质观念。

2.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人与自然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是共生关系。这也是马克思的自然观中的系统观中的体现之一。所以,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要让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属于一个系统,我们是不可分开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不能每天都要依照政府的指示或者是政府的强制命令,比如:汽车限号问题。也就是说,当每个人都能真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观念后,才能不再依靠政府的命令来支配行动,而是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反之,如果我们没有和谐发展的观念,肆意的从大自然中掠取,大自然也会给我们一定的“回报”,事实上,不是大自然惩罚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惩罚自己。

四、小结

随着生态危机的越来越严重,我们要认真研究马克思的自然观,要有效的将其思想、观念与实际的问题结合起来,并通过相关活动的开展来落实马克思的自然观,进而,真正让人类与自然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统一。

参考文献:

[1]黄顺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4.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篇四

态文明建设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目前人类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示指导意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连年快速增长,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仍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加速我国从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转变。

[关键字]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所达到的一种更高境界的文明程度。今天随着生产力发展,带来了繁荣与损害并存的两难境遇,这对我们进入生态文明的历史发展阶段提出了必然要求。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初期,一直以来,工业化走了高消耗、低产出、高排放、高损害的路子。改革开放几十年,尽管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这种经济发展高速路上伴随着的也是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益恶化。因此,解决生存问题,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吸取了人类哲学史上自然观的优秀成果,它是在对机械论自然观与德国自然哲学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创立的,它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扬弃”,它是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状况现实把握和对自然科学认识的哲学概括。

其一,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是无限的。

其二,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整个自然界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的普遍联系和互相作用的整体;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从而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

其三,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自然事物之间、运动之间、过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科学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能量转化定律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创立和达尔文进化论的问世,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自然界中的整个运动的统一,现在已经不再是哲学的诊断,而是自然科学的事实了。"

其四,强调了人类的起源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人及其社会的出现是自然界长期发展产物,人类及其社会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并不意味着人类社会可以离开自然界来获得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一方面,自然界具有先在性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界进化的高级阶段,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自然界为基础和前提,它必须遵循自然界发展的客观“尺度",并通过认识和实践不断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将其“呐化"为人的主观构成,即“自然人化";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界的特殊部分,人类不但能利用自然界,而且能够按照自己的主观“尺度”,在自然界打上人的本质烙印,营造“人化自然"。

二.构建生态文明具体措施

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不同,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适应全球发展的的全球化时代,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有显著的民族性。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层面上进行一系列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的制度安排、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采取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1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人类、环境与发展这三者之间,只有人类是主动的,能动性最强的,生态道德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因为人类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以惊人的速度突飞猛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相当严重,而公众的生态意识还比较薄弱,因而必须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唤起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道德理性,不断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大家对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予以高度的认识,充分认识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复杂性及相互性的有机联系,从而提高生态道德意识。2发展循环经济

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的唯一方法,是依靠科技进步来改变资源利用方式,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促进资源的节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及构建境的改善,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在今天,既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求发展,也不能以牺牲社会经济的发展来保护环境。为此,人们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和生态产业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的特征是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一”的原则。也就是说,首先是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尽量不生产、不消费一次性产品和过度包装物品;其次是不断重复使用消费品,尽量延长消费品的使用寿命;再次是将使用过的物品变成再生资源,制造新的产品,而不是作为废物随意排放掉。我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人均占有率很低。现在我国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重大。

3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在环境保护中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能够通过制定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约束破坏环境的行为,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共同保护生态。当前,我国出台了不少针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都在环保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现行的很多法律已经无法满足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环境问题难以解决的另一个关键在于中国现在的政治制度很难做到以人为本,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我们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与修订,要尽快推进区域环境立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高行政处罚的上限,改变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落实第一责任领导人,解决地方政府干扰环境执法等问题。还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动停滞多年的民主化进程,建立一个可问责的,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三.总结

5.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篇五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以前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对我国现今生态治理问题带来了巨大的考验,而生态社会主义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追求目标,突出强调自然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借鉴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阐述对我国现今生态治理的启示

关键字:生态社会主义;生态环境;启示

随着全球变暖、粮食危机、气候异常、环境破坏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的生存空间一次又一次受到大自然的警告。使人类认识到生态问题愈来重要,过去的过分注重经济发展俨然对大自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生态社会主义就是从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的现实为出发点,有力的批判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人类过分的追求物质财富增长,对大自然过分的索取的观念进行了质疑。生态社会主义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追求目标,强调人与自然一元论,对我国现今处理生态问题有一定的启示。

一、生态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与理论基础 世纪70 年代,生态社会主义首先出现在德国,随着绿色生态运动的发展,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在整个西欧迅速崛起,在短时间内风靡欧洲,80年代才开始传入中国,经过90年代的启蒙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进入21世纪,生态社会主义研究在中国渐入佳境。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第二个方面是当代的西方生态学、系统论以及未来学理论;第三个方面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理论。[1]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周甜

首先,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的,并不是单一的索取与服务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演化过程。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问题不单单是自然问题,更是一种社会问题,其实就是上升到人类层面上的东西,人与自然要和谐的相处,实现人类自由的最终格局也是人类依附于自然并利用自然。

其次,生态社会主义坚持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最根本原因。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当代生态危机不仅是纯自然领域的问题,也是社会、政治问题[]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照康 鸿,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总是过分地追求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这种资本主义的贪婪欲也是造成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急剧破坏的催化剂,资本家对自然无限制的掠夺,超过了生态环境所能够承受的范围,造成生态失衡,而西方资本主义者在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却是生态危机转移,以经济转移为耳目,实际却把生态破坏转移到一些不发达国家,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将生态危机全球化,使问题更加的严重,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建立一个生态健康的大社会,而维护好我们所生活的大环境,人类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次,生态社会主义最终结果就是一种社会井然有序、公平公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社会,有学者认为环境破坏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种社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王晓华会公平问题[],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上就是一种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永远存在剥削与被剥削者,永远有利益化在其中。而社会主义则追求的是一种公平主义,追求的是一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化道路,因此生态社会主义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上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我国生态问题的起源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但是在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生态大环境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最明显的就是现今大城市严重的雾霾,北方与南方气候极端异常的现象,这其中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依赖成分,人们总是有一种先把经济搞上去,国力强大,生态环境可以再治理的心态,这其实是早期人们对整个社会大环境认识的偏差造成的。另一方面,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殖民,[]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应对生态危机的启示范楷西方主义国家把国家的一些制造企业引入中国,在享受到其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破坏,在加上一些监督部门监管不力,造成的大气、土壤、水质污染,这些后续的污染有些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我国现今生态问题表现在许多方面,水土流失严重,90年代的统计数据,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土地沙漠化严重,草原退化严重,草原退化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扩大导致牧草产量持续下降;森林资源的锐减,现今中国的许多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多消费后人的森林资源;生物物种的加速灭绝,几乎每天都有几种物种灭绝消失;地下水位下降,过量的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再加上我国淡水资源匮乏,水资源显得愈来愈宝贵;大气污染严重,主要是工业废气的排放不达标所造成的;现今这种污染还有向农村挪移的现象。

这些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其实也是给予我们一种警告,西方的先进科技可以学习但是要辩证地看待,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而把我们生存的家园破坏掉。

三、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治理的启示

首先,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我们更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提出要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说明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做不到的,资本家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改变不了生态危机这个关键性问题的。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将其发扬光大。

其次,建立健全各种执法制度,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针对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企业要依法处罚,可以实行群众举报制度,以群众作为监督力量,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实行环境考核奖惩机制,使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深入人心。

再次,生态社会主义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生态殖民的丑恶本质,戴卫·佩帕谴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这种生态殖民主义行为“环境的质量与一个社会物质财富的丰裕与贫乏是紧密相关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是通过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掠

[4] 戴卫·佩帕.生态社会主义:夺来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环境,使之成为全世界羡慕的对象”。从纵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这更使我们国家要提高自身的实力,然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还没有改变,集约型经营发展缓慢。这需要转变经济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由原来的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并且形成节约资源能源的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空间布局,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所在。

最后,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空间,我国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人口众多十几亿人民对环境的索取同时对生态平衡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必须从自身做起,提高全民素质,要把环境保护时时刻刻放在心中,应该做这个社会环境的监督者与执行者,树立一种生态保护的新风尚、新理念,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起抓,要养成一种生态危机意识,保护好生态环境,“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要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以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产出率、降低环境污染为重点,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

6.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篇六

“自然无为”思想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 问题的产生和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已经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严峻的生态环境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爱自然、关爱我们的地球家园是全球共同的心声和期盼。为了解决全球性的生存危机,国内外的学者纷纷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寻找思想资源,所以,马克思的自然观备受人们的关注和研究的重点。20 世纪60 年代萨特曾经断言:“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十分年轻,几乎还处在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它仍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诚如学者所说:“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和风风雨雨之后,仍然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在于,马克思的哲学具有不可置疑的当代性质和当代价值。之所以说马克思的哲学是不可超越的哲学,是由于马克思的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哲学虽然产生于19 世纪,但它的理论指向不局限于那个时代,而是指向无尽的人类未来”。当然,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生态环境问题并不像今天这样严重,马克思也没有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在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初露端倪时,马克思就具有生态敏感性,他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社会人与自然和解的论述等很有见地,很有前瞻性,也就是说,马克思的自然观中具有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但熟知并非真知。因此,“重读马克思”就是要“面向事情本身”,再现马克思自然观的原貌,揭示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思想,为摆脱人类的生存困境寻求到出路。

2 马克思自然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视域中的自然并不是指存在于人类之外,没有经过人类劳动改造,与人无关的自在自然,而是既客观存在又与人

相联系,经过人类的实践中介过的自然,具

有社会历史性质的自然。自然在古代中西文化中一般指本性、天然,不是指具体存在的东西,是“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是各种物质系统的总和。马克思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给自然概念赋予了丰富的现实的内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一为自在自然;其二为人化自然。

自在自然包含着两重含义:在人类社会产生前,客观的自然界就独立地存在和发展了,自在自然是指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其次,自然界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是无限的,永远存在着人类活动尚未达到的部分,即尚未被人化的部分,世界的这一部分仍然属于自在世界,也称为自在自然,自在自然是指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人化自然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是指被人类的实践活动加工和改造过的自然界。

马克思的自然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基本内涵如下:马克思在看待自然时,以十分鲜明的态度肯定了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的上述论断,包涵着丰富的内容。首先,自然界是人类的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认识到了人来源于自然,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具有自然属性。其次,人靠自然界生活。第一,人们的生活资料来源于自然。第二,人们的生产资料也来源于自然。第三,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再次,自然是人的自然。马克思对自然的考察,从一开始就是从自然与人的关系上来说明自然的,从人生存的层面来理解自然的。这里所说的自然界是指人化自然。那种没有人的实践活动介入的纯粹的自然界,只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马克思说:“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总之,马克思关于自然“是人的无机

2

的身体”的论断,体现了他所关注的不是那种与人毫无关系的“自在自然”,而是同人的存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其中包含着马克思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包含着马克思对自然界的实践态度和价值追求,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根据和价值尺度。

3 马克思自然观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自然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与协调发展。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自然生态问题的基本思路,同时,也对社会生产关系实行根本性的变革。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同样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当代中国正在发展市场经济,力图逐步把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工业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这种目标的确定和实现必须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观作为基础,以科学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归宿。否则,我们的社会转型可能会因为生态系统的恶化丽夭折。

7.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篇七

卢梭提出了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有自身独立价值、为自己而活的“自然人”,并认为“自然人”具有以下人格特点:①自立。自我依靠,不轻易求助于他人。②自主。不迷信权威,不按部就班,自主选择行为方式。③自爱。独立生活,诚实劳动,同时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④自制。不介意别人世俗的眼光,做自己想做的。由此可见,卢梭提出的“自然人”教育目的强调教育按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重视学生的个体性和独立性。作为中国当代教育的思想导向,素质教育同样也提倡重视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儿童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注重对他们个性进行培养。然而,在素质教育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偏离儿童天性、忽视儿童兴趣的现象。许多家长和教育者眼中的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多去学习各种乐器,多去上兴趣班,殊不知这样的素质教育更加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者仍然要用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来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重视儿童的天性,顺应其身心发展规律,给素质教育指明正确的方向。

2.自然主义个性教育理念对个性化教育的推行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指出:“教育必须按照他的形式去知道他,必须通过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所花费的苦心没有白费。”同时,在这本著作中,他还将儿童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①婴儿期(0~2岁),基本的教育任务是对婴儿进行养护和保健;②儿童期(2~12岁),主要的教育任务是发展感觉能力、获得感觉经验,加强劳动体育锻炼,形成强健体魄;③少年期(12~15岁),主要的教育任务是学习自己能够理解且能增益人生幸福的知识;④青年期(15岁至成年),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个体善的情感、善的判断、善的意志以及博爱的精神。由此可见,卢梭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年龄特征的研究,强调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优势。卢梭的个性教育理念对今天个性化教育的推行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具体表现在卢梭的个性教育理念蕴含了承认个性差异、尊重个性需求的思想,让教育者认识到了不同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卢梭的个性教育理念强调对个体个性潜能的挖掘,即对学生个性潜能的挖掘,不仅能够充分表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还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每个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同时,还有助于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卢梭的个性教育理念还强调对个体完整个性的培养,认为个体完整个性的培养是在尊重其个性独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其个性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观察、甄别、调节其个性,从而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合理的发展。

3.自然主义的学生主体观对我国新课改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内涵就是要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在教育活动当中处于绝对主体性地位,教育活动要促进儿童天性的发展。儿童作为自然人,具有内在的主动性,能够主动地去探索这个世界。2001年,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这次课程改革非常注重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认为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不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定向者。然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有些地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仍然流于形式,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在这种背景下,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所倡导的“重视学生兴趣,关注其发展需求”对学生主体性的形成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卢梭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在著作《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不仅对当时欧洲教育思想的转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我国现代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笔者在深入了解卢梭自然主义思想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启发。

关键词: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卢梭

参考文献

[1]蒋园园.西方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观的断想与反思[J].福建师范大学报,2010,(1):161-165.

[2]王天民,李月颖.论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7(3):7-9.

8.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篇八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中图分类号:D0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37-02

在2013的两会上,雾霾成了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话题。2012年年底我国中东部地区已经发生多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污染面积之大,对百姓的身体健康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和隐患,在这种恶劣现象的背后,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反思也成了中国现阶段建设“美丽中国”亟待解决的任务。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普遍存在而且相当深刻。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然资源短缺的趋势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20世纪最后30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也陷入了很严重的生态危机,一些著名的学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运动的理论,逐渐形成了把生态理论与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的一个符合生态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思潮——生态社会主义。这为现阶段生态问题层出不穷的中国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理论和思路。

一、简述生态社会主义

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不断扩张,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全球性生态危机愈演愈烈。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绿色运动”,努力试图找到一条既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这一根本根源,又能解决生态问题,维护人和生态、自然平衡的道路。而苏东实行的社会主义模式过于封闭,并没有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到最后也没能逃脱生态危机的威胁。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在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三个重要阶段:20世纪7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逐渐崛起。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有鲁道夫·巴罗、亚当·沙夫、莱易斯和本·阿格尔等人。其中鲁道夫·巴罗被称为西方“社会主义生态运动的代言人”,他批判资本主义现存的工业主义和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同时巴罗谋求“绿色”和“红色”政治力量的结合。亚当·沙夫更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中最先介入生态运动的人。莱易斯和本·阿格尔则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结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20世纪80年代是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兴盛的阶段,也是“红绿交融”阶段,生态社会主义运动已经成了国际上一支很重要的力量。安德烈·高兹、奥康纳等人把生态社会主义运动推向了高潮,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生态”,在生态重建的过程中,经济的合理性要服从生态社会的合理性。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理论体系化的第三个阶段,独立发展的新阶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瑞尼尔·格伦德曼、大卫·佩珀,他们则从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角度出发去揭示全球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认为生态社会主义体现了人类追求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愿望,迫切改变生态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缓解生态不平衡的状况,寻找一条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上的生态健康发展的道路。其理论能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寻求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提供经验和借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生态社会主义的比较

虽然生态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努力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但生态社会主义在理想目标、策略主张、依靠力量和变革社会的途径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着本质不同。生态社会主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并没有科学的认识,只是试图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坚持“非暴力”的原则,依靠具有“生态意识”的中间力量,通过和平的手段谋求执政。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依靠工人阶级,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虽然二者在建设手段和目标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共通之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理论基础。

(一)两者都认识到了生态危机的紧迫性,都揭示了造成严重生态问题的原因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危机已经代替经济危机成了最亟待解决的全球性危机,并且以生态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提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源。一方面利用其经济和科技的优势在全球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全球扩展,造成了本身就自身发展困难的发展中国家陷入了生态危机。中国也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探索中前进,无论是中共十七大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还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都体现了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中国的道路上把生态建设放在了突出的地位。

(二)两者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都主张实行基层民主

生态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解决生态问题。马克思不仅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提出了“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完整统一体”的思想,而且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基层民主是生态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认为只有实行基层民主,才能使人们更好地投入到保护生态的运动中,提高人们的生态热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更注重基层民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中,把“管理民主”放在很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等民主制度。

(三)两者都有相似的发展观

生态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无休止地追求剩余价值,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了自然环境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看到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投资过热,造成资源大量浪费的现象等,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发展战略。两者都在非常相似的时代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发展观。

三、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启示和借鉴

党的十八大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是西方国家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探索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很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生态社会主义倡导的生态意识为我国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思想和认识的基础

尽管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但是在生态问题的认识上有着一个共同点:必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又能保护人类生存的绿色环境的道路。胡锦涛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就证明了生态平衡发展是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更加坚定了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唯一的选择。我们要把发展经济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机统一,立足我国国情,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树立节约资源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风气。

(二)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的批判为我国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理论依据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展,资本主义通过推行生态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和间接的掠夺,导致了全球性环境危机。而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一体化浪潮使得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可能脱离世界这个大环境而独立发展,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又使所有的国家、民族和地区都面临着同样的危机。生态危机已经具有全球性。我国面对着这样的生态危机,应该树立整体观念,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加强协作,共同改善我们共同的家园。

(三)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相结合,对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相结合,重新检讨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寻求以构建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社会。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劳动异化,不仅造成了人自身的生存危机,更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我国建设的“美丽中国”不只是环境、生态上的美丽,更应该是和谐社会的延伸发展,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发展。我国应该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正如十八大报告中所说:“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实质上是对“美丽中国”建设得更深层认识的发展。

(四)实践的生态社会主义为我国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经验借鉴

在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下,促进了环保机构和绿色组织的逐渐兴起,而且影响了西方各国的政府机构在制定政策时对生态保护的重视以及生态工程的建设。我国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要在发展生态经济和建设生态社会上投入精力。我国要立足现阶段国情,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大对生态保护的投资力度,扩大环境保护组织的影响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设立奖惩机制,鼓励先进人物;在现有法律条例的基础上,健全关于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管;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生态意识,营造一个我们人人爱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罗文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62-367.

[2]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刘保国.论生态社会主义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J].宁夏社会科学,2002,(2).

[4]王娟.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示[J].甘肃社会科学,2007,(6).

[5]张才国.和谐发展: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J].科学社会主义,2005,(4).

[6]徐民华,王增芬.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5,(4).

[7]方雷.构建和谐社会:生态社会主义可资借鉴的理念与策略[J].江汉论坛,2006.

上一篇:高校党建工作创新下一篇:烈士纪念日句子说说